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顶果钦则仁波切:上师瑜伽之精髓 [打印本页]

作者: 智悲同源心    时间: 2008-11-15 17:22     标题: 顶果钦则仁波切:上师瑜伽之精髓

顶果钦则仁波切:上师瑜伽之精髓序   

    若没有对怙主顶果钦哲仁波切(1910-1991)表示礼赞,二十世纪的精神文明史将不够完满。钦哲仁波切的伟大是无可争议的,他的影响和愿力触及了遍布世界各地难以计数的人们。他属于在西藏时即已圆满修学的最后一代佛法上师──这些大师们与过去出现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贤哲和圣者一样,具有深邃神秘的特点和非凡的使命。钦哲仁波切是包括法王DL喇嘛在内的当今诸多西藏大师的上师,在佛弟子的眼中,他即是佛法上师完美的人格化身,他的名号即是有关西藏和藏传佛法传承中真实、完整、贤善的代名词。他以自己的人格自然界定了作为一位伟大的上师应满足的标准。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关于钦哲仁波切及其非凡的生平事迹的著作问世;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为他人谋福祉以及弘扬佛陀所传的历史悠久的正法。他的事迹广博如海:小时候他被认定为蒋扬钦哲旺波的意化身;他在二十二年中闭关修持;他随学的杰出上师超过五十位;他对自己诸位上师尤其是协庆嘉察和蒋扬钦哲·秋吉罗珠具足信心;他具有令人称奇的学识和甚深的证悟;他开启了莲花生大士的伏藏;他撰著了二十五函如诗如歌激励人心的文集;他在修建、重建寺院和印刷流通经函方面贡献卓著;他看起来精力超人,大悲无有疲厌;他的口授教言美仑美奂、完美无瑕;他讲经传法风格独特、流畅自如,给予传承的次数极为众多;他的足迹遍布喜马拉雅地区、印度、西藏、南亚和西方国家,弟子数以万计。一个人可以在一生中圆满如此众多的成就,实在是不可思议。

钦哲仁波切是具有最高精神成就的上师,但熟悉他认识他的人都会说,他是一个最温和、平易近人、热心和慈祥的人。他担任了宁玛派的掌教法王并且是大圆满的最胜上师,而他也是“利美”不分宗派精神的倡导者,这体现在他以非凡的能力根据各传承自宗来传讲法要。他继承了十九世纪利美运动的先驱蒋扬钦哲旺波(1820-1892)、蒋贡公珠(1813-1899)和秋举林巴(1829-1870)等圣者的构想和理念,在藏传佛教的精神和文化传统遭受变故和重创之后的重建之中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会觉得能见到如他一般水准的上师真是难以想象的,但有件事是明确无疑的:如果有其他上师追随钦哲仁波切的足迹,或者他们开始致力于效仿他的伟大,那就要归功于他以及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证法传承对佛法尤其是宁玛法脉在未来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关爱。他以种种方式确保了传承法脉的延续。1997年12月,他的转世、生于1993年莲师圣诞纪念日的邬金丹增晋美伦珠,在尼泊尔的协庆寺坐床。

本书中关于上师瑜伽的开示发生在一个殊胜的历史时刻。那是令人难忘的1984年夏天,在法国的多尔多涅,怙主杜炯仁波切(敦珠仁波切)和怙主顶果钦哲仁波切这两位宁玛传承最杰出的大师、莲师在世间活生生的代表以及无与伦比的大圆满法阐教者,给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五百位修行者传法。上午杜炯仁波切(敦珠仁波切)根据莲师《七金刚句祈请文》给大家传讲大圆满实修法,(后来发现)这也是杜炯仁波切(敦珠仁波切)最后一次公开传法。下午顶果钦哲仁波切在他的住锡地拉索尼日给予灌顶和开示。很多身为他们弟子的宁玛派上师也聚集在那里,包括诺西堪仁波切、协庆饶绛仁波切、贝玛旺嘉仁波切、晋美钦哲仁波切、贤彭仁波切和索甲仁波切,还有五位伟大的空行母,即蒋扬钦哲·秋吉罗珠、杜炯仁波切(敦珠仁波切)、顶果钦哲仁波切、甘珠尔仁波切、和诺西堪仁波切各自的佛母。

就是在那些八月漫长的下午,大众聚集在拉索尼日的草坪上,斜阳透过树荫落下斑斓娑影,在索甲仁波切和在附近进行年度夏季闭关的瑞巴(本觉)协会会员的祈请下,钦哲仁波切传讲了此上师瑜伽法门。这里所述的被称为“如意宝”的上师瑜伽实修法,是超绝卓著的大师仁增晋美林巴(1730-1798)开启的《龙钦宁提》法门中关于上师的外修法。它是由晋美林巴上首弟子多珠钦·晋美钦列沃瑟所造《龙钦宁提遍智妙道前行》修法的顶峰。

晋美林巴的直接转世是蒋扬钦哲旺波,钦哲旺波的转世是顶果钦哲仁波切──龙钦宁提法门的传承持有者。还有谁能(比顶果钦哲仁波切)更好地传授此法门,更堪能作为上师的典范和总集呢?诚如DL喇嘛所说:“钦哲仁波切是所有持教者的模范。我们不仅钦佩他不可思议的学识、智慧和成就,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应追随他的榜样并效仿他的诸般功德……超越伺察推理的甚深的精神觉受很难用言语表述或者用词句解释传承;它们乃是依靠通过自己的上师得到来自精神传承的激励和加持。这就是为什么在佛法(尤其是金刚乘法门)中,与上师的自性相应之上师瑜伽修法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在大圆满传承中证悟明智就更是如此。因为上师瑜伽修法是如此重要,上师自己的功德也极其重要。佛陀亲口在诸经部和续部宣说了真正具德上师所必备的功德法相,我发现钦哲仁波切具足了所有这一切功德。”

钦哲仁波切是一位令人自然生起信心的上师,他经常强调上师瑜伽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传授和修持大圆满法门时更是如此。根据大圆满法,弟子若要证悟上师的智慧意,不仅仅是依靠学习和修持,更依赖于不假造作、发自肺腑由衷的信心。钦哲仁波切经常用龙钦宁提开宗的公案来举例说明。

龙钦宁提(大界心髓)法类由诸续部和修部(仪轨)集合组成,它是晋美林巴开启的意伏藏法门。龙钦饶绛(1308-1363)是一位出类拔萃的超凡上师和天才,他把大圆满法整理归纳成一系列光辉灿烂的著作;晋美林巴在拜读了龙钦饶绛的著作后,心中对他生起了难以抑制的敬信心。三十一岁时,晋美林巴在桑耶附近的青普山洞中进行为期三年的闭关。他是如此热切地向龙钦饶绛祈请,以致于虽然他们之间相隔了大约四百年时间,但龙钦饶绛以智慧身亲现在晋美林巴前共三次,赐予他身、语和智慧意之加持。这些亲见是极其殊胜的,它唤醒了晋美林巴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大圆满最高的证悟,并授权他传承和教授龙钦宁提法门。

晋美林巴在《功德藏》中写道:“最上根的弟子是具有最胜信心者。”事实上,他自己未经刻苦学习而是通过甚深禅定和强烈信心成为博学如海的大智者上师,并以此闻名于世。钦哲仁波切经常说,这即是龙钦宁提──一个以永不动摇的信心为标志的传承的吉祥缘起和传统。因为他们继承了这个不共的传承,蒋扬钦哲旺波和华智仁波切都珍视此上师瑜伽为自己修法的核心。最初是信心导致了龙钦宁提法门的开启,信心也从此成为此传承的特征,也是信心指引此传承异乎寻常地迅速传播开去,成为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区,乃至如今西方世界中最受欢迎、最广为流传的大圆满法门。

此处的上师瑜伽开示是由尊敬的贡却丹增(俗名马修·理卡德)口译;贡却丹增担任钦哲仁波切的(私人)助理超过十二年。后来于1990年钦哲仁波切最后一次访问法国时,马修对全文进行了编辑;那次钦哲仁波切在索甲仁波切和本觉协会的祈请下,在格仁诺布尔附近的普瓿特给一千五百人传授灌顶和开示。

也许没有比协庆饶绛仁波切、宗萨钦哲仁波切、孜嘎公珠仁波切以及滋给秋林仁波切更合适的人选来为关于上师瑜伽的本书作简介了。撰写前言的协庆饶绛仁波切是钦哲仁波切的外孙和法嗣。撰写序言的宗萨钦哲仁波切、孜嘎公珠仁波切和滋给秋林仁波切,是钦哲仁波切最亲近的三位弟子;他们也分别是蒋扬钦哲旺波、蒋贡公珠和秋举林巴在如今的转世化身──是当年这利美(不分派别)运动三杰共同的努力和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才造就了藏传佛教的今天。
顶果钦哲仁波切是大成就者。他追随了许多上师并在许多方面达到了修学的颠峰。对我们而言,他总集了诸佛的本觉,诸坛城之主──他与莲花生大士的意无二无别。在他解脱所有众生的大悲决心中,他的心永远是坦然寂静的。他在一生中广转法-轮就显示了他的这种决心。
关于上师瑜伽,有外、内、密三种上师。外在的上师是给我们讲解佛法修习的纲要以及我们如何开始修习四个十万遍的前行的上师。内在的上师是赐予我们灌顶并传讲密续以及如何将密法运用于自己生活中的上师。秘密的上师是给予我们直指窍诀、让我们直面赤裸无二明智并使我们现量证悟的上师。如此,上师唤醒了我们心中的佛陀。

续部云:与供养十方一切诸佛相比,供养上师一毛孔更具功德。因此应坚持不懈修持上师瑜伽。通过真心修持上师瑜伽,自己的三毒会息止,无穷无尽的三摩地会现前,不可思议的利益会成就。毫无疑问地请修持上师瑜伽!

第四世滋给秋林仁波切·弥举德威钦列衮嘉



上师瑜伽之精髓     
    念起出定时,复观我们自己为金刚瑜伽母,莲花生大士在我们头顶上方。不必再精心观想眷属等其他细节。只须忆念上师位于我们头顶上方,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保持一种强烈的信心。

上师瑜伽的精髓即是恒时忆念上师:当欢乐时,忆念上师;当悲伤时,忆念上师;当遇到顺缘时,感念上师的恩德;当遇到障碍时,向上师作祈请并唯一依赖上师;坐时观上师于自己头顶上方;行走时观上师于自己右肩上,仿佛自己在转绕上师;饮食进餐时观上师于自己的喉轮并献新;每当穿上新衣服时,先供养上师,然后观上师将它赐予自己再穿。

晚上将要入睡时,观想莲花生大士在自己的心轮,大小如大拇指的第一节,坐于四瓣红莲花上。他放射出无量光芒,照彻世界,把屋子和整个宇宙都融入光中,其后返融于自己心中。此即是我们睡眠时应安住之光明境界。若尚未入眠,则反复作如上观想。

当清晨醒来时,观想上师从自己心中显现,升起端坐于自己头顶上方,于虹光蕴团中慈悲微笑。

此即是我们忆念上师并于日常活动中运用信心的方法。并且假如死亡突然降临,最好的修法是将自己的意与上师之意融为一体。在三“有”的一切痛苦中,最剧烈者则是命终之苦。于此时可以修颇哇法,把心识迁往净土。上师瑜伽是修持颇哇最甚深最精髓之道。

最后,此上师瑜伽法以如下甚深祈祷文作回向印持:
“愿我与一切有情抵达道之究竟果位──证悟实相!
获暇满人身、为师摄受、得其窍诀并付诸实修,
愿我们四灌之种子净除四障,开花结果为四身,
证得四身已,愿我们证悟究竟正觉!”

在我们每座修法的末尾,应该用诸如此类的如意宝愿文作回向印持。

归纳而言,上师瑜伽是一切修法之精髓并且简便易修。它具足无尽加持而无有危险。它是印度与西藏所有宗派的圣者们主修之法。修持上师瑜伽将会遣除所有障碍,得到一切加持。通过将我们的意与上师之意融为一体,并安住于此无二双运,将会证悟胜义自性。此即是为何我们要恒时珍视上师瑜伽并把它作为我们最重要修法的原因。

总之,如我前面所述,我们的一切修法和行为都应以三殊胜作摄持。首先,我们发心不仅是为自己,而是为一切众生而修持,因此我们具最珍贵的发心,即愿引导一切众生至正等觉。

其次,正行修持时我们一心一意专注于前行的每个修法:转心四思维、皈依发菩提心、金刚萨埵修法、供曼扎与上师瑜伽。身的行为、语的念诵、意的观想都应该全神贯注无有散乱。当专注于身的行为时,我们不应让我们的语打开绮语之闸门;当用嘴念诵时,我们不应让我们的意从修持上(如脱缰野马)乱奔。正行即是一心专住,不为外缘毁坏而无缘殊胜。对于具有很高修证的行者,此第二点即是恒时住于诸法空性之证悟中。

第三殊胜是结行回向修法善根。不论是我们过去已经积累的,还是将在未来积累的所有善根功德,我们都回向一切众生成佛道。我们的发愿回向应与过去诸佛菩萨的回向那样广大无著。


结语

本上师瑜伽修法属于龙钦宁提传承,但这并不意味着因为它属于某个特定传承就有局限性。虽然在此我们观莲花生大士于皈依境之中央,而在新译密宗传承中,如来金刚持(多杰羌)位于上师瑜伽所观之中央,但它们的性质是一致的。主要的重点在于真实修持前行法门。若没有前行的基础,正行将无法断除妄念,会为它缘毁坏,而无法达致究竟目标。这就好比在结冰的湖面上造了一座豪华的大厦。没有打好前行的基础,不应开始任何正行修法。晋美林巴尊者在此法本结语中说:“通过圆满此前行修法,你最终将往生桑东巴瑞(铜色吉祥山)刹土。”

因此,当前你可能住在一个离开佛陀转法-轮之地很远的国度,但由于自己的善根你能够得遇正法并开始修行。这是你具有很好因缘的征相。但为了于道上进步,你必须找到具德上师(作为依止),否则自己所有的努力都将徒劳。找到具德上师已,应根据他传授的窍诀修习,记住此前行修法涵盖了所有经部续部诸道之窍诀要点,能实修此前行真的非常幸运。

我曾从自己的上师蒋扬秋吉罗珠和协庆嘉察仁波切接受过这些教言许多次,现在我已经与你们分享了这些教言的精髓。

轮涅转折点

在过去的生生世世中,没有一个众生未曾作过自己的父母,作父母时待我以极大的恩德。于是我们不应分别怨亲,而应自然地对所有众生产生如同对此生父母一样的珍爱感觉。他们中每一位都毫无例外地只希求安乐,然而却为无明所蔽,他们并不了知安乐真正的因是修持正法。同样地,他们中每一位都不想受苦,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受苦的因乃是源于不善业。仅仅如此思维就会在我等的相续中生起汹涌的大悲浪涛。

然而,仅仅具有悲心的感觉本身不足以真正地帮助所有众生抵达正觉的胜地。如今我们已经获得了珍宝人身,得遇了具德上师,并接受了他的教言而进入佛法之门。由此我们发现自己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我们既可以(选择)向上升也可以向下堕。我们现在主要的动机必须是希望将一切有情置于圆满的正觉。当然同时我们也需要承认在目前我们尚不具备把众生从轮回中解脱的能力。因此至关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圆满自己内在的潜能及其所有功德。应以利益一切众生为目标的最胜发心,尽最大努力来听闻、思维以及修持佛法。

那么为了解脱所有众生并让他们得到至高无上的证悟,我们可以修习什么法门呢?此时此刻,我们拥有此最宝贵的人身,它不仅仅是某种平凡的肉身,而是圆满的(成佛)所依。它具足了八闲暇、十圆满 ,因此可以被称为“珍宝人身”──得此才堪能修持正法。

然而仅拥有此人身本身还不够;我们应立刻把它用来修持正法,因为死亡随时会到来。我们必须了知的一个事实是:所有诸法──包括外器世界以及内情众生──全部都是无常。他(它)们就象闪电划过虚空,或是瀑布飞留直下,没有一刹那的住留。外器世界四季交替,昼夜更迭,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中;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在不断新陈代谢中)。如经云:“生际必死,聚际必散,合际必分,高际必堕。”

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此生获得人身的机会,而修持佛法求正觉;而不应浪费暇满,纠缠于世间闲杂事务,总是寻求灭敌护亲,或专注于照料自己的生意买卖、土地和财物。当我们正沉醉于这些事物时,死亡会突然降临于自己身上,那时再修持正法则为时已晚。

无论你有多艳丽,也绝不能欺瞒得过死主;无论你有多富裕,也绝无法买回片刻生命;无论你多么有权有势,自己所有的财物和世俗成就最终都全然无有用处;命终之时唯有佛法能带来助益。

虽然此点很关键,但仅仅忆念死亡尚有不足。(还应思维:)现在我们拥有良好的健康,身心自在,我们需要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于修持正法。我们应该日复一日地再三反省,确保自己没有浪费自己的生命,并竭尽全力地把上师所传的无价窍诀妙法融入自己的相续中。

如果堪能如此而行,那么最上根的修行者在死亡时会远离一切恐惧并认证出究竟自性之法身;中等根器的修行者会有把握不为中阴境界中显现的诸相所惑,进而获得成就;而最普通的(下根)修行者也会没有悔恨,因为自己确信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修持正法,所以不会转生三恶趣,而会找到下一世继续修法需要的所依。

必须了知的是,在死亡时我们就象从酥油中抽出毛发般离开此生独自而去,包括自己所珍爱的身体在内的一切都要舍弃。人死并非如灯火熄灭或洒在干地上的水干涸消失;而必然会转生,且此转生取决于我们的善业和恶业。若我们积累了诸多恶业,则会转生于恶道。不管我们多么渴望能转生于天道,除非我们为此积累了诸多善业,否则这将是不可能的。如云:“现在所受者,过去所造业;现在所造者,将来受果是。”因此我们千万不要鄙视积累乃至最微小的福德和善业,因为其果报可能是极大的;也绝不应放纵自己哪怕去造一丁点的恶业并认为这是微不足道的。

依止真正的上师并接受其教言,意识到恶业乃是吾等在无边无际的轮回中漂泊的因,我们必须很小心谨慎地辨别取舍自己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确保自己的行为被三殊胜所摄持。首先是前行发菩提心──发愿为了一切众生而修持成就此等法门;这让我们的修行为最胜方便所摄。其次是正行无缘专心一意地住于等持;这使我们的修持不为违缘障碍所坏。最后结行把所有功德回向利益一切众生;这使得我们修行的善根在直至成佛之前持续增长。回向功德和善业的最佳方式是为所有众生成佛而作回向。

以此三殊胜为导,我们应经常不断地努力行持善法。我们可能具足各种世间的福德善根,这些会给我们带来诸如长寿和富裕等暂时的果报;然而一旦这些福报享尽,我们仍会再次堕入三恶道。尽管根本乘(小乘)的声闻和缘觉行者可以让自己从轮回中解脱,但他们成佛所用时间极其漫长,要经历许许多多劫。经由菩萨所行玛哈衍那大乘胜道,为了饶益一切有情,我们可以迅速地成就佛果。

如果我们真心希望从此轮回大海中得到解脱,那没有什么比找到真实无欺、广大究竟的皈依处更至为重要了。但首先我们需要了知轮回之自性,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轮回彻底是众苦充满,我们的心相续中才会生起强烈的出离心。(否则)我们只会不断地想着轮回是舒适惬意的,而连欲求逃离轮回之念都不会生起。由此可见,深入思维轮回过患并了知自己就犹如犯人身陷牢狱一般被囚禁于轮回中,是多么重要。囚犯若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脱离牢笼是不可能的,而唯有向身居高位具有权势者求助方可得救。出于完全相同的道理,我们需要那些自己已经超越轮回的圣者的救助。

我们也许会琢磨:“轮回是从何时开始的呢?”除了遍知的佛陀以外没有人能够(就这样)指着说:“这就是轮回的开始。”我们在无数生中一直被轮回苦海的幻相欺骗着,如果不采取对治办法这种情形还将接着持续下去,经年累劫。佛陀在《正法念处经》中云:“如果把我们在过去世中曾经转生为昆虫的肢体堆集一处,将比须弥山王还高。”

我等凡夫所不能认识到的是,轮回唯一即是痛苦。就如患了黄胆的病人看到白海螺都呈黄颜色;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去看,他们也绝不会看到它呈现白色。

遍布轮回有三种苦,所谓苦苦、变苦和行苦。苦苦是指旧苦未尽又遭新苦;一个例子是地狱道和其它恶道众生连续不断地遭受着的痛苦。变苦是指恒时不断地经受乐、苦的交替更迭。有时我们会享有安乐、财富和名闻,但它们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譬如,一个令人愉悦的夏日,我们与诸朋友去野餐;此刻我们安坐于草坪上,轻松愉快、无忧无虑、心满意足,但突然我们却被毒蛇咬了。此即为变苦。行苦是指遍布轮回各个角落并永远潜藏其中的苦。甚至诸如无色界天等高层天界的天人,可以住于很深的三摩地,但仍无法离苦。当他们住于禅定的引业穷尽后,他们还会再次堕入三恶道,因为他们并没有根除自己的内三毒。

为从此三有的苦海中解脱,我们应该寻求依止怎样的皈依处呢?诸如山神、星曜、风神、水神或其他大力鬼神等,自己尚未从轮回中解脱,不能给我们永久广大的庇护,它们只会让我们失望,因此这些凡庸的对境不堪为我们的皈依处。唯一最胜无欺皈依处,即是远离了贪嗔、冤亲平等、对一切众生都具足大悲的佛、法、僧三宝。

佛陀显化为三身与五智,圆满具足一切断、证功德;法即是佛陀所宣演的法门,开显我等灭苦之正道;僧即是具足教、证功德的修行团体。

最密的层面上,上师总集三宝于一体:上师的身为僧众,语为妙法,意为佛陀。上师就象如意宝,总集了一切皈依处,他的究竟自性超越了庸凡之意。忆念上师即是忆念一切诸佛。因此,全身心地依止上师,这本身就具足了皈依的全部意义和要旨。

随后,迈向正觉之主要道即是发菩提心。到现在为止,我们尚分别敌友,憎恶怨敌珍爱亲友;但如今我们应观想所有众生都平等无别地是我们此生对自己具大恩德的父母。若我们静下心来思维我们的父母对自己有多么恩重如山──他们是怎样哺育抚养我们长大,把他们所有的心血都奉献于我们的利益和安乐──那我们自然而然的唯一反应和愿望将会是想方设法报答他们。

所有众生都希求安乐并不欲受苦,但由于他们并不知道正确的方法途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给自己造下更多更大的苦因。所想和所作完全背道而驰。为了让一切如母有情从痛苦中解脱并引导他们趋向正觉,我们不仅应在心中对他们生起强烈的大悲心,更应付诸行动,努力行持六波罗密,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并以般若波罗密证悟“无我”。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