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尊的外修·内修与秘修开示
释迦牟尼大约是离现在二十五世纪之前,在印度讲解教义。据说,他是那个纪元的第四位佛陀,那正是光明时代来临之际。他凝聚前三位佛陀赐与教诲的精华,并运用很多善巧,特别针对那时期人道主义的需求,创造适合当时需求的时代潮流。那时候,已经有人预言,他所宣导的教义将流传五千年。
有许多不同方式,可以将释迦牟尼宣传的教义,粗略分类。其中一种方法,以流派区分为:上座部、大众部、金刚部,或称为小乘、大乘及金刚乘。
编注:将释迦牟尼佛被视为第四佛之时,他的前三佛,依序是俱留孙佛(灭累佛)、拘那含佛(金寂佛)及迦叶波佛(燃灯佛)。
和大乘相对的“小乘”是被大乘创造出来的轻蔑的名词。后来,世界佛教会议通过将小乘改称为上座乘,一般称声闻乘或缘觉乘,而大乘称菩萨乘。乘,是乘载工具之意。
这三个教义流派之间的关系基础,可以从这首西藏诗文体会出来:
外在修行是中庸道
内在修行是菩萨道
秘密修行是秘咒道
原注:这首诗文,出自“寰宇大任”一书,于一九八O年由达兰萨拉西藏作品与文献图书馆出版。它是早期甘丹巴的教法,或许是来自于格西博多瓦的教法。内容如下:
外在接触,是配合小乘佛教的“律”而修行。内在的、心理的活动,是与依大乘佛教的“佛心”修行。秘密的修行,就是密乘、金刚乘。
最近几年,一些佛教学者,已经拒绝使用“小乘”的名词,原因是,小乘被解释为微小的成就,触犯某些学派。毫无疑问,一些早期印度佛教上师,像龙树和无著,他们刻意使用的“小乘”,含有某些负面的涵义在内。
然而,西藏人改变了小乘的称呼,进而使小乘复活,给予更多私人的偏爱,或许翻译成“简乘”或“简单的修行法”会更好,对我而言,似乎是更有用而且更适合的称呼。
诗文的每一道,分别意指声闻乘、大乘以及金刚乘,并以外修、内修及秘修,描绘释迦牟尼教导这三种修行法的精义。在印度,这三个佛教派别,先后公开流传后世,使下层阶级的庶民,都可以借修行而成佛。
首先盛行外在修行教义的是佛教上座部。这是释迦牟尼最基本、最统一的训诲,以波罗奈国(又称迦尸国,现在是瓦拉那西市)附近的鹿野苑为传法起点,公开教导佛教基础教义,主旨包含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三转四圣谛等较高层次的苦行锻炼、专注观想和培养智慧;重点以随性自在方式进行观想,再以苦行做基础,严格锻炼心志。
编注:四圣谛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八正道为正见、正语、正业、正命、正思维、正精进、正念、正定。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分别是无明、六入、名色、识、行、触、受、爱、取、有、生、死。
历史上,对佛教发展相当重要的关键,是西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又名阿输迦王、无忧王),虔诚信奉佛教,派遣许多出家人在国境内,北起阿富汗、南到孟加拉,到处宣扬佛法教义。这就是西方学者所称的“初期(大乘)佛教”。我要指出,根据古印度及古西藏文献记录,阿育王宣扬的教义,并不比其他佛教派别更早被世人知晓,只不过在佛教萌芽初期,最先被广为宣扬的罢了。
释迦牟尼逝世后第五世纪,也就是西元二世纪,出现名叫龙树菩萨的大成就者。正如释迦牟尼所做的预言,龙树带来“内修”或称大乘佛教的开示,这派教义传给一批挑选过的弟子,默默地传承数世纪,等候印度佛教文明的成熟时期来临。
据说,佛教文明成熟时,造就了龙树菩萨具有本尊的化身,从龙(意指大龙菩萨)或神秘教义信仰者处,获得以拯救内心精神为重点的教义,并且广泛宣扬。龙树很快领受三十六部般若波罗蜜经典,或称为“智慧圆满释论”,使他在印度得到很多追随者。并且,他因著作“中论”而使声名大噪。简单地说,龙树的教义深刻影响印度人的思想。此后,绝大部分印度思想家,都从他的著作中获得很大启示。
第二位大乘佛教的重要代表先驱是无著(或名无障碍,梵音阿僧伽)上师。他静虑禅修十二年后,创造出众所周知的“弥勒五律纲要书”,再加上他的著作,很快地就变成佛教的经典巨著。
编注:“弥勒五律纲要书”,即“弥勒五论”,分别是:一、瑜伽师地论。二、辩瑜伽论。三、辩中边论。四、大乘庄严经论。五、金刚般若论。
龙树与无著,都是翻译般若波罗蜜佛经的重要人物,龙树重视“无我之智慧”、无著重视“传承的菩萨修行”,即西藏人熟悉的“无量菩萨道”。这两位上师被尊称为“大乘佛教先驱”。
“渡天竺佛海宝筏”中写道:
“龙树与无著,都是大乘佛教的鼻祖,在他们那个时代,两人的某些作品,因为直接释论释迦牟尼的思想而具争议性,也就是说,他们以个人看法及经验为出发点,而非凭借任何特定的佛教经典。这两位上师,对大乘佛教学派的形成,有很大贡献。”
“内修”是大乘佛教之教义本质,主要在培养修练菩萨精神与修行。换言之,即培养最高证悟的意念,作为慈悲与泛爱众生的方法,以及修行菩萨道的训示,如慷慨、自我锻炼、耐心、热忱活力、静虑与智慧等六大圆满。
编注:一六大圆满的佛学术语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
印度佛教的第三个流派,是通往证悟檀陀罗之道的金刚乘,在西元后第五或第六世纪左右,开始流传开来。自此时起,一直到印度佛教发生了灭亡大浩劫,檀陀罗传承依旧间断出现。早期金刚乘的主要推广者,有著名的因陀罗部底、沙罗诃、游戏金刚等成就者。虽然缺乏记录,无法得知这几位上师正确的生活年代,但是,他们确实完成了一脉相传、发扬佛教之教义的使命,就像释迦牟尼秘密教导他的最高弟子一样。这些教条,在极度秘密的情况下流传,直到时机成熟,可以广为宣传,才完全开放。
编注:因陀罗部底,为莲华生大士的父亲。沙罗诃,是龙树菩萨的上师。
值得注意的是,无上瑜伽檀陀罗传承之一的“时轮檀陀罗”,直到西元第十世纪才在印度出现。
这三派释迦牟尼的教义,称为外修、内修及秘修。各以不同管道流传到西藏地区,第三派的密宗檀陀罗之道,更是从印度北部流传皑皑白雪大地,受到西藏人给予最热烈拥护。还得指出的是,这三派教义的思想与修行法,并不都是和谐并存于西藏。外修学派的拥护者,时常拒绝新宗教的发展。例如,世亲看到他哥哥无著的大乘佛教著作,据说他给的评语是:
“我的兄弟观想修行十二年,甚至不能做个好梦,更别提理解贯通教义,何况他又虚构了许多自己的传承。”
檀陀罗教义出现,不是立即受到当时印度佛教徒的认同。许多人仍持保留态度。但是渐渐地,印度人似乎先后接受了这三派佛教传承。在十一世纪以前,西藏人到印度北部寺院,包括著名的佛教大学那烂陀寺、毗鸠摩尸罗寺以及乌丹达布利寺的朝圣景象,是一次大融合,象征佛教三大教派汇流为一。
编注:毗鸠摩尸罗寺院又名超戒寺院、超行寺院。乌丹达布利寺院又名高翔寺院、飞行寺院。二寺院与那烂陀寺院、波耆罗沙那寺院,为西元五世纪至十世纪之间,印度著名的四大寺院,后人称为四大佛教大学。
类似情况,也充分反映在西藏佛教史的重要印度上师,像阿底峡、那罗巴等人身上。同此方式,佛教在西藏受到两位上流人士的拥护,由于他们的推波助澜,始能将佛经陆续翻译成藏文。第一位是西元八、九世纪时的藏王。第二位十一世纪中期,位于西藏西部的古格王。在“渡天竺佛海宝筏”里,曾简述这三派教义如下:
“基本上,释迦牟尼已经教给我们三种教义。他教导喜欢简朴修行的修行者,学习佛教上座部教义。教导倾向繁复教义的修行者,追寻大乘佛教,也就是追求圆满修行。最后,他教导想追寻最高深修行的修行者,因循金刚乘教法,这种修行法,集合了檀陀罗感情的运用以及行为的投入。”
提到修行程度,这些程度应该是指一些特别教规,使修行者能够充分运用所学到的重要心识。但是,从修行观点来看,先前引用的偈文及建议采用方法,是教导如何融合外修、内修、秘修为一体,来当做个人的修行标的,并延续成精神、心识与行为层面。
简而言之,西藏人的态度,就是要我们首先发展内在的稳定性,先通过小乘佛教的三个高阶训练(即持戒、禅定与般若),然后借着辩证去启发与理解菩萨道,以及圆成六度修行扩展所学范畴,最后具备超然的自性、精进的菩萨道、无我的智慧等三种优秀特质,也因此可以接受檀陀罗灌顶,并勇于尝试金刚乘修行。
在“黄金升华自性”中,描述正确修行态度的好处:
“显宗与密宗经典,教导高深教义,以及历代上师写下的论述阐释,当做每个人的实践方针,以基本修行开始,渐次提升修行层次,这样可以让混沌未明的心识,克服负面想法以及突破自我极限。释迦牟尼和历代上师教诲之重要性,从他们良言善导,教授如何与心识上师培养有效合作关系,进而提升最高修行;透彻生命最终本质,人人俯拾即得。……所有训示,会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与修行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