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白话《念身经》
[打印本页]
作者:
绛巴嘉措
时间:
2005-11-5 20:13
标题:
白话《念身经》
白话《念身经》
念身经(身观念处经)
~根据汉译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汉译中阿含经 东晋 瞿昙僧伽提婆 译
台湾曾银湖写成现代语体
我听说是这样:
有一段时间,佛陀游化于鸯祇国境之中,与大比丘众一起前往阿忐那揵尼的住处。那时,夜过天明,世尊著衣持钵走入阿那聚落去乞食。吃过饭后,收拾衣钵,盥洗手脚,肩上携带著尼师檀(坐垫)走入树林中,在一棵树下,铺好坐垫,盘起双腿而禅坐。
当时有很多比丘吃过饭后,集合坐在讲堂内,共同讨论此事:“各位,世尊非常奇特,就修习身观念处详加分析、广为解说,强调要予以观察思惟,强调要加以修习守护。在一心专注之下善加实践念住。佛陀说修习身观念处有大果报,能得到清净法眼,能看见圣谛真理。”
那时,世尊在禅坐后,以超越凡夫肉耳的净天耳,听到比丘们在吃过饭后,集合坐在讲堂内,共同讨论此事:“各位,世尊非常奇特,就修习身观念处详加分析、广为解说,强调要予以观察思惟,强调要加以修习守护。在一心专注之下善加实践念住。佛陀说修习身观念处有大果报,能得到清净法眼,能看见圣谛真理。”世尊听到之后,于过午时分,就从禅坐起身,前往讲堂,在比丘众的前面铺好座位而坐下来。
那时,世尊告诸比丘:“你们刚才一起讨论什么事呢?为了什么事情而集合坐在讲堂呢?”
诸比丘就报告说:‘世尊,我们在吃过饭后,集合坐在讲堂,共同讨论此事:“各位,世尊非常奇特,就修习身观念处,详细分析、广为解说,强调要予以观察思惟,强调要加以修习守护。在一心专注之下善加实践念住。佛陀说修习身观念处有大果报,能得到清净法眼,能看见圣谛真理。”世尊,我们刚才就是一起讨论此事。因为此事才集合坐在讲堂。’
世尊又告诸比丘:“为什么我详细分析、广为解说修习身观念处,乃至得大果报呢?”
当时,诸比丘报告世尊说:“世尊是法的根本、法的权威,法是由世尊所开示宣说的。希望世尊说明,我们听闻之后就知道广大的意义。”
佛陀便说:“你们仔细听,好好忆念著,我当为你们分析它的意义。’当时诸比丘就接受教导而聆听著。”
【念兹在兹】
佛陀说:“比丘要如何修习身观念处呢?比丘在走路时知道走路,站立时知道站立,坐著时知道坐著,躺著时知道躺著,入睡时知道入睡,睡醒时知道睡醒,半睡半醒时知道半睡半醒。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子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宁静专注的心意),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必须正确地了知进、出,善于观察分别自己屈、伸、俯、仰,举止活动的程序。穿带袈裟、衣钵时,行、住、坐、卧时,眠、寤、语、默时,都要正确地了知。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子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念住善法】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如果生起恶、不善的念头,就以念住善法来对治、切断、熄灭、制止它,就像木工师傅和木工徒弟,他们使用墨斗和准绳来标记木材,再以锐利的斧头加以修裁令它端直一样。比丘生起恶、不善的念头时,就以念住善法来对治、切断、熄灭、制止它。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子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念住呼吸】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必须牙齿上、下相接著,舌头抵著上腭(注:静坐时的口腔状态),以心意来对治心意,对治、切断、熄灭、制止。就像二个大力士捉住一个羸弱的人,随意自在地到处旋转、捉拿、捶打他一般。比丘就像这样。牙齿上、下相接著,舌头抵著上腭,以心意来对治心意,对治、切断、熄灭、制止。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子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必须念住呼吸,吸入时即知吸入,呼出时即知呼出;长吸入时即知长吸入,长呼出时即知长呼出;短吸入时即知短吸入,短呼出时即知短呼出。学习认识一切身体活动与吸入的关连,学习认识一切身体活动与呼出的关连;学习认识身体活动休息与吸入的关连,学习认识身体活动休息与呼出的关连。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子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因为离欲而生喜乐,浸渍身体、滋润光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由离欲所生的喜乐无处不遍及,就像工于沐浴的人,用器皿盛著澡豆(洗澡用的皂粒)和水调揉、浸渍、润泽,普遍充满,凝聚成一体,无处不周遍一般。比丘这样由离欲而生喜乐,浸渍身体、滋润光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由离欲所生的喜乐,无处不遍及。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子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由禅定而生喜乐,浸渍身体、滋润光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由禅定所生的喜乐无处不遍及,就像山泉一样清净不浊,充满洋溢,四方涌过来的水就没有机会流进来,因为山泉底下的水流自行涌出,满溢而流到外面,润泽山林,普遍充满,无处不周遍。比丘这样由定生喜乐、浸渍身体、滋润光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由定所生的喜乐无处不遍及。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平息喜悦而生安乐,浸渍身体、滋润光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平息喜悦所生的安乐无处不遍及,就像青莲花、红、赤、白莲花,水生水长在水底,根、茎、花、叶悉皆浸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遍。比丘这样平息喜悦而生安乐,浸渍身体、滋润光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平息喜悦而生的安乐无处不遍及。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瞭解心意活动的整个过程,于此身中,清净之心无处不遍及。就像一个人披著七、八尺长的衣服,从头到脚,无处不被覆盖著。就像这样,比丘在此身体之中,清净之心无处不遍及。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念住光明想,善于受持,善于意念,前后一致,前后相续;昼以继夜,昼夜如是;上下一致,上下相续,这样子心不颠倒,心意无所纠缠,修持光明心,心意终不被愚闇所覆盖。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观察身相,善于受持,善于意念,就像有人坐著观察躺著的人,或是躺著观察坐著的人,比丘就像这样观察身相,善于受持,善于意念。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不净观】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比丘随著此身住止之处,随其好恶,从头顶到脚底,观察种种不净的东西充满其中。在这个身体里面有发、毛、爪、齿、粗细的薄皮肤、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脂肪、髓涎、胆汁、小便。就像用容器盛著一些种子,有眼睛的人都能清楚地看到稻谷、粟米、大麦、小麦,大小麻、豆、菘菁、芥子。比丘就像这样,随著此身住止之处,随其好恶,从头顶到脚底,观察种种不净的东西充满其中,在这个身体里面有发、毛、爪、齿、粗细的薄皮肤、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脂肪、髓涎、胆汁、小便。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的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会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四大观】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观察此身的各种性质,我的身体里面有地性、水性、火性、风性、空性、识性元素,就像屠夫杀牛一般,剥皮放在地上,分作六段。比丘就像这样,观察身体的各种性质。在这个身体里面有地性、水性、火性、风性、空性、识性元素。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会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墓墟观】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观察死尸,过了一、二天乃至六、七天之后,被乌鸦所啄食,被狼、狗所啃食,火烧地埋都会腐朽、烂坏。看到之后,自行比较:如今我这个身体也是一样,同样会有这个现相,终究难逃这个下场。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变化,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原来所看到的死尸,骸骨已呈青色,腐烂侵蚀泰半,骨锁散落在地。看到之后,自行比较:如今我这个身体也是一样,同样会有这个现相,终究难逃这个下场。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变化,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原来所看到的死尸,皮肤、血、肉均已剥离,只有筋腱相连。看到之后,自行比较:如今我这个身体也是一样,同样会有这个现相,终究难逃这个下场。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变化,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原来所看到的死尸,骨头已经节节支解,散落在各处,脚骨、手骨、髀骨、臗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头骨),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之后,自行比较:如今我这个身体也是一样,同样会有这个现相,终究难逃这个下场。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变化,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原来所看到的死尸,骨头已经泛白如螺贝,泛青如鸽羽的颜色,赤色则如血污,腐烂朽坏如粉末。看到之后,自行比较:如今我这个身体也是一样,同样会有这个现相,终究难逃这个下场。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变化,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那么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如果能够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各种善法,也就是道品法,尽在其中。他如果具有清净心,瞭解整个心意活动的过程,就像大海,各条小河都流入海中。如果能够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各种善法,也就是道品法,尽在其中。”
“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不能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很少用心的人,就会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而且必定能够得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空虚而没有身观念处的缘故。就像一个无水的空瓶子安放在地上,如果有人持水来倒入瓶中,你们认为如何?那瓶子是否会承受水呢?”
比丘答曰:“会承受的,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它中空无水,安放在地上,所以一定会承受。因此,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不能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很少用心的人,就会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而且必定能够得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空虚而没有身观念处的缘故。”
“若有出家修行的人能够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充满无量专注之心者,虽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终不能得逞,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不空虚而具有身观念处的缘故。就像有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安放在地上,若有人拿水来倾倒入于瓶中,你们认为那个瓶子还会再承受水吗?”
比丘答:“不再承受了,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那装满水的瓶子安放在地上,所以不再承受。因此,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能够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充满无量专注之心者,虽被魔王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终不能得逞。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不空虚而具有身观念处的缘故。”
“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不能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很少用心的人,就会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而且必定能够得逞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空虚而没有身观念处的缘故。就像大力士把沈重的大石头掷到泥沼中,你们认为会不会陷入泥沼之中呢?”
比丘答:‘会陷入的,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石头比泥沼沈重,所以一定会陷入。因此,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不能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很少用心的人,就会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而且必能得逞的。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空虚而没有身观念处的缘故。”
“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能够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充满无量专注之心者,虽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终不能得逞。为什么呢?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不空虚而具有身观念处的缘故。就像大力士把轻毛球(絮)水平掷往窗户门扇一样,你们认为会不会丢进窗户门框里面去呢?”
比丘答:“不会的,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毛球(絮)很轻,窗户门扇平行而立,所以丢不进去。因此,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能够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充满无量专注之心者,虽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终不能得逞。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不空虚而具有身观念处的缘故。”
“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不能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很少用心的人,就会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便,而且必能得逞的。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空虚而没有身观念处的缘故。就像有人用枯槁的木头和乾燥的钻子来钻木取火一样,你们认为那个人能取得到火吗?”
比丘答:“取得到,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用乾燥的钻子钻入枯槁的木头,所以一定取得到。因此,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不能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很少用心的人,就会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而且必能得逞。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空虚而没有身观念处的缘故。”
“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能够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充满无量专注之心者,虽被魔王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终不能得逞。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不空虚而有身观念处的缘故。就像有人用潮湿的木头和钻子来钻木取火一样,你们认为那个人能取得到火吗?”
比丘答:“取不到,世尊。”
“为什么呢?因为用潮湿的钻子钻入潮湿的木头,所以取不到。因此,若有出家修梵行的人能够正确地建立身观念处,往来游行时充满无量专注之心者,虽被魔王波旬所窥伺、寻求其控制之方便,终不能得逞。为什么呢?因为那个出家修梵行的人内心不空虚而有身观念处的缘故。”
【十八项功德】
“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当会得到十八项功德。那十八项呢?”
(1)比丘能够忍受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的煎熬,恶声漫骂、木杖捶打也能忍受。身体遇到各种疾病,极为痛苦,几乎丧命,种种不愉快的事皆能忍耐。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一项功德。
(2)其次,比丘能忍耐不愉快,若发生不愉快的事,内心终不执著。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二项功德。
(3)其次,比丘能够忍耐恐怖。若发生恐怖的事,内心终不执著。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三项功德。
(4)(5)(6)(7)其次,比丘若生起三恶念,欲念、恚念、害念,若生起三恶念,内心终不执著。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四、五、六、七项功德。
(注:汉译可能有误,三件事却列了四项功德)
(8)其次,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乃至得到第四禅成就,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八项功德。
(9)其次,比丘三结(注:身见、戒禁取见、疑法)已尽,证得须陀洹果,不再堕入恶趣,必定趋向正觉,最多再经历七次往返于人间、天上的生命旅程,就会超越苦海的边际,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九项功德。
(10) 其次,比丘三结已尽,淫、怒、痴转薄,证得一来果(注:斯陀含果),只要再经历一次人天往返的生命旅程,就会超越苦海的边际。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十项功德。
(11) 其次,比丘五下分结(注:贪欲、嗔恚及三结)已尽,生于阿那含天便得般涅磐,得不退法,不还生此世间。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十一项功德。。
(12)(13)(14)(15)(16)(17)其次,比丘若有息解脱、离色得无色、如其像定、成就以身作证,以智慧观察、知漏(烦恼)断漏,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项功德。
(18) 其次,比丘得如意足、天耳通、他心通、宿命智、生死智,诸漏已尽,得到无漏的心解脱和慧解脱。于现法中(此时此地)当下自知自觉,自行成就以身作证,如实地知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再受后有。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就是第十八项功德。
“这样修习身观念处,这样广为解说者,当明白有此十八项功德。’佛陀这样解说,诸比丘听闻之后都欢喜奉行。”
(一九九五、十一、四语译于台中远离轩)
作者:
金刚骷髅
时间:
2005-11-10 19:10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八一)中阿含长寿王品念身经第十(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鸯只国中。与大比丘众俱。往诣阿和那揵尼住处。
尔时。世尊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阿和那而行乞食。食讫。中后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著于肩上。往诣一林。入彼林中。至一树下。敷尼师檀。结跏趺坐。
尔时。众多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
尔时。世尊在于宴坐。以净天耳出过于人。闻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世尊闻已。则于晡时从宴坐起。往诣讲堂比丘众前。敷座而坐。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向共论何事耶。以何事故集坐讲堂。
时。诸比丘白曰。世尊。我等诸比丘于中食后。集坐讲堂。共论此事。诸贤。世尊甚奇。甚特。修习念身。分别广布。极知极观。极修习。极护治。善具善行。在一心中。佛说念身有大果报。得眼.有目见第一义。世尊。我等向共论如此事。以此事故。集坐讲堂。
世尊复告诸比丘曰。云何我说修习念身。分别广布。得大果报。
时。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为法本。世尊为法主。法由世尊。惟愿说之。我等闻已。得广知义。
佛便告曰。汝等谛听。善思念之。我当为汝分别其义。时。诸比丘受教而听。
佛言。云何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犹木工师.木工弟子。彼持墨绳。用拼于木。则以利斧斫治令直。如是比丘生恶不善念。以善法念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犹二力士捉一羸人。处处旋捉。自在打锻。如是比丘齿齿相著。舌逼上腭。以心治心。治断灭止。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工浴人器盛澡豆。水和成抟。水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离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离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犹如山泉。极净澄清。充满盈流。四方水来。无缘得入。即彼泉底。水自涌出。盈流于外。渍山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定生喜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定生喜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犹青莲华。红.赤.白莲。水生水长。在于水底。根茎华叶。悉渍润泽。普遍充满无处不周。如是比丘无喜生乐。渍身润泽。普遍充满于此身中。无喜生乐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犹有一人。被七肘衣或八肘衣。从头至足。于此身体无处不覆。如是比丘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意解遍满成就游。于此身中。以清净心无处不遍。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念光明想。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前后亦然。如后前亦然。如昼夜亦然。如夜昼亦然。如下上亦然。如上下亦然。如是不颠倒。心无有缠。修光明心。心终不为闇之所覆。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犹如有人。坐观卧人。卧观坐人。如是比丘观相善受.善持.善意所念。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犹以器盛若干种子。有目之士。悉见分明。谓稻.粟种.大麦.小麦.大小麻豆.菘菁芥子。如是比丘此身随住。随其好恶。从头至足。观见种种不净充满。谓此身中有发.毛.爪.齿.粗细薄肤.皮.肉.筋.骨.心.肾.肝.肺.大肠.小肠.脾.胃.抟粪.脑及脑根.泪.汗.涕.唾.脓.血肪.髓.涎.胆.小便。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观身诸界。我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犹如屠儿杀牛。剥皮布于地上。分作六段。如是比丘观身诸界。我此身中。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识界。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观彼死尸。或一.二日。至六.七日。乌鸱所啄。豺狗所食。火烧埋地。悉腐烂坏。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骸骨青色。腐烂食半。骨锁在地。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离皮肉血。唯筋相连。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节解散。散在诸方。足骨.膊骨.髀骨.臗骨.脊骨.肩骨.颈骨.髑髅骨。各在异处。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复次。比丘修习念身。比丘者。如本见息道骨白如螺。青犹鸽色。赤若血涂。腐坏碎末。见已自比。今我此身亦复如是。俱有此法。终不得离。如是比丘随其身行。便知上如真。彼若如是在远离独住。心无放逸。修行精勤。断心诸患而得定心。得定心已。则知上如真。是谓比丘修习念身。
若有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彼诸善法尽在其中。谓道品法也。若彼有心意解遍满。犹如大海。彼诸小河尽在海中。若有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彼诸善法尽在其中。谓道品法也。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如有瓶。中空无水。正安著地。若人持水来泻瓶中。于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当受水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空无水。正安著地。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如有瓶。水满其中。正安著地。若人持水来泻瓶中。于比丘意云何。彼瓶如是复受水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所以者何。彼瓶水满。正安著地。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有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如力士。以大重石掷淖泥中。于比丘意云何。泥为受不。
比丘答曰。受也。世尊。
所以者何。泥淖石重。是故必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如力士。以轻毛鞠掷平户扇。于比丘意云何。彼为受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毛鞠轻阐。户扇平立。是故不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犹人求火。以槁木为母。以燥钻钻。于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为得火不。
比丘答曰。得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燥钻钻于槁木。是故必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不正立念身.游行少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必能得也。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空无念身故。
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犹人求火。以湿木为母。以湿钻钻。于比丘意云何。彼人如是。为得火不。
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所以者何。彼以湿钻钻于湿木。是故不得。如是若有沙门.梵志正立念身.游行无量心者。彼为魔波旬伺求其便。终不能得。所以者何。彼沙门.梵志不空有念身故。
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当知有十八德。云何十八。比丘者。能忍饥渴.寒热.蚊虻.蝇蚤.风日所逼。恶声.捶杖亦能忍之。身遇诸疾。极为苦痛。至命欲绝。诸不可乐。皆能堪耐。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一德。复次。比丘堪耐不乐。若生不乐。心终不著。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二德。复次。比丘堪耐恐怖。若生恐怖。心终不著。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三德。
复次。比丘生三恶念欲念.恚念.害念。若生三恶念。心终不著。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四五六七德。复次。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八德。
复次。比丘三结已尽。得须陀洹。不堕恶法。定趣正觉。极受七有。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九德。复次。比丘三结已尽。淫怒痴薄。得一往来天上人间。一往来已而得苦际。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德。复次。比丘五下分结尽。生于彼间。便般涅槃。得不退法。不还此世。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一德。
复次。比丘若有息解脱。离色得无色。如其像定身作证成就游。而以慧观知漏.断漏。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德。
复次。比丘如意足.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是谓第十八德。如是修习念身.如是广布者。当知有此十八功德。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念身经第十竟
(四千二百二十五字)。
上师的教导发心修法要先除贪欲,故需多修四念住,念住坚固才能除欲得禅定。精气未与呼吸气脉融合就会产生生理贪欲,精气与呼吸融合精气升华为光明贪欲消融,故需修念得坚固:我今无欲我吸入,我今无欲我呼出;我今有欲我吸入,我今有欲我呼出。无论有欲无欲之时,常如此反复念修觉照,自然离欲易得禅定。
顶礼皈依金刚持上师!顶礼皈依本尊空行护法!
作者:
carolwh
时间:
2006-10-20 09:23
祈请大恩根本师,尤胜一切诸善逝
生生恭敬具德师,如理依止祈加持
作者:
贝嘛埵吉
时间:
2010-6-25 15:58
最上三宝我皈依 一切罪业皆忏悔
众生善根尽随喜 正觉菩提意中持
正觉妙法及僧伽 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为利益自他故 我今即发菩提心
既发最上菩提心 饶益一切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 为利众生愿成佛
作者:
金刚境
时间:
2010-6-28 11:34
“其次,比丘修习身观念处时,比丘必须念住呼吸,吸入时即知吸入,呼出时即知呼出;长吸入时即知长吸入,长呼出时即知长呼出;短吸入时即知短吸入,短呼出时即知短呼出。学习认识一切身体活动与吸入的关连,学习认识一切身体活动与呼出的关连;学习认识身体活动休息与吸入的关连,学习认识身体活动休息与呼出的关连。比丘这样随念著自己身体的活动,便会如实地认知上述情况。他如果能够这样子保持远离独住、心无放逸、精勤修行,切断心理上的各种过患而得到定心,得到定心之后,就能如实地了知上述的状况了。这就称之为比丘修习身观念处。”
作者:
焱彩峰
时间:
2014-5-10 23:13
最上三宝我皈依 一切罪业皆忏悔
众生善根尽随喜 正觉菩提意中持
正觉妙法及僧伽 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为利益自他故 我今即发菩提心
既发最上菩提心 饶益一切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 为利众生愿成佛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