藏密修海's Archiver

法成 发表于 2012-7-20 11:20

藏传佛教常识300题——佛教与现代社会

第二章    佛教与现代社会

72.在高科技社会里,佛教为什么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所谓“和平”是指人类的和平生活,人类的和平生活,要靠人类自己维护。和平的反面是暴力和战争,暴力和战争的根源是人类的自私贪欲和嗔恨,若不彻底改变人类的这种自私贪嗔本性,暴力和战争的消除,只是人类一种善良的愿望,很难实现。
“发展”总的来说,指人类社会的综合条件,即经济、科技、教育等的发展。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但西方世界在精神和物质分离的哲学思想误导下产生的纯物质主义的自然科学,虽然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和物质财富的增强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在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污染环境、创造杀伤性武器等方面产生了后果严重的副作用。
现代科技发达的地区和国家产生了物质富裕、精神贫乏、犯罪和暴力活动日趋严重的不良后果。近几十年来有许多社会学家和自然科学家已开始认识到现代科技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西方知识社会对经济、科技比较落后,但精神文明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哲学开始产生兴趣。心理学研究和现代物理亚原子领域、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研究,证明了古老的佛教哲学观点的正确性。
佛教的非暴力思想,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爱护动物,视众生为父母兄弟的慈悲心和利众奉献精神才是幸福之本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在西方世界引起了极大共鸣。人们对佛教的养生益智,开发智慧潜能,调解心理失衡,消除精神疲劳,摆脱内心烦恼,提高精神品质,优化心灵状态等许多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藏传佛教在西方各国遍地开花是佛教在科技社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证明。有人对佛教在现代科技社会得到发展感到不解是受了宗教邪说的影响造成的。佛教在西方世界为什么备受欢迎呢?道理非常简单,口渴的人们需要水喝,仅此而已。

73.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是什么?和其他宗教有什么区别?
佛教的人生观、宇宙观的高度概括是“四法印”,即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诸行无常的“行”指一切有为之法,因缘形成的一切事物。有形的色法和无形的心法皆属行法。“无常”粗分讲有生就有灭,变化无常;细分讲任何事物都无一刹那的常恒,在一刹那之间起着生灭的变化。前一刹那的我,已非此一刹那的我。生即是灭,生中包含着灭,生与灭之间,没有刹那的间隔。任何事物若有刹那的不变状态,就意味着“常恒”。
“有漏”的“漏”指贪嗔痴疑等烦恼,烦恼是诸苦之根源。大海行船,就怕船上漏水,漏水的船,若不及时堵塞漏洞,定会沉船。人的烦恼,就是使人下堕之因,下沉苦海之因。凡受烦恼心影响的任何思想、行为都结苦果。
诸法无我的“我”,指一切事物的不依因缘的独立性和实际存在的固定性,任何事物包括自己都是众缘形成之物,并无任何自性(我)实际存在的固定性,所以是诸法无我。
“涅槃”是指生命消除烦恼,脱离业力轮回的自由平静状态,是苦海的彼岸,是世人向往的理想境界。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善恶业报不爽,珍惜难得的人身,皈依三宝,戒恶行善,下世求得人天之身,享人天之乐——这是下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虽得人天之乐,也终究无常,要想常乐,就要出离苦海。因此,修德修慧,追求脱苦涅槃——这是中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轮回无穷的生命逻辑中得出一切众生曾经是自己的父母的结论,为报父母之恩,放弃自己的苦乐,尽心尽力,为众生的利益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利乐众生,一心一意追求成佛——这是上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佛教共分大小二乘,小乘的价值观是约束自己诸恶莫做,大乘的价值观是无我无私,奉行诸善,利乐众生。
佛教和其他宗教之间的根本差别是别的宗教信仰上帝(或造物主),认为上帝是生命和万物的创造者、人类的拯救者、救世主,一切苦乐靠上帝。佛教认为众生的业力创造世界,也创造自身。世界上没有造物主,生命自己是自己的创造者、拯救者,觉悟要靠三宝的启示,离苦得乐要靠自身努力。

74.佛教和自然科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佛教是社会科学,是人学,是人生哲学,是生活哲学。佛教的主要对象是人,是人的精神属性,而自然科学的主要对象是自然界,是物质。
(2)自然科学所关注、所研究的是有形的物质,采取的是实验的研究方法。佛教的研究对象有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两种,对物质方面的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但也不排斥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佛教的天文学、物质结构论、万物无常观、因果观、相对论等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得到了实验证明,特别是在原子世界量子场研究中,佛教的哲学观点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在精神世界的研究方面,佛教与哲学有许多相似和相同点,主要使用思辨推理和自证经验两种方法,与自然科学没有可比性。
从涵括的范围讲,佛教是包罗万象的学问:大至宇宙无量世界,小至基本粒子结构,从有形的现象世界到无形的理念世界,从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命学等自然科学,到文学、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学等社会科学应有尽有,样样俱全。
因此,自然科学被包括在佛教内,佛教中的自然科学部分,也可以包括在自然科学的范畴之内。
佛教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最大特点是:把物质和精神,即五蕴,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看待,并不像西方哲学那样,物质和精神截然分开,要么否定物质,肯定绝对精神,要么肯定物质第一,否定精神的主体作用。中观哲学是一种客观的哲学,它把物质和精神看做是对立的统一体,小至人体,大至宇宙都是互为前提、互相关联的精神和物质的统一体,是众缘和合之存在。物质和精神截然分离的观点,不但从社会科学的观点看是错误的,就从自然科学量子场和粒子物理的研究证明也是不符合客观存在的。

75.有人说:“佛教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这话有道理吗?
这种说法不是全对,也不是全错。
如果把“宗教”理解为纯粹的信仰组织,或者信仰文化,就不能包括佛教的内容,因此,可以说佛教不同于一般的宗教。汉语“宗教”一词,从佛教的“教门”和“宗门”而来。佛教称“圣教”,从“佛教”的本质上讲,它是一种思想教育体系,内容包括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信仰”二字概括不了它的性质和全部内容。如果从纯思辨哲学的角度看,佛教不全是哲学。但说“佛教不是哲学”也不对,因为佛教教理是建立在高度思辨哲学基础上的,与思辨哲学无法分开,但佛教思辨哲学是从世俗智的角度解释事理二谛的一种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把思辨中认识到的东西变成直觉经验。思辨只起到认识事理的媒介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教不全是哲学,哲学只是佛教的一种认识工具。
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佛教是宗教,但又和一般的宗教不同,佛教中有高度思辨的哲学,但佛教不全是思辨哲学。

76.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方便大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某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催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昧,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
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完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众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如来的出泥不染,宽厚仁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易近人,心胸广如虚空的人格品德;学佛就是学佛做人,学习佛、菩萨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思想品德。
阅读佛经不能光念不做,要按佛经中指示的方法积德行善,学一点,做一点,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学佛中学习佛的慈悲心是最主要的。佛祖曾在《般若经》中说:“手中掌握一法,就等于掌握一切法。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人只要有大慈大悲心,就是肉身菩萨——这是佛说的。人如果有这样一颗慈悲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慈悲待人,智慧做事”,这是佛教的原则。
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坚持佛教的平等慈悲、戒恶行善的原则,就是佛教思想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最佳结合方法。在家的人修佛应以修慈悲心、修善德为主,至于念佛、坐禅,不需要仿照什么模式,完全可以按照本人的实际情况决定,贯彻佛教的方便原则,可以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家中设不设佛堂,拜不拜佛都属于外表形式问题,不必一律强求。最主要的是要心中有佛,心中有法,以佛为榜样,以法为准则。

77.在家学佛的人,如何对待家庭问题?
佛教处世为人的原则有两条:一是善,一是智慧。善德的核心是利他心,即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幸福快乐让给别人,别人的痛苦自己承受,视别人的乐为自己的乐,视别人的苦为自己的苦,发菩萨心,为别人创造快乐,以慈悲心对待别人,以平等心尊重别人,以忍让心忍让别人、宽容别人等等。佛门智慧的核心就是制服自己以自私为根源的爱恨、喜怒、自尊心、自私心、虚荣心等感情,发挥理智的作用。在家庭和人际关系上若出现矛盾,学佛的人首先应该从自身找根源。在法护大师的《剑轮修心法》中有这样一颂,应常记心中:
放下追求一己之乐的冲动,
给予他人更多的欢乐,
即使众叛亲离,
也要责备自私,承担责任。

78.学佛的人如何对待社会职业?
学佛的人做任何事都不能违背佛法要求的处世为人原则,即佛门道德原则。大乘佛教追求的善德的最高原则是一切为利乐众生着想,为众生的利益做无私的奉献。无论从事任何职业,都不能违背利众的原则,要有为社会和一切众生无私做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所从事的职业,处处以美德饰身,事事以智慧抉择,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这些都是佛法所提倡的做事原则。

79.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的在家弟子。但佛教弟子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坚持佛门做人的道德原则、社会公德,要遵纪守法,要讲公平合理,不能坑害群众、危害社会。
凡经商都是为了谋生和赢利,没有赢利不会经商。但佛教徒在赢利方面要把握一个道义上法律上允许的合理合法的尺度,否则就会变成恶业,招来恶报。

80.在家弟子如何修持佛法?
佛法是一种应机教化超度的方便法,没有一种固定的修持模式。把佛教的修持理解为几种狭隘的固定模式或者教条主义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佛教的修行原则是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调服心性三条。净化心灵,彻底清除贪、嗔、痴、慢、邪见等心灵污染,达到人格的真、善、美和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修行的方法有千万种,其目的只有追求幸福快乐的人身和成佛两条。智者可以从目的上选择一种最佳修持方法。
在家的学修者不能生搬硬套出家人的方法,这要根据每个人的职业环境和家庭等情况决定。有的人可以从阅读经书,加强思想修养入手;有的可以静坐,修定,修慧,走开悟之路;有的可以专心诵经念咒。若要想迅速获得修证成就,就要按修密程序求密法,坚持修习。
无论采取什么方法,修哪种法,都要有上师的指导和清净的法脉传承,不能凭书本自学,不能相信不符合佛教经典教义的乱传乱说,更不能相信那些打着佛教旗号的邪门外道,巫婆神汉,以及形形色色的装神弄鬼自称佛、菩萨行骗的伪气功师之流。

81.不放弃五欲能不能学佛?
对色、声、香、味、触的爱欲,在佛经中称五欲。贪恋五欲是众生堕落受苦的根源,因此,节制五欲是心性净化成佛的主要手段。但佛教是一种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法的灵活方便法门。
对于小机人适应戒欲离欲的方法,对大机人并不适应戒欲的消极方法,而适应更积极的以欲制欲的方便法门。毒药对不同的人的作用并不相同,有的人吃了毒药就会丧命,有的人吃了毒药也不会中毒,甚至有的人吃了毒药会变得更加强壮。
学佛也有这样三种根器的人:第一种人无抗毒能力,只能远离毒害;第二种人不怕毒害,没有必要采取防毒措施,可以顺其自然;第三种人可以以毒攻毒,化毒为自身的高能营养。
这三种人依次是学显宗小乘,学菩萨乘,学无上密的根器。
大根器的人犹如食毒的孔雀。在法护大师的《剑轮修心法》中有偈云:
孔雀在毒草中昂首阔步,
不顾盼周围的香花奇草,
孔雀不喜欢香草美味,
它们却因吃毒草而体壮羽美。
……
欲乐犹如毒草叶,
唯有如孔雀的勇士方能依其茁壮,
若是如乌鸦的弱者去尝试,
势必因贪得无厌而丧命。
这里说得很清楚,若无孔雀似的化毒为营养的能力,绝不能贪恋五欲之毒草。

82.在现今时代,如何保持不退学佛的信念?
的确,在现今时代,人都变得现实了,但作为佛教徒,应经常思考佛教所说的生命无常。
无常不是说你活上几十年就会死了,无常是没有时间界线的,随时都有死的可能。生和死是同步进行的,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从胎儿在母体中形成,开始了生命的过程,从十岁、二十岁、三十岁……继续生长到老年;从另一角度看,则是一步一步接近死亡。生命总会结束的,所以从诞生之日开始,一方面是迈向成长,一方面则接近死亡。
但是死亡时间没有绝对性,有的在胎中已死;有的一生下来就死;有的活上几十岁;有的却是上百岁。有的是正常死亡;有的是不正常死亡;有的是死于自然灾祸;有些是意外死亡。
无常是入佛之门,首先要想到无常,这是最现实的事,光想着赚钱和吃饭,没有考虑到后果的话,不是一种聪明和有责任的想法。人人都应该有这种智慧,无论是国王、总统或是富豪,在生死上都是没有分别的,有钱买不到寿命,所以不能执著,眼光要看得远一点。
学佛不要光考虑眼前的东西,要学习菩提道次第,发菩提心就是长远的打算,人和动物的分别是人有智慧。做人要像下棋一样,不要只顾前面这一步,高手下棋时要看三步,不要光看面前的一步。做人不要只修今生的路,还要修来生的路。
这样经常思维无常,就可以策发学佛的信念,不致退失。

83.以现代语体翻译、讲解经论是否社会化、庸俗化了?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持教佛门善知识,用通俗的现代语文翻译佛经、讲解佛经,用现代人的习惯和思维方式解说佛教教义,使广大群众掌握佛教的思想武器,提高人类的思想道德和知识素质,是社会发展对佛教界提出的历史使命。那些有头脑的佛教界人士都对这一与时俱进的文化战略欢欣鼓舞。
认为这是佛教的社会化和庸俗化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佛教内部的守旧势力,他们不愿意看到佛教与时俱进的发展,只想把佛教当做历史博物馆的展品,不想叫群众掌握佛理,他们自己想充当一名历史文物知识的拥有者、特殊的知识阶层,与佛教一同进入历史博物馆;
另一种人就是看到佛经的“艰深难懂”,才有机可乘。对这类人来说,懂得佛理的人越少越好,这样,他们才好开辟外道邪说、故弄玄虚、装神弄鬼、欺骗群众的假冒佛法市场。很显然,这类人是魔波旬的子孙,想用假佛教代替真佛教。因为人民大众不懂佛教,无法分辨是非和真假。一切打着佛教旗号的歪门邪道钻大众不懂佛法的空子,信口开河地宣传假法,充当“法师”、“教主”,野心勃勃地建立邪教组织,预谋以魔法代替佛法,以邪教代替佛教。
因此,以语体文翻译和讲解经论绝对不是庸俗化,而是顺应了社会的发展。

84.佛教如何看待“生命本源”的说法?
佛教中从来没有生命有本源之说。因生命无本源,故说“无始时来”。若有“本源”,就成为生命“有始”;若生命“有始”,那开始的第一个生命是有因?还是无因?以“同因同果,异因异果”的道理推论,生命的前因仍然应该是生命,不可能从非生命生出生命来。因此,若开始的第一个生命有因,其因必定是生命;若是那样,这所谓“开始”的“第一个”生命,就不能成为“开始”,也不能成为“第一”,因其更有作为其前因的生命,怎能称其为“开始”和“第一”呢?若说这开始的第一个生命是无因,此理更是不通。无因怎能产生生命?若说这第一个生命的本源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有情生命的心识,没有有情生命就不存在阿赖耶识,那么,生出第一个生命的“阿赖耶识”是谁的阿赖耶?若说,在有第一个生命之前就有作为生命本源的阿赖耶识,那就和外道虚构的绝对精神没有什么区别。
佛教的生命轮回,是个无始无终的封闭圈。若有始,便有终,那就是一段直线,就不会是轮回封闭圈。不承认生命有始,就不会犯无因论过错。故生命有始论、生命有本源说,都非佛教的观点。生命从全体的角度讲无始无终、轮回不息;从生命的个体角度看,生命无始或者无终、或者有终——因为入佛门,学正法、走正道,会有证涅槃、终结生命轮回之时,对此类众生来说,生命无始有终。

85.有人主张以白话文翻译经典,而有人主张以文言文翻译,该如何看待?
说话、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懂,弘法利生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明白,所以越通俗越好。
藏文没有古语和现代语的区别,宗喀巴大师写的东西,懂藏文的人看起来就是通俗易懂的普通话。可是,现在的经论翻译工作确实是大问题,一是翻译的东西太少;二是翻译的质量不好。而且,有些译者喜欢舞文弄墨,仍然搞成半文半白的东西。如果翻译出来的东西没人看得懂,那有什么用啊?能让大家看得懂而又翻译得很准确的经典实在是太少了。
国外有部分藏传佛教的资料,先是藏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转译成中文,非常好,很通俗。写书、翻译,首先应该考虑到对象能不能接受,而不是考虑炫耀自己的古文程度。所以,我在藏译汉的时候,就尽量不用过去古文的名相词汇,怕写上以后,又给大家设了一个“路障”。怎样不失原意而又表达恰当呢?这往往需要反复的琢磨。

86.如何辨别打着佛教旗号,诈骗钱财的邪门歪道?
一般都有如下的一些特征:
(1)他(她)们都伪装成一副佛菩萨的样子,自称是佛陀、某菩萨、某活佛、莲花生、掘藏师,过去佛和现在佛的某某声闻弟子等度众的化身或转世者。
(2)伪造得到佛门高僧传承、修炼获得最高成就的经历。有的自称去过佛国,见过佛面,有的自称去过藏地的某某寺院,得到某某高僧、活佛的传授,有的自称亲见神佛菩萨显灵传法,有的自称梦中获得佛菩萨显灵传授,有的自称已开悟成佛,更有甚者自称是最大的佛,是救世主。
(3)文化素质低下,对佛理一窍不通,只凭胡编乱诌,用吹牛撒谎的邪术本领,愚弄群众。
(4)故弄玄虚,装神弄鬼,利用魔术、骗术和最新科技手段等,伪装神通,欺骗头脑简单的群众。
(5)巧立众多名目,高额收费,骗取钱财,以供自己挥霍享受。
从以上五方面的表现,我们完全可以判定,这类人不是真佛教徒,而是假借佛教名义,牟取暴利和施展其野心的一伙人。

87.如何才能有效防止邪教及附佛外道蔓延?
解决这种非正常现象,只有两个办法:
(1)加强国家执法的力度,彻底取缔和严厉打击各种邪教和各种披着宗教外衣,打着佛道旗号进行的诈骗等各种非法活动。
(2)广泛宣传利国利民、培养高尚思想品德和改善社会不良风气为宗旨的大乘佛教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善恶真假的鉴别能力。
追求正当的信仰,是社会的正常现象。若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人们就会吃“野菜”、食“毒草”,这是一般的规律。对精神垃圾的清除,毒草蔓延的抑制,若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填补思想空虚的办法,光靠禁令是难以奏效的。

88.有人说“宗教是盲目的信仰主义”,这话对吗?
说这话的根据是什么,不得而知。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也未经研究,所以没有发言权。但就佛教而论,上面所说的这种情况正是佛教极力所反对的东西,把它作为佛教的信仰本质和特点纯属是对佛教的歪曲。
佛陀释迦牟尼不止一次地教导说:“众比丘、众善知识:要像锻炼、切磨、鉴别真金那样,对我的言谈经过鉴别再进行取舍,不要因为敬仰我而加以盲从。”(《律部经典》)弥勒在《般若庄严论》中说:“只有依靠理智、善于分辨之士,才不怕恶魔的事物的作用。”宗喀巴说:“对‘四谛’、‘十二因缘’等佛的教理的正确性,如果认为只靠对佛的教言的信仰相信而不能从逻辑上加以证明,那是对佛法正确性的根本性否定。”
又在《密集灯论疏》中说:“我们和外道(包括佛教以外的其他宗教和不信教的人)辩论中要用公认的事实为理由,不能以佛言为理由——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承认佛言的正确性。在这个意义上讲,逻辑推理论证占首要地位。”在《般若庄严论》中说:钝根弱智人“依信皈依”,锐根高智人“依理皈依”。这里所说的“依信”就是凭借言教立信,“依理”是依靠逻辑推理证明的正确理由立信。
因此,笼统说“宗教是盲目的信仰主义”非学者所为。

89.佛教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靠神灵启示吗?
印度的无著大师将佛教认识事物的方法归结为四种,称四理法:
①知法性,即了解事物的性能;
②知作用,即了解事物的作用;
③知相依,即了解事物的因缘和相互依赖关系;
④知规律,即了解事物的逻辑规律。
佛教的认识对象分理事二谛,是应用上述“四理法”或者《因明论》中所说的现量直观验证法和比量推理论证法,这种认识方法完全是合乎科学道理的。
佛教中并没有所谓神灵启示、心灵感应之类的认识方法。“定中观照”是属于潜意识直觉,并非神灵感应。
佛教起信的正道是闻、思、修。“闻”是学习经典理论;“思”是动脑筋,应用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辨认;“修”是根据认识的道理,经过反复实践,达到亲证亲验。如此而已,别无它义。

90.佛教的戒律以及天堂、地狱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帮助?
从戒恶行善的教化目的出发,佛教说的戒律以及天堂、地狱不但需要,而且对预防犯罪、保障社会安定有积极的意义。
人间法制社会的监狱、刑罚并不是为了压迫人,而是为了保障正常的社会秩序。若没有监狱,社会将会变成什么样子,谁都会想得到。犯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别人强迫的,犯法的人受到法律制裁是罪有应得,也不能算不合理的强制压迫。
同样,地狱也是恶人应得的报应,不能说是“神对死后灵魂的压迫”。
社会法制是对人的行为的一种外力约束,宗教道德戒律是一种思想心理上的内在的信仰准则,因此,它能起到许多法律起不到的作用。在社会上杀人、强奸、盗窃、抢劫、贩毒等危害极大的犯罪活动,信佛的民族和佛教徒犯罪比例极低,这一点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91.有人说,“宗教都是否定人的作用而听从神灵”,这话对吗?
佛教的观点与此恰恰相反,认为人是最重要的,因愚昧无知而向下堕落,吃苦受罪,或因智慧发光而向上奋进,解脱自在的全部契机都掌握在人自己手中,因此认为“人身难得”(见《菩提道炬论》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称人身为“如意宝”,认为“下堕轮回,上成自在佛身”完全是众生自己选择的道路和自种自收的果实。
人心是智慧的发光体,自生真智,消除自己内心的愚暗,便是成佛。因此说智慧就是佛法,佛法就是智慧。佛教中众多的佛,无论形象如何,总的都是佛陀境界特有的智慧和慈悲、能量、作用的人格化,并非抽象的精神实体。《经藏》中说:“自己是自己的救星,除自己别无救星。”所以说,认为“一切宗教都是否定人的作用而听从神灵”是没有根据的。

92.佛教如何看待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福利事业正是大乘佛教所要做的事情!
按照佛经的说法,如果你给穷人、老年人、鳏、寡、孤、独等需要钱的人给上1元钱,比给佛供养了100元、1000元还重要。因为佛不需要你的供养,佛关心的是众生。把你的钱、物拿去关心那些可怜的众生,佛更高兴,比供养佛有更大的功德,这是佛经中讲的。若无这种利众精神,即使修得海枯石烂、神通无边,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从大乘佛教来讲,供养众生的功德大于敬佛的功德,但现在许多人的观念却本末倒置了。所以应该加强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

93.佛教如何看待环保?
在佛教利众道德价值观念指导下,藏传佛教中制定了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动植物,禁止杀生、偷盗、淫乱、欺诈等行为的一系列规条。这类道德法规,对青藏高原和其他信仰区的草原、森林、水源等自然生态和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社会、家庭、人际关系和民俗民风、社会风尚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特别对藏族人的德性修养、心理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环保方面,佛教也是走在前面,甚至可以追溯到佛陀时代。
佛在世时讲过一个故事:有一条龙,头上长了一棵树,每当风吹树摆时,就流血流脓,龙的头痛得要命。佛弟子问因缘,佛说在过去世燃灯佛时,龙破坏草木,燃灯佛说一草一木都不能破坏,否则要遭报应。但是这条龙不相信,后来龙头上就长了一棵树,一直头疼,这说明一草一木都要爱护。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现今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佛法是任何宗教都无法相比的。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7.0.0  © 2001-2009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