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道次(87)
一、能成熟的灌顶。
清除烦恼惑的道次有四:
能成熟的灌顶、
能解脱之道生圆次第、
坚稳的三昧耶(88)
和究竟的行为。
能成熟的灌顶。譬如在具备水、肥和温度的沃土中,播种生命力健全的种子,便可萌芽。
佛说,同样,因密咒之旨,从资粮道(89)乃至究竟道,灌顶甚为重要。再又,随顺所净基,成就身体的次第是:
胎藏位等为加行等;
出生后沐浴为水灌顶(90);
蓄顶髻是宝瓶灌顶;
耳廓穿孔是飘带灌顶;
模仿动作姿态是金刚铃灌顶;
学习说话是禁戒灌顶;
取名是名号灌顶;
授记为自类(本族)是随许灌顶;
娶妻是秘密灌顶(91);
领纳安乐是智慧灌顶;
四位无心(92)是四种灌顶(93);
被指定为众弟子之导师是大光明灌顶。
以上为所净基。随顺它们施以净治,即世间十自在(94)、出世间的大手印自在,均系金刚阿阇黎的诸种灌顶。
《般若五十万偈经》云:
天下孩子出生时,母亲施以水灌顶;
存留儿童螺顶髻,附会为宝瓶灌顶;
儿童耳廓穿孔洞,人称为宝带灌顶;
儿童说话和颤抖,乃是金刚铃灌顶;
同样命名是灌顶,随许授权是灌顶,
母亲常授诵读课,如是世称七灌顶。
孩子长大把妻娶,世称最上的灌顶;
授给孩子以慧观,使之双手办事情;
方便智慧相交合,领受终极的安乐。
以上相应的果报是:资粮道、加行道(95)、十地、佛地和大光明灌顶等。
《时轮经》云:
“施授七种灌顶,由于其善行,将成七地自在。
再次对不退转(精进者)等授给宝瓶、秘密灌顶,彼将入定地。
若传给智慧灌顶(96),彼即灭除世间怖畏的文殊自在。”
《金刚颅和合续》说:
经历十地十灌顶,因彼之乐而成佛。
如是,菩萨的三种注释和诸续论述甚多,《灌顶仪轨》有详细的表述。此处恐行文冗长,不再赘述。
灌顶的本质是使未成熟者成熟。因此,首先获得灌顶甚为重要。虽然诸种灌顶是道所清净之基石,而着手入道,从领悟身心之义的角度而言,也是道。
二、能解脱的道次。
能解脱的道次有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
1.生起次第(97)。如所说:
“身体安住于正等觉之身的自性,随顺安住,观想本尊。在道位应断除视身体为平庸之身,净治四生(98)。
初学者们应守持心,将内外别时轮(99)合而为一。在成就果报分位,为利济众生,显现众多自在色身,从独雄乃至无量。
总而言之,有多少分别心,就观想同样数量的本尊,其面和手也如此观想。”
达波宝师说:
“修持生起次第,上乘者见谛(现证空性),一般者可得转轮王,差者也可证得天人之果报。”
正如《六法根本》所说:
秘密灌顶等时候,净洁无垢宝鉴上,
巧绘金刚勇识像,恰似显现其影像。
应观想(诸法)既显现却无自性。
2.圆满次第。圆满次第有二:依赖风、脉、明点的不甚深之圆满次第和甚深身大(印)瑜伽(100)。
A.依赖风、脉、明点的不甚深圆满次第,这是主要的。
“圆满”即次第修心的方法。
《作喜续》云:
观想心性即成佛,珍宝自心向外变,
没有众生无佛陀。
圆满清况是,体内脉道自性圆满,七万二千脉圆满于中脉,脉道圆满于明点的自性,全部明点圆满于乐空无二的明点,全部明点圆满于风息,全部风息圆满于智慧风,全部智慧风和八十自性寻思圆满于无二智。
实修圆满次第:
凭借脉实修圆满次第有三:
不依靠脉轮,观想空明人体内三脉具备四种性相。
依靠脉轮。一靠观想脐间梵文字母短
二靠观想脐间和囟门梵文字母短和“”炽降;三靠(原文为:四靠)观想四脐轮的“
”(101)、“
”、“
”、“”等梵文字母升华为五部如来的自性并炽降。
《喜金刚续》云:
脐间燃烧猛厉火,五部如来燃烧起,
眼睛等处亦燃烧,燃烧滴落“
”“
”“ ”。(102)
又说:
“”字燃烧流月液。
以上任何修持均会出现暖、乐、明、无分别的感觉。
在自然的脉道坚守无分别心的肯綮,出现烟等精华。
B.凭借风息有:学习放任风息、学习(观想风息之)颜色和状态、计数(风息)、念诵风金刚咒、修持瓶气和强力功、矫正邪气、修持阴、阳和中性风息、学习住持五种风息(103)。
C.凭借明点有:
依靠自身坚守明点;
依靠他身坚守明点;
(明点)滴落自身和他身;
住持明点、阻止明点、明点遍布等四种。
坚守风、脉、明点的关键,从世俗谛来说,生起暖、乐、空、无分别的感受;从胜义谛来说,暖、乐、空、无分别四者空而无我,如幻一般,远离一切戏论,出现如斯的感受和证悟。
《喜金刚续》云:
无处寻觅的俱生,他人无法来表述,
上师及时给教诲,我由福德方领悟。
3.修持的教诫。关于修持圆满次第的教诫,《父续》叙述的全部教诫为五次第,《母续》传授的全部教诫为四印(104)。
其中五次第是语寂(105)、念诵风金刚咒、心寂(106)、(脐火)炽降、幻身(107)光明双运。
四印是三昧耶印、业印、法印和大印,四印全都包括在具德那若巴六法之中。
所谓的脐轮火包括住持风息、五次第的语寂、脐轮火正行、心寂、四印之中的三昧耶印、修持(脐火)炽降法中的业印。
六法中的幻身包括五次第的幻身、四印中的法印。
六法中的梦幻(108)包括五次第中的双运(109)。
在道位住持心不散逸,是有学(110)双运;而仅仅断除分别心是无学(111)双运,系四印中法印的支分。
六法中的光明包括五次第中的光明和四印中的大印。
往生(112)和中有(113)连接后者,故包括于此。
如是,包括五次第和四印的那若六法为何?
概述六法。《金刚偈句》云:
脐火乐暖猛燃,幻身爱憎自解,
梦境迷乱自消,光明愚痴自净,
往生不修成佛,中阴佛之报身。
关于以上六法,尊者热琼巴(114)说:
“和合贪欲于大乐修脐火,和合嗔恚于光明修幻身,和合愚痴于无分别修光明,是为三种和合。
脐火和合幻身白日修,梦幻和合光明夜晚修,中有和合往生临死修,是为三种和合。
精进者和合脐轮火,懈怠者和合梦幻,短寿者和合往生,是为三种和合。总称九种和合往生。(115)”
关于那若六法,经籍称之为四根本、二支分。
但以四要点表述之,除去所缘要点,下面略述其它三要点(116)。
《经》云:
此处所谓三要点,身体、外境和时位。
1.身体要点。一般说来,身体要点有禅定六法和狮子卧姿(117)。
关于禅定六法,经书说:
再说禅定之六法,宛若珠宝穿成串,
十分笔直和弯曲,大花结子般紧缩,(118)(119)
白莲一般地生长,等至定印捏得紧,(120)(121)
格子似地相交叉。(122)
以上所云对守持脉、风息保持原状,生起暖乐,断灭分别心,神志清醒等有所稗益,故需依此修持。
下行风存在于私处。为了坚守该风和脉道,格子似地交叉脚,肛门如花纥繨似地紧闭。
为了守持脐间的随火风(123)和生起暖乐,挺腹,脐下作等引姿态(124)。
为了把握心间持命风和使风息维持原状,脊椎应如铜钱重叠一样伸直,上半身如狮子一般挺起,双肩应如灵鹫的翅膀一般伸展。
为了把握喉间的上行风,并为断除分别心。颈脖应如孔雀(颈)一般俯曲。
为在“绥杜”等身之四门处把握五种支分风息,并为清醒神志,应舌贴上腭,眼光注视鼻尖。
为把握全身的遍行风,并为使整个身体的要点无误,身姿应具备禅定六法。
《密集》云:
安住静处软垫上,景仰我慢本尊明,
双脚金刚跏趺坐,脊椎端正叠金币,
上身如狮傲岸心气昂,孔雀颈脖一般俯曲观,
双手等引犹如野兽爪,双眼微闭注视鼻子尖。
2.时间要点。它应结合四位。
《经》云:
在此说明简要点,沉睡梦幻等至位、
普通位等共为四。
所有有情的分别心不超越四位。若结合基、道、果三位(125),则是:
所净基四位为所净(126)四种迷惑,能净有四种道次、四印,净治的果报是四身(127)和成就四智(128)。
•在欲念位。八识不受阻塞,各个明净,具备安乐和无分别,无烦恼,却不知所生乐空智是法界智,从而在安乐感受中生起三毒(129)。此迷乱以灵热道净治,并守持业印瑜伽。其果报是成就法界体性智,现见智慧身。
•普通位。不知六识现见各种外境的感受是心本身的光明,现空无别的成所作智,从而加以取舍。此迷乱以幻身道净治,并守持法身印瑜伽。其果报是成就成所作智,现见变化身。
•梦幻位。染污是及分别心浮动,通过脉道,形成梦幻。不知梦幻是自心,自心是平等性智(130)和妙观察智(131),却爱恋于他(自己以外的他)。此迷乱以有关梦幻的教诫净治,以变化智印瑜伽坚守之。其果报是成就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现见受用身。
•沉睡位。六识不明净,集中于阿赖耶识。虽然光明是大圆镜智,却被俱生无明覆蔽。此迷乱以光明道净治,并以身大印瑜伽坚守之。其果报是成就大圆镜智,现见法身。
3.外境要点。
《经》云:
外境要点分为二:应知身外和体内,
身外显现白和红,体内脉轮有四种。
所以,体外显现之六尘(132)为幻身之境,体内猛厉火与脉轮为同一,即收敛普通的显现后,以猛厉火坚守脐间幻化脐轮。
在欲念位,脐火炽降后,守持(大乐菩提)于顶间脉轮,据说是为外境。
在梦幻位,守持(大乐菩提)于喉间脉轮。
在沉睡位,守持(大乐菩提)于心间脉轮。因此,也称四脉轮为境。
4.所缘要点有四:未守持者守持之、守持者坚守之、坚守者使之发挥效益、保存固有的自性。它们均来自实修。
•以上四点的认定。首先,脐间火有三:
实物脐火、
体内本尊脐火
和守持秘密风息的脐火。
实物脐火和体内本尊脐火易于理解,略而不述。守持秘密风息的脐火有四:
凭依明点的脐火、
凭依他身的贪欲脐火、
凭依自身为所缘的脐火和凭依空性的智慧脐火。
四种脐火合修,遂感受乐明空智,同于五次第中的心寂要点,在修证无明的明增得相(133)后,可证得智慧的明增胜解(134)。
此又分作二:
第一、所断(135)无明的明增得相,由四缘(136)生起的五根识叫做显境和明相。
继而,神志向境扩展,叫做明增胜解。神志敛入境时乃是明得胜解(137)。
明相、明增胜解和明得胜解三者叫做空、极空和大空。
无分别经常凭依三明生出分别心等八十自性的明相。这是应断除的。
第二、对治亦即智慧明增得相是,修持命力和能取(心)后,由于同业印(138)合修,明点移动,生起乐空智的感受有大中小三种:
首先,由能所二取的分别心生起空的乐空微细感受,叫做明相智慧。此时,断灭了由嗔恚变化而有的三种分别心。
其次,生起能所二取的分别极空的中等乐空感受,叫做明增胜解智。此时,断灭由贪欲变化而来的十种分别心。
再者,能所二取的分别心极为大乐,生起乐空大感受,叫做明得胜解智。此时,断灭由愚痴变化而来的七种分别心。
以上三智叫做证悟空、极空和大空。它们远离能所二取的八十种分别心,叫做心寂。是为以智为喻。
紧随其后,明点坚稳不移,在心中生起离戏的乐空感受,是为真实智慧,即现见心性光明。
脐火暖乐自燃介绍完毕。
•幻身爱憎自解,关键的诀窍有四:
以幻身为喻,镜中的影像;
真情幻身,自己的五蕴;
幻身的自性,显现却无自性;修习幻身的意义,是为守持梦幻和明乐双运的证悟。
•梦境迷乱自消,关键的诀窍有四:
以梦境为喻,梦的感受;
真实普通梦境的感受,显现为梦境无自性;
修习梦境的目的在于中有不受生即能证得双运之身。
•光明,愚痴自消,关键诀窍布四:以光明为喻;
凭依慧的本智;领悟真实光明后,隐没于光明时,光明的自性明而无分别;
修习光明的目的在于中阴身时通达光明,不在世间结胎,不投生为别的。
•不修往生,即身成佛。其关键诀窍有四:
以往生为喻;有架子;
真实的往生系决定的往生;
往生的自性是转依成佛,修习往生的目的是断灭身语意迷乱之轮。
中阴,佛之报身。证得幻身和光明无二双运之身后,利济众生。若知现见是幻象,则知梦幻是幻境,中阴是幻境,遂通达光明。
守持之,则趋转双运之身。修持那若巴尊者三幻象相续的此教诫,甚为重要。
六法的四根本诀窍消除四位的迷乱,借以证悟四身。
若即身未证得果报,临终时修持往生和中有教诫亦能证得果报。
因此,六法中脐火是道的核心,幻身是道的奥援,梦幻是道的制衡(度衡),光明是道的本质,往生和中阴是道的媒介。
2.详说道之核心脐间火。道之核心脐间火甚为重要,应稍加详述,分为三点:
守持心于脐火;若未守持,约束的办法;标志和功德之出现。
①守持心于脐火有四:
未守持者守持之;
已守持者坚守之;
坚守者发挥效益;
保持固有的自性。
•未守持心者守持之,即净治风、脉、明点。
其原因是,六界俱全的人身之内因凭依地、水、火、风、空,又凭依外缘无明、行蕴(139)、识的习气,从而成就大果是人身。
人身是蕴、界、处、风、脉、明点的主体,最终具有牙、指、汗毛。
因此,人身凭依大种,大种凭依七万二千脉道,脉道凭依命脉之风,风凭依意和明点。
故脉若不清净,则风息不清净;风息若不清净,则不能守持明点,不守持明点使之不遗,则智不清净。
若脉清净,则能守持风息;
能守持风息,则能不遗精;
能不遗精,则在心中生起俱生智。
所以守持风、脉、明点的要点甚为重要。
《密集》云:
脉道依存人体内,脉道内住菩提心。
菩提心融化以后,燃起乐空智慧轮。
是故汇集菩提心,珍惜脐间猛厉火。
守持风、脉、明点的关键有四次第:
隐藏脉道于须弥山之侧、
隐藏风息于如意树、
隐藏明点于秘密坛城、
隐藏心于无生界。
•隐藏脉道于须弥山之侧,分作两点:领会意义和修持。
领会意义。依止之脉如纷乱的发缕遍布体内,计其数有七万二千。所观想的四脉轮有脉道一百二十九,主要脉道是血脉、精脉和遍动脉(中脉)(140)。
修持。隐藏脉道于须弥山之侧,实际是人体具备禅定六法,净治体内空明如吹薄膜似的空朗后,若身体正中端直,三条主脉宛若空房子的柱子。
又,心中朗然观想中脉从梵净穴至私处,右为血脉,左为精脉,下窍在阴毛边沿部位。
在脐下四指处三脉会合,同中脉合一,其粗细若麦秸、若竹签。若说颜色,据说应观想为右红、左白、中蓝,或随意观想。
它们具有白、直、空、明四种性相。在未守持心之前应作如是净治(观想)。
血脉、精脉是能取脉、所取脉,使生死连绵。中脉是涅槃脉,增长无分别智。
观想血脉、精脉进入中脉的要点是眼球不转动,睫毛不闪动,凝目直视,甚为重要。
《密集》云:
如是左右两下端,插入中脉功德是,
滋养风脉中脉风,插入中脉大印显。
同样风入中脉时,寻思自天智慧显,
所以命脉中脉是,无分别法界智脉。
•隐藏风息于如意树。隐藏风息于如意树,分作两点:领会意义和修持。
领会意义。人体有五根本风和五支分风,等等。
风息在体内生、入、住同呼吸同存,一昼夜流行二万一千六百次。
另外,智风(141)流行六百七十五次。十二合时的每次转气,风息流动一千八百次,
其中智风流动五十六又四分之一次。每次小转气(142),风息流动三百六十次。
另外,智风流动十一又十分之一次。业风全是有寻思的风息。
因此住持气息,使之进入中脉,并停止流动,则转变为智风。
若经常使风息流入中脉,三年零三天即可成佛。此在《观音时轮经》有载,甚为重要。
修持。隐藏风息于如意树,实际上它具备吸气、鼓气、消气和射箭似地射气,叫做具足四性相。
首先多次舒息,观想消除全部疾病和罪障。
接着,闭口由两只鼻孔小声徐缓适度深吸气,叫做压抑体内上部三分之一的风息,将它们压至脐间。
鼓气是上引体内下部的全部气息,上下气息相会,鼓胀脐间,进入中脉,不流动。
消气,在我宗是观想气息从毛孔渗透出去,这就是宝瓶气的运气。
射箭似地射气,有时是观想气息从梵净穴青烟般地直冒,多次观想,遂与往生法雷同,不宜多做。
练宝瓶气至头疼为止。再多练,就会出现死亡之怖畏。继之,引导气息下降,并呼气,安住于静虑。
关于练宝瓶气的量,若能鼓气一个合时、三个合时、六个合时,是为小中大之量。
•隐藏明点于秘密坛城有二点:领会意义和修持。
领会意义。一般说来,明点有三类:
一是具备不变化特点的明点,它有住于基位三种明智,以空为体,明为其用,悲悯无碍,作为三身而有;
二、离戏大乐明点的真情是,凭借净治实物明点,亲证乐空无二的俱生智;
三、五界实物明点虽有排出体外的明点(精液)七十二万(滴),其中的精华却是从父亲得来的月(液)菩提心存在于顶间;
从母亲得来的日(液)菩提心存在于脐间,以二者守持穴窍,即能证语离戏大乐,亦即原始智,故应守持之。
修持,即隐藏明点于秘密坛城。
观想眉间三角形脉轮上同梵净穴相连,在此三角形内,观想风心的自性是白而闪亮、滑利滚动的一滴明点,大若中等豌豆,它显露后,伴随清脆之声趋赴梵净穴,守持心于那里。
再观想它经中脉往下滚动至私处根或顶端,并守持心于该处。因为随顺风息作观想,故所缘之处均能守持心,观想直至真切感受安乐。
停止修持时,收敛风心于眉间。以上功法叫做三净治,其自性是守持分别心。
若能守持无分别心,则能守持风息。它使血液发热后生暖,生暖能引生安乐,安乐引生无分别的静虑。
•隐藏心于无生界,即法尔界。分作两点:领会意义和修持。
领会意义。心的要点是五十一心所或有八十自性之心、心的自性八识、心之根本阿赖耶识。心的自性是八识自身进入四智。
修持。隐藏分别心于法尔界是指所取之境无自性、能取之心无自性,能伺(143)之心识自地解脱,在此状态中不改变心,转变意识为法尔界,以他处无心的正理,心明而清楚,不加造作地保持本来状态。它仅仅不失自力地有顷刻忆意。
由于守持风、脉、明点和心的要点,从而出现堪能之道的四种标志和获得自在的四种标志。它们是:
脉堪能,故居住任何地方均汇聚人和空行母;
因风息堪能,故身体轻于柳絮,可置身于松树之顶;
明点堪能,体内明点不移动;由于证得自在,体内明点有如水银似的感受,能食体外石头之类东西;
心堪能,故能将乐空感受转变为任何(东西);
心获得自在,故心安住所缘;
风息获得自在,虽未修习,却可自然生暖;
识获得自在,以眼作僵直之法,一瞥野兽等,它们随即僵直不动;
智慧获得自在,故能使被杀者复活和向他人示现本尊的坛城。
以上四种净治是使未守持心者守持心的方法。
•修持脐轮火坚守心有四:
明点坚稳是旃陀离脐轮火;
凭借他身是贪欲脐轮火;
凭借自身是所缘脐轮火;
凭依空性是智慧脐轮火。
修持旃陀离脐轮火。身姿要点的准备活动完毕后,观想之处是脐间正中,私处的上方,盘肠聂波切(疑为一段肠子的称谓)部位,三脉交汇处。观想脐火短“”的自性为明点,行相为火,色红,触感为热,具备安乐。守持心于此。观想它燃起针尖大小的火,甚为清晰。灵火燃至两指高和四指高,守持心于灵火,从而生起暖乐明无分别心的感受,并使先前生起的感受稳固。
•使坚守心于脐火发挥效益。作如上观想,若尚未生暖,可观想灵火燃大。观想短“”生起猛火,灵火遍布脐间以下。此种感受稳定后,灵火蔓延心口以下。此种感受稳定后,灵火蔓延喉间以下。此种感受稳定后,观想灵火遍布全身。
如是观想,促进功法;并进以美食,即可生暖。
•发挥安乐的效益。脐间短“”燃起八指高的灵火后,在顶间梵净穴,明点自性为白色的“”(144)字颠倒,头朝下,滴降一滴白芥子大小的明点于灵火,从而燃起乐暖。接着,流下马尾毛粗细的明点流至“”上(疑译时颠主为宾),同灵火混合,守持心于乐空境界。若认为不胜其乐,则练回遮和摊开之功。
是为三昧耶印,实际上体内白、红明点混合的安乐是因为外部净治业印习气之意。若以上功法虽生起乐暖,但未生起无分别智,为了使之生起、应以三法印之火守持明点。
•发挥无分别(意)的效益,有三印:
第一,凭借他身的贪欲脐间火,乃是业印,即获得金刚持的随许,远离普通人的贪恋,具备三种想(145),甚深观想风心可堪任,通达乐明无分别空慧,与空性融为一体。
其次,凭借自身的所缘脐间火。遍计所执是智印(146),了知(遍计所执)为心之境,了知内证是心,领纳空性,将乐明无分别空慧的感受算作法性。
无论凭依他身或自身,积留、阻止、分散风息的功法甚为重要。
由于如斯修练,生起(大乐菩提)下降四脉轮的四喜(147),向上返回,复生起四喜的感受。
亲证安乐是喜;它摧毁粗分分别心是胜喜;
证悟乐空在事实上无分别心、远离迷乱是俱生喜;
契入乐空无别后,断灭希求安乐的耽着是离喜。
这又叫四顷刻。四喜永远不远离寻觅安乐的分别心,它有安乐的经验,又叫做形形色色的顷刻。
胜喜,存在贪着安乐的分别心,其时有内向的经脸,它又叫做异熟顷刻;
俱生喜,领略离喜之前全部外向寻思隐没的安乐,它又叫做离相顷刻;离喜,分析、寻思、修习密咒的真义时领受的安乐,它又叫做无相顷刻,它使三毒的八十分别心隐没于无分别智,抉择所知为遍计所执(148)、依他起(149)和圆成实性(150)三性。
第三、依胜义的智慧脐轮火即是身大印瑜伽,它分两点:领会意义和修持。
领会意义。凭依为譬的智慧生起真实的智慧。真实的智慧无颜色、形状和中边,宛若虚空,虽感受安乐,但其体不可知,不可言说,如青年感受安乐形形色色的方便隐没于法尔界,宛若被劫末之火焚毁,不存在任何实有法。其自性不可思议,宛若未觉知的实有法。
修持。以此正见为外境,在无相心的状态下观想乐明空智置于轻松自然中。
以上三者是发挥无分别心的效益,亦即凭依上述发挥效益。
•保持固有的自性。以真实智为境,截断二取之心流动,转心识为法尔界,保持心识喜滋滋,乐陶陶,赤裸裸,清澄澄。
用锐利的心识,根除顿生之念,转外鹜之忆意念为本智。后得位(151)的诸种显现仅仅是无遮(152)遍计所执,应为现空双运。
若问何为依他起性?它虽是明空双运,心却不住所谓双运之边,即在无相的状态中置心于轻松自然中。如是,则符合中观极不住的正见。
密宗的正见不比中观深奥高妙,但因其方便(菩提心)而殊胜。
如是修习,则能生起乐明无分别智空性的四种感受:
领略安乐、无以言状、宛若年轻女子(交媾)之乐;
心识明如油灯;分别心不波动,犹如海底之水;
心识自性空,宛若虚空之中央。
以上系脐间火的正文,叙述完毕。
②心未守持,约束的办法有四:按照外、内、秘和空性(瑜伽)来调伏。
•按照外(瑜伽法)来调伏,修行的要点有四:
坐姿妙好的瑜伽如龟;
眼不眨的瑜伽似兔;
阻止命力的瑜伽如旱獭;
不造作,维持本性的瑜伽如孩童(153)。
•按照内(瑜伽)来调伏分四点:
依据念知(154)不放逸,如守望怖畏;
辨别过失(155)如等候有过失的人;
迅速克服过失如来到怀中的毒蛇(156);
能引发过失为功德,如对毒物念咒。
•按照秘密(瑜伽)来调伏分四点:
以智慧为喻,宛若认定小偷(157);
了知真实智慧,如照镜子知晓面容(158);
一切安乐同一,宛若大海;
安乐于不空融为一体,宛若点金剂(159)。
•按照空性来调伏,分四点:
世间和出世间无别,如铜与铜矿石;
心和心性无别,如形与影;
乐空无别,如金子和黄色;
等引和后得位无别,如水与波。
③出现标志和功德的情况。
证悟心性的方便(方法)是守持风、脉、明点的要点。其功德和标志出现情况是:
•守持五风的标志。
守持体内土风的标志是发现体外如烟一般;
守持水风,发现体外如阳焰一般;
守持火风,发现体外如萤火虫一般;
守持风风,发现体外如油灯一般;守持空风,发现一切有法如虚空般空无。
•守持五风的五种功德:
守持土风,则身体结实;守持水风,则肤色润泽;
守持火风,则肤色明亮;守持风风,则身体轻快;
守持空风,则心识明亮、聪睿。
•坚守的三标志。左边精脉下窍风息稳定,体外的标志是(感觉)如旭日东升,体内标志是感觉身体沉重、肩部肿胀。
梦境中出现梦魇之类时,引导土风流入中脉,从而生起无分别意,那仅仅是宝生如来智的一部分;
右边血脉的下窍水风稳定,体外标志是感觉月亮和星宿之类(幻觉),体内标志是感觉大地走动,在梦境梦见“大”(160)时,引导水风流入中脉,所生无分别意仅是毗卢遮那佛智慧的一部分;
右边血脉的下窍火风稳定,感受体外如火燃烧,体内如逝往虚空,在身体和梦境中出现大火时,引导火风流入中脉,生起无分别意,它仅仅是无量光佛智慧的一部分,左边精脉的下窍风风稳定,体外感觉出彩虹,感觉体内飞游虚空,梦境中梦见飞翔和跳悬崖,其时引导风风流入中脉,生起无分别意,它仅是不空成就佛智慧的一部分;
在三脉会合处“舌狗”穴位下,引导空风流入中脉的标志是,感觉体外有黑暗的罗睺(161)、黑色的明点鬘,体内感觉是脸庞肿胀,鼻的左右仿佛有蛇爬行,耳际仿佛有蜂鸣之声,“舌狗”下处和周身生起有漏的大乐,梦境中也生起安乐,此时引导空风流入中脉,生起无分别意,它仅是不动如来佛智慧的一部分;
脐下东坚玛脉道内智慧风息稳定,在体外虚空中发现中脉宛若蛇冠(162),显现本尊神、受用圆满身、幻化身、佛像。
它们却无自性,犹如看见水中太阳之倒影,体内出观乐明无分别意同空性无别不退转的感受,在梦境中也出现此种感受,其时引导智风流入中脉,那仅是第六佛金刚持智慧的一部分。
无论出现以上何种感受,不能视为过失和功德,应视为现空、明空、了空(163)双运无别。
心也不住所谓无别之边,即在无别境中修心。
以上是择定的(可靠的)明显之标志。
•不定幻象的标志。观想力引发先前的坏习气,并使之清净。再者,私处属风,风心若汇聚嫉妒脉,遂出现较之他人更为严重的嫉妒感;
脐间(属地),风心汇聚于我慢脉,遂生无限的骄傲自满情绪和傲慢;
心间属水,风心汇聚于嗔恚脉,遂出现杀尽有情尚不满足的感觉;喉间属火,风心汇聚于贪欲脉,对财食和有情的贪欲如火燃;顶间属空,风心汇聚于愚痴脉和种子(脉),则愚痴如黑暗笼罩。
无论出现何种情况,均是风心汇聚的征兆。故不应造任何爱憎之业,封以空性之印,视其本来面貌为空明离戏。
又,宿世生为地狱有情的习气和种子存在于心和脚掌,风心汇聚于彼处,遂出现目睹地狱的感觉;
风心汇聚于嘴部和喉间野兽脉,则感觉饥渴和看见野兽;
风心汇聚于顶间旁生脉,则出现看见各种牲畜的感觉;
风心汇聚于三门不善脉,则空前地渴望行十不善。
无论出现何种情况,均系风心汇聚的征兆,应修习对三恶趣众有情四无量(164)和发心,同气息同时吸入体内,观想融于脐间五色火,从而消除一切罪障,转变心识为空明的法身,并将那些意念和气息同时排出。如是修练,则不生于三恶趣。
若风心汇聚于魔障脉,则会出现真正的或感觉之中的各种神变;宿世自己加害他人的各种习气和风心汇聚于脉道,则会出现仇敌、军旅和怖畏(的感觉),出现各种逆缘。无论出现何种,均是自心迷乱图,不要执以为真,修习具足四无量的菩提心,并照旧同风息一道修习,其后安住于离戏状态之中。
疾病与四相合和(165)的种子汇聚于脉道,则出现各种病患。
此时勿打卦、占卜,仍旧掺杂观想。
如是出现何种感受,观想力引发一切罪孽,并将其全部净治。
故应更加精进修行。若汇聚于二十四圣地脉,则现见二十四圣地的勇父和瑜伽母,感觉在邬仗那等地举行会供轮(166);
汇聚于菩提心脉道,则亲见文殊师同弥勒等菩萨探讨佛法;汇聚于独觉脉,则出现自己单独涅槃的感受;
汇聚于法性脉,则亲见众多阿罗汉参禅入定;汇聚于汗毛脉,则亲见幻化身及其方域;
汇聚于支分(即四肢)和脊椎脉,则亲见父续和母续之诸护法神示现各种神变。以上所有感受会出现于梦境中。
如是,无论出现何种内心感受和所见情景,均是生起各种功德的先兆。不要顾及过失和功德,而应修练止观的技能。
证悟功德介绍完毕。
诸续讲说的不甚深生起次第和甚深圆满次第略述完毕。
②甚深身大印——甚深圆满次第。
经云:
身大印瑜伽诀窍,从口诀略文即知。
甚深圆满次第就是身大印瑜伽。故其秘诀从口诀略文和《俱生和合》即知。道之生圆二次第叙述完毕。
三、使之稳定的三昧耶。
能解脱的三昧耶分作四点:体相、区分、守护法、败约者改正法。
1.三昧耶的体相不超越方便、智慧二者的自性。
2.三昧耶的区分有四:以宝瓶灌顶(167)三昧耶守护根本三昧耶和二十五支分三昧耶;以秘密灌顶三昧耶服用五肉(168)、五甘露(169);以智慧灌顶三昧耶不舍明点;以第四灌顶(170)守护五种特殊的三昧耶。
3.守护情况有四:依照显密经典的规定来守护;依照有的随许、有的禁止之规约来守护;了知诸法无自性后,若与之不悖逆,则以无守来守护;若守护得不违空性和悲悯,则是无背约顾虑地守护。
4.败约者改正法。若出现根本堕罪,则以灌顶恢复之;若违背支分三昧耶,则举行会供曼荼罗;若出现重堕罪(171),则向上师忏悔;若出现恶作(172),则向任何上师忏悔。
四、究竟行。
究竟行有四:密行、明行、部行和全胜行。
①密行。
《喜金刚续》云:
稍稍获得灵热时。
此为何意?身之九门(173)阻塞,从而使二取的分别心清净。语之四门(174)阻塞(175),从而在五根本风方面获得自在。打开意之二门(176),引导风息流入中脉,断灭分别心,从而在明点方面获得自在。其后,成就四业(177)和八种成就(178)。
继而,希求感受密行(欲乐定)者在尸林或树下等处所一道依止助伴具相手印母(179),贪欲掺合大乐,行无贪着;嗔恚掺合空行,行无真实;
愚痴掺合光明,安立无分别意,将显现的各种寻思掺合原始智,进行修习。
其人将向他人示现通慧和神变。密行瑜伽修练止观的技能,犹如快马尚须鞭策,犹如鸟盘旋尚须扇翅,密行瑜伽尚须修练技能。
②明行。所谓的明智禁戒行是裸露身体,佩戴骨饰,偕同助伴手印女,一道游行乡村等一切地方,在不舍弃宿世感受的前提下,实行身明智禁戒行(180),有的人舞蹈等无不用其极;语明智禁戒行,有的人唱歌等无所不说;心明智禁行,此人无所不想;无别法性明智禁行,决定诸法尽是法性,且观察修持是否有盈亏,观察能否改变他人的感受。如是办后,尚须观察因缘能否损害。
③部行。为实行部行,前往大庭广众,或集市、或贱民、下劣种姓的家宅,尽情歌舞,行无贪行、无怒行、无分别行和无畏行。虽遭反对、责骂和殴打等,但宛若火蔓森林,若一切转化为禅定的助缘,则了悟(法性)。
④全胜行。行全胜行,无所谓应做此事不应做彼事,却成就四业:识之业,显现为能向他人示现的本尊之坛场;本智之业,能复活被击杀者;禅定之业,能随意观想;智慧之业,能证悟一切均系空性。由此出现三种全胜行:一切己见坏灭,故胜于己见;不执取(不执为最优秀)死亡、烦恼、五蕴和功德,故胜于四魔;觉悟诸乘为一,故胜于小乘。断除一切贪着,遂叫做全胜行。
有人说,驱除无明,故胜于睡眠;虽吃毒,却能转化为甘露,故胜于食物;有漏风息被阻塞,故胜于风息;对世间出世间不偏不倚,故有四种全胜。如是观修,其瑜伽行必究竟。
道之次第介绍完毕。
注释:
(87)道次,依次序学习佛法,以修自心。
(88)三昧耶,密宗戒律。三昧耶者,即是欲得果者不应违越之事,随顺本尊所喜身语意行,进趣善法,遮不善为相。
(89)资粮道,通往涅槃之本,集积顺解脱分善业所摄广大资粮;由闻及思通达无我总名总义;修四念住、四正断及四神足,以厌患断除引轮回苦粗分应断;证得天眼、神通及法续定所有功德之道。
(90)水灌项,瓶灌项的支分,为能净除弟子无垢故,名水灌项。
(91)秘密灌项,三上毕竟灌顶之一,在上师双身世俗菩提心坛场中,为弟予语门灌顶,使语门诸垢清净,有权修习风脉瑜伽及念诵咒语,于身心中留植证得果位语金刚圆满报身缘分的一种无上密乘灌顶。
(92)四位无心,心识暂时休止的四种状态:灭尽定无心、无怨定无心、极睡眠无心和极闷绝无心。
(93)四种灌项:宝瓶灌项、秘密灌项、句义灌项和智慧灌项。
(94)世间十自在:命自在、心自在、资具自在、业自在、受生自在、愿自在、神力自在、智自在、解自在、法自法。
(95)加行过,径趋解脱历程之证得顺抉择分善根者,行谛现观,以修所生慧观境无自性,修五根、五力制服断除一切遍计所执应断,能证等持、总持、神通功德之道。
(96)智慧准顶,三上毕竟灌项之一。在手印女坛场中,为弟子意门灌项,使意门诸垢清净,有权修习圆满次第之道,于身心中留植证得果位意金刚法身缘分的一种无上密乘灌项。
(97)生起次第:为求净治四生习气,解脱凡庸见、闻、觉知之缚,现见本尊、真言、智慧本性而修习之瑜伽。
(98)四生:胎生、卵生、化生、湿生。人畜是胎生,鸟蛇从卵生,天神是化生,昆虫皆是湿生。
(99)内外别时轮。外时轮指须弥山、四大洲和八中洲等器世间内时轮指五欲界、六欲天、十六色界、四无色外边等三十一有情世间;别时轮指生起次第的能依、所依坛场和圆满次第的风、脉、明点等地道。
(100)身大瑜伽,密宗瑜伽部四印瑜伽之一。消除阿赖耶识客尘迷乱,现见自性大圆镜智。
(101)“”,读为长音“啊”;“” 读为“里”;“”,读为长音“迦”。
(102)“”,读为“纥里”;“”,读为“嗡”。
(103)住持风息,密宗一种修气方法。修时似乎呼吸已断,类似道家胎息法。
(104)四印,密乘瑜伽部所说业印、三昧耶印、法印和大印。
(105)语寂,圆满次第三寂之一。修三明点之心风于鼻、心及私处子三尖端,使风内渗以生起四空。
(106)心寂,远离生死涅槃根本,寻思心风,体性现为空乐无别时所修圆满次第瑜伽。又,心寂,三寂之一,凭依内外二边,使风渗入心间以生起殊胜四空。
(107)幻身,无上密乘圆满次第所说虽无行相而有种种现分,虽有现分而无自性,故名幻身。光明,由修圆满次第之力,所起应空形色,如圆光等,是幻身的一种。
(108)梦幻,幻身的一种。习气所生微细身心所成,随处通行无有阻碍。
(109)双运,密乘五次第之一。智慧空性与方便大悲,或智慧光明空性与方便俱生大乐双运,或指外境完美与内心永恒大乐双运。
(110)有学,尚须修学道位。
(111)无学,即住无学者,各自证得究意的补特伽罗。
(112)往生,即往生夺舍,使无者灵魂往生净土或进入其它尸体以借尸还魂。那若六法之一。
(113)中有,即中有幻化。意生中有之身,诸根圆满通行无阻。中有,别译中阴身,中阴有情。佛教认为已死尚未投生的中间阶段,仍有过渡的中有身,类似一般所说的灵魂。
(114)热琼巴,全名是日琼•多吉札巴(1083-1161年),生于后藏贡塘地才,十一岁时起即从噶举派米拉日巴学法,后两次赴印度,从底普巴和玛吉珠杰学完无身空行母法,复返藏传给米拉日巴。离师云游藏区南北各地,居住涅、洛若最久。曾广收门徒,传授教法,并讲述道情多种及来拉日巴生平辜迹。
(115)和合往生,法界与心识融为一体,即于法性光明中任运往生。
(116)旧密大圆满超越修习之三要点:整饬身体要点,不超离三身之三种坐姿;引导法界要点,不动摇三身之看法;现象外境要点法界本智不分不离,缓息安住。
(117)狮子卧姿,右胁着席,左腿重叠放在右腿上面的姿态。
(118)原注:指直腰和弯颈。
(119)原注:指肛门。
(120)原注:指肩。
(121)原注:指手。
(122)原注:指脚。
(123)随火气,又称平住风,随消化胆分即胃中阳气一同存在。此风功能流布全身内脏,消化饮食。
(124)等引,修定时一心专注人法无我空性所引生的禅定。
(125)即大小乘见、修、果三位:基位,指抉择正见;道位,指修习行特;果位,指现证菩提。
(126)所净.现无为有的二取客尘粗分细分皆净治,譬如覆蔽末尼宝之污秽泥垢。
(127)四身,佛所具备的自性身、智慧法身、受用报身和变化身。
(128)四智,如来五智中除去法性界智所余四智。
(129)三毒,即贪、瞋、痴烦恼三毒。
(130)平等性智,通达一切生死涅槃之法,体无善恶性实平子之智。
(131)妙观寨智,为转凡夫之第六识而得至于佛果、观寨诸法而说法之智。
(132)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133)明增得相,即明相、增相、得相三者之简称。
明相,隐没次第中,首先现似秋夜晴空,月光满天,唯见白茫茫一片空明别无所有的微细意识景象;
增相,隐没次第中,唯见天空日光映升,一片空明红霞,别无所有的微细意识景象;
得相,隐没次第中,唯有深夜一片漆黑别无所见的微细意识景象。
(134)明增胜解,菩萨四胜解行之一。生起通达名言所说事物不唯幻之慧。
(135)所断,不应该做的六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等。
(136)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和增止缘。
(137)明得胜解,菩萨四胜解之一。生起通达于内外法所立名言如幻之慧。
(138)业印,修密宗达到一定程度时,双修时女方之称谓。
(139)行蕴,使心造作活动的作用。
(140)遍动脉,中脉别名。从此生起一切精液、脉过和风息之乐。
(141)智风,与其它风息一起流动的一种风喜,方便智慧以为性,意金刚以为体,如罗睺罗强有力,故别名罗睺风,如虚空界有容有间,故别名虚空风。
(142)小转气,藏医所说一昼夜呼吸气息21600次的1/96。
(143)伺,伺察。依于心识及智慧精细分析事物各种差异的心所。
(144)“”,读为“哈”。
(145)想,自力辨察各种对境不共形相之心所。
(146)智印,深明无二食。
(147)四喜,喜、胜喜、殊喜和俱生喜。
(148)遍计所执,自取分别心所增益的假有。于一切事物遍起计度之意识,虚妄执著人、法,增益为我、我所及名言等。
(149)依他起,依他缘生起的实有事物,是遍计所执假设施处阿赖那识,性属三界倒分别识,体为实有,于妄情中从因缘生。
(150)圆成实,胜义中所有的真实法性。假有应破遍计所空的无为法,远离二取清净无分别智所缘而外别无所有,是圆成实。
(151)后得位,修行者出定以后的时间。
(152)无遮,认识自境之心,或称述自境之声,仅直接破除自境之应破分,以进行认识。如云:“人无我”,在破除我之处,不引出其他事物。
(153)原注:四点虽有诸要点,正见却缺乏法性之底,因为没有方便—上师的教诫。
(154)念知,修行的正念和正知。
(155)原注:认定分别心。
(156)原注:迅速舍弃。
(157)原注:无论生起何者,均属法性。
(158)原注:认定静虑,明点转移的乐空是认定智慧。
(159)原注:乐空无别。
(160)“大”,或译觉。“大”指其包罗了无始以来一切变异。“觉”指其由浑沌之体,转而有知,外生起物质世界,内生起有情心识,由不知转而为有知时是总知觉,故名为大。
(161)罗睺,藏历九曜之一,只能推算出其位置,但观测不到其形象,远地点在角宿,二百三十个朔望月巡天一周。
(162)蛇冠,神话所传龙王头上天生的蛇头状肉瘤。
(163)了空,心与空性。宁玛派大圆满见之本性清净。
(164)四无量,指佛菩萨为普渡无量众生而具有的四种功德:
(1)慈无量,对众生发慈悲心;
(2)悲无量,想如何为众生消除苦难;
(3)喜无量,见众生离苦得乐,感到喜悦;
(4)舍无量,对众生无憎无爱平等对待。
(165)四相和合,风、胆、涎液和心和合,或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身体内部所有四大种微细成分性质各异,互相依存。
(166)会供轮,佛教行者,观想凭借神力加持五欲及饮食成为无漏智慧甘露以供师、佛三宝及自身蕴、处、支分三座坛场,积集殊胜资粮的仪轨。
(167)宝瓶灌项,内外续部共同传授的成熟灌项。在彩粉和绘画的坛城之中,加授水和冠冕等事物于弟子身上,使身门诸垢清净,有权修习生起次第之道,于身心中留植证得果位身金刚缘分的一种无上密乘灌项。
(168)五肉,密乘内供用甘露品五种肉类象肉、人肉、马肉、狗肉和黄牛肉或孔雀肉。
(169)五甘露,密乘内供用品:大便、小便、人血、人肉和精液。
(170)第四灌项,又名句义灌顶。三上毕竟灌顶之一。在胜义菩提心坛场之中,为弟子身、语、意三门灌项,以使三门诸垢及其习气完全清净,有权修习自性大圆圣道,于身心中留植证得果位智金刚自性身缘分的一种无上密乘灌顶。
(171)重堕罪,随似密乘律仪根本,故是支分。虽非舍戒之他胜罪,但能障碍迅速获得成就,菲孽重故,名为粗堕。
(172)恶作,五篇菲之一。
五篇罪:
他胜,违犯别解脱律仪和菩萨律仪根本戒所构成的重罪;
僧残,指比丘犯罪,濒临于死,因此,须向僧众忏悔;
堕落,指堕狱之人;
向彼悔,向共他比丘作忏悔,便得除灭之罪;
恶作,指所作之恶。
(173)原注:色、声等六尘之所有显现泯灭,所出现的均是乐滋滋的感受,是为身之九门。
(174)原注:阻止四大种的风息流动,风心二者在中脉互为缘起,是为语之四门。
(175)原注:鼻孔的风息流入心胜。
(176)原注:心脏为无明门、中脉为智慧门。打开心间和眉间的脉道,诸脉会合于彼处,是为二意门。
(177)四业:息业、增业、怀业、诛业。
(178)八种成就:解脱、善解脱、究竟解脱、成乐、乐态、极乐、乐、圣乐。
(179)手印母,瑜伽咒师所依止的明妃。
(180)疑为明妃禁行。密法三种禁行之一。
授明妃禁行者,谓第四灌项后,将明妃手里弟子手,以左手执彼一手,以右手执金刚杆置弟子顶,教云:“诸佛为此证,我将伊授法。”谓以诸佛为证。“非他法成佛,此能净三趣,是故汝与伊终不应舍离。
“此是一切佛。无上明妃禁行,若愚者违越,不得上悉地。”
授与明妃禁行。
又,三禁行,密法之一,即明妃禁行、金刚禁行和行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