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海螺脉的修炼及临床医疗意义――十四经脉气血兼议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刚竹    时间: 2013-10-29 15:36     标题: 海螺脉的修炼及临床医疗意义――十四经脉气血兼议

(波西杰佐.井绍云仁波切1996年发表)

      我在《海螺脉的客观存在及其生命意义》论文中曾经特别谈到:“当你尚未感觉到它(海螺脉)的存在时,它似乎是‘无足轻重’的。然而,当你感觉到它的存在后,它对意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便表现出特有的敏感性,使其它经脉望尘莫及……”。之所以如此强调,一是因为海螺脉在经络系统中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人体至关重要,二是海螺脉的特殊性令人不可等闲视之。无论运用于修炼抑或临床医疗,都必须对其特殊性先从理论上弄懂弄通,才可指导实践,循序渐进,做到利己利他,防止欲速而不达,甚至适得其反。

    海螺脉的特殊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考虑到大众的接受程度参差不齐,拟分别著文,依次揭示,逐渐深入。

    限于篇幅,请读者朋友参阅拙作《海螺脉的客观存在及其生命意义》,凡是以前阐述过的论题,本文不再多谈。

一、 海螺脉的气血传注特点

    1. 海螺脉气血传注主动性、封闭性和接受性、开放性的辩证统一

    人体十二正经内属于脏腑,形成六组表里属络关系,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系统。气血通过十二经脉内可到脏腑器官,外可达肌表,从而营养全身。在这里要弄清一个结构的问题:即十二条经脉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才能形成气血“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传注。如果单独提出一条经脉来看,其对气血的传注则是单向的,缺乏主动性和稳定性。

    海螺脉的“8”字形脉道,本身就形成了“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特点,以现代物理学结构理论的观点来看,其相对的封闭性便使气血的传注具有了相对的主动性和稳定性。这对于小海螺脉是显而易见的。大海螺脉则因其直接贯穿了诸多脏器,其传注气血的主动性和稳定性更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带脉被贯穿在大海螺脉上并被平分,它还统摄着奇经八脉,所以,海螺脉对人体经络系统和内脏组织的总沟通作用又决定了它的接受性和开放性。

    人体这个开放的巨系统的特征是其功能状态。天人相应的实质就是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物电磁场效应。人体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其生物电磁场效应自然也是总体出现而不可能只显示某一个局部。于是,当人体从平常的功能状态进入特殊的功能状态之后,运用内视、体感等方法反观内照自身的结构时,往往受到条件的限制,因进入功能态的程度不同,有时看得一清二楚,有时则混淆不清,造成认知的失误。因为海螺脉的气血传注兼具主动性、封闭性和接受性、开放性,所以对其“场形”的感应也有一定的难度。

2. 气血传注流向的特殊形态――逆转

    “逆转”,顾名思义,是指经脉里的气血不按正常方向传注,出现了倒流。这是一种特殊现象。对此,首先应有基本的认知:

    (1)气血逆转可在任何一条经脉里出现。

    (2)气血逆转可同时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里发生,或者先后连续性地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里发生,对此现象可称为“并发逆转”。

    (3)在人体功能状态中出现的经脉气血逆转,是病态,并发逆转则病势加重。任脉、督脉和十二正经合称为“十四经脉”。在十四经脉里若并发逆转接近三分之一,患者就可能出现严重昏-迷或颠狂,预示病情危重;若超过了三分之一而不能尽快纠正,可能医者便无回天之力了。

    (4)在人体特殊的功能状态中,经脉里的气血传注自然出现了逆转,是“得功”的好现象,并发逆转则可进入更为高深的功境。但是,这里也有个严格的“度”:就十四经脉而言,功能态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并发逆转也不会超过三分之一。所以,即便是功底极为深厚的修炼者,也必须遵循顺其自然的人天规律的原则,一旦执着追求,使并发逆转人为的接近或超过三分之一,则必然颠狂入魔,甚至丧命。

    道家内丹术常讲:“顺则凡,逆则仙。”十四经脉里的气血逆转是“逆”的一个方面,其中另寓的含义更为深刻得多。以“脉、气、明点”为某阶段修持重点的佛家密宗,称此现象为“回流”、“回向”。所不同的是,内丹术利用逆转为鼎炉填药加火,炼丹出神;密宗无上瑜伽则利用逆转结舍利,发明点,入无相,证空性。

   海螺脉里气血逆转的产生和性质与十四经脉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逆转具有自发性、主动性。

    这是海螺脉特有的先天功能,也可以说是人人具有的“特异潜能”,体现出造物对生命的爱惜。比如小海螺脉,当人体出现病理性便溏时,其脉便会做出生理上的应变反应,气血流速变慢,以致出现逆转,从而增强提摄功能。大海螺脉在其脉道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也会出现部分气血流速变慢或逆转的生理性应变反应。

(2)逆转的不稳定性和不完全性。

    不稳定性:
    a. 自发逆转是无规律的。
    b. 自发逆转中,气血传注的强弱和速度是可变的。
    c. 自发逆转中,脉道的生物电磁场会出现有限移位、跳动等反应。

    不完全性:指气血在脉道里的逆转不是整体进行,而出现部分逆转现象。小海螺脉气血逆转的不完全现象较少出现,而大海螺脉则较为常见。不论男性或女性,其大海螺脉的气血逆转都可能出现这三种情况:
    a. 整个脉道气血逆转。
    b. 部分脉道气血逆转,即小圆逆转,或大圆逆转,或小、大圆上的部分脉道逆转。
    c. 整体逆转和部分逆转交替出现。

    海螺脉气血的逆转及其不稳定性和不完全性是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状态中出现,都应顺其自然,不要强行“纠正”。

   (3)意识活动对海螺脉气血逆转的影响。

    对意识活动的敏感性,是海螺脉有别于其它经脉的重要特征之一。无论何人,也不论其有无修炼的功底,只要运用特定的培训方法调动起海螺脉的潜能,感觉到它的气血在传注运行,那么,他就可以用意念控制气血在脉道里的运行方向、速度和力度。意识活动对海螺脉气血传注的控制是不难做到的,甚至是轻而易举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得到了”海螺脉后,心性修持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二、海螺脉的气血特质――成分及其它

1. 气血的成分特质

    谈到气血的成分,在人体科学的微观领域尚存在着很多未知数。现代科学对人体自身的认识,还处在一个不高的水平上。现代医学理论的结构,是以解剖学科为基础、以物质实证主义为指导的,有其优势,也有其短处。因而,原本客观存在的人体经络系统及科学的经络学理论,屡遭其冷落和非议,经过长期的困苦的阵痛,直到有一天找到了借助于仪器的检测手段,才得以在现代医学领域分娩。虽然分娩得很痛苦,但是分娩后却得到现代科学营养丰富的哺育,使传统医学对气血成分的难以说清楚的短处得以弥补,这就是生物化学学科的贡献:气血,是由人体内的化学物质、营养、激素和微量元素等多种精微物质所构成的。

    生物化学的成就,应该使我们对经络系统气血的认知从模糊和混沌里走出来了。简而言之:

(1)十二正经

    a. 每一条经脉都内属于某个脏腑。因为每个脏腑的组织、细胞和生理功能不同,其所需营养等物质和新陈代谢物也就不同,所以,归属于该脏腑的经脉里的气血成分必然和其它经脉的气血成分不同。由于十二正经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一个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系统,人体各脏腑器官的新陈代谢便在这个系统对气血的传注中各取所需、互通有无。也就是说,在十二正经这个系统中,每条经络对气血的传注都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是人体生物电磁场效应内相应部分所决定的。

    b. 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宇宙是个超巨系统。在人体小宇宙和天体大宇宙沟通的生物电磁场外相应中,每一条经络对气血传注的选择性也受到外相应的制约。

    c. 人体整体上的阴阳平衡、健康与智慧,十二正经系统对气血传注既有整体性又具选择性的功能是其得以完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2)小海螺脉和任脉、督脉

    任脉、督脉在修炼和临床医疗上的重要性可谓人人皆知。关于“小周天”的理论,著述颇丰,已勿庸赘言。

    在历代中医和修炼的文献中,对任、督二脉的起点,都说是“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然而,究竟起于小腹内之何处?答案就无处可寻了。其它经脉均有明确的起始穴位,相当重要的任脉和督脉却是“神龙见尾不见首”。

    我们不必计较任、督二脉的准确起点为何至今没说清楚,在此,大家只要知道这两条脉道和小海螺脉有关联就行了。

    小海螺脉“∞”字形的交叉点位于生殖轮下,其生理作用主要是调整人体新陈代谢、内分泌、泌尿生殖等功能,其气血成分的特性可想而知。由于任、督二脉与小海螺脉密切关联,其脉道传注的气血的特性便与小海螺脉的接近,所以,在气功修炼中此二脉的作用远远超过十二正经,并非仅仅因为此二脉的结构可形成“小周天”环流而已。内丹术的采药封炼、升阳火、降阴符等一系列炼丹措施,主要靠“小周天”的运转来完成,可惜历代有多少修炼者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盲目性大于自觉性,虽然抛妻儿舍家室,终生孜孜以求,最终得道者却是凤毛麟角。密宗的一些修持者往往也不得此中要诀而未入大成就,落下多少遗憾。

    又因为位于头脑里的脑垂体、下丘脑、松果体等器官具有与小海螺脉类似的生理作用,它们与“小周天”有明显的关联,大脑又是显而易见的“司令部”,而小海螺脉多少年来一直耐得住寂寞,甘愿作“无名英雄”,所以致使修炼的理论向头部“一面倒”。在朝的愈发尊荣显贵,在野的愈发深居简出。

(3)大海螺脉

    肝、胆、胃、脾、肠、女子胞、睾丸……人体脏腑大部分器官被大海螺脉直接贯穿,大海螺脉与它们之间的气血交换是最直接的,对各器官之间的气血交换和总体的调节作用也是最直接的,广泛的。明确了大海螺脉这个特征,又明确了本文前面所阐述的观点,则对大海螺脉传注的气血的成分就很清楚了。

    a. 大海螺脉本身是个周而复始、循环无端的、贯穿了诸多脏腑器官的系统。从整体上看,其气血成分具有诸多脏腑和十四经脉气血特质的综合性。

    b. 由于脏腑各具特质,便使大海螺脉在各脏腑之间的各段脉道里的气血传注,具有了对其所出脏器气血特质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在综合性里体现出来的。

    c. 气血可转化为能量,能量可生成气血。大海螺脉对气血具有蓄积和滲灌的双向调节作用,对能量的蓄积和释放也同样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明确了这一点,那么,大海螺脉在人天相应中至关重要的地位就更为确定了。

2. 其它

(1)海螺脉气血的浓度、力度和速度。

    三者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往往因人体的健康程度或修炼的境界而变化,是不稳定的,有时是多变的。因而,其脉道“场形”给人的感觉也时而有变。比如小海螺脉,其实际脉道直径相当于本人拇指指根横纹线的二倍,但内视或感觉到的脉道似乎有小指那么粗,有时还会像一条小蛇那样活蹦乱跳。

(2)海螺脉的气血色彩和场效应反馈的光感。

a. 小海螺脉

    小海螺脉司黄色“地大”之气。在培训班上,学员们内视所看到的黄色有多种不同的表现,主要是深黄色和金黄色,前者是正常之色,有功底或素质高些的色彩为后者。

    也有不少学员的小海螺脉脉道呈现出白色,这是因为生殖轮性明点的生物电磁场效应所映照的。如果是明亮的白色或银白色,即使你的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或消化系统等方面有些病症,也请放心,决无大碍。若呈灰白色或暗淡无光,即使你当时无任何病症,也应对自身的健康予以重视了。

b. 大海螺脉

    大海螺脉的气血色彩是五彩缤纷的。因为脏腑和各脏腑之间的脉道对气血的传注既有综合性,又有选择性,所以,大海螺脉往往各部分脉道的颜色各不相同。又因为男女有别,所以同一段脉道也因性别的不同而色彩各异。这主要表现在大海螺脉的大圆部分。比如:肝和胃之间的脉道,有时男学员看到的是红色和绿色,女学员则看到的是黄色和白色。

    大海螺脉的小圆部分出现脉道分段呈色的情况较少。因其走向和结构男女有别,往往色彩迥异。男性所见以白色、黄白色较多。女性则以红色、黄红色较多。这种共性的现象,又从客观上印证了密宗修持理论中父精白菩提、母血红菩提的科学性,同时对男女合体阴阳双修等特殊的气功修炼途径的科学依据又予以了充实。

    海螺脉的气血色彩和场效应反馈的光感,因人而异,千差万别。同一个人,也因其体质的变化、修炼的程度、功态进境等因素的改变而相应改变。在培训班上,对每个学员都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可教条。

三、海螺脉气血特性对人体的又一重要作用――人体脏腑阴阳五行八卦理论的大实践者

    传统中医理论和修炼理论的重要基础是阴阳学说,配合五行八卦九宫,形成了一个人天相应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脏属于阴,腑属于阳。五脏六腑又和五行八卦对应,形成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多方位对应关系。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世世代代医疗和修炼的实践不断发展丰富了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天地交泰,万物兴旺。阴阳平泌则身体健康,交合互生则修道可成。那么,完成阴阳平泌、交合互生的实践基础是什么呢?一是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二是各种医疗和修炼手段。在经络系统中提纲挈领的海螺脉,多少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地承担着这项重要任务,因为,肝、胆、胃、脾、女子胞、睾丸等脏腑器官本身就是海螺脉的一部分脉道。

    出于本文的题意,不能不指出这一点,相信大家的答案是肯定的,一致的。但要深入研讨,因其牵涉面甚广,尺书难尽,只好留作后话了。

四、海螺脉气血特性对修炼和临床医疗的意义

    了解了海螺脉的气血特性,就可以在修炼和临床医疗领域开拓出更宽广的道路。因其在应用实践中具有广泛性,不可能面面说到,在此,仅就学员们遇到的共性问题列举二三。

1. 怎样结合海螺脉气血特性来认识内气的自动运转和自主运转?

    “自动”和“自主”,一字之差,泾渭分明。

    (1)内气的自动运转,指在排除了意识调节的条件下,人体感应到经脉里的气血自然传注运行。在这里,气血是主动的,感应者是被动的。

    经络的感应性能相对较弱,或未经修行训练者,对气血在经络里的运转通常是感觉不到的,或者偶然有感但未经注意。而人天相应的实质,就是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物电磁场效应,所以,气功修炼者提高了经络的敏感性,不仅在功态中可感知经络里气血的运转,在平时也会感觉到。比如,体感测病治病的功能,实际上源出于此,人人可以达到,毫无“神秘”可言。严格些讲,这种功能不应归类于“特异功能”。

    古今修行著述里,对静功中的自运周天讲的很多,但在实际修炼中,大多数人感到的只是时间并不太长的内气活动。就“周天”的脉道而论,也表现得时断时续,时强时弱,似有似无。

    为何?一句话:这是经络系统本身的生理功能,人皆有之。修炼者与不修炼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经络的敏感性和通畅性及气血的质量和流量增强了而已。所以说,自运周天并非得道。

    (2)内气的自主运转,是指人体运用意识调节的手段,有目的地导引气血在经脉里传注运行。在这里,气血是被动的,感应者是主动的。

    自主运转的动力是大脑这个“司令部”先天具有的指挥功能,人皆有之。对此,未经修行训练者也能做到。比如,对某些病症,不医不药也不练功,只要时常有个良性意念就能痊愈,其原因便在于此。气功修炼者与之有别的,仅仅是提高了意识活动的调节能力而已。所以说,导引内气自主运转周天,也并非得道。

(3)明确了前面两点,海螺脉的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

    a. 海螺脉气血的传注,无论是顺转还是倒转,都是正常的生理功能,人皆有之,与你是否感知它的存在无关。

    b. “得到”海螺脉后,不论你有无功力,都可用意念指挥之,对其气血运转的方向、速度、力度等进行控制。

    c. 由于海螺脉对意识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敏感,肝、胃等脏器本身就是其脉道的一部分,所以,不论在平时还是在功态里,都要保持其气血运转的自动程序,在顺其自然中自然而然地提高自己的修炼级次。在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十足的把握时,切莫用意念改自动运转为自主运转(不论是顺转还是逆转),否则,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恨。

    d. 心性修持为先,经常保持心潭的静净,避免情绪波动对海螺脉的影响。功到自然成――这“功”,指的是心潭静净之功。

2. 怎样认识海螺脉气血激升的拙火?怎样运用其祛病强身和开发潜能?

    实践证明,凡是参加对海螺脉进行训练的人,可以说100%获得了激发拙火的理想功效。仅就1996年4月和5月在北戴河举办的全国培训班的调查统计来看,拙火效应较强或很强的达到了90%以上。

    这是个惊人的统计数字,比我预料的还高。而且,如此殊胜功效是在学员们毫无基础、毫无预习、甚至有人连教材都没有看过的情况下,第一次集体学功就当场收获的。强烈的拙火从法宫升起,迅速传遍全身,把人体从里到外“烧”遍“烧”透,热呼呼的难以言状的舒畅,令人有脱胎换骨之感。而且,每次拙火的可感效应都能保持在10小时以至24小时以上。倘若坚持练功,冬不着棉当然就不足为奇了。

    海螺脉法所激发的拙火,是唤醒生殖轮神识,调动人体先天的生命潜能,以其为动力来转化性明点能量而生成的。性明点合成的基本因素,是白菩提父精和红菩提母血,本该生发“出世间法”的三昧真火。但是,通常人们的性明点含有后天摄取的能量原料,这些能量原料生发的是“世间火”,所以,海螺脉法所激升之拙火和通常的拙火一样,都属于阳中含阴之火。谁人修持得好,能将性明点的半净半浊性质转化为纯净,他就可以进入大成就之境。

    不过,对大众而言,这已足够受用了。学员们在拙火“烧”身的愉悦中,享受着通经活络、气冲病灶、骨酥筋松的种种快感。来自唐山市,年过“而立”的学员许×,额骨裂响,突放异样白光,全场的学员都在他眼前显出一副副x光底片上的样子……

    由于海螺脉在经络系统中占据着提纲挈领的地位,其拙火的激升又快又强劲,能够自然地迅速传遍全身,自然地祛病开潜,所以,不必执着追求什么专门的导引拙火之法。在培训班上我所面授的简单的导引法,平时也不可用之太过。

    3. 由海螺脉的“补”与“泄”实践,提出对传统经络学说临床医疗和修炼理论中“补”与“泄”规则的质疑。

    传统经络学说对经脉循行的临床医疗规则是“顺为补,逆为泄”。此规则同样被气功界所奉行,甚至被尊为某些功理立论的信条,并进而演绎为宇宙间一切运动形式都必然如此的“补泄天条”。

    对此,我认为应该允许商榷。

   从我个人的修炼和临床医疗实践,以及密宗般若大方便功和内丹黄天功广大学员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认为:补与泄有一般规律可循,但不应教条化,绝对化,而是辩证的,可变的。就小海螺脉和大海螺脉来讲,其经脉循行的一般规律是:顺为泄,逆为补,有时相反。

    兹举几例说明。

    例一:

    陈××,男,六岁,四川人。患先天性重症肌无力,出生即双眼睑下垂,双眼球不能活动,吞咽无力,喝水发呛,声音低哑,四肢无力,行走不稳,经常摔跤。五岁时又出现头、身体摆动,CT和脑电图检查排除了脑部病变。几年来,多方求医,曾到全国著名的重症肌无力专科医院两次住院治疗。中医、西医及推拿、刮毒、拔罐、刺血、火针、针灸、熏蒸、TDP等手段用尽了,唯头身摆动有好转,其它病症均未收效。

    1996年4月下旬,其母带患儿来北戴河培训班找我求治。因为忙,只抽空为其治疗了三次,每次约20分钟,诸症明显好转:眼睛睁大了,两眼球能活动了,语音高而言语清晰,吞咽有力了,四肢也有力了,能跑步上楼。患儿自己也对母亲说:“我的眼睛变大了。原来腿上像绑着石头,现在石头没有了。”

    治疗方案:先调动大海螺脉大圆部分气血逆转,补脾培土(主肌),补肝正木(运血抑风养目),入胃和合中气。然后导引中焦气血逆运上行,穿喉掠目,越巅顶,入脑户,进督脉直下,灌注两肾。最后收归命门,封固。对传统治疗原则而言,这是反其道而行之,但又不失其合理性,故收到较好疗效。

    例二:

    周××,女,16岁,河北人。患严重的功能性痛经,每到行经期间,痛不欲生。曾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均无效。

    此病通常诊为气虚血寒,寒凝而蓄热,气滞血瘀所致。西医无奈。中医用药往往有虚实补泄难以兼顾之虞。针灸、推拿、火罐等手段不易深入而直捣黄龙。气功按常规是破瘀疏理,循经导引,按“顺为补、逆为泄”的规则,逆任脉、冲脉、阴跷脉的气血循行而从上到下排泄,但疗效也不佳。该女经人介绍找我施治,每当行经前治疗两次,第一个月疼痛减轻,第二个月明显好转,第三个月就基本正常了。

    治疗方案:先调动大海螺脉的大圆和小圆同时加快正方向运转,以“逆为补,顺为泄”的一般规律,可使子宫内气血的排泄机能活跃起来。然后调动任脉和冲脉的气血逆行,进入小腹补充能量。再推动小海螺脉加快顺行的排泄功能,即可奏效。

    例三:

    诸葛××,男,32岁,吉林人。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二尖瓣狭窄锁闭不全,心力衰竭,肝脏淤血,胆管不通畅,呼吸困难,不能平躺,不断咳嗽而痰多,面紫眼黄。六年来,一直靠每天服用大剂量强心剂维持,只要一停药,马上就得卧床。曾三次出来参加气功班,但每次都被从班上抬了回去。

    1996年4月下旬,他来北戴河找我学功。开学的第二天,我就让他完全停了药,然后让他辟了谷。学期14天,他停药13天,后7天是完全辟谷,每日只喝点水,偶尔吃个苹果,每天从早6点到晚9点,约10个小时以上进行强化训练,可是他不但没有趴下,反而呼吸顺畅了,偶然咳嗽但没有痰了,心跳有力,心率基本正常,肝脏淤血明显疏散,脸色好转,眼黄消退,感到体质增强,精神健旺,睡眠也减少了。培训班结束后,高高兴兴乘火车返乡。

    此人我没有对他进行单独治疗,特地观测他完全靠自己练功的效果。他接受海螺脉法的训练时,气血在其脉道里完全按“顺泄逆补”的一般规律正常运转,并收到较强的拙火功效。他激动地记录下自己的练功心得。

    结合实践经验,我的简单认识是:

    (1)海螺脉“顺泄逆补”的一般规律,也可用于十四经脉。如果运用得当,往往可收奇效。如例一和例二,就是对督脉、任脉、冲脉和足太阴脾经等经脉的传统补泄规则施行了“反其道而行之”。不同的典型,却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

    (2)我在北戴河培训班上让学员们辟谷,用的是采收并凝聚宇宙能量直接注入人体的方法。宇宙高能物质得以蓄积体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靠的是中焦的收敛作用。人体中焦主司运化,必须畅通无阻才可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否则,关联的脏器就会发生连锁式的病变。传统理论的这一观点是无可非议的。

    然而,例三的病情,通常中西医的治疗原则是千方百计疏通有关脏器的传导功能。尤其对于心脏和肝脏,多年来总是靠药物来促动并维持其顺补逆泄,外因抑制了内因,形成恶性循环,事物便走向了反面。这次培训班上,我让他中焦收敛,一改外向而为内向,背离了传统医疗的疏导规则,反而收效甚著。

    (3)海螺脉的特性体现了人体天人相应的自然属性。

    从前面阐述的海螺脉的几方面特性,我们已经知道,海螺脉在天人相应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其先天的生理机能。强身健体也罢,益智开慧也罢,开发潜能也罢,人生所追求的天人相应的一切,都被他所包含,所体现。天人相应,原本是人体具有的自然属性。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