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经行三昧禅修的方法


经行三昧禅修的方法
经行

初学要多经行而不是长坐不起。有位禅师指出,坐禅前应先做走禅。他也说过,单单走禅是就可以证阿罗汉果的。禅修学员们也肯定:经行走的好,通常后续的坐禅也会得力。千万不要低估经行的重要性,或轻蔑经行。只坐禅而忽略经行,就像个跛脚的人,用一只脚走路。

在毗婆舍那禅修,经行有很多功效。首先,人不可能长坐不起,禅修期间,带着正念走,经行可以渡过没有正念的闲隙。我们一直强调着正念的连续,否则观禅所需的定力无法培育起来。单以经行而言,它也是毗婆舍那禅修。每一步都要仔仔细细的观。而且,它是心在引导行进。「并没有一个人在走…」。只要老实地观每一个身心生灭现象过程,这种智慧会自然生起。

行禅和坐禅的特性也不同。它的目标较粗,而且多样化,所以正念较容易生起。因此,它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平衡要素,让我们的心趋向观禅而不是止禅。经行时,我们也观「转身」、「看见」、「听到」、「动机」,因此正念的修习就延伸到日常生活中。

行禅要增加观照的步骤进程,以提升正念和定力。走步以舒适为最重要。要小心,不要本末倒置!正念比观照点的数字重要!当正念提升,走得慢来观更多的步阶进程或现象。刚开始学就走很慢,这会导至紧绷,因为他正尝试去观某些他很难觉知到的东西。

不管初学或老修行,经行应从快步开始走。走快步可以帮助心习惯于目标,也运动肢体,克服昏沈。接着,又会有人过度夸张,走得比所需要的快,要不就是走得超过时间。这些会导致不专心或是疲倦。适度的快速,足以唤起正念,才是正确的态度。

当禅修有进步,走步的过程中,心如川流,现象一个接一个,快速地流失。经行在此就要自然的放慢下来。

(译者:如果观动机走三步,那进程就是动机、提起,动机、移前,动机、踩下。每个目标生起前都有个动机在,依此列推。不过,观动机你要像守在洞口捉老鼠的猫,要有点耐心,等着去看自然生起、那种想要的感觉,不是机械式的念「动机」。)

经行可以走的轻松,或走成一种剧烈的方式,视精力过多或不足而定。在此平衡五根就出现了。经行中,其它现象如声音、痛、动机、看到、听到、念头也要观。如果这些目标持续,并且强烈的话,应该停下来观照(经行时各种步骤及观点,请见上图。图表来源也是先前提到的《毗婆舍那手册》)。

■行禅的过程

走禅的过程,可分三种:

◇快步经行

◇中速经行

◇慢步经行

◆ 快步经行

快步经行,步伐比我们一般走路要快些。可以把它扩展到几近于(小)跑步。当我们快步经行时,我们只要把心系于脚步(脚板)上。为了使心牢牢的放在步伐上,我们可以心里默念「左」、「右」,或者「跨步」、「跨步」。通常我们走一直线,涵概一段不太长的距离。在经行路径尽头,我们得转身。在长期的禅修营,因为坐禅的时间太久了,快步经行有时候是用来当作运动。有时候,如果觉得想睡,快步经行也很好用。走五到十分钟后,就要改中速经行。

◆ 中速经行

在短期禅修营,行禅大多是以中等速度的步伐来进行。首先要观站立的姿势。立姿是个很好的基础训练,将正念导向脚。当我们站的时候,做一次深呼吸、并放松。放松是唤醒正念的首要步骤之一。当我们绷紧紧的,我们就不能放松、不会有正念。当我们知道身体放松了,让我们的心清明,不打妄想。只是让心保持平静、清明、缓和。

在走禅时,我们双目微微下垂,但并不是往下看什么。当我们放松,我们的眼皮是半闭。只有当我们想看东西,我们才平头正视。否则当我们放松时,眼睛是下垂的。

当眼睛下垂的时候,双眼并不是看地板上有什么东西。我们并不专注地看任何东西,因为我们的觉照是带到脚板,知道自己的身体是直挺挺、不动摇的。心里要默念「站」、「站」、「站」,同时也要觉知整个身体。我们必须确认,自己真正有觉照,先前已经说过,要清明、稳定、平静、机敏、敏锐,感受身体的站立。接着,我们将观照带到脚板。这个觉照像是聚光灯,精准的打在聚光点上。心要非常平静、敏锐、清明、警醒,然后引导觉知对准目标。

我们感觉,脚板站立在地面上,当下的感受,它可能是轻重、(地面或鞋袜)纹理(粗糙平滑)、冷热或者只是单纯的觉知(经行最好是打赤脚)。

我们会发现,可以观到很多觉受,通常我们会认为这些是理所当然的。要把觉知专注在觉受上。所有的觉受都是基本的经验,我们身边开始发生了什么?当我们察觉到这些感受,去思考它们,心依这些来造作。因此,觉受是经验、或者存在初步的形式,其生起于所有其它复杂现象之前。

当我们可以清楚观到觉受,就可以开始走,右步、左步、右步、左步、右步、左步,心中默念、标号「右步、左步」,帮助我们让心紧跟着目标;否则我们会开始打妄想。

走的时候,通常两手交叉,平放在腰前,或者迭挂在背后。脚不要提太高,双脚间距不要打太开,否则你会站不稳、走不稳。步伐应该中速地慢,你只需要观,好像双脚平行滑落在地面上。不要故意的把脚拉高。当身体前移,脚跟自然会跟着拉起,你不要把脚跟拉到最高点,稍稍拉上就可以。

然后推移向前,接着踩下。踩下要一级级平稳下降,好像自然慢步走。你要确认自己有正念,有清明、稳定、详和、机敏的心,标的正确,观照你移步时所发生的现象。这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可是心是很难驾驭的。可能没办法专注地走很久,心就跑掉了,打妄想,或者变钝了,不再有正念。

◆ 慢速经行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经行。有关快步、中速经行来增强走步时的正念,已经讲过了。

我将在此仔细分析讲解慢步经行,观照会触及较深的程度。我有注意到,经行常被忽视,或者不拿它当一回事。禅修者把经行当成禅坐前的准备练习,或者是增长坐禅。并不是这样的。你要同等的重视坐禅跟行禅的技巧。

经典记载些故事,比丘们如何在走禅的过程中开悟。因此,我们要用功来改善行禅,导引较深层的定力,那通常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们要怎么做这种慢步经行呢?有些简单的指导方针可以入手。首先,身体要放轻松。不要紧绷。如果身体紧绷,你无法真的有正念,你就无法正确的跟上所有的目标。

第二,要有正念的慢慢走,走步要稳。如果你摇晃,因为你的心不平静,就没办法恰到好处的专心。因此,走小步、脚低些会有帮助,你就不用担心走的蹒跚或跌倒。

第三,心要非常放松,但仍然要能集中注意力。要这样子做,就必须学会建立定力。一种做法就是把心带到步伐,尽可能跟着目标。那就意味着,你要尽可能的走慢,来激起深厚的定力;但也不能过慢,慢到没办法觉知任何移动的感受。经行速度应该要让我们能够探触感受。

再者,要确定感官觉知在,不是你认为它应该是怎样,「它可能在,但是我不太确定。」,或者「嗯!现在它在,现在它没了。」如果你不确定感官觉知,那目标的持续性、连贯将会中断。因此,定力无法增强。但是,如果你能够抓紧,并扣住它,那正念会跟着目标与感受而连续,你的心就紧扣着那个层次的定力。

在那种状况下,好像脚它自己会移动,你没办法走快些,就算你想走快一点也不行。当你能达到那种程度,跟上脚步移动的目标就不成问题了。只要用心,慢慢地练习、拾取感官觉受的连贯。在某种程度的定力,只能获某种程度的觉受。因此,走一会儿后,你会走的更加慢了。你还是要更放松、更安详,让心有足够的敏锐力,获得更细微、连贯感官觉受。

如果你能扣紧那种专注,经行就不是个问题,因为你在定中。你会很安详、静谧,时间消逝如飞。当你走完经行,你可以继续禅坐,只要继续保持觉知。通常,坐禅跟走禅是各1-5个小时,可以轮替进行。
(译者: 有位长老说,从经行得到的定力能持久,而且很稳固,不容易摧毁。)

我注意到,程度较好的禅修者,可以从事久一点的走禅及坐禅。条件是,
第一,定力要够。
第二,身体健康,够强壮的话。若身体不好,那他们当然没办法这么做。若禅修者可以这样的话,那五力可以增加到很强,当他们坐下时,五力会沈下渗透,紧跟着连续的目标。

◆ 经行时打妄念(的对治方法)有两种妄念:

1.我们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一旦觉知自己的妄念,念头就散了。这种状况,就不需要停下来。
2.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但是念头停不下来。这样的话,就要停下、站在原地,并标号「念头、念头、念头」。当我们觉知到妄想,它就散了。当念头散了,再开始观照。把心放到脚板,重新开始走禅。

有时走一趟经行,念头会生起很多次,那你就要停下来好几次。另一件可能发生的事,就是心厌倦、觉得无聊了。走的时候,可能开始左顾右盼。这个时候就要标号「看见、看见、看见」。当我们发现自己并没在做应该做的事,就停下来观「站立、站立、站立」,再重新开始。当心不再有正念,它就好像机车打翻倒下;或者像正在冲浪,浪板在水中翻了,就必需重新带回到平衡点。这是「冲浪行禅」,海浪是我们周遭的所有现象。只要发现正念不在,就停下观站立,让我们回到正念的平衡点,然后再重新出发。

某些时候,心可能很烦躁。甚至于我们停下来观念头,默念「念头、念头、念头」,妄念依然纷飞。这时候,就要求助于快步经行,观「左步、右步,左步、右步,左步、右步…」,脚步保持连续不断。

◆ 经行的观照

当我们学会去感觉,就不会有念头,心跟上某种节奏移动。当心跟随着这种节奏、步伐,它就很容易上轨道。就好像是跳舞,我们融入舞蹈的节奏。心会以某种步伐,某种特定的韵律,很舒适的走,如果我们跟上了,就能增进觉照和定力。因此,这里有三种进程:

1.唤醒觉知:告诉自己要放松,并清理我们的心;当我们打妄想的时候,无论心是不是钝了,或是散到哪里去了,对当下现象要有正念。否则就意味着我们失去正念,所以我们要把觉知带回来,把自己稳定下来。

2.当激起了正念,要以觉照力,紧跟着目标,脚步「左、右;左、右…」,这不像射击一个固定靶,这比较像是射击一个会移动的标的物,像是录像机的镜头,要跟着目标来移动。

3.当我们紧跟着目标一阵子,就达到禅修的第三阶段,观禅真正的阶段—观照。如果不能正确地紧跟着目标,那就没办法观的很好。

在禅修的第三阶段,行禅中的观照必需在相当慢的速度下完成。在此我们观觉受,譬如,当我们提后脚,会觉得有个拉力在。如何能够去体验呢?这就依禅修者在走禅时,心力清明程度、对目标的敏锐度而定。在这个时候,当我们的脚开始提起,你觉知到什么?举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提起袋子,会感受到什么?当肌肉牵动,可以感觉到拉高时的绷紧。如果袋子不太重,就不太觉得这个紧,只感受到提起这个移动。我们并不去选择要体验什么。只是去引导心,把心放在目标上,让心自己去拾取经验。

当抬脚时,心里要默念、标记「提起、提起」,那我们就观这个提起的感受。

当脚移前,我们心中默念、标记「移前、移前」,同时我们观照移前的感受。推前的感觉,有点像我们在超市推购物车。这个推动的感受又像什么?当然,饭后走起来,会觉得有点重;但是如果移动的快,我们的心会觉得轻,而且我们只会察觉到「移前」这个感受。

当我们脚踩下时,心中要默念、标记「踩下、踩下」,并且去感受踩下这动作。它像是重新放下袋子。觉得怎么样?有一种轻松的感觉。因此,当我们放下我们的脚,触及地板,我们可以再一次感觉到脚板。我们紧跟着每一个脚步的顺序,或者说是一连串觉知过程,从小腿到脚板正在进行的现象。在此,我们在概念化发生之前,就要去发觉什么正在进行。它是发生在我们心中的真实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