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修心法要] 佛子行三十七颂——堪布久美多杰讲授 [打印本页]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2-7-20 14:13     标题: 佛子行三十七颂——堪布久美多杰讲授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一讲

堪布久美多杰讲授

各位居士札西德勒!从今天起我将为大家讲解佛子行。之前,我在中心讲解了普贤上师言教、大圆满前行及入菩萨行论、六种中阴...,相信大家对藏传佛教应该已经不陌生了。

为什么一直以来,藏传佛教都无法使台湾的民众深入了解呢?虽然现在时常会有藏传高僧、学者来台湾传法,但因为无法取得长期居留的关系,所以高僧们来此只能做灌顶结缘,学者们也只是演讲一下就离开了,因而他们虽然拥有殊胜的佛法,却无法就此改变我们凡夫强烈的习气,究其原因,语言是首要的障碍,语言不通就没有办法彼此沟通和了解,况且,佛法不是世间法,它是着重于精神与心灵的,因此要沟通理解就更不容易了!其次,有些信众与高僧们想法不同,他们希求用藏传佛法来祈福、延寿或以修某种仪轨来解决现实生活上的问题,但这些并非佛法修持的重点,然而,因为高僧们只能做短暂停留,所以没有机会传授较有系统的修心法门。

藏传佛教中有许多善巧方便的法门,例如财神仪轨...等等,但这些并非究竟之法,它只是暂时让人们求得世间利益的方便法而已,然而我们的眼光短浅,只看到现世的安乐,所以许多人喜欢修财神法,因而无法进步;我在印度、尼泊尔时,听说来台湾等地传法,只要多准备一些财神方面的仪轨就行了,因为这里大部分人希求这方面的法,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我们也就这么做。在这里,有些人灌了许多顶,学了很多持咒及观想本尊的方法,这当然是很好的结缘方式,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显教的根基,对佛法没有深入地了解,那么光想用这些方式就想改变根深蒂固的身口意三业,是比较困难的,当然就更不用说是对藏传佛法的理解了,所以藏系佛法在台湾长久以来表面上很盛行,发展得很快,但是实际上,真正的教理反而讲授的比较少;西方人对传统鬼神比较不执着,对财神也不是很接受,所以他们比较愿意在理论上寻求理解,或者观察实际发生的现象,对他们有利的才会接受,因而在那里的仁波切们就非常地辛苦,这些优秀的西藏大师或上师们学习他们的语言,顺应他们的风俗和习惯,这样二、三十年下来,对他们演讲,让他们理解,使教法对他们的生活及心灵上有所帮助,因此现在西方人便渐渐接受了佛法,现在有许多介绍藏传佛法的好书,大部分是从英文翻译而成,不透过英译的很少,可见在台湾无法深入理解藏传佛法的原因就是语言隔阂与求法心态太局限了。现在因为我们能居留在台湾,学习这里的语言,可以长期在此传法,知道了以上的原因就好多了,现在各中心已经开始注重教义的传授与理解。

藏传佛法与本地显宗佛教的传授方式不尽相同,甚至修行的指导上也有所不同,因为藏传佛法多半是高僧学者们一生的成就及修行经验所流传下来的论述,为后代众生提供了学习的方法,所以比较实际也较容易理解,对我们也比较适合,因此,一样是佛法,但修行时运用上的方便与否、适不适合我们是有差别的。佛法跟世间法不同,不是追求外表上的好,例如,高尚的名誉或流行名牌...等等,各种虚荣不实的东西,所以不要将佛法当作世间法看待,那是不同的!如果你只去追求名誉上听起来、看起来很好、很庄严的表相,例如你已修过什么大圆满的法,得到什么很神秘的喜乐金刚、上乐金刚、秘密金刚等秘密灌顶,实际上,内心对于佛法的坚固理解及智慧增长上却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不管外在的法再殊胜,我们的习气是无始以来随着贪瞋痴一路下来的,只用一些简单的方式,不用听闻教义、不用思惟的学习,就想改变我们的心是很困难的,不论『法』有多么殊胜,它是我们能接受且适合的方法,如果我们不去听、去学,那是无法改变我们的身心的。这个时代物质非常丰富,相对地,精神上便十分没落;精神上没落时,就需要更多的精神依靠,所以宗教会越来越多!有些智能较高者就会创造一些宗教,以佛教来说,两千五百多年前遍一切知释迦牟尼佛以高度智慧讲出与其它外教不同教义-『宇宙万物皆是因缘创造的、一切万法自性本空』,这是佛陀真实智慧所照见的真理;面对我们这些无明的众生,佛陀由心性流露出普遍、无尽慈悲来觉醒我们,我们现在有机会接触殊胜的佛法,是非常有福报的!况且,我们现在所传授的藏传佛法,从小乘到金刚乘,举凡各种不同根器的众生,都有可以让他们满足修习的法门,这是非常圆满的。

以上虽然是我个人对自己宗教的赞叹之词,但,事实的确也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西藏上师用其它语言讲出藏传佛教的方便与精华处,它的确影响了整个世界,这是西藏佛法特殊的成就;我们都知道-西藏在物质、经济是贫穷的,在政治上也不厉害,但她在国际上却有着名誉与地位,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西藏拥有很好的佛法,所以我由衷赞叹藏传佛法。

今天我们有这个福报聆听多善巧、方便且深奥的佛法,要珍惜并用欢喜心学习!我这样讲并不是要你们一定都接受,你们大部分是有学问、读过很多书的,你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来慢慢研究、探讨。

佛法-如此殊胜的解脱道路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我们则是跟随释迦牟尼佛学习的佛子。当年佛陀告诉比丘众:「所有的比丘和有智慧的人们,你们对我的教法和教理要用你们的智慧一个一个来观察;例如,观察黄金是真是假,要先烧一下,再切切看是否真为黄金,要以这种方式用你们的智慧仔细研究观察,我的教法才有机会被广泛正确地接受。」从教理中,我们可以看出佛法不是迷信,它超越迷信;迷信是与许多现实理论相冲突的,但佛法没有冲突,因此各种不同根器的人都可以学习佛法。

释迦牟尼佛对不同根器的众生讲了许多不同的法,这些佛法如大海一般广阔、深奥,因此对于现在工商社会时代,物质进步却寿命短促、没有太多闲暇修行的人而言,能把所有的精华和要点缩短成适合方便又利益我们的方法,就是高僧们所致力的工作了。「佛子行三十七颂」造论者图美桑波尊者,是萨加派十三世纪末、十四世纪初的一位高僧,他也曾经作「入菩萨行论」的批注;尊者将大乘的菩提心修得很好,对菩提心的阐发也十分深广,所以他在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中都享有盛誉,大家也都接受这位高僧的论述;现在我们要讲的「佛子行三十七颂」就是他把所有大乘佛教里-身为一个佛子跟随佛陀修行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用偈颂的方式归纳起来,写下了三十七颂来让我们学习。

所谓「佛子行」,就是佛的儿子所做的行为。佛有身口意三子:身的儿子是祂出家前所生的儿子罗侯罗;语的儿子是声闻、缘觉及阿罗汉;意的儿子就是菩萨们。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身为一位佛子,身、语、意该做与不该做的行为。

这本「三十七颂佛子行」,第一部份「初义」分为(一)题义(二)礼供(三)誓愿;「题义」是刚刚所讲的三十七颂佛子行的函意,再来是礼供与赞叹:



敬礼

南无路格学绕叶(梵文)

虽知诸法无来去 然为众生勤奋发

殊胜师与观自在 恭敬三门常顶礼

首先是赞叹、顶礼、供养;南无是顶礼,路格是世间,学绕叶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是不会放弃世间人的,所以这里顶礼观世音菩萨。

用梵文来做顶礼有四个意义:

【一】令我们对梵文播下一个种子,一个未来能够用梵文听闻佛法的种子,也就是与梵文先结缘,因为贤劫一千位佛在菩提迦耶传法的时候,都是用梵文来传讲的,未来的弥勒佛也是用梵文来讲说佛法,所以希望我们也能在那时候听闻梵文佛法。

【二】由梵文由衷的来顶礼,可以得到梵文的加持力。

【三】所有经典都是由印度传到各地的,这是要提醒我们,让我们知道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我们是无法理解珍贵的佛法的,所以我们要感谢这些翻译家。

【四】是象征佛法清静的来源之处。

「虽知诸法无来去」,观世音菩萨已了达究竟胜义谛,证悟胜义谛之后,一切法都无来无去,和广钦老和尚讲的「无来无去无代志」同义;在藏文书中提到观世音菩萨,已离八边戏论,证悟了佛法的精华-空性,所以无来无去,完完全全离开轮回及所有的痛苦。

「然为众生勤奋发」,祂不放弃众生,祂能用所有菩萨的智慧而显现出各种不同的角色,以报身佛的形相来救渡众生,所以我们要对观世音菩萨及自己的上师做无二无别的观想,用身、口、意三门恭敬顶礼。

「殊胜师与观自在,恭敬三门常顶礼」,为什么说祂与上师无二无别呢?因为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千眼是一千位佛,千手是一千个转轮王,而上师、善知识也是因为大悲而示现人间的,与观世音菩萨是诸佛大悲的显现同义,所以祂可以代表所有的善知识,因此我们观想自己的上师跟观世音菩萨无二无别,用身、口、意三门顶礼;在西藏我们常用三门顶礼:即身在做礼拜,语言要祈祷,心要恭敬,把我们的身、口、意三门具足而顶礼。



誓愿

利乐之源圆满佛 修行正法而成就

彼亦依赖知彼行 由此我说佛子行



誓愿,就是起誓、发愿,希望即将要讲解的「三十七颂佛子行」能在讲解的过程中没有障碍;礼赞,是我们赞叹观世音菩萨及图美尊者的功德,是他们让我们知道这么殊胜高深的「三十七颂佛子行」,我们要对他们发起恭敬心,珍惜他讲授的内容;第二句「彼亦依赖知彼行,由此我说佛子行」是尊者为即将讲解佛子行消除障碍的意思。

我们知道在世的利益以及究竟快乐的来源是什么吗?来源是佛!佛陀教导我们按照祂的教法去做即可获得暂时的人天福报与究竟的快乐,因此利益和快乐的来源都是佛。那么佛又是怎么成就的呢?佛陀也是从发愿、修道,由三大阿僧祇劫修行而来,并非自然而然成佛的,以前的佛教导他如何区别善恶等法,佛怎么教,他就怎么修而成就佛道;也就是在大释迦牟尼佛前,佛陀第一次发愿说:「佛陀你的眷属、你的寿命、你的三十二相及八十随形好,你的一切我都要得到,所以我也要像你那样发愿。」从那时起,他就开始行菩萨道,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终于得到佛的果位。

菩萨的行止非常广阔,归纳起来有六度;从布施度到最后证悟诸法皆空,累积足够的智慧与福德资粮,就可以得到色身及智慧身;即使是殊胜珍贵、伟大的佛陀,也是从凡夫起修的,所以在这里,图美尊者所讲的正是佛子修行的方式,他引用了许多佛经,你们可能不太熟悉,但这些对藏传佛教学习者来讲是非常熟悉的,总之,若想成佛,须从发菩提心开始,如果没有菩提心,即使修得再好也无法获得佛的果位,就像阿罗汉若没有发菩提心,终究无法证得佛果,可见纵使你的智慧再高,已达理解空性的程度,若无菩提心,也无法得到佛的果位。无法证悟空性,就无法脱离轮回,因为轮回的根是我执、无明,有了无明就会有我执,而打破无明必须用无漏的智慧,所以菩提心和证悟空性的无漏智慧两者须兼备;这里提到非常多菩提心,可想而知-成佛一定要靠菩提心才能成办!

那么图美尊者为什么能讲出这么深奥又善巧方便的佛法呢?因为他一生中依止了很多善知识,对于佛法的教义理解非常广阔,并能以闻、思、修的方式实修,他并且多次亲见观世音菩萨的本尊身及智慧身,所以才有能力深入浅出地写出本论。

接下来是本论的意义,即论义的部分,「三十七颂佛子行」属于佛教中的「论」;「论」的条件就是能令众生的贪、瞋、痴减少,让他们在三恶趣中也能受到庇佑的法,才被允许称做佛法中的「论」,这个功德区隔了外道与佛教的「论」。「论义」的部分又分前行、正行和结行。前行有七个。第一:我们要体悟到人身难得,得到暇满人身不应把它浪费掉,要把时光用在有意义的地方,现在我们进入第一颂:



*前行

第一颂观暇满人身难得

获得暇满大舟时 为渡众生轮回海

日日夜夜无懒散 闻思修行佛子行

我们得到的暇满人生,就好像得到超越轮回大海的一艘船一样,为了我们及所有众生皆能迅速得渡,日日夜夜都不要懒惰,应该好好地修行。

所谓暇满人身,是指八有暇及十圆满的人身;什么是八有暇呢?没有生在八无暇中即是;那么什么是八无暇呢?八无暇即生在地狱、旁生、饿鬼、边地、邪见、长寿天、如来不出世或诸根不全的众生,他们没有因缘可以闻思正法,我们简单的说明一下:

『壹』、如果我们生在地狱,因为在那里要承受诸多寒热等痛苦,所以没有机会修行佛法;地狱分十八种-八热、八寒、独一地狱和近边地狱。

※八热地狱:

【一】等活地狱:就是又醒过来、又活过来的意思。这里整个地方都很暗,此间众生彷佛有杀父杀母不共载天之仇,大家互相残杀,死亡后,又会听到虚空中有声音说:「醒过来呀!」「活过来呀!」,然后他们便又醒过来、活过来,然后又开始相互搏斗砍杀;死了再活,活了又死,不断地受苦。

【二】黑绳地狱:这里的众生受的是身体被切割的苦,如木头被切割般,先用热的铁绳在你身上画好线,再用熊熊烈火的锯子依着画好的线加以分解,由头上往下锯,锯到下半身时,上面又开始复合,上面锯完,下面又复合,要重复地受这样的痛苦。

【三】众压地狱:就如同打中药的臼般,很多的众生被压在里面,热铁杵旋舞往臼中重击时,众生便死亡,如同把蚂蚁放在臼中打死般,众生虽死了,但当铁杵离开臼子时,他们又会立即活过来;有时我们会用指甲互夹杀死一些虱子,就会生在那个地方,你杀的虱子就会形成虱子身体形状的山,把你挤压在中间,让你痛苦。

【四】号叫地狱:是一直叫喊的意思;在关着许多众生的无门铁室里烧着熊熊大火,众生因无处逃生而哀号惨叫。

【五】大号叫地狱:铁房有两层,外层受完苦后,还有一层更大的痛苦,也就是说我在这层房子里逃走了,还有另外一个房子等着你。

【六】炎热地狱:里头非常烫,像在整个台湾这么大的锅中,放着沸腾的铁水,有很多众生被丢在里面煎煮。

【七】极热地狱:自大铁锅受完苦后,爬到锅缘,地狱的狱卒们又用铁叉戳你,把你自锅边戳下去。

【八】无间地狱:好像燃烧的炭火般,一堆火似山,我们的身体在里面燃烧,身体与火已经分不出来,再也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

金刚乘里所说的地狱与这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接下来是八寒狱:

※八寒狱是指八个寒苦的地方;寒苦之地一切都是雪山、冰山,看不到其它东西。

【一】寒疱地狱:在此的众生受寒冷的痛苦,身体像疮疱一样。

【二】裂疱地狱:地狱的众生受冻的寒疱纷纷裂开,更加刺痛。

【三】紧牙地狱:地狱里的众生冷得唇齿发抖,不断发出声音。

【四】阿啾啾地狱:地狱里的众生冷得不断发出阿啾的声音。

【五】啊呼呼地狱:地狱的众生冷得发不出声音,只有喉咙「呼呼」颤抖。

【六】青莲地狱:地狱的众生,冷得身体发青,如四瓣莲花般裂开。

【七】红莲地狱:地狱的众生,冷得身体发青,如八瓣莲花般裂开。

【八】大红莲地狱:地狱的众生受冻更加严重,身体被冻成暗红色;如十六瓣、三十二瓣倍数增加到无数瓣莲花般裂开。裂开的皮肤里还有铁嘴虫进入血中啃噬。

※独一地狱:就是孤独地狱,此界的众生意识会生在柱子、火炉、门或绳子上,甚至有一些会生在石头里面,在故事中常听到有些石头没有任何裂痕,但打开后却会看到青蛙或蛇...,这些众生都是在孤独地狱里,没有办法动,只能一直待在那里,所以我们常说-「出入门户的动作要温和一点,因为如果有众生的意识在门上面,门开来关去时,他的身体就会被敲来敲去。」现在物质进步了,门的材质变好了,开关时没有太大的声音,在西藏,我们的门是木头做的,而且很大,需要用点力气才能动它,如果开来关去,声音就会很大;假如众生的意识在绳子里,绳子每天都要被用来背东西,背东西时他的身体就一直被拉开着,而且是卷着受苦;又假设有众生的意识在柱子里,那他二十四小时都不能休息,要撑着上面的重物。

以上这些都称做孤独地狱,还有一种就是近边狱:

※近边地狱共十六个,分布在无间地狱的四个角落,每个角落各有四种地狱:

【一】煻煨坑:无间地狱的众生好不容易离开了那一堆不知如何分辨身体与火山的地方,便看到远方有一荫暗凉爽之处,就一直往那里跑去,然而当他进入那里时,才发现-原来看起来凉爽的地方里面却都是火,把所有的骨肉都煨熟了。

【二】秽粪坑:即身体肮脏变成水、汤一般,像刚才讲的,地狱众生好不容易离开了火山之后,看见一条河流,就跳进水中,才发现里头充满了尸体,他的身体溶入其中,便慢慢下沉变脏变臭,其间又有很多很硬的虫吃着他的身体。

【三】利刀原:众生从无间地狱出来后,看到翠绿的草原觉得非常的凉快,于是便跑了过去,然而到那里时却发现-所有的草竟变成刀子,使他的脚都被刺穿、割烂。

【四】剑叶林:众生从无间地狱出来后,看到树林觉得很凉快,进到树林后,他的业风使得树叶摇来摇去,变成了剑刀往他的身上砍。

这就是生在地狱界的众生所受的诸多苦相,他们无法听闻、修行佛法;我说话不善于夸张,所以无法用更恐布的话来形容地狱的景象;以上所说的是地狱界的无暇。

『贰』、生在饿鬼道里,有饥饿的痛苦;恶鬼主要的业相有内、外业力之分,外的业感是他们没有办法听得到、看得到水,或任何吃的东西;有一个故事是这么说的:从前在印度,室缕多尊者到恶鬼境内,结果中了恶鬼吝啬之毒,他感到口干舌燥,来到一个大铁城门前,里面有一个恐怖的黑面红眼的饿鬼问他:「哪里有水?」又聚集了许多如烧焦的树干一般的饿鬼们也说:「圆满的大尊者,请赐水给我们。」尊者说:「我也得不到水,我正在寻找水,你们是谁呀?」他们回答:「我们生在这山谷中已经十二年了,但是连水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他们一直在饥渴中,无法听到、看到食物,更别说吃、喝了。以上是外在的恶业,而内在的恶业是他们虽然看得到也吃得到,但是他们的身体和人不一样,好比说肚子像山一样大,脖子却细得像一根毛,嘴巴很小,他们虽可吃喝东西,却只能咽下像毛一样的一点点食物,喝下水之后,水开始在体内燃烧,所有的内脏都会烧掉,要受如此的痛苦,这便是内在的业感;我们若生在恶鬼这样的地方,也无法修行佛法。

『参』、生在旁生道,我们见到动物园的动物、猛兽...只是旁生道众生的一部份,大部分旁生道众生生在大海里,这些旁生身体非常大,有些甚至大到可以绕须弥山好几圈,在大海中,他们的生命有的长达好几亿年,短的则只是一剎那,身体最小的无法以我们的肉眼看见,必须用科学的仪器辅助才能看到;海里的众生是大的吃小的,小的住在大的身体里面,互相伤害、受苦,在人间有的旁生动物是比较痛苦的,不像现在的猫、狗被饲养照顾得很好,像是牦牛、马,都要背负重物,各有各的用途,没有办法自己控制,也没有自由,而现在的猫、狗虽不需受这么多的苦,但身为动物是无法修行的,即使只要牠念一遍「嗡嘛尼呗美吽」就可以成佛,牠也没办法念,所以身为动物是没有办法听闻佛法的。

『肆』、生在边地,所谓边地并不是指地球上偏远落后的地方,它是指没有佛法教化之地,我们以前认为汉地就是边地,因为中共是无神论者,我们不知道汉地比西藏还早有佛法,于是有汉地是没有佛法的观念,生在边地虽生为人却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没有办法脱离轮回的痛苦。

『伍』、生在长寿天,此界众生寿命非常长,恒时进入禅定中,倘若我们禅定时没有配合智慧,就会生在长寿天这个地方,虽然他们可以享受禅乐,但不究竟,他们没有苦、乐、善、恶的念头,什么感觉都没有,可以禅坐很久,然而一但出定,由于他以前所修禅定的能力已经享受完了,他开始有了感觉,一有了感觉,他就会发现原来还是没有解脱,他仍在轮回当中,因而生起邪见-对于因果或他所做的一切都认为是假的,并非究竟,此一邪见所产生的恶业会导致他下地狱,使他没有机会学习佛法。

『陆』、邪见,虽然生为人身及有佛法之处,但他不会相信佛法,或者生在外道的家族中,现在是民主时代,一个家庭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古代则是一个家庭是什么信仰就只能有那种信仰,如果有邪见的话,就没有机会学习佛法。

『柒』、如来不出世,我们虽有清静心,也有兴趣学习佛法,更有幸身为人,五根也齐全,但是如果没有佛陀出世的话,就没有人教导我们,没有善知识,我们就没有办法学习佛法。

『捌』、诸根不全,这是指我们的五官不全,如果你是个呆呆的傻子,那怎么教也没有办法理解佛法,可见我们没有生在八无暇,而是生在八有暇之处,这是非常有福报的。

接下来说十圆满。十圆满分「自圆满」与「他圆满」两部分:

※五自圆满:

(1)我们要身为人,如果不是生为人就没有机会学习佛法。

(2)我们不但要身为人,还要生在中土、有佛法的地方。

(3)诸根全具,不然别人讲佛法我们听不懂或听不进的话,就无法受用。

(4)无违犯五无间罪,无间罪是指杀父母、杀阿罗汉、用瞋恨心对待佛陀、出佛身血、破合和僧(分离僧众);若让四个比丘以上的僧团分裂的话,是接近无间罪,但不是真正的无间罪,如果犯了此罪就没有机会学习佛法,而且他也是最坏最不好的众生。

(5)要敬信佛教,以尊敬的心信仰佛教,如果你不信仰佛法,也就没有机会修习佛法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五他圆满:

(1)佛陀出世: 我们虽具备了自圆满,但,如果佛未出世,我们是无法学习佛法的。

(2)佛有传法: 若佛已出世却没有传法,那也没办法学习到佛法,很多时候佛是不传法的,如果没有因缘,讲法是无法利益众生的,没有用祂们就不会讲法;我们知道许多高僧,但还有非常多的修行者、高僧是我们所不知道的,他们是属于不传法的行者;西藏有些大修行者,他们活着修行时,大家都不认识他,因为在人们面前他们并不显得特别优秀,他们没有名气、没有很多信众及财富,凡夫们看不出他的优秀,直到他们涅槃出现了瑞相,如虹光化身,人们才知道原来他是位高僧,这是最棒最好的修行者,但是我们看不到或认不出这些高僧。

(3)佛法住世:佛法必需住世才能真正利益到众生,如果佛陀讲法之后几年就消失了,后代的人就没有机会修学佛法,所以佛法要住世,佛经里有说过:「释迦牟尼佛的法会住世五千年!」所以我们还有机会学习。

(4)要追随佛传法人,佛法虽住世但如果没有僧众或善知识好好受持佛法,我们也无法进入佛法的修行。

(5)要有慈悲的善知识和施主,如果没有善知识慈悲摄受,我们也只是信而已,这跟一般的迷信,或信其它的宗教没有太大的差别;问你信什么?信释迦牟尼佛或信佛教;问你学了什么?别什么都不知道,这种情形虽然比不信要好一些些,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更深入理解佛法,这个暇满的人身所发挥的作用就比较小,徒然浪费了这难得的暇满之身,所以必须有善知识来摄受引导我们。

佛经经常讲到「人身难得」,但是现在人口越来越多,好像有所冲突的样子,我们可以由上面的介绍得知,「暇满的人身」是真的非常难得,此外,还有用比喻、数目的方式表达人身之难得,在「入菩萨行」说到盲龟的比喻:一只在深海底下的盲龟,每一百年才浮到海面一次,海面上漂浮着一根牛轭,牛轭上有一个孔,当盲龟浮出海面时,牠的头正好能从这个牛轭孔穿出来,这样的机会是多么的微渺啊!佛经用盲龟穿孔来比喻人身之难得;其次是用数目多寡来说明人身难得,为什么我们要讲得如此夸张呢?因为要磨练我们狭窄的心,不然我们的心会越来越小,举例来说,一个在很偏僻地方自修的修行者,到外面看到这花花绿绿的世界,他并不会惊讶,他之所以不会感到惊讶是因为佛经里常常会讲到这些世间现象的因果,当所有因缘具足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显现的,所以他对任何事都不会觉得惊讶,不惊讶就不会慌乱,不慌乱,我们的心就会定,心能定就不会造恶业,因此我们需要开拓视野、磨练心志!佛经中所说以数目差别比喻人身难得说到:地狱众生的数目就像大地的微尘,饿鬼众生的数目犹如印度恒河沙数,旁生的数目则像在宽如大海的桶子里,酿满了青稞种子那么多,阿修罗的数目就像暴风雪时降下的风雪,而人跟天的数目则如指尖上的泥沙;我们常常会因为已得此难得人身,所以并不觉得它难得,但这和其它的众生比起来,人身的确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宗教,因为到处都有佛学中心能让我们去学习,也有很多高僧来到这里,让我们有很多机会亲近善知识,我们是很有福报的,假如我们没有智慧去辨别的话,就会弄错道路而迷失,但,若以共同认定的前辈高僧所讲的佛法,作为我们智慧的抉择,来判断对与不对,就可免于迷失,否则,我们是无法分辨好坏的,由于人与人之间有隔阂,对于无明者,或对佛法没有坚固信解力的人来说,只要有人把话说得很好听,他们就会感到迷惑,这并不能怪他们。我们拥有的暇满人身就好像一艘船要渡轮回的苦海一样,没有这暇满的人身,就无法渡过这轮回的大海,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能做多少就尽量地做多少,我们要保持着这样的心态:「我既然得到这么好条件的暇满人身,就要帮助所有的众生解脱轮回之苦,要好好精进。」精进就是随善知识闻、思、修佛法,这样才能有真正地利益,也才不会浪费此生。「入菩萨行」中说:「暇满极难得,既得能成利,倘若利未办,后世岂复得!」意思是说暇满人身非常难得,如果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好好修行,就很难再有机会得到此身。

「佛子行三十七颂」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做起来蛮困难的,它是比较适合在家众修行的方法;当然也会对出家众或佛学院学生讲授,但是他们以理论为主,对「中观」及「现观庄严论」等五大部论方面比较注重,其间涵盖了大小乘、各种次第的修习内容;而在家众的学习则以行为上的修正最为重要,因为行为的修持才是最真切的!西藏古老的修行者图美尊者为教导众生而写下本论,是不用怀疑的,他是大家公认「见解正确」的善知识,大家都接受并相信他所教导的一切没有错误,当然,那个时代的行为跟目前物质丰腴的时代,两者间的行为要怎么配合,值得大家好好探讨!如果现在完全照古时候的方式去修,有很多地方是很难持续下去的,同时,对修行人来说,如何把佛法好好落实在生活中也是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听、好好的看!接下来,我们把功德回向给众生。



学员/问:「南无路格学绕业,虽知诸法无来去,然为众生勤奋发」这是讲上师们还是观世音菩萨?

堪布/答:讲观世音菩萨;「南无路格学绕业」,梵文的意思就是顶礼观世音菩萨;另外的四句也是在赞叹、顶礼观世音菩萨。

学员/问:「殊胜师与观自在」的意思是指传承上的上师与观世音菩萨?还是说上师与观世音菩萨合为一体?第四句是否意为顶礼上师与观世音菩萨合而为一?

堪布/答:对!观世音菩萨与上师合而为一,因为观世音菩萨是因慈悲而显现出来的。

学员/问:顶礼观世音菩萨是否有特别的意义?

堪布/答:我刚刚讲过修行是以身、口、意中的「意」为主,虽然身、口两门也很重要,但在大乘佛法中,大乘的菩萨行者的意乐要以菩提心为主;小乘佛法则以不伤害众生的行为为主,虽然菩提心与慈悲心有些差别,但在佛子行里,菩提心与慈悲心皆是修行的重点,观世音菩萨正是慈悲的显现,所以特别顶礼慈悲显现的观世音菩萨。

学员/问:我们要顶礼上师与观世音菩萨两者,是否意味着把上师与观世音菩萨两者视为无二无别呢?

堪布/答:是的!因为我们都没见过观世音菩萨,因此可以把上师就视为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有些人把观世音菩萨当作本尊,就会看见观世音菩萨的智慧身。

学员/问:「获得圆满大舟时,为渡众生轮回海,日日夜夜无懒散,闻思修行佛子行。」请问,当我们获得暇满人身时,为什么要渡众生?

堪布/答:当我们获得暇满人身时,不但有能力使自己解脱轮回,也有能力帮助众生从轮回的苦海中得到解脱,我们有这个能力却要放弃所有众生,只求自己的解脱,就是缺乏菩提心。

学员/问:虽然得到暇满人身,但是在能力还不足时,在此短短的人生解救自己都来不及了,又如何有能力帮助别人呢?

堪布/答:「入菩萨行」中提到:不要因为能力不够就不去做!一切随分随力,依能力所及的去做,这是行菩提心。至于心态上的愿菩提心,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做不到的,应广发大愿!我们认为做不到,是我们已经先把自己的心窄化了,没有把心打开,执着在那里,这是属于小乘的根器,而实际上,愿菩提心只是一种心态,并不困难,一样的行为如果有心态上的不同,其所累积的福德就有差别!

学员/问:历史上记载的只有释迦牟尼佛一个人成佛,请问是否有其它人以暇满人身修成佛果的例子?

堪布/答:二千多年来,我们只知道释迦牟尼佛这个例子,因为他是历史上唯一记载在印度悟道得证涅槃的佛陀;在西藏地区有些高僧涅槃时出现许多瑞相,他们如果尚未成佛,至少也是初地以上的菩萨了,这是我们现世能够看到的,又比如密勒日巴尊者的成就,也是我们在暇满人身中可以学习的。

学员/问:我们都知道渡化众生是困难的,而今生所得到的暇满人身也仅短短几十年,很难承办渡化众生的大事业。所以我们是否应该发愿来生还能再得到这暇满人身?

堪布/答:对!菩萨行是要生生世世持续不断去做的,一些老堪布、老修行者也都是这么教导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真正能渡到的众生少之又少,可能只有那么一、两个人是真正能得度的,所以在个人的修行来说,最好是离开亲友,一个人到偏僻处修行,这和渡众生看起来好像是互相冲突的两回事,但在心态上可以这么调整。我个人的观点是认为:修行最棒的是在山洞或偏僻处苦修,其次才是走遍各处去弘法、传法,利益众生;密勒日巴尊者也讲过,末法时代是自修成就的时代,不是广度众生的时代,因为没法自渡就无法救众生,即使如此,他们心中的愿菩提心是永不退失的,譬如对一位虹光化身的修行者来说,他可能一直都在偏僻处实修,一旦他得到了果位,他就不需要辛苦、刻意地去做些什么了,自然而然,哪里有众生需要他,他就会在那里显现,这就是百分之百的圆满,可以真实地利益众生,但是在未达到百分之百的圆满或尚未达到初地菩萨之前,多多少少还有「我执」存在;在有我执的情况下,就多多少少会有私心,所以虽然嘴巴上说要利益众生,可是自私的心态仍存在,这是还没有离开我执的缘故,只有在证得胜义菩提心后,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利益众生,毫无一点自私的心态,总之,当我们处在世俗菩提心的时候,仍有一些自私的心态,所以自修与渡众生要配合起来,我们不要把所有的精神全放在事业的推广上,为了事业的推广,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这是不对的,学佛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的贪、瞋、痴减少,所以在这当中有可以自修成就的,也有可以广大事业的,这两者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渡众生有两种:一种是善巧的方法来广传佛法,每一个地方都有寺庙,像人间净土一般,有很庄严的大房子,这会吸引众生来学习佛法,另外一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吃得饱、穿得暖,到处去传法,像巴祖仁波切就是这样修行的。

学员/问:我们虽知要渡众生脱离轮回海,可是有些众生并不知道自己在轮回苦海之中,这时我们是应该伸出援手救他?还是让他自己去撞得头破血流,才知是处于轮回苦海?

堪布/答:释迦牟尼佛在对弟子阿难等讲四谛时,第一谛就说到了「苦谛」:首先要「知苦」,我们众生就是不知道苦,以为自己在追求快乐,实际上是在追求痛苦,明明陷于苦中,却假装没有痛苦、假装勇敢,其实是很痛苦的,由于个人前世所累积的福德,所以今世有一些福可以享受,福报是比较快乐些,但这快乐不是永恒的,而是短暂的快乐,当他快乐的因结束了、果享完了,痛苦就会显现出来,迟早我们都会碰上痛苦,等碰到痛苦才去寻找依靠的话就晚了,所以在我们还未遇上比较严重的痛苦之前,能把福报延续下去才是最棒的,那要用什么方法让对方知道呢?就是我所说的-以较随缘的方式,不可以、也不准勉强,勉强也没有用!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2-7-20 14:14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二讲

堪布 久美多杰讲授

各位居士札西德勒!「佛子行三十七颂」是追随 释迦牟尼佛探求永恒快乐道路的信徒们应学的行止,大乘佛教徒要学习菩萨行,而菩萨的行为有如大海一般地广阔,全部归纳起来可分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所以颂中所讲的都是学佛者该做的行为。
上次我们已经讲解了题意、前行、誓愿以及赞叹,现在进入论义;论义分为前行、正行与结行三个部份;前行有七种,第一:人身难得,上次已经讲过了,现在讲第二颂:

第二颂 远离三毒之源-故乡
亲方贪心如沸水   敌方瞋毒如烈火
取舍忘之痴暗者   抛弃故乡佛子行

这四句是说-对于一般修道或学佛者而言,追求究竟的快乐是主要目标,但如果住在家里或自己家乡,就容易对于今世的亲戚朋友产生各方面的感情,会有贪欲之心,此心犹如水一般晃地动着,使我们没有办法安定下来,无法停止希求别人能为我做些什么,或我能为别人做些什么的妄想,因此,不要依恋亲友,此外,譬如敌人对我们不好,我们若有想对付他们、反击他们的强烈瞋恨心出现,那就好像有一把烈火在心中燃烧一样,由于贪欲与瞋恨心态的存在,使我们在善业与恶业上,不知如何分辨何者该做与不该做,于是我们的正知与正念便会渐渐消失,由此可见,在家中只会增长贪、瞋、痴等等修道的障碍,所以我们应该远离三毒之源-家乡。
在这里修学佛法的人大部份未出家,虽然在修行的条件上没有传统出家众那么好,在家众必须照顾亲人,无法离开家庭,但是若能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暂时远离对闻、思、修佛法有障碍的地方,专心聆听解脱的方法,一定比较容易放下世俗的心态,否则,家中的小孩或亲戚朋友,对在家众的影响必定时时存在,使心倍受干扰而无法清静,这样正知和正念便难以现前,所以历来修行人多半采出家专修的方式来远离烦恼之源,当年佛陀所示现的就是如此,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印度的修行者多半是出家的,在西藏,虽有在家瑜珈士不现出家相,也有结婚,但他们都守皈依戒、居士戒及在家菩萨戒等等,一生无论工作、生活都在修行之中,没有离开闻、思、修佛法,所以在形式上不一定是要头光光的。
所谓出家众的条件比较好,是指修行人舍离了世间能增长三毒的故乡,在某个地方专修,不管俗务、一心修道,必能感得善心人士提供生活所需,不必担心吃穿的问题,像在台湾便是如此,这就是佛法最殊胜、伟大的感应之处,也是三宝恩德的加被所致,因此,唯有离家放下万缘、静心修道,才是佛子应取的行径,否则修行必有障碍,无法很快有所进益、增长,但一般人因为没有能力静下来,心都往外跑,所以远离三毒的境缘后,紧接着要依止寂静。

第三颂 依止寂静处
远离恶境惑渐灭  因无懒散增善行
明智于法起深信  依止寂静佛子行

这一偈的涵义是:远离了那像水一般不安晃动的亲情贪欲,和像火一般燃烧的敌人瞋恨心,心中的无明惑痴自然渐渐消灭,对于该取舍的正法才能正确抉择,所以离开家乡的佛子要去哪里呢?要去寂静的地方-远离外在尘嚣,非常安静的地方。「入菩萨行」第八品静虑中提到,我们无始以来一直处于轮回中受苦,其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心始终没有离开过外在的尘嚣与内在的妄念」,所以无法获得禅定,并且进一步展现充满智慧的内在本质,因此,暂时远离外在的尘嚣,依止寂静的地方,不让增长三毒的境缘现前,就好比水,若不搅动它,或让树枝等外在事物干扰它,它自然就会澄净下来,所以当我们以戒、定、慧三学实修内心时,依止寂静处,远离贪、瞋、痴的对境,自然比较没有破戒的环境和诱因,除了修行外,你无法做别的事,想做生意也没有人来,想找工作也无处可谋职,即使你不修行,也因增长三毒的条件减少了,心便会自然而然地渐趋宁静,心一旦静下来,禅定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内心的定力增强时,我们才有能力掌控不安的妄念,而内在的智慧也会在此深入的禅定中开发出来,总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依止寂静的佛子,必须远离尘嚣安于静虑,在深入禅定中开发内在的智慧,如果没有禅定的根基,智慧就不会稳固。
「经庄严论」中提到四个修习禅定者的助缘:
(一)    能享用天然现成的食物,不必靠人工辛苦的制造,更没有添加物或污染物;现今在台北要取得天然食物,似乎颇不容易,食、衣、住、行不仰赖科技便无法生存的样子,人们每天都得为生活忙碌奔走而无暇修行。
(二)    没有盗贼,不必担忧遭窃。
(三)    住处清静自然,不受污染,水与环境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能安适修行。
(四)    周遭同处的伙伴,如动物之类的众生,不会伤害修行人,行者也不必为牠们做什么事,彼此间无任何怀疑、猜忌,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前面所说的寂静处可以远离「禅定的刺」,当你修定时有人在旁边吵闹,让你无法得定,当你入定了,有干扰你禅定之乐的人、事,使你不得其乐等等,都是禅定的刺、禅定的违缘,远离这些违缘,便可加速成就道业,所以真正的修道者在成就之前,必得依止寂静处,实修戒、定、慧,等能力足够了才可以入于人群,住在尘嚣市集当中,如藏传佛教的转世佛爷或仁波切们,也是在自利能力成就后,才与众生接触大转*轮,犹如世间谋职必先暂时远离贪欲享乐,到学校智虑专一地求学,取得足够的学识及充实谋生的技能,之后才能在社会上创造更多、更好的财富,同理,修行人为成就自利利他的事业也是如此。阿底峡尊者曾说:「自利未成就之前,必须依止精进,以免被环境所转!」虽然在寂静处精进修行的境缘和直接利益众生不同,但是只要我们不舍愿菩提心,那么即使离群闭关也是佛子应做的抉择,其实,佛子依止寂静闭关修行,是西藏佛教最赞叹的行持方式,密勒日巴尊者所示现的榜样正是如此,他不要庄严的佛堂,也不依赖眷属、信众,他一人苦修到底,终成大器,这种纯粹的自修行径,成就的是明心见性、即身成佛的道业,所以他能真正利益到众生!不像我们一般人互称活菩萨,但对于真正的解脱之道该如何走却一无所知,那么当神识要离开肉体时,要如何保持清醒的状态呢?那如何有把握真正利益他人呢?
修道的方式分上、中、下三部,以上所说的在这浊世时代,连出家人都未必能做得到的,更何况是在家众,所以阿底峡尊者说:「五浊恶世的时代,不是聚集很多信众的时候,佛子应依止寂静,自度而后度他。」在未成就自度前,能利益众生的事业是很少、很困难的,只能表面上意思、意思做做而已,因此,第二个修行方式就是-出家人应示现专心修持的榜样,而在家众应护持正法,提供出家人安心修行的条件,帮忙道场弘法利生的事业,引领信众信仰三宝、听闻佛法,使发心因缘成熟、广度众生;台湾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显教法师们在这方面教育得非常成功,有很多人发心并随喜付出心力和财物,积累了广大的福德资粮,但是,除此之外,你们也要多自修,以免只有享受富有安乐的福报,而终不免受轮回之苦,唯有甚深的空性见解才能断轮回的根,福智二资粮必须配合一起修才能有成就;累积福德资粮是有条件的,它的前行基础是持戒、修定,尤其是禅定,若没有很好的禅定基础,就无法生起坚固的智慧,想要修习「无我」的甚深正见,就必须依止寂静处!

第四颂 观无常而舍今生
长伴亲友各分离  累积财物留人间
身之客堂识终离  舍弃此世佛子行

此颂是说明无常的真相;无常的现象我们都明白,但是很少有人能深刻体会,而且还稍一安逸就忘记这个事实!首先,观察我们此生最亲近的父母、家眷、亲朋好友,无论是哪个人,最后终究还是要分离,无法永远相聚!其次,我们今生辛苦累积的财物及贪爱的人、事、物,最后一样也带不走,全部都得留在人间,然而,为了拥有这一切,我们毫无顾忌地沉沦在贪、瞋、痴三毒之中,无法片刻舍离烦恼,它紧随着我们,带给我们无限的痛苦,而我们却不知道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我们不明白无常的真相,所以一次又一次累积恶业所造成的,如果今生我们的心仍然无法放弃这些烦恼,不能舍弃对亲眷财物的贪爱,临终时我们将痛苦不堪,因为到时候即使我们不想舍弃它们,也由不得我们做主,无常终将到来,我们势必孤独而去。
为了生死自在,首先我们要看破无常、放下贪执,在一息尚存之时,做好心理准备,我们要舍弃此世无谓的追求,在不知道哪一天会死、心情比较轻松的时候,从容地学习佛法,训练我们的心,使它不管在什么时候面临死亡都能不紧张,其次,自我们受胎以来就与自己的身体息息相关,无时无刻不贪执此身为「我」、「我所有」,完全不知此身为客堂,意识为客人,死时,我们的意识需要重新找寻投身之处,正如客人要移居新客房一般,死亡时,我们必须和身体分开,如果现在我们不能认清这个现实,还要为它疲于奔命,是不是冤枉啊?要知道-投胎为人已经很苦了,而为这一生的利益奔走,更苦!试想,从五、六岁起,我们上学求知,学习如何在今生谋求更好的生活,就连父母亲也要为我们付出很大的心力,如果我们在修行上有这样的付出,想必会很有成就吧?然而这些出自无明的追求,能让我们真正如意的却很少,且付出那么多心力,今生是否就能过得很好也不知道,就算能够过得很好、很快乐,也不过是短短七、八十年的享乐而已,一旦年老病苦降临时,就不快乐了,这是必然的!其实,不论你今生拥有多少财富、人们如何赞赏你,你也不会真正得到永恒的安乐,当我们衰老,对外在事物的掌握、利用的能力渐渐消失时,就无法享用现前的这一切,如果此时我们不懂得佛法,也就无法对治我们内心的贪、瞋、痴、嫉妒、傲慢等烦恼,那么当我们看到灵活能干的年轻人时,我们就会心生嫉妒,觉得比不过他们,很苦!人就是这样!别人并没有来伤害我们,我们却常如此伤害自己,这种嫉妒之心便是造成痛苦非常、无法明白的来源,如果没有嫉妒心,见到别人好,我们赞叹或随喜,不但自己能快乐也有功德,但我们凡夫却偏偏做不到,因为无始以来我们习惯于嫉妒他人,无法放下这种错误的执着,所以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因此我们不要用百分之百的时间为今生的利益去奋斗,应该把百分之五十的精力拿来为来世的安乐而学习准备,才不至于浪费这暇满的一生;在这里,大家都相信有来世与因果,不同于一般没有信仰的人,所以信了就要好好学习、有所准备,不至于临终后悔,起大恐怖。
佛经上说:「三界有如秋天的云彩-变化莫测」,在西藏,秋天的天空变化很大、很快、非常无常、很不稳定,正如我们眼前所拥有的一切,皆是无常,变化迅速、不安定,不管你相信不相信来世或因果轮回,一样要面对这一切、一样是要受报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无常中安住此心有备而去呢?经论上告诉我们应以思惟「三根本、九因相」来建立信念;所谓三根本就是三种必然发生的定律,而九因相即每种必然的定律中,又分别有三个理由,呈现出人决定在面对生死无常时所应有的信念;我们简单地说一下:
【一】我一定会死;为什么呢?首先,自古以来没有一个人能长生不死的,我们自历史中可看到许多有大能力、大智慧的人也都时候到了就离开人世,没有例外,所以我们也必定会死,即便科技再发达,仍不免一死!不止人类如此,连外在的宇宙万物,也在每一剎那中变灭消失。其次,凡「有为法」,必是无常变灭的,我们的肉体也是有为法,也会因无常而消失、死亡。第三,由于我们的寿命是一剎那、一剎那在衰竭、改变当中,所以它只会越来越减少,最后终必归于死亡。
【二】死无定期;我们不知何时会死,为什么呢?第一,因为我们的寿命没有一定,不像北俱卢洲的人寿命固定是一千年,在千岁的寿命之中,不会意外死亡。第二,我们的身体极微弱、不坚实,是污秽组合之物,没有精华和意义存在,但是为了它,我们每天要照顾、梳洗、打扮,否则就会恶臭不堪,好比身上如果有流脓的伤口,即使你在皮肤上刻意包扎,迟早都会有脓水流出来把它弄脏一般,也许在年轻时,我们可保有一、二十年青春美好的形象,但岁月不饶人啊,它迟早要失去光彩、显出老病丑态的,况且生命危脆不知死神何时召唤,我们能不正视这个现象吗?第三,能使我们死亡的条件越来越多了,我们每天都可以在电视新闻中看到许多因车祸或瓦斯、电器…等等所引起的意外,这些死缘都是过去所没有的,所以说,造成死亡的条件比以前进步很多,如果人类不使用瓦斯、电器…,人也许反而可以活得久些,所以我们真的不能确知什么时候会死。
【三】死时除了佛法,其它都没有用;亲人、钱财、身体,这三种我们最贪着难舍的人、事、物,在我们死亡时是帮不上任何忙的,例如,某某亲戚往生了,我们会比较伤心,到亡者身边哭一哭或念念佛;念佛算是有益的,但如果他生前没有念佛修行的话,那此时怎么能听得进佛号呢?这样如何解脱轮回?在能控制的时候都不想修了,更何况临终现前神识极度不安的时候呢?所以助念的亲友能给亡者多少帮助,全看他生前是否有修持过佛法了,否则,他也只能和这些挚爱的亲友们永别了!再说,当我们要离开人世时,再多的钱财、美食及享用品,都没有用了,钱只是一堆废纸而已,我们身体受用的能力没有了,已经无法享用这一切了,最后,由于我们神识所依的身体消失了,它让我们心定下来的能力也退却了,它更显得毫无用处,因此临终时,唯有曾经修习的佛法对我们是有用的,我们要对这点生起坚定的信解,在生前好好修学佛法。
总之,我们已确知自己终将一死,但又不知何时死,而死的条件又越来越多,死时除了佛法,其它全无用处,所以不要再浪费生命去追求其它的事物了,要认真修行佛法!以上就是思惟无常的三个根本决定及九个理由,如果我们能时时修习,思惟其中的真理,内心必能产生无常感,愿意好好修行;以前,噶当派的高僧喀拉巴尊者曾说:「世间没有一个能让人逃避处,无论你走到哪里,都难逃一死。」所以人一定会死,不但一定会死,而且很快就会死,死时除了你所受持的佛法,其它万物皆无用处,所以你们不要以为现在年轻、还有很多时间而悠哉游哉地过日子,要赶快准备好好修行才是;另一位噶当派的高僧嘎玛巴尊者也讲过:「我们凡夫要有现在就会死亡的恐惧,到了真正临终时,我们就不会害怕。」因为我们现在若能产生强烈地无常感,就会对佛法有巨大的希求心,就能放下对世间法无益的追求、减少对世间的欲望、增长出离心、舍弃现世的安乐而依止寂静处精进修行,死时自然能远离恐怖,然而我们凡夫正好相反,现在不怕死,死时才真怕死,但到那时也无法可施了,所以佛子要时时忆念无常而精进修行!

第五颂 远离恶友
交近某侣增三毒  闻思修行令退失
灭尽仁慈悲心因  远离愚伴佛子行

凡夫想追求究竟快乐的佛果就必须依止三宝,佛陀教导我们、佛法保护我们、僧众与同行善友会在修学的过程中教导、提携我们,而凡愚的友伴和愚痴的恶知识则会影响我们,使我们三毒增长,道心退失而堕落,如果没有坚固的决心,亲戚朋友的一句话就可影响我们的修行,所以一定要远离愚伴及恶友;佛经上讲:「在檀木林中放一根普通的木材,下雨时雨水直接渗到这根普通的木头里,时隔一年,这根木头也会熏有檀香的味道。」同理,愚钝的人如能常与贤善之人在一起相处,久而久之,不需要特别学什么,无形中也会受到影响,产生好的改变,反之,如果贤善之人常跟恶友相处,刚开始会因理念不同而处不来,但是时间久了,彼此妥协、影响就越来越糟了;然而远离这愚痴的友伴,是不是就不慈悲他了呢?是不是还要去帮助他呢?是的,要帮他!但因为我们现在其实跟他差不多(或许比他稍好一点点),如果真的帮他了,会不会两人都堕落呢?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有能力知道对方的需要,才帮得上忙;生活中常有这种状况:我想帮助某人,但某些事情是否应不应该帮呢?连我们自己也无法确定,眼见没有人愿意帮他,自己又有疑虑时,我们就陷入烦恼中了,有烦恼就没有进步,当自己都帮不上自己时,如何帮别人呢?到最后被他拖下水,两人都沉沦退转,可见不远离恶友,会断掉我们解脱的根,使三毒增长、身、口、意三业的修行退步,大乘佛法的根-慈悲心也渐渐消沉,往昔所修的功德不仅无法增长,甚至会忘失或退转,所以佛子修行首要谨防亲近恶友,保护善根!在皈依戒里,皈依僧以后,有不要跟外道共住、学法这一条,在西藏,古时候比较容易做到,因为那时候社会单纯,大家都不会因信仰不同而互相评论、仇视,因此只要修行学道上不要共住,被他影响而退转即可,现在如果我们身边没有很好的善知识,就更需要远离恶友了;又例如,在世间亲友之间互相贪着情感,彼此又有借贷金钱的关系,那么遇到对方无力偿还时,那就很可能两人一起往下沉沦,因此,在修行上,这样的朋友也会让我们增长三毒、道心退转,所以一定要离开恶友。

第六颂 依止善知识
依止谁师灭罪过  功德增如上弦月
殊胜善师如自身  恒常依止佛子行

此偈说明依止善知识的殊胜处;首先,能依止善师可渐渐减少内心中的罪恶及贪、瞋、痴等烦恼,进而在闻、思、修及慈悲心与菩提心的发展上,都能越来越增长,就如同上弦月般日趋圆满,所以走在修学佛法的成佛大道上,我们的心态和行为都需要善知识来带领,我们才能顺利成就。善知识对我们而言,比自己的生命或身体更重要!在「普贤上师言教」提到-「修行首务是依止善知识(上师)!」然而,在台湾、乃至于这个时代,我们很难分辨善知识的真假,为了寻找善知识产生许多困扰,所以我在这方面就多讲一些,由于目前是末法时期,因此无论学生、老师或者我们自己的心,乃至外在大自然皆在没落当中,在物质条件上,外表好像是进步了,其实他们的精华或本质都是日趋没落的,而精神层面,如宗教信仰等,不单是佛教,连其它宗教也都大大不如往昔,所以合格的善知识很难找到,一个合格、正确的善知识,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
首先,要持戒严谨。例如在别解脱戒、菩萨戒、金刚戒(密乘的戒律)都要守得非常好、非常清静,同时,对三藏经律论及密续的内容理解必须十分深广,有高度的智慧,对修行的一些仪轨更是熟悉无误,并且还要能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摄受众生,一般人只能做到前三个,但,上师连最后一个「同事」(与众生一起共事)也要做,这样才能感化大众,因为众生的根器各个不同,所以有许多不同调伏度众的善巧方式,例如,有些金刚上师用诀窍指点我们的心,让我们觉悟,这就是我们说的根本上师,好比续部瑜珈里的密续中所讲的:「凡受灌顶后受持所有戒律的上师,如果他的传承清静,没有中断过,他的贪、瞋、痴和妄念会比较少。」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妄念多,修法会产生障碍,当然每个众生都有妄念,但不应过多或太执着,要对妄念的实质有所认知,知道那些虚幻的妄念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不应执着它为实有,甚至改变我们的内心,譬如说「我昨天梦见什么?是什么原因吗?他们是好呢?还是不好呢?…」这些都是妄念,要知道,妄念多的时候,麻烦就多,麻烦多的时候,痛苦就会多,所以妄念比较少的善知识,对金刚乘的根、道、果都较能够理解,对密续的修持必能较深入而有真实的体验,对众生也才有加持及利益;什么是所谓的「加持力」呢?例如,有一本关于大圆满的书,是以中文写的,因为你们都是有知识、学问的,文字上面不用我多说,你们自能理解,如果我个人没有实证到那个境界的话,我对你们就没有加持力,你们也无法因此深入密境,因此所谓指点自心的上师,也就是根本上师,必须自己有足够的经验,不但听闻过大圆满的法,得到口诀,并要有足够的修持,在任何境界中都能运用大圆满的法,有以上这些条件,才真符合根本上师的条件,这也就是为什么指点自心的上师比较少的缘故,故而,完美的上师,应当有修证大圆满教法及解脱五欲苦海的行持,并能摄受众生增上、修持教法、解脱轮回的苦海。
我们经常为了寻找一位圆满的上师而烦恼,事实上,依止一位上师,并没有禁止依止其它的善知识,因为能依止更多的善知识,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智慧,但一定要是真的善知识,否则你学到的可能会比较杂,如果是真善知识,当然是越多越好,一、两百年前,西藏的高僧们都依止多位善知识,善知识也分很多种不同的性质,有平日在课堂上教导你、教育你及修道时教你取舍之法的,也有为你灌顶、加持、指点你心的本质的,这些都是真善知识,依止善知识前可以观察,在「大圆满前行」中我们也讲过,但一旦依止后就不要再观察了,否则会造恶业;所谓「观察」有一定次序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具德相的上师有哪些?巴祖仁波切讲的「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所提到的,大多是关于法师应做好的行为,如果法师们没示现好样子,因为在家信徒不方便讲他们,有一些法师就会因为信徒的赞叹和尊敬,生起傲慢心而不再注意观察自己,甚至被信徒宠坏了,就好像小孩被宠久了就会变坏一样,所以当恭敬、赞叹过多时,法师们就应该要小心了,依止上师要一个个仔细观察,你们听了一些具格与不具格上师的内容后,就可以知道哪些是很好的修行者,哪些不是,切记!嘴里不要讲出来,心里明白就好。
第一种不具格的上师是名誉很高,但没有真实度众的能力。例如有些对闻、思、修佛法没有实际修为,却以「我是某某大活佛转世」或「我是某某高官的孩子」自诩的人,自以为种性优越而觉得与众不同,在傲慢心、不平等心作意之下,名不符实,就不是依止的对象。释尊曾说:「行者应超越种性、不分高下、名誉与出生皆不必注重。」 巴祖仁波切也说过:「在西藏有所谓的某某上师,自诩是转世佛爷的人,却连三十个字母都要学半天才会,何况是生起次第的内涵呢?如果这些法要的学习看过后也和一般人一样地忘记,那怎么能以慢心自夸呢?」可见这种自夸为转世佛爷或高官后代的心态,并非为了来世修行或度众的心愿而发,而是想在今生传承自己的身分、保护自我的名誉所产生的分别心,这好比某某教派、政党或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团体的名利而宣扬其威势一样,不是真善知识为得佛果的行径,这种非真善知识的境界,可以用木磨子的比喻来形容,木头做的磨子内部是空心的,所以动起来卡、卡作响,却不能发挥功用,而石头做的实心磨子,因为很重,其所发出来的声音就比较小,但它却能发挥功用,那种名望很高而内心空虚、无真实功德的人,正如木磨子般的上师,没有真实成就自己的经验与度化众生的能力,只是徒具虚名而已。
第二种不具格的上师是如井底之蛙般见识浅薄的上师;这种上师没证得慈悲心,也无高于一般人的智慧,更未曾修学过殊胜的妙法,因为他本身无知,所以看不见他人的优点,但却有很多愚痴的信徒赞叹、尊敬他,让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正如井蛙没见过大海而自以为见识广阔一样;在「大圆满前行」中讲过两只青蛙的故事:住井底的青蛙问住大海的青蛙说:「大海有多大?」海蛙回说:「很大!」井蛙又问:「有没有我水井十分之一大?」海蛙说:「不止!」井蛙再问:「我水井的二分之一大?」海蛙又答说:「当然不止!」井蛙:「那有没有我的水井大?」海蛙再答:「不止啦!」井蛙实在不相信,直到来到海边见识到大海之大,才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这种愚痴而不自知的上师,因为见识浅陋,在信众盲目的崇拜后就会得意忘形,所以依止前我们一定要善加观察,不要做盲从的信众,以致增长彼此的无明。
第三种不具格的上师就像疯子带路一样。 巴祖仁波切说:「身为上师,内心的境界要勇敢果决,但在行为上要戒慎恐惧,非常小心!」但是,如疯子般的上师却刚好相反,因为他没有依止过有智慧的上师,对佛法的闻思也少,对经、律、论及密乘的内涵没有精进地学习,内心充满了贪、瞋、痴,比一般的凡夫更糟糕,但他却做一些如天一般高的成就者的行为,缺乏正知正念,破了所有戒律及三昧耶,由这样的疯子带路是非常危险的,身为佛子应谨慎地观察,不要随便依止!
第四种是如眼盲的上师。上师的智慧一定要比我们高,否则我们就无法进步,上师如果没有择法的明眼、没有慈悲心,对该取舍的智慧有欠缺或过失的话,就如眼盲者,以盲引盲一样,无法让我们打开智慧之眼,我们就毋需依止他了。
以上所说就是 巴祖仁波切在书中传达给大家择师依止的大略方向,请各位多加思考。

第七颂 皈依佛门
自亦束缚轮回故  世间神力能救谁
由此依止不欺者  皈依三宝佛子行

这意思是说-一切众生(包括世间所有的神祇)从无始劫来都沈沦在生死轮回的大海中,不得自在,由于世间神祇在轮回里,祂们也被自身的烦恼、恶业等痛苦的铁链绑住而无法解脱,所以在世间法上,不论祂们有多大的力量,终究无法帮我们远离三恶道及轮回的痛苦,因此,我们要求得究竟解脱的依靠,必须找到有能力而且不欺骗我们的永恒对象,而这可靠的依止对象就是佛、法、僧三宝!而皈依三宝与否,也是区别我们是佛教徒或外道的主要依据。
想要皈依三宝,首先,要知道三宝的功德;所谓「皈依」就是接受保护,如果我们不知道祂有多大的能力可以保护我们,那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怎会想去求祂们呢?所以我们先要知道祂的能力和功德。
『佛』梵音为「布达」,意思是什么都已得到了、都圆满了,是觉悟者的意思;「佛」,藏文译为「桑杰」;「桑」,是消除一切无明,凡该取该舍的都消除了,过失与错误的缺点都断尽了,「杰」代表证悟,即成就一切善德,圆满开悟了,「桑杰」二字合起来,就是藏文里「佛」的意思。
『法』梵音译为「达玛」,意为「持住」,如果我们以大乘佛教的皈依来说,就是把我们从三恶道中抓住,把我们从轮回与涅槃中拉出,「持住」就是抓住我们,不让我们去这些地方;「达玛」藏音是「秋」,意即-改变,从那里改变呢?从我们世间法的观念里改变,能把我们贪、瞋、痴的心态整个改变过来的就是法宝。
『僧』梵文是「僧伽」,意为「希求」,是指长期对善的行为有热烈希求心,能对行善一直保持兴趣的人,称作僧。
我们接受三宝的保护,在内涵上有很多不同的境界,有下士道、中士道及上士道等三种不同层次的皈依;在中国,非常流行皈依,「你皈依那位上师啊?」是大家经常听到的话题,甚至有些父母让腹中的胎儿皈依,事实上,想要皈依的人应对皈依的种类、区别、心态及方式等有所了解,因为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它可说包括了所有的佛法,所以在此对于皈依三宝,我们分别从三士道皈依内涵介绍起:
(一)      下士道的皈依:皈依者的心态是-为了让自己能从三恶道及今生所有的恐惧、害怕中得到保护与解脱!所以今生他能活多久,他就求三宝庇佑他多久,时间上是短短一生的皈依,心态上是利己的,皈依对境的佛宝是指佛像,例如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等等,法宝是指佛经,僧宝则不需要圣者高僧大德,只要能好好受持戒律的一般出家众即可,这是佛教徒下士道的皈依方式。
(二)      中士道的皈依:是指声闻众与阿罗汉们的皈依心态,他们希求自己今生能出离六道轮回的痛苦与恐惧,为了得到安乐而求皈依,在时间上是自今生直到证得阿罗汉果位为止,皈依处的区别,佛宝是指皈依佛的意,也就是佛所证得的法身,而不是他的色身,因为他们不相信佛有轮涅,认为离开了轮回与涅槃,才是佛的境界,所以在他们的观念中,佛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示现为国王身、做过转轮王,所有烦恼都消灭尽了,是证悟法身者,这是佛身、语、意中意的成就,而不是释迦牟尼佛父母和合创造出的色身,他们认为这个身体也是苦果,不值得皈依,所以佛的肉身不是皈依处,佛的智身-内在觉悟的法,才是皈依的佛宝;至于所皈依的法宝不是佛经,而是佛内在证悟的法,佛法有教、证二法,而证法又分道、灭二种,阿罗汉们认为「道」仍不是究竟皈依处,那只是修行过程中让我们理解的工具而已,究竟法的皈依处是灭谛,灭尽所有烦恼与痛苦的内证之法,才是要皈依的法宝;而僧宝在他们眼中,无论在家、出家皆是指预流果以上的小乘四果级僧众,即预流、一来、不来、阿罗汉四果,而不是一般的凡夫僧。
(一)   上士道的皈依:在心态上求皈依者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来,在时间上不只是今生,也不只到证得阿罗汉果为止,而是直至成佛,这是大乘上士求皈依的心态和时间;在皈依对境上,「佛宝」是指圆满证得所有智慧,获得四身(法身、报身、化身、自性身),或者说是五身(法、报、化身及不变金刚身和现证菩提身)的佛陀;「法宝」则专指大乘佛法的教、证二法;「僧宝」则有两种,一种是由四个比丘所象征的凡夫僧众,另一种是指初地菩萨以上的圣者,而后者才是值得皈依的对境,这就是上、中、下三士道不同的皈依内涵。
以上是显宗共同的皈依;至于密宗金刚乘不共的皈依,因为现在很多人学密,所以在此略提一下,金刚乘所指的皈依对境是加持的根源-上师,成就的根源-本尊,事业的根源-空行母,以上三者,即佛、法、僧三宝,佛与上师无二无别,本尊与法、空行母与僧,亦无二无别,更深一层来说,皈依三宝是指脉、风及明点三者,明点也可以说-就是菩提心脉清净以后究竟得到色身﹔脉就代表僧、风代表法、明点就是佛,也就是菩提心。脉、风、明点为什么就值得我们皈依呢?因为这脉、风、明点最细微、最究竟处,即佛的法、报、化三身根源的出处,也是三宝的象征,它不是我们粗浅见解所认为的脉就是一般身体里的脉、风就是身中的气、明点就是身中的明点;我们常说在显宗修行,佛的境界似乎离我们非常遥远,要修到这个境界要花很长的时间,但在金刚乘中,为什么一直强调今生即身成佛呢?因为修密法时,我们的心会慢慢趋向菩提!以上是讲金刚乘不同皈依的区别。

皈依文(藏音)
巩秋宋哼爹斜扎瓦顺   札龙替累攘幸江秋仙
哼我攘幸突杰吉阔拉   江秋宁波瓦杜加苏气
以上翻译为中文的偈颂是:
真实善逝三宝三根本  脉风明点清净菩提心
体性自性大悲坛城中  乃至胜义菩提恒皈依

意思是以「体性空、自性光明、大悲周遍」为究竟皈依处,皈依的内涵可以讲得非常深奥,也可以说得非常简单,学佛,要从皈依接触起,皈依有人从小乘、大乘或金刚乘等不同缘法接触起,所以谈皈依的内涵,每个不同阶段,都各有其不共的意义,如想了解透彻,这在初学期间是很困难的,佛宝-佛的功德与智慧已达究竟圆满,令我们无法描述或加以表达,法宝-包括小乘至金刚乘最高境界的九乘次第皆在其中,僧众-由小乘比丘到金刚乘的瑜伽士或大圆满修行诸大上师们均是,甚至到十地菩萨都可以说是僧宝,因此没有一个佛法不包括在三宝里面的,以上只是大概讲解一下而已。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世间神祇没有如三宝般能令我们解脱三恶道及轮回痛苦的能力,祂们自救尚且不能,祂仍有贪、瞋、痴的心态,例如在中国或台湾的传统信仰中,供神祈福非常流行,很多人遇到某些事就跑去拜拜求神,为求现世诸事顺利,祈求神明帮助当然也无不可,但这并非究竟,日子长了,假定我们哪天不顺神明的旨意,神明也可能伤害我们,因为祂们的能力虽然比我们大,但仍有三毒,所以不是究竟的皈依处,要解脱轮回痛苦还是要依靠三宝;接下来进入正行,论义的前行讲到这里。
二、正行可分为(一)下士道,(二)中士道(三)上士道三个部份,先讲下士道:

*正行
※下士道
第八颂 怖畏恶趣离罪业
极为难忍恶趣苦  佛说恶业之果报
纵遭命难之恶缘  终不造罪佛子行

在古代,人们一生所见的事物较少,多半只见到自己出生地的自然风景,其物质条件、人事环境都较现代人单纯很多,所以当他们听到佛说地狱的苦就非常害怕,觉得无法承受这些恐怖的痛苦,而且这些现象都是由遍一切知的佛陀告诉他们的,不会虚假,因为他们相信唯有佛陀能百分之百理解因果最细微的地方,祂才能说出难忍的恶道之苦,所以害怕恶趣苦果的佛子,纵使遭到要命危难的恶缘,也不敢造作恶业,因为这些痛苦的来源,都是我们曾经做过的恶业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尽量小心不造恶业。
通常我们会说:「所有的快乐和痛苦都是有因缘的,都是因果的呈现。」但我们在快乐的时候,只会一味地享受快乐,不会观察自己幸福的原因,但一旦不顺或碰到不好的事情时却会说:「怎么会这样?」…可见受苦的时候,我们比较会想到「因果」这东西;广义地说,没有一个东西不是因缘法则而来的,所以「因果」二字,已涵盖了所有的答案,但今天在此,我们要藉西藏高僧们所解释的,比较细微的因果现象来详加说明;由于恶业会让我们堕入三恶道中,所以我们应断除造恶业的因缘并努力行善!然而,善业该怎么做呢?松赞干布国王在位时,要求西藏所有的在家众遵守十善业道,如同法律一般,即身﹕不杀、不盗、不邪淫;语﹕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意﹕不贪、不瞋、不邪见。
行十不善业的果,分别有五种: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怀果,以下是十不善业中属于「身体行为」部分的果报:
(一)异熟果:例如杀生,如用瞋心作意,会堕入地狱;如起因于贪,贪得动物如大象等身上的宝贝,则会堕于饿鬼;如用无明痴心杀了生命,例如走路时不知不觉脚踩到了虫,或有知觉却又不小心杀害了生命,其间没有特别的贪、瞋心作意,纯由无明悬痴使恶业现行,就会生在旁生道,又如偷盗,以瞋恨心盗取他人的东西,或贪图他人的钱财,或不知不觉随手取用他人的东西,果报分别在地狱、饿鬼、畜生。这是异熟界粗略的说明。
(二)等流果:等流果是自地狱解脱后,再投胎为人而受的苦果。它可分为「造作等流果」与「领受等流果」:
※  造作等流果,比如以前喜欢杀生的人,今生出世后就会喜好杀生,有些小孩的习气非常喜欢杀害小虫,这就表示以前做过且很喜欢杀生,所以今生自然而然对此事就有很大地兴趣;又如偷盗,有些小孩从小就会偷东西,没人教他自然就会,这是前生常做偷盗的等流果,各种不同小孩兴趣各有不同,原因是前世做过不同类的事,所以今生特别喜欢这个行为、这个动作、这种事情,这就是造作等流果,另外有些小孩对杀生、偷东西都不喜欢,但对做善事、帮助别人、布施东西很有兴趣,他就很好,那是他以前行善的等流习气还在的原故。
※  领受等流果,是指善、不善业在受报时所领受、承受的业果:
(1)   杀生的领受等流果:你以前杀生很多,今世你必然很短命,这便是你的领受等流果;前世你很喜欢打别人,今世就有很多病痛,又如,有些小孩投胎不久后就死亡,无法生存下来享受人生快乐及成长的过程,这也是前世杀生过多的领受等流果,另外有些小孩从小就多病,直到老死前还不断地生病,这是前世喜欢打骂众生的领受等流果,在这种情况下,不用急着奔走求医寻求改善,因为生病有很多种因素,这种病是业障病,不是身体四大不调形成的,如果是四大不调的病去看医生,医生可以治得了,然而这种业障病医生检查不出结果,怎么医都不会好,纯粹是前世业报的领受等流果,那就不需到处奔走求医或拜鬼神来去除自己的不顺和病况了,要知道这是自己的因果使然;巴祖仁波切说:「前世做过什么,看今世的身体及今世快乐不快乐就可知道;那么来世会遇上什么事呢?看今世的行为跟工作即可预知。」这就是善恶业的造作等流果。
(2)   偷东西的领受等流果:如果你一生都非常殷实勤俭,而得到的一些财物却不能长久保住,或被强盗抢走、小偷偷走,常常面临诸多不顺的果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没有福报!为什么会没有福报呢?因为前世常常偷东西、抢东西,所以今生就变得没有福报了,如果你今生还不自觉,仍然不断以偷、抢方式累积财富,那只会每况愈下而已,绝不可能因此而致富,这是因为你前世恶业玫使今世造作等流果现行,让你仍然喜欢做这种事,而你所要承受的-必然是你得到的财富不会留在身边,它很快就会消失,尤其我们南瞻部洲这个因果分得非常清楚的地方,(在北俱卢洲、西牛贺洲等地,贫富悬殊不太大,财物受用也大概一样,不像这里。)它是因果主导的一洲,现世报十分明显,所以不要为了钱财或赚钱去做骗人或不好的事情了!要知道-若自己前世有积福的话,那么今生不用很辛苦也照样会得到财富的,反之,如果没有这个福报,那任凭你今生有多努力,也无法享受这些财富,你们且看-有些今生很努力工作却无法得到成果的人,这些原因都是以前偷过东西的果报啊!
(3)   邪淫的的领受等流果﹕邪淫的果报是今生家庭夫妻不会和睦,常常吵架,这是过去曾犯邪淫的缘故,无论我们认为这是男、女那一方的性格不好才导致他们不合,这都不是根本原因,因为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夫妇彼此要知道互相体谅,要相信因果法则才是。
接下来,属于「语言」的不善业:
(1) 妄语:前世常骗人,今生的果报就是别人常骗你﹔或者你并没做过什么事,别人却说是你做的。
(2) 两舌:你以前犯两舌的恶业,导致今世你与你的眷属或部下、佣人等没办法和谐,会常常吵架,无论你讲什么道理都没有用,这就是前世做过两舌的业果;像目前一些当大官的人就是这样子,可能他们以前做过两舌恶业吧,所以他们今生的部属都不容易和谐。
(3) 恶口:恶口就是骂人,骂人的果报是今生常听到不好听的话,八卦很多,自己并没有那个意思,但听在别人耳中,就是一种伤害的语言,这就是前世做过恶口的果报;在西藏有句俗话说:「言语虽然不是武器,没有刀跟枪的杀伤力,但却有能力让别人的心破碎。」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言语要非常小心!佛经故事里说﹕舍利佛时,有一个比丘常对别人讲不好听的话,比如说-你的头好像马头、你的脸像大象…等等,结果他后来投胎就成了许多他所取笑的众生,生成马或大象等等;还有一个阿尼对另一位阿尼说:「你好像母猪啊!」后来她就成为海里许许多多众生一起啃食的大鱼,生命长达好几千年,可见恶口的果报也好可怕,我们要小心!
(4) 绮语:绮语是爱讲世间法一些无意义的话。例如某某人的亲戚朋友怎样怎样…,某某人的工作又如何如何…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凡夫闲谈时最喜欢说的话,反之,讲老实话、讲真话没人有兴趣听,说一些夸张的话反而觉得很过瘾,这是绮语的恶业,果报是以后讲话没有什么效果,不中听!有些人不用讲太多话,只少少一两句就有很多人会听,这是过去没讲绮语的果报,你今生多绮语,别人就不听你的话,你讲再多话也起不了作用,此外,爱说绮语者,要在大庭广众前讲话时会没有勇气,这些都是绮语的果报;以上是「普贤上师言教」中所讲的。
接下来是「意」的部分:
(1) 贪心:如果前世我们是贪心的,今世就诸事不顺,无法达到心中所要的目的,反之,如果前世没有贪欲心所造作的恶业,今生就很容易达到自己的愿望,所以如果自己今生所求都不如意,不要怪自己没有努力,那是前世恶因造成的果报。
(2) 瞋恨心:瞋心的果报是今世常有恐惧的心,没办法平平安安过生活,这是因为你前世瞋恨别人的坏念头带来的领受等流果,像一些海盗、小偷一生都无法平安过活,就是前世瞋恨心的果报。
(3) 邪见:前世如有邪见,今生就不会遇上佛法或对佛法有很正确的理解,也就是说-不会理解真理,对真理不能理解是邪见的恶业所造成的果报。
以上是十不善业的等流果,接下来说「怀果」。
(三)怀果:怀果不会成熟在我们身体上,而是成熟在外在的环境上面,例如前世杀生太多的人,会生在很危险的地方,如土地非常狭窄、山很高、路很窄、掉下去必然摔死、没有平坦安全的住处;如果前世做过偷盗的话,今生受用的环境常有灾荒,倘若你是农民,作物收成时就会常遇灾难,比如西藏地区会有下冰雹、遇雪灾,台湾地区则有台风、水患…之类的灾害影响收成,或者所种的水果,果实不那么好吃,不那么成熟,像印度有些地方的水果,长得大大的,但没有水分,不好吃,这都是前世偷盗,今生怀果成熟在自家环境条件上;此外,前世偷盗者,今生所居之地常有饥荒,像前几年北韩那个地方,吃的东西很少就是个例子;前世如做邪淫之事,今世会生在肮脏的地方;骗人打妄语的怀果是居处环境非常不稳定,时时面临恐惧与不安;两舌的怀果是所居之地,谋生条件很差,为了汲水或一点什么东西,要走大老远的路或爬过很高的山才能取得,而且到处都是高山,天空只见到一点点,生活在相当困难的地方,例如嘉绒有些地区就是如此,大概我们那地方有些人以前造过两舌的业吧?至于恶口会生在什么地方呢?会生在地很不平,石头很多,颠颠簸簸,到处荆蕀的地方;绮语多者,今生做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有成就,无论换什么工作,都不会有结果;贪心的怀果是你所处的环境一直不顺,常不断遇到灾害,想换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到了那里,那里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灾害出现,一样不是你想要的环境;至于嗔恨心重的人,今生今世会在令你恐惧的地方,例如常有战争或强盗、小偷出没,像台湾近来治安不好,人心惶惶,非常恐惧,这就是瞋恨心重者的怀果;最后,邪见的怀果是今生会孤独无依无靠,没人关怀。以上是十不善的怀果。
(四)士用果:无论善恶业的造作它都有增长广大的特性,会由小而大,最后变得很多很多,好比我们种一粒玉米会长出很多很多玉米一样,同理,倘若你杀生一次,来世你还会杀很多生命,善行也是如此,这种业果叫士用果。
(五)增上果:异熟果和等流果是发生自己身上的果报,称为正报,而发生在自己所处外境上的果报,如出生及成长的环境,自己所受用的一切,称之为依报,也就是增上果。
以上谈的都是十不善的果,同理,十善的果也是以这五种形式呈现的,但在这里,好的果我们就不多谈了,因为不好的这些现象让我们想不开、让我们烦恼,自己要去面对这些不顺,或要为别人解释因果时,就比较需要深入了解它的细节,这样才能相信一切都是因果律,对于恶业,应尽量减少不做,这不是迷信,也不是骗人,而是佛陀教育我们的方法-用因果现象来解释苦乐的法则,使我们断恶修善,离苦得乐。
接下来就是中士道的修行内涵了;修中士道的佛子不但想离开三恶业道的苦,而且对于三善道短暂的快乐也没有任何贪欲,急于出离他们的心态。

※中士道
第九颂 不欲世乐求解脱
三界安乐如露水  一瞬剎那毁灭性
始终无变殊胜者  追求解脱佛子行

凡夫生死往来的世界分为三种-欲界、色界、无色界,无论其中那一界都有它的安乐处,但这些安乐都是短暂的,这种现象在现世我们就看得到,佛陀用草上的露珠来比喻其短暂,因为太阳一晒草上露珠就干了,我们在三界中的快乐正是如此,一剎那就消逝了,所以对它产生贪欲是不值得、不应该的;我们应该希求、且值得希求的,应是如金刚般不坏的究竟安乐,也就是佛果,佛的境界!这是大乘佛教徒的心态-不贪求六道轮回中的快乐,决定出离轮回的苦因(烦恼),寻求究竟的解脱;各位在「入菩萨行」中也听了许多了,然而要出离轮回,我们就要先知道轮回中的痛苦,才会对轮回有出离心,而烦恼正是痛苦的心。
接下来讲上士道;上士道内容分三部份-发菩提心、修两种菩提心、学菩萨行。

※上士道
第十颂 一、发菩提心
无始于我仁慈者  母苦自安有何用
由此为渡诸有情  发菩提心佛子行

经中说:「天下所有众生,没有一个没做过我们的父母」,从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我们不知生死过多少次,在多劫投胎中,除了地狱或是天道中有些部分是自然化生,不需依靠父母和合而生之外,每一次受生都需要父母生育、养育才能成长,当时我们的父母跟今生的父母一样,都对我们非常慈爱,这些曾经抚育过、慈爱过我们的父母眷属,现在都还在轮回的大海里受苦,如果现在我们只求自己解脱而不管他们,这是一种非常没有良心的作法,所以一想到他们,我们就必须发起愿他们得到永恒快乐的菩提心;这是大乘佛教殊胜的善巧,能令我们得到最究竟的安乐,但我们眼前能不能如此做呢?必须衡量我们本身的能力,如果目前还做不到,那就不要勉强去做,因为这样反而有害,所以应看自己的能力而做,但在心态上,要安住在上述的菩提心之中。

无著菩萨在「现观庄严论」中说-「菩提心」要具备两个内涵:(1)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离开所有的痛苦,得到安乐,也就是慈悲心。(2)希望一切众生得到究竟的快乐,也就是佛果;菩提心又分「愿」与「行」菩提心,二者的差别在「入菩萨行」中比喻说:你想去某个地方,起了「想去」这个念头和心态时,就是「愿菩提心」;你迈开脚步开始往那个方向走去,就是「行菩提心」。
怎样才能令我们比较容易发起菩提心呢?这是很困难的,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已习惯自私,一般凡夫都会这样想:「我连自己都没办法渡,要如何渡众生?这是个大话,就像口号一样,很不实际!」所以要谈发菩提心反而变得很不适合、很勉强的样子,因为就凡夫而言,这是比较神话性的理想,其实,我们应该先理解-「我们为何要发菩提心?」「是不是自渡就可以了?」…这些问题我们都应该先思考过;刚才说过「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对父母的慈爱我们应该要知恩、感恩」,以这种心态慢慢扩大到慈悲-让所有众生离苦,是悲﹔希望他们得到快乐,是慈;以这两种利益众生为出发点,渐渐就能产生助人利他的兴趣,进而想到不应只让他们得到暂时离苦得乐的帮助,应让他们得到究竟安乐的佛果,才是最永恒而有价值的,这不是更好吗?当我们这样思惟、知道这个好处,就会乐意去做!发菩提心的方式,必须依照上述的次第,渐进式的学习,心中才会踏实而不气馁或退转。
胜义菩提心是成就、了知了以后才会产生的,但世俗菩提心现在就可以做了,因此,我们不要放弃如父母的天下所有众生,应该好好学习发菩提心的功课。

巴祖仁波切所解释的十不善业的因果,把今生不顺的因做了比较细的说明,这些大家如果都记得,可以跟别人一起分享,这样别人也比较容易接受,因为如果只是笼笼统统地说:「这是你的因果!」别人就不太容易了解或接受,若能分析得细一点,对方会比较清楚。

学员/问 刚才讲的因果问题中,今生受的果是以前造的因,但前生每个人都有善有恶,今世又做了许多善业及恶业,前生加今生,陆续又累积了不少来世要受的果报,而刚才讲的「士用果」,说业会增长好几百倍,如此一来,我们如何能在其中寻求解脱呢?因为依前述推论,果报会像滚雪球般愈滚愈大,那我们如何于此当中求得解脱?
堪布/答 业报的确如滚雪球般地愈滚愈大,好比三恶道中的地狱,众生在那里受苦造业,在那个情况下,他们是受苦昏过去、再醒来,又立刻发瞋恨心而互相残杀,业果是每况愈下,没有机会解脱的样子,所以你方才问如何解脱,最慢的情况是-让它所要受的果成熟完毕就解脱了,但何时可以成熟完毕呢?很难说,因造业不休的缘故,时间将是无比的长,所以最好的方式是忏悔,能诚心忏悔某些业力是会消失的,但要百分之百消除还是没办法,以修金刚萨埵的四力对治法,多少可以忏除一些,好比这个佛堂有污垢,我们用扫帚打扫一下,能大致清除它们,但细微的部分,就需要用抹布来擦才会干净,所以就忏罪的功德而言,业力是可以消除的,但以我个人对佛法的理解来说,要全部净除仍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最究竟的忏悔要有空性的体悟,能悟道污垢才会消失、罪业才能净除,所以目前我们所作的忏悔就是不让它愈滚愈大,等到能理解空性时,就能真正对治罪业、忏除干净了,「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修学,就是要让我们把所有学到的观念溶入生活当中,并在其间思考、理解它们,使自己的经验和佛法相应,这才是佛子的修行生活,因为它的文字很简单、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们在讲解时着重和自己的观念、生活相对照来讨论,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我们可以互相研究。
学员/问 第七颂说世间神祇都还在轮回当中,无法自救,也无力救拔我们,所以我们要皈依三宝才能解脱轮回,但这种说法是否只是佛教中的解释?倘若某个教派的神或个人说他也已超出轮回,那我们如何判断我只能皈依佛呢?
堪布/答 那就要看你的智慧了,要知道,佛陀所说的法在我们理智的观察和体验中,是可以慢慢证明它的真实性的,当然,这对初学者而言,是没有办法发现它和其它教派说法的具体差别或是不是究竟,因为佛法中,有成就短暂安乐的现世善法,能使我们在这一生中远离一切不顺、安享天年,也有让我们死后不堕三恶道,享受更好来世的法则,更有让我们获得究竟安乐的妙法,但一般其它宗教就没有这么圆满的说法了,例如信仰上帝,或祈求平安快乐的教派,在信仰上,这和佛法的下士道-行善积福求人天果报的法则是一样的,虽然,在他们观念中,他们会认为世间的喜乐与平安是上帝赐予的,如果他不好好依着上帝的旨意行善,上帝会惩罚他,所以他必须努力行善才能获得上帝的恩宠,这在我们看来,这些快乐并不是上帝给他的,是他自己福德使然,所以「信」的内容并不相同,但其结果却一样,因此要明辨道理,才能解释清楚。

我们想要深入探究佛法中更殊胜的圆满教法,就必须靠我们自己耐心的学习,不断地修行,以不偏颇的心态去闻思修,好比观察这黄金是真、是假的态度,仔细观察、研究,才能渐渐体会到佛所说的道理为什么值得我们皈依,要知道,佛陀是遍一切智的成就者,他所证悟的真理在内不在外,他断除了一切的过失与缺点,证悟了所有的智慧,成就了所有的优点,他是圆满的,但,这一切说法,又有谁知道呢?谁为我们证明?对我们来说,只能说,过去的高僧大德及众成就者们是这么讲的,也写在书上,好比法官断案时有证人般,是高僧们为我们认证的,所以我们相信,然而我们如何相信并且知道善知识会明白这些事实呢?这一切终究得靠自己的智慧去信、去解,就连佛陀自己也是靠自己的智慧去证悟的,不是吗?所以学佛就是学智慧,我们要好好培养、锤炼自己,智慧才能遍显出来。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2-7-20 14:14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三讲

堪布 久美多杰讲授

「佛子行三十七颂」是以大乘佛法修行者为对象,说明身为一位佛子该如何行持且必须尽力去做的论述,当然,佛子所要修行的行持有如大海一般地广阔,但总归纳起来不外六度,然而六度要如何落实到我们平时的生活与行为中呢?在本论里,图美桑波尊者就这些菩萨行的纲领为我们一一解说;在次序上来说,先是题义、礼供、誓愿等,这些我们都讲过了,现在我们已进入论义,论义分前行、正行及结行。前行七个次第及正行三士道的中、下士道我们也都介绍过了,今天讲正行的上士道,这是比较上乘难行之道,是菩萨行主要的内容,它分为三个次第-发菩提心、修两种菩提心及学习菩萨行。

上士道
第十颂 一、发菩提心
无始于我仁慈者  母苦自安有何用
由此为渡诸有情  发菩提心佛子行

此颂表达了发心的原因及内涵,先让我们回忆一下,想想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呢?因为无始以来那些多生多劫照顾及慈爱我们的父母,到现在都仍然沉沦在轮回苦海中受苦!他们无法获得真正的快乐,尤其在三恶道中的痛苦,是更令人无法忍受的,这些众多的慈母仍在受苦时,如果我们放弃他们、不管他们,反而为个人的利益,对三善道的快乐及声闻、缘觉的解脱道贪着,这是菩萨所不齿的,因此,我们应该对这些当年慈爱我们的父母报恩,学习以前诸佛菩萨那样发起大慈大悲的心,让他们个个都能得到佛果,永离苦海,这就是菩萨应修发菩提心的原因。
仁波切每回上课必然谈到发菩提心的内涵,不间断地讲,这是为什么呢?你是不是佛教徒,以皈依与否来区分;你有没有进入大乘,以是否发了菩提心来区别,在大乘显密二教的修行里,最不可或缺的前行就是发菩提心,所以我们要不断反复地讲发菩提心这件事,但无始以来,我们一直习惯自私自利的心态,一下子要自然发起菩提心是很困难的,所以刚开始都是带着勉强或利益自己的动机而发心的,然而如果我们天天听、天天讲,时时串习这件事,自然修习起来就会慢慢变成习惯了,因为我们心的本质就是菩提心!菩提的藏语是「江秋」,「江」的本意是一切过失都已经净除了,「秋」的意思是一切善的功德都已经得到,这是我们心的本质!我们常修习发起这个心,当它变得非常自然时,这就是我们所讲的「获得胜义菩提心」了。
菩提心的内涵,在弥勒菩萨所讲的「现观庄严论」中说,它必须具有令一切众生离开苦及苦因、得到乐及乐因的两个条件,与一般所谓的慈悲心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慈悲心的内涵不具足上述圆满的两个内涵,唯具除苦及苦因,而得乐及乐因的大慈大悲心,才叫菩提心,这是要区分清楚的,否则对自己发心的内涵就不完全明白,对他人解释时,也不能很清楚说明它的殊胜处。菩提心分为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二种,我们现在所学所发的是世俗菩提心,还未进入胜义菩提心部份,因为胜义菩提心是在我们了知心性、证得心的本质后,才有办法发起的!世俗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及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各教派在观点上有些不同,这是因为无著菩萨与龙树菩萨在这二者的见解上,有不同的解释之故。我们大部分以龙树菩萨的观点为主,这观点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比方你要去某处,先在心中产生要去的心态即是愿菩提心;真正已在路上时,无论坐车或行走,当下那个就是行菩提心。」这是最简单也比较容易记的区别方式。
愿菩提心我们随时都可以发起,要时时记住所发的愿心,但行菩提心就要看我们的功夫了,因为我们是凡夫的发心,仍然像个尚未被完全治好的病人,还要靠别人多多提携,否则就会退失道心,所以更要善巧的来做,但心态上是一点都不能退转的,随时随地都要发这个愿菩提心。菩提心有非常大的功德,「入菩萨行」在第一品里,就专讲修菩提心的功德及利益,它比喻说:-假若菩提心的功德看得见的话,那连虚空也装不下!又说:「生死狱中因,若生菩提心,即刻名佛子,人天应礼敬!」佛子也可以说是佛的接班人了,变成佛子时,世间一般的凡人、圣人乃至天人,见了我们都会起大恭敬心,而我们也的确值得让他们来顶礼,因为我们内心中有非常尊贵的菩提心,它的功德就是那么伟大!菩提心究竟的果报,是获得法身利益自己,获得色身利益他人。为了得到色身,我们以善巧方便修习世俗菩提心,为了得到法身,我们以智慧成就胜义菩提心,慈悲与智慧,或说善巧与智慧,福、慧两者都要具备才能得到佛果。实际上,我们在世上谋生,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发心的-无论是在教育上或工作上,没有一个不是为了自己,从小到大我们每一个想法都是受「为自己而努力」的教育,很少是为利益所有众生的善心而努力的,所以发菩提心就好像口号一般,很难去做到,但,各位要知道-唯有发起菩提心,并努力去做,才有可能成佛!那我们要如何才能真正发起这个殊胜的菩提心呢?我们要不断地学习、磨炼自己;这儿介绍两种学习方法:(1)培养利益众生的心态(2)誓愿成佛的心态;关于利益众生的心态,阿底峡尊者所讲的与寂天菩萨所说的有些不同,阿底峡尊者是以因果七要义的方式来利益众生,减少自私自利行为,我简单说明一下:
(一)要认一切众生为母:为什么呢?就理论上说,佛教徒相信有三世-今生、前世及来世,也相信因果,当我们结束前世的存在来此世受生时,除了地狱与无色界的众生是自然化生,不需要母亲以外,其余的众生都需要有母亲才能得到生命,而我们又有数不清的前世,赖无数次的受生才有躯体,所以必有数不清的母亲,而且这个母亲也必定是有生命的众生才能生我们,由此推知,凡有生命的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母亲。所以对这数不清的众生,我们应认他们为我们的母亲。
(二)要知恩:要知道这些如母的众生,当她们做我们的母亲时,对我们的恩德:她们辛勤养育、亲切照顾,给我们最好吃的、最好穿的,以最好的行为对待我们,在我们刚生下来还不知是否能存活时,母亲就毫无条件的全力养育我们,在座的各位女士都当过母亲,知道自己是怎么疼爱小孩的,大家有经验,就应更能了解这一点,但是,在这方面,我们仍需多教一些,因为在这个浊世里,众生愈来愈不知道母恩,把妈妈的恩德忘得一乾二净,不知道母亲曾为我们付出多少,这些都是现代教育的缺失,使大家以自私自利的心态对待人、事、物,相反的,在比较落后的地方,母亲并无法完善的照顾小孩,但小孩对母亲的感情却非常重、非常好、非常尊敬,不像物质较好的地方,母亲用那么好的条件养小孩,但小孩对母亲却不那么认同,常听到有杀父母的事,所以这方面,我们要多提一下,多讲一些,要知道母亲在生、养我们时,为我们付出的辛勤、亲切与慈爱,永生都不能忘记。
(三)要感恩:在内心发起感恩之心,怎么感恩呢?就世间法来说,母亲老了要养她、安慰她,过世后要纪念!有些人,在父母年老或过世后,不但不怀感恩心,反而想着要怎样怎样才能获得家产,或为了取得家产,表面上假装对他们好,这些心态都是令人失望的。
(四)应发起希望母亲得到快乐的爱心。
(五)应发起愿她们能离开痛苦的慈悲心。
(六)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些爱心的原动力是因唯有我能做这件事,我愿意负起这个责任,除了我之外还有谁能来帮助他们呢?所以在内心产生殊胜的利他愿心。
(七)发誓成就觉心:为了真正能究竟利他,我发起成佛证悟菩提的觉心!
以上七种思惟发心的要义,是阿底峡尊者对众生开示培养发菩提心的方法。
至于寂天菩萨则在「入菩萨行」中以自他交换的方式,为众生开示发菩提心的方法,但要我们一下子就做到自他交换,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就有非常浓厚的自私心,所以培养利他的慈悲心及殊胜的责任心,是修发心时最重要的要义,我们修持任何一种法都应以此内涵为动机,发起殊胜的菩提心来修学,才会有正确的发展和成就。
接下来说明发心后要修两种菩提心﹕(一)世俗菩提心(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为两种:(1)入根本慧时自他交换,即入定时修自他交换,成就此心。(2)后得时将违缘转为道用,即出定后,把所有障碍转为道用,成就此心。

二、修两种菩提心
(一)修世俗菩提心
第十一颂 1、于禅定时修自他交换
诸苦生源欲自路  诸佛成因利他心
由此自乐与他苦  真当交换佛子行

在轮回中所有的痛苦来自何处呢?来自为求自己快乐的自私自利心态,相反的,圆满开悟得到究竟安乐的佛果,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全是由希望其它众生能真正离苦得乐,放弃只谋私利的心态而得到的,所以身为一个学习菩萨行的佛子,应对这两者的优点和缺点深入理解,放弃自私的罪过和抉择利他的功德,在内心生起自他交换的思惟,效法佛陀发起究竟利他的菩提心。
在「入菩萨行」中,我们曾说:「轮回中所有的快乐都由利他心而来,所有的痛苦都是自私造成!」怎么会这样呢?为何我们追求自己的快乐,得到的却是痛苦的果呢?这是因为当我们有自私自利的心态时,在行为上,我们就会造作许多恶业,为了自和的贪欲而追求快乐的行为,最后终将成为痛苦的来源,这是恶业累积的果报造成的,所以我们要真正自利-唯有修习自他交换,断除自私自利的恶源,才能像证悟的佛陀永远离苦得乐。
接下是遇违缘转为道用的修习-当我们的修心出定后,如何将许多现实中不吉祥、不顺意的违缘,转为菩提道上的修行方法,下个偈颂是将无所得转为道用,也就是我们如何以无所得的心,对治所贪欲的钱财或人、事、物上的违缘。

2、修后得时转违缘为道用
第十二颂 转无所获为道用
谁以大欲吾之财  一切夺或令人夺
乃思身财三世善  于他回向佛子行

若有人为了贪欲而想夺取我们的钱财,无论他是亲自下手、或是指使别人做、或以勒索、抢劫我们的东西、砍杀我们的生命,身为入菩萨行的佛子,不但不应还手,也不可以心生瞋恨,反而要以慈悲或利益他的心态帮助他,并修功德回向给他。
然而,以上说法对仍是凡夫的我们而言,的确是很难做到的,它好像只是一个做不到的口号罢了;别人抢夺、伤害我们,我们如何能对他们慈悲并回向功德给他们呢?这是相当困难的!在小乘法中,比较没有这样的逻辑或教育,所以他们大部分是避开这些违缘,而大乘佛教的教育里,就有许多善巧的思惟来面对这些困境,尤其是密乘里,更有很多转违缘为修行助伴的善巧方便,使它们不会伤害到我们,因为我们即使在此时发出瞋恨心也没有用啊!他已经做完这件事了嘛!所以我们能转念回向功德给他,是对过去我们加在他身上的罪过,做最好的响应的方法,是我们应该欢喜修习的行为。

第十三颂 转痛苦为道用
自己非作微罪过  他人已砍吾之头
然以悲心他众罪  代受其罪佛子行

此颂表达了身为菩萨的行者,在自己虽有过失、缺点,但对他人并没有做过任何伤害的行为时,他人反而对我们产生瞋恨心来伤害我们,例如砍断我们的手、脚或割下我们的头颈,或者打、骂我们…,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还是要忍耐不还手,因为他做了这种重大的恶业,将累积可怕的恶果,他日承受起来,将比我们现在所受的苦还要胜过好几倍,所以反而能发慈悲心,转违缘为修忍辱的机会,运用这个机缘成就我们的道业,这时我们的慈悲与智慧必能同时增长,而肉体上的痛苦也会因为这种善巧的思惟内涵(想到这是我们前世杀生而来的果报…等等多角度修心法),使原本瞋恨报复的心减弱并消除,许多经典中的记载,和高僧们所讲的事例,多半是同样的意思。

第十四颂 转毁誉为道用
何者于我各种语  诋毁传遍三千界
然以悲他不忍责  复赞其德佛子行

有些众生暗中讲我们的缺点、坏话,无论是少数人或多数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我们都要忍耐,因为众生都有嫉妒心,我们虽然没有伤害他,但,当我们做得比较好、或者比他好的时候,他心里就会不舒服,于是便会想办法要找我们的缺点,讲东讲西的,所以此时我们应该思惟:这不是他故意要犯的行为,而是他内在的嫉妒心使然,为了满足他,我们反而要想如何才能令他的心更愉悦,要往这方面想,当然这必需对他更慈悲、发掘他更多的优点,包括他的学识及慈悲心等,广为世人宣传,让大家更了解他的长处,我们这么做是真正存着利他的心态,这就是菩萨的修行,虽然这不容易做到,但,只要想到这点忍辱我们都能做好时,我们的傲慢心自然就没有了,反之,如果我们不常想起这些话,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优点很多、帮助了很多众生,慢心就会自然而然跟着增长,「入菩萨行」中说:「别人赞叹你、尊敬你,是没有任何善功德的,也无法累积任何善业力!」所以当别人毁谤你时,不要因此伤心,要善巧地作以上的思惟。
我们不是常见到一些比丘不要信众顶礼吗?他们说:「这样做会使自己的福报消失!」同时,他们也不要信众因恭敬他,而把他的照片放在坛城上来拜,他们认为-如果福报不够的话,这样做反而会令他们消福;这是和世间法不同的地方,世俗中,一般人认为把自己的照片供得高高的,是值得高兴的事,觉得很了不起,然而修行人的着眼点就不是这样了;以上是讲「受到暗中毁谤的修心要诀。」下一颂则说-别人若在公开场合,当众控告我们时,我们也应该懂得将它转为道用。

第十五颂 转讥讽为道用
众人聚中有些人  揭发罪恶说粗语
于他仍作益友想  恭敬顶礼佛子行

有人在众人聚会时,公开说出我们的缺点,诸如修行不好,或处事不如法,或很粗鲁地挖苦我们、恶言相向等等,我们都不可反驳他,反而要感恩他,把他视为善知识般地珍惜。
「入菩萨行」中说:「有人毁谤你的同时,也有人在赞叹你,所以有什么值得你伤心或高兴的呢?对于这些言语,我们不要执着。」因为赞叹或毁谤都不会真的使你变得更好或更坏啊!那只是声音而已,它不会干扰或伤害我们的,只有执着这个声音时,我们自己才会伤到自己;阿底峡尊者也说:「最好的老师就是能指出我们缺点的人,修行最好的秘诀-是我们的缺点刚好就是被人指出的错误。这些人指出的心魔、病根及十恶冤敌,不正是我们要对治的功课吗?」所以对修行人来说,绝对要感恩为我们指出毛病的善友,不应发瞋恨心,要慈悲温和的响应他们才是。

第十六颂 转恩将仇报为道用
我护他人如己子  彼则视我如怨敌
然如病儿之母亲  尤其慈爱佛子行

在世间法或佛法上,我们若对某人非常好,好到有如独生爱子般,但他反而对我们不好,恩将仇报,例如他们身、口、意三业对待我们有如敌人一般,身打我们、口骗我们、心有瞋恨,非常不友善,这时我们仍应以慈悲温和来回应他,不应瞋恨他!为什么呢?比如说,有个母亲生下了几个小孩,其中一个精神不正常,或中邪了,这母亲养他多年,对他百般爱护,但发病的孩子有时会打骂母亲,但做母亲的决不会因此而对他产生瞋恨心,母亲会认为-「这是因为他有病,才会对我这样!」并不怪他,这时她会非常慈悲地希望孩子的病赶快好起来,不会恨他,这就是菩萨的行为和修心功课。
从这点上我们就可以知道,佛教中所说的佛菩萨和世间神明对众生的慈悲心是不同的,无论我们对佛菩萨恭不恭敬,祂绝对不会恨我们,或加害于我们,但世间神祗就不是如此了,我们若因有事求神保佑,供奉了世间神鬼,他们因为没有肉体的质障,所以有比我们强一些的能力帮助我们,但如果我们没有长期对祂好,祂就会不满意而不再保佑我们了,甚至反过来伤害我们,如果万一鬼神反过来伤害我们,那我们就麻烦了,而佛菩萨就不是这样,不管我们是否对祂尊敬,祂们都不会伤害我们!

第十七颂 转侮辱为道用
与我平等或下者  以增上慢作侮辱
观彼犹如善知识  恒常顶戴佛子行
   这是就世间法上的比较而言,有人无论种性、长相或智慧、能力等等,如果都和我们差不多,或比我们低下的人,但他却自认为高明而轻慢、侮辱我们时,我们也不应该对他瞋恼,应视他如上师般,以身、口、意三业都十分恭敬的作法,把他放在我们的头顶上,这才是菩萨修心的行为。
古印度社会阶级十分明显,种姓高低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所以如果福报不足,生在身分低贱的族群,那想做什么事就都没有资格了,但,其实所谓的「贵族」也只是人们的一种执着而已,大家都是人,有没有智慧、福报都来自前世所修的因,不是看种性,所以现代已不分种性高贵与否了!在当时阶级社会里,那些与我们种性相等,或稍为低下的人,如果随意侮辱我们,我们就会很不服气,就世间法而言,我们仍有分别心,会对种性比我们高贵、知识、长相比我们好的人尊敬些,因为我们认为他比我们高嘛!但如果比我们不漂亮的人,讲我们长得难看时,我们就会认为-「他比我还难看,还说我长得难看!」不服气嘛!这边就是指这些条件不如我们的人,无论世间钱财或外表不见得比我们好的人,加给我们侮辱时,我们要能转念,恭敬顶礼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呢?阿底峡尊者说:『「我」是所有恶的来源,世上最坏的就是「我」,「我执」是恶业的起源,反之,众生是对境,是善的来源,能向众生发善心、施善行,是一切快乐的根本。』所以无论众生对我们怎样,我们都不应该反驳、瞋恨,要对他们的侮辱转为修心的方法,这是菩萨所应行的!

第十八颂 转衰微为道用
贪穷常受别人欺  虽得重病魔又害
众生诸苦取自身  大无畏屈佛子行

当我们一夕之间由富有变成穷困,损失了所有的钱财,或被小偷、强盗偷走或抢光了,或者生意失败破产了,再加上更不幸的是-我们又生病,罹患了好比麻疯病或癌症之类的重病,贫病交迫,痛苦无比的时候,如果还要忍受别人加在我们身上的毁谤、虐待等等苦难,集所有不善的业力、苦果于一身时,我们应该如何修心呢?这时我们应该这样子思惟:「这些痛苦的因-都是来自前世所造的诸多恶业积聚而成的,有许多跟我们一样痛苦缠身的众生,也是如此这般地正自食恶果着!」我们利用这个机会认识到真正的痛苦,对所有的恶因苦果产生出离心,对别人故意加害的言行全盘接受,不再发生瞋恨心,把所有侮辱、伤害转为道用,感恩他们让我们知苦、离苦。
佛陀在鹿野苑初转*轮时,就告诉我们:「要知道痛苦!」所谓「无苦不出离」,大部分人都是在遇到苦难缠身时,才会寻求宗教的解脱法门,例如有人是感情上的折磨,有人是生意、钱财方面的问题,有人是生病,医生束手无策了才找上佛法,其实,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但我们没办法发觉,只有这严重苦难现前时,才会使我们正视其事,寻求解脱苦海的依靠,当逆境现象来临时,我们正确的思惟,深信这一切都是前世累积的果报,然后正面接受它,仁慈地响应它!
在「心灵神医」这本书中,提到第一世多足千仁波切转肉体的痛苦为修行法要的故事:所谓「足千」就是大成就者的意思,因为这位成就者在西藏地区示现了很多神通,故称他为「多足千」。由于藏区是交通不便、时有天灾、地广人稀的地方,除了中部格鲁巴的三大寺是很大的寺庙之外,像宁玛巴所属的寺院都比较小,所以哪里有修行成就的高僧很不容易知道,第一世多足千仁波切就以他的神通力让藏地免于旱灾、战争等诸多灾难闻名,他和他的学生兼师弟吉美嘎雅纽吉(他们同为吉美林巴的高徒),在一次朝圣之旅时,行经藏中雅鲁一处无人的荒野,多足千仁波切病得很严重,身体非常虚弱,也没有任何可吃的东西,在即将死去前,吉美嘉围纽固非常伤心,他想:「这位圣人即将死在这没有其它人看得到或听得到的地方了!」但,多足千仁波切说:「我很高兴没有把这暇满难得的人身浪费掉,能利用这个肉体上的痛苦来修心,体验这一切苦难是来自前世的苦因积聚而成,能藉由这难苦的经验体会轮回的苦,这是我多生累劫积聚功德和净化业障所产生的福报。」他的内心此时充满极大的喜悦,他精神上的快乐没有因肉体之苦而减少,他把他的心声告诉师弟,他的师弟这才欢喜地转念,高兴上师能在这种情形下修持佛陀的教法,并由衷敬佩这位真正的修行成就者!可见,修行人在肉体和外在苦难加于身上时,精神上完全可以不受干扰,所以我们应对佛法这深刻的修心法要,细细地去了解并修持,培养正确的观念,训练自己的心,这才是行菩萨道的佛子;以上所说也是「入菩萨行」里讲的,三种痛苦的忍辱行。

第十九颂 转富饶为道用
众生恭顶遍荣誉  并得多闻天王财
然知世妙无自性  无有骄慢佛子行

由于我们前世种了善因而累积了一些福德资粮,所以今世生在高贵的种性,相貌端严、六根聪利,在当地有好名声,人人尊敬,或者钱财众多,在人间享用的财宝无边,好比财神的儿子…等等,这些世间的好事都是暂时的、不稳定的,它们有如草上的露珠,太阳一照就干了,尤其在这充满变量、极不稳定的时代,虽然我们都有自己的逻辑,自己的智能,但无论成就的是好事或坏事,它们来去的速度都很快,极不稳定,非常无常;譬如现今有些非常有权力的政治人物,在当高官、做领袖时,人人赞叹,个个逢迎,但,他一旦下台就没人理了,财富、名望一剎那都化为乌有,就在短短几年内情况都改变了,可见这些短暂的虚荣,就像水泡般地不实,我们实在找不到对它们贪欲的理由!当无常示现时,人们就不会再傲慢了,所以修行人面对这些无自性、短暂不实的荣耀时,内心是毫不在乎的,绝对不会有慢心存在的,我们应多多加于学习-当我们受到赞美时,心态要保持谦虚,这样就可以使前生累积的福报不令消失。
要知道,本来名誉和财富对我们并没有什么伤害,你不要认为做菩萨一定要苦修,一定是没有什么钱财和名誉的,有名、有钱一样可以成就,修行在内不在外,能保持心态清净不染才是最要紧的!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一旦有了外在的荣誉,例如别人赞美你知识丰富、才能高超时,我们内心就会对这些观感执着并增长,觉得自己真的很高,长期被尊敬赞叹惯了,就信以为真地认真起来-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别人都应该跪在我下面尊敬我!好比你有个很高的头衔,令许多人羡慕崇拜,你就会在这个头衔上执着它的好,无法真实地面对自己,要知道,它只是个名字而已,不管别人如何赞美它,我们仍是人,还有贪、瞋、痴存在,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以上是第十九颂的修心要领,这些道理听起来很容易懂,但做起来就非常不简单,现在我们既然学到这些殊胜的教授,就应该尽量地去做,做的时候,如果观念有不同或不清楚的地方,就提出来讨论;今天讲到这里,有问题的可以提出来!
学员/问:第十颂说我们要视众生如过去的父母,发起菩提心来帮助他们成佛;但前面第二颂却说,亲方对我们有贪心,敌方对我们有瞋心,这些都对我们有不好的影响,这两颂有没有冲突呢?如何不令它们冲突?
堪布/答:第二颂是说,修行者长久住在家中会对家人产生贪着心,对敌人也会产生瞋恨心,刚进入修行的人要暂时远离这些地方,避免长期共处下让自己无法解脱,当我们自己无法解脱时,当然就没能力帮助他们,为了未来有能力帮助他们,暂时离开他们去修行,这种心态是没错的,否则就没有能力帮他们了,这是指身体暂时远离他们的方便法;而第十颂是就心态而言,我们现在跟亲人在一起,无法究竟给他们快乐或修行上的帮助,但对他们感恩的心是很深的,感恩他们在轮回中对我们养育的辛劳,但为了帮助他们究竟离苦得乐,我们身体要暂时离开他们,但心并没有舍弃他们。
学员/问:那这算是形式上或内心上的远离?
堪布/答:是形式上的。
学员/问:如果做不到呢?我的意思是对方根本就会阻挠你远离他呢?
堪布/答:形式上做不到还是要尽量远离。
学员/问:这种做法是属于小乘还是大乘范围?
堪布/答:第五颂远离恶友的作法是属于大乘的,因为在心上依然没有放弃,只是行为上暂时远离而已,所以是大乘范围。
学员/问:所谓「恶友」的定义是什么?在道业上是对你好或对你不好的人?
堪布/答:凡是观念悬痴,常做和佛法不相应的事的人便是恶友,他虽可能因贪欲对你特别好,但不管他对我们好不好,在他心中,他就是不能相信真正的好事,不肯做真正的好事,这种人在我们没有办法让他改变时,我们要暂时远离他,以免自己被他影响,我们远离他时,我们是心存善意的,因为我们目前没有能力面对他的无知或挑拨,所以我们愿意帮他的心没有远离,但行为上,不得不放弃他。
学员/问:这样做,如果造成对方瞋心大作呢?
堪布/答:为了他好,我们更应暂时离开他,否则会更不好,因为这样一来他对我们的贪瞋痴会越来越严重。
学员/问:这样做会不会因此和他产生重大的违缘呢?也就是说在未来世,他是否会对我们在修道上产生很大的障碍?
堪布/答:如果继续在一起,才会产生更大的障碍,反之,断然离开,你只是行为上地舍离,心态上并没有放弃他,而他由于无明产生对你的瞋恼,纯是他个人的问题,并没有能力障碍你。
学员/问:师父的意思是说你离开他是为了修行,即使他起了瞋恨心也没关系,好比释尊当时离开妻儿时,我相信他的妻儿亦很生气,但当释尊成道后,又回来渡他们就成了好事了,所以是否能如此说:就是当你修行过程中,尽量将修行功德回向给对方,这就是一种正面的行为呢?
堪布/答:对!好比我们若修行得好,很多众生或其它教派也会嫉妒,但这种嫉妒对我们不会产生障碍,因为那只是他们自己的业力嘛!所以诸如以上这些问题,你们可以做更多的思考,慢慢体验这些道理,把佛法溶入生活中,才有帮助。
学员/问:今天讲的几个偈颂都有这个问题-譬如说人家对你不好、或说你坏话时,虽然佛陀教我们要发心救护他,以自他交换或七因果思惟修法,慈悲他、不起瞋恨心,但若站在对方立场来讲,对方造了很大的罪业,你只是慈悲他,让他得逞而不纠正他,让他继续造恶业这样做好吗?
堪布/答:有能力的话纠正他,但这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如果没有能力,那么改变自己比较好!因为各人业力不同,要改变别人,要用各种善巧方法,但若因缘不合的话,不管你怎么做,也是不可能完全改变的,所以只能尽量做,愿心不要舍弃就可以啦。
学员/问﹕请教堪布,显宗净土法门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弥陀」的殊胜皈依内涵,和密宗不共皈依的内涵是否无二无别?
堪布/答:不是!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差别,你讲的净土宗「发菩提心,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的皈依内涵,主要是以信心方法建立的法门,而密宗所谓的不共皈依,是刚才所说脉、风、明点,即法、报、化三身根源处的究竟皈依,但因这些不共的内涵,是我们不容易理解的,即使我把它详细的内容告诉你,你会理解吗?不会!所以它的善巧就是经由外面遍一切智的成就者-佛宝,教育我们认识自己的智慧的法宝,并依靠如法修行的僧团,渐次引导我们理解皈依的义趣,最后把三宝殊胜的功德聚合为上师的德能,好比你们将一切佛宝聚合为阿弥陀佛,虔诚祈祷阿弥陀佛、称念阿弥陀佛直到一心不乱的作法,在密宗里就以祈祷根本上师取代了,这在单纯的信心法上,二者是相同的,但祈请对境则不同,因为在历史上,释迦牟尼佛的年代是有记载的,我们可以了解祂,但阿弥陀佛历史上没有记载,这位遥远古老的佛,我们无从了解,而根本上师是活生生的人,他的恩德超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展现了三宝具体的形象,就如放大镜能聚太阳光将纸燃烧一般,上师以具足佛、法、僧三宝的德能与智慧,调伏了我们心的贪、瞋、痴,燃烧掉三毒的烦恼,净化了我们,所以我们以最虔诚的心,祈请根本上师加持便成为密教皈依的不共内涵了,不过,这样一位代表三宝加持力的根本上师应具备的条件,我们在前讲已详细探讨过,唯有正确合格的上师才是值得皈依、祈祷的,这也是智慧的抉择,并不是我们特别在赞扬密宗的皈依,此外,净土法门的信心成就法是深信与理信的结合,也就是我们单纯的心,清净地相信阿弥陀佛会保护并成就我们,因此以虔诚心念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净土,但由于我们的心已不如从前人那么单纯了,这个时代也不像从前那么宁静,所以当我们碰到众多不顺的违缘时,忧郁的心态就会出现,我见过很多老菩萨,念了好多的「阿弥陀佛」,心还是不清净安定,所以没有理解佛法而仅靠单纯的信心,在这个时代,要出现像昔日那种借着对狗牙的信心也能成就的故事就很困难,因此你的心如果单纯,虔诚的信心的确就可以令你成佛,不管信靠的对象是什么,像佛陀眼中所见-这世间没有一个不是清净相,因此,对佛而言,依靠什么都一样,即使是我们认为世间最不好的事物,在佛眼中仍是清净无瑕的,所以无分别的清净心是最难得的。方才所提的加持,就是通常所说成就的来源,但这也是直指我们的心态,来源来自我们的心,成就也由自心成就,刚才所说的「证」亦是要我们的心去体认的,所以修证我们的心,使我们的心天天进步,智慧就日日在增长,但永远要记得,我们凡夫所能理解的就只是这一点点,所以不要产生傲慢心。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2-7-20 14:16

佛子行三十七颂

第四讲

堪布 久美多杰讲授

现在我们讲的是由图美桑波尊者所传的「佛子行三十七颂」;它属于大乘佛教显宗,主要内容是身为一位佛子所应具备的修行内涵,全文分为前行、正行及结行三个部份,前行部份我们已经讲完了,正行三十七颂讲到第二十颂,此颂是讲如何把瞋恨的对境,或如何将容易生起瞋恨忿怒的心续,当作解脱的道路,好好加以运用的修行内涵。

第廿颂 转瞋境为道用
若无消除自瞋敌  虽灭外敌又增上
由此仁慈悲心军  调伏自心佛子行

我们在轮回中一直存在着贪、瞋、痴三毒,其中瞋恨为什么存在呢?因为我们有外在的敌人!面对敌人时,我们会发出瞋恨心,或产生愤怒的心态,但如果必需把所有外在的敌人通通调伏或消灭,你才不会发怒或瞋恨的话,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入菩萨行」第五品中讲:「顽者如虚空,岂能尽制彼,若息此瞋心,则同灭众敌!」无论你杀了多少敌人都没有用,因为他们只是暂时消失罢了,以后他们仍然会显现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所有敌人的来源都是我们的内心,我们的自心是敌人里面最难调伏的,没有对治「自心」这个大敌,即使外面的敌人、对手都杀光了,过一段时间,又会因瞋怒的心续而产生其它的仇敌,因此,想调伏消灭所有的敌人,却不对治自心的大敌,是不可能成办的,这些不顺眼的仇敌都是自心的错觉,能调伏自心的瞋敌,就是调伏所有的怨敌。「入菩萨行」中比喻得好:「何需足量革,尽覆此大地,片革垫靴底,即同覆大地!」能调伏自心的瞋敌,正如脚系皮革,不怕遍地荆棘一般;但要用什么军队调伏这个瞋敌呢?要用慈悲的军队来降服它!刚开始,先以「无我」的慈悲心军对治瞋恼的粗根,再以空性的智慧破除烦恼、轮回的无明,以此达到修心的目的,所以菩萨佛子们要用上述的方法,渐渐调伏内心的大敌,并开发空性的智慧,断除这个痴障的根,才是究竟的佛子行。

第廿一颂 转贪境为道用
一切妙欲如咸水  愈是享受愈是贪
于诸能生贪着物  立即舍离佛子行

凡是色、声、香、味、触境中最好看、动听、最芳香、甘美、最细致的妙欲,都是愈贪爱愈不满足的,大家想想看:这个地球在形成之后,为什么会进步得怎么快,就是因为我们无止尽的追求所致!古时候,人们没有那么多的需要与追求,享用的一切都是天然的,因为不需要太多物质上的享受,人心就在满足的状态中;在世亲菩萨所讲的俱舍论里,对地球第一代众生是如此描述的:地球刚形成时,色界二禅天中禅定不好的众生堕落到南瞻部洲成为此界中的人类,那时,此地没有太阳与月亮,这些众生自身有光,可以飞来飞去,不常吃饭,因为心的贪欲不重,他们可以什么都不吃,以禅定为食,慢慢地,他们贪欲渐渐增长,开始需要外面的东西来满足自心,这时,他们发现地球上好像有光的样子,就好奇地用舌头去舔,舔了这东西,他们的身体就变得有些重,无法飞得很远,由于贪欲的原故,他们愈吃愈觉得这东西很好吃,于是愈吃身体就愈重,到最后就没办法飞了,尔后,他们业力所感,大地一片黑暗,没有日月之光,也没有自身的光,这样持续了好久,后来众生共业感得太阳显现,赐给大地光明,也带来伙伴-月亮,月亮就是我们讲的「达哇」,在藏文中「达哇」就是「朋友」、「伙伴」之意,在黑夜时,太阳的伙伴就会显现,月亮的传说故事很多,但不管怎么说,这自大海中生起的明月,为众生在暗夜中带来了光亮;在昼夜都有光后,人们自身虽然没有光,但这时尚不需要真正的食物,直到他们慢慢连舔那个东西也不能饱足后,他们就吃些自然的水果,这些天生的自然食物,本来是长生果,采收后第二天依就存在,好像显现神通一般,取之不尽,但由于人们已有贪念之心,想每天都能吃到它们,就生起预先采下的心态,于是今天所采得的水果,隔天就不再生长出来了,此后,人们只好种植作物,形成农耕社会;有了吃的贪欲之后,就有穿和住的各种需求,在现在文明国家里,可以有那么多丰富的物质,但它们仍然无法满足我们的内心,这就是物质妙欲的享受永远也不会满足的事实!很多东西愈是稀少,我们愈会希望它变多,于是不断去发展制造,使它愈来愈多,例如西藏的「天珠」,以前很少,大家觉得这东西很好,就做得跟它一样,后来这东西就到处都是了。其次,像「名誉」这类事也是一样。以前有学问的人或大学生都很少,现在就太多了,就连西藏的仁波切,也被文明人制造得愈来愈多了,很跟得上时代!因为和物质上的需求一样,文明社会里,人们对名誉上的追求高过实质的内涵,所以地位愈崇高的人,愈多人崇拜,却很少去仔细观察他们的功德和知识,要知道,一味地认定名誉的虚荣,以为他们是很聪明的,却忽略真实的内涵,这才是值得探究的!这些头衔和学位,只是方便告知学经历,而真正工夫的取得,是可以靠各种不同方式带来的,不一定要有这些名位,由于真实的东西没有能力让我们满足,所以我们创造了很多很复杂的东西,这是我们贪念的心制作的假象啦!
书上讲物质妙欲如咸水,这个比喻是因为以前西藏没有任何香料,唯有盐巴这个东西,把它加到茶汤里最好喝,所以是令人最贪吃的香料,喝咸茶一口,就会想喝第二口…,是不会满足的!而我们的贪念正是如此,会愈来愈增长,但是为了创造这些物质妙欲的发展,我们今世和来世都会有很大的罪过,因为如果不做一些不真实、不合理的坏事,就无法那么快乐地在物质上制造众多的妙欲来享用了,然而如此一来,必定会产生许多恶业、罪过,为今生、来世造成更多的苦因和苦果,以及所有的烦恼,因此,当我们知道上述过患后,就不应该对外面的物质妙欲过度贪求了,当然,我们是凡夫,多少有一些贪欲,但不要过度追求才是,例如,大多数人崇尚名牌货,但一些小加工厂自己做不来,就仿冒其它国家的名牌,这就是过度不实追求制造的恶业,又如宗教信仰的追求,也是如此,像我们藏传佛教中最流行的大圆满、大手印或诸多本尊法的观修,如果没有真实详细理解其中因果观念,都是没用的,甚至有些人因此有许许多多奇怪现象显现出来,产生很多迷惑、烦恼或麻烦,对今生跟来世都有坏处,所以我们追求较有智慧、慈悲的信仰,提升心灵的境界,这是可以的,但自己能力不够却过度贪求,是不会得到希望的结果的,只会更加迷惑而已,这是因果律的法则,十分公平的,我们没有种这个善因,就永远得不到这个善果!因此,不要过度贪欲是佛子所应该奉行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先知道它的罪过,除此之外,大家还要知道太漂亮、太尊贵的东西,都容易惹起贪欲,无论是名义上、形象上或肉体上都会带来麻烦,甚至灾害,例如,动物们美好的毛皮,为牠们惹来杀身之祸,其实无论色、身、香、味、触任何过度稀有、美好或尊贵的,都是伤害自身的祸因,所以有智慧的人要非常警醒这些过患,对各种能生贪着的物质,要能立即舍离,不要过度贪欲,这就是「贪境转为道用」的修行要点;接着讲修习胜义菩提心的要领:

(二)修胜义菩提心
第廿二颂 1、禅定时修离戏不执
诸所显现为自心  心性本来离边戏
通达彼性诸二取  不于着意佛子行

此颂内涵就是我们常讲的胜义菩提心,一般我们讨论的都是世俗菩提心,而胜义菩提心所谈的都是空性,这个角度比较像中观论点,要知道,外在的一切世界,和内在众多因缘和合的众生,以及所有的一切法,都是我们自心所命的名称,我们说,这是某某东西、那是某某东西,都是由我们下定义的,它本身并没有说-它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并没有一个独立而实有的名义!比如这法本,藏文说它是「ㄧˊ ㄍㄟ」,中文说它是「书」,英文讲「BOOK」,每个民族都为「它」定名为某某东西,但它自己本身并没有说「我是ㄧˊ ㄍㄟ!」或「我是书!」,可见所有东西的名义都是我们自己创造、设定的,如果我们不能体会「中观」的论点,就不太可能接受上述「所有东西是自心创造」的观念,反之,我们就能接受所有的物体名称都是我们设定它们的,没有任何东西是自身真实存在的、独立存在的,可见万事万物的来源都是我们的内心;但,为什么有形体的外物也是由自心变化的呢?这一点,我们很难信解,假若从一个有病或精神异常的人的角度看外边的世界,或自己有幻觉、心态不正常时所见的角度来解说,或许你们就能稍稍理解这点,譬如我小时候站在桥上看桥下的流水,就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明明桥是不动的,可是当我在上头看久了之后,竟也觉得桥本身似乎也动了起来呢?这就是我们的幻觉与迷惑!相同地,所有外物是我们心中依次变现出来的,但我们自己不知道,竟也产生了诸多执着,以为有真实存在的外物,佛菩萨与证悟的成就者,他们了知一切虚有的外相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根本不会产生执为实有而生烦恼,现在我们尚未理解空性,因此我们只会嘴巴说说而已,无法真实受用,即使是修习禅定而渐入深细的境界,若不能体会万法由心造的道理,也一样无法离有、无二边的执障;当我们能体会一切由心造的道理后,就要开始寻求这个心到底存不存在?它是怎样的一个东西?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心是无法表达、无法形容给别人看的,它离一切戏论,包括生、灭、常、断、来、去、一、异等八边戏论,这些通通必须舍离,把这些道理一点一点思维后,就能渐渐领悟自心而溶入空性。
现在我们以为溶入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了,但真正溶入空性时,只要还有「什么都没有」的反应存在,它就变成有一个「空」的观念存在,这还是非究竟!真正说来,连「空」的观念都没有才是!在中观里,藏文是「不是也不是」,也就是「空也不是」,当我们听到连空也不是,那就会迷惑了!在显宗比较高深的中观论中,有很多用因明学的逻辑学习中观,就能深入探讨空性,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空」爱怎么讲都可以,让你变都变不完,缘起就是这样子,但,也因为它的深奥,使一般人无法抓住它的要点,常常为此感到迷惑,这是显宗里必学的内涵,我们应该慢慢思考、体会。

以前,堪布扎西说:「当你没有妄想时,就是比较了解空性的状态。」能想和所想都能离开戏论,如在禅定中,溶入天空般的空性,这正是入定离戏的佛子行; 寂天菩萨在讲「入菩萨行」智慧品时,它的境界溶入中观,证悟了空性,身体就渐渐离开法座升上空中,此时,他正诠释一切有为法及无为法都不存在,也没有一个念头要想的东西存在,这是真正的智慧,是佛子于禅修时应离边戏,不着意于二取相的中观正见;接着第二十三颂是佛子于出生后,应于贪境远离执着:

2、后得时于贪瞋境远离实执
第廿三颂 去除贪境的执着
遇到合意外境时  观如夏天鲜彩虹
虽显美妙然无性  远离贪欲佛子行

这是说菩萨修行应当要全然舍弃执着和贪欲!当我们环境或处境非常顺利、美好时,不应视为实有而起高兴贪欲的心,应该要知道那只是暂时的而已,如夏日雨后的彩虹一下子就会过去了,如此,我们对外面那些好看、好听的五妙欲才能不起执着和贪欲;当然我们也可以在心中对治这些好看、好听的色尘,例如我们以白骨观或不净观等方式观修,勉强自己慢慢习惯而生起舍离执着的心,但,这是很困难的,如果能合理认识这一切现象都是无常的,就比较容易放下贪欲,例如一个现今芳华正茂的人,时间一过去就会日渐衰老,而世间财富及亲朋好友,也是一样不稳定,有人几千万、几亿的资产,一夕之间就化为乌有,原本是至亲好友的,也可能反目成仇敌,这些都有如夏日彩虹一般地无常瞬变,应对它们有所认识和心理准备,当事情突变时,才不会那么痛苦和失望。

第廿四颂 去除瞋境的执着
诸苦如同梦儿亡  实执幻象徒劳累
由此当遇违缘时  领悟幻境佛子行

这颂和上一颂是相反的,当我们遇到不顺的境况时,我们要视之为幻境,不要被这种幻觉迷惑而产生痛苦和劳累,举凡不好看、不好听、不好闻的对境,或仇敌恶煞现在眼前,我们都应当把它们看做如梦中丧子般地虚幻不实!要知道,梦中丧子之苦的幻觉,如同我们现实生命中的违缘所带来的苦及苦因,一样是抵挡不了的难题,但这在成就者眼中,都是一些梦幻似的苦恼罢了,没有一个独立实有的苦存在!所以能把令人瞋恼的逆境当作幻觉来修行,正是佛子出定后的观修法。
以下是菩萨行的五种修学:(1)学习六度行(2)学习经中所说四法(3)学习断除一切烦恼(4)学习具正知与正念而利他(5)学习善根回向;首先是学习六度行:

(三)学习菩萨行
1、学习六度
第廿五颂 学习布施度
想望菩提应舍身  外境事务何须说
由此非求异熟果  尽量布施佛子行

对于所有的大乘佛法修行者来说,他们修行的目标就是达到佛果,在未达到佛果之前,在传记中随处可见菩萨们舍身布施的故事,祂们不吝惜地布施手、脚、眼目或肉体...等等,如佛五百世前曾舍身喂虎,西藏行者也曾有布施眼睛...等等善举,这对于他们而言,外在金钱或物质上的布施是毋需置疑的,但就我们而言,在尚未能做到身体布施之前,应尽量依自己能力修学物质上及身外之物的布施;至于布施时的心态、对境及方法等,都要依大乘佛教的内涵来学习,如果你布施的对象错误了,对方拿了钱去造作恶业,你善良的舍心,不一定因此有罪过,但却因此而没有圆满的功德,因为对象错误,他去做恶了,其次,布施的方式在事相上圆不圆满,也要修学,如用非常瞋恨的方式,或不好的动作,令对方不满意也不可以,同时,布施到很匮乏的地方,或三宝所在地,如寺院、佛塔、经文缺乏之处,功德是最棒的,例如经文在台湾并不缺乏,所以捐印经文所能利益的众生,和较缺乏的地方相较起来,此地显然较少,因此功德自然也会比较少,行者应视不同地方的需求来行布施,当然,上供下施在台湾是做得非常成功且难得的,全世界几乎都没有如台湾能布施供养的地方!
布施除了外在财施之外,还有安慰的无畏施及佛法的布施,无畏施是要让对方感到受保护,如强盗、猛兽、凶煞、魔鬼要伤害对方时,我们用各种方法去帮助或解救他,使他免于恐惧,这就是无畏施;至于我们学到的佛法,能适切地告诉别人,让对方明白受用,这就是法布施,这些都是行者应该修学的,「入菩萨行」中说:「我们尚未能舍身之前,无论外财或佛法,以及心灵上的安慰等,这些能利他的布施,都是学菩萨行的功课!」此外,布施注重的不是外在的事相而是心态,当然,前面提到的布施不是说都不要,但刚开始我们可以从少到一根针线开始布施,或者从十块、一百块开始,等习惯舍心后,将如 寂天菩萨所说的:「当你习惯时,就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布施的。」布施不在钱财的多少,最值得敬佩的是-全无坚吝贪欲的舍心,所以在心态上能无所求又不后悔,才是最棒的!


第廿六颂 学习持戒度
无戒不可成自义  说能利他真可笑
故于世间无希求  勤护戒律佛子行

所有的法门都是从戒而有,小乘也是从别解脱戒开始的,不守戒律就无法利益自己,要知道,我们能生在轮回里的三善道,也是持戒果报,倘若自己不能好好持守戒律,那么就连自己都无法得到利益,那将如何度众生呢?自度尚且有问题,还要想度众生真是痴人说梦。戒律有好多种:如皈依戒、居士戒、菩萨戒及出家戒的各种戒律和金刚乘的戒律等,一般认为小乘的戒律极难修,是极严肃的,因为它大部份是身体、语言和行为动作上的戒律,但事实上最难守的戒律是金刚乘的戒律,因为它外表看起来很开放、随便,然而实际上我们每个剎那都可能破戒,因为金刚乘的戒律,许多是细的念头上的心戒,无论贪欲、恶念,一旦有念头就无法出离轮回,如龙树菩萨在「中观论」所说:「心中一有执着,或起了妄念,分别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就落入我执、就掉入轮回中。」所以起心动念都破了戒,这的确不容易懂,也最难得;菩萨戒是心和行为上两者皆重视的戒律,而金刚乘的戒律是强调心戒,所以当外在贪、瞋、痴的行为会困扰、捆绑我们时,就可以把它们转为道用!
佛陀的教法中,经、律、论三藏中的律藏,就是 释迦牟尼佛讲的戒律,它既是佛陀的教法,也是佛陀的事业,其中,谈了许多当年修学者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事,具体显示了佛陀的教法和事业,因此,出家众的行为和形象是最棒的,因为他们展现了戒律的精义!然而,在藏传佛教四大教派中,不讳言的,宁玛巴修行者的形象是较参差不齐的,这是它的特色,也是令人迷惑的地方,当然这些表面上不是很正面的行为,对于那些密守三昧耶戒的行者而言,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但它对于佛法的事业来说,就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外在行为虽然不能代表个人修行的境界,但在利益众生的观点上,能不困扰、迷惑众生的出家众形象才是最好的, 巴祖仁波切在「大圆满前行」里说:「行为要小心谨慎,内在修持境界要勇敢!」所以如果只是行为上勇敢开放,修行境界却恐惧不堪,那就不好了。
大乘显宗的戒律简言之有三种:(一)律仪戒,这是对所有性罪及庶罪都舍离,也就是不做伤害众生的戒律;(二)摄善法戒,这是对摄持所有善法,并让善业增长的戒律,如六度行就属此戒所摄;(三)饶益有情戒,这是举凡能利益众生的事,都应尽量去做的戒律。布施度的本质是发心,而持戒的本质是「离过」, 离开一切过失罪业的心。龙树菩萨说:「持戒就修行而言,好比大地。」众生依大地而住,无论无意识的木石和有意识的生物,皆住在土地上,而修行者依戒律累积功德与智慧,没有戒律就无法自利和利他,所以做为一个佛子,修菩萨六度必须好好地持戒。


第廿七颂 学习忍辱度
想望善财诸佛子  一切害者如宝藏
由此于人无瞋恨  修持忍辱佛子行

寂天菩萨说:「罪恶莫过瞋,难行莫胜忍!」可见苦行中忍辱是最棒的,身为大乘佛教徒目标是成佛,但要成就佛果需要累积很多福报,而修持忍辱正可累积众多福德资粮,所以佛子们应该勤修此门功课,如能将所有的烦恼、痛苦和敌人,都视为难得的无价之宝,不还手、不恼怒,珍惜这个难得修习忍辱的机会,自然能累积福报。
「入菩萨行」中提到修行安忍都可用三个原则来思维:
(1)     安受苦忍:我们身处轮回中很难避免会碰到生、老、病、死,这些必然的痛苦和诸多的逆境等,我们必须要认清这是难免的!本来就是如此!很自然!这不是我们一个、两个或几个人的特殊遭遇而已!千万不要执着-这几年我怎么会这样,或这段时间我们怎么会那么不顺?别人又为何都那么好呢?千万不要这么想,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很多压力和烦恼,只是大家都只把好的一面呈现出来而已,应该以广阔平和的心态来认识,并接受这些现况,这就是安受苦忍。
(2)     耐怨害忍:这是对苦因的来源做深入的认知,当别人伤害我们时,体谅他本来就有贪、瞋、痴三毒,会生气是很自然的,我们应该修忍辱对治这种违缘,比如这里有团火,一个小孩去摸它,被烫到了!我们可以不可以怪罪那个火呢?不能!只能说这小孩不小心摸到火了!火本来就是会烧痛人的东西嘛!同样的,众生本来就会随时起贪、瞋、痴的,所以他伤害我、骂我、打我都是很自然的,是我们不小心惹恼了他,我们应该忍受,用这种思维来排解修行忍辱的盲点。
(3)     谛察法忍:对受苦的来处做更究竟的体认,例如我们因胃或肝脏带来的病苦,我们能不能怪肝或胃呢?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会受苦了,这种想法究竟吗?

第廿八颂 学习精进度
唯求自利声缘者  励勤犹如救头燃
功德之源为有情  勤求精进佛子行

小乘声闻、缘觉行者只为求自度,尚且要以抢救头上着火般的速度,每日精勤修行,而我们发愿为利益众生而趋入修行的大乘行者,怎可不勇猛精进修行呢?大家要知道-精进是一切功德的来源,没有精进就连一般世间法都无法成就,更何况是佛法呢?精进分为三个次第:(1)行事前的计划(2)确实地执行(3)不满足的修学。阿底峡尊者说过:「所有的知识和智能都是伴随精进而来!」只要能精进,没有我们做不到的!

第廿九颂 学习禅定度
具有心静胜观者  已知灭尽诸烦恼
正离四处无色界  修习禅定佛子行

不管修行什么法,心都要定下来才能成功;禅定有很多种,修行时心定于行处,修本尊法、修行自他交换思维法…等都需要禅定,能一心不乱缘在正念上就是禅定,有这个根器再加上空性胜观,就有能力断除贪、瞋、痴等烦恼,断惑的智慧背后一定要有禅定,缺乏禅定的智慧好比用刮胡刀切木头般,力量小到无能为力,是断不了贪、瞋、痴的,相反地,虽有足够的禅定力量,却无智慧,一样无法脱离轮回,这好比用钝斧砍木,刀刃不利,难断木柴,例如印度外道的瑜伽士,虽有足够的禅定力,却无空性胜观的智慧,他们可能生在无色界的四禅天中,如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他们在这四禅天中,有好几千劫都在入空中,其间,他们没有烦恼,没有感觉和观念,〈唯觉空是无边的,识也是无边的,一切无所有〉,但当他们把以前修习禅定的因用完时,醒过来,出了定,一切烦恼照样显现,于是他们产生一种邪见,认为解脱只是个谎言,因此而堕入三恶道,所以菩萨、佛子们必需修习禅定,并以智慧得度。
      
方才忘了说明,精进的本质是欢喜,不管什么事,只要欢喜,你自然就会去做,所以欢喜是精进的本质,而禅定的本质则是一心不乱!禅定分三种,我们在这里先略过; 寂天菩萨说过:「有禅定和智慧,贪、瞋、痴就消失了,但智慧产生前,行者必需修习禅定。」中国禅宗及传统的禅修者,有些是直接修习禅定的,这是因为从前的人心地单纯,真接修习禅定很容易成功,但现在的人心较不单纯,不容易修成禅定,在「入菩萨行」里,修禅定是先修行为然后再进入修心,修心时不让心生恶念,也不让心到处乱跑,这要以禅定力量来修习,心能定下来,心的本质才会显现出来,我常讲:「心的本质是活的,它要在安定下来时,才会显现出来。」现在,我们初学时,因为心有如野马般地噪动不安,不能强迫它定下来,所以要先顺着它的动,才能让它渐渐安定下来。

第卅颂 学习智能度
若无智慧余五度  不可圆满得佛果
三轮无别具方便  修行智慧佛子行

没有智能而勤修其它五度,这样是无法让我们离开轮回的!好比五个盲人久缺智慧的双眼,他们是无法到达想去的地方的,因此智慧是不可缺的,宗喀巴大师讲过:「无论你的出离心或世俗菩提心有多强烈,但如果没有缘起的慧见,是永远不可能断除轮回的根的。」佛教和其它宗教最大的差别,即是这广阔无边的智慧,一般宗教都说到慈悲、也强调利益众生、多做善事、帮助别人...,但佛教除此之外,还会善巧地说有菩萨,要塑佛像、坛城,或以一些修行的动作或方式,乃至唱诵各种仪轨来启发众生,这并非只是单纯的迷信,而是有非常觉醒的智慧来配合方便法,使人因此更能慈悲、快乐,与一般助人得到快乐的说法,有层次上的不同;例如密宗最常见的法器-金刚杵、金刚铃以及唐卡中的佛,勇父勇母互相拥抱等等,都象征了智慧和善巧方便,然而,善巧和智慧差别在那里呢?有善巧而没有智慧的人,就如同有烦恼的政治人物,他们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里,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因缺乏智慧,所以常在烦恼痛苦中挣扎;而有智慧而无善巧的修行者,他们在寺庙中充满了快乐,但他们不懂得逢迎拍马,无论尊卑一视同仁,不懂善巧周旋;那么,善巧又有智慧的人是怎样子的呢?就如西藏优秀的仁波切及法师们,但善巧也不能过度哦,一定要以智慧度摄持才不会变成世间法,可见菩萨行中,不能缺乏智慧度。

2、学习经中所说四法
第卅一颂 观察己过而舍弃
若无观察自迷惑  求法形象实不尔
由此常观自迷惑  舍弃惑乱佛子行

我们进入修习大乘佛教的人,要不断观察自己有没有迷惑?有没有知识上、戒律上、功德上的进步?有没有犯戒?观念如不如法?倘若不能常常观察自己,这样就只是虚有佛教徒的外相而已,不是佛子行持!因为佛法和世间法只有一念之差而已,所以一定要常常自我观察!倘能舍弃外在的追求,而一直在修行中,这就是如法的行者,反之,假若观念偏差,而仅以追求名利或拥有更多的眷属、信众、庄严的寺庙...等等为目标,那么他虽也能说出庄严的佛法,但,这只是藉由佛法庄严的外衣来遮掩内心实修的没落而已,现在佛教的外衣越来越华丽而惑乱四出,因此我们更应该随时观察自心舍弃迷惑!      


第卅二颂 不说菩萨过
以惑增上于佛子  若说罪过自失误
由此已入大乘者  勿说罪过佛子行

身为大乘佛教徒绝对不可以毁谤任何人,尤其是同为大乘的修行人,要知道,说别人罪过、诋毁别人最直接的因是嫉妒心!如果用嫉妒心去说他人过失和缺点,而对方又是菩萨,那么对自他的伤害就更大了!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但大家心态却怯弱了,一点坏话也承受不了,所以最好还是少讲为妙,尤其是当老师的,在大众面前讲话,只能让听者自知缺失,不能明讲,因为这样有时非但无效,可能更有坏处,有时虽然我们是满怀善意,可是对方却不这么想,这样反而伤了彼此的和气,故而凡事只能点到为止,让他自己去改,这样比较好!除非你们两个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否则必然造成伤害!所以避免讲他人过失,这是必修的功课!同时,也不要观察别人的缺点,因为佛教徒是内教修行人,只观察自己、不观察别人,除非你修行有成,有能力度众了,才能去观察他人,以增长自己的智慧,否则,在自己没有能力度众时,观察自己才是佛子应行的课题。

第卅三颂 舍弃贪着施主家
为得尊重互相争  闻思修行降灭故
亲友家与施主户  舍弃贪欲佛子行

对于修行较有成就、名位较高者而言,就要小心提防这点了!在西藏佛书上常常指出:「身为法师的人如果自己不走错路,那么信徒也就不会走错路了!」所以身为法师的人一定要提醒修行的出家众,舍弃过度被尊重的虚荣, 巴祖仁波切常在「普贤上师言教」演讲时,教示出家众切记这点,因为接受过度的尊敬和供养,就很容易为了钱财、尊敬、功德主、信徒及寺产而起纷争,在台湾这种事情很多,为了互争功德主、信徒、钱财、许多事情都弄得沸沸扬扬的,在西藏虽然转得慢些,但,这也档不了,五浊恶世来临,这些都是免不了的!我这是实话实说,不担心得罪人,因为这种竞争的事实,此地很盛行!一个菩萨行者,不可对自己的功德主及亲友 产生贪欲,因为这非但会误导他人,而且让自身更没时间好好修行、看书、打坐,反而增添无数烦恼!要知道,尊敬、钱财都是生起贪欲的因,所以我们应该小心观察自己的正知正念,「入菩萨行」中说:「人,一生为了钱财及别人的尊敬而欢喜,当死亡来临时,会感到很痛苦!」许多经书上也都如此说。
      
第卅四颂 不说粗语
粗语伤害他人心  佛子戒法当损失
由此他人不喜之  舍弃粗语佛子行

粗言恶语会让听者心神不宁,因此身为佛子的我们不应当这样做!西藏有句俗话说:「语言没有任何武器,却会令人心破碎!」可见这种沟通方式是很不好的!要知道,出自善意的粗言,虽不是恶语,只是比较直接、老实的粗话,仍会给人不礼貌的感觉,更何况是恶意的粗语呢?我们现代人的教育,学习讲好听的话,但表达的内涵也要是善的,否则,虽不说粗言却仍有恶意,也是不好的,佛子平时言谈间,一定要舍弃任何粗言恶语才是。
      
第卅五颂 3、学习断除烦恼
过惯烦恼难以治  念知士者持治器
贪等烦恼出生时  立即断除佛子行

当我们三毒烦恼产生时,如果不去对治它、随它滋长,等习惯养成就难以对治了,我们应该在贪、瞋、痴等烦恼生起的剎那,就以各种方式来处里、调伏它们,不令它们养成恶习,要知道,如果不去理会它们,有第一次就有第二、三次,等习惯以后,就积习难改了,所以在还没养成习惯前要处理它,以防它迷惑了我们的正知正念,正知正念是对治贪、瞋、痴的利器,但,如你想断除烦恼,就必须在它刚产生的剎那就对治,绝对不能纵容。

第卅六颂 4、学习具正知正念而利他
总之何境行为道  观察自心造何业
常具正念与正知  应作利他佛子行

上述谈的佛子应行当修的内容,归纳起来就是不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我们都应以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的念头是善、是恶,不放逸的检查自心以利益众生,如此一来,利己的方面成就了法身,利他方面成就了五色身,这也正是我们得到二身的修行方式,反之,如果我们不以正知、正念观察自心,那么「心」是很怯弱恐惧的,它想怎样就让它怎样,像疯子般地为所欲为,一切戒律就无法修习了;我们的心有如疯象,当它被贪、瞋、痴三毒迷乱时,就控制不住了,所以我们要随时随地以正知、正念观照自心,如果我们能好好看住自心,外在的境界就动摇不了我们了,任它摆在那儿,对我们都不起作用,就像一些有修行的人,只管自己内心,天天只学智慧,外在现象怎么显现或变化都干扰不了他,而我们没有那种内观的智慧,所以外面一动一静都会影响到我们的精神,因此常有空虚的烦恼。
      
第卅七颂 学习善根回向
依彼所造诸善根  为除无边有情苦
清净三轮以智慧  回向菩提佛子行

       前面诸颂是所有佛子菩萨们所修行的内涵,我们要非常欢喜能如此听闻及修学,并欢喜地做回向。回向时,要以清净的三轮体空的智慧来回向,所谓「三轮体空」是指(1)所回向的是现在、未来及过去所作的善业(2)要回向的对境是一切众生(3)回向者是听闻修习佛法者,如我们自己,这三者都非实有,这在藏文直译为「清净三轮智慧体空回向」,我们以此方式所做的功德回向,此功德肯定汇入功德大海中,此大海并因之而成长不息!
正行三十七颂到此解说圆满了,接下来讲结义:

结义
一、为何人而着
经续论典诸言义  跟随一切圣者语
佛子行颂三十七  造为佛子道学者

此颂是说明 图美桑波尊者为何著作此论的原因;尊者他表明自己是依止了很多圣者及学者的开示,又研读了很多经典、密续和论著,把佛法要义融会在其中,又依阿底峡尊者所称许的旧噶当派的苦修上师们的言谈,结集而成三十七颂佛子行。(旧噶当派上师们在实修境界上,是非常优秀的,他们以简单的修行方式,舍弃五妙欲的追求而成就。)
      
二、明此为无错谬之佛子行
智慧浅薄无学故,虽无智者喜妙诗;
而依经论教言故,可想无误佛子行。

尊者在此谦称自己才智不足,天赋及外学的智慧都浅薄,所以本书无法写得非常精备好听,不会博得多闻者心生欢喜,但因内涵都是出自佛经及成就者的言教,没有加入他个人主观意见,所以可以想见地-其义与信承上师所说的一样无误!
      
三、作者自谦及求恕
然是广阔佛子行,吾者浅学难证故,
若有误释等缺处,请求宽恕诸圣者。

尊者前面说:「他写的本论应该是没有什么错误的」,但,他相信佛菩萨的行持是非常广阔而深奥的,如大海般地难以测量,倘因他个人智慧不足,其中有前后冲突或意义没有直接连贯的地方,所有罪过及缺点,请求不偏颇而有智慧的人多加宽容和包涵。
      
四、著作善根回向菩提
作此善事诸有情,胜义世俗菩提心;
无依轮回涅槃边,愿如怙主观世音。

尊者以此所修功德回向给众生,愿一切众生不住轮回与涅槃二边!我们西藏大部分的回向文都习惯这么说,让众生不住轮回,是希望他们找到空性的智慧,而不住涅槃是希望众生免于落入声闻、缘觉和阿罗汉,耽误很久的时间才证得菩提,而以胜义、世俗两谛的菩提心回向,但求怙主观世音菩萨保护我们,使我们得到如同观世音菩萨同等的果位,愿所有佛子们以慈悲心、菩提心证悟菩萨的心性,趋入菩提。
      
五、具四圆满而作结
上义为众生有利,于银河宝洞里;
善言教理圣者,图美(无着)造也。

这是尊者说出为了自他二利之故,图美无着在(银河洞里)写了这部以自性完成的三十七颂佛子行,此颂为有心求得佛果,要跟随佛菩萨行持的众生而作,是依据圣言教理而说,圆满在此结尾。
作者: 法成    时间: 2012-7-20 14:46

《佛子行三十七颂》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extra=page%3D1

《甘露宝瓶》——佛子行三十七颂释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extra=page%3D1

佛子行三十七颂——堪布久美多杰讲授
http://www.zmxh.com/bbs/viewthre ... &extra=page%3D1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