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为梵语Makara译音。亦作“摩伽罗”,人称“河水之精,生命之本。” 摩羯本是印度神话中的河水之神,生命之本。
据载,摩羯在印度还常为水天所乘,屡作爱神之旗,又为夜叉,女神所乘。
据佛家载记:Makara是一种“眼如日月,鼻如太山,口如赤谷”的海中巨鳖鱼,有“鱼中王”之说。它的“先世是佛破戒弟子”,可“吞陷一切”,“能避一切恶毒”。
宋,释法云《翻译名集。鬼神第二十九梵语第二》中说:“摩羯,雄曰鲸,雌曰鲵,大者长十余里……二日是鱼目,白山是鱼齿……先世受过五戒。”
民间传说:唐僧取经时,经书为鳌鱼(即摩羯鱼)全部吞没。孙悟空即抓住鳌鱼精,用金箍棒敲击,迫使鳌鱼吐出经书。每敲一下,即吐出经文一句,故和尚念经必敲木鱼。(今福建福州西禅寺即有木雕的摩羯鱼形象的“鳌鱼”。)
在隋唐时融入龙首的特征。青瓷中往往出现头上长角、长鼻上卷、鱼体鱼尾的鱼形摩羯!
由上可见,摩羯本身是印度中的河神,也是夜叉的一种为水天的坐骑。到中国逐渐演化为海里的鱼龙。龙虽然是传说中的瑞兽,但原形是蛇、蜥蜴、鳄鱼、恐龙这样的爬行动物。在西藏的摩羯,我们很容易看出它和鳄鱼相似。如果从鳄鱼的角度联想,生活在淡水里凶猛的能吞噬一切。。。则非常符合。当然,这是从人类的联想方面找起源,佛教中的摩羯当然不会是100%的鳄鱼,只能说鲸鱼、鲵、鳌、鳄这些是摩羯的原型,摩羯必然被神化了,具有某种神力,应该属于大力鬼神或护法的一类。而它的原型,只能说是畜生道中与其相近的族类。
摩羯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是唐代流行的文饰之一,也有人称之为“鱼龙变文。” 摩羯(梵文makara)本是印度神话中的一种长鼻,厉齿,鱼身的动物,它的形象来源于鲸,象,鱼,鳄等动物。
这种纹饰从公元4世纪末约在东汉,摩羯纹与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北周莫高窟296窟的西王母(帝释天妃),图中有卷鼻巨齿,双翅鱼尾的鱼形摩羯。
自唐代始,古建筑中(鸱吻)多以摩羯为饵(原名龙吻)明代扩及道教建筑艺术中(如湖北省宜昌西陵峡明代重修的黄陵庙的庙檐下,即装饰有泥塑彩绘摩羯,此庙与大禹治水有关,摩羯悬示檐下,具有镇水作用。
摩羯形象融入龙首的特征,所以被当作吉祥图案。宋代瓷器上的摩羯纹多见于耀州窑瓷器。往往在青瓷碗的内壁刻画头上长角,鼻子长而上卷,鱼体,鱼尾的鱼形摩羯,或在碗心的莲池中盘旋,或在碗壁的碧波中对游。
摩羯纹有的作为主题纹饰出现,也有做辅助纹饰的,与水波,莲荷,荷叶等组成带状纹,衬托婴戏主题纹饰。
辽代三彩陶器中仍可见摩羯形壶。宋以后摩羯不再流行。
清代,摩羯在帝王宫殿或寺庙建筑中均作鸱吻,(鸱吻能吞万物,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吞脊兽)。
明清两代帝王宫殿——紫禁城的建筑群,四川乐山大佛凌云寺,西藏布达拉宫等处皆有以龙与摩羯头像为飞檐装饰。
摩羯纹出现在瓷器上,至迟在南北朝时期。慢慢也有演变为人首鱼身,身长双翅形象的。(印度人认为摩羯为爱神之旗,为夜叉,女神所乘相关。)
辽代为人首鱼龙,鸟翅,鳞身,鱼尾。
明代摩羯纹则全形修长,似龙首身,多有双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