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桑耶寺
[打印本页]
作者:
誓言三昧耶
时间:
2006-10-15 00:11
标题:
桑耶寺
桑耶寺
桑耶寺素有“西藏第一座寺庙”的美称,位于山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的扎玛山麓,建造于大约公元8世纪中叶的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时期。
桑耶寺有许多名字,古称“乌登勃来”,藏文寺名为“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蓝”,或者“邬策钦莫寺”,还有“无边寺”、“存想寺”、“三样寺”等名称,但一般总称为“桑耶寺”。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故事。据说,为了满足一下国王急于见到寺庙建好后景象的迫切之心,莲花生大师再展神功,在自己的手心变幻出了寺院的幻影,这让没见过“高科技”的国王赤松德赞惊呼一声:“桑耶!”(“出乎意料”的意思),于是该寺也就因国王一声惊语而有了自己的正式大号—桑耶寺。不过,比起前面那些繁琐的名字来,藏王的这声惊呼倒还容易上口一些。它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很多旅行书上都会提到这一点。
第五代赞普赤松德赞为唐朝金城公主之子,据说其出生后还曾围绕着他上演了一出藏族版本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可正所谓少时蹉跎日后却必成大器——赤松德赞后业在藏族历史上被称为“师君三尊”之一。公元754年赤松德赞执政以后为巩固政权的需要,设计除掉了崇苯的大臣,大力在雪域高原弘扬佛法抑制苯教。为此,他曾经先后两次延请“外国专家”——从印度迎请了高僧寂护,从乌杖那国请来了密宗大师莲花生入藏传经,使佛教由此开始在雪域高原扎下了根来。
赤松德赞后又授命寂护建造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寺庙桑耶寺,但建寺过程中却屡建屡垮,原因据说是此地妖气很盛,鬼魔横行。想来寂护大师大概属于书卷气较重空有满腹经纶那类“文化人”,对于这些邪魔外道就好像是“秀才遇上了兵”,一点儿招也没有。看着寺庙老是建不起来,英明的赤松德赞国王那个急啊,慌忙就把精通密宗咒术擅长降魔伏妖的莲花生请来帮忙,估计是病急乱投医,国王就当大师是一柔道黑带高手使了。不过大师也端是厉害,和邪魔外道们飞沙走石一顿开打,其间自然免不了在四处空中来水里去的(要不然现在桑耶山和山南一带怎么会留下那么多“战斗遗址”),街边混混们玩真的那儿玩得过武林正派,何况还是一“外援”,最后终于邪不压正,妖魔们们被一顿暴扁打的是鼻青脸肿落花流水,最后有的是流落异乡,逃到了偏僻的藏东崇山峻岭中;有的是“阵前起义”,被大师招安改编成“政府军”——成了佛教的护法神,这倒是不放屠刀(也)立地成了佛,比如著名的法力殊胜、暴烈的白哈尔神王以前就是苯教的神祗。
见大师多才多艺,于是英明的国王就请莲花生大师来主持桑耶寺的建设,规模仍保持寂护大师的原设计,地址则由莲花生大师亲自勘测,赞普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了奠基。寂护大师也没闲着,就任桑耶寺建成后的第一任堪布。
当然赤松德赞除了惊呼出一个寺名以外还开始认真地为寺庙做了许多工作。剃度七名贵族子弟出家为僧应该算一件。这七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史称“桑耶七觉士”。不敢说这七名年轻的子弟都是心甘情愿地出的家,其中多半也有慑于王权威仪半推半就的,但数年后他们都被委任为讲经的规范师,并因此而被后人奉为西藏藏传佛教的先驱者,声名显赫于佛教界和西藏的历史,这倒大概是他们当初怎么也没想到的吧。
桑耶寺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奇特,初入寺中,也许会被鳞次栉比殿塔林立的奇怪布局所迷惑,但你如果了解了这些单独建筑所蕴涵的意义和在整个寺庙布局中所起的作用以后,你一定会为这座在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辉煌建筑群所倾倒、所折服。桑耶寺的建筑,据说是仿照古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欧丹达菩黎寺为蓝本而建的,全寺的建筑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中央为世界中心须弥山,由一座藏、汉、天竺三种风格的三层“邬孜大殿”代表;大殿南北又建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双轮;邬孜大殿四个角上分别建有红、白、绿、黑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四周还均匀分布着4大殿和8小殿,表示四方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寺庙建筑群的外围是一道圆形的围墙所环绕,象征着世界外围的铁围山。整个寺庙的建筑布局又和密宗的曼荼罗(坛城)有几分相似。
如果你还为纷繁复杂的建筑所困的话,那么欣赏整个寺庙精妙布局的最好的地方就在邬孜大殿的顶层。在顶层居高四望,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分别是江白林、阿雅巴律林、强巴林、桑结林四大部洲,周围可见八小洲、日月殿和白黑绿红四塔星罗拱卫,精湛的构思巧妙的布局,将会让你叹为观止。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在大殿正门右前方,寺院自己新修了一座旅馆,大小与四大部洲殿相仿,在整个建筑布局中和整体风格不太协调,显得很突兀。不过这倒是方便了你我这样的旅行者。另外,在这个代表大千世界的小宇宙般的建筑群中,能有一座“属于”旅行者的建筑在我看来倒颇有点象征意义,它大概象征着旅行者和修行者最终的殊途同归吧。
邬孜大殿是桑耶寺的主殿,位于全寺的中心地带。大殿坐西向东,高为三层,底为藏式风格,中层为汉式,顶层为印度样式,因此“三样寺”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大殿和甬道回廊里均绘满了各种题材的壁画。除了一些你在其他寺庙里也能看到的传统的宗教绘画外,在桑耶寺邬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上有著名的“西藏史”壁画,画中记载了从远古传说的罗刹女与神猴结合繁衍藏族开始,一直到宗喀巴创立格鲁派,止于九世DL业绩。壁画长92米,洋洋洒洒,恢弘壮丽,被誉为西藏的“绘画史记”。此外在邬孜大殿一层和二层有“桑耶寺史记”,二层的南侧有“莲花生传记”等精美的壁画。在大殿门口左侧,有一块古老的石碑,上面记录了赤松德赞于公元779年发布的正式以佛教为吐蕃国教的教令。大门正廊上还挂着一口历经千年的唐式古钟,这是西藏历史上铸造的第一口铜钟。据说是为纪念赤松德赞第三妃没卢氏(又有一说叫“菩提氏”),她带领三十名贵族妇女削发出家,成为西藏历史上的第一批尼姑。
下载
(41.85 KB)
桑耶寺
2006-10-15 00:11
下载
(40.18 KB)
桑耶寺全景
2006-10-15 00:11
下载
(38.77 KB)
桑耶寺外景
2006-10-15 00:11
图片附件: [桑耶寺]
桑耶寺1.jpg
(2006-10-15 00:11, 41.85 KB) / 下载次数 2326
http://www.zmxh.com/bbs/attachment.php?aid=896&k=388f2183176eb7bb43082799c684c020&t=1732259786&sid=KT06iT
图片附件: [桑耶寺全景]
桑耶寺全景1.jpg
(2006-10-15 00:11, 40.18 KB) / 下载次数 2332
http://www.zmxh.com/bbs/attachment.php?aid=897&k=7ebaf3cbea23415b98859191ed506946&t=1732259786&sid=KT06iT
图片附件: [桑耶寺外景]
桑耶寺外景.jpg
(2006-10-15 00:11, 38.77 KB) / 下载次数 2377
http://www.zmxh.com/bbs/attachment.php?aid=899&k=af3347626246c0ff3bda2297b993314c&t=1732259786&sid=KT06iT
作者:
誓言三昧耶
时间:
2006-10-15 00:13
桑耶寺,在山南地区之扎囊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东北、雅鲁藏布江北岸桑耶乡的哈布山下,即扎玛山麓。为8世纪中叶墀松德赞时始建的吐蕃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典型佛教寺院,是吐蕃及后来西藏地区的重要佛教活动中心。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桑耶寺,亦称“邬策钦莫寺”或“大法-轮寺”等。它是藏族文物古迹中历史最悠久的著名寺院,也是吐蕃时期最宏伟、最壮丽的建筑。寺内珍藏和保存着自吐蕃王朝以来各个时期的历史、宗教、建筑、壁画、雕塑等遗迹,是藏族古代文化宝库之一。
寺院建筑;8世纪中叶,吐蕃赞普墀松德赞(755~797年在位)大兴佛法,迎请寂扩和莲花生入藏,仿古印度欧丹达普黎寺(即飞行寺)格局,融汉藏建筑风格于一体兴建而成。工程历时四年,殿堂总计108间,占地面积达25000平方米,以“乌孜”大殿(乌孜仁松拉康)为主体,组成一座庞大、完整的建筑群,规模宏大,殿塔林立,金碧辉煌。
乌孜大殿:即“祖拉康”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建筑面积达六千多平方米,坐西朝东,高三层。在殿的建筑吸取了西藏、内地和印度的构造风格;底层采用藏式建筑形式;中层采用汉族建筑形式;上层采用印度建筑形式。各层的壁画和塑像内容丰富,艺术精美。这种藏、汉、印合璧的建筑格调在西藏建筑史上是非常罕见的,所以人称“三样寺”。
乌孜大殿有两重围墙。外围墙范围最为壮观,四面各开一门。墙内有两层建筑:下层是宽敞的回廊,每边各有列柱二排,每排有八棱形柱22根,在四门廊处增柱一排:东、西门廊为6柱,南、北门廊为4柱。皆有石柱础,多呈覆盆形,石础上雕有莲瓣、升云纹、桃心、方框等。回廊的墙壁上满绘壁画,尤以东大门内左侧的壁画最为珍贵,有杂技、舞蹈、体育等内容;上层是僧舍,僧舍前有一排方柱的回廊。内围墙规模较小,亦有两层建筑:上下层皆有一排方柱的回廊,只是下层西、南、北三面各有3间密室,上层三面还各有一间5柱的库房地产。回廊满绘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技法高超,是西藏历史发展的形象写照。
乌孜大殿底层分为两部分:前为经堂,后为佛殿。经堂面阔7间进深4间,其左侧供有松赞干布(617?~650、墀松德赞(730~797)、汤东杰布(1385~1464)和四尊祖师塑像;右侧为七尊祖师塑像。经堂内悬挂着大小幡幢,多姿多彩。经堂与佛殿之间有三道殿门,门上有龙和升云纹等雕饰。围绕佛殿有一周回廊,回廊两壁遍绘壁画。佛殿地基抬高,殿内有明柱10根,呈八棱形,皆有石柱础,柱头没有雕饰;天花板上依据时轮金刚、极乐世界绘成团花图案;殿内壁画遍绘千佛像。佛殿后部及左右筑有厚达4.3米的隔墙,直通三层,反映了早期建筑坚固古朴的特点。佛殿内主供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像(系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像高3.9米,肩宽1.8米)头戴高冠,内着僧祗支,外着右袒式大衣,手结触地印,结跏趺坐。在释迦像前方左右两边各有5尊菩萨(高4.2米)和1尊护法神尼塑像,属早期作品。佛殿后列置经架,满置经卷。
乌孜大殿中层有明廊、佛殿等建筑。明廊有柱8根,呈八棱形,两壁绘满壁画:南壁绘有莲花生的传记画;北壁绘的是早期桑耶寺全景图。大门两侧为厚约1.3米的板壁夹墙,门上即是同样宽度的门楼。据说当时第一个来到桑耶寺的洛扎瓦大译师就住在此门楼上。佛殿主供三尊合金铜佛像,中间为无量寿佛。殿内壁画均为“藏传佛教故事”。
大殿上层是五顶相峙,按印度法式建造。殿中主供大日如来(五方佛之主尊)佛像,两边塑有阿閦佛、宝生佛、不空佛、阿弥陀佛和文殊、弥勒、观音、普贤、大势至、虚空藏、地藏、除盖障等八大菩萨,四角塑欢喜佛。
大殿东大门前有一座高达九层(“文革”时拆毁六层,现存三层)的格古康,意为“展佛殿”。每年藏历1月5日和5月16日,将巨幅释迦牟尼绣像挂在格古康的高墙上,让人们顶礼,是谓“展佛”。
十二洲:桑耶寺以象征须弥山的乌孜大殿为中心,在东、南、西、北四面分别建造江白林、阿雅巴律林、强巴林、桑结林4座神殿,代表佛经上所说的四大洲(即:东胜身洲、南澹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在四大洲的附近又建有参康(玛)林、顿穷拉巴林、达角仓玛林、甲珠甲卡林、隆丹白萨林、桑丹林、那措扎扎林、白哈贡则林八座小神殿,代表所谓的八中洲(即:南赡部洲所属的遮未罗洲和筏罗遮末罗洲;东胜身洲所属的提诃洲和毗提诃洲;西牛货属的提诃洲和毗提诃洲;西牛货洲所属的舍谛洲和纳怛罗漫怛里嗢洲;北俱卢洲所属的矩拉婆洲和骄拉婆洲),还有日、月两洲。据藏文史集《贤者喜宴》记载:“关于建造其他诸佛殿情况,《巴协》记载道:‘那有与论藏相符合的十二洲及日、月(洲)等’。首先建造了以东胜身洲为模式的半圆形(佛堂)。在中间,将清净法院洲中的五尊能仁佛等主要塑像改为新月图画,并交由螺王顶髻者(管理护卫)。总之,在十二洲中,其中心各有一门,在转经路上各有二门。而在左右的两座附属洲中的智慧妙吉祥洲中,有七尊由皮革制成的妙吉祥等佛眷属像。还有门神阎王之两尊大威德像,以及妙吉祥庄严佛像及《华严经》画图。这些均交火轮阎王(管理护卫)。在释名多室洲(即:众多证验洲)中有七尊能仁佛主要眷属画像及多种珍宝。其外部是僧侣餐室灶厨之地,这些均交予穿皮袍之龙王(管理护卫)。在南部诸佛殿中为三角形建筑,其中有伏魔密咒洲,内有能仁能伏魔状之四塑像,中央部分为《十地经》图;而转经巡礼道上有《大摩尼宝髻经》图,此外交予邬魔天女(管理护卫)。再者,如前棕之阿雅波罗洲,在该洲突出于墙壁的屋中塑有王者像一尊,该像以旃檀为骨架,以安息香为塑像之肌肤,其外以银皮敷之。此外,该洲还有大本尊佛母神像,颇罗弥佛塔,《宝箧经》图,由漆布制成一千零二尊天女像。在转经巡礼道上画有《十地经》图。上述这些交以予达摩热咱仙人八部眷属(管理护卫)。在印度洲中,有释迦尊者等印度风格的五尊主要眷属像、无量光佛像及集清净之画图。又在其前有译师之译场,每个门均可观察。这些均交予夜叉罗睺罗(管理护卫)。在西面之三座圆形寺院(洲)中,其有毗卢遮那洲,内有铜制之毗卢遮那佛像。另有佛眷属四明妃画图、毗卢现证佛。这些均交予牛夜叉(管理护卫)。 在兜率仁慈洲中,有以弥勒佛为主之七佛眷属,另有两位大威德之画图。因行恶业,致使佛教衰落,自人寿十岁起,弥勒佛使之实行善事,由是人寿始增。此外,还有二十一位顶礼度母(画像)。再者,还画有以舅臣杰擦拉囊为工头所制作的桑耶寺图,还有悔罪之诸天众图,这些均交予穿有豹(纹)衣服的空行母(管理护卫)。在虚空静虚洲中,有毗卢父王之五种本尊加持者图,十六位佛眷属闻思图,《金光明经》及三义之道等图,这些均交予银首王(管理护卫)。在北方的三个四方形洲中的诸葛亮室外洲内,有能仁佛诸眷属,其间有如下画图:在兜率天为佛母讲经图、《报恩经》图等。这些均交予以藤图为饰物的猞狮孙王(管理护卫)。在发心菩提洲中,在其间的金刚年宫圣须弥山顶处,画有如下画图:以金刚年、金刚橛及甘露旋明王三者解救灾难图,无碍莲花佛往游虚空,而有大乘心之偕众人向其请求消除障碍。并请具有十地慈心、金刚本性等等之四十二位佛为之发菩提心。又,上述碍图之间,有十方佛(即:东方宝生佛,南方无忧吉祥佛,西方焰炽佛,北方帝释佛,东南方莲花妙吉祥佛,西南方日现妙吉祥佛,西北方凶妙佛,东北方禅定象妙吉祥佛,上方喜吉祥佛,下方莲花吉祥佛)为彼等加持祝福。以上所画诸图,以及《宝云径》图,这些可往转经巡礼道上寻得,并能瞻观了知。上述诸图画均交予斯柯王及具有玫瑰步态的空行母所护卫。在宝库贝哈尔洲中,有以能仁佛为主之佛眷属图像及《父子相会经》画图。在突出于墙外的房屋之内,在其间的极为精致的仓库之中,有保护(寺院经济)收入之账目文册的护法神。这些均交予贝嘎尔王管理护卫。在雅克厦前天神满贤房屋之中,有五位能仁佛主要眷属画图,另有千佛画图等,这些均交予天神满贤(管理护卫)。在雅克厦之下方,有天神善财之房室,其间之塑像与图画相同,彼等均交予天神善财(管理护卫),此即是日月洞。东面诸洲(寺院),其色呈白水晶色;南面诸洲为蓝琉璃色;西面诸洲为红玛瑙色;北面诸洲色黄,如天然之黄金。诸洲(建筑之)墙面均饰有水纹样之波纹。在装饰方面,在洁净的(墙)外表面上又绘制出大海。再者,在西面仓芝格如洲(神殿)之上屋,有阿闍黎菩提萨埵之寝室、象牙神殿、白色下殿及灶房,这些均交予手持珊瑚的夜叉管理。南面有水浴室,内部装以旃檀,下铺烧砖。其旁,为使人产生厌离之心,遂伏‘洞伏骷髅诸像’之所云画以图画,这些均交予持杖夜叉管理护卫。在北方之威力洲中,有八根树枝,这些均为一堆刺糜树经过火祭之后形成,继之将八根树枝制成八条世龙。在中间部位,建有白色金刚手做息静调伏之塑像,此外尚画有鱼、龟、水怪等画图。”桑耶寺乌孜大殿周围这大小十二洲(即:东方慧文殊殿,其左右为笃实法庭殿和达觉尔仓芒殿;南方马头明王殿,其左右为降魔密咒殿和译经殿;西方弥勒殿,其左右为勇夫白啥尔殿和不动净虚殿:北方菩提发心殿,其左右为班杂铁网殿和白书寺库殿)大多保存至今,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几次失火,加之“文革”破坏,殿内主供佛像、壁画等多被毁坏或已改头换面,失去昔日面目。
四塔;即白、红、黑、绿塔。四塔分别在乌孜大殿四角成直线的地方,塔与殿角相距数十米。据《贤者喜宴》记载:在“十二洲”完工后,“又建白塔即大菩提塔,此塔以狮装饰,遂建成声闻之风格。(此工程)以许甫弥杰多日为工头,但其因瘟热病死去。于是许甫墀珍更赞复任工匠首领。此塔交予星面夜叉(管理护卫)。又,红塔采长寿菩萨之风格,其上饰以莲花。此塔乃那囊杰擦拉囊所建,并交予荧惑星神(管理护卫)。再者,黑塔以如来佛之遗骨为饰物,其形制系独觉佛风格。此塔乃恩兰·达扎路恭所建,交予铁嘴夜叉(管理护卫)。再者,绿塔乃法-轮如来风格,以十六门为饰物,此塔乃林氏多吉芒琼所建,交以予日面夜叉(管理护卫)”。
白塔建在大殿东南角,皆用石块,石板砌成,因塔体全为白色故名。在塔基的方形围墙上,立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在腰部以上逐层收分如阶梯,上有覆钵形塔腹。但覆钵扁平而宽大,没有龛门,宝刹上置十七环相轮。在转经道旁有十六罗汉石刻像,分别雕刻在边长为0.74米的方形石板上,极为精致。红塔建在大殿的西南角,造型极为特殊,塔身用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腰部以上呈环状纹,上部为覆钵形塔腹,宝刹之上置两段相轮,上为七环,下为九环,塔身为土红色并泛之光泽。黑塔建在大殿的西北角,塔形亦很特殊,塔身如三叠覆钵,刹盘上托宝剑。第二级相轮七环,上为瓶盖和宝珠。塔身为条砖砌成,全为黑色。绿塔建在大殿的东北角,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很高,沿阶数级而达第一层,四面各有龛室3间,内置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层。二层每面只有龛室一间,内有塑像。第三层为覆钵形的塔身,上置相轮宝刹,刹身很长。相轮分为三级,每一级自方形托盘上置相轮九环;中间一段为第二级,有相轮七环;第三级有相轮五环。伞盖上承宝瓶和宝珠。塔身为绿色琉璃砖砌成。砖为土加粗沙烧制,质地坚硬,釉色苍郁而富光泽,极其精美。四塔不仅形制奇特,而且风格古雅,是西藏稀有的文物古迹。
围墙;桑耶寺围墙呈椭圆形,周长1200米,墙上原有塔刹1008座,现不存。从“桑耶寺全景”图壁画中可看出,早期的围墙呈四方多角形。据《贤者喜宴》记载:“在多角围墙金刚步外,以一千零八座佛塔一一围绕之,每一圈上放置佛舍利一颗。”现在的椭圆形围墙是后来重修的。
壁画;桑耶寺的壁画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著称于世。几乎在寺内所有大小殿堂、回廊的壁面上都遍绘壁画,其题材有“西藏史画”、“桑耶史画”、“莲花生传”、“舞蹈杂技”、“举重柔道”、“田径赛马”等,其内容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西藏史画:绘于乌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壁面。从远古传说的罗刹女与神猴成婚,繁衍了西藏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人类开始画起,接着描述了雅隆部落的兴起;自上天迎请第一痊吐蕃赞普聂赤赞普、佛教始传西藏、松赞干布统一西藏、迎请墀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兴建大昭寺、金城公主进藏、莲花生入藏、朗达玛灭佛、阿底峡入藏、佛教在西藏的弘扬、萨迦王朝、嘎玛王朝、帕竹王朝的兴衰、宗喀巴创建格鲁派,直至每九世DL喇嘛业绩,画面长达92米,被誉为西藏的“史记”。
桑耶史画:在乌孜大殿分布较广,第一二层均有,尤以大门左侧回廊的为精。它详细地描述了桑耶寺的兴建、寺名来历的传说、莲花生建寺的情形、建寺中的降妖伏魔、寺院布局的象征意义、寺院建成后的宏伟规模、“七觉士”出家、主要塑像及各部壁画的内容,还以众多的画面渲染了寺建成后墀松德赞主持开光典礼的盛大场面。画史后面的几幅描绘了桑耶寺在明代遭受的一场大火,以及火灾后重建的情景。此外,还有噶丹、哲蚌、色拉、札札伦布四大寺和布达拉宫修建的壁画。桑耶史画完全是将“寺史志”形象化、生动化、大众化的一部连环画。
莲花生传:绘于大殿中层的明廊南壁。莲花生是把佛教密宗传入西藏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所以,壁画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莲花生进藏羊的情况、进藏途中征服群魔的情景、西藏修行传教过程、主持兴建桑耶寺等。画面中,莲花生的形象除具有明显的异域人物特征外,还画成瞠目张口的忿怒形,以示其“法力无边”。
宴前认舅图:绘于乌孜大殿内围墙中层廊道。壁画中生动地记述了藏、汉民族联姻结亲的历史事件:唐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墀德祖赞(704~755年在位)一年后,腹腔中妊有了太子。这使正宫妃子朗廊妃心生嫉妒嫉妒,她伪言声称自己已有身孕。当金城公主生出太子后,朗廊妃竟用计谋将太子夺走。金城公主十分悲伤,诸大臣也疑惑不解,于是将此事告诉了墀德祖赞。太子满周岁时,赞普设筵庆祝。筵会上,赞普居中,朗廊妃居右,金城公主和唐朝使臣居左。这时,墀德祖赞用金杯盛满酒交给小王子说道:“金杯盛此佳酿,我儿敬于舅舅手中,谁是你的生母由你决定。”小王子举步而行,朗廊妃与亲属拿出衣物、花蔓等物向他呼唤,但小王子未予理会,竟越过她们把金杯递到唐朝来的亲友手中,说道:“我是中原唐皇的外甥。”
文成公主堪舆图:壁画中,文成公主挽高髻,着长衫,单膝跪地,右手指着面前的堪舆图表,双目凝神注视。公主为藏族事业专心致志、忠贞尽瘁的美好形象已显现眼前,然而画师还在她的上方再现远山浮云,前方又添两朵含苞待放的莲花,这就更点染出了高原景色,更渲染了文成公主是度母化身的内涵。
舞蹈图;有三人舞和牦牛舞。三人舞:有3位舞女同站一排,中间一人面向后,左右两人面向前,正在翩翩起舞,步调一致,一腿微屈,一腿上抬;全裸上身,下着短裙,赤足;宝缯束发,肩披飘带,有耳环、手镯、璎珞、臂钏为饰;一手执金刚,一手持人头盖骨。牦牛舞:有两位白发长须的老人,一前一后地逗引两头牦牛,前面老人手拿青草,后面老人追赶;两头牦牛昂首张口,气势汹汹地往前奔驰,形象逼真。在旁边还有6位舞女击鼓助兴以及众多围观者。
杂技图;有爬杜高空倒立、高空展翅、覆卧钢刀等。参加人数众多。高杆上人物姿态各异:有倒立者、有做弓-箭步的、有似猴爬杆的,有双人倒立相莲的等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生动自然,栩栩如生。
举重图:举重即抱石头。有4人参加,石头很大,动作各异:一人正准备从地上抱起石头,两人已将石头抱至朐部,另一人已将石头扛上肩部。4人皆秃头,上穿长袍,下着紧腿裤,脚穿长筒靴。还有两名裁判,戴盔帽,着长袍,在旁指手画脚,真实感极强。
柔道图:共有12人参加,两两相对,均穿短裤,一方红色,一方白色,跣足。都在紧张地搏斗:有的刚交手,有的已打得不可开交,有的已摔倒在地,有的已受伤停战。两位身穿长袍的裁判:一人站于方桌上拿写有藏文“1”的木板,另一人手拿写有藏文“2”的木板,正在裁决。另外,还有两人手捧“哈达”欲献给获得胜者。观战者手舞足蹈,好像正在议论纷纷,还有的用长筒望远镜在观看。
赛跑图:有14人参加,皆头戴胡帽,跣足,穿红、白、绿三色短裤,似三方参加比赛。画面呈一线分布,形象各异;有的边跑边喊,有的正加顾同伴,有的因抢道而争吵,栩栩如生。
赛马图:有马19匹,比赛已正式开始,人人扬鞭策马俯胸奔驰;马四蹄奔腾,昂首引颈。骑手头戴胡帽,身穿长袍,脚穿长靴。一名裁判手拿短鞭指挥,好像在喊“加油”哪!这些壁画是研究我国舞蹈、杂技、体育运动的珍贵实物资料。
文物:桑耶寺的文物众多,珍贵的有砖瓦、石刻、铜钟等。
砖瓦:是桑耶寺现存数量最多、时代最早的文物之一。根据史书记载:砖瓦主要用于红、黑绿塔和王妃拉康,大多烧制于吐蕃时期。现存的砖有红、黑、绿三种颜色(绿砖施釉)。砖的形制有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子母口形四种,砖面一般都有文字(古藏文),系烧前模印而成,其内容都是表示该砖所在的方位,如“内”、“外”等。瓦的形制有板瓦、筒瓦两种,有不同型号,皆施绿釉,瓦面有藏文火印,瓦内有很细的布纹。有些板瓦和筒瓦带滴水或瓦当,滴水上饰乳钉纹、三莲瓣波浪纹;瓦当上装饰灵塔、大乳钉和莲珠纹等图案,非常精致。
石刻:桑耶寺的石刻种类繁多,刻技精湛,是西藏地区其他寺庙不多见的。
石佛像:佛殿主供的释迦牟尼像是用一块哈布山的巨石雕刻而成,像高3.9米,头戴高冠,外着右袒式大衣,手结触地印,结跏趺坐,属早期浮雕艺术珍品;千佛像九百余尊,均刻在0.4~0.5米的长方形石板上,个个高挽发髻,身着袈裟,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手势有指地、论辩、施舍、转法-轮等多种姿势,这是其他寺庙没有的;观音菩萨像2尊,为高浮雕,系四臂、八臂观音,形象逼真;四面大天王像4尊,系半浮雕,线条明晰流畅,造型生动;金刚护法像2尊,头戴塔式宝冠,身着长裙,上身袒露,右手置于腰际,左手下垂持莲花,丰乳细腰,造型优美,动感极强;罗汉像6尊,为高浮雕,形态各异;绿度母像,头戴五花宝冠,袒露上身,下着裙子,饰有耳环、项链、璎珞、臂钏、手镯、脚钏,游戏坐于莲花座上,莲座下有山,山间有护法神像;莲花生像,头戴类顶帽,手抱骷髅杖,右手持金刚杵,左手端骷髅杖,右手持金刚杵,左手端骷碗,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米拉日巴像,上身袒露,披着长发,右手支在耳旁,似在苦苦思索教理。
石狮:在大殿门前左右两旁,是被作为护卫大殿的护法神而雕塑的。高1.23米,长0.76米,嘴、鼻突出。高1.23米,长0.76米,嘴、鼻突出,额部后缩,双目有神,项系宝铃,长尾长卷,两耳下耷,俨然一尊不可缺少的大殿护法神角色;
石象:有2尊,立于大殿前廊。大石像高1.1米,长1.3米,小石象高,长均为0.5米,用汉白玉石制作,长鼻触地,身佩金鞍,雕刻得惟妙惟肖,是西藏不可多得的石刻佳品。
石刻酥汕灯:灯上刻有莲瓣等花饰,油满灯亮,别具风格。
石佛塔:为高浮雕,刻在一块高0.79米,宽0.45米,厚0.07米的石板上。佛塔高0.72米,顶端有屋檐,上盖半圆形筒瓦;塔由塔座、塔身、相轮、太阳、月亮组成。塔身共15层,第4、8、15层为覆莲形,而整个塔身又呈瓶形,宝瓶正面中部有一小佛龛,内有佛像1尊,头戴塔式宝冠,袒露上身,下着裙,双后置于胸前结转法-轮印,结跏趺坐于仰莲上。
铜钟:高1.1米,直径0.55米,重约三四百公斤。钟面铸有古藏文,记述着墀松德赞的第三妃甲茂赞母子为供“十方三宝”而铸造此钟。这口钟是甲茂赞特邀请内地汉僧大宝(仁钦)监造的。据《贤者喜宴》记载:“墀松德赞第三妃甲茂赞,自修一般,殿上又献铜钟一口。”即是指的这口铜钟,也是西藏所铸的第一口铜钟。
石碑:在乌孜大殿正门口,高3.8米,座高0.8米,以古藏文刻记了桑耶封建造情况。这是吐蕃时期的珍贵文物。
匾额:大殿正门的门楣上原挂有皇帝所题“格鲁伽蓝”的匾额,可惜今已不存。尚能见到的是大殿二门上悬挂的“大千普佑”清代匾额,长2.92米,宽1.38米,四周金龙框边,蓝地金字,图章和落款均被毁掉,不知系哪位皇帝的手笔。
金刚神舞:桑耶寺的宗教节日和宗教舞蹈非常古老。每年藏历1月10日跳金刚神舞,11日跳经藏会供金刚神舞。藏历5月15~16日又跳金刚神舞,17日再跳经藏会供金刚神舞。藏历1月10日黎明,桑耶寺僧人和周围群众使登上屋顶向东凝望,传说这天莲花生大师要骑着太阳的第一道金光重返西藏。接着跳金神舞,一千二百多年前桑耶寺的首建者藏王墀松德赞、大堪布菩提萨埵、密法师莲花生的形象都要出现于舞台,主角还有莲花身的8个化身。经藏会供金刚神舞是当年墀松德赞的王位继承人牟尼赞普在桑耶寺设立的四大供养之一,从遥远的古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堆顿曲巴”节也是由僧人扮演神舞的表演者,届时桑耶寺两位最凶猛的护法神白哈尔神王和赞玛热赞王都要出场。白哈尔和赞玛热赞王都要出场。白哈尔和赞玛热出场时,后边紧跟着100位咒师、100位比丘、100位魔女、100位武士组成的方队,狰狞威猛,令人惊心动魄。
桑耶寺在朗达寺玛禁佛时遭到破坏。后弘期,鲁梅等卫藏10人从多康返回卫藏后,分居于桑耶寺各殿,筑墙为界,传法授徒,该寺逐渐成为宁玛派道场。后因僧团内江,三王妃殿毁于兵燹。萨迦派统治时期,萨迦本钦曾对该寺进行修葺,并有萨迦派僧人住寺,遂又成为萨迦派道场。宁玛、萨迦同刹迦同刹共处。据藏文史书记载:清初桑耶寺又遭回禄之灾,现有建筑多为第六世DL时重建。热振呼图克图摄政时期,曾予以修缮。近年来,国家拨巨款进行重点维修,恢复了原貌。
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融合了藏、汉、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博,技艺高超,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嘎等文物瑰宝而驰名于世
桑耶寺藏文意为“无边寺”、“超出意想寺”、“存想寺”,始建于公元762年,建成于779年,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位于山南扎囊县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两侧,距离泽当镇38公里,桑耶寺以其殿塔林立,楼阁高阔,规模宏大,融合了藏、汉、印三种风格而造型完美的建筑和题材广博,技艺高超,绘塑精湛的壁画造像,以及众多木雕石刻、唐嘎等文物瑰宝而驰名于世。
桑耶寺是以古代印度婆罗王朝在摩揭陀所建的乌达波寺为蓝本而建造的。主殿建成以后,历代增修扩建,占地面积为4900多平方米,规模宏伟。整个建筑群完全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布局:宏伟的乌策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太阳、月亮两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轮;乌策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围均匀分布有四大殿、八小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环绕寺庙的圆形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建筑群占地面积11万余平方米。乌策大殿门口有一“兴佛盟誓”碑。多吉德殿大门外右侧有一吐蕃石碑,高3.8米,座高0.8米,碑文为古藏文(汉文为“吐蕃金石录”)。主殿门前有石狮一对,狮高1.2米、宽0.47米、高0.76米,石座为方形,上雕有方形莲花纹。寺内还有一对汉白玉石象,高1.05米,造型古朴、线条柔美,富有唐代雕刻之风,是该寺现存石雕艺术的珍品。寺内还有一口大铜钟,钟高1.1米,直径0.55米,钟上铸有古藏文,十分罕见。据《贤者喜宴》载,此铜钟是西藏地区所铸的第一口钟。桑耶寺主殿回廊及配殿均有年代久远的精美壁画。
桑耶寺是雅砻江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区之一。寺院周围树木茂盛,葱郁成林,河渠萦绕,黑颈鹤悠然觅食,可谓世外仙境,高原绿洲。
在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赞普赤松德赞之前,佛教虽早已传入西藏,但大多寺院无住寺僧人和佛教仪式。赤松德赞亲政后,决定利用佛教来巩固政权,因此,决定兴建三宝(经、律、论)所依之桑耶寺。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命在此剃度的第一批七名藏人出家为僧,号称“七觉士”,桑耶寺遂成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齐全的佛教寺院。桑耶寺的寺基由莲花生大师测定,整个寺院的建筑由寂护设计,赤松德赞主持奠基。
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从内地、印度、于阗等地邀请高僧住寺传经、译经,鼓励贵族子弟出家到桑耶寺修行,并宣布吐蕃全民一律尊信佛教,从此奠定了桑耶寺的崇高地位。历史上著名的印度佛教与汉地佛教教义之争便发生在这里。
作者:
一杯菠萝蜜
时间:
2012-1-6 21:43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作者:
缘岂
时间:
2012-2-9 15: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