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东嘉波
13世纪时,西藏地区封建割据,教派四起。萨班应邀到凉州与元朝皇子阔端多次谈判,促成了西藏与祖国的统一。由此,汉藏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得到加强。
14世纪中叶,萨迦势力由于昆氏家族内部分裂而日趋衰落。在山南乃东把持藏传佛教帕莫主巴噶举派的朗氏家族,发展成最大的地方势力,其首领降曲坚赞先后征服蔡巴、止贡、雅桑等万户,最后战胜萨迦派而建立帕主地方政权。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是藏族封建农奴制社会上升发展的昌盛时期,封建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随着社会的相对安定和政治经济的重大发展,藏族文化和文学艺术都获得了巨大发展和繁荣。
珠钦铁桥大师汤东杰布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的一位著名高僧。他以僧人修行不能只待在寺院或山洞里,而应云游天下帮助众生解除一些实际危难的主张和实践而闻名于世。1430年,当他营建据说是西藏地区的第一条铁索桥时,由于人力、财力有限,技术上也有困难,造桥工程难以进展。汤东杰布不好再向已作支援的信徒和大小施主募捐,就另想办法。当时建桥民工中有山南来的能歌善舞的七姐妹(一说是七兄妹),汤东杰布吸收民间和宗教中各种戏剧因素编排节目,设计唱腔和动作,改进鼓钹伴奏,利用并进一步发展、丰富了白面具戏,指导七姐妹排演,以在卫地区进行募捐演出。七姐妹聪颖俊丽,舞姿轻盈飘逸,歌声优美动听,观者都觉新奇美妙,同声赞叹她们是天女下凡。藏语称仙女为“拉姆”,藏戏被称作“拉姆”,即由此而来。
后来汤东杰布回到家乡日吾齐寺后,将白面具改成蓝面具,以表演“温巴萨江萨堆”的开场节目,亦称“温巴顿”,主要是净场祭祀、祈神驱邪。同时发展的还有“达通”“达仁”“扎西”等多种唱腔。这个节目演完后,由汤东杰布手摇嘛呢轮讲经,或以“喇嘛嘛呢”讲唱佛本生故事。
1437年,由后藏谢通门地方土酋王“藏杰布”作施主,修建扎西孜铁桥,汤东杰布仍用演节目的办法搞募捐。在演出中还增加了两个具有群众性的节目,一个叫“甲鲁晋拜”,即为甲鲁祈神赐福;一个叫“拉姆鲁嘎”,即为仙女歌舞欢庆。甲鲁,是后藏谢通门一带对家族长老的习惯称呼,在募捐演出时,匕姐妹的温匕歌舞表演激起了家族长老们的兴致,他们头戴大红高帽,身穿衣领上配有十字四花装饰的氆氇大袍,也上场同七姐妹同舞同歌。后来汤东杰布把温巴、甲鲁、拉姆三个节目连接融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直保留至今的比较完整。丰富而有特色的蓝面具戏开场仪式。原来比较简单粗犷的白面具戏开场仪式,也向蓝面具戏学习,使两者的开场仪式有所接近。
据《汤东杰布传》载,汤永杰布主持修建的大型铁索桥有五十八座、木桥六十座、木船渡口一百一十八个。修建这么多桥梁和渡口,他除开云游化缘求得大小施主和信徒们的援助外,主要是组织募捐演出。他在长期的排练演出岁月中,不仅创造了开场戏,还编演厂许多正戏故事,如把佛经故事编演成《智美更登》和《诺桑王子》。
西藏文献资料和史传著作对世俗艺术和戏剧创作活动记载较少。当代藏族学者洛桑多吉和雪康·索朗塔杰说,他们过去都曾见过一个藏于曲水铁索桥旁甲桑木秋鸟热寺的藏文抄本《历代珠多传》,其中记述“珠多钦波”汤东杰布时,就有他在修建曲水铁桥过程中,因铁索链常落入河中中断工程,组织七姐妹搞募捐演出,从而发展了藏戏的过程。按他们的记忆分头录下的内容,与民间的很多传说也大体一致。
此时,蓝面具戏已形成与其他民族戏剧和戏曲很不相同的特征标志:这就是开场、正戏和占祥收尾仪式三段不可分割而又比较完整、丰富的演出格式;以唱、舞、韵、表、白、技等方面程式化表演,和直接穿插的民间歌舞、百技杂艺表演,以及一部分生活化表演,三者相融合为一体的表演艺术;所演剧目也大大超出白面具戏只演一个《诺桑王子》并多数只演其片断的范围,发展成为演出较多的大戏剧目;宗教内容和宗教色彩突出,人、神、鬼、灵(动物)同场合演,形成宗教剧、面具戏和广场戏相结合的独特形态,而具有古老神奇的韵致风采。
另据四川德格县藏族学者白玛顿巳和更庆寺艺人说,15世纪博冬扎西森格和汤东杰布一起建立了德格更庆寺。寺院建成后,喇嘛们秉承汤永杰布的遗愿,学习借鉴卫藏的藏戏形式,试验性地采用跳神的形式编演过《智美更登》,但不久因效果不佳而停止。这是德格藏戏最早的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