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正念之道 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4-20 21:24 标题: 正念之道 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
正念之道 大念处经析解与问答
缅甸帕奥禅师讲解
弟子合译
目录
帕奥禅师序
译序
安般入门
大念处经经文
大念处经析解
总说
身念处
安般念
四威仪
正知
向前进与返回时的正知
向前看与向旁看时的正知
屈伸肢体时的正知
穿着袈裟等时的正知
吃饭、喝水等时的正知
净身时的正知
走路等时的正知
不净观
界分别观
九种坟场观
受念处
心念处
法念处
五盖
五取蕴
十二处
七觉支
四圣谛
苦谛
集谛
灭谛
道谛
修行念处的成果
大心材喻经
小心材喻经
问答类编
克服困难
戒学释疑
定学释疑
安般念
四护卫禅
其他止禅
慧学释疑
八圣道分
缘起
证悟涅磐
观禅
禅修教授
波罗蜜
其他问题
词语汇解
索引
帕奥禅师序
佛陀的教法非常深奥难懂,关于这点从佛陀在《中部.圣寻经》(Ariyapariyesana Sutta)的开示即可得知:
‘对于我以前亦觉得甚难达到之法,就别再想要教了,因为它不能被那些活在贪欲与嗔恨中的人了知。那些被贪欲与嗔恨蒙蔽之人将无法透视此深奥之法,因为它逆着世俗之流前进、微细、深奥且甚难知见。’
别说是所有四圣谛,单是第二项圣谛──缘起法──亦已非常难懂。这是为何佛陀在《长部.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里向阿难尊者说:
‘阿难,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由于未能以随觉智与通达智透彻地知见缘起,有情被缠住在生死轮回里,就好像一团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找不到头尾的草制擦脚布,而且他们无法脱离恶趣轮回。’
佛法深奥得连大智如辟支佛者亦无法言传与他人;如今我们能够说法是因为佛陀教法的缘故。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谨记那是佛陀的教法,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法,因为那深奥之法并不是我们发现的。有些人把我遵循及用以与他人分享、记载于巴利圣典及注释中的佛法称为帕奥禅法,但是如此称之是完全错误的。那不是我的禅法,而是佛陀的禅法。
身为佛陀谦逊的比丘弟子,我们应当只教佛陀的教法,岂可认为自己有足以傲世的独创之法?跟佛陀及其八十大弟子比较起来,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后学而已。我们应当向佛陀谦逊的诸大弟子学习;当其他比丘要求他们解释佛陀的某一项教法时,许多大弟子都谦逊地回答道:
‘诸位贤友,犹如一个需要心木、寻觅心木、四处寻觅心木之人,略过一棵大心木树的根部及树干不理,而以为能在其枝叶之中寻获心木。诸位尊者,你们也是如此,在遇到世尊时不问,而以为应该问我有关此法之涵义。’
即使佛陀的大弟子都如此谦虚,我们岂可妄自尊大?因此在修学佛法时拥有正确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中部.蛇喻经》(Alagaddupama Sutta)里,佛陀以捉蛇的譬喻来形容错误与正确的修学佛法之道:
‘于此(教法),诸比丘,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学习佛法:经、祇夜、义释、偈颂、自说、如是语、本生谈、稀有及方广诸法。但是在学习之后不以智慧来探讨佛法之涵义,不能领悟它们。他们学习佛法只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而没有获得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错误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伤害了自己,将会遭受很长久的痛苦。
犹如一个需要蛇、寻觅蛇、四处寻觅蛇之人,在看到一条大蛇时,捉住蛇的身体或尾巴。该蛇即回过头来咬他的手、臂或肢体,而他即会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为何如此?这是因为他捉蛇的方法错误。如是,于此(教法),有些心术不正的人学习佛法……他们学习佛法只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而没有获得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错误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伤害了自己,将会遭受很长久的痛苦。
于此(教法),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学习佛法:经、祇夜、义释、偈颂、自说、如是语、本生谈、稀有及方广诸法。学习之后他们以智慧来探讨佛法之涵义,并且能领悟它们。他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因而获得了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正确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将会获得很长久的快乐。
犹如一个需要蛇、寻觅蛇、四处寻觅蛇之人,在看到一条大蛇时,正确地以木叉夹住它,然后捉住蛇的颈项。那时候,即使该蛇用身体缠住他的手、臂或肢体,他也不会因此而死或遭受半死不活的痛楚。为何如此?这是因为他捉蛇的方法正确。如是,于此(教法),诸比丘,有某家族之人学习佛法……他们学习佛法不是为了批评他人及辩论获胜,因而获得了学习佛法的利益。他们以正确的方法来学习那些法而利益了自己,将会获得很长久的快乐。’
讨论佛法时,我们不应乐于批评,只应依据巴利圣典及其注释来讨论事实,而且心中谨记我们的目标──解脱轮回之苦。这就好像在讨论戒律时,我们只是依照佛陀所制的戒来讨论,而无意批评那些持戒不严谨的比丘。若说每当讨论戒律时就算是在批评别人,那么就没有人能够讨论戒律,因此也就没有人能够学习戒律。如是,我们讨论佛法并不是为了批评别人,而只是为了息灭自己的烦恼及证悟涅磐,这点佛陀在《长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里已经讲得很清楚:
‘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磐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希望大家都能时时刻刻将此最终极的目标谨记于心,而且毫无偏离地朝向正道迈进。
在结束拙序之前,我想要向所有协助完成此书的人致谢。本书内容有许多是引用自苏玛长老(Soma Thera)所译的《念住之道》(The Way of Mindfulness)---一本包含《中部.念处经》及其注疏的英译本。感谢我的弟子们帮我编辑英文版及将它译成中文;感谢佛教弘誓学院及槟城佛学院提供电脑、列表机、印刷纸等设施,方便编译本书的工作;也感谢慷慨助印本书以利大众的各位施主。
最后,我谨以此开示及回答问题的功德同等地与一切众生分享,愿他们都能尽速证悟涅磐。
帕奥禅师
2001年1月3日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8:58
译序
本书译自帕奥禅师于两次禅修营期间的英话开示与问答,时间在西元二千年至二千零一年之间,地点分别于台湾佛教弘誓学院与马来西亚槟城佛学院。
禅师讲解《大念处经》时引经据论、遵循注疏及剖析实修要点,由浅及深,次第分明,令禅修者得窥佛法奥妙,以利依教履践,亲证受益;问题回答则除疑解惑,契理契机,义趣分明,引人深思。如此详尽阐述《大念处经》涵蕴之开示尚属罕见,其珍贵可见一斑。然此仅是禅师数十年研修融贯所得之少分讲解而已,有心深入探究整个佛法禅修体系者应当研读禅师之缅文巨著《趣涅磐道》(Nibbanagaminipatipada)(五大册共三千余页,尚未译成他国语文)。
本书以‘注释’代表解释经论之著作(atthakatha; commentary),而以‘疏钞’代表解释注释之著作(tika; subcommentary);遇到所引之文不确定出自注释或疏钞时则用‘注疏’代表之。译义不明或易生误解之处往往加注脚说明,其内容多是参阅相关典籍或请示禅师之后依适宜所作。本书后面之《词语汇解》摘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乃为方便不熟悉论典专有名词之读者查阅之用。
尽管经过多人殚精竭力日夜辛劳才完全此书之编译,然而失误之处仍恐难免,期望诸读者海涵与指正,更望贤能者起而赓续订正,令本书渐趣完善,造福追求正法者。
2001年1月5日 译者 谨志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03
安般入门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修行安般念以培育定力的基本原则。
佛教的禅修方法有两大类,即止禅与观禅。止禅是培育定力的修行法;观禅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法。在这两种方法当中,止禅是观禅的重要基础,因此佛陀在《谛相应》(Sacca Samyutta)里说道:'Samadhim bhikkhave bhavetha, sama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abhutam pajanati.'──‘诸比丘,你们应当培育定力。诸比丘,有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了知诸法。’所以我们鼓励初学者先修行止禅,培育深厚的定力,然后修行观禅,照见诸法实相。
在止禅的四十种方法当中,我们通常教导初学者先修行安般念,因为多数人能藉着修行此法门成功地培育定力。
佛陀在《相应部》(Samyutta Nikaya)里建议弟子们修行安般念,他说:‘诸比丘,透过培育与数数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定力是宁静且殊胜的,它是精纯不杂的安乐住处,能在邪恶不善念头一生起时就立刻将它们消灭与平息。’《清净道论》则说:‘在一切诸佛、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业处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因此大家应当对这个法门深具信心并且以至诚恭敬的心来修行。
接着我要介绍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点。
第一点:身体坐正,保持自然,全身放松
你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坐姿。如果盘腿有困难的话就不需要盘腿;你可以将两腿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将一腿压在另一腿上。使用适当高度的坐垫可以让你坐得更舒服而且更容易保持上身正直。
接着从头到脚一部份一部份地放松全身,不要让身体有绷紧的现象。如果发现任何部位绷紧,就藉着放松与保持自然来将它舒解。若没有充分放松,在你坐久之后绷紧的部位会造成疼痛或不适,因此在每一次开始静坐时务必先将全身放松。
第二点:放下万缘,保持平静安详的心
你应当思惟一切缘起的事物都是无常的,它们不会顺从你的意愿,而只会依照它们自己的过程进行,因此执着它们是没有用的。理智的作法是在禅修时暂时把它们放下。
每当杂念生起时,你可以提醒自己现在是抛开一切忧虑的时刻,而保持心只专注于禅修的目标──呼吸。如果突然想起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认为必须仔细地思考一番,你也不应在禅修时那么做。你可以将它记录在随身携带的记事本里,然后将它抛在一边,继续专心禅修。
如果真心想成就安般念,就必须将一切杂务放下。有些禅修者想要培育定力,但却又不能放下对世俗事的执着,结果他们的心变得非常散乱,时常在呼吸与世俗事之间来回奔走。即使他们努力要使心平静下来,却都无法办到,原因就只是他们不能放下对其他目标的执着。这种执着是禅修进展的一大障碍,所以你应当立下坚定的决心,在禅修期间暂时抛开世间的万缘,以平静安详的心来修行。
第三点:藉着不断的练习来熟悉呼吸
在你确定全身已经放松,内心无忧无虑之后,就将你的心安置在呼吸与鼻孔外面皮肤接触的地方,亦即在鼻孔与上唇之间的区域。试着了知这个区域里的呼吸。当你能在此区域里的任何地方发现呼吸时,就让心一直知道那里的呼吸。应当像旁观者一样,以客观的态度来觉知自然的呼吸,不要去控制或改变它,因为那样会导致呼吸辛苦、胸口发闷。
让你的心觉知正在通过上述部位的呼吸,而不随着呼吸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讲述一则守门人的譬喻:守门人不会去注意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而只检查正在通过城门的人。同样地,接触部位好比是城门,禅修者不应注意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呼吸,而应注意正在经过接触部位的呼吸(气息)。
另一件应当注意的事情是:应当专注於呼吸的本身,而不要注意呼吸里四界(四大)的特相。意思是不要去注意呼吸(气息)的硬、粗、重、软、滑、轻(地界的特相)、流动、黏结(水界的特相)、热、冷(火界的特相)、支持、推动(风界的特相)。如果去注意其中的任何一种,其余的特相也会变得愈来愈明显,因而会干扰你的定力。你应当做的只是以整体的概念单纯地觉知呼吸本身。
有些禅修者不能觉察自己的呼吸,因为他们的呼吸很微细,而他们还不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他们应当以冷静与警觉的心,将心保持在上述呼吸出现的部位,并且了解自己还在呼吸。只是保持知道自己还在呼吸就够了,不要故意使呼吸变得明显。在这个时候,保持清明的正念是很重要的。只要保持警觉心与耐心,渐渐地他们就能觉察微细的呼吸。若能习惯于觉知微细的呼吸,这对培育深厚的定力有很大的帮助。
你应当依循中道,也就是以适度的精进来修行。精进力不要用得过度,因为那会造成很多困扰,如绷紧、头痛、眼睛疲劳等等;精进力也不要用得不足,因为那会使你落入白日梦或打瞌睡。因此应当付出适度的精进力,让自己能够持续地知道呼吸就够了。
当你内心生起妄想时,不要去理会妄想,而要将心引导回来注意呼吸。对妄想或对你自己生气都是无济于事的,只会使你的心更加掉举。然而藉着不理会妄想,你就能使自己渐渐疏远妄想;藉着经常觉知呼吸,就能使自己渐渐熟悉呼吸。这就是处理妄想的正确方法。
如果你的心经常妄想纷飞,你可以在觉知呼吸的同时在心中默念:‘吸,呼;吸,呼……’,藉此帮助心安住於呼吸。或者用数息的方法:在五到十之间选择一个数目,然后固定地从一数到那个数目。例如你选择数到八的话,则可以在吸气时心中默念‘吸’;呼气时心中默念‘呼’;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一’。同样地,在第二次呼气的末端心中默数‘二’……如此从一数到八,然后再从一数到八,一再地重复。如此数息时,注意力仍然放在呼吸,而不是放在数字,因为数字只是帮助你将心安住於呼吸的工具而已。应当持续地数息,直到你的心平静稳定为止,然后可以停止数息,而单纯地只觉知呼吸。
第四点:专注於呼吸
当你能持续不断地觉知呼吸十五到二十分钟时,那表示你已经相当熟悉呼吸了,就可以将注意力的焦点集中於呼吸。在上一个要点里,在觉知呼吸的同时你也知道接触部位;而在这一个要点里,你试着将心的注意范围缩小到只集中於呼吸本身而已,如此做能使你的心愈来愈专注。
第五点: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全息)
当你能持续不断地专注於呼吸,时间达到三十分钟以上时,那样的定力已经相当好,你可以专注於呼吸的全息。意思就是当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经过时,你都在接触部位毫无遗漏地专注到它们。如此专注于每一刻的呼吸,你的定力将会愈来愈强、愈来愈深,因为没有空隙让你的心去想其他的事情。
你会知道有时呼吸长,有时呼吸短。这里的长短是指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当呼吸慢时,呼吸的时间就长;当呼吸快时,呼吸的时间就短。然而不应故意使呼吸变长或变短,应当保持自然的呼吸。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应当专注于全息。
若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如此修行,定力就会愈来愈稳定。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地专注於呼吸一小时以上,每天至少五次静坐,如此持续至少三天,不久你会发现呼吸转变成禅相(nimitta),那时就能进到更上一层的境界。
以上所说的是修行安般念的基本要点,大家应当熟记每一个要点,并且切实地奉行。无论身体处在那一种姿势,都应当如此修行。在每一次静坐结束时仍然要继续修行,不要间断。意思是当你睁开眼睛、松开双腿、站起来等时都要继续觉知呼吸。日常活动中行、住、坐、卧等任何时候也都要持续地觉知呼吸。
不要去想呼吸以外的其他目标,让修行间断的时间愈来愈少,乃至最后能够持续地修行,几乎没有间断。从清晨一醒来开始,到晚间睡着为止,这中间的时间里都应当如此精勤不懈地修行。若能如此精进,你就很可能在这次禅修营期间达到安止定(即禅那),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说安般念应当被培育与数数修行的理由。
除了向指导老师报告及绝对必要的时候之外,大家应当禁语,尤其是在卧室里面。举办这样的禅修营不是容易的事情,主办者和协助者很辛劳地安排一切所需,让大家能专心禅修。施主们供养各种必需品,乃是基于希望大家修行成功及与大家分享功德的善愿。各种理由都显示大家应当精勤地修行。
然而不要期待样样都十全十美。大家应当珍惜现有的每一项方便设施,而忍耐任何不方便之处。不要有所抱怨,而要时时刻刻将心安住于你的呼吸。请大家现在就开始做。
愿大家修行成功。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06
大念处经
(MAHASATIPATTHANA SUTTA)
总说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俱卢国的一个市镇,名为剑磨瑟昙。那时世尊称呼诸比丘说:‘诸比丘。’诸比丘回答说:‘世尊。’世尊如此开示:‘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磐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何谓四念处?在此,诸比丘,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受为受,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心为心,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法为法,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
身念处(身随观念处)
甲、安般念(呼吸念;入出息念)
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身为身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地,盘腿而坐,保持身体正直,安立正念在自己面前(的呼吸)。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就像善巧的车床师或他的学徒,当他做长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长弯。”当他做短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短弯。”同样地,当比丘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09
乙、四威仪
再者,诸比丘,行走时比丘了知:“我正在行走。”站立时他了知:“我正站立着。”坐着时他了知:“我正坐着。”躺着时他了知:“我正在躺着。”无论身体处在那一种姿势,他都如实地了知。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10
丙、正知(明觉)
再者,诸比丘,向前进或返回的时候,比丘以正知而行。向前看或向旁看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屈伸肢体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穿着袈裟、执持衣钵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吃饭、喝水、咀嚼、尝味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大小便利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走路、站立、坐着、入睡与醒来、说话或沉默的时候,他以正知而行。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11
丁、不净观(可厌作意)
再者,诸比丘,比丘思惟这个身体,从脚掌思惟上来及从头发思惟下去,这个身体由皮肤所包裹,并且充满许多不净之物:“在这个身体当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液、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液。”
诸比丘,就像一个两端开口的袋子,里面装满了各种谷类,如粳米、米、绿豆、豆、芝麻、精米。一个视力良好的人打开袋子,检查它们,说:“这是粳米、这是米、这是绿豆、这是豆、这是芝麻、这是精米。”
同样地,诸比丘,比丘思惟这个身体,从脚掌思惟上来及从头发思惟下去,这个身体由皮肤所包裹,并且充满许多不净之物:“在这个身体当中有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骼、骨髓、肾脏、心脏、肝脏、肋膜、脾脏、肺脏、肠、肠间膜、胃中物、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液、油脂、唾液、鼻涕、关节滑液、尿液。”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12
戊、界分别观(界作意)
再者,诸比丘,无论身体如何被摆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种界来观察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里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诸比丘,就像一个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屠宰了一头母牛之后,将它切成肉块,然后坐在十字路口。
同样地,诸比丘,无论身体如何被摆置或安放,比丘都以各种界来观察这个身体:“在这个身体里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14
己、九种坟场观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死后经过一天、二天或三天的被丢弃尸体,那尸体肿胀、变色、腐烂。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被乌鸦、老鹰、秃鹰、苍鹭、狗、老虎、豹、豺狼或各种虫所啖食。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只剩下(一些)血肉附着的一具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一具没有肉而只有血迹漫涂的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没有血肉的骸骨,依靠筋腱而连结在一起。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分散在各处的骨头:这里一块手骨、那里一块脚骨、这里一块脚踝骨,那里一块小腿骨、这里一块大腿骨、那里一块髋骨、这里一块肋骨、那里一块背骨、这里一块胸骨、那里一块颈椎骨、这里一块下颚骨、那里一块牙龈骨、这里是头盖骨。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经变成贝壳色的白骨。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已变成经过一年以上的一堆骨头。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再者,诸比丘,比丘在坟场中见到被丢弃的尸体,骨头已经腐朽成骨粉。他拿自己的身体来和那具尸体作比较,内心思惟着:“确实地,我的身体也具有同样的本质,它将会变成那样,如此的下场是无法避免的。”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身为身、安住于观照外在的身为身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身为身。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身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身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身”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身为身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15
受念处(受随观念处)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受为受呢?
在此,诸比丘,感到乐受时,比丘了知:“我感到乐受。”感到苦受时,他了知:“我感到苦受。”感到不苦不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不苦不乐受。”感到有爱染的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有爱染的乐受。”感到没有爱染的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没有爱染的乐受。”感到有爱染的苦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有爱染的苦受。”感到没有爱染的苦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没有爱染的苦受。”感到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感到没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时,他了知:“我感到没有爱染的不苦不乐受。”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受为受、安住于观照外在的受为受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受为受。他安住于观照受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受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受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受”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受为受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17
心念处(心随观念处)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心为心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有贪欲的心为有贪欲的心,了知没有贪欲的心为没有贪欲的心;了知有嗔恨的心为有嗔恨的心,了知没有嗔恨的心为没有嗔恨的心;了知有愚痴的心为有愚痴的心,了知没有愚痴的心为没有愚痴的心;了知收缩的心为收缩的心,了知散乱的心为散乱的心;了知广大的心为广大的心,了知不广大的心为不广大的心;了知有上的心为有上的心,了知无上的心为无上的心;了知专一的心为专一的心,了知不专一的心为不专一的心;了知解脱的心为解脱的心,了知未解脱的心为未解脱的心。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心为心、安住于观照外在的心为心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心为心。他安住于观照心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心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心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心”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安住于观心为心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21
法念处(法随观念处)
甲、五盖
再者,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在此,诸比丘,内心有欲时,比丘了知:“我内心有欲。”内心没有欲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欲。”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欲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欲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欲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内心有嗔恨时,他了知:“我内心有嗔恨。”内心没有嗔恨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嗔恨。”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嗔恨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嗔恨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嗔恨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内心有昏沉与睡眠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昏沉与睡眠。”内心没有昏沉与睡眠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昏沉与睡眠。”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昏沉与睡眠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昏沉与睡眠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昏沉与睡眠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内心有掉举与追悔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掉举与追悔。”内心没有掉举与追悔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掉举与追悔。”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掉举与追悔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掉举与追悔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内心有怀疑时,他了知:“我内心有怀疑。”内心没有怀疑时,他了知:“我内心没有怀疑。”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怀疑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已经在他内心生起的怀疑如何被灭除;他了知已经被灭除的怀疑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五盖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22
乙、五取蕴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这是色,这是色的生起,这是色的坏灭;这是受,这是受的生起,这是受的坏灭;这是想,这是想的生起,这是想的坏灭;这是行,这是行的生起,这是行的坏灭;这是识,这是识的生起,这是识的坏灭。”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五取蕴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2 19:23
丙、十二处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了知眼根,了知色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耳根,了知声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鼻根,了知香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舌根,了知味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身根,了知触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他了知意根,了知法尘及了知依靠此二者而生起的结,了知尚未生起的结如何生起,了知已经生起的结如何被灭除,了知已经被灭除的结如何不会再于未来生起。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六内处与六外处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0:55
丁、七觉支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念觉支存在比丘内心时,他了知:“念觉支存在我内心。”念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念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念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念觉支。
择法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择法觉支存在我内心。”择法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择法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择法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择法觉支。
精进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精进觉支存在我内心。”精进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精进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精进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精进觉支。
喜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喜觉支存在我内心。”喜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喜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喜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喜觉支。
轻安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轻安觉支存在我内心。”轻安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轻安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轻安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轻安觉支。
定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定觉支存在我内心。”定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定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定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定觉支。
舍觉支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舍觉支存在我内心。”舍觉支不存在他内心时,他了知:“舍觉支不存在我内心。”他了知尚未生起的舍觉支如何在他内心生起,他了知如何培育及圆满已经生起的舍觉支。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七觉支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4:17
戊、四圣谛
再者,诸比丘,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
诸比丘,比丘如何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如实地了知:“这是苦。”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原因。”如实地了知:“这是苦的息灭。”如实地了知:“这是导致苦息灭的修行方法。”
一、苦谛
诸比丘,何谓苦圣谛?
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什么是生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丘,那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损减、诸根老熟,诸比丘,那称为老。
诸比丘,什么是死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毁坏,诸比丘,那称为死。
诸比丘,什么是愁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愁、悲伤、苦恼、内在的哀伤、内在的悲痛,诸比丘,那称为愁。
诸比丘,什么是悲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痛哭、悲泣、大声悲叹、高声哀呼,诸比丘,那称为悲。
诸比丘,什么是苦呢?任何身体的痛苦感受、身体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身体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苦。
诸比丘,什么是忧呢?任何心理的痛苦感受、心理的不愉快感受或由于心理接触而产生的痛苦或不愉快感受,诸比丘,那称为忧。
诸比丘,什么是恼呢?任何时候,由于任何的不幸,任何人遭遇到令人苦恼的法而有忧恼、大忧恼,以及由于忧恼、大忧恼而感受到的苦痛,诸比丘,那称为恼。
诸比丘,什么是怨憎会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心怀危害意者,与这些人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怨憎会苦。
诸比丘,什么是爱别离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想要的、喜爱的、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怀善意者、心怀好意者、心怀安慰意者、心怀安稳意者、母亲、父亲、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亲,然后丧失了与这些人的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爱别离苦。
诸比丘,什么是求不得苦呢?诸比丘,会遭受生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生,希望我不要投生!”然而此事无法藉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老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老,希望我不要变老!”然而此事无法藉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病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病,希望我不要生病!”然而此事无法藉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死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希望我不要死亡!”然而此事无法藉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愁、悲、苦、忧、恼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愁、悲、苦、忧、恼,希望我没有愁、悲、苦、忧、恼!”然而此事无法藉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是指什么呢?它们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简而言之,这五取蕴是苦。
诸比丘,这称为苦圣谛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4:20
二、集谛
诸比丘,何谓苦集圣谛?
造成投生的是爱欲,它伴随着喜与贪同时生起,四处追求爱乐,也就是:欲爱、有爱、非有爱。
诸比丘,爱欲在那里生起,在那里建立呢?
在世间有可爱与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爱欲就在那里生起,在那里建立。
在世间什么是可爱与可喜的呢?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根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尘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眼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识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眼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触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眼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耳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鼻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舌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身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意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想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思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爱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寻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在世间色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声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香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味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触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在世间法伺是可爱与可喜的,爱欲就在这里生起与建立。
诸比丘,这称为苦集圣谛。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4:25
三、灭谛
诸比丘,何谓苦灭圣谛?
那就是此爱欲的完全消逝无余、舍离与弃除,从爱欲解脱、不执着。然而,诸比丘,如何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呢?
在世间有可爱与可喜之物的任何地方,就在那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什么是可爱与可喜的呢?在世间眼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根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尘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识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触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眼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耳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鼻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舌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身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意触生受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想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思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爱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寻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在世间色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声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香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味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触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在世间法伺是可爱与可喜的,就在这里舍弃爱欲、灭除爱欲。
诸比丘,这称为苦灭圣谛。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4:32
四、道谛
诸比丘,何谓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什么是正见呢?诸比丘,正见就是了知苦的智慧、了知苦因的智慧、了知苦灭的智慧、了知导致苦灭之道的智慧。诸比丘,这称为正见。
诸比丘,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嗔思惟、无害思惟,诸比丘,这称为正思惟。
诸比丘,什么是正语呢?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诸比丘,这称为正语。
诸比丘,什么是正业呢?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诸比丘,这称为正业。
诸比丘,什么是正命呢?在此,诸比丘,圣弟子舍离邪命而以正当的方法谋生,诸比丘,这称为正命。
诸比丘,什么是正精进呢?在此,诸比丘,比丘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避免尚未生起的邪恶不善法生起。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降伏已经生起的邪恶不善法。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促使尚未生起的善法生起。他生起意愿、勤奋、激发精进、策励自心、努力使已经生起的善法持续、不衰退、增长、广大、成就圆满。诸比丘,这称为正精进。
诸比丘,什么是正念呢?在此,诸比丘,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受为受,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心为心,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法为法,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诸比丘,这称为正念。
诸比丘,什么是正定呢?在此,诸比丘,比丘远离爱欲,远离不善法,进入并安住于具有寻、伺及由远离而生之喜、乐的初禅。平息了寻、伺之后,藉着获得内在的清净与一心,他进入并安住于没有寻、伺,但具有由定而生之喜、乐的第二禅。舍离了喜之后,他保持舍心,具备正念与正知,如此他以身感受快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此快乐是安住于舍心与正念者所感受的。”他进入并安住于第三禅。由于舍离了苦与乐及先前灭除了喜与忧,他进入并安住于超越苦乐及由舍与正念净化的第四禅。诸比丘,这称为正定。
诸比丘,这称为导致苦灭的道圣谛。
如此,他安住于观照内在的法为法、安住于观照外在的法为法或安住于观照内在与外在的法为法。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现象、安住于观照法的坏灭现象或安住于观照法的生起与坏灭现象。或者他建立起“有法”的正念只为了更高的智慧与正念。他独立地安住,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事物。诸比丘,这就是比丘依四圣谛而安住于观法为法的方法。
修行念处的成果
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年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不用说七年,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六年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不用说六年,诸比丘……
不用说五年,诸比丘……
不用说四年,诸比丘……
不用说三年,诸比丘……
不用说二年,诸比丘……
不用说一年,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个月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不用说七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六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五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四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三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二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一个月,诸比丘……
不用说半个月,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天的人,可望得到两种成果之一:今生证得阿罗汉果;若还有烦恼未尽的话,则证得阿那含果。
这就是为什么说:“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磐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世尊如此开示之后,诸比丘对世尊的话感到愉悦与欢喜。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世尊 阿罗汉 正等正觉者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4:36
大念处经析解
在这次禅修营当中,我要为大家详细地解说《大念处经》。这部经是佛陀住在俱卢国(Kuru)的剑磨瑟昙城(Kammasadhamma)时所开示的。据说,在剑磨瑟昙城里没有适合世尊居住的处所,但在城外则有一处水源充足、风景宜人的大树林,世尊就住在那个树林里,并且以剑磨瑟昙城作为他托钵的地方。
俱卢国受到宜人的气候及其他各种舒适条件的庇荫,例如维持身心健康所必需的优良食物与饮水,因此那里的居民身心健康,智慧力强,能够接受深奥的教理;所以世尊对他们开示这部含义深奥的经,教导二十一种证悟阿罗汉果的修行方法。就像一个人得到金色的宝盒之后,会将此宝盒装满各种香花或七宝;同样地,得到俱卢国人民这样的听众之后,世尊开示深奥的佛法。基于同样的理由,世尊在那里还开示了其他深奥的经,如《大因缘经》(Mahanidana Sutta)、《心材喻经》(Saropama Sutta)、《树譬喻经》(Rukkhupama Sutta)、《护国经》(Ratthapala Sutta)《摩犍地耶经》(Magandiya Sutta)及《不动适应经》(Anebjasappaya Sutta)等。
再者,在那个国度里的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通常都精勤地运用正念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使连奴隶、工人、仆人也都谈论正念的修行法。在水井旁边或纺织房里,听不到任何人在谈论闲言闲语。如果有女人问另一个女人说:‘大姊,你修行那一种念处?’而得到的答案是:‘我不修行任何念处。’那么问的人会批评回答的人说:‘你的生命是可耻的,虽然你活着,却像死人一样。’然后她会教导后者某一种念处的修行方法。然而,如果她得到的答案是后者正在修行某一种念处,那么她会称赞后者说:‘善哉,善哉!你的生命是可敬的,你不枉费出生为人。正是为了像你这样的人,正等正觉佛陀才出现于世间。’因此,在获得许多深具智慧的听众之下,佛陀开示了含义深奥的《大念处经》。这部经的开头是如此:
总说(uddeso)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俱卢国的一个市镇,名为剑磨瑟昙。那时世尊称呼诸比丘说:‘诸比丘。’诸比丘回答说:‘世尊。’世尊如此开示:‘诸比丘,这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磐的单一道路,那就是四念处。’
经文一开始说到‘如是我闻’,这里的‘我’指的是谁呢?这里的‘我’是指阿难尊者,他是佛陀的堂弟。佛陀灭度之后,在王舍城的七叶窟(sattapannilena)所举行的第一次佛教圣典结集中,经藏就是由阿难尊者背诵出来的。
佛陀在经上说:四念处是单一的道路。何谓‘单一的道路’呢?它的意思是指:本质上,这不是一条双向的道路;或者指:这是一条‘单独的路’,因为这条路必须自己单独走,没有伴侣同行。所谓‘没有伴侣’有两种情况:一、舍离与群众来往之后,独处而没有伙伴。二、透过内心寂静而舍离爱欲。
或者由于这是最上等人之路,因此称为‘单一的道路’。在一切众生之中,世尊是最上等之人,因此这条路称为世尊之路。虽然也有其他人走在这条路上,但是由于这条路是由世尊所开创的,因此称为世尊之路;所以有一句话说:‘婆罗门,世尊是未创之路的开创者。’这条路只在佛陀的法与律当中才有,是外道所没有的。因此佛陀说:‘须跋陀,八圣道分只存在于我的法与律当中。’再者,‘单一的道路’指的是它通向单一的目标,意即只通向涅磐。虽然在初步的阶段此法门可透过不同的方法来修行,但是到了后来它只趣向单一的目标,即涅磐。这就是为什么娑婆世界主梵天(Brahma Sahampati)说:‘佛陀充满慈悲,他见到无生的涅磐,并且见到通向涅磐的唯一道路。过去的诸佛与圣者依循此道而渡过生死洪流;未来的诸佛与圣者依循此道而渡过生死洪流;现在的佛与诸圣者也依循此道而渡过生死洪流。此道路就是八圣道分,这是想要证悟涅磐的人必须经历的道路。’
疏钞解释说:由于涅磐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说没有爱欲共相伴随,因此称为单一。有一句话说:‘真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因此八圣道分是唯一的道路。
为什么只有念处被称作‘道路’呢?除了正念之外,不是还有其他的圣道分吗?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与正定。当然还有其他的圣道分,但是提到正念时,所有的圣道分都被涵盖在内了,因为它们与正念同在。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4:40
注释继续解释说:称为‘道路’的含义何在呢?其含义为它是通向涅磐的道路,并且是想要证悟涅磐者必须经历的道路。
关于‘单一的道路’,从前有下列这一段重要的讨论:小龙三藏长老(Elder Tipitaka-Culanaga)说:‘念处之道是八圣道分中的前行道。’意即那是出世间圣道生起之前的世间修行道。
他的老师小须摩三藏长老(Elder Tipitaka-Culasuma)说:‘念处之道是合行道。’意即那是兼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修行道。
小龙长老说:‘尊者,此道是前行道。’
他的老师说:‘贤友,此道是合行道。’
由于他的老师仍然坚持己见,小龙长老就默然不再答辩。他们结束讨论,但是没有达成结论。
他的老师在前往浴室的路上思惟这件事,他背诵经文。当他诵到‘诸比丘,如此修行四念处七年的人……’这段经文时,他下了一个结论:出世间道心生起之后,不可能一直处在道心之中持续七年之久,因为道心只生起一次,维持一个心识刹那而已,因此他的学生小龙长老的见解是正确的。那天正好是阴历初八布萨日,轮到小龙长老开示佛法。当开示正要开始时,小须摩长老来到讲堂里,站在讲台的后面。
当小龙长老诵念开讲的偈颂之后,他的老师以众人可以听见的声音对他说:‘贤友,小龙。’小龙长老听到老师的声音,就回答说:‘什么事,尊者?’他的老师说:‘我所说“念处之道是合行道”是不正确的;你所说“它是前行道”是正确的。’正如这般,古代的长老们并不会互相嫉妒,不会像握紧一束甘蔗那样地固执自己的见解。他们采取合理的见解,而舍弃不合理的。
于是小龙长老了解到:对于连他的老师这般精通佛法的人都会混淆的观点,未来的梵行者就更加不能确定了。他想:‘我要引用经典上的话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他引述了《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中的这一段话:‘念处之道这个前行道称为唯一的道路。’为了详细说明此事,并且显示为什么本经所开示的是前行道,他进一步引用《无碍解道》的话如下:‘最上之道是八圣道分;最上之理是四圣谛;最上之法是离欲(涅磐)。这是唯一的道路,没有其他道路能使见解清净。依循此道路而行,你就能降伏魔王,灭尽众苦。’
修行此单一的道路能获得七项利益,那就是:使众生清净、超越忧愁与悲伤、灭除痛苦与忧恼、成就正道与现证涅磐。
经文中所说的‘使众生清净’意思是:使受到贪、嗔、痴等烦恼污染的众生得以净化;众生舍离诸漏之后,都能达到最高的清净。然而,藉着身体的清净并不能达到佛法中所教导的烦恼之净化。
伟大的知见者并不如此教导:
众生由于身体的污染而污染,
或由于洗净身体而得到净化。
伟大的知见者如此宣示教导:
众生由于内心的污染而污染,
众生透过内心的净化而净化。
(相应部.iii.第151页.P.T.S.版)
所以《相应部.皮带束缚经》(Gaddulabaddha Sutta)中说:‘染污的心污染众生,清净的心使众生清净。’
至于‘超越忧愁与悲伤’这一句,修行此法门能够超越忧愁,正如山达帝大臣(Minister Santati)的例子;修行此法门能够超越悲伤,正如悦行(Patacara波吒左罗)的例子。
在此我要先讲述山达帝大臣的故事。
有一次山达帝大臣镇伏波斯匿王(King Pasenadi)国土边境的动乱之后回来。国王对此感到很高兴,所以让他当国王七天,而且送给他一个善于唱歌跳舞的歌女。在那七天当中山达帝都沉迷于饮酒。在第七天时,他戴上各种装饰品,骑着大象前去玩水的地方。当他经过城门时,见到佛陀入城托钵,就在大象背上向佛陀点头表示礼敬,然后继续向前进。
当时佛陀现出微笑。阿难尊者问道:‘世尊,您为何微笑?’佛陀即解释说:‘阿难,你看国王的大臣山达帝。就在今天,他会戴着各种装饰品来到我的面前,而在听完一首四行的偈颂之后证悟阿罗汉果,然后盘腿坐在离地面七棵棕榈树高的空中证入般涅磐。’
大众听到佛陀与阿难尊者之间的交谈。那些持有邪见的人心想:‘瞧那乔达摩沙门在做什么!无论他的头脑里想到什么,他都用嘴说了出来。他说那个戴着各种装饰品的醉汉会在今天去到他的面前听闻佛法,然后证入般涅磐。但这是绝对不会发生的。今天我们就会捉到他在讲骗话。’反之,那些有信心的人则心想:‘诸佛神通的确太奥妙了!今天我们将有幸能够见到佛陀的风采以及山达帝大臣的风采。’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4:42
山达帝大臣将该天一部份的时间用于在河里玩水,然后去到花园,坐在饮酒堂里。当时那位歌女即刻来到舞台中间,开始表现她唱歌跳舞的才华。为了能表现更美妙的风采,她已经断食了七天。结果就在那天,当她正在展示歌舞的才华时,她腹中生起犹如刀割之痛,就像把她的心脏给割开一般,于是她就那样张着嘴巴及双眼倒地而死。
山达帝大臣说:‘去看看那女人!’‘主人,她已经死了。’听到这些话时,山达帝大臣心中即刻充满强烈的忧愁,而在过去七天中所喝的酒都消失了,就像一滴水掉入炽热的破瓦片中一样。他对自己说:‘除了佛陀之外,还有谁能去除我的忧愁?’
因此,傍晚时,在众卫兵保护之下他去见佛陀。礼敬佛陀之后,他说:‘尊者,我正遭受如此这般的忧愁。我来见您是因为知道您能去除我的忧愁。请作为我的依靠。’当时佛陀向他说:‘你的确找到一位能为你去除忧愁的人。在过去数不尽的次数里,当这个女人如此死去时,你为她悲泣,所流的泪水已多过四大洋里所有的海水。’如此说后他诵出以下的偈文:
清除一切属于过去之事,
不使未来有任何事生起,
若不执着此二者间之事,
你将能安详地步上旅程。
(经集.第949偈)
这首偈颂中说到的‘执着’是指认定对象为‘这是我、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自我’。这首偈颂教导我们应当去除渴爱、邪见及骄慢。如果你执着对象为‘这是我’,那是骄慢;如果你执着对象为‘这是我的’,那是渴爱;如果你执着对象为‘这是我的自我’,那是邪见。因此,无论对于过去、现在或未来的对象,你都不应作意它们为‘这是我,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自我’。应当净化这三种执着。如何净化呢?你必须观照过去、现在、未来的五取蕴为无常、苦、无我。山达帝在听闻那首偈颂时就是如此修行。
佛陀说完那首偈颂时,山达帝大臣即证得阿罗汉果、四无碍解智及诸神通。他检查自己的寿命,知道自己只能再活很短暂的时间,因此向佛陀说:‘尊者,请允许我证入般涅磐。’虽然佛陀知道山达帝在过去世所造的善业,但是他想:‘那些外道聚集在这里的目的是想要捉到我讲骗话。但是他们并不会成功。那些有信心的人聚集在这里,心想:“我们将有幸能够见到佛陀的风采以及山达帝大臣的风采。”当他们听到山达帝在过去世所造的善业时,对行善的信心将会提升。’
因此佛陀向山达帝大臣说:‘那么就告诉我们你在过去世所造的善业。然而不要站在地上说,应该在离地面七棵棕榈树高的空中说给我们听。’山达帝大臣答道:‘好的。’在顶礼佛陀之后,他升上离地面一棵棕榈树高的空中,然后回到地面再次向佛陀顶礼,之后再次升上空中。如此渐次地上升,直到升至离地面七棵棕榈树高的空中,盘腿坐在那里,说道:‘诸位尊者,请细听我在过去世所造的善业。’于是说出以下的故事:‘于九十一个大劫之前,在观慧佛(Buddha Vipassi)的教化期里我投生在曼都马帝城(Bandhumati)的一户人家。那时我心想:“什么工作能帮助别人去除需求及痛苦?”如此思考时我发觉那是弘扬佛法的工作。从那时起我就致力于该项工作:我激发其他人行善,而我自己也行善;我在布萨日时持守布萨八戒;我布施食物、听闻佛法以及到处宣说:“没有任何宝物能比得上佛法僧三宝,所以应当礼敬三宝。”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05
观慧佛的父亲曼都马帝王听到我的声音就召我过去,问道:“朋友,你四处走是在做什么事?”我回答道:“皇上,我到处宣扬三宝的特质以及激发其他人行善。”国王又问:‘你用什么车乘?’我回答道:“皇上,我依靠双脚四处游方。”当时国王说:“朋友,如此游方并不适合你。你就戴上这串花,然后骑着马去游方吧。”如此说后,他给我一串犹如珍珠链一般的花,同时又送给我一匹马。
国王如此善待我之后,我继续四处宣扬佛法。过了一些日子,国王又召我过去,问道:“朋友,你四处走是在做什么事?”我回答道:“皇上,跟以前一样。”国王说:“朋友,马对你来说并不够好,你就坐在这辆车里去游方吧。”如此说后,他送给我一辆由四匹骏马拉的马车。当国王第三次听到我的声音时,他又召我过去,问道:“朋友,你是在做什么事?”我回答道:“皇上,跟以前一样。”国王说:“朋友,马车对你来说并不够好。”于是他给我许多的钱财、一套华丽的珠宝及一头大象,因此我就戴上所有的珠宝,骑着大象,四处去行善及弘扬佛法经历八万年。在那段时期里,我的身体时常散发出檀香,从口腔则散发出莲花香。这即是我在过去世所造的善业。’
叙述完在过去世所造的善业之后,山达帝大臣盘腿在空中进入火遍禅那,然后就证入般涅磐。当时他的身体即刻升起烈火,把他的血肉都烧尽,而他的舍利子则犹如茉莉花般轻轻地飘下来。佛陀把一条纯白布张开,而那些舍利子都掉入那条布里。过后佛陀把那些舍利子放在一个十字路口,令人在它们上面盖一座舍利塔,说道:‘透过礼敬这些舍利子,大众将会获得许多善业。’
接下来,我要讲述悦行超越悲伤的故事。悦行(Patacara喜悦的行为)是舍卫城一位富商的女儿,她父亲的财产价值四亿,而她自己则长得非常美丽。当她大约十六岁时,她的双亲让她住在七层高楼的顶楼,又派许多保安人员守护。虽然她的双亲如此谨慎,但她竟然跟自己的男侍者通奸。
当时她的父母答应把她嫁给一位跟她门当户对的青年,而且已经在筹备婚礼了。当出嫁的日期快要到时,她向那个男侍者说:‘我的双亲告诉我说要把我嫁给某家的青年。你知道得很清楚,当我嫁过去之后你还是能随意来见我及送我礼物,但是你将永远无法再亲近我了。因此,如果你真心爱我的话,就不要再拖延,即刻想个办法把我带离这里。’‘好的,亲爱的。我将这么做:明天一大早我会在城门那边等你。你则想个办法离开这里,去那边跟我会面。’
隔天他去到约好的地点等候。悦行则一大早就起身,穿上脏兮兮的衣服,把头发弄乱,用红粉涂在身上。然后,为了要瞒过众守卫,她手提一个水桶混在一群年轻的女奴之中,装作要去提水地混了出去。逃离该座大楼之后,她去到约好的地点与爱人相会。他们两人去到一个很远的村子住下。作丈夫的耕种以及到森林里捡火柴与树叶,作妻子的则用亲自用水桶提水、舂米、煮饭菜以及做其他家务。如是悦行承受自己恶业的果报。
不久之后她就怀孕了。当快要生产时,她向丈夫要求说:‘在这里没有人帮我。然而父母总是疼惜自己的孩子的,因此你应该送我回娘家去生孩子。’但是丈夫拒绝她的要求,说道:‘我亲爱的娘子,你是在说什么?如果让你的父母见到我,他们不用尽种种方法折磨我才怪。我是绝对不会去的。’尽管她不断地向丈夫要求,但是每次都被拒绝。
有一天,当她的丈夫去森林里时,她向邻居们说:‘如果我的丈夫回来时问你们,请告诉他我回娘家去了。’说完之后就把家门关上而离去。当她的丈夫回来发现她不在时,就跑去问邻居,而他们则告诉他事情的经过。他想:‘我必须劝她回来。’所以就追上去。当他追上妻子时就劝她跟他回去,但无论如何他都说服不了妻子。
当他们来到某个地方时,悦行感到生产的阵痛。她告诉丈夫说:‘我感到要生产的阵痛了。’说后就走进一堆草丛里,躺在地上痛苦地挣扎,最后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她说:‘我要回娘家做的事已经结束了。’所以就跟丈夫回家,再次一同生活。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16
过了一段日子之后,她又再怀孕。当快要生产时,她再次向丈夫提出同样的要求,但又得到相同的回答。所以她带着孩子,跟上次一样地离家出走。她的丈夫又追上她,劝她回家,但她不肯。当他们正在走着时,来了一阵非时的狂风暴雨。天空中不断地现出闪电,雷响得像要把天地给震裂,大雨则不停地倾盆而下。就在那时她感到生产的阵痛,就向丈夫说:‘生产的阵痛来了,我忍受不了了,赶快帮我找个避雨的地方。’
她的丈夫拿着斧头四处去找可造避雨处的材料。他看到一棵灌木长在一座蚁丘上,就去砍那棵灌木。当他刚开始砍的时候,一条毒蛇从蚁丘中爬出来咬他。当时他即刻感到全身好像被火烧一般,肌肉都变成紫色,最后就倒毙在地上。
遭受生产剧痛的悦行一直盼望丈夫快点回来,但是都只是白等。终于她生了第二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忍受不了暴风雨的打击,因此大声地哭喊。身为母亲的把他们抱在怀里,双手抱膝地蹲在地上,整夜保持着同一个姿势。她的身体看起来好像已经没有血了,而肌肉看起来就像枯黄的树叶。
隔天黎明时,她抱起肌肤红得犹如鲜肉的二儿子,把他背在腰上,然后一手牵着大儿子,说道:‘走吧,亲爱的孩子,你的父亲已经遗弃我们了。’她走上昨晚丈夫所走的路。来到那座蚁丘时,看到倒毙在蚁丘上的丈夫,皮肤已经变成紫黑色,身体已经僵硬,她恸哭道:‘我的丈夫就是为了我才倒毙在路上!’她一边哭泣一边继续她的行程。
来到阿吉拉瓦帝河(Aciravati)时,她发现昨晚的大雨令河水涨了起来,有些地方水深及膝,有些地方则水深及腰。由于身体弱得无法抱着两个孩子涉水过河,所以她把大儿子留在河的这一边,然后抱着小儿子过到河对岸。接着她折断一枝树枝,把它铺在地上,再把小儿子放在上面,心想:‘我必须回去接另一个儿子过来’。她离开小儿子,走回去再次涉水渡河。由于不忍心离开小儿子,所以她不断地转回头看他。
当她到达河中央时,一只老鹰看到她的小儿子,以为那是一块肉,所以飞下来抓他。悦行看到那只老鹰飞下来抓她的儿子,所以就举起双手作势赶它,大声地喊:‘苏、苏、苏!’她喊了三次,但由于距离太远,那只老鹰听不到她的叫喊,还是把那个婴儿抓起来飞上空中。
留在河这岸的大儿子看到母亲停在河中央举起双手叫喊,他想:‘母亲在叫我。’所以他匆忙地要渡河,但是却掉入河中被河水冲走。就这样,悦行的小儿子被老鹰抓走,而大儿子则被河水冲走。她悲泣道:‘一个儿子被老鹰抓走,另一个儿子被河水冲走,而丈夫则倒毙在路边。’她就如此一边哭一边走。
继续向前走时,她遇到一个从舍卫城方向来的男人。她问那个男人:‘先生,你住在那里?’‘女士,我住在舍卫城。’‘在舍卫城的某条街上住着这么一户人家,先生,你认识他们吗?’‘我认得,女士,但是请不要问我有关那户人家的事,你问你所认识的其他人家吧。’‘先生,我不想知道其他人家的事,我就只问那户人家的情况。’‘女士,你不给我机会避免告诉你。你知不知道昨晚整夜都在下雨?’‘我当然知道,先生。事实上,我就是唯一被雨淋了整夜的人。等一下我才告诉你我是怎么被雨淋的。请你先告诉我那位富商的家人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我就不会再问你任何问题了。’‘女士,昨晚的暴风雨吹倒他们的屋子,倒塌的屋子把那位富商及他的妻子与儿子三人都压死了。他们的邻居及亲戚们正在火葬台那边烧他们的尸体。看那边,女士!现在你能看到火葬的烟了。’
听了这些话之后,悦行即刻发疯了。她的衣服从身上掉下来,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全身赤裸。她就如此好像刚出生时全身赤裸地四处乱走,不断地悲泣道:‘我的儿子们都死了,丈夫倒毙在路旁,父母及兄长则同时被火葬。’
看见她的人都喊:‘疯子!疯子!’有些人用垃圾丢她,有些人用灰尘洒在她的头上,又有些人用土块丢她。
那时佛陀住在祇园精舍。当佛陀正在向众弟子开示时,看见悦行从远处走过来,知道她曾经发愿且已经积集波罗蜜十万个大劫之久。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24
在最胜华佛(Buddha Padumuttara)的教化期里,她看见最胜华佛宣布某位比丘尼为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所以发愿道:‘愿我能够在某尊佛的座下成为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最胜华佛以神通观察未来,确定她将会如愿以偿,因此为她授记道:‘在乔达摩佛的教化期里,这女人的名字将叫作悦行,她将成为最精通戒律的比丘尼。’
因此当佛陀看见悦行从远处走过来时,他说:‘除了我之外,没有人能作为这女人的归依处。’所以佛陀使她走近寺院。众弟子看到她时都呼叫道:‘不要让那个疯女人来这里。’但是佛陀说:‘别阻止她。’当她走近佛陀时,佛陀向她说:‘大妹,恢复清醒吧。’由于佛陀的神通力,她的神智立刻恢复正常,那时她才知道自己的衣服已经掉了。由于感到羞愧,她即刻蹲在地上。
有一个男人把自己的外衣丢给她。她穿上那件衣,然后走近佛陀,五体投地地顶礼佛陀的双足,然后说:‘尊者,请作为我的归依处,作为我的支持者。我的一个儿子被老鹰抓走,另一个儿子被河水冲走,而丈夫则倒毙在路边。我父母的屋子被暴风雨吹倒,把我的父母及兄长都压死了。现在他们的尸体还在同一个火葬台那边烧。’
佛陀听完她的话之后说:‘悦行,不要感到难过。你已经找到一位能作为你的保护所、归依处的人。你所说的是事实:你的一个儿子被老鹰抓走,另一个儿子被河水冲走,而丈夫则倒毙在路边。你父母的屋子被暴风雨吹倒,把你的父母及兄长都压死了。然而,跟今天一样,你在生死轮回里为儿子及亲人之死而流的泪水已多过四大洋里的海水。’接着佛陀诵出以下的偈文:‘比起人于悲伤时所流的泪水,四大洋之水可算是少之又少。女士,为何你还继续放逸?’
当佛陀如此向她解释无始轮回的情况时,她的悲伤获得减轻。知道她的悲伤已经减轻,佛陀继续向她开示道:‘悦行,对于即将投生到下一世的临死之人,他的儿子及其他亲戚都不能作为他的保护所或归依处。你又怎么能期望他们成为你在世时的保护所或归依处呢?具备智慧的人应当清净自己的行为,为自己铺设导向涅磐之道。’如此说后,佛陀诵出以下的偈文:
对于受到死亡逼迫的人,
儿子父亲朋友皆非凭借,
其他与自己亲近者亦然,
亲人中无真正的依靠处。
明了这一点的持戒智者,
即应铺设导向涅磐之道。
(法句经.第288-289偈)
开示结束时,悦行证悟了须陀洹道果,于她心中有如大地尘土般那么多的烦恼都被消灭了。
没有任何禅修是不以身、受、心、法当中的一项为目标的,因此山达帝与悦行也是藉着这种正念的修行法而超越忧愁与悲伤。他们修行四念处,了知身、受、心、法:身是色法;受与心是名法;法则包括名法与色法,因此身、受、心、法就是名色法,换句话说就是五蕴。他们观照五蕴的无常、苦、无我本质。由于此正念之道,他们证悟涅磐,超越了忧愁与悲伤。
山达帝证悟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悦行证悟初果之后就出家为比丘尼,继续修行观禅,然后也证悟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要证悟阿罗汉果连同四无碍解智的人必须具备充分的波罗蜜,曾经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因此当他们观照身、受、心、法或五取蕴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时,就能快速地证悟涅磐。所以具备充分的波罗蜜是很重要的。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26
接着我要解释经文中所说的四念处法门能灭除痛苦与忧恼这句话。‘灭除痛苦与忧恼’意思是灭除身体的痛苦与内心的忧恼。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痛苦,正如提舍长老(Elder Tissa)的例子,并且有助于灭除忧恼,正如帝释天王(Sakka)的例子。
提舍是舍卫城中一个大家族的首长,他舍弃价值四亿元的黄金而出家,住在远离人间的森林里修行。他的弟妇派遣五百个强盗搜查森林,以便杀害他。
当强盗们围绕着长老时,他问说:‘居士们,你们为什么来到这里?’强盗们回答说:‘为了要杀你。’长老说:‘在有担保的情况下,请给我这一夜的生命。’强盗们说:‘沙门,在这样的森林里,谁能担保你不会逃走呢?’于是长老拿起一块大石头,将自己两腿的骨头都打断,然后说:‘居士们,这样的担保可以吗?’知道长老已经无法逃走,强盗们就暂时离开他,走到经行道的一端,燃起火堆,躺在地上睡觉。
当时长老精进地修行。如何修行呢?疏钞中解释说:长老不去注意因腿骨断折所产生的痛苦,压抑着身体的痛苦,而思惟自己的戒行。由于他的戒行清净,所以心中生起愉悦与欢喜。由于愉悦与欢喜,身体的痛苦消失了。然后他修行止禅以培育定力,再以该定力作为基础,逐步地修行观禅,在当天夜间的三个时段里,他完成了沙门的任务。在黎明的那一刻,他证悟了阿罗汉果,并且说出下列这些庄严的话:
‘打断我的双腿给你们作为担保,
我厌恶且不愿以染污的心而死。’
如此思惟之后我见到诸法实相,
并且在黎明时证悟阿罗汉果位。
这是提舍长老灭除身体痛苦、精进修行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提舍长老不去注意身体的痛苦,只专注于禅修的业处。现在我们的禅修营中有不少禅修者向我抱怨说身体疼痛,这边也痛,那边也痛。这些疼痛与打断腿骨的疼痛比较起来那一种厉害呢?你应该像提舍长老那样不去注意身体的疼痛,而只是专注于你一向修行的法门──根本业处(mulakammatthana)。根据《清净道论》,四十种止禅业处都可以作为根本业处,你可以选其中的任何一种。在这次禅修营中,有许多人选择安般念,有些人选择四界分别观(四大分别观)。透过专注于禅修业处,当定力提升时,你就能灭除身体的痛苦。如果要成就禅修,坚忍不拔的毅力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应当努力脱离四恶道,因为四恶道的痛苦比现在身体的痛苦更加强烈。如果现在不愿意忍受身体的痛苦,你就很难在未来不遭受地狱等四恶道之苦。
还有另一个有关比丘克制身体痛苦的故事。有三十位比丘从佛陀那里学习到禅修的法门之后,就来到一座森林里过雨季安居。他们立下一个共同的约定,要在夜间三时里也履行沙门的任务(samanadhamma沙门法),并且要避免彼此聚在一起。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28
沙门的任务指的是戒、定、慧三学。作为比丘,我们每天日夜都必须履行这三种任务。这三十位比丘就是精进地履行沙门的任务。
在夜间三时里履行沙门的任务之后,到了清晨的时间,开始打瞌睡的比丘一个接一个地被一只老虎咬走了。但是,被咬走的这些比丘里没有人出声说:‘老虎来咬我了。’于是有十五位比丘被老虎所吞食。到了诵戒日那天,长老问说:‘诸位贤友,其他人到那里去了?’这时他们才知道其他比丘都被老虎吃了。于是他们立下另一项约定:任何人被老虎咬走的时候必须出声叫说:‘老虎来咬我了。’过后,在与之前被咬走的比丘同样的情况下,一位年轻比丘被老虎咬住了。那位年轻比丘叫说:‘诸位尊者,老虎来了!’其他比丘就带着木杖和火炬来追赶老虎。
老虎咬着年轻比丘,跳上一块底下悬空的山崖上,这是其他比丘无法上去的地方。然后老虎从年轻比丘脚部的肉开始吃上去。追赶的比丘们说:‘贤友,现在我们帮不了你什么忙了,比丘非凡的修行成就正是要在你现在的处境下表现出来。’
即使在老虎的吞吃之下,那位年轻比丘仍然压抑着身体的痛苦,修行观禅。他证悟了四道四果连同四无碍解智。然后他说出下列这些庄严的话:‘我持戒清净,修头陀行,我的心因为近行定与安止定而得到宁静。以此定力作为基础,我修行观禅,具备证悟阿罗汉果所需要的观智。但是由于片刻的懈怠,老虎咬住我的前胸,将我的血肉之躯叨上山崖。虽然处在山崖之上,我仍然克制自己的心。老虎,随意地吃我这个身体吧。由于坚持精进地修行业处以根除烦恼,我以阿罗汉果智亲证最终的解脱──涅磐。’
为什么这位年轻比丘能够如此快速地证悟阿罗汉果呢?这是由于波罗蜜的缘故。有两种波罗蜜,即过去的波罗蜜与现在的波罗蜜。对于证悟阿罗汉果与四无碍解智的人,他们必定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培植相当的波罗蜜。他们必须曾经彻底地研究佛法,也就是研究三藏圣典以及注释。他们还必须恭敬地聆听佛法,并且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这些是过去的波罗蜜。那位比丘具备了这些波罗蜜。在成为阿罗汉的那一世,他从佛陀那里学到业处之后就精进地修行。他观照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劣、优、远、近的五蕴为无常、苦、无我。因此即使在老虎的吞吃之下,他仍然能证悟四道四果连同四无碍解智。
在这个故事里,这位年轻比丘也是不去注意身体的痛苦。他压抑身体的痛苦,只专注于修行根本业处。培育起深厚的定力之后,他修行观禅乃至证悟圣果。因此修行观禅是很重要的。
至于身体的痛苦,有一天,罗陀比丘(Radha)问佛陀说:‘世尊,什么是病?’佛陀回答说:‘比丘,五蕴就是病。’我们的身心是由五蕴所构成的,只要还有五蕴,就一定还有病,这是无法避免的。举例而言,如果火界的热是病,我们就一直有这样的病,因为火界一直存在我们身体之中。同样地,如果地界的硬是病,我们就一直有这样的病。如果风界的推动是病,我们就一直有这样的病。如果水界的流或黏是病,我们就一直有这样的病。我们的身体是四界所构成的,有四界就有病,这是避免不了的。因此我们不要太在意身体的病,包括身体的疼痛。
在修行的时候,大家必须有想要证悟阿罗汉果的强烈意愿。若有这样的强烈意愿,就能引发强大的精进力。在精进力的推动之下,就能忍耐身体的痛苦。应当谨记我们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死,我们必须在死亡来临之前精进修行,以便能证悟阿罗汉果。我们不能肯定死后投生到来世时还能继续修行,因此想要立刻修行的强烈意愿与精进是很重要的。不要因为身体的疼痛而灰心。
大家应当谨记这两位比丘灭除身体痛苦、精进修行的例子,并且以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接下来我要告诉大家另一位比丘在遭受痛苦时证悟阿罗汉果的故事。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30
比达末罗长老(Elder Pitamala)在家的时候是一个摔角名家,在印度的三个国家里表演。后来他来到铜鍱洲(Tambapanni Island即今日的斯里兰卡),国王成为他的观众,而且他受到皇家的赞助。有一次,当他进入密闭食堂的大门时,听到下列这段出自《相应部》‘非你所有章’的经文:‘诸比丘,色不是你们的,舍弃它吧。这样的舍弃将带给你们长远的利益与安乐。’听了之后,他心里想:‘确实地,色不是自己的;受也不是自己的。’就是以这个念头作为激发的因素,他舍俗出家了。他在阿诺罗富罗(Anuradhapura)的大寺(Mahavihara)受沙弥戒与比丘戒。
在精通两部戒本之后,他和另外的三十位比丘在迦瓦拉瓦里亚圣地(Gavaravaliya Shrine)修行,履行沙门的任务。当他经行到双脚无法支撑身体的时候,就以膝盖来继续经行。有一天晚上,一个猎人误以为他是一只鹿,而用矛刺他。长老将深深刺进身体的矛拔掉,用一捆草来止住伤口,然后坐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他以自己的不幸遭遇作为激发精进心的机会,修行观禅,并且证悟了阿罗汉果以及四无碍解智。
比达末罗长老为了让同修的比丘们知道自己的成就,就发出清咳的声音,并且说了下列这首表达获得解脱之喜的偈颂:
一切世间最胜见者佛陀如此地开示:
诸比丘,色不是你们的,舍弃它吧。
一切行法都是无常的,都是生灭法,
生起后立即坏灭,其寂灭是谓安乐。
在这个故事中谈到佛陀开示的话:‘诸比丘,色不是你们的,舍弃它吧。’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呢?它的含义是:我们必须舍弃对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执着。如何才能舍弃对五蕴的执着呢?首先我们必须照见五蕴及其因,然后必须观照它们的迅速生灭为无常、观照它们受到生灭的逼迫为苦、观照它们没有恒常稳定的我为无我。若能如此观照,就能舍弃执着。色不是你们的,它们一生起之后就立刻坏灭。同样的道理,受也不是你们的,无论是身体的受或心理的受。如果受是你们的,那么受就会一直存在,而且你们将能控制自己的受。然而由于其因缘生灭无常,因此受也是生灭无常的、苦的、无我的。若能如此观照,就能舍弃对受的执着。但是若还未能如此修行观禅,例如对于还在修行止禅的人,他就必须藉着专注于禅修的目标来压抑身体的痛苦。
那些走过来看比达末罗长老的比丘们说:‘尊者,如果佛陀还在世的话,他一定会伸出手越过海洋来摸你的头,以赞叹你所付出的精进。’
因此,正如提舍长老与比达末罗长老等的例子,此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痛苦。
接着我要讲另一个故事,来说明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内心的忧恼。帝释天王(Sakka)见到自己的五种衰相之后,由于害怕死亡而满怀忧伤。他前来拜见佛陀,并且提出十四个问题。佛陀回答了关于舍受的问题之后,帝释天王证得初果的圣位,其他八万位天神也都证得同样的果位。他再一次转世,还是投生为帝释,继续作众神之王。透过修行受念处,帝释天王得以超越内心的忧恼。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32
此外还有苏巴玛天神的故事。有一次,在一千名天女的陪伴下,他正享受着天界的快乐。其中五百名天女在树下采花的时候死亡,并且投生在地狱里。苏巴玛天神见到她们的投生,并且知道自己的生命也即将结束,死后也会投生到那个地狱里,他感到非常恐惧。为什么他也会投生到那个地狱呢?因为他们在天界一起享受天乐的时候,都是内心充满对感官享受的爱欲。爱欲是一种恶业,能够使众生投生在地狱中受苦。
当时,苏巴玛天神带着剩下的五百名天女一起来见佛陀,并且如此对佛陀说:
这个心总是怀着恐惧,时常充满着扰动不安,
担忧已经发生的困难,以及即将面临的灾患。
可否请您慈悲告诉我,免离一切忧伤的处所?
世尊回答他说:
除了精进地修行七觉支,
除了谨慎小心守护根门,
除了舍弃世间一切纷扰,
我不见众生有安乐之地。
佛陀开示之后,苏巴玛天神与他的五百名天女证悟初果须陀洹。他得知自己获得无价的证悟之后,就开心地回到天界去了。
因此应当了知,正如帝释天王与苏巴玛天神的例子,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忧恼。
接着我要解释‘成就正道’这一句。八圣道分称为正道或圣道(ariyamagga)。培育了世间的四念处之道以后,有助于证得出世间道。
下一句经文是‘现证涅磐’,这是指亲身直接体验不死的境界──涅磐。涅磐之所以得到其名乃是由于没有爱欲的缘故。修行此法门可以逐步地提升智慧,直到证悟涅磐。
虽然讲到‘使众生清净’这一句的时候,下面那几句所要表达的六种利益都已经包括在内了,然而除非能熟悉佛教字词的用法,否则不能了解下面那几句话的重要性。
世尊并不是先让人熟悉佛教字词的用法然后才对他们说法,而是在经中直接解释字词的含义。因此,他以‘超越忧愁与悲伤’等词句来解释‘单一的道路’所导致的结果。
或者可以这么说,佛陀如此解释是为了显示:‘单一的道路’之所以能使众生清净,乃是由于超越忧愁与悲伤;能够超越忧愁与悲伤乃是由于灭除痛苦与忧恼;能够灭除痛苦与忧恼乃是由于成就正道;能够成就正道乃是由于现证涅磐。这宣示了藉著「单一的道路’而达到解脱的方法。
再者,这表达出对‘单一的道路’之赞叹。正如世尊在《六六经》(Chachakka Sutta)中以八种相来表达赞叹;在《圣种姓经》(Ariyavamsa Sutta)中以九种相来表达赞叹;同样地,在本经中,他以‘使众生清净’等词句所包含的七种相,来表达对‘单一的道路’之赞叹。
为什么世尊要如此地赞叹呢?因为要引发比丘们的兴趣。世尊心里想:‘听闻了如此的赞叹之后,诸比丘就会相信此法门能够去除四种压迫,也就是由于内心郁闷所产生的忧愁、以言语混乱为特征的悲伤、由于身体苦受所产生的痛苦以及由于内心苦受所产生的忧恼。并且他们会相信此法门能带来清净、智慧与涅磐这三种非凡的成就。他们会确信应当学习、精通、熟记、背诵此教导以及应当修行此法门。’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34
由于正念的目标有身、受、心、法这四种的不同,所以有四种‘念处’。
为什么世尊只教导四念处,而不教导更多或更少的念处呢?因为这样适合于堪受调伏者的根性。
众生可分为两类,即钝根者与利根者。钝根者是指学习得慢的人;利根者是指学习得快的人。众生又可分为另外两类,即爱行人与见行人。爱行人是具有渴爱性格的人;见行人是具有见解性格的人。又可分为另两类,即止行人与观行人。止行人是先修行止禅,达到禅那之后才修行观禅的人;观行人是未达到禅那就直接修行观禅的人。
在堪受调伏者当中,爱行人(tanhacarita)与见行人(ditthicarita)各有钝根者与利根者之分;止行人与观行人也各有钝根者与利根者之分。关于这一点,有下列的陈述:对于钝根的爱行人而言,观察粗色身的念处法是达到清净之道。对于利根的爱行人而言,微细的法门──受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
在这里,‘身’(kaya)的意思是‘群体’。根据《无碍解道》,身可分为三种:
一、呼吸身(assasapassasakaya入出息身);
二、所生身(karajakaya);
三、名身(namakaya)。
呼吸身与所生身两者属于色身,因此可以说身可分为色身与名身两种。
如果有系统地辨识呼吸中的四界,你就会见到呼吸是由许许多多微粒──色聚──组成的。分析这些色聚时,你会发现每一颗色聚里最少含有九种色法,也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与声音。这九种色法组成的群体称为呼吸身。
所生身包括四种:(一)业生色:由过去生的业力所产生的色法。(二)心生色:由心产生的色法。(三)时节生色:由火界产生的色法。(四)食生色:由食素产生的色法。
第三种身是名身,意思是名法的群体。名法生起的时候也是成群地生起,在一个心识刹那里有一个心和许多个心所同时生起。
还有另外一种身,如头发、身毛等三十二个或四十二个身体组成部份。由于它们也是由究竟色法构成的群体,所以它们也称为身。
在《大念处经》中,所谓的‘身’是指色身与名身。
对于钝根的见行人而言,不需要辨别许多差异的法门──心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对于利根的见行人而言,需要辨别各种差异的法门──法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
对于钝根的止行人而言,由于他能够轻易地取得禅相,所以身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对于利根的止行人而言,由于他无法持续地专注于粗的目标,所以受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
对于钝根的观行人而言,不需要辨别许多差异的法门──心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对于利根的观行人而言,需要辨别各种差异的法门──法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佛陀教导四念处乃是为了要去除常、乐、我、净的错误观念。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36
四念处是:
一、身念处(kayanupassana):正念注意在身;
二、受念处(vedananupassana):正念注意在受;
三、心念处(cittanupassana):正念注意在心;
四、法念处(dhammanupassana):正念注意在法。
就身念处而言,身体是丑陋不清净的。但是有些人因为颠倒(vipallasa)的缘故,认为身体是清净美丽的。为了让这些人了解身体的不净,让他们舍弃错误的观念,所以佛陀教导身念处法门。
就受念处而言,感受是痛苦的。但是有些人因为颠倒的缘故,认为感受能带来快乐。为了让这些人了解感受的痛苦性,让他们舍弃错误的观念,所以佛陀教导受念处法门。
就心念处而言,心是无常的。但是有些人因为颠倒的缘故,认为心是恒常不变的。为了让这些人了解心的无常性,让他们舍弃错误的观念,所以佛陀教导心念处法门。
就法念处而言,五蕴、十二处等法是没有实体的、无我的。但是有些人因为颠倒的缘故,认为法有实体、有我,或认为法是我的一部份,或认为法是我,或认为法有不变的本质。为了让这些人了解法的无我性、无实体性以及灭除蒙蔽他们的心的颠倒,所以佛陀教导法念处法门。
疏钞解释说:身和受是造成渴爱的主要原因。要去除钝根的爱行人对身的渴爱,观察身的不净是适合的,因为身这个粗的目标是造成他们渴爱的要素。对于这一类人而言,第一种念处──身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为了去除利根的爱行人对感受的渴爱,观察感受的痛苦性是适合的,因为感受这个微细的目标是造成他们渴爱的要素。对于这一类人而言,第二种念处──受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
心和法是造成错误见解的主要原因。对于钝根的见行人而言,依照本经所教导的单纯方法来观察心是适合的。心是造成常见的决定因素,因此应当观察心是无常的,并且以本经的分类法,如有贪欲的心等等来观察心,以便去除认为心是恒常的颠倒错觉。所以对于这一类人而言,第三种念处──心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
对于利根的见行人而言,依照本经所教导的各种方法来观察法或现象是适合的。法是造成我见的决定因素,因此应当依照想、触等以及五盖等来观察它们,以便去除认为法是我的颠倒错觉。所以对于这一类人而言,第四种念处──法念处──是达到清净之道。
心与法除了造成错误见解之外,也会造成渴爱;身与受除了造成渴爱之外,也会造成错误见解。然而,身与受影响渴爱的作用偏强;心与法影响错误见解的作用偏强。这是它们之间的区别。
注释继续解释说:佛陀教导四念处并不只为了去除四种颠倒,还为了去除四种瀑流(ogha)、四种轭(yoga)、四种漏(asava)、四种系缚(gantha)、四种执取(upadana)、四种邪行(agati)、以及遍知四种食(ahara)。
就背诵与集合于一处(涅磐)而言,四念处只是一种法;就原因及同样证入涅磐而言,四念处也只是一种法。但是就修行法门而言,四念处则是四种法。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38
譬如一座城的四面都有城门,来自东方的人带着东方出产的物品从东门进城;来自南方的人带着南方出产的物品从南门进城;来自西方的人带着西方出产的物品从西门进城;来自北方的人带着北方出产的物品从北门进城。涅磐就好比是这座城,出世间的八圣道分就好比是城门,身、受、心、法就好比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以十四种方式修行身念处而证悟涅磐的人,就好比来自东方的人带着东方出产的物品从东门进城;以九种方式修行受念处而证悟涅磐的人,就好比来自南方的人带着南方出产的物品从南门进城;以十六种方式修行心念处而证悟涅磐的人,就好比来自西方的人带着西方出产的物品从西门进城;以五种方式修行法念处而证悟涅磐的人,就好比来自北方的人带着北方出产的物品从北门进城。
疏钞解释说:因为进入同样的地方──涅磐,所以说四念处只是一种法。不同的念处却同样都会归到涅磐,称为‘集合于一处’。
在这里,大家不要误解说只修行四念处中的单一种念处就足以证悟涅磐。我要进一步解释这一点。在《相应部》中有两部《不遍知经》(Aparijanana Sutta),佛陀在经中说:‘诸比丘,如果不能以三种遍知来了知一切名色法或五蕴法,就无法解脱生死轮回。’三种遍知是:
一、所知遍知(bata paribba):即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
二、审察遍知(tirana paribba度遍知):即思惟智与生灭随观智。这两种观智观照名色法及它们之因缘的生灭,所以称为审察遍知。
三、断遍知(pahana paribba):即从坏灭随观智起乃至道智。除了能够根本断除烦恼的道智之外,其余的观智只能暂时断除烦恼 。
因此,根据《不遍知经》,如果想要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轮回,你就必须以三种遍知来了知一切名色或五蕴及它们的因,并且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
再者,《阿毗达摩藏》的注释也解释说:只观照色或只观照名都不足以证悟涅磐。因此禅修者必须有时观照色,有时观照名。在观照名色法的时候,如果只观照内在或只观照外在的名色法,这样也不足以证悟涅磐。必须有时观照内在的名色法,有时观照外在的名色法。
佛陀在《大念处经》中教导身、受、心、法这四念处。修行身念处的时候,你注重在观照色法,但是只观照色法是不够的,还必须观照名法。同理,修行受念处的时候,你注重在观照受,但是只观照受是不够的,必须也观照色法及其他的名法。修行心念处的时候,你注重在观照心,但是只观照心是不够的,必须也观照色法及其他的名法。在法念处当中,佛陀教导观照五蕴等各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大家不要误解说只观照四念处当中的一种就足以证悟涅磐。
在经中,佛陀继续开示说:‘何谓四念处?在此,诸比丘,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受为受,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心为心,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他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法为法,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40
在听闻佛法的四众当中,佛陀只称说比丘。什么是‘比丘’呢?‘比丘’一词是指精进地修行佛法的人。天神以及除了比丘以外的其他人当然也精进地修行佛法,但是由于比丘的身份殊胜,所以佛陀称说比丘。在接受佛法的各种人当中,比丘最为崇高,因为比丘适合于接受各种教导。再者,提到最崇高的人之时,其他的人也都包括在内了。就好像皇家出巡的时候,提到国王之时,他的随行人员也都包括在内了。
佛陀在经文中说‘观身为身’,这里的身指的是色身,即色法的群体。就如之前我所说的,只观照色法不足以证悟涅磐,必须也观照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然而在教导身念处时,佛陀注重于观照色身,因为他想在受、心及法念处里个别地教导观照名身。
色身是由大大小小的物质成份聚集而成的,例如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等等。以集合体的角度来看,身就像象群、车群一般。
就不净物之焦点的意义来说,身体是可厌恶的。身体是恶心之物、极度可厌之物的诞生地。诞生地就是产生的地方。产生了什么东西呢?产生了头发等不净物。因此身体是污秽不净之物的发源地。
在‘观身为身’这一句中,为什么‘身’字被用了两次?这是为了确定目标、将目标分离出来以及彻底地分解事物密集(ghana)的表象。
色法有三种密集,即相续密集(santati ghana)、组合密集(samuha ghana)与作用密集(kicca ghana)。如果禅修者只能在身上的某个部位观察到硬,某个部位观察到冷等等,而还未能见到色聚(究竟色法聚集成的微粒),那么他就还没有破除相续密集。唯有当他能够见到色聚之时,才破除了相续密集。再者,即使禅修者能够见到色聚,但是如果无法分析单一粒色聚里的究竟色法,那么他就还没有破除组合密集,意思就是说他还不能透视究竟色法。唯有当禅修者能够分析色聚里的地、水、火、风等究竟色法之后,他才破除了组合密集。再者,即使能够分析色聚里的究竟色法,但是如果还不能了知每一种究竟色法的作用,那么他就还没有破除作用密集,因为色聚里的每一种究竟色法各有不同的作用。所以你必须有系统地辨识每一种色法的特相、作用、现状、近因,以便破除作用密集。由于这个原因,所以佛陀在经上教导‘观身为身’,这个‘身’字被用了两次。
在身上不能观照到受、心或法,只能观照到身。因此,藉着指出身念处的观法只能在身上修行,如此透过分离来确定目标。
关于这一点,我要举个例子来解释。在修行的时候,可能在你身体的某个部位会有僵硬或热的情况发生。由于那样的硬或热,你可能会感觉到痛。这时如果你作意那个硬或热为感受,那就错了。因为硬与热是四界的特相,是色法而不是感受。根据佛陀所教导的‘观身为身’,我们必须将色法观照为色法,不能将色法观照为受、心或名法。
在身体中,除了头发、身毛等大大小小的成份之外,没有单一不变的事物存在,没有男人或女人可得。身中只有基本色法(四大种色,即四界)与所造色法,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如果你有系统地修行安般念达到第四禅,那时禅定的光明会变得很强。在这种光明的帮助下,如果你观察身体,就可以很清楚地见到构成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除了这三十二部份之外,你看不到其他的东西。三十二身分的集合体就称为男人或女人。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45
再者,如果你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你会见到称为色聚的微粒。如果分析那些色聚,你可以透视到每一粒色聚都含有四大种色及所造色。四大种色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所造色包括颜色、香、味、食素等。身体中除了四大种色与所造色之外,没有其他东西存在。
对于身体有三种观照法:(一)观照身体中头、手、脚等大大小小各部份组合的情况,就像观察马车的组成零件一般。(二)观照身体里的头发、身毛、指甲等,可以比喻为观察一个城市的各个构成部份。(三)观照身体是四大种色与所造色组合而成的,可以比喻为一层接一层地剥除芭蕉树干,或者就像松开原本握着的空拳一般。为什么呢?因为四大种色与所造色一生即灭,它们之中没有永恒存在的实质。因此,可以用种种方式指出身是集合体,藉此而彻底地分解密集的表象。
在身体里,除了前面谈到的集合体之外,没有另外的身、男人、女人或其他任何物体存在。众生以种种方式对上述这样的纯粹集合体生起错误的看法,所以古代的注释者说:
他所看的事物没有正确地被见过,
他没有正确地见过他所看的事物,
由于不见实相故他受到枷锁束缚,
这个受束缚的愚人无法得到解脱。
让我先解释首两句:‘他所看的事物没有正确地被见过,他没有正确地见过他所看的事物’。如果要照见实相,禅修者应当照见究竟名色法。但是如果他见到男人、女人、儿子、女儿、父亲、母亲等等,这种见不是正确的见。为什么呢?因为这种见会增加贪欲、嗔恨等烦恼。这种见是使烦恼增长的原因,称为邪执(micchabhinivesa),会导致他对纯粹是集合体之物产生邪见。第三句‘由于不见实相故他受到枷锁束缚’:既然没有正确地见到究竟的名色法,他就一直受到枷锁束缚。这里所谓的‘受到枷锁束缚’是指他无法脱离邪见。如果他错误地认为有男人、女人等真实存在,这种错知就是无明。由于无明,就会对这些目标生起爱。愈来愈强的爱称为取。由于无明、爱、取这些烦恼,他会造下善业与恶业,这些善恶业称为行。由于这些善恶业的力量,就会造成再度投生,产生新的五蕴,如此一再轮回生死,所以第四句说:‘这个受束缚的愚人无法得到解脱。’怎样才能断除无明、爱、取呢?你必须透视究竟名色法,以便知见实相。
在这里,依据‘藉着分离而确定目标’及‘彻底地分解事物密集的表象’这两句话,应当了解到:此人观照身只是身,而不将身观为其他事物,因为他能够见到色聚及透视其中的究竟色法。这意味着什么呢?在这个确定是无常、苦、无我、不净的身中,他见不到常、乐、我、净。身念处就是在观照无常、苦、无我与不净这些特质所集合起来的物体。他观照究竟色法一生即灭,因此是无常的;它们一直受到生灭的逼迫,因此是苦的;它们之中没有恒常的我存在,因此是无我的;它们一直伴随着可厌恶的颜色、气味等等,因此是不净的。如此,他将究竟色法只观为无常、苦、无我、不净。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48
事实上根本没有观照我或观照属于我之物的身念处。观照头发等集合体中的究竟色法才算是身念处。
也必须如此地了解其含义:‘观身为身’乃是逐步地见到身是无常等特质的集合体。正如《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所教导的句子:‘在此身中,他观照无常,而不是观照常。’等等,总共有七种随观:
一、他观照身是无常的,而不是常的。这是无常随观(aniccanupassana)。
二、他观照身是苦的,而不是乐的。这是苦随观(dukkhanupassana)。
三、他观照身是无我的,而不是我。这是无我随观(anattanupassana)。
四、当他观照身为无常、苦、无我时,他会厌离身而不喜爱身。这是厌离随观(nibbidanupassana)。厌离随观以及接下来的三种随观并不是另外的观照方法,而是在持续地观照身为无常、苦、无我达到相当程度的时候,这些随观就会生起。
五、他观照身为无常、苦、无我时,不是为了生起贪欲,而是为了远离贪欲。这是离欲随观(viraganupassana)。
六、他以倾向寂灭的心观照身为无常、苦、无我,而不是以倾向生起的心。这是寂灭随观(nirodhanupassana)。
七、他观照身为无常、苦、无我的时候不是藉着执取它,而是藉着舍弃它。这是舍遣随观(patinissagganupassana)。
修行这七种随观的时候,他的观智就能暂时地去除烦恼。怎样去除呢?当他照见身或名色的无常本质时,常想与骄慢就会消失,因为骄慢之所以会生起,乃是由于认为目标是恒常的缘故。当他照见身或名色的苦本质时,乐想与渴爱就会消失。当他照见身或名色的无我本质时,我想与认为有我的邪见就会消失。所以无常、苦、无我随观智能够暂时去除骄慢、渴爱、邪见这些烦恼。当观智成熟时,他就会证悟涅磐。在涅磐中没有名色法,没有无常、苦、我。在涅磐中才有真正的快乐。
解释了‘观身为身’这句经文之后,接着我要解释‘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这一句。‘热诚’(atapi)、‘正知’(sampajana或明觉)、‘正念’(sati)这三项对禅修者非常重要。
‘热诚’就是精进,它能烧毁三界的烦恼。
‘正知’是指正确地、完全地、平等地观照。在这里,‘正确地’意思是确实无误地。‘完全地’意思是从各方面去了解。‘平等地’意思是透过愈来愈高的修行成就而持续进步。
当比丘观照头发、身毛等三十二身分时,那样的观照称为正确的观照。当比丘观照究竟色法时,那样的观照也是正确的观照。但是局部地观照是不够的,必须全面地观照,例如他必须观照内在与外在的三十二身分,从头发顺观到尿,再从尿逆观到头发。为什么呢?因为人们不单只是执着内在的三十二身分而已,也执着外在的三十二身分,所以才会去结婚,彼此强烈地执着。因此内外的三十二身分都必须观照。能够观照内外的三十二身分才能称为完全地从各方面去观照。
再者,还必须有系统地辨识头发等的四界,以便能见到色聚。然后再分析那些色聚,以便能透视到每一身分中的所有种类究竟色法。能如此透视才是完全地从各方面去观照。
‘平等地’观照是指透过愈来愈高的修行成就而持续进步。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前面已经讲解过:只观照色法并不足以证悟涅磐,必须也观照名法。再者,只观照名色法也还不足以证悟涅磐,还必须修行缘起法:观照名色的因以及因与果之间的关系。再者,只观照名色及它们的因也还不足以证悟涅磐,还必须观照名色及其因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以达到一层比一层高的修行成就,直到证悟涅磐。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50
下一句经文是‘以正念观’。‘以正念观’意思是具备取身作为禅修目标的正念。禅修者以正念取得目标之后,再以正知(即智慧)观照它。这是一个要点。举个譬喻来说:假设这里有一块红宝石,你用手将它拿过来,然后用眼睛观看它。这就比喻禅修者先以正念取得目标,然后再以正知来观照那个目标。禅修者先以正念取得色法,然后以正知观照它:这是色法、这是硬、这是地界、这是水界、火界、风界等等。
如果你正在修行安般念,你必须先以正念取得呼吸,再以正知清楚地知道呼吸。记得呼吸不忘失是正念;清楚地知道呼吸是正知(智慧);为了清楚知道呼吸而付出的努力是热诚(精进)。怠惰、迷糊与疏忽的心不能清楚地知道呼吸。因此在你修行的时候,热诚、正知与正念是非常重要的。
同样的道理,在修行四界分别观时,你必须具备正念地观照四界的十二种特相:地界的硬、粗、重、软、滑、轻;水界的流动与黏结;火界的热与冷;风界的支持与推动。明记这些特相不忘失是正念,清楚地知见它们是正知,为了清楚知见它们而付出的努力是热诚。
能够迅速又清楚地从头到脚观照这十二特相,一再重复之后,你应当总观全身的十二特相:犹如正从头顶上向下观全身一样,将全身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当你能观得很纯熟,几乎同时见到十二特相时,就应当将它们分成地、水、火、风四组:见到硬、粗、重、软、滑、轻时就了知它们为‘地’;见到流动与黏结时就了知它们为‘水’;见到热与冷时就了知它们为‘火’;见到支持与推动时就了知它们为‘风’。如此反覆地观照它们为‘地、水、火、风……’。这时候,明记四界不忘失的是正念,清楚地了知四界的是正知,为了清楚了知四界而付出的努力是热诚。因此,无论修行任何禅修业处,热诚、正知与正念都非常重要。
事实上,没有正念就无法观照。没有正念就不能忆念不忘禅修目标,如此又如何能观照‘这是无常’、‘这是苦’、‘这是无我’呢?因此佛陀开示说:‘诸比丘,我说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对于‘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这句话,疏钞解释说:正念用于每个生命(bhava),用于每个懒惰、不平衡的心都是功效卓著的。或者‘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意思是:藉着正念的帮助,其他的觉支才得以开展。因此,在正念的帮助下,正知才能够观照。
在这里,我要简单地解释七觉支。七觉支是:(一)念觉支、(二)择法觉支、(三)精进觉支、(四)喜觉支、(五)轻安觉支、(六)定觉支、(七)舍觉支。除了念觉支之外,其余六觉支可以分成两组: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是一组;轻安、定、舍这三觉支是另一组。念觉支处于中间来平衡这两组。有两种七觉支,即世间七觉支与出世间七觉支。世间七觉支以身、受、心、法作为目标;出世间七觉支则以涅磐作为目标。
现在我要举安般念为例子来解释世间的七觉支。在你修行安般念的时候,七觉支都存在你心中。其中择法觉支所拣择分析的法就是你的呼吸,你应当单纯地觉知呼吸就够了。如果过度地拣择分析,那么你的择法觉支会太强,禅修的进展就会受到影响。例如我们教导说:当你的定力好的时候,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要专注于全息。听了如此的教导之后,如果你去分析呼吸多长才叫做‘长’,多短才叫做‘短’,那时你的择法觉支就太过强了。如此也会使精进觉支与喜觉支过强,因为在分析的时候你付出更多的精进,并且会由于分析而感到欢喜。当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太强的时候,你的定力会减退。这时候念觉支是很重要的。你应当注重、提升与增强轻安、定、舍这三觉支。如何提升它们呢?你应当以正念与正知单纯地只专注於呼吸就够了。如此持续地专注,你的定力就会提升。定力提升时,轻安觉支与舍觉支也会提升。于是轻安、定、舍这三觉支能与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达到平衡,那时你的定力就能持续增强。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51
现在多数禅修者在修行止禅,部份禅修者在修行观禅。修行止禅的时候,定觉支稍微偏强是可以的,因为这时定觉支很重要。但是若定觉支太强而不能与其他觉支保持平衡则是不好的。修行观禅的时候,择法觉支稍微偏强是可以的,因为这时择法觉支很重要。你必须分析、观照色法、名法、因法、果法、无常、苦、无我等。但是若择法觉支太强而不能与其他觉支保持平衡则是不好的。
因此,无论是修行止禅或观禅,正念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念的帮助下,其他觉支才能平衡开展。
注释继续解释说:‘以热诚、正知、正念’这些话的目的是要指出影响禅修者修行进展的因素。
心处在懒惰的状态时,懈怠的障碍就会生起。
心处在不正知的状态时,在选择正确方法与避免错误方法的判断上会出差错。例如在修行安般念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的正知,不能清楚地了知呼吸,那么就不是依循正确的方法在修行安般念了。
心处在没有正念、粗心大意的状态时,无法采取正确的方法及避免错误的方法。例如在修行安般念的时候,如果对专注於呼吸没有很大的兴趣,你可能会忘了专注呼吸,因为你会分心去注意其他的目标,如过去的往事、未来的计划、身体的感觉、外在的声音等等。那时你的正念很弱,为了清楚知道呼吸而作出的努力也很弱,对呼吸的了知也很弱,于是你的心无法采取正确的方法及避免错误的方法。因此在修行的时候,强而有力的热诚、正知与正念是很重要的。
当禅修者不热诚、不正知、不正念时,他的修行就无法成功。因此,请大家要做有热诚、有正知、有正念的禅修者。
指出了修行身念处必须具备的三项因素之后,佛陀接着开示说:‘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指出必须舍弃的两项因素。如果不能舍弃这两种烦恼,你就无法获得高度的定力。
因此在观身为身的时候,你必须培育热诚、正知与正念这三项,而去除贪欲及忧恼这两项。
‘去除’(vineyya)是指用善法来淘汰恶法的训练;或者指经由训练而逐步地排除恶法;或者指藉着禅那来镇伏爱欲。
关于‘对世间’这一句话,在这里,从崩坏之物的意义上来看,身就是世间。
由于在受、心、法方面也都要去除贪欲及忧恼,所以《分别论》(Vibhavga)中谈到:‘五取蕴就是世间。’
贪欲代表感官欲望;忧恼代表嗔恨。由于感官欲望与嗔恨是修行的主要障碍,因此‘去除贪欲及忧恼’意味着去除所有的障碍。
所以,根据佛陀的这段教导,在禅修之时你必须去除所有的障碍。障碍有六种,也称为六盖,即:(一)欲欲盖、(二)嗔恨盖、(三)昏沉睡眠盖(四)掉举追悔盖、(五)怀疑盖、(六)无明盖。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53
由于它们阻碍投生天界或善趣之路及阻碍证得禅那与涅磐之路,所以称它们为盖。根据佛陀所教导的《阿毗达摩藏》,如果一个人临终的时候生起不善的临死速行心(maranasanna javana),那么死亡后他就会堕入四恶道当中的一道,所以这些盖会阻碍投生天界或善趣之路。在禅修的时候,如果你的心中生起任何一盖,例如生起贪欲,想要吃美味的食物,你的定力就会衰退,因而无法证得禅那或证悟涅磐,所以它们会阻碍证得禅那与涅磐之路。
这些盖是心所,它们会阻止未生起的善法生起以及使已经生起的善法不能持久。前五盖是证得禅那的主要障碍,第六盖(无明盖)则是智慧生起的主要障碍。
这六种盖当中包含了八种心所(cetasika),其中有两对心所各算为一盖。《阿毗达摩藏》的注疏解释说:昏沉与睡眠合为一盖,掉举与追悔合为一盖,因为它们各有类似的作用、缘与对治之法。昏沉与睡眠两者都有使名法软弱无力的作用,它们都是缘于懒惰与昏昏欲睡而生起,对治它们之法都是激起精进。掉举与追悔都有导致不宁静的作用,它们都是缘于困扰的念头而生起,对治它们之法都是培育定力。
接着我要举例来说明这六种盖:
(一)欲欲盖:欲欲(对欲乐的欲求)属于贪组。在禅修时,如果你经常希望得到欲乐,你的定力就会衰退。在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名叫优波难陀(Upananda)。他是佛陀的亲戚,而且善于说法,但是他对四种资具有很强的欲求,因此他用尽各种不如法的方式来取得四种资具。《法句经》的注释里讲到他的故事如下:有一次,在雨季即将来临的时候,他来到乡间,停留在某个寺院说法。众沙弥与新受戒比丘很喜欢他说法的方式,就对他说:‘在这里过雨季安居吧,尊者。’优波难陀问说:‘在这里过雨季安居的比丘可以分享到什么物品?’他们回答说:‘一件袈裟。’优波难陀就把自己的拖鞋留在那寺院,然后走到下一个寺院。到了那里,他又问同一个问题:‘在这里安居的比丘可以分享到什么物品?’他们回答说:‘两件袈裟。’于是他将自己的拐杖留在那里。然后他走到第三个寺院,再问同样的问题:‘在此安居的比丘可以分享到什么?’他们回答说:‘三件袈裟。’他就把自己的水壶留在那里。
然后他来到第四个寺院,又问同样的问题:‘这里可以分享到什么?’他们回答说:‘四件袈裟。’优波难陀说:‘很好,我就留在这里过雨季安居。’他在那个寺院住下来,并且为住在那里的比丘及居士说法。由于他说得很好,因此他们供养他很多衣物与袈裟。安居结束之后,他传达讯息给之前他去过的那些寺院说:‘我把我的用品留在那里了,因此我也应该拥有在那里安居所能分享到的所有物品。请将那些物品送来给我。’他收到所有的物品之后,将它们装在一辆车里,继续游行。
在某个寺院里,有两位新比丘得到两件袈裟及一条毯子。他们无法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分配法,为了解决这件事而在路旁争议起来,彼此说:‘两件袈裟归你所有,毯子则归我所有。’当他们看到优波难陀来到时,就说:‘尊者,请您作个公平的分配法,给予我们适当的安排吧!’优波难陀说:‘你们服从我的决定吗?’那两位比丘说:‘是的,我们服从您的决定。’‘很好。’优波难陀就将两件袈裟分给那两位比丘,然后对他们说:‘这条毯子只应该给我这位说法者用。’说完,就把那条昂贵的毯子披在肩膀上走了。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56
那两位比丘感到很厌恶与失望,就来见佛陀,并且报告事情的经过。佛陀说:‘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拿走你们的东西而让你们厌恶与失望,他在过去生中也做过同样的事情。’接着佛陀讲述说:在很久以前,有两只水獭名叫阿努底拉加里及甘比拉加里。它们抓到一大条红鳟鱼,因而争吵起来,彼此说:‘鱼头应该归我所有,你可以取得鱼尾。’在它们无法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分配法时,看见一只胡狼,就请求胡狼为它们作决定说:‘胡狼叔叔,请依照您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分配这条鱼并且作个判决吧!’胡狼说:‘我被国王指派为法官,每次必须坐在法庭里判案好几个小时。我出来这里走走只是为了伸展肢体而已。现在我没有时间办这样的事情。’‘不要这么说,胡狼叔叔,作个分配与判决吧!’‘你们都服从我的决定吗?’‘是的,胡狼叔叔,我们都服从您的决定。’‘很好。’胡狼就切下鱼头,放在一边,然后切下鱼尾,放在另一边。如此做了之后,它告诉它们:‘朋友们,你们之中沿着岸上跑的(即阿努底拉加里)应该取得鱼尾;沿着深水跑的(即甘比拉加里)应该取得鱼头;至于这中间鱼身的部份则应该归我所有,因为我是法官。’为了让它们将这件事看得更清楚,它说出下列的偈子:
阿努底拉加里应取鱼尾,
甘比拉加里应取得鱼头,
至于这中间鱼身的部份,
它应当归属于法官所有。
说完这首偈子之后,胡狼就拿起中间的鱼身部份走了。至于那两只水獭,心中充满厌恶与失望,站在那里看着胡狼离去。
佛陀讲完过去生的这个故事之后,说:‘就是如此,在很久以前优波难陀就曾经使你们充满厌恶与失望了。’
因此,优波难陀在过去生中就已经很贪婪了。由于这个坏习惯,他无法安心修行。即使听闻佛陀说过许多的法,他也无法证得任何禅那或证悟涅磐。
所以在你修行的时候,知足是很重要的。佛陀开示说:"santutthi paramam dhanam"──‘知足是最上等的财富。’如果你不知足,抱怨说:‘今天的食物不好,我不喜欢吃。’而心中期望符合自己胃口的其他食物,那就会有障碍,你的定力会衰退,你将成为第二个优波难陀。所以在禅修当中不要有任何抱怨。譬如你穿着一双皮鞋,那么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你的脚都被皮鞋保护着,就像全世界都被皮鞋所覆盖一样。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能知足的话,那么无论接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你都会觉得满意,不会有所抱怨,如此你的禅修就能步步提升。
与欲欲同样属于贪组的另一项障碍是骄慢。骄慢也是证得禅那与证悟涅磐的大障碍。在佛陀时代有五百个很聪明的婆罗门,他们能够精通三部吠陀(veda)。由于无法在吠陀中找到任何实质,所以他们来到佛教中出家为比丘,并且研究三藏。由于他们的智慧很高,所以很容易地就能背诵三藏,于是他们心里想:‘佛陀的法对我们而言是很简单的,他所教的我们全部能够背诵,一点也不困难。’因此他们很骄傲,对佛陀没有恭敬心。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5:58
有一天,佛陀观察到虽然这五百位比丘有足够的波罗蜜,能够在那一生证悟阿罗汉果,但是如果不能去除骄慢的话,他们就无法证果。为什么呢?因为骄慢的心是刚硬的,无法证得深度的定力与观智。是故佛陀要去除他们的骄慢。
佛陀如何去除他们的骄慢呢?佛陀为他们开示《根本方便经》(Mulapariyaya Sutta)。在那部经中,佛陀详细地解释四种人。第一种人是凡夫,他们将四界的每一界看成‘这是我’,‘这是我的’或‘这是我的自我’。举例而言,有些禅修者抱怨说:‘禅师,我的背部僵硬。’那时候他们就是将硬看成‘这是我的。’不是吗?硬是地界的特相。就像这样,凡夫心存渴爱(tanha)而将地界看成‘这是我的’。有些人会想:‘我是一个很强硬的人。’他们就是心存骄慢(mana)而将地界看成是‘我’。有些人会认为硬是属于‘自我’的一部份,他们就是心存邪见而将地界看成‘这是我的自我。’如此,凡夫以渴爱、骄慢与邪见的心态来看待四界。
接着佛陀教导初果须陀洹(sotapanna入流)、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一来)及三果阿那含(anagami不还)这三类有学圣者(sekha)的见解。他们也同样看到四界。尽管他们还没有完全去除对四界及其他名色法的执着,但是他们不会将这些法认定为‘这是我的’,‘这是我’或‘这是我的自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能够有系统地修行止禅与观禅,照见与分析色聚,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而且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所以他们对名色法的执着很轻微,没有‘这是我的色法’、‘这是我的名法’这一切邪见。然而他们只有在修禅的时候才会见到名色法为无常、苦与无我;不修禅的时候他们还是见到男人、女人、父亲、母亲等概念法。所以他们只能部份地灭除烦恼而已。
接着佛陀开示阿罗汉的正见。无论是否在禅修当中,阿罗汉一直都见到名色法为无常、苦、无我。他们只有在对概念法修行或注意概念法的时候,才会见到概念法。例如当他们修行地遍、水遍、火遍等的时候,才会见到地遍等这些概念法。当他们去注意人等概念法的时候,才会知道:‘这是阿难尊者、这是舍利弗尊者等等’。
然后佛陀解释正等正觉佛陀的正见。佛陀也是一直见到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但是阿罗汉的正见与佛陀的正见不同。阿罗汉只能见到部份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只有佛陀才能完全地见到它们的这三项本质。举例而言,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数不尽的色聚,这些色聚极端快速地在生灭,即使是阿罗汉也不可能分析所有的色聚,只能分析到部份的色聚而已。观照外在世界不可计数的色聚时也是同样的情况。然而,佛陀能够完全地分析一万亿个世间系里所有的色聚,毫无遗漏。
接着佛陀详细地解释三十一界里每一界的情况。当佛陀如此说法的时候,那五百位比丘无法理解佛陀所说的法。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具有理论性的智慧而已,没有实修的智慧,所以无法听懂。那时候,他们的骄慢渐渐减弱下去。骄慢减弱之后,佛陀教导他们禅修的法门。他们能够精勤修行,证得禅那。以禅那作为基础,他们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然后观照名色及其因为无常、苦、无我。当他们证悟阿罗汉果的观智将要成熟时,在毗舍离的遮波罗塔(capalacetiya),佛陀教导他们另一部简短的经──《上智经》(Abhibba Sutta)。说完那部经时,那些比丘都证悟了阿罗汉果。在此举出那部经中的部份经文如下:‘诸比丘,唯有以亲证的智慧了知之后我才说法;我不曾在尚未以亲证的智慧了知之前说法。我只说有个别因缘的法;我不曾说无因缘的法。’所以大家应当恭敬佛陀所说的法,因为佛陀只有在以亲证的智慧了知之后才说出这些法。佛陀如此敦促那五百个比丘要相信法。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在尚未去除骄慢之前,他们无法证悟涅磐;唯有在去除骄慢之后,他们才能以恭敬心精进地修行,并且能证悟涅磐。因此大家也应当去除骄慢,以恭敬心精进地修行。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6:00
(二)嗔恨盖:禅修的时候,如果不能降伏内心的嗔恨或恶意,你就无法培育定力。对佛陀有很强嗔心的阿拉瓦加夜叉(Alavaka yakkha)就是很好的例子。
有一天傍晚,当阿拉瓦加参加在雪山举行的夜叉聚会时,佛陀来到阿拉威(Alavi),坐在阿拉瓦加夜叉的宫殿里。当阿拉瓦加接到他的守门者及两个夜叉朋友的通知,知道佛陀正坐在他的宫殿里时,他非常生气。他回到宫殿,并且用九种武器攻击佛陀,但是全部都无效。然后他率领由四个师组成的可怕军团,掺杂着手持武器的各种鬼怪,花了半个夜晚的时间去惊吓佛陀。如此做无法惊吓佛陀之后,他心里想:‘我要投掷无敌的白神衣这项武器。’据说,如果阿拉瓦加夜叉暴怒而将他的白神衣投掷到天空的话,就会有十二年的旱灾发生。如果白神衣被投掷到地上,所有的树木、植物与其他物品都会干枯,并且会有十二年的时间大地空无植物。如果白神衣被投入海洋,所有的海水会像热锅里的水滴那般地干掉。如果白神衣被投在像须弥山那样的高山,那高山就会倒塌、裂成碎片。
于是阿拉瓦加绕着佛陀飞升,越飞越高,然后将他的白神衣投向佛陀。白神衣在天空中发出雷震一般的可怕响声,四处放射烟雾与火焰,向着佛陀飞来。但是当它飞到接近佛陀的时候,却变成了一块擦脚布,掉落在佛陀的脚上。
看到这一幕时,阿拉瓦加夜叉变得软弱无力,他感到自己完全失去了骄傲,就像犄角已经折断的牛或毒牙已被拔除的眼镜蛇一样。他心里想:‘为什么白神衣会无效呢?’然后他猜想:‘一定是因为沙门乔达摩安住于慈心的缘故。现在我要用令人厌烦的言语来使他丧失慈心。’所以他说:‘沙门,出去!’佛陀和蔼地回答说:‘好的,朋友阿拉瓦加。’并且照着他的命令而走到宫殿外面去。那时阿拉瓦加心里想:‘原来沙门乔达摩这样听话,我只下了一次命令他就出去了。我却无缘无故地跟他斗了整个晚上。’如此想了之后,阿拉瓦加的心开始软化。为了再试验佛陀,他再次对佛陀说:‘进来,沙门!’佛陀再次和蔼地回答说:‘好的,朋友阿拉瓦加。’而走进了宫殿。
如此,阿拉瓦加要佛陀走出与走进宫殿,反覆下命令三次,佛陀都照着做了。于是阿拉瓦加心里想:‘我要让他整夜疲累,然后抓住他的双脚,将他丢到恒河对岸去。’所以他第四次命令佛陀说:‘出去,沙门!’佛陀知道阿拉瓦加内心的计划,因此回答说:‘我知道你心里的邪恶计划,所以我不出去了。你要怎么做就尽管做吧。’
那时夜叉心里想:‘现在我要问沙门乔达摩一些问题。如果他不能给我满意的答案,我就要使他疯狂,挖出他的心脏,抓住他的双脚而将他丢到恒河对岸去。’因此他对佛陀说:‘沙门,我要问你几个问题。如果你不回答我,我就要使你疯狂,或挖出你的心脏,或抓住你的双脚而将你丢过恒河。’佛陀说:‘朋友,在这个包括诸天、诸魔、诸梵天的世间,在包括诸沙门与婆罗门、诸天与人的众生中,我见不到有任何人能使我疯狂,或挖出我的心脏,或抓住我的双脚而将我丢过恒河。不过,你尽管问吧。’于是阿拉瓦加夜叉以偈问佛陀说:
世间人最好的财富是什么?
善修行什么能够带来快乐?
各种味中最甜蜜的是什么?
如何生活可称最好的生活?
佛陀回答说:
信是世间人最好的财富。
善修行正道能带来快乐。
诸味中最甜蜜的是真理。
以智而活可称最佳生活。
阿拉瓦加再问说:
如何渡洪流?如何渡海洋?
如何越灾殃?如何得净化?
佛陀回答说:
以信渡洪流。警惕渡海洋。
精进越灾殃。以智得净化。
听完佛陀的回答之后,阿拉瓦加证悟了须陀洹果。
如此,即使阿拉瓦加具足了只听闻佛法就能证悟圣果的充分波罗蜜,然而只要他的嗔恨还未消除,他就还不能证果。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要善巧地使他的心软化的缘故。在去除对佛陀的嗔心并且以恭敬心听闻佛法之后,他证得了初果须陀洹。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6:01
(三)昏沉睡眠盖:当你在禅坐当中感到昏昏欲睡时,你能保持专注吗?不能。这是很大的障碍。你必须藉着注视光明、按摩眼、耳、肢体等方法来去除昏沉与睡眠。
(四)掉举追悔盖:这也是很强的障碍。修行安般念的时候,如果掉举与追悔很厉害的话,你应当用数息的方法来对治。除了呼吸以外,不要去注意其他的目标。你应当停止胡思乱想、停止言谈、停止在内心与自己争吵。
(五)怀疑盖:禅修的时候,你必须对佛陀、佛法及已经证悟圣果的比丘僧团有够强的信心。如果你的信心够强,那么怀疑就会消失无踪。修行安般念的时候,你必须深信修行安般念能够使你证得禅那,不要有任何怀疑。如果你心里想:‘我恐怕不能证得禅那吧!’这样的怀疑将是培育定力的大障碍。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够强的波罗蜜能够证得禅那,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投生于梵天界无数次,尤其是在劫末,世界即将被火灾、水灾或风灾毁灭的时候。那时欲界的众生都培育定力,证得禅那,然后投生到梵天界去。生到梵天界之后,他们还是继续修行禅定。因此大家应当对禅修法门及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
(六)无明盖:当你修行到能照见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时,你的观智能够暂时去除无明盖。当你修行到证悟阿罗汉果时,无明盖就会完全地消失。
在本经中,佛陀以去除贪欲及忧恼来代表去除所有的障碍。去除贪欲的同时,也去除了对身体乐受的陶醉、对身的取乐及认为身是常、乐、我、净的错误见解。去除忧恼的同时,也去除了对身体苦受的不满、对修行身念处的不欢喜及不想面对身体无常、苦、无我、不净这些真实本质的心态。
去除贪欲及忧恼显示出禅修的力量与善巧。当比丘能够清楚地观照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并且能观照究竟色法为无常、苦、无我与不净的时候,这些修行将能使他舍离对身体乐受的陶醉以及对身体苦受的不满,并且使他远离对身的取乐而乐于修行身念处。由于他能够以观智清楚地见到现象的真实本质,所以他的心不会被假象所蒙蔽,而能够面对真实本质。因此这些修行方法能够产生禅修的力量。而禅修的善巧就是使自己能够致力于修行的技巧。
关于‘比丘以热诚、正知、正念安住于观身为身’等这一段经文的另一种解释法如下:‘观’是指禅修的法门。‘安住’是指持续地守护着禅修的目标。在这里,禅修的目标就是身。
‘以热诚’等这一句乃是藉着热诚来说明正精进(sammappadhana正勤);藉著「正念’与‘正知’来说明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保持修行或守护禅修目标的方法。或者藉著「正念’来说明修行身念处所得到的定力,藉著「正知’来说明修行所得到的智慧,藉著「去除贪欲及忧恼’来说明修行所得到的成果。
疏钞解释说:藉着正念与正知来说明适合于一切情况的修行方法,因为透过这两种素质的力量,禅修者得以守护禅修的目标以及保持不间断的如理作意。
例如在修行安般念的时候,大家应该以清明有力的正念,经常对呼吸明记不忘,并且以正知来了知呼吸。如果能在一切的姿势里都持续地如此修行,你就能守护你的禅修目标以及你自己的心。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6:04
再者,关于正念与正知这两种素质,注解《殊胜义注》(Atthasalini)的《根本复注》(Mulatika)中谈到:‘对于致力于修行任何一种禅修法门的人,在一切时刻里,这两种素质都能帮助他们去除障碍,提升内在的涵养。’
什么是‘内在的涵养’呢?它的意思是去除所有的烦恼:"cittam dantam sukha vaham"──‘已被降伏的心能带来安乐。’免离烦恼的心能够引导人达到涅磐。
注释继续解释‘他安住于观受为受……观心为心……观法为法……’这一段。在这里,重复使用‘受’、‘心’、‘法’等字的理由可以依照上述身念处里重复使用‘身’字的理由来理解。
有三种‘受’,即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舍受)。可能有人会问说:‘应当如何观照受呢?’应当观乐受是苦,因为事实上它们是苦的;应当观苦受如刺,因为它们会带来困扰;应当观不苦不乐受为无常,因为它们不能自主、不能独立等等。
因此佛陀说:
能观乐受为苦,及观苦受如刺,
离苦乐之中和,能观为无常者,
必能如实了知,及寂然地行道。
(相应部.iv.第207页.P.T.S.版)
疏钞解释说:‘能观乐受为苦’意思是能以智慧之眼见到乐受变易的本质,意即它们一生起后就立刻坏灭,因此乐受是苦。‘及观苦受如刺’意思是能见到苦受带来损害、刺穿入骨、以及难以驱除。‘中和’是指不苦不乐受是宁静的,因为它不像苦受与乐受那样粗显以及它具有安和的本质。
这三种受都是无常的,因为它们生起之后立刻坏灭。它们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而且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能够如此观照的人就能如实了知、寂然行道。
再者,应当观照一切的受都是苦,因为世尊曾经说:‘凡所有受皆是苦。’因为所有的受都受到不断生灭的逼迫。
也应当依照《中部?小方等经》(Cula Vedalla Sutta, Majjhima Nikaya)中法施(Dhammadinna)阿罗汉比丘尼对她以前的丈夫毗舍佉(Visakha)所说的话来解释:‘贤友毗舍佉,乐受存在的时候是乐的,转变的时候是苦的。苦受存在的时候是苦的,转变的时候是乐的。知道不苦不乐受存在的时候是乐的,不知道它存在的时候是苦的。’
对于受,也应当依照前面说过的无常等七种随观来观照:
一、无常随观:应当观照受是无常的,而不是常的,因为受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
二、苦随观:应当观照受是苦的,而不是乐的,因为它受到不断生灭的逼迫。
三、无我随观:应当观照受是无我的,而不是我,因为在受当中没有恒常的实体存在。
四、厌离随观:观照受为无常、苦、无我达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你就会厌离受,而不会喜爱受,这称为厌离随观。
五、离欲随观:一再地观照受为无常、苦、无我就能暂时舍离对受的贪欲,这称为离欲随观。
六、寂灭随观:观照受为无常、苦、无我达到相当的程度时,就能暂时去除烦恼,这称为寂灭随观。
七、舍遣随观:如此观照能使你舍弃受,而不执取受,并且使你的心倾向于涅磐,这称为舍遣随观。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6:05
对于心,也应当依照无常、苦、无我等七种随观来观照,依照所缘(arammana)、增上(adhipati)、俱生(sahajata)、地(bhumi)、业(kamma)、果(vipaka)唯作(kiriya)及其他(adi)这些分类法来观照,以及依照本经后面会谈到的有贪欲的心等方式来观照。
心与法都必须缘取所缘(即目标)才能生起,例如缘取颜色作为所缘之后,眼门心路过程中的心与法才能生起。因此你可以依照所缘来观照心与法。如果想观照眼门心路过程(cakkhudvara-vithi),首先你必须照见眼净色及有分心。眼净色是眼门,有分心是意门。能够同时照见这两门之后,再注意一群色聚的颜色(所缘)。当那颜色同时撞击这两门的时候,眼门心路过程就会生起。那时你就能观照眼门心路过程的名法为无常、苦、无我。眼门心路过程每一个心识刹那中的识就是心,与识同时生起的心所就是法,因此你就能同时修行心念处与法念处。修行到名业处的时候,你就能清楚地如此照见。在本经中,当我们讲到心念处与法念处的时候会再加以解释。
对于法,必须依照触等自相(salakkhana)、无常等共相(samabba lakkhana)以及空法(subbata dhamma)──即无我的本质──来观照,也必须依照无常、苦、无我等七种随观以及本经将谈到的那些存在、那些不存在等分类法来观照。
如果在禅修者的身这个世间里贪欲及忧恼已经被根除的话,那么在他的受、心、法的世间里贪欲及忧恼也同样已被根除。这是就出世间圣道灭除烦恼的情况而说的。
再者,已经依照不同类型的人、不同的念处来解释烦恼的根除。或者可以这样理解:如此解释表示在某一个目标中根除烦恼意味着在其余目标中也根除了烦恼。
疏钞解释说:因此不适合再度谈论烦恼的根除,因为当烦恼被根除时,它们并不是分别地在各各目标中被根除。例如,并不是先根除了属于身的烦恼,然后才逐一地根除属于受、心等的烦恼,而是当烦恼在一个目标中被根除时,在其他所有目标中的烦恼也全部都被根除。这是由于出世间圣道的力量所致。
只有那些可能在未来生起的烦恼才能在证悟圣道时被根除,至于过去的烦恼及现在正在生起的烦恼,它们是无法被去除的。圣道使烦恼的原因枯竭而根除烦恼。被如此根除的烦恼是潜伏性的烦恼(anusaya随眠烦恼)。虽然疏钞上说这些是未来的烦恼,事实上它们未必真的是未来的烦恼,因为真正未来的烦恼必须肯定会在未来的时候以生、住、灭的状态出现。然而这些潜伏性的烦恼只是有生起的可能性而已,未必真的会生起。如果圣道没有生起的话,它们就还有可能在未来生起;如果圣道生起的话,圣道会灭除它们,使它们无法生起,因此称它们为潜伏性的烦恼。
在道心生起的那一刹那,根除一个目标中的烦恼事实上就是根除了所有目标中的烦恼。精确地说,烦恼是被圣道(ariyamagga)所灭除的。这就是出世间圣道的力量。
再稍加解释如下:如果你已经能观照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当你正在观照名法或色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时,你可能会证悟涅磐。如果你在观照色法为无我的时候证悟涅磐,那时你的圣道不只灭除了会依靠色法而生起的烦恼,同时也灭除了会依靠名法而生起的烦恼。同样的道理,如果你在观照受为无常、苦或无我的时候证悟涅磐,那时你的圣道不只灭除了会依靠受而生起的烦恼,同时也灭除了会依靠身、心、法而生起的烦恼。观照心或法为无常、苦或无我而证悟涅磐的情况可以同理类推。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6:07
某一个人根除烦恼的方式未必与另一个人的方式相同。提到不同类型的人是为了指出观照不同的目标而有不同的根除烦恼之法。
上面所说的是出世间圣道根除烦恼的情况,接着我要解释世间圣道去除烦恼的力量。世间圣道只能暂时去除烦恼而已,还不能彻底地根除烦恼。可以藉着持守戒律及修行禅定而暂时去除烦恼,因为戒行与禅定能够暂时削弱烦恼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它们现在不生起,它们却仍然潜藏在名色相续流当中。一旦因缘条件和合,它们就会生起。
举个譬喻来说明:假设这里有一棵尚未结果的芒果树,尽管现在树上还没有芒果,但是将来有一天它会生出芒果。我们可以说芒果树有生出芒果的潜在能力。同样地,你的名色相续流就好比是芒果树,潜伏性的烦恼就好比是生出芒果的潜在能力,未来的烦恼就好比是芒果。虽然现在这些潜伏性烦恼还没有以生、住、灭的形态显现出来,但是只要它们还没有被圣道灭除,未来它们仍然可能会由于对各种目标的不如理作意(ayonisomanasikara)而生起。
藉着世间修行而在身方面暂时降伏的烦恼,在受等其他方面并不被降伏。即使有时候,当贪欲及忧恼在身的方面被降伏,而且也没有在受、心等其他方面生起,我们仍然不应该说:由于禅修有效地去除它们,所以在其他目标中已经没有了贪欲及忧恼。因此在受、心等其他目标中再度谈到去除贪欲及忧恼是可以的。基于这个理由,佛陀在谈到每一种念处的时候都会再度提到‘去除对世间的贪欲及忧恼’。由此可知,世间八圣道分不像出世间八圣道分那样有力。这两种八圣道分的力量相差悬殊。
身念处(kayanupassana)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6:10
上面所说的是《大念处经》的总说部份,接着我要详细地讲解身念处的修行方法。首先要谈到安般念。
甲、安般念(anapanasati呼吸息;入出息念)
‘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身为身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地,盘腿而坐,保持身体正直,安立正念在自己面前(的呼吸)。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就像善巧的车床师或他的学徒,当他做长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长弯。”当他做短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短弯。”同样地,当比丘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这是佛陀就安般念修行方法所作的开示。这段开示主要是教导证得禅那的方法。经文中‘在此’这两个字是指在佛陀的教法中。这两个字排除了佛教以外的宗教,因为其他宗教不像佛教这样彻底地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这样的方法只能在佛教里找到。经上也说:‘在此有(真实的)沙门;其他教法里没有沙门。’
‘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空地’这句经文显示禅修者培育正念的适当处所。
一般而言,在尚未开始修行之前禅修者的心已经长时间住在声色等欲乐目标,不喜欢进入禅修的道路,因为他的心不习惯活在没有欲乐的环境里,就像用野生的小牛来拉车一样,它会跑到道路之外去。之前,他的心时常接触及取乐于各种欲乐目标,例如好看的电影、悦耳的音乐、美味的食物及快乐的社会生活。但现在并没有电影、音乐等来取悦他的眼睛、耳朵等,因此他的心有如一只被人从水中拿出来放在干燥地面上的鱼,痛苦地乱跳及渴望回去水中。呼吸对他那渴望欲乐的心来说,就有如干燥的地面一般,实在太枯燥无味了。于是在禅坐时他不专注于气息,反而将大部份时间用于回顾过去所享受的欲乐,或想像未来将获得的欲乐。然而,这只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无助于心的培育。
为了克服这坏习惯,他必须不断地把散乱的心引导回来,尽量长久地专注於呼吸,以培育专注呼吸的新习惯。这就像牧牛者想驯伏喝野生母牛奶长大的小野牛时所做的事。他带领那头小牛离开母牛,将它绑在一根牢固深埋的柱子上。小牛会跳来跳去,想要逃脱。但是当它发现无法跑掉的时候,就会依靠那根柱子而蹲伏或躺卧。同样地,禅修者想要驯伏长时间喝声色等目标美味饮料的难调之心。他引导心离开声色等目标,进入森林、树下或空地,用正念之绳将心绑在呼吸这个念处目标上。他的心也会跳来跳去,当它得不到长期惯取的目标,并且发现无法挣脱正念之绳而跑掉的时候,最后它会依靠那个目标而以近行定或安止定坐下或躺卧。
因此古代的注释者说:
就像想要驯伏野生小牛的人,
会将它绑在牢固深埋的木桩,
同样地禅修者应将自己的心,
牢牢地绑在其禅修的目标上。
如此,这样的处所适合禅修者。所以说‘这句话显示禅修者培育正念的适当处所。’
如果不远离聚落,则很难成就安般念法门,因为对禅定来说,声音好比是尖刺一样。相反地,在聚落以外的地方,禅修者很容易就能掌握禅修的法门。因此世尊指出适合禅修的处所,而说:‘前往森林、树下或空地’。
佛陀就像一位精通于选择建筑地点的大师,因为他为禅修者指出适合修行的处所。
一个善于选择建筑地点的大师看了一块适合建筑城镇之地,从各方面详细考虑之后,他建议说:‘就在这里建立城镇。’城镇建设完成之后,他受到皇家高度的推崇。同样地,佛陀从各方面详细考虑适合禅修者修行的处所之后,他建议:‘就在这里修行此业处。’当禅修者循序渐进地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他就以这样的话来表达对佛陀的感谢与赞叹:‘世尊确实是无上正觉者。’如此,世尊受到高度的推崇。
比丘好比是豹;像豹一样,比丘独自住在森林里,克服爱欲等障碍,达成目标。
作者: 金刚鱼 时间: 2006-9-23 16:13
正如一头豹王躲藏在森林、草丛、灌木丛或山林里,捕捉水牛、麋鹿、山猪及其他野兽。同样地,比丘致力于禅修,逐一地证悟四道与四果。因此古代的注释者说:
正如豹埋伏山林,捕捉野兽,
正觉者之子亦然,洞察敏锐,
进入于山林之中,精勤修行,
在那里证悟圣果,殊胜至上。
虽然现在大家所住的地方不是森林,也不是树下,而且有许多禅修者住在一起,但是如果你能够不在意其他人的存在,放下一切万缘,而只觉知自己禅修的目标,那么这里对你而言就像是空地一样。更何况大众共修有助于激发精进心,而促使禅修得到更快速的进展。
‘保持身体正直’是指保持背部的每一节脊椎骨端正,节节平正地相接,身直腰正。静坐的时候如果能保持上身正直,就不会有背痛的毛病发生。佛陀建议这样的坐姿,因为这是最稳定与舒服的姿势,有助于保持心平静与提高警觉性。因此对于禅修而言,这是最好的姿势。
‘安立正念在自己面前’是指:将心引导到禅修应当专注的目标,并且将心固定在那里。如果修行安般念,你应当将正念安住在呼吸。如果修行四界分别观,你应当将正念安住在四界(四大)的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