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打印本页]
作者:
绛巴嘉措
时间:
2005-11-23 21:17
标题: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元讲经律论习密教土番译主聂崖沙门释智译
敬礼孺童相妙吉祥
复次吉祥持金刚 难调伏中胜调伏 勇猛超出三界内 自在金刚密中胜
眼如白莲妙端正 面貌圆满若莲华 自手执持胜金刚 时时仰上作抛掷
复次第现忿等像 亦有无边持金刚 勇猛调伏难调者 具威猛相极怖畏
于金刚尖出胜光 自手向上令抛掷 有大慈悲及智慧 方便益生极殊胜
具足喜乐安稳心 示有忿怒之形相 于行正觉行中尊 众皆来集身恭谨
向彼如来薄迦梵 究竟正觉礼敬已 于前恭敬伸合掌 端坐正念而告白
遍主与我作饶益 益我慈悲于我故 如幻网中成究竟 愿我真实获菩提
有诸烦恼乱其心 不解泥中而没溺 为利一切有情类 令获无上之果故
究竟正觉出有坏 是有情师及导师 亦大记句达真性 了知根心殊胜者
彼出有坏之智身 是大顶旋言词主 亦是智身自超出 妙吉祥智勇识者
诵彼殊胜真实名 是甚深义广大义 无比大义胜柔软 初善中善及后善
过去正觉等已说 于未来中当演说 现在究竟等正觉 亦遍数数皆宣说
大幻化网本续中 持大金刚持密咒 如彼无边诸佛敕 妙音宣畅今当说
世尊究竟正觉等 愿成真实持咒故 如我决定未出间 当勤坚固而受持
远离烦恼令无余 于诸谬解舍离故 即以无别无异心 为诸有情愿宣说
密自在者持金刚 向如来前说是言 告白毕已而合掌 以身恭敬坐其前
复次释迦出有坏 究竟正觉两足尊 于自面门殊胜舌 广长横遍令舒演
显现三种世界内 调伏四魔诸怨敌 有情皆具三恶趣 为现清净微笑相
于其清净梵音中 遍满三种世界已 为持金刚大力者 密自在主而答说
具足有大慈悲者 汝为利益有情故 具足智身妙吉祥 诵真实名是大益
能作清净除罪业 于我精勤应谛听 善哉吉祥持金刚 手持金刚汝善哉
密主我为此事故 为汝巧妙令宣说 汝今一心应谛听 唯然薄迦梵善哉
复次释迦出有坏 一切密咒大种性 密咒明咒持种性 于其三种令观察
世间及出世间性 显作世间大种性 殊胜广大手印种 大种大髻应观察
言词之主演偈颂 密咒王者具六种 将令显出于无二 无生法者自宣说
哑阿(长呼)依倚(引)乌邬(引)[口*英][口*哀](引一)阿嗃(引)[口*((起-巳+欠)-走+亢)]哑悉低(二合)哆[口*纥]哩(二 合)低(二)默捺没隆(二合)低(三)啰(上声)[口*降]没哆(四)母怛默(五)怛啰(二合)咄不啰(二合)低默(六)唵(七)末[口*则]啰(二合)帝疙折(二合)捺[宁*各](身切)渴情捺不啰(二合)默默捺呣呤(二合)怛英默捺葛(二合)也斡(引)宜说啰啊啰钵拶捺拽[石*丁]捺麻
(阿啊- 依依- 呜呜- AA- 欧欧- 昂啊- 萨提垛师地 加那 木日的 日阿杭 布垛布大 那姆 达日呀达 哇日大 那木M 嗡班匝日 第恰那 杜噶财答 巴日加加那 木日大耶 加那 嘎呀 瓦给 秀日阿 阿日阿巴匝 那呀 代 那玛)
(此下十四颂。出现三十七菩提中围。故赞金刚菩提心即是八十六名数)
如是正觉出有坏 究竟正觉啊中出 啊者一切字中胜 是大利益微妙字
诸境之内出无生 即此远离于言说 是诸说中殊胜因 令显一切诸言说
大供养者是大欲 一切有情令欢喜 大供养者即大嗔 一切烦恼广大怨
大供养者是大痴 亦愚痴心除愚痴 大供养者即大忿 即是忿恚之冤雠
大供养者大贪欲 一切贪欲皆除断 大欲即是于大乐 大安乐者大喜足
大境色与广大身 大色并及大形像 大明及与大广大 大中围者是广大
持于广大智慧器 钩烦恼钩大中胜 普闻妙闻皆广大 显中即是广大显
解者执持大幻化 大幻化中成利益 大幻化内喜中喜 大幻化中施幻术
大施主中最为尊 大持戒中持殊胜 于大忍辱即坚固 以大精进悉弃舍
以大禅定住静虑 以大智慧令持身 具足大力大方便 大愿胜智是大海
大慈自性无量边 亦是大悲胜智慧 有大智慧具大智 大解即是大方便
具大神通及大力 大力及与大速疾 复大神通大名称 大力令他令摧伏
三有大山悉能坏 持大坚固大金刚 大紧即是大雄勇 于大怖中施怖畏
尊者大种即殊胜 上师密咒大殊胜 住在于彼大乘相 大乘相中最殊胜
(此下二十四颂三句。是出现众明主中围故赞清净法界一百八名数)
广大正觉众明主 具大寂默大寂默 大密咒中令出现 有大密咒自性理
欲得十种到彼岸 住于十种彼岸中 十彼岸到是清净 即是十种彼岸理
尊者十地自在者 住在于彼十地中 具知十种之自性 持于十种清净者
十种义相义中义 自在寂默十力主 作诸利益无有遗 具有十种大自在
离彼无垢戏论主 真如自性清净王 言说真实不讳句 如其所说而依行
于无二中说无二 住于真实边际中 无我师子具音声 外道恶兽极怖畏
游行一切有义中 速疾犹若如来心 胜及最胜胜怨中 于转轮者施大力
集中之师集中胜 集王集主集自在 执持爱护大灵验 大义不受他恩念
句王句主能言词 句中自在句无边 以真实句说真实 于彼四谛宣说者
不还之中复不还 教如缘觉及独觉 种种决定超出中 彼诸大中独一因
苾刍罗汉即漏尽 调伏诸根并离欲 获得安乐无怖畏 成满清凉亦无浊
明解及与于神足 世间善逝胜明解 于我不执不执我 住于二种谛理中
能到轮回之彼岸 所作已毕住露地 于一智中而出现 以智慧器破一切
法王妙法具显现 于世间中胜明照 以法自在法中王 能演妙道令宣说
有义成就满誓愿 舍离一切诸虚妄 无尽法界实离妄 胜妙法界极无尽
具大福田胜福足 智中广大殊胜智 具足智者解有无 无二种中而积集
诸常见中胜禅定 誓修静虑是智王 自解各各皆不动 最上胜者持三身
具足正觉五身性 遍主五种智自性 首冠庄严五觉性 持五种眼离执着
令诸正觉皆增长 正觉尊子胜微妙 胜智出有出生处 出现法中离三有
独一坚固金刚性 初生已作有情主 现空性中自超出 胜智妙智如大火
以大光明遍照耀 以智慧明令显现 是有情灯智慧炬 具大威势显光明
是胜咒主明咒王 密咒王者作大益 具大肉髻稀有顶 大虚空主说种种
是诸正觉胜自性 具足有情欢喜眼 能令增长种种相 诸大仙等皆供赞
令持三种之密咒 大记句者持密咒 尊者守护三宝故 宣说最胜三乘法
真胜有义之羂索 是大执持金刚索 金刚铁钩大羂索
(此下十颂句。是出现不动佛中围。故赞大圆镜智即七十一名数)
怖畏金刚施怖畏 金刚王者六面怖 六眼六臂力具足 亦是骨相咬牙者
曷辣曷辣具百面 是狱王主魔中王 有力金刚能作怖 名称金刚金刚心
幻化金刚具大腹 金刚中生金刚主 是金刚心如虚空 不动独发相严身
所著大象生皮衣 大紧呵呵皆哮吼 希希声吼能作怖 若作笑者有响笑
金刚喜笑大哮吼 金刚勇识大勇识 金刚王者大安乐 金刚坚者大欢喜
金刚吽者吽声吼 器中执持金刚箭 金刚剑断令无余 众持金刚具金刚
一种金刚能退敌 炽焰金刚施恶眼 金刚头发如焰炽 金刚降临大降临
具足百眼金刚眼 身中具有金刚毛 金刚毛者独一身 指甲增长金刚尖
以金刚心皮坚硬 执金刚发具吉祥 以金刚鬘而庄严 呵呵响笑决定吼
具六种字金刚声 大柔和声大音声 三世界中独一音 遍虚空界声哮吼
诸有声中皆殊胜
(此下四十二颂。出现无量寿佛中围。故赞妙观察智即二百七十五名数)
真实无我真实性 即是真际无有字 宣说空性众中胜 甚深广大声哮吼
即是法螺具大声 亦法犍椎大音声 超越无住圆寂性 十方法中即大鼓
无色有色中微妙 具种种相意中生 具诸相者显吉祥 执持影相使无余
无能过中大名称 三界之中大自在 住于最极圣道中 大兴盛中之法幢
三世界中一孺童 长老尊者四生主 三十二相具庄严 三界所爱于中妙
是世间解为胜师 是世胜师无怖畏 救世间尊意无私 救中救者而无上
尽空边际悉受用 解一切中智慧海 解散一切无明壳 亦能破坏三有网
能灭无余诸烦恼 到彼轮回大海岸 胜智灌顶具头冠 真实究竟令庄严
灭除三种诸苦恼 灭三毒得三解脱 决定解脱诸障难 住于如空平等中
超越一切烦恼垢 能解三时及无师 诸有情中即大尊 功德带中之鬘带
诸有身中即解胜 虚空道中真实住 持于如意大宝珠 遍主一切宝中胜
圆满是大如意树 胜妙净瓶大中胜 能作有情诸利益 随顺有情而利益
亦解善恶及时辰 遍主解记具记句 解时及解有情根 亦能作于三解脱
具足功德解功德 解法赞叹现吉祥 吉祥之中最吉祥 吉祥名称善名称
大止息中大法筵 大欢喜中大音乐 恭敬承侍悉具足 胜喜名称性吉祥
具胜施胜是尊者 微妙归处堪归救 于世怨中胜中胜 离一切怖无有余
顶髻及髻各分埵 头发摸拶戴头冠 五面具有五种髻 五髻各系花髻带
即是秃发大勤息 行净梵行胜勤息 大苦行者建苦行 微妙净宫乔答弥
梵婆罗门解净梵 超圆寂时得净梵 脱离缠缚解脱身 解脱圆寂是圆寂
超越悲哀灭悲哀 微妙决定近出离 能除苦乐之边际 离欲身中而超越
不可比量无与等 非见非显非朗然 虽性不改亦普遍 微细无漏离种性
无尘离尘即无垢 离失舍除放过愆 最极寝寤觉自性 诸解诸明即微妙
识心超越于法性 持理即是无二智 离虚妄者默然成 修于三世正觉行
正觉无垢亦无边 最初正觉亦无因 独一智眼无垢染 具足智身即如来
以句自在广宣说 演胜丈夫法中王 宣陈微妙殊胜处 诠说师子无与等
于胜观察殊胜喜 积聚威势是入意 炽焰光中吉祥相 手臂光耀令显现
殊胜大医即尊者 能离刺痛无有上 亦是诸药枝茂树 对治诸病大怨雠
入意三界中殊胜 吉祥游宿具中围 十方一切虚空界 建立法幢极微妙
游行唯一广大伞 即具慈悲妙中围 吉祥莲华舞自在 广大边主大宝伞
具于正觉大威势 持于一切正觉身 是诸正觉大修习 是诸正觉唯正法
金刚大宝灌顶相 诸大宝性即自在 世间自在诸法性 持金刚者一切王
一切正觉即大心 一切正觉在心中 一切正觉之大身 亦是一切正觉语
金刚日是具大明 金刚月是无垢光 离欲等中是大欲 种种诸色炽焰光
金刚跏趺正等觉 执持真实究竟法 吉祥正觉莲华生 亦能摄持正觉藏
复持种种幻化王 广大正觉持明咒 聪明金刚即大剑 真实清净殊胜字
是广大乘除苦恼 金刚法者广大器 金刚甚深唧哪唧 金刚智慧依义解
诸到彼岸皆究竟 一切地中具庄严 真实清净无我法 真实智月殊胜光
广大精进幻化网 本续一切殊胜主 金刚坐者具无余 持于一切智慧身
一切殊胜妙智慧 即于心地持往复 一切正觉之大心 复持种种之化轮
是一切体殊胜性 亦持一切体自性 即无生法种种义 持于一切法自性
广大智慧刹那中 解持诸法无遗余 现解一切诸法者 胜持寂默真实际
殊胜不动自性净 持于正觉妙菩提 一切正觉现于前 智火炽焰光显盛
(此下二十四颂。赞平等性智。故即是出现宝生佛中围即一百四名数)
随乐成就微妙义 一切恶趣悉清净 诸有情中殊胜尊 一切有情令解脱
烦恼敌中独勇猛 威猛能破愚痴怨 具吉祥智而严身 执持坚固之恶相
能令动于百种手 举步相中而作舞 吉祥百手皆圆满 遍空界中令作舞
大地中围一界分 以一足跟坚踏之 以足爪甲界分内 净梵世界尽令押
无二一义法之义 即微妙义无怖义 亦种种识具色义 于心意识具相续
体义无余数欢喜 爱空之性殊胜智 舍离三有之贪欲 二有欢喜广大者
色貌鲜洁若白云 光明殊胜如秋月 亦如初出妙日轮 爪如赤铜光皎洁
头冠殊胜尖末青 胜发亦复绀青色 大宝光明具吉祥 正觉化身庄严具
诸百世界皆令动 而能具彼神足力 持于广大实性念 四念住中静虑王
以七觉支为花香 即是如来功德海 解八道支义理故 是解真实正觉道
于诸有情大分着 亦如虚空无所著 一切有情意中生 速疾犹如有情意
解诸有情根与义 能夺有情诸心意 亦解五蕴实性义 清净五蕴令受持
决定出彼诸边际 亦能出于决定中 向决定出道中住 宣说一切决定出
拔十二支三有根 持于清净十二种 具有四谛之义相 解持八种之心识
十二实义令具足 十六实性现体解 以二十种成菩提 胜解一切正觉相
一切正觉幻化身 无边亿界令出现 彼诸刹那现了解 亦解刹那诸有义
种种乘者方便理 利益去来皆了解 决定出于三乘者 住在于彼一乘果
诸烦恼界清净性 尽能灭除诸业果 过于一切江海中 寂静如行中出现
烦恼及与随烦恼 及以习气皆弃舍 以于大悲智方便 于诸有情作利益
一切想义皆弃舍 亦令灭除心识意 能缘一切有情心 亦解一切有情意
在彼一切有情心 随顺一切有情意 充满一切有情心 令诸有情心欢喜
成就究竟无错谬 一切谬解皆舍离 于三义中无疑智 诸我三种功德性
五蕴义理三时中 于诸刹那能分别 一刹那中正等觉 持于一切正觉性
无身之身身中胜 解了诸身之边际 种种诸相诸处显 大宝即是大宝首
(此下十五颂。赞成所作智。故出现有义成就佛中围。即九十五名数)
解了一切正觉者 正觉菩提即无上 出密咒处无文字 大密咒者是三种
诸密咒义令增长 大明点者无文字 大空即是五种字 空明点者六种字
种种诸空无种种 十六半半具明点 亦无支分超于数 即四静虑之初首
了解一切静虑支 明解静虑种族性 具静虑身身中胜 受用身者一切胜
化身即是殊胜身 持彼化现之种性 种种化现十方中 依法利益于有情
自在之天天中天 非天自在非天主 自在无灭天之师 作坏作坏即自在
三有寂静令超越 唯一师者有情师 名称普于十方界 施法之主广大者
备足庄严慈铠者 以慈愍心为坚甲 智慧如剑持弓-箭 欲离不解烦恼敌
能降勇猛魔怨者 兼除四种怖畏魔 亦能退诸魔军旅 究竟正觉救世间
是堪供赞礼敬处 亦是恒常承侍境 应供咏处最殊胜 真堪礼敬胜上师
一步能游三世界 如空无边实镇押 清净三明是清净 具六神通随六种
菩提勇识大勇识 大神足者超世间 达彼智慧之实性 亦获智慧之体性
一切自明令他明 殊胜丈夫于一切 超离一切诸譬喻 能智所智殊胜主
尊者即是法施主 宣说四种手印义 有情奉施殊胜主 决定所入三种住
微妙义中净吉祥 三世间中大胜福 具足吉祥皆成办 曼祖悉哩胜吉祥
(此下五颂。如次结赞五智。大圆镜清净法界妙观察平等性成所作智。如次一颂一智也)
胜施金刚我敬礼 真实边际我敬礼 出现空性我敬礼 正觉菩提我敬礼
正觉贪着我敬礼 正觉欲者我敬礼 正觉欢喜我敬礼 正觉戏论我敬礼
正觉微笑我敬礼 正觉笑者我敬礼 正觉语者我敬礼 正觉心者我敬礼
出现无者我敬礼 出现正觉我敬礼 出现虚空我敬礼 出现智者我敬礼
幻化网者我敬礼 正觉显论我敬礼 一切一切我敬礼 彼智身者我敬礼
持金刚金刚手。此妙吉祥智勇识不共真实名。是出有坏之智身一切如来之智身。汝今应当生大欢喜。满净意乐增长无上。即能清净身语意三之密。若不能究竟不能清净地者。令到彼岸福智二足皆悉圆满令其清净。义无有上。若未解者令解。未得者令得。自此至于一切如来微妙法理真实持故。我为宣说开示显解令其摄受。
持金刚金刚手。此者我于汝种性中。及一切密咒法性摄受中。而作摄受。持金刚金刚手。此真实名者。即是一切如来最极清净。真实洁净一切智智之性。身语意三之密。亦是一切正觉菩提。即能了解真实究竟诸正觉故。亦是无上一切如来。体解一切善逝法界。于诸胜中而能破坏一切诸魔之力。
一切十力中即十力之十力。一切智智性中即一切智智之性。是诸法中之敕。真实成就一切正觉。亦是一切大菩提勇识。福智二足真实究竟无垢最极清净也。亦是一切声闻缘觉出生之处。具足人天境界。是大乘之体性。出生诸菩萨行处。即一切圣道之边际也。亦是察度诸解脱道决定出生处。亦是不断如来种性。增长菩提勇识大勇识种族种性。
亦能摄伏于他一切作狂敌者。破坏一切外道。退舍四魔军将之力。亦是真实摄受一切众生。决定成熟一切趣向圣果。诸净梵四宫之静虑。诸一心之禅定也。亦是调伏身语意三。精勤禅定能离一切合集。亦舍一切烦恼及随烦恼。灭除一切障碍。解脱一切系缚。亦是解脱一切诸蕴。
灭诸乱心成办一切出生处。舍离一切盛衰事。亦能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解脱众乐胜道。令其不入轮回之中。而能转大法-轮。建立一切如来伞盖幢旗。一切妙法正法之宫。亦是菩提勇识。于密咒门而修习者速得成就。亦是了解菩萨摩诃萨精勤般若波罗蜜多之定。解了一切精勤无二戏论之空性。一切到彼岸之二足。究竟真实清净一切究竟地。
各各了解诸圣四谛。一心体解一切诸法四种念住。此真实名者。乃至一切正觉功德。能作真实究竟也。持金刚金刚手。此真实名者。能灭有情身语意三之行无余罪业。亦能清净一切有情诸恶趣类。令其退舍一切恶趣。真实断除一切业障无有遗余。能生一切相续八难者令其不生。
能灭八种怖畏。能破一切恶梦。决定能尽一切恶相。能灭一切恶见及诸恶魔。亦能远离一切怨魔之行。增长一切福善。亦能除灭诸恶觉观令其不生。破灭一切憍慢威勇我执。不生一切苦恼忧愁。亦是一切如来之心。诸菩萨之密。一切声闻缘觉之大密。一切密咒及其手印。真实增长诸不可说念及正念。增长无上善巧智。亦能具足无患诸力自在。
亦能增长吉祥柔善微妙。名称善说偈赞叹美。亦能真实除灭一切病患广大怖畏。亦是极清净中最极清净。极能作清净中最极能作清净。极成办中最极成办。极吉祥中最极吉祥。诸欲归依者为作归依。欲宫殿者为作宫殿。欲拥护者为作拥护。欲亲军将者为作军将。欲洲渚者为作洲渚。欲依仗者为作无上依仗。欲过三有大海者为作舟船。
亦是除灭一切病苦之药王。分别取舍之决智。摧诸恶见大暗之明智。能满一切有情誓愿。如摩尼宝珠。亦能获得妙吉祥智身一切智智之性。令得五眼见清净智。亦是财施法施无畏施真实舍故。令六波罗蜜而得圆满。亦是福慧二足及诸静虑。令究竟故能得十地。亦能舍离二边故。即无二法性非余法性。无绮饰故即是真实自性。
亦是如来清净智自性故。即真实边际之自性。亦能除灭百千恶见丛林故。即一切如来真空之自性。此真实名者。即是无二法性义之真实名。若有诵持演说者。是一切法不可说之自性也。持金刚金刚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依密咒门修习者。于此出有坏妙吉祥智勇识。一切如来智身无二真如之真实名。是顶髻之珠者。文字句义一切通彻。
无有遗犯亦无增减。每日三时若持若诵若读若说。思惟义理依时为他解脱。时各各应想妙吉祥智勇识身。向诸门中令心止处。于爱乐实性门中诚实作想。了解一切殊胜法智慧无浊。信心具足相续系念一心禅定者。彼诸三世及无始世。一切正觉菩提勇识等皆来集会。得解一切法并现其身。一切正觉菩提勇识。以身语意三业与自种性真实摄受。
一切正觉菩提勇识。将诸利益而作饶益。能得一切法中无怖无畏辩说无碍。复有一切诸阿罗汉声闻缘觉摄持。圣法心中亦皆现身。复有调伏一切诸恶大金刚王及持大金刚等。为护诸有情故。将变化身现种种形令其精神威势无能摄伏。能成一切密咒手印记句中围无余。密咒明咒王。并频那夜迦诸恶魔怨。并诸退坏一切他不能者及大母等。
于其昼夜各刹那时。诸威仪中潜伏其身为作救护。复有净梵帝释并释近臣。大力摧伏如伏孾童。及大自在种族猫子大黑。作戏自在狱主水神。孤屏啰鬼子母等。拥护十方世界者恒常相续。若昼若夜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睡若觉。入定出定独住在众。潜伏其身为作救护。或住村邑聚落川原。国界王宫门限门楼。大路小路四达三[山/分]。
村中店舍空舍。山薮江川丛林大丛林。若不作净昏醉放逸之处。恒常一切门中昼夜潜伏殊胜救护成胜妙乐。更复天龙施碍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与非人众曜游宿。及诸天母集主七母诸施碍母并食肉母。此合集一心一意。并诸军将眷属杂使。能为一切潜伏救护。增长精神具足色力。威势殊胜无病延寿。
持金刚金刚手。此真实名顶髻珠者。若起誓愿日日三时。无遗念诵三遍书写令读。时想念出有坏妙吉祥智勇识身。与此相同而作禅定者。以此利益故不经多时。即妙吉祥变化于像令其得见。亦见尽虚空界所处者。一切正觉菩提勇识。种种身相大有情者。于何时分依何所作。不堕地狱趣不生恶道中。不生恶种姓不生边地下贱。
亦得诸根具足不作邪见。亦不生邪见家不生无佛国中。生值佛国时不舍正法亦不远离。不生长寿天中不生饥馑疫疾刀兵等劫。不生五浊恶世不遭王怖恶怖贼怖。于世世中不逢下劣贫穷之怖。不值秽气毁谤轻贱恶名恶语之怖畏。恒常得生本性高贵胜族中。能成一切端严胜相颜色美妙。于诸世人皆悉爱乐可意。若与相随情和悦乐见者欢喜。
于诸人中端正严好。具大福相发言无滞。随所生处得宿命智。受用广大多诸部从。所受无尽眷属无尽。于有情中最极殊胜。亦复具足殊胜功能。自然具足六波罗蜜。所有功德经于净梵四宫。具足念及正念方便愿力智。亦是一切诸数义中。得无怖畏及能言说。无有愚痴句句显了。成大聪慧具有广解。无懈怠心少欲知足。利益广大情无爱着。
即是一切有情殊胜所信之处。亦成恭敬师及上师。此人先所未闻工巧技艺神通一切教法。若文若义皆悉解了。戒及活命。最极诸行最极清净微妙。出家及成近圆。不令忘失一切智智性大菩提心。决定不入声闻罗汉缘觉乘中。持金刚金刚手。如是具足无量功德。亦有如是无量无边广大功德。
持金刚金刚手。诵此真如真实名者。即是真实执持微妙丈夫者。聚集微妙福慧具足。一切正觉功德最极。速疾求故不经多时。能成真实究竟无上菩提。于多劫中不入涅盘。为诸有情中多现无上妙法。十方世界中诠演妙法。大鼓之声相续不尽。其声哮吼为大法王
唵萨末捺麻(一)哑末瓦(二)娑末瓦(三)比熟捺末日啰(二合四)哑哑[口*江]啊(五)不啰(二合)吉帝巴利熟捺(六)萨麻捺马(七)拽恧怛(八)萨末怛他遏怛(九)默捺葛野(十)曼祖悉哩巴梨说捺钉(十一)蒙巴怛影低阿(十二)唵萨末怛他遏怛[口*纥]哩捺野(十三)喝啰喝啰(十四)唵吽[口*纥]哩(十五)末遏鑁(十六)默捺蒙[怡-台+左] (十七)末机说啰(十八)摩诃钵拶(十九)萨末捺麻遏遏捺(二十)阿麻辣续巴哩熟捺(二十一)捺麻恧哩捺葛啰(三合)末哑(二十二)
(嗡萨日瓦 达日玛 巴瓦 梭巴瓦 必续代 巴杂日 阿啊 昂啊 巴给日第 巴日依 续大 萨日瓦 达日玛 雅杜打 萨日瓦 答他噶答 加那 嘎呀 曼究 希日依 巴日依 秀第大 木巴答耶第 昂啊 萨日瓦 答他噶答 师大雅 哈日阿 哈日阿 嗡轰师 巴噶万 加那 木日第 瓦给 秀日阿 玛哈 哇杂 萨日瓦 达日玛 嘎嘎那 玛啦 苏巴日依 秀答 达日玛 大度 加那 噶日巴阿)
复次吉祥持金刚 恳分欢喜而合掌 如来尊者出有坏 敬礼究竟正觉已
复次尊者密自性 持金刚之金刚王 所余种种同住处 高声如是而白言
尊者我等亦随喜 善哉善哉说善哉 为彼欲求解脱果 有情为无救度者
我等真实救度者 作护菩提大利益 宣说幻化微妙理 此是清净微妙道
亦是甚深极广大 大义有情作利益 一切正觉境界者 诸正觉等皆已说
出有坏妙吉祥智勇识。所诵真如之真实名。 出有坏世尊如来所说已毕
三世诸佛真实说 诸秘密中真实王 此妙吉祥真实名 真实无私而翻译
为护真实善根故 一切有情皆真实 真实断除诸烦恼 速成真实究竟佛
真实不解于方言 不应真实伸言词 为妙吉祥真实名 具不思议真实德
见真实益舍是非 随力真实而翻对 真实失义文倒处 智者真实复正之
哀请摄受偈
归命帝网极三际 无尽三宝垂愍念 摄受帝王增福寿 七佛祖师大圣主
文殊菩萨垂愍念 摄受施主增福寿 牟尼宝积大慈尊 文殊菩萨垂愍念
摄受弟子增福慧 果成先劫大圣主 文殊菩萨垂愍念 愿我获得无生智
妙吉祥尊大圣主 海会圣众垂愍念 摄受此会所有众 愿除为意恶因障
称意道中垂引示 尘沙惑障皆得除
发愿偈
以此善根愿成佛 成已坏诸过患怨 生老病死苦海中 广度轮回诸有情
未达真理所生处 愿获治政闲办王 精修三学得纯熟 常恒利他不退转
所有一切诸如来 究竟菩萨诸声闻 离尘垢法得坚固 诸菩提处恒恭敬
求修美誉之妙法 馥郁远布十方界 若成究竟正觉时 恒常奉献于供养
能作依主归投者 谦恭敬仰具德人 如是正觉知识处 愿我恒时而亲近
福德巩固若须弥 慧性明朗日月照 名称远布似虚空 如斯三种常愿成
寿延百载逾百秋 无病享用得增长 决定出生大乘种 如斯五种常愿成
所有怀毒来到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与众生起慈心 昼夜依时修妙法
六波罗蜜偈
现世诸物如幻化 受施能舍亦皆空 如是布施随所得 布施波罗皆圆满
坚持禁戒离垢染 具足清净无所犯 离于禁戒之取着 持戒波罗皆圆满
此身地水与火风 四法和合本性空 种种加害无嗔恚 忍辱波罗皆圆满
精进无涯决定修 懈怠垢障不能侵 身心具足如是力 精进波罗皆圆满
如幻如化诸等持 勇猛无怖之正受 犹如金刚之三昧 禅定波罗皆圆满
空无相愿三脱门 三世平等一味真 体达诸觉如如理 智慧波罗皆圆满
一切如来之所说 光明炽盛威神力 菩提勇识精进力 我今所愿皆成就
回向文
归命吉祥智勇识 诠演真实甚深义 我今读诵施众生 同获吉祥金刚智
作者:
誓言三昧耶
时间:
2005-12-15 15:28
皈依金刚上师
皈依文殊菩萨
皈依真实名经
皈依菩提圣众
作者:
福喜
时间:
2006-1-15 09:21
胜施金刚我敬礼,真实边际我敬礼,出现空性我敬礼,正觉菩提我敬礼
正觉贪着我敬礼,正觉欲者我敬礼,正觉欢喜我敬礼,正觉戏论我敬礼
正觉微笑我敬礼,正觉笑者我敬礼,正觉语者我敬礼,正觉心者我敬礼
出现无者我敬礼,出现正觉我敬礼,出现虚空我敬礼,出现智者我敬礼
幻化网者我敬礼,正觉显论我敬礼,一切一切我敬礼,彼智身者我敬礼
作者:
金刚瑜
时间:
2006-9-5 18:19
归命帝网极三际 无尽三宝垂愍念 摄受帝王增福寿 七佛祖师大圣主
文殊菩萨垂愍念 摄受施主增福寿 牟尼宝积大慈尊 文殊菩萨垂愍念
摄受弟子增福慧 果成先劫大圣主 文殊菩萨垂愍念 愿我获得无生智
妙吉祥尊大圣主 海会圣众垂愍念 摄受此会所有众 愿除为意恶因障
称意道中垂引示 尘沙惑障皆得除
作者:
金刚愷
时间:
2006-9-6 09:33
标题:
《圣妙吉祥真实名义经》之意义、重要性
◎在西藏,任何一位金刚乘的行者,一定要修持真实名经义经,任何一位活佛仁波切,都是从小就得修持《真实名义经》,诵读久后自可增长记忆,智慧明俐,才能更透达更深入真理。
◎一切法都是佛法?这话也没错,但只有空性才称得上是离戏的真实,因为,即使是意识,也只是一种幻化的现象,当体无实,即体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都只在与当体的这一个空性而已。此即我们所称之“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智慧之曼荼罗”、“羯摩曼荼罗”。
◎“真实名义经”即是在宣说四种手印,一位见到法身的佛陀,以三身四智向我们说法。三身是法身、报身、化身(法界体性身);四智为互通的,分别为东方阿閦佛不动如来的大圆镜智,南方宝生佛的平等性智,北方不空成就佛的成所作智,西方阿弥陀佛的妙观察智。
◎五方佛的曼荼罗,再加上金刚界曼荼罗及大幻化Mahamaya的曼荼罗,这七个曼荼罗共同组成《圣妙吉祥真实名义经》其功德无与伦比,十方诸佛任何方便,任何道值的修行,都俱足在此经之中。初善、中善、后善,过现未来一切诸佛都要宣说本经,任何有缘听闻本经者,必定当来得成就,这是圣妙吉祥大智文殊师利菩萨所发下的弘愿。
◎以化身佛的姿态开显报身佛的境界,此为《真实名义经》与其他经典,最大相异之处。众生有缘能得此经者,必可开显无量无边的智慧。经文只要一经其耳,至成佛前,此金刚之金刚种子,决定不消,功德亦决定不消。
◎只要能恭敬诚的供养,只要能经常的诵读,自然可明智慧,离一切有的执着,远离生死苦海的此岸。但同时一脚踏着死尸,深入生死海中,以不愿常住涅盘中的这份大悲心,出入生死海的此岸,不住此岸及彼岸,二者之间亦不住,了达一切时平等,即是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出生三世一切诸佛。以母系而言,是空行母的表征,以父系而言,则是曼殊师利的表征。但文殊师利无固定形象,一粒微尘中即是无量无边的诸佛,如何会有定相呢!
◎所有的文字经典中,都有无量无边的三世诸佛在其中,所以文殊师利菩萨发愿:只要任何众生听闻经中任何一字一句,都必定当来得成就。事实上,要成佛,最快的途径就是体会到般若的实性——无漏慧,无漏慧指的系一种无相的本来清净心。
◎印度、西藏、不分出家在家,大多因读诵真实名义经而有大感应,如月称、月宫等菩萨皆是。在当时,凡能懂得真实名义者,为当代大师。能懂真实名义经者,即能懂得密续,必为当时首座。他如密续总持者龙猛、密集金刚十九尊果境的佛的中围要义说明,亦指引用真实名义经。另如米勒日巴的老师马尔巴至那烂陀北门就学与那诺巴时,就曾听那诺巴引用五十三次真实名义经来发明说明密续中成就者最多,最讲究智慧的母系代表喜金刚的修行法。
◎修学真实名义经最有名者,为在印度西部,今喀什米尔的啤玛拉密渣(Be malamigha),将真实名义经的心中心要传给莲花生大士,此中包含化光彩虹身的化光迁转教授。
◎月称是持文殊真实名义经最有名的,其本尊即是文殊师利。宗喀巴大师亦是自幼持诵本经,甚至有许多西藏的宗师们,发愿持诵十万遍真实名义经,今生读不完来生再读,他们甚至已经没有隔阴之迷,却仍坚持着对真实名义经的持诵。
◎萨迦派的第一代祖师,亦修学真实名义经,修文殊师利法,见到文殊师利传授,包括菩提心的修行。西藏的佛法,即经萨迦派而发扬光大。
◎除了萨迦派祖师、黄教的宗喀巴大师、白教的噶玛巴,都是持诵真实名义经的。
◎香巴噶举系的法籍是所有密教各宗派中份量最精短的,集一百五十位上师的口诀心要,也只一叠六册而已。其中列于前首,极重要的部分,既真实名义经。
作者:
金刚愷
时间:
2006-9-6 18:59
凡是不懂胜初佛的人,他就不懂文殊真实名。
凡是不懂真实名的人,他就不懂金刚持的妙色身。
凡是不懂金刚持妙色身的人,他就不懂真言乘。
凡是不懂真言乘的人,就只有在轮回中待着!
他是和薄伽梵金刚持的道分开了的。
----小时轮足
(书于那烂陀寺门)
作者:
曼殊沙华
时间:
2006-9-20 10:26
皈依金刚上师
皈依文殊菩萨
皈依真实名经
皈依菩提圣众
胜施金刚我敬礼,真实边际我敬礼,出现空性我敬礼,正觉菩提我敬礼
正觉贪着我敬礼,正觉欲者我敬礼,正觉欢喜我敬礼,正觉戏论我敬礼
正觉微笑我敬礼,正觉笑者我敬礼,正觉语者我敬礼,正觉心者我敬礼
出现无者我敬礼,出现正觉我敬礼,出现虚空我敬礼,出现智者我敬礼
幻化网者我敬礼,正觉显论我敬礼,一切一切我敬礼,彼智身者我敬礼
以此善根愿成佛 成已坏诸过患怨 生老病死苦海中 广度轮回诸有情
未达真理所生处 愿获治政闲办王 精修三学得纯熟 常恒利他不退转
所有一切诸如来 究竟菩萨诸声闻 离尘垢法得坚固 诸菩提处恒恭敬
求修美誉之妙法 馥郁远布十方界 若成究竟正觉时 恒常奉献于供养
能作依主归投者 谦恭敬仰具德人 如是正觉知识处 愿我恒时而亲近
福德巩固若须弥 慧性明朗日月照 名称远布似虚空 如斯三种常愿成
寿延百载逾百秋 无病享用得增长 决定出生大乘种 如斯五种常愿成
所有怀毒来到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与众生起慈心 昼夜依时修妙法
作者:
jmh
时间:
2006-10-28 15:16
标题:
顶礼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凡是不懂胜初佛的人,他就不懂文殊真实名。
凡是不懂真实名的人,他就不懂金刚持的妙色身。
凡是不懂金刚持妙色身的人,他就不懂真言乘。
凡是不懂真言乘的人,就只有在轮回中待着!
他是和薄伽梵金刚持的道分开了的。
----小时轮足
作者:
金刚皑
时间:
2007-2-25 23:53
最上三宝我皈依 一切罪业皆忏悔
眾生善根盡隨喜 正覺菩提意中持
正覺妙法及僧伽 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為利益自他故 我今即發菩提心
既發最上菩提心 饒益一切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 為利眾生願成佛
作者:
金刚玮
时间:
2007-6-26 17:46
现世诸物如幻化 受施能舍亦皆空 如是布施随所得 布施波罗皆圆满
坚持禁戒离垢染 具足清净无所犯 离于禁戒之取着 持戒波罗皆圆满
此身地水与火风 四法和合本性空 种种加害无嗔恚 忍辱波罗皆圆满
精进无涯决定修 懈怠垢障不能侵 身心具足如是力 精进波罗皆圆满
如幻如化诸等持 勇猛无怖之正受 犹如金刚之三昧 禅定波罗皆圆满
空无相愿三脱门 三世平等一味真 体达诸觉如如理 智慧波罗皆圆满
一切如来之所说 光明炽盛威神力 菩提勇识精进力 我今所愿皆成就
作者:
祈祷上师
时间:
2007-9-24 12:28
啊!看到真是欢喜!希望一生受持!很乐意天天读诵!顶礼孺童相妙吉祥
作者:
大漠悲鸿
时间:
2007-9-30 23:00
皈依金刚上师
皈依文殊菩萨
皈依真实名经
皈依菩提圣众
作者:
梦幻达娃
时间:
2007-10-14 17:12
胜施金刚我敬礼,真实边际我敬礼,出现空性我敬礼,正觉菩提我敬礼
正觉贪着我敬礼,正觉欲者我敬礼,正觉欢喜我敬礼,正觉戏论我敬礼
正觉微笑我敬礼,正觉笑者我敬礼,正觉语者我敬礼,正觉心者我敬礼
出现无者我敬礼,出现正觉我敬礼,出现虚空我敬礼,出现智者我敬礼
幻化网者我敬礼,正觉显论我敬礼,一切一切我敬礼,彼智身者我敬礼
作者:
大地修行者
时间:
2008-7-21 12:36
顶礼上师!
皈依金刚上师
皈依文殊菩萨
皈依真实名经
皈依菩提圣众
作者:
大地修行者
时间:
2008-10-29 13:17
不动金刚广大智,金刚界中大善巧,金刚身语意坛城,于尔密界恭敬礼!
大日如来至清净,寂静金刚大欢喜,自性光明胜中胜,毘卢导师我敬礼!
宝生法王极甚深,如天中天无垢染,最胜金刚无自性,胜金刚身我敬礼!
弥陀无量寿金刚,胜中胜天无分别,证得大贪波罗蜜,胜金刚语我敬礼!
不空金刚圆满佛,一切行思皆成就,清净自性胜中生,金刚勇士我敬礼!
作者:
大地修行者
时间:
2009-2-12 16:34
以此善根愿成佛 成已坏诸过患怨 生老病死苦海中 广度轮回诸有情
未达真理所生处 愿获治政闲办王 精修三学得纯熟 常恒利他不退转
所有一切诸如来 究竟菩萨诸声闻 离尘垢法得坚固 诸菩提处恒恭敬
求修美誉之妙法 馥郁远布十方界 若成究竟正觉时 恒常奉献于供养
能作依主归投者 谦恭敬仰具德人 如是正觉知识处 愿我恒时而亲近
福德巩固若须弥 慧性明朗日月照 名称远布似虚空 如斯三种常愿成
寿延百载逾百秋 无病享用得增长 决定出生大乘种 如斯五种常愿成
所有怀毒来到此 或在地上或居空 常与众生起慈心 昼夜依时修妙法
作者:
金刚力
时间:
2010-3-28 16:05
胜施金刚我敬礼,真实边际我敬礼,出现空性我敬礼,正觉菩提我敬礼
正觉贪着我敬礼,正觉欲者我敬礼,正觉欢喜我敬礼,正觉戏论我敬礼
正觉微笑我敬礼,正觉笑者我敬礼,正觉语者我敬礼,正觉心者我敬礼
出现无者我敬礼,出现正觉我敬礼,出现虚空我敬礼,出现智者我敬礼
幻化网者我敬礼,正觉显论我敬礼,一切一切我敬礼,彼智身者我敬礼
作者:
嘎當
时间:
2010-4-14 11:35
文殊真實名經
法炬師 譯
89.4.27-28
89.4.27
《文殊真實名經》它是屬於密續,有一些人說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它是屬於瑜伽部的法,也有一些人說是屬於無上瑜伽部的法,也有一些人說它是屬於父續的法,所以有不同的說法。至於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它的釋論、註解,有非常的多。由於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的註解非常的多,所以我們今天只會先就口傳部份。一方面我們所剩下的時間好像不多,一方面《文殊真實名經》是一部非常難以了解的密續,所以先就口傳部份先傳給各位。《文殊真實名經》一開始就引述了一段梵文,梵文就是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的名稱,我們說像書名一樣,下面就有一個藏文,「禮敬 妙吉祥」,這一個是屬於譯者的禮敬。仁波切說這是稱呼他的名號。《文殊真實名經》它是梵文,所以一開始按原文這邊是先引述梵文。在這一段梵文,就是「啊呀曼諸殊利南無三喀一喀一耶」,啊呀的意思就是聖者的意思,曼諸是柔軟的意思,殊利是吉祥的意思,所以我們就是曼諸殊利就把它翻成文殊或者說曼殊師利耶,再來南無,是稱他的名號,就是禮敬的那個意思,再來就是三喀一喀一就是真實宣說的意思。一開始引述這一句的梵文,主要是讓我們了解到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是由印度那邊的梵文所翻譯過來的。
下面「敬禮孺童相妙吉祥」這一個是屬於譯者的禮敬,一般如果在經典或者說密續是從梵文翻譯成藏文的話,譯者為了讓他所翻譯的文章能夠非常好的緣故,也為了讓他在翻譯的過程沒有任何的障礙,達到最究竟的緣故,所以這些大譯師他們會在一開始的時候,先致上致敬禮。接著就是「復次吉祥持金剛」,首先「得內」就是復次的意思,復次是銜接的文字,也就是先前譯者已經將《文殊真實名經》的根源梵文引述出來,他也致上他的致敬禮了,禮敬文已經致上了,下面就要開始翻譯他的主題,就是《文殊真實名經》的本文的部份了,為了讓上、下前後相銜接的緣故,所以他就寫上「復次」這個字來作銜接動作。我們說這個「得內」如果就字面上的意思而言,它是復次,就是銜接文的意思而已,就是復次,可是它有深一層的意義在,就是非文字上的意義在,深一層的意義,「得內」梵文是「啊踏」,「啊踏」它就代表「A望」,深一層的意思,「得內」就是「A望」。「A望」的意思,「A」就代表空性,「望」就代表大樂,所以「A望」就可以成為是空樂無二智。所以「A望」就是代表空樂無二,它也代表方便和智慧,「A望」這兩個字就代表出我們所要證得的無學雙運的果位,所以就方便分而言,以「A」這個文字來作代表,智慧分而言,就是以「望」來作代表。「A望」我們還可以就基位、道位以及果位配合起來來作解釋。基位就代表勝義和世俗二諦;道位來講就是代表方便和智慧分;果位而言,就代表法身和色身這二身。至於「A望」這兩個字的意義非常的深,而且非常的廣闊,我們實在很難以用簡單的幾個言詞,來將它解釋清楚,所以我們就粗略的為各位作這樣的解釋「A望」的意思。
下面就是「吉祥持金剛」,這一個「吉祥持金剛」就闡釋出《文殊真實名經》的這一個持有者,因為藏文是「巴滇多傑嗆」,「嗆」的意思就是去持有的意思。持金剛的意思,就是他手中拿著金剛杵,一個金剛的持有者的意思。所以這邊的持金剛,就是指我們所知道的金剛手,金剛手的手就是持的意思,去持有的意思。金剛的梵文叫作Vajra。Vajra的意思就是不壞,不被摧壞,如同金剛鑽一般,不是任何的東西所能摧壞的。要來解釋它不為何所摧壞呢?我們先來解釋何為密咒金剛乘。所謂的密咒就是指方便和智慧兩個是不分離的,如同金剛一般,不被其他的東西所摧壞一樣,所以我們說密咒。一旦我們的心相續當中,生起了方便和智慧不二的道位的證悟的話,我們的心就會如同金剛一般,不隨著煩惱所摧壞了。所以持金剛就是金剛手,他手中就拿著金剛杵,那就代表他擁有這個道路,並不是手上拿著這金剛杵是要來丟向火或者是打人的,不是那個意思。金剛意思也就是它非常的堅固,不是一般的人所能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故事,佛陀有一次將金剛杵放下來,放在地上或者放在哪個地方,然後去找全國所有這些大力士來把它舉起來,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將它舉起來,後來佛陀有一個化身就是金剛手菩薩,佛陀就叫這個金剛手菩薩把它舉起來,這一個金剛手菩薩他就用他的大姆指一手就將眾人所難以舉起來的金剛杵舉起來,而且又可以這樣子揮動,意思也就是說,他的心相續當中已經有了道上的證悟了,所以他可以輕而易舉的舉起眾人所難以舉起來的金剛杵。
剛才就稍微來講了一下《文殊真實名經》,先作一個好的緣起,明天我們再繼續解釋下去。我們既然已經獲得紅、黃文殊的隨許灌頂,我們就應當以文殊菩薩來作為我們修持的增上本尊來修持,還有我們應該要依著上師的吩咐來作,每一天應該要儘量來去持誦文殊菩薩的咒語,不要間斷,你所受的菩薩戒,也應該要清淨的來持守,不要去染犯菩薩戒的十八根本墮,甚至四十六惡作也不要去染犯,接著請隨著上師來唸誦,唸誦的詞句的意思,就是說主尊您如何來作交待,我將如是的遵奉行。
89.4.28
匡正自己的意樂,思惟我們今天來聽聞此甚深妙吉祥《文殊真實名經》的釋論,是為了要饒益等同虛空般的如母眾生而求證佛果的緣故,所以我們來參與這個法會來聞法。昨天我們已經將《文殊真實名經》的梵文部份,跟各位解說過了,也將譯者的禮敬也解說過了,也講了第一句「得內巴滇多傑嗆」,「復次吉祥持金剛」,第三頁,昨天也為各位來稍微解釋一下求問此《文殊真實名經》的詣問者是金剛手菩薩,也就是這邊所說的持金剛。這邊所謂的具德持金剛,也就是指金剛手菩薩,他已經圓具了方便、智慧的果位,他也圓具了功德,所以是稱為吉祥持金剛。我們一般都說金剛乘,金剛乘的金剛這兩個字就是指方便和智慧這兩者是不二的,所以金剛乘又可以稱為是方便、智慧無二之道。所以金剛乘就是方便與智慧無二之道,這涵蓋有四續部,四續部又稱為金剛乘,所以我們稱方便、智慧無二之道,是四續部的共稱。
我們會說密咒金剛乘,或者說金剛密咒乘,可是當今的有一些人卻說現在佛教裡面的密咒是來自於外道,並非是佛教本具的,是來自於印度。為什麼有人作這樣子主張?最主要他們是認為印度的這些外道他們都會觀修本尊、持咒,甚至還修數息、氣息這一類的法,所以他們認為現在我們佛教內道裡面所說的密咒是來自於印度,可是並非所有的密咒都來自於外道。雖然外道他們有修本尊法,可是他們所修的本尊法是唯觀本尊而已,他們並沒有修方便、智慧不二的方法,內道,就佛教徒,他們所修的本尊法,卻是必須在一心上,一方面以著方便來觀修本尊,一方面也要有證空慧來輔助,所以我們佛教的密咒事實上是方便無二的。外道他們所修的密咒卻是沒有證空慧來相輔助,唯有觀修本尊這樣子,所以他們跟我們佛教徒完全是不一樣的,最主要他們外道不承許有所謂的證空慧,所以與我們佛教差異就會很大了。另外就講到說,光是觀修本尊,它的觀修法就有很多不同的。
我們現在佛教所使用的密續是有根源的,可以追溯到很多國的在世傳的密續,我們是可以有根源的,可是外道他們的密法,不見得就有根源可尋。我們知道密續除了我們可以追溯到佛陀所親說的這些卷次之外,在印度,就有很多祖師他們也都寫下很多關於佛陀所宣說的密續的註解,這些釋論也是非常多,譬如龍樹菩薩以及無著菩薩,以及月稱菩薩,以及很多這些印度以前的這些大成就者,他們寫了很多註,就是釋論,譬如說月稱菩薩他就寫了《明燈論》,甚至還有《金剛鬘》。除了我們以前的這些印度成就者他們寫了很多釋論之外,也有很多加以實修的獲得大成就的這些成就者也是非常的多。如果沒有事先在共道上修心的話,你直接趨入密咒來修學的話,那是很難以了解而且很難以獲得成就的。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也有提到,我們必須要先在共道裡面修心,先善為在共道裡面修心之後,才可以進入到密咒道來修學。你如果能夠先在共道當中善為修心之後,你就可以進入本尊法來修學,你如果在共道裡面善修心之後,沒有想要來修本尊法的話,那也是可以的。你雖然在共道裡面善為修心,可是你卻無法進入密咒道本尊法來修持的話,至少你也不需要來作其他的這些批評,因為你如果自己無法進入卻來作批評的話,可能就會犯了謗法罪。所以金剛乘密咒道可以說是一門方便和智慧無二的一個瑜伽法門。
譬如說我們來修文殊這個法門,並非只有來觀修文殊這樣子而已,而是你必須要有次第心,像昨天灌頂的時候所說的,你自己本身必須先將他化空,也就是你不可以以著見取蘊的凡夫身來現起本尊的形相,所以你必須要先將自己庸俗的身蘊,將他化空,化空之後如果具有空性的正見者,在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憶念起空性的意義,然後讓自己處於空性的禪定狀態當中,然後再以此為基礎,從空性的狀態當中,再現出本尊的形相出來。意思也就是你必須要在證空慧的這種狀態當中,現起本尊身。無空性見者是很難以將本尊法修成功的。外道他們沒有證空慧,因為外道他們主張我是所有的東西。所以外道他們主張所謂的我以及佛教所主張的我,基本上就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外道他們也有修一些起火的修持法,當今在印度裡面,也有很多印度的這些瑜伽士他們也修起火修得蠻成功的。他們也作火供。他們當今印度的這些密咒的行者,外相看起來好像跟我們佛教的密咒行者蠻相似的。所以就是因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有一些人無法加以區辨,不曉得如何來區分,所以就會搞混掉了。所以如果沒有空性的正見的話,那也是不可能有解脫可言的,更不可能進入解脫道了,因為我們知道,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執,我執一旦無法將它斷除的話,任你怎麼去修持,都無法脫離我們生死輪迴的。
在密續裡面的,甚至下三部,他們主張要修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你要成就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必須要有空性的正見,沒有空性的正見,下三部的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根本不可能成就的,無上瑜伽部的更不用說,不可能,任你怎麼去修持無上瑜伽部的本尊法,你都無法證得那樣子的果位,任你在儀軌裡面怎麼去唸觀空咒,然後再從空性當中現起本尊,你如果沒有空性的正見的話,那你再怎麼唸你都無法有所成就的。下三續部他們在修空性正見的時候,他們會安立一個名詞就稱為 不二的瑜伽。如果是無上瑜伽部的話,那就是指空樂無二。所以無上瑜伽部就是指要去證得這個空樂無二,無上瑜伽部又可以稱為是一個空樂無二的瑜伽,所以是非常的重要的,當然這邊要詮釋起來有很多可以講的,我們這邊沒有時間,接著我們再繼續看本文。「復次吉祥持金剛」金剛就是指方便和智慧無二。在金剛乘裡面,金剛杵和金剛鈴是非常重要的。至於要解釋金剛鈴和杵何以在金剛乘裡面那麼重要呢?我們這邊可能沒有時間詳細的為各位解說,就比如說我們經常都會接觸到五股金剛杵,這五股金剛杵事實上它就代表了下三續部的 不二的瑜伽,也代表了無上瑜伽部的空樂無二的瑜伽了,在這邊因為沒時間,所以我們不多作詳細的解說。所以下面請各位看,「復次吉祥持金剛」,這邊的持金剛藏文就是多傑嗆,這個「嗆」就是指持有的意思,也就是金剛手菩薩他手中拿著金剛杵,而不是我們一般所說的金剛總持,不是指他。
接著「難調伏中勝調伏」,也就是指一般世間的這些大自在天、梵天、遍入天等等這些在世間而言,他們非常的崇高、非常的有威勢、權勢的,所以他們摒著非常強烈的慢心,是屬於難調伏中的難調伏者。剛才「勝調伏」就是指金剛手菩薩他能夠調伏所有這些難調伏中的難調伏,所以稱他為是勝調伏者。下面的「勇猛超出三界內」這邊的「勇猛」就是像勇士一樣,勇猛能夠戰勝什麼?戰勝所有四魔的這些違緣。所以他能夠超出三界、勝出三界。下面「自在金剛密中勝」,這邊的度傑汪究是自在金剛,應該是金剛自在,是指不動佛部,我們在六佛部當中的,屬於不動佛部的。這邊的「密中勝」也就是指金剛手菩薩他是秘密主,意思也就是佛陀所傳密續的法是由金剛手菩薩所受持、所結集的,所以稱他為秘密主。如果就顯教的這些經典而言,來結集佛陀所傳的這些經典的主要者就是阿難尊者以及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是在經的部份,大迦葉尊者主要是在律的部份。
下面「眼如白蓮妙端正」意思是在稱揚金剛手菩薩他身上的這些相好莊嚴。下面還有一句就是「面貌圓滿若蓮華」這也是在稱揚金剛手菩薩他的相好莊嚴。下面就是「自手執持勝金剛 時時仰上作拋擲」這邊就是在講金剛手菩薩他手上拿著金剛杵,金剛杵是往虛空舉起。金剛杵往虛空這樣子舉起來有兩個,不了義而言,就是字面上看到的金剛手舉到虛空當中,了義而言就是指在金剛手的心相續當中,已經生起了空樂無二智了。接著就是講當時的一些眷屬眾那一些。下面「復次第現忿等像」也就是指這當時的眷屬眾有眾多,「等」就是指眾多的意思,通通現為忿怒相。仁波切跳過去了,第四頁這邊從「復次第現忿等像」下面這邊都是指他的這些眷屬眾,下面就跳到第五頁了。第五頁,「於金剛尖出勝光」也就是在金剛杵的杵端的地方發出智慧的火光。「自手向上令拋擲」這個意思也跟前面的「時時仰上作拋擲」第四頁的這一句意思是一樣的。這邊下面就是,「有大慈悲及智慧 方便益生極殊勝」,也就是指所有這些眷屬眾,在心相續當中具有大悲心、智慧以及饒益眾生的善巧方便。也就是他們心相續當中,具有證空慧。具有非常殊勝的善巧方便可以來作饒益眾生的事,所以說「方便益生極殊勝」。下面就是「具足喜樂安隱心」意思也就是他心相續裡面具足了歡喜還有歡樂。
(智海師譯)這邊短的四句的曼達供,這個儀軌當中如果能夠加入這兩段修七支供養還有獻曼達的話,那是非常的圓滿,如果少掉這兩段的話,也沒有遺漏的過失。
身軀的形相是忿怒身的形相,所以說「示有忿怒之形相」。再來,「與行正覺行中尊」也就是我們知道佛陀所有的利生的事業當中,以宣說佛法為最主要的,也就是佛陀轉動法輪來利益眾生為佛陀的主要的事業,這邊說「與行正覺行中尊」也就是金剛手菩薩,因為他總攝佛陀的密續的教法,所以他可以稱為是佛陀的利生事業當中,他是一位最主要的一個怙主一般的一個摒持者。「眾皆來集身恭謹」意思是指所有這些聞法的這些眷屬眾,他們以著極為恭敬虔誠的威儀,聚集在佛陀講《文殊真實名經》之處來恭聽。「向彼如來薄伽梵 究竟正覺禮敬已 於前恭敬伸合掌」也就是指這些眷屬眾來到佛陀跟前,向佛陀來致敬禮之後,非常恭敬的在佛陀的面前。這些眷屬眾非常恭敬的合掌端坐在佛陀的面前,「端坐正念而告白」,作啟白,啟白什麼呢?就是「遍主與我作饒益 益我慈悲於我故」,也就是喀大是遍主 自在,就是稱呼佛陀,請佛陀來饒益我、來成熟我,「益我慈悲於我故」請佛陀悲憫眷顧我的意思。「於幻網中成究竟 願我真實獲菩提」,這邊的《幻網》是一部密續的名字,這一部密續當中有講到究竟的無上菩提,在這邊我們祁請的這些眷屬眾就向遍主,就是佛陀來祁請說,請你恩賜我,《幻化網》當中所說的究竟無上大菩提,請佛陀恩賜他。「有諸煩惱亂其心 不解泥中而沒溺」,意思也就是說,由於有煩惱這種關係,所以心非常的混亂,被煩惱所攪亂心的意思,「不解泥中而沒溺」也就是沉溺在無知、無明的泥沼當中。「為利一切有情類 令獲無上之果故」意思就是說,沉溺在無知的泥沼當中的這些有情,為了要拯渡他們、為了要饒益他們出離泥沼的緣故,所以我務必要證得無上的佛果位,也就是現前使得所有眾生能夠脫離無知、無明的這種泥沼,究竟安置有情於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究竟正覺諸有壞 是有情師及導師」,也就是來稱呼佛陀他是圓滿的正等正覺,是薄伽梵,是眾生的上師、眾生的導師,也就是在稱揚佛陀的功德,他已經圓具一切德相,是一切眾生的上師、一切眾生的導師。「亦大記句達真性」這邊的「大記句」就是指大誓言,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如果要以一個身軀在一世當中來成就無上佛果的話,那必須依著無上瑜伽部來修持才能夠獲得,你如果不依著無上瑜伽部的法門來修持的話,是難以在一世當中證得佛果的,所以「大記句」就是指大誓言,就是指無上瑜伽部而言。「達真性」特別是指無上瑜伽部本尊壇城當中的眷屬眾而言。「了知根心殊勝者」這邊是指我能夠了知金剛乘無上瑜伽部的咒壇城裡面所有這些法門的意思。「了知根心殊勝者」也有一個講法就是說了知所有這些所化機、這些徒眾,他們各個不同的意樂、不同的戒、不同的根器的意思。「彼出有壞之智身」,「出有壞」又稱為薄伽梵,藏文是炯滇爹,意思就是他去摧壞什麼呢?摧壞四魔。「智身」也就是指智慧身,並非是我們這種粗糙的身軀,而是指空樂無二智所化現的究竟的本尊身就稱之為「智身」。
「是大頂旋言詞主」這邊的「大頂旋」就是指佛陀的頂髻,佛陀的頂髻它的最尖端的地方是我們無法真實的觀見到的。佛陀的三十二相當中其中一項就是頂髻,另外就是梵音、白毫,這三者是最主要的。這邊說佛陀的頂髻是難以完全觀照到的,意思並不是說佛陀的頂髻是非常的高,像泰國的佛像的頂髻高高聳聳的並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說它是超乎我們的想像之外的,即使你再怎麼往上去觀看,想要看到佛陀的頂髻是很難以看到的,在以前曾經有一位菩薩他想要看佛陀頂髻的最頂端,他用他的神通超越很多很多的世間,不管他再怎麼騰上去,都是無法近觀到佛陀的頂髻。下面的「言詞主」這邊就是稱揚佛陀的語的功德。剛才也有講到「大頂旋」是稱揚佛陀的身的功德,這邊的「言詞主」,就稱揚佛陀語的功德,就好像我們在稱文殊菩薩他是語自在。這邊就是稱揚佛陀的語功德,就是稱揚佛陀宣說佛法的時候,是具有無礙辯才,他可以依著弟子的根器、他的意樂,來作種種不同的宣說。「亦是智身自超出」,這邊的「智身」也是像剛才所說的一樣的是「智身」,如果是下三續部而言,就是指 不二智,這邊如果是就無上瑜伽部而言,就是指空樂無二智而言。「自超出」也就是自然湧現那個意思在,是指佛陀的智慧身,他是由證得空樂無二的智慧所湧現的,而不是由他人所給予的,而是佛陀他自己修道所證得的一個智慧身。尤其是指佛陀行於無學雙運道所證得的身,又稱為自超出的智慧身。
「妙吉祥智勇識者」這邊就是稱文殊菩薩妙吉祥,這個「智」也是一樣就是指他的智慧身,「勇識」就是指菩薩那個意思,這邊的妙吉祥這個「蔣貝」的「蔣」字,就是像昨天所說的是很柔軟的意思,也就是他超越了這些煩惱,不為煩惱所困惑,所以他的心非常調伏不粗糙,不被煩惱所困而粗糙,所以「蔣」字是柔軟的意思。這邊的智慧身就是指他的智慧是非常的殊勝異於他人,而是由他自己修道所證得的,所以是自成的。「蔣貝」的「貝」是吉祥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具有功德的意思,具有何種功德?具有二支圓滿的功德。這邊的智慧勇識可能就是指智慧尊的意思,一般在密咒裡面都有講到智慧尊還有誓言尊,這邊是指智慧尊,智慧尊是由何而成的呢?是由極微細的風心,也就是極微細的識,所以智慧身是由極微細的風心所成就的這一尊就是我們所稱的智慧尊,就是這邊所講的「智勇識者」。「誦其殊勝真實名」,這邊的「名」就是指文殊菩薩的佛號,所以這邊就是真實來宣說文殊菩薩的名號,所以「誦其殊勝真實名」的意思。「是甚深義廣大義」,也就是文殊菩薩他的名號是非常的深奧,難測其底,非常的寬廣,非常的廣博,我們難測其邊。「無比大義勝柔軟」,「無比大義」意思也就是說文殊菩薩的名號,他對於所有這些徒眾、這些所化機而言,是具有無比的大意義的,是無以擬比的大意義,是異於一般的名號的,所以說「無比大義」。極柔軟也就是他極為寂靜。
「初善中善及後善」也就是在初、中、後這三個階段,一切皆為善。「初善」也就是指我們初聞文殊菩薩的名號的時候,會在我們的心相續種下非常善的、非常好的習氣,之後,思惟他的名號也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利益,在「後善」就是在後來我們加以去實修的話,也可以帶給我們很大的利益,所以稱「初善中善及後善」。「過去正覺等已說 於未來中當演說」如過去諸佛他們一再來稱揚文殊菩薩的名號,在未來的諸佛他們也當演說文殊菩薩的名號,現在的諸佛也正演說文殊菩薩的名號,所以祁請世尊演說文殊菩薩的名號。所以下面就是「現在究竟等正覺 亦遍數數皆宣說」,現在圓滿的正等正覺的果位的諸佛,「遍」的意思就是一而再,再而三,普遍的來數數的宣說文殊菩薩的名號。「大幻化網本續中 持大金剛持密咒 如彼無邊諸佛敕」,「大幻化網本續」這是一部很大的密續,稱為《幻化網》,在那裡面也有講到說,「持大金剛」這邊就是大金剛持,「持密咒」就是密咒的持有者,也就是持明咒的持明者,無量無邊的所有這些聖眾,他們心裡面非常的歡喜。再來就是「妙音宣暢今當說」,這邊的「妙音」應該是指金剛歌,能夠堪稱為金剛歌者,就是指它裡面所歌詠的,如果下三續部而言,就是指它所歌詠的內容是 無二智,如果無上瑜伽部,就是他所歌詠的是空樂無二智,所以如果是歌詠這種內容的這些歌曲,就稱為金剛歌。「世尊究竟正覺等 願成真實持咒故」,這邊的「世尊」就是我們所稱的怙主,有情的依怙主,究竟正覺就是指圓滿正等覺的果的意思,就是一切的意思,這邊就是祁請世間的怙主,世尊以及所有圓滿正等正覺的諸佛,我為了要成辦能夠摒持密咒的一個持有者的緣故,藏文是這個意思,所以「願成真實持咒故」。「如我決定未出間 當勤堅固而受持」這意思也就是為了要饒益等同虛空般的如母眾生的緣故,乃至於我尚未證得圓滿佛果之前,我一定要堅持來摒持這一條密咒道來修持,意思也就是乃至還沒有安置一切有情於無住涅槃之前,我絕對要來修持此法而言。「遠離煩惱令無餘」先前就是祁請佛陀務必要為我宣說《文殊真實名經》,為什麼呢?為了要斷除無知、無明,遠離一切煩惱的緣故。所以下面那一句,「於諸謬解捨離故」這邊就是剛才所說的,就是為了要斷除無知、無明的緣故。「即以無別無異心」就藏文看起來就是請佛陀依著這些徒眾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意樂、不同的戒,而請你作不同的宣說。剛才那一句就是說「為諸有情願宣說」,請佛陀為一切有情依著眾生不同的根器來宣說。
「密自在者持金剛 向如來前說是言 告白畢已而合掌 以身恭敬坐其前」,也就是秘密主金剛手菩薩他向如來如是的啟白之後,然後就在佛陀的面前非常恭敬的坐在他前面合掌的坐著。意思也就是當我們在聞法、求法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要效法金剛手菩薩這種威儀,心中非常的恭敬,然後身體的威儀也要非常的虔誠。「復次釋迦出有壞 究竟正覺兩足尊」這邊的「復次」也是一樣是一個銜接詞,「釋迦」是佛陀的種姓的名字,「出」是能仁的意思,釋迦能仁出有壞這個釋迦正好是 ,能仁是釋迦出有壞,「究竟正覺兩足尊」也就是他是圓滿的正等正覺佛,他是二足尊,二足尊也就是指他是空樂無二,方便、智慧無二的二足尊,勝於天人。除了空樂無二,方便、智慧的這種意思在,是二足尊所有這意思在,還有就是說天和人類都是兩足,這邊的「尊」就是在兩足當中的最殊勝者,就是指佛陀,在下三道他們雖然也有心在,可是他們並不足以堪為接受佛陀的教法的一個容器。剛剛我們在唸誦釋迦佛讚的時候,其中有一句說,「當汝二足中尊降生時」,那一句的意思,一樣是講到二足,意思也就是說,在天和人這二足類的當中,佛陀是屬於最尊勝的。「於自面門殊勝舌 廣長橫遍令舒演」也就是指佛陀他的殊妙的舌頭,是非常的長而且非常的廣大,足以覆滿我們的面,雖然可以那麼的長、那麼的大,可以布滿整個面,可是卻不會因為這樣講話而不方便,結結巴巴,不會。舌頭是非常柔軟而且是非常的細薄,這邊就是稱揚佛陀的舌頭。
「顯現三種世界內」,也就是放出光芒,這個光芒可以遍布三世間。「調伏四魔諸冤敵」佛陀能夠調伏四魔,這個四魔就是指死魔、五蘊魔、煩惱魔以及天子魔。「有情皆具三惡趣 為現清淨微笑相」也就是佛陀他所放出的光芒為眾生來說法,為了要拯渡一切眾生出離三惡趣痛苦的緣故,所以他的臉上就現出了微笑。他這個微笑並不是像一般的微笑,佛陀微笑可以遍滿三世間,他也不輕易的展現這個微笑,為了要拯渡有情出離三惡趣苦的緣故,所以他才展現出這種微笑。當他展現微笑的時候,也同時放出無量的白色光芒。佛陀展現微笑主要是對著金剛手菩薩來展現微笑,同時也放光到三千大千世間去,所有的這些眷屬眾,他們都能夠了解到說現在佛陀要說法。佛陀展現這個微笑也放出光芒,一方面也可以拯渡一切眾生,就是防止眾生墮入三惡趣裡面。「於其清淨梵音中 遍滿三種世界已」,這邊的梵音,就是指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中的其中一個就是非常悅耳的梵音,遍滿這三種世界,梵音的梵是指真實的意思,不說假的、也不說歪曲的那個意思,非常正直的言語,就好像說我們在作沙壇城的時候,我們在壇城的第一條線就是要先畫下梵線,就好像我們今天所說的經緯線,梵線畫得正確的話,其他的線再畫下去就不會錯誤,梵線一旦歪掉的話,其他的線全部都會歪掉,所以這個梵的意思,就是非常正直的、真實的意思。梵音是具有六十種特色,所以我們說六十妙音,意思就是梵音都是非常柔軟的,非常溫和的,非常的悅耳,而且非常的適意等等的有這些特色在。梵音也跟頂髻一樣,是我們無法測其究竟的邊境是哪裡?所以我們說那是無邊的,就是無遠弗界的意思,而且梵音它是不剌耳的,不論你身處或近或遠,你聽到佛陀說法的音,都好像是對著你在講一樣,不論你身處何處。目 連他曾經有一次要測測佛陀說法的佛音到底會達到什麼地方?所以他用神通到很遙遠的地方去,可是不論他到任何一個遙遠的地方,他所聽到的佛音,就好像在佛陀的跟前聽到的聲音是一樣的。「遍滿三種世界」,這三種世界就是指天上、地上以及地下這三世間。「為持金剛大力者 密自在主而答說」也就是佛陀為了金剛手菩薩,這邊說「持金剛大力者」是指金剛手菩薩具有大威勢力,而且他是一個密自在主,也就是密主,所以佛陀是為他的祁求而開始來作答覆。
「具足有大慈悲者 汝為利益有情故 具足智身妙吉祥 誦真實名是大益」,佛陀就答覆金剛手菩薩說:「您具有大悲心,您不忍眾生受苦,你為了要拯渡一切眾生,你不為一己之利,而以利他為主,為了要饒益一切有情的緣故,所以你應該來誦文殊名經」,所以說「具足智身妙吉祥 誦真實名是大益」,也就是你來唸誦《文殊真實名經》是具有大利益的。「能作清淨除罪業,於我精懃應諦聽」,也就是這一部經能夠去除掉我們的罪業,所以你應該非常勤快的在我的跟前來諦聽。下面「善哉」是佛陀所說的,佛陀在稱讚金剛手菩薩:「善哉吉祥持金剛 手持金剛汝善哉」意思就是來稱讚金剛手菩薩說,「善哉!善哉!」很好!很好的意思。「密主我為此事故 為汝巧妙令宣說 汝今一心應諦聽」,也就是秘密主金剛手菩薩,我為了你的祁求的緣故,我現在要為你來宣說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您應該一心諦聽。這邊就是請金剛手菩薩要一心諦聽,叫他要非常的專注,不要渙散的來諦聽,遠離三器過,遠離器皿倒覆之過,遠離器皿穿漏之過,遠離器皿染垢之過。「唯然薄伽梵善哉」,就是金剛手菩薩他作這樣子的回答世尊說,世尊,善哉,好,好,我會專心的聽的意思,我們今天就暫時講到這裡。 TOP
文殊真實名經(二)
種性,以密咒而言,一般稱為種性。密咒的種性必須是大種性,也必須是總攝一切的種性者。這邊提到說「密咒大種性」,密咒大種性就是指這方便分而言,持明種性是指智慧分而言。這邊有提到三個種性,一個是一切大種性,還有一個密咒的種性,一個是持明種性,這三種種性,也可以稱為是身種性、語種性以及意種性這三種性。所以這邊的三種性就是下面這邊,「於其三種令觀察」這「三種」就是指這身、語、意三種性。「世間及出世間性」,也就是世間種性以及出世間種性,這邊的世間種性就是指附寶種性。出世間種性就是指金剛種性、蓮化種性、寶生種性等等這五種性。「顯作世間大種性」這個就是指這些天神的種性,比如說梵天、遍日天這些種性。「殊勝廣大手印種」這邊就是指大手印的殊勝種性,這一個種性跟前面的那一個「一切密咒大種性」是相關的。「大種大髻應觀察」這邊所指的種性就是更為殊勝的種性,就是頂髻種性。「言詞之主演偈頌」這邊言詞之主,就是指世尊宣說密續,所以他可以說是言詞之主,「演偈頌」就是他宣說密續。這邊就講到說,到底文殊是何種性?世尊就隨順文殊菩薩的種性而作宣說此《妙吉祥真實名經》。所以這邊的「演偈頌」也就是世尊隨順文殊的種性而作宣說這一個《妙吉祥真實名經》。所以《妙吉祥真實名經》這一部續可以說是總攝一切密續。所以這一句就是世尊他來稱揚文殊菩薩。
下面我們會看到咒語「啞啞 依依 烏烏…」這些咒語,這些咒語一一都是在讚頌文殊菩薩的。這邊下面的咒語可以說是自在咒,所以下面這一句,「密咒王者具六種」這些咒語它具有六種好像是密咒王的特色在。「將令顯出於無二 無生法者自宣說」,這邊的「無二」就是指方便、智慧無二,由方便、智慧無二而出生,「無生法者」就是自性無生之法者作此宣說。接著就進入到咒的部份了。首先從「啞啞 依依 烏烏 耶耶 窩窩 吭啞」,這邊一共有十二個字。兩個一組,兩個一組,所以共有二個六組。這邊我們如果加以解說的話,這個可以代表我們所要淨化的所淨機,也就是不清淨的世間,在南瞻部洲當中的具六界之人。在這邊就是指出我們的所淨機,我們所要淨化的基礎在什麼地方?這是指具六界的人,這六界是指什麼?就是地、水、火、風以及父精、母血,父精又稱為是白界,母血又稱為紅界,這六界就是我們的所淨機。也有另外一個計算法,就是這六界是指地、水、火、風、空、須彌,這是就外器世間而言,這個也是我們的所淨機。內情世間就是剛才所說的,地、水、火、風、白界、紅界,內情世間是我們的所淨機。就外器世間而言,就剛才所說地、水、火、風、空、須彌,如果是就另外一種講法的內情世間,也可以指六道而言。能淨道是來淨化不清淨的所淨機,能淨道就是指六種性的壇城。能淨道依著所淨機而區分成外器世間的能淨道以及內情世間的能淨道。外器世間的能淨道就是指六如來的壇城,就是譬如說金剛持、五方佛的壇城,一共是六如來的壇城,這是外器世間。如果是內情世間就是指譬如時輪金剛圓滿次第裡面所應當要修持的加行六支。剛才所說的是將這十二個咒字把它用兩個一組、兩個一組把它區分下去變成六組,這六組解釋的方式就像剛才所說的。
我們如果不將這十二個字兩個一組來區分的話,就變成十二個字了,十二組的意思,這同樣也可以依著所淨機和能淨道來作解釋,所淨機十二個如果依著時輪金剛的根本續裡面所說的,這個世間是屬於大世間,由十二塊所組成的,如果是就《俱舍論》所說,它說這是一個小世間。時輪金剛的根本續裡面有講到說這個世間是由十二個大塊所組成的,裡面也有講到一些野蠻人所住的地方,文字上是野蠻人,意思就是說他們不信因果。這些野蠻人或者說外道,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就佔了八大洲了這麼多。在時輪金剛的根本續裡面,就有講到說他住在香巴拉王國的哪個地方,香巴拉王國之外的每一個地方都有講得很清楚,比如說中國、印度或西藏等等,等等的意思就是很多地方都是這些外道所住的。當他們在畫整個世間的地圖的時候,他們都會根據時輪金剛的根本續來畫。這邊所講的就是指外器世間的所淨機,這是地上而言,就是我們說的地支,如果是就天上而言就是我們說的天干,有包括十二宮,不論是地支或者是天干的十二宮,這些都是這邊所講的外器世間,是我們所應該要淨化的所淨機。如果是就內情世間的所淨機,就是指無明到老死這之間的十二緣起支。如果就十二個字而言,它的所淨機可以是外器世間的所淨機以及內情世間的所淨機,內情世間的所淨機就是指這無明等十二緣起支,外器世間的所淨機就是指天干還有地支等這些所淨機。
如果是就能淨道而言,能淨道就是能淨化之道而言,就是指信解地等,信解地就是指資糧道還有加行道,另外還有聖者地,聖者地就包括有十地,有資糧、加行之外的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三道而言。所淨果也就是淨化之後所獲得之果。所淨機剛才有提到一個十二緣起支,這是順轉的十二緣起支,這邊所淨果就是證得逆轉的十二緣起支,例如說順轉的十二緣起支一開始是無明,這邊的逆轉十二緣起支,就是斷除無明,以此為例。所以如果能夠斷除三有的根本,也就是依著這一條能斷我執無明的三有根本這一條能斷道來修持,然後證得空性慧,隨著這一條道而修持的話,我們必然可以證得果位。以上就將這「啞啞 依依 烏烏…」這十二個種子字把它用兩種方式來解釋,一個是把它歸類成六組,一類是歸類十二個字的解說,到此為止。
我們繼續看咒語,也可以分成六等份,「薩剃朵 紇里低」,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加納目兒帝」,第三個就是「囉合」,第四個就是「卜多」,「卜答喃那你」這是第五個,「答耶答啦 巴帝答那」這是第六個,可以分為這六等分。第一個「薩剃朵 紇里低」是安住於心,再來「加納目兒帝」是智身,「加納」是智慧的智,「目兒帝」是身。第三個「囉合」是我。「卜多」就是通達、了悟的意思。再來「卜答喃那你」就是諸佛。再來就是「答耶答啦 巴帝答那」,這個是安住於三世。所以這一段的咒語可以區分成六等份,這六個部份它的解釋就像剛才所說的
文殊真實名經
蔣孜曲傑仁波切 開示
法炬師 譯
89.4.27-28
89.4.27
《文殊真實名經》它是屬於密續,有一些人說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它是屬於瑜伽部的法,也有一些人說是屬於無上瑜伽部的法,也有一些人說它是屬於父續的法,所以有不同的說法。至於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它的釋論、註解,有非常的多。由於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的註解非常的多,所以我們今天只會先就口傳部份。一方面我們所剩下的時間好像不多,一方面《文殊真實名經》是一部非常難以了解的密續,所以先就口傳部份先傳給各位。《文殊真實名經》一開始就引述了一段梵文,梵文就是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的名稱,我們說像書名一樣,下面就有一個藏文,「禮敬 妙吉祥」,這一個是屬於譯者的禮敬。仁波切說這是稱呼他的名號。《文殊真實名經》它是梵文,所以一開始按原文這邊是先引述梵文。在這一段梵文,就是「啊呀曼諸殊利南無三喀一喀一耶」,啊呀的意思就是聖者的意思,曼諸是柔軟的意思,殊利是吉祥的意思,所以我們就是曼諸殊利就把它翻成文殊或者說曼殊師利耶,再來南無,是稱他的名號,就是禮敬的那個意思,再來就是三喀一喀一就是真實宣說的意思。一開始引述這一句的梵文,主要是讓我們了解到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是由印度那邊的梵文所翻譯過來的。
下面「敬禮孺童相妙吉祥」這一個是屬於譯者的禮敬,一般如果在經典或者說密續是從梵文翻譯成藏文的話,譯者為了讓他所翻譯的文章能夠非常好的緣故,也為了讓他在翻譯的過程沒有任何的障礙,達到最究竟的緣故,所以這些大譯師他們會在一開始的時候,先致上致敬禮。接著就是「復次吉祥持金剛」,首先「得內」就是復次的意思,復次是銜接的文字,也就是先前譯者已經將《文殊真實名經》的根源梵文引述出來,他也致上他的致敬禮了,禮敬文已經致上了,下面就要開始翻譯他的主題,就是《文殊真實名經》的本文的部份了,為了讓上、下前後相銜接的緣故,所以他就寫上「復次」這個字來作銜接動作。我們說這個「得內」如果就字面上的意思而言,它是復次,就是銜接文的意思而已,就是復次,可是它有深一層的意義在,就是非文字上的意義在,深一層的意義,「得內」梵文是「啊踏」,「啊踏」它就代表「A望」,深一層的意思,「得內」就是「A望」。「A望」的意思,「A」就代表空性,「望」就代表大樂,所以「A望」就可以成為是空樂無二智。所以「A望」就是代表空樂無二,它也代表方便和智慧,「A望」這兩個字就代表出我們所要證得的無學雙運的果位,所以就方便分而言,以「A」這個文字來作代表,智慧分而言,就是以「望」來作代表。「A望」我們還可以就基位、道位以及果位配合起來來作解釋。基位就代表勝義和世俗二諦;道位來講就是代表方便和智慧分;果位而言,就代表法身和色身這二身。至於「A望」這兩個字的意義非常的深,而且非常的廣闊,我們實在很難以用簡單的幾個言詞,來將它解釋清楚,所以我們就粗略的為各位作這樣的解釋「A望」的意思。
下面就是「吉祥持金剛」,這一個「吉祥持金剛」就闡釋出《文殊真實名經》的這一個持有者,因為藏文是「巴滇多傑嗆」,「嗆」的意思就是去持有的意思。持金剛的意思,就是他手中拿著金剛杵,一個金剛的持有者的意思。所以這邊的持金剛,就是指我們所知道的金剛手,金剛手的手就是持的意思,去持有的意思。金剛的梵文叫作Vajra。Vajra的意思就是不壞,不被摧壞,如同金剛鑽一般,不是任何的東西所能摧壞的。要來解釋它不為何所摧壞呢?我們先來解釋何為密咒金剛乘。所謂的密咒就是指方便和智慧兩個是不分離的,如同金剛一般,不被其他的東西所摧壞一樣,所以我們說密咒。一旦我們的心相續當中,生起了方便和智慧不二的道位的證悟的話,我們的心就會如同金剛一般,不隨著煩惱所摧壞了。所以持金剛就是金剛手,他手中就拿著金剛杵,那就代表他擁有這個道路,並不是手上拿著這金剛杵是要來丟向火或者是打人的,不是那個意思。金剛意思也就是它非常的堅固,不是一般的人所能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故事,佛陀有一次將金剛杵放下來,放在地上或者放在哪個地方,然後去找全國所有這些大力士來把它舉起來,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將它舉起來,後來佛陀有一個化身就是金剛手菩薩,佛陀就叫這個金剛手菩薩把它舉起來,這一個金剛手菩薩他就用他的大姆指一手就將眾人所難以舉起來的金剛杵舉起來,而且又可以這樣子揮動,意思也就是說,他的心相續當中已經有了道上的證悟了,所以他可以輕而易舉的舉起眾人所難以舉起來的金剛杵。
剛才就稍微來講了一下《文殊真實名經》,先作一個好的緣起,明天我們再繼續解釋下去。我們既然已經獲得紅、黃文殊的隨許灌頂,我們就應當以文殊菩薩來作為我們修持的增上本尊來修持,還有我們應該要依著上師的吩咐來作,每一天應該要儘量來去持誦文殊菩薩的咒語,不要間斷,你所受的菩薩戒,也應該要清淨的來持守,不要去染犯菩薩戒的十八根本墮,甚至四十六惡作也不要去染犯,接著請隨著上師來唸誦,唸誦的詞句的意思,就是說主尊您如何來作交待,我將如是的遵奉行。
89.4.28
匡正自己的意樂,思惟我們今天來聽聞此甚深妙吉祥《文殊真實名經》的釋論,是為了要饒益等同虛空般的如母眾生而求證佛果的緣故,所以我們來參與這個法會來聞法。昨天我們已經將《文殊真實名經》的梵文部份,跟各位解說過了,也將譯者的禮敬也解說過了,也講了第一句「得內巴滇多傑嗆」,「復次吉祥持金剛」,第三頁,昨天也為各位來稍微解釋一下求問此《文殊真實名經》的詣問者是金剛手菩薩,也就是這邊所說的持金剛。這邊所謂的具德持金剛,也就是指金剛手菩薩,他已經圓具了方便、智慧的果位,他也圓具了功德,所以是稱為吉祥持金剛。我們一般都說金剛乘,金剛乘的金剛這兩個字就是指方便和智慧這兩者是不二的,所以金剛乘又可以稱為是方便、智慧無二之道。所以金剛乘就是方便與智慧無二之道,這涵蓋有四續部,四續部又稱為金剛乘,所以我們稱方便、智慧無二之道,是四續部的共稱。
我們會說密咒金剛乘,或者說金剛密咒乘,可是當今的有一些人卻說現在佛教裡面的密咒是來自於外道,並非是佛教本具的,是來自於印度。為什麼有人作這樣子主張?最主要他們是認為印度的這些外道他們都會觀修本尊、持咒,甚至還修數息、氣息這一類的法,所以他們認為現在我們佛教內道裡面所說的密咒是來自於印度,可是並非所有的密咒都來自於外道。雖然外道他們有修本尊法,可是他們所修的本尊法是唯觀本尊而已,他們並沒有修方便、智慧不二的方法,內道,就佛教徒,他們所修的本尊法,卻是必須在一心上,一方面以著方便來觀修本尊,一方面也要有證空慧來輔助,所以我們佛教的密咒事實上是方便無二的。外道他們所修的密咒卻是沒有證空慧來相輔助,唯有觀修本尊這樣子,所以他們跟我們佛教徒完全是不一樣的,最主要他們外道不承許有所謂的證空慧,所以與我們佛教差異就會很大了。另外就講到說,光是觀修本尊,它的觀修法就有很多不同的。
我們現在佛教所使用的密續是有根源的,可以追溯到很多國的在世傳的密續,我們是可以有根源的,可是外道他們的密法,不見得就有根源可尋。我們知道密續除了我們可以追溯到佛陀所親說的這些卷次之外,在印度,就有很多祖師他們也都寫下很多關於佛陀所宣說的密續的註解,這些釋論也是非常多,譬如龍樹菩薩以及無著菩薩,以及月稱菩薩,以及很多這些印度以前的這些大成就者,他們寫了很多註,就是釋論,譬如說月稱菩薩他就寫了《明燈論》,甚至還有《金剛鬘》。除了我們以前的這些印度成就者他們寫了很多釋論之外,也有很多加以實修的獲得大成就的這些成就者也是非常的多。如果沒有事先在共道上修心的話,你直接趨入密咒來修學的話,那是很難以了解而且很難以獲得成就的。 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也有提到,我們必須要先在共道裡面修心,先善為在共道裡面修心之後,才可以進入到密咒道來修學。你如果能夠先在共道當中善為修心之後,你就可以進入本尊法來修學,你如果在共道裡面善修心之後,沒有想要來修本尊法的話,那也是可以的。你雖然在共道裡面善為修心,可是你卻無法進入密咒道本尊法來修持的話,至少你也不需要來作其他的這些批評,因為你如果自己無法進入卻來作批評的話,可能就會犯了謗法罪。所以金剛乘密咒道可以說是一門方便和智慧無二的一個瑜伽法門。
譬如說我們來修文殊這個法門,並非只有來觀修文殊這樣子而已,而是你必須要有次第心,像昨天灌頂的時候所說的,你自己本身必須先將他化空,也就是你不可以以著見取蘊的凡夫身來現起本尊的形相,所以你必須要先將自己庸俗的身蘊,將他化空,化空之後如果具有空性的正見者,在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憶念起空性的意義,然後讓自己處於空性的禪定狀態當中,然後再以此為基礎,從空性的狀態當中,再現出本尊的形相出來。意思也就是你必須要在證空慧的這種狀態當中,現起本尊身。無空性見者是很難以將本尊法修成功的。外道他們沒有證空慧,因為外道他們主張我是所有的東西。所以外道他們主張所謂的我以及佛教所主張的我,基本上就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外道他們也有修一些起火的修持法,當今在印度裡面,也有很多印度的這些瑜伽士他們也修起火修得蠻成功的。他們也作火供。他們當今印度的這些密咒的行者,外相看起來好像跟我們佛教的密咒行者蠻相似的。所以就是因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有一些人無法加以區辨,不曉得如何來區分,所以就會搞混掉了。所以如果沒有空性的正見的話,那也是不可能有解脫可言的,更不可能進入解脫道了,因為我們知道,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執,我執一旦無法將它斷除的話,任你怎麼去修持,都無法脫離我們生死輪迴的。
在密續裡面的,甚至下三部,他們主張要修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你要成就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必須要有空性的正見,沒有空性的正見,下三部的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根本不可能成就的,無上瑜伽部的更不用說,不可能,任你怎麼去修持無上瑜伽部的本尊法,你都無法證得那樣子的果位,任你在儀軌裡面怎麼去唸觀空咒,然後再從空性當中現起本尊,你如果沒有空性的正見的話,那你再怎麼唸你都無法有所成就的。下三續部他們在修空性正見的時候,他們會安立一個名詞就稱為 不二的瑜伽。如果是無上瑜伽部的話,那就是指空樂無二。所以無上瑜伽部就是指要去證得這個空樂無二,無上瑜伽部又可以稱為是一個空樂無二的瑜伽,所以是非常的重要的,當然這邊要詮釋起來有很多可以講的,我們這邊沒有時間,接著我們再繼續看本文。「復次吉祥持金剛」金剛就是指方便和智慧無二。在金剛乘裡面,金剛杵和金剛鈴是非常重要的。至於要解釋金剛鈴和杵何以在金剛乘裡面那麼重要呢?我們這邊可能沒有時間詳細的為各位解說,就比如說我們經常都會接觸到五股金剛杵,這五股金剛杵事實上它就代表了下三續部的 不二的瑜伽,也代表了無上瑜伽部的空樂無二的瑜伽了,在這邊因為沒時間,所以我們不多作詳細的解說。所以下面請各位看,「復次吉祥持金剛」,這邊的持金剛藏文就是多傑嗆,這個「嗆」就是指持有的意思,也就是金剛手菩薩他手中拿著金剛杵,而不是我們一般所說的金剛總持,不是指他。
接著「難調伏中勝調伏」,也就是指一般世間的這些大自在天、梵天、遍入天等等這些在世間而言,他們非常的崇高、非常的有威勢、權勢的,所以他們摒著非常強烈的慢心,是屬於難調伏中的難調伏者。剛才「勝調伏」就是指金剛手菩薩他能夠調伏所有這些難調伏中的難調伏,所以稱他為是勝調伏者。下面的「勇猛超出三界內」這邊的「勇猛」就是像勇士一樣,勇猛能夠戰勝什麼?戰勝所有四魔的這些違緣。所以他能夠超出三界、勝出三界。下面「自在金剛密中勝」,這邊的度傑汪究是自在金剛,應該是金剛自在,是指不動佛部,我們在六佛部當中的,屬於不動佛部的。這邊的「密中勝」也就是指金剛手菩薩他是秘密主,意思也就是佛陀所傳密續的法是由金剛手菩薩所受持、所結集的,所以稱他為秘密主。如果就顯教的這些經典而言,來結集佛陀所傳的這些經典的主要者就是阿難尊者以及大迦葉尊者,阿難尊者是在經的部份,大迦葉尊者主要是在律的部份。
下面「眼如白蓮妙端正」意思是在稱揚金剛手菩薩他身上的這些相好莊嚴。下面還有一句就是「面貌圓滿若蓮華」這也是在稱揚金剛手菩薩他的相好莊嚴。下面就是「自手執持勝金剛 時時仰上作拋擲」這邊就是在講金剛手菩薩他手上拿著金剛杵,金剛杵是往虛空舉起。金剛杵往虛空這樣子舉起來有兩個,不了義而言,就是字面上看到的金剛手舉到虛空當中,了義而言就是指在金剛手的心相續當中,已經生起了空樂無二智了。接著就是講當時的一些眷屬眾那一些。下面「復次第現忿等像」也就是指這當時的眷屬眾有眾多,「等」就是指眾多的意思,通通現為忿怒相。仁波切跳過去了,第四頁這邊從「復次第現忿等像」下面這邊都是指他的這些眷屬眾,下面就跳到第五頁了。第五頁,「於金剛尖出勝光」也就是在金剛杵的杵端的地方發出智慧的火光。「自手向上令拋擲」這個意思也跟前面的「時時仰上作拋擲」第四頁的這一句意思是一樣的。這邊下面就是,「有大慈悲及智慧 方便益生極殊勝」,也就是指所有這些眷屬眾,在心相續當中具有大悲心、智慧以及饒益眾生的善巧方便。也就是他們心相續當中,具有證空慧。具有非常殊勝的善巧方便可以來作饒益眾生的事,所以說「方便益生極殊勝」。下面就是「具足喜樂安隱心」意思也就是他心相續裡面具足了歡喜還有歡樂。
(智海師譯)這邊短的四句的曼達供,這個儀軌當中如果能夠加入這兩段修七支供養還有獻曼達的話,那是非常的圓滿,如果少掉這兩段的話,也沒有遺漏的過失。
身軀的形相是忿怒身的形相,所以說「示有忿怒之形相」。再來,「與行正覺行中尊」也就是我們知道佛陀所有的利生的事業當中,以宣說佛法為最主要的,也就是佛陀轉動法輪來利益眾生為佛陀的主要的事業,這邊說「與行正覺行中尊」也就是金剛手菩薩,因為他總攝佛陀的密續的教法,所以他可以稱為是佛陀的利生事業當中,他是一位最主要的一個怙主一般的一個摒持者。「眾皆來集身恭謹」意思是指所有這些聞法的這些眷屬眾,他們以著極為恭敬虔誠的威儀,聚集在佛陀講《文殊真實名經》之處來恭聽。「向彼如來薄伽梵 究竟正覺禮敬已 於前恭敬伸合掌」也就是指這些眷屬眾來到佛陀跟前,向佛陀來致敬禮之後,非常恭敬的在佛陀的面前。這些眷屬眾非常恭敬的合掌端坐在佛陀的面前,「端坐正念而告白」,作啟白,啟白什麼呢?就是「遍主與我作饒益 益我慈悲於我故」,也就是喀大是遍主 自在,就是稱呼佛陀,請佛陀來饒益我、來成熟我,「益我慈悲於我故」請佛陀悲憫眷顧我的意思。「於幻網中成究竟 願我真實獲菩提」,這邊的《幻網》是一部密續的名字,這一部密續當中有講到究竟的無上菩提,在這邊我們祁請的這些眷屬眾就向遍主,就是佛陀來祁請說,請你恩賜我,《幻化網》當中所說的究竟無上大菩提,請佛陀恩賜他。「有諸煩惱亂其心 不解泥中而沒溺」,意思也就是說,由於有煩惱這種關係,所以心非常的混亂,被煩惱所攪亂心的意思,「不解泥中而沒溺」也就是沉溺在無知、無明的泥沼當中。「為利一切有情類 令獲無上之果故」意思就是說,沉溺在無知的泥沼當中的這些有情,為了要拯渡他們、為了要饒益他們出離泥沼的緣故,所以我務必要證得無上的佛果位,也就是現前使得所有眾生能夠脫離無知、無明的這種泥沼,究竟安置有情於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
「究竟正覺諸有壞 是有情師及導師」,也就是來稱呼佛陀他是圓滿的正等正覺,是薄伽梵,是眾生的上師、眾生的導師,也就是在稱揚佛陀的功德,他已經圓具一切德相,是一切眾生的上師、一切眾生的導師。「亦大記句達真性」這邊的「大記句」就是指大誓言,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如果要以一個身軀在一世當中來成就無上佛果的話,那必須依著無上瑜伽部來修持才能夠獲得,你如果不依著無上瑜伽部的法門來修持的話,是難以在一世當中證得佛果的,所以「大記句」就是指大誓言,就是指無上瑜伽部而言。「達真性」特別是指無上瑜伽部本尊壇城當中的眷屬眾而言。「了知根心殊勝者」這邊是指我能夠了知金剛乘無上瑜伽部的咒壇城裡面所有這些法門的意思。「了知根心殊勝者」也有一個講法就是說了知所有這些所化機、這些徒眾,他們各個不同的意樂、不同的戒、不同的根器的意思。「彼出有壞之智身」,「出有壞」又稱為薄伽梵,藏文是炯滇爹,意思就是他去摧壞什麼呢?摧壞四魔。「智身」也就是指智慧身,並非是我們這種粗糙的身軀,而是指空樂無二智所化現的究竟的本尊身就稱之為「智身」。
「是大頂旋言詞主」這邊的「大頂旋」就是指佛陀的頂髻,佛陀的頂髻它的最尖端的地方是我們無法真實的觀見到的。佛陀的三十二相當中其中一項就是頂髻,另外就是梵音、白毫,這三者是最主要的。這邊說佛陀的頂髻是難以完全觀照到的,意思並不是說佛陀的頂髻是非常的高,像泰國的佛像的頂髻高高聳聳的並不是那個意思,而是說它是超乎我們的想像之外的,即使你再怎麼往上去觀看,想要看到佛陀的頂髻是很難以看到的,在以前曾經有一位菩薩他想要看佛陀頂髻的最頂端,他用他的神通超越很多很多的世間,不管他再怎麼騰上去,都是無法近觀到佛陀的頂髻。下面的「言詞主」這邊就是稱揚佛陀的語的功德。剛才也有講到「大頂旋」是稱揚佛陀的身的功德,這邊的「言詞主」,就稱揚佛陀語的功德,就好像我們在稱文殊菩薩他是語自在。這邊就是稱揚佛陀的語功德,就是稱揚佛陀宣說佛法的時候,是具有無礙辯才,他可以依著弟子的根器、他的意樂,來作種種不同的宣說。「亦是智身自超出」,這邊的「智身」也是像剛才所說的一樣的是「智身」,如果是下三續部而言,就是指 不二智,這邊如果是就無上瑜伽部而言,就是指空樂無二智而言。「自超出」也就是自然湧現那個意思在,是指佛陀的智慧身,他是由證得空樂無二的智慧所湧現的,而不是由他人所給予的,而是佛陀他自己修道所證得的一個智慧身。尤其是指佛陀行於無學雙運道所證得的身,又稱為自超出的智慧身。
「妙吉祥智勇識者」這邊就是稱文殊菩薩妙吉祥,這個「智」也是一樣就是指他的智慧身,「勇識」就是指菩薩那個意思,這邊的妙吉祥這個「蔣貝」的「蔣」字,就是像昨天所說的是很柔軟的意思,也就是他超越了這些煩惱,不為煩惱所困惑,所以他的心非常調伏不粗糙,不被煩惱所困而粗糙,所以「蔣」字是柔軟的意思。這邊的智慧身就是指他的智慧是非常的殊勝異於他人,而是由他自己修道所證得的,所以是自成的。「蔣貝」的「貝」是吉祥的意思,也可以說是具有功德的意思,具有何種功德?具有二支圓滿的功德。這邊的智慧勇識可能就是指智慧尊的意思,一般在密咒裡面都有講到智慧尊還有誓言尊,這邊是指智慧尊,智慧尊是由何而成的呢?是由極微細的風心,也就是極微細的識,所以智慧身是由極微細的風心所成就的這一尊就是我們所稱的智慧尊,就是這邊所講的「智勇識者」。「誦其殊勝真實名」,這邊的「名」就是指文殊菩薩的佛號,所以這邊就是真實來宣說文殊菩薩的名號,所以「誦其殊勝真實名」的意思。「是甚深義廣大義」,也就是文殊菩薩他的名號是非常的深奧,難測其底,非常的寬廣,非常的廣博,我們難測其邊。「無比大義勝柔軟」,「無比大義」意思也就是說文殊菩薩的名號,他對於所有這些徒眾、這些所化機而言,是具有無比的大意義的,是無以擬比的大意義,是異於一般的名號的,所以說「無比大義」。極柔軟也就是他極為寂靜。
「初善中善及後善」也就是在初、中、後這三個階段,一切皆為善。「初善」也就是指我們初聞文殊菩薩的名號的時候,會在我們的心相續種下非常善的、非常好的習氣,之後,思惟他的名號也會帶給我們很大的利益,在「後善」就是在後來我們加以去實修的話,也可以帶給我們很大的利益,所以稱「初善中善及後善」。「過去正覺等已說 於未來中當演說」如過去諸佛他們一再來稱揚文殊菩薩的名號,在未來的諸佛他們也當演說文殊菩薩的名號,現在的諸佛也正演說文殊菩薩的名號,所以祁請世尊演說文殊菩薩的名號。所以下面就是「現在究竟等正覺 亦遍數數皆宣說」,現在圓滿的正等正覺的果位的諸佛,「遍」的意思就是一而再,再而三,普遍的來數數的宣說文殊菩薩的名號。「大幻化網本續中 持大金剛持密咒 如彼無邊諸佛敕」,「大幻化網本續」這是一部很大的密續,稱為《幻化網》,在那裡面也有講到說,「持大金剛」這邊就是大金剛持,「持密咒」就是密咒的持有者,也就是持明咒的持明者,無量無邊的所有這些聖眾,他們心裡面非常的歡喜。再來就是「妙音宣暢今當說」,這邊的「妙音」應該是指金剛歌,能夠堪稱為金剛歌者,就是指它裡面所歌詠的,如果下三續部而言,就是指它所歌詠的內容是 無二智,如果無上瑜伽部,就是他所歌詠的是空樂無二智,所以如果是歌詠這種內容的這些歌曲,就稱為金剛歌。「世尊究竟正覺等 願成真實持咒故」,這邊的「世尊」就是我們所稱的怙主,有情的依怙主,究竟正覺就是指圓滿正等覺的果的意思,就是一切的意思,這邊就是祁請世間的怙主,世尊以及所有圓滿正等正覺的諸佛,我為了要成辦能夠摒持密咒的一個持有者的緣故,藏文是這個意思,所以「願成真實持咒故」。「如我決定未出間 當勤堅固而受持」這意思也就是為了要饒益等同虛空般的如母眾生的緣故,乃至於我尚未證得圓滿佛果之前,我一定要堅持來摒持這一條密咒道來修持,意思也就是乃至還沒有安置一切有情於無住涅槃之前,我絕對要來修持此法而言。「遠離煩惱令無餘」先前就是祁請佛陀務必要為我宣說《文殊真實名經》,為什麼呢?為了要斷除無知、無明,遠離一切煩惱的緣故。所以下面那一句,「於諸謬解捨離故」這邊就是剛才所說的,就是為了要斷除無知、無明的緣故。「即以無別無異心」就藏文看起來就是請佛陀依著這些徒眾不同的根基、不同的意樂、不同的戒,而請你作不同的宣說。剛才那一句就是說「為諸有情願宣說」,請佛陀為一切有情依著眾生不同的根器來宣說。
「密自在者持金剛 向如來前說是言 告白畢已而合掌 以身恭敬坐其前」,也就是秘密主金剛手菩薩他向如來如是的啟白之後,然後就在佛陀的面前非常恭敬的坐在他前面合掌的坐著。意思也就是當我們在聞法、求法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要效法金剛手菩薩這種威儀,心中非常的恭敬,然後身體的威儀也要非常的虔誠。「復次釋迦出有壞 究竟正覺兩足尊」這邊的「復次」也是一樣是一個銜接詞,「釋迦」是佛陀的種姓的名字,「出」是能仁的意思,釋迦能仁出有壞這個釋迦正好是 ,能仁是釋迦出有壞,「究竟正覺兩足尊」也就是他是圓滿的正等正覺佛,他是二足尊,二足尊也就是指他是空樂無二,方便、智慧無二的二足尊,勝於天人。除了空樂無二,方便、智慧的這種意思在,是二足尊所有這意思在,還有就是說天和人類都是兩足,這邊的「尊」就是在兩足當中的最殊勝者,就是指佛陀,在下三道他們雖然也有心在,可是他們並不足以堪為接受佛陀的教法的一個容器。剛剛我們在唸誦釋迦佛讚的時候,其中有一句說,「當汝二足中尊降生時」,那一句的意思,一樣是講到二足,意思也就是說,在天和人這二足類的當中,佛陀是屬於最尊勝的。「於自面門殊勝舌 廣長橫遍令舒演」也就是指佛陀他的殊妙的舌頭,是非常的長而且非常的廣大,足以覆滿我們的面,雖然可以那麼的長、那麼的大,可以布滿整個面,可是卻不會因為這樣講話而不方便,結結巴巴,不會。舌頭是非常柔軟而且是非常的細薄,這邊就是稱揚佛陀的舌頭。
「顯現三種世界內」,也就是放出光芒,這個光芒可以遍布三世間。「調伏四魔諸冤敵」佛陀能夠調伏四魔,這個四魔就是指死魔、五蘊魔、煩惱魔以及天子魔。「有情皆具三惡趣 為現清淨微笑相」也就是佛陀他所放出的光芒為眾生來說法,為了要拯渡一切眾生出離三惡趣痛苦的緣故,所以他的臉上就現出了微笑。他這個微笑並不是像一般的微笑,佛陀微笑可以遍滿三世間,他也不輕易的展現這個微笑,為了要拯渡有情出離三惡趣苦的緣故,所以他才展現出這種微笑。當他展現微笑的時候,也同時放出無量的白色光芒。佛陀展現微笑主要是對著金剛手菩薩來展現微笑,同時也放光到三千大千世間去,所有的這些眷屬眾,他們都能夠了解到說現在佛陀要說法。佛陀展現這個微笑也放出光芒,一方面也可以拯渡一切眾生,就是防止眾生墮入三惡趣裡面。「於其清淨梵音中 遍滿三種世界已」,這邊的梵音,就是指佛陀的三十二相之中的其中一個就是非常悅耳的梵音,遍滿這三種世界,梵音的梵是指真實的意思,不說假的、也不說歪曲的那個意思,非常正直的言語,就好像說我們在作沙壇城的時候,我們在壇城的第一條線就是要先畫下梵線,就好像我們今天所說的經緯線,梵線畫得正確的話,其他的線再畫下去就不會錯誤,梵線一旦歪掉的話,其他的線全部都會歪掉,所以這個梵的意思,就是非常正直的、真實的意思。梵音是具有六十種特色,所以我們說六十妙音,意思就是梵音都是非常柔軟的,非常溫和的,非常的悅耳,而且非常的適意等等的有這些特色在。梵音也跟頂髻一樣,是我們無法測其究竟的邊境是哪裡?所以我們說那是無邊的,就是無遠弗界的意思,而且梵音它是不剌耳的,不論你身處或近或遠,你聽到佛陀說法的音,都好像是對著你在講一樣,不論你身處何處。目 連他曾經有一次要測測佛陀說法的佛音到底會達到什麼地方?所以他用神通到很遙遠的地方去,可是不論他到任何一個遙遠的地方,他所聽到的佛音,就好像在佛陀的跟前聽到的聲音是一樣的。「遍滿三種世界」,這三種世界就是指天上、地上以及地下這三世間。「為持金剛大力者 密自在主而答說」也就是佛陀為了金剛手菩薩,這邊說「持金剛大力者」是指金剛手菩薩具有大威勢力,而且他是一個密自在主,也就是密主,所以佛陀是為他的祁求而開始來作答覆。
「具足有大慈悲者 汝為利益有情故 具足智身妙吉祥 誦真實名是大益」,佛陀就答覆金剛手菩薩說:「您具有大悲心,您不忍眾生受苦,你為了要拯渡一切眾生,你不為一己之利,而以利他為主,為了要饒益一切有情的緣故,所以你應該來誦文殊名經」,所以說「具足智身妙吉祥 誦真實名是大益」,也就是你來唸誦《文殊真實名經》是具有大利益的。「能作清淨除罪業,於我精懃應諦聽」,也就是這一部經能夠去除掉我們的罪業,所以你應該非常勤快的在我的跟前來諦聽。下面「善哉」是佛陀所說的,佛陀在稱讚金剛手菩薩:「善哉吉祥持金剛 手持金剛汝善哉」意思就是來稱讚金剛手菩薩說,「善哉!善哉!」很好!很好的意思。「密主我為此事故 為汝巧妙令宣說 汝今一心應諦聽」,也就是秘密主金剛手菩薩,我為了你的祁求的緣故,我現在要為你來宣說這一部《文殊真實名經》,您應該一心諦聽。這邊就是請金剛手菩薩要一心諦聽,叫他要非常的專注,不要渙散的來諦聽,遠離三器過,遠離器皿倒覆之過,遠離器皿穿漏之過,遠離器皿染垢之過。「唯然薄伽梵善哉」,就是金剛手菩薩他作這樣子的回答世尊說,世尊,善哉,好,好,我會專心的聽的意思,我們今天就暫時講到這裡。
文殊真實名經(二)
種性,以密咒而言,一般稱為種性。密咒的種性必須是大種性,也必須是總攝一切的種性者。這邊提到說「密咒大種性」,密咒大種性就是指這方便分而言,持明種性是指智慧分而言。這邊有提到三個種性,一個是一切大種性,還有一個密咒的種性,一個是持明種性,這三種種性,也可以稱為是身種性、語種性以及意種性這三種性。所以這邊的三種性就是下面這邊,「於其三種令觀察」這「三種」就是指這身、語、意三種性。「世間及出世間性」,也就是世間種性以及出世間種性,這邊的世間種性就是指附寶種性。出世間種性就是指金剛種性、蓮化種性、寶生種性等等這五種性。「顯作世間大種性」這個就是指這些天神的種性,比如說梵天、遍日天這些種性。「殊勝廣大手印種」這邊就是指大手印的殊勝種性,這一個種性跟前面的那一個「一切密咒大種性」是相關的。「大種大髻應觀察」這邊所指的種性就是更為殊勝的種性,就是頂髻種性。「言詞之主演偈頌」這邊言詞之主,就是指世尊宣說密續,所以他可以說是言詞之主,「演偈頌」就是他宣說密續。這邊就講到說,到底文殊是何種性?世尊就隨順文殊菩薩的種性而作宣說此《妙吉祥真實名經》。所以這邊的「演偈頌」也就是世尊隨順文殊的種性而作宣說這一個《妙吉祥真實名經》。所以《妙吉祥真實名經》這一部續可以說是總攝一切密續。所以這一句就是世尊他來稱揚文殊菩薩。
下面我們會看到咒語「啞啞 依依 烏烏…」這些咒語,這些咒語一一都是在讚頌文殊菩薩的。這邊下面的咒語可以說是自在咒,所以下面這一句,「密咒王者具六種」這些咒語它具有六種好像是密咒王的特色在。「將令顯出於無二 無生法者自宣說」,這邊的「無二」就是指方便、智慧無二,由方便、智慧無二而出生,「無生法者」就是自性無生之法者作此宣說。接著就進入到咒的部份了。首先從「啞啞 依依 烏烏 耶耶 窩窩 吭啞」,這邊一共有十二個字。兩個一組,兩個一組,所以共有二個六組。這邊我們如果加以解說的話,這個可以代表我們所要淨化的所淨機,也就是不清淨的世間,在南瞻部洲當中的具六界之人。在這邊就是指出我們的所淨機,我們所要淨化的基礎在什麼地方?這是指具六界的人,這六界是指什麼?就是地、水、火、風以及父精、母血,父精又稱為是白界,母血又稱為紅界,這六界就是我們的所淨機。也有另外一個計算法,就是這六界是指地、水、火、風、空、須彌,這是就外器世間而言,這個也是我們的所淨機。內情世間就是剛才所說的,地、水、火、風、白界、紅界,內情世間是我們的所淨機。就外器世間而言,就剛才所說地、水、火、風、空、須彌,如果是就另外一種講法的內情世間,也可以指六道而言。能淨道是來淨化不清淨的所淨機,能淨道就是指六種性的壇城。能淨道依著所淨機而區分成外器世間的能淨道以及內情世間的能淨道。外器世間的能淨道就是指六如來的壇城,就是譬如說金剛持、五方佛的壇城,一共是六如來的壇城,這是外器世間。如果是內情世間就是指譬如時輪金剛圓滿次第裡面所應當要修持的加行六支。剛才所說的是將這十二個咒字把它用兩個一組、兩個一組把它區分下去變成六組,這六組解釋的方式就像剛才所說的。
我們如果不將這十二個字兩個一組來區分的話,就變成十二個字了,十二組的意思,這同樣也可以依著所淨機和能淨道來作解釋,所淨機十二個如果依著時輪金剛的根本續裡面所說的,這個世間是屬於大世間,由十二塊所組成的,如果是就《俱舍論》所說,它說這是一個小世間。時輪金剛的根本續裡面有講到說這個世間是由十二個大塊所組成的,裡面也有講到一些野蠻人所住的地方,文字上是野蠻人,意思就是說他們不信因果。這些野蠻人或者說外道,他們所居住的地方,就佔了八大洲了這麼多。在時輪金剛的根本續裡面,就有講到說他住在香巴拉王國的哪個地方,香巴拉王國之外的每一個地方都有講得很清楚,比如說中國、印度或西藏等等,等等的意思就是很多地方都是這些外道所住的。當他們在畫整個世間的地圖的時候,他們都會根據時輪金剛的根本續來畫。這邊所講的就是指外器世間的所淨機,這是地上而言,就是我們說的地支,如果是就天上而言就是我們說的天干,有包括十二宮,不論是地支或者是天干的十二宮,這些都是這邊所講的外器世間,是我們所應該要淨化的所淨機。如果是就內情世間的所淨機,就是指無明到老死這之間的十二緣起支。如果就十二個字而言,它的所淨機可以是外器世間的所淨機以及內情世間的所淨機,內情世間的所淨機就是指這無明等十二緣起支,外器世間的所淨機就是指天干還有地支等這些所淨機。
如果是就能淨道而言,能淨道就是能淨化之道而言,就是指信解地等,信解地就是指資糧道還有加行道,另外還有聖者地,聖者地就包括有十地,有資糧、加行之外的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三道而言。所淨果也就是淨化之後所獲得之果。所淨機剛才有提到一個十二緣起支,這是順轉的十二緣起支,這邊所淨果就是證得逆轉的十二緣起支,例如說順轉的十二緣起支一開始是無明,這邊的逆轉十二緣起支,就是斷除無明,以此為例。所以如果能夠斷除三有的根本,也就是依著這一條能斷我執無明的三有根本這一條能斷道來修持,然後證得空性慧,隨著這一條道而修持的話,我們必然可以證得果位。以上就將這「啞啞 依依 烏烏…」這十二個種子字把它用兩種方式來解釋,一個是把它歸類成六組,一類是歸類十二個字的解說,到此為止。
我們繼續看咒語,也可以分成六等份,「薩剃朵 紇里低」,這是第一個,第二個是「加納目兒帝」,第三個就是「囉合」,第四個就是「卜多」,「卜答喃那你」這是第五個,「答耶答啦 巴帝答那」這是第六個,可以分為這六等分。第一個「薩剃朵 紇里低」是安住於心,再來「加納目兒帝」是智身,「加納」是智慧的智,「目兒帝」是身。第三個「囉合」是我。「卜多」就是通達、了悟的意思。再來「卜答喃那你」就是諸佛。再來就是「答耶答啦 巴帝答那」,這個是安住於三世。所以這一段的咒語可以區分成六等份,這六個部份它的解釋就像剛才所說的。
接著下面就開始解釋第十六頁的第一行,「密咒王者具六種」,這六種是什麼?下面就會開始講到,首先我們看「本札客ㄟ喀啊」這個就是金剛力,「本札」是金剛,「客ㄟ喀啊」是曆,月曆的曆,再來就「度巴傑答」就是斬斷痛苦,再來就是「本札蔣那暮地」這個是智慧頂髻,「蔣那塔亞耶」是智身者,再來是「哇喀一下啦」是語自在。再來就是「啊惹巴札拿亞地拿瑪」這個就是指禮敬成熟眾生的一個尊者。以上這邊就是來解釋十六頁的這一行,「密咒王者具六種」。這邊就是指六種性的咒語。以上就是將「啞啞 依依 烏烏…」這個咒語這個部份講完。先前我們有提到金剛力,金剛力是文殊菩薩的另外一個名號。最後一個,「啊惹巴札拿亞地拿瑪」這一個是禮敬成熟眾生者,這一句也是紅、黃文殊的名號。以上就是指六如來種性的咒語,就是指金剛持等六如來他們的咒語,也就是前面說「密咒王者具六種」。
下面所要講的是屬於略示,就是很簡略的提示的部份。這邊可以說是以稱揚六種性的方式來讚頌文殊菩薩。「如是正覺出有壞 究竟正覺啞中出」這邊開始就是略示的部份。所以這邊就講到說「如是正覺出有壞 究竟正覺啞中出」,這邊就有提到說文殊智慧勇識他可以說是總攝諸佛聖心無二智者,如果將諸佛聖心無二智將它區分的話,可以區分成六種性。六種性當中最主要者就是金剛持,金剛持他是由何而出生呢?由啞字而出生的,所以說「究竟正覺啞中出」,啞字而出生的意思。為什麼說「究竟正覺啞中出」,為什麼說正等正覺是由啞字所出生的?有兩種解說方式。一種是說我們現在的語言每一個人的發音都夾雜了啞字在,比如說嘎、卡、喀、那藏文而言,裡面都有一個啞字,再由這個啞音再去演變出有很多的這些音出來,所以說啞字可以說是它基本的一個音,由這個啞字才會由字產生出文字,文字之後有名詞,然後到最後甚至八萬四千法蘊也都是由這個啞字而產生,究竟的成佛,也是由這八萬四千法蘊,它的根源啞字,八萬四千法蘊而成佛,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說圓滿正等正覺果是由啞字所出生的,這是一個解說的方式。
另外一個解說的方式,就密咒道而言,密咒道會說在我們的心中都有著不壞明點,所謂的不壞明點,這個不壞的意思就是它永遠的存在的。從我們入母胎結生相續開始,紅、白界結合,之後,我們的心識就入於紅、白界,入於紅、白界之後,就會安住在心間,這一個就是極微細的風心,就成為不壞明點,也就是我們初住母胎的時候的那一個定點就是不壞明點,在我們的心間。這一個極微細的風心在梵文的字是一個短啞,就是一個啞字旁邊沒有兩個圈圈,那個字就是短啞,用這個字來作代表。它也可以稱為是我們的原始心,依於這個原始心,當我們證空性慧的時候,我們可以成就義光明,依於這個義光明我們就可以證悟成佛,所以這就是說為什麼圓滿佛陀由啞字(這個啞字是短啞字)所出生的,所以也可以說極微細的風心是我們成佛的因。
「啞者一切字中勝 是大利益微妙字」意思也就是來稱揚啞字它的殊勝,我們剛才有就這個啞字來作解說,兩種說法,第一個講法就是屬於不了義的講法,也就是由這個啞字產生了文字,產生八萬四千法蘊而最後成佛,這是就不了義的方面而解說的,如果就了義的方面而作解說的話,就是指我們心中的不壞明點,指我們的原始風心,這個就是了義的講法,所以這個啞字可以稱為說它是所有一切文字當中是最殊勝的,它可以帶來非常大的利益,所以這是一個微妙智。這個啞字可以說是從我們的肚子裡面發出來的一種聲音,因為有一些音我們可能是從嘴唇發出來,牙齒發出來,或者舌頭發出來的,這個啞字是從我們肚子裡面發出來的一種聲音。「諸境之內出無生」是指啞字它是從我們體內所發出來的一種聲音,所以它沒有從哪一個地方發出來的意思,不是從嘴巴或者牙齒發出來的聲音,所以才說它「無生」。「即此遠離於言說」,這個啞字是遠離一切的言詞,並不是用言詞可以表達的。「是諸說中殊勝因」我們剛才說這個啞字,我們無法用這些言語來將它表達,可是這個啞字又不可欠缺,沒有這個啞音在的話,其他的這些音、這些言詞都無法發出來,所以說這個啞字是諸種言說中的最殊勝的一個音,所以啞字是一個基礎那個意思。以上就是略示的部份,接下來就是詳述,詳細(2A結束)
接著詳說的部份它可以就幾個方面來作詳細的解說,第一個是就五智來作解說,一個就佛的四身來作解說,一個就十度來作解說,一個是就四種事業來作解說。首先就五智來作解說,五智我們知道,就是指妙觀察智、法界體性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以及大圓鏡智,這就是五智。首先第一個是妙觀察智,妙觀察智就是「大供養者是大欲」用這一句來表達。「大供養者是大欲 一切有情令歡喜」,這邊就是指密咒道當中所說的轉貪欲為道用。如果我們要讓極微細的原始風心現形的話,在道位的時候,我們就要轉貪欲為道用,就是利用貪欲讓我們極微細的原始風心能現形。所以這一句,「大供養者是大欲」,意思就是在密咒道當中轉貪欲為道用的一種修持法,這種轉貪欲為道用的這種修持法能令一切有情歡喜。
就顯教也就是波羅蜜多乘而言,他們並不主張有所謂的能轉貪欲為道用的這種修持法,也就是他們不主張我們可以讓極微細的風心現形來轉貪欲為道用,他們不主張這個樣子,他們也不主張說死亡的時候那種極微細的心能夠把它轉為道用,他們不主張這樣子。密咒道是一條方便道,就有這善巧方便可以將死亡時候極微細的死心轉為道用,那是因為可以藉由轉貪欲為道用的關係。如何轉貪欲為道用呢?這除非是高證悟者才有可能這樣子來作,就我們而言,我們是無法作到這一點。就我們而言,不要認為還可以很輕易的轉貪欲為道用,沒那麼容易的,能轉貪欲為道用那是指他的證悟非常高的一個成就者才有可能,這一個成就他必須先在共道裡面修持已經獲得成就了,然後在生起次第也達到究竟了,在圓滿次第,他已經證得聲遠離、語遠離,達到了心遠離的階段,才能轉貪欲為道用。我們如果沒有這種層次的證悟的話,隨意的來行這種貪欲道的話,我們只有入三惡道而已。比如說五肉五甘露而言,對我們而言,我們是很難以將這種不淨的這些五肉五甘露把它轉換成真正的五肉五甘露,我們所見到的只有庸俗的相而已,我們還沒有達到那種證悟可以將這些東西真正轉成甘露。能夠將這些東西轉成真正的五肉五甘露的話,必須要是證得聲遠離以上的境界才有可能。
這邊仁波切就舉了一個例子,在西藏那邊有一個修行者,他是穿著邋裡遢塌的一個人,看他的因緣,有時候突然間就去有些店裡面,有一些老闆看到他到店裡面去,他們很高興供養一些食物,那一天他的生意非常的好,這樣子的一種現象。人家會覺得很幸運他的到來。有一次有另外一位修行者,他是真正的比丘相,可是他有名利的一個人,他可能是一個仁波切,有時候拿中共的有些金錢來使用,可能是政治的問題吧,所以他不喜歡那個仁波切,所以有一天仁波切從那邊來的時候,他自己不喜歡的人過來,他就好像對峙,對峙的時候,仁波切講為什麼你跟我講這種,他可能不會去講剛才我跟你們講的緣故,所以三個人就打了一頓,所以打仁波切的緣故,中共就把他關在監獄裡面,那個監獄裡面他不喜歡吃中共給的一些食物,他吃自己的大便,他喝的是自己的尿,因為他修行的程度很高,所以他不需要一般的外面食物就對了,師父的意思是,他看起來破破爛爛的很奇怪的人,但是他修行的程度非常高,像這個例子。
仁波切講到說,在我們一般原始本具的極微細的原始風心在我們的心間是有的,可是他卻不現形,他好像一直停留呆滯在那邊,我們一般的人除了死亡的時候這個極微細的風心才會現形,那時候就進入到極微細的死心的狀態,這極微細的風心才會現形,如果我們想要在一世以一個身軀來成佛的話,我們就必須要想辦法讓我們臨命終前讓極微細的風心能夠現形。因為你如果極微細的風心無法在你還沒有往生之前現起來的話,你是很難以在這一世當中以一個身軀來成佛的。瑜伽士當他的證悟非常高的時候,他就有辦法讓他還沒有圓寂之前,讓極微細的風心現形,他必須要先證得生起次第還有圓滿次第,才有可能作到這一點。如果這一個瑜伽士他在這一世當中,沒辦法讓他極微細的風心現形的話,當他死亡的時候,他也可以利用當微細的死心現前的時候,空性的狀態的時候,在那個時刻來證悟成佛的。也有另外一個,就比如有一些修行者,他是選擇在中陰身成佛的,也就是他死亡之後,入了中陰身的時候,可是他能夠控制他的極微細的風心,所以他可以在中陰身的時候來成佛,雖然在這一世他沒有讓他的極微細的風心現形,可是他有那個能力可以在中陰身的時候來成佛,來讓極微細的風心現起來而成佛的。所以想要在這一世當中來證悟成佛的話,你必須要先證得圓滿次第的這些成就,獲得非常高的證悟,有這種境界的人,才能夠在這一世當中來證悟成佛的。
「大供養者即大瞋,一切煩惱廣大怨」這邊就是指轉瞋恚為道用的這個瑜伽的修持法。當所化機,也就是這些徒眾無法以寂靜相來調伏的時候,就必須要現出忿怒相來調伏他,可是你如果現起忿怒相要調伏的話,你內心的等起意樂必須是大悲,形相雖然現為忿怒,可是你的內心是大悲,以大悲來攝受、來作調伏,也就是你在內心當中極為悲憫的對他方,這樣才能夠用這種悲心為發心來用忿怒相的方式來作調伏,時輪金剛他就是現這種相來作調伏眾生的工作。如果一個瑜伽士他想要用忿怒相來調伏眾生的話,他必須要具有那個量他才能夠作,示驗的方法他可以用他的眼睛看一棵果樹,結在果樹上的水果,如果他眼睛一瞪能夠讓水果掉下來的話,那表示他有這個量可以用忿怒相來調伏眾生。另外一個方式,如果他用眼睛能夠將掉下來的水果再回到原來的樹上的話,表示他已經具有這個能力可以用忿怒相來調伏眾生了,如果沒有這種量的話,免談。
舉了一個例子,就如同那洛巴當他去覲見帝諾巴。他聽說有這麼一個成就者在很遙遠的地方,那個地方他又不熟,所以那洛巴就一路千里迢迢的去尋訪帝諾巴,他問很多人都不認識誰是帝諾巴,到最後問了一個人,好像有一個人好像是叫作那個名字的,所以他就循著這個線索去找到帝諾巴。遠看這個人就好像一個乞丐一樣,而且是惡形惡狀的樣子,然後那諾巴就去問他說:「你是帝諾巴嗎?」,他說:「是」,「你不是帝諾巴嗎?」,他說:「不是」,所以他都搞糊塗了。之後,帝諾巴就到河邊去抓魚,然後他也不用火去烤一烤來吃,他就直接抓魚這樣子生吃了,有一些魚沒吃就擺在旁邊,有一些魚就死了,那些被他吃的魚,他吃一吃剩骨頭又把它丟到河裡面,又活起來又跑掉了,所以這可能一個例子要有像這樣子的證悟才堪能用忿怒相去調伏眾生吧。
「一切煩惱廣大怨」,也就是指煩惱是煩惱敵,我們現起忿怒相主要是要滅除煩惱敵為主,就是當你要用忿怒相要去調伏眾生的時候,主要是要調伏其他眾生的煩惱怨敵為主,所以這邊才說,「一切煩惱是廣大怨」,煩惱是最大的敵人,我們現忿怒相要去調伏就是要調伏最大的敵人──煩惱敵。剛才說的轉貪欲道為道用,是妙觀察智,這邊轉瞋恚為道用,是大圓鏡智。「大供養者是大癡」這邊並不是特別講到說轉愚癡為道用,沒有所謂的轉愚癡為道用的。如果說就密咒道而言,你要去除這個癡,必須要先去修持睡眠瑜伽就是去修睡眠光明,就密咒而言才能夠去除這個癡。如何轉這個癡為道用,一般在說沒有轉癡為道用,可是你在轉貪還有轉瞋為道用的時候,也可以將這個癡給轉換掉。「亦愚癡心除愚癡」就是剛才跟你們解釋過了。這邊是指法界體性智。「大供養者起大忿,即是忿恚之冤讎」,這邊的「忿」看起來好像是忿怒,可是事實上這邊所指的這個忿是指嫉妒而言,這邊就是指成所作智。「大供養者大貪欲,一切貪欲皆除斷」,這邊的貪欲就是指吝嗇而言,所以是平等性智。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我們剛才不是說可以就五智而作解說嗎?五智的部份,到此我們已經講完,我們今天暫時到這裡告一個段落。
我們昨天就五智之門來作讚歎,接著我們今天開始就由四身這一方面來說明,首先就是從報身。我們知道報身具有五決定,也就是報身他具有相好莊嚴。文殊菩薩他證悟成佛的這個剎土稱為五明。接著我們就從二十頁這邊開始看,二十頁說,「大境色與廣大身」這邊開始看。這邊的「大境色與廣大身,大色並及大形像」就是在稱揚文殊菩薩他的色身。「大名及與大廣大」稱揚文殊菩薩他的名號,他的名號遍揚十方。「大中圍者是廣大」這邊的中圍就是指他的壇城,他的壇城非常的廣大,十方諸佛菩薩的壇城而言,文殊菩薩的壇城稱為非常的寬廣、非常的廣大。佛陀的身,不論剎土於何處他的身都可以遍滿這一切,任何一個地方,佛陀的身都會顯現。「持於廣大智慧器」這邊意思就是說文殊菩薩他的智慧是遍智、一切種智,涵蓋有盡所有智以及 所有智。「鉤煩惱鉤大中勝」意思也就是對於那些心未調伏,心續當中盛滿煩惱的這一些有情眾,文殊他可以以智慧鉤去勾攝這些有情。「普聞妙聞皆廣大」,意思也就是說文殊菩薩他的法身是如如不動,然而他卻能夠維持如如不動的法身化出不可思議的無量化身去饒益一切眾生,所以我們又稱文殊菩薩為文殊智慧尊。「顯中即是廣大顯」意思也就是說文殊菩薩他的聖心是空樂無二,方便、智慧無二的,他可以依著這些所化機、這些弟子他的根器、他的意樂,作甚深廣大的顯現。「解者軌持大幻化」這邊也就是說在諸佛菩薩當中,文殊菩薩他的善巧方便,屬於是最為卓越的,所以他可以以著非常卓越的善巧方便來攝持一切眾生,就是用著大幻化網這種方式善巧方便來攝持眾生。「大幻化中成利益」,也就是文殊菩薩他依著眾生不同的根器,可以作不同無量無邊的這些示現來利益其他眾生。「大幻化內喜中喜」也就是文殊菩薩藉由不同的這些幻化,依著眾生的根器,依著眾生他所歡喜的,帶給眾生最究竟的安樂。文殊菩薩他所現的這些幻化就好像是魔術一樣,我們知道魔術雖然對境沒有所顯現的形象,可是在我們這方面看過去,它好像是實有,所以文殊菩薩他會依著有情眾生他不同的根器、不同的意樂,他會幻現出讓眾生相應的這些方法來渡化他們。
剛才就是以四身的方式來作稱揚,接著就是以十度來稱揚文殊菩薩,十度就是我們一般所知道的這六度,另外還包括有方便、願、力、智這一共有十度。「大施 最為尊」意思就是說文殊菩薩他的布施度達到最究竟,當他行佛子行之時,他毫無吝惜的將自己的身軀、所有的善根、一切的受用資糧,都布施給眾生,所以他的捨心已經達到最究竟,因此他圓滿了布施度。「大持戒中持殊勝」就是文殊菩薩他的持戒度,已經達到最圓滿究竟了。縱然在夢中他也不去染犯任何的 戒或者遮止戒,而且他的佛子行,達到最究竟,他已經捨棄了自利,一切以利他為主。TOP
文殊真實名經(三)
「於大忍辱即堅固」意思也就是文殊菩薩他的忍辱度達到最究竟了,忍辱即為堅固,他已經圓滿了三種忍辱,一個就是安受苦忍、一個就是 法忍,一個 。 法忍就是說他已經徹底的了悟空性,所以他對於空性,他不會有那種無法堪忍、畏懼的這種心,有一些人當他了解空性的時候,他會恐懼,文殊菩薩沒有這種恐懼,他已經了解到真正的法性空性了。「以大精進悉棄捨」也就是文殊菩薩他的精進度達到最究竟,他可以發起猛力而且不間斷的精進,而去行精進度,所以他精進已經達到最究竟了,他所行的精進可以稱為三種精進,一個是披鎧甲精進,一個是攝善法精進,一個是饒益有情精進。文殊菩薩所發起的精進並不是說像我們一般人所發起來的精進,我們一般人發起精進是非常的短暫而且會間斷的,文殊菩薩發起來非常猛力而且長期不間斷的來行精進。「以大禪定住靜慮」也就是文殊菩薩他圓滿了靜慮度、禪定度,他的靜慮是止觀雙運的禪定,這是共的禪定而言,不共的方面而言,就是說他不以自利而行靜慮,而是惟以利他為主而行靜慮。他所行的禪定是如同《入菩薩行》當中的靜慮品裡面所說的,是以自他相換為他的禪修主要的主題。接著,「以大智慧令持身」也就是文殊菩薩他的智慧度達到最究竟,以利他為主,其中這三個慧,一個勝義諦之慧,一個世俗諦之慧,以及饒益有情之慧。這邊的「持身」是指文殊菩薩他以大智慧持身,持身的意思也就是說,文殊菩薩他是諸佛、菩薩智慧本貌的展現,所以他是以這種智慧來持身軀那個意思。「具足大力大方便」其中的「大力」就是文殊菩薩他具有大威勢力。這邊的「大力」就是指文殊菩薩他的力度已經達到最究竟,這邊可以分為內以及外,內,因為他具有大威勢力,已經消滅了內在的煩惱惑,內在的這些煩惱被消除,外在就是指所有這些魔障、障礙也一樣一併被消除。
他具有十力。這十力,第一個是意樂力,第三個增上意樂力,第四個種十力就是種陀羅尼,再來就是禪定力、三摩地力,再來是富饒力,再來就是,「汪」就是詮釋力,再來就是辯才力,再來就是波羅蜜多的度力,再來是願力,再來是持力,再來是悲力,再來是法性力,再來是加持力。再來「大方便」,這邊大方便也就是指文殊菩薩他這個方便度已經圓滿究竟了。文殊菩薩他具有不可思議的善巧方便,有一個公案就是佛陀在世的時候,曾經有六十位比丘不堪聽聞空性,那時候舍利子(弗?)不敢向這些比丘來講空性的意義,因為他有一些罣礙,文殊菩薩一來到就開始滔滔不絕的向這六十位比丘講空性的義理,而且文殊菩薩講空性又可以講得非常深、非常的廣。講完之後,所有這些比丘紛紛產生邪見,然後就紛紛墮到地獄裡面去了,舍利子就感到很納悶,就去問佛陀說:「為什麼文殊菩薩要這樣子的來向不堪聽聞空性的這些比丘來講空性?」佛陀就說:「文殊菩薩是大善巧,他智慧是非常的超勝的,他知道為什麼要向六十位比丘來講述空性,主要是如果不向這六十位比丘來講空性的話,這六十位比丘可能累劫都會只有住在小乘的境界當中而已,永遠都無法超脫出小乘而證悟成佛,所以雖然這六十位比丘聽聞了空性紛紛墮到地獄裡面去,可是已經在他們的心相續當中,種下了空性的習氣,一旦他們出離了地獄,很快他們可以證悟成佛。」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文殊菩薩他具有善巧方便了。
這邊講了文殊菩薩所具足的六種善巧方便,第一個就是他具足觀照悲憫眾生的善巧方便,第二個就是他了知諸行自性清淨,所以他主張無上菩提。他為了要利他的緣故,所以不捨輪迴,這是一個善巧方便。然後他以著不染煩惱的這種心來轉動法輪,這善巧方便。再來就是他非常精進勇猛,這是屬於內的善巧方便,有六個,就是剛才所說的。還有外的善巧方便。外的善巧方便也一樣有六個,第一個就是眾生雖然善根薄弱,可是他有善巧方便讓他們能夠獲得廣大的果報,另外一個就是,雖然眾生的資糧非常的貧乏,可是他能夠讓眾生去造很大的善根,再來他有善巧方便,可以令那些瞋恚的這些眾生來息除瞋恚。可以引導那些未入教法者,入教法,這是另外一個。他能夠令那些已入教法者,心續成熟。最後一個,他能夠善巧的來解脫心續成熟的眾生。這是六個外的善巧方便。
「大願勝智是大海」這邊就講了第九個,第九個是願度,菩薩願,願度。「勝智」就是智度,第十度。「大願」的意思就是文殊菩薩最初發心的時候,是為了要饒益眾生而許願的,他所許下的這個願非常的廣大,而且永不改變,如他的發心而行,這是屬於他的願度。「勝智是大海」的意思就是,我們知道文殊菩薩是諸佛菩薩智慧的展現,所以他的智慧淵博如大海一樣去饒益一切眾生。
下面接著就是以四種事業來讚揚文殊。「大慈自性無量邊 亦是大悲勝智慧」。第一個是大慈,大慈也就是指文殊菩薩緣念眾生所發起來的慈悲。文殊菩薩他所發起來慈愛眾生的這種心並不是只緣念到 一兩 位或者說某位而已,他所緣念的是無量無邊的眾生。文殊菩薩他所發起來的慈愛心是緣念一切眾生所發起來的慈心,所以它應該是「增緣慈」,所以他所發起來的慈心是無量無邊的。如果僅僅具有慈和悲,沒有智慧的話,慈和悲無法達到最究竟,所以文殊菩薩他也是具有大悲勝智慧,也就是他所發起來的慈和悲,是緣念無所緣所發起來慈和悲,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無緣悲,這邊也可以說無緣慈。「有大智慧具大智」這就是指文殊菩薩他的無緣智。「大解即是大方便」也就是文殊菩薩他具有非常殊勝的善巧方便,可以行佛子行來利益眾生。
下面是以報身來稱揚文殊,「具大神通及大力」這邊開始。「大神通」也就是文殊菩薩他雖於法界當中不動,可是卻能顯現種種的神通幻化來利益眾生。這邊就講到說,以空中當中的日和月來作比喻,我們知道日和月雖然在虛空當中,可是他的影子卻可以映照在這世間當中所有能夠盛水的容器裡面,它的影子不論你這個容器大小或者在什麼地方,只要你有這個水在的話,日、月的影子就會映現在那裡面,意思也就是文殊菩薩他雖然在法界當中是無分別,是如如不動的,可是他會依著這些弟子他的根器或者說心的層次而顯現出不同的這些報身或者化身的形相出來。「大力」,這邊就講到一個比喻,世間有一個神祇叫瑟也昧,他的力量就好像是千隻大象的這種力量,是一位大力士,可是佛陀一一毛孔的這種勢力,卻是遠勝於他的力量,文殊菩薩也是一樣,具有如同佛陀的這種大勢力。下面再來一個「大力」,「大力」也就是文殊菩薩他具有這種能力,可以搖動整個世間。「大速疾」這也就是指文殊菩薩他可以在十邊際的剎那之間,可以遍及整個世間。「復大神通大名稱」就是指文殊菩薩他的一一身皆能遍滿整個世間,他的任何一丁都能夠依據六道眾生他的根器來為眾生來說法,他的任何一智都可以遍知一切所知法。「大力令他令摧伏」意思就是說文殊菩薩具足十力,能夠摧滅一切煩惱,威震他方。
接著就是以法身來稱揚文殊。「三有大山悉能壞 持大堅固大金剛 大緊即是大雄勇 於大怖中施怖畏」。「三有大山悉能壞」,「三有」就是指輪迴,我們把它比喻成如同一座高山一樣,這座高山是很難以將它剷平、將它摧壞的。文殊菩薩他卻具有大勢力,能夠將整個輪迴大山將它摧滅。我們如果就十二緣起支的流轉而言,就是一般的由無明發起,去造作無明帶來的行、事等,到最後老死,之後又結生相續,又到下一世去,我們就在三有當中不斷的流轉,因為你十二緣起支就一直在轉,所以說你前世的業未盡,可是你在這一世已經又造作了能引業,能引來世再感受果報的這個業就再造了,所以你在輪迴當中就這樣流轉不息。有一部經藏文叫作《薩嚕講被多》應該好像是《稻桿經》,裡面就有講到三有,像生死輪迴者那種情形有講到,主要是用比喻,就好像是種稻子,比如說本來有一塊田,有這一塊田之後,必須要有一個農夫,也要有種子,農夫就拿著種子種到田裡面去,又澆水又施肥,然後長出農作物,用這個為比喻,來比喻說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的這十二緣起支的這種整個流程,無明就好像這個農夫,業惑好像是種子,愛取就像是水和肥一樣,我們將業惑的這個種子把它播種下去,然後又有愛取的滋潤,所以我們就感受這個果報了。可能前世你的十二緣起支都還沒有完了,然後投生到這一世,這一世裡面,你又新造了十二緣起支,你一方面要去感受前世的果報,又一方面你再了造來世的業緣,又造下去了,所以在整個生死輪迴當中,你就這樣子流轉不息。一旦你的無明沒有將它完全消滅的話,只要你無明的種子還存在的話,你就無法將三有輪迴的這個大山,將它摧滅。
就如同《稻桿經》裡面所說的,三有這個輪迴是很難以將它摧壞的。要用什麼力量才能將三有輪迴摧壞呢?唯有依於證空慧的力量才能將它摧壞。證得無我慧的這個力量就如同金剛鑽一樣,即使硬如岩石也能將它摧壞。金剛或者是金剛鑽,不論這個東西有多麼的堅硬,它都能夠將它鑽過去。就好像說我們在挖水井,都會利用跟一個鑽子一樣,不論你下面的土或者石頭有多堅硬,它都能將它鑽過去。所以證悟無我慧,也就如同金剛鑽一樣,不論三有輪迴多麼的堅硬,都能將它摧壞掉。剛才講的金剛鑽的這一句,就是指「大堅固大金剛」這邊。「大緊即是大雄勇」「大緊」就是指煩惱的種子,然後「大雄勇」就是指無我慧能夠將煩惱的種子摧壞掉。「於大怖中施怖畏」就是對於這些世間而言,是屬於權勢非常富的這一些,比如說外在的這些魔,就是大自在天魔,或者說天日天魔等等這些大怖畏,文殊也能去威嚇他們,布施怖畏於他們。
再來是以俱生三來稱揚文殊。這邊就是「尊者大種即殊勝 上師密咒大殊勝」。這邊的「尊者」就是指怙主的意思,文殊菩薩是諸眾生的救怙主。「大種即殊勝」就是指文殊菩薩他具足了明咒和密咒當中的最殊勝者。「上師密咒大殊勝」,這邊的「上師密咒」應該是無上密咒,文殊菩薩既是一般的密咒的大殊勝者,也是無上咒的大殊勝。所以文殊菩薩他既是一切咒的導師,也是無上咒的導師。「住在於彼大乘相 大乘相中最殊勝」這邊就是指文殊菩薩他是安住於共的大乘當中,更是安住於共大乘當中的殊勝乘,就是無上密咒乘,當中。再來就講到說我們本具的原始俱生智,原始俱生智又可以稱為是極微細的原始心,我們依於這一個極微細的原始心,證得空性,然後由這個證空慧,可以依之來證得佛果,極微細的原始心我們又可以稱它為是義光明,所以文殊菩薩他可以說具足大乘當中最殊勝的善巧方便。所以文殊菩薩是「住在於彼大乘相」,意思也就是說他住在於一般共通的大乘當中,更是住在於大乘相中最殊勝的無上密咒乘當中。
我們先前有講過以五智來稱揚文殊,再來下面還是一樣又以五智來稱揚文殊,首先我們就講到以大圓鏡智來稱揚文殊,其中有包括八個偈頌,先講第一個。「廣大正覺眾明主」這邊就是稱揚文殊菩薩具足毘盧遮那佛的大圓鏡智,我們知道毘盧遮那佛他是諸佛清淨色蘊的清淨分的展現,所以文殊菩薩他是具有此清淨色蘊,第一句是這樣子來稱揚。第二句就是「具大寂默大寂默」,藏文文字上而言應該是「具大能仁大能仁」那個意思。何以稱他為能仁呢?因為他已經摧滅了粗品和細品的四魔。我們在唸世尊的心咒的時候,我們都會唸「穆尼 穆尼 麻哈 穆尼」,「穆尼」的意思就是能仁,能仁 能仁,「麻哈 穆尼」就是大能仁的意思,第一個能仁的意思就是指他已經摧壞了煩惱障,是指粗品的我,第二個能仁就是指他摧壞了所知障,就是他已經摧壞了細品的 。「大密咒中令出現」以密咒來稱揚文殊,文殊菩薩到底依何善巧而證得果位呢?他是依於俱生光明智的大密咒來證得菩提。「有大密咒自性理」這邊也就是指文殊菩薩他的體性是無學雙運,他的聖身清淨,是義光明。文殊菩薩我們說他身是無學雙運身,雙運的意思就是無二無別的意思,也就是他的聖心清淨是具足俱生光明,他的聖身清淨,如同幻化身一般,是義光明,所以這個雙運也就是光明和幻身是無二無別的。
下面以十度來讚揚。「欲得十種到彼岸 住於十種彼岸中 十彼岸到是清淨 即是十種彼岸理」,這邊意思也就是在稱揚文殊菩薩他修學十度,十度就是六度之外再加上方便、力、願、智這四度,一共是十度。文殊菩薩他在最初發心開始修學十度,在中期他安住於十度的修行道上,最究竟他證得了十度的果位。「尊者十地自在者」因為他已經證得了十地,所以他是十地的自在者。「住在於彼十地中」當然他安住於十地的境界當中。「尊者十地自在者」也就是指文殊菩薩他雖然早已成佛,可是他依然以安住在十地的菩薩形相顯現出來,所以「住在於彼十地中」。這邊的十地就是指,第一地是歡喜地,第二地離垢地,第三地發光地,第四地焰慧地,第五地難勝地,第六地現前地,第七地遠行地,第八地不動地,第九地善慧地,第十地法雲地。關於剛才的十地,我們這邊就不再為各位解說了。
下面就是「具知十種之自在」,也就是文殊菩薩具足十種知,知法,知隨行,知他心,知世俗,知苦,知集,知滅,知道,知境,知無生,一共十個。這邊第一個知法,知法這個法也就是指文殊菩薩他了知到欲界當中的苦、集、滅、道的解脫道,以及上二界的苦、集、滅、道的解脫道。再來講到他知世俗,知世俗意思也就是他了知一切世俗法,知他心就是他了知他方的思惟。再來了知苦、集、滅、道這四諦,就是他了知四諦。知境,這個「境」就涵蓋在滅諦裡面,他了知滅諦,再來知無生,這個涵蓋在道諦裡面。「持於十種清淨者」這邊就是指文殊菩薩已安住於斷除不清淨的這五蘊,也斷除了五種煩惱,五種煩惱就是指貪、瞋、痴、嫉、還有慳吝這五種煩惱,將這不清淨的五蘊轉換就成為五方佛,將五煩惱轉換就成為五智。剛才所說的就是「十種義相義中義」,再來「自在寂默十力主」,這邊的十力,就是我們一般所說佛所具足的十力,第一個就是了知處非處力,第二個了知業成熟力,第三個是了知種種意樂力,第四個就了知種種界力,再來下面一個,了知勝劣的、好壞的根器力,再來下面一個,就是了知這條道的力量,這一條道就是趣向於佛陀遍智、一切種智這一條道之力。再來就是了知靜慮力,再來是了知解脫力,另外一個就是了知三摩地與等持力,下面還有一個就是了知過去世的這種隨念力,還有一個就是了知漏盡力,一共有十力。「自在寂默十力主」這個「主」也就是遍主的意思,他可以周遍一切種性,五種種性主一樣。「作諸利益無有遺」就是他可以周遍一切種性,所以他能夠去做饒益眾生的所有一切事業盡無遺。
「具有十種大自在」這邊的十種大自在,就是壽命自在、心思自在、受用自在,業自在、出生自在、神通自在、信解自在、願力自在、智自在、法自在,這一共十個自在。我們知道時輪金剛的咒輪又稱為十相自在咒,這十相自在就是剛才所說的,就是壽、心思、受用、業、出生、神通、勝解、願力、智、法這十自在。剛才所說的這十自在,是就一般與顯教經論共通的解釋方式,如果就密咒的解釋方式,是另當別論。這邊有稍微加以解釋一下十種自在的意思,第一個我們說壽自在,也就是他的壽命任他要住世多久都能夠住,第二個就是他的心可以入禪定,不論要入多久都可以,再來第三個就是受用自在,就是他不需要經由一番努力,可以去隨意的得到他所需要的這些受用、用品,都具有。下面就是他的身、語、意業可以隨他的意願而去造作,隨意去行身、語、意業。下面一個就是隨他的願而去任何一個地方出生。再來勝解信樂就是隨他的這種勝解,他可以去做任何事。再來就是他所許下的任何願望都能夠成辦。神通,就是他不論要展現任何神通,他可隨意而展現。再來下面就是智自在,也就是「康鏘瑪拉瓦惹耶」,永不衰退。「康鏘瑪拉瓦惹耶」這是時輪金剛咒語長長那一串,這一串就是永不衰退的意思。下面就是法自在,適合眾生的程度應該要開示什麼法,他都可以隨機的而作開示。可以說他具足了非常善巧與種種的方便可以利益眾生了。根據時輪金剛的續來將十相自在咒加以解釋,第一個就是外器世間莊嚴,第二個就是內金剛身的安立,第三個就是別壇城輪,時輪金剛有外、內、別,這邊是別壇城輪。下面就是二第道果等,可以宣說二次第的道、果等相應的這些義理。大概是這樣的意思。
「離彼無始戲論主」,這邊的「無始」,也就是指我們的心與法性是無始無終的,心與法性是體性一的,可是它所現出來是繁體一,好像是一體二面那個意思,繁體一就是一體二面的,所以心和法性事實上是體性一的,這是指一體二面的。心和法性都是無自性存在的,這邊應該是「無戲論主」,因為心和法性是無自性成立的,所以是無戲論。「真如自性清淨主」先講真如之心,藏文這邊是「給心裡答」這裡是心一個,就是真如主宰或者「清淨主」的意思。先解釋真如主宰這個意思,就是講我們的心與法性就像剛才所說的,體性是一的,無始也無終的,無戲論的,可是由於我們的錯亂,妄分別心的關係,所以會有二顯顯現出來,一旦將這種錯亂的二顯的顯現將它去除掉的話,我們的心和體性就呈現出一體,就像是真如的狀態一樣,所以說是真如主。這個就是指自性清淨佛,就是佛的法身當中的一身,就是自性清淨身。再來是清淨主,清淨主也就是他已經遠離一切貿然蒙上的這些客塵,已離客塵了,所以是離塵清淨的這種法身了。所以我們前面真如自性就是指文殊菩薩的自性清淨法身,再來清淨主就是指文殊菩薩的離客塵清淨的法身。
「言說真實不諱句」就是講文殊菩薩為眾生來說法,文殊菩薩以他的遍智去觀照眾生,然後依著眾生的根器來說諦實語,真實不虛偽的這些言語。「不諱句」的意思也就是講文殊菩薩他一旦講出了這些言語,絕不更改,就是他不顛倒說,不會說先前講這樣,後來又講這樣,反反覆覆這樣子說,不會,他不改變,講怎麼樣就是怎麼樣。「如其所說而依行」,他怎麼說,他就照那樣做了。「於無二中說無二」,這邊的「無二」就是指對境是空性,有境也就是對境者,這個有境是證空慧,空性還有證空慧二者是無二無別的。在這種了知對境空性以及有境證空慧的這種無二的狀態之下,所會有的障礙是極微細的障礙而已,一旦將這種所知障將它去除掉就成佛了。「住於真實邊際中」也就是文殊菩薩他安住於那種境界當中,「無我師子具音聲 外道惡獸極怖畏」,這邊的「無我」就是指補特伽羅無我和法無我,就是人無我和法無我。文殊菩薩宣說法無我和補特伽羅無我這個音聲把它比喻成如同師子吼的聲音,一般的動物如果聽到師子的吼聲的話,一定拔腿就跑,會嚇跑了,所以這邊就將外道比喻成為像野獸一樣。外道只要聽到文殊菩薩發出這種無我師子吼的聲音的話,他們會極為怖畏,趕快跑掉,自然他們就會退掉了。「遊行一切有義中 速疾猶若如來心 勝及最勝勝怨中」,這邊的「遊行一切有義」,應該是「有力」,這邊的意思就是說文殊菩薩他是順應著世間的有情,他具有饒益眾生的力量,順應眾生有情的所需的這種力量,他具有這個力量。他的心意就快如如來心一樣,就表示毫無阻礙的,可以迅速去了知世間的所需。再來「勝及最勝勝怨中」意思也就是他能夠戰勝所有這些煩惱怨敵。
「於轉輪者施大力」,我們知道轉輪聖王,婆羅主啊就是轉輪聖王,轉輪聖王他可以駕馭四大洲,文殊菩薩他具有這種大勢力,如同轉輪聖王一般,可以應機為眾生說法。「集中之師集中勝」就是說如果這些所化機、這些徒眾是屬於獨覺種性的話,文殊菩薩也能夠成為聲聞、獨覺眾中尊那個意思。我們知道聲聞、獨覺他們是不以宣說佛法來調伏眾生的,他們用他們的威儀、行持來調伏眾生的,文殊菩薩他可以在聲聞、獨覺當中,以他的這種威儀,在聲聞、獨覺眾集會當中成為就像他們的師長一樣,也就像聲聞、獨覺眾會中的眾中尊。「集王集主集自在」這邊也就是指他也是大乘弟子眾會當中的領袖一樣。這邊的「集王集主集自在」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說,他也是大乘當中的密咒乘當中的所有這些密咒行者眾會當中的一個主宰,就如同金剛持一般。這邊還說,他具有十種自在可以宣說無上密咒,所以他又像是無上密咒眾會中的金剛持一樣。「執持愛護大靈驗」就是說他具有能大力能夠去珍愛一切的眾生。「大義不受他恩念」也就是說他做種種方法利益眾生,可是他並不寄望他人的回報。
再來就是來稱揚文殊菩薩語的殊勝。「句王句主能言詞 句中自在句無邊 以真實句說真實 於彼四諦宣說者」到這邊。這邊講說「句王句主能言詞 句中自在句無邊」可以結合起這邊來說,就是一一的意義都能夠了知,能夠了知每一個意義,就是「句王」的意思,能夠一一了知整個意義。下面是「句主」就是他能夠真實的了知法的意思,第一個是義,再來是法,第三個就是「能言詞」就是他能夠真實的一一了知詞句,「句中自在」就是辯才。句王、句主、能言詞、句中自在到此為止,一個是意義,一個是法,一個是詞句,一個是辯才。「句無邊」的意思,他可以以眾生他各自的語言來宣說。「以真實句說真實」也就是他所說的這些言語,都是真實不虛的。「於彼四諦宣說者」也就是他是一位宣說四諦的一個宣說者。「不還之中復不還」這邊特別是指聲聞眾他們的四果而言,聲聞眾的第一果就是預流、一來、不來,最後是阿羅漢果,所以「不還之中復不還」就是涵蓋有聲聞的這四果而言。「教如緣覺及獨覺」意思也就是說文殊他能夠引導(緣覺和獨覺是一樣的)這些緣覺和獨覺眾,他們的行持就像犀牛一樣,獨來獨往的,所以這邊應該是「教如緣覺犀牛狀」比較對。
殊真實名經(四)
這邊就是指文殊他可以為這些大乘的行者來闡釋出離,從出離當中的出離。安置眾生於佛陀的果位當中。「彼諸大中獨一因」這邊也就是指三乘雖然有不同的果報,可是他們的果報都緣於一個因而已,「獨一因」就是指善因。「苾 羅漢即漏盡」這邊就是指比丘阿羅漢已經斷盡一切漏,也就是他們斷盡一切煩惱,所以成就阿羅漢果。「調伏諸根並離欲」就是遠離貪欲了同時也調伏他的諸根,就是指入廣大道具利根的菩薩而言。「獲得安樂無怖畏」也就是指佛他已經斷盡了煩惱,出離了三有,也脫離了三有的怖畏,所以他獲得了無上安樂。這邊的意思就是說文殊菩薩他可以依著不同的根器而展現出不同的相貌來調伏眾生、攝受眾生,如果眾生是聲聞、獨覺種性的話,他就用聲聞、獨覺種性相來攝受;如果是大乘菩薩的種性的話,他就用菩薩相來攝受;如果他必須要用佛的相來攝受的話,他就會展現出佛的形相來攝受。所以剛才講的那一句就是「成滿清涼亦無濁」那個意思。「明解及與於神足」,意思也就是像我們在唸釋迦佛讚的時候,就稱佛是明行足那個意思。「明解」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明」,「明」就是三增上學當中的慧增上學,「神足」就是指三增上學當中的戒以及定增上學,所以這一句就三增上學而言。「世間善逝勝明解」。有三種斷,第一個是善斷,第二個就是斷除無遺,第三個是已斷除而不再返回。剛才我們是說斷,再來說證,斷和證的功德。證,第一個他得的證悟是非常的堅固不退轉,第二個是善證,善為證得,第三個就是證得一切盡無遺的意思。「善逝」也就是指他已經具足了三斷、三證的功德。再來應該是「世間勝明解」這樣子調過來會跟藏文比較一樣,就是他能夠了知情器世間,不但了知情器世間,而且可以在情器世間當中行饒益行。「於我不執不執我」這些所化機他們一向都有我執和我所執,文殊為他們來闡說何為我執?何為我所執?而卻不落入於執著我執和我所執。「住於二種諦理中」也就是他安住於世俗諦和勝義諦當中。佛陀所傳的教法只有二諦而已,世俗諦和勝義諦,沒有第三諦,文殊菩薩也是來闡說這二諦,同時也安住在這二諦當中。我們這一堂就到此。
請各位翻到三十頁,我們繼續第一行的最後一句「能到輪迴之彼岸」這邊開始。「能到輪迴之彼岸」也就是他超脫了業惑的束縛,脫離了輪迴,達到彼岸。「所作已畢住露地」也就是他所作已辦,而且安住於,這邊「露地」應該是乾燥之地。因為我們知道有四大瀑流,這四大瀑流,第一個是欲流,第二個是愛流,第三個是無明之流,第四就是邪見之流。超越了這四流,然後安住於乾燥之地,意思就是脫離了三有輪迴、安住於無住涅槃,「安住於無住涅槃」的意思就是說不住於小乘的無餘涅槃,安住於大乘的無住涅槃,所以這邊的「住露地」的那個意思是這樣。「於一智中而出現」意思也就是文殊他已經究竟圓滿了二資糧,成就了大智慧身,「一智」意思就是智慧身,並非是我們所見到的粗糙之身,在智慧狀況當中所顯現出來的一種身就稱為智慧身。「以智慧器破一切」也就是他安住於真實義、真理的狀態當中,然後以智慧的利器摧滅了四魔,「一切」的意思就是摧滅四魔。「法王妙法具顯現 於世間中勝明照 以法自在法中王」。「於世間中勝明照」意思就是說他身上發出智慧的光明能夠照遍所有一切世間。「以法自在法中王」也就是他說法的法音能夠無礙的遍於這個世間,依著徒眾不同的根機而為之說法。「能演妙道令宣說」意思就是說依著徒眾不同的根機來作宣說。「有義成就滿誓願 捨離一切諸虛妄 無盡法界實離妄 勝妙法界極無盡」。這幾句的意思也就是說文殊菩薩他從最初發心開始,長期不斷的去發願,而且去斷除他的惑、他的煩惱,已經斷除了所有這些妄分別心,達到了最究竟的法界於實的這種境界。「具大福田勝福足 智中廣大殊勝智 具足智者解有無」闡釋出這一條無上不共道的特色。我們依於大乘道已經可以積聚無量的功德,尤其依於密咒無上道,更可以積聚無量無邊的勝福德。「智中廣大殊勝智 具足智者解有無」意思也就是依於圓滿的福德資糧的力量,我們可以獲得一切智慧的根源-俱生智。再來就講到佛陀的身,一般我們都稱佛陀有三身,法身、報身以及化身,在法身當中,又可以區分成自性法身以及智慧法身,所以一共有四身。如果就時輪金剛的這個密續的區分法,在這四身之外,還有一個叫作俱生身。「具足智者解有無」「解有無」就是了知有和無。意思也就是依於俱生智的力量,可以了知諸法名言上是有的,勝義上是無的,同時也不會有根本定以及後得位是輪替的這種狀態,一般對我們而言,根本定是根本定,我們入根本定去禪修空性,可是後得位的時候,我們還有一些世俗的顯相,所以我們是輪替的,可是在佛或者文殊的境界裡面已經不再有根本定和後得位輪替,就是具時乍現的狀態。
「無二種中而積集 諸常見中勝禪定 是修靜慮是智王 自解各各皆不動」到這邊為止是來讚頌密咒道的無上善巧。「無二種中而積集」應該是說他是來積聚二資糧的資聚者,也就是他依於無上密咒道為主,來修本尊瑜伽法而積聚了二種資糧。「諸常見中勝禪定」這邊就是談到生起次第的部份,自己來觀修本尊身,就是生起次第。「是修靜慮是智王」這邊就有講到時輪金剛的圓滿次第,剛才是生起次第,講到圓滿次第裡面的加行六支,這加行六支,第一就是別攝,第二個就是禪那或者說靜慮,第三個應該是調息,第四是執持,第五個是隨念,第六是三摩地,所以這六支是時輪金剛的圓滿次第的加行六支。這邊就有提到,「三編」,「三編」就是靜慮,靜慮就是其中的第二支禪那。「自解各各皆不動」這邊也就是指他心不渙散,不為散亂所侵擾,所以他如如不動。在這個如如不動當中,圓滿的見到已修道。「最上勝者持三身」,「最上勝者」就是指時輪金剛,「持三身」就是摒持三種身。「具足正覺五身性」就是時輪金剛他具有五身,除了我們一般所說的四身之外,再加上一個俱生身,一共五身。這邊的五身就是我們所說的自性法身、智慧法身、報身、化身,在時輪金剛這邊就加上一個俱生智身。這個俱生智身是怎麼去得到呢?就是說我們有原始極微細的心,這個原始極微細的心在我們最初得到這個身軀的時候,他安住在我們的心間的這一個是原始最微細的心,依於這一個原始極微細的心,我們可以成辦俱生身,成佛的時候,我們就成辦了俱生智身。就比如說一個冰塊,這塊冰塊它本身就含有水,可是當我們看的是一塊冰塊,當這塊冰塊融化以後就變成水,同樣的意思,我們本來就具有原始極微細的心,有這個能力在,當我們去修持達到最究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證得俱生智身。
「遍主五種智自性」這邊是稱揚五智的主宰者。「首冠莊嚴五覺性」這邊就是講五方佛,在成佛的時候,他可以成為是五部主。就好像觀音他的部主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就坐在觀音的頭頂上。「持五種眼離執著」這五種眼,第一個是肉眼,第二個天眼,第三個智眼,第四個法眼,第五個佛眼。「離執著」也就是他以著這五眼當他在觀照對境的時候,是沒有一點點耽著的貪愛在。「令諸正覺皆增長」因為文殊菩薩可以稱為是三世諸佛的善知識、師長,所以他可以讓一切諸佛,「令諸正覺」就是令一切諸佛而生長增長。「正覺尊子勝微妙」也就是指文殊菩薩他雖然已成佛,可是他卻以著佛子,就是菩薩的形相,示現出來。如果就密咒道不共而言,文殊菩薩他示現的菩薩相來修持時輪金剛的加行六支。「勝智出有出生處 出現法中離三有 獨一堅固金剛性」。這邊的意思也就是說修持共的般若波羅蜜多乘以及修持密咒的生圓二次第,依於此道而證得俱生智身,能滅除三有輪迴。「出現法中離三有」這個法就是指依於密咒法達到最究竟而證得俱生智身,脫離或者滅除了三有。「獨一堅固金剛性」意思也就是他證得光明以及幻身雙運的果位了,所以是能周遍一切種性,是非常堅固,如同金剛一般,不為他力所壞。「初生已作有情主」,這邊的「初生」就是最初他獲得雙運果位的那個即刻,他就成為所有眾生的依怙主。
從下面開始就會講到依於密咒道時輪金剛的加行六支來修行之後,會有什麼徵兆?「現空性中自超出」當你修持時輪金剛加行六支之後,會有白天的徵兆,也有夜晚的徵兆。自空性中,從虛空當中出現,這個並不是我們用我們的心去給它安立的,而是藉由修行的力量而顯現出來的。就譬如說我們在每一天來觀修時輪金剛的壇城,會在每一天的這個地方,會有觀修成功的徵兆出來。在我們眉間這個地方是中脈的一個開端,你在中脈當中來觀修時輪金剛的壇城會有徵兆顯現出來。「現空性中」,從虛空當中現出來,這個虛空是指中脈裡面,在中脈裡面你來禪修會有徵兆顯現出來,它是由你修持的力量顯現出來的。「勝智妙智如大火」也就是由修持所得智慧分的顯現,就好像火一樣,比如說你在中脈當中修持的話,會有那個徵兆。「以大光明遍照耀」由於智慧的火光的關係,所以這個光芒可以遍照所有的世間。「以智慧明令顯現」以智慧之力會有明的景象的顯現。剛才仁波切在講的藏文一個「嗽」這個字,這個字裡面就涵蓋有明景象、增景象還有淨得等諸景象。也有時輪金剛本尊的形相等等,都涵蓋在那個「等」字裡面都會顯現出來。「是有情燈智慧炬 具大威勢顯光明 是勝咒主明咒王 密咒王者作大益」,其中第一個「是有情燈智慧炬」意思也就是說他的智慧光明就好像是太陽在無雲遮蔽的虛空裡面,陽光可以普照那個意思。
「具大威勢顯光明」就是縱然在羅侯,所謂的羅侯就好像是月蝕和日蝕那個蝕就稱為羅侯,縱然在日蝕、月蝕的狀態下,他也能夠以著大威勢力讓這一切都光明。這邊的「顯光明」就如同閃電一樣那麼光亮。「是勝咒主明咒王」這邊就是講到說,尤其有一個徵兆,那一個徵兆可以稱為是一切徵兆之主要的,也就是藍色的明點當中會有著五色光芒網。因為有這種非常殊勝的一個徵兆,所以我們又稱它是「勝咒主」。我們也可以稱它是一切明咒之王。所以文殊也稱為密咒王者。「具大肉髻希有頂」這邊可能是指他修持別攝。時輪金剛加行六支當中的第一支,別攝。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在我們中脈的上端,就在我們眉間的地方,中脈上端的裡面它的中間的地方,在那個地方,我們將我們的心專注攝持在那裡面,我們的坐姿要如理來坐,就譬如說我們要用毘盧七支來坐。在密續當中就有講到說,在這個時候你應該要如何來作這種觀視的瑜伽以及眼睛注視的方式,都有講到。然後於任何我們心所專注的地方,在那個虛空裡面會有煙或者螢火蟲等等種種的景象會依次的顯現出來。這個藏文裡面有一個「嗽」就是等等,等等那個意思,就包括有陽焰、煙、螢火蟲或者說將熄滅的酥油燈,這種景象等等,會顯現出來。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們又稱他為虛空主,這個是下面那一句了,「大虛空主說種種」。
再來就講到時輪金剛的六支加行達到最究竟是如何?就是下面這幾句「是諸正覺勝自性 具足有情歡喜眼 能令增長種種相 諸大仙等皆供讚」。第一個「是諸正覺勝自性」也就是他達到最究竟的雙運性,獲得了身清淨義光明。「具足有情歡喜眼」就是當他證得這個境界之後,無邊的有情當他見到這一位瑜伽士、行者的時候,都會感到無比歡欣。「能令增長種種相」也就是這一位瑜伽士,他可以用寂靜或者忿怒的種種相去作饒益他人的工作。這一位瑜伽士又可以稱為是大仙,所以是諸仙人所應供、應稱揚的。「令持三種之密咒」也就是指這一位瑜伽士,他的身語意三門來觀修本尊瑜伽,來安住於本尊瑜伽,來摒持本尊瑜伽,不離「嗡」、「吭」,經常的來修金剛頌。「大記句者持密咒」,「記句」就是誓言的意思,這邊說他是大誓言者的意思,也就是他永不離他的誓言,絕不捨棄他的誓言,是一位摒持密咒者。「尊者守護三寶故 宣說最勝三乘法」這邊是來稱揚他來修學加行六支當中的隨念支。修道最主要的是三寶,隨念最主要的隨念就是來隨念三寶,道的最主要者,既然是三寶的話,我們就應該要知道何以稱為「寶」?「寶」的意思就是清潔、難得。在這邊三寶是指什麼呢?就是攝持紅、白明點與心不相遠離的這種隨念支的修持法,就是這邊所稱的三寶。我們藉由這樣子來修持,可以成辦俱生智以及空色大手印。我們如果獲得俱生智以及空色大手印的話,我們就可以得到大乘最究竟的不變樂以及空色大手印。在不變的大樂以及空色大手印這兩者結合之後,我們就可以獲得俱生大智。剛才所說的就是這一個「棕巴不噢」,這是宣說者。
「真勝有義之 索 是大執持金剛索 金剛鐵鉤大 索」。這邊有兩種不同的解說,一個是就外在而言,一個就內在而言。這邊如果是就外在而言的話,「有義之 索」這一句的意思是拿著有義之 索的南門守門者,他可以戰勝黑方,黑方就是這些毒類的。「真勝」就是戰勝。「大執持」是拿著鐵索的北門守衛,「金剛索」是拿著鈴的南門守衛。「金剛鐵鉤大 索」這邊就是指拿著鐵鉤的東門守衛,這個是就外在的壇城那些守衛而言,如果就內在結合起來講的話,就是指四大當中有風大等等,就是我們身上的四大種,比如說風大等,收攝進去臍間中脈的明點或者說溶入中脈裡面的明點,或者說摒持於臍間中脈裡面的明點,如果是就內在而言是這樣。由於這樣子的收攝,溶入以及摒持,那你就可以獲得大樂以及空色無二的瑜伽。
「怖畏金剛大怖畏 金剛王者六面怖 六眼六臂力具足 亦具骨相露牙者」這邊是來稱揚他的忿怒相,第一個「怖畏金剛大怖畏」就是為了要調伏不好的四大種的緣故,所以現出怖畏金剛的形相出來。忿怒王就是金剛王,金剛王者具有恐怖的六個面,具六眼、六臂而且具足這種威勢力,同時他披著骨索,所以說「亦具骨相」就是骨索,「露牙者」就是露出獠牙。一面就是講到他所發出的聲音,「曷辣曷辣具百面 是獄王主魔中王」,他所發出的聲音是「曷辣曷辣」的聲音,有時候他展現出百面那個樣子,他是閻魔敵,一切魔障之王,魔中王,所以這邊「獄王主」就是閻魔敵,可能是指大威德金剛。「有力金剛能作怖 名稱金剛金剛心」,這是在壇城當中的一些本尊的名號,「有力金剛」就是我們一般稱的金剛力,再來就是能作怖,另外一個就是名稱金剛,另外一個就是金剛心。「有力金剛」就是時輪金剛的事業尊,就是忿怒金剛力。「幻化金剛具大腹」也就是其中一個本尊就是「幻化金剛」,他肚子很大,所以「具大腹」。
「金剛中生金剛主」這邊就是指從空樂無二當中出生的一位具有空樂無二性的金剛主。「是金剛心如虛空」就是空樂無二的心就如同虛空一般無礙。「不動」如如不動的,「獨髮相嚴身」也就是他在頭頂上就綁起一束頭髮莊嚴的意思。「所著大象生皮衣 大緊呵呵皆哮吼 希希聲吼能作怖 若作笑者有響笑 金剛喜笑大哮吼」。「所著大象生皮衣」也就是他這樣子撐起一張濕的大象皮。他就由空樂無二的自性當中,發出「呵呵 希希」等等的這些金剛笑聲。「金剛勇識大勇識 金剛王者大安樂 金剛堅者大樂喜 金剛吽者吽聲吼」這邊也就是說,他心續當中具有空樂無二性,所以又可以稱為他是一位金剛大勇識。他心中也是具有大樂,所以他是一位金剛王,又具有大喜悅,所以他又可以稱為金剛堅,他又發出吽聲,所以又稱為是金剛吽者。「器中執持金剛箭 金剛劍斷令無餘 眾持金剛具金剛 一種金剛能退敵」這邊也就是講到說他手中拿著金剛箭,同時也拿著金剛劍,可以斬斷或者說可以摧壞所有內外的怨敵盡無餘,全部都被摧滅掉。「眾持金剛具金剛」這邊的「眾持金剛」就是指他摒持有一切金剛,這個金剛就是指空樂無二,因為他摒持有空樂無二的這種金剛,所以又稱他為金剛得,「具金剛」又稱為是金剛得。「一種金剛能退敵」依著空樂無二的金剛,能夠消滅所有的怨敵。
「熾炎金剛施惡眼 金剛頭髮如炎熾 金剛降臨大降臨 具足百眼金剛眼」這邊也就是講到說他身上所發出來這種金剛的火光,而且他的眼睛是難以直視的及眼光是非常的忿怒,「金剛頭髮如炎熾」也就是指他的頭髮是往上豎起來,好像金剛火焰一樣是往上竄生,「金剛降臨大降臨」也就是他可以降下很多的金剛的這些法器。「具足百眼金剛眼」就是他可以具足上百個眼睛的這些金剛眼。「身中具有金剛毛 金剛毛者獨一身 指甲增長金剛尖 以金剛心皮堅硬 執金剛鬘具吉祥 以金剛鬘而莊嚴」,第一個「身中具有金剛毛」也就是他身上的毛都發出智慧的焰火,所以就像金剛毛一樣。「金剛毛者獨一身」也就是他身上有著金剛毛。「指甲增長金剛尖」他指甲很長也很尖,就好像金剛杵的頂端一樣,非常尖。「以金剛心皮堅硬」也就是他具有金剛心,所以好像皮非常的堅硬。「執金剛鬘具吉祥」他拿著金剛唸珠具吉祥,「以金剛鬘而莊嚴」就是他身上就裝飾金剛,金剛的意思就是杵莊嚴。
「呵呵響笑決定吼 具六種字金剛聲」這邊也就是他發出的這種呵呵聲是可以傳遍到很遠的地方去,「具六種字金剛聲」也就是他發出的金剛聲,有文殊的咒語,第一個是嗡哇給得那麻,第二個是嗡哇給答那麻,還有一個嗡哇給疏裡孟。這是文殊根本續裡面所講到的。「大柔和聲大音聲」這邊就是指文殊菩薩的妙音,「三世界中獨一音」也就是指在三界當中,文殊所發出的妙音,是無以倫比的,獨一音的。「三世界中獨一音」這個「獨一音」,也就是像他們所說的,他是在這三界當中是無以倫比,意指很獨一的意思,另外一種解說法就是說,他所宣說的就是唯有闡釋如何來證得空樂無二智的方法,或者說他所發出的音是唯有來闡釋眾生解脫的善巧方便。「遍虛空界聲哮吼 諸有聲中皆殊勝」這邊也就是說他所發出的聲音可以遍及所有一切有情,而不會有那種偏失說是僅僅某一些人可以聽得到,它遍虛空界。「諸有聲中皆殊勝」應該是「最殊勝」,它可以說在一切音聲當中,他的這種哮吼聲是最為殊勝的聲音。我們今天講到這裡。
請各位翻到第四十一頁,第二行的最後一句,「真實無我真實性 即是真際無有字」。「真實無我真實性」就是指自性清淨而言。文殊菩薩雖然現為菩薩相,可是事實上他早已成佛,他的聖心就是遍智、一切種智,所以是自性清淨的。「即是真際無有字」這邊的「真際」就是真實的邊際,意思就是指念力而言,或者是無住念而言,也就是文殊菩薩的聖心是遍智,已經遠離這些外來的這些驟然出現的這些染垢了,所以他是離客塵清淨,又是自性清淨。「無有字」的意思也就是他安住的這種境界,是無法以文字,無法用言詮、用思惟來詮釋的。「宣說空性眾中勝 甚深廣大聲哮吼」意思也就是說在眾多宣說甚深空性的宣說者當中,以文殊菩薩宣說空性為最勝。這邊有一個「眾」,如果就字面而言,就是指那些牛,這些牛群當中,以牛王為最尊勝,這只是一種文字上的比喻而已,意思是指文殊菩薩他是在眾多宣說甚深空性理的說法者當中,他是最殊勝者。
就如同我們說般若經,眾多般若經當中,以般若《心經》是屬於最勝的,為什麼?因為它是一部言駭詞簡,可是意義卻是涵蓋有整個大般若意義的一部經,所以說它為最勝者。仁波切說上一次尊者來到台灣的時候也有跟各位詮說《心經》,雖然《心經》裡面的內容很難以的去實證到,可是法王對《心經》詮釋非常的詳細,將來我們如果可以將他所詮釋的《心經》的內容印製成一本書的話,將來可以利益很多的人,我們可以依之而學習。雖然甚深空性的義理是非常難以通達,很難測其真正的意義的,可是我們如果想要脫離輪迴的話,我們務必要去通達空性,這是一定的。尤其你要從根斬斷輪迴痛苦的根源的話,那一定要證得空性,沒有空性是不可能脫離輪迴的痛苦的,所以我們不可以因為空性的甚深義理那麼的難以通達而捨棄它,我們應該要利用現在獲得的暇滿人身,而且又有遇到佛法,有這個機緣來聽聞空性的義理,我們就應該盡一切的努力來學習。縱然我們無法在一時之間來通達甚深空性的義理,可是至少我們也要努力的種下空性的習氣。
在通達甚深空性的義理的善巧方便的方法有非常多,可是在眾多的這些方法當中,以緣起性空的這一個義理為最為殊勝、最為善巧的。所以一切諸法皆是緣起法,尊者也曾經在說法的時候也強調說,我們佛教徒的見解是緣起見,行持是無害行。緣起性空的這個道理,緣起有分粗品和細品,非常的多,雖然細品的緣起是比較難以了解,可是身為佛教徒應該要了解一下何為粗品的緣起。凡諸有為法皆是緣起法也就是粗品的緣起法。所謂的有為法,它是因緣法也就是緣起法,稱它為因緣法,因為它必須要去觀待自己的因緣,依之而生起,所以稱它為緣起法。如果就中觀應成派龍樹菩薩護持的主張,他說並非只有有為法是緣起法,無為法也是緣起法。為什麼他是這樣子來主張呢?因為他們說到說不論是有為法或者是無為法,任何一種它都依著自己的施設處而安立為有的,也就是這一個有為法和無為法,他必須是由所倚靠、有所觀待,也就是觀待於或者說依於自己的施設處而安立為所謂的有為法和無為法。TOP
文殊真實名經(五)
有為法它的立之那個法,就取他那個名字為某某。所以這麼樣子的去了解是了解到細品的緣起法了,也就是去了解空性的無上善巧方便。龍樹菩薩所撰著的《中觀論》裡面所詮釋的內容並非直接來闡釋甚深空性的義理,而是直接來詮釋緣起法的義理。所以像這種細品的緣起法,不論任何一個法,我們都要了解到,任何一個法只要它是緣起法,它都是以著我們的分別心,然後假借名言來施設的,你如果能夠了解這一點的話,那就比較容易可以去了解何為空性的真正意義。龍樹菩薩的這部《中觀論》裡面,它雖然沒有直接闡釋出空性的義理,可是它隱義上是闡釋出空性的義理,所以對我們而言,要了解隱義-真正空性的義理,我們必須要由粗品的緣起法來了解,依次的我們才能夠去了解它所要闡釋的空性的義理的。就譬如說當我們面對對境的任何一個好、壞之法,我們都要去了解到,他都是依因緣而生起來的,同時我們也要了解到說,這一些不論是好或是壞的這些法,都是我們以分別心安立到對方去,然後又假借名言才稱他為有,如果能夠了解到這一點,得到了決定解的話,我們就可以得到一個肯定,沒有任何一個法,他不是假名安立的,沒有任何一個法他不是我們以分別心名言安立為法的。所以對我們初學者而言,多去思惟緣起的義理是很重要,尤其是一個佛教徒,想要了解空性的義理,一定要先從粗品的緣起法開始下手,你了解了何為粗品的緣起法之後,你才有可能去了解到細品的有為法、無為法何以是緣起法的,才能夠了解到這一點。你如果要了解細品的緣起法的話,那你一定要先知道何為所應獲,你的所應獲何者?你要先要了解你要獲得的對境之後,你才能夠正確的將他破除,就是學習的方式是要依次的、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去了解你才能夠了解。所以對我們而言,剛開始來了解空性的義理是非常辛苦的,可是你一旦串習了得到,那你就能夠慢慢得到決定解。
就譬如說某個人他叫作月亮,這個人因為被取名為月亮,所以人家稱他為月亮,在他未被取名為月亮之前,當你叫月亮的時候,在我們的心中不會生起說就是那個人,因為我們會假借這個名字,把他取名為月亮之後,所以當日後講到月亮的時候,就會生起那一個人的影像。就好像說一個國家政府機關裡面的這些首長,在這些人被稱呼為什麼首長之前,如果他沒有被安一個名銜叫作什麼首長,人家也絕對不會認為他是什麼首長。所以就是因為他被安了一個名銜,所以從此以後,人家就認為他是什麼什麼首長、什麼什麼官。所以一切唯有我們以分別心假借名言去安立的,就好像某個人他所做的工作是這些官員所做的工作,如果他還沒有被安立某一個官員這個名銜之前,他雖然已經做這個工作了,可是人家不會說他所做的是某個官員,直到他被給了這個名銜之後。由此可以知道,他做某個官員的工作,這也是一種緣起法,觀待這個名字、這個名言,所以他就成為是做這個官員的工作。他之所以能夠被人家任命為某個官員,因為一方面他具有這種條件,一方面人民信任他可以安立一個名銜給他,所以就稱為某個官員,所以沒有任何事不是緣起法的,沒有什麼事它是好像說天生的就是那個樣子,不需要觀待,沒有任何事是這個樣子。任何事都必須要是觀待的。
比如說有一位病人,他一向都必須要倚靠著人家的協助或者是倚靠著拐杖他才能夠站起來,所以這個老人或病人他之所以要站起來,必須要去觀待拐杖或者幫助的人,他才能夠站起來一樣。所以就像剛才所說的,比如說一個病人或者一個老人,他自己想要站起來的時候,沒辦法,所以他必須要去仰賴一個人來協助他,他才能夠站起來。
所以任何法都是一樣,任何一個法之所以會存在或成立,都是因為有所依勢而有的。所以說任何一個法都是緣起法,都是我們以分別心假借名言安立的,所以這一點我們可以加以去審查,不論是人或者說畜生都是一樣的。比如說人而言,我們依著這個人的形狀、樣子,取名為人,縱然是人也有男、女、老、少種種不同的差別,或者說人講話的樣子不一樣,所以我們會依著他不同的樣子,然後來取名說他是某某。這個人之所以會被認為是某某人,都是觀待這些因緣,依於他的這些因緣,而被認為是某某人,所以任何一個法,他之所以會成立,都是我們以分別心假借名言安立到對方去,所以才會有所謂的法的。所以任何一個法都是由我們以分別心來安立的,對這一點我們要去多加以思惟。比如說某個人之所以會被我們安立為他是某個人,並非由他自己的方面不需要去觀待因緣而有的,而是我們以分別心去安立到對方去而稱之為有的,並不是由他自己方面的存在而成立的。仁波切說他當初在學中觀的這些空性義理的時候,他的師長也是用這樣子的方式來教他的。這邊是說文殊菩薩他宣說空性的義理是在眾多宣說空性義理的宣說者當中,他是最殊勝的,就好像是牛群當中的牛王一樣,最殊勝的。
「甚深廣大聲哮吼」,「甚深」就是指空性的義理極為深奧,「廣大」也就是指非空性義理而是指一般世俗法非常的廣大。「甚深」就是指智慧分,「廣大」就是指方便分,這兩者又是分別代表了勝義諦以及世俗諦,也代表了法身還有色身。就基、道、果而言,基位就是指二諦而言,道就是指方便和智慧,果就是指法身和色身這二身,依於基位的世俗和勝義諦,我們勤於方便和智慧道,最後就證得果位的色身和法身。所以當我們講到勝義諦的時候,最主要勝義諦就是指空性的義理,因為空性義理是極為深奧、難測,非常難以通達,所以諸法他的究竟義,就是指空性的義理,它是非常的深奧,非常的難以通達、難以徹悟的,所以空性可以說唯一的,它雖然只有一,可是卻是非常的深奧、難通達。世俗的法因為非常的廣大,有種種不同世俗的法,比如說輪迴、涅槃或者種種的色-情世間、器世間種種這些,非常的廣博的意思。佛陀當初他證悟成佛之後,有幾日他不說法,為什麼呢?因為他說甚深的空性義理是非常的深奧、明細、光明、無為,如甘露一般,我雖以得定解,可是如果向他人來開示的話,並非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他就在森林裡面呆坐著,那幾天就不說法。「聲哮吼」也就是指文殊菩薩他來宣說甚深的空性的義理的時候,他可以讓那些沉睡者因為這個法音而酥醒過來。「即是法螺具大聲」宣揚法音就好像吹法螺那種聲音一樣,可以讓這些沉睡的人醒過來。
「亦法鍵椎大音聲」這邊的「鍵椎」就是我們檀香板,比如說僧眾要集會的時候他們都會打板,這就好像是法的檀板一樣發出大聲音。當文殊發出如檀香板的法音的時候,能夠去攝受有緣的眾生。「超越無住圓寂性」「無住圓寂」應該是指佛果-無住涅槃,也就是他超越了三有輪迴而安住於無住涅槃的一個超越者。在三十三天那個地方有一個湖,這個湖就發出四法印的法音,就講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就講到這四法印。剛才所說的就是「十方法中即大鼓」講到這邊。這一次仁波切只能講到這裡而已,我們只有進行到一半而已,以後我們有緣再把它講完。現在仁波切會先傳給我們口傳。
仁波切說《文殊真實名經》現在有中文的版本是非常好,我們這個中文的版本好像是取自大藏經,因為有中文的,所以我們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最好是每一天都有唸誦會非常好,如果沒有時間的話,至少每一天唸幾頁也是有很大的幫助。我們這一次講課到這邊,我們在最後我們應該善為祁願迴向,將我們的善根迴向,願佛陀的教法能夠弘揚於十方,願所有一切有情都能夠證得究竟的佛陀的果位,也願所有的眾生都能夠遇見佛陀的教法,願能夠安置一切如虛空般的如母有情於佛陀的究竟的果位,所以在法會之後我們應該要作這樣子的迴向。之後我們就獻酬謝的曼達拉,之後我們唸一些祁願文,就包括有願DL喇嘛尊者他長壽的祁願文,還有一般的迴向文,還有發菩提心願文,之後就結束。結束請各位不要頂禮。仁波切說在灌頂的時候大家已經供養了很多了,所以這邊沒有特別需要說大家再供養。為什麼呢?因為要留一個好緣起,下一次還有機會再見面,好緣起,所以請各位等一下不要頂禮也不要供養。
作者:
常想一二
时间:
2010-10-6 13:43
胜施金刚我敬礼,真实边际我敬礼,出现空性我敬礼,正觉菩提我敬礼
正觉贪着我敬礼,正觉欲者我敬礼,正觉欢喜我敬礼,正觉戏论我敬礼
正觉微笑我敬礼,正觉笑者我敬礼,正觉语者我敬礼,正觉心者我敬礼
出现无者我敬礼,出现正觉我敬礼,出现虚空我敬礼,出现智者我敬礼
幻化网者我敬礼,正觉显论我敬礼,一切一切我敬礼,彼智身者我敬礼
作者:
金鑫
时间:
2010-10-20 23:09
不动金刚广大智,金刚界中大善巧,金刚身语意坛城,于尔密界恭敬礼!
大日如来至清净,寂静金刚大欢喜,自性光明胜中胜,毘卢导师我敬礼!
宝生法王极甚深,如天中天无垢染,最胜金刚无自性,胜金刚身我敬礼!
弥陀无量寿金刚,胜中胜天无分别,离欲获证到彼岸,胜金刚语我敬礼!
不空金刚圆满佛,一切行思皆成就,清净自性胜中生,金刚勇士我敬礼!
作者:
千叶宝莲
时间:
2010-11-15 20:26
最上三宝我皈依 一切罪业皆忏悔
眾生善根盡隨喜 正覺菩提意中持
正覺妙法及僧伽 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為利益自他故 我今即發菩提心
既發最上菩提心 饒益一切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 為利眾生願成佛
作者:
金鑫
时间:
2010-11-24 09:31
礼敬赞叹!
功德随喜!
不动金刚广大智,金刚界中大善巧,金刚身语意坛城,于尔密界恭敬礼!
大日如来至清净,寂静金刚大欢喜,自性光明胜中胜,毘卢导师我敬礼!
宝生法王极甚深,如天中天无垢染,最胜金刚无自性,胜金刚身我敬礼!
弥陀无量寿金刚,胜中胜天无分别,证得大贪波罗蜜,胜金刚语我敬礼!
不空金刚圆满佛,一切行思皆成就,清净自性胜中生,金刚勇士我敬礼!
作者:
在意
时间:
2010-11-24 20:06
最上三宝我皈依 一切罪业皆忏悔
眾生善根盡隨喜 正覺菩提意中持
正覺妙法及僧伽 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為利益自他故 我今即發菩提心
既發最上菩提心 饒益一切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 為利眾生願成佛
作者:
金鑫
时间:
2010-11-24 21:33
礼敬赞叹!
功德随喜!
不动金刚广大智,金刚界中大善巧,金刚身语意坛城,于尔密界恭敬礼!
大日如来至清净,寂静金刚大欢喜,自性光明胜中胜,毘卢导师我敬礼!
宝生法王极甚深,如天中天无垢染,最胜金刚无自性,胜金刚身我敬礼!
弥陀无量寿金刚,胜中胜天无分别,证得大贪波罗蜜,胜金刚语我敬礼!
不空金刚圆满佛,一切行思皆成就,清净自性胜中生,金刚勇士我敬礼!
作者:
金鑫
时间:
2010-12-4 19:51
顶礼上师本尊!!!
那摩古如呗 皈依上师
那摩布达呀 皈依佛
那摩达嘛呀 皈依法
那摩僧嘎呀 皈依僧
精进修行于诸法供养!!!
随喜赞叹!
作者:
蕴瑾
时间:
2010-12-26 15:26
胜施金刚我敬礼 真实边际我敬礼 出现空性我敬礼 正觉菩提我敬礼
正觉贪着我敬礼 正觉欲者我敬礼 正觉欢喜我敬礼 正觉戏论我敬礼
正觉微笑我敬礼 正觉笑者我敬礼 正觉语者我敬礼 正觉心者我敬礼
出现无者我敬礼 出现正觉我敬礼 出现虚空我敬礼 出现智者我敬礼
幻化网者我敬礼 正觉显论我敬礼 一切一切我敬礼 彼智身者我敬礼
作者:
桑天.加措
时间:
2011-1-7 18:13
頂禮至尊妙音文殊
智慧壇城之主尊...揮劍斬斷無名魔
開演諸法真實相...法王尊前虔祈請
作者:
菩提萨埵
时间:
2011-10-23 11:58
米麥只尾得清今惹舍
直比清彼汪波降彼陽
獨巴馬魯均者商尾當
剛井克比左近宗喀巴
洛桑紮比曉拉所瓦德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作者:
子泽
时间:
2011-11-25 21:55
第一句竼文咒语
a ā i ī u ū e ai o au aṃ aḥ sthito hṛdi /
jñānamūrtir ahaṃ buddho buddhānāṃ tryadhvavartināṃ //
oṃ vajratīkṣṇaduḥkhacchedaprajñājñānamūrtaye |
jñānakāyavāgīśvaraarapacanāye te namaḥ ||
作者:
子泽
时间:
2011-11-25 21:58
第二句竼文咒语
oṃ sarvadharmābhāvasvabhāvaviśuddhavajra a ā aṃ aḥ | prakṛtipariśuddhāḥ sarvadharmā yaduta sarvatathāgatajñānakāyamañjuśrīpariśuddhitām upādāyeti a āḥ sarvatathāgatahṛdayaṃ hara hara | oṃ hūṃ hrīḥ bhagavan jñānamūrtivāgīśvara mahāvāca sarvadharmagaganāmalasupariśuddhadharmadhātujñānagarbha āḥ |
作者:
焱彩峰
时间:
2014-2-22 23:16
祈请一切诸上师 一切佛及诸佛子
垂赐护念予加持 誓愿效学诸世尊
为利有情诸愿行 我今发心亦如是
先启无上菩提心 随修诸地菩萨行
作者:
问道
时间:
2022-6-2 10:42
复次吉祥持金刚 难调伏中胜调伏 勇猛超出三界内 自在金刚密中胜
眼如白莲妙端正 面貌圆满若莲华 自手执持胜金刚 时时仰上作抛掷
复次第现忿等像 亦有无边持金刚 勇猛调伏难调者 具威猛相极怖畏
于金刚尖出胜光 自手向上令抛掷 有大慈悲及智慧 方便益生极殊胜
具足喜乐安稳心 示有忿怒之形相 于行正觉行中尊 众皆来集身恭谨
向彼如来薄迦梵 究竟正觉礼敬已 于前恭敬伸合掌 端坐正念而告白
遍主与我作饶益 益我慈悲于我故 如幻网中成究竟 愿我真实获菩提
有诸烦恼乱其心 不解泥中而没溺 为利一切有情类 令获无上之果故
究竟正觉出有坏 是有情师及导师 亦大记句达真性 了知根心殊胜者
彼出有坏之智身 是大顶旋言词主 亦是智身自超出 妙吉祥智勇识者
诵彼殊胜真实名 是甚深义广大义 无比大义胜柔软 初善中善及后善
过去正觉等已说 于未来中当演说 现在究竟等正觉 亦遍数数皆宣说
大幻化网本续中 持大金刚持密咒 如彼无边诸佛敕 妙音宣畅今当说
世尊究竟正觉等 愿成真实持咒故 如我决定未出间 当勤坚固而受持
远离烦恼令无余 于诸谬解舍离故 即以无别无异心 为诸有情愿宣说
密自在者持金刚 向如来前说是言 告白毕已而合掌 以身恭敬坐其前
复次释迦出有坏 究竟正觉两足尊 于自面门殊胜舌 广长横遍令舒演
显现三种世界内 调伏四魔诸怨敌 有情皆具三恶趣 为现清净微笑相
于其清净梵音中 遍满三种世界已 为持金刚大力者 密自在主而答说
具足有大慈悲者 汝为利益有情故 具足智身妙吉祥 诵真实名是大益
能作清净除罪业 于我精勤应谛听 善哉吉祥持金刚 手持金刚汝善哉
密主我为此事故 为汝巧妙令宣说 汝今一心应谛听 唯然薄迦梵善哉
复次释迦出有坏 一切密咒大种性 密咒明咒持种性 于其三种令观察
世间及出世间性 显作世间大种性 殊胜广大手印种 大种大髻应观察
言词之主演偈颂 密咒王者具六种 将令显出于无二 无生法者自宣说
哑阿(长呼)依倚(引)乌邬(引)[口*英][口*哀](引一)阿嗃(引)[口*((起-巳+欠)-走+亢)]哑悉低(二合)哆[口*纥]哩(二 合)低(二)默捺没隆(二合)低(三)啰(上声)[口*降]没哆(四)母怛默(五)怛啰(二合)咄不啰(二合)低默(六)唵(七)末[口*则]啰(二合)帝疙折(二合)捺[宁*各](身切)渴情捺不啰(二合)默默捺呣呤(二合)怛英默捺葛(二合)也斡(引)宜说啰啊啰钵拶捺拽[石*丁]捺麻
(阿啊- 依依- 呜呜- AA- 欧欧- 昂啊- 萨提垛师地 加那 木日的 日阿杭 布垛布大 那姆 达日呀达 哇日大 那木M 嗡班匝日 第恰那 杜噶财答 巴日加加那 木日大耶 加那 嘎呀 瓦给 秀日阿 阿日阿巴匝 那呀 代 那玛)
(此下十四颂。出现三十七菩提中围。故赞金刚菩提心即是八十六名数)
作者:
问道
时间:
2022-6-2 14:04
大供养者大贪欲 一切贪欲皆除断 大欲即是于大乐 大安乐者大喜足
大境色与广大身 大色并及大形像 大明及与大广大 大中围者是广大
持于广大智慧器 钩烦恼钩大中胜 普闻妙闻皆广大 显中即是广大显
解者执持大幻化 大幻化中成利益 大幻化内喜中喜 大幻化中施幻术
大施主中最为尊 大持戒中持殊胜 于大忍辱即坚固 以大精进悉弃舍
以大禅定住静虑 以大智慧令持身 具足大力大方便 大愿胜智是大海
大慈自性无量边 亦是大悲胜智慧 有大智慧具大智 大解即是大方便
具大神通及大力 大力及与大速疾 复大神通大名称 大力令他令摧伏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