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空性大手印颂文---诸佛道迹 [打印本页]

作者: 火天焱泽    时间: 2008-7-15 18:13     标题: 空性大手印颂文---诸佛道迹

空性大手印颂文---诸佛道迹
格鲁、噶举大印传承根本颂

一世班禅善慧法幢造
格西昂旺达吉释义
妙音丛书翻译组敬译


颂文:「敬礼空性大手印
       大印周遍一切性心金刚界离言说
       遍主开显成就王敬礼无等恩师足

释文:五世DL喇嘛之亲教师,一世班禅喇嘛先向其根本上师克主生遮耶些Ka-drub Sang-gya Yeshe敬礼。他是班禅喇嘛之主要上师。从他身上班禅获得此大手印传承。

颂文:「善摄显密教授海诲人甘丹耳传派
       达玛金刚师徒规大印教授我当书

释文:本文所示之大手印耳传教法,已揉合了格鲁及噶举二传承之修法。此极近传承源自巴索法王

Baso cho-je。其法嗣是达玛金刚Dharmavajra,此师之再传弟子亦即一世班禅之根师嘉华温萨巴Gyal-wa Ensa-pa。而一世班禅喇嘛亦被认为是温萨巴之转世。

颂文:「此中有三分加行正结行
       初中当善修皈依菩提心
       非仅口中诵以是入圣教
       与大乘门栋

释文:受持皈依之正确方法,特重依止迦当派Ka-dampa祖师阿底峡尊者Jowo Atisa及其上师金洲Santipa之法。萨迦班智达Sakya pandita曾言:「除非你已接受皈依,否则便不能自以为是真实的佛教徒!」帕当巴桑结亦云Pha dampa senge:「行者必须把其心肝腑脏交付予三宝,那三宝之加持大力方随之降临也!」
发菩提心是趣入大乘道轨之门,此发心之轨是别依寂天Shantideva及阿底峡之修法。在西藏佛教的各大传承中,不论何派对发菩提心均无异议。所有大乘上师皆同意菩提心是引行者走上觉悟大道之方便。至尊密勒日巴Jetsun Milarepa及其把迦当派及大手印传承二大法流融合为一的门徒甘波巴Gampopa皆曾详细开示菩提心之教法。

颂文:「又见心法性 须净障修福
       十万百字咒 悔罪兼百礼
       先尽力多修

释文:至尊密勒日巴曾遵其师玛尔巴Mar-pa之命,屡次拆建房子,以除去其修行上之障碍。由除去其从前所集之恶业罪障,故密勒日巴便能即生达成圆满觉悟。
达波噶举祖师玛尔巴及格鲁派祖师宗咯巴,皆有修持《三十五佛礼忏文》Tung-shag。宗咯巴大士曾向三十五佛作三十五遍十万大礼拜,并曾献十万遍曼达供养共十八次。

颂文:「次想根本师 不异三世佛
       至心勤祈请

释文:根本上师是传授灌顶Abhiseka及指导你修持的人。他是你所完全信赖的导师。藏地四大传承的上师,皆许供侍上师,乃是证悟空性之扼要。《时轮根本续》Kalacakra Tantra有云:「行者虽供三世佛,或于多劫利有情,然然仍难以达正觉;若能无余供上师,大印证德易成办。」于《密集本续》Guhyasamaja Tantra中亦如是强调此理。甘波巴曾说:当其真实证知自心与其根本上师至尊密勒日巴一如无别时,便证得大手印。

颂文:「正行谓大印 虽有众异门
       总分显与密 后者谓专注
       金刚身等法

释文:欲作密续之大手印修持,行者必先求得无上瑜伽续Anuttarayogatantra 之圆满灌顶Abhiseka,复应如法护持清净三昧耶誓句Samaya。复次,行者必须于无上瑜伽之生起次第Utpattikrama获得善巧,能于此修持具足信心。行者凭藉具量之密宗上师的口授观修本尊Istadvata坛城真言,即堪能清净自身之身语意三门。

人身之中共有七万二千脉Nadi,其中最主要者有八。而金刚身即是作为密续修持时所用之微细色身。中脉Avadhuti与脊柱平行并位于其稍前之处,中脉常为诸脉结所缠缚堵塞。在无上瑜伽之圆满次第Sampannakrama修法中,为引生证悟空性之微细大乐心,故要把身中一切风息Prama引入中脉。

颂文:「由善巧方便 引大乐光明
释文:当身内一切风息已引入中脉后,若生起之微细大乐心分别比量通达空义者,即称为「喻光明」。若由最细大乐心以无分别现量亲证空性者,则名「义光明」。
此证悟空性之最细之心识,在不同之传承中各立众多异名,如「殊胜短阿心」、「无染心」、「不坏明点」及「根本心」等,彼等皆是同体异名也。

颂文:「此即萨惹哈 龙树那洛巴
       弥哲等大印 亦即七成论
       三心论所说 无上心中心

释文:「大手印」Mahamudra一辞义藏文乃为「洽嘉钦波」Chag-gya chen-po,其隐义如下:「洽」Chag即「手」也,意即空性。「嘉」Gya即「印」,意即「解脱生死轮」。「钦波」Chen-po即「大」,意指「大双运成就」Yuganaddha,意即空性证悟与解脱轮回相合一如也。

颂文:「前者谓修习 广中略般若
       所说真空性 龙树说离此
       更无解脱道

释文:依另一密义而言,「手印」意为无能违越其界限。「大」即大证悟。如是「大手印」一词,即指行者唯藉圆证空性外,并无其余能成办解脱及圆满正觉之方便也。
于续部与经部二者而言,其所证之空性并无不同之处。二者之不同处,乃由能证空性者而分。依续部而言,其方便是藉风入中脉所生之最细心来证悟空义,而经部则是以较粗之心识而通达空性。

颂文:「今依彼意趣 传授大印法
       指示心体性 如师语而说

释文:「心」可说为二种层次。一是指有造作之世俗心,而另一则是指标心之胜义空性。此乃依世俗及胜义二谛而区分。
大手印法有二种未断之传承,即是源自佛陀之长传及由宗咯巴大师流出之近传。为令任何教授能对机相应,切实有力,故此处特强调传承不断之重要性也。

颂文:「有说俱生合 盒法与具五
       一味并四字 能寂及断境
       大圆满中观 各别立多名

释文:「俱生合」即「俱生契合」,此传承源于甘波巴大师。此噶举传承之大手印教授先须受持大印「四加行」法Ngon-dro。复次为引生能证空性Sunyata之「三摩地」(定)Samadhi 及毗砵舍那(胜观)Vipasyama故须修持「奢摩他」(寂止)Samatha。而「四加行」即是「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除涝障法」及「上师相应法」。此等修法之目标乃是证得「双运」,亦即证得色、法二身无别。依续部而言,此「双运」藉「俱生乐空和合」而成办;若就经部而言,此证德由「俱生显空和合」而达成。

作者: 火天焱泽    时间: 2008-7-15 18:21

「盒法」即是由香巴噶举传Shang-pa Ka-gyu祖师波那佐Kyung-po mal-jor所传出之「护身盒传承」。在其大印之教示中,把乐空和合之修法,说如护身盒及其盒盖前后互相扣合一般。

「具五」之教授可于所有噶举传承中,特别在玛之达波噶举中Dag-po Ka-gyu中得见。此具五之法,在止贡觉巴即丹贡波Dri-kung Kyob-pa Jig-ten-gon-po之法歌中也有论及,他是甘波巴之法帕摩竹巴Pagmo dru-pa之弟子,亦是止贡噶举传承Dri-kung Ka-gyu之创立者,他也是法王宗咯巴之其中一位上师止贡京俄哇Dri-kung Chan-nga-wa之根本上师。依此法轨有言:「大手印法若狮子,然乏五具如无目。」故「大手印具五」,意即下述之五种修法要与大手印一同修习。此五者是1.应当先修菩提心,2.应观自身为本尊,3.应于上师修敬信,4.应修无分别正见,5.应以发愿回向作印持。

「一味」即由惹琼巴Ra chung-pa所创之「六法一味」教授。惹琼巴如甘波巴一般,皆是至尊密勒日巴之亲炙弟子。惹琼巴把此等教法如伏Trema般密藏。后为佐贡藏巴嘉惹Dro-gon Tzang-pa gya-ra所发现宏扬,他理与其上师林惹巴贝玛多杰Ling-ra-pa Pad-ma dor-je,共同开创竹巴噶举传承Drug-pa Ka-gyu。六法一味者,乃指把下列六种世间逆缘化为智慧道之修持。此六者是指:1.妄念、2.烦恼、3.疾病、4.鬼神、5.痛苦及6.死亡。以妄念为例,行者把其所闻之任何音声皆转化为真言咒音,其所见之一切皆转为本尊身相,其一切心念皆转为智慧。行者唯在接受无上瑜伽续部之灌顶后,方可从事此等修持。此修法之作用是为去除对凡常外境之强烈贪执。

「四字」之教授亦常见于噶举各派中,然其出处不详。此四法是:1.认知自心习气之相,2.认知散乱及摄心安住之方便,3.断除不善及执有之念,4.转化自心成慧道性。

「能寂」即是由龙树于南印之亲传弟子帕当巴桑结所创立之希解派Zhi-je。其名乃出于《般若心经》中之般若波罗密多真言,以此真言能熄灭诸苦也。此派之见解纯依应成中观派Prasangika-Madhyamika,是随顺龙树之教授,又其不共处是立足于《经集》Sutrasamasa之上。

「断境」即「爵」Cho传承,是由希解派之法教所形成。依此法而言,行者可由别修及共修空观及菩提心而斩断系缚其于轮回生死众苦中之业债。此派最初乃持应成中观见,但其法后因为西藏各大传承所吸收,故其所依之见亦随之有别。此派主要分为二系:由希解派祖师帕当巴桑结传至觉敦索南喇嘛者Kyo-ton So-nam Lama 者乃「父派」Pha cho;而「母派」Ma cho则是觉敦索南喇嘛之女弟子大瑜伽母玛即洛津Ma-chig lab-kyi dron ma所创立。

「大圆满」Dzog-chen 可见于宁玛巴Nying-ma pa传承,此法由莲花生大士所传出。
「圆满」Dzog之理是指轮回及涅盘中的一切法全皆含具于无自性见中。「大」Chen是指由证悟一切法无自性故,便能从轮回痛苦中获得大解脱。

「中观」Madhyamika即是龙树菩萨所开示的甚深应成中观Prasangika Madhyamika空义,也就是至尊宗咯巴大师开创的格鲁派所依循的宗见。

颂文:「各别立多名 然以善教理
       能辨真了义 修证者观察
       同归一意趣

释文:佛陀的教法可分成不了义及了义两部分。前者虽然非按字意直说,但实际上此等皆为佛陀为引领行者趣入深义的方便善巧教授。是尔彼等须取得上师引领弟子成办觉悟之开示,故了义之教授实不必多说,上师自当引导弟子如实取得彼深义。
由知一切佛法宗派皆是成办解脱及正觉之善巧方便,彼等全不相违之理,故行者即能免除出门户偏见而舍弃皈依之过失。

颂文:「以是修此规有见上求修
       有修上求见今如后规修

释文:弥勒菩萨Maitreya曾于《大乘庄严经论》Mahayanasutralamkara中解释修持三摩地之合适地主须具备五缘:
1.容易获得饮食资具之处。
2.禅修之处必须由行者之上师所随许加持,或其地乃是过去大德修持之地。
3.环境悦意、远离人烟之静处。
4.同道行者从旁照料。
5.修持口诀及仪轨法本悉皆具足。
此外,为欲于修持奢摩他时能成功引生三摩地,故守持清净戒律是为最要。其不单能遣除散乱,且更令行者少欲知足。满足于简朴的生活乃是修持禅定的增上缘。
依经部显教大手印的修持方法,可分为两门。此二者乃是由先求认知空义,复于奢摩他中引生三摩地,或先从奢摩他中引发三摩地后方求证空义而分。然而于续部中并未有这种分别单独引生奢摩他之修法也。

作者: 火天焱泽    时间: 2008-7-15 18:23

颂文:「钟于安乐座 具足七要法
       九返除陈息 善分心浊净

释文:禅座应用木造,离开地面约三四寸许。座下应敷设吉祥草,草的尖端要朝向中央。座垫的一端应稍为高起,而座垫的上下两面皆以谷物排列成为吉祥旋纹的图案。

「七要法」即续部毗卢遮那佛Vairocana的毗卢七支坐,行者凭藉此法来净化自身的色蕴Rupaskandha。此标准之禅修坐姿的七部份乃指(1)二足、(2)二手、(3)脊椎骨、(4)口部、(5)头部、(6)双目及(7)双肩等七种身姿。行者愿以其两腿互相交叠结成全莲花跏趺坐。二手置于上翻之二脚上,右掌上左掌下,两手拇指相抵成一三角形并置于脐间。脊骨应直如箭杆,以令身中之风息能自然无碍地于脉内流动。上下二唇须放松,不应紧闭,牙齿也不紧扣。舌抵上颚是用以控制口中之唾液,如是口便不会太干或是唾液过多,又若唾液过多则可以咽下。但是此舌姿应可以令唾液之分泌减少。

头部应略向前下俯;头部若抬得太高便会因为视野太广而令心驰散,若遇低便会导致沉没。双眼要保持半开,应放松地注视鼻端部份,眼不应绷紧强作斜目凝视;若是双眼全开便易散乱,若紧闭则会令心昏沉欲睡。

双肩向后平伸且要左右平衡,此亦是让身体中的风息能全无障碍地流动的扼要。另处双肘要稍弯曲,令手臂与身体之间留有通气之空间。

又七支坐由加上呼吸方法故常常被称为八支。于正修时除了某一些特有的呼吸方法外,行者应该以鼻孔平和地呼吸,不应勉强用力。出息与入息要长短均匀;出入息皆不可过深或过浅,又不应刻意挫制呼吸。

「九返除陈息」即「九出浊气」(又名九接佛风---译按),是对治昏沉及掉举的极有力方便。行者首先以左手无名指阻塞左鼻孔,并以右鼻孔缓慢吸气;然后立即改以右手塞右鼻孔以左鼻孔慢慢吸气。如是呼吸三次后,即改转次序先由左鼻孔吸气后以右鼻孔呼气,如是往返三次。而最后的三遍乃是同用左右二鼻孔同时呼气及吸气。

在九除浊气的修法中观想或不观想诸脉皆可。行者应观自身空如气泡。若已经接受续部本尊的灌顶者,方可允许观想自成本尊身相;否则便不可以作此修法。行者应观想中脉舆脊骨垂直平排并位于其较前处:其量犹如不粗不细之竹竿,中空;其色外白内红。中脉之上端如雨伞之手柄般经头顶下弯至眉心处,其下端则位于脐下四指之处。而右脉Rasama应观其色赤红,量犹如麦杆大小,由脐下六指处靠近中脉上伸至右鼻孔处。左脉Lalana色白,与右脉大小长短相同,其向上伸展至左鼻孔为止。

于进行右鼻孔入息左鼻孔出息之首三遍呼吸时,应观想右脉之下端接上左脉末端 ,行者于入息时即想吸入之气为清净白色光明于右脉中下行,并把积聚于左脉内的贪毒业风障垢驱散消除。于左鼻孔呼气时应观想自身之贪毒化为黑光离开身体。

于作次三遍左鼻孔入息右鼻孔出息之呼吸时,须想左脉末端接上右末端。吸气时亦观气息成白色光明于左脉下行,并把积聚于右脉中的嗔恚业气垢障遣除。右鼻孔出息时即观想自身之嗔恚垢障成黑色光相排出体外。

在最后三遍同以两鼻孔作呼吸时,应观想左右二脉之末端接上中脉之下端。入息时应观气息所成之白光由左右二脉下行,把积聚终于中脉内的无明愚痴业风垢障遣除。出息时即观想无明愚痴成黑色光由眉心排出身体之处。

九除浊气的修法,不可以数数反复进行。故行者若为猛励掉举所障,便要依下列方法对治。行者应以左右鼻孔平和轻柔地呼吸。出入息要长短均匀,不可强制呼吸,把心完全专注在呼吸上,并应以心默数出入息每组由一至二十一遍。就一般而言,要于某段时间内唯专注一境是困难的,但藉系心于数息法便能有机会暂时脱离妄念。

颂文:「先以净善意 修皈依发心
       次修甚深道 上师瑜伽法
       猛祷百千返 师入自身内

释文:上师瑜伽Guru yoga 是西藏佛教所有传承之基础。为成就大手印之修持,修行者于每天六次实修《六座上师瑜伽法》Tun drug,此法是最常为人所修习之上师瑜伽。在格鲁派中一世班禅喇嘛所造之《上师供养法》Lama chopa亦常被采用。

为成办自身之修持,行者应藉念诵上师名号之梵文真言,向上师作猛励祈请。在格鲁传承中,行者在观想根本上师为宗咯巴大师之相时,更常念诵《咪则玛颂》Mig tze ma及《喜足天众颂》Gaden lbagya ma。在修持上师瑜伽并作祈请时,行者须观根本上师坐于前方;于结束此心要加行时,应想上师安座于自顶上,其面向与行者所朝之方向相同;后复向下融入行者心中。此时应想自身之身、语、意与上师之三门成无二无别。

作者: 火天焱泽    时间: 2008-7-15 18:27

颂文:「次于静境中 略住不动相
       勿患得失等 起杂分别想
       然非遮作意 如闷绝睡眠
       要令心不散 正念而防守
       及安住正知 心动即觉了

释义:用于引生三摩地之所缘方便有四种:1. 「周遍所缘」,此又分为「有分别影像」及「无分别影像」二种。如以空性为所缘境作分别观察之毗卢舍那,全是有分别影像;若不作分别抉择,心唯安于一境而修专注之奢摩他,便是无分别影像。2. 「净行所缘」,是藉观修某一特殊之相违境相并作分别观察,以去除某些特别妄念。如行者观想死尸时,即作人身无常之分别观察以去除贪执;此无常便是用作去除此一妄执之相违势力。而死尸乃是无常之特别所缘相。行者即于此抉择人身无常之观修中引生三摩地。3. 「善巧所缘」即对所明了之音声、法义作分别观察。如行者已善了知「四念住」或「四圣谛」之理后,便一心专注于其义上。四念住者,即是身、受、心、法四者皆是空性也。4. 「净惑所缘」,乃以分别观察一所缘境来对治总相之妄执。其引生三摩地之修法有二类:即「暂伏粗显妄想」及「永断妄执之根本」。前者是观修轮回各趣烦恼过失其性之轻重;而后者则是观修四谛十六行相。

然于此大手印之不共教释中,并未依上述四种共同方便来引生三摩地。本法所示之修止方便是以心识自身作为专注之所缘境,但此乃是于经续二种大印修法中唯对上根锐慧者所示之修定方便。

颂文:「次于明了性 提念直观照
       随起何分别 即观彼体性

释文:我们之心一般认知事物有七种方法,其中二者为真实如量,第三者则能无谬地认知部份事物。藉如理认知的方法便能对可被真实认知之法获取一鲜明无谬的觉知。由藉现量的观察,行者便能对所知境诸无常法得一无分别的觉知(现识)。抉择认知(比推)是对向不现事之宗见常法,乃依种种正理而成立。藉完办先前二种正知之一,即能以后得的认知(决断识)无谬正确认持事物。虽然此是一无谬的觉知,但由于其并不鲜明,故非真实如量的。

又我们若用下列之四法便无法正确地认识处境。由(意伺)假定臆测我们会无需理由或以一自身也未坚定信解之正因来作出定论。又虽有一真实的所知境现于面前,但若我们怠于观察(显而未定)亦不可能完全认知此境。而犹疑不决(犹疑)则令我们无力抉择显现于前之真实所知境。若具有邪见(颠倒识)我们即会错误地认取事情。(此七法名为「七觉知」Blo rig bdun,是认知所缘境之七种方式,若由颠倒识向上逆排便是由邪入正;舍妄取真之过程---译按)
行者由了达自心于真妄诸法认知外境之分别,故便能专注于数数迁流之心性,对显现于心前之任何外境仍能持有鲜明无谬之觉知。

颂文:「或如舞剑者 分别起即断
释文:在本法中开示行者在修习静虑时如有妄念生起,其对沼之方便是仅需认知妄念是何物。此即是说行者应了知「此是掉举」、「此即昏沉」、「此乃散乱」。由觉察此等念头故,行者便不会攀缘彼等妄念或分别计度此等念头;如是便能当下摄心反观,专注于观修所缘上。

颂文:「断已心信时 不可失正念
       尽力而舒缓

释文:行者之心,外应宽松自在,内则具足强大之专注力,方为正确之禅修。又用心过紧则起掉举,若过于松懈便生昏沉,故庆如调较琴弦一般要松紧合宜。

颂文:「曾有如是说 内策而舒缓
       心住即在彼 又有作是言
       心性被系缚 能缓定解脱
       不散修舒缓 或随分别起
       即观彼自性 令自散空寂
       如是观住性 亦见无障碍
       空寂而明了 名为动静合

释文:此有二方便修法:1.作意专注种种念头,注视彼等消失并融回自心之空明性中。2.分别观察心念,由此空明性出生亦回归于其中。

颂文:「或随分别起 不必强遣除
       认识彼动相 安住其体性
       此与船上岛 任其各方飞
       终当落船上

释文:行者在修持禅定时,专注其心中所生诸念头之本性者,其意并非让自心盲目地随念而转,亦不是要行者对此散乱心的空性作深入抉择,行者仅需专注于心中所生起之念。如以行者修定时鼻子发痒为例,此法不共之对治方便乃是唯专注于此痕痒之上,但是不要用手搔其痒处,因为若作搔痒,便是随此散乱的念头而转。唯一心专注观此痕痒,其终必消失于无形,如是行者便能返回其所观修之所缘上,盖因心是能正确地认知诸物。

颂文:「由如是修习 引生等至体
       一切无障蔽 澄净而光明

释文:此有六法能令心安住:1.如日不为云蔽般而住心,即心已净除散乱、昏觉及掉举等一切障碍。2.如雄鹰翱翔高飞于天际般住心,即行者远离造作任运自在地禅修。3.如海水为风吹动般住心,即指心之流散唯在于专注之表面,非在其内心深处。4.如稚童观佛殿般住心,即自心绝不顾视妄念之细相,唯知其妄想之粗相无有间断持续禅修。5.如鸟飞空无有痕迹般住心,即自身所感任何苦、乐及舍受、皆于心中不留痕迹,唯持续禅修,无有泥着。6.如粗布入水即转柔软般住心,即指心住于定时即成柔软堪能,宽松自在。从前之贪嗔执着悉已灭除。

然而,无论行者以根本心识证得如何清时及如何稳固专注之心境,除非他曾证得身、心轻安及其随顺,否则此亦不算为真奢摩他。此身轻安及心轻安是经九住心调心而自然成办之果,由是行者即成就极大柔软堪能。若能达此,便能以自身之三摩地成办无尽之善德。

作者: 火天焱泽    时间: 2008-7-15 18:29

颂文:「色像皆非有 寂静若虚空
       能现一切境 湛然而朗明
       如是心法性 虽已现前见
       然不可取示 随见不执着
       任运而安住 近代雪山中
       多数修行人 说此是佛陀
       手授之教授 然我法幢说
       是初业所修 住心胜方便
       见心世俗体

释文:行者常犯的错误是当把粗重昏沉消除后,便误以为达成奢摩他,或甚至已得证悟。虽然能达此境是一极大之成就,然而此仍有令行者错误堕入无想歧途之境的潜在危险。

颂文:「今于心法性 如何能认识
       一切诸佛智 示现袈裟身
       破除我心暗 常建本师语
       即住前定中 而起微细识
       犹如湛净水 有小鱼游行
       审谛观修者 士夫之自性
       龙树及佛说 士夫非地水
       非火非风空 非识非一切
       离此无士夫 六界假合故

释文:六界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六识之聚合。在把名相施设于安立所依境之过程的范围中,把盘绳安立为蛇与把诸界和合之蕴聚安立为人(士夫),两者之过程并无不同。然而其分别之处乃在于当绳被安立为蛇时,并没有一世俗之蛇当下出现;但是当把一诸界和合之蕴聚安立为人时,却有一世俗的造业受果者现前存在。故了解此二者之分别极甚重要。

颂文:「士夫非真实 如是一一界
       聚故亦非实 若如是推求
       正定住者等 尘许无所得
       尔时勿散动 专修定如空
       或住等至中 观察空无色
       动现无障碍 明了不可遮
       相续无断心 现起似无待
       及执所著境 如寂天所言
       相续与合集 妄如鬘军等
       以教理成立 如现非实尔
       当专注此定 总如善知识
       证一切智者 佛智恩师说
       若知随所现 即分别所执
       则胜义法界 明了智趣入
       专一平等住 是为最希有
       帕当巴亦云 亦当于空中
       旋舞锐心枪 见无有碍着
       行者丁哩巴 意趣皆一如
       后谓修大印 所生诸白法
       及三世善海 回无上菩提
       由是修习故 随六识现境
       审观彼现相 即能见其性
       说随现能知 即正见宗要
       总谓自心等 随现皆不执
       决了彼体性 则当常修习
       如是了知已 世出世诸法
       皆同一自性 此如圣天言
       说一法见者 即一切见者
       以一法空性 即一切空性
       又于此法性 如理住定时
       速离有无等 世出世戏论
       次出定观察 则见唯假名
       能所作缘起 如梦幻阳焰
       水月不可遣

释文:一切轮涅法皆如阳焰幻觉,彼等皆由心识安立施设而有。但无论如何,彼等亦与阳焰有别,是尔凡夫不能了知诸法的现相与其实性是有不同。一切诸法实在皆藉名言安立施设而有。行者应该坚信诸法唯是世俗有。若我们不断作深入观察,当知其乃无生。此乃是应成中观见之一根本要义。

颂文:「尔时乃现证 现有不障空
       空无碍于有 空与缘起理
       同一义善道 此是具多闻
       善慧法幢说 福施诸众生
       以无比寂道 速得胜者位

后跋:「此大手印之引导文乃应那曲Nachu持笠增巴Rabjam-pa位之论师根敦坚赞Gedun Gyaltsan及来处夏塘
Hatong一地之十难论师Ka chu pa喜饶僧格Sherab Seng-ge数数劝请而造。彼等把现世之事业受用视如疯狂闹剧,故效法诸佛道迹潜居深山荒野,以此法轨为其根本修持。复众位真诚希愿以此大手印法作修持之弟子亦作劝请,故即把此由佛陀传至吾之根本上师遍知生遮耶些Sang-gya Yeshe间传承未断之妙法作解释。又吾从未损坏上师神圣誓句而修持此法。洛桑卓之坚赞(善慧法幢)Lodzang Chokyi Gyaltsan造于甘丹尊胜洲Gaden Nampar Gyalwai Ling。」

吉祥圆满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