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心性自解脱道次第科判
[打印本页]
作者:
拂拂
时间:
2008-1-18 15:11
标题:
心性自解脱道次第科判
心性自解脱道次第科判
┌上师传承次第
├师传之教授┌即生实修自解脱之教授┌前行┌领受加持
│ │ │ ├圆二资粮
│ │ │ ├清净二障
│ │ │ ├生起出离
│ │ │ ├趋道先行
│ │ │ ├行于法道
│ │ │ └通达本理┌止
│ │ │ │观
│ │ │ └双运
│ │ ├正行
│ │ └结行┌习力
│ │ ├得益
│ │ └除障
│ ├中有生基光明之教授
│ └究竟果教授
└珍重教敕之钤印
敬礼吉祥金刚萨埵
孰之自性本初本不生 离诠超思无二之法身
心性胜王自生普贤王 基圆满无迁转前顶礼
瑜伽110果位即生决定诀 祖师圣众加持现证者
随现111自解112无取舍妙义 综结导引113释义我当说
於彼正等正觉,以其方便善巧大悲,契众生趣界及其根器利钝,开演无量乘门法数义理,摄於本明114菩提心,是中实修教授之法虽甚多,然因萨迦耶执115所缚故,即生解脱之道则甚罕。
今於此处,以刹那取舍基解脱所行最胜之证悟方便—一秘密大圆满116心性自解脱之教授,乃为决定超越一切宗乘自性,其有三:
甲一、上师传承次第
甲二、师传之教授
甲三、珍重教敕之钤印117
甲一、上师传承次第
于奥明法界宫殿116中,法身119普贤王如来授予报身120阿弥陀佛,复由阿弥陀佛授化身121莲花生大士,莲师则授予智慧空行122海王母,次授咕鲁尸罗麻帝(戒慧),次授克珠德雷嘉措(善海),次授愿光法王(蒙南韦瑟),后授予我123。
甲二、师传之教授 分三
乙一、即生实修自解脱之教授
乙二、中有升基光明之教授
乙三、究竟果教授
乙一、即生实修自解脱之教授 亦分三
丙一、前行
丙二、正行
丙三、结行
丙一、前行分七
丁一、领受加持、上师之道用
丁二、圆满二资粮、曼达之道用
丁三、清净二障、百字明之道用
丁四、生起出离厌离、生死无常之道用
丁五、趋道先行、皈依之道用
丁六、行於法道、菩提心之道用
丁七、生起通达本性、了义藏之道用
丁一、领受加持、上师之道用
坐适意座上,修皈依及发心已,刹那观自顶髻124上处,莲日月上,大阿阇黎莲师与根本上师不异,相好125庄严,威光炽赫,著饮血尊装束,身色青,持铃杵、拥佛母、诸宝及骨饰庄严,怀中喀钦洒红母126,持钺刀颅器,与父相交,周围环绕一切传承祖师、佛、菩萨、忿怒男女等等无量圣众。
意行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祈请住世、不入涅盘等127。
丙一、前行分七
丁一、领受加持、上师之道用
丁二、圆满二资粮、曼达之道用
丁三、清净二障、百字明之道用
丁四、生起出离厌离、生死无常之道用
丁五、趋道先行、皈依之道用
丁六、行於法道、菩提心之道用
丁七、生起通达本性、了义藏之道用
丁一、领受加持、上师之道用
坐适意座上,修皈依及发心已,刹那观自顶髻124上处,莲日月上,大阿阇黎莲师与根本上师不异,相好125庄严,威光炽赫,著饮血尊装束,身色青,持铃杵、拥佛母、诸宝及骨饰庄严,怀中喀钦洒红母126,持钺刀颅器,与父相交,周围环绕一切传承祖师、佛、菩萨、忿怒男女等等无量圣众。
意行顶礼、供养、忏悔、随喜、请转法-轮、祈请住世、不入涅盘等127。
祈请:“上师仁波切128加持清净自身口意三者之垢障,俾得身语意之成就,而後即生成佛。”如是祈已,观上师象之身放光,清净自身及一切有情身口意之垢障,一切现有129悉转成上师之自性,彼等一切身语意光芒由自顶门而入於身内,生乐明无念130之智刹那自解脱之殊胜证悟於相续131中,於须臾持气中修广大缘想。
其後,於幻化体性中作回向。
如是修习七日,於上师成就验相及殊胜加持,倏然得入。
丁二、圆满二资粮、曼达之道用
观面前虚空际,上师与本尊132坛城天众,於曼达133中尽力而置(米)堆,表四洲134世间界、十方一切净土135诸宝之自性,天人种种妙欲悉皆充盈,外内供云海会136周遍,其身、受用之一切善根悉献予宾客137众,令极欢喜。
当精进修此献曼达七日夜。
此法有圆满福慧二资粮,生殊胜悟证於相续之需要。
丁三、清净二障138、百字明139之道用
空性之体性中,刹那自成金刚萨埵140,身色白,一面二臂,持铃杵,诸宝庄严、跏趺而坐,其心间莲月中央吽字,周匝百字明咒围绕、放光,清净自己与一切有情盖障,如是观修及尽力念诵百字明七日。
此法有清净恶业罪障,迅速证悟本性之需要。
丁四、生起出离厌离、生死无常之道用
暇满如宝庄严之此生,亦具决定迅疾无常迁坏之法,外显诸境亦逐年、月、日、时而迁异无常,一切有情亦无能逾死,但睹诸至亲契友故谢,应知自之寿命亦靡有定,自之近取蕴141亦各渐离散,一如浮沤,仅连今日、明日不死之把握亦无。
作必死念後,复思今日为此生之最後,为具四大假合身心相离之理趣,如此於心中殷殷而修七日。
此法有於相续中起生死无常,及不营谋筹计,而能契入法,精进之需要。
丁五、趋道先行、皈依之道用
面前虚空中现十方三时142诸佛菩萨、本尊坛城天众、声闻缘觉等三宝,观彼等为吾至成正觉间依怙所恃之後尽力诵念皈依上师文,复观彼等如父母爱怜其子,以意乐悲心随所顾视,穿髓透骨之殷切而修皈依,一切有情亦殷殷随诵皈依,如此精进修七日。
此法有平息消除修法之障碍、证悟辗转增上之需要。
丁六、行於法道、菩提心之道用
地狱寒热143、饿鬼饥渴144、旁生役劳、人生老病死、非天争斗杀伐、天五衰迁堕、观六道诸苦历历在目,思惟彼常受众苦,乃为不能超脱轮回自性苦趣,此等有情常受轮回众苦逼迫,以自之善根及身体享用等,当愿其现世中得乐、离苦、无有爱憎怨亲等舍之四无量心,究竟得如来果位,如是思惟,口亦诵略摄发心仪轨,诵:
“怙主嗣众鉴,如三世诸佛,
悉发菩提心,准此利他故,
既发菩提心,依教而奉行,
循次第善习,灭众生诸苦,
愿所行利他。”
诵时并观:“我受众生苦,施予众生乐”,二者增上修习,悲心殷殷而修七日。
此法有身口之一切作为转为利他,趣行於大乘道之需要。
丁七、生起通达本性、了义藏之道用 分三
戊一、觅止
戊二、起观
戊三、认持双运145
戊一、觅止
跏趺而坐,心中之念过去已灭、未来未生、当下146识中一切亦无所念,於是中修等引,勤修七日。
此法有制伏凡常粗恶妄念盖障等及於本明中分辨浊净,易於认辨瞬生随现之识之需要。
戊二、起观
心之种种念,数数迁流似较前时更粗更多,观其所起,於一迁流之时,寻其从何而生?当体之前中後外中内三际,其念为何?复认辨念之本身是何形、何色?以其任何亦不成故悟不生心性离根源之状态。
复次,於念本身流住之时,其住於外、内、中何处,观察认辨其色何有,故悟无碍大昭空之心性基位大清净。
复次,於念之本身,骤起旋匿,了无痕迹,观其灭时认辨其去向何处,故悟无迹本地解脱本明超越认辨之义。
戊三、认辨双运
身心自恣而置,心超忆想,超147於坦然、朗然、惺然、昭然之状态故,止息能转变忆想分别为“止”,显明明白为“观”,此二者同时同分而契为双运。
此法有认辨具方便静虑之需要,此等当每日修之。
丙二、正行直指148
身心一切松缓,认辨於此当下识刹那之上,复次外内情器世间149及轮涅一切诸法悉为自心所升现之理,一如夜梦;此心体性空、自性昭然、性相灿然而升现,如澄镜中所现镜像;於其现分上一切认辨不可得故,即为离一切有无戏论边,其义亦即是当下之心种种迁流无所颠倒之法性。
大阿阇黎亲云:
“若识心念即法性,法界性中余无修,
可知证解方便轨,唯以念为法身故,
唯此胜道最超胜,现有诸乘普善妙,
断思绝虑修行者,观现有敌堕妄解。”
於当下之识本身,不加整治造作,宽坦自恣而置,起任何念均不作破立,於此之上,以凡常自理赤裸松缓而住,住於体性见解脱、自性知解脱、性相自解脱,即为心之自性。
如此,以保认随现无所筹计故,心住本明之自恣,自圆满力中升现时不计执著破立,即住於乐明无念之智刹那自解脱本明无迁转之状态中。
当下之识本身虽即为此,然不执著缘想,明识自解脱生灭同时,灭时於无复造作之状态中,至後一分识未起之间而置。
生时无认辨之明识亦勿作补续,置其放任,护其散逸,行其无执,如穿底之皿置物,本明之洞澈刹那自解脱澈然中为於此无意向之状态中串习熏修。
总概之,即以生解自具之见修中自生而开悟,於断治自灭中解脱。
如此,以现有升起法性故,所修相续不断,以解脱明空无执150故,烦恼清净於智,以功德自圆故,超越劬劳黾勉,以升起一切本性理趣故,自得染垢本地自净之法性。
因此,此自然当下之诸思惟即为法身本理151之密意。
大阿阇黎云:
“无有所思之心性,修亦非修置坦然,
修亦无妨置安然,散亦非散置全然,
散亦无妨置安然,见亦非见置眙然,
见亦无妨置凝然,驰亦非驰置皖然,
驰亦无妨置此中,集亦非集置昭然,
集亦无妨置寂然,紧亦非紧置缓然,
紧亦无妨置俨然,治亦非治置澄然,
治亦无妨置了然,立亦非立置无劬,
立亦无妨置天然,破亦非破置自生,
破亦无妨置无生,惧亦非惧置瞠然,
惧亦无妨置朗然,勤亦非勤置悠然,
勤亦无妨置出力,置亦非置置离基,
置亦无妨置怡然。”
当下之识以随现任运圆满无整治之自恣故,无执於“外内之法执”,而於念152上以无破立故於无二心之状态中相续不断,不落於放任粗念故由欲心中解脱,升起迁流之识自恣故,普超一切色无色染污之地,谓此无执故阇摩他任运;升起自然之生力故,毗婆阇那任运;以迁住无二故双运任运;以刹那本地解脱故慧153任运;以无住故静虑任运;升解无执154故智155任运;由执一切过患部分中成就故无执湛然解脱;一切功德由智、明中升起故熏修增上,圆满於心自理156者,即生当得最胜大手印157之成就。
“无造本明生力湛然澈,随现体中安置大自起,
无著胜王无执心安乐,即握无生法身之常有。”
丙三、结行 分三
丁一、习力
丁二、得益
丁三、除障
丁一、 习力
学习当下之识随现自恣於根本位158中等持而住,後得位159时则於外所现、内所明熏习体验,一切如梦、幻、阳焰、水月、幻化,於其所现时中自性不成立160之义了然习力;以此为由执诸法谛实有161中解脱而後於梦中亦能安住无执之法身状态。
丁三,除障
除病、魔等障碍者,其病、魔、为念之变化,苟观察之,则其外、内、中三者无有决定,故转为无生之道用,於彼欢喜而观,之後,於病处修拔痛钉法162,於魔修菩提心及无自性之习力,以此必能息之。
丁二、得益
若善行而无得利益时,当至诚深切祈请上师,相续中由衷生起出离、厌离,勤修荟供轮163等积福德资粮,修慈悲菩提心、避居幽谷、尸林、山顶等极寂静处,观上师住顶门,身经行、口诵赞、心离 种种破、立、苦、乐之相,於是中刹那自解脱自相交契,修历数昼夜,相续中当生起殊胜证悟。
此等为究竟要诀。
依此熏习之瑜伽士,当得生死无惧之定见,以於能所二执本地解脱164故,即生中定得亲谒胜共165之功德。此中妙理,苟若广说敷演几至无量,故乃都摄而示,此即生解脱之教授释竟。
乙二、中有升基光明166之教授
於前时生死中有刹那自解脱之要诀串习熏修,纵於梦中、中有中、亦无执、升起本来解脱本性;瑜伽士於濒死时,以地融入水故身力消散,水融入火故涸其湿分,火融入风故摄其暖分,风融入识故绝气息,色融入声故眼无视物,声融入香故耳无闻声,香融入味故鼻无嗅味,味融入触故舌无尝味,触融入法故身无触感,法融入心故灭粗分能所分别,失念昏厥亦同理,八识融入含藏矣。
於住静虑之刹那中,解脱於五佛身後,当至本初地,达五具足及圆满大具足之密意。
复次,以了知青光法界智,安住朗然无著之刹那中自神识解脱於毗卢遮那佛身。
如彼,白光大圆镜智、不动佛,黄光平等性智、宝生佛,红光妙观察智、无量光佛,绿光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等身成佛之後,以化身行利益众生,为现证菩提於本初之基。
复次,於前串习刹那自解脱要诀之时,自起了知本来面目之状态中认持乐、明、无念之智,不需寻觅,任运而住故与中有光明相交契,刹那自解脱矣。
复又,本明之体性空故何处亦不住,自性昭故升基无碍,性相灿然故随现无方分167解脱之状态中安住,为三具足;又,四大种融入理趣现分相异之景相为四具足,光明契入智故五身解脱为五具足。
又,以化身利益众生者为具圆满,又报身摄入法身後,以握法性无迁转之状态关要故,住於法身平等大圆满中,是谓圆满大具足。
此等为中根者之中有解脱教授。
附记,於最後投生中有中,因业力之牵引,於其中有光明不能执持,之後中有意生身168之所住时间,半为前生之所现、半为後来之所现169而显故诸根官具全,以业神变力可至任何所思之处,唯除胎脏170及金刚座外一切均可穿透通行,如梦景相,生诸多苦乐相。
其时间久暂无有定准,有些即刻迅速投生,有些则经四十九日。
复又,自知已死之後,甚易生苦痛;彼时,忆念生前所得教授,习力於现171心大无执,及祈请上师,亦能得解脱。
彼时,以作意系念净土,了知中有所现无实,虔诚恭敬、系念至胜最要。
有些彼时生净土後而成佛;上根受持无谛实172,中根受持如幻之生圆173及净土,下焉者选择产门等学此三者。
至若择产门出生之教授者,天道显现林苑、越量宫,非天为光轮,人道为华厦、悦意墙垣、人群,旁生为洞窟池潢,饿鬼为深谷山沟、不净城邑,地狱为黑暗骤雨等,当断贪执彼等生处,观天人殊胜胎脏越量天宫中,有自之神识所住之吽等字母,如此未来当值遇正法,得证最胜成就悉地,唯以自修本尊天得具天人身,殊胜暇满,会遇上师善知识圣众後,即生证得悉地,中有教授释竟。
乙三、究竟果教授
即生或於其後中有任一时分解脱,亦决定得无上正觉佛果者,於心性自解脱清净及光明之义现前故,则握无垢法身状态中之关要。
彼时,如虚空现日月,由法身之状态中起报身五决定174住地之事,且任运而生种种不定化身利益有情。
尤其若能自认识中有自显光明之基者,则扼法身之要,由是状态中出以报化二身行利益众生之事。
若自认识具足五智之现分175者,则扼报身之要,以化身利益有情,其化身摄入报身,报身摄入法身後,即住元始之基176,由其状态中现前显现二种身177而利益有情。
若自认识化身及净土者,以化身显现报身,彼融入法身後,利益众生。
复次,当下之本明本身中轮涅自圆178故,若自不识者,则於轮回现分如梦之无明眠寐中起种种苦乐,而漂流三界六道。
自认识熏习之时,於涅盘现分如梦现种种报身净土,如梦而行利益众生。
无论轮涅任何显现时由谛实不成立之如眠起梦醒故,於如白昼之法身离戏之状态中一味。
因此,当下本明本身体性空,若不明了者,意则於无色界以痴而迷妄堕於无念。
若不明自性昭者,语则於色界,以嗔而迷妄堕於明。
若不明性相灿然者,身则於欲界,以贪而迷妄堕於乐。
依此而为不善业乃堕恶趣,或以善业不离有漏禅定而投生欲界天或人,以禅定明显故於色界、住故於无色界,常受轮回痛苦179。
於当下本明自识且明了时,体性空法身离戏论,自性昭具报身五决定,性相灿然故显现化身调伏弟子,应时而现,任运利益众生。
复又,法身如虚空离一切戏论边之状态中,於报身净土奥明密严刹土,以导师报身寂忿身相好庄严,自显无量眷属及十地菩萨,直至轮回未空之际,常以大乘法喜而飨足,由彼现无量神变幻化,於一切十方六世间中,与一切有情所现相应之无尽身、语、意,以如所有智、尽所有智利益一切有情,及无量事业之大悲。
如彼所现之佛智及体性内具显明报身五要,外相显明化身二要;此内具五要为法界智及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外相显明二要者,法相180无淆各各证知之尽所有智,证知法性一味之如所有智。
此诸究竟道果出生理趣之次第释竟。
具善缘众妙道之大车,无二自解脱之元始智,
当下之识刹那自解脱,升解同时181自解无先後,
能执不沾所执亦不染,凡诸烦恼即起本智性,
上师恩德传赐我此法,为利来者付之导引文,
欲脱轮回行者应依恃,此有何所断证182之意旨,
於彼无二无有妙法缘,领尝此道一切智性味,
乃握基圆满法身常有,诸友离边精要之妙舍,
飨以心性妙义之受用,即生决定证得大乐果,
未来利他转成之成就,我等今生犹如飘摇云,
此身一如浮沤无中心,闻法听闻成就极难有,
因此当速发起精进力,善合183如花成熟於果时,
愿诸众生悉得胜果位,雪山蜕嘎邬坚宗处地,
由我无垢光造此论释,此善三有184无余悉同等,
普愿任运普贤如来地,大圆满法心性自解脱,
道次第藏要妙义导引,龙钦饶降造竟达圆满。
甲三、珍重教敕之钤印(科判中无,或为此)
极密口诀已迳行抽出,若授多於三具缘(人)听闻者,受空行母之惩罚故,慎之!
吉祥怙主大黑具善185,密咒护母埃嘎渣帝186,
星曜善友雅吙拉187尊,奉此教敕当善守护,
善哉!善哉!善哉!
注释
110.瑜伽:梵Yoga,有译『相应』,唯识记述二本曰:『言瑜伽者,名为相应,此有五义,故不别翻,一与境相应,不违一切法自性故。二与行相应,谓定慧等行相应也。三与理相应,安非安立二谛理也。四与集相应,能得无上菩提果也。五得果既圆,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也,此言瑜伽,法相应称。取与理相应,多说此禅定为相应。』此为汉地之训说。但据梵文原意,瑜伽一词有四义,一枷、驾、具联系、合一、相应义,最早出现於Rg-Veda(黎俱吠陀)。二、创造性之热力(tapas苦行),亦出Rg-Veda(黎俱吠陀)。三、Taittir-Aranyaka(鹧鸪氏森林书)所提之作为自我(Atman)之躯干之瑜伽。四、kathaka-Upanisad(史氏奥义书)作为感官坚固之总持瑜伽。(见印度哲学思想的古今,水牛出版社,陈俊辉著。)
此外,瑜伽尚有相合、如理、修学、精勤研究、方便、思惟、系念思惟等等诸义,若依玄奘法师五不翻之原则,瑜伽似不应迳译『相应』。
111.随现:随其所现,随任任何所现起之意。
112.自解:即自解脱。
113.导引:藏文 ,一般辞典作讲解、教导、指导、训诫等义,然本字有牵引、引向之性质,在训词方面有由歪曲、不正、无知或迷妄中导向正途之义,在讲解中含有带领、导引之意味,故译『导引』较契合,同大圆满龙钦心髓前行引导文之定名。
114.明:大圆满术语,土观宗义晶镜云:『不随无明之力所染,远离之二取戏论,照了此明空而又无有可取的空寂者,名为觉性(明)。』(前揭刘译p·40)
珍珠鬘续云:『譬如黄金连环索,善巧工艺相连续,以‘明’了知诸一切,无念轮回不染污,条理贯穿如连环。』
又狮子力圆满续云:『‘明’之性相如此观,微细及与相连续,如连环索及灵动』。若依词义藏之解释,『明』之体性,诸实内具而势外显明,故名之曰『明』,犹如连环索套。
准此『明』与一般显宗经量、唯识宗义所云之意、识、明、显同义之『明』( )及明白了知之『明』,乐、明、无念之『明』,其义均不同,应同如来藏,佛性之义,前人译此『明』有『觉』、『觉性』、『明觉』、『明体』、『本明』、『智体』、『了』等不一而足。
115.萨迦耶执:或云边执见,於五蕴之我,执计为常断二边之执著见地。
116.大圆满:土观宗义晶镜云:现前离垢之智,明空赤露,为大圆满,若释其字义,说现有世界,生死涅盘,所包含的一切诸法,悉在此灵明空寂之内,圆满无缺,故名『圆满』,再无较此更胜的解脱生死方便,故名为『大』。(前揭刘译p·39)
藏汉大辞典云:心性自体性空为法身,自性光明为报身,大悲周遍为化身,三身一切功德任运为『圆满』,为一切诸法本理为『大』。(p.360)
又功德藏疏显明奥义日光论中云:大圆满分三,基大圆满,『明』之体性中,以轮涅诸法悉圆故谓『圆满』,又轮回诸法如梦而显,虽为无而显有,然以明力而执我之外并无其他之故,涅盘诸法如日与日光任运自成而圆满,此理为轮涅周遍之智故为『大』。
『道大圆满』:心心所法於法界寂灭之离戏自生智远离造作超越意想之相续及安置,於其自处不承许造作,以其势用所现倏尔之垢染自行中所行之方便,其道及果诸法任运而谓『圆满』,此为一切诸乘及道之究竟故为『大』。
『果大圆满』:『明』之智性能障蔽之垢染习气等清净之时分,此为一切身及智之所现基故为『圆满』,断证事业者为三大自性故为『大』。可参考书前导论大圆满释词部分。
117.钤印:如诰命文告完成後需以玺印盖之而显其效用功能,此处亦同理作为本法效用功能彰显认可之义。
118.奥明法界宫殿:奥明即奥明天,亦即色究竟天,为四禅天之第八层,此为色界最极胜处,自此以上再无有色,故或称『有顶』,克主杰之续部总建立论广释(此土法尊法师译为密宗道次第论)云:诸天处究竟,谓净居色究竟天,其上更有佛刹名曰厚严(密严),如经云:『超诸净居上,可爱究竟天,佛於彼成佛,化身现此间。』此即云於奥明天上密严刹土之法界宫中。
119.法身:断证已达究竟之果位身,佛二身之一。
120.报身:住法身中不动不起,但於化机菩萨圣众之前示现身形,成为化身之所依处,为诸三十二相、八十形好等相好所庄严者。
121.化身:由增上缘报身所起,现於净及不净化机之中,为利是诸化机而随愿受生之色身。有殊胜化身,受生化身、工巧事业化身三种。
122.智慧空行:泛指出世间空行母或金刚瑜伽母,此处专指智海王母而言。
123.我:即龙钦巴无垢光尊者之自称。
124.顶髻:一般而言,眉际为度,其上四指为发际,发际上四指为顶门,顶门上四指为顶髻,此处指头顶之上。
125.相好: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之略称。
126.喀钦洒红母:即智海王母忿怒相,为移喜措嘉之义译,据智海王母传云:法身空行大乐普贤母,报身空行金刚瑜伽母,化身空行智海王母,又云:金刚亥母之五化身中,身化身曼达拉娃,语化身智海王母,意化身释迦德玛,功德之化身嘎拉悉蒂,事业之化身札西奇旃,及一真实性之化身持光空行,此悉皆莲师之明妃。
智海王母身兼莲师明妃及弟子是莲师法脉主要传承者,大多数的大圆满法,是经由她的劝请及记载下才流传下来的,是藏传佛教女性修行者的第一典范,或有译名为『益西措杰』、『移喜措嘉』、『亦喜戳家』等。
127.不入涅盘等:此即普贤七支行愿。详见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或普贤菩萨行愿赞所录。
128.仁波切:义为『宝』。
129.现有:即万有,此中『现』指现分,现象界之种种,一切可能存在的事物。
130.乐明无念:密咒道次第宝鬘释云:於此无不顺之违缘者,谓之『乐』,分三,『无相之乐』、无外相之纷扰为无相之乐;『无二之乐』、无二执染显为无二之乐;『无为之乐』、於此无因缘无为之乐。
明:从无寻伺之境界中,灵明展开而不遮,为从本来具有,谓之『明』,亦分三,无境而『自明』,不是随时生起之明,而是『本来明』,非任何人所造作,而是『自如之明』。
远离寻伺之心识,谓之『无择』(即无念之异译)亦分三,不染著於能修所修之显现,为『离善寻』,断除粗细寻伺之流续,为『离恶寻』,灵明认识自己无境,为『离无记寻』。(金刚乘学会版密咒道次第宝鬘释p.134-136)仰兑云:修观觉受之乐明无念,如心赤露,明而不灭,明白赫赫朗然,是为明相。於此明上,境与心及所修能修无有,故为无念。同时住於无勤勇之本来实际,名为乐,更进通达则本来无境而显明,名明;於能明所明无分别故名无念;如明空无分之所得乐故,名乐。(仰兑p.35,36)。无念有时亦译『无分别』。
按念字,藏作 ,此字藏文词义为一种初步的思索而尚未有更进一步取择区别行为的思想状态,然旧译多译成『分别』,其实此『分别』是指粗略思索的状态或寻伺之寻,断非时下动辄而谓『不要分别』之『分别』,此『分别』当『区别』义,二者相去何止宵壤,此处译成『念』主要是采念念迁流之念,另一方面,早期大圆满的几种译本悉皆用乐、明、无念之词,此处乃顺古,免徒增人目眩、神疑。
131.相续:指身心。
132.本尊:密乘所说之不共所依止之依怙主。
133.曼达:密乘中表法界情器世间坛城象徵之法器。
134.四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南瞻部洲、北俱卢洲。
135.净土:诸佛菩萨本尊等所显而居之清净世界。
136.海会:汇集聚会如大海之广袤。
137.宾客:指以观想所延召而至之天众神魔冤亲海会。
138.二障:烦恼障及所知障。
139.百字明:咒数为百字之咒,通常指金刚萨埵忏罪之百字明。
140.金刚萨埵:梵Vajrasattva,亦有译金刚勇识、金刚心等,为密乘百部本尊之共主。
141.近取蕴:有漏之蕴为前一业烦恼之取因所生,而又为後一业烦恼之取因,故名为近取蕴。此处指吾人五蕴凑合之身。
142.三时:过去、现在、未来时,旧译常作三世。
143.地狱寒热:热地狱有无间、极热、炎热、大叫、号叫、众合、黑绳、等活,寒地狱有八頞部陀、尼刺陀、頞哳吒、臛臛婆、虎虎婆、嗢钵罗、钵特罗、摩诃钵特摩,另有孤独、近边共十八地狱,详见俱舍论十一。
144.饿鬼饥渴:饿鬼有共障、外障、内障、饥渴障故不得受用饮食。
145.双运:指止观双运。
146.当下:即过去、现在、未来三时中之现在时,在较高层次的禅定或圣位,时间之计算已臻至刹那计,譬如道果中身方便续三灌修法即以四刹那达四喜,中有光明(明光)(净光)递变亦以刹那言之。又於藏传心类学中现前之前一刹那为意伺,後一刹那为再决识,念头之变化以刹那计,若译为现在,恐难表其细微迅速之意,故译为当下,以表其特殊、迅疾。
147。超:另据德格版教诀藏所录本论刊本中作『住』字。
148.直指:原作『介绍』讲,然此处之介绍即是直指心之本性,故从义译。
149.外内情器世间:外在器世间及内在情世间,指外在一切大种所成之所依世间及其内所有一切有情之能依世间。
150.明空无执:於明及空分二者悉无所执著。
151.本理:本性、法性之义。仰兑一书中译成『本际』。
152.念:即念头、分别。
153.慧:唯识论九曰:『云何为慧,於所观境简拣为惟,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俱舍论一云:『择法名为慧』,其为五别境之一,缘各自对境所察事物,对其本性、特性、自相、共相、若去若取详细辨别之最胜心所,具有除治犹豫之作用者。
154.升解无执:即升起与解脱二者悉无执著。
155.智:一切有情心中本来自然存在的昭空明识,属於先天本有与後天的慧不同,一般常以智慧二者混用,实有差别。
156.自理:自心本来之理趣,本心如何,即如何之理。
157.大手印:此处即指佛果,藏汉大辞典云:『究竟果位或殊胜成就,极无变异之乐,与第一刹那所得印证此乐之一切种色,无亏无盈,体性如初,乃至尽虚空未尽,常住常静,斯之谓‘印’;断、证、心德三大具备,斯之谓‘大’;故名‘大手印’。』贡噶上师恒河大手印直讲云:『於大印中,加入手字者,此在藏文‘手’字,为尊重佛典意,此手字,为尊称佛之手,表佛之如所有尽所有,及二无分别,空乐智慧。‘印’者,亦表佛之二无分别智,此智最上、最要、且最密、犹如印符,又如印契,谓一切轮回涅盘之法,无不一一契合於佛之如如妙智,更无一法能逾越此智以外者,‘大’者简小而言。』
第一辈姜贡康慈仁波切(工珠活佛)所著之知识宝藏论中云:『基实有本性之原理轮涅二体不成立且不断於任何一方分,离有无常断诸戏论边,超越言诠思惟之境,本来以迷乱未尝束缚,以证悟未尝解脱,以自相任何亦不成立之要,如虚空般悉遍轮涅诸法之原理,谓‘大手印’。』
另格鲁派的第四辈班禅大师甘丹教规大手印本颂广释中·胜共成就藏认为:大手印分境大手印及有境大手印二者,以空性徧一切法且其为诸法之原理或诸法之自性是为境大手印,境於空性中,以微细能所二现亦不沾染,如水入水,一味而住之心大乐智为有境大手印,大手印又可分基道果三位,此处不赘。
158.根本位:即於所修当体之中。
159.後得位:即出於所修当体之外。
160.自性不成立:即无自性义,自性不成立。
161.谛实有:即真实具有,认为万法为真实存在者。
162.拔痛钉法:观痛处为一钉而拔除之以除疼痛。
163.荟供轮:瑜伽修行之男女行者於特殊之日,观想凭藉禅定、手印、密咒三力加持令所备之饮食供物及妙欲成体性空乐之甘露,上供外内密三宝,俾得忏除所造罪业清净,积集资粮圆满之一种仪式。
164.能所二执本地解脱:即於能所二执本身自得解脱。
165.胜共:殊胜及共通、或不共与共通二种,内容见注85。
166.升基光明:『基』所显现升起之光明相。
167.无方分:即无偏堕向方。
168.意生身:死後尚未受生之前,即有趣中有中,以香为食,心如幻化,诸根具全,通行无碍之中有之身。
169.半为前生之所现、半为後来之所现;即:意生身所在之时间,不论时间长短,其时中前半段为前造业力所显诸相,後半段时间为自所贪著嗜欲所现境相。
170.胎脏:即母体子宫胚胎。
171.现心:即所现景相,及心念思惟。
172.无谛实:即无真实,指万法非真实而存。
173.生圆: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之略称。
174.报身五决定:
处决定:永住色究竟天密严刹土。
时决定:住世乃至轮回未空。
身决定:相好光明圆满端严。
眷属决定:但为大乘圣者之所护从。
法决定:唯说大乘法。
175.五智之现分:即大圆镜智、不动佛、白光,平等性智、宝生佛、黄光,妙观察智、无量光佛、红光,成所作智、不空成就佛、绿光,法界体性智,毗卢遮那佛、白光。
176.元始之基:即『基』。
177.二种身:法身、色身。
178.轮涅自圆:轮回涅盘本自圆满。
179.因此……常受轮回痛苦:本段简表之。
迷乱之基 迷乱之因 迷乱之境 迷乱者
明之体性空 痴 无色界 意
明之自性昭 嗔 色界 口
明之性相灿然 贪 欲界 身
180.法相:藏词本义为(有法),指具有能掌握自己本质的事物,汉俱舍论云:『能持自相,故名为法。』古译中(如大乘要道密集)将此译为法相,泛指一切事物,沿此旧译。
181.升解同时:即其显现即其解脱,二者同时。
182.断证:即所断除及所受持待证者,义同取舍。
183.善合:善加修习配合。
184.三有:指欲界、色界、无色界。
185.大黑具善:即宁玛派三大不共护法之多杰雷巴 (具誓善金刚)。
186.埃嘎渣帝:即宁玛派三大不共护法之独髻母 (一髻母)。
187.雅吙拉:即宁玛派三大不共护法之星曜主。
作者:
踏雪
时间:
2011-2-24 16:01
处决定:永住色究竟天密严刹土。
时决定:住世乃至轮回未空。
身决定:相好光明圆满端严。
眷属决定:但为大乘圣者之所护从。
法决定:唯说大乘法。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