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典譬喻经全集
[打印本页]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2:52
标题: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佛典譬喻经全集
作者:王文元
序
王文元
佛典中的譬喻经(以譬喻故事彰显佛理的经文)共有五部,分别为:
一、西土贤圣集、吴康僧会译的《旧杂譬喻经》两卷;
二、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的《杂譬喻经》(又名《众经撰杂譬喻经》)一卷;
三、失译的《杂譬喻经》两卷;
四、后汉支娄迦谶译的《杂譬喻经》一卷;
五、僧伽斯那集撰、求那毗地译的《百喻经》四卷(或作五卷)。
以往都是单独刊印,或前四种合辑为《杂譬喻经》,本书首次将这五部譬喻经合为全集,重新译成白话文,并加注释与点评,以飨读者。
譬喻的形式由释迦牟尼首创,他在舍卫城为胜光王(波斯匿王)讲了佛教史上的第一个譬喻:
从前有一人获罪于王,畏罪潜逃,国王命令一只醉象(后世传诵或绘画时多以虎代象,称为无常虎。)追他,这个人惊慌之中,堕入枯井,身体在半空时他发现井底有凶恶的龙,吐出毒汁,旁边还有五条毒蛇。于是他抓住一把草不放,免于坠井。可偏巧此时有黑、白二只老鼠啃他手中的草,草就要被啃断;醉象在头上,时刻准备用鼻子袭击他。就在恐怖万状时,又有了新情况,他头顶上有一棵树,树上有蜂窝,蜂蜜滴滴答答落到这个人的口中,甘甜清爽,使他暂忘危险处境。
这个譬喻被收入《维摩诘经》卷二,题目为《是身如丘井》。义理寓于故事,通过故事阐发佛法,避免了单纯说理的枯燥乏味。这个譬喻巧妙地以井喻生死,以醉象喻无常,以毒龙喻恶道,以五毒蛇比喻五阴,以腐草比喻命根,以黑白二鼠比喻黑月与白月(印度历法按照月之盈缺将每个月分为黑月、白月两部分:自满月之翌日至新月前日之前半月,称黑月;从新月至满月之后半月,称为白月。),以蜜滴比喻五欲之乐,以罪人得蜜滴而忘危险处境比喻众生得五欲之乐而不畏诸苦。佛教义理——生死、无常、欲、乐等——被赋予十分形象的阐释。读后或许仍然不理解佛教概念,但一定能理解这些概念所表达的精神实质。这就是譬喻神奇的功效。
《杂譬喻经》中的故事大抵与《是身如丘井》的故事相类。有些譬喻在惊险、奇特与悬念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
譬喻的目的何在呢?康法邃做了如下总结,或可解疑:
《譬喻经》者,皆是如来随时方便四说之辞,敷演弘教训诱之要。牵物引类,转相证据,互明善恶罪福报应,皆可寤心,免彼三涂。如今所闻,亿未载一,而前后所写,互多重复。今复撰集,事取一篇,以为十卷。此次首尾,皆令条别,趣使易了,于心无碍。愿率土之宾,有所遵承,永生福堂,为将来基。 (《譬喻经序》载《出三藏记》卷九)
佛教理论分为经、律、论三部分。佛所说为经,宗教仪式或僧侣行为规则为律,对经的阐释为论。佛灭后一百年中,小乘经增加了新的内容——譬喻经,被列为十二部经(十二部经:一切经教的内容分为十二类,叫做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之第七类。公元五世纪正是印度寓言文学的高峰期,寓言以经、以申教诫成为当时的传统。不唯佛教,就整个文学而言,寓言体也是当时印度文学的主打文体。当时最流行的文学作品《五卷书》,就是婆罗门学者编撰的旨在教授贵族子弟的寓言集,流传极广。佛教人士迎合潮流,将佛理寓于故事中,以教化信众,完全是顺理成章之事。当时有五大论师,世喻如日出,明导世间,故称日出者,又称譬喻师。譬喻师为经部之异师,鸠摩逻多造喻鬘论,广说譬喻,故称为最早的譬喻师。佛陀提婆(觉天)继承鸠摩逻多之说,亦被称为譬喻师。《百喻经》之后,很少再出现专门以譬喻结卷的经论,但许多经论中却包含譬喻,使佛经形成鲜明的风格,迨至今日,此风未变。
《杂譬喻经》与《百喻经》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多是“如来随时方便四说之辞”。也就是说,多是根据佛的事迹或佛所说的话写成。释迦牟尼、大迦叶、阿难、目犍连、舍利佛、阿育王、四大天王等都经常出现在经文中。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故事就是他们生前及其前世事迹的再现,只不过将他们神话罢了。《百喻经》多为后人根据民间传说或其他经文中的故事演绎出来的,佛菩萨并不出场。《百喻经》,最早叫做《痴花鬘》,后有《百句譬喻经》《百句譬喻集经》《百譬经》《百喻集》等多种书名,收入《大藏经》第四册,为公元五世纪印度大乘法师僧伽斯那(梵文San%ghasena)所集,梵文本已经散轶。
僧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中印度人。他于南齐建元初(479年)来中国的建业(今南京),住毗离耶寺,永明十年(492)九月十日译出此书,同时还译出《须达长者经》及《十二因缘经》各一卷。后于建业止观寺摄受徒众,中兴二年(公元502年)于止观寺圆寂。
《百喻经》收录的九十八个有关善恶罪福报应的譬喻故事,多取自于民间,加工之后增添了寓言色彩,是为易于阐释佛教的基本教义。《百喻经》多以民众为读者,兼有劝谕外道教徒、出家者、国王的目的。
近代与现代,出现过多种《百喻经》译本,兹举其荦荦大者:
1914年由鲁迅出资六十大洋在金陵刻经处刻《百喻经》上下卷,由鲁迅断句。
1926年王品青校订改名为《痴花鬘》在上海刊行,鲁迅为作题记:“尝闻天竺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经中亦随在可见。明徐元大辑《喻林》颇加搜录,然卷帙繁重,不易得之(按:《喻林》分五百八十门,采《百喻经》五十喻,收入二十七门中)。佛藏中经,以譬喻名者,亦可五、六种,惟《百喻经》最有条贯。……王君品青爱其设喻之妙,因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又缘经末有‘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花鬘》竟’语,即据以回复原名,仍印为两卷。尝称百喻,而实缺二者,疑举成数,或并以卷首之引,卷末之偈为二事也。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于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今则已无阿伽陀药,更何得有叶裹?出离界域,内外洞然,智者所见,盖不惟佛说正义而已矣。”
署名“雪峰(冯雪峰)述”的《百喻经故事》,只留“喻”的部分,删除了“法”,并改为通俗语体于1949年、1957年、1980年三次印刷发行。
譬喻经的每篇都分为喻与法两部分。“喻”是简短的寓言故事,“法”是故事所显示的教诫。有些故事荒诞可笑,甚至违反逻辑,读者尽可不去理会,读后能有所悟才是目的。
为使读者便于理解经文,特将关于譬喻的一些问题做一简单说明。据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师子吼菩萨品》所载,譬喻被分为八种:
一、顺喻随顺世谛,自小而大,次第作喻。如佛所说:天降大雨,壕沟必满;壕沟既满,小坑随之亦满;小坑既满,小河亦满,继之大河满,大海满。
二、逆喻以果推因,由末究本,逆于事物生起之顺序所作譬喻。
三、现喻以当前之事实所作譬喻。佛说:众生心性,犹如猕猴。猕猴之性,舍一取一……这是典型的现喻。
四、非喻以假设之事件作譬喻。比如南本《涅槃经》把生老病死比喻为山:“有四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
五、先喻先举譬喻,后举法义。例如人因贪求漂亮的花,欲取之而为水所淹。以此比喻众生因贪受五欲,而为生死之水所淹没的法义。
六、后喻即先说教法,后举譬喻。
七、先后喻指如来开示众生,先后所说皆是譬喻。比如佛先说过“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亦复如是”,后又说“如骡怀妊,命不久全”此为先后喻。
八、遍喻。谓如来说法,从始至终,全部假藉譬喻而彰显其理。如: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罗树,其根入地,深五由旬,枝叶四布,叶熟则黄,黄必堕落,落必变色,变必生疱,疱必生觜,觜必开剖。开剖之时,香气周遍,光明普照,诸天随见即生欢喜,夏三月时,在下受乐。
这些譬喻方式中以“现喻”最为常见,经常为释迦牟尼所用。佛的智慧在很大意义上表现在现身说法,随机应变。
佛经譬喻最多的是设喻说明万法皆空。用来比喻无常的什物大约有十种:
一、聚沫譬喻有为法之无常。《维摩经方便品》:“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二、泡比喻世法虚假不实,风拂便灭,犹如泡沬与影像。
三、炎涅槃之猛炎,能烧尽生死。
四、芭蕉芭蕉本危脆之物,开花结果后即枯。人身亦不坚实,非要贪求名利,则自陷于罪,亦陷他人。
五、幻一切事象皆无实体性,唯现出如幻之假相。
六、梦据巴利经典《弥兰王问经》载,出现梦的原因有风病、胆汁病、痰病、神鬼之诱引、习惯、前兆等六种,其中仅前兆所梦为真,其他皆是虚妄。
七、影影自实体生而无实性,故有此喻。
八、响深山空谷中,依声而生之响音。
九、浮云浮云聚散不定,变幻莫测,以此比喻人身须臾变灭。
十、电电之为物,忽生忽灭,以喻世相之无常迅速。
以上比喻有些微小区别:聚沫、泡、响着重比喻外实内空的虚相;炎着重比喻无常之坚固之猛烈;芭蕉着重比喻身体之弱不堪一击;幻、梦、影着重比喻变幻无常;浮云着重比喻不定,无法捉摸;电着重比喻迅疾,言一切有情之物都是过客,不能久留。
佛教的目的是什么?一言一蔽之,就是通过修行增加智慧,进而解脱痛苦与烦恼。这恐怕也是譬喻师写经的目的。想通过读譬喻经完全解除烦恼甚至获得解脱,似乎不现实,但如果说通过读譬喻经增加一些智慧,学到一些摆脱烦恼的方法则完全可能。佛教重视功德追求善报,与儒家重视道德追求名检(名节)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是儒家与释家可互相兼容的最主要原因。但学儒与习佛断然不同,不了解这一点,必然事倍功半。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佛家讲权变,不守成规,而儒家则相对保守。中国人把佛教文化引进来,视为己出,把它改造成本土文化之一支,目的之一就是取其权变之智慧。初上佛道的朋友读佛经总会遇一个莫大困惑:佛法不一,彼时彼说,此时此说,不知所从。这是因为,佛教允许后人对佛经提出异样的读解,佛教把异样的解读称作方便或不了义,用专业术语说就是“诸经中宣说世俗等事,或说厌离生死,欣求涅槃等,种种文句差别,不为究竟显了,名不了义。”(《三藏法数》。)意思是,对于诸如“厌离生死,欣求涅槃”这样事情,可以出现文字上不同的表述。这叫做“权智”(权变之智慧)。权智是佛教的“二智”之一。与权智对应的是“实智”。实智是真性之智,权智是相机说法、方便行事之智慧。佛教特别重视善巧方便,许多譬喻都是批评缺乏随机应变智慧的蠢人的。
总的说,佛教修行有戒、定、慧等三学;有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正道;有苦、集、灭、道等四谛……向有“佛教八万法门”之说。这些常见修行科目,譬喻经大多涉及到了。后来的事实证明,大小乘之分的意义并没有最初想像的那么大,所以不必对乘别过于在意,关键是理解佛教的义理、戒规、演变及各种方便之说。
佛学属不属于哲学,一向有争议。暂且将争议放置一边,毋宁说譬喻经更具心理学与伦理学性质。释迦牟尼涅槃后的佛学回避哲学家通常格外关心的物质本源问题,主张世界万物及人之身体,均由四大(地、水、火、风)组成,把物质世界称为色法(总称物质之存在。泛指有质碍之物,即占有一定之空间,具有自他互相障碍,及会变坏之性质者。)。色分为“能造色”和“所造色”(地、水、火、风等四大种具足五因(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能造作诸色,故称为能造;其他一切色法皆四大种所造作者,故称为所造。一切有部称四大种为能造,五根五境及无表等十一种色为所造。又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大众部以四大种为能造,四尘(除声之外)为所造。另如成实论则以四尘为能造,五根为所造,四大种通于能造所造。)两类,四大为能造色,其余一切物质为所造色。四大为谁所造?释迦牟尼涅槃后的佛教各宗均避而不答。他们回避自我的根本意义,把论锋直接转向“我所”(我所具有的观念),转向诸法(万物)皆空。
既然诸法皆空,人与物的关系当然要靠“心”连接,如《密严经》所说:“内外一切物,所见唯自心。”;也如惠能所说:“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有人把这种见解称作“唯心主义”,那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理解,是不了解佛教本质所致。佛教——包括禅宗所主张的“除去诸法,唯留其心”,乃是一种心理学的策略(或曰人生态度),而非单纯哲学上的终极拷问。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会变坏,都会逝去,都会灭相(形象彻底消失),而且社会越发达,科学越发展,诸法的灭相就越明显(今天的“相”取代昨日的“相”只完成于瞬间),人成为万花筒般的诸法灭相过程的看客。如果人再不用心去体味世态,人生就真的什么意义也没有了。佛教发展到禅宗并非偶然,正如农耕社会发展到工业化社会,是一种历史趋势,而非人为选择。禅宗认为,唯有心可以通过自证(现代社会,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越来越少,自证因之而弥足珍贵)摆脱诸法无常的无情摆布,当然这种摆脱完全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并非实在的摆脱。
也许有人质疑:心理上的摆脱与阿Q精神何异?
我会这样回答:诸法皆空的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物理学关于时间的定律决定了任何物都不能脱离时间而独立存在;物理学的穆菲定律揭示:一切新物都会变旧,直到消亡。所以,任何物都不能以绝对自由的状态存在,物不过是因缘和合的过程,凡夫误把过程当作结果,过于看重物的实相)。心理有可能超越时间,超越诸法,超越自我,人把握不住时间,但可以在心中建立一个比实际物质世界稳定的虚拟世界,使人一方面生活在捉摸不定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将精神寄养在相对稳定的虚拟体系中,以滋养心灵的寒荒。
佛教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称作心所有法(即“心数法”),共有五十一法。其中遍行(普遍的心理活动)五,别境(特定境界引起的心理活动)五,善心所(今世他世,皆受其益的心理活动)十一,烦恼(有情之身心发生恼、乱、烦、惑、污等精神作用)六,随烦恼(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二十,不定(谓实犯与否及所犯何戒犹未审明)四:
遍行五法触、作意、受、想、思;
别境五法欲、胜解、念、定、慧;
善心所十一法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烦恼六法贪、嗔、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不定四法睡眠、恶作、寻、伺。
佛教的修行就是围绕五十一法展开的,使用的方法主要有戒行(持戒行为)、苦行(适当接受生活苦难)、布施(为的是让人远离贪心)、行佛(即行佛威仪,修行者须于日常之行住坐卧中,起崇仰畏敬之念,正其仪容举措,一一方正合宜而心无动乱,以示现佛之威仪)、去执(去掉对一切事物、理论、思想以及意见等的固执成见)、去行(为往生净土而修诸种善行)、称念(口中称诵佛之名号,心中亦同时念佛)、自恣(于自恣日尽量揭发己罪进行忏悔)、自证(由自力证悟第一义之真理)、助行(为成正行而兼修其他)、证果(以正智契合真理,进入佛、菩萨、声闻、缘觉等之果位)、灭度(命终证果,灭障度苦,永灭因果,开觉证果)……
譬喻经中出现许多蠢人与凡夫,可以将这些人的愚蠢原因分为三类:
第一类由烦恼(贪、嗔、痴、慢、疑、我执、边见、见取等)产生;
第二类由恶行(悭吝、犯戒、邪命、懈怠等)产生;
第三类由不谙佛法产生。
读者可以从中仔细体味人生,增长智慧。
譬喻经中的故事错综排列,并没有逻辑顺序,这本身也符合佛叙事原则——随缘说法(随闻、觉、知而起诸言说,不拘一格),随方因便,以利导人。非要甲乙丙丁地摆出风雨不透的严密体系,那就不是佛教了。最初接受的内容并不一定浅显,后面的经文也未必艰深。艰深还是浅显,完全在于习佛者自身,方法得当,心印广开一切法门,则越学越易;反之,以“我执”学佛则越学越难——效果完全取决于心。心诚则灵用在此处再适合不过了。这些有情节故事的经文,很容易让读者接受,至于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故事所揭示的“法”,主要凭根性,在多大程度上轨之则之主要凭悟性。读罢全经,一无所获,也无大碍,至少称念了佛的名字,按照净土宗,称念佛,死后可入极乐净土。完全不信佛的人不妨把譬喻经当故事读,它言简意赅,情节荒诞,总比冗长乏味的小说好读些。
对于习佛者而言就不是这样简单了,与其专注于“喻”,不如专注于“法”,因为譬喻经中的“法”是全篇精华所在。
出家人毕其一生,勤力精进尚且未必有成,何况芸芸众生,单桨独舟,荡于佛海,能达彼岸否,实是疑问。正因为如此,佛才才打比方,作譬喻的,为的是使习佛者见烟知火,闻一知十。学佛先读譬喻经不失事半功倍之法。佛菩萨并未直接说法,但佛理寓于“喻”(经文前半部分)而总结于“法”(后半部分),即使外行也一读即知。
点评乃是我的一孔之见,由于本人对于佛学下功夫还不够多,理解也还不够深,希望读者权把它当作先入佛门的人为后学者引引路径,心在扬善,决不敢逞能于前辈。不佞多有心冰未解之处,哪位佛陀、菩萨、罗汉、比丘、男女居士不吝赐教,纠纆讹谬,解我妄执,再造之恩将永铭天人。
戊子仲夏于北京社科院哲学所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2:55
旧杂譬喻经(吴天竺三藏康僧译)
卷上
(一)萨薄降鬼喻
昔无数世有一商人,号曰萨薄。时适他国卖赍货①。所止近住佛弟子家。佛弟子家时作大福安施②,高座③众僧说法,讲论罪福、善恶由心、身、口④所行及四谛⑤、非常⑥、苦空⑦之法。远道贾人时来寄听,心解⑧信乐⑨,便受五戒⑩,曰优婆塞⑾。上座⑿以法劝乐之言:“善男子护身口、心十善⒀具者。戒有五神,五戒有二十五神,现世卫护令无枉横,后世自致无为大道⒁。”
贾人闻法,重喜无量。后还本国,国中都无佛法,便欲宣化⒂。恐无受者,以所受法教化父母、兄弟、妻子及诸中外⒃,皆便奉法。
去贾人土千里有国,民多丰乐,宝物饶好。二国否塞⒄,绝不复通百余年中。所以故,有阅叉⒅居其道中,得人便啖,前后无数,是故断绝,无往来者。贾人自念:吾奉佛戒,如经所道,及有二十五神见助不疑,听彼鬼唯一人耳,吾往伏之必获也。时有同贾五百余人,便语众人:“吾有异力,能降伏鬼。汝等能行诣彼者不?及有大利。”众人自共议:“二国不通,从来大久,若得达者,所得不訾⒆。”便相可适,进道而去。
来至中路,见鬼食处,人骸骨发狼藉满地。萨薄自念:鬼神前后所可食人,今证验现。我死职⒇,当恐此众人,便语众辈:“汝等住此,吾欲独进。得胜鬼者,当还相迎;不得来者,知为遇害。便各还退,勿复进也。”于是独前。
方行数里,逢见鬼来。正心念佛,志定不惧。鬼到问曰:“卿是何人?”答曰:“吾是通道导师也。”鬼大笑曰:“汝闻我名不?而欲通道。”萨薄曰:“知汝在此,故来相求,当与卿斗。若卿胜者,便可食我。若我得胜,通万姓道,益天下利矣。”鬼言:“谁应先下手乎?贾人言:”吾来相求,故应先下。”鬼听可之。以右手叉之,手入鬼腹,坚不可出;左手复打,亦入。如是,两脚及头都入鬼中,不能复动。于是阅叉即以颂(21)而问曰:
“手足及与头,五事虽绊羁。
但当前就死,跳踉(22)复何为?”
贾客偈答(23):
“手足及与头,五事虽被系,
执心(24)如金刚(25),终不为汝擘!”
鬼复说偈:
“吾为神中王,作鬼多力旅(26),
前后啖汝辈,不可复称数。
今汝死在近,何为复谄语?”
贾客偈答:
“是身为无常,吾早欲弃离。
魔今适我愿,便持相布施。
缘是得正觉(27),当成无上智。”
鬼说偈归依:
“志妙摩诃萨(28),三界(29)中希有。
毕为度人师,得(30)备将不久。
愿以身自归(31),头面礼(32)稽首(33)。”
于是阅叉前受五戒,慈心众生(34),即为作礼,退入深山。萨薄还呼众人,前进彼土。于是二国并知五戒十善降鬼通道,乃识佛法至真无量,皆共奉戒,延敬三尊(35),国致太平。后升天得道,乃五戒贤者直信之恩力也。
佛告诸比丘(36):“时萨薄者我身是。菩萨行尸波罗蜜(37),所度如是。”
(
注释
)
①赍(jī)货:携带货物。
②大福安施:布施的一种。布施是佛教徒的重要功德之一,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三种。大福安施属于法布施。
③高座:说法者常常坐在高处,故以高座指谓有道行有威望的和尚。
④心、身、口:心之所思、身之所作、口之所语,为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业”是行为、所作、意志等身心活动,业为产生果报的原因。“果报”即由过去业因所招感之结果,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⑤四谛:指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的真理。苦,泛指身心苦恼之状,世俗的一切在本质上都是苦的,苦谛是对苦的正确认识;集,招聚之义,集谛是对世间人生诸苦根源的正确认识;灭,即寂灭,灭谛是指通过认识所有苦的原因来消除所有的苦;道谛是关于八正道之真理,依此修行,则可超脱苦、集二谛,达到寂静涅槃之境。八正道即正见(正确的知见)、正思惟(正确的思考)、正语(正当的言语)、正业(正当的行为)、正命(正当的职业)、正精进(正当的努力)、正念(正确的观念)、正定(正确的禅定)。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为小乘的最高果位;乘,运载之义)。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佛教大小乘各宗共修、必修之法。佛说四谛是要众生了知四谛的真理,断烦恼证涅槃,若专修四谛以求涅槃者,一般称其为小乘声闻人(“声闻”指闻佛之声教而悟道的出家弟子)。
⑥非常:即“无常”,梵语anitya,与“常住”对应。谓一切有为法生灭迁流而不常住。一切有为法皆由因缘而生,依生、住、异、灭四相,于刹那间生灭,而为本无今有、今有后无,故总称无常。
⑦苦空:苦是说人生短暂,今日、去日都有无量诸苦;空指缘起性空,法(实相)为众缘和合而成,并无真实的自体(无我)。
⑧心解:本义系指心由一切束缚中解放;谓因此心离于贪爱之缚,而得解脱,亦称心解脱。
⑨信乐:听闻、信仰佛法,因而产生爱乐之心。
⑩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些戒律是最基本的,要求优婆塞(居士)必须做到,修行层次越高戒律越多,越严。
⑾曰优婆塞:曰,原本作“白”。优婆塞,指在家亲近奉事佛、法、僧、受持五戒之男居士。
⑿上座:指高僧大德或资历很老的和尚。
⒀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chēnhuì)、不邪见。
⒁无为大道:即无为法,无因缘造作的理法,也就是无生灭变化而寂然常住之法。涅槃的别称。
⒂宣化:宣扬教化。
⒃中外:表亲。
⒄否(pǐ)塞:阻隔。
⒅阅叉:梵文yasksa的音译。亦作药叉、夜叉,天龙八部之一,伤害人畜之恶鬼。
⒆訾(zī):通“赀”。计量。
⒇死职:死于职守。有些版本把“我死职当恐此众人”断句为“我死职当,恐此众人”,不妥。
(21)颂:通偈(jì),又称偈颂。和尚念的词句,似诗歌,多一语双关,富于哲理性。
(22)跳踉(liáng):跳跃。
(23)贾客偈答:与下文“鬼复说偈”、“贾客偈答”等均据《资福藏》本校补。
(24)执心:执意事物而不离心。
(25)金刚:金中最刚之义。经论中常以金刚比喻武器及宝石。以金刚比喻武器,因其坚固、锐利,能摧毁一切,且非万物所能破坏;以金刚比喻宝石,取其最胜之义。
(26)力旅:旅通“膂”。即体力。
(27)正觉:无上正等正觉、阿耨(nòu)多罗三藐(miǎo)三菩提之略称。意指真正之觉悟。成佛亦叫正觉。
(28)摩诃萨:即摩诃萨埵,梵语maha^sattva,译为大心,或大有情,指有成佛之大心愿的众生,亦即大菩萨。
(29)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为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常与帝释天战斗的鬼神)、人间及六欲天之总称,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之;色界位于欲界之上,为离欲的众生所居,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禅十八天皆属之(此界之天众无男女之别,其衣系自然而至,而以光明为食物及语言);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四空天属之(此界无一物质之物,亦无身体、宫殿、国土,唯以心识住于深妙之禅定)。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
(30)得:通“德”。
(31)自归:即“三自归”,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32)头面礼:“头面礼足”之简称。以头亲尊者之足,佛教之最尊崇的礼节。
(33)稽首:叩头。
(34)慈心众生:信佛者有慈悲心称慈心众生。
(35)三尊:佛、法、僧。
(36)比丘:男性出家修道者,俗称和尚。
(37)“菩萨”句:“菩萨”,梵语Bodhi-sattva(菩提萨埵)的音译之略,意译“觉有情”,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人。或译为“大士”,即“发大心的人”。原为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旧译“义成”),姓乔答摩(瞿昙);因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其他称号有佛陀(觉者)、世尊、释尊等)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广泛用作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尸波罗蜜”,梵语si^la-pa^ramita^的音译;“尸”亦译“尸罗”,意为“戒”;“波罗蜜”意为完成,即达到解脱彼岸;“尸波罗蜜”即“尸罗波罗蜜”,六波罗密之一,亦即六度中之“持戒”。
(
今译
)
很久以前有个商人,名字叫萨薄。有一次他去别的国家做生意,投宿在附近的佛门弟子家。那天,正赶上他们家举行“大福安施”的法会,众多高僧大德说法,讲论罪福、善恶皆由人的心、身行、口言造成以及及四谛、非常、苦空的道理。远来的商人旁听,顿悟并产生了信仰爱乐之心。他受五戒,成为了一名居士。大德高僧以佛法劝勉他:“善男子应该维护身、口、心,应该做到十善。每持一戒有五位神保佑,五戒就有二十五位神。这些神现世可以让人免遭冤枉和横祸,后世则可以达成佛道。”
商人听到佛法无比欢喜地回国了。他的国家没有佛法,他就宣讲佛法。担心大家不接受,他就先讲给父母、兄弟、妻子及亲戚,让他们信佛。
在商人的家乡千里之外有一个国家,人民富足,物产丰富。两个国家隔绝而无交往已有一百多年。原因是有一个阅叉魔鬼住在中途,遇到人便吃,先后被他吃掉的人不计其数。商人思忖道:我如佛教导的那样遵奉佛戒,一定会受到二十五位神的保佑。听说阅叉鬼只有一人,我去降伏他,一定获胜。当时与他一起经商的有五百多人。于是他对众人说:“我有神力,能降鬼怪。你们想去那个国家吗?到那个国家一定赚大钱的。”众人议论说:“两国不通往来已久,若去那个国家确实可得大利。”就同意一起上路了。
走至半路,见到阅叉鬼吃人所剩的尸骸、骨头、毛发狼籍。萨薄思忖:听说鬼阅叉食人,现在验证了。如果我死于搏斗,会吓坏大家。便对众人说:“你们在此等候,我独自去。若我战胜阅叉鬼,我回来迎你们;如果我没有回来,就是我遇害了,你们便回家,不要再去了。”于是他独自迎战阅叉鬼。
刚行几里路,便遇到阅叉鬼走来。他正心念佛,毫无畏惧。阅叉鬼问他:“你是什么人?”萨薄回答:“我是开通道路的向导。”鬼大笑说:“你听说过我的大名吗?你竟想开通大路。”萨薄说:“我知你在此,特意见你,好与你相斗。如果你胜,你可以吃掉我。如果我胜,道路归于万民,利益归于天下。怎么样?”鬼说:“谁先下手?商人说:”我来约你,该我先下手。”阅叉鬼同意了。他先将右手插入魔鬼的肚子里,吸在阅叉鬼肚子里拔不出来;再用左手去打,结果一样。这样,萨薄的两脚及头都被吸入魔鬼肚中,动弹不得。
于是,阅叉用偈颂的形式向商人发问:
“手足与头颅,五体被束缚。
明明是送死,挣扎又何为?”
商人也用偈颂的形式回答说:
“手足及头颅,五体虽被缚,
心坚如金刚,终不为汝俘!”
阅叉鬼说:
“我为神中王,旅力大无边。
吃人有多少,无人能知晓。
死神在眼前,何为佛法辩?”
商人说:
“身体为无常,早就想抛弃。
你今随我愿,愿将它布施。
死而得正觉,成就我佛智。”
阅叉鬼听罢皈依,说:
“高僧大菩萨,世中实希有。
终为度人师,德行将完备。
在此愿皈依,受我头面礼!”
就这样,阅叉上前接受五戒,悲慈的萨薄亦施礼,阅叉退回深山。萨薄回来招呼众人,前去那方国土。这两个国家的子民都知道了萨薄用“五戒”、“十善”降伏阅叉、开通道路的事情,感受到佛法无边的威力。他们也都奉持戒律,敬佛礼僧,国家太平。后来萨薄得道升天,这是持戒高僧虔诚信仰的恩德威力所致啊。
佛告诸位比丘说:“当时的萨薄就是我。菩萨就是这样持戒修行,超度众生的。”
(
点评
)
萨薄降鬼的故事跌宕起伏,感人至深。萨薄这个普通商人由无信仰到有信仰,由有信仰到得道,由度人到度人,由度人到成佛,中间贯穿一个诚字。他以诚心观看法事,以诚心接受五戒,以诚心接受上座高僧的劝言,以诚心宣扬教化,以诚心救人危难,以诚心度恶魔,取得巨大成功。佛法无边,就是爱的力量无边。这种爱能被善良的人接受,也能感化恶人。萨薄前去与阅叉鬼搏斗,根本就没有打算进行武力角逐,他知道那样无济于事。萨薄通过“五戒”、“十善”感化阅叉鬼,最终如愿以偿。
印度有非暴力抵抗(以德服人)的传统,直至现代,这个传统仍然未泯灭。半个多世纪前,圣雄甘地(1869——1948)就是非暴力主义的英雄,他早年曾在南非进行反种族歧视运动,提出“非暴力抵抗”的著名口号。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甘地在印度倡导与英国殖民政府的“不合作运动”,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功。一天,甘地遭遇一个年轻歹徒,歹徒一手掐住他脖子,一手持刀就要行刺。情况万分危急。然而,甘地不惊不慌,向歹徒投以温和的善意,歹徒反而失常,先是嘴唇与手指颤动,后来全身都在颤抖,思想终于崩溃。暴力对歹徒是无效的,但他抵挡不住善意的目光,他不能动手去杀从容镇静、面带微笑的人。
这个歹徒不是与阅叉鬼有几分相似吗?甘地不就是萨薄的再现吗?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2:58
(二)孔雀王喻
过去无数劫①,尔时有孔雀王,从五百妇孔雀相随。经历诸山,见青雀色大好,便舍五百妇追青雀。青雀但食甘露好果。
时国王夫人有疾,夜梦见孔雀王,寤则白②王:“王当重募求之。”王命射师,有能得孔雀王来者,赐金百斤,妇以女女之。
诸射师分布诸山,见孔雀从一青雀,便以蜜麨③处处涂树。孔雀日日为青雀取食。如是玩习,人便以蜜麨涂己身。孔雀便取蜜麨,人则得之。语人言:“我以一山金相与,可舍我。”人言:“王与我金并妇,足可自毕④已。”便持白王。
孔雀白大王:“王重爱夫人,故相取。愿乞水来咒之,与夫人饮、澡浴。若不差⑤者,相煞⑥不晚。”王则与水令咒,授与夫人饮,病则除。宫中内外诸有百病,皆因此水悉得除愈。国王人民来取水者无央数,孔雀白大王:“宁可木系我足,自在往来湖水中,方⑦咒令民远近自恣取水。”王言:“大佳”。则引木入湖水中,自极制⑧,方咒之。人民饮水,聋盲视听,跛伛皆伸。孔雀白大王:“国中诸恶病悉得除愈,人民供养我如天神无异,终无去心。大王可解我足,使得飞往来入,入湖水中,瞑止此梁上宿。”王则令解之。
如是数月,于梁上大笑。王问曰:“汝何等笑?”答曰:“我笑天下有三痴⑨:一曰我痴,二曰猎师痴,三曰王痴。我与五百妇相随,舍追青雀,贪欲之意,为射猎者所得,是为我痴;射猎人我与一山金不取,言王当与己妇并金,是射猎者痴;王得神医,王、夫人、太子、国中人民诸有病者悉得除愈,皆便端正⑩,王既得神医而不牢持,反纵放之,是为王痴。”孔雀便飞去。
佛告舍利弗⑾:“时孔雀王者,我身是也;时国王,汝身是;时夫人者,今调达妇是;时猎师者,调达⒀是也。”
(
注释
)
①无数劫:佛教认为从天地生成到毁灭为一劫,无数劫,极言时间之长。
②白:陈述。
③蜜麨(chǎo):蜂蜜拌炒面。麨,炒面。
④自毕:终生满足。
⑤不差:差通“瘥(chài)”,病愈。不差,病不愈。
⑥煞:同杀。
⑦方:那时。
⑧自极制:极力控制自己。
⑨痴:三毒(贪、嗔、痴)之一。痴的意思是不能理解佛教义理。
⑩皆便端正:容貌都变得端正美丽。
⑾舍利弗: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善解诸法,智慧第一。
⑿调达:佛经中破坏佛法的代表人物。
(
今译
)
在遥远的过去,有个孔雀王,身边有五百孔雀夫人跟随。飞过众山,见到一只青雀,很有姿色,就抛弃五百夫人去追青雀。这只青雀很讲究,饮甘露,吃最好的果子。
当时有一个国王,夫人患病,夜里梦见孔雀王。梦醒之后她对国王说:“请大王悬重赏,我要得到孔雀王。”国王向射师发令:有能得孔雀王的,赐黄金百斤,并把女儿嫁给他。
众射师分布各山,看见了孔雀,身边还有一只青雀相随,射师们便把蜜麨涂抹在各处的树木上。孔雀天天为青雀取食。孔雀习惯了涂抹在树上的蜜麨,再把蜜麨涂到自己身上。孔雀来取蜜麨,射师就得到了孔雀。孔雀对射师说:“我给你一座金山,你放了我吧。”射师说:“国王给我黄金与女人,足够终生享用了。”于是捉住孔雀并且报告国王。
孔雀对国王说:“国王您深爱夫人,所以捕我。请拿水来,我念上咒语,用来给夫人饮用、洗浴。如若治不好她的病,再杀我也不晚。”国王应允,令拿水来让孔雀念咒,夫人饮了,病真的好了。宫内外患各种病患的人都因喝了这种水病愈。国王统治下的民众都来取水,不计其数。孔雀对国王说:“请把我系在木头上,让我在湖中自如往来,那时我来念咒。民众随意取水。”国王说:“甚好。”就把系牢木头的孔雀放到湖面上。孔雀极力用木棍控制自己,开始念咒。人们饮用念过咒的水,聋的能听,盲人能见,瘸腿老太太的腿能伸直了。孔雀对国王说:“各种恶病都消除,民众像供神一样地供养我,我不想离开了。请国王放开我,我白天在湖面上飞,夜间栖息在房梁上。”国王下令放了孔雀。
几个月过去,孔雀在梁上大笑。国王问道:“你为何笑?”孔雀回答:“我笑天下有三痴:一是我痴,二是射师痴,三是国王痴。我有五百个夫人相随,却舍弃她们追求青雀,由于贪心被射师捕获,这就是我痴;那射师,我给他金山他不要,说国王会给他金子与夫人,这是射师痴;国王得神医,夫人、太子、国人的病被治愈,容颜更加美丽,不牢牢把握住神医,却放走他,这就是王痴。”说罢孔雀翩翩飞去。
佛对舍利弗说:“那孔雀就是我,那国王就是你,那夫人就是调达现在的夫人,那猎师就是不遵佛法的调达。”
(
点评
)
古代,很多民族都有讥讽贪婪无厌者的寓言故事,《孔雀王喻》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部。普希金《金鱼与渔夫的故事》寓意与结构与《孔雀王喻》几乎如出一辙。
中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对贪婪的抨击,《诗经•大雅•桑柔》说:“大风有隧,贪人败类。”,意思是,天空大风呼呼地吹,贪利的小人是败类。
儒家、道家都主张天人合一,反对把天当作纯粹的客体,由主体(人)来控制与宰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人对天过于贪心,就会像调达一样,最终获得恶报。那恶报就是天象异常(南方不热,北方不冷)、气温升高(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等可怕异象频发。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04
(三)裸形女喻①
昔有国王,行射猎于旷泽中,大饥渴,疲极。遥望郁然,有屋、树木,即往趣之。中有一女人,王从求饮食、果实之辈,所求悉得。
王请女人与相见,侍人说:“裸形无衣。”王即解衣与之。有自然火烧衣,如是至三。王惊问女:“何因如此?”女人答言:“前世为王妻。王饭沙门②、梵志③,又欲上衣。我时言:‘但设饭则可,不须与衣。’故受此罪。若王相念,作衣与国中沙门道士若④晓佛经者,咒愿⑤女人得脱此勤苦。”
王受其言,还国作衣。求沙门道人,了不得,时国无晓佛经者。王忆念:问舍度父⑥当知之。度父言曰⑦:“乃昔有人度,无钱,以《五戒经》⑧一卷相与,读之耳。”王言:“汝知佛经。”则以衣与度父,使咒愿,令倮形女人得福无量,解脱勤苦。女人则时有新衣著身,故在鬼道⑨中命尽,当生第一天⑩上也。
(
注释
)
①《经律异相》载有这个故事。
②沙门: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③梵志:游行僧或一般佛教修行者。
④若:或。
⑤咒愿:又作祝愿。指沙门于受食等之际,以唱诵或叙述咒语的方式为众生祈愿。
⑥度父:撑船人。
⑦曰:原为“乃”。
⑧五戒经:讲说五戒的经文。
⑨鬼道:饿鬼道,五趣(道)或六趣(道)之一。五道(又名五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加上阿修罗为六趣),为六种轮回转生的状态。
⑩第一天:又称“初禅天”,四禅天的第一天名,是修道证得的较低果位。在第一天,断口、鼻二识,不食人间烟火,但有“喜”、“乐”的感受与“寻”、“伺”的意欲。
(今译)
从前有一个国王,打猎来到旷野水泽边,又饥又渴,向远处望去,郁郁葱葱,有房子与林木,就向那里走去。见到一个女人,国王向她讨要饮食、果类,所要都得到了。
国王要见这个女人,侍从告诉国王:“这个女人没有穿衣服。”国王脱下衣服给她穿,这时火自燃把衣服烧掉了。再给再烧,反复三次都如此。国王奇怪,问这个女人:“这是什么原因?”女人回答说:“我前生是国王的妻子。国王向修行人施舍饭食,还要奉送衣服。这时我说:‘施舍饭食就行了,不必施舍衣服。’因此而受到惩罚。国王您要是可怜我,就做衣服送给城里的修行人或精通佛经的人,让他们祈祷,让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国王闻听此言,回到城里就制做衣服。做好后就去寻找修行人,可是找不到,因为当时城里没有知晓佛教的。国王想:问问撑船人,他会有办法的。撑船人说:“从前,有一人乘船,他没有钱,就把携带的《五戒经》给我,我读过这部经。”国王说:“原来你懂佛经。”就把衣服送给他,让他祈祷,让那个裸体女人得无尽的福,解脱痛苦。那个女人因而时时有新衣服穿,也因此终结她的鬼道,转生到初禅第一天上。
(
点评
)
这个故事包含两个寓意:一是因果报应,一是知错即改。
就时间而言,因果报应分为三种:
(一)顺现报,即今生造业,今生报应(现报);
(二)顺生报,即今生造业,来生报应;
(三)顺后报,即今生造业,再来生报应。
裸体女人得到的报应属于顺生报。她不能穿衣服是因为前世吝啬,今世改正错误,得到正果。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所言道理与这个故事很相似。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06
(四)赎沙门喻
昔海边有国王行射猎,得一沙门,持①作伎。使沙门夜诵经,作梵声②。王言:“此伎大工歌。”有客辄伎歌。
时有异国优婆塞贾,往到其国。王请之,出沙门,令歌。优婆塞闻说深经,内心踊跃,即去。国人以千万往赎,至三千万,王乃与之。贾人作礼曰:“我以三千万相赎,在③所到。”道人即弹指④踊在空中,曰:“卿自赎,不赎我也。所以者何?往昔王为卖葱人,汝来于王买葱,不毕三钱⑤。我时任卿,卿遂不还三钱。今此生子息,乃至三千万,汝当还本三钱也。”主⑥则意解悔过,受五戒,为优婆塞。
师曰:“债无多少不可负,亦不任人也。”
(
注释
)
①持:原本作“使”。
②梵声:赞佛的颂歌。
③在:通“才”。
④弹指:即拇指与食指指头强力摩擦,弹出声音;或以拇指与中指压覆食指,复以食指向外急弹。在印度弹指有四义:虔敬欢喜;警告;许诺;时间单位(极短暂时间)。现今一般用来表示时间极短。
⑤不毕三钱:欠三文钱。
⑥主:原本作“王”。
(今译)
从前,一位国王在海边打猎,得遇一位沙门,让他做了艺人。这位沙门夜间诵经赞佛,吟唱梵呗。国王说:“这个艺人真是善于唱歌啊。”只要有来客,就让他唱。
当时一个外国商人居士来到本国。国王让艺人为商人居士唱歌。商人居士听了艺人讲解高深的佛理,兴高采烈地离去。商人居士要为沙门赎身,价钱抬到三千万国王才把沙门交给他。商人居士向沙门施礼,说:“我用三千万钱才把你赎下来。”沙门弹指,跳起来说:“你是赎自己,不是赎我。为何这样说呢?前世,国王是个卖葱的,你买他的葱,欠下三文钱。我当时听任你不还,你就没还这三文钱。现在本钱加利息,总计正是三千万钱。你应该偿还本来的三文钱。”国王闻此顿悟,决心悔过,接受五戒,成为居士。
法师说:“债无论多少,不可以不还,也不该放任别人不还。”
(
点评
)
居士(优婆塞)出现得很早。佛陀成道后,在差梨尼迦树林结跏趺坐,这时,从北天竺来了两位商人,二位商人用乳酪与蜂蜜供养佛陀,皈依了佛、法、僧,成为最初的优婆塞。看来,最初的居士来自商人,是可信的。
商人居士前世欠钱不还,今世得到报应,说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中国古代有句俗语,叫做“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是世界通行的自然法,在任何时候都有效。不遵此法,人类就无法相安无事,无法互助互利,无法传宗接代。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08
(五)兄嫂悔过喻
佛在世,有小儿与兄嫂共居。儿日日至佛所,受经戒。兄嫂谏不止,后取儿牵抱之,以杖捶之,言:“佛、比丘僧当救汝!”儿啼呼恐怖,自归三尊,则得须陀洹道①。
乘佛威神②,便与木抱缚相随,俱飞去。出壁入壁,出地入地,自在所为。兄嫂见之惶怖,叩头悔过。儿便为兄嫂说善恶之行,俱到佛所受戒。佛则为现宿命③本末④。兄嫂欢喜,心开垢除,得须陀洹道。
(
注释
)
①须陀洹道:“须陀洹”为梵语srotaa^panna的音译,意译为入流、预流。小乘佛教修证的四圣位中正果初位,另外三种果位是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
②威神:梵语anubha^va,为势力或品位之义;意指佛菩萨等,为凡夫之智所无法测知,不可思议之德行;威,即威德,对外能令人敬畏;神,即神力,对内难以测度。
③宿命:宿世的生命。佛说世人在过去世都有生命,或为天,或为人,或为饿鬼与畜生,辗转轮回。
④本末:佛教认为,前生为本,今生为末。
(今译)
佛在世时,有一个小孩与兄嫂一起生活。小孩每天都去佛那里,接受佛法与戒律。哥哥、嫂子劝阻不了,就抓住孩子,用棍棒打他,并威胁说:“看佛和比丘会不会来救你!”孩子啼哭喊叫,恐惧万分,索性皈依佛、法、僧,得须陀洹道。
孩子借助于佛的威德神力,抱着一根木,人与木头一起腾空而飞,破墙而出,入地遁形,为所欲为。哥哥、嫂子见状又惊又怕,连忙磕头悔过。孩子就对哥哥、嫂子讲解行为的善与恶,并带他们到佛那里受戒。佛向他们展示前世因缘与今世果报。哥哥、嫂子心情愉悦、心智的大门顿开,烦恼一扫而光,双双证得须陀洹道。
(
点评
)
这是一篇劝善归佛的故事。佛前无老少,孩子先向佛,先得道,哥哥、嫂子反在其后。
为什么有人觉悟有人不觉悟,有人觉悟得快有人觉悟得慢?因为人分三等:利根(遇到问题速疾而生妙的人)、中根(智慧非利非钝,处于中等的人)、钝根(自不披阅教文,但信他人言说而悟道的人)。本文中,小孩属于利根,他的哥哥、嫂子属于钝根。故有早觉悟与晚觉悟之别。
可以把行善与归佛视为一体。归佛是形式,行善是内容。形式是内容的保证,可以把宗教理解为信仰,信仰为了清洁身心,为了行善,也为了得好报——留名(儒家)、成佛(佛教)或上天堂(基督教)。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10
(六)沙弥为龙作子喻
昔有罗汉①与沙弥②,于山中行道。沙弥日日至道人家取饭,道经历堤基上行,崎岖危崄,常躃③地覆饭,污泥土。沙弥取不污饭着师钵中,取污饭澡洗食之,如是非一日。
师曰:“何因澡弃饭味?”答曰:“行乞去时晴,还雨,于堤基躃地覆饭。”师默然禅思④之,知是龙⑤娆⑥沙弥,便起到堤上,持杖叩擞之。龙化作老翁来,头面着地。沙门言:“汝何因娆我沙弥乎?”答曰:“不敢娆,实爱其容貌耳。”龙言:“何以日见其行?”师曰:“行乞饭。”龙言:“从今日为始,愿日日于我室食,毕我寿命。”沙门默然受请,还语沙弥:“汝往乞,止彼食,勿复持饭来。”沙弥日日于彼食。
后见师钵中有两三粒饭,香美非世间饭,问和上⑦曰:“于天上饭乎?”师默不应。沙弥便伺师,知于何许饭,便入床下,持床足。和上坐禅定意⑧,床相随俱飞到龙七宝殿⑨上。龙及妇、诸彩女⑩俱为沙门作礼,复为沙弥作礼。师乃觉,呼出:“正汝心勿动,此非常之像,何因污意?”
饭已,即将还,语之:“彼虽有殿,舍七宝、妇人、彩女,故为畜生耳。汝为沙弥,虽未得道,必生忉利天⑾,胜彼百倍。勿以污意。”语沙弥言:“此百味饭,入口即化成虾蟆,意恶吐唾,逆反已,乃却饭,不复入。二曰妇女端正无比,欲为夫妇礼,化成两蛇相交。三曰龙背有逆鳞,沙石生其中,痛乃达心胸。龙有此三苦,汝何因欲之。”
沙弥不应,遂昼夜思想,于彼不食,得病而死。魂神即生,为龙作子,威神致猛。其父命尽,得脱生人中。
师曰:“人未得道,不可令见道及国王内也。”
(
注释
)
①罗汉:梵语Arhat,阿罗汉之略。为声闻四果之一,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名。参阅前篇注释①。
②沙弥:梵语s/ra^man!eraka或s/ra^man!era,巴利语sa^man!era。原意为“止恶行慈、觅求圆寂”。指佛教僧团中,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七岁以上、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出家女子称沙弥尼。
③躃(bì):仆倒。
④禅思:即禅定。
⑤龙:梵语叫做伽,八部众之一,有神通力,能变化云雨。
⑥娆:同“扰”。
⑦和上:同“和尚”。
⑧坐禅定意:坐禅,静坐修禅(禅者,梵语禅那的简称,华译为静虑);定意同“定心”,修禅行而远离乱意(定,一心不乱)。
⑨七宝殿:用宝物装饰的殿堂。《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玛瑙、珍珠、玫瑰七宝贝合成;《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为七宝。
⑩彩女:宫女。
⑾忉利天:梵语忉利,意译三十三,欲界六重天的第二重。系帝释天所居之天界,其宫殿在须弥山顶,他有三十二个天臣,分居忉利天的四方,连他自己的宫殿,共成了三十三个天宫,故又叫三十三天。此天一昼夜,人间已经一百年。
(今译)
古代,有一个罗汉与一个沙弥,在山中修行。沙弥天天到僧人家取饭,路过堤坝,在堤坝上行走,堤坝崎岖不平十分危险,所以常常跌倒,饭撒在地上污染上泥土,沙弥把干净的饭放到师傅的钵中,把污饭洗了自己吃。每天都是如此,非止一日。
师傅问:“为何洗掉饭的味道?”
沙弥回答说:“去的时候晴天,回来的时候下雨,在堤坝摔倒把饭撒在地上。”
师傅沉默无语,进入禅思,知道是龙在搅扰沙弥。于是起身来到堤坝上,用手杖敲击堤坝。龙化作老翁现身,磕头谢罪。师傅说:“你为何搅扰我的沙弥?”龙回答说:“不敢搅扰,实在是爱他的容貌啊!”龙又问:“为什么沙弥天天走过这里?”师傅说:“去乞食。”龙说:“从今日开始,请天天在我家吃饭,直到我命终。”师傅欣然应允,回去对沙弥说:“你出去乞食,就地吃,不要再带回来了。”沙弥天天在外面吃饭。
后来他见到师傅钵中有几粒米饭,香味入鼻不似人间饭食,就问师傅:“您是在天上吃饭吗?”师傅沉默不语。沙弥想知道师傅在何处吃饭,就偷窥师傅行踪。他钻到师傅床下,抓住床腿。师傅坐禅入定,人与床一起飞至龙宫七宝殿。龙、夫人、宫女先向师傅行礼,又向沙弥行礼。此时师傅方知沙弥也来了,让他出来,对他说:“你要端正心思,莫要胡想。这里是非常像状,小心被玷污。”
吃完饭,师傅带沙弥回去。师傅对沙弥说:“虽然龙有宫殿、七宝、妇人、彩女,它仍是畜生。你虽然是未得道的沙弥,但是你将来必定要转生到忉利天,胜它百倍。千万不要玷污自己的心意!”又说:“这种百味饭,龙吃到嘴里变为蛤蟆,讨厌它把它吐出来,吐净了就拒绝进食,不再吃。二是龙宫彩女无比美丽,要与她结为夫妇,会变为两条蛇交配。三是龙背上有倒生的鳞片,沙石生长在鳞片里,疼痛钻心。——龙有此三苦,你还羡慕它吗?”
沙弥没有回答师傅的提问,他日夜思念龙的生活,不思饮食,终至病死。他转世投生到龙胎,做了龙子,威严和神力,勇猛无比。他的父亲龙死后转生为人。
法师说:“当一个人未得道的时候,不可以让他看见道内和宫内的生活啊。”
(
点评
)
这是一篇耐人寻味、寓意深长的寓言故事,对今人有很强的教育作用。世界对我们人类并不是完全敞开的。我们必须确定这样一个规则: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做。
不应该做的事情未必是坏事,只是条件不成熟时不适宜做。中国古代的礼就是决定取舍的标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并非有意限制人的自由,而是为了看应该看的,听应该听的,说应该说的,行应该行的。
现代社会涌动着一股个性解放的潮流。很多人只注意到这个潮流中好的一面,忽视了消极的一面。有人羡慕美国,只见其好的一面,不见坏的一面,不知美国人因为自己的民族历史短、文化少而无限懊恼。像早恋、婚外恋、性自由、出卖身体、忤逆父母、自由持枪、蔑视师道、为所欲为、无必要的整容等行为颇像向往变龙的沙弥,只看到一时痛快的一面,没看到终生痛苦的一面。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13
(七)月女与乞儿喻
昔有国王、夫人生一女,父母名为月女,端正无比。王与衣被、珍宝,辄言:“自然也。”至年十六,王恚言:“此是我与汝,何言自然?”
后有乞儿来丐。王言:“此实汝夫。”月女言:“诺,自然。”便追去。乞人惶怖,不敢取。女言:“汝乞食,常不饱。王与汝妇,何为让?”便俱出城。
昼藏夜进,行到大国。国王时崩,无太子。夫妇于城外坐,出入行人问曰:“何等人?汝何姓名?何国来?”答曰:“自然。”如是十余日,时大臣使梵志八人于都城门,行人出入,以次相之,唯有此夫妇应相耳。是时,举国群臣共奉迎之为王。
王夫妇以正法治国,人民安宁,诸小王来朝,月女父王在中。饮食已去,月女特留父王。月女以七宝作鱼机关帐,牵一鱼百二十鱼现;推一鱼,户则开。下为父作礼,白父:“今已得自然。”父①曰:“夫人行然,臣不及矣。”
师曰:“月女与乞儿宿命夫妇,俱田作。令妇取饷,夫遥见妇与沙门相逢于岸水边,止,从乞妇食,则分饭上道人,道人止饭。夫遥见两人,不谓有恶,持杖往见。道人飞去。妇言:‘卿分自在,勿恚。’夫言:‘两分者,我与共食也。’”
师曰:“夫有恶意,故堕贫家作子。后见道人欢喜,自悔责,故同受此福耳。”
(
注释
)
①父:原经文中无此字。
(今译)
从前,国王与夫人,膝下有一女,名叫月女,女子长得端庄美丽。国王给她衣服、珍宝,她总是说:“自然啊!”十六岁那年,父王发怒了,说:“东西都是我给你的,怎么能说自然得来的呢?”
后来,一个乞丐来乞讨,国王说:“这就是你的丈夫!”月女说:“是的,自然啊!”说罢跟乞丐走了。乞丐惊慌失措,不敢娶她。月女说:“你讨饭为生,常吃不饱。国王送你一个妻子,干吗不要?”于是他们一起出城了。
他们昼伏夜行,来到一个大国,恰巧赶上国王驾崩,没有太子。乞丐夫妇坐在城外,出入城门的行人问他们:“你们是什么人?姓什么叫什么?从哪个国家来?”他们回答说:“自然。”过了十多天,当时的主事大臣派遣八个修行者把守城门,行人出入,逐个相面,唯有乞丐此夫妇符合所求的相面。这时,全国上上下下一起奉迎新国王——乞丐。
国王夫妇以正法治理国家,人民安宁,各个小国的国王都来朝拜,月女的父王也在其中。宴饮过后,月女特意留下父王。月女用七宝作鱼机关帐,牵动一条鱼,就出现一百二十条鱼;推动一条鱼,宝帐的门就打开。月女下座向父王施礼,对父王说:“现在我得到自然了。”父王说:“夫人按自然行事,老臣不及。”
法师说:“月女与乞丐前世本是夫妻,一起在田间劳动。丈夫让妻子回家取饭食。丈夫远远看见妻子在岸边遇到一个沙门,沙门停下来向妻子讨饭,妻子分出饭给沙门吃,沙门就吃了起来。丈夫远远看着这两个人,不认为他们是在干坏事,就执杖前往。沙门见他来,腾空离去。妻子说:“你的那份饭在这里,不要生气。”丈夫说:“再分成两份,我们一起吃吧。”
法师说:“丈夫先前曾生恶意,所以落入贫家为子。后来看见沙门就喜欢,自我忏悔,所以与妻子同享这份福气。”
(
点评
)
文中多次出现“自然”一词。这里的自然不同于平常的“大自然”。佛教中的“自然”有两种所指:其一,表示觉悟之世界脱离有无的区别,空无自性,独立存在,绝对自由,称为“无为自然”;其二,经由善恶行为,依循因果法则而产生结果,称为“业道自然”。本文中的“自然”指后者。
转世是佛教的一个重要主张。佛教认为前世为本,今世为末,每个人都有无法摆脱的业缘。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注意:前世与今世并非同一感知主体,前世种下业根,今世得到惩罚,没有把“果”与“报”施于同一个人,有失公平,同时有违扬善惩恶的初衷。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果报理解为现世因、现世报。这样的话,扬善抑恶的作用会更大些。佛教有修正义理的传统,比如,最初的佛教没有灵魂转生之说,后来增加了这一说法。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14
(八)三醉人喻
昔佛从众比丘行,逢三醉人。一人走入草中逃。一人正坐搏颊①,言:“无状犯戒。”一人起舞,曰:“我亦不饮佛酒浆,亦何畏乎?”
佛谓阿难②:“草中逃人,弥勒③作佛时当得应真④度脱。正坐博颊人,过千佛⑤,当于最后佛得应真度脱。起舞人。未央⑥得度也。”
(
注释
)
①搏颊:原作“博颊”。打自己嘴巴。
②阿难:梵文A^nanda的音译,意思为欢喜、庆喜、无染。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善记忆,对佛陀说法多能朗朗记诵,故誉为多闻第一。阿难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满月,眼如青莲花,其身光净如明镜,故虽已出家,却屡遭妇女之诱惑,然阿难志操坚固,终得保全梵行。
③弥勒:梵文Maitreya的音译。贤劫千佛中之第五尊佛,先佛入灭后,生于兜率天内院。彼经四千岁(即人中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下生人间,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
④应真:梵文arhat。阿罗汉。参阅本经第五篇注释①和本经第六篇注释①。
⑤千佛:谓过去、现在、未来三劫各有一千佛出世。指同时期出现一千尊佛。
⑥未央:没有尽头。
(今译)
从前,佛与众比丘同行,遇到三个醉酒的人。一人跑到草丛中逃走,一人端坐在地大打自己嘴巴,说:“我行为失礼,违反戒条。”一人手舞足蹈,说:“我也没喝佛的酒,怕什么?”
佛对阿难说:“跑到草丛中逃走的人,将来弥勒成佛时,他会得到罗汉果位而解脱。端坐在地打自己嘴巴的人,等到千佛出世之后,能得到阿罗汉果位而解脱。手舞足蹈的人永不得度。”
(
点评
)
三个醉酒人都是出家人,犯了同一个错误:饮酒。不同之处在于,前两个有羞耻心,后一个无羞耻心。人总会犯错误,不怕犯错,怕不认错;不怕无知,就怕不知道自己无知。
有一个问题稍做一下解释:作为十大弟子,阿难为什么看不出来,须要佛陀指点才知道三个醉汉将来的果报?这是因为阿难虽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但阿难在佛陀在世时并未开悟,本文他与释迦牟尼在一起时他还是肉眼凡胎。佛陀入灭后他接受大迦叶的教诫,发愤用功而开悟,并于首次经典结集会中被选为诵出经文者,对于经法之传持,功绩极大。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16
(九)狗听经喻
昔有沙门,昼夜诵经。有狗伏床下,一心听经,不复念食。如是积年,命尽得人形,生舍卫国①中作女人。长大见沙门分卫②便走,自持饭与,欢喜如是。后便追沙门去,作比丘尼③,精进④得应真道也。
(
注释
)
①舍卫国:梵文S/ra^vasti^的音译。意译为闻物、无物不有、好道。本文中为城市名,中印度北憍萨罗国都城,古代印度有以首都代国名的习惯。传说有人来到此城,问:“此城有何种货物?”城中人回答:“无物不有。”故得舍卫国之名。佛陀在舍卫国生活过二十五年。
②分卫:原本作“分越”。乞食者。
③比丘尼:尼姑。
④精进:又叫勤,即努力向善向上。
(今译)
从前有个沙门,日夜诵经。有只狗卧在床下,专心听经,不思进食。这样过了几年,狗死后转生成人,生在舍卫国做女人。长大后,她一看见乞饭的沙门就很高兴地跑过去给他们食物。后来她追随沙门而去,做了比丘尼,修行精进,得阿罗汉道。
(
点评
)
佛家认为狗也有佛性,儒家、道家大同小异。王阳明认为满大街跑圣人。道家认为道无处不在,一天有人问庄子道在何处,庄子说在便溺中。看来,各家都不把成圣、成道、成佛看成神秘的事情,事实也确实如此。狗都能成佛,何况人呢?无论有多大的缺陷,都可能成功。
须注意,佛教并非一开始就认为狗有佛性。起初部派佛教不认为佛、菩萨以外的人能成佛,所以他们认为并非众生都有佛性。但世亲菩萨写的《佛性论》卷一,主张众生无先天之“性得佛性”,但有后天依修行而得之“修得佛性”,同书卷二又将佛性分为三种:其一,众生先天具有之佛性;其二,通过佛教修行所引发之佛性;其三,佛果圆满时显发之佛性。
读者可以根据以上情况,判断自己是否有佛性。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17
(十)施甘果喻
昔维卫佛①在世时,国中诸大姓各各一时供佛及比丘众。时有一大姓,贫无以供佛者,白言:“愿比丘众有欲得药者,某悉当给之。”时有一比丘,身体有疾,大姓以一甘果与之食,比丘得安隐②除愈。大姓后寿尽,生③天上④,胜诸天有五事:一者身无病,二者端正,三者命长,四者得财富,五者智慧。如是九十一劫中,上为天,下生大姓家,不堕三恶道⑤。乃至释迦文佛时,为四姓家⑥作子,名曰多宝。见佛欢喜,作沙门,精进得道,号为应真。
夫施,高行。沙门一踰波邪⑦,秽浊一国人矣。
(
注释
)
①维卫佛:即毗婆尸佛,意译为胜观佛、净观佛,为过去七佛的第一佛。
②隐:安,定。通“稳”。
③生:托生。
④天上:为六道之一。住于欲界(性欲、食欲较强烈者所居之世界)、色界(已离欲望,无男女之别,且无言语之世界)、无色界(无各种形状,由受、想、行、识等四蕴所成之世界)等诸天之天人,总称天上。又指天之世界或神之世界。
⑤三恶道:依恶业可往来之处有三所,地狱、饿鬼、畜生。地狱属上恶,饿鬼属中恶,畜生属下恶。
⑥四姓家:古印度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婆罗门是古印度最上位之僧侣、学者阶级,为古印度一切知识之垄断者,自认为印度社会之最胜种姓,是奉事大梵天王而修净行的种族;刹帝利是和婆罗门同样被人尊敬的王族,地位仅次于婆罗门,是王族、贵族、士族所属之阶级,系从事军事、政治者,释尊即出身此阶级;吠舍是指一般工农商阶级;首陀罗为印度四姓中地位最低之奴隶阶级。
⑦波邪:指违戒犯罪。一般而言,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戒。据《四分律》,戒可大别为八种:波罗夷(比丘四,比丘尼八)、僧残(比丘十三,比丘尼十七)、不定(比丘二)、舍堕(比丘三十,比丘尼三十)、单堕(比丘九十,比丘尼一七八)、波罗提提舍尼(比丘四,比丘尼八)、众学(比丘一百,比丘尼一百)、灭诤(比丘七,比丘尼七)。其余十诵律、五分律、善见律毗婆沙、巴利戒本、西藏戒本等所传各异。波罗夷,戒律中的极重罪,译为断头,不可复生,永被弃于佛门之外,故称极恶,并堕落于阿鼻地狱(八大地狱之一,又名无间地狱,即是受苦无间断的地狱,也是造极重罪的人死后所堕落的地方)。犯此罪者,不名比丘,不名沙门,非释迦子。比丘犯杀、盗、淫、大妄语四戒,叫做四波罗夷。僧残,指戒律中仅次于波罗夷之重罪。波逸提(有舍堕、单堕二种。犯此罪者堕于烧煮地狱,故称堕罪)、波罗提提舍尼(此罪应对众发露忏悔,忏悔则其罪消灭,故名向彼悔罪)。
(今译)
从前维卫佛在世时,国中各大姓人家同时供奉佛及比丘僧众。当时有一大姓人家,贫穷没有什么可以供奉的。他说:“我发一愿,诸位比丘有想得到药物的,我会供给他们。”其时,正有一比丘有病在身。这位大姓给一个甘果让他吃,吃后比丘果然安然无恙。大姓死后转生为天神,在五方面胜过其他神:第一是身体无病,第二是体貌端正,第三是寿命长,第四是富有,第五是智慧。就这样他在九十一劫中,上生则为天神,下生则托生到大户家,不堕三恶道。到释迦佛出世时,转生到四姓家为子,名多宝。他见佛则喜,做了沙门,并且精进得道,号为罗汉。
施舍是高尚行为。而沙门一旦违戒犯罪则殃及一国人。
(
点评
)
这个故事来自于《付法藏经》卷三中的一个故事:毗婆尸佛时,一比丘头痛,薄拘罗尊者持一诃梨勒果施彼食之,其病即愈。尊者因施果之故,于九十一劫中在天上人间享福快乐,且未尝有病。后生于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所娶之继母苦厌尊者,曾五度加害之,然皆无所损。
在佛教里,施舍是很高尚的行为,是慈悲、爱心的具体体现。诚如佛陀所说:“我经中以施行为本,施行善者最为大种。其天下尊贵者,皆施行善得耳,不以种得也。”
施舍得报的故事数不胜数,本文为其中一篇。为报答而施爱于人算是高尚行为吗?答案是肯定的。建立在利己主义之上的爱才是持久与牢固的。人人为自己,人人又爱他人,这是最理想不过的了。抽掉利己的爱很容易产生畸形,让人感到不正常。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19
(十一)新学比丘得道喻
昔有夫妇,俱持五戒,事沙门。有新学比丘不知经①,至其门乞。夫妇请道人前坐,作饭食已毕,夫妇俱下地作礼言:“少小事道人,未曾闻经,愿开解蔽闇②不及。”比丘低头无以答,曰:“苦哉苦哉。”夫妇心意俱解,言:“世间实苦。”应时俱得道迹③。比丘见两人欢喜,亦得道迹也。
师曰:“宿命累世三人兄弟,愿学道迹。同行,故俱道证。”
(
注释
)
①此处省略了“者”字。
②蔽闇:蔽通弊,闇通暗。
③道迹:佛法。
(今译)
从前有一对夫妇,一起修持五戒,事奉沙门。有个入道还不懂佛经的比丘到他们家乞食。夫妇请比丘坐下,用过膳,夫妇一起站起来给比丘行礼,说:“我们从小事奉出家人,从没听他们将过佛经,您能不能讲给我们听,让我们祛除愚昧?”比丘低头无法回答,说:“苦哉苦哉。”夫妇听了心领神会,说:“世间是苦啊。”立即领悟了佛法。比丘见这两人欢喜,也悟得佛法。
法师说:“前生这三人是兄弟,都愿意学佛法。他们共同修行,所以一起得证佛法。”
(
点评
)
“一切行皆苦”乃是佛教根本思想之一,也是四法印之一。苦之分类极多,以下分法最常见:
二苦说:1源于身心的苦称为内苦;2受外界逼迫所产生的苦(如恶贼、天灾等),称为外苦。
三苦说:1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到苦,为苦苦;2对所爱者之毁坏感到苦,是坏苦;3见世间一切无常不实而感到苦,是行苦。
四苦说: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
八苦说: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爱别离苦;6怨憎会苦;7求不得苦;8五阴炽盛苦。
十八苦说:1老苦;2死苦3忧苦;4悲苦5苦苦;6恼苦;7大苦;8无明苦;9行苦;10识苦;11名色苦;12六入苦;13触苦;14受苦;15爱苦;16取苦;17有苦;18生苦。
上述种种苦都不适合解释比丘之苦,足见,苦是有个性的,几乎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苦。死为苦之最,有如千百只刀割裂身子,故称为“风刀苦”。
我最大的“苦”是眼见中国传统文化一天天没落,有起衰救弊之心,无力挽狂澜之力。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20
(十二)国王绕塔喻
昔有国王,出射猎,还,过绕塔①为沙门作礼,群臣共笑之。王觉知,问群臣:“有金在釜,釜沸中以手取可得不?”答曰:“不可得。”王言:“以②冷水投中,可得不?”臣白王:“可得也。”王言:“我行王事,射猎所作如汤沸;烧香然灯、绕塔,如持冷水投沸汤中。夫作王,有善恶之行,何可但有恶无善乎?”
(
注释
)
①绕塔:指由右旋绕佛塔。与‘绕佛’同义,皆表示恭敬仰慕之意。
②以:原本作“汝”。
(今译)
昔从前有一个国王,出门打猎,回来时绕塔礼佛,臣属们都笑他。国王察觉,问群臣:“有黄金在釜中,釜中的水正沸腾,伸手取金,能得到吗?”群臣回答说:“不能得到。”国王说:“倒进冷水,可得到吗?”群臣回答国王说:“可以得到。”国王说:“我做国王本分之事,出行打猎就像釜中的水正沸腾,烧香、燃灯、绕塔就像把冷水投到沸水中。作为国王,有善行也有恶行,怎么能只有恶行没有善行呢?”
(
点评
)
这个故事涉及绕塔与烧香。
绕塔指由右旋绕佛塔,表示对佛的恭敬、仰慕之意。因为佛塔是藏佛的舍利(子)的地方,绕塔形同绕佛。
至于烧香,印度人古代就有夏天涂香,冬天烧香习俗。后来烧香演化为一种佛教形式,表达希望人如一缕缕香烟乘虚空往至世尊之顶与佛沟通的愿望。
国王认识到有些“恶”是不得已而为之,他用烧香、燃灯、绕塔等善行抵消所做的恶,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人生于世,不可能一点恶都不做。比如不杀生就很难做到。释迦牟尼说,每碗水中都有十万条虫。出家人外出每人都带有一个极细的篦子,用来过滤水,把“虫”放归江河,以示仁心。但是无论怎样过滤,总有些虫(今天谓之细菌)进入水中,被人喝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功补过。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21
(十三)鬼持沙门喻①
昔有沙门,行至他国,夜不得入城,于外草中坐。至夜,阅叉鬼来,持之:“当啖汝。”沙门言:“相离远!”鬼言:“何以为远?”沙门言:“汝害我,我当生忉利天上,汝当入地狱中,是不为远也?”鬼则置辞谢,作礼而去。
(
注释
)
①鬼持沙门喻:《经律异相》卷十九有《沙门得鬼抱安心说化鬼辞谢而去》,内容与《鬼持沙门喻》相类。
(今译)
从前有一个沙门,来到别的国家,夜间不能入城,便坐在城外草丛中歇息。到深夜,阅叉鬼来了,抓住他说:“我要吃你。”沙门说:“那我们就互相离得远了!”鬼说:“为什么离得远呢?”沙门说:“你害我,我就转生到忉利天上,你就堕入地狱,这不是相离很远吗?”鬼听罢连声谢罪,行礼之后离去。
(
点评
)
一般人遇到鬼的第一反应是逃跑,但这并不一定有效,因为鬼具有超能力,人在其面前很难跑掉。这个沙门的做法值得称道——与鬼讲道理。看似是与虎谋皮,实际上也许是有效的。
能说服善良的人不算真本事,能说服恶魔那才是真本事。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24
(十四)藏七宝喻
昔有国王,令人呼知识①。知识言:“谢王,适穿地作坑,欲藏七宝。”王闻大惊,令人复呼。知识白王:“今适下宝着坑中。”王便复令呼。知识白王:“今适下平地,平地已,便往。”
王问:“汝何痴!藏七宝以语人耶?”知识言:“属馔具甘美,欲饭佛及比丘僧,是为穿地作坑;斟布羹饭,是为下宝坑中;扫地、行澡水、阐②经,是为平地。”白王:“此宝五家③不能辱也。”王言:“善哉,善哉!汝不当早相告我?当早相告,我当数藏宝。”王则开藏,大布施,饭佛及比丘僧。佛为说清净咒愿④,即发道意⑤矣。
(
注释
)
①知识:朋友。也指与佛门结下善缘之人,把这些人称作“善知识”。
②阐:原为“羼”。
③五家:王、贼、火、水、恶子;意为世之财物,应为五家共有,不能独用之。
④清净咒愿:离恶行的过失,断烦恼的垢染为清净;佛有清净法界,即佛所证之真体,向佛之心为清净咒愿。
⑤道意:道心,求道之意。
(今译)
从前有一个国王,让人叫一位善知识过来。善知识说:“代我谢谢国王,我正在挖地凿坑,埋藏七宝。”国王听到这话大为吃惊,让人又去唤善知识。善知识说:“现在我正把七宝埋在坑里。”国王再次唤善知识。善知识向国王报告:“现在正在平整地面,平整好地面我就去。”
国王见到善知识,问:“你好蠢啊!藏宝还告诉别人吗?”善知识说:“刚才正在做美味佳肴,好去侍奉佛与比丘僧——这就是挖地凿坑;盛汤分饭——这就是把宝放到坑中;扫地、准备洗浴用水、讲习佛经——这就是平整面地。”他还告诉国王:“这些宝物是水、火、贼、官、恶子这五种灾难不能损害的。”国王说:“善哉,善哉!你为何不早说?早知道如此,我也该埋藏宝。”于是国王打开仓库,大行布施,施舍饭给佛与比丘众僧。佛为国王讲说向佛之心,国王也萌生了求道的心愿。
(
点评
)
佛教对财产的态度是取财有道,财尽其用。财物躺在仓库里是无用的东西,施舍给众人则成为宝物。用多余的财行善事,这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共识。有些国家——比如日本制定严格的遗产税法,人死后相当一部分财产归国家所有,用来救济穷人,不失良策。
这位善知识告诉了国王该如何对待财产,国王结识他乃三生有幸。阿难说过:“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得善友故,远离恶友,以是义故,方知善友是半梵行。”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26
(十五)持斋喻
昔有四姓,请佛饭。时有一人卖牛湩①,大姓留止饭。教持斋戒②,止听经。宾乃归,妇言:“我朝相待,未饭。”便强令夫饭,坏其斋意。虽尔,七生天上,七生世间。
师曰:“一日持斋,有六十万岁粮。复有五福:一曰少病,二曰身安隐,三曰少淫意,四曰少睡卧,五曰得生天上,常识宿命所行也。”
(
注释
)
①牛湩(dòng):乳汁。
②斋戒:斋,原为清净,后渐转指过正午不食;斋戒,指清净身心,慎防身心懈怠,或特指过午不食之戒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见下文。
(今译)
从前有四姓人家,请佛吃饭。当时有一人卖牛奶,大姓人家留他吃饭。这个人受教守戒不吃,只是留下听讲经。他回家后,妻子对他说:“我从早上就等你,现在还未吃饭。”强让丈夫吃饭,破坏他斋戒的心愿。虽然这样,他还是得善报:七次转生天上,七次转生人间。
法师说:“一日修持斋戒,可得到六十万年的口粮。另外还有五种福分:一是少生疾病,二是身体平安,三是少淫意,四是少睡卧,五是能转生天上,而且能识解前世的所作所为。”
(
点评
)
持斋不是指食素,指过中午不食,是苦行的一种。苦自己不是目的,而是形式。佛学家经常从佛学角度讲佛法。实际上,作为对佛教感兴趣的局外人甚至居士,与其说精通佛理是必须的,不如说在形式上向佛更重要些。遇塔扫塔,遇佛拜佛,燃香许愿,忏悔罪过、持斋静心,这些无论对人都大有裨益。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29
(十六)道逢淫女喻
佛及比丘众应请,有一沙门与一沙弥后来。道逢淫女人,牵沙门。沙门与之有欲,欲毕到饭家。佛呼沙弥:“汝到须弥山①下取甘泉来。”沙弥已得道,便挑钵于前,叉手②退③。须臾,得水来还。其师惭愧踧踖④,悔过自责,即得罗汉。此女人,宿命对也。逢对毕罪,乃得道矣。
(
注释
)
①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须弥世界。佛教宇宙观主张宇宙由无数个世界所构成,一千个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小千、中千、大千总称为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世界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大洲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据长阿含经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记载,须弥山高出水面八万四千由旬,水面之下亦深达八万四千由旬。其山直上,无所曲折,山中香木繁茂,山四面四埵突出,有四大天王之宫殿,山基有纯金沙。
②叉手:即合十,印度致敬法之一种。又称金刚合掌,即合掌交叉两手之指头。
③退:原为“追”。
④踧踖(cùjí):局促不安。
(今译)
佛和比丘众僧应邀赴斋,有一沙门与一沙弥后到。他们在路上遇到一个淫女人,拽住了沙门。沙门与她发生了淫事,淫欲满足之后来到施饭人家。佛呼唤沙弥:“你到须弥山下取甘泉来。”沙弥已得道,便挑钵在身前,合十行礼后退下。不一会儿,把水取回来了。而他的师傅(沙门)惭愧不安,由于悔过自责,得到罗汉果位。此女前世命定是沙门的配偶。遇到配偶,了结罪孽,才悟得道法。
(
点评
)
苦行是很难的,总会出现个别破戒者,和尚变成了花和尚。面对这种情况,不能不给予一种解释。对那些改正错误、真心悔过的破戒者予以原谅,把他们的破戒行为解释为前世所定、偿坏孽债,也无不可。不过,如果一错再错,那就不可饶恕了。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33
(十七)年少沙门视正夫人喻
昔阿育王①日饭千罗汉。后有来年少沙门与千道人俱入宫。年少沙门坐已,上下视王宫殿,复视正夫人不休。王有恚意。
饭已,各自去。王留上座三人,问:“此年少从何来?姓名为何?师事何人?此非沙门,何因将入宫,占相正夫人眼不转休?”答曰:“此沙门从天竺②来,师名某乙,姓某,名某。有慧明,达经,故来。以视坐起宫殿,复上视忉利天,适等无异念。王前世以把沙着佛钵中③,巍巍乃尔。今复日饭千罗汉,其福无量也。所以视正夫人者,万六千人之上,端正无比;却后七日,寿尽当入地狱。世间无常,用是故视之耳。”王惶怖,呼夫人,自归三道人。道人言:“王虽日饭吾等千人,千人不能释解夫人意。故当得年少沙门为说经,可疾见谛道④。”
王使请道人。道人还,王与夫人俱头面着地,愿归命,令重罪得微轻。道人则为夫人说宿命所可经见者,为现法要。应时欢喜,衣毛竖立⑤,则得须陀洹也。
夫人本五百世为道人姊,宿共誓:先得道,当相度。
师曰:“人无宿命,终不从解,亦不相见,语言终不入意。人各有本师也。”
(
注释
)
①阿育王:佛教护法名王。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生卒年月不详,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268年至前232年。他继承并发展了父祖统一印度的事业,使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他初奉婆罗门教,肆其暴行,杀戮兄弟、大臣、及无数人民,后改信佛教,成为大护法,于国内建八万四千大寺,及八万四千宝塔。他把自己统治的业绩及对人民的教化要求,刻在岩壁及石柱上,即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
②天竺:古印度。
③“王前世”句:相传阿育王小时候曾把土当作炒面献给佛。
④谛道:真道。
⑤衣毛竖立:极言惊异。
(今译)
从前阿育王每日施饭给一千个罗汉。后有来一位年轻的沙门与一千僧人一起入宫。年轻的沙门坐下,上下打量宫殿,又盯着看王后。国王有些恼怒。
吃完饭,各自离去。国王留下上座的三位高僧,问:“这个年轻人从何而来?姓什么叫什么?拜师何人?他不是沙门,为何带他入宫,又为什么目不转睛地看王后?”高僧回答:“这个人从天竺来,其师某某,姓某名某。智慧聪明,通晓佛经,所以把他带入宫中。端详宫殿,再往上看忉利天,这些举动并无杂念。国王您前世曾把沙土放到佛的钵中,堆得很高。现在又日日施饭给一千罗汉,所得福分不可限量啊。年轻人之所以注视王后,是因为王后在一万六千人之上,端庄美丽,无人可比;但是七日之后她的寿命将尽,应堕入地狱。人间万事无常,这才注视王后的。”国王大惊,呼唤王后来皈依三位高僧。高僧说:“国王虽每日施饭给我们千人,但这一千人都不能宽释开解王后的意念。所以应该找那位年轻的沙门,请他给王后讲经,这样很快就会让她理解佛法。”
国王派人请来那位年轻僧人。年轻僧人来到,国王与王后一起给他行礼,表示皈依佛门,以减轻前世罪孽。年轻僧人给他们讲起前世所见,为王后显示佛法要旨。王后又惊又喜,连毛发都竖起来了,即刻证得须陀洹道。
五百年前,王后是年轻僧人的姐姐,曾共同立誓:先得道者一定超度未得道者。
法师说:“没有前世缘分的话就不能互相解脱,也不能相见,说话也不投机,这是因为人都有本来的师傅啊。
(
点评
)
佛教的业根论与基督教的原罪论颇相似。儒家与道家不讲业,也不讲罪,但儒家、道家与佛教、基督教一样,也讲修行,只是修行方法不同罢了。作为一个人,浑浑噩噩混日子没有任何意义。修行是为了使人生有意义。不论人性恶否,也无论人有原罪否,假设人有恶的一面,通过修行祛除恶,总是有益的。在祛除恶的过程中同时能体会人生价值与意义。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41
(十八)伊利沙悭贪为天帝所化喻
昔有四姓,名“伊利沙”,富无央数,悭贪不肯好衣食。时有贫老公,与相近居,日日饮食,鱼肉自恣,宾客不绝。四姓自念:我财无数,反不如此老公?便杀一鸡,炊一升白米,着车上,到无人处下车。适欲饭,天帝释①化作犬来,上下视之。请谓狗言:“汝若不能倒悬空中,我当与汝不?”狗便倒悬空中。四姓意大②恐,何图有此?曰:“汝眼脱着地,我当与汝不?”狗两眼则脱落地,四姓便徙去。
天帝化作四姓身体、语言,乘车来还,敕③外人:“有诈称四姓,驱逐捶之!”四姓晚还,门人骂詈令去。天帝尽取财物,大布施。四姓亦不得归,财物尽,为之发狂。
天帝化作一人,问:“汝何以愁?”曰:“我财物了尽。”天帝言:“夫有宝令人多忧。五家卒至,无期积财;不食不施,死为饿鬼,恒乏衣食;若脱为人,常堕下贱。汝不觉无常,富且悭,贪不食,欲何望乎?”天帝为说四谛、苦、空④、非身⑤。四姓意解欢喜,天帝则去。四姓得归,自悔前意,施给尽心,得道迹也。
(
注释
)
①天帝释:忉利天之主(中国人称其为玉皇大帝),姓释迦,名帝释天或天王释。于古印度时称因陀罗;入佛教后,称为帝释天。原为摩伽陀国之婆罗门,由于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为三十三天之天主。其于佛教中之地位,与梵天同为佛教护法主神。释尊成道后,帝释天成为释尊的守护神。佛陀升于忉利天为母说法时,帝释天手持宝盖,任佛陀侍从。其形像,通常呈天人形,乘白象,右手执三钴杵、左手置于胯上。
②大:原本作“天”。
③敕(chì):告诫,吩咐。
④苦空:参阅本经第一篇注释⑦。
⑤非身:佛教教义。亦称非我、无我(通常分为人无我、法无我二种)。人无我(人空),认为人是由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和合而成,没有常恒自在的主体──我(灵魂);法无我(法空),认为一切法都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不断变迁,没有常恒的主宰者。佛教的无我学说,主要为反对婆罗门教的有我论,并提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个命题,被称为三法印(有漏果报中,无我之实体,谓之无我;生灭迁流,刹那不住,谓之无常)。
(今译)
从前有个四姓人,名“伊利沙”,财富多得数不尽,但他吝啬而又贪婪,不肯吃好的、穿好的。当时有个贪穷的老头,与他比邻,每天都大吃大喝,非鱼即肉,宾客不绝。四姓人想:我的财产无数,反不如这个老头!于是杀了一只鸡,煮了一升白米饭,放到车上,到无人处下车。正要吃饭,天帝释变成一条狗来到他面前,上下打量他。四姓人对狗说:“你若不能倒悬空中,我会给你吃的吗?”狗便倒悬空中。四姓人很恐慌,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又说:“你若不能将你的眼睛脱落到地上,我会给你吃的吗?”刚说完,狗的两只眼睛就脱落到地上了,四姓人慌忙离去。
天帝化作四姓人的身体,学他说话的腔调,乘他的车回来,吩咐外面的仆人:“如果有冒称四姓人的,棍棒伺候!”晚上,四姓人回来,守门人骂他,将他赶走。天帝把他的财富布施给众人。四姓人无家可归,家、财两空,急得发狂。
天帝化作一人,问四姓人:“你为什么发愁?”四姓人说:“我的财物没有了。”天帝说:“财宝令人多愁。五种灾祸来了就没有机会聚积财富了;自己不吃也不施舍,死之后成为饿鬼,永远缺衣少食;如若脱生为人,也难脱下贱。你不觉悟世事无常,富而吝啬,贪而不食,想要什么呢?”于是天帝为他解释四谛、苦、空、无我的道理。四姓人心领神会,十分欢喜,天帝这才离去。四姓人回去之后痛改前非,布施于人,尽心尽力,终于悟得佛法。
(
点评
)
以善心对待自己,以善心对待他人,缺一不可。古往今来,无数作品讥讽过守财奴,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与莫里哀的《悭吝人》都被视为名著。本篇作品的特殊价值在于,它以很少的篇幅阐明了一个大道理:财不可守,因为以一人之力无法抵挡五家之祸。佛教认为,财产从来不为个人所有,而是与五家(王、贼、火、水、恶子)所共有。《智度论•十一》说:“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又说:“勤苦求财,五家所共,若王若贼若火若水若不爱子用,乃至藏埋亦失。”
古代、现代都不乏看透财产的人。宋朝的司马光用余财赞助邵雍治学,成就了一代哲学宗师,传为美谈,这是财尽其用的绝妙注脚。现代小学家胡适,不论其学术上的错误,仅就对钱的认识而言,绝对高人一筹,他死时仅余五毛钱,也就是说,所有的钱在死前都已经花掉了。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1-11-19 13:46
(十九)颜色复故喻
昔有大姓家子,端正。以金作女像,语父母:“有女如此者乃当娶也。”时他国有女人,亦端正。亦以金作男像,白父母:“有人如此乃当嫁之耳。”父母各闻有是,便远聘,合此二人为夫妇。
时国王举镜自照,谓群臣:“天下人颜容宁有如我不?”答曰:“臣闻彼国有男子,端正无比。”则遣使请之。使者至,以王告之:“王欲见。”贤者则严车①进。去已,自念:王以我明达,故来相呼。则还取书籍之要术,而见妇与客为奸,怅然怀感,为之结气,颜色衰耗,惟怪更丑。臣见其如此人,行道轗轲②,颜色消瘦。便断马厩,以安措之。夜于厩中,见王正夫人出,与马下人通,心乃自悟:王夫人当如此,何况我妇乎!意解,颜色如故,则与王相见。
王曰:“何因止外三日?”答曰:“臣来相迎,我有所忘,道还归取之,而见妇与客为奸。意忿,为之惨怒,颜色衰变,住厩中三日。昨于厩见正夫人来,与养马儿私通。夫人乃尔,何况余乎?意解,颜色复故。”王言:“我妇尚尔,何况凡女人!”
两人俱便入山,除须发,作沙门,思惟女人不可与从事。精进不懈,俱得辟支佛③道也。
(
注释
)
①严车:备车。
②轗轲(kǎnkě):道路不平。比喻不得志。
③辟支佛:梵语pratyeka-buddha之音译。意译作缘觉、独觉。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之圣者。是小乘术语。小乘(声闻乘与缘觉乘),其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声闻缘觉的法门,以修身自利为宗旨,其最高果位为阿罗汉果及辟支佛果。声闻乘修四谛,分四果(依次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缘觉乘修十二因缘,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故无明显的位阶可言,唯一果(辟支佛果)。
(今译)
从前有一个大姓人家的儿子,容貌端正。他以黄金作女像,告诉父母:“如果有这样的女子,我就娶她。”当时另一个国家有个女人容貌也很端正,她也用黄金作男像,对父母说:“如果有这样的男子,我就嫁他。”这两个人的父母都听说了此事,便远去聘娶,撮合二人为夫妻。
有一天国王举镜子,对群臣说:“天下有比得上我的容貌的吗?”群臣回答:“臣闻那个国家有一男子,相貌端正无比。”于是国王派使者召他来。使者见到那男子,把国王的话告诉了他,说:“国王想见你。”那个贤良男子准备车马动身了。路上他思忖:国王因我明智通达,所以见我。于是回去取关于数术的书籍,却看见妻子与客人通奸。他怅然伤感,种下心结,容颜枯萎、疲惫,古怪而丑陋。使臣见他这副模样,以为他因程坎坷而颜色消瘦,就在马厩打一个隔断,把他安置在那里。夜间他在马厩看见王后出来,与养马人私通,于是顿悟:王后都如此,何况我妻子呢!心结解开,面色又恢复原来的样子,就去见国王。
国王说:“为何在外面住了三日?”他回答:“您的使臣迎接我,我忘带了一些东西回去取,却看见妻子与客人通奸。心中忿忿不平,因悲伤愤怒而坏了容颜,住在马厩中三天。昨天我在马厩看见王后来到这里,与养马人私通。于是我顿悟:王后尚且如此,何况我呢?心结解开,容颜便恢复了以前的样子。”国王说:“我的妻子尚且如此,何况普通女人!”
于是两人一起到山中,落发剃须做了沙门,细想来女人是不可靠的,不足与交。他们精进不懈,都得到辟支佛道。
(
点评
)
读后感到有些因噎废食的味道。
文学中描写女人水性杨花的文字非常多。何止印度,几乎各国都有很多同样的描写,不同的是,各国采取的对策截然不同。佛教采取回避的消极态度,像国王与那个美男子那样,逃到山中,远离女人,眼不见心不烦。中国采取积极的对策,那就建立礼法,限制女人与配偶之外男子接触的机会,避免发生淫乱事件。
必须具体评价中国与印度的两种做法,不能一概而论。中国的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稳定两性关系的机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家庭稳定,降低维护社会秩序的成本。但有时容易极端化(如缠足或处死失节女人)。
国王与美男子用逃避女人的办法避免苦恼,实在太愚蠢了。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