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处禅观理论与实践
一位襌修者,如何于受观受而住? 因六根:「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舌身意所生之受…, 」 [10]
眼触外界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然而,禅修者应如实了知:觉乐觉时,便知觉乐觉、觉苦觉时,便知觉苦觉、觉不苦不乐觉时,便知不苦不乐觉;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乐欲、苦欲、不苦不乐欲;乐无欲觉、苦无欲觉、不苦不乐无欲觉时,便知觉不苦不乐无欲觉。[11]
襌修者应如实了知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并且细心地察觉受的感觉和深度,如此才能更进一步得到智慧的开展。运用如实了知的意思,就是察觉专注每一个感受的心念,注意它、完全地看着它,细心察觉它,直到它消失为止。再提出四种〝如实了知〞的方法。
第一,如实知有什么利益。
第二,如实知什么是恰当的。
第三,如实知襌修者的领域。
第四,如实知不再迷惑。
襌修者当知道及察觉到每一个微细的活动行为,在心里运用这四种如实知的方法。如实了解知什么是有利益的,是仔细思考后再做任何事情,做之后是否有利益?习襌者如果知道有利益,他必定会去做。如果他知道无利益,他一定会避免去做。譬如,到佛教的圣地去朝拜,因为佛教徒认为到佛教圣地朝拜能得到功德,就必需去做,对襌修者来说,《念身经》说:「观此身中三十六物不净」[12]。
观一具死尸了解他们自己身体的变易和败坏,甚至腐烂,这就有益于修不净观。
佛陀教导比丘们修行的方法,于身观身而住,修行者不管到何处,应该学习观身而住,并且要精进、勤勉的去练习,使自己的念头随时随地都保持正知正念而住,无其它杂念或妄想,如果杂念或妄念多,心就不容易向道,因为修行者必须正确理解当下的身心状态,才能产生正念。有了正知正念,进一步才能舍去世间的欲望及贪念,因为欲望和贪念会引发出苦恼和忧悲之苦果,所以佛陀说受、心、法观念住也是一样,必须精进勤勉去学习,用精进力去练习方能去除世间欲望及贪念,因为贪是三不善根之一,最能令众生产生忧悲苦恼之果。佛说:「诸比丘!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四念处。诸比丘!此称为无为之道。」[13] 由此可知修行者要达到 “无为” 也必须修习四念处。又说:
诸比丘,应以正念而往,此为我对汝等之教诫。诸比丘!云何为之正念? …, 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之贪忧而往,于受、心、法…。诸比丘,如是为比丘之正念。[14]
正念对修学四念处是如此重要,有了正念,才能克服心中的烦恼和习气,才能调伏我们心中的贪爱及忧悲苦恼。佛陀恳切真诚之心教诫弟子们,期望弟子们能用心去修学及实践,总有一天必定会达到无为清净解脱之境地----「此一乘道,能使众生清净、超愁悲、灭苦忧、证得正理、现证涅盘、谓四念处。[15]」
五 心念处禅观的理论与实践
心是无常的,一会儿想这,一会儿想那。当知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一切因缘也是无常。并且知道「今有后无」亦是无常,因为无常相,常随逐有为法,因为有为法有增损,所以一切有为法,相侵克故无常。因此,《大智度论》说:有为法有二种老坏:一者将老;二者坏老。又有二种死常逐故:(一)者.自死,(二)者.他杀。以是故,知一切有为法皆无常。于有为法中,心无常最易知,如佛说:凡夫人或时知身无常,而不能知心无常。若凡夫言身有常犹差,以心为常是大惑!何以故?身住或十岁、二十岁;是心日月时顷,须臾过去,生、灭各异,念念不停,欲生异生,欲灭异灭,如幻事实相不可得。如是无量因缘故,知心无常,是名心念处。[16]
一位禅修者,应如实知心的起心动念,剎那生灭的心,并且时时察觉无常想。禅修者,应多修习观察自己,若有贪心、应离贪心、若有瞋心、应离瞋心、若有痴心,应离痴心。除此之外,必须察觉自己的心是收心或散乱心,得定心或未得定心,再进一步观察自己的心是解脱心或未解脱心。然后依六根对六境产生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凡夫弟子认为世间一切有为法无常而观为常。依此之心去观,谓之:「于心观心是心念住」。[17] 平时生气时,立刻察觉心 ‘’生气’’ ‘’生气’’ ’’生气’’ 这样自己知到后,专住地看,直到 ‘’生气心’’ 停止为止。
六. 法念处禅观的理论与实践
禅修者,应如何观诸法而法念住?一位禅修者,应时时观诸法变坏的状态,不但身、受、心当如实观,对于世间有为法:无常诸法不观为常,苦不观为乐,无我不观为我,厌恶而不喜,离贪而不贪,…,观无常以断常,观苦以断乐想,观无我以断我想,厌恶以断欢喜,离贪以断贪,…。 依此观诸法,故曰「于诸法观法是法念住」。修习者,修习有四,依其处生诸法不超越之义而修习,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于此,依生精进促进之义而修习,依习之义而修习…乃至…如是于诸法观法而住。[18]
无闻凡夫常把世间的事物看为 ’’常”,苦认为乐,不知苦的情况。因为沉浸在苦中已成习惯,认为人生就是这样,无法跳脱出来,更无法离贪断贪,凡夫一直认为贪得越多越好,殊不知贪会造成许多苦恼。如《念处经》说:「眼缘色,生内结。」禅修者应知:
实有结,知内有结如真;内实无结,知内无结如真。若未生内结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内结,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耳、鼻、舌、身、意,缘法生内结。…, 比丘者,是谓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观法如法,谓六内处。[19]
凡夫弟子眼见色,生苦乐不苦不乐的烦恼,耳、鼻、舌、身、意也依随无常法生烦恼,所以禅修者应如实知法的变易与无常性。禅修者:内实有欲,知内有欲如真;内实无欲,知无欲如真。若未生欲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欲,灭不复生者,知如真。如是,瞋恚、睡眠、掉悔,内实有疑,知内有疑如真;内实无疑,知无疑如真。若未生疑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疑,灭不复生者, 知如真。如是,谓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观法如法,谓五盖也。[20]
五盖就是贪、瞋、痴、掉悔、疑,察觉自己的内心,应修习去除这些不善法,令它不存在,甚至要灭尽它,如实知已灭尽而未来不令再生起。修习五蕴如同观五盖的方法是一样的,五蕴是有为法,禅修者,应如实知法的无常性,并能令凡夫弟子生贪爱染着心,故当无所依而住,且不可执着它。内实有念觉支,知有念觉支如真;内实无念觉支,知无念觉支如真。若未生念觉支而生者,知如真;若已生念觉支,便住不忘而不退转,转修增广者,知如真。如是,择法、精进、喜、息、定,…,知如真。如是,比丘观内法如法,观外法如法,立念在法,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观法如法,谓七觉支。若有修习者,如是少少观法如法者,是谓观法如法念处。[21]
七觉支之中,念觉支对禅修者是重要一法,若有禅修者,如法修持,长则七年,短则七日七夜,「立心正住四念处者,必得二果,或现法得究竟智,或有余得阿那含。」[22]
禅修者,不管何时何处心都应随时随地,如实了知,并察觉心中的每一个念头,使每一个念头都能清楚明白,不但如此,而且必须保持正念正住,练习察觉世间诸法是无常,观远离贪念,观六内处,观五盖,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如实了知念觉支,并且立心正住于择法、精进、喜、舍、定六觉支,若学习者用心修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二果。
行者思惟是心属谁?谁使是心?观已,不见有主;一切法因缘和合故不自在,不自在故无自性,无自性故无我。若无我,谁当使是心?问曰:应有我,何以故?心能使身,亦应有我能使心。譬如国主使将,将使兵;如是应有我使心,有心使身,为受五欲乐故。…, 若色相、若无色相,若常、无常,有边、无边,有去者、不去者,自在者、不自在者,如是等我相,皆不可得;如上我闻品中说。如是等种种因缘,观诸法和合因缘生,无有实法有我,是名法念处。[23]
总之,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并无有实法或有我,只是众生执着有实法,有我,无法从中解脱出来。就如国王命令将军,将军指使士兵,如 ’’我’’ 命令 ’’心’’,’’心’’ 指使 ’’身’’ 一样的道理。
七. 结语
佛陀在《大念处经》为诸弟子们说:「诸比丘,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盘,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24] 修习四念处不但如此,又可得四果,四种福利: 「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25] 如果人人都能依照佛陀的教示去实践,观照身体的每一部份的不净和感受,心的无常和法的变易和败坏,精勤努力修习,并且俱备不放逸行,以及有正智正念的心,必定可得四果。而且「若阿罗汉,诸漏己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乃至于法得远离。」[26] 当阿罗汉断尽所有的烦恼之后,不受后有,心自然清净,不在有任何束缚,对正法也不执着,而且可得无上的福德和利益。
佛陀告诉弟子们,如果众生想得身心清净,或为克服忧悲苦恼,或为灭除烦恼痛苦,或为获得真理,或为证得涅盘,只有一条道路可以引导我们由苦恼获得解脱,这条路就叫四念处。而且修习四念处者能令「未净众生,令得清净,已净众生,令增光泽 未度彼岸者令度,…。」[27] 四念处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修习四念处有如此多的利益,禅修者应该多练习多精进多观照,就可以获得解脱。
四念处包含在三十七道品的内容,正念是八正道的内容之一,八正道能引导烦恼的止息,也是四圣谛中第四道谛的执行者,在戒、定、慧三学中,正念是执行第二任务的定,念是信、进、念、定、慧五根之一,在五根中,念是执行观察心念发展并与其它四根保持平衡关系。他们有着息息相关而不可分离的。
本文以四念处襌观为主,并论及四念处禅关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主要谈论对身体有关的执着,敏觉地察觉心念的升起和降落,如果真正地了解,进一步去实践,可敏锐察觉身心的真实状态。总之四念处是一种重要修行方法,不但简单,当下可以专注和如实了知之道,它更可以带给我们自由解脱。要想让忧悲苦恼止息者,就要如实了知四念处的实践方法,使身体变为轻安柔软,使心不执着,而活在当下,这是古仙人之道。四念处的实践方法,可使我们在生病疼痛时,也不至于影响我们的心,让我们的心念保持“平衡与宁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