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道果延晖集

道果延晖集
持咒沙门莎南屹罗集译
疏夫当下言殊胜者,良由上师[1]善能将己身、语、意三及遍彼者藏智风轮[2]四种之法转为四身[3],故云尔也。
举要言,则善训道等二十种法,及二十种三昧耶戒[4],总训道果四十种法,故曰殊胜。

    疏师者下,一、断外等[5]者,谓于《喜金刚二分续》等念诵将已,依三座全色抹中围[6](乃密法中围也),摄受资徒[7]本来元成身脉道轮[8],俾使转为生定之因,及成修证无上菩提[9]真正道故。即于所治身脉道轮,授以能治七种瓶罐[10](密哩斡巴[11]师云:自从水主头,冠杵铃乃至付持金刚灌也),或兼助道一十一灌[12](于前七上,复加安慰、授记、庆幸、演法也),而转能依(之脉气)、所依之身(腔),显成堪修能证化身增次相道[13],克以此道摄受于脉,使成一百五十七佛[14],遂即明佛身色、标帜[15]、坐仪座等;又诲与彼相属道友,所谓念诵施食[16],三昧耶戒,三本性见[17],转变迁等[18],动静源宗[19],良由赐与诸如是等善证化身佛果要门,故云断外增绮[20]金刚师也。
   
二、明内等者,只彼上师依世俗谛菩提心[21]中围(界品清分[22],将资身内本来元成语性脉字字婆伽轮[23],俾使转为生定之因,及成修证无上菩提真正道故。即于所治语字婆伽,授以能治密灌顶[24]已,转语字轮,显成堪修能证报身自摄受道[25],并训四种自生智见[26],与彼相属三昧耶戒,光明迁旨,纯究竟宗[27],良由赐与诸如是等善证报身佛果要门,故云明内自生智上师也。

    三、明密等者,又只彼师依婆伽中围,将资身内本来元成清界甘露[28],俾使转为生定之因,及成修证无上菩提真正道故。即于所治界菩提心[29],授以能治智慧灌顶[30],转界甘露,显成堪修能证法身中围轮道[31],并训四种同生智见,与彼相属三昧耶戒,金刚萨埵[32],现自迁旨,少空乐宗[33],良由赐与诸如是等善证法身佛果要门,故云明密同生智上师也。

    四、明究等者,又只彼师依胜义谛[34],粗分中围[35],将资身内本来元成王身、语、意、藏智风轮,俾使转为生定之因,及成修证无上菩提真正道故,即于所治藏智风轮授以能治第四灌顶[36],转遍三业[37]藏智风轮显成堪修能证如身金刚波道[38],并训诸法最极清净真如[39]下坚四喜[40]之见,与彼相属三昧耶戒,大印迁旨,大空乐宗[41],良由赐与诸如是等善证如身佛果要门,故云明究竟如诸法最净师也。

如兹四师,体虽是一,而约德用成立四者,或约四灌、四道而建号,或就四见、四宗而立名,或以四迁而建号,或就四见、四宗而立名,或以四迁而标目,或称四果而作题。然今初也以道立名,后三种者克乎建立。
疏良由等者,按文易晓,谓今所标殊胜师者,乃黑足等所礼境也,不为大师之所礼境。大师礼者,即是化身、大智、空行、四身性也。上来消释《礼敬文》竟。
    疏言当等者。乃听许也。言道者,如科所列,初道、二果等也。道复有二:初,广中略道者,约闻思慧[42],断绮不等故。二,深中浅道者,约人调炼进道参差故。

    初复有三:初,显成广道;又复是三,初轮等者,又分为七:初,三相道[43]者,乃显轮回[44]、涅槃[45]诸法悉从行人一觉受中之所现故。二,三续道[46]者,盖是随顺新学意人心续为始,乃至成佛,联绵不断故。三,四量道[47]者,俾使行人于道及果令发决信,远离踌躇,速进修故。四,六要道[48]者,于一人心令生禅定[49],生已令识,识已增益,及于所认,除间断故。五,四耳承道[50]者,良由义理相续不断,发生成就及诸功德故。六,五缘生道[51]者,于殊胜身因缘相扣,得成正觉故。七,滞方慧护法[52]者,始从初学,乃至佛地,十二地半以来诸位[53],慎须拥护,不使间断之所侵扰故。

    二,中道下按文易解。
    疏不出是八等者,或此八上复加见时及宗趣时,通成十也。
言世者,即当“第一世闻道”谓自虽有殊好禅定,因恶友等诸不顺缘,犹未得免三有重苦[54],故曰世道。
出世等者,即当“第二出世间道”谓初地以来,妄念虽现,如大海波,终不碍水,故靡能发三有重苦,所以云尔。
议论者,即当“第三议轮道”也;谓世道以来,三界集中身脉道轮、字婆伽轮、界甘露轮,如是三轮,或时议会,或不议会,故云议轮也。言转等者,即当“第四转轮道”也谓初地乃至十二地半,身等三轮或是四轮,恒常显现,轮转无休,故日转轮。

言暖相者,即当4“第五暖相[55]道”也世间道中。唯一行人心续之内凡所生定皆现三暖而不坚久,又虚妄故,所以谓之暖相摄道。
言验等者,即当“第六验相道”也,出世间道十二地半,一一地中皆不昧而现三验相,故云验相道矣。
言智者,即当“第七智进退道”;世间道中虽得生起寂寥、明空及空乐等,犹云间日,少作利益,故曰智等。
言妄等者,即当“第八妄进退道”;出世道中虽是发起种种妄心而不能作三有苦等,其犹海波,遂起遂没,故谓之曰妄进退道也。
“第九见时”者,于世间道发生四灌、四种见故,所以云尔。
“第十宗趣时”者,出世道中现四灌顶、四种宗趣,故谓之宗趣时焉。

    疏言果者,即是该彻一切诸道第十三地五种元成始觉[56]身果,而具三德:
一、自利等者,兹乃明标转彼所转、能依所依所致五身,谓转身脉道身成一切身之化身,转字婆伽语成一切语成一切语之报身,转界甘露意成一切意之法身,转藏智风身、语、意三总成如身,转含藏识成智性身,故《幻网》云:正觉五身性。
二、利他等者,自成佛时,善诸群汇,未发心者悉使发心,已发心者令登地位等无量神变也。
三、自他等者,自成佛时,五人同证,如疏下明。

    疏知一通多之要者,倘能达此微少之文,悉善悟解经续[37]之旨。设于余要所发起者亦善通晓,所谓斯禅定者名字如是,属兹种性[58]。由此缘,现诸如是等种种因缘也。
    疏且至清净相者,如兹三相有二说例:
一,约一人心就三时判;
二,约各人心就异时判。且如初例者,犹若一金,凭工所转,造成盆时谓之浊器,造成钗环谓之严具,造成佛塔谓之净像,金虽不改,随时有殊,三相亦尔[59]。不净相者,乃是未曾识认得心凡夫之时;觉受相者,从认得心至第十二地半,四涉融入[60],因第一时以来是也;清净相者,即十三地果,第二时清净相欤?

    第二例者,谓不净相,即未得定六道有情[61];觉受相者,从认得心乃至悟证十二地半;清净相者,即十三地。兹理乃称(狱等)异类同时(见水是猛火等)[62],如斯二例,初为最也。
疏初、迷执相者,六道有情悉共所睹山河、大地、房屋舍等,其乎宽焉。
故《楞伽经》云:“习气扰乱心,妄见种种相。非相唯是心,见相即颠倒。”
二、业报相者,地狱道等受各苦乐,有处现者,有处不现,斯则狭矣。或有唯于地狱之中而独自受异端之苦,彼则亦成速执相也。

    疏二觉受下,言一殊等者,乃谓五根[63]完全之士,所以下云以殊胜身。凭是文理,大师意云:根不全者,靡得全生。持明禁戒,谓别解脱[64]及密咒宗,二理无异。如黄门[65]等不能得生别解脱戒。其能生者,必须三洲[66]男及女人。今亦如是,根不完全及黄门等不能发生第三灌觉[67]。然显密二宗修道有异。密咒宗者,乃以缘起会身为道;般若乘[68]人,炼心惯意以为道也。是以咒理,倘是身根不完全者,虽得发生降智时觉,其复不能得生三种胜灌觉受。盖是无有所遮之根[69],而不能作狮解脱印[70],及不能作瑜伽妙用,纳境甘露[71]亦岂能哉!若欲俾使密咒缘生如法和会,必须五根具足之身也。

    疏二心得等者,斯复有三:初,以闻思调炼心者:始从外典[72]乃至闻思般若波罗密多之乘[73]。若是不以如兹闻思而炼净心,则于义理靡能发生决定信也。

二、以戒学调炼心者:即应依彼别解戒并菩萨戒「74」调乎其心。倘或无此二种禁戒,则不堪为能生持明戒[75]之所依也。三、以灌顶调炼心者:大师意云:预授因时四种灌顶成熟其心;若不以灌成熟心者,则不堪作要门之器。
    疏三心得等者,如下疏云:初宿缘[76]者,自然界集等也。
    疏因者下,遂至内者,标密缘生也。风[77]至受者,明内缘会。
    疏三相者下,即明行人心中所现一十五种党受之相,如下疏明,至文当辨。
    疏三清净下,言一外等者,即当增观所系属法。谓得瓶灌故,适修瓶灌事相道法,是福资粮[78]。依此相道,得生三种本性见者,乃智资粮[79]。所以谓曰外善等也。

    言二内等者,即标骁勇所系属法。谓得密灌故,适修密灌自摄受道,由是风心集于脐处而入中脉[80]。以是因缘,发起自身用空定故。
    言三密等者,即明印道所系属法。得慧灌已,修中8围轮方便道故,依脉、风、点[81]三种之会,或是而依金刚莲[82]等四种之合,于三喜后发同生智[83]空乐定故。
    言四究等者,兹乃具标金刚波浪所属法,得第四灌,适修金刚波浪道。故依三道脉[84],三种波浪[85],二脉之风[86]得入中脉,所以发生三解脱门[87]最上空乐,故云尔也。

    疏谓身等者,佛身无边,不可穷尽,委如经说。言即一切身者大化释迦[88],乃至随汇应现兔等,或现摩尼宝[89]而济贫,或作如意树而救苦,应现如是无尽身形,作诸义利也。言即一切语焉者,以梵天音[90],乃至火等一切音声,悉演妙法,化导群迷。言意无等者,佛之胜意,大权菩萨[91]尚不能测,况二乘[92]辈达佛智哉!即一切意欤者,如来胜智尽能达解如量[93]如理[94]所有因缘和会之仪也。言兴利者,即能利之人。言利己者;乃所利之机。余文易解。

   疏二国者下言四涉者,
一、瓶灌脉涉,
二、密灌字涉,
三、慧灌点涉,
四、辞灌风涉。
如是四涉,从上至上,渐渐澄清,以为内外二种缘会而融涉故,广如下说。

   疏三相者下万了等者,悟自一心,唯心正觉。故言动者,谓众生时本党心也;静者,即谓后悟始觉佛欤!一源者,即始本不二矣。道果一味者,道即先来所习之道,果乃次后所证之身,转能所依身金刚等而成化等五种胜身。余文甚著。
    疏夫三下,初含藏[95]因续者,今疏但按本文略标其广行相,如第四卷初章具释,详乎彼文。
疏谓身下,言于含藏等者,于能依藏识[96]及所依四轮五法之处,如似种子,或如似因所存在者,修道之时,缘会于身,遂成悟证五身佛果大善巧方。

    疏等之下,若身等者,以身方续而能悟持生涅[97]根本含藏因续也。三座广相,亦应详乎第四卷中第二章也。
    疏二得下,谓瓶灌十一者,于三座全色抹中围得瓶灌者,大师意趣:若无助道,则唯七种加助道者为十一灌。
约初例,则水等五明五种灌顶。
第六佛灌,摄受令成第六正党金刚萨捶。
第七灌者,使彼坚固之灌顶也。
第二例者,若加助道而授灌,则于前七上付转法-轮为第八灌。题呼密号而授记[98]者为第九灌。从今已后,永无三毒[99]、极重苦恼,如兹安慰者为第十灌。
于10如是理,使发欢心作庆幸者为第十一。
若以四灌次第渐授,虽多师判瓶灌应从身中围获,今师意趣,即依色抹中围之内,初先全授十一瓶灌,次后余时付三胜灌。若就一夜全付四灌者,于色抹中围付授第七金刚师灌,及付第八殊胜听敕,次于菩提心中围内授以密灌,授殊胜记,复次而于身中围内付智慧灌,作胜安慰,次于真谛空性中围付第四灌,为作庆幸也。

    上来具明于三座全色抹中围之内得瓶灌竟。次下标释于何中围得密灌顶。
    疏密灌等者,于菩提心中围、父母身内具三座前得密灌顶者,即有五仪:第一仪者,若是资徒妄心轻少,从尊宿父金刚道得;二者倘或资徒妄心中平,从尊宿母婆伽内得;三者若是资徒况前二类妄心稍大,即从自知解脱力得。斯复有三:若资妄重,将菩提心盛螺盏等,以母无名[100];赐于舌端;若是咒此妄心大者,将菩提心和美香水,亦赐于舌;倘彼前辈妄极重者,以和香水当于喉间作画明点悉为得之也(《喜金刚》云:广目端严女身,丽正少年,以掌无名指降注于资口)。谓将菩提心点舌之时,盖是喉间“唵”字,四面有“耶啰辣斡”四位字种,彼字之外,复有“哑立”一十六字。其菩提心通融诸字种故,众脉悉敷。以是因缘,风亦内回。由此力故,八十件从祖渐灭也

(八十性妄者,从嗔有三十三):一下离贪,二中离贪,三上离贪,四来,五下烦恼,六中烦恼,七上烦恼,八寂,九寻,十下怖,十一中怖,十二大怖,十二下爱,十四中爱,十五上爱,十六取,十七不喜,十八饥,十九渴,二十下受,二十一中受,二十二上受,二十三明了,二十四明执,二十五分别,二十六不知惭,二十七无悲,二十八下慈,二十九中慈,三十上慈,三十一老,三十二收,三十三妬。从贪有四十一:一贪,二遍贪,三下喜,四中喜,五上喜,六踊跃,七胜变,八希有,九掉举,十憎,十一相抱,十二作吻,十三咂,十四固,十五勤,十六侨,十七作,十八求,十九势,二十乐,二十一下合喜,二十二中合喜,二十三上合喜,二十四紧,二十五誉,二十六不睦,二十七欲,二十八旬显,二十九真实,三十不真实,三十一决定,三十二不取,三十三布施,三十四警策,三十五勇健,三十六无愧,三十七慎,三十八恶,三十九劣性,四十欺班。从痴有七:一中贪,二失念,三迷乱,四不12语,五恹嫌,六懈怠,七疑悔。

    疏智慧有二者,即依行、智二印[101]仪也。谓于身婆伽三座具足中围之内,得智慧灌。问:云何名为智慧耶?答:所言慧者,良山上师诵赐乐赐处母等之文,而执印手付资手故(故《喜金刚》云:时坛尊告言:菩萨摩诃萨持此具乐印,若遇舍嫉嗔、诚心大资徒,坛尊垂敕言:大持金刚者,当作昆都噜)。言智者,资与彼会,作上降四喜[102],金刚珠[103]内渐次觉领同生智故。

    疏第四有五等者,谓身具三座、真谛空性中围之内,资自心性三解脱门得第四灌(第四席者.诸师所立多有不同,今大师意当如是也。)即有五仪:
初、辞句第四灌,
二、义理第四灌,
三、修道第四灌,
四、所依第四灌,
五、果位第四灌。

    初者,师为资徒而念偈白:“是智最玄微,犹空如金刚,离尘生圣静,当认本故父。”颂已教云:“汝今所觉,与佛果位法身之智等无有异也。”如是而将第三灌时所觉受者,今以言辞而训示也。

    二、义理第四灌者,为念偈曰:“今斯大智慧,遍在一切身。二而复无二,有相无相体。”颂已教云:“汝因豆续心相,与汝今日所觉受者等同无殊。”

    三、修道第四灌者,师为念云:“子从今为始,坚持于大乐[104],乃至证菩提,化度诸众生。”颂毕训曰:“此中围轮依手印道[105]乃不颠倒真正圣路(《喜金刚后分第三品》云:“尊言:大菩萨坚持于大乐,乃至证菩提,化度诸众生)。汝从今后,为圆见故[106](见必须以印道圆之,故今而依行印道也),身语平等以为前导,常当依乎,或一年终依一次,或尽一月依一次等,当修如是依印之道也。”

    四、所依第四灌者而教示云:“于后界集[107]而依授记莲种手印(大师意云:依莲行印,唯是此时,非别余时也),当得发生不坚四喜(下坚四喜亦唯此时而得生也)。”

    五、果位第四灌者,为训诲云:“第十三地前半地时,因一刹那[108]四涉融时当得显现也。”

    疏三净何等者,夫此四灌,当净何垢?谓第一瓶灌净身垢染,既得其灌已,成堪修相道增观,又堪发生三本性见,堪为训诲迁旨誓句,堪得显现瓶灌六地动静源宗,堪转身脉成化身果。

    第二密灌净语垢染,既得其灌已,成堪修自摄受道,堪生四种自生智见,堪为训诲迁旨誓句,堪得显现密灌四地纯究竟宗,堪转语字成报身果。
    第三慧灌净意垢染,既得其灌已,成堪修中围轮道,堪生四喜同生智见,堪为训诲迁旨誓句,堪得显现慧灌二地少空乐宗,堪转界甘露成法身果。
    第四辞灌顿净身语意三粗垢,既得辞灌已,成堪修金刚波道,堪生下坚同生智见,堪为训诲迁旨誓句,堪得显现辞灌半地大空乐宗,堪转智风成如身果也。

    疏是等灌者,如是四灌,若于现印[109]而获得者,生上觉受,故为上也。倘于智印(即意印也)而获得者,生中觉受,故为中矣。若金刚师具大悲心,唯倚一分施食,将四灌顶但以言授,若于言辞而获得者,生下觉受,故为下焉;此下仪者但净人心,俾访要者,为堪闻器[110]非是可成修要器灌(成修要器,须于四灌现获觉受)如是之灌唯四数者,盖是意向四所治故。四所治者:一、身脉道轮,二、字婆伽轮,三、界甘露轮(亦云界菩提心轮也)四、藏智风轮。盖为治彼四种所治,即有能治四种灌焉。

    疏文道下,一、道法者,是生定因,为资粮位[111]二、实见者,遵依彼道而能发生世道以来诸觉受相,为加行位[112]。三、宗趣者,初地乃至十二地半次第见、修、无学位[113]也。四、终旨者,即中机要[114]可配加行,兹亦道矣。五、果相者,即十三地也。

    疏初瓶灌下,一、增观事相道者,如第四卷,览彼文乎增观将已,随广、中、略受道灌者,如疏下明受持之仪,亦具第四卷中。
    疏二三种下,一、有相等者,上来已标瓶灌相道,今当具明习见之仪,其有二也:
初、入定习仪,二、出定习仪。
    初者入增定时,如习第一有相本性见,则从心为始,次第速疾(师云:若速疾观,能增益也)印可身中围五空行宫[115](大师云:不依形相修寂止定,终不及于先修佛相以为所依;次假其容而观。寂则甚易生类,又能增益也)当尔之时,倘或心识遍住五宫,或于五宫都不能明,则缘心间意金刚宫。于彼一宫又不能明,但缘彼宫意金刚面,或缘中目,令心稍住,则其心识不散余境,犹似以手触于离[116]胶,必得持心,风亦内回,心又无其我、我所念,唯有觉知明照而无妄想,或缘如于中目而明月者,则无明遣[117],谓曰法相[118]。厥明照分,寂然而住,则自远离执我、我所遍汁[119]之意,即是法性[120];兹者乃约遮诠[121]立名。克此认持觉知之分,谓之法相;就约发生寂寥[122]之分,谓之法性;斯者则约表诠[123]建号。此二种法,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谓认持觉知便是寂寥,只此寂寥亦知认持,故不能觅彼之二相。盖是唯于行人一心之上而建立故。大自在师不以此法而作异说,但约二住不同之相以建号,仪立有异也。

    二、空寂本性者,良由任运有相本性,计意金刚目等照分厥亦隐灭,或似妄念而现寂知。克此寂知心存明照而止住时,则无明隐,即是法相;其离分别自他之妄,唯现寂寥,乃是法性。谓此二法直就一法而了相。性。兹者乃是惯习空寂本性见也。约遮表诠建立号仪如前例知。
    三、融通本性者,修则虽然观修目等行人,觉心于眼目内现烟炎等,及见树木、骷髅墁等。尔时随一无物可成,故非是有;然于行人心上复现,亦非是无。于如是一现此定,则即空有融通大菩提道最上觉受。谓此着于融通觉受得认持知明然住者,则无明隐,即是法相;当时远离分别自他、遍计之妄,其寂知分乃是法性。兹亦二而不二,不二而二,如前例知。

    如是三定,随生何时,遂以任运。又此三定,断惑[124]证真、升进地位皆无有殊。若于三定,心不得持,则匪成道,成不动定,故《璎得啰菩提成就智论》云;“痴修唯成痴恶仪”者当证。上来具明惯习入定,三本性见矣。

    二、出定习仪者,且如惯习有相本性,缘花等色或水等声,恣是何境,随用其一,令勿隐蔽[125],稍纵其知,安缘于彼。盖任性持,必得生起寂知之定。兹亦于境觉知明照不灭之分,无明相隐,即是法相;只此觉知现无妄定,意离遍计,乃是法性。兹亦成安一体,二而不二。若善悟此,为能断者,则直达法性也。上来具明习有相本性竟。

    二、空寂本性者,观缘虚空或空花等,以为意境,时于其境觉知明照不灭住分,即是法相;止息殷勤生无妄,则乃是行人暂尔法性。兹亦二而不二,与前无殊。兹是惯习空寂本性之仪也。故圣教云:“瑜伽不舍空,不空亦不舍。”

    三、融通本性者,又将寂体以别仪示,故以自知而配幻等一十二喻,随其一喻为眼等境,或为意境。当时于知所现明分,即是法相;纵放殷勤作念寂现,兹亦是于一心法性。而约遮表,二而不二,亦如前矣。习融通本性竟。故圣教云:“远离二种执[126],当住解脱处。”又《喜金刚》云:“非真亦非伪,尽如水月中,瑜伽尼[127]当知。”

    谓如是出定三本性见、当加精勤而兴运乎!举要言:则轮回、涅槃,所有诸法与一切相求是行人以闻思慧断增绮时法相、法性(若约修慧)。二、行人心所生定者,盖(闻思行人)彼知心未得认持,故非是法相,亦非法性,无明未遣,遍计未离也。
    疏三动静下,言动静一源宗者,情器二界[128]轮回动相尔时悉现如幻,佛身涅槃静相故也。言第六地者,即谓初地至第六地,尽其六地为瓶灌顶一宗趣也。余文甚著。
    疏临终下,即标中机所修旨也。演说之时,此旨初首预应当叙《辨死相章》二门,皆具第四卷中也。于今应知如是六法,所谓有因、得灌、习道、见觉、现宗、证果。上来释瓶灌五法竟。

    疏二密灌下,即明密灌所摄道等。谓骁勇观、即风引道[129],故此观首应叙风要,具如下明。其受持仪,如第五卷初界集上受仪中言:“我佛如来者”,谓来字之后应续之云:“随顺一切众生心愿界(菩提心)及(各)种子金刚身体不一之类,虽说无量”(云云)。
    疏七十五字,谓七十五字者,修骁勇观必须意缘字种。今则意向七十五字,谓七十五字者,“布拶”等名二十四字,“哑立”十六字,“葛立”三十四字,又添遍大生元生(脐间所有)促短“哑”字,通尔所也。    疏谓不依等者,初四观门,今疏委明第五观者,如第四卷依轮三观,亦疏自明。

    疏依诀下,陈依诀要七种观也:
一、身内空虚,
二、足底“览”字,
三、明点相击,
四、四幅火轮,
五、从轮火焰,
六、火复大焰,
七、遍烧一切。
    如修初观,余六例知。言风作有数,至定期者,内吸盈风,咽唾按已,从一二等,意默数之,至二十四,复不作数而按一期,然后又作;有数一期,临欲止时,作一有数,则觉受疾,渐增加数而惯习也。言复次等下,标第二观。此观前导同前作已,余文甚明。言明点等者,标第三观。此观前导同前作已,腔内火上想一豆许红色明点。于彼点上复想一点,如酸枣大,其色亦红,由按风故,上面大点击下小点,其内犹似铁匠抟铁,火星奔散,微细火星遍满身内,风作有数,等如前例知。言轮观同前者,标第四观、此观前导同前作已,想身内焰悉聚成一坚硬铁箸,或若竹竿。

复于彼上想前二点,点上缘一四辐火轮,左右二辐堪堪欲待,触着二肾;前后二辐堪堪欲待,触着脐脊;左或右转,随意所乐,极迅速旋,奔出火星,风作有数等,亦如前矣。上来诸观,皆纵下风[130]。言从彼等者,标第五观。此视导亦同前作,缘想轮辐所发之焰而具三德者(所谓色红、体热、性紧),从脐上升,至五寸高,收闭下风,紧接上风[131],作有等,如前例知。言火复大焰等者,标第六观。此观前导同前作已,想火轮焰从心至喉,从喉至顶,复次从顶渐渐往下,复渐渐上,遍满身内,风作有等如前。

    言从彼火焰遍烧一切者,标第七观。此观前导亦同前作,紧提下风,想轮火焰遍烧身内骨肉内脏,风作有等,如前例知。一切觉受随生任运。若惯熟已,风作有数及无数等,随其一种能修一晌等也。作上观时,斟期量神、详意缘境而惯习乎。
   上来具明自摄受道竟(由空乐觉受禅定之力,观数化身,尔时即与授记莲印[122]共行行[133],故中脉结散[134]证初地位,故《喜金刚第六品》云:“若悟少分暖,誓愿驰鹜行。如有愿成就,是人当行行。”

又,《后分分别成就第三品》云:
“潜鹜一月行,若未获手印,
尔时瑜伽尼,授记咒士言:
胜持金刚者,汝持某手印,
当化诸众生。”)


    疏二自下,明修彼道所现智也。其有四种:
    一、自生烦恼定者,良由风心集于心间五佛字种(笼不二合)等,五内(是等字种,性自元存也)元由自生种种烦恼(若认得道,即最上道人应当识认,随生任运,克其烦恼,毕竟当生明空禅定,故《大幻上乐》云:“烦恼极烦恼,当成大菩提。”

    二、自生妄念定者,约在凡,则左右二脉风心盈满,自然生起凡夫妄心;约行人,则盖是修观之力,于二脉内风心比前尤增盛,故不假于境,自然生起种种妄念,倘以彼妄随生任运,必生明空,故《喜金刚》云:“以妄而治妄,以有而治有。”

    三、自生寂寥定者,由修观力,风心集于空室、脉内,或是集于外相、“哑”中,自然生起无照之寂。
    四、自生明轻大智定者,盖习观故,自然生起知明、身轻、最胜明空自生大智(如是而以风心为体,三昧[135]、空行[136]与前增盛,智空行会作摄受故,而得发生彼等觉受)。是等诸定依字缘会,如何生仪,至下广明。
    疏三纯下,总标四地也。言纯者,即六道众种种名句。言究竟者,行人一言善能尽彼(一言,能语天人等音),或一禅定觉受之中,善悉备矣。当尔之时,通六道语(云云)。

    疏四临终下,夫有福有分上根机士,现世证宗。倘于今生不得证宗而死相现,则修光明迁者,谓临死之时,三十二脉、二十四处所有风心,今皆夺于中脉之内(故共誉曰中脉罗喉——注:日字边旁一个侯)。当尔之时,盖诵《临终兮屹神咒》,初将诸风以入于右,次入于左,尔时必生极重刺痛。复次从左入中脉时,发生无念者,即生如是知明身轻犹如空界无中无际、最上明空殊胜禅定。如此定心,一切众生皆死之时法亦自现,然由未识,故不成道也。若是行人,即与前来修道时生自生智见如水入水,如酥入酥,悟成一味,必无中有[137],往生持明[138]或证宗趣也(故临终者慎须先得空乐觉受)。

    疏三慧灌下,即标受得慧灌顶者所修道等,如疏明列。
    疏四清净下,一生获清净妃(女字旁一个祀去掉礼字旁)者,疏但标名,未辨其相。厥广行相,如第四卷。
    疏二圆洁下,初以闻等者,俾使明妃初闻外典,次闻二乘,渐闻唯识乃至中道。又令具足别解脱戒及菩萨戒。
二、灌顶等者,今受四灌也。
三、行人等者,即善能持同生喜及十六喜;因菩提心点,又善能提上风于下,下风能上也。

    疏五得要下,明生喜次。其有五也,谓若不降点,乐靡能生,故初应降点。既降已,不能持,则堕落轮回,故二应持。虽然持住,倘不回返,共水[139]漏失,故三应回。回则虽回,若不均匀,还遍于身,则成病疾,故四应均。虽均于身,若不守护,则无利益,故五应护也。
    且初降者(有别师云:降点之初,预应惯风,风得自在,方修此也)今理不须预先惯风。惯风降点,只一时作,以自二手而握成拳,交接心间,斟酌近远(云云)。

    至观乐,盖如是故,点动乐生,一时齐现,一心观乐,拳交按心,翻目(云云)。
    至应能密者,意谓忍耐不作淫也。次复听彼淫语等声,次复嗅彼龙脑等香,次复尝彼下唇等味,如兹次第遍抱身体,乃至习触。以是四次,令欲火盛(云云)至可修。盖于五境,作务广多;四刹那中,即为第一种种刹那;受乐微故,为初喜智焉(云云)。
    至能密斯者,比前作务微少。四刹那中,乃为第二异熟刹那,乐况前大,为上喜智矣(云云)。

至其二,四刹那中乃是第三坏种刹那,良由此乐庄严寂故,为离喜喜智也(云云)。至难持,以右中指塞右鼻窍,从左吸风,紧闭(云云)至护焉。
    如是三喜,即属轮回爱中摄故,乃成世间有患觉受。尔时明点得持验者,时罗叉道[140](云云)至持住。复次将慧以沐浴等而作洁净,又应具此身语平等,摄受平等,所愿平等。凭下明轨,尔时可寻(云云)。至是三会成内交融,内交融时二脉相会,二风相合,二点相合。由是三合,得生空乐(云云)至受定,现于自己身语意业。倘或觉固,遍现诸境,遂以(云云)。

    至第二次离印后,恐失落点,故以六转而回护之。夫六转护者:初、海粘须弥[141],即缩腹靠脊;二、主宰四洲[142],即蜷收四肢;三、舌安本位,即舌拄上胯;四、胜根置上,即翻目向上。兹者乃是身之四转也。语一转者,拳交按心,语尽其力,称“吽”三次也。心一转者,当彼之初,先应备定,谓射吽发箭者,语称“吽发”,心想“吽”字,而提“发”字往之于上,“发”字从下,送其“吽”字(“吽发”二字,当于金刚珠内观想,“吽”首朝下,“发”首朝上,“吽”犹井绳,“发”似水盥[143],以“吽”字之绳,引“发”字之盥也),语意各一通,成六转。上来总是降、持、回也。

    复次,使令回返均匀,束风带者,二手(握拳,作莲舞印,遂即)从右而展于左,复次从左而展于右(二手向前微低展之,而于左右作引弓势);作掷罥索[144]者,二手握拳作展缩势;身如杵轮转者,身跏趺坐,二掌覆膝,动转下段;作孩童仪者,前后左右而折头颈(上来诸势,不须闭风,但作势分,风自然而闭)。四刹那中,即是第四离自性刹那。四喜之中,同生(云云)至末载,上来具明广道竟。

    疏后略道者,若不能修第三灌道之时,应修兹也。有三:
初加行,
二正修,
三终截。

且初加行者,即应主宰除下风也,故有偈曰:
“身神强健者,令身具威仪(其身要者,于高房内身作跏趺,或竖膝坐人左手月右日(左手掌内想一月轮,右手掌中想一日轮),交又以覆膝(交二手腕,掌覆二膝,其心要者,想身界甘露及一切风,如筒吸水,悉归中脉)。长短“吽”前九,左右各复三(其语要者,以语连续称念吽吽,如击铜锣,先声微低,次渐转高,还复渐下,总称十五次,谓如前作想,直向面前面称九次,复次扭身而向于右,缘想风心悉归味内[145],称吽三遍,次左扭身,缘想风心悉归展内[146],复称二次也)。

三吹及三吸(然后向前及于左右,如是三方,每于一方,次第以鼻吹息三次,复吸三次),终而复始修(数数重遍,孜孜修习)。既至第三日,密相隐于筒[147](风力大者,即于一日或半日内当得如是。假使力弱,不过三日。故《喜金刚》云:“从父所获乐,是乐我当食。随何乐命终,其乐是禅定也。”)。以是因缘而得主宰除下之风。若得发生殊胜乐,则乃不须依行及智印也。

    疏正修者,颂曰:“既作摄受已(如前所说,行、印与己,修三平等,互相摄受,二人空密),稍闭罗叉道(次二交会乐既生已,为持熔故,闭罗叉道),紧舒中指指(不择左右,随一则然),二目向上翻,因此能持点(盖因此二身之势分,必能护持点。或有云,而稍收闭罗叉道已,以右中指即将指指纳于口中,用力吮之,唇则上咂,手乃下摘,翻目上觑,因斯必能护明点也)。或紧称“偈蟹”,及作余势分,斯亦能持点(或语用力,唯称“偈蟹”,亦能持点。倘不能持,应当及作闭按上风别余之势也。)”

    疏终截者,颂曰:“象??(当于脐间交按二拳,用力称“??”)及虎啸(次按心间,力称“兮吽”,猛兽吐(次按喉间,力称“诃诃”)狐嗅(次按顶旋而称“兮兮”,以鼻嗅风),从脐心喉顶,次第当提携(即拳按脐等,如前侧注也),解脱印令均(谓解脱印如法作已,扭身上下,遍折身,分左右二手而于左右,如束腰带,使菩提均)。

    疏一能降方龟二行之势者(谓初观其色,次听其声,乃至作吮、相抱、受触次第而已,次徐动也)。上来具明广略二道竟。
    疏二同生下,总有四段,初、二疏明,第三段者,有少备文,具乎第七卷中。今大意者:初喜,灭二执粗分之妄想;上喜,摧执我、我所之迷情;离喜,离着印之邪念;同生,却三喜之爱心。

    疏于兹应当引圣教证者,当《喜金刚前分第八品》云:“谓喜少分乐,上喜,胜于前,离喜为离婪,遗者同生喜。初时堪待触,第二堪待乐,第三贪欲绝,应当观第四”云云。谓如是四喜,初界集时,明点难护,乐念鲜少;中界集时,明点易护,乐念洪大;后界集时,不须护点,现大空乐也。余文易解。上来具明-慧灌所摄五种法矣。

    疏四第四下,明辞灌顶所摄五法也。言初金等者,今此第四灌顶之道,恣前三灌(事相道等)未曾先行,但受持此辞灌道,则亦成通修前三灌道,故唯修此第四灌道,无不足矣。唯修斯则成初界集习合风观身波浪要,中界集时语善恶举语波浪要,后界集时殊胜禅定心波浪要。修此道人,初应于师得获觉受。蒙修敕已,预先应当(云云)至交融。欲火熔销父母二人,一切毛端清彻界品,自各顶旋,来于二人二脉会处,胜花蕊间,成种种色,霞彩光辉,其犹海内日耀之色。如兹降下,住蕊间已,初先为净方便心故,想父界光,人右味母[148](云云)。上来具明道竟。

    疏二诸下,明修波道所致觉受也。颂曰等下,疏虽明载,文乃稍狭,今聊开释行相如兹:且第一者,谓菩提心[149]自从密处坚固至脐,脐即外显而复白矣。以爪锓之,竟无能碍等。又摧身白发及颦蹙纹。二者,谓菩提心自从脐处坚固至心,获大勇力,唯用一肢(用一小指,能敌众力),余无能敌。三者,若菩提心自从心处坚固至喉,二肩增盛,舌根广长,善舒至眉,能使木舌[150]降谢甘露。四者,若菩提心自从喉间坚固至顶,得寿千岁,及无死等。

    又别功德:初者,若菩提心从密坚固至于脐间,毒蛇、虎等一切恶兽,见皆生喜,适意发欢。二者,若菩提心坚至心间,得作想通,知稼穑等丰熟、不丰,及知他心等作想分现。三者,若菩提心坚至喉间,离饮食贪,而能受用天甘露等世间所有一切诸味,善宣偈等。四者,若菩提心坚至顶旋分,能变现鹚鸟、蛇等微少神通。

    又别功德者:若菩提心坚至脐间,证小空乐定,谓自身语意不被境侵而现空乐。二者,若菩提心坚至心间,证中空乐定,一切诸相皆现空乐。三者,若菩提心坚至喉间,证大空乐定,诸涅槃法悉现空乐,轮回苦乐相乃犹存。四者,若菩提心坚顶旋,证大中大空乐禅定,轮回涅槃所有诸法悉现空乐融通之定。

兹者乃于入定中现,而未证宗者。盖于出定不得固矣。其入定觉于三界集,亦次第现也。
    疏四终下,明第四灌临终迁旨,若于现生未证宗趣,应修兹矣。
    疏惯外下,言是正修分者,即指第三合业之分。其总有四,分分悉云:一切外门,皆以字塞,乃今所惯外字种也。彼四分中,亦未具之。良由四分通所须,故以所叙于第四分后。厥四正修并惯外字,皆具载于第四卷中,当详彼文。言可凭师诀者,如前已指详于第四卷。第四卷中四灌中有亦应于兹,而可宣乎。
上来具明辞灌五法竟。
    疏文谨下,夫三昧耶总有五段:初、标三昧数,二、述守护意,三、触犯行相,四、护令不犯,五、犯却圆轨。

    初者,如疏列云,谓于四等(云云)。
    二、述守护意者,谓住定三昧,应当守护,乃是发生禅定因故。定后三昧,应当守护,俾使禅定从上至上,得增长故。饮食三昧,应当守护,暂时益身,令充足故。所守三昧,应当守护,能遣逆缘、诸违境故。不相离三昧,应当守护,善能成就诸顺缘故。

    三、触犯行相者,后界集时,已得解脱三昧禁戒,故无犯矣。中界集时,已得不堕三途[151]之相故,三途苦不能牵挽。唯初界集以来之士,有二触犯故。疏中言犯,却有二等:初者易解,二犯历等者,触犯其余一十九种三昧趣之所致也。谓倘或不修四种住定三昧耶,则于心续上终不能生定后四种三昧耶戒。其既不生,匪能超升三界集位,又不得证初地等以来宗趣。如是若犯后三灌顶所守三昧,四种灌顶饮食三昧,不相离三昧,亦能历位甚遥远矣。

    四、护令不犯者,当疏前云:守护是等,不令犯却。其有四仪,若不能修第一仪者,于四期界,或于二期,或一期后作第二议。斯又无,则修第三仪者,谓如以断进入道一种,而得持心,得生一种寂上禅定,即成护持前诸三昧,其犹得达色界法性.遂能通晓诸法广略。斯亦无,则修第四者,谓下机士,昼观本师如不动佛,严于自顶,志起虔敬,至夜间时,于自心问想八叶莲上观本师。志起虔敬,则成护持前诸三昧。夫上师者,为上根人所修之道;为中机者,三昧耶戒;为下根汇,修道前行;是以今此二十三昧,即中道焉。

    五、犯却圆轨者,当疏中云文圆犯等,言即是上师者,即与尊佛一性无二之上师也。言即是化身者,为利群生而现女人,乃瞻部洲刹[152]生化身[153]。言即应如实了见、任持者,谓以闻思慧断增绮,见即勤[154]妄毒之所摄故,乃有患矣。今则应当于四灌道任修一种,大宝脉宫[155]利清界点,来由此生一坚固寂定。持得心时,勤妄毒遣,即见已兴,故下文云:断进入道,观净意妄,以除见毒。言若犯定后等者,触犯定后三昧耶者,即谓于心不肯秀生一十五定。言当须令欣喜者,应当于心须要发生境相空有融通等三无患觉[156],随其一也。

    疏若犯下,言其余者,二十法中除却住定,及除定后各四种法,其余即有一十二矣。故云其余也。
疏今夫下,标道时灌也。谓修瓶灌顶相道之后,约定四期,随广、中、略,应受道灌,其受持轨,如第四卷。彼第四卷道灌仪中不具载者,转指因时灌河[157]广仪,译乎犹未准矣。何焉?故今具之文分为三:初、广仪,二、中仪,三、略仪。

    初广者,五空行宫相道观毕,今兹不须召智融等,受灌之时,于自心间尊主、不动意间字种“吽”字放光,如铁钩相,请授灌顶五种如来[158]、八大菩萨[159]、十忿怒众[160]、共行天母眼等四妃[161],随从天母色等五尼,三座具足,一切圣众于彼佛前面伸花等外五种供[162];内五欲乐供[163]者,世间所有一切诸色,悉皆转成色金刚母[164]等;密真如供者,从自心间“吽”字,化出无量无边麻麻吉母[165]融尊母身。

    次于彼众而作恳云:“请佛如来愿授我灌,哑必伸拶都忙萨(斡哩二合)怛达遏答。”又想佛前如道灌仪(云云),乃至观心最窄,但外兮噜葛受想,余者得灌水入顶,想身遍满无漏大乐五明灌中获水灌顶,嗔垢消亡,清净识蕴[166]成圆镜智[167]。摄受已,成不动佛性,即水灌也。

    复次又想虚空界佛将宝头冠付己顶上,诵:“唵斡(啰资二合)啰(纳得二合)哑威胜拶忙”。或念:“从于诸如来,三密[168]中所出,三界[169]悉敬礼,当授大宝灌。”五明灌中获冠灌顶,吝垢消亡,清净受蕴[170]成平等智[171]。摄受已,成宝生佛性,即宝冠灌也。

    复次又想虚空界佛以金刚杵付右手云:“诸佛金刚灌,今当授与汝,为成如来故,应取金刚杵。”五明灌中获杵灌顶,贪垢消亡,清净想蕴[172]成观察智[173]。摄受已,成弥陀佛性,即杵灌也。

    复次又想虚空界佛以铃付与左手而云:“唵斡(啰资二合)哑帝巴帝(担思二合)哑闭胜拶密帝(茶释二合)斡(啰资二合)萨麻耶(端系二合)。”五明灌中获铃灌顶,妒垢消亡,清净行蕴[174]成所作智[175]。摄受已,成不空佛性,即铃灌也。

    复次又想虚空界佛手执铃杵,按己顶云:“唵斡(啰资二合)怛(端系二合)哑威胜拶密斡(啰资二合)纳麻哑威舍葛怛。”呜呼不动金刚等呼唤行人,初于师处受因时灌所立密号而名灌。五明灌中获名灌顶,痴垢消亡,清净色蕴[176]成法界智[177]。摄受已,成毘卢佛性,即名灌也(上来具标五明灌竟)。

    次摄受成第六持金刚[178]故,想自己身,成第六种大持金刚,右手付杵,左手付铃。摄受已,得成第六种。复次为固第六种故,而受金刚师灌顶者,想虚空界一切诸佛及彼心间所化妃众,诵:“唵斡(啰资二合)哑威胜拶。”瓶水灌顶,自梵眼[179]入,五宫诸佛一切毛端遍盈智水。又想诸佛,诵此偈云:“从于诸如来,三密中所出,三界悉敬礼,当授金刚灌。”尔时如前想眼母等,歌《金刚曲》等。余水涌出,而于顶上想严[180]种者。盖是心间意金刚不动如来严骨印故,是化身。其顶想严报身不动,其身青色。不严骨印报身顶上复想严一黑五股杵,诸伴绕母,顶顶皆严化不动佛。余宫例知,即第七灌也。受道时灌唯此七种,而无不足。听许等枝,今不须作。具足三座定中围内得瓶灌顶,身垢消亡,受瓶灌竟。

    复次为受密灌顶故,于空界佛伸内外供已,恳云:“大寂[181]婆伽梵[182],开一金刚门[183]。成无碍印者,金刚定所现。世尊云何具?愿我亦如是。无救沉沦溺,唯愿垂救济。”或复有例,于密意灌不须供祷。
复次空界五兮噜葛[184]父母交融,所出幻化乐声,召请十方诸佛如来,融五尊口,遍穿身分,从金刚道远复外出,至母合间,成菩提点,犹珍珠粒而降,至于五宫诸佛或五尊主,或唯降于意金刚舌,盈满喉间。时诵偈曰:“犹如过去佛,灌顶菩萨众,我以菩提心,与汝密灌顶。”想菩提心遍满己身。尔时又亿八十性妄[185]悉皆灭尽,于菩提心中围内得密灌顶,语垢消亡,受密灌竟。

    复次为受慧灌顶故,于空界佛伸外供等,以前密灌恳祷之偈,于兹作恳。次一刹那,想空界尊意金刚母而分出一麻麻吉母,来融己妃,诵:“赐乐赐处母,身丽悦众心。菩萨当持此,修奉大供养。”以彼母手而付己手,融母身内。顷时与彼方慧交融[186],忆念始初从于师,获上降四喜,后际同生。由是四喜断诸烦恼,成就(声闻道等)四道,及(报、法、化)三身(之)灌,于婆伽中围内得智慧灌,意垢消亡,受慧灌竟。

复次为受辞灌顶故,随分伸供,作祷祝云“大悲救世尊,已赐第三灌,最上第四主,唯愿垂摄受。”次想空界自从尊母分一莲种,具足三德[187],以付于己,而融妃身与彼交会,依莲智印,忆念获得下坚四喜。或诵此偈曰:“是智最玄微,犹空如金刚,离尘生圣静,当认本故父。”颂既将毕,想教指云:“一切诸法不可思议,真如理性、法身之果与汝所觉等无有异。”想能所执[188]悉皆隐灭,于真谛空性中围之内得第四灌,身语意三众垢消亡,受辞灌竟。
    次想空界诸佛贤圣悉皆不现,然后兴运净瓶灌顶三本性见欤。
    上来具明受道时灌广仪竟。中、略二种如第四卷道灌仪矣。

    疏盖是身中等者,良由因缘合会于身,自己所依脉、字、界、风,及依彼四含藏净识之大菩提,如是能依、所依五法,其犹似花及花香气,不异而住。于修道时,四灌等缘渐次合会,而转能依、所依五种得成五身也。

    疏故云大焉下,应如是云:“所言果者,将本元成为道而修,于见生觉,于宗得秀,于果现成五种身矣。”续者如兹之果,余无能夺故也,善能成彼十三地果近因。究竟道者即果四灌、谓瓶灌脉涉,渐渐尤清,悉融中脉,至于顶旋,脉尖回曲成“??”咱字行;密灌字涉、字色、字形渐渐尤清,悉融中脉,成镇四魔“吽”字之力;慧灌甘露涉,界渐尤清,悉融中脉,成清中清清界甘露;辞灌风涉,风渐尤清,悉融中脉,而成智风。以是四涉修成之果,云一切智,谓转在凡脉而成化身、身一切智,转在凡字而成报身、语一切智,转在凡时界品甘露而成法身、意一切智,转在凡时遍彼等风命勤[189],入于哑斡都帝而居住者,成真如身、身语意三一切智欤!轮回、涅槃,凡所有法,缘会之理,无不达尽,故谓之曰一切智也。设于空花、龟毛、鬼角,有缘会理,亦善能知。是以大自在密哩斡巴师判佛如来有如量智。上来具明三续道竟。

    疏今当下,明四量道:“第一量[190]者,即《喜金刚》、《幻化网》等;第二量[191]者,如过去师所悟觉受而指者语;第三量[192]者,过去诸师虽具觉受,若已未生,则不成益,须要行人自觉随念;第四量[193]者,乃是大师躬所造述《金刚句》也。疏中但标若干名数,其广行相如第四卷。上来具明四量道竟。注释:

[1]上师:传授灌顶或密法的老师,学密者最为尊重。
[2]藏智风轮:密教中认为身、语、意三种功能皆由藏智风轮所统一,依之为变化。藏,含藏;智,根本智,均形容此轮特性。轮,圆轮,乃指曼陀罗(意为坛、坛城、坛场或中围,藏语称“吉廊”)。圆轮是指曼陀罗有圆备众德之义。此外曼陀罗有发生、聚集之义。发生者发生诸佛;聚集者聚集十方三世诸圣于一处,故又有以集轮称曼陀罗者。曼陀罗最初在印度是指方坛或圆坛,营神圣事,迎请十方三世诸神圣而为证明,于是绘画圣像,或其所持物,种子字,以示尊重,本篇全色昧中围即属于此。而言脉道轮、字婆伽轮、清界甘露、藏智风智,则已经以身脉、明点、风等总以身体为坛城。
[3]四身:化身、报身、法身、真如身之总称。
[4]三昧耶戒:在传法、灌顶以前传授的作法。三昧耶,即有不违越之义,此外有平等、誓愿、警觉、除垢障等多义。受此戒者,由佛所发拔济众生之誓愿,能狭佛之加持,常有警觉,除却六尘诱惑,最后达到与佛平等的作用。
[5]断外等:断绝外缘干扰,使身脉成修道之器。在本篇中“外”指身脉,“内”指住于身脉以内之自生智,“密”,指身上明点集合一处成俱生智,可生起无漏智。
[6]三座全色抹中围:色抹中围上布列三座。三座为佛座、菩萨座、忿怒及忿怒母座,以表示因、道、果具足。色抹,据100页《摄受承不绝授灌记文》乃密坛中所置头器上镜子的镜,“面上罗覆新度啰色,或以蓝佃与大肉和,细杵为抹,复以生绡罗覆镜面上”,则“色”、“抹”为盖于镜面上所用饰物。中围,见注2。
[7]资徒;徒弟。本书中常有仅以“资”指徒弟。
[8]身脉道轮:指全身身体以成坛城,参见注2。为四轮之一。

[9]无上菩提:菩提,觉悟。无上觉悟,指佛所证悟。此又有称正觉者。佛即有自觉、觉他、觉悟圆满三义。
[10]瓶灌:瓶灌顶。灌顶原为古印度国王即位时的仪式,是以四大海之水贮于瓶中,灌注继绍王位者头顶,祝其受命为王。这一仪式后为密宗所用,一类是结缘灌顶,仪式简单,受灌有资格学习密法。另一类是传法灌顶,仪式复杂,是对已学密有一定基础者传授密法时所用。

无上瑜伽部有四级灌顶,萨迦派的道果法亦属无上瑜伽。这四级灌顶是:
一、宝瓶灌顶,即简称瓶灌。
二、秘密灌顶,简称密灌,
三、智慧灌顶,简称慧灌,
四、第四灌顶,或称语表灌顶,或称名灌,简称辞灌,瓶灌可去除身污垢。
其中分七处瓶灌,有水、冠、杵、铃、名等五明五种灌顶,及第六佛灌、第七灌使令坚固之灌顶。具体内容及意义见《解释道果逐难记》第332页。

[11]密哩斡巴:梵名Virvapa,即毗卢婆(Virupa),印度人。多数学者认为道果教授是由其创立和传播的。以至双运法,用手印母同修共证的教学亦为其始创,估计生活在公元10或11世纪。亦有认为他即是曾任42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住持的护法,但对此说有争议。萨迦派认为他亦重视唯识思想,不仅为瑜伽行者。可参考吕澂(LuCheng):ThreeLamaistYogaThactsinChineseTranslations。
[12]助道一十一灌:于七灌(见注9)上加第八灌付转法-轮,第九不灌授记,第十灌安慰,第十一灌庆幸,其次序和本句括弧中注文不一。[13]能证化身增次相道:化身,四身之有在内的身脉,观想之以作修成增长菩提化身之道。为道果法四道之一。
[14]一百五十七佛:据身上五轮所主的一百五十七脉,观想有佛安住。
[15]标帜:尊佛手持之法器及两手所结之印,以象征尊佛内证功德。
[16]施食;向佛供奉食品;且作佛受甘露的观想。
[17]三本性见:有相本性见、空寂本性见、融通本性见,相当于汉传佛教常提及的假观、空观、中观之一心三观。
[18]迁等:郎迁神旨,乃生命结束时,能掌握自己神识迁往某处,一般密宗中所修的“颇瓦”法亦属于此。
[19]动静源宗:动指众生本觉之心,静指后悟始觉,一源是指始觉、本觉虽二而实一。又动指有情的生命,无情的器界,都在轮回中变动。静指佛身、涅槃是如如不动。源宗是指灭除动相亦入于涅槃的境界。
[20」断外增绮:断除对修道有障碍的身外的各种增上缘,以及对外界事物的种种分辨。
[21]世俗谛菩提心:世俗谛,凡俗所见的世间事相。此菩提心指身心由其生起,即赋自于父母赤菩提(精)、白菩提(血〕二种,亦即所谓“物明点”。
[22]界品清分:界品或单称界,乃指明点。其清分指不坏明点,生命心识之所依者。
[23]语性脉字字婆伽轮:书中常简称为婆伽中围。密教认为身体中主管语言功能的轮围。密宗很重视“种子字”,认为某些梵文或藏文字母代表了本尊或本尊所持的真言。修习者常据以作为观想对象。
[24]密灌顶:无上瑜伽四种灌顶之二,修之可去除口污垢,参见注10。
[25]能证报身自摄受道:为道果法的四道之二。报身44佛的三身之一,又称受用身,自受用广大法乐,又令其他见闻其身者受用法乐。自摄受,是将出入散动的风心收摄于五轮。
[26]四种自生智见:见本篇内文。
[27]纯究竟宗:从报身上达到最离觉悟。
[28]界甘露:明点。居在上身的为“白菩提”,居在下身的为“红菩提”,相当于中医学所讲的元气、元精。
[29]界菩提心:即不坏明点,为自性本具的觉司心所依存的明点
[30]智慧灌顶:无上瑜伽四种灌顶之三,修之可去除意污垢。
[31]能证法身中围轮道:为道果法的四道之三。法身,是佛的三身之一,智慧所证、真理所集之身,是佛的真身,一切功德庄严依其而起。
[32]金刚萨埵:另有译为执金刚、持金刚、金刚手、金刚手秘密王等。指一切众生所具菩提心之本体,因其性质坚固,故名金刚。萨埵,为有情、勇猛的意思。一切众生由此金刚萨埵的加持力量而发心成道。金刚萨埵是为继大日如来之后,密宗的二祖,其意为勇猛的大士,故亦有译为金刚勇识。他为大日如来各眷属中的内眷属,与普贤菩萨是同体异名。
[33]少空乐宗:空是空寂、无烦恼,乐是妙乐、舒适、安逸。言少者,只是于五尘境上能达此觉受,于此之外诸法上不能有此觉受。[34]胜义谛:相对于俗谛为优胜,故名。为修证成道者所见真实的道理,故又名真谛。
[35]粗分中围:总指身脉、字婆伽、界菩提三中围。“粗分”之谓可参见《五缘生道》篇。
[36]第四灌顶:通过此灌顶,可同时去除身口意污垢。见注10。
[37]三业:身业、口业、意业。
[38]能证如身金刚波道:如身,即真如身。金刚波道,达到最高金刚持地位的修法。金刚波,又称金刚波浪,是在慧灌获俱生喜后,更作坚固,证得三解脱门真空。
[39]真如:真,真实而不虚妄;如,如常不变在诸法的体性、尽管诸法形相随缘万变,而此体性总是不变。或者可以认为即自性清净心。其余如法性、佛性、法身、法界、如来藏、实相、圆成实性,都是与真如同体异名。
46[40]下坚四喜:四喜为初喜、上喜、离喜喜、同生喜。为修慧灌四个阶程,中每一个阶程中之觉受。下坚四喜是指四喜从脐轮发生,在下禁持不失,以至顶上大乐轮。
[41]大空乐宗:对一切诸法皆能生空乐觉受。参见注33。
[42」闻思慧:闻慧、思慧。山见闻经教而产生的智慧为闻慧,依正确地思惟道理而产生的智慧为思慧。
[43]三相道:不净相道、觉受相道、清净相道。
[44]轮回、众生无始以来六道中生生死死,如车轮转动不止。
[45]涅槃:亦作“泥洹’,意译为灭度,谓脱离一切烦恼,进入自由无碍的境界。
[46]三续道:总位因本续道、身方便续道、大手印果续道。
[47]四量道:觉受量道、师诀量道、圣教量道、传记量道。本书有《四量记文》专作讨论。
[48]六要道:除定毒道、受甘露道、决断道,和除见毒道、受甘露道、决断道。前三者指禅定而言,后三者指知见而言。本书有《六要记文》专作讨论。
[49]禅定: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译为思惟修,指以思惟研修得定后可除烦恼,定是梵语三昧的意译,指止心于一境而离散乱。即一心专修为禅,一念静止为定,合称禅定。
[50]四耳承道:主戒道、摄受道、师要道、敬信道。参见《解释道果语录金刚句记》。
[51]五缘生道:五缘生为外、内、密、真性、究竟等五缘起者。本书有《五缘生道》专作讨论。
[52]滞方慧护法:滞,偏滞;方,方便;慧,智慧;护,又作护仪。以纠偏滞,共有三十种:偏滞于方便边护仪八种,偏滞于智慧边护仪八种,共同护仪十四种,具体见《解释道果语录金刚句记》。
[53]始从初学,乃至佛地,十二地半以来诸位:修世间道分三时:初界集时(为资粮位,修四神足),中界集时(为加行位、世第一法,修四正断)修出世间道:从初地至十二地半分四大项,又称“四宗义”:一、初地至六地(为见道位及修道位,修七觉支)。二、七地至十地(为修道位,修五根)。三、十一地、十二地(为修道位,修五力)。四、十二地半(为究竟道位,修八道支)。最后
48由道证果,乃十三地(为金刚持地)。
[54]三有重若:三有,即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有深重之苦。约有三苦:一、苦苦,由寒热、饥渴等逆缘所成之苦,二、坏苦,乐境破坏时所现之苦,三、行苦,为一切有为法无常迁变之苦。
[55]暖相:将发生见道之无漏智以前,先产生相似于无漏智之见解。如火将升起以前,先有暖相。
[56]始觉:本觉被无明蒙蔽后,又开始恢复觉悟,无明渐除,妄心渐息。
[57]经续:经为显教经典,续为密法经典。
[58]种性:种,种子,有发生之义;性,本性,有不变之义。指学法者禀赋之高低。
[59]金虽不改,随时有殊,三相亦尔:此段以浊器譬不净相,严具譬觉受相,净像譬清净相,以金譬一心本体。[60]四涉融入:一、瓶灌脉涉,二、密灌字涉,慧灌明点涉,辞灌风涉。由四涉从低层功夫向高层功夫变化身心,使“渐渐澄清,以为内外二种缘会而融涉”,即得应、报、法三身。
[61]六道有情:佛教认为一切有灵性物(即“有情”)在未超脱生死时都在六道中轮回。六道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62]此处及以下两节,是认为“万法唯心”。有罪孽者所见地狱,而同处一起的有福者,不睹地狱.反看去是天堂,所以即使同时,因缘不同,则所见不一。
[63]五根:根有发生、增展的意义。五根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能产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从此一节来看特别强调身根,尤其男根。
[64]别解脱戒:又称别解脱律仪,使身、口、意之恶业别别解脱之戒法也。
[65]黄门:宦官,还有世俗指称天闭者,总之为男根有缺陷者。
[66]三洲:佛教认为世界中央是须弥山,世界外围是海,四边海上各有大洲,分别为东胜神洲、南赡部洲(又称阎浮提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后者生活环境优越,人寿千余岁,无忧无虑,却不能修学佛法。这里的三洲指前三洲。
[67]本句是指男根有缺陷者不能修双运法,因为第三灌顶即使智慧灌顶,须赖双运法。
[68]般若乘:指显教的大乘,因为显教以证得般若(智慧)为成就,与密宗须即身成有所不同。
[69]所遮之根:指男根。
[70]狮解脱印:双运法时所作的调身法。参见本书《除定障碍剂门》。
[71]纳境甘露:由修双运法时才得生起的明点。境,五境。
[72]外典:佛教称佛门内修学的经典为内典,佛教外修学的经典为外典。
[73]般若波罗密多之乘:同注68。般若为智慧,波罗密多为到彼岸。大乘佛教认为超脱轮回,抵达觉悟之彼岸,需赖六波罗密(亦有列十波罗密),而其中最关键、最主要的是般若波罗密。故以此般若波罗密多乘代表大乘。而般若波罗密多常简称般若。
[74]菩萨戒:大乘菩萨僧之戒律,又称三聚净戒。三聚者,一、摄律仪戒,受持一切戒律;二、摄善法戒,修一切善法;三、摄众生戒,饶益一切众生。
[75]持明戒:密乘戒。
[76]宿缘:佛教认为前世所造的业因能影响到今世,这种业因缘叫宿缘或夙因。
[77]风:风息,既指呼吸,亦指身脉内的气。
[78]福资粮:资,钱财;粮,粮食。如人远行,需备钱粮,比喻修道证果需要先积累福德与智慧。资粮有二,一福资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修善积福。另一为智资粮,通过闻思修求得智慧,远离谬误。
[79]智资粮:见注78。
[80]中脉:密教认为人体正中有一脉道,最上端为头顶中“梵穴”,直下达于前后阴之间会阴穴。在脐眼的水平处,有左脉、右脉与中脉交会。再与交会处而下有一支分向男根。中脉上下贯有五轮。此脉与生俱有,乃父精母血交会后生成。参见本书《拙火定》。
[81]点:明点。密教把宇宙空间中或人体中的具有神秘性质的精微物质称为明点。修持有一定的功夫者能观察到它发出光明。在人体相当于道家、中医所称的“元精”。
[82]金刚莲:指明妃。
[83]同生智:证得第四喜(又称俱生喜),即集身上明52点于一处时生起的智慧。
[84]三道脉:左、中、右三脉。
[85]三种波浪:身波浪、语波浪、意波浪。
[86]二脉之风:左右二脉上开窍于左右鼻窍,吸入之气循二脉而下,务使由与中脉交会处进入中脉。
[87]三解脱门:又称三三昧门。三解脱,空,无相,无愿。密教行者于行法之初、中、后作此观。此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三解脱之德。
[88]大化释迦:即释迎牟尼佛。此处指证得与佛身等,可随缘化变种种身相。这种大的化现,有如释迦牟尼佛那样。本节以下举出释迦几种变化。
[89]摩尼宝:宝珠。摩尼,亦译作末尼。末谓末罗,意为垢污,尼谓离,意为离却。指这宝珠的光辉纯洁,不为垢污所染。末尼又意为增长,指有这宝珠后,威德必然增加。又译如意珠,随意所求皆能满足。
[90]梵天音:大梵天王发出的清净音声,有五种特点:正直、和雅、清彻、深满、遍周远播。
[91]大权菩萨:具有很大能力,能变现各种形状的菩萨。
[92]二乘:声闻乘、缘觉乘。声闻乘,听闻佛的声教,观察苦、集、灭、道四谛而生起空智。于是断除烦恼证入涅槃。缘觉乘,又名独觉乘,未曾听闻佛的声教,独自观察、思惟十二因缘而生起空智,断除烦恼证入涅槃。
[93]如量:如量智,二智之一。佛能知晓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的智慧,如其正量,无有错谬,故名。又因通达世间一切事相,了了分明,故又称有分别智、俗智。又因得于证悟如理智之后,故又名后得智。
[94]如理:如理智,二智之一,契合真实理体的智慧,乃圣智之根本,故又名根本智,又因法性无相,无所分别,故又名无分别智。
[95]含藏:原指阿赖耶识,它含藏一切心、物的种子,故也叫藏识。但在密法中,对修行者来讲,又强调阿赖耶识自有生以来,就寄存于身脉等四轮围之中。
[96]藏识:即阿赖耶识,见注95。
[97]涅:其下漏“槃”字。
[98]授记:佛对发心众生授以后世成佛的预言。此指上师对徒弟有成就的预言。
[99]三毒:贪、嗔、痴,为一切烦恼之根本。54[100]无名:无名指。
[101]行智二印:此处手印指修双运法的明妃。行印或称存相手印,是实体明妃;智印又称寂智手印,是意念观想的明妃。
[102]上降四喜:修密灌依次而得四喜。
[103]金刚珠:身体下阴处,又称宝珠。[104]大乐:见注41。
[105]手印道:双运道。
[106]圆见:圆融、圆满的知见。即能认识十界三千诸法为一如一体,且森然具足,无欠无缺。
[l07]后界集:见注53。[108]一刹那:此处指第四刹那,见《拙火定》。
[109]现印:即行印,见注101。[110]器:根器,可堪学法之人。
[111]资粮位:从菩萨道修至成佛,据其观行的深浅而分为五个阶段,即所谓“五位”。第一位即是资粮位,以下依次为加行位、见道位(或称通达位)、修道位(或称修习位)、究竟道位(或称无学位)。
[112]加行位:见注110。
[113]无学位:即究竟道位,见注110。
[114]中机要:要,要道。中机,是指命终后“中有身”时是成道的重要机缘。见《辨死相》中诸篇。
[115五空行宫:密宗所指身体五处重要部位,以观想起字种、本尊,消除习气,证得智慧。第一宫在脐间,第二宫在男根,所谓密处,第三宫在心间膻中穴深处,第四宫在喉间,第五宫在头顶上。见《身中围事相观》。此五宫又有称为脉轮者。
[116]米离(li):米煮坏。
[117]无明遣:遣除无明。无明,即愚痴,指内心暗钝,不能明了直理。佛教认为生死轮回,这是根本原因。[118]法相:诸法殊别之相,由外可见,谓之法相。
[119]遍计:凡夫之妄情,周遍计度诸法。
[120]法性:性,体性,不改之义。万法之体性,空无所有,无论染净、有情非有情,其性总不改变。又名实相、真如、法界、涅槃等。
[121]遮诠:诠,对事物的解释或定义。遮是遮止,即否定。从否定其反面来间接说明。与之相对的是表诠,乃从下面直接说明的表达方式。如描述盐的味道,称其56不淡是遮诠,称其味咸是表诠。
[122]寂寥:无妄想无烦恼之心境。
[123]表诠:见注120。
[124]惑:原本作“或”,今改。
[125]蔽:原本作“弊”,今改。
[126]二种执:我执、法执。我执又名人我执、人执,固执有情有一实在的常一的主宰之人我,一切烦恼障从此我执而生。法执又名法我执,不明五蕴等诸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固执法有实在的体性,一切所知障从此法执而生。
[127]瑜伽尼:拟修双运法将作明妃者。
[128]情器二界:佛教将世间有灵性的生命体称为情界,无灵性的物质称为器界。
[129]风引道:摄引风心安住于中脉内界菩提心之道。
[130]下风:又称下行气。在体腔下部的内气,主司二便排泄。住于脐下三脉会合处。
[131]上风:又称上行气,主司上半身饮食、语言、思惟,住于喉部。
[132]授记莲印:已得上师授记堪作双运之瑜伽尼。
[133]行行:行双运法。
[134]中脉结散:藏传密教认为中脉上有许多“脉结”,即脉气纠结,不能畅通,通过修炼,使纠结解散.是为证得果位之基础。五空行宫所在脉轮处即为重要的脉结所在之处。
[l35]三昧:亦译三摩提、三摩帝,意思是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正法,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
[136]空行:了解空、所空而有成就的金刚佛母,有的且变现于空中以助作双运。
[137]中有:或称中阴。指一期生命结束,在未明确落入下一期生命轮回之前的状态。
[138]持明:“持”,总持,与“明”均指密宗真言,总持一切明门明行,能破除痴暗、获成就者,寿齐日月,一切欲乐随念即成,且能化身至佛处听法,又能诣往诸刹,证大印果。此处又指持明院,为不动尊佛等五佛所在之佛地。
58[139]水:指精液。
[140]罗叉道:下阴泄精处。
[141]海粘须弥:佛教描述世界最下层是风,四周是海,中央是须弥山。在密教中认为人体犹如小宇宙,此处以腹喻为海,背脊喻为须弥。[142]四洲:见注66。此处以四肢为四洲。
[143]水盥:洗手的水盆。
[144]罥索:密宗重要标帜之一。本为取鸟兽之具,引申为佛菩萨摄取众生之象征。
[145]味内:右脉在脐下与中脉交会处。
[146]展内:左脉在脐下与中脉交会处。
[147]密相隐于简:即所谓“马阴藏相”。密相指下阴,筒指中脉吸收风息如筒吸水。
[148]右味母:在佛母明妃的身体右味内,参见注144。
[149]菩提心:密宗常指纯粹的精气,参见注28。
[150]木舌:指悬雍。
[151]三途:又称三恶道,为轮回六道中充满险恶、痛苦的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
[152]瞻部洲刹:见注66。四洲之一,我们就住在这瞻部洲。刹,刹土,国土世界。
[153]生、化身:指佛在世上由诞生至成长的身体为生身。由佛运神通一时变现出来的形体为化身。
[154]勤:勤在本书中常作妄念分别解。
[155]大宝脉宫:即五空行宫,参见注114。由每一宫分列出脉道,有如轮辐。
[156]三无患觉:指第四喜。前三喜为有患觉受。
[157]灌河:使四种灌顶能承传不息,犹如河水奔流。
[158]五种如来:分居于五空行宫的五佛:檀金色功德宝生佛、婆伽梵妙用清净不空成就佛、意金刚晃动如来、语金刚无量光佛、身金刚毘卢遮那佛。参见《身中围事相观》。
[159]八大菩萨:地藏、虚空藏、观音、金刚手、弥勒、除盖障、普贤、文殊等八位大菩萨;
[160]十忿怒众:即十大忿怒明王,都是佛菩萨变现出来的忿怒形相,多面多臂,手持各种法器,令天魔怖畏。详见《十忿怒明王经》。
[161]四妃;佛眼天母、麻麻机母、白衣天母、救度母。
60[162]外五种供:一、涂香,二、花,三、烧香,四、饮食,五、灯明。
[163]内五欲乐供:乃五肉,有四味。象肉涩,马肉辣,牛肉甜,犬肉苦。
[164]色金刚母:为密处妙用清净不空成就佛之明妃。
[165]麻麻吉母:为心间意金刚不动如来之明妃。参见《解释道果逐难记》。
[166]识蕴:五蕴之一。识,为了别之义。眼、耳、鼻、舌、身、意六者能了别其相应的对象,形成六识。再加末那识、阿赖耶识共成八识(心王)。六识或八识总集为识蕴。蕴,积集之义。
[167]圆镜智:大圆镜智。凡夫阿赖耶识至成佛时转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比喻这智慧之体清净光明,没有烦恼污染,能显现法界森罗万象。[168]三密:身密、口密、意密。
[169]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有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有心识安住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这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
[170]受蕴:五蕴之一。领受外界事物的心理作用。
[171]平等智:平等性智。成佛时,凡夫第七末那识转成自他平等不二之智慧。密教认此平等,即不分有情与非有情,而且是常住不变。
[172]想蕴:五蕴之一。对外境能起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分别相,这种心理作用叫想。
[173]观察智:妙观察智。成佛时,凡夫第六识意识转化成妙观察智,能观察诸法,为众生善巧说法,使之断除疑或,修道不退。
[174]行蕴:五蕴之一。行,有造作,迁流二义,有为法中除了色、受、想、识四蕴之外都归于行蕴。
[175]所作智:成所作智。成佛时,凡夫眼耳鼻舌身五识转成此智,能成就自利利他种种变化事业。
[176]色蕴:五蕴之一。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及其在外相应对象色声香味触五尘等一切物质。总之有形质、会变碍、无知觉的事物都归于色。62
[177]法界智:法界体性智。密教五智之一,五智是在显教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的基础上又加一法界体性智。法界,诸法差别,无尽无边,是为法界。
[178]持金刚:即金刚萨埵,见注32。
[179]梵眼:梵穴,或称梵窍,居顶门正中囟门百会。
[180]严:庄严。
[181]大寂:大涅槃,见注45。
[l82]婆伽梵:或作薄伽梵。一般指世尊(佛),此词包含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等六义(《佛地论》),或包含出有德、巧分别、有名声、能破等六义(《大智度论》)。密教有时还以此指女人、般若佛母,凡具无碍知见者,都从此产生故。此处指佛。
[183]金刚门:密宗法门。密宗又称金刚乘。
[184]兮噜葛:金刚本尊。
[185]八十性妄:植根于无意识层、具污染性的本能性心理机能,粗分为贪嗔痴三大类,细分则贪类有贪、遍贪、下喜、中喜、上喜、踊跃等凡四十种;属嗔类有下离贪、中离贪、上离贪等凡三十三种;属痴类有中贪、失念、迷乱等七种。
[186]方慧交融:方,方便;慧,智慧。《大日经•住心品》:“菩提心为因,大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故密宗强调方便,智慧的融合。而在双运法中男性象征方便,女性象征智慧。通过双运后,使每一方均得前述之方便、智慧。
[187]三德:色红、体热、性紧。
[188]能所执:二法相对待,主动的主体为“能”,被动的客体为“所”。因妄起执著,强分能所,不知法性能所不二之理,称为能所执。[189]风命勤:未经调整的呼吸、风息。《大日经》卷三:“命者所谓风,念随出入息。”“勤”,是指努力调整呼吸、意念。
[190]第一量:又称觉受量。本量强调由修四灌,特别昌第四灌所生起的觉受,参见《四量记文》。[19]第二量:又称师诀量,即上师的传授,参见《四量记文》。
[192]第三量:圣教量,佛经上的记载,参见《四量记文》。64
[193]第四量:又称传记量,修竺有成就的佛弟子所作的论典,参见《四量记文》。
慧明金刚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