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光明点奥义书
[打印本页]
作者:
宝莲定觉
时间:
2013-10-6 18:32
标题:
光明点奥义书
光明点奥义书
徐梵澄 译
引 言
此书据一九四八年孟买本《百二十奥义书集》译出。同时参校K.N.Aiyar《三十小奥义书》英文译本,及P.Deussen《六十奥义书集》德文译本。二家所据梵本,原自不同。德文本仅有十四颂,而判为五分,译为每行八音,四行三十二音,恰与梵文二行三十二音同式。然“小引”中已称原义之晦,诸注疏家为说之难,其出义甚卓。英译本则为散文,而篇幅宏大。其原文与此“百二十集”所收者,似不甚相远,或者句乙稍有不同,出义间有未当,要皆语文形体之所限也。此译仍以颂体出之,酬其雅制,句数或多或少,要皆五言。然既有千余年佛典译文为背景,而梵道与佛法又同此天竺文化渊源,其于吾华必不似于欧西之为生涩为可知也。名词与佛乘中者不二,则迳取旧有;其义有别,则稍加注明;音翻亦从玄奘译,盖梵音今古无变,取惯熟于眼目者。兹姑取第一章五十颂而止,以下五章,重文累句,反复不已,姑存之以备他年。
光明点奥义书
徐梵澄 译
光明一点在, 无上静虑任。
是宇宙“自我”, 端居藏内心。
其细如元微, 福乐安和愔。
初粗转微妙, 遥遥愈微深①。(一)
痛苦自充满, 艰难得容与。
辛勤罕见之, 解脱,不灭去。
牟尼及智士, 亦难得静虑②。(二)
节食,平忿怒, 解执,制诸根,
超对,无我慢, 窒欲,销冤恩。
无道成有道, 有道非思存,
初始能得三, 三界飞鸿尊。③(三、四)
故尔当知此, 太上之玄虚,
无寐亦无依, 明月分光如,
微妙维师鲁, 无上之安居。④(五)
其居有三面, 三界,三功德。
无依,不动、变, 无相,无形色。⑤(六)
是处无幻加, 言、思境超绝。
自性性所摄 不系,行迹灭。⑥(七)
自是“阿难陀”, 然已超众乐,
难见者,离系, 思虑非所托,
不朽,自永恒, 坚贞无坠落。⑦(八)
此属大梵神, 此是“内自我”,
此属维师鲁, 此高无上座。
此不可思量。 此唯“智成我”,
此是穹窿天⑧, 太上宅安妥。(九)
非空,是空性, 超空,内心定。
非静虑、能、所, 静虑唯可证。⑨(十)
万有非外,空, 非上,非非上,
非思,非寐觉, 非真,非外想⑩。(十一)
牟尼精证入, 诸天犹未能,
未知太上者。 贪,痴,畏,骄矜,
情欲,与忿怒, 罪业伊何曾□11(十二)
寒、暑与饥、渴, 想、非想不入,
梵族无虚矜, 亦无解结集。(十三)
无畏,无苦、乐, 乃尔无荣、辱,
凡此境皆蠲,
此是所当摄, 大梵最高躅□12(十四)
持戒与精修, 出世耽玄默,
宜处,复以时, 根结,炼体式,
身和,眼凝视, 导引,敛根、识,
摄念,静虑“我”, 三摩地可得,
说此瑜伽支, 依次倘无惑□13(十五、十六)
“万有皆大梵”, 人唯是当知,
尽摄业、识根, 始谓戒已持,
缓缓宜渐习, 精修在游思,
同类相续流, 异类远尔离,
享受超极乐, 智者精修为□14。(十七、十八)
巨人崇出世, 顿然得解脱。
(由知真、智“我”,宇宙万类豁□15。)(十九)
语言自之返, 心思并不及,
智者常敬崇, 玄默修士入□16(二十)
语言返自兹, 云谁尚能说?
宇宙傥可云, 是亦名言辍。(二十一)
玄默固可知, 万有自然与。
是或“彼”如是。 儿童默有语,
若彼梵明士, 寂无语依处□17 (二十二)
始、末、中无人, 识为闲寂处,
由之此宇宙, 恒常遍漫伫□18。(二十三)
凡一切众生, 大梵等成作,
皆在眨眼际, 时间固可度,
谓言此无二, 永永为极乐□19。(二十四)
思存大梵身, 恒行健不息,
唯以安乐行, 当知为体式,
非此灭福乐□20。 (二十五)
证会不二者, 宇宙罗万有,
成就示入之, 体式名成就□21。(二十六)
彼诸世界根, 彼根心思结,
根结常宜用, 梵道之明哲□22。(二十七)
诸体皆等平, 销入大梵中,
当知平等性, 无知固无功,
譬如枯乾树, 僵直性已同□23。(二十八)
既成智成见, 世界大梵观。
此为超上见, 非视凝鼻端□24。(二十九)
见者、见、所见, 彼处皆止息,
当唯视彼处, 非视鼻端白。(三十)
心等一切境, 中见大梵尽。
息心诸动转, 是名为导引□25。(三十一)
外绝此宇宙, 是名气吐出。
思“我唯大梵”, 是为吸气术。□26(三十二)
凝思此无动, 是乃气持 ,
明哲亦尔为, 愚者徒鼻擫□27。(三十三)
于境见“自我”, 以意愉心思,
可知敛识、根, 缓缓宜修为。(三十四)
念往随处驰, 随处大梵见。
唯是念已摄, 超上持云善。(三十五)
“我唯是大梵”, 善思住无缘,
超上乐施者, 禅定斯名诠□28。(三十六)
心思弗动转, 梵相更深视,
以此忘存心, 名正三摩地□29。(三十七)
自然阿难陀, 时当善修人,
时见者瞬间, 自与对性和□30。(三十八)
于是瑜伽师, 乃释修持助,
有得“彼”自相, 斯人曰“成就”,
其境超思惟, 谅非语言囿□31。(三十九)
修行三昧时, 障碍猛纷至,
懈弛,失精审, 欲望享乐事,
迷诱于外物, 散乱难定意,
冥顽,与内热, 发汗,空无记,
如是障碍多, 障入三摩地,
独有明梵人, 决然尽除弃□32。(四十,四十一)
存心于万有, 所见是有性;
存心于尽空, 所入市空性;
存心于大梵, 乃得圆满性;
以此当修持, 大梵圆满性。(四十二)
人而弃除此, 大梵心存转,
至高无上者, 净洁氛垢遣,
其人实虚生, 有似禽兽 。(四十三)
人知此定心, 知之更增上,
彼等善人乐, 三界皆敬仰。(四十四)
定心平等增, 操之更圆熟,
乃臻萨梵道, 非徒诵篇牍□33。(四十五)
善巧论梵道, 而无定心行,
耽此世间乐, 彼等终无明,
还来生世间, 流转死与生。(四十六)
定心梵道成, 人非一瞬间,
无此而能存, 有如大梵等,
如删那恪等, 如戍羯等人□34。(四十七)
是因有其果, 果必更为因。
如实因已灭, 果无辨当真□35。(四十八)
于是得清净, 其事非言境。
心思清净中, 定智起超颖□36。(四十九)
猛力参斯事, 确然见无妄,
引显入不显, 思以大梵相□37。(五十)
学者以其慧, 充满智真元,
当常住福乐□38。
光明点奥义书
①“光明一点”,杜森谓为梵文“唵”字上之一圆点。表“力”,即“大梵”云。彼必有所据而云然,实则以“唵”声而入静虑者,乃可有此解释。
“光明”自是精神光明。
“点”另义为“滴”,为“种子”。引申义为“渊源”。
“静虑”(Dhyāna)
“福乐”(śāmbhavam),另译为“属于商波(śambhu)即湿婆(śiva)神者”。
末句英译为“又超出凡此诸德性以上”。意谓“微,乐,安,粗,微妙”。义固可通,但此颂本旨在言深入静虑,故取愈转愈深之义为允。
②此颂英,德文译本所据原文互异,与此梵文本又不同。据德译第一语当作:
“艰难得圆满”。
第四句当作:“艰难得恒处”。
盖全颂皆就“静虑”之事言。此则就事与境而言。
manīsin此译“智士”,德译“孤独者”;英译“凡人”,必另本也。
末二句原文有“虽是牟尼及智士,亦难得此”之义。“虽是”之义,在此译只于“亦”字中暗涵。
初二颂言“静虑”非容易之事。
③“平”,“解”“制”,原文皆只jita一字,义为“战胜”或“克服”。
——“解执”于华文义甚明白,然从英译必曰“已弃除对社会之一切眷爱”,或从德译可曰“克服对世间之眷念”,皆未若用此华文古译之优雅也。学术之贵传统,于此可见。
“超对”即双超二端,如寒暑,苦乐等。重在平等处之而双超,此义通于儒修之“不动心”。
第四语原文甚明白:nirāśiraparigrahah,直译为“无所欲望,无所亲属”。英译作“不祝福他人,亦不取他人任何物”。德译作“无有于冀望,无有于妻与子”。二说皆不误,存参。
第四颂之第一语为
agamyāgamakartā yo gamyā΄ gamanamānasa
谓“超上者”无道可通,然人修静虑,则有道可通也。此之谓“无道成有道”。然所行之道终超于思虑以上,故曰“有道非思存”也。
英译作“彼往其自然所不当往之处,又自然不往其所欲往之处”。似甚未谛。而“有道”句德译作“唯致力于师尊之荣誉与利益”。必所据原本有异。
“初始能得三”——mukham之第七啭“所于声”作mukhe——此字有二十余义。如头,口,门,方向,起始……等。德译作:
“人行过三门”谓为“弃世,忍受,尊师”三者为“三门”;盖必据某疏云然,英译作:
于面能得三”。据文无误,但“三”者何物而现之于面,则注谓“或者指三角形之现于学徒中者”,说亦未谛。
窃意颂文义在下句。“飞鸿”即修士之常称,超然长往之人也。古典中常谓其为“胜得三界者”。故“门”,“面”,二译当作“起始”。即修习至此,始可胜得三界,“飞鸿”固尊称为胜得三界者也。三界谓地,空,天。据文即为“三居所”或“三居处”。
此二颂言修习静虑之条件。
④初半颂得三句,后半颂亦三句。
“太上”句即“秘密中之至秘”也。所指者为维师鲁之居处,言其微妙,则如明月光之可分为尘为缕也。
somarupakalā 。
“梭摩”(soma)在英译存音翻,在德译曰“以太”,不知何据。本为汁液可醉人者,而另义为月,亦久已成定诂。
⑤德译“三面”作“三目”。并谓“或系三《韦陀》”。
“三功德”即“萨埵,刺阇,答摩”三德也。
窃意作“三面”者,当取超上义,即“成,住,坏”三方面也。印度教中雕像,有一神一头而三面者,说者谓即大梵神,维师鲁神,湿婆神,分表成即创造,住即存持,坏即毁灭。
无依,谓非别有所依附也。
⑥“是处”即上颂所言“居”处。
“幻加”(upādhi),即安加于万有之名色。
“自性”句,英译“此为‘自性’即自然或‘自我’,仅能为“性”即有体或存在所达”。
德译作“只可入自我深化而得解”。
二说皆可存。禅宗人士,于此必无间然。
“行迹灭”,原义是“自行迹堕离”。而德译又以此字为“语言文字构造”。英译脱漏此语。
⑦德译本“难见者”后,不作“离系”而作“无终,无始”。所据梵本异也。
以上四颂言“大梵”为静虑之事
⑧Vyoma,此译“穹窿天”,英译引原文作ākāaśa,固知所据本异也。
⑨第三句译文稍节,析之则为:
⑴非静虑,
⑵非能静虑者,
⑶非所静虑者。
益以第四句,则为:
⑷非非静虑。
⑩此颂诸字皆顺原文次第。
诸译互有出入。
“外”义亦是“他”是“上”,“上”亦谓“至上者”。
“想”字原义是“皆知”。
九至十一颂专言“此”大梵。
□11此初半颂译为前三句。后半颂至十四颂末当一贯读。
□12自第十二颂至此,言解脱者。
德文译本止此,而以末句“大梵”云云重复一句作结。
□13此二颂总摄瑜伽诸支,然后于以下诸颂一一分述,至第三十九颂止。皆以韦檀多义出之。
据原文次第,“体式”在“根结”前,余皆依序无变。
□14韦檀多学言诸“根”,必分业根与识根二汇,直译为“收摄诸根聚”。
“游思”二字乃据下文足成,谓思想当流赴同类见解,即“万有皆大梵”也。
□15出世,本义为“弃绝世事”。
此译所据《百二十集》,此颂仅存其半,即初二句也。
后二句据英译本足成,而意稍广。
□16初二句原文见另书,义同;次二句义异。
此论“玄默”,与万有同存并在。(字义为“同生”或“俱起”)。
□17“彼”为玄默。如儿童之沈默,则乃有文字语言;然“大梵明者”,其寂寞并无文字语言。
□18此颂言修习处所或地方。而此空旷通于大字之空旷。非此“无”不能成其为“有”也。
□19 “成作”(kalpanā),另义谓“幻觉”。似取寻常“成作”义较佳,盖与下“眨眼际”(nimesatah)较联贯也。
此颂言时间,即一瞬即永恒,所谓前后际断也。
□20此颂谓虽练习种种体式,而措心当仍在大梵。非此则足以毁灭福乐。且唯以安乐行之,非以痛苦出之,乃习体式之要。
英译此颂窜入上颂。
□21 “成就体式”,原文siddhāsana.
□22 “根结”(mūlabandha),在罗遮瑜伽中为一种手势。此以韦檀多义出之。
“梵道之明哲”即“大梵明者”。
英译至此分段。
□23诸体之平等,即上第十六颂所言“身和”。非谓瑜伽诸支。
□24第二句谓观此世界乃大梵所成。
□25导引即prānāyām a,今言制气术。此书纯以尽见皆为大梵而息灭心思之一切动转释之,未始非胜义也。
□26吐气(recaka),乃以一鼻孔吐出空气。吸气(pūraka),乃以指擫左鼻孔而以右鼻孔吸气,或反之。
□27持气(kumbhaka),则不吐不吸也。此以观心修定,代导引三术。
□28第三句谓禅定能使人得超上阿难陀。
□29 “存心”二字译vrtti。以下又译“定心”。“三藐三摩地”,义为“正定”。
□30 “时当善修人,时见者瞬间”,两“时”字相联属。此颂谓在一瞬间,能见者自起对侍者之性,pratyaktvam。换言之,识与境性相合,即同体知也。
□31此译颇有填字。“成就”乃术语,即修瑜伽而有所成就之人。初句据字义当谓为“修瑜伽者之王”,今译“瑜伽师”而已。
□32以上二颂共举九种障碍。“冥顽”即“答摩”;“内热”即烦燥无耐性。“无记”即沈空,如善忘等。 “三昧”即“三摩地”之旧译;兹重一句,次序稍变。
□33 “圆熟”(paripakvā),如义如文。英译增注曰“过去业因之熟”,似甚未谛
“萨的”义为真、善。参拙译《薄伽梵歌》,拾柒,二十六。 末句谓“非徒为背诵语言文句之人”。
□34 “定心”即vrtti,见前注。
“删那恪”(Sanaka)乃《古事记》中四童身仙之一。
“戍羯”(Śuka)乃维耶索之子(Vedavyāsa),古之作者。
□35此章至上颂,发挥已尽矣,乃于此忽出“因果”一义,由此可见制作之鸿裁。
□36超上之定智,起于心思寂静清虚之后,千古学道人无异说也。
□37第一、二句英译“由以超上之能力而静虑此事,遂起坚定之确信”云云,出义甚到,可知该译本亦有未可厚非者。
□38此章末又出半颂,想系古本之末页磨损。无所据,故不妄加填补。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