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大梵奥义书


大梵奥义书
徐梵澄 译
                                              引    言
    修士,隐士,退士,弃世士,乞士,游方士,华夏皆有之,然一身而兼之者,印度之古代出家人也。佛教出家则入寺院,印度教则入山林,大抵在人生暮年,男女婚嫁已毕,遂尔出家修道,随身瓶罐手杖巾单而已。如何出家,出家后如何行道,则《出世奥义书》(Sannyasa Upanisad)中稍详焉。此在古代为人生极则,而其修习瑜伽,或犹在出家之前,故通常分类者,置“瑜伽”诸书于纯韦檀多诸书之后,而此等“出世道”之书,又在“瑜伽”诸书之后。盖就义理而为序列,非以时代分后先。“出世道”诸书,大抵分两汇,一汇条理颇整秩,(如Paramahańsa, Jābāla,Āśrama);一汇文字多破碎(如Sannyāsa, Āruneyī,Kan thaśruti)。此《大梵奥义书》,属于“出世道”书一类,适在从“瑜伽”诸书度入“出世道”诸书之转折处,居于两汇之首。
    此书内容四分:前二分散文,极近古制,后二分颂体,似属后起。第一分词义颇晦,古之疏释家如商羯罗难陀,存而不论。多数抄本皆芟。余分皆明晰,无有滞意。第四分多采取古《奥义书》,似以解释散文分者。书自以第三分为主体,乃其所以列入出世《奥义书》之故。然其中有当稍知者二事:
    “祭祀之线”(Yajña-upavītam)。四族姓人,除戍陀外,在初入学就傅之时,必由师傅授以一线,即通常棉线,三股编成,多染黑,挂于坐肩,垂于右腋。亦不系以他饰。谓此为着身最圣洁之物,最能净化者。盖入学表精神之重生,带线表传承之有绪。而古有以鹿皮制者,究其作始是否原有他义,犹待考证。(佛陀平生未有此事之记述,为可异者。大乘神坛独“青项观音”造像,颈上挂有此线,则克释拿造像之变也。)“发辫”(Śikhā),非如中华古代蓄发之式,此乃蓄于后顶者,大如圆币处之发不剃,结为小辫,长数寸而已。非遭大故不剃除。至晚年出家为游士,乃剪去,圣线亦弃,并埋之土,或沉之水。至若其行必有杖,书末所称“独杖士”,乃游士之一派,亦出家人之通称也。


大梵奥义书
徐梵澄 译

    唵!有韶那迦者,大家宅主也①,尝问鸯耆罗萨②尊者荜波拉多曰:“彼等③信皆安宅于圣大梵城④中耶?
    彼等云何外发?
    以谁之力(而崇大)耶?
    彼化而为此(崇大之)力者,谁也?”
    于是彼以殊胜大梵明授之曰:“生命气息也,此即‘自我’,以‘自我’之力(而崇大);此诸天之生命力也,是诸天之灭与非灭。
    “在圣大梵城中,彼为无尘,无分,皎洁,不灭之大梵而光辉⑤者,统治(于其间),(彼等从之),如群峰之于蜂王也⑥”。
如蜘蛛以一丝织网,由是而收摄之⑦,生命气息,出而收摄所张吐者时,亦复如是。诸天,(人身)诸脉络也,在熟眠中,生命气息归之,如鹰之于太空。如鹰翔太空已,归其所栖⑧,熟眠者如是。故曰:(阙文)⑨
    如某提婆达多,(熟眠矣),未为杖等所触(而醒)⑩,则敬事善事,美者丑者,皆无染也。如儿童也,无所欲望,安生于阿难陀中也。
    此提婆达多,在(熟)眠中如是,深入于阿难陀也,彼唯知至上光明,彼爱光明,乐于光明也。
    在则彼唯与此□11而入梦境也,如蚕前进,负自体而蠕行,前段进,后段续之,□12不弃其后段也,彼□13(亦)称为醒者也。是如奉献八碟者□14,承之以行,彼唯如乳之垂□15,《韦陀》与天神之胎藏也。
    于是而人醒矣,则美者丑者,皆此天神之所显示也。彼则为外发者,内主者□16,为太阳□17,为蟹宿□18,为青莲,为神我,为生命气息,为不害,为上下二大梵,为自我,使诸天知觉者也。彼如是知者,乃臻至超上大梵之居,知田者也□19。(一)

    盖此神我之居,有其四处:脐,心,喉,头顶是也。四分大梵于此辉赫,醒境,梦境,熟眠境,与第四境是也。在醒境为婆罗门,在梦境为维师鲁,在熟眠境为楼达罗,在第四境为“无上不灭者”。
    彼,阿提睇耶也,维师鲁也,伊湿傅罗也;彼,补鲁洒也;彼,般
    纳也;彼,耆婆也;彼,阿祗尼也;彼清醒之主宰也。□20彼无上大梵,在此(诸境)中辉赫。
    彼自体则无有思念,无耳,无手,足,而无有光明。是中□21无有诸界非诸界,《韦陀》非《韦陀》,诸天非诸天,祭祀非祭祀,母非母,父非父,子妇非子妇,遮荼罗人非遮荼罗人,保勒羯萨人非保勒羯萨人,沙门非沙门,牧畜非牧畜,苦行士非苦行士,而是唯一超上大梵辉赫也。
    大梵在心中之空,是智为空,此空洞之空□22,盖《韦陀》所说之心空。彼在此中来去游行,彼中万事万物经纬交织□23,彼神奇者之众生所当知者也。统治其间者,非诸神,非仙人,非祖父,而是觉者,一切明者。
                       
诸天安立于心中, 心中安立诸气息,
生命光明皆在心, 宇宙三绳自交织。□24

是安立于心中,精神中也。(二)

无上净化者,祭祀之系线,般荼帕底神,在昔与俱见。□25
长生最贵上,此线汝弃绝!为汝圣线者,乃力乃光热。

剪去顶发辫,兼弃身外线,不朽无上梵,智士作所罥。
是谓指导线,亦名无上程,人由知此线,远矣《韦陀》明。
万物织以此,如线穿琲璎,链士挂此线,见道瑜伽明。□26□27
外线智者弃,无上瑜伽修,梵道所成线,挂者思士流,□28
身系此线者。清净无愆尤。
内中萦此线,知识以为祀,是系圣线人,世间知经纬。□29□30
知识为发辫,知识为立处,知识为圣线,唯知识最上,
知识于彼等,是清净化者。
唯如火焰顶,发辫知识成,留此称智士,蓄发皆凡人。
而如婆罗门,修习《韦陀》业,彼等系圣线,记此属仪法。
发辫知识成,圣线亦此成,此是全梵道,明梵者自明□31。
祭祀净化线,知此无上道,彼乃明智士,系有圣线者,
彼即是祭祀,亦是明祀者。(三)

天神是彼一,万有中潜形,为其内自我,万类遍以宁。
监临一切业,事物为居停,功德彼亦无,见证纯智灵。□32
无为事物多,彼一为思土,以其一形相,化之为万是。
智定人观之,见彼于己在,斯人得永安,众士未几迨。□33
以“唵”为上燧,自身为下水,静虑勤钻研,如是见隐伏。□34
如胡麻中油,如凝乳中酥,江河中流水,燧木中伏火,
彼藏自我中,见之有如此,求之以苦行,求之以真理。□35
如蜘蛛吐丝,而又自收集。醒、梦境如是,心灵出还入。□36
空如莲花房,花颠下垂似;当知此心是,宇宙大安止。□37
醒时居眼中,梦中在喉吭,熟眠藏心内,四境安顶上。
以智使此我,超上“我”中附,静虑此结合,祷思于旦暮。
止息以定思,语、身烦恼弃,万有斯合一,合者独杖士。
语言自之返,心思亦不至,知此生命乐,解脱有智士。□38
如乳中遍酥,自我漫万事,自我明为基,修行植根柢,
此即是大梵,奥义书归止,万象自为一,一性为秘旨,
此即是大梵,奥义书归止。□39 (四)

①多宅舍者,意谓大富人。
②Añgirasa传《阿他婆韦陀》者Atharva-Veda,亦人名。
③“彼等”,谓人身诸官能之神,即诸根之识神,下称“诸天”。
④“圣大梵城”,谓人之身体。
⑤参《蒙书》,二,二,十。
⑥原本误字,当作maksikāvat。参《六问书》,二,四。
⑦参《蒙书》,一,一,七。
⑧参《大林书》,四,三,十九。
⑨据《疏》当补成曰:“故(醒者)曰:(我诚熟眠矣。)”
⑩原文有误,当作yas ti-ādinā-atādyamāna。参《考史》书,四,十九。
□11 “此”,谓“自我”。
□12原文有误,当作asmdhayati aparam,参《大林书》四,四,三。
□13 “彼”,谓“自我”。
□14Kapālās taka。“碟”是陶片,为“敬事”时,以饼分置八陶片上,敬奉天神。何者为八,无说。或可释以《蒙书》,二,一,三。
□15《疏》谓熟眠,梦境,醒境,皆由“自我”下垂如乳房。“自我”乃诸天《韦陀》与天神之渊源云。
□16 “内主者”即“内中之主宰”,参《大林书》三,七。
□17 “太阳”义亦是“鸟”,喻可引及“天鸿”。
□18 “蟹”,姑译曰天星之蟹宿。诸《奥义书》中,独此一见,或系承“八足”而为喻。
□19 “知田者”,参《薄伽梵歌》十三。
□20阿祗尼乃火神,“清醒”之义,见《六问书》,四,三。
□21此下一段,参《大林书》四,三,二,二。————此处著重“无有”二字,诸对中有“与”字义。————“遮荼罗人”详彼处注。
□22参《唱书》八,一,三。
□23参《大林书》三,六。
□24 “三绳”,即三股纽成,位萨埵,刺阇,答摩三性。
□25原文义是与般荼帕底Prajāpati神倶生。此神乃创造世界事物之主,而非上帝。
□26参《薄伽梵歌》,七,七。
□27即瑜伽师。
□28Brahmabhāvamayam。“道”字本义是“有”,“性”。
□29义谓“以知识为祭祀之线者”,此“知识”指“上学”,“明学”,亦即是“智”。
□30 “线”字本义,亦经纬之“经”,又通于经论之“经”。
□31原文此中尚有“吁嗟”之声。vai,从略。
□32《白书》,六,十一。同文。
□33《白书》,六,十二。文同微异。
□34《白书》一,十四。文同微异。
□35《白书》一,十五。同文。
□36蛛丝喻见前一,亦参《白书》,六,十。
□37此释前二末段,参《摩诃那罗书》十一,六至八。
□38《泰书》,四,一 。
□39《白书》,一,一,六,同文。此有增文,故多二句。
最上三宝我皈依,一切罪业皆忏悔,
众生善根尽随喜,正觉菩提意中持。

正觉妙法及僧伽,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为利益自他故,我今即发菩提心。

既发最上菩提心,饶益一切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为利众生愿成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