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古鲁寺“次九”金刚舞考察 [打印本页]

作者: 赤烈    时间: 2006-4-13 00:25     标题: 古鲁寺“次九”金刚舞考察

古鲁寺“次九”金刚舞考察


    2006-1-12  刘晓梅   
     
    古鲁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友谊乡境内,海拔4200米。寺院依山而建,俯视辽阔草原,静置于蓝天彩云之间,为藏传佛教宁玛派法系重要寺庙。笔者于2003年7月、2004年7月两次前往该寺做田野调查,特别对该寺庙的历史和“次九”羌姆做了详细的记录和考查。
   
    一、寺院历史
   
    古鲁寺的开山祖师,是三百年前降生的阿呷曲吉扎巴活佛,是宁玛派教法集大成者。第二代活佛阿色比丘,是藏地有名的佛学家和实修苦行的大成就者,他率领13位出家弟子组建了“帐篷”寺院,各处移动传法,此即为古鲁寺的雏形。到第三代阿色赤乃活佛住寺时,僧众达60多位,仍居于帐篷寺院内。直到阿色格绒巴杰尼玛活佛主持寺庙,选定友谊乡俄亚嘎(地名)莲师愤怒金刚修法处修建堂舍,才有了固定的古鲁寺庙。据传说,格绒巴杰尼玛活佛是莲花生大师25位大弟子中拉鲁巴杰多吉的转世活佛,13岁便成就了伏藏因缘,开取了大量的伏藏品,其中单是经书就有13册(现尚存于本寺)。据记载,寺庙当时即有僧众130多位,堪布6位,活佛8位,佛像法器及各类佛事用品应有尽有。各位上师广弘显密教法,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在川藏一带培养了大量僧才,其中有多人取得了虹化成就。新龙县解放前夕,古鲁寺由心传弟子仁真克志加措和杰美郎加二位活佛主持,僧众更多,弟子广布川藏;寺院规模达到鼎盛时,有莲师塑像150多尊,本尊释迦牟尼佛像500余尊,加上唐宋以来历朝难以数计的各类佛像、法器、经书、史料,以及环寺林立的历代上师灵塔等,使古鲁寺赫然成为康藏名寺。1956年,两位主持活佛同年圆寂,八尺之躯体缩小为三尺,火化时得舍利子数千粒,该寺上师们大圆满修行功德成就之殊胜由此可见一斑。
   
    阿哥松然加措活佛被认为是大势至菩萨(金刚手)的化身,是藏传佛教中著名的显密教法的大活佛、大法王之一。曾开取过大量伏藏品,其中有一个一米多高的释迦牟尼佛像,现存于新龙县措普多勒活佛的铜色吉祥山佛塔内供养,成为国家保护的文物精品。第二至第五代的松然加措转世活佛在川藏一带建立了36座分庙,广弘显密教法,培养了很多有卓越成就的弟子。古鲁寺现任主持仁真郎加活佛便是阿哥释迦族的后代和教法传人。
   
    “文革”时期,历代祖师灵塔又相继被毁灭,所幸灵骨保留。寺内僧众遭逢大变,四处流散。部分僧人或藏于山林,或隐于牧民人群,甚或身困牛棚,仍能坚持修行。
   
    1984年,党的宗教政策在藏区得到全面落实,在地方宗教部门的关怀下,原古鲁寺释迦三大法脉弟子,在阿哥巴松、多杰让登的带领下,另择金刚亥母修法场地拉科哇(地名)重建古鲁寺。按藏人观念,该地处于群山环绕、两河交汇的龙脉宝地,周边有多座代表佛教密宗事部的神山和两处法象神奇的湖海,以及历代祖师、大德遗留的很多修行胜迹。
   
    二、古鲁寺金刚法舞
   
    古鲁寺金刚舞法会中断于1940年,2003年开始恢复。笔者就是于第一次法会恢复时前往做田野调查的。整个法会时间于藏历年5月30日开始,一直要持续到藏历6月11日才结束,其高潮就是在6月9、10日的跳“金刚舞”,民间称“羌姆”。法会规模盛大、除了古鲁寺全体僧人参加外,寺院还邀请其他寺院的经师和僧人参加,同时古鲁寺所属的友谊乡、皮擦地、以及措资地的牧民也都会扶老携幼前来观看,是当地一个非常热闹的重要节日。
   
    此金刚舞法会的名称叫“次九”(tshesbucu),翻译为“十日”,其内容是纪念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大师来到藏地,一路降伏魔怪,宏扬佛法的故事。因为藏历6月10日是莲花生的诞辰日,因此“次九羌姆”通常就在这段时期开始。“次九羌姆”是宁玛派最重要的羌姆仪式之一,古鲁寺的羌姆仪轨传自德格宁玛派根本寺之一的噶脱寺。
   
    通常人们认为寺庙“跳神”的仪式只是表演两天,其实作为一个重要的法会,它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严格的仪轨。
   
    (一)古鲁寺金刚舞法会流程
   
    藏历5月30日至6月7日,是金刚舞的准备期,其中包括30日的前行仪轨(DAGONGDIOQIOGA),其仪轨是色粉坛城中灌顶仪式之一部分。不超越坛场,羯摩和弟子羯摩而依次进行的地母前行,坛场本尊前行、空瓶前行的弟子。6月1日至6月7日,正行法会,举行“大慈大悲观音甘露丸修供”(TOJIEQINGBOREDEBONGZHU)。甘露丸是藏传佛教中人用藏药和一些加持物等治成的一种小丸,信徒相信其具有消除障碍,消灾延福的功能。据说修供仪式需僧人保持24小时念颂不断。6月8日,修供“次多”(CEDUO)(意为“寿密自在仪轨”),这也是金刚舞法会最主要的念颂仪轨,在正式跳金刚舞的时候,颂经师和“乐队”就是配合这部经文内容。6月9日羌姆彩排,这一天僧人们通常不带跳羌姆的面具,而只是穿上五色彩带编制在僧衣外的代表五方佛的“法衣”,进行表演。6月10日正式表演。6月11日,“彩尘舍水”仪式,僧人们将用彩色的沙画的坛城收集起来,然后放进附近的小溪,希望所共修的本尊与诸佛菩萨的愿力可以随水而下,众生从而获得解脱成佛的种子。整个“次九”金刚舞法会结束。
   
    (二)“次九”金刚舞的流程
   
    会场布置,乐队就位,乐队由领经师(翁则)二人、鼓手一人、长号手两人组成。“净地坛城”,用糌粑在寺庙外的场地上画出横、竖、斜等线条,称为“金刚线”,是金刚舞的“坛城”(密续中需要观想的某种世界和宇宙)。
   
    1.序幕。由“引香”一人手持白色幔帐走在最前开路,各喇嘛随后,持香炉、白色螺号、伞盖、长号、短号等法器,进行献供朵玛和供天的仪式。
   
    “阿杂热”出场,维持秩序。“阿杂热”头带笑面面具,手持皮鞭,译为“游方僧”,他时常走进观众群中,同他们逗乐嬉戏,当地人说,他相当于维持秩序的的警察。在经典中,他是印度出家的修行人。
   
    2.第一场。尸陀林主“多达”二人,戴骷髅面具,着红色骷髅衣服,双手挥舞。尸陀林主“多达”———密教中所信奉的神,据说每一百具尸体可构成多达的一个骨节。通常一万具尸体才会出一个多达。他主要的职责是处置替身鬼俑的神灵。虽然他造型恐怖,其实是慈悲为怀的善神。他们作为天葬执行者和守护人,承担着帮助死者摆脱肉体的束缚,超度升天的重任。多达主要为了对付灵嘎所代表的邪魔,警告一切妖魔鬼怪、恶人,要他们老老实实,及早收敛恶行,否则总有一天死后到天葬台来,就要受到多达的严厉惩罚。
   
    多达的开场表演,旨在对危害佛教和人类鬼魅进行象征性的惩罚。
   
    3.第二场色晋姆。黑帽咒师“阿格巴”16人,带黑色法帽,着咒师衣,左手持护法杯,右手持金刚撅,一边舞一边绕场一周,后由小杂巴将糌粑、酥油茶、食子等分予各咒师,咒师分别向天抛洒杯中茶水和手中食子。“色晋姆”意为敬献神饮。向本尊、菩萨、护法和“天龙八部”(天神)贡献神饮。古鲁寺堪布仁真朗加还解释道,色晋姆的意义还在于法会机缘难得,人天供养,咒师担心“天龙八部”因嫉妒而恼怒,给法会制造障碍,因此向“天龙八部”贡献神饮还有使其高兴和安抚的意思。
   
    4.第三场十六大梗。梗最早是古老宁玛派的神祗,该派经典《铜色山之誓愿》记载:“在西南铜色山之无量宫里,右面‘波梗’翩翩起舞,左面‘莫梗’歌声飞扬,那欢乐的歌声回荡天际。”后藏谢门通县有传说云:莲花生大显神通,化火坑为湖泊,神奇地浮在湖泊上。空行母赶来祝贺,跳起欢乐的梗舞。梗是宁玛派神灵的仆从,主要充当莲花生大师的仆从。他们分成男女两种,男的叫“颇梗”,女的叫“莫梗”。其主要标志是手持长柄小鼓,用弯柄敲打。出场的演员代表经书上的十八大梗,他们是吉祥如意和喜庆的象征。所以舞姿欢乐热烈,迎接坛城主神的降临。
   
    5.第四场五勇士、五空行母。五勇士及其伴侣空行母每个人都带面具,左手持绿色小鼓,右手不断敲击,边击边跳。代表赞颂和迎请莲花声大师入藏。
   
    6.第五场也是“次九”的高潮,迎请莲花生及莲花八相出场。莲花生雕像由僧人抬出,高约两米,着华丽衣衫。色帐仪式前由“阿杂热”领狮子出场,后随祭祀师手持白色“色帐”,然后依次为持香炉者、长号手、短号手、四大天王、空行母(色着)、长寿老人及其侍者两人、汉地和尚哈香、代表莲花生8个化身的莲花八相分别是莲花生、狮子吼、日光、爱慧、莲花王、莲花炯勒、愤怒金刚。队伍绕场一周后,观众纷纷起立,向莲花生磕头顶礼,并敬献哈达。
   
    莲花生塑像安排在中间,两旁分坐4位莲花八相和两位手持琵琶的护法天王。然后表演舞狮子,长寿老人顶礼,汉地和尚顶礼,五空行母出场唱赞颂。莲花八相依次出场,跳莲花八相舞。
   
    7.第六场:“行穹”,意思为护卫坛城,因该场“上师密集坛城”的本尊和护法神全体出现。众神成环形缓缓起舞,集体赞颂上师密集坛城。第七场:“格古”,两名戴蓝色面具的神礻氏出场。第八场“伦措”,两名带红色和蓝色面具的神礻氏出场,第九场:“哈药”鹿牛舞。第十场:“夏梗格”四门护法舞。四门护法分别是代表四个方向,即白色东方、黄色南方、红色西方、绿色北方,四门护法分别是老虎、狼、牛、秃鹰。分别代表四方神振伏四方恶魔的意思。第十一场:“夏乌”,猫头鹰和乌鸦舞。
   
    从第七场到第十场的意思,都表示莲师在进藏的途中所遇到的原来为西藏鬼神的神灵们,被佛力降伏,皈依了佛教,成为了佛教的护法神。他们出场的意义在于招引魔鬼到灵嘎中来。
   
    8.第十二场:“次多莫穹”。“次多”是法力最大的本尊神礻氏,通常由重要的活佛喇嘛担任。这场的意义是由“次多”先“杀死”灵嘎中的魔或敌人,对其进行“超度”,修“破哇”法(也译为“转识法”)。这一场对灵嘎的超度,也可以有修行高的喇嘛扮演为黑帽咒师进行、咒师面前放着代表不同武器的小弓、刀、铁锤,咒师随领经师念颂的经文,不断变化手中的“武器”,向用红色糌粑做成的佣像灵嘎砍去。代表先将凶恶势力的魔鬼招引到红色“佣像”中,用“武器”“杀死”,然后在对其进行颇哇超度,让其转生善趣(非鬼道或地狱),不再危害人间。

   
    第十三场:“登冬”,意为招引。由两名带红色面具的神表演,意为将魔鬼再次进行招引,将其神识放在灵嘎中。
   
    第十四场:“哈哇”鹿神舞,用四名带鹿面具的喇嘛表演。舞用鹿角挑灵嘎,用木做的小刀切佣像,再喝灵嘎的血,并表现醉态和高兴的样子。信徒们相信,用灵嘎供养诸佛菩萨会事业顺利。
   
    第十五场:“豪玛”。四个带“豪玛”面具的喇嘛出场,分别将灵嘎的尸体吃掉。豪玛代表专吃剩下东西的一种鬼神。
   
    第十六场:“松琼”意为放咒仪式。僧人将巨大的“千穹”———一种护法多玛(见图)。蓝色凶象,是佛菩萨愤怒相的象征———从寺庙中抬出,并放置在草原处,寺院所有喇嘛僧人列队到草原处,七名黑帽咒师起舞,活佛喇嘛颂经“放咒”———在某物上诵咒,然后向一定方向抛出以驱策鬼神,诅咒敌人,然后焚烧“千穹”朵玛,金刚舞法会整个流程结束。
   
    二、从羌姆仪式中看功能演变
   
    藏语的“羌姆”一词,本意是“蹦跳”,蒙古语叫“查玛”、“步扎”,青海、甘肃的汉人称为“跳欠”,而汉地多称为“跳神”。按照字意理解,“羌姆”可以分为不具有宗教修供意义的象藏戏一样的戏曲舞蹈,也可以分为带有一定佛教含义的“宗教仪式”。在宗教仪式中,它又区别于学界所归纳的“寺院傩”和“祭祀舞蹈”,准确地翻译,象宁玛派的“‘次九’羌姆”,应该为“‘十日’金刚舞法会”,或是“密宗金刚舞”,它是一种严格的藏传佛教密教中的修行仪轨。
   
    由于跳金刚舞的演员一定是有寺院的僧人担任,并且重要的角色也由重要的活佛、堪布(法师)担任,每一个动作和“乐队”所配合的经文唱颂都是藏传佛教中经典的内容,有着非常深的宗教含义,信徒们相信观看金刚舞可以为他们消除业障,培植功德,而跳舞的喇嘛们也一方面为当地的信徒祈福,一方面修练自身。这同一般舞蹈单纯地演绎一段历史故事和祭祀的“讨好诸神,博得众神欢喜”的意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关于“次九”金刚舞的起源,学者普遍认为是莲花生大师在修建桑耶寺的时候,为降伏鬼神创立的。传说莲花生在桑耶寺附近的海波山上降魔,他把手中的金刚杵抛往空中,顿时天上电闪雷鸣,出现五彩斑斓的金刚舞图形,似乌鸦飞行的姿态,所以又叫“乌鸦金刚步”。金刚步即是金刚舞的雏形。上述金刚舞中,关于表演前的“净地”所画的“坛城”就是经书中所指的图形。
   
    虽然金刚舞来自印度佛教大师莲花生,但是“次久”的金刚舞中可以看出许多藏族原始宗教和本教的痕迹,在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藏族宗教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文化的相互吸收和融合。
   
    西藏最早的宗教祭祀舞蹈,可能源于古代巫师祭神时的舞蹈动作,因为巫师师在主持祭祀仪式和施行巫术的时候,常常敲单面鼓,手执剑、杵等法器,口中念着咒语,做迎神、驱魔的各种动作。从古鲁寺“次久”金刚舞的表演中,多次出现的“黑帽咒师”,即是在原始巫师的基础上进行吸收和改造的。
   
    羌姆中的黑帽咒师帽子为黑色宽沿帽,顶部为骷髅、金刚杵,上插孔雀翎,两边装饰着金云,云边的披肩,脖子上带护心镜,腰间系绘有愤怒神像的围裙。本波巫师的神帽上是缀有人骨和动物的羽毛,同时脖子上都要挂“护心镜”,可见“黑帽咒师”的原形是来自本教的巫师。本来《次久》金刚舞是由莲花生从印度传入,史料记载,他在乌仗那王宫楼阁上的舞蹈即为“裸身”打扮,但是到了吐蕃后,吐蕃保留了原由宗教的一些形式,改成盛装而舞了。
   
    “次久”第二场色晋姆敬献神饮,就是沿用了本波法师祈求巫术。这种宗教仪式活动,是指先民以一定的方式,利用祈求自然力来帮助自己实现某种目的。后来就演变成了宗教祭祀形式。“次久”中的色晋姆显然是一种祭祀“天龙八部”的活动,只是将原来所用的活的牺牲或血祭改成了“食子”和“朵玛”等,其目的还是同原始宗教活动的目的一样———祈求好天气与法会平安顺利。
   
    关于灵嘎的招引、降伏与超度这一部份,形式上有原始宗教的遗迹。原始宗教中,在祭祀活动和祭神活动中,有将动物杀掉作为牺牲的传统。而自从莲花生大师来到吐蕃后,佛本之争以佛教胜利为结局,因此莲师修改了原来本教血祭的传统,而将所杀的牺牲用糌粑捏成人形的“灵嘎”充当,并在表现诛灭后为其修“破哇”转升“善趣”(非三恶道即地狱、恶鬼和畜生)的密宗奥义,体现了藏传佛教的最终意义和目的,就比原始宗教中以诛杀牺牲来讨好天神的宗教意义更进一步了。
   
    总之,羌姆的现实意义,已经超越了藏族原始宗教中古老先民的祭祀舞蹈———只是人简单的祈求“五谷丰登”平安吉祥,同时也超越了原始本波巫师充当祭祀人和人神沟通的中介,解决人们的现实问题。“次久”羌姆是藏传佛教密宗重要的修行仪轨,郎加堪布曾解释道:金刚舞不仅是为了通过法会的宗教仪式,调伏恶魔,祈求和平和人民平安,消除业障,对于每一个跳金刚舞的修行者来说,是让每一个人穿上佛和佛菩萨的衣服后,将自己也观想成佛或佛菩萨,从而将自己心中的佛性提升出来,使自己获得佛菩萨和佛的成就,这才是修练羌姆的最终目的。
   
   
刘晓梅,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1期
文章出处:四川社会科学院
作者: 善知识    时间: 2006-4-14 00:12

噢。顶礼上师




欢迎光临 藏密修海 (http://www.zmxh.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