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依《十住毗婆沙论》谈念佛与般舟三昧修持 [打印本页]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09:55     标题: 依《十住毗婆沙论》谈念佛与般舟三昧修持

依《十住毗婆沙论》谈念佛与般舟三昧修持

根据慈法法师开示录音整理

目录:

生如来家:般舟三昧为父,大悲为母
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观佛法身无染无着       
般舟三昧行持法则之一       
般舟三昧行持法则之二       
般舟三昧进趣细则:在家二十法       
般舟三昧进趣细则:出家六十法之一       
般舟三昧进趣细则:出家六十法之二       
般舟三昧五十余助法及修持果报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09:59

生如来家:般舟三昧为父,大悲为母
    开启心灵如意宝藏,是我们大家的一个共同愿望,或称目的、发心、动机。因为从佛菩萨声闻缘觉到地狱饿鬼畜生,十法界有情没有一个能离开心灵的含摄,心灵之宝藏,各个有情悉皆具足,只是其开启方法,形形色色、随机不同。我们如何来运用这个宝藏、在此得到如意自在呢?这就需要用法则来纯熟我们心灵的自在之力、本源之力,使其庄严世间、利益有情。所以,接下来我们以“开启心灵如意宝藏”之愿望为纲要,依《十住毗婆沙论》中有关念佛及般舟三昧修持的法则进行深入学习。

    《十住毗婆沙论》,是圣龙树菩萨所施教的文字。学习论之前,我们需要先对论主有所了解, 不讲论主生平,犹如此水无源。圣龙树菩萨,在中国佛教史上被尊为“印度第二世尊”、“八宗之祖”、“唐密初祖”。对于龙树菩萨的应世时间,显密二宗是有差异的。若依唐密说法,龙树菩萨约在世尊灭度500岁后,从其国土来此释迦佛遗教国土,打开南天门铁塔,把世尊在世时所施教的教法传播于末世有情。显教中则说龙树菩萨于世尊灭度700岁后应现于世。

    为什么显密有别呢?这是众生业报择取的不同,并不是实有什么差别。显密业报处示现不同,感知就不同。譬如对于大城市的高消费生活,对有钱有势人来说会生起欢喜,而贫瘠人则会感到是一种压迫。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事物,不同人的感知差别可能很大。在显密二教中,对于龙树菩萨的应世过程,也显现出这种业力之差别,故有500岁之说、700岁之说。

    龙树菩萨是我们八宗共尊的祖师,这与其誓愿有关系。龙树菩萨,实是他方如来,即妙云相如来,其誓愿就是到他方国土,守护、延续此国土世尊的遗教,故于此娑婆世界,亦是如此示现,乘不可思议愿轮,来顺应、延续释迦佛之教化。

    在此浊恶世间,成佛甚难,即使如妙云相如来这样一个他方世尊,来此阎浮提,最初降生也是示现梵志,所有如来德相泯灭于梵志中,现相为一个外道。这说明佛不圆满吗?不是,而是我们为业报中的浊恶所覆蔽而产生的感知。正如世尊应世时,印度王舍城若住三亿人,其中只有一亿人能见佛,一亿人能听闻佛名,还有一亿人见闻不得。在见佛的一亿人中,有人见佛形如五尺比丘,色如黑碳,有人见佛丈六金身,有人则见为千丈卢舍身。现在,连形如黑碳的佛也见不到,只能见到遗像、遗骨舍利了。同一世尊,见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故知福德业缘的差别之大。
所谓浊恶世界,令十方诸佛不堪忍受。这里的“不堪忍受”,也是我们业报浊恶所显现,是我们的感知,而不是诸佛的真实感知,否则诸佛就不会来应世了。如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实早已成佛,观音菩萨为正法名如来,文殊菩萨为龙种上如来,他们在很多世界示现如来智能德相,以种种誓愿转妙法-轮、种种威德说法、以色声香味触法十八界种种善巧令世间有情出离生死苦海。这些大菩萨随释迦佛、乃至未来佛常应于世,阿难、迦叶,以至提婆达多都还会应世,只是名字不同,圣者应世表现的差异是业报之异,而本质无异,都是为了度化众生。

    龙树菩萨是继承、延续释迦佛的遗教,并不是说自己是他方如来,而发明一个什么东西,此处要清晰。古人列有八大论主,龙树菩萨、世亲菩萨、无著菩萨等,他们在佛教中的重要性是任何圣者智者,甚至任何世尊都不能取代的。因世尊只宣最上教育,很多有情并不能依法细致了解、深入观察,而这些大菩萨们,通过论,对法则进行细分处理,进行细致表述和宣化,使我们可以拿来学习、实践。

    龙树菩萨一生,有很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其传记中记载,龙树菩萨在九十日内就读完了南阎浮提所有文字,于是生起自慢的想法,说“世尊也不过如此,你是一切智,我也是一切智,我可以称佛了。”然后就要改服制律,想自搞一套。这时,一位龙王菩萨就来帮他解决这个骄慢问题。如何解决呢?请他去读龙宫所收藏的经教。龙宫经卷犹如河沙,而龙王对他说,菩萨,汝所得见,若与天宫经卷相比,远不可比!龙树菩萨此时心生后悔,说自己对佛法所知不过是九牛一毛、浩瀚一滴啊,由此幡然悔过。

    龙树菩萨能于九十日读完天下文字,三昧力、自在力都是有的,即使如此,还会于自己的骄慢生起惭愧。而现在人,稍有一点修持就想称师作祖了。这里的“修”,可能是自以为的修,“持”,可能是自以为的持,身心还很羸劣,就急于把自己标榜出来,比起龙树菩萨这样的大善知识,善巧也好、神通也好、智能也好、定力方便也好,万亿分之一不及,但就想自己立个什么,结果出现很多祸端,以及自他二种伤害。祖师象春笋一般冒出,急于求成者甚多,说话时气吞山河而做事实为无力者甚多,真正踏踏实实做人做事、踏踏实实深入修持的越来越少,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福德因缘薄少的一个可怜之处。在此,龙树菩萨这位大导师,通过示现来警告我们这些福德薄少的末世有情,要厚重自受用,尊重佛法之实践,深入佛法之实践,千万不可草草,如小杏子刚刚开花结果,就说我熟了,就要摘下来,结果还很涩苦。

    龙树菩萨在家时,曾与三友相约到王宫纵欲,他们为进出方便,就找一个药师求到隐身术,结果使王宫后院很多嫔妃受孕。国王震怒,术士就出主意:若是鬼神,用咒杀;若是人,用刀杀。人必用隐身之术,会留下痕迹,可在王宫必经之路,撒细沙以捕痕迹。结果龙树菩萨与其伙伴又去时,就被发现痕迹,于是士兵到处刺杀。龙树菩萨在躲避刺杀时,一直不离国王七尺远,因持刀者七尺之内不允许近王身,而其他三个人没有这个智能,结果眼见着一一被杀,这时龙树菩萨就立了一个誓愿:若我能生存下去,必做沙门,世间娱乐甚为怖畏。这可能是龙树菩萨一生中的一个反面教材,其实对于菩萨没有反正,他们只是在做一件事,即了解“世俗之可怖,行沙门寂灭之乐”。

    龙树菩萨出家后,龙王请其到龙宫诵读经典,于后豁然通达,善了一切相,深入无生,二忍具足。其时,有一国王,甚邪慢,大兴外道、诽谤正法。龙树菩萨为度化他,催伏其邪慢心,恭持赤幡在王宫前经行了七年。幡,有唤醒人之意,过去寺院念佛堂口必有幡,若有人困了,巡幡人就会拿幡在其面前晃一下。于后此王受其教化,尤为恭敬。
龙树菩萨一生奇迹很多,一直到最后用草把脑袋割下来。记载说龙树菩萨活了八百岁,他修有长寿法,活一劫两劫其实是不成问题的,但在八百岁时,有一个国王当时三百多岁不死,其太子已两百多岁,说,王者不死,我何时登位?谋臣就说:若要父亡,需龙树亡。因他们都是随龙树菩萨学的长寿法。于是王子就找到龙树菩萨,说:我闻菩萨行法忍,一切物皆予布施,我要菩萨的头。龙树菩萨说:行啊。但王子怎么也砍不下龙树的头。龙树菩萨说,我杀业已尽,用刀是不行的,只是尘沙劫前,我用草斩杀虫命,此报未尽。于是太子就摘了一根草,一划就取下了龙树菩萨的头。

    龙树菩萨做了很多奇特之事,因为是他方世尊,很清晰、不迷失。所谓迷失,就是不能自制,迷失自己身口意三业的自制力,迷失三业的抉择,迷失三业的未来延续。我们大家不要认为“迷失”二字是别人的事,一天中真正有多少时间,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是自主的、依正二报是调柔的?这是我们需要自己审视的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0:02

十住毗婆沙论

圣者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
入初地品第二
……
有人言。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诸佛家。从此二法生诸如来。此中般舟三昧为父。大悲为母。复次般舟三昧是父。无生法忍是母。如助菩提中说

    般舟三昧父  大悲无生母
    一切诸如来  从是二法生

    家无过咎者。家清净故。清净者。六波罗蜜四功德处方便般若波罗蜜善慧般舟三昧大悲诸忍。是诸法清净无有过故名家清净。是菩萨以此诸法为家故无有过咎。转于过咎转于世间道入出世上道者。世间道名即是凡夫所行道转名休息。凡夫道者不能究竟至涅槃常往来生死。是名凡夫道。出世间者。因是道得出三界故名世间道。上者妙故名为上。入者正行道故名为入。以是心入初地名欢喜地。问曰。初地何故名为欢喜。答曰

    如得于初果  究竟至涅槃
    菩萨得是地  心常多欢喜
    自然得增长  诸佛如来种
    是故如此人  得名贤善者



    《十住毗婆沙论》,圣龙树菩萨造。此处“圣”字不是虚称。在佛教中,贤圣有别、凡圣有别。圣者,就是入地菩萨,已断尽烦恼,与贤者有别。所以此处不是尊称,不是赞美说,而是如实称。“造”字,则显工程宏大、广传广利之意,一般人写书称为钞、撰,唯有圣者智者菩萨们是为造论。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大师译。鸠摩罗什大师的父亲先前是一个出家人,走到龟兹国后,国王将其拦下,硬要将公主许配给他,于是终因王命难违而舍戒,后罗什大师由其母亲带到印度修行。罗什大师也是一位不可思议的示现者,被称为“七佛译经师”,从拘那含摩尼庄严劫后三佛到贤劫四佛时,都是译经师,其所译经数量在汉地三藏中少有人能及,非常知名。但罗什大师一生也曾受十八年军营奴役鞭挞之大苦,却鲜有人知,而他正是在这期间学会汉语的。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一,入初地品第二。接下来是与般舟法相关的内容。

    有人言。龙树菩萨这样的大善知识不借用于佛言,也不借用于菩萨言,开章直接说“有人言”,因其于自性早已清晰抉择,而不需要佐证取信于人,因此十分直接果断。

    般舟三昧及大悲名诸佛家。从此二法生诸如来。我们知道:一切诸佛,皆依法而生。此处进一步说“一切诸佛从此二法生”。这句话一下拉近了我们与佛法、与如来家的距离,因为这里很多人都走过般舟、行过念佛法则,如果我们再具足悲心的守护,即不舍一切有情、但立无上大利,我们就能生诸如来家。有人说我们现在只是在经行念佛,并没有证三昧,但只要有向往三昧之愿,一样可以生如来家。

    此中般舟三昧为父,大悲为母。复次般舟三昧是父,无生法忍是母。父是动源,生机勃勃。若是行般舟,亲证三昧了,就能生诸佛如来之功德。大悲,皆以无生法忍而含纳世间一切有情,令其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悲,是以智为体,所以般若经中又说:大般若,诸佛之母。

    关于“忍”,诸佛如来有三种忍相:信忍、顺忍、无生法忍。这是诸佛如来所证果德,若具这样的果德,是名为佛;不具,则名为众生。净土一法的修持正是以信顺二忍为下手处,以无生法忍为安心处。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设我得佛,他方菩萨闻我名号即得三种忍。”故净土一法的修持是很彻底究竟的。

    大悲无生母。佛教特别重视大悲,因为众生做事都有得失评判,但在大悲法则中,则远离得失对待。净土五念门中有“不舍一切众生,回向为首”,所谓不舍一切众生,即是大悲所守护,此处不论亲疏、尊卑、善恶、凡圣、敌对与赞叹。这种广大慈悲的心智是以无生忍为基础的,或缘起于无生忍,或回归于无生忍,是促生一切功德之母。

    家无过咎者。六波罗蜜四功德处方便般若波罗蜜善慧般舟三昧大悲诸忍。在此,般舟为父、大悲为母,所以这个家是清净的、无过咎的。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能,亦称六度。四功德处——慈、悲、喜、舍,亦称四无量。我们在三昧的行法中,具足这十种功德。不论六度还是四无量皆是忍法,所以说“般舟大悲诸忍”。所谓忍者,包容是必然的、行持是必然的、亲证是必然的,忍就是有这个量,有这个行持,有这个功德的守护与延续。

    是诸清净无过患,故名家清净。是菩萨以此诸法为家故无有过咎。作为一个学佛人,择一法安住,就是择一个家来安住,在此,龙树菩萨为我们介绍了一个家,说:此处无过患、此处清净,可依可从。不论行般舟,还是学大悲不舍一切烦恼有情,我们有清净的父母,有六波罗蜜四无量等清净的家的内涵,因清净故,所以可依可从。

    转于过咎转于世间道入出世上道者。世间道名即是凡夫所行道。转名休息。凡夫道者不能究竟至涅槃常往来生死。是名凡夫道。出世间者。因是道得出三界故名世间道。上者妙故名为上。入者正行道故名为入。以是心入初地名欢喜地。佛教中有无上道,有凡夫道。若我们生于如来家,常行于般舟三昧、常行于大悲守护,就得出三界,故称之为出世间道,是无上妙道。入这样的家,我们就可以得到休息。而在贪嗔痴慢疑邪见中,凡夫被业流所催使,常怖生死之海,得以不自在,是名凡夫道,背离于涅槃道。

    大般涅槃即是大休息。声闻乘讲断尽烦恼即为涅槃,大乘教言讲入于毕竟之至,广利世间有情,安住究竟之法,是为涅槃。即不仅自利寂静,还要广利有情,令有情趣入广大清净成就。所以说诸大成就者“不着生死,不住涅槃”,此“不住涅槃”就是大般涅槃。

    问曰,初地何故名为欢喜?因断尽烦恼故。其后有偈言:“如得于初果,究竟至涅槃。菩萨得是地,心常多欢喜。自然得增长,诸佛如来种。是故如此人,得名贤善者。”

    此处,一定要注意“如来种”,此种性不立,学佛无法成就,而很多学佛人往往不在乎如来种性,而只在乎自己如何如何。

    念佛法门,实际就解决了一个种性问题——生如来家,与观音势至为伴侣。阿弥陀佛的愿望是:闻其名号,心生欢喜及守护者,即入种性位。这是十分不可思议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即得如来种性,即入如来家,因为南无是归命之意,是供养之意,是随顺之意,是彻底安住无疑之意,是圆满起用之意。所以说念佛人福德大即在于此,我们若靠自己的资粮、加行、见道来渐次修证,可就不容易了!这与佛陀回施给我们一个种性,差异可就大了!

    净土一法的修行,下手处即是信顺二忍,即随顺法而得满足,随顺法而得以念佛,随顺而得以抉择,随顺而得以安住,彻底来自于随顺!随顺,必然是信顺二忍所产生的效应。所以世尊在《观无量寿经》中所讲,若有念佛者,与观音势至等,生如来家,当坐道场。“等”即是种性相同。所以,念佛者实是人中芬陀利花。这个地方一定要清楚,若不清楚则会轻视念佛法,甚至诽谤念佛法,那就丢失了如来种性,过失就大了。

    所以说念佛人“一生即压群臣”,也就是因为生如来家故,种性成就故。念佛就是直接进趣于如来种性,这么说不是为了高抬念佛法,如果真知念佛之功德,没有人不痛哭流涕的,因为这样的福德因缘远非世间自力修持所能知。就象乘飞机一样,我们不会飞,但乘上飞机,很快就到目的地了。我们乘着诸佛如来的甚深功德力,在称念之时已达到解脱、智能、慈悲的目的地,这实在是不可思议!所以,若有此种性者,“心常多欢喜”。

    念佛是崇高的,缘佛是究竟的,相应是真实的。但很多人轻谤于念佛法,嫌谤于念佛人,而不知念佛法门这种崇高、不可思议的缘起,结果遭到丢失大利的果报。例如经常有念佛人去诽谤修密参禅的,修密参禅的反过来轻贱念佛人,如此大家都有谤法罪。此罪蔽障了法门的传播与清净心智的生起,毁灭人的清净眼目,令人心智混乱、法则混乱,不得安住,有破法、灭法之嫌,是很大的过失。

    念南无阿弥陀佛实在是不可思议的福德因缘的成熟,如果没有阿弥陀佛誓愿力的加持,我们不会有这样的福德。所以,念佛人一定不能轻贱,更不要贱他,而应该谦下、慈悲、调柔,不舍苦恼有情。佛在念佛经教中讲:莫生增上慢心,要善密护于身口,何以故?莫做增上慢人,若增上慢人念佛,已失甘露味,不得佛法利益。何以故?此人入魔罥网,已生邪见心,如狂象踏入莲池,会坏人的清净道业、埋没人的清净心智,这是念佛人一定要守护的问题。在果地教言中,密护口业是十分重要的,调柔身心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0:10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九
念佛品第二十

      菩萨于初地。究竟所行处。自以善根力能见数百佛菩萨。如是降伏其心深爱佛道。如所闻初地行具足究竟。自以善根福德力故能见十方现在诸佛皆在目前。问曰。但以善根福德力故得见诸佛。为更有余法耶。答曰

      佛为跋陀婆  所说深三昧
      得是三昧宝  能得见诸佛



    菩萨于初地,究竟所行处。自以善根力能见数百佛。若能随顺佛的愿力,生如来家,以般舟三昧为父、大悲为母,就能见数百佛,这是入欢喜地菩萨所见。究竟所行处,是指证到初地这样的行处,或说行至初地这样的因缘,这里的确需要行,但如果不仗佛力,只靠自己根力,是不可能见到佛的。菩萨于初地能见数百佛,我们能见多少佛呢?在此可以看看我们自己的修持力了。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中说念佛时见到了树下有几个佛、几个声闻,何以不见无量诸佛呢?根力故。如果我们的心智道德跟不上,只能见到石头、土木的佛像,即使见佛,佛也是会板脸的;好一些的,会放光;再好一些的,会动一动;再好一些,就可以说法。所以说根力有异,此处信不及是不行的。

    菩萨如是降伏其心。深爱佛道。如所闻初地行具足究竟。依善根福德力故能见十方现在诸佛皆在目前。十方佛,就不是数百了。见与不见还是根力的差别、福德力的差别。有人说,我还不想见佛呢!可不要生这样的妄想,如果依清净密护的心智愿见诸佛,常受诸佛之教,与诸佛菩萨为伴,温养于此,那有不可思议的胜功德力。

    问曰,但以善根福德力故得见诸佛,为更有余法耶?除了以善根福德力见佛,还有别的办法吗?后面答道:佛为跋陀婆,所说深三昧。得是三昧宝,能得见诸佛。龙树菩萨称般舟三昧为深三昧,在蕅益大师所编《净土十要》中有宝王三昧的说法。世尊在成佛后第七年,于竹林精舍为跋陀和菩萨讲《般舟三昧经》,依此三昧修持可得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能否得到这样的利益因缘,还是在于大家清净、深入、长久的实践。

    若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这是个大方便。于此大方便处无染无着,才能清净闻法,与圣义谛教言相应,是为正观。若与圣义谛教言不相应,即染著了,则为邪见,例如有人见过佛后心生骄慢,就看不起念佛没有征兆的人,且不密护三业,而减损自己的福德因缘,结果造成失心果报,这样是说念佛很危险吗?其实我们不念佛更危险,因为我们天天都在失心状态。我们真正能如实知自心吗?真正清净念佛又密护的人是调柔的,是得见自心的人,所以说“见诸佛以明自心”。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0:20

跋陀婆罗是在家菩萨。能行头陀。佛为是菩萨说般舟三昧经。般舟三昧名见诸佛现前菩萨。得是大宝三昧。虽未得天眼天耳而能得见十方诸佛。亦闻诸佛所说经法。问曰。是三昧者当以何道可得。答曰

      当念于诸佛  处在大众中
      三十二相具  八十好严身

行者以是三昧念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比丘亲近诸天供养。为诸大众恭敬围绕。专心忆念取诸佛相。又念诸佛是大愿者。成就大悲而不断绝。具足大慈深安众生。行于大喜满一切愿。行于舍心舍离憎爱不舍众生。行于谛处常不欺诳。行于舍处净除悭垢。行于善处其心善寂。行于慧处得大智能。具行檀波罗蜜为法施主。具行尸罗波罗蜜戒行清净。具行羼提波罗蜜能忍如地。具行毗梨耶波罗蜜精进超绝。具行禅波罗蜜灭诸定障。具行般若波罗蜜能破智慧障碍。



    跋陀婆罗,即跋陀和菩萨,是在家菩萨,是般舟法的启教者,向世尊问很多种功德利益从何而生?世尊为其说,若人行持般舟三昧,能得如是功德利益。

    般舟三昧名见诸佛现前。如果没有诸佛现前,我们就还没证到般舟三昧。般舟三昧第五次第,即最后一个次第的修持是:若见佛即问,问即答,答即曰其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有来去,何以见佛?即了自心无有来去、亲证自性法性。若没有见佛,第五次第则无法修,这里是自力修持与实践的一个要素。

    菩萨得是大宝三昧,虽未得天眼天耳而能得见十方诸佛。天眼天耳是净欲者所成,有染心是不能成就的。现在人染著心智深厚,天眼天耳是不能得的,所以听不到他方诸佛菩萨说法,也看不到他们清净广大庄严的场面。此处,虽未得天眼天耳而能见十方诸佛,闻到诸佛所说经法,这是未净欲三昧不可思议的摄化!没有净欲,即没有证得,但仗念佛陀净功德力加持,能入圣智圣德,得见他方诸佛,闻他方诸佛说法,即所谓“他力加持”。

    问曰,是三昧者当以何道可得。答曰:当念于诸佛,处在大众中,三十二相具,八十好严身。稍有禅定力的人,可以见到当前修证观佛、念佛三昧人的光明炽相,其实就是在我们念佛、或观佛相好时所留下的影像,或说尘染,跟我们自身并没有关系,实在是佛陀三宝的加持,如果我们稍不密护,或染著于别人的称赞,那就是堕落。就如我们与中央领导人接通电话后,认为自己就是中央领导人了,那就有问题了。

    许多念佛人、观佛人、持咒人、持上师本尊观的人,往往在这个地方上当受骗了。有过这样一个法师,因有病而修随修观法,然后被人看到光明相,就来说你真有修持啊,结果他当真了,真以为自己有所修持,产生很多颠倒的名利心,后来就出现了魔乱。又如很多人走了般舟后,他人会赞道:你怎么显得这么年轻?这么精神好?笑容这么灿烂?其实这都是因为念佛得到加持,都是一种尘染,一种状态罢了。

    所以,修此法时,自他二种密护非常重要,或说我们要知道这只是尘染所现,非是实有。若认为自己真行了,就是骄慢邪见,妄执有法所得,堕魔眷属。在无所得法中以为有所得,称为大妄!就会丢失清净法义,沉沦世间。我们念佛人对此绝对要认清楚。

    “当念于诸佛,处在大众中,三十二相具,八十好严身。”这是顺观修法。如果想得到这样的三昧,对现代末世有情来说,行般舟不失为一个稀有难得的法则,对诸根清净有禅定的人来说,依一相三昧念佛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如果做过换位修法,再修观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也比较得力。因为修换位法很苦,而修观佛很光明,二者的感知性差异很大。香根活佛是换位修法的成就者,他不光能换人的果报,还能换区域性的果报。当时康藏地带有大的瘟疫,千万头牛马猪羊都死掉了,香根活佛不忍藏民所依赖的动物死于瘟疫,就用自己的身心收敛了所有灾障,结果内脏全部溃烂而死。若观佛就受佛果,若观地狱众生就受地狱众生的苦,可以引发大悲心。在此我们一再强调,这里是没有位置的,没有任何实法、微尘许法可得,但在取用时可表达不可思议的悲智方便与善巧。那些真正有修持的大菩萨们能够利益众生而绝不骄慢,也绝不把自己放到某个因缘上去欺骗众生,他们真是没有位置的善知识。所以,不论是修换位法,还是观佛法,一定要密护三业,常调柔谦下之心,如果抉择不了无所得这个正见,果报会很大的,希望诸位菩萨对此有深刻的认识。

    行者以是三昧念诸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如果得到念佛三昧,再来修持一相一行,那是更为方便了。此处行三昧最为方便契入,所谓方便,最主要是指克制了我们六根不净的惰怠。现在有情眼耳鼻舌身意不净,即染著的东西太多,而般舟法门,很容易使我们六根清净下来。因为若执着,我们会累不堪言、苦不堪言,所以我们不再乱闻、不再多看、不再多想了,于是“止”就很容易成就。此处不再造作了,但念佛不舍,即所谓“立一念、断诸想”,所以般舟三昧又称定意三昧,直接从意根下手,很彻底、方便,意清净者,则眼、耳、鼻、舌、身清净,若我们想把眼、耳、鼻、舌、身清净之后,再清净意根,那就太难了!

    若修此法,善识者皆供养,比丘亲近诸天供养,为诸大众恭敬围绕。真正行法之人,身心有善光,或辉光,不用言说而常能令浊恶困惑有情得到清净加持和善安慰。所以大众恭敬围绕,比丘会来供养,诸天也会来供养。常修三昧的人,以及观佛、念佛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果报。

    专心忆念取诸佛相,又念诸佛是大愿者,成就大悲而不断绝。有时我们持咒、念佛号、念佛的真言,即佛的誓愿,当诸佛的大悲愿力在我们心中相应时,都会产生不可思议的力。这种力不是我们自己的现量产生,而是诸佛的愿力、名号功德力、慈悲方便力所促成的一种聚集相,此处一定不要以为是自己的力,这样我们就容易生活在知恩感恩的心态中。

    曾经有人要向我介绍一个大法师,说这个大法师很厉害啊,别人的骨头断了,他一摸就好了。其实他是依大悲力所成就,不是其他。何以故?他每天持大悲咒,以致走路睡觉都在念,心力与咒力相应而成。但用此不可思议的悲力为人治病,实在太可惜了!我说赶紧去劝阻他,可也没赶上,这个法师已经病倒了,因为病人太多,每天排队,结果自己的力也没有了,身体也垮了。有些人学佛有一点功夫就用到治病上,但因不知道因果本源,所以往往此次治好了,下次还犯。若能把这种力量用于断人烦恼、启人智能,则就甚为方便究竟!比如说,真有一个病人因缘来了,如果持诵咒力令对方往生极乐世界,哪怕种下一个种子,也比用来治病强。

    具足大慈而深安众生。我们能否运用所修法则、所现量的身心来安慰这个世间?我们是否真正地生起了悲心,降服了烦恼业习?这是修法最重要的目的所在。

    行于大喜满一切愿。真正认识无有一微尘法可得,智能心智生起之时,就会生起大喜、大乐。

    行于舍心舍离憎爱不舍众生,行于谛处常不欺诳。所谓谛处,苦集灭道,寂静涅槃,无一微尘许法可得,此是第一谛所宣化,不敢有一丝欺诳。若有人说实有某个法可得时,我们一定要警觉了,一定不要违背世尊胜义谛教义。一旦昧失这个根本依止,则称之为外道,即使会讲再多三藏十二部也是外道,这就十分可悲了。

    行与舍处净除悭垢。行于善处其心善寂。善寂,因善法而得寂灭之乐,这是佛法的根本利益。

    行于慧处得大智能,具行檀波罗蜜为法施主。例如在此大家给我讲授的机会,是对我的机会布施;我给大家交流法则,依胜义谛,依根本依止回施,是对大家的法布施。

    具行尸罗波罗蜜戒行清净。尸罗波罗蜜,即戒波罗蜜,能令我们达到智能彼岸。

    具行羼提波罗蜜能忍如地。即忍辱。

    具行毗梨耶波罗蜜精进超绝。即精进。

    具行禅波罗蜜灭诸定障。具行般若波罗蜜能破智慧障碍。具行禅波罗蜜,灭除定障后,则会得定业善巧。人天善巧皆来自于定力,没有定力,是不能促成世间事业之成就的。很多人说自己怎么做事不能成就呢?即是定力不具,福德力不具,智能力不具故。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5:47

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我们做人做事如何明白自己的心愿?如何恰当地运用自己的发心?如何处理当下的抉择?这都是开启心灵宝藏的话题,对此我们应不断思维、观察、实践、勤奋、正行。在八正道中,正业、正命、正思维是正行的实质内容;正智、正定是正行之力的表现;正见是正行的入手处。在此我们主要谈论的都是正见、正念问题,因为做任何事情,心念为前导,没有正念的支配,我们往往就会心智混乱、迷失前景。

    世尊运用四法度众生,相好光明是方便之一,此外还包括三藏教化、威德名号和三昧通力。在此,我们读一读《十住毗婆沙论》念佛品中的观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

手足轮相能转法-轮。足安立相安住诸法。手足网缦相灭诸烦恼。七处满相诸功德满。手足柔软相说柔和法。纤长指相长夜修集诸善妙法。足跟广相眼广学广。大直身相说大直道。足趺高相一切中高。毛上旋相能令众生住上妙法。伊泥鹿相佣渐粗。臂长过膝相臂如金铤。阴马藏相有法宝藏。身金色相有无量色。皮细薄相说细妙法。一一毛相示一相法。白毫庄严面相乐观佛面无厌。师子上身相如师子无畏。肩圆大相善分别五阴。腋下满相满大善根。得味味相具足寂灭味。方身相破生死畏。肉髻相头未尝低敬。舌大相色如真珊瑚能自覆面。梵音相身相至梵天。师子颊车相肩广相能破外道。齿齐相行清白禅。齿平等相平等心于一切众生。齿密致相离诸贪着。四十齿相具足四十不共法。绀青眼相慈心视众生。牛王睫相睫长不乱。得希有色乐见无厌。以此三十二相庄严其身。八十种好间错映发。福德具足威力殊绝名闻流布。

    手足轮相能转法-轮。手足轮相是世尊所拥有,表明世尊能转妙法-轮,广泛施教于人,善于对机说法,广利人天。

    足安立相安住诸法。手足网缦相灭诸烦恼。七处满相诸功德满。手足柔软相说柔软法。若人性格很硬,其手足骨头会往外膨胀;若人身心调柔,就会很柔软,甚至一摸会仿佛抓不到东西一样。

    纤长指相长夜修集诸善妙法。晚上勤于修持善法的人,此一生果报与不修持的人,差别是很大的。

    足根广相眼广学广。大直身相说大直道。足趺高相一切中高。毛上旋相能令众生往上妙法。伊泥鹿相佣渐粗。臂长过膝相臂如金铤。阴马藏相有法宝藏。身金色相有无量色。皮细薄相说细妙法。一一毛相示一相法。白毫庄严面相乐观佛面无厌。师子上身相如师子无畏。肩圆大相善分别五阴。腋下满相满大善根。

    得味味相具足寂灭味。
有人喝水都能长胖,有人喝水是苦的,有人喝是甜的,这是果报之差异,因果不虚,我们应当尊重。

    方身相破生死畏。肉髻相头未尝低敬。独觉辟支佛是有肉髻的,皆因甚深禅定而得。在我们这个凡圣杂居的世间,若以凡心则见凡浊类有情,若以禅定或持咒等净业心智则能见圣类有情。

    舌大相色如真珊瑚能自覆面。三世不说妄语的人就可以舌舔鼻尖,在出家人中,许多善讲法者还是有此相的。

    梵音相身相至梵天。梵音,是八不音。一般人不是男音就是女音,不是高音就是低音,不是清音就是浊音,不是大音就是小音,而佛之梵音远离此八音,广传天地之间,于远处和近处听是一样的。有人念佛会念出梵音,此时他方国土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因此很容易受到相应的加持。

    师子颊车相肩广相能破外道。齿齐相行清白禅。齿平等相平等心于一切众生。齿密致相离诸贪着。四十齿相具足四十不共法。牙齿稀疏,是贪图口味,不持过午戒的果报。

    绀青眼相慈心视众生。牛王睫相睫长不乱。得希有色乐见无厌。眼睫比较长的人,一般多为人喜见。

    以此三十二相庄严其身。八十种好间错映发。以上是讲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基础,以下是八十随形。

戒香涂身世法所不动。诸烦恼所不染。恶言所不污。游戏诸神通。诸佛如是威力猛盛无敢当者。以慧说法如师子吼如意自在。以精进力破诸痴暗。以大光明普照天地。诸问答中最无有上。一切仰瞻无下观者。常以慈心观察众生。念如大海。定如须弥。忍辱如地。增长众主所种福德如水滋润。能生众生诸善根力如风开发。成就众生如火熟物。智慧无边犹如虚空。普雨大法如大密云。不染世法犹如莲华。破外道师如师子搏鹿。能举重担如大象王。能导大众如大牛王。眷属清净如转轮王。世间最上如大梵王。可爱可乐如清天明月。普照能然犹如朗日。与诸众生安乐因缘。犹如仁父。怜愍众生随宜将护犹如慈母。所行清净如天真金。有大势力如天帝释。勤利世间如护世主。治烦恼病犹如医王。救诸衰患犹如亲族。积诸功德如大库藏。其戒无量。其定无边。其慧无称。解脱无等解脱知见无等等。于一切事最无有比。一切世间最无上故名第一人。成大法故名为大人。

    福德具足威力殊绝名闻流布。戒香涂身世法所不动。诸烦恼所不染。恶言所不污。游戏诸神通。诸佛如是威力猛盛无敢当者。

    以慧说法如师子吼如意自在。
以精进力破诸痴闇。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多缺乏精进力,究其原因,一是福德因缘不足,力不够;一是悲愿不足,没有真正利人利世、令佛法住世之心。

    以大光明普照天地。诸问答中最有无上。一切仰瞻无下观者。常以慈心观察众生。为自己一个人修法实际是很无力的,我们需常视世间之需求,而不是光看自己,故说慈心观察众生。

    念如大海。定如须弥。忍辱如地。增长众主所种福德如水滋润。能生众生诸善根力如风开发。成就众生如火熟物。智慧无边犹如虚空。善雨大法如大密云。不染世法犹如莲花。

    破外道师如师子搏鹿。能举重担如大象王。能导大众如大牛王。
狮子、象、牛,都象征力量。象有四种:我们一般见到的是灰象;白法成就之善士所乘是白象,如普贤菩萨所乘之象;人王所乘是青象,玄奘法师在印度时,王者就送其七头青象,象征荣耀和尊严;还有就是香象,世人难见,有一定成就者才可见到,香象巨大,有香象过河、横断河流之说。

    眷属清净如转轮王。转轮王也有四类:金轮王,一出生时,七宝随身,天下太平,自然之象,一切国土莫不臣服;银轮王出生时,珠宝次之,还稍需言语,即还需要说法来引导世间归顺;铜王需军队威慑世间,令众臣服;铁王则靠打仗,战火纷飞,征服世间。

    世间最上如大梵王。可爱可乐如清天明月。普照能然犹如朗日。与诸众生安乐因缘。犹如仁父。怜悯众生随宜将护犹如慈母。

    所行清净如天真金。
我们人类的金子,在鬼神道看来是光。所谓天金,我们看到的实际都是光相,这是业报上的差异。

    有大势力如天帝释。帝释天出巡时,仪仗非常庞大,显其威势,我们若清净斋天,也是可以得见的。

    勤利世间如护世主。治烦恼病犹如医王。救诸衰患犹如亲族。积诸功德如大库藏。

    其戒无量。其定无边。其慧无称。
即戒定慧三学。现在人多怕谈戒,其实戒是无为法之表露。人往往不知道自己造业有多苦,还以之为好,而我们持戒时就会无为、无着、无漏、守护清净。

    解脱无等解脱知见无等等。于一切事最无有比。在佛教中,“无有比”是一个特殊的名词,我们称佛法是未曾有法,远离对待与识心。

    一切世间最无上故名第一人。成大法故名为大法人。以上是观佛道德内涵的文字。

如是菩萨以大人相念观诸佛。是诸佛者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不可思议不可计劫修习功德。善能守护身口意业。于过去未来现在无为不可说五藏法中悉断诸疑。定答分别答反问答置答。于四问答无有错谬。善说根力觉道念处正勤如意三十七助道法。善能分别无明诸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因果。于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无所系着。善说九部经法。所谓修多罗岐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毗佛略未曾有议论如是诸经。不为贪欲瞋恚愚痴憍慢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疑诸使所使。不为无信无惭愧谄曲戏调放逸懈怠睡眠瞋恨悭嫉诸恼所侵。知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可去已去。可见已见。所作已办。尽破怨贼。具足诸愿。是世间尊是世间父是世间主。是善来善去善意善寂善灭善解脱者。在无量无边十方恒河沙等世间中住。

    如是菩萨以大人相念观诸佛。是诸佛者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不可思议不可称计劫修习功德。
现在人修行比较急于求成,而诸佛菩萨的修德都是以不可称计的年劫计算的,许多经文中,佛菩萨们都有“我于恒河沙劫前”接受授教、进行修行实践的表述。而我们能记忆的修行有多长时间?几天?几月?几年?所以我们往往不知诸佛之修行功德。对于这种广大修德,我们若不知感恩,不知随顺,不知观想,难免就有点邪慢与骄狂,就会丢失念佛的大功德利益。

    善能守护身口意业。于过去未来现在无为不可说无藏法中悉断诸疑。远离一切对待心智和尘染,就会断诸疑。若能于一切作业中断诸疑,真是心智畅明,无挂无碍!

    定答分别答反问答置答。于四问答无有错谬。世尊做四种答于有情:定答、分别答、反问答、置答,无疑抉择一切有情的疑虑,令一切众生心智康乐、无有挂碍。

    善说根力觉道念处正勤如意三十七助道法。在佛法中,从声闻乘到密乘都要学三十七道品;《华严经》中,从信位一直到等觉位菩萨也都要学三十七道品。

    “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在这三十七道品中,过去人一出家就要修四念处,而四念处的前提是五停心,所以过去又有“五停不修,无以出家”之规定。五停心是其首之初,即下手的方便。现在人经常是被别人一骂,马上就起嗔心;看到好东西,马上就起贪心;看人不如我,马上就起慢心;看事不如意,马上就睡觉昏沉去了。凡夫具足贪嗔痴慢疑,此处太需要修持了。若五停心得力,人就会具足许多善巧,消除许多固执己见,何以故?知诸法根本,真正抉择法无自性了。故以五停心心智,入三十七道品四念处法,是很容易成就的。

    善能分别无明诸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因果。三十七道品与十二因缘的次第修法,是佛教的基础修法。若不能善了解十二因缘,人不知道断处、灭处,是无力修法的。例如,在受爱处,若不去延续它,就会断爱有,而出离生死。我们感受的机会很多,但可以不用爱与取的法则,可以置之于当下,这样修持就很有力。

    于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无所系着。能否对色声香味触法无所系着,我们可以来观察自己。

    善说九部经法。所谓修多罗岐夜授记伽陀忧陀那尼陀那毗佛略未曾有论议如是诸经。九部经法是最早的译法,所谓“五百结集,九部经法”,现在我们讲十二部经,但南传佛教中还是讲九部经法。

    不为贪欲嗔恚愚痴骄慢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取疑诸使所使。见思二惑中,思惑之贪嗔痴慢疑,我们平时关注得比较多。而见惑,也称五利使,是驱使奴役我们最厉害的东西,但也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所谓身见,实以为有我;所谓边见,如有无、善恶、凡圣、对错、你我,一切对待都可以产生边见;所谓邪见,如断见、染见;所谓见见,即见取见,迷执前三见为正见;所谓戒见,即戒禁取见,迷执现在苦身作种种邪戒苦行,为生于人天乐处,这在印度是非常多的,如有人说持牛戒、狗戒可以生天,但持戒若不管别人善恶,不管别人得失,一样会产生恶效应。

    不为无信无惭愧谄曲戏调放逸懈怠睡眠嗔恨悭嫉诸恼所侵。知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可去已去。可见已见。所作已办。尽破怨贼。具足诸愿。是世间尊是世间父是世间主。是善来善去善意善寂善灭善解脱者。在无量无边十方恒河沙等世间中住。

如现在前菩萨。又应以八十种好念观诸佛。甲色鲜赤行清白法。甲隆而大生在大家。甲色润泽深爱众生。指圆纤长其行深远。指肉充满善根充满。指渐次而长次第集诸佛法。脉覆不见不覆身口意念脉。无粗结破烦恼结。踝平不现不隐藏法。足不邪曲度脱邪众。行如师子是人中师子。行如象王是人象王。行如鹅王。高飞如鸿。行如牛王人中最尊。行时右旋善说正道。身不偻曲心常不曲。身坚而直赞坚牢戒。身渐次大次第说法。普身诸分大而端严。善能解说大妙功德。身相具足具足法者。足步间等等心众生。其身净洁三业清净。身肤细软心性自软。身离尘垢善见离垢。身不缩没心常不没。身无边量善根无量。肌肉紧密永断后身。支节分明善说十二因缘分别明了。身色无暗知见无暗。腹圆周满弟子行具。腹净鲜洁善能了知生死过恶。腹不高出破憍慢。腹平不现说平等法。脐圆而深通甚深法。脐画右旋弟子顺教。身遍端严弟子遍净。威仪鲜洁心净无比。身无点子无黑印法。手软胜兜罗绵。受化者身轻如毛。手画文深威仪深重。手画文长观受法者长远后事。手画润泽舍亲爱润得大道果。面貌不长结戒有开。唇赤如频婆果。见一切世间。如镜中像。舌柔而软先以软语广度众生。舌薄而广功德纯厚。舌赤如染染凡夫心难解佛法令解。声如雷震不畏雷声。其声和柔说柔软法。四牙圆直说直道法。四牙俱利度利根者。四牙鲜白清白第一。四牙齐等住戒平地。牙渐次细渐次说四谛法。鼻高隆直住智高山。鼻中清净弟子清白。眼广而长智慧广远。睫不希疏善择众生。眼白黑鲜净如青莲华叶。天人婇女以好眼敬礼。眉高而长名闻远流。眉毛润泽善知软法。耳等相似闻法者等。耳根不坏度不坏心众生。额平而好善离诸见。额广无妨广破外道。头分具足善具大愿。发色如黑蜂转五欲乐。发厚而致结使已尽。美发柔弱软利智智者能知法味。发不散乱言常不乱。发润而泽常无粗言。发有美香。以七觉意香华随宜化导。发中有德字安字喜字。手足中亦有德字安字喜字。

菩萨如是应念诸佛处在大众讲说正法坐师子座。其座以琉璃杂宝为脚。以真珊瑚妙赤真珠以为几。金薄帏帐柔软滑泽种种天衣以为敷具。以宝师子赤金为身。虎珀为眼。车磲为尾。珊瑚为舌。白金刚为四牙。真白银为发。毛发长广。具足其床在此四师子上。大象王牙以为凭几。其承足几众宝所成。为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之所敬礼。诸佛如是在此床上。着竭支泥洹僧。不高不下覆身三分。周匝齐整着浅色袈裟。条数分明不高不下亦不参差。

处八部大圣庄严众中人天大会。龙金翅鸟俱共听法心无瞋恨。一切大众深心惭愧敬爱于佛。皆共一心听佛所说。受持思惟如所说行。专心听受心清净故能障诸盖。一切大众瞻仰如来无有厌足。衣毛皆竖泣泪心热或有大喜。有如是者。则知其人心得清净寂默湛然如入禅定。无爱无恚心无余缘。有大悲相慈愍众生。欲救一切心不谄曲。寂灭清净分别好丑。有大志量不没不缩不高不下。佛悉瞻见处在如是。大众说法易解易了乐闻无厌。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用来启迪我们内在的道德,这是佛之福德宝藏的实质内涵,是在本具性德下所启迪的圆满修德。如来自他二种受用具足,依正二报受用具足,圆满广摄有情,都是依修德而展现出来的。

    若单谈性德,不讲修德,就是只谈体不谈用,只谈同不谈分别,这样在世尊的“四答”,定答、分别答、反问答、置答中的分别答就不成立了。诸佛如来善分别世间所安立果,即善分别因果,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是因果次第相续的分别内涵。此处是以修德所显,在佛为佛,在菩萨则为菩萨,六道沉沦众生亦复如是,所谓本无分别中各取其妙用。若没有分别答,凡俗有情就会于现缘业果中不善分别,而多混淆,从而丢失佛法妙用。

    在我们汉地,多说性空、无自性,而对诸佛自他二种受用,这种以修德所示现、表达、延续的妙用说得少,即不太重视修德的受用与真实。所谓真实,因是顺性起修,是于无染心中而建立的清净功德利益。三十二相八十随形都是在顺性修德中彰显的自他二种受用,对我们学佛者来说,是延续性德的一个清晰、智能、条理的教诲,也是一个增上的指导,这样我们不至惰怠于相似自性见中,丢失分别善巧,于诸佛菩萨甚深方便善巧中多做疑虑、诋毁,产生断见、灭见、无受用的邪见、恶空见,不能延续清净受用、庄严受用、智能慈悲善巧的受用。

    在此五浊恶世,生命在减劫之时甚为短促,依报甚为恶劣,修行的福德力甚为薄少,所以我们尤需重视如来之修德,所以念佛法门就尤为重要了。因为念佛法是横断横出之法,这是净土果地教言的一个清晰抉择。若是渐次修行来断生死,我们此生有没有希望呢?我们观察一下自己的修持力就知道了,例如可以依资粮、加行、见道、修证、息用五个修行次第,分辨自己的次第因缘。想在一生之中完成五次第圆满修持,是很难的。相当一部分有情,修行资粮都不具足。而加行,即正行前的加行,真正能实践的人,可能也是万分之一。见道者,则更为稀少了,亿人中难得一二。见道后才能修证,宗下人说“明心见性,方后起修”,“大开圆解,才能起修”。若依这样的因缘,的确太复杂了。

    我们没有见道怎么起修?净土一法为“信顺起修”,就解决了“开圆解后起修”、“见道后起修”的问题,为凡夫提供了直接悟入、了脱生死的法则,这是一个十分慈悲善巧的因缘!

说信顺契入也好,起修也好,“信顺”二字就把问题解决了,这是不可思议的教言,唯佛与佛能宣、能证、能知。有人说:“我不能信顺,疑虑能不能起修?”在净土一法中,圆含圆摄,若能信顺起修,当下即得大利,就横断生死流;而疑虑亦得大利,只是现前就象在修资粮、加行一样培养善根。如《观经》中写,若有众生一生造作五逆十罪,临死之时地狱火现前,闻善知识教导、称念阿弥陀佛名,地狱即化为清凉地,即当下得到抉择。

     此处与修持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但假以佛愿、佛果,令众生心智所依,当下消融无始以来生死困惑,趣无上菩提。在西藏的《度亡经》等伏藏教言中,也可以当下抉择,但需要假助于他人。而随顺念佛,不需要假助他人。有人问,如果这样,那助念团有没有意义呢?也有意义!对无力信顺之有情,使其抉择,一样能一生进趣无上菩提,一生横断生死,也就是在现缘成熟的一刹那就可以横断,而不假于修持,但依佛力。

    只有泯灭一切善恶是非大小,清净无对待,才能表达出念佛法门的实质内涵,也就是顺性而说,否则无力传达,一传达就会被识心所蒙蔽。所以古来以久,善知识称“净土一法,暗合道妙”,“直趣菩提”,“一生即压群臣”,为诸佛所称赞。

    为什么“一生即压群臣”呢?因依佛果故,现下动机、发心皆是无上心。“一生”,即一动念,一举心,种子一出来,表达的就是无上心,就是自性之心,也就是顺性之显,即使我们不懂自性,但无意中就已突显了自性之清净,之无造无作,之具足圆满。所以“一生即压群臣”。“一生”,就是动念之间,若能这样修持,但依佛果而得安住的、依靠的、销归的、不造作的心智,就没有畏惧了,就是正念现前,念念佛、念念觉、念念圆满、念念具足。

净土一法彻彰了即心即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本来是佛,本来具足之心性,这是彻底无疑的教言,是千佛万佛所共知共宣,与次第教言就不相干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正如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讲,实在是释迦牟尼佛于此五浊恶世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全部嘱累于此五浊恶世之有情,令其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说念佛一法总持一切法则,又称为大总持门,陀罗尼门;又说“以名昭德”,一句佛号能昭无量功德,令此五浊恶世成就清净光佛刹。

    诸佛如来皆具三德:断德、恩德、智德。佛已证不可思议的断德善巧,断除了一切生死困惑,得清净圆满究竟的顺性心智,回施于有情,以恩德昭立于十方。若是念佛之时,一称南无佛,全体昭显诸佛功德,所谓“以名昭德,以德知心,以心智用”,这是净土法门的一个传播模式,过去善知识讲得十分简单:名即是德,德即是心,心即是用。此处已不要任何遮拦了,直指当下,现前一念善巧,横出生死苦海!

音深不散柔软悦耳从脐而出。咽喉舌根鼻颡上龂齿唇。气激变成音句。柔软悦耳。如大密云雷声隐震。如大海中猛风激浪。如大梵天音声引导可度众生。离眉眼唇可呵语法。言不阙少又不烦重。所说无疑言必利益。无有诳语可破语等。离如是过远近等闻。四种问难随意能答。开示四谛令得四果。建立义端因缘结句。语言法则皆悉具足。种种所说事义易了。所宣分明不故隐曲。言不卒疾又不迟缓。始终相称无能难者。以如是语敷演说法。初中后善有义有利唯法具足。能令众生得今世报。无有时节可得尝试能满所愿。深妙智者以内可知。能灭众生三毒猛火。能除一切身口意罪。善能开示戒定慧品。初以名字后令知义而生欢喜。从喜生乐从乐生定。从定生如实智。从如实智生厌离。从厌离灭结使。灭结使故得解脱。如是能令此法次第。善能开示谛舍灭慧四处。能示众生令满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波罗蜜。能令众生次第得至喜地净地明地炎地难胜现前深远不动善慧法云。能分别声闻乘辟支佛乘大乘。能令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能令成就人天之中所有富乐。是为一切第一利益诸功德藏。如是正心忆念诸佛。在闲静处除却贪欲瞋恚睡眠疑悔调戏。一心专念不生障碍失定之心。以如是心专念诸佛。若心没当起。若散当摄。并见大众常如现前。未入定时常应称赞相好二事。以偈叹佛令心调习。如此偈说

      世尊诸相好  何业因缘得
      我以相及业  称赞于大圣
      足相千辐轮  清净眷属施
      以是因缘故  贤圣众围绕

      足下安立相  受善持不失
      是故魔军众  不能得毁坏
      手足指网缦  身相紫金色
      善行摄法故  大众自然伏

      手足极柔软  身相七处满
      随意食施故  多得自然供
      长指广脚跟  身佣大直相
      离杀因缘故  乃至于劫寿

      毛上向右旋  足趺隆高相
      常进诸善事  故得不退法
      伊泥鹿王相  常乐读诵经
      为人说法故  疾得无上道

      修臂下过膝  一切所有物
      求者无吝惜  随意化导人
      阴藏功德藏  善知离散故
      多得人天众  净慧眼为子

      薄皮耀金光  妙衣堂阁施
      故多得妙衣  清净房楼观
      一孔一毛生  眉间白毫峙
      常为最上护  故于三界尊

      身上如师子  两肩圆而满
      常行人爱语  无有违反者
      腋满知味相  病施医药故
      人天皆敬爱  身无有疾病

      身圆肉髻相  和悦心施福
      劝化刚强者  法王中自在
      迦陵频伽音  广舌声如梵
      所言常软实  得大圣八音

      先加以思虑  后言必有实
      故得师子相  见者皆信伏
      齿白齐密相  所曾供养者
      后常不轻故  眷属心和同

      上下四十齿  密致不疏漏
      无谗不妄语  徒众不可破
      眼黑青白明  睫相如牛王
      慈心和视故  观者无厌足

      虽转轮圣王  典主四天下
      有是诸相好  光明不如佛
      我所称叹说  诸相好功德
      愿令一切人  心净常安乐

菩萨又应以八十种好念诸佛。如此偈说

      诸佛有妙好  八十庄严身
      汝等应欢喜  一心听我说
      世尊圆纤指  其甲紫红色
      隆高有润泽  所有无有量

      脉平踝不现  双足无邪曲
      行如师子王  威望无等比
      行时身右旋  安庠有仪雅
      方身分次第  端严可爱乐

      身坚极柔软  支节甚分明
      行时不逶迤  诸根悉充满
      肌体极密致  鲜明甚清净
      身形甚端雅  无有可呵处

      腹圆不高现  脐深而无孔
      其文右向旋  威仪甚清净
      身无有疵点  手足极柔软
      其文深且长  修直有润色

      舌薄面不长  牙白圆纤利
      唇色频婆果  音深若鸿王
      鼻隆眼明净  睫致而不乱
      眉高毛柔软  端直不邪曲

      眉毛齐而整  善知诸法过
      眉毛色润泽  善度润众生
      耳满长而等  不坏甚可爱
      额广而齐正  头相皆具足

      发致而不乱  如黑蜂王色
      清净而香洁  中有三种相

是名八十种好。以此八十种好间杂庄严三十二相。若人不念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赞叹佛身者。是则永失今世后世利乐因缘。


    我们念佛要有自受用,即喜悦的引发,在此就需要谈到一个修法次第问题。声闻乘教言中有谛入法则:由苦而生信,由信生悦,由悦生喜,由喜生定,由定生慧。即从苦谛下手,先知苦、解苦、证苦,则后由苦生正信。苦集灭道四谛法中,苦谛若不知,声闻乘自利法是无法下手的,就很难解决生命究竟安乐之依止。“由信生悦”,因疑虑徘徊令人恼怒、烦躁不安、无所依从,若有正信,心智就会安乐。“由悦生喜,由喜生定,由定生慧。”这是个次第问题,慧发解脱知见,而证无上道。

    有人说:“我如何得到佛法利益、得到无上道业呢?”也就是这个次第问题:由苦生信,被一些极苦所逼迫之人,如有牢狱亡难之灾者,有病痛生命威胁者,很容易生信。何以故?无所出路故。这时就会对教言生信。真正抉择下来了,靠倒了,喜悦自然而起。由喜悦而生定。定的相续必然会生慧。由慧而生解脱知见,趣于无上道。

    在龙树菩萨这段文字中,把“苦谛”去掉了,直接说“从悦而生喜”,即由观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生喜乐,这在念佛法门中极易生起,逾越了苦性之说。但因为念佛由信顺而入,所以在此还是把苦谛作为一个不逾越的次第,比较方便一些、好下手一些。

    这个次第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生喜,心结就容易消除,这是修法的一个状态。“由喜悦而生定”,于是就能真正解决深层次的心结,这样就能令法次第彰显在我们的修行过程中。如果不知道这个次第,有时人会产生一种偶遇的法喜,比如就会说“哎呀,今天打坐念佛很欢喜、很相应!”没有真正于法得到条理性,只是偶然碰上,这样不能形成修法善巧,佛法很难成就。

    我们在法的次第上一旦成熟,就可以于有意无意之中进趣胜法之乐。在这个胜法中,我们能战胜贪嗔痴慢疑邪见的逼迫、侵凌,或说缠缚,故有法之乐。这个“胜”,就是不被逼迫、侵害,而可以依其现缘即做师导,即做善友,即做法则,即做成就,也就是在贪嗔痴慢疑生起之刹那、之当下依法而得胜,故所以乐。这是特别重要的修法机遇,就在贪嗔痴慢疑邪见生起之刹那,这个现下若能依法而修持,依法而观察,依法而审视,那就是我们的良师益导,就是我们成道的资粮,由此就会生喜。这个喜就来自于贪嗔痴慢疑生起的当下,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有人认为等以后没烦恼了再修行,或对自己现前的业习感到自责、后悔,或想逃失、回避,那可就是错失良机了。这真是良机,唯有此处才能真正修行!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5:59

观佛法身无染无着

    净土念佛法门,按教中所说,唯佛与佛能宣化,是三藏十二部中的无问自说之教言,因为一切贤圣都无法涉足于此,唯佛圆满觉者,才能知念佛甚深功德利益,所以又称果地教言。果地,即佛所证,是圣者菩萨无法证到,穷极所思也不能知晓的。净土一法,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是不可思议的大善巧教言,能真正开启一切众生之心智。

    开启心灵如意宝藏,就是运用我们的心灵智能,将其彻底无疑地、象诸佛世尊一样圆满、清净、具足慈悲善巧地运用出来。其实,一切有情所面对的一切贪嗔痴慢疑邪见,所表达的一切身口意事相和依正二报,莫不是宝藏,关键是我们没有认知其本质,而被自己感知的量所蒙蔽,结果变得沉重、负担和痛苦。学佛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一种方式,将我们的本质心智运用出来、纯熟起来,真正开启心灵如意的自在力。

    在念佛三昧最初的进趣中,观佛色相是比较方便的,使我们可以从浊恶杂乱的色相中剥离出清净光明相。但为了破除众生的染著,就有破相之说,即顺性识诸法之无自性本质,也就是见法性佛。当然,若不染著于色相,也无需破,只是善运用即可。

    实践佛法有五次第:资粮、加行、见道、修证、息用,但次第并不是强制的,有人循序建立之,有人则无序,如利根有情,直接在自性安立上生起抉择,见诸事相现前,不受侵害动摇,心智清净,爱乐平等之法,此时五次第说就不太需要了。

    《般舟三昧经》中也谈到五次第,后面两个次第为见佛色相与问法,因问法而抉择于自性之本无来去。若不见色相、不能问法之时,我们往往抉择不了法无自性,因思维之力并不等于抉择之力,通过实践佛法,我们就可以于此本质不断抉择,如意力就会现前。

    接下来的“助念佛三昧品”,主要依止跋陀和菩萨起问的《般舟三昧经》做讲,从念佛三昧的正因,来引发我们亲证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的利益。修行的确是很有味道的事情,但如果没有法则指导、没有文字指导,我们就容易比较莽撞,或比较草率地自许一个东西。这段文字令我们渐次趣入,是比较重要的一段文字。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十二
助念佛三昧品第二十五

      菩萨应以此  四十不共法
      念诸佛法身  佛非色身故

      是偈次第略解四十不共法六品中义。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如先说。转深入得中势力。应以法身念佛心转深入得上势力。应以实相念佛而不贪着

      不染著色身  法身亦不着
      善知一切法  永寂如虚空

      是菩萨得上势力。不以色身法身深贪着佛。何以故。信乐空法故。知诸法如虚空。虚空者无障碍故。障碍因缘者。诸须弥山由乾陀等十宝山。铁围山黑山石山等。如是无量障碍因缘。何以故。是人未得天眼故。念他方世界佛。则有诸山障碍。是故新发意菩萨。应以十号妙相念佛。如说

      新发意菩萨  以十号妙相
      念佛无毁失  犹如镜中像

十号妙相者。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无毁失者。所观事空如虚空。于法无所失。何以故。诸法本来无生寂灭故。如是一切诸法皆亦如是。是人以缘名号增长禅法则能缘相。是人尔时即于禅法得相。所谓身得殊异快乐。当知得成般舟三昧。三昧成故得见诸佛。如镜中像者。若菩萨成此三昧已。如净明镜自见面像。如清澄水中见其身相。初时随先所念佛见其色像。见是像已后。若欲见他方诸佛随所念方得见诸佛无所障碍。

    念诸佛法身。佛非色身故。
为什么要念诸佛法身?因佛非色身,但以色身而彰显,而利益世间。

    是偈次第略解四十不共法六品中义。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是进趣方便,逾越进趣方便往往不得佛法现前利益。先念色身佛,我们可以体会到健康的果报、福德的果报、威德的果报、智能慈悲的果报、乃至光明清净、圆满庄严的果报,然后我们就会延续这种进趣,念法身佛。

    何以故。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新发意菩萨”是很有意思的名字,其中“新”字尤为重要。现在学佛人往往认为自己在重复某种意识、某种心念,而不知我们每一个心念、每一刻时光,皆未被重复过,皆是“新”发意,若能知此,是名菩萨,此菩萨从识心中走了出来,了解未曾有。

    识心就是重复心,未曾有是绝待心智,是不会重复的。重复的心智,就会产生劳苦、厌倦和迷茫;而未曾有心智,会生起尊重、庄严、守护和喜悦,使我们因不可重复而爱乐每一个现下,守护每一个学佛的机会,从而有进趣观察的力量。何以故?非劳作故。

    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是新发意菩萨先念色身佛的进趣法则。经常会有人说“法无色无相,一切法平等,一切色平等,一切清净啊,佛不可以色身见,还念它做什么?”结果自己两眼茫茫,也不平、也不等,迷失了自心,不生尊重,堕入顽空。何以故?因凡夫有情多以色取庄严,取庄严时就会尊重与守护,尔后得到喜悦与爱乐,如一个贫瘠人突然得到宝藏一样,就会生起守护这个富有与尊贵的心和业缘。如果一直就是贫瘠的,却强说贫瘠也很好啊,是真的吗?若真如此,也就不名贫瘠了。

    因我们色身粗重,福德卑微,所以,“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观佛,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一般人认为自己长得还可以,但即使不与佛比,但与天人的细妙色身、香妙色身或光炽身比起来,我们色身的秽污丑陋都是令人不堪的。此处,“比”十分重要,因为我们是在念佛之色身,若不比,我们就不知道自己的龌龊,而还贪爱自视。

    做三十二相八十随形观,也有助于调整色身疾病。从头顶到喉,到胸,一直到脚下万辐轮,每个部位都有细致的观察及其对治的疾病。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中就有一些观念修法,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现实利益。例如,有人含胸,这样的人多肺活量不够,心胸较暗,显现无力,这时需要多观佛胸前“ ”字。又如人昏沉无记时,也可作胸前 字观,或可作“阿”字光明观。又如我们做某件事之前,若先做一下观想,就会产生比较得力的感受。因此,若想调整身心世界,色身调整也是很重要的,不过生老病死还是逃不掉的,这里不是让我们染著于色身。

    如先说。转深得入中势力。得入,即相应。观相相应时,虽实无所得,但会在我们身上表现出来一种喜悦、安乐、健康、有力,易让他人生喜,这种喜是存念中的感知。观修中的相应一般是不轻说于人的,轻说易生慢心。此处最怕骄慢,若真以为“我”怎么样了,不仅会减损现缘,还会受未得言得大妄语的苦报,比不做观修还要多受苦报。所以此处有大利大害,故一定要密护身口意,一定要真正对自己负责!即使因害怕不修了也行,但密护是绝对不能含糊的!

    应以法身念佛。心转深入得上势力。这就是所谓本尊观,成就本尊相好观后,是要破本尊的,即应该观法身佛了。

    转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机。在《般舟三昧经》中,转观法身佛属于第五次第:见佛即问,问即答。答之后,佛肯定就消失了,此时就会审观到:彼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从去,何以得见佛呢?原来自性清净故见佛。

    如果不转观,就会真以为有所得。在藏传佛教中,此关过不去,就落到护法,即天龙八部上;在汉地又称为“戒缓乘急”,也就是急于成就本尊,结果密护不够,又以为实有,而堕入护法,这样是不能成就解脱道的。

    应以实相念佛而不贪着。菩萨得上势力,不以色身法身深贪着佛。不贪着就是戒。“见无见见,树立正见”,因自性无故,所以在种种细妙色身中,应无所染著,这样来实相念佛,或观法身佛。

    很多人过不了此关,贪图自受用。比如有人说:“我这段打坐可舒服了。”对自受用的贪一旦生起,然后就会贪图色欲,堕入魔眷。《楞严经》中讲得很清楚,此人不能成就无上道。所以,不染著色身,法身亦不着,见无见见亦不可着,此处需要不断深入抉择,最后“善知一切法,永寂如虚空”,归入寂灭之乐,广大妙庄严土一时现前,十方刹土如梦如幻,乱起乱灭,无有实质,那么就抉择一切法性自在,得一切智。

    何以故?信乐空法故。知诸法如虚空。虚空者无障碍故。障碍因缘者。诸须弥山由干陀等十宝山。铁围山黑山石山等。如实无量障碍因缘。何以故?是人未得天眼故。佛法中讲的“天眼”与其他不一样,是指能了晓未来,能做广大清净观察,能见他方世界。薄地凡夫有情,因染欲未净不得天眼。

    念他方世界佛。则有诸山障碍。是故新发意菩萨。应以十号妙相念佛。念佛色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其功德利益受用所在,我们可以观察体验。在此以十号念佛,则是念法身佛的细微分了,这里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进趣。

    十号称颂,例如“南无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阿弥陀佛世尊”,一般人不知之,而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很多真言,如药师真言,其实都有十号称颂。

    十号称颂,是具足念,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修持方式,就是念法身佛,此处无色无相,功德遍法界、普摄有情,令十方九法界中一切有情咸得爱乐。

    如是:新发意菩萨。以十号妙相。念佛无毁失。犹如镜中像。毁失即遮蔽,我们一般念佛有散乱心,因心智遮蔽有亏故,会毁失佛号功德。而十号具德念则如大圆镜,能将相全显,无有毁失。

    十号妙相者。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无毁失者。所观事空如虚空。于法无所失。何以故。诸法本来无生寂灭故。如是一切诸法皆亦如是。是人以缘名号增长禅法则能缘相。过去,因念佛名号,得念佛三昧力的人还是很多的,所以古人用一定的数量来充实自己的生命,令念佛得力,证得自在力。

    是人尔时即于禅法得相。所谓身得殊异快乐。殊异快乐,即禅三昧快乐,我们一旦得到,则不为亲情、爱欲、名利等一切世俗所侵扰、困惑。在我们这个时代,因为以散漫心念佛的比较多、杂染心念佛的比较多、名号不具念佛的比较多、不知念佛次第念佛的比较多、自诩念佛的比较多、以贪染蒙蔽心念佛的比较多,所以多减损佛胜功德名号的利益和胜法乐的生起。

    当知得成般舟三昧。三昧成故得见诸佛。如镜中像者。若菩萨成此三昧已。如净明镜自见面像。如清澄水中见其身相。心净了,念佛时就看到佛,如在镜中看自己,这离我们也不远,但如果我们的心不去抉择,它就相去很远,殊胜的喜悦就不能生起。

    初时随先所念佛见其色像。此处若念阿弥陀佛就见阿弥陀佛,如果见到其他佛了,一定要知道不去随他。因为念不相应,也会出魔乱。但这里不要害怕,所谓乱,就是动摇,就是被蒙蔽,如果择取清晰,就不会乱。比如有人说:“我念阿弥陀佛时出现的是药师佛,那我就改去东方吧。”心一动,就出魔乱了,结果阿弥陀佛念不好了,药师佛也念不好。这是一个不动决定的问题。我们念佛不能动摇,要抉择,如何抉择呢?药师佛来了,我才不管呢,我就念阿弥陀佛,就去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再好也不要去。一旦清净抉择了,就远离魔乱,念佛人在这里一定要清晰、一定要认准。

    见是像已后。若欲见他方诸佛随所念方得见诸佛无所障碍。这里就是一个清晰的抉择,龙树菩萨为我们做了一个佐证:想见阿弥陀佛就见阿弥陀佛,见真切之后,若还想再见药师佛,就可以念药师佛。然后我们还可以问法,乃至问:药师佛,你的十二大愿是真的假的?你什么时候发的愿?这完全可以问啊!我们不要害怕,不要跟佛这么大的距离,这不是轻慢,而是亲近佛。亲近佛,就是不来客套、虚假的!如果明明想问但是不敢问,那不行!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6:13

般舟三昧行持法则之一

    无始以来,生命所延续的本质、本源的法则,为诸佛如来所完整地表达、使用,故为得大自在者,具大雄大力大慈悲。所谓大自在,是本源心智的流淌,它是具足的,无遮无盖的,无有任何变形,无有任何杂染,清净地滋润着世间。

    而凡夫有情,都有造作过患,自己制造了因,但往往却不能荷负其果,生命经常被无端地消耗、浪费掉了,内在的智能力、慈悲力与方便力,不仅没有自己受用,也没有于他人受用。

    为避免这些不必要的过患、不可负荷的因果,去掉自他二种消耗,使我们能够彻底表现自己的本源自在,这就是学习佛法的目的。对于此本源自在,没有任何人能遮蔽它,也没有任何人能据其为己有,它是任何生命平等守护的一个法则,在这里不讲凡圣、男女、好坏,每个人都可以公平地去感知。所以,学习佛法,应生起稀有想、难遇想、能得大利想、能除无始以来无明重病想。本来没有想与不想,但如是想,就会得到一个清净、感激的缘起。

    感激,是自己受用的一个缘起,不是要感激谁,也不是谁需要我们感激,最主要是我们自身需要感激。清净的缘起就从动念这一刻开始,有人用轻慢心来学,有人用分析的心来学,有人用敌对的心来学,这都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动念,动什么样的心念就会得到什么样的感知,这个感知是自受用与他受用的延续。例如,生起一念轻蔑的心,这是我们的自受用;别人若感到轻蔑,不计较的,这个轻蔑就过去了;而计较的,反过来也会轻蔑你,于是就产生轻蔑的相互伤害了。

    自受用,即我们了知自己这一动念的缘起,用的是昏沉,还是智能慈悲?是骄慢,还是感恩?是造作,还是自性光明的流淌?这是自我反思的法则。我们在交流佛法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骄慢的人、邪见的人,智能的人、慈悲的人、感恩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但这个“什么样的人”也都是一个假设,也就是说,骄慢不属于我们,感激也不属于我们,但我们可以用它;慈悲不属于我们,相互轻毁也不属于我们,但我们也可以用它。所以,这是心念假设的一个运用。

    自受用,就在于我们对自己的责任感了。对智人来说,因自受用是圆满的,所以不需假以外界助缘,就可以引发自己主动地运用和表达本净心智,故称为自足的人。但对凡夫有情来说,外缘还是有很大推助力的,以下《十住毗婆沙论》助念佛三昧品文字所提供的法则也是一个重要的助缘。念佛三昧,在佛教中最为广泛提倡,因一切三昧皆从念佛三昧中出,所以又称之为“宝王三昧”。

十号妙相者。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无毁失者。所观事空如虚空。于法无所失。何以故。诸法本来无生寂灭故。如是一切诸法皆亦如是。是人以缘名号增长禅法则能缘相。是人尔时即于禅法得相。所谓身得殊异快乐。当知得成般舟三昧。三昧成故得见诸佛。如镜中像者。若菩萨成此三昧已。如净明镜自见面像。如清澄水中见其身相。初时随先所念佛见其色像。见是像已后。若欲见他方诸佛随所念方得见诸佛无所障碍。

    有故事说一个法师修禅观,修不上去了,然后有位善知识来提醒说:“你把师父的名字和形象给忘了吧。”他一观,的确如此。这个故事说明,在禅观中,师师相承就比较容易得到三昧。我们观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也就是观“师”的内容,师佛成佛啊。而十号妙相者,所谓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无毁无失,也是所谓禅观之师,此处一定不要含糊。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色相的禅观;十号,是名号法相的禅观。禅观也是有进趣差别的,有人先从色到法,因色之安立生起了喜与健康之力,然后运用法则,无染无着而得以超越。有人念诸佛如来的名号、法相,也是禅观的一个实质种子,否则我们心中生起的东西,要么是无明,要么是骄慢,要么是经过识心污染的。

    识心污染,就是实以为有个“我”。用识心污染处理的佛法就成为一个自大,处理什么之后都有一个“我”了,我的什么什么……显现的都是有所得的骄慢,有自性的邪见,离佛法真是就很远了。

    现在社会上有些传法人,不管是藏地还是汉地的,一开始学佛都很干净、没有染著,随着禅观得到一定的受用和力,在传播过程中感动了一些人,于是大家就给他一些名与利,结果他逐渐认为真有所得,就产生了心识的污染。因为有所得了,得不到相应的回应时就开始污染社会、污染自身,就开始说假话,不说感动的、真诚的东西了,夸张自己所接触到的法则,从不主动的、到主动的、以至明确的行骗。没有遇到佛法也就罢了,遇到了还会染污自己,这是很让人痛心的,的确十分需要防微杜渐!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在色相称念中稍分得力,产生了一种超常。此时若不用念法相来破除染著,守护毕竟如虚空、无得失的本净心,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因个人的恶业使佛法蒙上污垢,就会毁灭佛法的住世正因。所以,学佛人对色相观一定要清晰处理,要密护自己的三业,使其消化在本性光明之中,用无染心、安清净心实践佛法,与人交流佛法,而不把一时因缘假设的“得到”以为实有。

    所观事空如虚空。于法无所失。何以故。诸法本来无生寂灭故。如是一切诸法皆亦如是。助念佛三昧品,其教言能洗涤我们的心智,使我们在次第上有法可掌握。《楞严经》中讲了很多,世尊所说是无所得法,一定要在此洗涤干净、心智无染,很多人修了一段时间后,就认为自己有所得,成了所谓的“大家”,要么是个学问家,要么是个理论家,要么是个骄慢家,要么是个邪见家。这与了脱生死烦恼有没有关系呢?在此还是希望大家能在法则上真正次第深入地实践,不要被不相应的东西蒙蔽!

    是人以缘名号增长禅法。我们可以看一看,在某个人的名相上能不能得到禅法?若不是真正亲证法义之人,其所剩也只是一个空名字罢了,想从其处得到利益也是很难的。而阿弥陀佛的修德名号是本净力所产生的善巧、悲智和誓愿,具有不可思议的力。

    是人尔时即于禅法得相。所谓身得殊异快乐。世人之“得”,是得失的得,是染污的力。此处之“得”,是通过修行而彰显自性本具、自性清净、自性庄严,是本净力的延续和表达;同时,此处之“得”,也是因缘得,因缘法所现,不是实有所得。有人得到殊胜的法则乃至三昧,也是因缘的差别而已,知道是因缘法,我们就不会骄慢,也不会卑劣了,而会变得十分简单,在无染心中得到安住。

    当知得成般舟三昧。三昧成故得见诸佛。如镜中像者。有色相观,就会见相,这并不复杂,大家可以实践。

    般舟三昧的修持,要避开众缘,摒弃自他二种愦闹,这样可以避免自我爱乐这种共修的障碍。共修需要建立在无我爱乐的基础上,比如为法、为道场、为利益世间、为佛法住世,否则就很难。有我、无我,不是名词上的差别,而是择法的问题,即不为自求。

    佛法本身是无我的教育、解脱的教育、消除疑虑的教育、令人得智能喜乐轻安的教育,但现在多是负重性的教育与交流,例如,交流时,让人感到必须学很多东西才能与其来往的压力,或让人自卑的压力,大家越来越沉重,而不是越来越轻快喜悦平和。真正学佛的、具足慈悲心的人,对任何人,如果来个农民,能给他带来快乐;来个樵夫,也能给他带来快乐。为什么呢?因为不是负重性的,而是给人去负重、去粘着的。

    学佛不是为了盈满自己、武装自己,而是去除自己的疑虑、负重、障碍。不要担忧学懂没有、听懂没有,这不重要,更有意义的是你的心里是不是越来越清净、越来越平和?亲和、简单、明快了,自卑自慢都丢失了,就是一个去负重者,一个解脱者。所以,“镜中见像”,实际就是平和、轻安罢了。

    有些人念佛见佛后,这里指色相佛,反生苦恼,善导大师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当时善导大师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门参见了道绰禅师。见佛后应该生欢喜,为什么还苦恼呢?因为苦恼在总想重复上了,上次见的佛这么大,现在怎么这么小了?再下次连佛也不见了,结果很苦恼。其实念佛见佛并不算什么,但若对偶发的境相感到特别珍惜,反而就成了染污,染污就会生苦恼,而生苦恼就退失了清净心。

    想重复的心,就不是未曾有心,这是修法中的障碍,和不密护是一样严重的过失。如果知道这是因缘法,是境缘所现,因缘成熟罢了,就知道没有见佛也是在见佛,见佛也是因为见佛的心智成熟了而已,此时人就安乐了,就不会在重复的痛苦上磨躏自己。

    如净明镜自见面像。如清澄水中见其身相。初时随先所念佛见其色像。见是像已后。若欲见他方诸佛随所念方得见诸佛无所障碍。不动摇的心,即称金刚心,这样的心智是很重要的,能给人带来安乐与解脱、威德与善巧。比如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结果见到药师佛了,不能说:“算了,西方我不生了,我生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也挺好的。”这样就不称为金刚心,就会被魔恼、错乱,错乱的延续就会让人颠倒。

    我们确认要见阿弥陀佛了,见到后闻法,闻法后受益,受益之后就不要有重复的心念,而它自然还是可以重复的,这里的重复不是识心的、影像的不断重复,而是善缘不断成熟的结果,这个成熟过程与重复没有关系,所以会生喜、生安乐。

    接下来,得见十方诸佛亦不为难事,最主要是要有清晰的实践,知道这一切皆如镜中之像,只是心境得见罢了,且这个心境的得见一定还要仗借诸佛修德的愿力、通力,与不可思议的本功德力,即你自身修法的力量而产生。

是故此人

      虽未有神通  飞行到于彼
      而能见诸佛  闻法无障碍

      是新发意菩萨于诸须弥山等诸山无能为作障碍。亦未得神通天眼天耳。未能飞行从此国至彼国。以是三昧力故。住此国土得见他方诸佛世尊。闻所说法常修习是三昧故。得见十方真实诸佛。问曰。如是定以何法能生。云何可得。答曰

      亲近善知识  精进无懈退
      智能甚坚牢  信力不妄动

      以是四法能生是三昧。亲近善知识者。能以是三昧教诲人者名为善知识。应加恭敬勤心亲近莫有懈怠废退舍离则得闻是深三昧义利智通达智不失智。名为坚牢信根深固。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人无能倾动。名为信力不可动。如是四法。能生三昧。复次

      惭愧爱恭敬  供养说法者
      犹如诸世尊  能生是三昧

惭愧爱恭敬者。于说法者深生惭愧。恭恪爱乐供养如佛。如是四法能生是三昧。复次初四法者。一于三月未尝睡眠。唯除便利饮食坐起。二于三月乃至弹指不生我心。三于三月经行不息。四于三月兼以法施不求利养。是为四。复有四法。一能见佛。二安慰劝人听是三昧。三常不贪嫉行菩提心者。四能集菩萨所行道法。是为四。

    是故此人虽未有神通,飞行到于彼,而能见诸佛,闻法无障碍。
此处这个次第讲得很清楚,“虽未有神通”,也就是说见佛不是因神通力,我们没有神通,亦能见诸佛。

    见诸佛的目的不是为见而见,而是为了闻法得解脱无碍,这是十分重要的,否则色相离开后就没有意义了。若贪爱于色身佛,不念法身佛,多有闻法之碍,见佛时会发呆的,佛于是就告别了,闻法的机会就没有了。所以这里需要培养,我们观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念“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十号具足妙相名号,就是为了闻法的祈祷,为了闻法的修持,这就十分有意义了。

    是新发意菩萨于诸须弥山等诸山无能为做障碍。亦未得神通天眼天耳。未能飞行从此国至彼国。关于神通,佛教里讲六通,除漏尽通外,其他五通与外道都为共有。一般情况下,若无通力,是不能到其他国土闻法见佛的。远公大师就有过这样的疑问:他方刹土甚为广大遥远啊,念佛三昧何以成立呢?尤其对凡夫,何以得见他方诸佛呢?在罗什大师答远公大师的一篇文章中,相关文字就引自这一品。

    以三昧力故。住此国土得见他方诸佛世尊。住此国土得见他方诸佛世尊,就是我们所说“当下往生”的大利,当下即解决了往生的障碍。

    闻所说法常修习是三昧故。闻法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人拜访这个大德、那个高僧,但就是不去闻法,甚至拜了以后就看不上了,因为开始还看对方的好处,慢慢地就光看习气了。如果看习气的话,谁也不行,因为唯佛习气尽。而世尊住世时,虽习气已尽,善星尚谤,还不服气地说:“不就比我们多个圆光嘛。”

    得见十方真实诸佛。所见佛是真实佛?还是化现出来的?对于这个问题,罗什大师在回答远公大师时,讲得很清楚:是真实佛,即是报德所现。

    问曰。如是定以何法能生。云何可得。答曰。亲近善知识。精进无懈怠。智能甚坚牢。信力不妄动。以是四法能生是三昧。怎样得到这样的念佛三昧呢?第一,亲近善知识;第二,精进无懈怠;第三,智能甚坚牢,即无染的心甚坚牢;第四,信力不妄动,即立一念断诸想,深信此法而不动摇,如果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肯定是得不到三昧的。

    亲近善知识者。能以是三昧教诲人者名为善知识。龙树菩萨对善知识下了一个定义:能以是法教诲人者。教诲有两种,都可以成就此三昧法义,一是传乘教诲,即依经教故,除诸疑难,令人安乐于法则之中;二是亲证教诲,即把诸修行善巧直接表现给现缘有情,令其安住于法中而得度脱。

    应加恭敬勤心亲近莫有懈怠废退舍离则得闻是深三昧义利智通达智不失智。名为坚牢信根深固。若真遇到有法之师,不能舍,舍师之过是很大的。有法是什么?就是能令我们得到法的安住和喜悦,令我们消除疑虑和轮回的烦恼根源,否则就是无法。所以,过去说师有四类:最好的是“有法有食”,不仅给予法,还提供衣食安住环境;比较好的是“有法无食”;第三类是“无法有食”;最后是“无法无食”。如果遇到有法教导我们、有法成就我们之师,都不应舍,应该恭敬供养,而不能依后两类,否则就太苦了。

    《般舟经》中有侍师十年的说法,其实就是去除骄慢与对待心智,以恭敬心爱乐守护。在汉地,奉师的教育很少,故多有“背于师长,好于孤游”的现象,受了戒或学佛有一点东西后,就找种种理由、很“恰当”的理由离师,因随心所欲而无法延续法身慧命,多生迷茫。

    关于“坚牢信根深固”,现在人多疑虑,而不是坚牢信根深固。若没有清晰的传承来源,就会对法有疑虑。妄想心中生出的总是对待,就会一会儿信,一会儿又产生疑虑,而传承就是无疑抉择。另外,没有亲证也会产生疑虑。为了消除这两种疑虑,所以需要讲传承,需要有所证。现在人学佛不太重视这两点,而比较重视“我认为”、“我喜欢”、“我不喜欢”……这都是业习,其结果多是不能持续,多带来疑虑和烦恼。若有传承、有亲证,这个问题就消除了。

    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人无能倾动。名为信力不可动。我们若于法有传承、有亲证,就不为天魔外道所动摇,即无有疑虑、无有畏惧。在三十七道品中有五根、五力,根力成就的人就有善巧,尤其是信根信力。“信力不可倾动”,就远离了对待。若今天说信,明天又怀疑了,那就不具信根力,而只是一种假设、一种当时的变异感受罢了。

    如是四法能生三昧。下面还有四种能生三昧的法则,我们可以对照自己的心里是否如是,若是,法益就会很快现前;若不是,就需要改正自己。

    惭愧爱恭敬。供养说法者。犹如诸世尊。能生是三昧。“惭愧爱恭敬”。世尊对诸比丘讲法说,人与畜生的区别就在于知惭知愧,人类的受用相当一部分来自于惭愧二法,因为惭愧容易使人行为检点,产生恭敬;无惭愧的人,多邪慢自大,自以为是,故世尊讲:诸比丘,知惭知愧,爱乐戒法,深入诸禅定。

    “供养说法者”。如果真正遇到善知识,供养是有意义的。但有的人很能说,让人感到他很好、很有佛法、很慈悲,但后面的行为却非法,供养这样的人就等于纵容恶性人,使其制造更多过失,这是很糟糕的事情。

    “犹如诸世尊”。不是世尊,而我们把他当作世尊,这行吗?只要不遮蔽法就行,所谓“传达世尊说,亦如世尊说”。若加上自己的知见说法,就不是清净传法者,则不能被看作如世尊传法了。现在的佛教研究资料中,可以看到很多“我认为”、“当代思想潮流”的说法,因为加入了自己的思想、状态和量,就不能说是传达如世尊了。

    “犹如诸世尊”,实际就是尊重心的启用。若说我看他跟我一样,或说比我差远了,就是轻慢心的启用,这对用此心的人有意义,对其他人则不产生效用,所以学佛人一定要知道法生于何处,运用于何时?法就运用于当下,般舟念佛三昧亦称当下修,就是在当下校正我们所运用的心智与法则。

    我们于诸佛世尊,只能用惭愧心;于三昧力,只能生恭敬才能得到。我们不能用其他心,也没有其他机会,若是想用侥幸心得到,无有可能。恭敬心是纯净的、无染污的、知惭愧的、爱乐法则的,是为了亲证三昧、见诸佛闻法的心智。若是为了培养自我势力的“恭敬”,则很危险,这种不如法行法,又称伺机学佛,多无惭无愧、骄慢邪见、虚假恭敬,平时什么也不关心,一到名利上就拼命争夺,这在学佛人中是很麻烦的。

    复次,初四法者。一于三月未尝睡眠。唯除便利饮食坐起。二于三月乃至弹指不生我心。三于三月经行不息。四于三月兼以法施不求利养。是为四。这是依《般舟三昧经》而讲,行法离不开经典、离不开传承、离不开亲证。

    “一于三月未尝睡眠。唯除便利饮食坐起”。佛在《般舟三昧经》中讲,三月经行犹如弹指刹那间。行这样的法,“立一念”要十分清晰,不能丝毫含糊,否则后面的延续就会有大问题。例如有一位法师,听说“凡圣有个分水岭,若一念清净抉择能延续一日、十日,乃至九十日,是非凡之人。”于是在知见上出了问题——欲得圣果,结果行般舟的这“一念”之源不清净了,因为凡圣不可求,是善德在次序中延续的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不是自设一个“我”要凡、“我”要圣,其中差异很大。

    “二于三月乃至弹指不生我心”。我心就是诸想,不生我心,就是立一念。《佛说般舟三昧经》中有很多“勿念”,都是为了不生我心。这一念立得清晰,生命延续的过程就能够清晰地透视出来。这里应该感谢龙树菩萨,使我们在实践时知道,立一念就是不生我心,这就十分清晰,也好把握了。

    般舟三昧又称为定意三昧,若生我想,定意不可得,所以此法特别在乎“当下之意”。当下之意,就是依定意所守护,不为内外二境、感知所逼迫,一如心智清净延续,在延续的过程中真正得三昧之摄,这就是开启于当下。

    “三于三月经行不息”。 若真能于三月经行不息,实在是福德因缘。国内有许多变种修法,比如把法华三昧当作般舟三昧修,可以礼拜、赞叹、供养,可坐、可行,这样就混淆视听了。还有如一相三昧,又称一行三昧,是常坐勿起的修法,也不能混淆。般舟三昧,其所依经典是《般舟三昧经》,所依现前利益是立一念、断诸想;所行法则是经行不息,故又称常立三昧。还有一种三昧称为随意三昧,非坐非行,在一切时处,遍处遍用,一般为成就者所守护。这四种三昧含摄一切三昧,其区别是很清晰的,若混乱,其结果往往就是无法交流,或多疑虑。

    法华三昧在中国流通最多,我们的早晚课都为法华三昧所摄,若是专注,就可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例如念楞严咒时,五方佛、五方护法、五方金刚、五方菩萨都在加被我们,都是不可取代的加持力。所以,我们爱乐早晚课,也是在修持。现在僧人,或居士团体中,对功课的概念淡了,甚至还有人批判功课,说功课过时了,这的确是颠倒。

    “四于三月兼以法施不求利养”。于此三月,不求利养而常行法施,这也是修行的助缘。

    复有四法。一能见佛。二安慰劝人听是三昧。三常不贪嫉行菩提心者。四能集菩萨所行道法。是为四。

    “一能见佛”。若常愿见佛,包括佛像、经书、塔、庙、长者形象,常愿礼拜、赞叹,就让人感到自己的业净了;若有迟疑、不乐意的感觉,就是自己的业力成熟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心理状态,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

    有人不愿意去大殿,而说要“破相”。如此说之人若是真有亲证,也不妨,若是没有亲证,可能还会毁失自己的法身慧命、福德因缘。常见佛、乐见于佛、常存念于佛,并不是破相或不破相,而是因为无名业流在众生生命中占了很主导的位置,所以心念经常丢失,若是常乐见诸佛,就能使自己的业流所依变得清净。例如昏沉,实际就来源于无明业流,就是麻木状态。昏沉没什么好坏,但我们要知道,自己昏沉的时候能不能自主呢?能自主,是修行;不能自主,就不能谈破相,而是陷入昏沉相了,此时我们不如去拜佛、见佛,产生善业增上缘。若能闻佛陀教言与法则,不厌不倦,是见法身佛,应随喜。

    “二安慰劝人听是三昧”。于此三昧,很多人实在是连听闻都不可得的。在此,劝人,并还要安慰人,比如给对方说:你遇到这个法则真不容易,是很大的福德啊!这个安慰很重要,因为让人做恶事容易,但要让其有学佛的机遇,不知有多难!“劝人听是三昧”,如果不光能听,还有机会实践,那就太殊胜了,这都是证此三昧的资粮和善缘。

    “三常不贪嫉行菩提心者”。在这个法则的守护上,希望大家有正面的审视,尤其是不妒忌的随喜心。常离妒忌,常随喜,菩提心就会比较成熟。关于菩提心,宗密大师于《圆觉本起章》中判为:其体是空不可得的,其相是圆满的,其用也妙。

    菩提心又分两种:一是无伪、无上菩提心,一是造作菩提心。造作菩提心又有两份:意乐和誓愿。无上菩提心是一切众生本来清净心智、无所造作,心佛众生无所差别,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无始以来无埋无没,这样心智的认知与成就就是无上菩提心。所谓造作菩提心,是我们凡夫现前心智认取的方式,是我们可运用的一个状态,一是用意乐来认取,再一是用誓愿来守护。

    菩提心是我们学佛的基础,实际就是我们现下之心具足大智、大愿、大悲,若能这样认识自己的菩提心,我们就远离了分别对待,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学佛者了。

    “四能集菩萨所行道法”。行法是一个坚持深入的过程,是需要郑重对待的。如果不见佛,我们怎能闻法?不闻法,怎么自劝劝他?没有意乐和誓愿来自劝劝他,又怎么了晓菩提心?这也是行法的一个次第。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6:21

般舟三昧行持法则之二

    人生短暂历程中,我们能自主运用生命的机会有多少?有人计算说,就按人生百年,除去从婴儿、少年到成熟的过程,再除去衰老、病弱、睡眠和烦恼不能自制的时间,我们能比较健康、自主生活的时间大概只有十五年,不到六千天!

    生命就这样刹那刹那地消逝着,很多人总想留住什么。而我们一旦真正启开心灵之如意宝藏,就不会再产生要留住什么的妄念了,因为每一时刻都是庄严与清净,每一时刻都是未曾有,每一时刻都是稀有与不可替代的。如果看到这一点,我们的人生价值就会有一个彻底改观。

    改变人生主体价值,是我们所谈之主题,因为众生总想找一个珍贵的替代品,一个高尚的时机,或说一个崇高的事业,总在盼望那一刻的成熟,但不知当下不可替代的生命机遇就刹那刹那地在妄念中流失了。各种期盼的妄念、伺机的妄念、不平等的妄念、凡圣的妄念,对未来假设的妄念,把我们心灵的如意宝藏变成了无尽的生死苦海、烦恼业海,把我们心灵本具的无量光佛刹、庄严净土变成了充满了贪嗔痴慢疑的三界火宅。

    对于每一个现下,我们可以尊重它,也可以让它刹那刹那变成火宅,尊重心生起,现下就是尊重的感受,若用轻慢心,那就是轻慢的感受,这与外缘没有关系。外缘只是事相的表述,而事相千人千面、千人千感知,最主要还是看我们如何运用自己的心智。所以,有什么心灵,就唤起什么如意的感知,包括贪嗔痴慢疑,也有个如意的感知,即如现下所用意、所知意。在藏传佛教,对“意”的认识特别重视,而我们内地学佛人,对此认识往往不够,结果总是不在意、不净意。就如现前所讲的般舟念佛三昧,也存在一个在意或不在意的问题,若在意,念佛三昧跟我们就有关系;若不在意,那它就在我们的生命中不断流逝。

    佛在经中为诸比丘说“何为尊贵之法?”其中讲了很多尊贵,例如:若人遇法,不疑不谤者,是人与谤者比是为尊贵;闻法而喜,喜而守护不舍者,比单单闻法不谤的人尊贵;闻法勤而习之,那更尊贵;若闻法,不光实践还能成就,此人就不可思议了。比丘问,还有没有更尊贵的?佛说,能把成就的法传达给别人,那就象佛一样尊贵。

    我们现前所讲的般舟法到底尊不尊贵呢?很多人读过《般舟三昧经》,为世尊在竹林精舍所讲,其中很细致地描述了此法之尊贵,以及十方诸佛对其的爱乐与守护。也许我们不知道,在我们行般舟的时候,虽然念着我正疼、我正烦、我正恼,但十方诸佛都在爱护、守护、加持着我们。希望大家尊重这个机会,我们闻到这个法则,能欢喜,能生信,能深入地延续它、实践它,那实在是很尊贵。

复有四法。一造作佛像乃至画像。二当善书写是三昧经。令信乐者得已诵读。三教增上慢人令离憎上慢法。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四当护持诸佛正法。是为四。复有四法。一少语言。二在家出家不与共住。三常系心取所缘相。四乐远离空闲静处。是为四。初五法者。一无生忍法。厌离一切诸有为法。不乐一切诸所生处。不受一切诸外道法。恶厌一切世间诸欲乃至不念何况身近。二心常修习无量诸法定在一处。于诸众生无有瞋碍。心常随顺行四摄法。三能成就慈悲喜舍不出他过。四能多集佛所说法如所说行。五清净身口意业及见。是为五。复有五法。一乐如经所赞布施无有悭心。乐说深法无所吝惜亦能自住。二忍辱柔和同住欢喜。恶口骂詈鞭捶缚等。但推业缘不恚他人。三常乐听是三昧读诵通利为人解说令流布增广勤行修习。四心无妒嫉。不自高身不下他人。除眠睡盖。五于佛法僧宝信心清净。于上中下坐深心供奉。他有小恩常忆不忘。常住真实语中。是为五。

    复有四法。一造作佛像乃至画像。
造作佛像能给人带来一个殊胜因缘,因为我们不缘佛像,就总会缘其他像。有一些修行方法,是让我们把所观最得力之像当作佛即可,无论什么像都可以,如藏传佛教中还有牛本尊、马本尊。

   曾有一位居士,他的母亲去世了,他想到母亲在世时有很多过失,肯定会堕地狱的,但不管怎样母亲把自己辛苦养大,自己又学佛,怎样才能帮助母亲呢?心中很是苦恼。于是他就把母亲当做佛像念了一段佛,虽然开始还是觉得母亲的像不够庄严,但心里一个劲儿想她就是佛,就是佛,咬准这一点,不管其他,后来的确就看到母亲慢慢回到她的本家本国,往生了。这是因为把自己念的佛同自己想象的对象拉到了一起,不断念、想,念、想,结果相应了,于是整个心智一下就会宁静下来。我们在念的过程中使外缘改观了,变得真实亲近,有吉祥征兆,所以说万法唯心,这里是需要实践的。

    学佛人真要行大孝,真正帮助自己所有的亲人往生极乐世界,成就佛道,否则我们实在亏负了学佛。对于这一点,现在很多发心出家、学佛的人还是认不清楚,认为离开父母是不是就不能行孝了?其实还真不是。

    二当善书写是三昧经。令信乐者得已诵读。也许是印刷术越来越发达的原因,给人抄经刻经的机遇越来越少了。善书的要求是很高的,不能草草,过去人抄经时,要沐浴、盖新房子,监督所用纸的制造全过程,自己做笔,自己研墨,十分郑重,所抄之书,为人乐读,甚至感动天地,所抄之经都会放光,天若干旱,还能求雨得雨。

    三教增上慢人令离憎上慢法。使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增上慢,是佛教中特定的一个名词,是进趣心中带来的“有所得”的感知,很多人因增上慢而堕入泥犁。

    如佛在世时,有比丘证得四禅,深尝法味之乐,但他认为这就是阿罗汉,已经不增不减、不取不灭,不为后有了,结果后来到世俗中,因习气翻起而生烦恼。此比丘认为四禅有所得,这个增上慢心就会留下烦恼的种子,在异熟之时就表达出来了,当其为烦恼所逼迫之时,就开始诽谤,说佛法中没有解脱,没有真正的寂灭之乐,结果堕入地狱。

    佛所施教法皆说不可得法,故佛说“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就是为了洗脱我们有所得的染著。予有情,法之善立,不予有情,法之着染,给我们法的接度,所以说法如筏喻,而不是把众生放到船上不让下来。法尚应舍,况且非法呢?这就是无法可得的意思。如果我们把有所得的心智运用在生命中,或修法中,种下的就是以为有所得的种子。在无所得法中以为有所得,错认门头,这种增上慢会扼杀我们的善根。

    在增上慢心智成熟的情况下,就会成熟有所得的大妄语,整个《楞严经》中,每个阴魔的出现都是因为有所得,依贪染而烦恼,乃至说依如来涅槃爱乐染著,亦是我相,都是沉浸在增上慢心智中。为什么《楞严经》会最先灭?就是因为它象一面镜子,容易让人的面目露出来。

    在这个时代有情中,增上慢是十分普遍的,所以,劝人离增上慢,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或说是一个修法,是大悲心的熏习。为什么是大悲心的熏习呢?因此处令人堕落故,因其修行的法则是相似法则,看起来说的是佛教,运用的是佛教,其认为有所得的还是佛教,结果却沉沦于泥犁之海,甚至会堕阿鼻地狱,入五无间,何以故?错认了门头。这是很大的问题。

    由于末法时代人多放逸无度、不负责任,女性多被侵辱,所以女性学佛者偏多,她们要了解自己、成就自己、离开被逼迫侵害的苦难,但同时女性又有多变性,心智不安稳,所以,佛陀为女众制更多戒律,也主要是针对这种慢心,或女性的弱势状态所做的一个辅助,是公平、慈悲的。

    四当护持诸佛正法。是为四。末法时代,深入学佛越来越困难,所以需要护持正法,爱乐道场,尊重三宝,亲近守护延续佛陀教言,这是十分重要的。

    有人会认为十方哪儿不是道场?于是对有形道场的护持多生轻慢。其实,无形道场,有形道场都应该爱乐,这样才是真正的十方道场,否则我们偏激地提出所谓的“十方道场”时,就会放弃有形道场有意义的作用,反让人轻蔑寺院,结果多生违缘恶报。

    护持正法,此“正法”二字,不是标立性的,是能令众生“除烦恼、了生死、广利有情”的,这是正法的实质内涵,虽然三乘教言各有所表,但其大体内容都不能离开此内涵。许多道场中说我正他邪,这跟佛法就没关系了,是自我标榜,因为佛法的确是为了给世间带来利益,至少是要除人疑惑、去人烦恼,然后是出轮回的悲智运用,所以正法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复有四法。一少语言。

    二在家出家不与共住。
见和、戒和、教法和,大家才能共住,否则不好处理,难免生烦恼。

    三常系心取所缘相。此处是讲念佛。有时我们在很累的情况下,念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就如一个熟悉的面孔过来打招呼,心里一下就缓过来了。有时听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也就好了!这也是相缘,因为声音相也是相。

    四乐远离空闲静处。是为四。即远离愦闹,行于闲静。

    初五法者。一无生忍法。厌离一切诸有为法。不乐一切诸所生处。不受一切诸外道法。恶厌一切世间诸欲乃至不念何况身近。

    “一无生忍法。厌离一切诸有为法”。因为当下修行法是远离有为的,“立一念”本身就是无为,“断诸想”就是断有为,远离造作,这样可以坦露自性,远离生死过患。

    “不乐一切诸所生处”。即对一切有所得不爱乐,远离有所得心,因无为故。但世人行法多有所期盼,期盼心若泯灭不掉就会造成过患,多不相应。那我们能否立一个心愿行法呢?也可以,但要把这个心愿审视地十分清晰,因心愿实际是行法动机,若不知行法动机,就是不明心愿,不明心愿就是不名发心,不名发心的人称为迷失了方向,那就很苦了。心愿生起时可以满愿,然后一直延续到远离有所得的清净心智上。

    “不受一切诸外道法”。以有所得的动机修法就称为外道。学佛的人中,利用天时地利药物禅定等很多外围方法来启发心智,这都仅是助缘,若正因丢失了,执着于助缘,就会陷于失心状态,不能自制,故不受一切诸外道法。

    “恶厌一切世间诸欲乃至不念何况身近”。诸欲多有过患,不仅不得胜法之乐、定法之乐,也会遮蔽神通妙用。因为出了欲界定才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才能得色界之法,若不然只能在欲界的侵害中打转,不得佛法之广大利益。

    二心常修习无量诸法定在一处。于诸众生无有瞋碍。心常随顺行四摄法。关于定在一处,世尊在《遗教经》中讲过一句话,对我们修法是特别好的引导,即“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制心一处,就是于其他因缘不做攀缘,这在声闻修法、自利修法中有特定的效应,对初下手修法的人还是很重要的。但因它会舍弃众缘,悲心的修持就少了,而多于禅定,也就是多于自利受用安乐。而在大乘修法中,“制心一处”的教导就有所强制,此处可以“不制”了,但后面还要有“不随”。若单是“不制”,没有“不随”的相续,就会出现纵欲、堕落。

    这个地方需要分明,如果有“制心一处”修持的机遇,也是很难得的;如果没有,不攀求也行,就用不制不随的大乘教言修法。不过,大乘教言修法虽有悲智,但若没有真正生起过“制心一处”的善巧,运用起来也会比较难,因为不知道佛法真正的胜乐。我们没有得到胜法之乐时,就会不好乐这个“不制不随”,悲智心就用不出来,也没有力量。

    “心常随顺行四摄法”。四摄法,是我们学佛交流中通用的大乘教言法则。其中,同事是很重要的,爱语是所运用方式,布施是十分需要行的,饶益是真实所在。这是大乘修法的一个机制,而现在人多是要么高高在上,要么自卑,同事的因缘少了。爱语,即说有益有情、令对方安乐的真实语。布施,过去称为三檀布施、三檀悉被,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施,法施的内容很广;当然财布施也很重要,能令众生远离贫瘠的逼迫;无畏布施,能予人安乐和安慰。这是布施的实质内容,故说饶益,即:当他人求教于法时,予人于法施;祈请于财时,予人于财;惶恐不安时,予人于安慰。

    三能成就慈悲喜舍不出他过。慈悲喜舍,即四无量心。过去将六度加四无量的修持,称为十愿修持。慈悲喜舍的运用,所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令人生喜,令缘生喜。

    “不出他过”。不自赞毁他,抑恶扬善,是中国古来以久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道德修持,这种修持对出家人来说更为重要。作为一个寺院的首领,或一个团体的首领,或教众的人,不出他过就更难了,因为他观察到一些事情,都需要及时提出,以免出事,但虽然有时及时提出了,却难免会表述出一些过失,这样就会减损自身道德,人会变得多事、不厚重。所以过去人不愿意摄众,也与此有关。但若不擅交流,又会使一个道场、寺院、或团体出现腐朽,甚至更大的问题。所以,如果不出人过就能解决问题,那真是那些常需与人交流的人特别应注意修持的地方了,在此,“谏人五德”应当学习,即所谓利人心非危害心,调柔语非嗔恨语,知法非法,知时节因缘,善令对方接受非排斥。

    四能多集佛所说法如所说行。即所谓的博学广闻,于一切法勿有舍法之罪,不轻他人所学法则。若以自己有缘之法诽谤无缘之法,以自己有缘之证诽谤无缘之证,都会造成舍法罪。舍法罪会遮蔽其他有情,令人疑惑。故在种种差别修法中,我们多赞顺就好了。赞者就是不去抵触,主要是对“佛所说法”,顺者也并不是跟着他修,而是依他因缘去做鼓励,不去阻挡,这样就没有减损。

    五清净身口意业及见。是为五。身业、口业、意业清净的人,其相貌都是有表相,或说具体量的征兆的。例如身业清净的人,会有一些表相的差别,如光相,这个差别是很大的。又如香气,比较有修行的人,身上就会有檀香等稀有香味,这并不是熏出来的,也不是发出来的,是其清净的身业带来的业报相,是因善神眷恋而带来的,若一带人的恶性果报出现时,这个香味就起作用了,可以遮蔽这一带人的恶报。又如触感,有的人到一个地方,周围人就会纷纷逃之;而有的人大家就比较喜欢一起坐一坐、谈一谈,即周边人的感知差异也会很大。过去说罪恶颠倒之人,经过得漏尽定的比丘时,即使对此比丘一合掌,就可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释迦佛在经典中说在家居士何以善增上?其中就讲到常亲近阿罗汉、智者、圣者、菩萨,来增长自己的善德,也即是感知增上。就如我们洗衣服,若用清净的水,以及好的洗涤剂,很快就可以洗干净,但若用浊水、污水、有异味的水来洗,结果就是被污染了。

    “清净身口意三业及见”,为什么在三业后面专门提出一个“见”呢?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实际就是指我们的举心动念不能错过、不能迷失。一举心动念,要了解它,但不是说它好坏,而是要运用它,透视它,否则我们就会有思见、邪见、不正见,那可能就会吃苦了。真正在意举心动念,并在此处安立的人,那太难得了!

    复有五法。一乐如经所赞布施无有悭心。乐说深法无有吝惜亦能自住。深法难说,如净土法门,是最难讲的,因讲时要彻底舍弃自我的感觉与造作。

    二忍辱柔和同住欢喜。恶口骂詈鞭捶缚等。但推业缘不恚他人。能忍辱柔和,肯定就能同住欢喜。所谓忍,其实无所可忍,慢慢都不计较了。现在,共住欢喜的因缘越来越少了,若是一个简单的行法的团体、学法的团体,还是可以做到的。若稍微复杂一点,利害关系、名利世间风一吹,就不行了。

    所谓“恶口骂詈鞭捶缚等。但推业缘不恚他人。”也就是说当我们遭到恶骂、鞭打时,要认为这只是业缘现前,不要推咎他人,实际是甘受因果之心。

    三常乐听是三昧读诵通利为人解说令流布增广勤行修习。

    四心无妒嫉。不自高身不下他人。除睡眠盖。

    五于佛法僧宝信心清净。与上中下坐深心供养。他有小恩常忆不忘。常住真实语中。是为五。
不嫉妒;不贡高、不下劣;不忘人恩德,哪怕点滴;在上、中、下三坐中,即一切因缘中能够欢喜共住,都是我们学佛的好因缘。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6:23

般舟三昧进趣细则:在家二十法

    在难得的人生中洗涤无始以来的心垢,的确需要教法传承,若是没有,洗涤的机会是没有的。虽然此心垢无所得、无所失,一旦蒙上就会使我们在千劫万劫中轮回不休。而世尊住世之传承,能把心垢的本质揭示出来,令我们清净安住,一时回归,也就是说,令我们得到“就路还家”的机遇。还家,即启开如意宝藏,令我们得见自性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否就路还家,还在于我们个人现前学佛机遇成熟与否,若成熟,言下即可还家,因为此路就在教言之下、传承之中。

    《十住毗婆沙论》是十分重要的经论教言,也是我们深入学习、观察与借助的路,此路是成佛之路。其他还有什么路?那就看每个人的机遇,也就是各自所择取的心了。因为所有外境,包括所有法则,都只是使我们如实知自心的参照罢了,可照出我们自心之量的成熟度。它们就能使我们成佛吗?若能的话,我们早已成佛了。但它们的确可以启发我们,使我们现前这些“就路”之有情,看到“如意”二字,即了解自己的真实心愿,顺其做一个成熟表达,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运用着如意宝藏,参差不齐地发现着这个法界,各个取用者自知自了,就如古人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对凡夫有情来说,三昧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自在力、方便力,亦称正受之力。此力一者可通过修行而得,由现量所亲证;再者可由悲智二法而得。一旦产生三昧力,我们对色身业相的处理方式都会甚为简单、善巧。

    以下皆是进趣般舟三昧力的细则方法,实际每一条法则就是一面镜子,圆满镜子越来越大,把我们照得越来越细,看我们的心理与之相应否,若否,则道业无以成就。世尊,以及龙树这样的菩萨,都是在极细微心智中照见众生业习,把我们不敢舍的东西都说出来了,让我们自己越来越细地来照一照。

复次

      出家诸菩萨  所学三昧法
      在家菩萨者  是法应当知

      若在家菩萨欲修习是三昧一当深以信心。二不求业果报。三当舍一切内外物。四归命三宝。五净持五戒无有毁缺。六具足行十善道。亦令余人住此法中。七断除淫欲。八毁呰五欲。九不嫉妒。十于妻子中不生爱著。十一心常愿出家。十二常受斋戒。十三心乐住寺庙。十四具足惭愧。十五于净戒比丘起恭敬心。十六不悭吝法。十七于说法者深爱敬心。十八于说法者生父母大师想。十九于说法者以诸乐具敬心供养。二十知恩报恩。如是在家菩萨。住如是等功德者。则能学是三昧。

    出家诸菩萨。所学三昧法。在家菩萨者。是法应当知。
虽然这是专修专证的一些法则,但在家菩萨若能知道,亦有方便进趣。我们一再讲“进趣”二字,例如在家常向往沙门法,也是一种进趣,我们不见得能做到,但需要有这种进趣的善巧与愿望。

    若在家菩萨欲修习是三昧一当深以信心。深信,对在家出家人来说同样重要。信为功德母。母,即能促生一切功德。念佛法门中讲信愿行,信是首当其冲的教言。若没有信,就如人去宝山而没有手,是不能取宝的。

    “信心”二字有造作分。例如有人说他相信念佛能往生、能成佛、能得三昧,但因为没有相应的实践,所以此“信”是造作出来的;一旦相应,我们就不称其为造作,而为信心成就了,即产生信力,此力是不可思议的,自他二种受用皆得于此。

    因信而产生的力,能促使我们自身与周边业缘的改变。但造作之信是有对待之信,多因不去实践而不能深入,因不能深入而产生疑碍。所以,很多人说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念佛、不相信这个宗那个宗,其实是对待心智产生的相似审观罢了,与信并无真正关系。我们若不用对待心智,于法就很好进趣、很得力,佛说八万四千法,实际就是针对八万四千类种性所说教言,没有什么可信与不可信的,关键是我们去实践了没有?对我们产生作用了没有?

    疑碍消除了,我们才会有正信,而疑碍最主要来自于想象。一个法则,如果我们没有参与进去,想象起来就总会觉得很难。有人说一天念十万声佛,太累了吧!一天二十四小时经行不休息,那怎么行啊!这都只是想象,没有实践过。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有想象不到的因缘。信心匮乏时,就多是自我想象的妄自评价。想象,使我们很容易受到现前的能与力、智与福德因缘的制约,正如一只蚂蚁想象不到人能搬多少东西一样,结果会产生不相应的疑说,妄受众苦。

    二不求业果报。在三昧的修持中,这是极重要的。我们做什么事情,包括修行,几乎都有功利心,若无,则心智肯定畅明。在家不求业报,应已证三果。佛在经典中称在家修行且证果之人为居士,居士虽已证得梵行之力,不为后有,但依报未尽,还有家眷,也就是有依报之限制,所以不能证四果。

   佛教无外乎是自我反省的教言,不求业果报,即是审视自我的一个标准。在此,若欲求三昧者,就不能求业果报。若说我要求个什么、要得到什么,那三昧是得不到的,因为自我已经设置了一个蒙蔽,自性袒露的机会就没有了。

    所谓“天然赤裸”,实际就是天然法尔自然袒露,此为无染修行的一个特定要求,是佛法之正修行,能显自心之坦然、自心之本然、自心之无造作。所谓自心者,无来去相,无凡圣相,究竟怎么运用?即应“不求”,有所求就不能净欲,则不得善巧,此处需要善思维,善抉择。

    三当舍一切内外物。行般舟时,多欲境必有事,比如有的女居士行般舟时看到很高大、很凶恶的人,其实是因其心里有畏惧,害怕受到伤害。行般舟之人,当舍身、舍心,舍一切杂缘之物,内外皆舍,此“舍”若没有舍,得不到三昧,何以故?没有净欲故。在此法则的实践中不能深入,多是因为不在净欲方面用功夫,心里就还有东西,比如一想别人在关外多自由,自己在这儿干什么啊?自由的欲望生起来了;别人都在睡觉,自己这是在干什么?睡觉的欲望又生起来了;别人一天能吃两三顿饭,而自己又累又饿,于是饮食的欲望又生起了。

    所以,“立一念,断诸想”,立什么念?念佛。断什么想?什么想生起来就都要断;断在何处?就在念头生起的那一刹那。行法时,往往我们怕什么,什么就来惹麻烦,其实都是自己心里作的鬼,若不能舍一切,三昧与我们全然无关。

    四归命三宝。过去人出家受戒时,香板会“啪”地突然打过来,若其反应是:为什么打我?接着就会是一顿打,一直打到念阿弥陀佛为止。为什么?若念其他,不知会轮回到哪个道去,但念阿弥陀佛就没事了。

    当我们不求业报了,舍去一切内外因缘了,如果没有归结处,怎么办呢?归命三宝即是就此处而说的。我们作为佛教徒,修法之中,若不能归命三宝,不能谈成就。我们是通过住持三宝而得见自体三宝,来启发秘密三宝,从而完成自性,因此一定要有个归依处,若不顺性有所归向,我们就会产生畏惧。

    五净持五戒无有毁缺。这是在家修法最基本的要求。五戒实际是我们人生之厚重的大地,看似粗重,但可以给我们带来安稳。若不要此大地,我们这一生就很虚浮、很危险、会有很多麻烦。在家修道极难,佛亦如此讲,因为在家容易被世俗所熏染,被世俗所冲击,被世俗所诱惑,被世俗所淹没,所以我们更需要这样的安稳载负。

    六具足行十善道。亦令余人住此法中。此处不光自己行十善道,还要令周边人于此道处向往爱乐,进而修行。因龙树菩萨在家期间曾经极尽五欲,对世间二十四种过患都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在其知见中,在家修道是比较难成就的。

    七断除淫欲。五戒中对此讲得很清楚。

    八毁呰五欲。毁呰,即诋毁。我们说“五欲之罪恶令人困惑,不能出离” ,即属于毁呰之话。若不如此,我们不会产生厌离心,厌离心尚未生,出离心怎能生?而菩提心就更不可能了。因为我们沉浸于欲界不能自拔,色界尚不知,无色界何以了解?出三道何谈运用?

    在家人多对厌离心与出离心的差别比较模糊,甚至把菩提心都混淆在一起了。厌离心的标志,是的确知苦了,如三界苦,生老病死苦,此时就如被关在一个放着毒气,而门窗紧闭的屋内,我们第一个概念就是想跑出去。这个想跑出去的心就是厌离心,因难以忍受而想离开,这是一个直接的被迫性的心理。

    而出离心是无染心,即远离对待、远离苦乐的心。出离,就是不在其中。出离是厌离的一种成就状态,就是已经不在其中了,例如我们厌离五欲,厌离家庭社会之逼迫后,就可能产生出离的机制,即无染,不在此处沉沦了。

    在知苦的厌离心,以及无染的出离心生起后,就不能不给人以菩提心的依止,否则人就会在迷失中痛苦。犹如老房子拆了后,一定要给人新的住所一样,否则就会出现大的问题与伤害。现在社会上很多教言多重在毁人我我所,而不予人法则,使人不知离五欲之后怎么生存,由是反多生嗔。故菩提心,就是一个道业相续的知见,一个道德的法则,一个令人心智安乐的法则。

    如果我们在知苦、厌离、出离这几个阶段看得懂,就知道我与我所之所在了,接下来不运用菩提心是不可能的了,不运用法则是不可能的了,因为这是唯一让我们安住的因缘,或者说是唯一策动我们进趣的法则,这样可以使我们成就。

    九不嫉妒。

    十于妻子中不生爱著。
即不贪于家庭。

    十一心常愿出家。这是很基本的要求,在此可让我们渐次审观自己心理的细微状态,很多居士,一提出家马上躲闪,因害怕故。其实这是一个习法的增上愿望,出家与否可能不是真正重要,而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意愿是否清晰。

    十二、常受斋戒。过午是斋戒的一种,称为不非时进食戒,即太阳偏西以后就不能再进食了,这在佛教修行次第中是有要求的。

    生命以饮食为依,过午不食,从因果相来说,非常之好!简单举例,如我们平时一日三餐,受斋戒后只进两餐,这样一天省下一餐,生命就多延续了一餐;两天,就多延续了两餐,即可养出一天的生命!很多人生命已快不行了,但一节食,马上转好,因其不消耗、不负重了。所以在持过午斋的出家人中,百岁者非常多!

    饮食是很重的负担,不仅要吃、要排泄,还要消耗大量的福慧。而受斋戒,不仅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福德因缘,也会带来更多修法机遇与时间等慧之增上。在世尊教言中,闭关修法,包括般舟行法都要求日中一餐,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可思议的因果转换。

   所以,斋戒是一个因果大相。对斋戒不关心,也就是不太相信因果,但因果来时就麻烦了。佛说了义教言中,虽说可以出离因果,不被因果制约,在生死林中得以自在游戏,但并不坏因果,一旦我们不相信因果,就是不相信世俗,不相信生命,不相信社会的延续,全部都混乱了。

    十三心乐住寺庙。这些法则都是我们心灵成就或不成就的镜子。

    十四具足惭愧。于自所行不足而生惭,于他所行不足而生愧,惭愧二法,是知廉知耻教,为人中所具。不知惭愧,人多肆无忌惮,做事没有依护;而知惭知愧、爱乐于善法的人,多受尊重。

    十五于净戒比丘起恭敬心。佛在《圆觉经》中讲“不爱持戒,不嗔犯戒” ,那么在此为什么不说于一切比丘起恭敬心呢?因为不论人犯戒、持戒,我们对其都一样,这样心地是清净的,但于三昧增上法中不得力。

    所谓增上法中,就是取舍法中。就如成年人,吃点有害的东西没有问题,但对生命还很弱小的婴孩来说,稍微一点毒素就会要其命。所以,我们在三昧力的成熟过程中,需要纯白之法、清净守护,象母亲保护腹中之子一样,尊重它,爱护它,令其健康成长,而不能用冷热、毒嗔等害它,这样就是心性养育之行。

    许多出家师父一开始不知道阿弥陀佛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恩?二百五十条戒学过后,从毛孔出来一身汗,因为犯的太多了,害怕了!而阿弥陀佛允许我们这样的人成佛,于是此时就知道佛给我们什么恩了。我们念阿弥陀佛,凡圣同修、三根普被、利顿全收,乃至一生造恶犯戒之有情,临舍报之时,称念阿弥陀佛,亦得往生彼国,成就无上菩提。这是大恩大德啊!若不然,我们戒律不清净,守护不成就,不断见思二惑,何以出生死苦海?因果即是这样!

    学了戒,就会知道靠自己持戒、禅定,断见思二惑,出离生死,是太难太难了,这不是感叹出来的,而是审观、对比出来的。阿弥陀佛给我们欲使一切有情成佛之大愿、大恩、大德!对于持戒清净的人,成佛,现下利益;对于现在持戒不清净的人,念佛一样可以消除无始以来的沉沦之业,可横断,也可渐出,只看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十六不悭吝法。这实在是很不容易做到的,有时我们会找很多理由把自己的好东西覆藏起来。例如,对一个好法则,不想轻易讲于人,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不是贪,也不是吝,而说是对方机遇没有成熟,但实际在细微动念中,往往是有吝法之遮蔽心的。

    十七于说法者深爱敬心。十八于说法者生父母大师想。所谓“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种心理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修行法则。唯识观中举例说一条河流之水,修罗拿起来是兵器,天人看是琉璃甘露,对恶鬼是火焰,对人类可饮用洗涤,而对鱼类就是住宅区,故说万法唯识所现,此“识”就是我们所动用的那个量、那个状态或感知,其本无自性,唯自心之所择取。所以在此,作大师想,作法身父母想,也是我们的唯识所现,在无自性法则中,我们作父母大师想,就会得到父母大师的加持。

   所谓大师者,佛世尊也。在果地教中,“视师如佛”是必须持教的,持者会受大加持;如果以疑虑心、诽谤心、嗔恨心、亏欠心思维师父,也是大加持,但加持的是颠倒、妄想、罪恶。从这儿下手,我们就可在唯识法中深入修持,但实无一法可得故,一切假相莫不是无有自性,我们的色身假相、音声假相、周围假相,皆是无自性所现,故此见于法身佛。

    世尊讲“诸相无相,即见如来。”此如来就是法身如来,我们在此处作唯识观,就会受到清净平等加持、大圆满智加持、法界体性智加持,对此加持,我们可直接取用以启迪心灵,此处没有陷阱,不用害怕。

    十九于说法者以诸乐具敬心供养。这些细微的法则可以照出我们平时的粗糙。盛唐期间,法宴不断,说法者皆应升高大威严的狮子座,上有种种供养。何以故?罗列种种乐具令善知识说法者爱乐,心生欢喜,入于悉地。

    作一个求法者,若能真正令善知识心开,使其拿出看家本领,我们就很容易入悉地得三昧,得以成就。就如一个贫瘠之人,遇到阎浮提最富有的人,于是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奉出,令其欢喜,于是此最富有之人把其财富分给此贫瘠者一份,迅速令其也成为一个很富有的人。所以,一些智者圣者是极有善巧之财富的,我们的一些乐具、敬心供养看似讨其喜欢,实则可受广大加持,这是不可思议的。

    二十知恩报恩。不知恩何以谈报恩?所以先知恩,即持;再报恩,即做。知恩十分重要,报恩甚为方便。

    如是在家菩萨。住如是等功德者。则能学此三昧。此处之“学”,称为因。对因三昧认识不透,则果三昧也不可得。细微法则是因三昧的下手处,因果本来同时,若不知细微法则,就会丢失利益,其果不现,不得三昧力。故以上每一条,实际都是三昧力。

    龙树菩萨如此细心地审观这些法则,并给我们罗列出来,让我们来洗涤、照耀自己的心垢,令我们进趣成就,这是不可思议的恩德的加持。因为这些法则就如一个平面镜,能细腻、如实地把我们的现状表达出来,一条一条,让我们照一照自己的心理、业相、承受力,这样对修法无疑是一个正面的辅助、正面的审观,正面的起修缘起。而我们在所遇法则不够细腻,或自己不能细致审观的情况下,看到的都是哈哈镜,这样就无法知道自己的现状究竟如何,自己的荷负力究竟怎样,也许我们的脸明明是很丑的,但用哈哈镜照后还以为自己刚好适中。所以,我们若能真正不厌其烦地把这些不如实之处照出来,那就能正确面对自己了。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6:39

般舟三昧进趣细则:出家六十法之一

    十号,是佛十种力之表达。如世尊,是十号之一,表达了佛在三界中至上的尊贵,能令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有情得以出离、得以善巧。对学佛人来说,启开佛的十八不共十力四无畏,即每个有情都具有的心灵宝藏,是我们学佛的愿望,或说机遇。

出家菩萨修习是三昧法者。所谓一于戒无瑕疵。二持戒不杂污。三持戒不浊。四清净戒。五无损戒。六不取戒。七不依戒。八不得戒。九不退戒。十持圣所赞戒。十一持智所称戒。十二随波罗提木叉戒。十三具足威仪行处。十四乃至微小罪心大怖畏。十五净身口意业。十六净命。十七所有戒尽受持。十八信乐甚深法。十九于无所得法心能忍。空无相无愿法中心不惊。二十勤发精进。二十一念常在前。二十二信心坚固。二十三具足惭愧。二十四不贪利养。二十五无嫉妒。二十六住头陀功德。二十七住细行法中。二十八不乐说世间俗语。二十九远离聚语。三十知报恩。三十一知作恩报恩。

    出家菩萨修习是三昧者。所谓一于戒无瑕疵。二持戒不杂污。戒有三具戒,若不清晰,就会生杂污。
例如,声闻戒是威仪戒,重视行为、语言,即身口表现出来后才为犯戒,其对心念所想是有遮护的。但在菩萨戒中,举心动念十分重要,即使不做出来而心里想了也是犯戒,所以又称为善法戒或正念戒。对此二者,有时此处为是,而彼处为犯,融通不恰当时就会产生矛盾。

    比如一妇女正落水挣扎,此时来一持声闻戒的比丘,因其不是圣者,尚有动念,有染欲心。因心不净故,他可以不去救人,而劝他人去救,以不失威仪。如此,这位比丘不犯声闻戒,但犯菩萨戒。因菩萨要悲心修持,要于一切时处利乐有情,不能舍众生于苦难之中,而应令其离苦得乐,在举心动念的抉择上,视“一切男是我父,一切女是我母”,我们看到自己的父母被水淹了,怎能不去救呢?

    在道宣律师的摄化教言中,通过《四分律》的评判来修持,例如若用唯识圆觉宗,该如何修证声闻戒?于亦假亦有宗,如幻宗,该如何评判戒?都是为了戒不污行、不相互矛盾。

    三持戒不浊。即持戒不乱之意。往往对戒律不清晰时,我们就会说:“我在持戒,我这样是对的,那样就不行。”这就造成持戒的“浊”了。例如我们刚来此住山安居时,当地老百姓说:“法师,你们在这儿住可以,但不种菜不行,因为土地稀少,如果荒着,谁都会唾骂你们的。”为了避免大家对土地荒芜的讥嫌,我说行,就答应下来了,但当时每天还要给大家讲戒,要于戒不浊,于是就把自己定位为可忏的菩萨。每天种完菜,一洗手就上课去了,上课前,先忏悔,说我犯某条某条戒,大家忆我清净,受我忏悔。若受我忏悔,我跟大家一起学习;若不受了,我继续忏。这就是不污,不能说我持的是菩萨戒,是令众生不谤不讥、爱乐佛法,就可以在声闻戒上浊而染污了,所谓持菩萨戒犯声闻戒,就应去忏悔,忏悔完后,大家都说:“法师,讲吧,讲吧。”这样每天都在干中、忏中,那时天空经常有十分吉祥的征兆。

    四清净戒。受二百五十条戒的出家人,有这么多戒,而且不同人对戒的认识还差异很大,怎么清净啊?因此,出家人必须具有无漏心智,“无漏为本,净心为要,清净为相,令世人爱乐。”

    五无损戒。即不能减损,我们持多少条戒,就要事无巨细地守护多少。

    六不取戒。心中无染,不取“我在持戒”、“我犯戒了”之相,于戒清净守护。

    七不依戒。不依戒来标榜,不依表象而守护,但依无漏为根本。故在僧法中,许犯许忏。世人眼中,多是不许犯,即不允许有过失,犯过之后,大家就不能相互包容。实际上,若无犯相,佛法不能住世,因为如果大家都持戒,世间就不是这样的,而如果大家都犯戒,世间也不是这样的,故说许犯许忏是佛法清净住持住世之相。

    八不得戒。不以已得,否则就为对待心智,无表戒体就出现染污,所以不得力。

    九不退戒。一旦受戒,就不再疑虑,即在此彻底放心的意思,所谓“一信永信,一受永受”,应于法生抉择,而不说我今天如果受了戒,明天会不会犯?会不会退失戒法?

    十持圣所赞戒。在声闻法中,寂灭为乐;大乘教言中,大悲为乐;金刚乘教言中,自性守护为乐。到底用哪个呢?圣所赞戒。有的人需要大悲的修持,有的人需要寂灭的安乐,圣者在不同的观察角度来施教法则,让我们应如是守护,引发我们对戒的抉择。

    十一持智所称赞戒。在佛教中,圣者与智者的差别是很大的。若以菩萨次第说,圣者是入地者;而智者的含义更广泛,有证得一切智的,可称阿罗汉;有证得种子智的,即是菩萨;有证得一切种子智的,那就是佛世尊了。因一地不识一地,所以一般来说,可对上一地者称为智者,对下一地者称为愚者。

    十二随波罗提木叉戒。波罗提木叉,其教言内容是各个保解脱,于出家在家人中,乃至持一条戒,若能完整守护下来,亦可得保解脱。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名相,若对此不了解,很多人在持戒细分上不能爱乐。

    世尊在世时,有两个比丘要去见世尊,路上因天大旱,没有水喝,即使有也都是生虫的水,而这在戒律里是不能饮用的。这时其中一个比丘说,我不能渴死,为了见佛,生虫的水也要喝。另一个比丘说,世尊制有戒,不允许喝有虫的水,应慈护一切生命,于是甘愿渴死了。后来,活着的比丘见到世尊,世尊说:愚者,汝二人同行,汝未见我!此人困惑地说:世尊,分明我来见汝。世尊说:彼因持波罗提木叉故,得生于天;汝因破波罗提木叉故,虽见我形,未见我法,所以不名见佛!

    细微持戒,每条戒都可以保解脱,成就无上菩提,这是不可思议的力,此戒之力是十方诸佛所守护,所以称为保解脱戒。在龙树菩萨的教言中,特别提倡“由一戒而入”,即在一个戒法上彻底、清净、严格、无疑地守护,由此进入完整、健康、得力的戒德中。

    由一戒而入即保解脱,就如说念佛能断无始以来的生死业流一样,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尽的善恶无记生死轮回业,这一念佛就能解决问题吗?能解决!最主要是这一念要纯正,当此纯正、绝待的刹那生起时,自性就表现出来,一切无始以来的业力就消融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求完整,求完善,求高尚的多,但岂不知这实在是一个不完美的时代,或者说是一个比较堕落的时代,求完整就更难了,故由一戒而入不失为一种方便。例如出家人二百五十条戒中,在家居士五戒八戒中,每条都做到有一定难度,甚至不见得能全部了解,如何能行持呢?如果完整的我们不了解,一条是否了解呢?如果只知道泛泛的名词,即使一条戒,我们想严格守护的机会都是没有的。

    很多学佛人不在乎守持,实际就是不在乎戒法。戒法是严格的应做不应做的要求,在此若对明确的戒法做不到,对不明确的就更加模糊,于是遇到事相就更加无法抉择,而在徘徊仿徨中造成所谓的轮回业相。

    所以,在佛陀的教言中,应做与不应做的制教是很严格的,这样就把我们平时徘徊、模糊的概念清晰化了。因此,戒律的制订,是直接的智能给予,我们不用辨识,一念随顺即可,这样具足自性的清净、自性的安乐与真实的功德。这就是“波罗提木叉”保解脱的实质内涵,可以由此增益我们的智能,由一戒增二戒、三戒、四戒,逐渐纯正完整的道业,实现法则的周遍性。

    十三具足威仪行处。在威仪行处,应有清晰的守护。过去有四威仪之说,所谓“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皆有摄以正念之作用。

    例如卧要吉祥卧,又称狮子卧,大自在卧,可增益其色,使心不散乱,这种卧法在很多修法中是有要求的。又如坐要如钟,人若一昏沉,因心散乱而无力,就无法坐如钟了。所以,除睡眠,其实就是除去散乱。所谓财色名食睡中,昏沉是最难除的,有出家人为了坐如钟的威仪,就用很薄很尖的竹片围在腰上,身体稍微一斜,竹片就会扎人。也有修行人坐在悬崖边,面对万丈深渊,只要一昏沉,色身就没了。难道昏沉值得拿性命来对治吗?按业报来说,的确有这么严肃!

    《遗教经》中讲,中夜两小时休息是很标准的休息模式。过去很多出家人几十年如一日,12点睡觉,2点起床,其他时间都在修行或劳作,他们这样岂不是太辛苦了?不,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行,才不负债,才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因此他们也更有力。

    关于行如风,实质也是要求不失念。例如南传佛教中,有四大经行,或称业处经行的方法;在汉地,般舟行法也是一种经行方法,都是为了不失念的行法。

    现在,许多人常有做事不得力、很累的感觉,实际就是心念不相续、散乱的结果。若于威仪行处,自然、如实,而不是刻板地守护,就很容易使散乱心智得到调整,我们这样时刻提醒自己、调整自己,反而不会累了。所谓具足威仪行处,“具足”就是要求,这样的要求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否过高呢?其实,如果对生死、法则的修持跟得上,这的确是一个福德因缘,能使我们展现出生命的自主价值。

    十四乃至微小罪心大怖畏。若不在意细小过患,大的过患就会慢慢发生,这是防微杜渐的修持,也是真正大福德的修持,没有大福德的人往往会说自己不拘小节,而若道德细腻时,就显在小事上了。

    十五净身口意业。若不净,我们的生命就消耗在浊业之中了。而净的方法很多,如忏净、戒净、发菩提心净等等。若于法上修持而道德成熟时,则身心寂净,为天人爱乐,龙天守护,所做事业就有得力之处,如果没有龙天护法的守护,事业相是不能成就的。

    对于出家人,净业要求到什么程度?如身业,不能破坏有生命者,即使草木也不能无端破坏;口业,不能说不净语,即不如法的话;意业,觉察举心动念是否为正念,而意业难察,在此需要很好的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的修持,才有正念生起的基础,否则一举心动念就有污染,再一延续,就是不净业相了。

    所以,正念修持的基础要求是十分高的,净意业有一定难度。但也有猛利有情,通过誓愿摄护正念,例如,藏地香根活佛发了这样一个愿:若我意念中生起一念自私自利,愿龙天护法将我碎为微尘。这样就可以直接表达生命中不能有一念非正念的业缘,就不需要其他基础了,这就是猛利誓愿带来的正念修持。

    我在学习净土时,有一些感激的体会,感到这个法太好了!真是如历代祖师所讲,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确不可思议!但社会上很多传法有误导之讥嫌,于是当时也立了一个誓愿:若所讲违背世尊的净土教言,宁堕地狱,生生世世充塞地狱,无有出期。这是一种修持方法,它会鼓励正念,不守正念也行,那就充塞地狱去吧,生生世世不出阿鼻地狱之煎熬。因为正念好说,但若是没有意乐,没有身业、口业的推动,就很难真正清净持续下来。我们可不可以模仿学习呢?就看我们自己敢不敢了,因为因果真实不虚,若有畏惧,就不要这样做。

    十六净命。正业、正命,是八正道的守护,即不行非法业缘,例如,不去不该去的地方,依正二报中不与非法交流。在寺院里,如果能守护戒律、实践佛法,净命因缘是具足的,而在世俗中,则很难具足。曾有一个人得癌症了,打来电话说太痛苦了。我说癌症不痛苦。他说不知打了多少止痛针了,怎能不痛苦呢?其实若知道癌症的源头就好解决了,不知源头是最痛苦的,药只能遮蔽痛苦,但不能让我们知道痛苦的源头。他是做什么业的呢?开赌场,不知让多少人家破人亡,想想这个果报。

    十七所有戒尽受持。有的比丘说,我只管持声闻戒,菩萨戒我不管。那是不行的,所受戒都是应该重视的,否则就可以舍戒。佛教中,有一个名词为“同戒戒羸不自毁犯”。若学了这个戒又不能行持了,称为戒羸,应舍,佛在世时,对此赞许为“顺缘舍戒”,也就是说,若不爱乐这个法则了,就应该舍,否则就应竭尽全力守持,不能说做了很多恶后再去舍戒,这样我们才能做一个真实的人,佛说这样的人能成道业。

    十八信乐甚深法。在此就开始从大乘心量上来要求了。我们可以辩法于现缘中,也就是说涉及法流、法义是可以辩论的,但很多人会否定其他教言,而否定,就不是信乐甚深法了,就容易出现舍法过。

    舍法过,有时是因为情绪,即我们自己不喜欢而生起。例如曾有一位藏传出家师与我一起走动时,见人就问叫什么名字,然后就发四皈依证。当时我就来情绪了,认为此人太攀缘!但后来发现不完全是这样的,因为在他们的戒法中,对初发心有主动引发的要求。所以后来再看到这样的事,我笑笑就走了,只要是主动引发大家真正学佛,我不管;若是攀缘,那还是让人难受。这个细微处怎么分辨呢?我们不能横加评判,因为心理状态太细腻了,但我们的情绪会凭着直接感受来评判一件事情,的确往往不见得恰当,如果认为自己的情绪是对的,则会感情用事,对三乘教言之中的不共之处,就不能融通,于是在有意、无意中产生制约。

    十九于无所得法心能忍。空无相无愿法中心不惊。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要求,也是佛法与外道不共之处。外道必依有所得,而佛教教言实在是认为一切法皆不可得,此中差异是很大的。

    无所得,实际是我们的大圆满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智心境的现前运用,若能信乐甚深法,这样就能坚持培养无所得心。无对待也是无所得的,远离对错,凡圣,是非,但了了分明,知道他人在做什么,在择什么法则,此处若不分明就出问题了。

    分明了知很重要,但不是分别执着。这里的知不是染著的知,是我们既要知道这个事情,又能以无所得的心境来透视它。这样就能运用平等智、大圆满智、妙观察智、法界体性智来正确面对现前因缘,否则我们就会用不平等的心、自己的量、自己的思维模式、自我的法则来衡量事情,就会带来苦与乐,得与失,凡与圣,浊与净的对待烦恼。而对待烦恼太多了,是我们这个世间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事情,希望大家对此有透视力。

    空、无相、无愿,即三解脱门。不光于无所得法能忍,还于三解脱门不惊,这是深刻培养我们的解脱道的修持,又称“三三解脱三昧”修持,是出家人必须修习的法则。

   二十勤发精进。精进的方法是很多的,而“勤发”二字很重要,这是需要不断熏习,不断用意乐和誓愿来策励,于法深入实践的。

就看现在汉传佛教中,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形象莫不是女菩萨,男菩萨没有了。而在隋唐时期,这些菩萨画像都是男性的。菩萨画像都是女性的,这不是故意的,但它是一个表征,表达了现在的业相,因为那个时代人的放逸心不如现在这么无度,现在人放逸的机会越来越多,随心所欲的心理越来越重,于佛法精进实践,守护爱乐的人是十分稀少的。

    二十一念常在前。即正念在前,不失念之意。很多人刚说完的事情,一回头就忘了,做事没有相续性,正见没有相续性,就会经常失念,产生很多磕磕碰碰与不相应。

    二十二信心坚固。经常有人说我不学佛了!这就是信念不坚固带来的,实际就是信仰危机。我们对佛法的信仰实在是应该坚固、应该十分清晰。

    二十三具足惭愧。惭愧二法实在是这个时代人应该反省的东西。若无惭无愧,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很多伤害,对此前面的“在家二十法”中也有所讲。

    二十四不贪利养。有次我到天津,有位律师很严肃地组织了一个座谈会,引发原因是一个老居士,他每月只有街道上发的120块钱生活费,而这个老居士特别慈善,凡所有见到的出家人,都要拿钱去供养。但这个负荷太大了,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积蓄拿出来,自己每天只吃3个馒头,1块酱菜,结果老人家因为营养不足而严重浮肿,又因没钱而不能治病。

    这件事情影响很大,也很恶劣,这位律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组织了此次座谈会,希望讨论出家人从戒律上应该怎样面对这类事情?居士怎样供养恰当?

    我第一次因利养问题被极大地震撼了,这也是一个永远的震撼。这位老居士每天就吃咸菜馒头,严重浮肿了,还要拿自己的储蓄去供养每个见到的出家人,对出家人来说,不贪是什么心理呢?过去出家人特别简单,三衣一钵,实际就是不贪利养的一个表现,世尊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还是席坐托钵。对出家人来说,不贪利养太重要了,这个贪不知害了多少人,如果出家人真是时时刻刻不染著利养,那就是真正好修行人!

    从另一方面说,很多居士对“供养”二字的认识也有不足。供养并不见得是钱财,多念佛,尊重三宝,多诵经,为天下三宝住世多祝福,比用钱方便得多。如果没有这个认识,给自己带来负重与伤害;然后他人就来同情,结果反而让人对三宝、对信仰产生疑惑。

    二十五无嫉妒。参照前面“在家二十法”中的内容。

    二十六住头陀功德。这是出家众比较提倡的。头陀功德,有着粪扫衣、但三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日中一食、节量而食、过午不饮浆、住寂静处、冢间坐、露地坐、树下宿、常坐不卧等要求,这些要求称为十二抖擞,亦即十二种戒法,十二种功德,这对出家人的修行是极有意义的。

    二十七住细行法中。我们都知道,人有粗重烦恼,也有细微烦恼,还有尘沙烦恼。世尊在戒相上是很细腻的,出家人的戒,包括菩萨戒,实际都是五戒具体充分的细化。

    二十八不乐说世间俗语。二十九远离聚语。出家人行于寂灭,远离愦闹。

    三十知报恩。在任何佛法的教导中,知恩报恩都十分重要。出家人要知佛恩、众生恩、国土恩、父母养育恩。我们每个有情之间能见面、能相认识、能交流、能生活在一起,都是应该相互感恩的。

    三十一知作恩报恩。知作恩是对知恩的深入延续。世尊给予众生的教言中有三德,其中之一就是恩德,另外是智德与断德。世尊给我们的恩德是由作而显的,是由无量兆载的修持而得,所以称为作恩,此处当知!许许多多所谓学大乘法的人不知作恩,空谈、奢谈自性,结果相互冷漠、互不尊重。我们于世尊法的应作分去做,于不应作分不做,这样来细微地报佛恩,实际就是知诸佛如来对我们的修德回施,感谢佛陀的教育之恩,使出离三界苦海之恩。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6:47

般舟三昧进趣细则:出家六十法之二

    围绕“开启心灵如意宝藏”这个题目,希望我们在学佛的历程中,或说人生的历程中,能真正了解生命,了解生命的依止,以及心地运用的法则。我们总说当下,但对当下之心念,能够清晰把握的却十分稀少,有时我们看似宽容,实是模糊,看似随缘,实是无力。

    因心不可自见,无色无相,无凡无圣,无得无失,我们怎么来用心、来把握心呢?善导大师说得很明确:诸佛菩萨们以愿来标心。愿,就是自心自性之畅明,这是主动的,而众生往往被贪嗔痴慢疑业流催使着,是被动的,故所谓“开启”,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主动地运用自心,也即是明白自己的愿望。

    但现在的学佛人,明白自己人生愿望的少,模糊的多,甚至强化自我的多。我们读诸佛菩萨所发大愿时可以看到,其每一个愿无不是为了利益世间有情,没有一个是为强化自我的。那些强化自我的修法人,总会说现在我是弱的,等着吧,等我强的那天再说,最后“我”越来越大。这样的人,其生命和感知都是被动的,等到所谓强的时候,其实可能是被业力催使得更多、迷失得更多的时候。而那些智能者,真正了解了心不可自见,无色无相,无凡无圣,无得无失,善用智能慈悲之愿,并将其清晰地标立出来,于应作即作,不应作不作,依愿而行,明明白白且主动地运用着生命,表达着誓愿力。这种作意的主动性,七地以下的菩萨都有运用,在此于断伏二法都是得力的,所谓伏烦恼伏得住,断烦恼断得清。

    知,在佛教是十分重要的,不知就会对生命意识有很多误区。我们真正清楚自己的心愿吗?有人说我此时心愿与彼时心愿不一样,则肯定是不平等心出来了,故而俱生智昧了。若昧于俱生智,想靠后天智得以成就,那是自欺的。例如有人认为自己虽对此法生轻慢心,但对彼法不会,其实他在一切众生、一切佛菩萨面前都能轻慢,因为心如是故,平等智昧了,此时若认为依后天成所作智可以成就,即修个法则,成个善巧,那么他肯定不是佛教徒了。所以,从一个人现前的举止言行、心愿所表,可以很容易看出其未来,这是遮盖不住的,由此,我们了解自己的心愿是十分重要的!

三十二于和尚阿阇梨所生恭敬忌难心。三十三破除憍慢。三十四降伏我心。三十五善知识难遇故勤心供给。三十六所从闻是法处。若得经卷若口诵处。于此人所生父母想善知识想大师想大惭愧爱敬想。三十七常乐阿练若。三十八不乐住城邑聚落。三十九不贪著檀越善知识家。四十不惜身命。四十一心常念死。四十二不存利养。四十三于诸物中心不染著。四十四无所渴爱。四十五守护正法。四十六不著衣钵。四十七不畜遗余。四十八但欲乞食。四十九次第乞食。五十常知惭愧心常有悔。五十一不畜金银珍宝钱财。离诸不善悔。五十二心无缠垢。五十三常行慈心。五十四除断瞋恚。五十五常行悲心。五十六除断爱著。五十七常求利安一切世间。五十八常怜愍一切众生。五十九常乐经行。六十除却睡眠。出家菩萨住如是等法中。应修习是三昧。

    三十二于和尚阿阇梨所生恭敬忌难心。
和尚,有立生之意,即能立人法身慧命的法师、大德、善知识。一般来说,出家在家人的授戒师,又如一个寺院的方丈,可以称为和尚,因其可立生故,可以直接注入、给予、教诲、成就他人的法身慧命。和尚这个词十分尊贵,但与名声多大、管的寺院多少、修行多高没有关系,能立生我们的法身慧命,成熟我们的道德,使我们出离三界的,这是和尚,否则不能称为和尚。

    阿阇梨,称为教授师、规范师。在声闻教言中,规范师是十分重要的,出家人若是不学戒、没有规范师,其在家习气基本是改不掉的。藏传佛教中,大部分是阿阇梨教,也就是说师为先导,必须要有一个师父来做规范。云南现在还存有阿扎梨教,阿扎梨是在家的阿阇梨,这是从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传过来的,那时的密乘教言,即真言教言,比藏传佛教的历史还要早。

    所谓“生恭敬忌难心”,即应知道忌讳,比如阿阇梨明明是蒙古人,但在其面前说萨靼子,就不尊重了。

    三十三破除骄慢。

    三十四降伏我心。
我们怎么如实地降伏自己的心呢?这就需要细腻地审视观察了。比如讲法之时,就比较容易生分别心,因为一般讲法之人,要尊法,否则讲不下去,所以会比较尊重自己所表达的东西,不容他人说,或者若他人尊重所讲之法了,就喜欢,就多讲;若不尊重了,就不愿意讲,这可能也是一种增上慢,因为虽然阿阇梨教言中,也是要鼓励阿阇梨欢喜的,但若过分在意,也是教授者的我心的表现。

    三十五善知识难遇故勤心供养。在我们还没有解决自己的法则问题、生死问题之前,是太需要善知识了。我们汉地比较匮乏“勤心供养”这种对法、对善知识的尊重,如果重视这一点,汉地人学佛就太快了,因为汉地人慧根多,而流动性又大,如果大家在一切时处共同爱乐,则可破除慢心、降伏我心,这样就会常遇善知识,也常可得不可思议的力。而现在,很多人遇到善知识是为了强化自我,所以往往今天认为是善知识,等强化几天后就不认为是善知识了,就该反向其学习了。如果真是互为善知识,也是可以的;但在这个强化过程中,其实所生为骄慢、我心,实际已脱离了佛法。

    三十六所从闻是法处。若得经卷若口诵处。于此人所生父母想善知识想大师想大惭愧敬爱想。我们往往根据自己的情绪、感知、知见、推测来思维,而在佛法中,所谓想是心念的修持,称为作意修持,实际是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把持、怎样思维。

    作意修持,是很重要的三昧之因,七地以下未入不动地菩萨,作意都难免。若无清晰的、条理的、明确应作不应作的作意修持,三昧力是不能产生的,可是很多人用不相应的因就盲目地追求果去了,高谈阔论说自己即心即佛!如果说即心即佛者,即彻底地即心即事者,也就是可当下运用,我们可以号号自己的脉搏,看自己到底即的是什么?

    所谓父母想,不是生养我们色身的父母,而是生养法身慧命的父母。所谓大师想,即作世尊想,而不是说某个人,虽然某个人可表达一个施教,但其内涵必然都是世尊所传之法则。若认为这里的大师是某个人,我们心目中就会有一个自己建造的国土,自己建立的法则,结果创造了一个佞逆唯识的东西,这个唯,可能是唯妄而不是唯真了。

    师,是为了除我、降伏我心的一种善巧,为什么能除我呢?因恭敬故,所谓有师有尊。没有恭敬、骄慢之人,会以纵容我心为舒服,而难伏我心。故在佛法的四修法,即恭敬修、常时修、无间修、无杂修中,恭敬修是第一修。在汉地学佛,佞逆思维增上,总认为自己搞一套才是最厉害的,很多人的破坏性都是在此乖逆心中生出来的,这是末法时代的一大特征,这种心的培养,与佛法整个是相违的。我们心中都有善有恶,有逆有顺,但若有恭敬,这些就都能消融了;反之,若无恭敬,则必然产生逆。

    恭敬,不是恭敬他人,而是自性辉煌、纯净、主动一面所表达的法则,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庆慰、宽松、无我、喜悦、明亮!所谓天地无私心自宽,恭敬时必然就是无私的一种表现。所以,恭敬修是佛法修证中的第一修。若是乖戾、违逆、纵容自己的情绪、强化自我,培养自大,佛法的调柔与无私没有了,那就太痛苦了。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气,贪嗔痴慢疑邪见各有所表,如果我们对其不知,就是流转无穷;如果对其虽知而不去克服,则烦恼可断,但根除不掉,或说烦恼伏住了,但习气不动,也是不行的。故说除烦恼、改习气,这对每个学佛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大惭愧敬爱想,敬爱想是某一时的吗?是见到某个人,某个法则才如此想的吗?如果这样,那这就不是修行了,只能说是业习。我们应时刻运用,例如拿起任何一本经书,真正生起大师想、父母想、善知识想,那我们当下就受到利益。如果说等待某个因缘才如此想,就不是培养佛法,而是培养分别心了,许多人参访的善知识越多,慢心就越重,总想着有更好的善知识,岂不知自己心中生起不平等的时候,善知识已经远离了,我们越是这样,离佛法就越远,道场就越被污染。

    心、业、缘不断地在成熟。我们每一时刻,都可以看看自己的心是如何躁动的?业相,或说依正二报是如何延续的?我们对业缘是取是舍?因为我们的心就是法,而法就是现前的业缘,谁来成熟它呢?是主动还是被动的?这就是学佛中特别重要的当机问题了。学佛,的的确确是为了可以主动把握、主动透视、主动运用自己的心、业、缘,不论是悲是智是方便,还是愚痴颠倒或其他业习,我们最起码要主动地了解它,了解之时,就是如意的知见,否则就会在此产生被动。当我们于心法没有学到的时候,外相表达得再好都没有意义,而心法就在现在,过去无法表达,未来也无法得到,对于这个现在我们真正知道吗?我们有几分主动?几分自在力?几分智能力?几分慈悲力?几分恭敬力?我们自己可以看一看。

    所以,“敬爱”是本心,“想”就是一种训练,即为作意。作意十分重要,除非于不动地究竟安住了,可以不用作意,而我们现在,都要用作意,若于此因地不在意,没有作意的习惯,没有愿望,就会落入无记业中,把无记当成所谓的净相,就会越来越无力,事业相上就没有基础。

    作意,有应作不应作。佛不教我们,我们不知道什么应作,什么不应作。比如恭敬想,尊重想,父母想,大师想,这都是应作的;违逆想,轻慢想,诋毁想,疑虑想,这都是不应作的。

    一次到北京,有个居士说:“我总是对周边人有疑虑,即使对师父也有疑虑,我想制止自己不要怀疑。”其实,疑虑,是一种业相、业习,我们先不要把它当真,但要知道它,这时就要在作意上注意了。如何主动作意呢?当我们知道疑只是自己的一个业习罢了,只是自心现前的动念罢了,它没有实质,这就是净作意。净作意是善良的、应作的,会带来善法,远离疑虑。如果把疑虑当成真有实质,比如怀疑这个人真是这样那样,则是作不净意了,即不应思维。如果说我怀疑某个人,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心念动了,心念动了就会产生心业,心业不断的创造就产生习惯,习惯就产生力,即怀疑的力量,于是就产生果,我们称为业习、业缘,或业力。这个果若已成熟,我们反而制止不住了,因此我们应知道其缘起。现在有些学佛人多是学一套理论、一套说法,比较重视以后我能怎么样怎么样,他能怎么样怎么样,而善于观察自己举心动念的,主动作意于应作意的人不多了。

    三十七常乐阿练若。即阿兰若,即为不为世俗所冲击的寂静处,在家居士若想证得三昧,常乐阿兰若也是非常重要的,即远离自他二种,包括依正二报的愦闹。

    三十八不乐住城邑聚落。有人说,我们要修平等心,城市与阿兰若有什么差别呢?不要如是说,而要如是证。现在人,说善恶都一样,是非都一样,烦恼即菩提,这样说的人多,但要这样证实它、实践它,才有意义,否则就成口头禅了,即不能如实知自心。

    三十九不贪著檀越善知识家。檀越家,即施主,布施者家,现在中国人多说是居士家。其实很多檀越不一定是居士,比如过去佛陀在世时,有将军要打仗去了,临行前怕自己以后没有布施之机了,于是要先布施僧众和世尊;又如有人年老了,说自己有东田园、西田园,子孙所用无有及,于是就作檀越,将其布施出去。现在,我们拿10块钱给寺院,这也算檀越。出家人去檀越家要两个人以上,且不应贪着这个因缘。

    出家人为什么于善知识家也不应久住呢?过去人依法受教,受教后就于法实践,而不是贪着或徘徊于所谓对善知识的安住、亲近中,这才是比较主动的修法。现在很多人问问题,基本上都是中毒性的,即赖药性的,遇事马上就问,而不依正见思考、依法则思考,这样缺乏主动,于法无力,多会遇事产生阻碍。

    四十不惜生命。现在出家在家众中,爱惜自己生命、贪爱自己色身的人还是十分普遍的,因为对色身的无常观、不净观、无我观等最基础的观察少了,所以修行力也弱了,多忙于事相,而不知生命之无常、无我、不净,若是知道了,于法于事是不会珍惜自己这个色身的。

    四十一心常念死。印光大师说,念佛人应把死字贴在额头上,所谓死字当头。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心是什么当头?若当下死,我们何以作为?我们的心智何以延续?

    四十二不存利养。出家人没有隔夜粮,不准蓄食。因为人一有利养,就会有未来的打算,对未来的期盼,如果负担那么重,怎么能得三昧呢?

    四十三于诸物心中不染著。很多东西,染或不染,需要自我洞察力。例如,为守护道场,爱护三宝物,这和染著没有关系;但若是因自己的贪爱,那就会产生负重。

    四十四无所渴爱。这里写得越来越细了,就象一面大大的、干净的镜子一样,实际都是在让我们如理作意。有的人爱财,有的人爱色,有的人爱名,有的人爱利,无所渴爱的人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审视这个事情,实际就是实践一种心智,当我们对一个东西特别渴爱的时候,就可以念念如理作意——无所渴爱,这就直接给我们一个应思维、不应思维的教导。

    四十五守护正法。我们对佛陀教言的守护、对道场的守护、对三宝的尊重,都是在守护正法。正法,的确能令现前有情消除疑虑,去除烦恼,生起悲智,除人疑惑与业习,令热恼消除,这是正法的实质内涵,并没有哪个法大、哪个法小,实质都是为了消除我们现前的烦恼业习。

    四十六不著衣钵。按戒律要求,出家人的钵用铁钵、瓦钵,而铜钵、木钵、磁钵、珍宝做的钵都是不允许的。因为贪着衣、钵,也会损伤我们的心智。有一次,一些居士因为出家人做僧衣而生大烦恼,因为出家人刻意要某种布料、某种颜色、某种规格,居士们反复折腾,结果很苦,很烦恼,出家人应该随缘、随布施而得,而不能刻意要求。

    四十七不畜遗余。用不着的东西就不要蓄积,遗余东西多,多是因贪心故。

    蓄积是有意识的储蓄,与布施供养不一样。例如出家道场有时有供养,过去都称为“求愿供养”,求福求慧求法求避开灾难,对此寺院是应给予机会的,可以把他人的布施,不管多少财产,回向于三宝,回向于有情,这样是有意义的,和遗余没有关系。

    以前我走过很多地方,坚决不接受供养,如最早到东北、天津、九江等不接受供养的地方,现在即使当地居士很热心地说再回去,但因缘就总是成熟不了了。为什么?因为他人的求愿,正常的与三宝结缘、与佛法结缘的机会,由于不接受供养这个因缘断了。这是以前的一个误区,总认为供养太多了不好办,也带不动,实际是产生了法则的混淆。因此,有时出家人因为自私,或方法运用不恰当、混淆了,也会错人因缘。

    四十八但欲乞食。乞食,是对出家人知衣食、知恩德、知惭愧、无蓄积的一个要求,托钵,是乞食的一种方式,可令人心中无有染著,知衣食之来源,消人之骄慢。我们汉地僧人采用内托,因此真正能学到托钵这种最朴实的僧法的机遇不是太多了。

    四十九次第乞食物。这对僧人是特别重要的一个要求。次第食,即不择人家,不能说我托钵去有钱的人家,去亲戚家,或去熟悉的人家,那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去除分别心的法则。

    五十常知惭愧心常有悔。细微的法则对我们十分重要。常知惭愧,于自己所作不如法处常生惭,于对他行法不相应处常生愧,知惭知愧是人类增上善良的主动力量。过去很多出家人,稍有刹那于法则不相应,都会生起惭愧。常生惭愧的人,做事的主动力量就比较强,对自对他就会有责任。而没有责任感、不知惭愧的人多主动性差,做事没有力量,往往事情不逼到现前绝对不会做,结果常被业缘逼迫,多受痛苦。

    在佛教中,心常有悔是很大的一个住世因缘。世尊成道讲法时,前十二年是没有广戒的,只有略戒,即四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渐次出现了凡夫僧,凡夫多有过失,所以佛依所犯过失而制戒,佛不无缘制戒,否则外道就会说:看这个瞿昙,没事就限制自己的弟子,扼杀弟子的天性。这就不是圆满究竟的法则了。所以,如迦留驮夷尊者、六群比丘这些大权再来菩萨,大权示现声闻相,多通过犯过失来令佛制戒,令佛法住世,若没有戒律,佛取灭,法也就灭了,佛法就延续不到现在,末世有情就无法可依从。所以说,佛遗教于世,遗戒法于世,令佛法久住世间。

    僧中知犯知忏,能令戒法清净住世,能令有情得见佛法实质内容。忏犯,是戒法中的一个大课题。经常犯过失,经常忏悔,所谓犯忏,并不是纵容自己的过失,而是在业习处了了分明,与生命有机结合,所谓有机,就是说我们在生命中的时时刻刻都要运用这个法则,而不是认为等我学好之后再运用,那就与佛法脱钩了。

    五十一不蓄金银珍宝钱财。离诸不善悔。出家人如果为自己蓄金银财宝,则一定会负累其道德和因缘,甚至可能命难将近。金银财宝对在家人来说是福德之力,为在家人所喜,但这不是出世教言,对出家人来说不相应。所谓不善悔,是指有人的忏悔是不清净的、不安乐性的,因为有不善的心愿,就形成不净的总相了。

    五十二心无缠垢。这非常重要!在我们汉地,这个思惑比较重的国土,许多人共住一段时间后,互相虽有意见,但却不提出来,不去解决它,结果相互欺压负重,给对方带来压力和逼迫,这就是缠。所谓垢,就是不洗涤缠缚,令缠缚知见不断沉淀,造成许多内耗或恶性事件。若是业相上有了阻碍,一定要从内耗中走出来,因为全世界都在内耗着,耗成贪我、嗔我、慢我、过失我,贪他、慢他、过失他,人我都在此沉淀。这种相互缠缚、制约,把无自性的尘垢当成是“我的”,把 “他人在说我的过失”当真,用无自性的东西消耗自己的法身慧命,实在是太可惜,也太苦了。

    我们如果做了无自性抉择,就比较好消融了,不论对他人的计较,还是对自己的计较,都不会要了,要它做什么?是欺辱自己还是欺辱别人?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困惑?实际上,过失只是现前业缘所表,它没有名字,也不属于谁,若认为它属于我了,我们就会包起它,或强化它;而如果知道它没有自性,回归到自性上来,就很容易解决这个东西了。

    五十三常行慈心。这不是一句话一说就罢了,过去比丘要做慈心观,对一切众生,爱我的、恨我的、怨我的、鄙视我的、惩罚我的、伤害我的、夺我生命的人,要做慈心观。善导大师说人与人之间应“慈心相向,佛眼相看”,佛见众生本来是佛啊,而我们看这个人亲,那个人疏,这个人好,那个人坏,我们用的是什么眼呢?在南传佛教中,有一篇《应做慈爱经》,很短很短的文字,这是南传僧人必做的功课。对出家人来说,慈心修,光明修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常存念三宝、存念光明、存念慈心,心无放逸,不落于后悔、不落于不善悔,修持不倦,则能成就。

    五十四除断嗔恚。嗔恨心,是一种串习的习气,起嗔心的时候,我们不能压抑它,也不能怕它,还不能纵容它,而应如实地知道它,知道自己在发脾气,为什么发脾气。

    习气,每个人都有,唯佛世尊尽,经典中举过很多不退转菩萨、大声闻的习气,例如目犍连好说神通,舍利弗好起嗔心等等,但这不是为我们自己的习气找借口,只是说我们不能纵容习气,但还不能压抑它。

    其实佛法就不离我们嗔心生起的时候,不离染心生起的时候,不离颠倒心生起的时候,是不离此处而修持的,并不是其他地方还有佛法。如果只说更好的名词、更大的法则,而不于当下生起之时运用,实在没有意义。

    五十五常行悲心。人不生嗔恚,悲心就会现前,因为莫不从自性中流出,没有人能造作出来。悲智二法,没有一个不是从自性中自然流淌出来的,何以故?嗔心的业习一旦得到净化,悲心必然就流出来,不需要在嗔心之外再找个悲心,当体就是,若识得此处,我们是会得心灵深处的大安乐的!若在此守护不了,就是不用佛法,那我们离佛法还是太远。世尊在经典中说,对于能解决自己当前烦恼、改自己的习气的教理,一定要去学习,用不上的,一定不要学,否则徒增骄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五十六除断爱著。爱著的内容太多了,我法、荣誉等等,此处的根还是在于“我”,我本不生,爱着何有?

    五十七常求安利一切世间。此处还是讲应如是了知,如是作意。

    五十八常怜悯一切众生。这是细微心念的如理审视、如理思维、如理正念,这个正念虽是作意的,但它是主动的、条理的。

    五十九常乐经行。世尊在世时也经行,有人认为经行是佛法中不太“高尚”的法,但在佛法中高尚自己是邪见人!佛法的确是法无高下的,有的只是令我们心智真正得到宁静、休息、智能、慈悲和方便善巧。

    经行的法则很多,四念处、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念天)修法都有经行,般舟三昧是经行念佛,以念佛为根本依止。

    六十除睡眠。除睡眠的人,天人会敬仰,龙天护法会守护,世人会爱乐;而多贪睡眠,世人会轻贱,天人会远离,这是因果相。

    出家菩萨住如是等法中。应修习是三昧。出家人若如是修持,必得三昧,虽是作意分,但我们要知道作意的重要性,在此有应作之意,不应作之意,若知道了,就能让我们更加清晰,断除很多徘徊和疑虑。

作者: 雄天护法    时间: 2008-1-8 17:04

般舟三昧五十余助法及修持果报

    世尊出世,的确没有离开对我们心灵的展示。世尊之所以对我们有莫大的恩德,就是因其兆载永劫的修持,证实了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能德相这样一个正见、究竟见,并把此知见传达给十方九界有情,令我们依此正见证得无上菩提,或说彻还本源、成就本源心智,真正了解四生九有之类一切生命之究竟所依,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所以我们称佛陀是我们的法身父母。

    一代一代的先贤们,东土西土的历代祖师们,以种种身份,把世尊的种种法流法系教言,清晰而无保留地传下来。学习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从初地品、念佛品到助念佛三昧品,无外乎是为了启开我们自身所具有的宝藏。这个宝藏若是真正被开启,我们就能体会到“如意”二字的妙用,不辜负自己的难得人生,否则我们的人生就多会被贪嗔痴慢疑邪见蒙蔽、消耗,乃至造成心灵恶缘,浪费宝贵的心灵资源。

    如果我们想一生证实佛陀经兆载永劫修持的正见,就必须得依止佛陀的教言,做一个清净的缘起。故在佛教中,把正见,即发菩提心的抉择放在首位。菩提心的发心及守护,实际就在每一个当下,对此我们真要负责任地去自我审视,因为我们往往失念的机会比较多,即被业习遮蔽,蒙蔽了清净的自心,于是当下就会失去本具心智的妙用。

    我们已学了在家二十种法则、出家六十种如意思维、或称如法的作意。如果不去如理思维审观,我们就如虽知道水能解渴,但不去喝一样,就无法享受作意的实质内涵。因此,所以我们一定要逐渐成熟正思维、正作意的方式,而不空过当下的机会。

复次

      余修三昧法  亦应如是学

      能生是般舟三昧。余助法亦应修习。何等是。
一缘佛恩常念在前。
二不令心散乱。
三系心在前。
四守护根门。
五饮食知止足。
六初夜后夜常修三昧。
七离诸烦恼障。
八生诸禅定。
九禅中不受味。
十散坏色相。
十一得不净相。
十二不贪五阴。
十三不着十八界。
十四不染十二入。
十五不恃族姓。
十六破憍慢。
十七于一切法心常空寂。
十八于诸众生生亲族想。
十九不取戒。
二十不分别定。
二十一应勤多学。
二十二以是多学而不憍慢。
二十三于诸法无疑。
二十四不违诸佛。
二十五不逆法。
二十六不坏僧。
二十七常诣诸贤圣。
二十八远离凡夫。
二十九乐出世间论。
三十修六和敬法。
三十一常修习五解脱处。
三十二除九瞋恼事。
三十三断八懈怠法。
三十四修八精进。
三十五常观九相。
三十六得大人八觉。
三十七具足诸禅定三昧。
三十八于此禅定无所贪无所得。
三十九听法专心。
四十坏五阴相。
四十一不住事相。
四十二深怖畏生死。
四十三于五阴生怨贼想。
四十四于诸入中。生空聚想。
四十五于四大中生毒蛇想。
四十六于涅槃中生寂灭想安隐乐想。
四十七于五欲中生涎唾想。心乐出离。
四十八不违佛教。
四十九于一切众生无所诤讼。
五十教化众生令安住一切功德。


   对于般舟三昧的修持,除前面的在家二十法、出家六十法之外,下面这些细微的法则还可以辅助,使我们的正行现前。般舟三昧的行持,虽凡夫可以契入,但若没有这些法则的实践,我们也只是听个名字罢了,其实质内容是感受不到的。

    一缘佛恩常念在前。我们看到佛像时会被感动,如果我们见一切众生、一切现缘,常做佛现前想,那我们就会不断地在一切有缘面前得到加持,如世尊之加持。可是我们一般相处时,相互之间往往用轻慢心、分别心,也就是众生心,而若用轻慢,大家就炽盛于轻慢业、不尊重业中。

    佛恩遍于法界一切众生前,一切众生都可以起用佛恩,一切众生也都可以作为佛的表达。我们于即心即佛不得抉择,那么于心作心是能否抉择呢?若把现前一切有情作世尊想,那我们就是常念现在佛了。现在人念佛学佛,为什么到处跑动,沉重地拖累自己的身心呢?即身外觅菩提,最主要就是不知道自心如何观、如何用。

    二不令心散乱。心不散乱,在佛教中是特别重要的修持。要是我们常念佛恩,常感激于佛法的周遍性,生起尊重心,那就心不散乱。所以,恭敬修是很重要的修持,应常生恭敬。例如看到一个大善知识时,我们会很恭敬,那见一切有情时是什么样的心智呢?从心里是不是恭敬的呢?一切现缘中是不是恭敬的呢?如果恭敬,心就不会散乱,就会调柔,自性之光就很容易萌发出来;如果此处恭敬彼处不恭敬,我们能否得到佛法的利益呢?很多人今天尊重某人,明天熟悉了,就平等看了,后天就小看了,再后天就背失了。这种心智状态,真是很苦很苦的。佛法的妙用实际就是心地的妙用,如果我们真正解决了心地的问题,知道心之妙用,我们就不用心外求法了,也不用心外求佛了,就可以真正启开佛法的妙用,解决自己的生死问题。

    三系心在前。过去经中说“如临师宝”,我们现在学佛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过去在讲经前有很多仪式,迎请、供养、礼拜、礼赞等等,现在我们在交流佛法时,因自身的尊重心没有生起,所以心地的妙用也生不起来,往往就会错失机会。

        四守护根门。所谓六根六尘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各有其根,此处是善自守护十八界所现之意。

    五饮食知止足。

    六初夜后夜常修三昧。
若于三昧法则中要真正得到利益,需除睡眠。佛在经典中提倡中夜休息,中夜的评判有很多方法,但一般为晚11点到凌晨3点前这四个小时,可采用吉祥卧,光明卧等等。另外还有六时修法,要求休息时间不准超过两个小时,若超过,三昧难成。

    七离诸烦恼障。我们都知道有十种大烦恼,所谓十利使、十钝使,如身见、戒见、断见、常见等,对于烦恼,我们不要摄制它,但要知道它,知道就能超越。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每时每刻,是不是在这十种烦恼中运用自己的生命?还是在这十种烦恼中修法?若修法,则是正定现前,自性就会表现出来,即表现在烦恼生起的刹那;若不是修法,而不知它、纵容它,累在其中,那就成烦恼障了。很多人正念只能支持一会儿,五分钟以后就不用正念了,就开始蔽障自己了,所以修法的确不复杂,关键是相续性。

    八生诸禅定。诸障一除,正定延续,人就会有诸禅定。有修念佛三昧、般舟三昧,或持真言而得禅定力的。

    九禅中不受味。释迦佛在菩提树下证道时,一坐七日,天魔波旬变化种种恐怖相去侵扰,或用种种色声香味触法觉受去诱惑,佛皆不受。后来天人就说:瞿昙所证之法不过是禅定罢了。此时世尊就站起来经行了七日。所谓不受禅味,即不贪着禅定的味道。

    十不坏色相。所谓菩萨修法不坏于色,尤其在般舟三昧修法中,不坏色相是十分重要的修持,我们凡夫有情,若是没有色相的鼓励,心智上基本是没有依从的,当然,还不能染于色。不坏于色,是修法的一个外在缘起;不染于色,就是得到解脱。

    十一得不净相。世尊在很多教言中讲:软心菩萨善于在调柔法则,如善法中、吉祥征兆中安乐世间;而威德菩萨,善入诸不净相,所谓“入得佛境界,亦入得魔境界”。

    十二不贪五阴。五阴,通五蕴。贪或不贪,我们自己多审视。

    十三不住十八界。

    十四不染十二入。

    十五不恃族姓。

    十六破骄慢。
在我们汉地,骄慢是比较具足的心智,不要说在好的因缘中了,就是在不好的因缘下,也会骄慢一下,这是我们汉地人很大的一个特点。

    十七于一切法心常空寂。寂灭为乐。在声闻乘的教言中,有三法印说,即无常、无我、涅槃寂静。寂静是一切人修行需要守护的一个次第,这样的人心智调柔、得以休息。

    十八于诸众生生亲族想。

    十九不取戒。有时,我们的身份感,比如感到自己是受什么戒的、守什么戒的,是什么样的成就状态的,可能会给自他带来很多麻烦与烦恼。

    二十不分别定。般舟三昧,即名定意三昧,所以,不分别定是一个特定的要求。

    二十一应勤多学。

    二十二以是多学而不骄慢。在末世,多学但不骄慢,此处真是应该认真研习的。

    二十三于诸法无疑。在这些作法的教言中,想、念,即作意十分重,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跟上,如是想、如是观察。

    二十四不违诸佛。现在我们听闻的教言,有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的,其他国土还有很多世尊,他们的誓愿,表达形式都不一样,如何做到于诸佛不违呢?在世尊的种种教言中,实际上任何一个法则都是不对待的,只是我们的心里有时会产生无意识的矛盾,若想协调地运用出来,在各个法则中不相紊乱,又能表述、实践出来,那真是需要广大、无对待的心智。

    在河北正定隆兴寺的戒台上,有一尊阿弥陀佛、药师佛的双面一身相,就是说明诸佛的差别是有的,比如誓愿、方位、所表达教言的机制等等,但只是表达有别,而本质无别。

    二十五不逆法。此处的法,指一切法。我们心中能否不违背一切法呢?也就是说在一切现前因缘中能够如实修持。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这样一个愿望:他方有情,闻我名号,即得菩萨法忍。菩萨法忍即是于一切法处不逆,能忍一切法,于一切法处能生喜悦安乐心,无有疑悔或排斥,这样的正受又称为普等三昧,又称随意三昧。前面提到的不违、不逆、不染、不着、不坏色、得不净相等等,都是此种三昧的修持,即一切时处三昧,于一切意、一切想、一切作业现前之时,正念不失。

    二十六不坏僧。即不能携四众以上出走,比如到一个寺庙就把其中的人领走;或者就说这个寺庙的不好,使其住众的心理散坏,与寺院不相应,令不和合,这样会产生很大的过患,所谓四人为一僧小众,八人为大众。坏大众是不赦之罪,是不通忏悔的,此一生无得戒之由。坏一个出家僧团,过失是很大的;相反,护持一个僧团,当然是功德无量的。因此,对于进单僧人,最基本的教育就是要爱护道场、相互尊重,如果对方有过失,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改正,不改正可以白众,再不改正可以摒,但这不坏僧,是依法则而行,而坏僧是无原则的,是令道场不安、令住众不安的。

    二十七常诣诸贤圣。即常拜见智者、圣者。

    二十八远离凡夫。我们行法时,是十方诸佛都赞佑、护念的。尤其是念佛法门,这不是夸张,因为其本质是直接念佛、思维佛、观佛、供佛,其利益是十分不可思议的,若常亲近贤圣、远离凡夫,我们在心智上是会有直接感知的,比较容易相应,如果我们不念佛,不知道脑袋里会念什么,而念什么就有什么业报。

    二十九乐爱出世论。有的人喜欢谈于世俗,喜于愦闹,这样的人就不为好乐出世间论的人。例如有出家人,不喜欢谈佛法,喜欢谈儒教,喜欢琴棋书画,这样的人是不是善知识呢?若以世法,是为善知识,若以出世法,不为善知识,因为所择取的不一样。

    三十修六和敬法。六和,是僧人在道场中必学之法则,比如戒和,过去说没有证圣果很难戒和,因为虽然同戒但不能同守。所以,我们在相似地延续着这个法则,若出现不相应,就逐渐改善,否则必须是贤圣僧团在此才能相应。

    三十一常修习五解脱处。一般我们说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和五个次第(资粮、加行、见道、修证、息用),实际每一处都是解脱安稳。我们是在戒处修?还是在定处、慧处修?还是在资粮、加行、见道、修证处修?还是在根本的息用处修呢?对此我们应该常去熏习。

    三十二除九嗔恼事。对于十法界所具,蕅益大师有所讲:佛具善恶二法,不光具善法,也具恶法。这是性具说。佛用贪嗔痴慢疑时就是法、是妙用,我们用时就是业流、是被迫。

    我们都在九界中,九界嗔事,所谓菩萨嗔、声闻嗔、缘觉嗔、天人嗔、修罗嗔、人嗔,一直到地狱饿鬼,常在嗔中,如声闻为了持戒,无有悲心妙用,就称为嗔;又如菩萨,为了自己的六度万行,行于利生之法,也称为嗔;又如我们凡夫地有情,心不能自制,也是一种嗔。九界嗔事唯依念佛宝王三昧才能真正摒除,故说念佛“一生即压群臣”,含育九界,普利有情。

    三十三断八懈怠法。我们在学佛的法缘上,有很多方法可以精进,来对治懈怠,唯有念佛是广大正精进。例如五停心修法,其中都有怠处,比如一个人嗔心大,多修慈观,慈观一旦产生效应,若无时刻觉察,或善知识明确指导,就会产生染著惰怠,即染心。

    三十四修八精进。八正道的修持称为精进修持。在三十七道品中,四念处一旦成就,到四正勤、五根、五力、七菩提,然后八正道是利益现前之修持,若不修持,八懈怠法必然现前。关于八正道的串习,其首要是安立正见,正见确立必然有正思维,正思维现前必然正语,正语相持必有正业,正业相续必有正命,然后正念就安立了。正见是八正道的入手善巧,但有正见不一定就可以利益世间,因自身不成熟故,而举心动念,即正念安立后,就可以行菩萨道、真正利益世间了。所以说正见是自利善巧,正思维正语是自利受用,正业正命是自我安立,正念方是利他,正定是利他之力,正智是利他之广大善巧。当我们产生迷茫心智的时候,肯定是正见丢失了,然后正思维没有,正语正业正命是不可能现前的,这是必然相续的次序,所谓精进,即指次序不断。依次而行,八正道修持必然给世间带来自他二种利益。

    三十五常观九相。即不净观修持。若人贪着色身,作不净观是很方便的。不净观的教言次第很深,有人从六种不净入手,有人从九种观相入手,这在南传佛教中是极为普遍的一个修法。

    三十六得大人八觉。汉地有《八大人觉经》,主要是对菩萨行的一个鼓励。

    三十七具足诸禅定三昧。从一三昧可入无量三昧,例如若人得般舟三昧,则其他诸三昧善巧都可以引发出来。

    三十八于此禅定无所贪无所得。

    三十九听法专心。

    四十坏五阴相。
五阴,即五蕴,色受想行识。坏,即不住,若证得光明三昧、念佛三昧,五蕴身会在光明相前一个一个自然地表现散坏的过程。

    四十一不住事相。如果遇到一个事相现前,就要说个好坏、论个取舍,这就是住了。

    四十二深怖畏生死。有人说自己不怖畏生死,主要是因为其人还没作过生死观、轮回观。现在人活得比较麻木一些,平常并不在意,若遇大是大非大因缘侵害逼迫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生死是多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四十三于五阴生怨贼想。

    四十四于诸入中。生空聚想。

    四十五于四大中生毒蛇想。

    四十六于涅槃中生寂灭想安稳乐想。
生死是不可得的、不应守护的,涅槃是可依可从、应守护的。

    四十七于五欲中生涎唾想。心乐出离。

    四十八不违佛教。
如善导大师所讲:“唯信佛语,唯依佛教。”

    四十九于一切众生无所诤讼。这种修持是十分重要的,于一切众生,我们能否真正做到呢?当我们心中的对待都泯灭了,心智清净了,这话就能成立,就可得无诤三昧了。

    五十教化众生令安住一切功德。

    菩萨慈悲啊,用这样的教言机制,把一个一个的思维方法都输入给我们,让我们如此作意。这些都是大菩萨们的思想历程,我们凡夫心智中,一般不念好就念坏、不是谁高就是谁低,不是善就是恶,不念对就念错,正念不清晰的时候,我们无法把握自己的想法。龙树菩萨这样的善知识,引导我们如此思维、如此观察,并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讲一大套与我们不相干的东西,而是十分贴切、实际、细致地表达了我们的心应该如何安立。如果经常这样串习,我们可以少造很多妄业了。

    这些都是因三昧上的串习,给我们很大的方便。因为很多人都会感到自己离三昧的距离非常大,在如此五浊恶世、浊业面前,想得三昧力好象根本无处下手!而善导大师讲:观、想、思维、作意都是因三昧,这实在让人欣慰,果做不到,因可以做啊!如果我们果做不了,因也不做,那就怪不得佛菩萨了。

复次

      如是三昧报  菩萨应当知

菩萨行是般舟三昧。果报亦应知。问曰。修习是三昧得何果报。答曰。于无上道得不退转报。复次如经所说果报。佛语颰陀婆罗菩萨。譬如有人能摧碎三千世界地皆如微尘。又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草木花叶一切诸物皆为微尘。颰陀婆罗。以一微尘为一佛世界。有尔所世界皆满中上妙珍宝以用布施。颰陀婆罗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布施因缘得福多不。甚多世尊。佛言。颰陀婆罗。我今实语汝。若有善男子。得闻诸佛现前三昧。不惊不畏其福无量。何况信受持读诵讽为人解说。何况定心修习。如一构牛乳顷。颰陀婆罗。我说此人福德尚无有量。何况能得成是三昧者。佛又告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劫尽时设堕此火火即寻灭。颰陀婆罗。持是三昧者。若有官事。若遇怨贼师子虎狼恶兽恶龙诸毒虫等。若夜叉罗剎鸠槃荼毗舍阇等。若人非人等。若害身若害命若毁戒。无有是处。若读诵为人说时亦无衰恼。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复次颰陀婆罗。菩萨受持读诵是三昧时。若得眼耳鼻舌口齿病风寒冷病如是等种种余病。以是病故而失寿命无有是处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复次颰陀婆罗。若人受持读诵是三昧者。诸天守护诸龙夜叉摩睺罗伽人非人四天王帝释梵天王诸佛世尊皆共护念。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爱念乃至诸佛皆共爱念。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称赞乃至诸佛皆共称赞。复次诸天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乃至诸佛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

复次是菩萨受持是三昧者。所未闻经自然得闻。复次是菩萨得是三昧者。乃至梦中皆得如是诸利益事。颰陀婆罗。菩萨若我一劫若减一劫。说受持读诵是三昧者功德不可得尽。何况得成就者。颰陀婆罗。如人于百岁中身力轻健其疾如风。是人百岁行不休息。常至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于汝意云何。是人所诣十方有人能数知里数不。颰陀婆罗言。不可数也。唯除如来舍利弗阿惟越致余不能知。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是人所行处满中真金布施。若有人但闻是三昧。以四种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求多闻。如过去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今现在菩萨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未来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过去未来现在菩萨所行三昧。我亦随喜皆为得多闻。我亦如是求多闻故。随喜是三昧。颰陀婆罗。是随喜福德。于上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是三昧得如是无量无边果报。复次

      是三昧住处  少中多差别
      如是种种相  皆当须论义

      是三昧所住处。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应分别。知是事应当解释。住处者。是三昧或于初禅可得。或第二禅或第三禅或第四禅可得。或初禅中间得势力。能生是三昧。或少者人势力少故名为少。又少时住故名为少。又见少佛世界故。名为少。中多亦如是。说是三昧或说有觉有观。或无觉有观。或无觉无观。或喜相应。或乐相应。或不苦不乐相应。或有入出息。或无入出息。或定是善性。或有漏。或无漏。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非欲界。或非色界。或非无色界系。是三昧是心数法。心相应。随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现。能缘。非业。业相应。随业行。非先世业果报。除因报。可修可知可证。亦以身证亦以慧证。或可断或不可断。有漏应断。无漏不可断。知见亦如是。不与七觉合。如是一切诸分别三昧义。皆应此中说。复次修习是三昧得见诸佛。如说

      得见诸佛已  勤心而供养
      善根得增长  能疾化众生

      供养名心意清净。恭敬欢喜念佛有无量功德。以种种赞叹名口供养。敬礼华香等名身供养。是故福德转更增长。如谷子在地雨润生长。疾教化者令众生住三乘中。如是菩萨增长善根。

    复次。如是三昧报。菩萨应当知。菩萨行是般舟三昧。果报亦应知。问曰。修习是三昧得何果报。

    答曰。于无上道得不退转。
这是第一个报。

    复次如经所说果报。佛语颰陀婆罗菩萨。譬如有人能催碎三千世界地皆如微尘。又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草木花叶一切诸无皆为微尘。颰陀婆罗。以一微尘为一佛世界。有尔所世界皆满中上妙珍宝以用布施。颰陀婆罗于意云何。是人以是布施因缘得福多不。甚多世尊。佛言。颰陀婆罗。我今实语汝。若有善男子。得闻诸佛现前三昧。不惊不畏其福无量。何况信受持读诵讽为人解说。何况定心修习。如一构牛乳顷。颰陀婆罗。我说此人福德尚无有量。何况能得成是三昧者。若听说此法不惊不畏,真是福德,此人很了不起了。对于般舟三昧,负面的看法还是很猛烈的,不少人疑虑诽谤,但我们应该依经来说,而不是依自我想象来说。不惊不畏是一,读诵受持是二,定心修持为第三。不知多少人在制造黑暗的业,伤害自己、伤害社会,沉沦在无明业中而不知,若人能守护着这个佛所授记的法则,真是应该顶戴、感动的。

    佛又告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为他人说。若劫尽时设堕此火火即寻灭。

    颰陀婆罗。持是三昧者。若有官事。若遇怨贼狮子虎狼恶兽恶龙诸毒虫等。若夜叉罗刹鸠槃荼毗舍阇等。若人非人等。若害身若害命若毁戒。无有是处。若读诵为人说时亦无衰恼。唯除业报必应受者。
若真正行持般舟三昧,是不会遇以上诸恶缘的。但如果说行般舟能把成熟业报也转化掉,那是不相应的,因为这样的话世间赖以存在的因果相续力就没有了。所谓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即只有业报成熟这一个因缘了。例如在家出家五戒中,有四个性罪,又称定业,若犯根本是必受的。这里的“必应受”,是指业报成熟了。有人犯性戒但业报不成熟时,还不受果报,但成熟了就是必受的,这是逃不掉的。

    复次颰陀婆罗。菩萨受持读诵是三昧时。若得眼耳鼻舌口齿病风寒冷病如是等种种余病。以是病故而失寿命无有是处。唯除业报必应受者。很多人会顾虑:行法时不睡不休息、一餐饭,会不会得这样那样的病?在此是不会的,也就是说行法本身不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因缘,或说危害。即使所受,也是受过去成熟的业报,这样我们就很坦然了,不用担心行法会受什么样的恶性果报了。

    复次颰陀婆罗。若人受持读诵是三昧者。诸天守护诸龙夜叉摩睺罗伽人非人四天王帝释梵天王诸佛世尊皆共护念。也即得到一切大力者、善师者护念。这个共护念的力量是很大的,大家一定要不断地去审视它。

   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护念乃至诸佛皆共护念。我们念阿弥陀佛,就会为十方诸佛所共护念。

    复次是人皆为诸天所共称赞乃至诸佛皆共称赞。

    复次诸天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乃至诸佛皆欲见是菩萨来至其所。
十方诸佛悉皆现前力,这不是我们的力,是十方诸佛菩萨来赞、来见我们的力量。对于境界,各人不一样,但我们应知道密护是善巧的、是很重要的。

    复次是菩萨受持是三昧者。所未闻经自然得闻。

    复次是菩萨得是三昧者。乃至梦中皆得如是诸利益事。

    颰陀婆罗。菩萨若我一劫若减一劫。说受持读诵是三昧者功德不可得尽。何况得成就者。

    颰陀婆罗。如人于百岁中身力轻健其疾如风。是人百岁行不休息。常至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于汝意云何。是人所诣十方有人能数知里数不。颰陀婆罗言。不可数也。唯除如来舍利弗阿惟越致余不能知。颰陀婆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是人所行处满中真金布施。若有人但闻是三昧。以四种随喜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求多闻。如过去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今现在菩萨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未来诸佛行菩萨道时随喜是三昧。我亦如是。如过去未来现在菩萨所行三昧。我亦随喜皆为得多闻。我亦如是求多闻故。随喜是三昧。颰陀婆罗。是随喜福德。于上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随喜是很重要的修持,随喜赞叹行般舟,此因缘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于法生喜、于法缘而得到的福慧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我们一定不要阻碍他人行般舟的因缘,而应正当地鼓励其乐趣向往。现在有行般舟愿望的人很多,若有人因缘不具,我们可以鼓励他成熟因缘,而不要去阻止,更不要讽刺、挖苦、破坏,否则过失和伤害就大了。

是三昧得如是无量无边果报。复次

        是三昧住处  少中多差别
        如是种种相  皆当须论义

    是三昧所住处。少相中相多相。如是等应分别。知是事应当解释。
十方诸佛悉皆现前立,是此三昧真正成就的表现。在行法的过程中,有人会见一个佛,有人可见多个佛,有人见无量佛,其中是有差别的,这与福德差异有很大关系,若人见阿弥陀佛了,说还要见无量无边的佛,那我们就慢慢实践,不要着急。在此,“如是等应分别”,且随喜心是很重要的。所谓“知是事应当解释”,例如我们见到一个佛、两个佛,三个佛,他人有疑惑的时候,应为其解释,这是进趣深入的一个渐次法则。

    住处者。是三昧或于初禅可得。或第二禅或第三禅或第四禅可得。或初禅中间得势力。能生是三昧。三昧,可于初禅,或二禅、三禅、四禅中得到。对于未得三昧菩萨,可于祈祷中得以善巧,有相似三昧安乐。祈祷,就象我们打手机接通某某善知识一样,是一种能接通的效应,我们可以说佛菩萨,你来安慰我!于是佛菩萨就现形象或光相来安慰我们,使我们得到安乐,但这不是三昧力,是祈祷力。凡夫念佛得到的佛现前,基本都是祈祷力的加持。真正三昧力,为圣者所行,即得大自在力、大善巧,一入定就行了,就不是祈祷了。

    或少者人势力少故名为少。又少时住故名为少。又见少佛世界故。名为少。中多亦如是。于三昧力中,有人所得加持的力量少、时间少,或所见佛少,有人是中等的,而有人多。

    说是三昧或说有觉有观。或无觉有观。或无觉无观。或喜相应。或乐相应。或不苦不乐相应。或有入出息。或无入出息。或定是善性。或有漏。或无漏。或欲界系。或色界系。或无色界系。或非欲界。或非色界。或非无色界系。此三昧对凡圣通用。圣者,净欲者,有禅定方便、三明四智五眼六通的通达。但对凡者,未净欲者,不得这些自在,但一样可得此三昧法则。这是般舟三昧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其所摄有情是最广的。

    是三昧是心数法。心相应。随心行法。共心生法。非色。非现。能缘。非业。业相应。随业行。非先世业果报。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行法,得到的果报是现世果报,而不是等到来世怎样,这就给我们一个决定,让我们现世抉择这个法则。

    除因报。可修可知可证。亦以身证亦以慧证。或可断或不可断。有漏应断。无漏不可断。知见亦如是。不与七觉合。如是一切诸分别三昧义。皆应此中说。也就是抉择“立一念,断诸想”可用。

复次修习是三昧得见诸佛。如说:

      得见诸佛已  勤心而供养
      善根得增长  能疾化众生

    供养名心意清净。恭敬欢喜念佛有无量功德。以种种赞叹名口供养。敬礼华香等名身供养。是故福德转更增长。如谷子在地雨润生长。疾教化者令众生住三乘中。如是菩萨增长善根。
在此法中,供养十分重要,我们念佛之时就是在供养,也就是在守护法。

作者: 贝嘛埵吉    时间: 2010-6-25 17:56

不动金刚广大智,金刚界中大善巧,金刚身语意坛城,于尔密界恭敬礼!
大日如来至清净,寂静金刚大欢喜,自性光明胜中胜,毘卢导师我敬礼!
宝生法王极甚深,如天中天无垢染,最胜金刚无自性,胜金刚身我敬礼!
弥陀无量寿金刚,胜中胜天无分别,离欲获证到彼岸,胜金刚语我敬礼!
不空金刚圆满佛,一切行思皆成就,清净自性胜中生,金刚勇士我敬礼!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