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问答类编


克服困难
问1:前来禅修营之前,在身心方面需做些什么准备?

答1:在家里的时候,你必须经常修禅,例如早上坐禅一小时,晚上睡前再坐禅一小时,以便在身心方面都能习惯于坐禅。如果有一些世俗的事需要办,你应该在禅修营之前或之后办。如果在禅修的时候一直想着那些事,你就无法全心全意地修禅,也无法培育深厚的定力。在禅修营期间,你必须暂时把它们置之一旁。应该珍惜且善用这难得的禅修机会,以累积强而有力的禅修波罗蜜。

问2 :一个平日为工作、事业、家庭琐碎事、婚姻生活而忙碌的人,来此禅修营会获得成就吗?


佛陀有说过婚姻生活会对禅修有什么影响吗?已婚的人是否也能够修禅修得好?如果能够的话,他是怎么办到的?

从禅修营回到日常工作岗位时,一切生活的节奏是要快的,不像禅修营里一切是那么的慢与静;所以要如何才能够在工作时保持那平静与安详的心?

成就了初禅乃至第四禅的五自在之后,如果生活放逸,例如吃、喝、玩、乐、看戏、唱歌、跳舞样样做,或平日工作很忙碌,或身体生病虚弱,但每天都有保持禅定的训练,这样的话禅定是否也会退失呢?为什么?

答2:在佛陀时代,在舍卫城有七千万个市民,其中五千万个是佛陀的在家圣弟子。在王舍城也有大约五千万个在家圣弟子。每天早上他们都准备食物供养僧团。午餐后,在家女弟子去寺院听经与修禅,然后在黄昏时回家。在家男弟子则在黄昏时去寺院听经与修禅,直到隔天清晨才回家。他们即是如此尽力地修行佛法,所以在佛陀时代有许多的在家圣弟子。

如果要成为一个真正具有信心的佛弟子,你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因为只有圣弟子才对佛陀拥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你们不应该尝试成为现代的在家佛弟子。你们知道什么是现代的在家佛弟子吗?他们在一星期当中只有几小时是忠实的佛弟子,尤其是在星期日供僧与听经的时候。但在多数时候,他们却是电视、音乐、电影、报纸、购物、谈天等的忠实弟子。请告诉我,你们要做哪一类的忠实弟子?

要同时享受欲乐及保持深厚的定力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对欲乐的贪欲是阻碍定力的五盖之一。如果真的想要成就或保持禅定的话,就必须舍弃对欲乐的贪欲。不要以自己的烦恼作为没有时间修行的借口。事实上这对你们来说是有害的,因为你们的恶业不会接受这种借口,而可能在下一世把你们拖到恶道里。你们想不想去恶道呢?

如果要在禅修方面有成就的话,你们应该长时间修禅。三几个星期的禅修时间是非常短的,你们不应期望会获得什么大成就。我明白你们在家人很忙,也有许多问题。既然你们这么多人在世俗的生活当中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就让我给你们一个建议──出家吧!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3:如果在家人也能够证悟涅磐,为什么佛陀还要成立比丘及比丘尼僧团?

答3:在家人的生活非常忙碌,有许多的责任。他必须工作及照顾妻子儿女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即使要善于持守清净的五戒也不容易,更别说是培育深厚的定力及敏锐的观智以便证悟涅磐。佛陀时代的在家人拥有足够的波罗蜜,所以能够证悟涅磐,但是现在的在家众就不容易证悟涅磐了。因此佛陀成立比丘与比丘尼僧团,以便那些有心想要全心全意地投入于修行佛法的人,可以离俗出家来修行。

成立比丘与比丘尼僧团的另一个用意是为了保存佛陀传下来的三个层次教法,即教理、实修及体证。要完全精通佛教圣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众多在家居士当中,只有少数几位能够学习一部份的圣典,然而有许多比丘能够精通圣典。只要佛教圣典还存在,未来的人就能够依照它们来培育定力及观智,乃至证悟涅磐。

问4:我感觉似乎很多禅修者都有强烈的我慢心,是否学禅容易使人增长我慢心?该如何降伏这种自认为坐得比别人好而生起的我慢心?

答4:定力及观智只能暂时镇伏我慢,只有阿罗汉道智才能根除我慢。因此,只要一位禅修者还没有证悟阿罗汉道智,他就还有我慢。如果你真的想要降伏我慢,就应该精进地修行直到证悟阿罗汉道智。

问5:禅师开示中曾提及:禅修本身只有利益、没有危险,有危险的是禅修后生起的骄慢和执取。请问禅师:禅修者要如何独自觉察是否生起了骄慢和执取,以及如何令其不生?

答5:如果他能够修行名业处的话,就能很容易地觉察是否生起了骄慢和执取。即使还没有修到名业处,也不难觉察是否生起了骄慢和执取,因为那是很明显的。举例而言,假如有个已证得禅那的禅修者瞧不起那些还没有证得禅那的人,那就是生起了骄慢心。只要生起了想比较谁厉害的心,例如‘他好过我;我好过他;他跟我不相上下’,那也就是生起了骄慢心。

在巴利圣典中有一则关于骄慢的故事:有一次阿那律尊者问舍利弗尊者说:‘我能够以一个天眼神通心照见一千个世界,但为何还不能获得解脱?’舍利弗尊者答道:‘当你说“我能够以一个天眼神通心照见一千个世界”时,那就是骄慢。当你说“为何还不能获得解脱”的时候,那就是掉举。’听了舍利弗尊者的回答之后,阿那律尊者终于明白骄慢及掉举是他趣向解脱的障碍。

为了去除骄慢及执取,能够修行观禅的禅修者应当观照一切名色法为无常、苦、无我。由于观智透视该三相的力量,他就能够渐渐地去除对诸行的常想、乐想及我想,而减弱了骄慢及执取。当他通过修行观禅证得阿罗汉道时,该圣道就会完全根除一切烦恼,令其永远不再生起。

对于还没有修到观禅的人,他们可以通过如理思惟降伏骄慢及执取,可以思惟:‘骄慢及执取对我们有害无益,会导致我们下一世投生到四恶道里去,所以千万别骄傲及执取,以免害了自己。’或‘在究竟上,世上无一物值得我们感到骄傲及去执取,那为何还要骄傲及执取?’等等。通过如理思惟,我们会看到骄傲及执取的危险性而舍弃它们。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6:如何在拥有诸多内外障碍的禅修过程中仍然屡败屡战,毫不放弃?

答6:你必须对佛、法、僧有坚定的信心。你必须相信佛陀所说的生死轮回是事实。即使在这一生中你造了许多的善业,但是只要还没有证悟涅磐,你就必须不断地生死轮回,遭受生、老、病、死等痛苦。而且只要你所造的恶业在任何一世临终时成熟,你就会堕入恶道,甚至是堕入地狱,遭受极端恐怖的痛苦。

在《中部.愚人智者经》里,佛陀向诸比丘说:‘造身语意恶行的愚人在身体分解而死之后,即会堕入恶道、苦趣,甚至是堕入地狱。

如果要正确地形容某件事为“这是人们完全不希望、不愿与不要的”,那即是地狱。而地狱可怕的程度强得难以用任何譬喻完整地形容。’

说到这里时,有位比丘问世尊道:‘世尊是否可以给个譬喻?’
世尊答道:‘可以的,比丘。诸比丘,假设有些人捉到了强盗,把他带至国王面前,说:“陛下,这里有个强盗。请陛下指示要给他什么惩罚。”国王就说道:“你们在早上时用枪刺戳他一百下。”于是那些人就在早上用枪刺戳他一百下。然而,在中午时,国王问:“那个人怎么样了?”──“陛下,他还活着。”当时国王就说:“你们在中午时再用枪刺戳他一百下。”那些人就在中午用枪刺戳他一百下。然而,在傍晚时,国王问:“那个人怎么样了?”──“陛下,他还活着。”当时国王就说:“你们在傍晚时再用枪刺戳他一百下。”那些人就在傍晚用枪刺戳他一百下。诸比丘,你们认为怎样?那人是否会由于被枪刺戳三百下而感到痛苦?’

‘世尊,别说是三百下,即使那人只是被人用枪刺戳一下,他也会感到痛苦。’

当时,世尊拾起一块有如他手掌一般大小的石头,问诸比丘道:‘诸比丘,你们认为怎样?是由如来拾起、与他手掌一般大小的石头比较大,还是作为众山之王的喜玛拉雅山比较大?’

‘世尊,由世尊拾起、与他手掌一般大小的石头和作为众山之王的喜玛拉雅山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它甚至算不上是(喜玛拉雅山的)一部份;那是完全比不上的。’

‘同样地,诸比丘,那人被枪刺戳三百下而感到的痛苦和地狱里的痛苦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它甚至算不上是(地狱之苦的)一部份;那是完全比不上的。

在地狱里,狱卒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他的一只手,又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另一只手,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一只脚,又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另一只脚,再以烧得火红的铁叉刺穿他的肚子。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丢在地上,以斧头剥削他。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头下脚上地倒置,以平斧剥削他。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套在一辆马车,再于烈火燃烧的地上把他拖来拖去。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驱赶他在烈火焚烧的火炭山爬上爬下。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头下脚上捉起来,丢进烈火焚烧到火热的金属锅里。他就在沸热的漩涡里被煮着。当他被如此煮着时,有时他被卷上来,有时他被卷下去,有时他被横着卷来卷去。当时他感到痛苦、巨大的痛苦、极剧烈之苦。然而,只要他恶业的果报还未耗尽,他是不会死的。

过后,狱卒把他丢进大地狱里。于此,诸比丘,关于大地狱:
它有四角与四门,每面各有一道门,
四周墙壁以铁作,盖着一个铁屋顶,
地上也是以铁造,其中烈火熊熊烧,
一百由旬是其长,处处遍满是烈火。
诸比丘,我能够以许多种方法向你们形容地狱。而地狱的痛苦及可怕的程度强得难以用任何譬喻完整地形容。’

在此我想要问你们,如果你们点着一支打火机,用火烧自己一只手指一分钟,你会感到怎么样?是不是很痛苦?现在你们再想一想,在地狱里长期全身被火烧或在金属锅里被煮的滋味又如何?佛陀在经中所说的话并不是想要吓我们,而只是说明事实,以便我们生起强烈的欲望想要避免陷入那些悲惨之境。

如果我们对佛陀所说的话有信心,就会产生强烈的善欲要修行,以便解脱生死轮回之苦。这种善欲即是四种‘成就之因’(神足)之中的‘欲成就之因’。为什么称之为成就之因?因为它能够为我们排除万难,激起最上等的精进力来修行,不达到解脱的目的绝不停止。而这种不畏惧困难的精进力则是另一种成就之因,即‘精进成就之因’。除了这两种之外,我们也应该培育另外两种成就之因,即‘心成就之因’及‘观成就之因’。‘心成就之因’是心极度喜爱且投入于佛法。‘观成就之因’则是智慧,例如思惟地狱之苦等的智慧。如果要能够屡败屡战、绝不放弃禅修的话,你们就必须具备对佛法僧坚定不移的信心,以及四种成就之因。

在《中部.愚人智者经》里,佛陀举出一个例子来形容堕入恶道的愚人必须在恶道里受苦多久。他问诸比丘道:

‘假设有人把一个有个洞的轭丢进大海洋里,而东风把它吹向西、西风把它吹向东、北风把它吹向南、南风把它吹向北。又假设有只瞎眼的海龟在每一世纪之末升上海面一次。诸比丘,你们认为怎样?那只瞎眼的海龟是否能够把它的头穿过那个轭的洞?’

‘世尊,在经过很长的时间之后,它可能办到这一点。’

‘诸比丘,我说那只瞎眼海龟要把它的头穿过那个轭的洞所花的时间,比愚人在堕入恶道之后,再要投生到人间的时间来得短。为什么呢?因为在恶道并无法可修、无善可修、无善可造、无福可造。在恶道里盛行的是互相残杀及弱肉强食。’

从佛陀所举的盲龟譬喻里,可知一旦堕入恶道之后,再要获得人身所需经历的时间是长久得难以想像的。在此,让我再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放逸不修行,随意地享受欲乐几十年,却要换来上万上亿年的痛苦是值得的吗?让我说一个故事来说明那是非常愚蠢的事。
在迦叶佛时代有四个朋友都是富商的儿子。有一天,他们互相讨论应该做什么事。其中一人说:‘我们家中有许多的财富。我们应该怎么用它?如今伟大且慈悲的佛陀四处游方,我们是否应该布施、行善与持戒?’但是没有人同意这个建议。另一人说:‘让我们喝酒及吃美味的肉。这将是有益的生活方式。’最后有一人说:‘朋友们,我们只有一件事做。没有女人会拒绝跟给她钱的人相好。所以让我们送钱给其他人的妻子,跟她们通奸。’听了这项建议,他们每人都连声赞好。

从那个时候起的两万年之中,他们不断地送钱给许多漂亮的女人,跟她们通奸。死后他们都堕入阿鼻地狱,在其地遭受极端的痛苦长达两尊佛之间的时间。在那里死后,由于他们的恶业还未消除,他们投生到有六十由旬大的铁锅地狱里。往下沉三万年之后,他们达到锅底,然后再往上浮三万年,他们达到了锅口。他们每人都想要说一首偈,但都只能说出一个音节,即‘都’(du)、‘沙’(sa)、‘那’(na)、‘娑’(so),然后一转身又往下沉。

当时,波斯匿王(Pasenadi)由于正尝试杀死一个男人以夺取他那美丽的妻子而睡不着觉,而在半夜里听到那四声恐怖的声音。他很害怕自己会遭遇灾祸。在妻子玛丽佳皇后(Mallika)建议之下,他去见佛陀,问那些声音是代表什么。

佛陀就向他解释那四个人的因果,然后诵出他们原本想要说的四首偈子:
以往我们邪恶地过活,
拥有的我们不给别人,
虽然拥有许多的财富,
却没为自已建立依处。
我们在此地狱被煮着,
至今已过了整六万年,
这痛苦几时才会完呢?
那是不会有结束的,
怎么可能会结束呢?
盼呀望呀不见终期,
皆因你我都造了恶。
当我离开了此处,
投生到人间里时,
我一定会行布施,
善持戒律多行善。
他们四人遇到了迦叶佛的教化期,但却不懂得珍惜,而在堕入地狱时才来后悔,但已经太迟了。如今也有许多人获得难得的人身,而且遇到极难遇到的佛法,但多数都不会珍惜,还是沉迷于享受欲乐。大家是否想要学习那些愚蠢的人呢?

如果大家不想错失极难遇到的佛法,也不想投生到地狱遭受痛苦,大家就应该培育坚强的信心。大家必须相信,如果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方法修行戒定慧的话,就能够证悟须陀洹道果,永远不再堕入四恶道。而且如果证悟了阿罗汉道果,就不会再生死轮回。以这样的信心作为基础,大家应该激起强而有力的善欲与精进,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努力修行,直到证悟阿罗汉道果为止。
祝大家早日证悟阿罗汉果。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7:习性是否是造业?

答7:好习惯是善业,坏习惯则是恶业,但阿罗汉的习惯则属于唯作,不是善业,也不是恶业。

问8:好的习性是善业,坏的则是恶业,那么老虎捕食弱小的动物岂非不断地造恶业,永受恶报,少有翻身投生善道的机会?

答8:是的。这是为什么佛陀在《愚人智者经》里说:‘在恶道并无法可修、无善可修、无善可造、无福可造。在恶道里盛行的是互相残杀及弱肉强食。’

所以《法句经注》说地狱是愚人真正的家。当愚人在大地狱里受了很久的苦之后,他们会投生到小地狱里。在那里受了很久的苦之后,他们会投生到另一个小地狱里。如此在地狱里受了很久的苦之后,他们会投生到饿鬼道。又在那里受了很久的苦之后,他们会投生到畜生道。在畜生道里,他们互相残杀,造了许多恶业,死后又堕入地狱里。如此周而复始许多次之后,他们得以投生为人。但由于坏习惯,他们又再造下许多恶业,死后又堕入地狱里。所以我们可以称愚人为地狱的常住者。

只有住在地狱很长的时间之后,他们才来人间一下子,过后再回到地狱里。这是为何佛陀说人身难得。然而,许多人都不珍惜所获得的人身。他们放逸地过活,随心所欲地尽情享受各种欲乐。他们跟他们的爱人同居、勾引别人的妻子或丈夫、为了较高的生活水准而堕胎、叫人杀许多鸡和猪来为他们办婚宴、用非法的手段赚钱,以及造下许多其他的恶业。只有在投生到恶道里时,他们才后悔之前没有善用作为人时的生命,但那已经太迟了。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9:禅修者是不是必须一生保持庄严及严肃的态度?经典上不是记载有时佛陀也会表现轻松与幽默的吗?

答9:虽然佛陀很严肃,但却温和与慈悲。佛陀从不开玩笑,而只是说实话。
有一次,佛陀向诸比丘说了以下的本生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商人名叫卡巴塔(Kappata)。他有一只驴子,每天都帮他拉装满陶器的货车七由旬之远。有一次,卡巴塔跟他那只拉装满陶器的货车的驴子去到达卡斯拉(Takkasila)。当他正忙着送货时,他让该驴子自由走动。当该驴子在一条水沟边游走时,它看到一只母驴,而即刻走向前去。母驴向它友善地问候,然后说:‘你从哪里来?’‘波罗奈城。’‘来做什么?’‘做生意。’‘你拉的货物有多少?’‘一大车的陶器。’‘你拉一大车的陶器走多远?’‘七由旬。’‘在你所到的各处,是否有其他驴子为你按摩脚及背?’‘没有。’‘若是如此,你的生活必定很苦。’
由于母驴的话,它变得很不满。在送完货物之后,商人回到驴子之处,向它说道:‘来,我们走吧。’‘你自己走;我不走。’该商人不断地用温言劝它走,但它还是不愿意走。因此他就骂它。最后他想:‘我有个办法可以使到它走。’而说出以下的偈:
‘我将为你做一枝棒,拥有十六长的刺;
我将把你切成碎片。知道吗?驴子。’
驴子听后说:‘若是如此,我知道应该怎么对付你。’然后它说出以下的偈子:
‘你说你将为我做一枝棒,拥有十六长的刺;
好!若是如此,我将以前脚稳立于地,
用后脚踢掉你的牙齿。知道吗?卡巴塔。’
听了它的回答之后,该商人心想:‘是什么原因令到它这么说?’他向四处看,最终看到那只母驴。他想:‘啊!一定是这只母驴教它的。我将向它说:“我将送你一只像它那样的母驴做妻子。”以异性为诱,我将令到它肯走。’因此他就说出以下的偈子:
‘我将送你一只面如珍珠母、
拥有一切美貌的母驴做妻子。
知道吗?驴子。’
听了这些话之后,该驴子感到很高兴,而以以下的偈子回答:
‘你说你将送我一只面如珍珠母、
拥有一切美貌的母驴做妻子。
若是如此,卡巴塔,
至今我每天走七由旬的路,
今后我将每天走十四由旬。’
卡巴塔说:‘好,那就走吧!’说后就带该驴子回到货车之处。
过了几天,该驴子就问他:‘你不是说要送我一个妻子的吗?’商人答道:‘是的,我的确是那么说,我不会毁约的。我将送你一个妻子。但是我只提供你一份食物。它可能够也可能不够你和你的妻子两个吃,但那应是你自己解决的事。当你们两个一起生活之后,你们就会生小驴子。我给你的一份食物可能够也可能不够你和你的妻子及儿女们吃,但那应是你自己解决的事。’听了商人这些话之后,驴子的欲念就消失了。
说完这个故事之后,佛陀说该商人就是他自己,雄驴就是难陀尊者,母驴则是难陀尊者以前的未婚妻国美王妃。
你可能会说佛陀讲了一个蛮幽默的故事。但他并不是开玩笑,而只是说出事实罢了。

问10:在很多佛陀的本生故事里,都有着人类可以跟动物互相沟通的情况,例如禅师所讲的商人与驴子的故事。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请问是用什么方法?是以语言还是以意念来沟通?为什么现在的人却没有这种能力?

答10:有一些本生故事里很清楚地记载有些动物能够讲人话,因为它们在不久前的过去世里是人。在其他的本生故事里,佛陀把动物的思想以语言来表达,因为他知道那些动物在想什么。

问11:如果一个人平时会莫名其妙地产生某些念头而感到恐惧不安,这是不是业果?它不但干扰我平日的生活,也干扰我修禅。我曾尝试不理会它,但是没有效。我应该如何克服它?

答11:我们不能说那肯定是你的恶业,因为它可能是如此,也可能是因为你不如理作意而造成的。如果要克服它,你应该把不如理作意转为如理作意。

问12:一位还未证得禅那与观智的禅修者应该如何对治他的邪见、恶念及不善心所呢?

答12:他应该正念地专注于他的禅修目标,例如出入息或四大。除此之外,他也可以如理地思惟,例如思惟生、老、病、死、四恶道、生死轮回之苦等等。他也可以思惟佛法。当他这么做时,就能防止还没有生起的邪见与恶念生起,以及去除已生起的邪见与恶念。

问13:如果一个初学禅者从小就悲观,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无法成功,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如何开导他?

答13:这种人是不容易开导的。你可以试试向他说法,以便激起他对佛法僧的信心。只是一般上他是不会很有信心地听闻佛法。若他能够继续修禅就会很好,因为如果他在禅修方面有进步的话,他就会对佛法产生信心,也会生起自信心。
戒学释疑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14:我本来想要出家修学戒定慧,尤其是学习帕奥禅法,但是我看到一些持戒清净的人不好好修行,却爱搬弄是非、批判性很强,我内心很难过也很怕。为何持戒清净却不能更包容、更慈悲地对待其他人呢?

答14:你不应该理会及受到其他人的烦恼影响;你应当记得即使是佛陀也会遭受批评与诬告。当某人对你或其他人批评或搬弄是非时,那是他个人的恶业,你不应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他。

问15:一位自认持戒严谨清净的人,一直在谈论是非、专挑别人的缺点、嗔恨心很强、妒忌心又很重,这种人的行为符合佛陀的教法吗?修禅会有障碍吗?

答15:这种人的行为不符合佛陀的教法,而且修禅对他来说会困难。在《清净道论》里有如下的记载:
在古时候,有一次,有一位长老和一位年轻比丘入某个村子托钵。来到第一间家时,他们各获得一勺子的热粥。当时长老因胃生风很痛,因此他想:‘这粥对我有益,我应该在它还未冷却之前喝。’居士们就拿了一张木凳到门外。长老坐了下来喝粥,年轻比丘看了感到厌恶而说:‘这老人被他的饥饿击败了,竟然做出他应该感到羞耻的事。’长老托完钵回到寺院时问年轻比丘道:‘朋友,在这教法中你有什么立足处吗?’‘有的,尊者,我是须陀洹。’‘朋友,那么你就不必再为证悟更高的圣道努力了,因为你冒犯了漏尽者。’当时该位年轻比丘即刻向长老请求原谅,而去除了由于冒犯圣者导致不能证悟更高圣道的障碍。
如果有人批评圣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证悟任何道果;若果位较低的圣者批评果位较高的圣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证悟任何较高层次的道果。可见批评任何人都是不好的,因为你无法知道该人是不是圣者。

问16:上次禅师说若对圣者造恶,其果报相当严重。为什么以同样的恶行对待圣者与凡夫所获得的果报会有差别?

答16:因为圣者的戒定慧是非常高尚的,而凡夫的戒定慧则是下等的,有些甚至没有戒定慧。

问17:如果冒犯了圣者,但没有因缘或没有勇气向对方道歉,而只是心生歉意,或只是对佛像忏悔,这样还会障碍道业吗?

答17:是的,还是会障碍道业。如果那位圣者还活着,他应该亲自向他本人道歉。如果那位圣者已经死了,他应该去他的坟墓前或遗骨前道歉。

问18:手捉金钱的出家人能否证得初果?

答18:根据上座部的教法,如果真正的比丘接受金钱的话就不能证得须陀洹道果。有些接受金钱的比丘们说他们证得了须陀洹道果,如果他们是真正的比丘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关于这点,我想要解释上座部的戒律。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比丘必须具备以下五项条件:
第一项是‘有效之事’(vatthusampatti):这是指戒子必须没有导致他失效的因素。他必须不曾弑父、不曾弑母、不曾杀阿罗汉、不曾恶意地伤害佛陀的身体、不曾导致僧团分裂、不曾跟比丘尼或沙弥尼行淫、没有顽固的邪见、最少二十岁等等。
第二项条件是‘有效之僧团’(parisasampatti):若是在印度之外受具足戒,包括戒师在内,在传戒时必须有最少五位真正的比丘做羯磨;若是在印度之内则需要最少十位。如果其中的某些比丘曾经犯了波罗夷罪,或者是以前受戒时不如法,致使真正的人数不够,那么传戒的羯磨就失效。
第三项条件是‘有效之结界’(simasampatti):若界是无效的,例如有电线、水管等把布萨堂和界外的建筑屋连接起来,那么传戒的羯磨就失效。再者,参加羯磨的众比丘之间的距离不可超过两个半腕尺。
第四项条件是‘有效之动议’(battisampatti):其中一位比丘必须宣读动议来通知其他比丘有关戒子请求受具足戒及谁是他的戒师。在动议之后必须再宣读羯磨三遍。如果宣读动议及羯磨时的次序不正确或不完整,那么传戒的羯磨就失效。
第五项条件是‘有效之羯磨’(kammavacasampatti):必须以正确的语法来宣读羯磨。若用错语法,则传戒的羯磨就失效,而戒子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比丘。
在具足这五项条件之下,该羯磨就是有效的,而戒子就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比丘。如果一位捉持金钱的真正比丘修行止观禅,他不能证得须陀洹道果。如果一位捉持金钱的比丘真的证得了须陀洹道果,那么他肯定不是真正的比丘。
如今在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尼及沙弥尼传承已经断了,所以我们不必讨论有关她们的情形。现在我们只有‘戒女’,或许可以称她们为尼师。由于她们也穿着袈裟,许多大长老认为她们应该持守十戒,不可捉持金钱。然而她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接受金钱。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19:禅师曾讲到一位树神因为比丘们在他的树下大便而杀死他们。请问树神杀出家人会有恶报吗?他会不会下地狱?

答19:是的,那是恶业,会有恶报。如果那恶业在他临命终时成熟,他就可能堕下地狱。


《律藏.经分别》里记载,有好些阿拉威城(Alavi)的比丘砍树来修理住所。有一次,有某一位阿拉威城的比丘去到一棵树下,想要砍它。当时,住在那棵树的女神向他说:‘尊者,请别为了您自己的住所而砍倒我的住所。’


然而该比丘并不理会她,依然把那棵树砍倒,而且还砍伤了该女神的儿子的手臂。当时,那位女神想:‘我是否应该现在就把这个比丘杀死。但这么做对我来说是不适当的。或许我应该把这件事禀报佛陀。’因此,她就去见佛陀,并且告诉佛陀有关那件事。

佛陀向她说:‘很好,女神,你没有杀死那位比丘。如果你今天杀死了他,你就造了许多的恶业。在某个地方有一棵树,你就去住在那里吧。’
过后,大众轻视且批评阿拉威城比丘砍树的作为,因此佛陀为比丘及比丘尼制了一条戒,那就是:伤害草木即犯了波逸提罪(pacittiya)。

问20:请问禅师,对于持守一日的八戒,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时间?有些人从晚上七点持到隔天晚上七点,在这之前与之后都吃晚餐,看起来就像是只持七戒而已。于非时,什么食物可吃及不可吃?麦片、牛奶、美禄、好力克、黄豆水、番薯汤、咖啡、三合一咖啡等是否允许喝?如何才算是高及大的床?

答20:并没有七戒这一回事,你要的话可持八戒,不然就只持五戒。持守八戒正确的时间是从早上到隔天黎明。从晚上七点持八戒到隔天晚上七点是比较低级的修行。虽然给孤独长者有一个工人从傍晚开始持半天的八戒,但是他在那天的中午开始就没有吃东西,甚至最终饿死了也不肯吃。


关于过午不食这条戒,在家人与比丘所持的是一样的。在非时可以服用三种药,即:一日果汁、七天药及终生药。一日果汁包括多数的果汁,但必须过滤、没有渣滓、没有加热过。有一些果汁是不允许的,例如椰水、西瓜水、蜜瓜水等。七日药只有五种,即:酥油、黄油、油、蜂蜜及糖。终生药包括所有一般上人们不拿来当食物吃的树根、树皮、树叶等。但是这三种药只有在有病时才可以在非时服用,例如饥饿时。麦片、牛奶、美禄、好力克、黄豆水、番薯汤、可可、巧克力、乳酪及三合一咖啡是不允许在非时服用的。根据斯里兰卡及泰国佛教传承,黑咖啡是许可的。

高床是指其于横木之下的脚部高过佛陀的八指长。根据注释,该许可的高度最高是二十七英寸,但有一些传承则认为最高是十三英寸。大床并不是指大张的床,而是指其床垫里有棉花、毛制的床垫厚过四指宽或用有图画的毛制床单等等。

问21:受五戒或八戒之后,若犯邪淫或淫等戒,要如何忏悔?未来可否再受五戒、八戒或出家戒?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答21:他不需要忏悔,而只需要重新受戒。他可以出家为沙弥或比丘,也能够证得禅那及阿罗汉果,就好像在出家前杀了许多人的指蔓,在成为比丘之后仍然能够证得阿罗汉果。

问22:犯四根本戒之一的比丘,成居士后,可否受五戒、八戒等?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答22:他可以受五戒或八戒,若修行的话也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23:已经犯了波罗夷罪的比丘是否可以受戒为沙弥?

答23:若他在犯了波罗夷罪之后即刻透露该罪,他就可以受戒为沙弥。但若他覆藏该罪一段时间,并且参与诵戒等,他就不能受戒为沙弥。

问24: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垛及出罪。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答24:不能。但若他(她)已经开始实行别住或摩那垛,他就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问25: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垛及出罪就还俗。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

答25:他(她)可以受五戒或八戒,若修行的话也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但若他重新受戒,之前所犯的僧残罪依然有效,所以他必须实行别住或摩那垛两者,或者若不曾覆藏该罪的话则只实行摩那垛。

问26:造了五逆罪之一者,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

答26:可以。阿奢世王就是一个好例子,他在犯了弑父罪之后才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及持守五戒。

问27:禅师慈悲为我解除疑虑及不安好吗?有时在禅修时想起在过去曾经造下的罪业,而无法专注于业处。我不知该如何是好。甚至会认为我这罪大恶极的凡夫无药可救,与止观禅修无缘。请问禅师我仍然可以修止观吗?是否还能证悟道果及涅磐?该如何去除我内心的这个结?

答27:若不曾造过五逆罪之一,你就还可以在今世成就禅修。
在《相应部注》里有一则有关弥拉戛(Milaka)的故事。弥拉戛是一个猎人,有一天当他在森林里打猎的时候,因感到口渴,所以就去一间寺院找水喝。去到树下的水缸前,他看到它们全都是空空没水的。当时有一位大长老在寺院的庭院里扫地,所以他就走上前向该大长老说:‘比丘,你吃别人供养给你的食物,但你非常懒惰,竟然不把水缸装水。’听了这些话,那大长老感到很奇怪,因为他在扫地之前,已经把水缸装满了水。他走到那些水缸前,看到它们都装满了水。那时候,他即刻想起舍利弗尊者的弟子罗刹戛提舍尊者(Losakatissa)的故事。

在迦叶佛时代,罗刹戛提舍很生气地把某位施主供养给一位阿罗汉的食物倒掉。由于该恶业,他死后投生到地狱里。脱离地狱之后,他投生到某个渔村里一个渔夫妻子的胎里。在他入胎的那一刻开始,整个村子里的所有渔夫都捕不到鱼。当他七岁大时,他的母亲把他赶走了。舍利弗尊者看到了这个穷男孩,就把他收为沙弥。由于拥有足够的波罗蜜,不久之后罗刹戛提舍尊者就成为了一位阿罗汉。然而他不曾获得足够的食物吃。托钵时,信徒所供养的食物一掉入他的钵中就自动消失了。

有一天,舍利弗尊者知道罗刹戛提舍尊者会在当天般涅磐,而想要让他在般涅磐前能够吃饱一餐。所以在托得食物之后,他就把食物送回寺院给他。然而那些食物一放进罗刹戛提舍尊者的钵里就消失了。所以舍利弗尊者再出去托钵,而获得了用蜂蜜、糖、麻油及奶油制成的药食。回到寺院时,他用手捉住自己的钵不放,以免该药食又消失了。如此,他让罗刹戛提舍尊者从他的钵取食,吃了一生中唯一吃得饱的一餐。吃完不久之后,罗刹戛提舍尊者就般涅磐了。
看到那些水缸都装满着水,那位大长老就即刻想起罗刹戛提舍尊者的故事,因此他就用手捉着水缸让弥拉戛喝水。看到这现象,弥拉戛心中生起了悚惧感,所以就在该位大长老座下出家为沙弥。在修禅时,他看到以前他杀死的动物及自己所用的武器之影像,因此不能专心修禅。

当他告诉戒师说想要还俗时,该大长老就叫他捡一些含有许多水份的乌顿巴乐木,把它们放在一块大理石上堆成一堆,然后点火烧材。然而无论该沙弥怎么努力都烧不着那些木材。当时,大长老运用神通从地狱里取来了一点火给沙弥看,再把该火放到木材堆上,即刻把整堆的木材化为灰烬。他向沙弥说:‘如果你还俗的话,该地狱之火就是你的去处。如果你不想要投生到那个地狱里,你就必须精进地修行止观。’由于害怕地狱之火,沙弥不敢再想要还俗了。他制了一条麻绳,把它绑在自己的头,然后把双膝以下浸在一缸水里,精进地修禅。有时他甚至整夜都在行禅。他如此精进地修行止禅与观禅,而证得了阿那含道果。

因此,如果你也精进地修禅,你也可以证得禅那及道果。


问28:白衣居士是否只能证得阿那含果?若要证得阿罗汉果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来继续修学?证得了阿罗汉果的居士可否接受出家众顶礼?

答28:在家人也能够证悟阿罗汉果。例如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就是以在家人的身份证悟阿罗汉果。然而证悟了阿罗汉果的在家人必须在证悟阿罗汉道果当天就出家,不然他就肯定会在当天般涅磐。

问29:凡夫比丘是否需要顶礼已证得阿罗汉果的沙弥?

答29:不。阿罗汉沙弥应该顶礼凡夫比丘,因为比丘拥有增上戒(adhisila)。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定学释疑
安般念
问30:对一个初学安般念的学员来说,适当的环境、地点、位置、身体的姿势是不是都很重要?这些外在条件是否会影响初学者心的平静、内摄?

答30:是的,适当的环境与姿势对于禅修者培育定力而言是很重要的。不适当的外在条件会影响禅修者心的平静与内摄。在吵闹的环境中培育定力比在安静的环境中困难。至于姿势,一般而言,坐姿是最适合禅修的姿势。

问31:怎样的环境、空间较适合初学者用功?

答31:佛陀在经中指出森林、树下或空地是适合禅修的环境。虽然大家现在既不是处在森林里,也不是在树下,而且有许多禅修者挤在一起,但是如果大家能够不在意其他人的存在,将所有的杂务抛在一边,一心只注意自己禅修的目标,那么,这里对大家而言就像是空地一般。更何况大众共修能够帮助你激发精进心,使你的禅修进步得更快。

问32:为何在一个比较清净、安宁的地方心很容易收摄,但在较有噪音的环境就未能达到真正的内摄?这是定力未足之故吗?在有噪音的空间里要如何调伏自己的心?

答32:由于在清净、安宁的地方禅修时,禅修者多数的时间能够专注于自己的禅修目标,只有少数的时间注意其他目标,所以他的心很容易收摄。由于在有噪音的环境里禅修时,多数的时间禅修者的心受到噪音等各种目标的干扰,只有少数的时间注意自己的禅修目标,所以他未能达到真正的内摄。他之所以无法收摄自己的心乃是因为定力弱的缘故。对于有充分定力的人,例如佛陀及他的多数圣弟子,他们不会受到噪音的干扰,能够在任何地方都自在地进入安止定。如果要在有噪音的地方调伏自己的心,你要做的就是不去理会噪音,而一心只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当你受到噪音干扰时,不要感到失望,因为‘有志者事竟成’,如果能以上述所说的方法有耐心地一再练习,你就会逐渐进步。最后,即使在最吵闹的地方你都能够使自己的心平静不动。

        著名的维部大师(Webu Sayadaw)说:你应当去到一个不生起听觉的地方。如何才能去到那样的地方呢?要找到完全宁静的地方是很困难的。即使在森林里也是充满了各种声音,如野兽、群鸟、昆虫等的叫声与风吹树动的声音。去到完全宁静之处的方法就是完全地专注于你的禅修目标。心住在安止定当中时,你就听不到任何声音,因此我们说你已经去到一个不生起听觉的地方。根据《阿毗达摩藏》,在一个刹那里不能有两个心同时生起。因此,当你毫不间断地专注于禅修的目标时,你不会知道其他的任何目标,更何况是听到声音。

问33:我们本身是安般念的初学者。虽然有禅师的书可参阅,然而有些朋友认为阅读不能彻底地掌握,坚持要求我们给予指导,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33:向一位导师学习对他们来说会比较好。

问34:禅师很强调以四界分别观及安般念为入门,是不是佛陀在教导不同类型的众生时也是如此教导?

答34:能依照个别禅修者的性格指导最恰当的禅修业处是属于佛陀的范围,因为只有佛陀才拥有了知众生潜在倾向的智慧(asayanusayabana)。由于我没有那种智慧,因此一般上我都教禅修者从最普遍的禅修业处入门。如果你认为有佛陀所教的其他业处最适合你,你可以选修该业处,这不成问题。

问35:如果静坐三、五年或更长的时间什么禅相(成绩)都没有,要如何是好?

答35:在这种情况下,禅修者应当先检查自己是否在贤能的老师指导下,依照正确的方法有系统地修行,以及是否很有兴趣地每天精进修行。如果他已经那么做了,却仍然没有进步,那么他可以改修其他业处:也就是从《清净道论》的四十种业处中选出一种,然后精进地修行一个月以上,试看结果如何。如果还是毫无进步,那么就再选另一种业处,精进地修行至少一个月看看。如果还是没有进步,就再换另一种业处……。如此尝试直到发现适当的业处,然后他应当持续地修行那业处,直到成功。

问36:静坐是否会变笨吗?

答36:静坐不会使人变笨。可以从乔达摩佛陀本身的典范上清楚地了解这一点。在即将证悟成道的那一天晚上,他在菩提树下精进地静坐修行,然后证悟圣果。如果静坐会使人变笨的话,他就不可能证悟。

问37:请问我如何能够知道所修习的安般念是在进步中?我又如何才能知道我正朝向正确的方向迈进呢?

答37:当你能够一心专注于气息时,你所修习的安般念就是在进步中。当遍作相、取相及似相次第地生起,而你又能够一心专注于它们时,你所修习的安般念就是在进步中。当你能够次第地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及第四禅时,你所修习的安般念就是在进步中。当你能够辨识气息中的四大,直到看见色聚且能分析其中的究竟色法时,你所修习的安般念就是在进步中。当你能够辨识产生气息的名法时,你所修习的安般念就是在进步中。当你如此进步时,你就是正在朝向正确的方向迈进。

问38:我修安般念时,虽然不曾见过好像白云的禅相,但脸时常被像是不透明的阳光照着,能持续一到两小时。至今已经一个月了,但还见不到似相。为何不能进步?请问是否用错方法?

答38:因为你的五根很弱。

问39:要如何才能持久地专注于鼻孔周围的气息呢?

答39:你应该在行、住、坐、卧四种姿势里都持续不断地修禅,以便培育持续不断的正念与正定。

问40:对一个初学者而言,当光出现在禅修中时是否不要理会?如果完全不理会,光会不会失去而不再出现呢?依照老师的指示不理会这些光之后,心境开始不定而无法再安定下心来学习,耳朵反而去注意一些无谓的声音,信心也开始动摇而想放弃学习下去。请问这些是否就是业障或魔障?

答40:那不是业障或魔障。当光开始出现时,一般上它是不稳定的,因为你的定力还不稳定。当你的定力强时,它就出现;当你的定力弱时,它就消失。你失去它是因为你的定力弱。现在你不能再次见到光是因为你感到失望。在修行安般念时,你不应该期望任何东西,而应只是一心专注于气息。当你的定力坚强与稳定时,光就会一直存在。

问41:修行安般念,见到禅相之后入禅。请问入禅之后是否就能知道过去世的一些事情,例如生在何国,是何许人等?

答41:不能,因为那是属于宿命通的范围。
通过安般禅那之助,你能够轻易地成就四界分别观,然后更进一步地修行色业处及名业处。然后你可以观你在过去世的名色法,以寻找无明、爱、取、行、业这五个产生你这一世的过去因。所以在安般禅那的帮助下,你可以培育观智,照见过去世的名色法,但是不能观到名称概念,例如你的名字、你出生地的名字等等。

问42:是否可以用安般似相作为光明遍或白遍的目标来修行?

答42:不可以,因为在巴利圣典及注疏里并没有这么教。

问43:在修行安般念时,我们是否可以在行禅时观脚步的提起、推前及放下?

答43:最好是只专注于你的气息。然而如果你想要在行禅时有系统地观全身的四大,那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以非正统的方法来修行就不太好。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44:《大念处经》中的安般念修法有四个阶段,但在其他经论中甚至有十六个阶段的修行,这两者之间有何差异?

答44:这两种方式基本上是没有差异的。在《大念处经》中佛陀教导修行安般念的四个阶段,那只是修行止禅达到禅那的阶段。接着的‘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等经文才是观禅的阶段。在其他经如《中部》的《安般念经》(Anapanasati Sutta)中,佛陀教导十六个阶段,包括了止禅与观禅。这十六个阶段分成四组,每组有四个阶段。第一组是身念处,第二组是受念处,第三组是心念处,第四组是法念处。第一组只涉及止禅,第二、三组皆可用止禅与观禅来解释,第四组则只涉及观禅。分别解释如下:
第一组的四个阶段:(一)长息、(二)短息、(三)全息、(四)微息。若能有系统地如此修行,定力提升时你就会见到呼吸变成禅相,乃至变成似相。当你一心融入似相时,就是入了安止定。于是你能够有系统地证得初禅乃至第四禅,这与《大念处经》中安般念的四个阶段相同。达到第四禅之后进一步应当如何修行呢?若是根据《安般念经》,你应当修行下一组的四个阶段,从受念处开始修行观禅。若是根据《大念处经》,我们已经解释过‘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这段经文,你应当观照三种身:(1)呼吸身:呼吸里的究竟色法。(2)所生身: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这四类色法。换句话说就是所有二十八种色法,它们也称为色身。(3)名身:究竟名法,包含受、想、行、识这四种名蕴,禅那名法也包括在其中。能够照见内外的这三种身之后,你应当观照它们的因缘生灭与刹那生灭。进一步应当提升你的观智达到行舍智。更进一步圣道智与圣果智就会以涅磐为目标而生起。大家应当记住这些修行步骤。

第二组的四个阶段:(一)‘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喜而吸气;我应当觉知喜而呼气。”’如何能觉知喜而呼吸呢?你应当进入安般初禅。初禅中的五个禅支包括喜在内,因此安住在初禅时就是觉知喜而呼吸。从初禅出定并且检查五禅支之后,你应当进入第二禅。第二禅有三个禅支,包括喜在内。那时你也是觉知喜而呼吸。这是止禅的情况。

在转修观禅时,你应当先入安般初禅。出定之后就观照初禅里包括喜在内的三十四个名法为无常、苦、无我。如此观照之时,你的观智里也有喜这项名法。举个譬喻而言,当你见到一位好朋友对你微笑时,你也会对他微笑。同样的道理,由于观智的目标(初禅的三十四个名法)里有喜,所以观智里也会有喜。如此观照之时你就是觉知喜而呼吸。然后应当进入第二禅。出定后观照第二禅里包括喜在内的三十二个名法为无常、苦、无我。那时你的观智里也有喜,你也是觉知喜而呼吸。

(二)‘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乐而吸气;我应当觉知乐而呼气。”’就止禅的情况而言,由于乐存在于初禅、第二禅与第三禅,所以当你安住于这三种禅那当中的任何一种时,你就是觉知乐而呼吸。

转修观禅时,从这三种禅那的任何一种出定之后,你应当观照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那时由于禅那名法里包含乐,所以你的观智里也有乐,因此可以说你是觉知乐而呼吸。

(三)‘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心行而吸气;我应当觉知心行而呼气。”’当你安住于任何一种安般禅那时,你都可以体验到心行,特别是个别禅那的禅支:初禅有五个禅支、第二禅有三个禅支、第三禅有二个禅支、第四禅有二个禅支。那时你就是觉知心行而呼吸。

转修观禅时,你可以逐一地进入各个安般禅那,出定后观照各个禅那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如此观照时,你能够体验到心行:初禅的三十四个名法、第二禅的三十二个名法、第三禅的三十一个名法、第四禅的三十一个名法。这时可以说你是觉知心行而呼吸。

为什么佛陀在这个阶段教导心行(citta-savkhara)呢?什么是心行?在某部经中提到:'sabba ca vedana ca cittasavkharo.'──‘想与受是心行。’因此在观照那些禅那名法时,你必须特别注重在观照想与受,尤其是受。就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此阶段称为受念处。

(四)‘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心行而吸气;我应当平静心行而呼气。”’当你以安般似相为目标而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那时就可以说你是平静心行而呼吸。为什么呢?因为在初禅里的心行比在近行定里的更平静,在第二禅里的心行比在初禅里的更平静,在第三禅里的心行比在第二禅里的更平静,在第四禅里的心行又比在第三禅里的更平静。所入的禅那愈高时,心行就愈平静。因此当你有系统地如此修行时,就是平静心行而呼吸。

转修观禅时,你必须有系统地观照初禅名法、第二禅名法、第三禅名法与第四禅名法为无常、苦、无我。当你观照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无我时,你的观智是很平静的。当你以同样的方式观照第二禅的名法时,你的观智会更平静。同理,以同样的方式观照第三禅与第四禅的名法时,你的观智会愈来愈平静。如此修行时,你就是平静心行而呼吸。

在此阶段,你同样应当特别注重在观照受,所以此阶段也是受念处的阶段。

《安般念经》中第二组的这四个阶段谈到必须观照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名法。这些名法即包含在《大念处经》中‘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所讲到必须观照三种身当中的名身这一组里,因此这两部经所讲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

第三组的四个阶段:(一)‘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心而吸气;我应当觉知心而呼气。”’就止禅的方式而言,你必须先进入安般念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从个别的禅那出定后应着重在观照心,如此即是觉知心而呼吸。
转修观禅时,你还是必须专注安般似相而进入初禅。出定后就观照初禅的三十四个名法为无常、苦、无我,而特别着重在观照心(识)。对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也以同样的方法修行。如此观照时,你就是觉知心而呼吸。

(二)‘他如此训练:“我应当令心喜悦而吸气;我应当令心喜悦而呼气。”’你应当专注安般似相而进入初禅。出定之后检查初禅的五禅支,其中包括喜禅支。你会发现由于喜禅支的缘故,所以你的心变得喜悦。如此,当你入在初禅中时就是令心喜悦而呼吸。在第二禅里的情况也是一样。这是就止禅的情况而言。

转修观禅时,你必须在从安般初禅出定后观照包括喜心所在内的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无我。从第二禅出定后也应如此观照。那时你的观智里也有喜心所,它能使你的心喜悦。如此观照时就是令心喜悦而呼吸。

(三)‘他如此训练:“我应当令心专注而吸气;我应当令心专注而呼气。”’你应当以安般似相为目标而进入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些禅那中都有一境性这个禅支,一境性就是定。安住在这些禅那中时,你的心只专注于安般似相,那时就是令心专注而呼吸。这是止禅的情况。

转修观禅时,从这些禅那出定后你应当观照各个禅那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那样观照时,你的心会专注于禅那名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那就是令心专注而呼吸。

(四)‘他如此训练:“我应当令心解脱而吸气;我应当令心解脱而呼气。”’你应当专注于安般似相而入初禅。在初禅里你的心从五盖解脱出来,那时就是令心解脱五盖而呼吸。接着应当专注安般似相而进入第二禅,那时你的心从寻与伺解脱出来,因此你就是令心解脱寻与伺而呼吸。接着应当专注安般似相而进入第三禅,那时你的心从喜解脱出来,所以是令心解脱喜而呼吸。然后应当专注安般似相而进入第四禅,那时你的心从乐解脱出来,这就是令心解脱乐而呼吸。这是止禅的情况。

转修观禅时,你应当专注于安般似相而进入初禅。出定之后观照初禅名法为无常、苦、无我。当你能以观智清楚地照见这三项本质时,你的心就从常想、乐想、我想中解脱出来。同样地,也应当观照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以便令心解脱常想、乐想、我想而呼吸。

这一组的四个阶段都注重在观照心,所以称这一组为心念处。然而,不能只观照心而已,注重在观照心的同时也必须观照与心相应生起的其他心所。

在《大念处经》的安般念一节里,当你观照三种身(呼吸身、色身与名身)时,即是在观照究竟名色法。《安般念经》在这里讲到的禅那名法都包括在究竟名色法之内,因此这两部经所教导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

第四组的四个阶段:(一)‘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观无常而吸气;我应当观无常而呼气。”’在这一组当中佛陀只谈论观禅而已。在这里我们必须分辨四种情况:(1)无常(anicca):五蕴就是无常。为什么?因为它们一直在坏灭。(2)无常性(aniccata):五蕴的无常本质。(3)无常随观(aniccanupassana):照见五蕴无常本质的观智。(4)观无常者(aniccanupassi):照见五蕴无常本质的禅修者。若要见到这四种情况,首先你必须照见五蕴,然后必须观照五蕴无常的本质。

在《大念处经》中,当禅修者证到第四禅之后,佛陀教导说:‘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那就是要观照内在与外在的五蕴。这和《安般念经》在这里谈到要观照五蕴是同样的道理。

(二)‘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观离贪而吸气;我应当观离贪而呼气。”’在这里有两种离,即灭离(khayaviraga)与究竟离(accantaviraga)。灭离就是藉着观照坏灭而暂时舍离五蕴;究竟离就是永远地舍离五蕴,亦即涅磐。首先你必须有系统地观照五蕴的生灭为无常、苦、无我。观智强时就只注重在观照五蕴的坏灭为无常、苦、无我,那时你就是在观照灭离五蕴而呼吸。观智成熟时,你会证悟涅磐。那时你就能体会到涅磐是究竟离,因为涅磐中完全没有五蕴。所以当你安住于取涅磐为目标的果定中时,就是在观照究竟离五蕴而呼吸。

(三)‘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观灭而吸气;我应当观灭而呼气。”’在这里有两种灭:刹那灭(khananirodha)与究竟灭(accantanirodha)。刹那灭是指五蕴的刹那坏灭;究竟灭是指五蕴的完全灭尽,亦即涅磐。如果能有系统地观照五蕴的生灭为无常、苦、无我,观智强时,你会只见到五蕴的刹那坏灭,此观智能暂时去除烦恼,那时你就是观五蕴刹那灭而呼吸。证悟涅磐之后,当你安住于果定时,由于在涅磐中五蕴完全灭尽,因此你就是在观五蕴究竟灭而呼吸。

(四)‘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观舍而吸气;我应当观舍而呼气。”’在这里有两种舍:弃舍(vassagga patinissagga)与入舍(pakkhandana patinissagga)。什么是弃舍呢?你必须有系统地观照五蕴为无常、苦、无我以达到坏灭随观智。观智成熟时,你的无常随观能弃舍骄慢,苦随观能弃舍贪爱,无我随观能弃舍邪见。那时你就是在观弃舍烦恼而呼吸。此观智不只能弃舍依五蕴而生起的烦恼,而且能令你的心趣向涅磐(五蕴与烦恼的完全息灭),因此你的观智既是一种弃舍,也是一种入舍。终有一天你会证悟涅磐,那时你的道智会灭除烦恼。烦恼被彻底灭除时,你就是在观弃舍烦恼而呼吸。同时你的道智能够直接地体验涅磐,所以也可以说你是在观趣入涅磐而呼吸。

上述总共有十六个阶段,每一阶段里都有吸气与呼气,因此就有十六种吸气与十六种呼气,合起来是三十二种。这就是佛陀教导我们为了证悟涅磐而呼吸的方法。现在我们每天里的每一刻都在呼吸,我们应当问自己是否依照佛陀教导的方法在呼吸。如果能依照佛陀的教导而呼吸,终有一天你会证悟阿罗汉果,那时你的一切烦恼都被灭尽。般涅磐之后,一切五蕴与一切苦都被灭尽。因此请大家依照佛陀的教导来呼吸。

结论是:《大念处经》的安般念一节所教导的方法与《安般念经》所教导十六阶段的方法是相同的,只是佛陀根据闻法者根性的不同而以不同的方式解释而已。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四护卫禅
问45:请问禅师《清净道论》并无说明修佛随念要观佛像,为何指导时却教禅修者需先观佛像呢?

答45:在《旗幡经》(Dhajagga Sutta)里,佛陀说:‘在遭遇厄难时,应当只想起我,然后忆念:世尊的确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者、天人师、佛陀、世尊。’(Mameva tasmim samaye anussareyyatha: 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 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因此在开始修行佛随念时,必须先观佛像,不然我们怎么能够知道阿罗汉等特质是谁的呢?佛陀时代的人当然可以观佛陀真正的相貌,但现在佛陀已入灭了,所以我们只能观佛像,以代表佛陀。无论如何,我们只是在开始的阶段观佛像,而随后当我们专注地随念佛陀的特质时,即使该佛像消失了,也没有什么关系。

问46:禅师是否可以详细地解释还没有达到近行定及安止定的初学禅者如何修行佛随念及死随念?

答46:在此我只能够简要地解释它们。如果你要知道详细的修法,请参考《清净道论》。初学禅者只能通过想像来修行佛随念。首先他必须看一尊佛像,把它当作是真实的佛陀。然后在心中想像该佛像。之后他必须选佛陀各种特质当中的一个,例如‘阿罗汉’。‘阿罗汉’有五项定义,他可以任选其中之一,例如:佛陀堪受一切人、天神及梵天神顶礼,因为他拥有无上的戒定慧。然后他必须一心专注于该特质,直到证得近行定。然而佛陀的特质是非常深奥的,因此初学禅者不容易成就佛随念。
初学禅者也只能通过想像来修行死随念。首先他必须想像自己未来的尸体,然后取跟死亡心同时灭尽的命根为目标,再以‘我必定会死亡’这样的心念来专注于它来培育定力。然而初学禅者也不容易成就死随念,因为他无法真正地看到自己的命根灭尽。
另一个比较容易的方法是先修行安般念或遍禅达第四禅或修行四界分别观达到近行定,再以该定力为基础来修行佛随念或死随念。

问47:如果只修行佛随念能证悟涅磐吗?

答47:不能。然而以佛随念的近行定作为基础,你可以修行四界分别观以看到色聚,然后分析究竟色法、分析究竟名法、辨识名色法的因,再观照名色法及它们的因为无常、苦、无我。如此修行观禅你就能够证悟涅磐。

问48:是否需要相当的禅定才能修行四护卫禅?

答48:这会比较好,但并不是必要条件。

问49:未证得禅那的初学禅者如何修行慈心禅?

答49:他应该先想像一个他敬爱且又与他同性的人的笑容,然后以下列四个方式向他散播慈爱:‘愿此善者没有仇敌;愿此善者没有内心的痛苦;愿此善者没有身体上的痛苦;愿此善者愉快地自珍自重。’如此散播慈爱四至五遍之后,他应该选其中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持续不断地向该人散播慈爱,且心专注于该人的笑容。他必须如此修行许多个星期、许多月或许多年,直到证得禅那。之后他应该照我在之前的开示中所说的方法修行。然而要证得慈心禅那对他来说并不容易,因为一般上他所选的对象的影象并不稳定,时常会消失。

问50:有人说没有舍心第四禅的人修慈心观会生起爱染,这种说法正确吗?

答50:这是错误的说法。如果他以正确的方法修行慈心观,爱染就不会生起。而且若人要证得舍心第四禅,他就必须先已证得慈心、悲心及喜心的第三禅。

问51:修行慈心观是否会引发一个人发心修行菩萨道?

答51:这视禅修者自己的意愿而定。如果他想要修行菩萨道,那是可以的,或者若他想要成为圣弟子,他也可以成为圣弟子,就好像须菩提尊者、优陀罗、莎玛瓦蒂皇后及古入达拉。

问52:证得慈心禅的禅修者在出定之后,是否真的有慈爱心?

答52:如果他保持慈爱心就会有近行定的慈爱。然而,如果他对任何目标不如理作意就会失去慈爱。

问53:我听有些禅修者说在静坐中有人来向他要求回向功德,这是幻觉吗?修慈心观回向给他们有效吗?如果有效,他们是否在过去世和我们有关系?

答53:可能是幻觉,也可能是真实的。修行慈心观并不是在回向功德。如果你要把功德回向给他们,你应该做某件善事,例如布施、持戒、修禅,然后说:‘我把这项功德与你们分享’或‘我把这项功德平等地与一切众生分享’。在生死轮回里,没有任何众生不曾是我们的亲戚。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54:修行慈心观时能看见天神、地狱等众生,此能力与天眼通有何不同?

答54:天眼通比慈心观更强而有力。虽然两者都能产生光明,但是比较起来,天眼通的光明比慈心禅的光明更强。修行慈心观的人只能部份地见到天神、地狱等众生而已;具有天眼通的人则能透彻地见到那些众生,并且能清楚地了知造成他们投生在那里的业。

问55:修行身至念一定要全部修完才能证悟吗?(比如修完安般念后,修行四界分别观,然后四威仪等等)这样排列说法是佛陀所订下的吗?若一定要修完,那么在现今社会又如何修坟场观?

答55:要证悟涅磐不一定需要修完身至念业处里的所有法门。佛陀以这样的排列说法只是为了解释教法而已,而不是指在实际修行时必须依照如此的固定次第。在你修行坟场观的时候,不需要修全部九种坟场观,只需要观照以前你所见过的任何一种尸体为不净,以此来培育定力即可。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人类的尸体,那么也可以观照动物的尸体,乃至观照报章杂志上所刊登照片里的尸体。
其他止禅
问56:白遍和光明遍有什么共同与不同的地方?这两者能够达到第几禅?

答56:它们取不同的目标。白遍取白色为目标,光明遍则取日光、月光、烛光或其他光为目标。然而,当你证得它们的第四禅时,它们就差不多是一样的,因为白遍的目标在那时候变成透明的白光。修行这两种遍禅都能够达到第四禅。

问57:初学者在以三十二身分为修止禅业处时,因为没有智慧之光的帮助,那是否意味着他在观照三十二身分时只是假想式或概念式地观?请详细解释这种修法。谢谢!

答57:是的,他只能通过想像来修行。无论是通过想像或直接地照见三十二身分,它们都只是概念法。如果你想要知道初学者的详细修行方法,你可以读《清净道论》。

问58:定力与正念是否一定需要在缓慢的动作中才会出现,而不会在快速的动作中出现?

答58:这因人而异。有些禅修者只能够在缓慢的动作中保持正定与正念,但是有些禅修者在正常或快速的动作中也能保持正定与正念。

问59:是否能够通过用念珠来念咒而达到近行定或禅那?

答59:在上座部佛教里并没有念咒的止禅修法。有一位缅甸大长老告诉我,咒语是源自婆罗门教、基督教及回教。在上座部佛教里也没有用念珠的禅修法门,所以我们不能说是否能够通过用念珠来念咒而达到近行定或禅那。

问60:静坐中生起的妄念是否是一种业?如果是的话,那么静坐并不代表只造善业,也有可能会造恶业,是吗?

答60:这有视那是什么念头而定。如果你如理作意地想,例如你想要在明天供僧,那么它即是善的。但是如果你不如理作意地想,例如你想要享受欲乐,那么它即是恶的。

问61:导致我们不能证得禅那的强烈五盖是不是业障或魔障?

答61:业障就是恶业。五盖只是在你心中生起的不善法而已,不是魔障。


答62:这依照你自己的意愿而定。如果想要投生到无想天,从第四禅出定之后你必须修行一种特殊的方法,称为‘离名行’(namaviraga bhavana),意即厌离名法的修行方法。修行此法的人从第四禅出定后就不断作意'dhi nama, dhi nama'──‘名法是可厌的,名法是可厌的’。为什么他们会那么想呢?因为他们观察到无论他人如何对待尸体,尸体都不会感到苦或乐。人之所以会有痛苦或快乐都是由于名法的缘故;如果没有名法,就不会感受到苦乐。他们想要脱离名法,因而修习‘离名行’。修行成功之后,如果临死时这个业现起,来世他们就会投生到无想天。

如果你只是修行四禅八定,没有修习这种的‘离名行’,你就不可能投生到无想天,因此不需要害怕。
在佛陀的教法中,如果你成就四禅八定,你就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而选择来世要投生到那一界。这样的知识是外道所没有的。举净饭王(King Suddhodana)的国师阿私陀隐士(Asitaisi)为例,他成就四禅八定,于是他认为来世他必定会投生在非想非非想天,因为他的观念是只有最高的禅那能够产生果报,没有其他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当他见到我们的菩萨悉达多太子时就伤心流泪的缘故。他想到自己不久将死,死后投生非想非非想天,也就见不到悉达多太子成佛,因此感到很伤心。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慧学释疑
八圣道分
问63:八圣道分是前行道,不是合行道?什么是前行道?为何八圣道分不是合行道?八圣道分不是含出世间法的吗?

答63:前行道是在圣道还未生起之前的行道,即在道智之前生起的所有观智。八圣道分的确包含了世间及出世间两者,但我想你是误解了我的话,因为我说的是‘四念处是前行道’,而非‘八圣道分是前行道’。
当《大念处经》中提及四念处为道路时,正见等其他七圣道分也都已包括在内,但这里所指的八圣道分是指世间的八圣道分而已。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出世间的八圣道分缘取的对象是涅磐,是不能缘取色、受、心及各种法为对象的。况且每一个道心都只出现一次而已,不可能持续地出现七天至七年之久,但佛陀在这部经中说,若比丘精进地修行四念处七天乃至七年,就能够证悟阿罗汉道果或阿那含道果。从这两点来理解,我们能很容易地明白四念处只是属于前行道。

问64:念根、念觉支及正念三者之间有何差别?听说八圣道分的正念是指四念处,这是正确的吗?

答64:它们都是一样的,拥有不同的名称是因为佛陀透过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念心所。
八圣道分有世间及出世间之分;四念处之念是属于世间的正念。

问65:慧根能知见似相,择法觉支也能知见似相,这两者之间有何差异?

答65:慧根和择法觉支是一样的,都是正见,是慧心所。
为了避免你误解它们只能缘取似相为对象,我应当解释各种不同的正见。正见可以分为:禅那正见、观禅正见、道正见及果正见。
一般上,禅那正见所缘取的对象是属于概念的似相。然而有些禅那正见也能缘取究竟法为对象,例如:识无边处禅的正见即缘取空无边处禅心为对象,而非想非非想处禅的正见则缘取无所有处禅心为对象。但禅那正见是很低层次的正见。
观禅正见包括了:
一、观照苦谛的正见,即观究竟名色法的正见。
二、观照集谛的正见,即观照诸因及果之间缘起关系的正见。此正见亦称为自业正见,即知见自己的业是属于自己的财产的智慧。
三、世间的道正见。这即是观照诸行法,即名色法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正见。此正见也观照在未来证得阿罗汉道时,一切烦恼灭尽,以及观照在未来证入般涅磐时,一切五蕴灭尽,因此这种正见也包括了观照世间灭谛的观禅正见。
四、观照世间道谛的正见,即观照含有世间正见、正思惟、正精进、正念、正定的能观之心的正见。

出世间道正见则缘取永恒之灭(accanta nirodha),即涅磐为对象。
果正见是与缘取涅磐为对象的果心相应的慧心所。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缘起
问66:三月二十一日禅师开示时提到:禅修者修未来缘起法时,需观察未来何世一切名色诸行灭尽,也就是了知何世必得证阿罗汉果及入无余涅磐,那么是否所有的禅修者至此阶段皆可观察到这点?

答66:是的。因为在随后修行生灭随观智的阶段,每个禅修者都必须观照诸行法的两种生灭,即:刹那生灭(khanato udayabbaya)及因缘生灭(paccayato udayabbaya)。
关于观照因缘生灭,我应以色法为例来为大家解释。首先依照缘起第五法来辨识色法的因缘生,看向过去,照见在你前世临死那一刻引起今世业生色法的过去五因。你将见到:
一、无明生起造成业生色法生起。
二、爱生起造成业生色法生起。
三、取生起造成业生色法生起。
四、行生起造成业生色法生起。
五、业有生起造成业生色法生起。

然后你必须照见心生色法、时节生色法与食生色法的因缘生:
六、心造成心生色法的生起。
七、时节造成时节生色法的生起。
八、食物造成食生色法的生起。
        
能够照见名色法的因缘生之后,接着应照见其因缘灭。以色法为例,依据缘起第五法来照见色法的因缘灭,看向未来,直到你证悟阿罗汉果的那一世。当你证悟阿罗汉道果时,所有的烦恼都息灭了;你也能照见在那一世结束时,所有的行法都息灭了。这是直接照见你的般涅磐,那时不再有新的名法或色法生起。你见到:
一、无明息灭造成业生色法息灭。
二、爱息灭造成业生色法息灭。
三、取息灭造成业生色法息灭。
四、行息灭造成业生色法息灭。
五、业有息灭造成业生色法息灭。

然后你必须照见心生色法、时节生色法与食生色法的因缘灭:
六、心息灭造成心生色法息灭。
七、时节息灭造成时节生色法息灭。
八、食物息灭造成食生色法息灭。

然后你必须把因缘生及因缘灭两者组合起来,观照因缘生灭。
如果你没有观到自己断除一切烦恼、证悟阿罗汉果的最后一世,就无法观照因缘灭及因缘生灭,只能观到因缘生而已。因此能够观到自己的最后一世是必要的。

问67:在禅师的开示里,禅师说禅修者达到某个观智时,就能够看到他在未来何时会证悟阿罗汉道果的准确时间。这是否意味着几时悟阿罗汉果位是命中注定的?若是如此,在见到自己在未来何时会证悟阿罗汉道果之后,即使是更加勇猛精进修禅及其他善行也无法令其波罗蜜更快速成熟而证悟阿罗汉果位,对吗?

答67:七部《阿毗达摩论》当中的《双论》(Yamaka)记载佛陀说有两种‘最后有者’(pacchimabhavika),即:到了最后一生的人。其中一种是肯定的最后有者,另一种是不肯定的最后有者。
所谓肯定的最后有者乃是确定会在那一世证悟阿罗汉果的人,如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两家尊者(Bakkula Thera)、僧吉帝尊者(Savkicca Thera)。
当两家尊者还是婴儿时,他的褓姆在一个吉日带他去河里洗澡,却不小心弄到他掉入河中,被河流冲走了。有一只鱼把他吞下去,然后游到波罗奈城。在那里,该鱼被一位渔夫捕获,卖给一任富翁的妻子。看到该鱼时,她感到很有兴趣,想要自己煮,就亲手把该鱼的肚子剖开,而看到鱼的肚子有个犹如金像的婴儿。不孕的她感到很高兴,心想:‘我终于得到了一个儿子。’两家尊者能够被鱼吞了之后依然活着是因为他在那一生必定会证悟阿罗汉道智的缘故。
关于僧吉帝尊者,当他还在母胎里时,母亲就死了。人们就把她的尸体放在火葬堆上火葬并用叉刺她。那婴儿被叉刺伤了眼角而哭了起来。那些人想婴儿必定还活着,所以就把尸体抬下来,剖开其腹部。他们把婴儿交给他祖母养育。七岁时他出家为沙弥,证悟了阿罗汉道果及四无碍解智。僧吉帝尊者能够在母亲死后依然在胎中不死也是因为他在那一生必定会证悟阿罗汉道智的缘故。
另一种‘最后有者’是会再改变的,例如大财长者子(Mahadhanasetthiputta)。有一次,佛陀看见一对年老的乞丐夫妇,就露出微笑,因此阿难尊者就请问佛陀为什么微笑。佛陀告诉他说:那对乞丐夫妇当中,丈夫名叫大财长者子。如果他们在早年时修行佛法,丈夫将会证悟阿罗汉果,妻子会证悟阿那含道果;如果在中年时修行佛法,丈夫会证悟阿那含道果,妻子会证悟斯陀含道果;如果在晚年初期修行佛法,丈夫会证悟斯陀含道果,妻子会证悟须陀洹道果。但是他们却一直蹉跎到沦落为乞丐,现在已经太老也太虚弱而不能修行佛法,他们错过了修行佛法的时机,也就无法证得任何道果。
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是阿世王(King Ajatasattu)。他原本具备了足够的善根,能够在听闻佛陀开示《沙门果经》(Sammabbaphala Sutta)时证得须陀洹道果,然而他却没有证得道果,因为他不能在杀害自己的父亲之前就先遇到佛陀。
根据列迪长老的解释,大财长者子夫妇与阿世王具备证悟的潜能是因为拥有足够强的智慧种子,但是由于缺乏足够强的善行种子,他们不能在适当的时机遇到佛陀,而错失了解脱生死轮回的机会。
所以,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他们确定将在未来某一世证悟阿罗汉果,但是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则不一定,情况还可能会改变。因此禅修者需要观照未来世的名色法为无常、苦、无我,以培育厌离它们的厌离随观智。当这种观智越强时,禅修者就能越早证悟阿罗汉道果,甚至就在今生。例如有些禅修者在修行缘起时观到自己还会有四至五个未来世,但在修行观禅一段日子之后,则见到自己未来只有一两世,因此对于这种人,未来还是会随着因缘而改变的。

问68:对于一位欲成为普通阿罗汉的人,若观察未来五至十世或以上,尚未见到最后一世,其主要原由为何?

答68:其中一个可能性是他在过去佛时代曾经得到授记,已肯定他在多久之后才会证悟,且所需的时间比你所说的还要长。另一个可能性是,虽然他未曾被授记,但却发愿在未来的佛陀时代证悟涅磐。举例而言,有两千位普通阿罗汉比丘尼与耶输陀罗在同一天入般涅磐。那是因为在燃灯佛时代,她们曾发愿要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解脱生死轮回。虽然要成为普通阿罗汉并不需要累积波罗蜜长达四阿僧与十万大劫的时间,但由于该愿,从燃灯佛到释迦牟尼佛这段期间,她们都还一直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她们并没有得到授记,只是发愿而已。所以,如果该禅修者曾经发愿在未来佛的教化期里证悟涅磐,他就可能还需要轮回许多世。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69:若观察而得知未来几世后可得证无学果,是否也需同等地观察过去几世,如观未来十世,也观过去十世?

答69:在《相应部.缘经》(Samyutta Nikaya, Paccaya Sutta)里,佛陀说我们必须观照过去五蕴的因;注解《分别论》的《迷惑冰消》也说比丘应该观照在过去世及未来世里都只有各种因果的存在,所以观照过去世五蕴的因缘是必要的,但并没有指定必须观照多少世。

需要观照过去世五蕴之因缘的原因有几个,例如去除对过去世的疑、去除对过去世五蕴的执着、寻找在过去世里所累积的善行及智慧种子。为了最后一个原因,我教禅修者观在过去哪一世里曾经累积能令他证悟涅磐的智慧种子,而需要观多少世则因人而异。

问70:禅师经常提到供花给佛像,发愿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的例子。然而,如果供花者发愿证悟涅磐,难道那也是无明与贪爱吗?

答70:发愿要证悟涅磐是善欲(sammachanda正欲),不是无明与贪爱。然而,只要你还未证悟阿罗汉果,那样的善欲仍然可能造成你继续轮回。例如,在你供花给佛像时只发愿要证悟涅磐,那时你的善业并没有被无明、爱、取所围绕,但是这三种烦恼仍然以潜伏性的形态存在你的名色相续流里。如果那个善业的业力在你临死时成熟,业(供花给佛像的行为)、业相(佛像或花)与趣相(来世投生处的相)这三种目标当中的一种会出现在你的心中,那时无明、爱、取这三种烦恼也会在你的心中生起。为什么呢?因为既然你还未证悟阿罗汉果,死后就还不能进入涅磐,而是必定要投生到某一处去。那时你的内心会有某一种倾向生起──倾向于做人、比丘、比丘尼、天神等。此倾向生起时,你的内心就有无明、爱、取生起。例如你倾向于做天神,错知有天神存在是无明,执着天神的生命是爱,一再重复的爱称为取。由于有无明、爱、取生起,你的善业才能造成来世的结生。

问71:《长部.大因缘经》里提到的‘识缘名色,名色缘识’作何解释?

答71:在缘起法当中,佛陀教导说‘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识缘名色’意谓: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这里的‘识’是指心,‘名’是指心所,‘色’只是指心生色而言。由于心生起,所以心所生起;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生起。因此说‘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缘名色)当你能照见心生色时,就能清楚地了知这一点。

接着,‘名色缘识’意谓:由于名色生起,所以识生起。这里的‘名’是指心所,‘色’是指依处色而非指心生色。就五蕴世间的有情而言,如果没有依处色,识就不能生起,所以依处色是识的因。心与心所是互为因果的,如果没有心所,识(心)就不能生起,所以心所也是识的因。在依照因果关系来观照五蕴时,你必须照见四种名蕴之间的因果关系。佛陀在《发趣论》中谈到受、想、行、识这四种名蕴是互为因果的。当讲到其中一个为因时,其余的三个就是果;当讲到其中的两个为因时,其余的两个就是果;当讲到其中的三个为因时,其余的一个就是果。如果没有名(心所;即受、想、行这三蕴)的话,识蕴就不能生起。因此名色都是识的因,这就是‘由于名色生起,所以识生起’(名色缘识)的意义。

问72:段食、触食、思食及识食这四个与名色法有何关系?修行缘起法时如何观此四食?

答72:在这里我要举例来说明。佛陀开示说:'Sabbe satta ahara-thitika.'──‘一切众生依靠食。’这里所谓的‘食’是指‘因’而言,而不是指食物。‘四食’就是四种因。段食(Kabalivkarahara)是指四类色法,即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在此佛陀强调在这四类色法中的食素,它是五蕴界众生赖以存在的主因之一。然而食素不能单独生起,因此与它俱生的其他色法也都包括在段食之内。另一项理由是,四类色法中的业生色里包含六处(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心所依处色)。就五蕴界的众生而言,名法必须依靠这些依处才能生起,因此这些依处也是一种因。

其次,关于触食(phasssahara)、思食(cetanahara)与识食(vibbanahara)。这里的‘思’是指‘行’而言,‘识’专指‘业识’而言,‘触’是指与思和识相应的触心所。这三种食所代表的就是行与业。在你观照过去世的因时,假设观照到以花供养佛像,你应当照见那时的究竟名色法。如果当时你以欢喜心与了解因果的清明之心供养,那么供花时意门心路过程的每一个速行心中就有三十四个名法。在这些名法当中,触心所即称为触食,它的作用是令心与目标接触。如果没有触,你就见不到目标(如花、佛像等),所以触食是一种因。接着是思食,思也称为行或业。由于有思的力量,所以才会造成果报。思愈强,果报就愈强;思愈弱,果报也愈弱,所以思食也是一种因。第四种食是识食,这里的识是指业识。它也是一种因,因为如果没有识,思就无法生起,这是由于心所必须与心(识)同时生起的缘故。这四种食一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但是它们的业力会存留在名色相续流当中,而造成未来的果报。行与业必须依靠依处才能生起,因此依处(段食)也是一种因。

此外还需要其他的助缘,即无明、爱、取;这三项烦恼存在另一个心路过程里。在《食经》(Ahara Sutta)中佛陀开示说:‘四种食由于什么法而生起呢?’‘由于爱的缘故,所以四种食生起……’一再生起的爱就是取,有爱与取的时候就有无明。由于无明、爱、取生起,所以四种食才会生起。你必须如此观照它们的因果关系。

能够如此观照之后,应当观照今世结生心时的五蕴,然后再观照前世临死时现起的业力,交替地观照这两者,以便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你可能在前世发愿下一世成为比丘或比丘尼。错知有比丘、比丘尼真实存在是无明;贪爱比丘、比丘尼的五蕴是爱;一再发生的爱就是取。由于有无明、爱、取这三种烦恼,所以你会造作行或业。行的业力成熟时就会产生今世结生时的五蕴。当你如此一再观照因果关系时,就能了解四种食能够造成结生时的五蕴。

另一种观照的方法是:你也可以先观照现在的四种食,即四种因。例如现在你发愿来生要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由于这个愿,你会修积善行。那善行里就包含了触食、思食与识食,即触、思与识这三种因。而它们都必须依靠依处才能生起,依处就是段食,所以总共有四种食。这四种食是如何产生的?佛陀开示说:‘由于爱生起,所以四种食生起。’爱是因,四种食是果。一再生起的爱就是取。因此,由于取生起,所以四种食生起。然后你应当观照:由于受生起,所以爱生起;受是因,爱是果。由于触生起,所以受生起;触是因,受是果。由于六处生起,所以触生起;六处是因,触是果。由于名色生起,所以六处生起;名色是因,六处是果。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是因,名色是果。由于行生起,所以识生起;行是因,识是果。由于无明生起,所以行生起;无明是因,行是果。你可以如此逆着观照因果关系,这称为逆缘起法(patiloma paticcasamuppada)。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证悟涅磐
问73:《须师摩经》(Susima Sutta)中提到的‘我等已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及‘先得法住智,后得涅磐智’是否如禅师于三月二十一日所开示的相同,如禅修者观察未来何世可证无学果也就是该经所说的‘我等已知(何世)生死已尽,且已得(何世可证得无学果的)法住智,及(未来何世必得证无学果的)后得涅磐智?

答73:我想你是误解了《须师摩经》,也误解了我的话。《须师摩经》里所说的‘我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做的已做、不需再努力’是诸阿罗汉宣布自己已证悟阿罗汉果的话,只修到缘起的人怎么可以也这么宣布?


须师摩听到许多阿罗汉来见佛陀,向佛陀报告他们证悟阿罗汉果的情况。因此他问那些阿罗汉是否证得了八定与五神通。那些阿罗汉回答说:‘没有。’

‘如果没得到八定与五神通,你们如何能证悟阿罗汉果呢?’那些阿罗汉回答说:‘Pabbavimutta kho mayam avuso Susima’──‘朋友须师摩,我们乃是慧解脱者。’须师摩不了解他们回答的含义,所以前往拜见佛陀并提出同样的问题,佛陀说:‘Pubbe kho Susima dhammatthitibanam paccha nibbane banam.’──‘先是法住智,后是以涅磐为对象的道智。’

这是什么意思呢?道智并不是八定与五神通的结果,而是观智的结果;所以道智只能接在观智之后生起,而不是接在八定与五神通之后生起。在《须师摩经》中,所有的观智都归类为法住智。法住智的‘法’是指诸行法及其无常、苦、无我三相;‘住’意指‘立足于’;‘智’即指智慧。所以法住智指的是:立足于诸行法无常、苦、无我三相的观智。

问74:根据禅师开示,要达到观禅必须具备强而有力的定力,但须师摩经里的阿罗汉们却未有止禅,可否请禅师对慧解脱作个解析?

答74:慧解脱就是没有证得任何禅那、只是通过修行纯观禅而证得解脱,但这并不表示不需要依靠强而有力的定力就能够证得慧解脱。欲证得慧解脱者必须修行四界分别观,照见自己全身地、水、火、风四大之相,即:硬、粗、重、软、滑、轻、流、黏、热、冷、支持及推动。他必须观到自己全身变得透明且散发很强的光明,当他继续观那透明体的四大或照见它当中的空间时,就会看到许许多多极迅速生灭的色聚,即微小粒子。这时候,他已获得力量相等于近行定的刹那定。依靠这强而有力的刹那定,他更进一步地分析全身六门及四十二身分各种色聚里的究竟色法。然后他必须根据心路过程分析究竟名法。在分析内外名色法之后,他必须更进一步地观照其因缘,此后再观照名色法及其因之无常、苦、无我三相,直至证悟阿罗汉道果。


证悟慧解脱的纯观行者和证悟双解脱的止行者之间的主要差别只是在于前者没有通过修行止禅证得禅那,但在修行观禅方面,基本上这两者的修行方法是相同的。

问75:修行至行舍智,且具初禅以上的禅修者,多数而言是否此世可证涅磐呢?证初果等者死后是否多数会投生色界天呢?

答75:是的,他们多数能在今世即证悟涅磐,如果不能则多数能在下一世证悟涅磐。
至于圣者死后是否会投生到色界天,那要视他们证得了多少个圣道果、是否有证得禅那及想要投生到哪一界的意愿而定。对于诸阿罗汉,已不会再有来生,所以当然不会投生到色界天。阿那含则死后必定会投生到色界天或无色界天;他们多数都投生到净居天,但也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投生到比较低层次的色界天,例如世界主梵天神(Sahampati Brahma)即是投生到初禅天的阿那含。对于斯陀含及须陀洹,如果他们曾经证得禅那,且能在临死时证入自己所喜欢的禅那,他们就能投生到与该禅那相符的色界天。至于未曾证得任何禅那的斯陀含及须陀洹则只能投生到欲界成为天神或人。

问76:在禅师的《如实知见》一书中,禅师说有通向涅磐的三门。在十二月十三日的开示里,禅师说内外地观照三十二身分的不净能够导向涅磐。如果禅修者已成功观照诸行法的生灭及观照它们为无我,他是否可以不观身为不净即可证悟涅磐?如果是的话,观照属于另一门的色遍是否也能导向涅磐?

答76:是的,他能够。通向涅磐的三门是指以身体部份为基础的止禅业处。你能够通过专注于三十二身分的不净证得初禅,或通过专注于它们其中任何一个的颜色证得色遍的第四禅,或通过专注于它们的四大证得近行定。这些禅那与近行定都能产生明亮的智慧之光。以该光的助力,你能够修行观禅,观照究竟名色法、它们的因、以及究竟名色法与它们的因的无常、苦、无我三相,以证悟涅磐。你可以修行不同的止禅,但观禅永远都是一样的。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77:是否只有通过禅修才能证悟涅磐、获得解脱?

答77:人可以分为四种,即:敏知者(ugghatitabbu)、广演知者(vipabcittabbu)、所引导者(neyya)、文句为最者(padaparama)。敏知者只是通过听闻一首短偈即能够证悟涅磐。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就是这一种人。广演知者只是通过听闻较长的开示即能够证悟涅磐,例如陈如尊者在听闻《转法-轮经》之后即成为须陀洹。在现今的时代这两种人都不存在了。所引导者必须有系统地修禅才能证悟涅磐。多数的禅修者都属于这一种人。文句为最者是无论多么精进修行也不可能在这一世证得禅那或道果的人。即使你是这种人,你也必须精进地修行来累积波罗蜜,以便能够在来世证悟涅磐。

问78:修行者必须断哪些烦恼才能证初果?证入初果时需要老师印证或是能够自知?

答78:根据某些经的说法,修行者必须断身见、疑及相信仪式能净化心的戒禁取见。根据另一些经的说法,他必须断五种烦恼,即刚说过的三种及嫉和悭。如果他精通经教,他就可能知道自己是须陀洹。但是如果他并不精通的话,他就未必会知道,例如佛陀的亲戚大名居士(Mahanama)就不知道自己断除了些什么烦恼。

问79:‘我’是概念;‘愿望’是概念;禅那、天神、梵天神、恶道及其他一切世间与出世间的事物都是概念。在生死轮回里,只有概念在追求概念。涅磐是否也是概念?如果不是的话,‘我’这个概念如何证悟不属于概念的涅磐?‘我’这个概念如何在般涅磐时证悟非概念法?从概念的角度来看,是否可以说诸佛及诸阿罗汉将在涅磐里会面,而且知道他们之间在生死轮回期间的关系?他们在涅磐里做什么?

答79:你应该分辨概念及究竟法两者。人类、天神及梵天神都是概念,因为在究竟的角度来看,他们都只是究竟名色法而已。
究竟法有四种,即:色法、心、心所及涅磐。愿望及禅那都只是心及心所,不是概念。世间法包括究竟法及概念法,然而四道、四果及涅磐这所有九种出世间法都是究竟法。四道及四果是由心及心所组成。取涅磐为目标的就是它们,不是人这种概念法。
在般涅磐时,诸佛及诸阿罗汉的五蕴就已经完全灭尽,因此他们不可能在涅磐里会面。

问80:有一些经里,佛陀说在般涅磐之后会有一种心存在,那是什么心?

答80:上座部的巴利圣典与注疏里并没有这种记载,但是则很清楚地说到在般涅磐之后,包括一切心在内的五蕴都完全灭尽。

问81:据说涅磐是常、乐、我的,这是否正确?

答81:不正确。虽然涅磐是恒常且寂乐的,但它是无我的。
在《法句经》里,佛陀说:‘诸行无常;无行是苦;诸法无我。’(Sabbe savkhara anicca; sabbe savkhara dukkha; sabbe dhamma anatta.)诸行包括一切色法、心及心所,而诸法除了包括诸行之外,还包括涅磐及概念法。你要特别注意,佛陀不只是说诸行无我,而是说诸法无我。因此,诸行是无常、苦、无我,然而涅磐则是常、乐、无我。

问82:根据《长部.梵网经》,禅修者在经验了某些禅修经验的过程中,产生了六十二种邪见之一。请问禅师:假使有系统地修行止禅乃至十六观智,是否就能远离六十二邪见之网?或者仍需有好的老师指导才能避免?六十二邪见之中有哪些是修此禅法的禅修者容易堕入的?

答82:若他真的证得了所有的十六观智,他就不可能会再有任何邪见。

问83:每一种宗教都有它终极的目标,譬如印度教的梵我合一、基督教的天堂永生,这些都是一种常见。我们佛教的终极是涅磐,请问这是常见?或是断见?或是非常非断见?若人不了解其涵义,为何还以它为修行的终极目标?

答83:佛教既不教导常见,也不教导断见,而是教导属于中道的正见。常见与断见两者都认为有一个自我存在,这是佛教所不接受的。佛陀一向以来都是教导说整个三十一界里只有无常、苦、无我的诸行法,也教导说有因则有果,无因则无果。
你应该分清楚涅磐(Nibbana)、烦恼般涅磐(Kilesa Parinibbana)及五蕴般涅磐(Khandha Parinibbana )这三者。四道智及四果智缘取又名为‘无为涅磐’(Asavkhata Nibbana)的涅磐为目标。当禅修者证得缘取无为涅磐为目标的阿罗汉道智时,他的一切烦恼完全灭尽,这烦恼般涅磐又名为有余涅磐(Saupadisesa Nibbana),因为虽然阿罗汉已经根除了烦恼,但还是有五蕴存在。由于一切烦恼完全灭尽,当阿罗汉证入般涅磐时,一切五蕴都完全灭尽,这五蕴般涅磐又名为无余涅磐(Anupadisesa Nibbana)。阿罗汉道智及其目标无为涅磐是因,烦恼般涅磐及五蕴般涅磐两者则是果。五蕴般涅磐是依照因果法则发生,这是与认为不需要阿罗汉道智及其目标无为涅磐这些因就能够完全灭尽的断见完全不同的。

问84:如何直接从初禅证悟道果?

答84:这是不可能的。

问85:为何四无色界的众生不能证得须陀洹道?

答85:佛陀的声闻弟子必须具备两项条件才能证得须陀洹道,即听闻他人说法(paratoghosa他人之音)及如理作意。如理作意即是作意诸行为无常、苦、无我、不净。关于听闻他人说法这项条件,即使智慧非常敏锐的舍利弗尊者也必须在听闻阿说示尊者诵了一首短偈之后才能证得须陀洹道。四无色界的有情没有耳朵可听闻他人说法,因此他们是不可能证得须陀洹道的。

问86:禅师教导先辨识全身四界的十二个特相,以达到近行定,然后就直接修观禅,以圆满七清净的最后五个清净,然后才能证悟涅磐。现代也有一种修法,说是源自佛陀的教法,从观受入门,相同地全身去观受,直接内观受为无常;强调当下内观即可,也不须辨识究竟名色法。不晓得这种修法能获得禅定与涅磐吗?符合《大念处经》的修习吗?请禅师指示。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答86:大家正在听《大念处经》的开示,应该自己来判断该修法是否符合《大念处经》的修习。
在《六处相应?一切品?不通解经》里,佛陀说:'Sabbam bhikkhave anabhijanam aparijanam avirajayam appajaham abhabbo dukkhakkhayaya …(P)… Sabbabca kho bhikkhave abhijanam parijanam virajayam pajaham bhabbo dukkhakkhayaya.'(Salayatana Samyutta, Sabbavagga, Aparijanana Sutta)──‘诸比丘,于一切不知解、不通解、不离欲、不舍弃者,则不得灭苦……诸比丘,于此一切知解、通解、离欲、舍弃者,则善能灭苦。’
        该经的注释更进一步地解释其内容是指‘三遍知’:Iti imasmim sutte tissopi paribba kathita honti. 'Abhijanan'ti hi vacanena bataparibba kathita, 'parijanan'ti vacanena, tiranaparibba, 'virajayam pajahan'ti dvihi pahanaparibbati.──‘此经中所讲的是三遍知。“知解”一词是指“所知遍知”(bata paribba),“通解”一词是指“审察遍知”(tirana paribba,亦作度遍知),“离欲”与“舍弃”二者则指“断遍知”(pahana paribba)。’
关于‘一切’这一词,《大疏钞》(Mahatika)中提到:Tavhi anavasesato paribbeyyam ekamsati virajitabbam.──‘必须先透彻地与毫无遗漏地辨识这作为观禅目标的五取蕴。’是哪些五取蕴?即过去、现在、未来、内在、外在、粗、细、低劣、优胜、远及近十一种五取蕴。因此唯有以三遍知透彻地了解一切属于五取蕴的名色法之后,我们才能够断除对名色法的贪爱而灭苦。
在《长部.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里,佛陀说:'Gambhiro cayam Ananda paticcasamuppado gambhiravabhaso ca. Etassacananda dhammassa ananubodha appativedha evamayam paja tantakulakajata gulaganthikajata mubjapabbajabhuta apayam duggati, vinipatam samsaram nativattati.'──‘阿难,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由于未能以随觉智与通达智透彻地知见缘起,以及证悟道果智,有情被缠住在生死轮回里,就好像一团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找不到头尾的草制擦脚布,而且他们也无法脱离恶趣轮回。’
在此,随觉智与通达智就是三遍知。根据这经文的教示,论师们说:Banasina samadhipavarasilayam sunisitena bhavacakkamapadaletva, asanivicakkamiva niccanimmathanam. Samsarabhayamatito, na koci supinantarepyatthi. (Vism XVII, 344)──‘除非能用以最胜定石磨利的智剑,砍断具有不断毁灭性的有轮(指缘起轮),否则无人能解脱轮回之怖畏,虽于梦间亦不能。’

根据这些经论的指示:
(一)禅修者必须先个别地辨识组成五取蕴的一切名色法。个别地辨识一切色法的智慧名为‘色分别智’(rupa pariccheda bana);个别地辨识一切名法的智慧名为‘名分别智’(nama pariccheda bana);辨识名法与色法为两种个别组合的智慧名为‘名色分别智’(namarupa pariccheda bana)。在此阶段了解到‘无人、无有情及无我的存在,只有色法与名法而已’的智慧名为‘名色差别智’(namarupa vavatthana bana)。

在辨识一切名色法时,若禅修者还未证得禅那,可省略与禅那有关的名色法;若已证得禅那,即应观照它们。

(二)他必须正确地、如实地知见名色法的因,这智慧是‘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bana)。

由于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能够清楚地、明显地及正确地知见作为观禅目标的诸行法,所以此二智亦名为‘所知遍知’(bata paribba)。

(三)在观禅的阶段,即从‘思惟智’(sammasana bana)开始,他必须彻见一切色法、名法及其因之无常、苦与无我三相。

于诸观智当中,‘思惟智’和‘生灭随观智’的作用是审察与辨识一切名色法及其诸因之无常、苦与无我三相。所以此二智亦称为‘审察遍知’(tirana paribba)。

从‘坏灭随观智’(bhavga bana)开始的观智只看到一切名色法及其因的坏灭,以及这些行法的无常、苦与无我三相。由于应断的烦恼于此暂时受到观智断除,所以它们亦名为‘断遍知’(pahana paribba)。

只有在如此观照一切名色法之后,禅修者才可能证悟圣道。

关于观照‘当下刹那’这一词,我要稍微解释。我们是不可能观到自己在这一刹那生起的心。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个心识刹那里,只有一个心生起,而它不能取自己为目标,但是能取另一个心为目标。这就好像我们无法用一只手指尖碰它自己,但能够用它来碰另一只手指尖,所以一般人所说的‘观照当下的心’其实是指观照刚刚过去的心,并不是观照正在生起的心。

经中所说的‘观照当下’是指在修到生灭随观智成熟时,禅修者能够很准确地照见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名色法的生、住、灭三时,这即是观照‘当下刹那’。举例而言,某一个名法在你前世的某个时候生、住、灭,而你也能够很准确地观到它在那一刹那生、住、灭,那么你就是在观照‘当下刹那’。
希望这些解释能帮你解除疑惑。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观禅
问87:关于四界分别观,禅师着重于辨识十二特相为起步。其实在修行的过程中,最明显的是感受。为什么禅师却不叫我们观受呢?

答87:单只是观受是不足以令你证悟涅磐的,你必须也观照与它相应的名法。有许多名法是生起于六门心路过程之中。如果你要观照名法,就必须如实地观照六门心路过程中每一个心识刹那中的所有名法。你现在可以试试看就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观到心路过程中的名法。
纯观行者必须从四界分别观入门,所以我们教想要修纯观行道的人先修四界分别观,能够看到色聚时就修行色业处,辨识各种究竟色法。在透彻地辨识了各种究竟色法之后,名法就会很明显地呈现于其观智,因此只有在这时候才教他们修行名业处,辨识受及其各种相应名法。

问88:在开示里,禅师说注意痛会阻碍培育定力。然而有一种修法,即在痛时可以观痛,观照整个过程的痛为无常、苦、无我便能得智慧。这样的修法行得通吗?

答88:在修行止禅培育定力的阶段,禅修者应该只是一心专注于止禅的目标,如此才能培育深厚的定力。痛是与身门心路过程之中的不善果报身识相应的苦受,在该心识刹那里,一共有八个名法同时生灭,即除了身识与苦受之外,还有触、想、思、命根、作意及一境性。在身门心路过程之中,除了身识刹那之外,还有其他好几个心识刹那。如果要观的话,你应该观当中每一个心识刹那的所有名法,不应只是观照苦受而已。

问89:五蕴都是苦的,如果有一个口渴的人喝可口可乐,那是苦还是乐?

答89:根据佛陀的教法,那也是苦的。如果你能够观它为苦,你或许能够证得须陀洹道果。在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患了耳疾,耳朵里生满了脓,因此虽然已经修行观禅直到行舍智,但却不能证得任何圣道、圣果。有一天,佛陀叫他去摩羯陀田托钵,所以他就去那里托钵,而从一个农夫之处获得了适宜的食物。之后,他去到一间小屋子用餐。就在那时候,他耳朵里的脓流了出来,而痛苦也减轻了许多。虽然如此,他还是在用餐时观照五蕴为无常及苦,因为五蕴一生起就坏灭,而且不断地受到生灭逼迫。通过如此观照,他证得了须陀洹道果。
为什么五蕴是苦的呢?如果五蕴是常的,在生起之后能够持续地存在,而不会坏灭,那我们才能说它们是乐的。但它们一生起就坏灭,如此我们怎么能够说它们是乐的呢?例如你有一个儿子,但他一出生就死了,你能够说那是快乐的吗?同样的道理,在喝可口可乐时,你也应该观照其四大,如此就会看到组成它的色聚,再进一步观到究竟色法。因此你所认为的‘喝可口可乐’,其实只是究竟色法流进五蕴里而已。可口可乐的究竟色法是无常的,喝它之人的五蕴也是无常的,因为它们一生起就坏灭;由于它们不断地受到生灭逼迫,所以是苦的;由于它们没有恒常不变的实质,所以是无我的。如果你能够如此观照,或许你也能够像那位在用餐时观照无常、苦、无我而证得须陀洹道果的比丘一样,也证得了圣道果。

问90:如果止禅修不上,而想要改修观禅,应当从何修起?

答90:没有先修成任何禅那而直接修行观禅的禅修者称为纯观行者或干观行者。他们必须先修行四界分别观。四界分别观是所有纯观行者都必定要先修行的基本法门。修行四界分别观得到强而稳固的定力之后,在那定力的协助之下,他们就能见到名为色聚的这种物质微粒。进一步分析色聚直到透视究竟色法时,他们就破除了色法的密集。然后必须同时观照名法的依处与目标,如此来清楚地照见善与不善的名法。接着必须观照名色法的因缘,然后观照名色法及其因缘为无常、苦、无我。如此,当他们的观智成熟时,就能证悟涅磐。这是纯观行者修行过程的简要解释。

问91:何谓有分心?是不是指有分别的心?

答91:有分心可以翻译为‘生命相续流’。它是一种不活跃的心,而且是维持一生当中心流相续的主要因素。因为有分心的缘故,所以一期生命中的心流才不会有间断。每当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会暂时停止生起;一旦心路过程结束之时,有分心就会再相续不断地生起。例如在你熟睡无梦时,没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那时只是有分心在相续地生起许许多多次而已。如果这些有分心也不生起的话,你就死亡了,因为心流一停止时,死亡就会发生。过去有学者将有分心翻译为‘无意识’或‘下意识’,事实上有分心是一种意识,只是它不取现在的目标,而是取前一世临死速行心所取的过去目标。

问92:当一个禅修者在无人之处独自修禅时,他如何向外或向内外观身为身?

答92:通过强而有力、明亮的智慧之光的帮助,他能够观到外在的身,即使它离他很远。但是如果他的智慧之光很弱,他就无法这么观照。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93:禅修者如何观照外在的受?

答93:他只是整体地观照外在的受,不必分辨该受是属于谁的。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如何观照外在的受,你应该在实修上了解它,这样会比较好。

问94: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

答94:欢喜自然、种花、植草也是一种执着。只要你的道智、果智还未在你的意门心路过程中生起,你的烦恼就还会一直潜伏在你的心流中。只要还有潜伏的烦恼存在,一旦遇到恶因缘时,你还是会生起烦恼,就像大龙长老的故事一样。佛陀在《大念处经》的每一节里都教导要观照内在与外在的五蕴。注释里也解释说,单是观照内在的五蕴不足以使你证悟涅磐,所以你还是要观照外身。

问95:《中部》里所提到地、水、火、风、空、识这六界中的空与识是指名色法的那一个部份?

答95:在《中部》的《大象迹喻经》(Mahahatthipadopama Sutta)、《大教诫罗候罗经》(Maharahulovada Sutta)与《界分别经》(Dhatuvibhavga Sutta)中都提到这六界。空界是指空间而言,它是一种非真实色法。然而,这里藉着谈到‘空界’而将所有的所造色都包含在内。

识属于名法,它可分成七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及意识界。在此藉着谈到‘识界’而将所有的心与心所都包含在内。

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这四大种色加上空界所代表的所造色即涵盖所有的究竟色法,识界则涵盖所有的究竟名法,因此这里的六界事实上就是名色,亦即五蕴。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禅修教授
问96:禅师说从外表无法了知已证果的圣者,那么我们如何选择好的指导老师?

答96:你应该具备一些《阿毗达摩藏》的知识,然后详细地研究《清净道论》。无论一位导师是圣者或是凡夫,只要他所教的是根据《阿毗达摩藏》及《清净道论》,那么其教法是正确的,而他就是一位好的导师。槟城佛学院印了好多的《清净道论》来免费赠送,大家应该都拿一本回去读。

问97:有人说他们已经修完了,这是什么涵意?

答97:那是指根据他们的报告,他们能够透彻地修行止禅及观禅,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们是圣者。有些禅修者报告他们真实的禅修体验,但是有些则做虚假的报告。

问98:当师父们回去缅甸之后,在我需要禅修上的指导时应该如何寻求协助?

答98:你应该去缅甸帕奥禅林。

问99:如果只依照禅师的著作及《清净道论》里的禅修指导来独自修行是否能够证悟涅磐?

答99:可以。

问100:禅师于十二月廿七日回答问题时说依照禅师所著的书及《清净道论》修行也能够证悟涅磐,那么禅师又何必叫人家去帕奥禅林呢?又何必老远跑来槟城教导禅修?以后我们只根据禅师所著的书修学,不用再去小参了,可以吗?

答100:如果他能够正确与透彻地了解我的书及《清净道论》,那么他就可以自修,然而许多人都不能正确与透彻地了解它们,在修禅时又面对许多问题,所以最好是向一位精通禅法的导师学习。

问101:什么是合格禅师的资格?

答101:作为禅师的应该本身的修行好、精通三藏及善于教禅。最高等的资格当然是佛陀的智慧,但那是在我们的范围之外。由于佛陀与诸大弟子如今已不复存在,所以你能够要求的最好禅师是精通三藏的阿罗汉;第二好的是阿那含圣者;第三好的是斯陀含圣者;第四好的是须陀洹圣者。如果你找不到圣者作为你的导师,你可以找一位精通三藏或至少精通两三部尼柯耶的人来教你。
事实上要符合一个好禅师的资格是不容易的,因为那需要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修行与学习。有些人自己修得好,但却不善于教禅。你们之中就有很多人讲得一口好华语,然而是否你们全部都能有效地教我华语呢?同样的道理,有一些禅师并不善于教禅。他们没有恰当地检查禅修者的体验,导致那些禅修者不能获得真正的观智,有些甚至感到很迷惑。

问102:既然绝大多数的外国禅修者修到某个阶段就离开帕奥禅林,不愿接受禅师的严格检查与训练,以致他们所教的禅法令人质疑,可否请禅师慈悲,多派遣几位经过严格训练的缅甸禅师到国外教禅,以便更多人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导?

答102:虽然我叫那些外国禅修者留在帕奥继续学习,但是他们并不肯留下来,而想要快点开始教禅,认为没有受到训练也不要紧。如此我又怎么能够帮到他们呢?或许我应该接受你的建议。

问103:有些教禅的比丘据说是圣者,但却不尊重戒律。他们的行为使得许多人怀疑他们的禅法。请问禅师,这是他们的修行有问题,还是他们的禅法有问题?

答103:在《增支部》(Avguttara Nikaya)里,佛陀说:‘对于我为众弟子所制的戒,我的圣弟子宁可舍弃性命也绝不违犯。’(Yam maya savakanam sikkhapadam pabbattam tam mama savaka jivitahetupi natikkamanti.)。因此,若他们是真正的圣者的话,他们宁可舍弃性命也绝不会刻意犯任何罪。再者,圣者对佛、法、僧及三学拥有不受动摇的信心。因此,若他们是真正的圣者的话,他们就会对戒律拥有完全的信心,因为戒律是属于戒学之法,而且是佛陀亲自制定的。所以你可以肯定地说他们不是圣者。

问104:修完观禅课程之后还须如何用功才能证得圣道果?

答104:他只需继续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波罗蜜
问105:能够来参加这次的禅修营是否就证明禅修者在累世中已经种下了禅修的波罗蜜?

答105:我们不能这么说,虽然他们多数都有波罗蜜。无论是否曾在过去世累积波罗蜜,他们都必须精进地修禅。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波罗蜜,在精进地修禅之下,他们就可能证悟道果。如果没有波罗蜜,他们也应该精进地修禅以累积波罗蜜。

问106:放生、印经书、慰问病人等善行是波罗蜜吗?

答106:如果那些经书的内容是真正的佛法,而且他印经书时发愿证悟涅磐,那么它就是布施波罗蜜,能够成为他证悟涅磐的助缘。但是如果他印经书是为了获得世俗的成就,例如事业成功及投生到天界,那么它只是福业而已,并不是波罗蜜。简而言之,如果要累积波罗蜜,他就必须
在行善时发愿证悟涅磐或解脱生死轮回。

问107:每位修行者都须经多生多世累积足够的波罗蜜才能证悟。但是若他投生恶趣,或投生人道但却忘了继续修行或没有因缘听闻佛法,那么他之前所累积的波罗蜜是否会退失?他应修到什么程度才不会忘失在每一生每一世中继续修行?

答107:你在过去世所累积的波罗蜜并不会消失,即使那是在一万个大劫之前所累积的。当你证悟须陀洹道时,你就不会忘失在每一生每一世中继续修行。

问108:禅师很强调波罗蜜──‘有足够的波罗蜜才能证悟道果’。到底我们现在要怎样才能培育这证悟的波罗蜜?

答108:若要积聚证悟的波罗蜜,你必须以想要证悟涅磐的心来培育智慧种子与善行种子,这两类种子称为波罗蜜。要培育智慧种子,你必须观照究竟名色法,接着观照名色法的因,然后观照因果的名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这三个层次当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作为帮助你证悟涅磐的强力智慧种子。要培育善行种子,你必须实行布施、持戒与修行止禅这些善业。这些善业可以引导你投生在善趣,提供你禅修的适当条件,以及带给你遇到诸佛或佛弟子的大好机会。在善行种子的支助之下,你应当依照佛陀的教导而修行观禅,藉此来进一步培育智慧种子。当你的波罗蜜成熟时,就能够证悟圣道与圣果。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问109:如何才算是波罗蜜成熟?

答109:当你证悟圣道时。

其他问题
问110:俱卢国的现今地点于何处?

答110:根据一些学者考证,俱卢国的现今地点即是印度的首都新德里。

问111:如果比丘穿着凉爽、容易洗、容易干、有助于禅修的高品质袈裟,他是否还是在修行适宜正知?

答111:是的。

问112:如何发现自己在学佛上有问题?

答112:必须细心地研究佛陀的教法,尤其是《中部》与《长部》的经典。再者,也必须研究注释,尤其是《清净道论》与《摄阿毗达摩义论》。然后就能发现自己对佛陀教法的了解是否有问题。

问113:做一个和尚如何平衡经、律、论三藏的学习?

答113:他必须在一位精通教理与禅修的导师指导下学习。

问114:有位修行者说他坐禅时观对面一座山,突然观到一条龙飞过来,飞入自己身体内,就这样至今身体内有了这条龙!时常有意或无意地暗示自己有异于常人,因为那条龙已经被降伏在体内了。这种事可能发生在禅修者身上吗?他需要负什么因果吗?

答114:可能他是在做梦吧。

问115:还未达到禅定的佛教徒适合开示或分享佛法吗?

答115:可以,如果他教的是真正的佛法的话。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我所说过的摩诃尸婆大长老(Mahasiva Mahathera)?当他还是一个凡夫时,他就教了许多比丘修禅,而且其中的六万个弟子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问116:注释把如理作意定义为视无常为无常、视苦为苦、视无我为无我、视不净为不净。这是否表示那些无法观照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的人就完全没有如理作意?如果还是有的话,他们是如何运用如理作意的呢?

答116:视诸行法为无常、苦、无我、不净是观禅的如理作意,这是高层次的如理作意。也有一些较低层次的如理作意,例如布施、持戒与止禅的如理作意。相信业力果报也拥有如理作意。

问117:梵天神是否有男也有女?

答117:一切梵天神都是没有性别的,因为他们没有性根色,然而他们拥有男性的外表。

问118:为什么有些人死了,而且身体已经冰冷,但过了数小时却又复活?

答118:根据佛陀的教法,当一个人的命根、业生火及心识停止时,他就死亡。只要这三个因素还存在,即使他的身体已经冰冷,他还是活着。若人真正已经死亡,他就不可能复活。

问119: 非想非非想处的众生是否会直接投生到恶道里?

答119:不会。如果他们能够保持他们的非想非非想处禅,直到临终刹那,他们就会投生到同一界里。如果不能的话,在非想非非想处禅之前的近行定将会成熟,而令他们投生到欲界善趣,即欲界天或人间。他们不可能直接投生到恶道、色界天或较低层次的无色界天。

问120:人因何得男身或女身?

答120:如果他造善业,例如布施、持戒、修行止禅或观禅,然后发愿得男身或女身,而且该善业在他临命终时成熟,那么他就能够如自己的意愿获得男身或女身。
若人犯了邪淫,而且该恶业在他临命终时成熟,那么他就会投生到地狱里遭受苦果。脱离地狱再次投生到人间时,他就会投生为女性。

问121:是否达到初禅以上的禅修者的意识在入定时可以自由地到欲界天或地狱去?可以停留多久?

答121: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要去欲界天或地狱,你应该出家(因为比较有时间),然后以十四个方法修行十遍八定来调御心,以培育神变通(如意通)。

问122:佛陀的用品是否都是舍利子?

答122:佛陀的用品称为‘用品圣物’(paribhogacetiya)。

问123:是否有大块及不同颜色的舍利子?

答123:舍利子的大小有三种,即大小如一粒绿豆、半粒米或一粒芥子。颜色也有三种,即象牙色、珍珠色及金色。

问124:不知内里是否有舍利子的舍利塔是否值得礼拜?

答124:即使其中没有舍利子,但只要忆念着佛陀的特质地礼拜它,也能获得莫大的利益。反之,即使其中真的有舍利子,但若你心散乱地礼拜它,就不能获得大利益。

问125:在禅坐面对昏沉或掉举时,可能每次都需要采用不同的对治法才有效。请问禅师要如何才能掌握及随时能善用有效的对治法?

答125:如果要克服昏沉,你应学习佛陀教目犍连尊者克服昏沉的八个方法,关于这点在之前的开示已经讲过了。如果要克服掉举,你应培育深厚的定力。

问126:有一段时间佛陀只吃马粮,这是佛陀的业障吗?

答126:是的,因为在其中一个过去世,菩萨辱骂僧团,说他们不可以吃饭,而应该吃生麦。

问127:在佛陀时代,有很多阿罗汉被牛撞死,这是他们的业障吗?还是他们太专注于经行而没有注意到牛向他们冲过来,又或是他们见到了但不让路给牛过?

答127:我想在佛陀时代并没有很多阿罗汉被牛撞死,虽然在《法句经注》及《中部注》里记载婆醯(Bahiya Daruciriya)、布古沙帝王(King Pukkusati)、麻疯病患苏巴普陀(Suppabuddha)及刽子手铜牙(Tambadathika)四人被一只受到母夜叉附身的牛撞死。婆醯是阿罗汉;布古沙帝王是阿那含圣者;苏巴普陀是须陀洹圣者;铜牙则是拥有观智的凡夫。
在其中一个过去世,他们四人都是富商的儿子,而该母夜叉则是一个美丽的妓女。有一天,他们和她一同到公园里取乐。夜晚来临时,他们决定采取如此的行动,说道:‘在这里只有我们而无他人。我们把给那个女人的一千个钱币抢回来,也抢掉她所有的金饰,杀死她之后再离去。’那位妓女听到他们的话,心想:‘这些无耻的家伙在和我取乐之后想要杀死我。我将会以牙还牙。’因此当他们在杀她时,她发愿:‘愿我变成母夜叉来杀死他们。’由于那四人的恶业及她的愿,因此在后来世他们被她杀死了。

问128:圣者是否能够观到其他圣者证悟了什么道果?

答128:圣者必须拥有他心通才能观到其他圣者证悟了什么道果,但是他只能够观到与他自己所证悟的道果同等或较低的道果,不能观到较高层次的道果。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無緣大悲寶藏觀世音 雪域境繞莊嚴淨土現
無垢智慧之王妙吉祥 普濟群萌廣被勝樂者
摧滅諸魔軍眾秘密主 等同觀音丹增嘉措是
雪國聖賢頂嚴宗喀巴 未滅輪迴惡趣祈長駐
善慧名稱足前誠祈請
最上三宝我皈依  一切罪业皆忏悔
众生善根尽随喜  正觉菩提意中持
正觉妙法及僧伽  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为利益自他故  我今即发菩提心
既发最上菩提心  饶益一切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  为利众生愿成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