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菩提道次第] 《速道》--藏传佛教迅速成就之路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刚竹    时间: 2009-12-4 20:26     标题: 《速道》--藏传佛教迅速成就之路

噶尔哇·阿旺桑波仁波切开示
目录

敬礼赞颂
第一部分 上师的法脉和道的次第
一、上师的法脉传承
二、道次第导引分科:
1、阿底峡尊者的殊胜事迹
2、殊胜的法门
3、听授殊胜佛法的方法
第二部分 如何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

一、 道之根本依止上师之法
(一)拜师仪轨
正座前
1、净
1、庄严布置身语意所依
(1)供奉的方法
(2)供养的方法

2、打坐姿势
3、座上纠正动机
4、观想与念诵
(1)众生之母观想法
(2)四皈依      
(3)不共皈依发心偈
(4)四无量心
(5)皈依境观想法
(6)修习七支供
(7)供曼扎

正座中
1、依止上师的利益
2、不依止上师之过患
3、内心依止上师之法
4、形式依止上师之法

正座后
座间
(二)拜师之后如何修行
1、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修行精要)
正座前
正座中

1暇满大义
(1)八无暇与八有暇
(2)依身十圆满
(3)思维利大
(4)如何以信念扩大功德

2、暇满难得
正座后
座间
下士道修心次第
正座前
正座中
1、观想死亡无常
2、观想三恶道苦
(1)思维地狱之苦
(2)思维饿鬼之苦
(3)思维畜生之苦

3、皈依三宝
(1)为什么皈依
(2)皈依的前进目标
(3)皈依三宝的不同点

4、深信因果
(1)十不善业
(2)十善业
(3)十善业的对象
(4)异熟八功德

正座后
座间
中士道修心次第
1、初发心
正座前
正座中
1、思维轮回总苦
2、思维轮回别苦
(1)思维人苦
(2)思维阿修罗之苦
(3)思维天人之苦

正座后
座间
阿罗汉修心次第
正座前
正座中
正座后
座间

上士道修心次第
1、如何发菩提心
(1)、修菩提心次第(正式发心)
以因果七教诫修心法门
正座前
正座中
正座后

座间
自他相换修心法门
正座前
正座中
正座后
座间

修学菩萨行次第
六度
正座前
正座中
1、布施
2、持戒
3、忍辱
4、精进
5、禅定
正座后
座间
智慧
正座前
正座中

1、我空
(1)决定所破扼要
(2)决定周遍扼要
(3)离谛实一品扼要
(4)离谛实异品扼要

2、法空
(1)有为法无自性
抉择色无自性
抉择心无自性
不相应无自性
(2)有为法无自性

总结


    作为文化现象,藏传佛教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好奇与关注,但由于其理论浩如烟海,深不可测,许多人望而却步,即使有志于修行者因不得其径,亦所获甚微。有幸的是,宗喀巴大师所著述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却能将佛法三藏十二部统摄于其中,堪称佛法之无上甘露。此论一出,研习者众多,然内容广博,若无师教,学习者仍难得要领。于是,五世班禅大师又在历辈大师经论的基础上提纲撮要,著述《速道》一书,将凡夫迅速成佛的每一级台阶备述无疑,简洁易懂,便于修行。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对有志修习佛法者而言,《速道》仍是一个十分难得的修行范本,对佛法有兴趣者,也能从《速道》中清晰的解读其佛法概况。
《速道》不仅是藏传佛教格鲁巴的修行范本,与其他各派的密宗前行基本相同,所以,也可以说它是各教派统一之范本。此论由十世班禅大师传授于扎什伦布寺,再经本人祈请,由扎什伦布寺噶钦·多杰坚赞师父于2002年传授于十世班禅大师祖寺--青海文都大寺。

本人虽师承诸多高僧大德,但由于自己福德浅薄,所学无大长进。看到诸多友人对佛学理论兴趣浓厚,遂讲授《速道》。限于语言的障碍和自己的水平,仅将《速道》理论做粗线条的讲述。白塔寺杨曙光先生把所讲述的内容整理成册,如能使初学者得其门径,本书就算达到了目的,如能从此踏上菩提大道,直至成就佛果,那是我心中最祈愿的。

青海文都大寺寺主
噶尔哇·阿旺桑波
2003年12月22日

噶尔哇·阿旺桑波仁波切简介

十世班禅大师祖寺--青海文都大寺第26任昆氏座主噶尔哇·阿旺桑波仁波切系班禅大师的侄子。"噶尔哇"本意为政教合一之领袖。历代噶尔哇一职均由萨迦款氏家族所世袭,十世班禅大师若未被认定为格鲁派领袖,噶尔哇一职非他莫属。第一任噶尔哇·噶希巴喜饶坚赞系萨迦班智达侄子,亦是元朝帝师法王八思巴的弟弟和四大法子之一,第二任大元帝师。八思巴大师亲建了文都大寺三界威严大依怙殿,奉八思巴之命,由噶希巴喜饶坚赞扩建文都大寺。

现噶尔哇·阿旺桑波仁波切,1967年出生,13岁削发为僧,十世班禅大师亲自任命,曾深受大师教诲,并在贡唐仓大师、五明大学者才旦夏茸等多位上师前领受了殊胜教法,还曾赴哲蚌、扎什伦布、拉卜楞、萨迦等多所著名佛教寺院深造,佛学造诣深厚。他爱国爱教,为人谦逊,智慧具足,菩提心坚固。牢记班禅大师教诲,多年致力于佛教文明的弘扬和重振萨迦宗风,2002年底完成了重修八思巴法王亲建的三界威严大依怙殿,并在萨迦祖寺第75代堪布五明大学者堪钦鲁珠嘉措大上师座前领受了喜金刚灌顶和道果法、二臂玛哈噶拉的灌顶、传承、教导、秘诀及萨迦不出墙的十三金法等共与不共的密传,领受了萨迦款氏家族传承的独特法门,已成为名符其实的萨迦昆氏座主。

《速道》--藏传佛教迅速成就之路

噶尔哇·阿旺桑波仁波切开示
敬礼赞颂
顶礼威猛无比的释迦牟尼佛祖!
在贤劫[1]千佛中,每位佛要选一个世界来度化众生,接引到佛世界,因为此娑婆世界苦难最深重,众生最难度,只有第四位佛释迦牟尼发愿来此救度众生,所以,诸佛齐赞叹道:我们都是红莲花,而释迦牟尼佛是白莲花,诸佛之中最希有。

释迦牟尼佛的佛法有两个传承法门:
菩提心传承--弥勒佛[2]、无著菩萨[3]
空性智慧传承--文殊菩萨[4]、龙树菩萨[5]

从现在直至成佛至诚地向诸尊顶礼!
至诚顶礼!将佛经理论与修行实践融于一身的阿底峡尊者[6]!
至诚顶礼!噶当派的开山之祖仲敦巴[7]大师及其四部瑜伽和三兄弟[8]!
至诚顶礼!宣演、辩经、著述佛法如大海波涛迸射四方的宗喀巴大师[9]!
至诚顶礼!执宗喀巴大师传承如伞盖的四世班禅大师[10]!
至诚顶礼!宣演佛法如大海般深广的五世DL喇嘛[11]!
至诚顶礼!我(五世班禅[12])成佛之路的上师,您的慈悲心象铁链般地栓住我的心!
有缘的弟子们,对待佛法,不要追求表面文章(作学术研究),而是要发自内心地信仰。

菩提道次第的传承法
第一部分 上师的法脉和道的次第
第二部分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具体的修行方法)

第一部分 上师的法脉和道的次第
一、上师的法脉传承
正象水的源头是雪山一样,佛法的源头是释迦牟尼佛祖。佛法的三藏十二部皆统摄到上、中、下三士道的次第中。如上所说,佛法的传承有两条道路,即:弥勒佛的(广行派)传承和文殊菩萨的(深观派)传承,阿底峡尊者能将二大传承融于一身。
简要的说,龙树上师堪称这个世界的第二佛陀,阿底峡尊者能将龙树上师的佛法一览无余地继承了下来,换言之,龙树上师所知道的佛法,尊者悉知无遗漏。所以,尊者如同第二佛陀。
当初,仲敦巴大师接受尊者单独密传的菩提道[13]次第时,曾不解地问尊者:"您给其他人传授密法,却给我讲授菩提道次第,原因何在?"
尊者答道:"因为没有找到可托付之人,所以,我只传给你一人,这是我心中最重要的法门。"仲敦巴大师后来之所以能为弘扬佛法做出巨大贡献,也是尊者加持的结果。

仲敦巴大师的传承延续下来形成三个流派:
(1)、贡巴瓦→女思瓦 →唐玛瓦 →加钦布
(2)、见阿次成巴→夏依瓦
以上的两个传承称为单俄巴(单传一人之意),集二个传承于一身的是宁玛巴大师洛扎支前列吉多杰,他将这一法脉传承给了宗喀巴大师。

(3)、博朵瓦→都无瓦→夏日瓦
此传承称为雄巴瓦(集中众人一起传之意)得此传承的是堪钦齐交桑波,他也将这一法脉传承给了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大师修习完成三主要道(文殊菩萨所传)后,来到热振寺,在一尊头部倾侧(认真倾听的样子)的阿底峡尊者像前长期地祈请。随后,一个月之内,每天都能见到从佛到所有传承的上师,他们给宗喀巴大师传授了很多的法,并融入此尊者像中。
当仲敦巴大师的影像消失时,雄巴瓦传承的三位大师的影子也融入在尊者的身上,尊者将手置于宗喀巴大师的头上,授记道:"你去做利益圣教的事业吧!你成佛和为众生的事业,我会作你的助伴。"这时,尊者的影像也随之消失。比这更希奇的事迹还有很多。
当宗喀巴大师应堪桥寺布瓦观桥白桑布和路前介桥桑白布等众人的请求,开始著述《菩提道次第广论》时,文殊菩萨显现身相问道:"我讲的三主要道[14]不全吗?你为什么还要写《菩提道次第广论》?"

宗喀巴大师答道:"您讲的像生命一样重要,而阿底峡尊者讲的内容还要补充,三士道的次第需要贯穿起来。"诸如此类的密法事迹还很多。因此,也可以说,是文殊菩萨直接将佛法传给宗喀巴大师。
宗喀巴大师的弟子中,出现了很多接受传承并且悉知的弟子,其中,第三世班禅的师徒传承是:

宗喀巴大师→贾曹杰→德华扎巴坚赞→克主杰→杰协热桑给→丹增洛哲白瓦→索切杰坚赞(克主杰之弟)→杰桥白桑→三世班禅(洛桑敦珠)→杰桑接依希→四世班禅→多杰赞巴贡确坚赞→五世班禅
后来,宗喀巴大师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把自己的见解全部介绍了出来,在纠正了他人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之上,又撰写了《菩提道次第略论》,其中核心的部分,全部写出,毫无遗漏。

由于《广论》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加之弟子们的智慧根器不足,所以,能掌握其要领者寥若星晨。于是,四世班禅和五世DL两人分别想另写一本提纲挈领的导论,四世班禅便著有《菩提道次第·坦道》、五世DL著有《菩提道次第·文殊口传》,恰如其分地解释了《广论》,这成为最适合我(五世班禅自称)的修行范本。

由于四世班禅和五世DL两位大师智慧高深,他们受到大家屡次至诚的祈请,才分别撰写了导论。而我本人的福德浅薄,智慧不高(五世班禅大师谦逊之语),所以,我是把《菩提道次第》的著述作为根本范本来研究学习,这比"五道十地"[15]的修习还要重要。因此,我尽自己智慧之所能把道的次第及区别全部写出来,分三个部分。

二、道次第导引分科:
1、阿底峡尊者的殊胜事迹:(首位传授菩提道法门的大师殊胜事迹)
2、殊胜的法门
3、听授殊胜佛法的方法--(参看宗喀巴大师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

宗喀巴大师的智慧极深远,与尊者不二,堪称尊者之化身,但他从不以此炫耀,而且,他也不承认自己是尊者的化身。可见,那些自称某某化身者是可想而知的。

1、阿底峡尊者事迹:
阿底峡尊者诞生在东印度的一个殊胜的地方,这当中有一个庞大的城市,城中有一个极广阔庄严的王宫,名字叫金幢。这个国家与中国一样,十分富饶强盛。其国王的名字叫善胜,王后的名字叫吉祥光。他们有三个儿子,幼子就是阿底峡尊者。
尊者幼时即天资聪颖,21岁时已经精通了外道和佛教的典籍,对声明、因明、工巧、医学尤为精通。此后在孟加拉的黑山道场的密宗修习中,亲眼看到瑜珈自在喜金刚的尊颜,在空行佛母授记的上师罗睺罗前接受了所有的密法灌顶,得到密法法名"智密金刚";29岁之前,已经依止获得成就的多位上师,在他们的座前听受修习金刚乘教典教授,善巧无余。当他认为自己所得到的密法已经完备通达时,他又在梦中见到许多空行母展示出众多的密咒经函,使尊者的傲慢心被摧毁。
此后,上师及本尊或在梦中示现,劝说他如果出家,将来会极大地利益众生。《八十赞偈》中所说:"共知你之亲教师,乃是加行道位者"。尊者在根本四部之一中的大众部而受了比丘戒。因为已获加行道位及证悟了空性,于是在大众部持律大德"戒铠"亲教师受出家戒,法名"燃灯智"。
此后直到31岁,学习相乘(佛教哲学)内明上下诸藏(大小乘经典),特别是在能飞城,依止上师,听受了12年之久,对一切有部、大众部、上座部及正量根本四部的理论通达无碍,并对各部的细微取舍了如指掌。并对佛教的一切教理的关键丝毫没有错谬。
尊者受了圆满的比丘戒后,就像爱惜尾巴毛的牦牛一样,即使猎人追杀时,宁愿舍弃生命也要保护挂在树上的尾毛,更何况已承诺受持的戒律,故此,尊者遂成大德。

在具备菩萨戒方面,为了能求得慈悲心根本的菩提心修持诀窍,尊者远赴重洋,漂泊了十三个月,不管遇上多少艰难险阻,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也义无返顾,最终依止赛朗巴大师学法12年,修习了由弥勒菩萨及文殊菩萨传授的殊胜教诫。

在具备金刚乘戒方面,尊者自身已于本尊之身的生起次第和金刚心禅定圆满次第皆已具备,因此成为瑜珈的尊主。特别是对允诺的戒律从不越犯,如实地护持三昧耶戒律。
尊者对承诺三种戒律不仅勇于接受,而且已经受到的戒律小心防护,若偶尔所犯,也及时以忏悔仪轨使其清除,尊者这种作风,是通达佛法精要的智者们最能升起欣喜,所以,应当学习这种优良的作风。
具备共不共之定学。共同定学是以奢摩他(止)使心运用自在。不共定学是要具有极为坚固的生起次第,在三年或六年当中专修不定行为。那时乌仗那国中听到了诸空行母的歌声,心中有这样的禅定状态。
具备共不共慧学。阿底峡尊者已证得止观双运之毗钵舍那的禅定。不共是尊者证得了殊胜圆满次第的禅定,亦是怔悟了圆满次第的幻身,因业力之故,不必投生,即身心中已有了成佛之道。

尊者在印度和吐蕃弘扬佛法的事业:
在印度金刚座大菩提宫殿内与外道辩论过三次,辩败了对方虚妄颠倒的恶论,使佛教更加弘扬广大。在吐蕃时期,由智光和菩提光叔侄(当时的两位国王)先后派谴大译师精进狮子及措戒佛,前往印度迎请。菩提光时,到西藏阿里上部,著述十分完整的《菩提道炬论》一书,使佛教开始兴盛起来,尊者在阿里三年,涅塘九年,前后藏五年之间对很多有缘的弟子传授了一切显密理论教诲。把邪知邪见所污染的部分,加以清除,重新恢复了正法的面貌,对雪域众生来说也是恩重如山。

对佛经论典加以阐释,立论著述,应圆满三种因素。首先是精通五明诸学科,第二是对诸明修持的精要从佛传出后,传承从无间断,具有这种秘诀教诲;第三是修证看见本尊而得到许可。尊者圆满了这三种殊胜因素。

关于上师的共不共传承:
    大乘中分为显乘般若部和密乘金刚部,甚深般若部由佛陀、文殊菩萨、龙树菩萨传下来;广行般若部由佛陀、弥勒菩萨、无著菩萨所传至今;
    加持传承由佛陀、文殊菩萨、寂天大师、阿底峡尊者所传了下来。所以,广行般若又产生了两种传承法脉,后两者加上前者深见共为三种传承。
    尊者具有五种密宗传承,另有宗派传承、加持传承,以及各种秘诀教诲传承。
    据说尊者所亲近的十二位上师已获得成就,另有许多成就的上师。由于上述的种种殊胜功德的原因,阿底峡尊者将佛法深邃理论使之善巧抉择。

    阿底峡尊者在印度、克什米尔、乌仗那、尼泊尔、西藏诸地的弟子多不可数。印度主要有:与尊者等同的大班智达宝吾多巴、法生慧、中观师、藏地共四位,或者加上善友密其五位之说。西藏阿里地区有宝贤译师、拿错译师、天尊重菩提光。后藏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罗札有卡巴胜位及善护。康地有大瑜珈师、阿兰若师、智慧金刚卡达敦巴。中藏有枯、奥、种三位大德。这些弟子中最能弘扬尊者事业的弟子,就是曾经度母授记过的大善巧师仲敦巴。以上是尊着的殊胜事迹。

2、殊胜的法门:
阿底峡尊者著有《菩提道炬论》、宗喀巴大师著有《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学过这些经论之后,所有的佛法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之分。我们还必须明确一点:一切圣教是任何补特伽罗[16]成佛所必须的循序渐进的修法,一切佛法所讲的道集中起来全都含摄在三士道[17]中。如:修上士道必需要修中士道,中士道有修出离心的内容,上士道也有,它在成佛之路上贯彻始终,同样,中士道也必须修好下士道,这就是佛法所讲的道集中在三士道的原因。
成佛首先要发心[18],中间广积两种资粮[19],最终成佛,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益众生,佛法为利益众生所讲,事业为利益众生而做。
修下士道最终的结果是为转生成天人,修中士道最终的结果是为转生成阿罗汉,上士道的最终结果是成佛。所有的佛法集中在三士道中,为来世所讲的全部集中在下士道法门中,为了成为阿罗汉的法全部集中在中士道法门中,为了成佛的法全部集中在大乘的法门中。
大乘法门包括:般若道和密宗道。不论入哪一门,都是从菩提心一门而入,没有其他的门。
发菩提心的前提是:看到众生[20]在六道轮回[21]的苦难中挣扎时,自己升起不堪忍受的慈悲心,这就需要修习下士道和中士道的法门来提前做准备。首先自己要怕六道轮回和地狱之苦,光怕不行,谁能来救度,坚信只有三宝才能救度。

为什么自己要怕地狱之苦呢?因为只有怕,自己才能有脱离六道的迫切心,那么,看到众生在痛苦中挣扎时,才能升起不堪忍受的心--慈悲心。试想,如果连自己都不怕的事,怎么可能去担心他人呢?也就无法产生慈悲心。这是自释迦牟尼佛以来所有大德们统一的开示,而不是凭我(五世班禅自称)个人的理解而说的。
《地藏十论》中讲:"溪水尚不能饮,焉容大海之量。"
宗喀巴大师也讲道:"自己在六道轮回苦中沉浮流转,汗毛孔不立,(恐惧之意),怎能发慈悲心来救度众生。"
寂天菩萨讲:"很多人以前连为自己解脱的梦都没有做过,怎能救度众生"。
所以,以三士道的次第来修的原因,并不是绕者走,而是为了大乘佛法提前打好基础,一定要这样学,就象人的五官和四肢一样,是一个整体,每一样必不可少。不过,也毋须将下士道和中士道都学完,才能学习上士道,而是把有关上士道的部分学好即可,否则,下、中士道也成为大乘道了, 这就是速道的原因。

为什么把菩提道分成三士道?原因有二:
(1)不把修习下、中士道的基础打好,自称上士道毫无意义。
(2)修习上士道的人,贡高我慢之心(增上慢)自然消减或被彻底摧伏。

明了上、中、下三种智慧的作用很大,原因何在?
暂且不说下士道,它的目的就是要成为天神,即使是上、中士道也必须经过人天的阶段。有些人连下士道和中士道尚未学好,心却浮在上士道,自然无法修行上去。因为,想按次第全面地进入大乘道和主要金刚道的修行者,必须把与下、中士道同样的道作为主要的修行目标。这是文殊菩萨的传授,不是我(五世班禅)的理解和发挥。什么叫下、中士道同样的道呢?比如下士道有出离心的修习,中士道同样要以出离心为基础,出离心就是下士道和中士道同样的道。
所以,将密宗等甚深的法门先放着,提前学好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自己所积的善业自然也成了成佛的基础。如果不承认这一点的人,那么,他还并不知道成佛的主要目标。

第二部分 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
•一、           道之根本依止上师之法(皈依上师是道的根本之法)
•二、           既依止已如何修心次第(皈依后如何修行)

先讲第一条:依止上师之法
(一)拜师(皈依)仪轨
(二)拜师之后如何修行

拜师仪轨--前、中、后
正座前--前期准备:
1、首先是"净",包括心净和物净两种。
(1)所谓心净,就是供养的目的是什么?是否是为了成佛,有无杂念。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岩洞中的大修行者,名叫白贡杰,山下有户人家是他的施主。一天,施主说:"师父,我们一家想明天全来皈依您,您意下如何?"修行者愉快地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白贡杰开始打扫自己的山洞,把坐垫重新整理好,擦拭摆放的佛像等等,当他快打扫完的时候,忽然想:我这样打扫的动机是什么?难道是为了成佛吗?显然不是,我仅仅是希望他们这一家人到来后,看到干净的山洞而对我生起恭敬心,洞中虽然干净了,但我的心已经不净了。想到这里,他抓起尘土扬向四周,恢复原样。这时,有一位外表疯癫的噶举巴的朱巴甘乐大师,他以大神通看到白贡杰的所作所为,不禁赞叹道:"白贡杰为佛做了一个最好的供养。"

这个故事说明,供养的目的一定是为了成佛,心一定要做到,形式在其次。

(2)所谓物净,就是所供养的钱和物没有是不干净的,都是正当所得。
另外,修行者的处所需要打扫擦拭干净,包括:擦拭的佛像、供养的灯、香、果等要干干净净,摆放整齐,供的净水碗均为一个麦粒的距离[22]。坐垫前低后高,坐舒适。

2、庄严布置身语意所依[23]:修行场所,不论在何处,如寺庙、草原、山洞等,四周摆放柏树叶或哈达,将其想象成四大金刚,并供多玛,祈请并委托他们,消除自己修习菩提道的违缘,接续顺缘,洒扫庭除,干干净净,入坐欢喜,供上佛像、佛教经典、佛塔(代表佛陀的身、口、意)。
(1)供奉的方法:在入座正前方的高台上,供奉上佛祖像,不能仅仅想象是佛像,而是真正的佛在上面庄严而坐。在没有佛像的情况下,由曼扎作代表,或者把香草立起放也可以。假如上述条件都不具备,可在石板上,摆放9粒谷物,如麦、米等,代表佛及其眷属,如同真实存在一样。

坐垫下面,用白土在地上撒画卍符号,上面铺放干净的吉祥草,草的头部朝前,(根部朝后),草的棵数不限,但要整齐。(传说一个名叫扎西的卖草小孩,将吉祥草供养佛祖释迦牟尼,佛祖入座禅定时,吉祥草就如此摆放,四月十五日凌晨,当第一道曙光出现时成佛。我们赞叹佛祖,并按照佛祖的成道程序来做,这样具有十分吉祥的意义)。坐垫可用装草方布袋,没有布袋,草可当垫子,以修行者坐上后舒适平展为宜。

(2)供养的方法:要求干净整齐,供养的八宝最好是金质的,其次是银,再依次是铜、铁,若都没有,木质也可,里面放水,摆放整齐,供奉时不能心不情愿,供养的目的不要为自己的一点点名和利,而是为了众生成佛而供养三宝,这样,才能符合仪轨,具有广大功德。

3、打坐的姿势,两腿最好双盘,单盘也可,右腿在上,左在下,同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结禅定印于脐下四指,两大拇指自然相接,不可压指或分指,腰要挺直,微收下颌,嘴齿自然相合,舌顶上颚,头正,双目轻松微闭,余光注视鼻尖,双肩自然平直,呼吸自然。

4、我们此时上座之初,不论采取什么办法来打坐,都要观察自心,此处反省并纠正动机极其重要,这也是修行的关要。要观察自己的动机是为今世,还是为来世,观察后,若为今世,就接受不到来世的果。
释迦牟尼佛说:"若爱今世果,来世没有果,若爱来世果,今世自结果。"
阿底峡尊者说:"根有毒,叶和果均有毒,根是药,叶和果皆是药。三毒心所作所为皆是恶。"
仲敦巴大师问:"若为今世名利者,可得何果?来世又如何?"
阿底峡尊者答道:"地狱、饿鬼、畜生。为了今世的幸福、名声、财富、获得尊重,是投生地狱的因;为了来世成为人或神,是转入六道轮回的因,为成阿罗汉而修行,发心也不圆满。"
所以,我们应以"殊胜善心"欢喜地信仰三宝,信仰因果真实不虚,严持戒律,广行布施,核心还是发菩提心。

5、入座观察动机之后,开始念诵和观想:
(1)众生之母的观想;(2)四皈依经,念的时候心中真诚,念准确。(3)不共皈依发心偈三遍(目的是发菩提心)。(4)四无量心,念诵或观想。(5)皈依境的观想:(观想佛祖释迦牟尼)。(6)修七支供养。(7)供曼扎

(1) 众生之母的观想:
我在六道轮回中忍受痛苦,所有的众生莫不如此。无始以来,他们都曾是我的母亲,没有一个未做过我的母亲,而且,还曾做过无数次。忆念母亲的养育之恩,那么,解脱六道众生的责任落在我的肩上,可是现在,别说所有的众生,就连一个众生我也帮助不了,即使修行到了阿罗汉,也仅有一点点的帮助,只有佛才能解脱所有的众生。所以,为了众生,我一定要成佛,迫切地发心之后,就要进入大乘的皈依。
(2) 皈依的观想:
于自己前方的虚空中,八大狮子擎举着一个广大的宝贝法座,座上有莲花座[24],依次向上是月轮、日轮,上面庄严而坐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本质是根本上师(讲经、传法、灌顶的上师),佛身金色,螺髻螺发,一面二臂,右手结触地降魔印,左手托钵,里面盛满甘露,身着橘红色法衣,相好庄严,佛在自身放射出的灿烂光环中结跏趺坐,周围是诸佛、本尊[25]、菩萨、空行、空行母[26]、传承上师、护法神[27]等,他们十分欢喜。自己开始忏悔,向他们诉说六道之苦无量无边,自己不修行,也不惧怕,天下没有比自己再蠢的人了。无始以来,流转至今,十种条件[28]具足而不修,继续在六道痛苦中挣扎。具备解脱之力只有靠面前的佛。所以,为了众生一定要成佛,为了成佛,要同所有众生一起念诵皈依咒:
皈依上师:南无格汝贝。尽力念诵或108遍、或21遍,至少3遍。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色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我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伤害师身、不听言教、扰乱师心、对师不敬、谤师等等。总之,与上师有关的,我作的所有罪障,如清水冲刷烟灰一般地从自己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又如黑暗中忽举明灯,刹那间一片通明,所有黑暗不知去向(三世班禅认定此喻更为准确形象),使自己的福、寿及教证[29]之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并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皈依佛:南无布达雅。尽力念诵或108遍、或21遍,至少3遍

观想:佛是金刚持,周围有大威德金刚、喜金刚、时轮金刚、胜乐金刚、密集金刚等大金刚,贤劫千佛,三十五佛等,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己和众生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罪业,尤其是自己所做的出佛身血、毁坏佛像佛塔等等,总之,与佛有关的所有罪障,如清水冲刷烟灰一般地从自己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又如黑暗中忽举明灯,刹那间一片通明,所有黑暗不知去向,自身清澈光明,使自己的福、寿及教证之功德增长,尤其是佛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并跻身进入到佛护佑的吉祥伞下。
皈依法:南无达玛雅。尽力念诵或108遍、或21遍,至少3遍

观想:在所有的各皈依处前面的案桌上,摆满了经卷,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己和众生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背弃佛法即:挥霍盗卖、抵当经书所得、信小乘反大乘、信大乘反密乘、信密乘下续部[30]反无上瑜珈[31]、信无上瑜珈反下续部等等。总之,我所作的,与佛法有关的所有罪障,如清水冲刷烟灰一般地从自己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又如黑暗中忽举明灯,刹那间一片通明,所有黑暗不知去向,自己身体清澈光明,福、寿及教证之功德增长,尤其是法宝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并跻身进入到佛法护佑的吉祥伞下。

皈依僧:南无僧伽雅。尽力念诵或108遍、或21遍,至少3遍
三宝中皈依僧是指:菩萨、声闻、缘觉、空行、勇士[32]、护法神等。他们从全身的孔窍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己和众生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背弃僧宝即:诽谤圣僧、挑起僧团争斗、掠夺寺产、贪占善款等等。总之,与僧宝有关的所有罪障,如清水冲刷烟灰一般地从自己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又如黑暗中忽举明灯,刹那间一片通明,所有黑暗不知去向,自己身体清澈光明,福、寿及教证之功德增长,尤其是僧宝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三宝护佑的吉祥伞下。
皈依上师三宝一体的观想:尽力念诵或108遍、或21遍,至少3遍

上师和所有的佛、法、僧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己和众生的身心中,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伤害师身、不听言教、扰乱师心、对师不敬、谤师、出佛身血、毁坏佛像佛塔,挥霍盗卖、抵当经书所得、信小乘反大乘、信大乘反密乘、信密乘下续部反无上瑜珈、信无上续反下续部、诽谤圣僧、挑起僧团争斗、掠夺寺产、贪占善款等等。总之,我所作的,与背弃上师和三宝有关的所有罪障,如清水冲刷烟灰一般地从自己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又如黑暗中忽举明灯,刹那间一片通明,所有黑暗不知去向,自己身体清澈光明,福、寿及教证之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三宝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三宝护佑的吉祥伞下。

(3) 接下来再修皈依发心。
念诵不共皈依发心偈(简易皈依偈):
"诸佛妙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如此念诵后,所有的皈依处:所有的福田的各处降下五色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己和众生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背弃三宝等等。总之,我所作的与三宝有关的所有罪障,如清水冲刷烟灰一般地从自己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又如黑暗中忽举明灯,刹那间一片通明,所有黑暗不知去向,自己身体清澈光明,福、寿及教证之功德增长,尤其是三宝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并跻身进入到三宝护佑的吉祥伞下。
"我行施等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

如何发心,要依据布施、戒律、修道所得之功德而祈愿:为利益众生,我一定要早证佛果(愿菩提心),因此,所有的佛子行六度、四摄[33]等都如是坚定地修习(行菩提心)。能否做到是另一回事,但心愿一定要到。比如僧人自己尚衣食无着,但能升起广度众生的菩提心愿就功德无量,就是世间的大丈夫。所以,后两句是指,广修六度四摄,为了众生要快快地成佛。

菩提心有两种:

一是愿菩提心,即有强烈的成佛愿望,发心之后,观想从释迦牟尼佛蕴身上又化现出一尊释迦牟尼佛,并融入自身,自己也成为释迦牟尼佛,具有佛之庄严。自身闪耀着与佛祖同样的光芒,所有的众生都被照耀,众生也闪耀光芒,并都被接引到佛世界。
另一种是行菩提心,就是依照佛的教诲刻苦修行实践。

(4)四无量心[34]的修行方法(四无量心分慈、悲、喜、舍四种。)
观想的方法:我等凡夫都具有"抚亲灭敌"的顽固观念,特别爱"我"和自己的亲人,不爱他人,甚至是仇恨,这就是苦的根源。所以,先发舍心,一视同仁,没有亲疏的区别,功德会很大。
观舍心有4条:

①我为什么会对众生不平等?
②我一定要担当起对众生平等的责任来;
③平等要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来;
④坚信上师的加持能使自己升起平等心来。

次修慈心
①我为什么不会满足众生安乐的因?
②我一定要担当起令众生安乐的责任来;
③使众生安乐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来;
④坚信上师的加持能使自己升起令众生安乐的慈心来。

再修悲心
①我为什么产生令众生脱离痛苦的因?
②我一定要担当起令众生脱离痛苦的责任来;
③ 使众生脱离要靠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来;
④坚信上师的加持能使自己令众生脱离痛苦的悲心来。

最后修喜心
①我未对众生保持安乐而喜心的因?
②我一定要升起此等欢喜心;
③升起此心自己要付诸实际行动;
④坚信上师的加持能令我升起如此喜心来。
皈依上师三宝一体的观想:尽力念诵或108遍、或21遍,至少3遍

上师和所有的佛、法、僧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己和众生的身心中,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伤害师身、不听言教、扰乱师心、对师不敬、谤师、出佛身血、毁坏佛像佛塔挥霍盗卖、抵当经书所得、信小乘反大乘、信大乘反密乘、信密乘下续部反无上瑜珈、信无上续反下续部、诽谤圣僧、挑起僧团争斗、掠夺寺产、贪占善款等等。总之,与背弃上师和三宝有关的所有罪障,如清水冲刷烟灰一般地从自己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又如黑暗中忽举明灯,刹那间一片通明,所有黑暗不知去向,自己身体清澈光明,福、寿及教证之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三宝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并跻身进入到上师三宝护佑的吉祥伞下。

因为看到六道有情升起不堪忍受的因,所以要念诵皈依咒、发心偈,认真修习四无量,为了利益众生,要快速快速成佛。上师佛的观想顺序:
观想父母在两边,众生在周围。
上师和诸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伤害师身、不听言教、扰乱师心、对师不敬、谤师等等,总之,与上师有关的心和形式上所有拜上师的罪障,如清水冲刷烟灰一般地从自己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又如黑暗中忽举明灯,刹那间一片通明,使自己的福、寿及教证之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并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这是真正的皈依上师。
发愿快速快速地成佛。首先,坚信我在此生当中能够成佛。人的寿命虽然很短暂,标准只有40年,(吃饭、睡觉等)即使在这样的时间内,也能成佛。
仲敦巴大师说:"上师的加持力超过了修佛塔、造佛像。"
宗喀巴大师说:"佛经背不下来,观想不出来,智慧最低的时候,也要把上师和佛观想出来。"
帝诺巴对那诺巴说:"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上师。"
莫交巴说:"观音菩萨是白色的,空行母是红色的,喜金刚是蓝色的,我主要的是佛和自己的上师,这种观想一直没有离开过,我一生当中马上就能成佛。"
详细的观想:自己的胸前有八大狮子抬着高大的法座,法座上又有一个法座,然后,依次向上是莲花座,日、月轮,释迦牟尼佛祖庄严而坐,实际是自己的上师。
(释迦牟尼佛出家时穿的袈裟是拼接起来的裹尸布,颜色用黄色的树皮染成。)

金刚持一定要在佛世界成佛,释迦牟尼佛祖是为众生示现凡夫相,一步一步地修行成佛,这实际是为我等众生作出榜样,指引我们走进佛世界。

(5) 皈依境的观想:(菩提道的观想法)
于面前的虚空中,有一个八大狮子擎举的广大法座,有我大恩根本上师,其外相为至尊释迦牟尼佛祖,身如纯金色,顶生肉髻,以金刚跏趺而坐,呈一面二臂之相,右手为触地降魔印,左手结定印,托甘露钵,身着赤黄色袈裟,身具有三十二相[35],八十种好[36],光芒无比,透明如琉璃(不是我们凡夫的肉身显现出五脏六腑之类)。佛陀的心轮放射光芒到头顶,上有金刚持法座,座上有莲花座和月轮(《速道》中未写有日轮),金刚持端坐其上,周围环绕着加持派传承的诸上师。再依次是:
右肩放射光芒,在弥勒佛的法座上有莲花座和月轮,弥勒佛居中,周围环绕着广行派传承的诸上师;左肩放射光芒,在文殊菩萨的法座上有莲花座和月轮,文殊菩萨居中,周围环绕深观派传承的诸上师;自己的心轮向前放射光芒,法座上有莲花座和月轮,根本上师在法座的中央,周围环绕着自己所有的上师。所有的五大本尊、三十五佛、贤劫千佛、八大菩萨、十八罗汉、护法神、声闻、缘觉、空行、勇士、四大金刚围绕四周。
所有佛的面前,各自有一严饰的桌子,上面依次摆放着他们各自的佛典经论,并放射着光芒(经书不是普通的纸张)。
有很多的释迦牟尼佛,又有很多的菩萨以及所有的眷属都有十分明亮的标识,即在身体的三个不同的部位有三个种子字;顶轮(额)有一白色的唵字(代表身)、喉轮有一红色的啊字(代表语)、心轮有一兰色的吽字(代表意)。
所有的传承上师各归各位,如弥勒佛的所有传承上师归弥勒佛的心中,文殊菩萨的所有传承上师归文殊菩萨的心中。佛祖的心中放射光芒,将法界一切佛邀请到自己面前,全部观想出来后,再叩首祈请,做供养。所有的佛都要沐浴、供养。
(6) 修七支供养(可以用诵"普贤菩萨行愿品"颂文的形式来做。)

①礼赞诸佛:
《普贤菩萨行愿品》"所有十方世界中,一切人天三世佛,我以清净身语意,顶礼一切如来佛。"敬礼:具有防护三业的意义。
先拜:(3种)
身:自己的身变成象全世界所有的沙子再碎成粉末一样多(一个人能变出很多人,一个人头能变出很多人头)
《普贤菩萨行愿品》敬礼佛身的偈颂:"普贤行愿之威力,一切如来意前现,一身复现刹尘身,极力敬礼诸如来。
口:自己的口变成象全世界所有的沙子再碎成粉末一样多(一个人头能变出很多人头,每颗头上都有口和舌)
《普贤菩萨行愿品》敬礼佛语的偈颂:"赞叹功德海无尽,妙音支分海诸声,以此赞叹佛功德,我亦赞颂诸善逝。"
意:一微尘上有一切微尘量的佛之功德。意思是所有的佛能同时安住于同一微尘中。比如,一百个人同时看一粒麦子,在这一粒麦子中能同时趣入一百个人的眼识。同样,一切佛的智慧能同时趣入一粒微尘,在一粒微尘中有多少智慧趣入就有多少色身趣入。观想出来以后,真诚地信仰佛教,坚信佛的加持力。
《普贤菩萨行愿品》敬礼佛意的偈颂:"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居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亦复然,观想诸佛皆盈满。"

②供养诸佛:
花:将人、神世界所有最殊胜美妙的花全部献上;(由各种花朵和花蔓所组成)
乐:将供养人、神世界所有最美妙动听的音乐全部献上;(弹唱、吹奏、打鼓等)
水:将供养所有的最好的香水全部献上;[37]
灯:将供养各种各样最好的如宝石光一样明灯;(酥油等制作的明灯、夜明珠和电灯等)
薰香:将最胜美妙的薰香全部献上;(柏树枝、檀香木等各种珍贵木料等所制成的薰料)
涂:将最胜美妙的香水涂料全部献上;(妙香所制成的香水涂料)
水:将妙味能普及大千世界的香水全部献上;(所散洒的香水能香及大千世界)
伞:将最殊胜的一切妙伞盖全部献上;
衣:将最殊胜的一切服装全部献上;
《普贤菩萨行愿品》上供:"诸妙花及妙花蔓,乐器涂香妙伞盖,殊胜灯明妙薰香,我乃供养诸如来。殊胜衣服及妙味,香粉末如须弥山,尽力做成庄严器,我悉供养诸如来。"

③忏悔诸过:唯此支是消除违缘而行善业,其余六支是修持顺缘而行善业。
《普贤菩萨行愿品》"由于贪嗔痴缘故,造作身语意罪业,我曾造作诸恶业,一切我今做忏悔。"

消灾净障:
观想自己往昔所造罪业,就象喝了毒药一样的后悔不已,今后,即使杀了我也不做这样的事。如果不消灾净障,以后就接受不到新的佛教知识,增长不了原知识。
阿底峡尊者在进西藏的途中,犯了一点过失,他马上供曼扎来消灾[38],一晚上都不放过。如果造了一点罪业,此时去世,马上就会堕入地狱。这里说明了两方面的道理:一是犯罪的可怕;二是死无常。所以,尊者总是随身带上一个佛塔,以备随时供奉。

宗喀巴大师当初在龙潜寺修行时,有一天,修消灾法时,第一次见到龙尊王佛,后来相继又见到三十五佛等,我等也应以历代的大师和高僧为榜样来修习。即消灾和增福德。否则,就如同钻石埋在垢土中,日照也不会发光。所以,大礼拜主要的功能是可以消灾净障。

消灾净障的内容:
凡是自己以三毒心的作为或以三毒心指使别人所为,以及自己暗中随喜他人以三毒心之所为的言行等等。

消灾的方法:

如是观想:对消灾净障的内容,真心地忏悔,决心改正。过去的罪不再增,今后不再犯。过去这些所作所为能改则改,一时不能克服的要时刻想到克服。
一般的消灾具足四种对治力:
依止力:以皈依发心为主;
破坏力:即追悔心,如服毒一样地后悔;
遮止罪恶力:要产生坚强的防护心;
遍行对治力:由追悔心而作消灾的方法,如诵经、供养、造佛像等等。

④随喜功德:
对自他和天人所行善业,要心生欢喜,发自内心地赞颂其功德广大,这样,便可摄集无量的资粮。生活中,常见有的人看到他人捐善款行善事,便嫉妒心起,看到款项数额越大越生气,他会愤愤地说:‘哼!他怎么能那么多钱,捐出去的肯定都是骗来的,他准没好结果!'类似这样的等等想法十分愚蠢,是非常错误的。

古印度有一位国王,名字叫塞杰,他邀请正在当地传法的佛祖和其随行眷属们到王宫,供养斋饭。(经书上未见解说,但师父们在讲经时都要说,国王将供养的功德回向给皇宫外的一个乞丐。)这时,王宫外有个乞丐,看到国王的善举,倍加赞赏,称赞国王的功德特别大,结果,这个乞丐的功德却大于国王。

可见,我们不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只要随喜赞美,就能摄受无量资粮。所以,宗喀巴大师说:"不需勤劳积大福,随喜善事最殊胜"。这里所说的功德,是指赞美他人而言的。当然,没有条件可以赞美和观想一样具有同样大的功德,而有条件不舍得付出却仅仅靠赞美也不会有多大功德。

《普贤菩萨行愿品》:"十方一切佛菩萨,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众生之功德,所有功德我随喜。"

⑤请转法-轮:请佛说法。
为求佛法,观想自己身体多如恒河沙粉,每个身体都手捧一个黄金千叶辐轮,供养一切佛。
《普贤菩萨行愿品》:"十方十界所有灯,现证菩提得无滞,我今催请诸怙主,大转无上妙法-轮。"

⑥请佛住世:请佛长住世间。
《普贤菩萨行愿品》:"诸佛若欲示涅槃,我乃合掌而祈请,为了利益诸有情,唯愿久住刹尘劫。"

⑦所作回向
以上六条以及所有的善业全部平等地回向给一切众生,愿皆圆满菩提。

《普贤菩萨行愿品》:"敬礼供养及忏悔,随喜劝请及祈请,尽我积集诸善根,为成菩提我回向。"   

作者: 金刚竹    时间: 2009-12-4 20:27

(7) 供曼扎如同请求国王恩惠提携,先敬献上珍贵的厚礼,然后再做祈求一样,供曼扎也属于献礼之意。
    观想将我等众生的身体、财产、所做的善业功德、全世界的一切都供养给佛,再做祈求:将我和众生所做的不敬上师等罪业全部消除,不需努力地收摄尊敬上师等一切善业,身体内外的灾难全部被消除,请求上师和佛的加持。

    曼扎的质地可以是:金、银、铜、铁、石、木等等。供曼扎主要作用是可以增长福德。增长福德的方式很多,如布施。有些人由于往昔所积的善因,现在很富有,他们有条件布施行善。但他们并不知这样做的功德,所以,只知道享用挥霍,这样,他的财宝就象灯油一样,随着灯光而耗尽。如果能拿出一部分钱财来用于广行布施,这就象在往油灯里蓄灯油一样,灯光就会一直亮下去。
    我们地区曾有一位老喇嘛,病情严重,医院也诊断他活不到2、3个月,他就把自己仅有的积蓄全部布施给了寺庙,结果,他又活了一年多的时间,这是布施的现世所报。还有放生,也是延长生命增长福德的重要方法。

    观想:于面前的虚空际,中间高大的宝贝法座上,上师是佛祖,心轮闪光,周围的一切佛都闪光,所有的佛都浸透在弥勒佛和文殊菩萨的两大传承之中,进而又浸透在弥勒佛和文殊菩萨两大菩萨的身中,密宗的传承全浸透到金刚持身中,前面的上师全部浸透到根本上师的身中。弥勒佛和文殊菩萨又浸透到释迦牟尼佛的身中,他们的莲花座全部到了释迦牟尼佛的莲花座中,金刚持从头顶到佛祖的心中,金刚持的月轮、莲花、法座全部浸透到佛祖的法座之中,根本上师也浸透到佛祖的心中。以上观想法为佛祖金刚持观想法。最后,要将佛祖金刚持观想清晰,再请佛祖金刚持浸透自己头顶的根本上师身上,这样,法座、莲花座、日轮、月轮上外相为释迦牟尼佛,庄严而坐,本质上是上师。

    继续观想,一整套的释迦牟尼佛相,即:有八大狮子抬着一个高大的宝贝法座,座上有莲花座,依次向上是月轮、日轮,上面庄严而坐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本质是自己具恩根本上师(讲经、传法、灌顶的上师),佛身金色,螺髻螺发,一面二臂,右手结触地降魔印,左手托钵,里面盛满甘露,身着橘红色法衣,相好庄严,佛在自身放射出的灿烂光环中结跏趺坐,清静光明。周围是诸佛、本尊、菩萨、空行母、传承上师、护法神等,他们十分欢喜。观想到此,再做一次七支供养的祈求。

    继续观想:上师、佛、法、僧、菩萨、空行、金刚、护法等等全部都是自己的根本上师所变化出来的。无始以来,我与众生,长期在六道苦中,历尽种种磨难,其原因就是没有一心地皈依自己的上师,现在,我与一切众生,一定要一心一意地用实际行动来皈依上师,祈请上师和佛的加持。这时,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伤害师身、不听言教、扰乱师心、对师不敬、谤师等等,尤其是我与所有众生未将上师视为金刚持的罪业。总之,与拜师有关的心和形式上的所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拜师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正座中 1、依止上师的利益;(皈依上师的利益)
       2、不依止之过患;
       3、内心依止上师之法
       4、形式上依止上师之法。
    首先说依止上师的利益:继续前面的观想:头顶上是根本上师在佛祖心中,自己的上师在面前的虚空中。在未拜师之前要象选黄金一样认真的选择上师,选定之后就坚定信心,没有丝毫怀疑。皈依上师是成佛的捷径,诸佛欢喜。由于对上师的虔诚,以后还会遇到很多好的上师,在上师的护佑下,我等众生就不会堕入地狱,不被三毒业障所束缚(三毒加害不了)。我的言行符合菩萨行,善业和修行知识都得到增长,诸事顺利。皈依了上师, 就要十分努力地伺奉照顾上师,虽然这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忍受诸多劳苦,但却具有很大的消灾净障功效,可令我等今生堕入地狱的罪业全部取消掉,即使是梦中梦见了伺候上师,也能消除很大的罪障,令诸佛欢喜。

   龙树上师说:“对诸佛的全部供养,不如供养上师的功德大。” 能让上师欢喜,就能使自己快速成佛。但如果不能严持显、密宗的戒律,不能如理依止上师,即使供养了诸佛菩萨,也仅仅具有供养功德。没有令诸佛菩萨欢喜受纳的功德。(比如:你对人家不好,却硬是赠送礼物,作用就不会大。)如果虔诚地依止一个上师,那么,诸佛菩萨会不请自到,如果把他们迎请到自己上师的头上,他们会欢喜地接受供养。此后还会遇到很多好的上师,没有障碍。阿底峡的弟子博朵瓦讲:未经认真地观察不能随意依止上师,当认真地找到上师后,再虔诚地皈依,以后还能找到很多好上师。(虔诚地拜师是因,能找到许多好的上师是果。)依止上师可以避免三毒和罪业所害,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菩萨行,修行知识和善业增长。在拜上师时,能够很快地完成需要经过长期修行的六度布施。依止上师的方法,一心要照顾好上师,一定要虔诚。(萨迦班智达语)

    2、不依止上师的过患:一生中多病;易受恶鬼和阿修罗攻击伤害;死后转入三恶道;在无量劫中遭受苦难。那么,弟子皈依后应当如何看待上师呢?应当做作迦牟尼佛观想。
    《金刚手密续灌顶经》记载:“金刚手问释迦牟尼佛:‘诽谤上师,得何果?’佛说:‘金刚手,所有人天,若知是何果,都极恐怖颤栗,故莫问此果。仅可略说,你当谛听:最大五重罪:杀母、杀父、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挑起僧团争斗。若诽谤上师,其罪比五重罪入地狱的时间还要多几千年
宗喀巴大师说:“诽谤上师的人,地狱之门为他大开,再学佛、修行、打坐也没用!”(其下是各位大师象排马队一样的在阐述这一主题。)

    3、意乐依止法,其中内心皈依上师有二条:
      (1)根本信仰上师,心生敬重爱慕,故尔学习。
      (2)师恩难报,故尔尤加敬重。首先讲第一条:继续观想:上师在面前,要清楚。我们要视上师是真正的佛,生起如此敬重爱慕之心,原因何在?因为金刚持授记:此劫中,在众生难度的时机,我将转化成上师的形象来度众生,所以,自己的上师就是佛。《喜金刚密续》中说:“释迦牟尼佛怎样讲的呢?‘我将以上师的形象来度化众生。’”

    《宝帐怙主》中记载:“金刚持即是上师的形象,为度众生示现凡夫相。”五世班禅大师继续说,如果在我们的心中还有一个比上师高的金刚持,那么,我们的福德智慧都不能增长,不能得到共同与不共的殊胜成就。当初,玛尔巴[39]在拜那若巴[40]大师时,一天早上,那若巴大师将睡在自己身边的弟子玛尔巴唤醒,指着空中忽然出现的喜金刚坛城说:“现在空中显现的全部是你的本尊和坛城[41],你要礼拜我,还是拜本尊、坛城?”
玛尔巴想:“上师天天能见到,本尊坛城可难见到。”想到这里,便说:“我要礼拜本尊和坛城。”
那若巴说:“如果没有上师,连佛的名字都听不到,贤劫千佛都是拜上师后成佛的,本尊坛城都是上师化现的。”说罢,那若巴上师把本尊和坛城都祈请到自己的心中。
(噶尔哇活佛说,他的上师讲:那若巴上师手指一弹,本尊坛城立刻消失。)因此,这是玛尔巴家族传承不长的原因,也是众生没有这个福德的原因。佛应各个时期度化众生的要求,幻化为不同的众生,有时化现为天王,有时化现为恶鬼;有时化现为女人,有时化现为畜生;有时不是化现为贪心人,就是无明人;不是化现为疯癫的人,就是盲人。如此等等,这样,来显现在众生面前,并调伏之。
    因此,我和所有的有情众生要把上师看成是真正的佛祖金刚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伤害师身、不听言教、扰乱师心、对师不敬、谤师等等,尤其是我与所有众生未将上师视为金刚持的罪业。总之,与拜师有关的心和形式上所有的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拜师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并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也许有的人感到,佛圆满具足,而上师却有这样或那样的三毒心之表现,其实,这并不是上师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心不清净所致。古印度洛贝噶玛初次见到的上师看上去是一个狡诈之徒;无著菩萨见到弥勒佛示现的是母狗相;米哲亚的上师夏哇日瓦(密宗大师)是个杀猪的屠夫;那诺巴初见帝诺巴时,他正在石板下烧火,上面烤活鱼;给次参布巴见到金刚佛母是一位麻疯病人;多杰支布巴见到金刚佛母是一位放猪的女人;桑杰意喜见到杰怀西涅是个头缠布身着法衣、正在犁地的俗家喇嘛。
还有:学努洛让见到菩萨化身的交吾米(火国王的名字)国王,他正坐在宝座上,手下有一万个大臣,正在用大刑,犯人被挖眼断腿,学努洛让想,真是个作恶多端的人,那是个菩萨!想到这里,空中的天人说道:“国王有密法,你不想祈求吗?”他于是围着国王转了三圈,国王将他带到内殿,说:“我是菩萨,你看到的这些景象都是我变化出来的,杀的人也是我化现的,我手下的人都愿行罪恶之事,所以,我要变化出来给他们。”

鲁耶(在新疆)两位沙弥苦修了12年也没有见到文殊菩萨,他们埋怨起来:“文殊菩萨的慈悲心太小了,这么长的时间竟不肯露面。”文殊菩萨立刻出现在虚空中,对他们说:“我与你们两个人没有缘分,与你们有缘的观音菩萨正在雪域的吐蕃王朝转化为国王,你们快去。”他们来到西藏的多隆(哲蚌寺的下方),赞普松赞干布将人头皮都挂了起来,被挖出来的人眼睛、手和腿堆积如山,两人想:空中示现的并不是文殊菩萨,简直就是一个恶魔,他指引我们来见的这个松赞干布,他哪里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他们正要返回去,松赞干布对他们说:“我是雪域观世音,你们不要怕,这些都是我化现出来的,我当赞普后,从未对众生造一点恶业,为了我所管辖的众生,我一定要变化成你们现在所看到的那样。你们俩人需要什么?尽管说。”
俩个弥沙说“我们什么都不需要,只要能让我们回家就行了。”“那你们就带一袋沙子回去吧。”他们转眼又回到洞中,沙子变成了黄金。他们本来可以今生成佛,但却错过了机会,再无即身成佛之缘了!

玛尔巴上师为了消除弟子米拉日巴[42]昔日的罪业,令他一个人数次地建造石屋又数次推倒,传法时也把他赶出法会会场,这样的情况有很多次,玛尔巴上师没有一点罪过,这都是为了消除弟子的罪业而做的。所以,上师心里怎样想的,我们并不知道,弟子决不能猜疑。不管遇到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坚信上师是正确的,只是自己并没有认识到那个层次上而已。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伤害师身、不听言教、扰乱师心、对师不敬、谤师等等,尤其是我与所有众生未将上师视为金刚持的罪业。总之,与拜师有关的心和形式上所有的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拜师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所以,皈依上师后,如果固执己见或认为上师这不好、那不好、吝啬、戒律不严、智慧低下等,这都是自己的错误,而非上师的过失,所以,必须一心一意地礼拜皈依上师。

   (2)师恩难报,故尔尤加敬重把上师观想的再清楚明显一些。避免三恶道之苦,直趋成佛之路的知识都是上师赐予的,这是上师的恩情,所以,要感谢上师。首先要知道上师做了哪些恩德,才能感谢。释迦牟尼佛在未成佛以前,为了求一句或半句佛法,宁愿身上要钉一千个钉子,或者身油可以用来点燃一千盏的油灯。为了成佛,他无怨无悔地将自己的妻子和最心爱的儿子要送给夜叉吃掉。阿底峡尊者向色朗巴[43]上师求菩提心法,在海洋上苦苦漂泊了13个月;

藏族大译师为了去印度取经,道路崎岖险阻,历经磨难,他们不管生命之安危,一无返顾。当他们穿越原始森林,久久地出不去,遇上很难翻崇山峻岭,狮狼虎豹当道,蛇怪水害拦路,使他们寸步难行,现在一想起来,心都立刻被揪了起来,可见,上师的取经求法之路是多么地艰辛不易,他们真正地行一切不可思议的难行之行,忍一切不可思议的难忍之忍。可是现在,无比慈爱的上师无需我们象他们那样艰辛,他们就象父亲待孩子一样,将无比珍贵宝贝的佛法慷慨无误地全部传授给我们。

尊者说:“你虽未受苦,却接受到了更深的佛法。使之传承下来。”打个比方:一个人服毒之后又吃饭,立刻毙命,这时,一位医生来拔除他的身毒,使已吃进饭变成药,又变成了甘露,没有比这再大的恩情了。具格的上师能帮助合格的弟子消除掉堕入地狱之因。使弟子今生所积善业转化成了来世的善因,来世转化成人天福报之因转为成佛之因,弟子怎么能感谢得了呢?自己如是观想,报恩感谢!龙树上师说“为自己传法、灌顶的上师自然是佛,是最高的佛,比本尊的地位还尊贵,一定要感谢上师的大恩大德。否则,既使观音菩萨来到面前为你讲法,你的智慧也增长不了。”
博朵瓦上师讲道:“上师的加持力大小,不是靠上师,而是要靠自己。如果不感恩报恩,就是文殊菩萨来到你面前讲法也没用。反之,师父的水平即使并不很高,但仍有很大的加持力,原因就是坚信上师和知恩报恩。如果不信仰,不感谢,佛到面前也没用。”

    观想:深知上师的恩德,知恩必报恩,感谢上师,会得到上师和佛菩萨的加持。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伤害师身、不听言教、扰乱师心、对师不敬、谤师等等,尤其是我与所有众生未将上师视为金刚持的罪业。总之,与拜师有关的心和形式上所有的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拜师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有的人对一些问题不理解,便认为这是上师错误,殊不知这正是自己的过错,不知道或者忘记了佛法是由上师传予。这等大恩大德要象数佛珠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数,如果不感谢的话,没有比这再恶劣的人了。
    4、形式上依止师的方法:观想上师再清楚一些。拜师要求供养、照顾上师。具体说,做到三条:
    (1)财产供养:将自己最好的财产供养给上师,不能自己留下好的,差的送给上师,如果那样的话,罪过会极大;假如自己没有好的东西,供养上师差的是不会有过失的,如果上师没拿好的而喜欢拿差的,自己也同样地没有过失。

   (2)身供养:身体力行地为上师服务,上师生病的时候要照顾周到,这样,自己的修行知识会得到增长。萨迦班智达[44]讲:观想上师后,他向上师扎巴坚赞[45](萨班的叔叔)祈求佛法。上师说:“你心里把我当成叔叔,并没有看成是佛,所以,你还没有把我真正地当成上师。” 所以,没有给他传法。

有一天,他生了病,上师也病了,他不顾自己疾病难忍,而是认真地照顾上师,整夜没合眼,白天又未进一粒米,这样,他的罪业一下消除了,上师才开始传法,他才真正地见到了文殊菩萨。从此,智慧大开,五明等学问过人,佛教中的显密法全部继承了下来,阿修罗、恶鬼一类等均不能加害于他,蒙古王还请他到内地弘法。后来他才明白,自己是照顾上师时消掉了罪业。所以说,你们好好地照顾上师,功德特别大。

   (3)令上师欢喜,故尔尽全力按上师所要求的去做好一切。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的自他一切有情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伤害师身、不听言教、扰乱师心、对师不敬、谤师等等。总之,与拜师有关的心和形式上所有的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拜师的教证之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佛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正座后头顶上的上师释迦牟尼佛要好好地拜,“赞颂”念三遍。从上师释迦牟尼佛祖中又化现出一个上师释迦牟尼佛祖,其中一个融入自身,我己成了佛祖,心中闪耀光芒,身边所有的众生都已成佛。我与已成佛的众生心中有莲月轮座,上面有白色的阿字、黄色的“吽”字,周围是右旋的释迦牟尼佛的咒语:“嗡!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梭哈。”(咒语按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尽力念诵。

   座间:下座之后,要阅读历代祖师的传记,不要乱讲话。吃饭适量,不能多或少,不能睡眠太多,最好只睡一夜1/3的时间,按照释迦牟尼佛方法来睡。生活起居遵守规矩。

    (二)、既依止已如何修心之次第(拜师后修行的方法 )
    1、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修行精要):得此人身后,上师把人生的精要知识传给我们,我们深深地感到它的殊胜难得,故此,要发心修习。
    2、如何正取心要之理(获得精要的方法)于共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次第修心先谈第一条,即修行精要:正座——前、中、后座间。

    正座前:我和众生在六道中长期淹没浮沉,原因就是不知道人生难得。从现在开始,祈愿我等众生能够接受到人生难得的知识。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不知人生难得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感受,自己的福、寿及人生难得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佛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并跻身进入到上师佛护佑的吉祥伞下 正座中:1、暇满大义:意为投胎人身,能修正法,才有巨大的意义。

    2、人生暇满难得:具有修法的余暇,更有圆满无缺的人身,这是最为难得的修法条件。暇满大义分为两条:
   (1)八无暇,没有修习佛法的余暇,包括:三恶道(不能暇满的原因是不属于人类),邪见者(不承认轮回转世、不承认三宝等邪见),生于边地[46](没有四众佛弟子居住或经过的地方),诸根不全(不能说也不能听、肢体不全等),生于没有佛法之地(如来不出世是时间上的说法,即佛法未传之时,没有佛法是没有传法说法者,这是二者的一点区别。上四条虽属于人类,但没有接触到佛法),长寿天(无想天、无色界)。八有暇:意为脱离八难,有修学佛道的余暇,也称离八无暇。是八无暇的对立面。

   (2)八有暇和暇满依身十圆满:五自圆满:为人生、生中土、诸根具足、未做颠倒业、信佛法。五他圆满:佛降临世间;佛降临世间不传法也不能圆满,所以,佛说正法;说法以后,还要教法住世;为了进入法门,要法住随转;有缘修法。需说明的是,有缘修法还需要有施主供养。具有慈悲心的人是可以向其解说的。听受佛法要智慧具足,不能拜言行不轨者为师、做朋友,一旦遇上,要具有抵御能力,真正的传法上师是学法的关键,因此很难遇到上师,一旦找到,当成宝贝,万分珍惜,对所传授的经论深信不疑,把它视为珍贵无比,有信心,刻苦地彻底地学习。这样做具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呢?

   (3)思维利大:因为他能支配你的来世,无论升天、做富翁、成佛都能实现,实现的办法就是靠广施六度,这时的六度是增值的,不但自己的愿望可以实现,而且还能得到加持和发展壮大。另外,地狱中100个被挖了眼睛的众生,被你重新装上眼睛,复现光明,你又把他们送上天去做神仙,你的功德之大可想而知,但是,你一心一意地拜一尊菩萨的功德比为100个众生装眼睛的功德还大,你供佛祖的一毛孔比供所有的菩萨的功德还大,供上师的一毛孔比供所有的佛的功德还大。人身难得,如此宝贵,之所以能够完成这些功德,就是因为你的上师就在身边,你的信心增长,智慧也跟着增长。这一条所说的,是看你主要依靠的是什么,是菩萨、佛、还是上师,功德是大不一样的。

    (4)我们如何以信念扩大自己的功德的力量?要看你的出发点是怎样的。比如:你喂牲口一把草料,不要想这只是喂牲口,而是观想这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自己成佛所布施,功德特别的大。因为你的目标是为众生,众生如此之多,功德自然就大。为众生的目的就是首先要自己成佛,功德自然极其广大。以上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知道这些,相信我这宝贵的人生能实现成佛之愿望。那么,你皈依、受戒、传法的功德远远大于他人的财布施,你前半生的业到了后半生便结下丰硕的果实,一生当中是可以有善的果,也可以有恶的果,这关键要看自己。

所以,现在的生命愈显宝贵。你短暂的一生能够成佛,原因是你的一生能做那么大的善业,极乐世界的诸佛菩萨都羡慕赞美人世间。总而言之,短暂的生命中完全能够成佛,千万不要虚度宝贵的人生。为能够圆满这些功德,祈求上师的加持。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接受暇满大义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暇满大义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暇满大义竟。

    2、暇满难得:将头顶上的上师佛观想得再清晰一点。转入三恶道的众生就像尘埃一样的多不可数,而转入三善道的众生就像土块一样的少之又少。原因,作为一个修行者主要是持戒,不管是菩萨戒还是沙弥戒、居士戒等等,就像种子一样,不管是今生还是来世,一定能结出成果。持戒还需要六度的其它各项来帮助,营养灌溉,最终要回向,祈请为了利益众生自己要得到暇满人生而成佛。所以,首先需要具备人生暇满难得的因。而在三善道上得到暇满难得的人犹如白天的星星那样的少。比如:难得的人身,就像在无边的大海中,有一段浮木,木中有一孔,令沉入海底的盲龟百年浮出水面一次,再将头钻入木孔中,这种机遇几乎是没有的。而且,从三恶道转入三善道的众生就像娘曲江水(扎什伦布寺前的河水)转到山顶上一样的难。因为一旦做了恶业后,恶业会越来越多,越陷越深,难就难在这里。下面用数字来比喻:畜生比地狱众生少,饿鬼比畜生少,人间的畜生比海洋的旁生少之又少;夏季来临,为吃一粒食物,海洋里的旁生比全世界的人还要多。所以,人生是多么的宝贵啊!千万不要虚度浪费了这宝贵的人生,所以,千万不要离开观想上师佛,这一点非常之重要。所以,祈请上师佛,愿我在这短暂一生中一定成佛,祈求上师佛的加持。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接受暇满难得的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接受暇满难得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正座后:回向。座间:多阅读有关“人生难得”方面的书籍。此修行阶段不宜阅读有关修行“空性”方面的书籍。 下士道修心次第正座:前、中、后;座间 正座前:头顶上的上师佛祖金刚持观想的再清楚一些。我和一切众生在六道苦中长期沉浮,原因:
      1、没有想到死亡无常
      2、没有想到三恶道的苦,所以,没有脱离苦海之心;
      3、虽然想到后很惧怕,但没有皈依,没有想到只有三宝才能救度;
      4、不信因果。 正座中:
1、观想死亡无常
2、观想三恶道苦
3、皈依三宝
4、坚信因果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接受下士道理论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接受下士道理论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1、观想死亡无常头顶上的上师佛祖金刚持在观想中。观想自己人生具有暇满大义与暇满难得,会快速地发生变化,死神随时来临,转眼即到,有生必有死,佛虽已成就金刚不坏之身,但为了调伏众生,最后也要示现涅槃相,何况我等众生。所以,一旦死神来临,不管是外因还是内因,谁也逃不出死亡的规律,即使有再大的权势、再多的钱财、多么特效的药、多高明的魔术多大的神通等等,都挽救不了你我的生命。少年的时期,10岁以前不懂皈依,感受不到时间的极其可贵,老年由于病痛又没有精力修行学习,而中年精力最旺盛时一半时间用于睡觉。
所以,人生当中修行时间十分短暂。北俱卢洲能活上千年,其他洲也能活很多年,最没有把握的是南瞻部洲的人,死亡随时来临。最初,南瞻部洲的人的寿命很长,最后,最长的只有10年,现在,不论少年、中年还是老年,谁都不清楚自己何时死亡,上午我们还在一起,下午人就永远地消失了,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例。男男女女有什么理由不死呢?上面讲的人生无常,随时死亡,是藏文大藏经《甘珠尔》[47]中的解释。死亡的时候有各种情况,有怀孕、出生、走路而亡的,有老年、中年甚至少年。就象树上尚未成熟就掉下来的果子一样。

    释迦牟尼佛说:“人不知道明天,也不知道自己的来世,所以,为了明天不如为了来世而努力。”死亡的条件很多,活着的条件却很少很少,为什么?因为,我们的一生当中,可能会受到武器的伤害,有中毒的危险;为恶鬼、非人、非神所害;也可能自己的身体会因紊乱而死,还有暴死(如脑溢血);自杀、跳海、翻船、跳崖等,所以,如果想到这些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会感到人这一生象水泡一样短暂和虚幻。以上是根据释迦牟尼佛所说而引申出来的。
龙树菩萨说:“世界最终都要毁灭,化为灰烬,我们自己小小的身躯何在?”“人的生命脆弱得就象旋风中的一盏灯一样的易灭。” 生命的脆弱哪怕是一根小刺扎进手里就可能被夺去,再不用太多的比喻了。总结起来说,首先,不论我们具有什么条件,即:多大的权利、财产等等,都不能保证我等不会死亡;其次,谁都不知自己何时会死亡;第三,当死亡降临时,惟有佛法能救度我们。死亡的时侯,别说是你多么贪恋的亲眷与财产,就是连自己的身躯都带不走。所以,我们此时不应留恋世间的这一切,而是随时做好死亡的准备,在它马上将到之前,一定要修习真正的法门,能够达到这一目标,祈求上师佛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接受人生暇满大义与人生暇满难得理论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清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暇满大义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2、思维三恶趣苦观想上师佛祖金刚持首先,一定要思维人生的暇满大义,暇满难得,想到生命短暂,死亡马上会来临,而且死了并未了结,由业力的牵引(灵魂)我们还要投生三善道或三恶道,投生三恶道的地狱要受寒热之苦的煎熬;饿鬼要忍受饥渴等诸苦;旁生受无明相互残食等苦。
   (1)思维地狱之苦地狱的痛苦分为四大类:有情大地狱(热地狱)近边地狱大寒地狱独一地狱 有情大地狱在三万两千由旬的地下,有八种:
       ① 等活地狱:由于此地狱有情的罪业所幻化产生的武器和他们的仇恨所积的业果,致使他们相互残杀,死伤后趴在地上,这时,虚空中发出“愿你们复活!”的声音,唤醒他们,复活之后继续残杀,这样反反复复,受尽痛苦。等活地狱的时间为500年。
       ② 黑绳地狱:从此地狱开始,地狱中出现牛头、猪头等狱卒,它们身躯高大,眼睛血红,相貌令人恐惧,喊叫声能令地狱有情魂飞魄散。被这些狱卒抓住,会被推倒在滚烫的铁板上,灼热的铁丝把身体烧成很多的印痕,接着,地狱众生有的被狱卒用锯子锯,有的被斧头劈,被刀子削等,落下的血肉摊在赤铁上,仍与心通,痛苦无比。此地狱的时间1000年。
       ③ 合众地狱:地狱有情被赶到两座大山当中,或是两座如同自己以前杀生时被害者的情形中,当两山对撞时,地狱有情被挤在中间,无处可逃,当两山分开时,身体又恢复原状,像这样不断地被挤压,有的后来被压成粉末,有的被拉入铁的网眼中等等。此地狱的时间为2000年。
       ④ 号叫地狱:地狱有情被赶入炽热无门、里外全部是火焰燃烧的铁房子里,因为无法逃脱,极度痛苦地大声号叫。此地狱的时间为4000年。
       ⑤ 大号叫地狱:此地狱比号叫地狱还要多一重铁屋,所以,痛苦也大大地增加,他们纵然逃出一间铁屋,也绝逃不出第二间,心中升起更大的痛苦。此地狱的时间为8000年。
       ⑥ 炎热地狱:此地狱众生被投进一个极其大的铁锅中,被无情地烧烤,他们从口中、双眼、两鼻孔、双耳以及全身一切毛孔中喷射猛烈的火焰。然后,用铁锤猛砸他们,令其受尽无量的痛苦。此地狱的时间为1万6千年。
       ⑦ 极热地狱:3个头5叉戟从下身一直叉到头顶,烧烫的铁板捆在身上,躺在熊熊燃烧的铁板底下,火锤放在嘴里,滚开的铁水灌入嘴里,从下面流出。此地狱的时间为半个中劫之久。
       ⑧ 阿鼻地狱:铁的房子里,四面刮风,自己的身体和地狱的大火融化为一体,地球毁灭时的大火比人间火的度数高7倍,而地狱之火比地球毁灭时的大火又高7倍。人间的火比起地狱的火来简直就象雪一样的凉。或者象檀香树森林的水一样的冷。此地狱受苦的时间特别长,在没有消罪之前,一直无比痛苦地挣扎,而且没有办法死去。此地狱的时间为一中劫之久。可见,在这八个地狱受尽折磨的时间一个比一个时间长。
    近边地狱:热地狱的外边如铁山围绕,又有四种近边地狱:
① 煻煨坑:掉进此地的众生,膝盖以下全部没入而烧焦,拔出时又复原,如此一步一步,反复被烧焦,但怀着解脱的愿望,他们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大苦,在火坑中跋涉数十万年。
② 烂尸泥:.当有情众生一旦脱离煻煨坑,却又跌入此地。他们的脖子以下全部陷入泥中,不断地翻滚挣扎,泥中有无数的“利嘴”虫子,嘴尖如针,将众生的身体扎得像网筛一样,狠命地吞噬他们的肉。像这样怀着逃离的愿望,他们又跋涉了数十万年。
③ 利刃塘:随后,他们来到布满刀子的利刃塘,锋刃上仰,他们又受尽割足刺扎之苦,接着,又进入“剑叶林”,树叶变成利剑,砍伐他们的身体,然后又恢复如初等等。过了“剑叶林”,他们又来到“设末梨树林”。往昔曾恩爱的亲友在树端呼唤,当他们寻声上树,树上布满了利剑刺割着他们的身体,最终痛苦地爬上树顶,可怕的怪鸟奋力地啄食着他们的眼睛和脑髓;当他们寻声下树,利刃又朝上刺割其身,到了树下,恶犬野兽来嘶咬其腿。
④ 无极河:当他们终于逃出上述三地,又落入“无极河”,河中具有腐蚀性的盐水和烈火相杂,众生的身体就像被扔进锅里的豆子一样,忍受着水深火热地长时间地煎熬。
    大寒地狱:此地狱的位置在热地狱的正北面的同一层次上。各大寒地狱之间上下相隔二千喻缮那,虽然如此,但是,寒冷地狱的雪山高二千郁缮那,两臂展开为五尺,500个五尺为一由旬,大寒地狱的距离是32000由旬。
      ①寒疱地狱:此狱众生赤身裸体,忍受着尖锐刺骨的寒冷,全身冻满了疱疮;
      ②疱裂地狱:由于寒冷的加剧,导致了全身的疱疮破裂,流出脓血,又瞬间冻结,痛苦不已;
      ③阿啾啾地狱:由于进一步加剧,身体僵硬不能动,只是不断悲惨地发出“阿啾啾”之声;
      ④呼呼地狱:寒冷更剧,声音间断了,只能在喉管中略微地发出“呼呼”的声音;
      ⑤紧牙地狱:寒冷更烈,甚至连“呼呼”之声也发不出了,只能微微地张口,牙齿不停地打颤;
      ⑥裂如青莲花地狱:寒冷更甚,此地狱有情众生冻得僵硬如尸,身色变青,身体裂开呈青莲花状;
      ⑦裂如红莲花地狱:寒冷更甚,身体粉红色嫩肉裂成红莲花状;
      ⑧裂如大红莲花地狱:更甚于前,身体开裂的程度更大,犹如百瓣或千瓣的大红莲花。

作者: 金刚竹    时间: 2009-12-4 20:29


中士道修心次第:所谓中士道,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士和上士同样的道,何谓“同样”?就是中士道和上士道中同样都要学这个法,这是速成的原因。具体地说,修学三士道的次第,不是先修下士道,再修中士道,最后再修上士道,而是只要具备了下士道和中士道的知识,可以直接进入上士道,这就是“速道。”
当然,按照一般的情况我们还是要按次第层层地向上学起。
1、初发心;
2、阿罗汉道的修心次第。

1、初发心:正座—前、中、后座间: 正座前——祈求上师佛金刚持六道之中,无论何道,无处非苦,我等有情,早因长期流转而受尽此苦,了知此理,即当迅速发起猛烈的出离之心。能做到这一点,祈求上师佛金刚持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坚信六道轮回苦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六道轮回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正座中1、思维轮回的总苦头顶的上师佛在加持中。如是思维,自己已遵守十善戒律的因,解脱了三恶道之苦,趋入善道,但终未得到根本解脱之果。因此,仍没有一点幸福的时光,比如:有一个囚犯,一个月后要执行死刑,那么,在临终前的这段日子里,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过一天就离死期近一天,所以,没有一天是幸福的。这一痛苦的原因是,虽然我们解脱恶趣得到三善道,但自己的善业用尽后,立刻又回到三恶道,重新历尽千辛万苦。
因为三善道也是从六道轮回的业力[60]和烦恼的因中所产生,所以,无论做什么都是苦,自己的仇人变成爱人,亲戚转成敌人,不管做了好事或坏事毫无依靠(好或坏来回互转),自己也无法把握。龙树上师讲:“自己的父亲转成儿子,母亲转成爱人,仇人转成亲人,亲人转成仇人。所以,轮回没有依靠。”从前,印度有两户人家,结下世仇。结果,仇人死后转世为自己的儿子,而自己的父亲死后转世为家中喂养的一只羊,母亲转世为家里的一条狗。此人把仇人转世成的宝贝儿子天天抱在怀里,却宰杀羊吃肉,那人看到狗跑到跟前后,一脚把它踢开,把羊骨头扔到狗的跟前,前世的母亲在吃前世的父亲的肉。
六道轮回看起来很可笑。所以,六道轮回当中,自己前世的父亲转成自己今生的儿子,前世的母亲转世到自己今生的妻子,上一辈子的亲人变成这一辈子的仇人,前半生的仇人转成后半生的亲人,也有前半生的亲人转成后半生的仇人等。总之,轮回中没有一个是不变的,没有一个是可依靠的真实。释迦牟尼佛说:“轮回中的幸福,无论怎样做,最终无法使心得到满足。”
什么原因?人和神仙所拥有的一切都给一个人,他也满足不了,这种不满足,就是病和苦的根源。自己不论得到什么样的身,临终的时候也要抛弃,无法依靠。无始以来,自己在受孕中生出无数次的身,心也无法满足。象我们这样的众生,互相转为母亲,母亲的奶水集中起来象海洋一样,甚至比海洋还要深;轮回中相互残杀,割下的头颅堆积成山,能堆积到天上的神仙世界;轮回中互相转为亲属,死后相互悲哀哭泣的眼泪象海洋一样多,六道中的身是无法得到满足的。死的时候,只有孤零零地一人走,依靠不上任何亲人。

寂天菩萨说:“和自己一起出生的骨肉都将抛弃,我的亲人又算什么?”出生的时候是自己一人,死亡的时侯还是自己一人,受苦也是自己一人,任何亲属都帮不了我,有什么用?因此,我要得到暇满大义和暇满难得(八有暇和十圆满),一定要解脱轮回之苦,解脱的结果是一定要成佛,所以,祈请上师和佛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坚信六道轮回苦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六道轮回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2、思维轮回的别苦观想头顶上的上师佛再清楚一些。
   (1)思维人苦由业力[60]和烦恼所生成的身都充满痛苦,且不说三恶道,即使得到人身也会有饥、渴、寻求等苦,还会遭人欺凌、辱骂等。不管怎样,为了生存,要千方百计地寻觅食物,即使仅得到一点点食物,众多的眷属都前来索要,你不想给又苦无办法,(如有一些老板当初创业千辛万苦,成功后不想施舍),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食物),防止被抢、被盗、被骗,白天吃不下,夜晚睡不着、终日惶恐等等苦。亲离别之苦亲戚眷属、朋友、仆人、好的上师、上级等,离开人世的时候,自己的心中悲戚无限,口中喃喃不断,捶胸揪发,心中痛苦到极点。
怨憎会之苦遇到仇人,自己就象进入一间黑屋子,当仇人一旦离去,立刻就象打开窗户,如同天亮一样,心中畅快无比;还有防御遭人陷害、暗算之苦。
求不得之苦由于自己前世没有积攒福德,今生变得十分贫困,务农颗粒无收,畜牧牲畜不旺,经商血本无归,乞讨无门,借钱无路,负债累累;昔日手下伏首贴耳,自己贫时臣伏于手下,心中痛苦无奈也只能无奈。不需要的得到不少,需要的得不到等等很多苦。惧怕上级、提防小偷、恐遇歹徒等等不可测之事,还有很多很多。 出生之苦入胎时,母亲怀孕的胎中象瓶子中充满了脏物一样,特别地腥脏,我的四肢卷缩九个多月。出生前受到难产威胁,出生时又被手捧,疼痛不已;第一个七天之内,要受到444种疾病威胁,第二个七天之内,要经受八十种磨难,第三个七天之内,要受到八万四千种病菌的侵害,外面的婴儿之身,受到饥、渴等苦特别多。
总之,自己的身体就象装满疾病和磨难的盒子,苦不堪言。年老之苦年迈之时,自己的腰身象弓一样,头发象花一样白,额头布满皱纹,虚弱无力,睡不着、走不动、坐不下,行动不便,五官退化,看不清,听不见,吃不下等等,所有这些,预示着大限将至,人生苦短,如此等等想不到的苦。 病痛之苦面色难看,心中痛苦不堪,面对这难以忍受的痛苦,想吃不能吃,不想吃的苦药又必须服下,必须忍受着痛苦剧烈的治疗,即使不想手术也得挨刀,遇到瘟疫,毫无抵抗能力心中恐惧不已等等痛苦。 死亡之苦当死亡来临时,所做的一切都将只是最后一次,不论爱恋世间的什么,都将离他而去。自己的亲戚、财产、仆人最终全都要远离而去等等苦。
   (2)思维阿修罗之苦得阿修罗身后,见到天神的富饶财产起贪恋,生嫉妒心,由此,心中产生巨大痛苦,这种痛苦引发出身上的很多苦,天神又分上天神和下天神,阿修罗战不过上天神,因此,他们只能与下天神争斗,他们发动战争,但终因势单力薄,成为失败者,身心受创,产生折肢断臂甚至是死亡等等诸苦。

   (3)思维天人之苦天人虽身处美妙无比的天界,他们沉湎于幸福的满足中,享受似乎是无尽的欢乐,但这种因善业产生的这种果报穷尽时,他们仍然要面临死亡,被迫投生恶趣。这时,天神们的眼前会出现五种征兆:
① 身上染垢;
② 腋下出汗;
③ 所戴花环枯萎;
④ 身出臭味;
⑤ 对环境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他们因为具有天眼,看到自己的死亡来临而十分恐惧,财产、美女、妙乐、琼浆玉液统统都将随之离自己而去,自己将堕入地狱,并且因悉知而产生极度的痛苦。天神善业果报了之后,他们往世所积的智慧开始消失,无明使他们即使得到人身也是哑巴,或是愚人,没法解脱六道轮回。
    总而言之,近取因[61]得到的身,这一生中生、老、病、死的苦、都要受到苦苦、变苦的缠缚。所以,能够令近取因所得到的身解脱轮回,祈求上师佛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坚信近取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近取因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正座后——回向、祈求。 座间:要多阅读六道轮回、班智达论述佛经的著作等。 阿罗汉修心之路正座——前、中、后座间 正座前:将上师佛观想得清楚一些。祈求上师佛金刚持,自己和所有的众生长期在六道苦中流转,吃尽很多的苦,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没有升起祈求得阿罗汉果的虔诚心,又没有虔诚地修习,从现在开始,我与一切众生能接受阿罗汉的道的知识、修行功德,请上师佛金刚持之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虔诚修习阿罗汉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阿罗汉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正座中:头顶上的上师佛观想得清楚些。观想中思维:无始以来,长期形成了“我与我的”这种我执心,而且十分顽固,贪恋关系好的,伤害不好的,我慢心强大等,邪见(不信因果、三宝等)不相信或者怀疑佛、菩萨、三宝宣说我空以及四谛等理论,于是生长出很多三毒心,造了很多的罪业,即使想解脱六道也难以自拔,如此长期流转不已,痛苦不断,这一切痛苦的根源是什么?无明。

    以上是月称大师的开示,不是我自己(五世班禅)理解出来的。由于我执心太强,便产生很多的痛苦,能够解脱一切苦就是成就佛果,所以,一定要接受如宝贝般的佛法。为了成就佛果,把三学(戒、定、慧)学好、修行好,这样会功德很大;反之,如果没有修习,罪业也很大。
《爱比丘戒经》中讲:“严守戒律对有些人是幸福的,有些人则感到痛苦,能遵守的是幸福,不能遵守的是痛苦。”
没有守护戒律的罪业:故事:燃灯佛传法的时候,印度有一个夏季法会,法会有一个戒律,(为释迦牟尼佛所传)即:不能伤害虫子,另外,也不能跨越虫、草、水,有一位比丘路过一棵带刺的树,衣服被刮破,他十分气愤,将树枝砍掉,由于他破了戒律,死后便受报转生在水中(人身蛇尾),头上梵穴处长出一棵大树,从燃灯佛至今,还在受此因犯戒而受报的痛苦。
所以,我们要象守护生命一样地守护戒律。如果不知道罪业之门,就要通过学习消除无知,听闻、阅读经书。怎样学习?如果有缘遇到具格的上师,我们就要通过长期努力,将道的次第全部地学习下来,假如不能全部学到,至少也要学好下士道和中士道,经常阅读有关戒律方面的经论,学习与思考。三毒和烦恼也是罪业之门。

    所以,降伏三毒心十分重要。怎样降伏呢?当我们贪心升起的时候对治的方法是要反过来观想,比如爱的要不爱,象出家为僧生起贪爱女人心时,怎样做到不贪爱呢?就是想象去掉美丽的外表,她的皮肤之下五脏之内是个什么样子,反复观想后,自然不会升起贪爱心了。嗔恨心升起的时候,对治的方法是要发慈心,痴心大的时候要观想到“缘起”。这样观想过后,祈请上师佛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三毒心所造的等等罪障,如清水冲刷烟灰一般地从自己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又如黑暗中忽举明灯,刹那间一片通明,使自己的福、寿及正确认识和降伏三毒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正座后:最后回向、祈求。 座间:多阅读有关戒律方面的书。 中士道次第竟。 上士道的修心次第如果我们按下士道和中士道的修行,以出离心为动机,勤修增上三学(戒、定、慧),以求个人获得解脱位,能够解脱六道苦,但是,因为这样既不能断除一切所断,也不能圆满一切功德,所以,利益自己的事业尚未圆满,利益众生的事业也就微乎其微。在这个层面上,声闻和缘觉表现的尤为突出。
声闻——要通过五个阶段,即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学道、无学道。修到了无学道就成为了阿罗汉,由于在寂乐界中入定时,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大乐(如双修),所以,因不愿出定而在定中数千年,陶醉其中,再也不愿向上修行,利益众生的事业也放置一边,所以,声闻不能圆满功德。缘觉——无量光佛放射光芒,在佛的进一步引导下,缘觉开始觉悟到,不能放下利益众生的事业,于是,有些缘觉会继续修习,虽然进入了大乘道,但是这样的修行速度缓慢,所以,我们要直接进入大乘道。释迦牟尼佛讲:“莫入声闻与缘觉,因不利益诸有情,大乘慈悲心利生,故应直趣大乘道。”因为下士道和中士道的目的是为了在相续中生起出离心,解脱自我,而没有办法解脱众生,只属于前行,而非修行的正行道。因此,修行者要入大乘道,这是阿罗汉和菩萨的区别,拜的时候,因礼拜的对象不同,其功德也不相同,即使是菩萨和佛也是不相同的。因为以上的原因,所以,要进入上士道。

1、怎样发菩提心;
2、发心之后怎样办?大乘的修习法门,以六度为关要,因此,要懂得修习六度之理。先讲发菩提心。有两条:(1)菩提心次第(正式发心);(2)仪轨受持发心(发心仪轨)。正式发心有两条:①以因果七教诫修心法门[62];②自他相换修心法门:[63]平等菩提心;重人轻己菩提心。因果七教诫修心法门:首先修平等舍,再从知母一直到菩提心。 正座——前、中、后;座间。

正座前——头顶上的上师佛要观想的明显清楚一些。观想以后再祈求:我与一切众生能接受众生平等的心,远离固有的“扶亲灭敌”之世俗观念,即放弃亲者爱仇者恨的念头,一律视为平等,能够接受到因果七教诫的菩提心正法,祈求上师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因果七教诫所造的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因果七教诫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正座中:修因果七教诫观想时,平等地观想一切众生,否则,慈心悲心也只能是一部分,而不是大慈悲心,大慈悲心的目的就是利益一切众生。如果不能平等,也就不能升起大慈悲心,所以,首先要修习平等心。观想上师和佛过后,首先在面前观想的对象,是与自己无恩无仇的陌生人,即无爱心也无怨恨,淡然视之者。现在,真诚地祈求上师加持自己能够升起如此的平等心。在山洞中闭关修行时,先平等地观想自己右边洞中的修行者,再观想左边的,然后将两个合在一起观想,以此渐渐扩大范围。这是女人达丘瓦向释迦牟尼佛所求得的法门。
佛经中是这样的介绍:无始以来,我杀害你们不计其数,采取的手段是或纵向或横向的剖开你等的身体,你们也这样将我也杀成了一片一片的,怨怨相报;同样,你们对我以贪心地相亲相爱不计其数。未能升起平等心的原因主要是贪心所致,贪爱心是转入六道苦中的因。(贪着爱所造成的业果)。所以,我们要观想亲戚、眷属、仆人等如同在一起做几天生意的人一样,过几天就各奔前程,再也没有关系,这样,就可避免贪心。

《入菩萨行论》中讲:“一切都了了,都要死去,由于无知,造了与己有关或无关的各种各样的罪,死的时候,那些人和事,甚至连自己都烟消云散”。所以,一定要克服贪心,自己今生的父母和儿孙、眷属以及有关的一切就像同自己住了一夜的旅客一样,那么临时和无常。远离爱的人与事,拉近与仇人的关系,这样平等以后,观想自己身边所不喜欢的人,尤其是观想使自己特别厌恶的人,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就失去了发心的机会。

《入菩萨行论》:“千年所修集,布施供佛等,一切诸善行,一嗔恚焚尽。”要如是观想:一定要去掉嗔恚心和报复心,仇人和亲人没有固定不变的,他们在自己的心中要一律平等。其次,再把最敬爱的母亲和最仇恨的人请到自己的面前,做平等观想。
释迦牟尼佛说:“以前我俩都在六道苦中,忽然一天,你已经成佛,而我却仍在受苦,原因何在?就是我爱自己,而你爱他人。”弥勒菩萨说:施善最好的功德对象:非圣僧之父母(言外之意:倘若是圣僧的父母就更为殊胜)、病人、学佛的修行者、此生将要成佛的菩萨的供养没有大小区分。也没有数字可以统计。自己的父母和仇人都观想在面前后,如是思维:他们心中都想离苦得乐,无始以来,自己的亲人做仇人的次数无法统计,仇人做亲人来照顾呵护自己的次数也无法统计,我现在爱哪个?又要恨哪个?选哪个呢?是选不出来的,所以,两个都要平等,远离爱与恨。我真正地接受以上的观想,祈请上师和佛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平等心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平等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并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最后,当母亲与仇人都能平等的观想以后,开始观想所有的众生,都要平等起来,众生的心中都愿离苦得乐,他们无始以来当过自己的亲人和仇人次数都是无法统计的,所以,要远离爱与恨,我能真正地接受以上的观想,祈求上师佛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平等心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平等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菩提心中众生之母的观想方法:头顶上的上师佛观想得愈加清晰。

   (1)知母:对于辩论者我们当如是答复:由于转世业力的近取因之缘故,所以,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了认知能力,在它之前还有其智慧,再往前追溯还有,因为人的前生层层相连,以至无穷;那么,以后也是相续的,以至无穷,无前无后的相续。那么,刚出生的神识之前还有一个神识,我们找不到第一个,无始以来,我们每一生一定都有一个母亲,自己是无始的,母亲也是无始的,那么,所有的众生都曾做过自己的母亲,这样的话,众生之母道理就自然显现了出来。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亲人,自己在六道中任何地方都转世过,没有遗漏一处,自己的出生不计其数,六道所有的众生自己都转世过,自己没有转过牛羊吗?都转过,认为我这个转过,那个没转过,是不对的,不仅都转过,而且还不止一次,我得人身时,所有的众生也都做过我无数次的母亲,将来还要继续为母,所以,一切众生都是对我有大恩的母亲。
(反复地论述)认为众生多得无法用数字统计,所以,并非所有的众生当过母亲,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我转世也不计其数。另外,有的人会想:我和众生素不相识,她不可能当过我的母亲。这种想法仍是错误的。别说隔世母子不相识,就是今生母子不相识的事例也很多,难道他们不是母子吗?在古印度,有个叫阿巴里在间(一种花的名字)妇人,她不认识自己儿子,后来竟和儿子结了婚,做了儿子的妻子,难道他们不都是母子吗?

龙树上师讲:印度有两户人家,结下世仇。结果,仇人死后转世为自己的儿子,而自己的父亲死后转世为家中喂养的一只羊,母亲转世为家里的一条狗。此人把仇人转世成的宝贝儿子天天抱在怀里,却宰杀羊吃肉,那人看到狗跑到跟前后,一脚把它踢开,把羊骨头扔到狗的跟前,前世的母亲在吃前世的父亲的肉。六道轮回看起来很可笑。
也许有人继续辩论道:转为自己母亲的众生都是过去的事情,别提啦,别教育我啦。是这样的吗?如果是的话,那么,昨天的母亲,今天算过去了吗?你能不承认吗?昨天与今天的母亲的恩情是一样的。假如去年国王要砍你的头时被救出,和今年同样被救出,两次恩德不一样吗?如果承认一样的话,就不能把过去和今世的母亲区分开,众生过去和现在都是我的母亲,恩德是一样的。这是知母的道理。在此之后,再思维念恩。

   (2)念恩:头顶上的上师佛在观想中更加清晰。应如是思维:我今生的母亲,曾经做了我多少世的母亲,已无法用数字统计。特别应当观想:今生的母亲,她忍受着怀孕时的痛苦不便,心中充满喜悦,当我降生的婴儿时期,母亲用最柔软的布包裹我,捧在掌心如明珠,用身体最温暖的地方贴护我,心中充满无限的喜乐逗着孩子,又常常用鼻子或舌头来摩擦或舔吮着我,我的大小便细心地用手去擦;而当我得了病时,母亲急得马上要死了一样,心中产生惊恐憋闷的感觉,如果这时能把孩子的病转移到自己的身上,母亲一点也不会犹豫,假如与孩子只能选择一个生存的话,母亲马上会选择死,她为了我受到辱骂、面临死亡等都不在话下,母亲保护好孩子,最好的留给孩子吃;儿子长大成人娶妻,女儿要出嫁,婚宴上,最好食物倾囊而出,一点也没想留下来,我从小到大,受到母亲时时刻刻、无怨无悔地关注呵护,这样大的恩情,自己要一心地观想。这样,各个时期都要观想。

再进一步地观想,全部的众生之母,如果一时没有想出来,就要反复地观想,否则,是错误的。母亲的恩德想出来后,再观想父亲,也是一样。并进一步扩大观想的范围,把没有关系的陌生人观想出来。观想的方法:现在我们之间虽无关系,但无始以来,他们曾无数次地转生为自己的母亲,即使转为一次母亲的恩德也特别地大;观想产生感受后,再将仇人观想在面前,如是思维:虽然现在我与他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结不开的冤仇,但无始以来,他们转为自己的母亲的次数多得也是无法统计的,他们对自己恩重如山,情深似海,他们曾多次救过自己,特别是没有了他们,自己心中便立刻失去了依靠,惶恐不安,一点也坐不住,这样的心情不知有过多少次,现在却出现了如此的冤仇,不是别人的原因,是自己的罪业所致,他们都是自己的母亲,真实地观想成功后,所有的众生都要这样地观想。

  (3)报恩头顶上的上师佛在观想中愈加清晰。无始以来,自己情深似海的母亲,她们也会心生烦恼,严重者,心中狂乱而不能调伏,甚至鬼迷心窍,癫狂不已,他们看不到如此高大的佛果、阿罗汉果,却象盲人一样走在充满艰险的人生旅途,没有引路人,找不到自己的上师,在六道轮回中挣扎,真像走在悬崖峭壁上一样,随时可能葬身的危险,十分可怕,我们做儿子的有能力而不去救度,那真是天底下最没有良心的人了。所以,我们应当义无返顾地担起救护有情的责任来。报恩一定要得到使六道众生解脱的果,即:佛果和阿罗汉果,能获得解脱众生的能力,要靠上师佛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报恩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报恩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4)慈心:
① 心中观想自己的母亲。且不用说无漏之乐,就是有漏[64]之乐她们享受得也太少,而有漏之苦却太多,痛苦无限,即使有一点点的幸福,也象早晨的露珠一样,十分短暂,这样地来来往往的有情母亲,也是堕入恶趣之因。人生都是苦,一点乐和乐因都没有,因此,观想所有众生产生乐和乐因,为他们祈求,愿所有的有情都具足安乐!请头顶上的上师佛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慈心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慈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② 心中观想父亲的慈心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慈心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慈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③ 心中观想陌生人的慈心: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慈心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慈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④ 心中观想冤仇人的慈心: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慈心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慈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⑤ 心中观想一切众生的慈心: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慈心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慈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观想慈心的功德:此生能慈心观想全世界众生的果,堪当全世界的国王;能观想二大洲的果,能坐在二大洲洲长的铜法座上,堪任二大洲的转轮王;能观想三大洲的果,能坐在三大洲洲长的银法座上,堪任三大洲的转轮王;能观想四大洲的果,能坐在四大洲洲长的金法座上,堪任四大洲的转轮王;能观想虚空一样大的所有众生就能成就佛果。自己的业是一定要得佛果,而这一切,一定要自己来做,慈心的功德特别地大,也能帮助他人。

古印度时,有一位太子在打猎时迷了路,为了生存,他开始与野兽为伍,过着非人的生活,最后,他与母狮发生了关系,生下了一个狮身人面兽,这头怪兽吃了很多的人,有一天,它遇到了国王慈心力,便扑了过来,慈心力平静地说,你先不要急于吃我,我先回王宫,等我处理完一件重要事情再回来,你那时吃我也不迟,怪兽担心被骗,一定要马上吃掉他,国王慈心力坚持说,一定要办完紧急的事再让它吃。国王被放走之后不久,果然又回来,并说:“你现在可以吃我了。”狮身人面兽十分诧异,天底下竟有这样的人,它的心也随之被调伏了过来,从此,再也没有吃人。这位国王慈心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佛祖在历劫中象这样地调伏转化的非人、鬼类等众生不知要有多少。阿底峡的弟子坚阿巴对牛诺巴说:“你们要想转化他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运用慈心,我们一听到慈心的名字心中就升起无限的感动。”

    (5)悲心:头顶上的上师佛在观想中愈加清晰。观想中,看到一个场景:屠夫正在无情地宰杀动物(如牛、羊等),动物们惊恐痛苦万分,没有依怙,无法逃脱,从宰杀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认真地观想:动物的四肢被捆绑住,屠夫用刀剖开它们的胸膛,用手使劲地揪出它们的心脏,鲜血喷涌满地,被屠杀的动物眼睁睁地看着而没有丝毫的办法,它们或者凄惨地哀号,或者默默地流下难以忍受的痛苦的眼泪。
应当想到:这些被宰杀的动物,前世都做过我们的亲爱的母亲,而此时却遭受如此大的灾难,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按藏族的习惯,寺院的旗杆要用牦牛皮来包裹[65],为了恢复白塔寺的旗杆,我们用汽车运输二十张牦牛皮,牛群闻到汽车上的皮子味后“呜、呜”地大叫,四处奔跑狂跳,震动四野,悲恸不已,我们听到后都受到很大的震动,心中特别的难受,当一只只绵羊被拖出圈去宰杀时,群羊都在默默地流泪,我到西宁屠宰场亲眼看到,那里流水作业,羊被一只只地拖出宰杀,掏出的五脏的热气象云一样地笼罩在屠宰场的上空,其他的羊都在流眼泪。而我们人类说到他人的死,因为与己无关,所以,说说笑笑,轻松自然,还不如动物有感情。
所以,要使所有的有情母亲都离开苦和苦因,要祈求上师佛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悲心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悲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当自己的心真正地达到了上述这个离开苦和苦因的时候,继续观想僧众毁坏、贪占、犯戒、邪见、犯法、伤害众生的苦和苦因。观想他们在自己的面前,其所作所为,不但今生得不到快乐,而且,还因此堕入地狱,受尽更大的痛苦,要使这些众生远离苦及苦因,要祈求上师佛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苦和苦因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悲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心中真正地升起感受后,再继续观想母亲和所有的亲人在自己的面前,他们虚度今生,视这些为亲人那些为仇人,这都是苦的苦和变的苦,这一生他们都造过与三毒心有关的业,死的时候马上会堕入地狱,长期遭受更大的痛苦,要令他们脱离苦和苦因,祈求上师佛的加持。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己和众生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为不知苦和苦因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悲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上述观想成功后,再进一步如上一样地观想仇人。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苦和苦因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悲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上述观想成功以后,再进一步如上一样地观想一切众生。 观想:上师佛的周围环绕着亲传和传承上师,他们的全身各窍穴降下五种甘露并放射着光芒,融入自他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们累世所积的罪业、尤其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因不知苦和苦因所造等等罪障,从全身的孔穴、毛孔中全部排除干净,自身出现“清、明、光”的明晰感受,自己的福、寿及悲心的教证功德增长,尤其是上师的身、语、意的所有加持浸入到自己和一切有情的身心中,我等跻身进入到上师护佑的吉祥伞下。 (6)增上意乐(大悲心):头顶的上师佛在观想中愈加清晰。

作者: 金刚竹    时间: 2009-12-4 20:29

注释:

[1]贤劫:有千佛出世的光明时代。

[2]弥勒菩萨:传说从佛授记将继承释迦佛位为未来佛的菩萨。又称未来世第五导师至尊慈氏佛,即贤劫五佛。

[3]无著菩萨:北印度富娄沙富罗国人。于小乘说一切有部出家,后转而弘扬大乘,为瑜伽行派创始人。佛典称他出于佛灭九百年顷,学术界一般认为乃四、五世纪人。据称上天请弥勒菩萨讲授《瑜伽师地论》,修行获得他心通等,证得三地菩萨,住世三百年。著述汉译、藏译有30余种,重要者有《摄大乘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摩集论》《金刚般若经论》《六门教授习定论》《顺中论》等。《新编佛教辞典》p495

[4]文殊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和普贤菩萨并称,作为释迦的胁侍。其塑像顶结五髻,手持宝剑,多骑狮子。

[5]龙树菩萨:古印度佛学大师。原为婆罗门种姓,出家于那烂陀寺。属深观派的传承大师。著有《根本中观论颂》、《回争论》、《空七十论》等。由于其智慧高深,影响广大,所以,龙树上师堪称这个世界的第二位佛祖。

[6]阿底峡尊者:(982——1054)燃灯智,东印度萨护罗国(今属孟加拉国)人。由益希沃聘请,于公元1043年从印度超岩寺途经尼泊尔入藏,到达阿里地区,住了三年,著有《菩提道炬论》,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佛学大师。他将佛经理论与修行实践融于一身,并把龙树上师的法门一览无余的继承下来,如同第二佛祖。

[7]仲敦巴大师:(1005-1064)藏传噶当派的开创者。本名仲·甲瓦迥乃,西藏堆垅(今堆垅德庆县)人,出身豪富,曾赴康区师事名僧赛尊。1054年至阿里迎请阿底峡至前藏弘法,自此师事阿底峡,但未出家。1056年在热振建热振寺,弘传阿底峡教法,门徒众多,以朴穷瓦童幢、博朵瓦宝明、谨哦瓦戒然最为著名。《新编佛教辞典》p531

[8]噶当三兄弟:博朵瓦宝明:(1031——1123)从贾寺的伦戒菩提出家,仲敦巴弟子,属于噶当教典派法统,弟子最著名的是贾宇瓦、朵巴、朗日塘巴和霞惹瓦。谨哦瓦戒然:(1038——1103)幼年从玛拉协饶森出家,信心淳厚。20岁往热振寺亲近仲敦巴学法。属于噶当教授派法统。有弟子迦玛扎数人。朴穷瓦童幢:(1031——1106)曾亲近阿底峡尊者,尊者圆寂后依止仲敦巴。并得到许多尊者所传的密法教授。

[9]宗喀巴大师: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本名罗桑扎巴,生于宗喀(今青海湟中一带),故称宗喀巴。他16岁进藏,先在极乐寺依止吉祥狮子学习“现观庄严论”,次到后藏从宝胜、未底班禅大师等受学深法。后至觉摩囊寺从尊胜大师学六加行法(时轮法),从那塘的庆吉祥大师复习“现观庄严论”,更从惹达瓦童彗大师学习中观、现观庄严等。后回前藏,从觉摩陇寺的慧明律师学戒律,从措勤寺住持戒宝律师受比丘戒,从布敦大师所传一切密法。遇喇嘛中观师,请问中观正见,曾闭关专修,获得中观甚深空见。复从住持噶当派教授的法依贤及空幢二位大师,受学阿底峡尊者传来的菩提道次第教授。宗喀巴大师如是学如是行,终于得大成就,于是乃作化他事。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密宗道次第广论》等,《速道》赞颂为“宣说、论经、著述的佛法象大海如波涛迸射四方!”

[10]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1567-1662),明清之际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之一,后藏拉珠嘉尔(西藏日喀则区岭祝甲)人,他主持认定了五世DL喇嘛转世受戒,并成为其主要的上师,为格鲁派在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著有《菩提道次第·平坦大道》等经论。《速道》中赞颂“真诚的顶礼执宗喀巴大师佛法传承如伞盖的四世班禅大师!”

[11]五世DL:阿旺罗桑嘉措(意译善慧海1617-1682年)清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之一,西藏山南地区穷结人。在四世班禅的襄助下,借固始汗蒙古军队的力量,推翻了藏巴汗的统治,复兴格鲁派,形成了西藏三大寺的雏形,清顺治十一年(1409)应清帝诏赴北京,1655年受册封赐金印,随成为西藏等地藏传佛教教主,为格鲁派在藏传佛教的统治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所著《文殊口传》等经论。他是五世班禅的金刚上师。

[12]五世班禅:罗桑益西(意译善慧智1663-1737)公元1713年清康熙五十二年,照封DL喇嘛之例,给以金册金印,封为五世班禅额尔德尼。面印汉、满、藏文三体对照,此后,“额尔德尼”正式成为历代班禅称号。

[13]菩提道:通达诸真理的“智果。”“无上菩提是指修行人的最高最究竟的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确切可靠的方法,方法就是‘道’”。总起来说,菩提是所求的极果;能够满足修行人的要求,使他得到所求极果的方法,就叫做道;对于道的一切支分,必须又圆具又不乱,这叫做次第;本论专门说从一个纯粹的凡夫次次第第地、圆满地修持足以得到究竟无上菩提这中间所有的道的次第,所以叫做菩提道次第论。(法尊语)

[14]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正见。

[15]五道十地:五道:资量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十地:大乘菩萨十地。即:欢喜地、无垢地、发光地、焰慧地、极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和法云地。

[16]补特伽罗:人,众生。汉文亦意译为数取趣,指人不断流转六趣而言。

[17]下士道:指脱离三恶道,生人天善道的法门;中士道:指解脱三有轮回,断烦恼证涅槃的法门;上士道:指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证大菩提果的法门。(法尊)

[18]发心:指发菩提心,即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的心愿。

[19]二资粮:二庄严的异名,福德和智慧的总称,积二资粮,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以此二德为资粮而证佛果也。见《宝积经十二》。

[20]众生:所有有意识或心灵的生命,在未证悟佛果之前,都叫众生。众生包含还在轮回苦海中的个体,也包含已证得菩萨地的生命。

[21]六道轮回:六道是由于十二因缘及业力之果,众生再生于六道之中:天道,或曰天道众生;阿修罗道,或曰半神,于妒嫉心有关;人道,经验五种污染;畜生道,与无明有关;鬼道,或曰饿鬼,与贪执及嫌恶有关;地狱道,与生气及愤怒有关。轮回是指存在的所有的现象,皆是源于无明,无明导致了业力、再生及痛苦,此即轮回。

[22]净水碗之间的距离:应为一粒宽,如果之间过宽则预示与上师疏远分离,过近则就成为钝根。

[23]所依:有表征之意,佛像为身所依、佛经为语所依、佛塔为意所依。

[24]莲花座象征纯洁,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同时有表示佛祖出生在众生轮回之中,摆脱了心智和躯体的烦恼而获得了成就。

[25]本尊:藏传佛教修习密法中所依之主神。

[26]空行、空行母:属于色界和无色界的生灵,皆拥有密乘法力,有男女之分,又有世俗空行和智慧空行两种。

[27]护法神:护卫佛法的神灵。分世间与出世间两种神灵。世间护法神皆有释迦牟尼佛及历代高僧大德所收服,立誓顺从和护卫佛法,使其免受灾害。最为著名的是四大天王。

[28]十种条件:五自圆满和五他圆满,是人生极为难得的十种条件。

[29]教证:教法,指十二部契经;证法,指戒、定、慧三学。《佛学词典》p803

[30]下续部:藏传佛教密宗分事续、行续、瑜珈续、无上瑜珈续四部。下续部针对于无上瑜珈续而言。

[31]无上瑜珈:密宗四部中的最高的一部,分父续、母续、不二续等皆密乘经典。。

[32]勇士:与空行相同,一般男性称勇士,女性称为空行母。

[33]四摄:是大乘菩萨所修的四种摄受众生为道的方法。(1)布施:以财法施,令生亲爱心,依我受道。(2)爱语:以善言喻慰令生亲爱心,附受我道。(3)利行:以善行益众生使受道。(4)同事: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占利益由是受道也。 [

34]四无量:四梵处,四无量心,大乘人对向一切众生修行,引生无量福果之心: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

[35]佛的三十二相:(1)足下安平立相:立在大地上时,足底与地密切结合,不留空隙。(2)足下二轮相:两个脚心各有一个轮宝肉纹。(3)长指相:手指、脚指细长。(4)足跟平广相:脚后跟宽而圆。(5)手足指缦网相:手指、脚指间有肉皮相连,如蹼状。(6)手足柔软相。(7)足趺高满相:足背高起而圆满。(8)如鹿王相:大腿部像鹿腿纤而好。(9)正立手摩膝相:双手过膝。(10)马阴藏相:性器如雄马之性器,能藏入腹内。(11)身广长等相:身长与两手张开等长。(12)毛上向相:身上所有的毛都向上长。(13)一孔一毛生相:身上每一毛囊生一青色毛。(14)金色相:全身现纤细的金色光泽。(15)丈光相:身光照四面各一丈远。(16)细薄皮相:皮肤细滑,而不容一点尘土。(17)七处隆满相:两手、两足、两肩、脖颈隆满丰腴。(18)两腋下隆满相。(19)上身如狮子相。(20)大直身相。(21)肩圆好相。(22)四十齿相:上下共四十齿。(23)齿齐相。(24)牙白相。(25)狮子颊相:脸蛋隆满,如雄师之颊。(26)味中得上味相:喉中常有津液,食物与之混合,其味无穷。(27)广长舌相:舌头又宽又长,又软又薄,可以舔到面部上额。(28)梵音深远相:发音深沉,四远皆闻。(29)真青眼相:眼瞳子如青莲花色。(30)眼睹如牛王相:睫毛长而美,浓重而不乱。(31)眉间白毫相:两眉之间略上处有一白毫,右旋盘成蛇状,放光,展开则可向前直射一丈五尺长。(32)顶髻相:佛发自然形成螺状卷,顶上隆起一块肉如髻形,发常作青翠之色。

[36]八十种好:释迦牟尼佛所特有的细微隐秘的八十种好容貌。具体是指:头、面、鼻、口、眼、耳、手、足各处的特奇长相。如鼻梁修长、不见鼻孔;眉如初月;耳大如轮缍;踝骨深藏肉中而不外露;嘴唇如红苹果色,上下唇相称;脸宽圆,洁净,丰满如满月;眼眶宽长,眼睛青白分明;手指、脚指圆而细长柔软,不见骨节;指甲狭长薄润,光洁明净,如花色赤铜;头发长而不乱,右旋螺发,稠密,作绀青色;手足及胸部皆有吉祥喜旋的“卍”字等等。

[37]水的功德:水有8种功德,佛经中说,圣水具有凉、香、轻、柔、清、无垢、饮之不伤腹、饮之不伤喉等特性。清凉:具有戒律清净的功德;甘美:具有获得胜味的功德;轻:具有身心堪能的功德;柔:具有心相续调柔的功德;纯:具有神智清明的功德;无臭味:具有净障的功德;不伤胃:具有身不生疾的功德;不伤喉:具有语音和雅的功德。《掌中解脱》172

[38]供曼扎:曼扎是供盘上所陈供品,敬献之意。想象将此世界所有财富受用尽供于上师三宝,由此可聚集福德资粮。而尊者此处供曼扎有因小小的过失而敬献礼品是表示忏悔或歉意。

[39]玛尔巴:西藏噶举派始祖。他赴三印度求法,拜那罗巴为师,得到胜乐、时轮等密法的殊胜成就,尤其是“大手印”和“那若六法”的传授最为紧要。他回藏传法,一时从之者众,后来发展成为噶举派。

[40]那若巴:印度祖师,玛尔巴译师的上师。他生于克什米尔的一高贵种族婆罗门家。转入佛教后,在那兰陀寺精学显密。之后,依止帝罗巴大师,他经受大师种种苦行的考验,终获成就。

[41]坛城:梵文的藏译音为“曼荼罗”,是诸佛菩萨聚集的场所或宫殿。按密教仪轨又分成多种坛城。

[42]米拉日巴:西藏噶举派祖师。因早年丧父,遭受叔父姑母欺凌,霸占家产。愤然学习“咒术”,杀死怨敌,后悔惧大罪,改信佛教,依止玛尔巴上师。为消除其罪业,上师以种种苦行折磨他,后才传法,使他深得法要。米拉日巴专心苦修,终得成就。招徒授法,成为玛尔巴译师的四大柱弟子之一。著有《道情歌集》。

[43]色朗巴:即金洲大师,传授菩提心法门于阿底峡尊者。

[44]萨迦班智达:简称萨班。幼从父兄学习显密经典。25岁从释迦室理受比丘戒,法名贡噶坚赞。博通五明,获得班智达的称号。他继承伯父扎巴坚赞的萨迦大寺法座,称为萨迦第四祖。后应蒙古阔端皇子之召请赴西京,从此与元朝建立起供施关系。名著有《萨班格言》等。

[45]扎巴坚赞:萨迦五祖的第三祖。又称为白衣三祖之第三祖。

[46]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以没有这四众弟子行走的地方称为边地,有的地方可称为中土。

[47]《甘珠尔》:此为藏传佛教所保存的佛陀亲授的法教。此藏译本因版本不同,有分作100函、104函、108函。《丹珠尔》是论藏,指对于经藏的释论及注疏,加上论藏、藏族学者的著作及工艺、医药等类著述,使藏传法教更加完备。

[48]堕入地狱之因,犯“恶作”罪,将生于等活地狱;犯“向彼悔”罪的,将生于黑绳地狱:犯“单堕”罪的,将生于合众地狱;犯“舍堕”罪的,将生于号叫地狱;犯“僧残”罪的,将生于大号叫地狱与燃烧地狱;犯“他胜”罪的,将生于极热地狱与无间地狱。另外,以上五种称为五部罪,五篇罪,五类罪。即:他胜;僧残,指比丘犯罪,殆濒于死,仅有残余之命,因此,须面向僧众忏悔此罪,以全残命,故名;堕落,指地狱之人;向彼悔,向其他比丘作忏悔,便得除灭之罪;恶作,指所作恶之人。《佛学词典》P320

[49]六十种妙音。如来之音声,有六十种殊异之相。《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七中,又作六十四种梵音,梵,意为清净。《佛学词典》P867

[50]任运自然:不须人工造作而自然生成。

[51]胜俗二谛:世俗谛和胜义谛的简称。世俗指一切世间凡俗境界。世间境界虽是假有法,但在未破实执的凡夫之前,所现一切,均为实有,许为谛实,故名世俗谛,若对未达空性之愚夫,破此常识之实在,即破业果之建立。胜义谛,指对一切圣者所证的境界,是了达一切诸法的真实性义,无有颠倒虚妄,故称胜义谛。在理论上说就指的是绝对真理。

[52]灭谛与道谛:灭谛:四谛之一,圣者智慧永灭种子,称为胜义灭谛。《佛学词典》p123道谛:四谛之一,要达到解脱,就必须修道。《佛学词典》p794

[53]圣僧:从轮回中得到解脱的僧侣或非僧人。《佛学词典》P520对法的认识有不同层次的认识。通常我们认为:佛陀当时向弟子们的种种教示,如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等是法宝,或者记载佛陀言教(经书)和古今佛教的论述(经论)是法宝,但《速道》中从更本质的意义上指出:法宝是佛解脱后教给我们的又被圣者见到的胜义谛的灭谛和道谛,僧是见道和证到法的圣者。

[54]异熟:异熟:报应,果报。如现世造有漏善业,后世感善趣身异熟果;现世造恶业,后世感畜生身异熟果。《佛学词典》P460

[55]四力:即恃像力:指皈依和发心两种念头;(2)弃舍力:指对以前恶业所生悔改决心;(3)远离恶业力:指以后不再作恶的誓言;(4)遍行对治力:指为净除恶业而作善事的实际行动。《佛学词典》P332

[56]白业:白业:善,善业。与之相反,黑业是指恶业。

[57]五种神通:(1)神足通:指飞行无碍、隐显自在、随意变化自身及外物等能力;(2)天眼通:能超越时空障碍而遥视、透视、预见,及能见各种肉眼不能见的微细现象的能力;(3)天耳通:能听闻各人耳不闻的众生语音及超距遥听的能力;(4)他心通:能知他众生心思的能力;(5)宿命通:能知自他夙世生死及所作业的能力。

[58] 五明学:分大五明和小五明。大五明即工巧明(工艺学)、医方明(医学)、声明(声律学)、因明(正理学)、内明(佛学);小五明即修词学、词藻学、韵律学、戏剧学、星象学。

[59] 八神变:八种共同成就。(1)眼药(天眼通)。(2)涂足(神行)。(3)刀剑(炼器杖争)。(4)伏魔(摄取宝藏)。(5)药丸(长生术)。(6)转金(丰足财富)。(7)隐形(他目不见)。(8)空行(腾空自在)。

[60] 业力:凡身、口、意三门之所作,名为业。业有生、善、恶、苦、乐、果之力用,故名业力。

[61] 近取因:因之一种。如由种生芽之因。主要在于能生自果实质之连续性。《藏汉大辞典》P966

[62] 因果七教诫修心法门由金洲大师传授本书教授原由金洲大师(十世纪晚期——十一世纪早期)、阿底峡尊者口耳相传,十二世纪之后方才普传和有文本流通。

[63] 自他相换菩提心由静天大师传授。

[64] 有漏:“漏”指烦恼,有漏即具有烦恼之意。凡夫之乐能增长烦恼,故称“有漏乐”,见道位以上之乐不会使烦恼增长,故为“无漏乐”。

[65] 包裹牦牛皮的旗杆:藏传佛教萨迦派四祖班智达辩经战胜外道的故事而形成的习俗。[66] 四白净法:四善法《佛学词典》P22

[67] 恶做:不善行,为五堕罪之一。《佛学词典》P281

[68] 18根本堕罪:菩萨戒所说的十八种无法忏悔的重罪。即:赞自悔他、不施法财、不受悔谢责打他人、诽谤大乘说似是法、窃夺三宝财物、谤舍佛经、逼凌僧侣、造无间罪、执邪恶见、毁灭城邑、向非法器说甚深法、劝退大乘、劝舍别解脱戒、诽谤小乘、妄说上人法、收三宝财物、制立恶律、舍菩提心。《佛学词典》P655

[69] 波罗密:“完美”或“完美的行为”之意,即帮助众生超越轮回。六波罗密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70] 戒的种类:(1)断除恶行戒(律仪戒);(2)摄善法戒;(3)饶益有情戒。P928十二分教:十二部经。即: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论仪。

[71] 随念佛。随念如来所有一切功德。属于六随念之一。六随念它包括:忆念佛、法、僧、戒、施、天的功德。《藏汉大词典》p2915

[72] 俱生我执:是指不依靠任何宗教和哲学传统的“自我”。它是一个我执的参考主体,也就是“我”、“我的”,也是“我想”“我要” 等等想法。

[73] 所破:就是所要否定的和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宇宙万法既然在客观存在,是有的东西,就应当承认它,但它的存在是籍因缘条件生起来的,是暂时的,相对的,没有永恒独立的实体,没有东西就应当否定它,否定的是实有和实执。

[74] 五蕴:是形成我执的主体,“蕴”是聚集、积累之意。五蕴包括:色蕴(物质、色身)、受蕴(感受)、想蕴(想法、念头)、行蕴(内心的意识行为)、识蕴(判断、分别)。

[75] 遍计:起世俗分别心称为遍计。《藏汉大词典》p10遍计所执色:意识中所现的景物,如梦境中的牛、马、房屋和定境中白骨满地之相。《藏汉大词典》p18

[76] 根本如虚空性。根本智所行境界谛实非有的空性。《藏汉大词典》p990

[77] 后得如幻:修行者出定之后,五根对于五境见闻觉之境象,如观幻术。《藏汉大词典》p914

[78] 根本定:修定时一心专注人法无我空性所引生的禅定。《藏汉大词典》p990

[79] 自性:佛家说宇宙万有,任何事物,若不依因缘条件独立自成有固定恒存的实体者,叫自性。
[80] 四座瑜伽:修观行的佛教徒于黎明、上午、中午及傍晚四段时间中对生圆次第进行相应的修习。

作者: 金刚境    时间: 2010-7-27 15:47

最上三宝我皈依 一切罪业皆忏悔
眾生善根盡隨喜 正覺菩提意中持

正覺妙法及僧伽 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為利益自他故 我今即發菩提心

既發最上菩提心 饒益一切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 為利眾生願成佛
作者: 光耀大千    时间: 2010-9-14 20:22

最上三宝我皈依 一切罪业皆忏悔
眾生善根盡隨喜 正覺菩提意中持

正覺妙法及僧伽 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為利益自他故 我今即發菩提心

既發最上菩提心 饒益一切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 為利眾生願成佛
作者: 阿史罗    时间: 2010-12-28 12:40

皈依三宝修习四无量 发愿行心思彼之功德
观想上师顶礼而供养 念诵三蕴经等忏罪堕
关闭见过善想德艺恩 祝祷而入止于正见中
仍观为佛铃杵真如念 持或信心平合修乐空
三戒律仪上师诸誓句 念想违悖诸业悉忏悔
三乘外内誓句发持心 身财善根施舍尽回向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