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深内义根本颂》
(藏文名称:扎莫囊敦)
西康德格八邦寺亲尊仁波切 传
目录
敬礼!
正论:
一、建立具需要之本体
二、决定所分十一品
第一品 总示因缘
一、身法及不清净之体
(一)体:
(二)相:
二、如何错乱之理
三、分别因缘
(一)析因——六因:
(二)析缘——四缘:
四、分别三时住
(一)不净:
(二)杂染:
(三)清净:
第二品 身之成立
一、略述:
二、广述:
(一)总析三界之理
1、初、无色界:
2、次、色界:
3、后、欲界:
(二)别析受身之理
1、析化生
2、析胎生
(1)初、依六界因缘生之次第
(2)中、入胎
(3)后、生身次第
①析大命气命如何出生:
②析十月增长次第:
③析气脉明点圆满及其出生时理:
三、结论:
第三品 释脉
一、略述
二、广述
(一)中左右脉
1、述体:
2、左右脉与教相合:
(二)主母脉二十四及三十七之决定
1、总析
2、认识二十四脉
3、析隐藏五脉
(三)广说轮脉
1、略析
2、脐轮
3、心轮
4、喉轮
5、顶轮
6、六轮
(1)《金刚蔓经》所述
(2)余经所述
7、十二支轮
(四)生病脉
(五)广述七万二千脉
(六)微细脉与界相合情形
三、结论
第四品 释气
一、略说
二、广述
(一)能生所生之本体
(二)住与作用
(三)内外气行动与作用
1、内行法
2、外行法
(1)总说
(2)广析时集合
(3)析中脉气
3、行次第、颜色、力量、功德
4、各密经引证
(四)气趋入之门、持气之法与其利益
(五)一切世、出世气之自性
三、结论
第五品 释明点
一、略说
二、广述
(一)离戏明点
(二)错乱明点
(三)物明点
1、中有缘受生(前已详)
2、净分
3、浊分
4、三十六界(十二净分与二十四浊分)
5、白分迁移次第
(四)能对治之智慧明点修法
(五)兼言除明点之过患
三、结论
第六品 释四住时识智相合
一、略说
二、广述
(一)总析
(二)析厚睡时
(三)梦时
1、净不净本体
2、广析梦境
3、修梦法及其果
(四)贪时
1、净、不净本体
2、生死流转
3、涅盘次第
4、修法及其本体
(五)平时
1、体
2、清净
3、舍离之果
第七品 内身与器世间相配
一、略说
二、广述
(一)析除处
(二)大种次第安立
(三)诸山
(四)诸洲
(五)内大种、(六)诸海
(七)诸星曜
(八)火
(九)四生处
(十)与时相配
三、结论
第八品 分别本尊坛城出生之理
一、略说
二、广述
(一)本尊数决定
(二)坛城决定
(三)福慧相配
(四)析起正决定
三、结论
第九品 能净所净一切法根本
一、略说
二、广述
(一)析真假二谛
(二)断邪分别
1、外道
2、小乘
(三)断及对治根本
(四)别说密部对治之决定
(五)广说
(六)本尊与气三脉配合
1、本尊与智慧气相配合
(1)时轮
(2)大小胜乐轮
(3)大幻化网
(4)密集诸本尊
(5)余续诸尊
2、脉与本尊相配
(1)时轮
(2)吉祥胜乐轮
(3)大幻化网、(4)密集金刚
(5)本尊与余经论相配
三、结论
第十品 正析道次第
一、略说
二、广述
(一)共道(1、声闻;2、辟支佛;3、般若乘)
(二)不共道
1、四部密宗时量差别
2、析道
(1)资粮道
(2)加行道
(3)见道
(4)修道
①体
②灭除见修习气
(5)究竟道
三、结论
第十一品 收摄气脉明点
一、略说
二、广述
(一)脉收摄
1、收摄普通脉次第
2、收摄十八轮脉次第
3、收摄二十四脉
(二)气死相(气收摄)
1、十气之收摄
2、中脉死与非时死
(1)增长次第(外出气数)
(2)中脉真实死相
3、右太阳气非时死相
4、左月亮气死相
5、彼等之决定
(三)明点死相(明点收摄)
1、由九十七年计算
2、由三年三方计算
(四)兼析迁移之还灭(识往生)
三、结论
结论 摄一切义者,令通达明藏并回向发愿
一、析总义
二、三藏义
(一)对法
1、外对法
2、内对法
(二)经藏之理
(三)律藏之理
三、密乘之别要
四、总析自性果
五、本论根据
六、于薄伽梵事业恭敬赞叹并回向忍敕
(一)赞叹
(二)回向
(三)请忍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