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行止趋上之教授 [打印本页]

作者: 绛巴嘉措    时间: 2006-2-25 08:46     标题: 行止趋上之教授

         行止趋上之教授

    莲华生大师以多种不同的身相,庄严,越守而守声闻戒律,以至持明密誓,口传渐道九乘,展示见趋下而行趋上,见行合一之教授,具正遍知之证量,以菩提心重有情甚于己。

    此觉者化身大师对行止之教授,由磋嘉妈结集。

    大师曰:不论汝修外乘内乘,必须先皈依三宝,依所修习之(外、内乘)戒律为基础,向何方而行,便皈依该方之佛菩萨。

    对三宝不舍信心,依当下业力为缘,未来世为佛弟子,是故,供养祈请三宝,殊为重要。

    莲师曰:修十善业道,深信行止取舍,引生黑白果报,如是,汝之行将具大力矣。

    业力不爽故,弃舍一切黑业恶行,对治烦恼,尽力积集福资粮。
不修福者难高洁,积福者情操高尚,一旦自相续持高尚之情操,汝将尽力行善去恶;是故以身、语、意诸方便,精进修福为要。

    莲师曰:修法前,心向无上正觉,发菩提心,为(修行)之要决,发菩提心者生起一切有情平等无偏,悉为我母之觉受,本此而行饶益有情事。

    一切有情,无一未曾为我父母,当尽力饶益,以报慈恩。

    当对一切有情,增长慈悲,不断熏习菩提心:一切行持悉以利他,重视有情甚于自己。

    简言之,修外、内,生圆次第前,坚持先发菩提心,为修持之要点。增长菩提心乃为一切修持之根本。

    莲师曰:欲证正遍知佛陀果位,当熏习了知执着境我,无有自性。

    凡有所行,不论具何功德,当知一切境梦如幻。

    故应依余口授,不着六度大悲,而观现境之空性。

    由观空力,得证六波罗密,与大慧增长,亦如幻化。

    虽修空性定,必须确定此举,能助长善行,对治烦恼。
    于所作善根,应以菩提心,不离六波罗密。
    凡有所作,皆以增善减恶为动机。

    身所作行,令之具善,口所言语,令之具善,意所思念,令之具善。

    简言之,身语意悉全部投入于义利善业,极微之邪恶,亦遮除之。

    倘不以警觉之盔甲自保,烦恼利刃,将断汝上进解脱之血脉,日常四威仪中,以警觉之盔甲自保为要。

    莲师曰:首先,深信因果。

    常念死决定至,此生非常短暂,莫为此生积聚名利。
    常念来生不久,当为未来世之利乐而积聚。
    当下座确认清此点,并准备未来世之资粮,切莫堕于下降轨迹中。

    于任何事,莫自命精通,若存有自以为博学、伟大、高尚之我见,功德不生,是故,断此执着,修持教法,须臾时光,亦毋令荒废。

    对治恶业,应勿存极微之烦恼恶业,当思弃巨如须弥之苦痛。
    疑惑之行,难有成就,继极微之疑惑,亦莫隐藏。
    若未舍我执,纵极微之恶业,仍令衍生恶果。是故遮止恶业为要。

    莲师曰:既受大小乘警句,纵使断命,切勿舍弃。若有损毁,立即忏悔。还净再受极为重要。

    有以誓句既损,意志消沉,所行更趋违越,如有人误堕垢中,立即清洗涂香,以求还净,故当净化愚蒙堕落之行,切勿积聚破誓。

    戒律或誓句退转者,虽退转须臾,亦勿听任,誓如衣白袍,而临于沼,白袍染污矣。故纵誓句清净,乃为破戒者所集,当然,倘汝誓句不净,故更须小心改过。

    任何情况,切勿自以为是。
    莲师曰:凡有所作,皆与法相应,莫作离于福智之行。
    除正遍知佛位,及利乐有情外,无欲无求。
    离诸染者,染者为系缚之根。
    勿批评其它教法,亦勿轻蔑他人,一切教法,究竟勿兮,如盐之“一味”。
    勿批评派乘高低,彼实前后相连,如此途之于旅,级之于梯。
    无神通则无知人之明,故勿批评他人。

    总说,一切有情,自性为自身圆满佛陀,具足证悟体性,故勿批评他人之过失谬见。

    莫检讨他人之不善,当检讨如何改善自己。
    莫检讨他人之不足,当检讨自己之不足。
    恶之至大者,为执着宗教偏见,对他人心意,毫无认识,而胡乱批评,如此偏见应舍之。
    莲师曰:以自无始以来,虽已轮回多世,并未成就自利利他,此生,汝当即身成就二利。

    汝过去虽多次转世,惟无缘接触佛法,只是于有坏轮回黑狱,愈陷愈深,此短暂一生,幸遇圣法,当全心投入大乘教法。

    当与善业增长者为伴,舍恶业增长之友。
    心有渴求,烦躁不安,如狗如鬼,切勿如是,当以方便对治,安闲而住,若以渴求自缚,恶行先乱自心,继乱他心,恶业积聚矣。

    若以极微之不适为苦,彼将增盛为痛。
    自心若不能安闲而住,难寻快乐。
    切勿自怜过去苦况,过去者,好坏皆成过去,亦莫期待未来之苦况。
    不论面临哪种痛苦,当一次次、一次次的鼓起勇气面对,切勿屈服。
    若不对治自心,苦痛难息。
    放松汝心,自然安住,离诸整作,任运转之向善。
    莲师曰:修持佛法时,以身语意善业回向有情为要。

    先自细事开始,间或自省,可有偏于自利,若存丝毫自私,亦难以成就,故此,确定不为自利所染为要。

    大小乘之分,在发菩提心,此由大悲分,不由见分,是故,当持平常心,而修大悲。
    自利利他故,永弃轮回苦果。
    反复薰习出离轮回之觉受。

    先观一切有情如己,次观有情之苦即自己之苦,最后观有情重于自己。

    修习大悲,任运自然而行利生事。
    大乘之义为以他人为重,而非以己为重,追求自乐而忽略有情之苦痛。
    莲师曰:倘修善、悲、菩提心,则将不堕三恶趣,再者,有当下起,永不退转,此即余之口授。

    任往何处,菩提心住心,永不分离。

    任行何事,熏习为利他之行,如是修以他人为重,则将获无量功德,三昧耶誓句无有损堕。

    所有世出世悉地,由自相续生起菩提心而来,此即余之口授。

    莲师曰:不依空性调心,或依有相调心,若修持不能有效对治烦恼、或希惧,即为谬法。不能抵消烦恼者,为堕入轮回之因。

    若汝闻、思之教授,能有效对治烦恼,有助自身生起正法者为无谬大乘教法。

    汝纵自称博学、深思、专修,倘动机在于世间八法,所修行者,名为黑法。
    修显现如幻,遮止汝之执着增盛为要。

    大瑜珈士含义不外是离诸执染者。

    莲师曰:一切有情利乐之报,为佛陀之教法,是故,当钻研经续,谛听大师开示。

    行止之苦乐果报,成长如种子,是故,善恶之行,当善巧分别之。
    不留心誓句,则坏修行之根,小心保护三昧耶誓句如目。

    不论何种修持,无信则徒劳,所作无效益,是故,离诸疑惑不信,为行之要点。

    莲师曰:有自称密乘行人,而行止粗鲁,此非密行人所应为。
    大乘之义为无分大悲,关护有情。
    自称密行,而不抑恶行善,殊为不足,一切密行人,当修大悲为要。
    大悲不从自相续生起者,纵自称密行人,已转为邪见外道。

    莲师曰:密咒即是大乘。大乘义为利他,为利他故,汝需证取三身果位;为证三身果位故,需积聚二资粮;为积聚二资粮故,需修菩提心;汝需生起圆满之道,合一而修。

    无论如何,密行人缺乏菩提心,则完全不是大乘之根,亦非修大乘者。

    莲师曰:密咒与般若乘,名虽为二,而毕竟为一。见行若缺其一则迷途,转入声闻(乘)而已。故当见趋下,而行趋上,无二合一而行,殊为重要,此乃余之口授。
                             三昧耶
                 行止趋上之教授圆满。
                 兔年季夏月初八日,承命结集于瞻部上茅蓬
                       宝之印  藏之印  托付之印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