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将四圣谛落实于生活中

四圣谛已大概讲完了。大家在笔记本上写的和学的是比较细的部分,在生活上大概很难用得上。一方面是工作太忙,没时间思惟。但若略加思惟,苦谛与集谛应该跟心里 「我不要」、「我不喜欢」的想法连结;灭谛、道谛则与 「我要」、「我喜欢」连结。若能保持这样的感受和希求,与四圣谛连接、重视四圣谛的观念,并种下修行的希求心,这是很重要的。学佛或修行佛法,要从内心感觉:好像生命要做些甚么?找寻我要的是甚么?

要从这里,种下希求佛法的心,不然学佛或修法,只是找个好玩的东西、或让生命中多些快乐,找个有趣的东西而已。这并不是生命中必须要做的。在生命中,找个快乐的东西玩,开心一下,并非生命中要做的事。如果只是这样来修学佛法,还是无法跟学佛或修行佛法沾上边,因为真正重要的没有种到心里。要在心中种下佛法的根,平常就要将 「我要」、「我来世上我就是要这个」,将这个感受与佛法连结。这样作,一定会有帮助。释迦牟尼佛初次讲法就讲四圣谛的原因应该就在此。佛法要从自己的希求 — 将我要的希求心和佛法连接,这是很重要的。平常就要自问:我来世间几次了?

算一算应该很多次了!来那么多次的目标是我要甚么?好像这个我要永远没停过。这就表示我们要的是一种圆满、永远不会变化的快乐。这种希求不会停止,意思是,我们想要的是一种能够永远满足,不会变化的乐。还没找到这个,所以这种希求心不会停。但是我们已多次来到世间,可以说,在轮回的法中找不到我们想要的,所以才不会满足、不圆满。也就是,在轮回中,我们找不到可以让自己满足或依靠的快乐。从 「我要」、「永远不满足」中,要了解到我要的其实是 「能圆满的快乐」。其实心的本性就有这种不停、不满足的希求心,只是自己认不清楚而已。所以,必须要了解心的本质,心的本质中都有这种希求,也就是以前说过的 「如来藏」。

这种不满足的希求心其实很好,有这个,我们才会改变。这种想要圆满快乐的心,是我们自己不清楚,总是在轮回中执着 「我要」而已。从无始以来至今,我们无数次来到世间,总是在找寻,还是没能抓到可依靠的法。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在苦谛的法中,怎么可能找到能依靠的法?世界上七十几亿人中,无始以来到现在,没有人能从轮回的法中找到能圆满的法。自己也一样,从无始到现在,也没能找到圆满的快乐。平常做事情时,会出现我要做这个、我要那个、我这生的目标等的希求心。

当这种希求心出现时,可利用这个机会,把它连接到我要的圆满快乐、我要解脱,我要离开轮回,我要离开的是由无明到解脱整个因和果都断掉的。如果平常看到一个想要的东西时,心里就要马上连结上 — 我要的应该不是这样,我要的是要圆满的、永不变化的快乐。自己每次看到、想到希求的东西时,心里要将 「我要」的这个感受连结到 「我要的是圆满的快乐」,这就是和灭谛、道谛做连接。我要的是解脱圆满的快乐,连它的因也是我要的,这就是道谛。如此慢慢连接,执着心也会降低,从这种执着心所造的恶业也会减少。

当生起 「我要」的念头时,就要连接到 「我要的是圆满的快乐」。先如此思惟,接着再想,我是否只看到眼前现世的东西?在这上面产生希求是错误的。不是东西有错,而是我在对境 ( 客体 ) 上所生起的执着心是错误的。若要解脱,就要舍弃在眼前现世的法上的执着心。我一直在对境上生起执着心,所以我才会一直轮回。

我从未如此想 — 只在对境上生起执着心,再由此产生许多烦恼,又造了很多恶业,才无法证得圆满的快乐。我要的若是圆满快乐,这种执着心就必须舍弃,我不要的就是这些。当心里生起的执着心、和烦恼时,其实也会伤害到周遭的人,也因此造了恶业,所以这生的苦和来生的苦才会让我们在轮回中不断轮转,所以要从这里,找到这是我不要的。平常当我们心里生起:「我不要这个东西、我不要这个人」的想法时,就必须如前所说,因为我们已知我真正不想要的是甚么了。所以这种心理生起时,要知道我不要的并非是这个对境或这个人,而是对那个人上面的那种 「讨厌」的心态,这才是我不要的。所以当心里生起 「我不要」的想法时,就要连结刚刚讲的 「我要的是什么」。要知道 「我不要」的是 「执着心」,而不是不要 「对境」。因此「不要」当中有集谛和苦谛,连接集谛和苦谛时就要连接到 「我不要」。这样就容易将四圣谛落实到生活当中时,就要用 「我不要」或 「我要」的这种方法来做连接。以上就是如何将四圣谛与生活做连接的方法。

回向如是以我所集诸善业,利益一切圣教与众生,特于至尊洛桑札巴之,圣教心要恒常令显扬。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