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菩提道次第]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 上 下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
作者:兰仁巴著  多识 仁波且译  

【作者简介】菩提道次第心传录:一位西藏著名修行者的笔记
兰仁巴大师,原名阿旺彭措,系拉萨哲蚌寺僧人,雪域当代著名的高僧大德。他因一生学修《菩提道次第广(略)论》而驰名中外,号称“菩提道修行人”,即“兰仁巴”。被誉为“雪域圣教的光辉明灯,伟大的菩提道修行者”。菩提道是成佛的道路或觉悟的方法。这部《菩提道次第心传录》,是兰仁巴大师的学修心得笔记。
作者在这部笔记中高度概括了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教义的理论要点,是一部完整的菩提道学修提纲。该笔记语言通俗、生动,运用大量比喻,行文流畅,线索清晰,阐明了藏传佛教所依据的主要理论问题,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本文要义】这部《菩提道次第心传录》,是一生学修《菩提道次第广(略)论》而驰名中外,号称“菩提道修行人”(即“兰仁巴”)的阿旺彭措的学习心得笔记。根据当今学人的根基,学修的重点放在了下士道次第,因此,下士道的法讲得较详细,其余较简略。在下士道诸法中用去了一半以上的篇幅,详细讲了亲近上师法,暗示了结上师因缘是重要中之重要的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是一部思想修养法,对人们的世俗心理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其中每一种法理都是针对相对立的无明设的,如无常观针对执常无明,业报观针对不明因果无明等等。菩提道次第修行法就是智慧和心中无明的交战,认识一条法理,破除一种无明迷茫,悟出一种道理,这就是破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有法理知识,破除无明迷茫后,悟出的一个新的觉悟境界,才是生自内心、代替无明的智慧。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
兰仁巴著 多识仁波且译

向妙语文殊尊师致敬!
排空巨浪永不止息,广阔无边慈悲大海。
所生举世无双大宝,世尊吉祥慧光永照。
代佛掌教弥勒文殊,开辟大道龙树无著。
此道传承历代祖师,永远驻足顶花之巅。
初燃道炬阿底峡师,明道如日第二佛祖。
法乳育我恩重尊师,受礼护我道行圆成。


  以此敬颂之辞做引子,破题开讲:为什么要净化心灵和如何净化心灵之法?
  第一,为什么要净化心灵?这个道理很简单,凡心灵污染未净者为凡人,清除心灵污染者为佛。因此,除清除心灵污染,没有别的成佛妙法。正因为如此,全部佛法的内容概括起来也只有一句话:“净化心灵”。千万教理的总旨是净心,故龙树在《致友人书》中说:“请你调伏心性,佛说心是根本”。
  第二,净化心灵之法。由于净化心灵是佛教的总旨,所以一切经藏、疏论阐发的教义归结到一起就是净化心灵之法。这净化心灵之法,也叫菩提道修道程序(俗称菩提道次第)。因而可以说:菩提道修法包括一切佛法。凡各种经典中所说一切法的功德,都属菩提道法的功德。
  我们有幸得闻这八万法归一的一统大法之时,要像盲人巧逢牛尾那样紧拽不放,决不可坐失良机!
  上师常说:“凡佛道之理趣都是菩提道的理趣,凡派生事法都是菩提道的事法。”这是多么深刻的见解呀。
  现将菩提道大法分为以下两个部分解说:
  第一部分:道根——亲近上师法;
  第二部分:承教依次修心法。
  第一部分亲近上师法又分以下四个问题:
  一,亲近上师的功德利益;二,不尊敬上师的罪业;三,亲近上师的思想态度;四,敬师行为。
  一、亲近上师的功德利益
  (一)认识亲师功德的重要性
  以食物为例,要想获得食物的营养,就得亲口吃,吃不吃要看有无食欲,这食欲要靠对这种食物的口味营养的了解程度。
  同样,能不能获得善法的利益功德,要看能不能在精进二字上下功夫;下不下功夫,要看愿不愿得到功德成就,这愿心又要靠认识程度和追求的信念。所以说信念是诸法的根本,这是一条行为基本规律。就亲师这个问题上讲,也要首先认识亲师的功德利益。这认识深浅,决定立信程度,信心决定意愿,意愿产生动力,这种因果关系顺成逆败,无一例外。从这个道理上讲,无论追求任何成就,必须先从认识开始,起信立志才有希望。故在《入菩萨行论》中说:“佛说诸善法,信愿是根本,其因恒常是,思念其功果。”
  (二)怎样认识亲师功德,分以下四个方面:
  ⒈供养侍奉功德;⒉虔诚尊敬功德;⒊思念祈请功德;⒋当佛礼敬功德。
  ⒈供养侍奉功德
  (1)供养功德
  A.供养一师功德等于供养一切佛,经中说:“此供与常供养一切佛等同。”供养一师的功德与供养一切佛的功德相等的原因是:上师是一切佛的法性溶为一体者。
  B.一师受供的功德与一切佛受供的功德相同。如《胜乐主续》中说:
“住在师身中,接受信士供。”
《文殊亲教》经中说;
“为了与此有缘众,我将住于他身中,受用修法人供品。若能博得其欢喜,供者自身业可消。”
以上意思是说:上师受供,胜乐文殊等诸佛不请自来,溶入上师身心,享用诸供,为上供者加持消业。
  C、供养一位上师的功德胜过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功德,如《桑布扎续》中说:
“上师身上一毛孔,福德胜过供十方,众佛菩萨之功德。”
又如《真智慧续》中说:
“导师身上一汗毛,擦上一滴植物油,所积福德远胜过,数劫供养众佛陀。”
… 是说诚心供养上师,利养上师一根汗毛所积功德,胜过供养十方一切佛菩萨的功德,因为上师教养的恩情远远胜过其它一切佛菩萨。
宗喀巴大师也说:“对那些正确开示究竟之道的善师的一个毛孔的供养功德,远胜过供养一切佛的说法出于无上乘,其原因是利养功德远远胜过诸佛之故。”
又如经中说:向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供养天界美食历经十劫年的福德,不如给一位佛门居士供养一餐的福德,给三界众生数的居士供饭,其功德不如向一位比丘供养一餐,依这个比数类推,依信入道者,依理入道者,在预流位者,在一还位者,在不还位者,在阿罗汉位者,在缘觉位者,下一级众生数与其上位的一位相比,上位福德胜过下位。供养三界众生数的缘觉的功德不仅不如供养一佛,经中还说:闻一个佛名,见一尊佛像的功德也远远胜过供养一世缘觉的功德,其功德若有形相,几乎天空也难容纳。供佛的功德虽然如此殊胜,但供养十方一切佛菩萨的功德,无法与供养上师一根汗毛的功德相比,这充分说明了供养上师何等重要。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念念不忘供养上师的功德利益。
  从不可思议的境界上讲,在一个微尘的空间,具有无量微尘的佛存在。佛多如微尘,遍布宇宙空间。一个个供养遍布法界的一切佛,谁能做到,供养自己身边的一位上师等于供养一切佛菩萨,一位上师受供等于一切佛菩萨受供,不仅如此,供养上师,直接获得的利益福气还远胜过供养一切佛菩萨,可见没有比供养上师更重要的事。《续》中说:
“放弃对一切的供养,真诚供养上师。”
按此义理应放弃对其它佛菩萨的供养,只供养上师一人,但世人的做法恰巧与此相反,真是可悲!
  (2)侍奉功德
  分侍奉上师功德和造上师像功德
  A.侍奉上师功德
  a.经典根据:在《不可思议经》中说:
“侍奉上师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说恭敬侍奉上师,会产生不可思议功德成就的经文很多,不必一一例举;
  b.逻辑推理:因为上师是诸佛法性合为一体者,所以,尊敬上师,侍奉上师等于尊敬、侍奉一切佛;从供养上师胜过供养一切佛菩萨的道理,也能推导出侍奉上师等于侍奉一切佛菩萨的理由。
  c.验证故事:阿底峡尊者说:
“如果身口意全部能真诚投入到为上师服务方面去的话,就不需要另外寻找观修法。”在阿底峡的身边,有个叫阿牟相曲仁钦的弟子,尊者让他做身边服务工作,侍奉尊者的饮食起居,十分勤快周到,后来在众弟子中阿牟的定力和悟性最高,格西公巴曾说:“当时阿牟侍奉上师,格西敦巴当翻译,我一心修止观,但到后来,他们两人的定力悟心比我高。”
格西夏玉巴专门侍奉他的上师尖阿次成伯,有一次除灶灰,托着灰匣下楼时,站在楼梯上突然非常清晰地悟出了一切经典教义,产生了许多神奇的功能。萨迦班智达在上师扎巴尖参生病期间虔诚地进行照顾,为自消业,事后奇迹般地出现了智慧和许多悟性成就。萨班对人说:“我小时想学修上师瑜伽,就去向尊师请教。尊师说:
‘你对我不当佛看待,只当作你的叔叔看待,不能拿你的身里身外之物做出对上师的无私奉献,学又何用?’便没有传。次后一段时期,先后出现过四次死亡兆头,我身体很虚弱,正在这时,我的恩师生病卧床,我昼夜待在病床边,废寝忘食地进行问候护理,这对我起了很大的消业作用,上师痊愈后,就给我传授了上师瑜伽,从此我把恩师看作真正的佛,是诸佛智慧的化身文殊菩萨。这样我便脱离了死症,身心恢复健康。声明、因明、密续、般若、俱舍、律学等方面学问也变得更加精通,佛学方面变得应运自如,人和神鬼敬爱和助我,元朝皇帝等许多有权势的人也向我求法、敬重我,我的正见识性也大大提高了。现在看来上师示现卧病,完全是为了度我。”
  格西仲敦巴当时对阿底峡尊者的尊重和侍奉超过别人,因此,他的成就也最高。如他在病榻前侍奉尊者亲手接送大小便等,做了许多脏活和苦活。由于这样尊敬侍奉阿底峡尊者,得到阿底峡的器重,他虽然是个在家居士,却也受到僧众的敬重,成了阿底峡的法位继承人。
  《萨班教言》中写道:
“数劫苦修般若行,施舍身首手足功,
  师道刹那间圆满,乐修供奉上师法。”

就是历时数劫,进行舍身等许多艰难苦行才能圆满的般若行,在师道中刹那之间便可完成。因此,在修积福德资粮和消除罪业方面,没有比供养上师更方便的法门。我们要以《华严经•树庄严》中的敬师“九心”,全心全意地供奉上师,虽然完全做不到,也要发心学习。
  华严经说,“敬师九心”是:
  ⒈视师如父母的“孝子心”;⒉诚心不变的“金刚心”;⒊负载重任的“大地心”;⒋风雨不动摇的“山岳心”;⒌忠诚服务的“仆人心”;⒍谦虚恭敬的“下人心”;⒎承受上师负担的“车乘心”;⒏能忍辱,而不背叛的“义犬心”;⒐为上师而风里来,浪里去,从不厌烦的“航船心”。
  B.造上师像功德
  因为供养上师的功德大于供养其它一切佛菩萨的功德,所以造像功德也是造上师像的功德大于造其它佛像的功德。故在《阿底形相续》中说;
“修造上师像,功德远胜于,
  为给无数佛,制作无数像。”

由此可知,书写其它佛经的功德,也不如抄写上师的著作的功德殊胜。
  2、虔诚尊敬功德
  又分(1)自然得加持功德;(2)自生悟性功德;(3)加速成就功德等三种。
  (1)自然得加持功德;雪山能不能溶化而变成流水,不在于雪山本身,而在于能不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同样的道理,能不能得到上师的加持,不在于上师,在于弟子对上师有没有虔诚信仰之心。所以,要得到上师的加持之力,就要在增强信心,激发信力上多下功夫。在《噶居五法》中说:
“在上师的四身雪山上,若不照射信愿的阳光,就不会流出加持的甘露,因而要在信愿上多加努力。”《蓝宝书》中说:
“上师加持力之大小,不在上师在于自己。”(“自己”指受加持的信徒自己)
  (2)自生悟性功德;就像加持力的大小由信徒的信愿力的大小的作用有关一样,悟性的高低也和信愿力的大小有关。如郭仓哇说的:“信愿力高悟性高,信愿中等悟中等,信愿力低悟性低,正确信愿很重要。”
温萨瓦大师说:
“修证悟性高与低,全靠现修信愿力。”
七世DL也说:
“促使感悟出成就,上师加持力量大,这又依靠信愿力,因要诚心做祈求。”总之,信愿力多大,获得的加持力就有多大,加持力多大,所产生的感悟成就也就有多大,因而,通常对上师的虔诚信力和意愿力应视为产生悟性的诀窍。
  (3)加速成就功德;经续中说:
“若按经续要求,始终如一地对金刚上师坚持信愿纯真行为,此生定能成佛,无可怀疑。”
如在《时轮续》中说:
“三世大劫年,供养三宝,放生千万,也即身成不了佛,对恩师,以诚信博得喜悦,即身可得世间与超世间成就。”
即身成佛的大成就师冒觉巴说:
“若修成佛难致信,信仰成佛我不疑。”
岱洛巴大师说:
“即身成就金刚持,终极之道是师道,最高信仰信师长。”
郭仓哇大师说:
“一生成佛道,不在法殊胜,在于信念诚。”
噶举先辈诸师所说的“不修成佛”之法,即不需要经过刻苦修练而获得解脱之法,也是
指信力。羊公巴大师说:
“上师不讲一句法,弟子不打一次坐,一生成佛殊胜道,就是信归上师道。”
我的上师也曾说:“信为功德母,护增诸功德,这句话非常可信,我没有象别人那样苦修过。”言下之意是他的一切证悟功德,都来自对上师的信德。
郭仓哇大师还说:
“信归心传法,空前而绝后。”意思是说没有比这信归法更好的法门。
噶当先辈们的说法也和上面的这些说法相同,我们应以此为根本而不断努力。
上师亲口教导说:“信归上师这个法有一种不同寻常的优越之处。”那么真正信归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呢?一般要达到每当想到上师的功德、恩情时,情不自禁地泪花飞溅,身如触电的程度。这就是佛陀近传祈愿词:“世间出世利乐源”所表达的意思。许多前贤的传记中也能看到“闻上师之名号而泪如涌泉”这类记载。恩师曾说:“你们这些人能把自己的根本上师的名号,镇静自若说出口来,是你们的福气,我对自己恩师的名号从未完整地说出口过,准备提恩师时,便感情冲动,口舌痉挛,一字也说不出口来。”这样对上师信归情深,不会得不到殊胜加持之力的。得到上师的加持,一切功德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因此可以说,信归法门奇妙无比。
  3.思念祈求功德:
  又分(1)思念功德(2)祈求功德
  (1)思念功德又分一般思念功德和经常思念功德两种。
  A、一般思念功德
  a.思念上师功德,胜于观修生成次第的功德。在《宣誓教典》中说:
“相好庄严身,观想十万劫,不如一刹那,思念师殊胜。”
就是说十万劫数年观想佛本尊的功德,不如思念上师一刹那的功德殊胜。《明灯续》中说:“修施舍、修忍、修戒、修精进、修定、修智慧八万四千年的功德,比不上观想相好庄严佛身一刹那的功德;观想八万四千年相好庄严佛身的功德,不如思念上师一刹那的功德。为什么呢?因为思念上师可即身成佛。”郭仓哇大师说:“生成次第虽然多,观想上师法最胜。”
  b.思念上师的功德胜于观修圆满次第的功德,在〈阿底续〉中说:
“放弃睡眠与喧嚣,历劫观修圆满道。不比心头一刹那,观想上师十之一。”
就是说长期集中精力,观修圆满次第,其功德没有心头观想上师一刹那功德的十分之一殊胜。
  由于观修生成圆满次第等一切被看作高深神奇的任何一种的密法都比不上上师法,所以,我们这个传统,无论修什么法,都把上师瑜伽当作根本法对待的,这也是文殊亲传宗喀巴师徒一脉相承,至今相续未断的一个绝妙法门。
  c.思念上师的福德压倒其它一切善行福德。《珍雯达娃传》中说:
“得知对师一念头,功胜供奉一切佛,
  压倒其它诸善行,坚信不疑心随喜。”

对上师的一个善念,压倒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善行积福功德的说法,不管那些空头理论家信与不信,想获得成就的修行人,一定要坚信不疑。
  d.心思念上师是最殊胜的迁识往生法,即“颇瓦法”。在《善军请求续》中说:“人在临死时,思念上师可迁识往生,并能证菩提。”这是说无论其罪业多么深重,只要临死时念及上师,就能迁识往生人天福地,闻善道,终究成佛。而且这是一种最简便而又最有把握的颇瓦法。
  B.经常思念上师功德,分以下三种功德:
  a.经常思念上师可得诸事顺利,如愿以偿。《华严经•树庄严》中说:“经常心中不忘善师友,诸事会如愿以成。”心中念念不忘上师,会得利万事如意成就,不但经上说,而且有许多具有很大说服力的亲身体验例证。
  b.经常思念上师自然得到许多本尊加持,获得无上成就。
如大成就师冒觉巴说的:
“观音白就让他白,度母绿就让她绿,喜金刚黑就让他黑,反正我在任何时候都心中没有离开过师父的形象,因此,离成佛大概不会远。”如他所说,这位大师经常心中不离上师形象,得到许多本尊真实现像,在本世获得了无上成就。但现在很多人对亲身可以接触到的上师漠不关心,却另寻找本尊修练的做法,与那些大成就师的行径背道而驰。尘阿洛追尖参也曾说:“我们虽然没有什么能耐,只要心中除上师外没有什么别的东西的话,由于这种殊胜缘起的作用,你一生中不变样是不可能的。”
  c.经常心中有上师,就能获得一有俱有的善功德。如一般宝物数量再多,也不如一个如意宝。若有一个如意宝,虽然没有其它宝物,也等于俱有一切宝物。上师是如意宝,如果心中经常念念不忘上师,会自然而然获得许多破悟功德,这是先辈的经验之教。
大成就师藏巴嘉热曾说:
“只要意念不离师,不会念经也可以,不会坐禅也可以。”
桑吉公巴大师说:“我们这个深密教言传承,只要有诚心就可以,要保持信归,多做祈祷。”
  (2)祈求功德
  由于供养上师的功德,胜于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功德,所以,赞颂祈祷一切佛菩萨的功德,也比不上赞颂祈求自己的上师的功德。如郭仓哇大师说:“诵咒千万遍,不如祈祷上师一遍灵。”就是说念诵神佛咒语千万遍,不如念上师颂赞祈祷词一遍的加持力强。
他又说:“祈祷(上师)之功,能使自己与上师心合一,祈祷之功,产生特殊悟神通,祈祷之功,源源不断生感悟,祈祷之功,三宝悲智常关照,祈祷之功,所求诸事尽如意。”等等,桑吉次大师教导说:
“每天至少做十几次祈祷,若无感应,就算我胡说。”
羊公巴大师说:
“经常不断地,情真意切地做祈祷,就会使加持能量入心窍,世俗成见自消,执着自化,空觉自生,自然俱生直觉之中万物如在掌心清晰无碍也。”祈祷上师对消灭灾害也有不可思议的效应。曾经在潘宝地方,有个人被魔鬼缠身而精神失常。家人请格西堪隆巴驱魔,文观慈悲,武诵恶咒均未见效,后来默默祈祷仲敦巴上师,魔病突然痊愈。
郭仓哇大师说:“祈祷上师,空行护法视如子。祈祷上师恶魔鬼怪不敢欺。”
仲敦巴悦:“祈祷尊者,比祈祷其它本尊更有加持力,这是我的亲身体验。”在心行入法,法行入道的激励作用方面,祈祷上师具有特殊的作用,所以岱洛巴大师教导那尧巴说:“激励成就最佳法,就要祈祷上师啊那尧巴。”
宗喀巴大师教导度增巴说:“要使上述善行功德,未生出生,己生增长、巩固,对合格的善师视为真佛,赤诚信归,对三宝性相准确无误地体认,坚信至关重要,修任何一种善行都要向这两方面,情真意切地进行祈祷、发愿。”
又说:“对世间如意宝进行祈求,能帮助解决今世的利禄需求,对上师诚心祈求,可获得世间和超世间的一切成就,因此,祈请发愿是非常重要的。”那尧巴大师说:“敬奉祈求如顶球,美满心愿能实现。”这类例句不胜枚举。
  4、当佛礼敬功德
  分礼敬功德和当佛看待功德两种:
  (1)礼敬功德:
  对上师身敬如叩拜、起居等尊敬礼貌动作行为,言敬如赞颂宣扬师德和言语尊敬礼貌。意敬如敬重爱戴,真诚信归等爱敬思想行为等,在分别解脱戒、菩萨戒、密戒中都有具体的要求,严格按照三戒中供奉敬信上师的要求去做,就会完成巨大的福德资粮,得到人天共助等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如经中所说:“信归不可思议其报也不可思议。”“造什么业得什么报应。”因此,身、言、意信归上师,是一切善缘生发和合的主要媒介。
  (2)对上师当佛看待的功德:
  在佛典经续中不只一次地开示,要视师如佛。对师当佛看待的功德,在《手金刚灌顶续》中说:
“利于众生,他是佛陀,心持此念,诸善必生。”意思是把上师看做利乐众生的佛陀,诸善未生者得生,已生者增长,可直达觉境。
《密成就续》中说:
“上师与那持金刚,谁人视他为一体,
  诸种成就合一源,谁便获得此成就”
等说法,在续部和诸成就师的著作教言中很多。总而言之,众多法门中没有比视师为佛,赤诚信归更殊胜的法门,所以续中说:
“其恩使大乐,刹那之间得,
  敬礼持金刚。如宝上师身。”

意思是:若能虔诚信归上师,大乐佛身也会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得到。菩萨吉悟瓦教训中说:“人身上最宝贵的是心脏,如果把心脏掏出来,也只是一团血淋淋的肉,在修心中最神秘的是上师瑜伽,取出它的核心的东西,只有一点:就是视师为佛的信归。”在这一点上佛教各教派都看法一致。
有些老前辈说,大手印、大圆满等其它教派都有把上师瑜伽当做修行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因此,出过很多即身成佛的先例,但缺少把上师瑜伽视为修行生命线而贯彻全过程的传承,因而在三年零一月半的时间成佛的没有一个人。
    但我们格鲁传承,不但有把上师瑜伽当做修行重要组成部分的传承,而且还有把上师瑜伽当做生命线,贯彻修行全过程的特别传承,因而在三年零一月半的短暂修行期内获得最高成就的人很多,尤其是不需要像别的教派那样封门闭户刻苦密修而轻而易举地获得高成就者比比皆是,看看那些所谓“双运珍宝传承系列”生平传记,就会知道此说并非夸张,如果说信归上师是即身成佛的主要法门的话,是否就不要生成、圆满次第之类的高深密法了呢?并不是这个意思,信归上师与修其它密法不但不矛盾,而且就像蛋糕离不开奶油一样,任何密法也离不开信归。正如郭仓哇大师传记中说的:
“密乘最大方便是,信归上师之妙道。”
羊公巴大师说:
“绝妙无上瑜伽密,其道汇总一信归。”意思是视师为佛,虔诚信归是无上密妙道汇总到一点的精华,如能信归达到必要的强度,生圆次第等一切妙功德就会一帆风顺地达到圆满境界。
《珍雯达瓦传》中说:
“心口如一将上师,看做诸佛合一身,
  是诸善德开发力,一切佛子共行道。”

桑吉温大师说:
“若无信归之水分,觉悟禾苗难发芽,
  视其为佛以真情,经常祈祷极重要。”

尖阿洛追尖参说:
“一切经续共同说,成就本源是上师,
  要想获得妙成就,取悦上师释过于。”

四世班禅大师说:
“一生成佛妙方法,对那合格之上师,
  一心虔诚作祈祷,是深密法集大成。”

如上面所说,思想和行为一致地合乎法规地供养侍奉上师,特别是坚定不移地当做真实佛陀,诚心祈求发愿,一切善功德就象经中所说那样必生无疑。PP
  二、不尊敬上师的罪业
  共分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诋毁上师的罪业
  1、诬蔑诋毁一个上师,其罪等于诋毁一切佛。经中说:
“对于其救星,弟子若诋毁,诋毁众佛故,其人受重苦。”
诋毁的意思就是瞧不起上师,诬蔑上师。如说他心情粗暴,贪欲心重,貌不端正,心不公平,等等。
  2、诋毁上师,修密法不会得成就。犯有四重堕罪,五无间罪等任何一种大罪,通过密法的消业法都可以消净,成就殊胜佛果,但唯有犯诋毁师长罪的消除不了。在《密集主续》中说:“世人虽犯无间等,重堕性的种种罪,在那金刚乘大海,修证此道得成就,诚心诬蔑上师者,修也不会得成就。”《密集续疏明灯》中还说:诋毁上师者,不但其人修密无成就,与他要好的朋友也得不到成就。因此,不但不能和犯诋毁上师罪的人交朋友,就是相接近也受其晦气的影响而妨碍成就。
  3、诋毁上师的人修密法不但不会出成就,反而会下堕地狱。在《金刚心庄严续》中说:
“其人诋毁金刚师,虽然修密很努力,放弃睡眠离喧闹,潜心修炼一千劫,只是修堕地狱道。”
这是说,如法亲近上师,每一种无上密续,都可以使你在浊世的短暂一生中获得无上佛果,如果背离亲师之道,虽然废寝忘食,远离世俗事务的干扰,勤苦修炼千年万载,不但不会得到任何成就,反而就像修炼下堕地狱饿鬼之道,适得其反,不可挽回。
  4、诬蔑诋毁上师对今世后世都不吉利。如《上师法五十颂》中说:
“诋毁上师者,多病多灾害,
  闹鬼中剧毒,大迷将毙命,
  官火与毒蛇,水盗诸天灾,
  邪魔与鬼怪,追命堕地狱。”

是说倘若对上师不敬说坏话,不但今生今世不吉利,多病多灾,作事倒霉,死后也会堕无间地狱,承受无限痛苦。
  5、诋毁上师,未生功德成就不生,己生功德成就将消失。犹如树根坏死的树,树枝树叶也将要枯死一样,一切功德成就的根是信德,失去信德后不但不会产生功德成就,就连原有的功德成就也将会消失。关于此说的经典根据见《菩提道次第广论》,这方面的验证故事不少。以前格西公巴瓦收过一个弟子,修止观很长时间没有任何进展,便去请示公巴瓦大师,大师说:“你是否背弃过上师 。”他说:“有这么回事。”
大师说:“速去忏悔,请求恕罪。”他便去如法忏悔,得到上师的宽恕,然后去修行才得成就。在印度曾经有个得成就的瑜伽师,由于他出身高贵而有傲气,有次故意从上师头顶空中飞过,立刻掉在了地上,失去了飞行功能。
  我的恩师曾说,不尊敬和诋毁上师的人,即使是被称作佛菩萨化身的人也会倒霉的,这种事处处可见。因此,噶当先辈们曾说:
“不尊敬上师的人,虽精通三藏也无用。”背离上师的人即使有再大的功德学问,也干不出自利利人的任何事情,这也是一条无法改变的法缘规律。因此,学人最好是像爱护生命那样爱护师道。不使产生不尊敬师长的任何行为。万一若有失敬之处,立刻要向上师忏悔,否则死后不仅要长期受到循环恶道的苦难,即使在今生今世也做事不顺心,很少有安乐可言。在经续疏论中,对这个问题讲的很多。那么,犯了不敬之罪如何忏悔呢?这在《上师法五十颂》中说:
“向那师长表尊敬,奉献适当的供利,
  所生病痛与灾难,逐步消除不复生。”

就是说,向触犯的那位师长尊敬地表示歉意,奉献衣物、食品之类的供品,取得上师的宽恕,其不敬师长的罪业就会消除,病痛灾难等不吉利的事也消散。若所触犯的上师已去世或路途遥远而无法向他亲自忏悔赔罪,也可以按格西仲敦巴所教导的那样做,因从法性上讲一切上师法性为一体,所以,向身边的上师进行忏悔,也可消业。这种消罪的办法适应于触犯上师罪的一切方面。
  (二)违背师言的罪业
  1、经典根据
  经藏中说:“敬奉言教者善,背离言教者不利,利害的程度,随其奉行背离的程度而有所不同。”在《金刚藏续》中也说:
“受到灌顶的弟子,倘若违背师言,今生多有灾难,来世下堕地狱。”
岱得巴大师说:“不听上师言,不会出成就。”等等。
  2、逻辑推理
  上师教导的总旨只是“诸善奉行,诸恶莫作”两句话。凡事都离不开因果规律,若不听从师教弃恶扬善,善不会自生,恶也不会自断,这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吗?
  3、验证先例
大成就师那宝哇和热琼巴,虽然是印藏有名的成就师,但曾一度违背上师的教导而吃尽了苦头,如传中记载。何况我辈凡夫俗子,怎能随便违背师教?有时思想动机虽然不错,但违犯师言仍然没有好的结果,如益喜尖参大师的传记中所记载的那样;当他离别他的上师赤南木卡藏时,他的上师对他说:“你不要磕离别头,不久还会见面。”他离开上师的住地后,回想起上师教诲之大恩,情绪激动难以抑制,就朝上师的禅房磕了几十个头才离开。不想这小小的违背师言,竟然造成了终身的遗恨,此后再没有见到上师。这类故事很多。如果有时上师的言谈不合理,就应善言相劝,虽然说的合理,但自己执行有困难,做不到时也就说明情况,请求宽容。正如《律论总纲》中说的:
“违背教义之言,要劝告制止。”
《上师法五十颂》中说:“若是做不到,讲明请宽恕。”
  (三)对上师生气的罪业
  《时轮续》中说:
“对师动怒一刹那,一劫善行全被毁,
  数劫堕生地狱等,恶道遭受深重苦。”

就是说对上师动怒一刹那,就会毁掉一劫所修善行成就,还要在地狱等恶道遭受数劫的深重苦难。嗔怒是恶中之恶,对任何人也不能生嗔恨心。尤其对功德之源上师生嗔心,其罪过更大。
  (四)寻找上师缺点的罪业
  《续部》有言:
“看到优点得成就,看到过错毁成就。”
意思是说,看到上师身上的优点而产生敬心会得到成就,看到上师的缺点过错而失去敬心,信念就会妨碍出生成就,毁掉原有成就。格西抱道瓦曾说:“光关注上师的缺点过错,不仅得不到上师的加持,反而会造成世世代代逢不到上师的恶业,今生常害呕血、心疼、麻疯等恶痛,发生灾害和不吉利的事。”上师是成功和失败的关键,绝不可忽视。
  (五)将上师看做平常俗辈的罪业
  根据自身境界,世俗眼光把上师看作俗流平常人,不但得不到成就,而且也是严重的失戒行为,会对今生和来世造成许多不良后果。格西仲敦巴曾禀告阿底夏尊者说:“我们藏地修行的很多,出成就的没有几个。”
尊者说:“大乘功德成就,无论大小都离不开上师,你们藏人把上师当做普通人,怎会出成就。”
在《蓝宝匣》论疏中说:“把开示大乘教理的善知识,看作平常人是严重的失戒行为。”
噶当、格鲁先辈的教言中都持同类观点。世俗弟子的心目中,见到的上师也是普通人,这是自己的心灵被无明覆盖所致,但实际上说法的上师一定是真佛,我们要透过平常形象,看到圆觉真佛的本质,以增强信归。
  (六)不尊敬上师的罪业
  经中教导:徒弟对上师,就要像臣民尊重转轮王那样恭恭敬敬。身行叩拜大礼,语赞功德行祈祷,心中常生敬心信依之情等,必须严格以三戒法规行事,丝毫不能怠慢。否则就会犯失戒之罪。如前贤桑吉益西有次给众弟子说法时,他的上师大成就师帕仓哇像个乞丐的样子,从身边走过,他怕行师礼有失身份,便装作没有看见的样子,突然他的两只眼球都掉在了地上。这件事说明,在任何时候也不以种姓地位身份、财势、长相、学问等产生高傲情绪,不尊敬上师。否则就是自己害自己而变得一事无成。上师即使是心情暴躁,品质低劣,但从徒弟的角度则不能鄙视,要恭恭敬敬对待。
  (七)践踏上师身影座垫等罪业
  《上师法五十颂》中说:
“践踏其身影,罪如毁佛塔,坐骑座垫鞋,岂能脚下踩。”
践踏上师的身影,罪如拆毁佛塔,其衣物鞋帽座垫等不能践踏不恭,也如身影。相反,恭敬身影,衣物等功德也如修佛塔。毁佛塔是无间罪,罪业更深。践踏身影衣物等罪如毁塔,岂可忽视。有些人以为信仰在心中,何必斤斤计较外表小节,因而在起居礼节上不尊敬上师,随便践踏衣物等,是非常错误的。如经上师允许或有特殊原因,其不敬举动该当别论。
  (八)浪费上师财物的罪业
  《上师法五十颂》中说:“命护其财。”就是说对上师的财物,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爱护,为上师创造出良好的生活条件。如果随便乱用,浪费财物,使上师受到损失,不但违犯上述戒规,其等流果报,使其今生来世生活贫困,少吃缺穿,若万一有钱财,也是经常破费而难得自用。甚至下堕饿鬼道,要常受饥饿之苦。
  (九)使上师心不愉快罪业
  敬奉上师,要使上师心情愉快,生活平静,法事不受干扰。倘若惹是生非,使上师心烦意乱,不愉快,其果报,频生是非口舌,自己心情不得安宁,甚至下堕地狱受重苦。所以在《上师法五十颂》中说:
“无论任何时,不使心烦乱,无明若触犯,必受炼狱苦。”对此,应十分谨慎。
  (十)对上师的作风产生误解的罪业
  对上师行为动作、思想言谈产生误解的罪业不可轻视。如名叫善星的一个人,在释迦牟尼身边,对佛陀的行为产生种种误解,而堕落无间地狱的事,以及大夏的两个沙弥对观音化身松赞干布的行为产生误解,而本应得到的无上成就不但未得,连一般成就也未能得到之类的先例很多,我们应当高度重视。
  上师的行为作风,无论怎样不近入情,不合道德标准,从弟子的角度讲,应充分理解,正确对待,绝不能产生误解错见。
如上师对自己生气,就看做父母对子女式的爱的表现,上师骂自己,就看做是念恶咒驱赶附在自己身上的邪魔,上师打自己,就看做是清除自己的无始以来所造罪业,驱病逐魔之举等。凡此种种都看做是上师度化的方便之法,不但不生气,反而更应加倍敬重,增强信归。这对学修之人十分重要,也是一个消除邪见,获得加持,诸种心愿得到如愿以偿的灵丹妙方。因此,大成就师藏巴嘉热说:
“鞭打是灌顶,由此得加持,
  责骂是猛咒,消除诸魔障,
  生恨示疏远,爱索加我身,
  爱我使长进,惟我是激励。
  事事方便行。”

羊公巴大师说:
“身现皆功德,所言皆教诲,
  所作非无益,不利皆加持。”
等。历代前贤都口诵赞辞,心中发愿,非常敬重上师。
卡热公琼大师说:
“开示大乘理上师,外部形相虽不美,
  内部境界难捉摸,不可妄想师是非。”
如果对上师仅从其外表言行为根据,妄自非议,产生不敬心,就会毁坏自己的善报。因此,要谨防心中对上师的言行思想作风产生倒错偏见。
  (十一)对上师不以上师看待罪业
  有些人只认那些有名气地位的上师,不认那些无名气地位的贫民上师,对这种势利眼看待上师的人,真正的善功德一样都不可能产生。因为,从上师方面来讲,可能有德性学问等方面的差别,但从弟子的角度讲要一样对待,一样敬奉。如尖阿洛追尖参大师说的:
“虽然所拜上师多,若不平等相信奉,只信其中一个人,那是露骨的贪心。这不能叫信奉。若是真正信归者,对师不会分亲疏,师恩虽然有大小,信归不能分薄厚。”续经中说:教一偈经文,也要按上师对待。其原文是:
“教一四句偈,若不当师看,百代生狗身,后得卑贱躯。”如果真心想得到佛法知识而从任何人处,学得四句偈经文,也应以师道敬奉,否则就会堕落畜牲道做狗等,罪业不轻。因此,上师不是自己随便决定的,而是存心学习,四句偈经文以上的缘份决定的。
  总之,大至成就佛果,小至炼狱中的一丝丝凉风的福份乐趣,都是归信上师的功德收益,小至十地菩萨的临成佛前的细微所知障,大至无间地狱的深重苦难,都是违背师道的恶业报应。因此,要像重视生命那样重视师道,亲近上师。祈求上师与诸佛加持,使我亲近上师的心愿得以顺利实现。如此真情实意地多做祈祷,并按密传方法,进行甘露洗罪等,如法修持仪规程序见广略两种菩提道次。众因缘齐全,才能见效果是一切因缘法的普遍规律,因此要如法修持。按上面讲过的道理,充分认识到亲近上师的功德利益和不尊重上师种种罪业后就要坚定如法亲近师长的信心。
  三、亲近上师的思想态度
  分思其功德树立信心和思其恩情激发敬心两个方面。
  (一)思其功德,树立信心;
  五道十地功德的生长与否,就看有无上师开导加持之力,这又要看自己是否对上师信念虔诚,因此,要想开悟得道,就要认真修持信德。举例来说:本来我们的身体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但常常自以为干净可爱,久而久之,形成固定观念,不觉得有什么不干净之处,反而觉得干净可爱。同样的道理,上师无论身上有多少缺点,不可能没有一点优点,着眼在其优点上,常思其优点,久而久之,就会只见其优点,不见其缺点。这样改变观念,只看上师的优点长处,也能生信念,但是把上师看作佛,更会增加信念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完全消除错误观念。因此,视师为佛的这种起信方法无比殊胜。但上师是佛的问题,肉眼无法看清,只能靠经典根据和逻辑推理解决,下面就依次论述:
  1、经典论证
  观想上师,然后想以下的经义:
  《二思维续》中说:
“末法时代五百年,我将化现教师身,
  心中认定为我身,对他生起敬仰心。”

《金刚帐续》中说:
“本是金刚心,现相教师身。为利乐众生,化做平常人。”
《经藏》中说:“见益听我言,到那未来世,我现法师相,我化教师身。”等等。在一些经续中指出:佛祖金刚持在末法时代常常以普通人的形相出现,以方便度化众生。因此,常想这些普普通通的善法导师,都是佛祖金刚持其身,生发崇敬之心。
  2、逻辑推理:
  分相对论方法、作用论方法、因明论方法、法性论方法四种。
  (1)以相对论方法推论:医生是个相对的概念。对病号来说:是不是医生,看他是否给他进行诊断治疗。对受烦恼病苦的众生来讲,是不是佛,就要看是否给了对治烦恼,治愈痛苦的佛法灵丹妙药,佛是心灵的医生,即:凡能给予治疗烦恼病苦良方者,就是佛。上师为自己施教佛法,为自身苦恼对症下药投以良方,其恩无比,不就是佛吗?弃此何处求佛。
  (2)以作用论方法推论:凡有烧煮等火的作用者就是火,因此,凡能起到佛的作用者就是佛。这些上师从事佛的事业,起到了佛的作用,因而就是佛。那么佛的工作和作用是什么呢?佛的主要工作作用就是向能度众生施教善道。上师作了这样的工作,起到了佛的作用,因此,上师就是佛。至于那些自己尚未入道的上师的问题,后面再来讨论。
  (3)以因明论方法推论:又分因果推理、性质推理、否定推理等三种方法。
  A.用因果推理法:
  从这些上师能正确全面地解说佛理,可以断定他们具有遍知一切的佛的智慧,因在《正理论大疏》中说:
“因缘所生不知因,解说明了不可能。”
意思是自己若不了解,就无法向别人解说,如能向别人正确完全地解说佛法,必定精通佛法,若精通佛法,必定具有遍知佛慧,这是“以果知因”的逻辑推论法。遍知佛慧是佛的智法身。具有智法身的,理所当然是佛。
  在《不可思议经》中说:“为追随如来而说法者,其人具有如来智慧。”全面通晓教理者,虽不懂世间知识,也可以看作具备遍知智慧。因为在《正理论大疏》中说:“故而与其所从事。有关知识应通晓,至于遍知虫蚁数,对我丝毫无用处。”这段引文的意思是说:我们所说的佛的遍知智慧,是指明了那些与佛陀所从事的解脱有关的境、行、果知识,凡自利利他的修行者都应通晓这门知识。至于宇宙间有多少蛔虫蚂蚁之类的问题,虽了如指掌,他对我们毫无用处。
  B.用性质推理法:
  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特征的佛陀与没有相好特征的上师之间,只是外形不同而已,其心性在法界融为一体,无分别。
如在《般若波罗蜜多》经中说:
“佛陀是法性,接引者法身。”这两句偈的意思是:“佛”是法性的称谓,接引众生出苦海是法身的作用。诸法法性平等,同而,佛和说法的上师的法性是相同的。
  C.用否定推理法:
  有些人在眼前看到游丝毛发,如果那是真实存在,眼睛在无毛病的情况下更应该看得到,但是那种游丝毛发,眼病治愈后却看不到,那只能说明:那是一种眼睛有毛病的表现。同样,我们在上师身上所发现的种种毛病、缺点,如果是真的,在去染净识中应有所反映,但在净识中一无所有,这说明这种现象,只是自己心有污染的表现。
法称说:
“可见之物若不见,是不存在非其它。”意思是:可见现象,在可见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若没有发现,就可以断定其为不存在。
  (4)以法性论方法推论;佛的法身度脱众生,有应缘相、应器相、应利相、遍及相等四种:
  A、应缘相就是适应度脱对象的机缘相。如需要以王者之相度脱者,化现帝王,需要以臣子相度脱者,化现臣子等等。我等只有平常人相度脱的机缘,所以佛现平常人相,认定自己的上师就是这种化现平常人相度化自己的佛。
  B、应器相就是按度脱对象各自的根器,意识境界所现相。如镜中之影,因镜子的不同,显影的形相也各不相同。应机度化是佛的法身的普遍规律。我自己也应有对机之佛,但这个佛除了引度自己的上师外,还有谁呢?以此认定上师是佛。
  C、应利相就是按众生所需利益化相。每个众生身边就有十方一切如来佛,不但在经续中这样讲,也可以从逻辑上证明这个说法有道理。既然是那样,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也应有十方一切如来。当然这些如来不是泥塑纸画像,而是根据众生的生存生活需要所生化的各种利益事相。因此,这些以深广妙法教育我,给我以最大利益的上师,不是十方一切如来的其身还会是什么呢?
  D、遍及相,又分遍及一切时间相和遍及一切空间相两种。
  a.遍及一世时间相:
  [1]佛无时不在。《经在严论》称:
“你为众生事,无时而不在,作事常不休,无遗忘致敬。”
根据这个道理,若众生机缘成熟,佛无时不度,无时不说法。我们如果机缘成熟,佛就会及时引度,但现在说法引度自己的,只有自己的上师。这无时不在,及时引度的佛,除了上师还有谁呢?
  [2]化度从不间断。佛度众生,从时间上从不间断,这是佛的事业的一个特点。即使在末法时代,只要众生自己有缘,就会逢到佛的引度。我此生有良好的机缘,得以闻法,这说法的上师若不是佛,谁会是佛呢?
  b、遍及一切空间相。
  《经藏》中说:“虚空所到处,佛身也遍布。”就是说,凡虚空所到之处,都有佛身,没有无佛的空间,没有不充满佛身的空间,这就是佛的法身的不可思议性。既然是那样,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也必然充满佛和佛性,佛的作用,这种充满虚空,无处不在的佛,对人的感应,就象周围的色彩对水晶珠所产生的影响一样,随因缘而各异。和自己的因缘相应的引度者--佛,肯定是正确指引善道的这些上师。对以上这些道理,进行反复思考,加以坚定上师是佛陀的信念。
  3、释疑
  分所见释疑、不见释疑、不定释疑三种。
  (1)所见释疑;就是从自己所见现象,对上师是佛的观点产生的怀疑。以为在一些上师的身上可以看到贪欲、嗔恨等许多缺点,怎可能是具有断证功德,完美无缺的佛呢?对解除怀疑,应该这样想:如果我们的感觉可靠的话,那种怀疑也许是有道理的,但我们的感觉是不可靠的,所以不能以感觉为理由,确定事物的性质。这有以下六条比喻:
  A.如眼睛有毛病的人,处处看到游丝毛发一样,我们心中有业障污染的凡夫俗子,所见都是污染相,因此,我们用感觉把握的情况,未必是真实情况。
  B.《佛性论》称:
“如象颜色所照射,宝石有时并非真,
  由于众生缘业故,遍主也非原本相。”
意思是,由于受周围颜色的影响,宝石的颜色有时也不一定是真色;同样,佛虽然是纯净无垢的,但由于众生自身的业缘,看到的是一种不洁身相,我们在上师身上所看到的缺陷,正是自身缺陷的反射。
  C.如果上师是佛,怎会有疾病和衰老等普通人的象征呢?对这个疑问的回答是:且不说释迦牟尼示现无常相,我们随便带一付有色眼镜,就会看到一切东西会变色,由于自身的业障,就是看到真正的佛,也会发现许多缺点,而且就像非常真实,因此,自己的感性经验有什么可靠性呢?
  D.佛经中说,佛化现什么,就完全像什么,若化猪狗相,就会像猪狗,食用不洁之物。所以,佛菩萨为了度我们,化现普通人相,定会像普通人。因此,我们看到上师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就断定上师不是佛的想法是错误的。
  E.如梦中犯戒发生杀盗等种种罪孽,那只是一种思想意识中的虚幻相,并非实事。同样,现普通人相的上师,虽表现出发怒和粗暴等与佛的品质不符合的行为,但那只是自己受恶业影响的主观意识的外现幻相。我们所看到的普通人相也非真实,他的行为动作怎会是真的?
  F.胆溢症病人看到雪山是黄色,心气病患者的眼中雪山是青色等,影响感官的细小因素也能使人产生种种幻觉,何况我们无始以来所造恶业习染深重,怎可避免错觉?从自身业习厚重程度来说,上师在自己的眼中未现出更低劣的猪狗或毛驴相,而现出人相,这已是够荣幸的了。
  (2)不见释疑
  也许会说:虽然这些上师没有什么可非议的缺点,但佛应有肉髻和佛光等异于常人的许多相好庄严特征,但在上师的身上并未发现这类特征,怎么会是功德圆满的佛呢? 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认识,对凡人来说,所见未必是真实情况,未见之物也未必是不存在。对此我们用以下八种比喻说明:
  A.如阳光金光灿烂,虽能普照大地,但盲人却无法看到阳光。同样,这些指引善道的上师,虽然具有许多佛的智慧功德,但对无明遮盖心眼的人来说,只能看到他们的平常相,看不到光辉灿烂的圆满功德相。
  B.如像针眼中容纳不了须弥山一样,在世俗的心目中,怎会容纳下佛的殊胜功德?仅以在自己的心目中不能容纳,即看不到为理由,认为上师没有佛的特征功德,就像针眼中看不到须弥山,而认为须弥山不存在一样不可靠。
  C.就像在黑暗中不但看不见细小的东西,就连粗大显而易见的东西也看不见一样,在无明障蔽笼罩下的世人,别说看不见佛深层的微妙殊胜功德,就连最表面的显分功德也无法看清。因此,我们这些被无明全面遮盖的人,怎会看到佛的清净功德?
  D.在消除世俗心的密法师眼中所见皆是佛,即一切普普通通的上师在他们眼中都会变成圣洁庄严的佛。从这一修证经验看来,在我们的眼中一切变得低劣俗气,只是世俗心未消除的原因。
  E.就像魔术师把人变成毛驴一样,只要魔力不被消除,在看客的眼中只看到虚假的毛驴的形象动作,看不到原来的人的形象动作一样。只要恶业的习染在心中存在,我们就不会看到佛的本来面貌,只能看到被歪曲了的世俗面貌。
  F.经中说,十地菩萨也无法全部觉知佛的妙功德,既然那样,像我们这些凡俗辈怎会觉知佛的功德?
  G.如果在我们的眼前没有水瓶,我们就可以断定眼前没有水瓶,但如果我们的眼前看不到精灵,我们就无法断定眼前有没有精灵。因为,水瓶是可见之物,精灵并非可见之物。同样,如果自己证悟佛的功德,就可以觉知自身具备或不具备佛的功德,但在别人身上虽然有佛的证悟功德,也非我们能觉知者,因此,不能以自己未觉知而就断定其无。
  H.如水瓶虽在眼前,若被帘子遮盖就看不见,取掉遮盖的帘子就会看得见;同样,上师虽属功德圆满的真佛,但我自己的眼被业障所遮,无法看到,若消除业障就会看到佛的本来面貌。因此,能不能看到上师的佛性,全在于自身有无业障,而不在于上师是不是真佛。
  (3)不定释疑
  也许有人会质问:你既然认定上师是真佛,你的弟子也会把你当作佛,如果你自己默认是佛,就与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不符合,这样你的自我认可不就变成妄想妄言了吗?这种看法的确是确认上师是佛的一个重要认识障碍,我为你破除此障。
《摄乘论》说:“一物所见各异。”意思是客观上虽然是一种事物,但由人们各自的业气习染有所不同,所见之物也各不相同。所以,对我这样的人,因人们各自的业习不同,也会有各自的不同看法,而已各自的看法也都符合实际。如同样一条恒河水,在人天饿鬼三者的眼里所见各不相同,天人眼中是圣洁的甘露,人眼中是普通的水,在饿鬼眼中是使人恶心的脓血。对所见不同的三类众生,恒河水也会起到相应的作用。
同样,弟子将我看作佛,我自己对我自己,或者一般人对我看作普通人也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对看作佛的弟子会起到佛的作用,对看作普通人的人起到普通人的作用,这也是符合实际的。也许会说:如果是那样,上师不就成了既是凡人,又是佛了吗?对这种质疑,我们可以回答说,照你说河水不就成了脓血等性质不同的三种物质了吗?如果说:水中有不同对象所感知的不同因素,并非水本身有三种性质的话,我也同样。在我身上,也会有佛和凡人两种可能因素,但凭一点不能断定一身兼有人与佛两种人格,更不能断定人佛没有区别。
  按上面所说的各种办法,消除认识上的错误,树立上师是佛的坚定信心。
  (二)思其恩情,激发敬心。
  要思念上师的下列五种恩情:即创造幸福快乐之恩、培养喜德之恩、传授妙法之恩、调伏心性之恩、无可相比之恩。
  1、当思上师为自己创造幸福快乐的恩情。阿底峡尊者说:“一世幸福快乐来自上师的加持,理应知恩相报。”如果没有上师指引善道,就不会得到幸福快乐,因要常思上师赐福乐的恩情。
  2、当思上师培养教育之恩。一切知识功德都不会自然出现。自己的一切善知识和高尚品德,都是上师教育培养的结果,应饮水思源,常思教育之恩。
  3、当思传授妙法之恩。佛祖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为求法,经历了无数世难以想象的艰难辛苦,同样,这些上师也经过长期艰苦求学,所获得的无上妙法,像父亲把财宝传给子女那样毫无吝啬地传给了我们,这恩重如泰山。在人世上赐给一点点物质财富,解决一些今生今世困难,也被看作莫大的恩惠而常感恩不已,更何况为开创万世幸福而赐给妙法的大恩大德。佛经中说:“给人施教一句经文的功德,比用七宝装满三千大千世界赐给这人的功德还要大。”何止一句经文,上师把成佛的妙道教理系统地传授给我们,此恩此德,怎能报答?如此常想应在感情深处激发感恩之情。
  4、当思调伏心性之恩。无数世来,流转世间,虽无处无佛,无时无佛,但是那些众佛却没有能够调伏自己,至今还泡在这苦海里,今世上师以智慧方便,使我们粗野的心性得到调伏,将我们带入善道,从这个意义上想,上师的恩情超过了众佛。做到了众佛未能做到的事。
  5、当思无可相比的恩,在世界上对人们恩情最大的有三个,即:佛和父母亲。但上师的恩情,远远大于父母和佛。父母对自己只有今世养育之恩,上师指引万世幸福的光明大道。因此,上师的恩情大于生身父母之恩;诸佛慈悲遍及众生万物,但由于自己业重,不但无法直接受到佛的言传教诲,就连佛的身影都无法看到。而师就在身旁,可以随时请教,将佛的妙法面对面地传给自己,因此可以说师恩大于佛恩。
  总之,一切幸福利乐、功德都来自上师,这不仅有经典论据,也是合乎道理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定上师的恩情是无以伦比的。
  四、敬师行为
  “尊敬供养与侍奉,从教行事以亲师。”敬师行为主要是供养、侍奉、听从教导三个方面:
  (一)要想成佛,就需要积福德,即积“福资粮”,而积福的对象即“福田”没有比自己的上师更殊胜的。因此,自己的一切应奉献给上师。《上师法五十颂》中说:“对于自己受命师,舍其难舍妻与子,自己生命所不惜,何况无常之财物。”意思是:为亲近上师,连生命也在所不惜,何况其它身外无常之物。在《聚生续》中说:“放弃其它供,只供奉上师,上师若喜悦,可得遍知慧。”意思是可以完全放弃对其它佛菩萨的供养,只供养三宝合一的上师,就可以获得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功利。在《密集五次第灯论》中也有与此相同的说法。
  供养上师,要量力而行,在条件许可的限度内,要尽量做得好一些。如象种田,土地尽管非常肥沃,但如果籽种缺乏或者籽种质量差,其收获也不可能理想,对上师的供养也和这道理一样,其功利的大小与供养优劣并非没有关系。
因此在《上师法五十颂》中说:“为得无穷利,向上师供养,比较满意与特别珍贵物”,对此,噶当先辈们说,若自己有优质的东西而却舍不得奉献,挑拣劣质的东西奉献是违戒行为,若自己只有劣质东西或根据需要奉献,并非失礼失戒。意思是供养不在于物,而在于心诚和无私,在于尽力而为。
  (二)尽力侍奉上师:要象仲敦巴、夏玉瓦那样,勤勤恳恳地侍奉上师,不怕脏和累,挑水砍柴做饭样样干,把自己的身言意全部投入到敬奉上师的工作中去。积德消业,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对敬奉上师的孝敬行为,在经续疏论多有论述,特别在《树庄严》、《续集》、《上师法五十颂》中说得更详细,争取见于实际行动是非常重要的。
  (三)听从教导:在《佛本生记》中说:“对有恩者表敬意,均按教导去实行。”
若要想报答上师的恩情,对上师表示敬意,就要听从教诲,身体力行。在佛门中三项供养中,听从教诲是最重要的一项。这个道理并不难懂。若不吃药,病不会好,因此,对病人来说,遵照医嘱吃药是非常重要的。同样,亲近上师的目的,是为了治愈自身的各种烦恼症,若不听教导,就无法达到亲师的目的。因此,听从教导,多么重要,可不言而喻。若只用财富供养,而且供养虽然丰盛,但如果不听从师教,就象用高价买了许多药物,却一颗也不吃一样,拜师的作用就一点也起不到。正因如此,在《经庄严论》中说:
“有德者所教之事,以照办取其欢心。”遵照上师的教导,是敬奉上师,取悦于上师的最好的敬师方法之一,亲师者要为做到这一条多加努力。
  上面较详细地介绍了如法亲近上师的功德利益和违背师道的罪过,以及如何看待和敬奉上师礼仪之类,下面补充介绍应该亲近怎样的上师。
  上面已介绍了上师是一切善功德之源,尽诸佛未尽之责,替诸佛行事,引度苦海众生离苦得乐者,是人天导师释迦胜王教证二法纯真法脉的继承者和宏扬者,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就可以担当这个重任。
  那么求学的弟子应具备哪些德相呢?
  提婆在《中观四百颂》中说:
“心正聪慧求上进,此乃堪称闻法器。”这句话的意思是:具足心正、聪慧、求上进三种德相者,可以称作接受佛法甘露的宝器。分述如下:
  1、心正——是指没有邪见、偏见、成见,心理正常,思想纯朴,行为端正。心正的反面是心不正,在思想意识中沾有邪见、偏见、动机不纯等许多污染,称“不洁之器”,如脏盆。脏盆虽能盛接法露,但法露被污染变质成脏水,不能饮用。
  2、聪慧——是指具有正常以上的认识思维能力,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等;聪慧的反面是愚钝,即智力低下,认识思维能力差,记忆力差等,称“不受之器”,如覆盆,虽天降甘露,覆盆无法得到点滴。
  3、求上进——是指对所学之法具有浓厚的兴趣,具有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契而不舍,精进不息的追求精神;其反面是不求上进,不认真学习,所学不消化,不巩固,听过当做耳边风,对这种情况称“漏器”,如给无底烂盆灌水,边灌边流,存不下一滴,灌的再多也无益。
  在《菩提道次第》中的求法需要“去三种器病”,存“六种想”,三种器病就是上面说的“不洁器”、“覆器”、“漏器”三种;去三种器病,具备“心正”、“聪慧”、“求上进”三德,就是“正器”、“宝器”。
  求学时的“存六种想”是:
  1、求法者把自己当做就医的患者想;
  2、把说法者当做医师想;
  3、把所说法当做医药、处方想;
  4、把学修法当做动手术、吃药治疗想;
  5、把佛当做具最胜功德的大圣者想,生起无比敬仰心;
  6,把佛法看做最殊胜的智慧宝藏,生起保护继承宏扬胜法,使之常驻人间之想。


第一章 抓紧时机 为人身争取善果
第二章 与下士共行道的思想修养
第三章 与中士共行道的思想修养
第四章 上士道的思想修养

        抓紧时机 为人身争取善果
        第一节 认识具善缘人身
具良缘人身的"善缘“,是指离八种逆缘,具十种顺缘身(旧译”暇满“)
一、离八种逆缘是人身四种逆缘和非人身四种逆缘

人身的四种逆缘是生于无佛法时代、无佛法的地区和不信佛法的愚昧人种、聋哑痴呆人、不相信因果报应的邪见人.
非人身的四种逆缘是地狱中生命、畜牲类、饿鬼类、长寿天人(此处长寿天人特指无色界生命)。
自身离上述八种逆缘,具备学修佛法条件者称“八暇人身”(“暇”就是有学佛的闲暇机会之义)。
二、十种顺缘是内五种顺缘和外五种顺缘
内五种顺缘是:是人身,生在奉行佛法的国度,神志官能健全,不从事罪恶事业,信仰健康(即信仰善恶因果);
    外五种顺缘是:生在有佛降生的世界,曾有佛说法的世界,佛法尚存的时代,修法人存在的时代,以及具慈悲性的众生存在。
    内五种顺缘是人自身的条件,外五种顺缘是指外部环境条件。
    离八种逆缘,具备十种顺缘的人身,才叫作具善缘人身(即暇满人身)。
第二节具善缘人身的可贵性
一、认识具善缘人身珍贵的道理
    例如虽然获得稀世珍宝,若不知其珍贵价值,就会抛弃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同样,人们虽然具备了善缘俱全的珍贵人身,若不知其真正应有的珍贵价值,就会毫无意义地虚度,浪费掉珍贵的一生。因此,必须认识
具善缘人身的珍贵之处,严肃认真对待才是。
二、如何认识具善缘人身的可贵
分三个方面。
(一)与现实利益相应的可贵之处
    终极善果、解脱成佛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现阶段投生人天善道的条件。因此,对求解脱者来说,现阶段要争取的主要目标是获得人天善道的高贵生命。
    因为,我们现在所具备的这一人身,能做到戒恶行善,从而可以创造投生人天善道的基本条件。
  人天道中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前因-------施舍财富和获得健壮完美的身体的前因——忍德也可以做到,还可以做到投生人天道中的最显贵之梵天、因陀罗、转轮王之身,甚至欲投生极乐、空行国等佛国圣土也能做到,这是人身能获得现实利益的可贵之处。
(二)与长远终极利益相应的可贵之处
    现在具备的这一人身可以成为成就一切胜道的善器,达到解脱成佛的终极目标,尤其是此人身具备修炼无上密的精气脉等殊胜条件,在浊世的短暂一生中可以修成色法二身圆满的佛果。
    (三)若不被懒惰和无聊废弃,此身每天都能创造有利于长远快乐的一切条件,甚至每时每刻都能发挥成效和作用。
    特别是佛经中说在殊胜环境极乐世界,殊胜时代贤劫盛世,经数劫修法的功德,远不如浊世修一日善行,做一件善事的功德宏伟。
    因此,我们虽身处五毒泛溢的衰败之世,但对修法者来说是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这是与时空相应的可贵之处。
三、认识具善缘人身的可贵性后应采取何种方法
    不珍视或抛弃只对今生今世赐给财富的如意珍宝尚且是感到非常遗憾的事,更何况对能办成长远幸福事业的具善缘人身,怎么可以无足轻重地白白浪费掉呢?
    应该认识人身所具有的珍贵价值,不被浪费而取得有意义的成果,才是必须争取的目的。
    在《人菩萨行论》中说:
得此具备善缘身,
若不趁此修菩行,
没有比这更失算,
没有比这更愚去。
佛子无著大师说:
进入具善缘身珍宝岛,
若不采集佛法如意宝,
耽于无聊之事消时光,
终有难以挽回后悔时。
    因此,没有比虚度年华,浪费具善缘人生更失算,更愚蠢的人生失误。
    总之,要得到认识具善缘人身的难能可贵之处,先下定做有意义的事情的决心,并将决心付诸实践,做到身体力行。
第三节具善缘人身的难得性
一、具善缘人身难得之理由
有如下三个方面:因缘难成;人身难得;人身难得的比喻。
(一)具善缘人身的因缘难成,有如下三个原因
    1.获得具善缘人身的因缘善种难以播种;
    2.因缘善苗难以护理;
    3.因缘善果难以圆满成熟.
1.善缘难种的原因
    获得具善缘人身要有清净善德戒行为根本,施舍等善行为助缘,愿行为媒介的许多因缘,像我这样的修行人哪能创造这众多因缘?就连保持清净戒行这一条都难以做到,其他善行更不必说。
2.善苗难以护养的原因
    即使当下做点善事、种下一点善因,也很难坚持护养。比如,一刹那的嗔恨心,能毁掉积累数劫年的善行(见《入中论》),像我这样涵养心性差容易生气的人,怎能保持住善行呢?
3.因缘善果难以圆满成熟的原因
    即使是能够保持护养一段时间,但中途会遇到其他业力所产生的种种艰难阻力而难以一贯坚持,达到行圆果熟。
    经中说(1):
世间业力极重者,
近业以及习性业,
先行业等按顺序,
依次成熟得感应.
    这就是说,业力的感应,按业力轻重顺序,重者先感应,轻者后感应;轻重相等的业中,近期所造业先感应等等,我等所造业中,上升人天道的善业微小而力薄,下堕恶道的恶业积多而能量极大。
    人在临终时恶业聚集占优势的情况下,除了业力牵引下堕恶道而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可能性。
    因此,要常常思念获得具善缘人身的因缘极难具备而人身得之不易之道理.
(二)具善缘人身难得的理由
从两方面认识:
1.具善缘人身的每个单一条件难以具备;
2.综合条件难以具备。
    又分“八离“各个难得,“十具”各个难得两个方面。
    (1)八离难得:
    如我等众生从自己的思想行为观察,大多数所想不离贪嗔等烦恼,所作无非恶业,死后除了下堕地狱,没有别的出路
    因此,就连离地狱这一条件都难以做到,离开其余不利条件的难度之大,以此类推,可想而知。
    总之,八不离恶劣条件环境已成大多数众生常住的大本营并习以为常,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侥幸获得这样的珍贵人身是值得庆喜的,也应千方百计防止再次下堕,为此,祈求上师本尊诸佛加持如愿以偿。
    (2)在“十具”中,首先具备人身这一条件很难做到。
    获得人身的第一先决条件是清净戒行,这一条就很难做到。佛经中说:“人身极难获得。”人身的因缘讲的很多,不难看出人身难得之因。
    生在奉行佛法的国度等内外十因条件中每一个条件的其备都非常不容易。
    既然“八离”和”十具“中的每一个条件都很难得到,在一个人的身上占到“八离”和“十具”,十八个善缘条件,其难能而可贵之处,更不待说。
    例如众生中人类占极少数,其中生在奉行佛法国度的人在全人类中所占比例更少。以此类推,每增加一个条件,其人数就减少,最后十八个条件全具备的人就寥寥无几了。
    因此,佛说;
恶道众生犹如大地之尘土,
善道众生犹如指甲上尘土。
    总之,佛出世是千载难逢的,众生获得人身也是十分稀有的。
    获得人身,又与佛法相遇本来就非常难得,一切顺缘相合更是难上加难了.
  (三)具善缘人身难得的比喻有三种
    1盲龟与板眼相遇之喻
    如大海上漂浮着一块中间有圆眼的木板,随浪漂流,没有一定的位置;海底下有一只双目失明的盲龟,经常卧在海底下,每隔百年浮上海面,向上伸颈探望一次。
    什么时候盲龟与那块有眼的木板才能相遇,将盲龟的头伸进板眼中呢?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巧遇。佛经中说,获得人身比盲龟的头进人板眼还要难。
    在这个比喻中,“大海”喻示轮回世界.“板眼”喻示佛法,“盲龟“喻示修行人,“常卧海底”喻示常处恶道,“每隔百年浮上海面探望一次”喻示获得人身的机会很少,“盲龟与板眼相遇”喻示人生与佛法偶然相遇的稀有机遇。
2.针尖与芥子喻
    如地上倒插着一根钢针,向针尖上扔芥子,让芥子停留在针尖上,这是很难办得到的。经中说,获得人身比在针尖上停留芥子还要难。
3.光滑的墙璧与碗豆喻
    如在一面光滑的水晶墙壁上扔豌豆,让它粘在墙壁上,这也是很难做到的。经中说,获得人身就像向墙壁上扔豌豆一样,其结果只有一个个掉落下来。
人死后也像抛在墙壁上的豌豆一个个掉落恶道。因为《百论》中说:
世间多数人,
趋向非正道,
因而凡间众,
多数堕恶趣。
  二、既得十分难得的人身,就应发挥正当的作用。
这又要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入手
  (一)从正面讲,有三个比喻
    1.如乞丐珍惜珍宝
    比如一个深受贫穷之苦的乞丐,侥幸拾到一颗稀世珍宝,就会视若命根,百倍珍惜,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一样,我们有幸获得具善缘人身,就要十分珍惜,抓紧一切机会,习修佛法,争取长远的利益。
2.如越狱逃犯
    比如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囚犯,若有机会逃出牢门,就会不顾性命地逃跑一样,我们现在获得了人身,就有了从轮回世界的大狱中逃脱的机会,应不失时机地为解脱而努力.
    3.如落水的游子
    如落入海中的游客,一旦逢到一艘救生船,就不会放弃脱生的机会,坚持到达岸边一样,我们无始以来沉沦苦海,受尽苦难,今生幸得人身的救生船,就得不遗余力地争取脱离苦海,到达永久快乐的彼岸。
    此处还可以想到“虫子朝拜骑野驴,藏巴吃鱼炒面团”,(2)的故事
    “虫子朝拜”是说如果从地下钻出个小虫子,口称皈依三宝而进行朝拜,儿乎没有这种可能性,众生获得具善缘人身也像虫子朝拜一样难得。
    “骑野驴”的典故是:在藏地曾有个名叫朱古的瞎子,有天走路时从土崖子上掉了下去,这时正好走来了一头野驴,瞎子正好掉在了野驴背上,他双手紧握野驴鬃毛,得意地唱起歌来。路旁的人说瞧你得意的样子,瞎子朱古说,我一个瞎子,能骑上野驴,怎能不得意呢?
    这是个纯属一种神奇巧合的例子,意思是说,获得人身就像瞎子骑上野驴一样难,应感到高兴而珍惜。
    “藏巴吃鱼”的典故是这样的:有个藏巴人出外打工,有天主妇烧了一条鱼让藏巴人吃,他从来没有吃过鱼,吃了觉得非常可口,吃过不久胃里不舒服,想呕吐,藏巴人赶快解下鞋带,勒紧了脖子.   
旁边的人问:你这是干什么?
    藏巴人说:难得吃到嘴里的美味,怎能让他吐掉昵?
    这个比喻是,人们应该像藏巴人珍惜吃进嘴里的美味那样,珍惜难得而己得的人身
    “炒面团“的典故是:藏地有一次逢到饥荒年,人们连野菜根都很难吃到。有一家人,老头子出去讨饭,讨到了一碗青棵炒面,用茶水拌成了面团。给家里的人每人分给了一颗
    有个小孩儿很鬼,把分给自己的面团藏在身后,又从父亲手中重新要了一个面团吃。这时有个小狗叼走小孩儿藏下的面团,小孩伤心地流着泪说:“好不容易搞到了救命面团,却被狗给叼走了。”
    这故事说明,人身就像饥饿的人获得的“面团”应当百倍珍惜。
  (二)从反面讲也有四个比喻
    1.如浪费稀世珍宝
    具善缘人身是如意宝,若不珍惜人生,走邪道、造恶业,毁坏自己,就像把稀世珍宝扔到粪坑一样,如龙树的《致友人书》中说:
钻嵌珠宝黄金盆,
如若用做盛粪便,
转生为人干恶业,
与那相比更愚蠢
    2.如宝岛空返
    获得具善缘人身而若不上进修法积德,虚度一生,犹如虽登宝岛而双手空空返航一样。如《人菩萨行论》中说的:
得此具备善缘身,
若不趁此修善行,
没有比这更失算,
没有比这更愚蠢。
    3.如铁球落入海底
    若不趁此良机在自己的手中时上升解脱,不重视,错失机会,就像千斤铁球落人海底一样,沉沦恶趣,虽佛陀亲临,也难拯救出来。
    月称《人中论》(3)中说:
顺境身具自由时,
若不趁机去自救,
堕入深渊失自由,
那时由谁来拯救。
    4.如攀登悬崖一鼓作气
    攀登悬崖峭壁需要有决心和耐力,快要攀登到顶峰时决不能滑下去,若滑下去,再登上去的机会就很少
    同样,若今生不努力,再次下堕三恶道,别说解脱,就连上升人天之道也是非常艰难的。现在我们正处在接近顶峰的关键性时刻,绝不能松劲,任其下滑。
    我的恩师曾说:“从这里到达佛地,相比从恶道到达这里(人道)艰难百倍,因此,我们必须要争取上升,即使上升不了,也绝不能让滑落下去。
   总结上述之义.就是我们要想到具缘人身难得. 其形成因缘难以具备。因此.像我们这些人得此殊胜人身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今生有幸获得这人身,就不能让它白白浪费掉,定要发挥它的正当作用.为此祈求上师本尊加持如愿以成.
    如此应从思想深处反复观想。

第二章与下士共行道的思想修养
    认识了抓紧时机为具善缘人身争取善果后,还要学习如何为人生争取善果.
    首先,我们应当懂得,具善缘人身是否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是否取得了有价值的善果的标准,就是看三士道思想修养是否获得了实践性成就.因此.争取获得人身善果主要包括三个问题:与下士共行道的思想修养; 与中士共行道的思想修养;上士道的思想修养。其中,与下士共行道的思想修养分两个问题:建立为后世着想的思想;为后世幸福创造因缘.
第一节如何观想人生无常
  一、想到无常的好处
    用三个比喻说明:
      (一)比如到一个地方居住.知道在该地只是暂时停留几日,就对居住条件等不会怎么关心在乎。
    找们想到自己在今生今世生存的时间不多.就会对眼前一切事物的执著心变得淡化。
    这种执著淡化,就会免去许多亲仇爱恨、是是非非之类的无端烦恼,这是非常重要的。
    (二)比如人们知道不久要到别的地方去住,就必然会为搬走作打算。
    同样,我们若意识到今生结束,要去后世,就会为后世作打算,为后世的利益创造条件,步人长远幸福的道路就会从这里开始。
    (三)比如追杀自己的仇敌步步逼进自己时,哪还有逍遥自在吃喝玩乐的心思呢?同样,明知死神临近,就不会骄慢放荡,而会虚心做个符合标准的修行者。
    二、不想无常的坏处
    也有三个比喻说明:
    (一)比如虽登临宝岛,若想不到马上要离开,就不会收集珠宝,因而就会空着手离去.
    同样,我们虽然获得了殊胜人身,若意识不到人生无常,很快会离开人世进入另外的去处,就不会想到修法行善,若不修法行善,死亡时就会两手空空。
  (二)比如居住在一个地方,把自己居住的家园看作是永久的住所,就会对它产生爱执,恋恋不舍。
    同样,如果把今生看作牢固长久,就会产生相应的爱执而陷于毫无意义的事物圈子。
    (三)比如走向屠宰场的牛羊,因不知死亡就在眼前,所以才悠然自得。
    人们虽然在步步逼近死亡,但若毫无死亡将临的感觉,而耽于无益之事,在临死时就会悔恨地顿足捶胸。
    总之,能不能进人永久幸福快乐之道,就要看能不能如法修行.能不能如法修行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意识到人生无常
    在佛言经续中所讲的事理,没有比觉悟人生无常更重要的事情,因此认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观想人生无常
    分两个方面:一是认识死无常的九种道理,二是观想死亡体验过程.
    其一是从三种本质规律、九条理由、三个决心观想。
    观想的方法和程序是:每三条理由证明一条本质规律,引出一个结
论性的决心。
  (一)第一条本质规律是人必定要死
    又分理由和结论。必定要死的三条理由是:
    死亡必定来临,无任何办法改变这个规律;
    寿命时刻在减少,没有丝毫的增加;
    有生之年也没有宽余的修法时间而空虚地走向死亡.
    1.死亡必定来临,无任何办法改变这一条
    有四条理由证明:
    (1)生在任何地方都避免不了死亡。
    如经中(4)说:
  没有任何一地方,
  可以避免死亡来,
  天上也无海中无,
  山林之中也无有。
就是说在天上地下任何地方都没有躲避死亡之处,到何处都要死亡。
(2)生在任何时代都会死亡。
如《无常集》中说的那样:
过去所生乃至将来生,
都要放弃此身而离去,
智者悟到一切都毁灭,
处于法中定要如法行。
  过去历史上的人,都无例外地死得无影无踪,现在的人和将来的人也无法逃脱这个规律,所以在任何时候都没有不死的人。
    (3)无论何种生命都免不了死亡.
    如经中说的:
  全知佛与缘觉佛,
  以及佛子诸声闻,
  也要抛弃肉体身,
  何况其他凡俗众.
因此,历史上获得超生死金刚体的一切佛陀都要示寂而抛弃肉体身,更何况我们凡众之辈,无论获得怎样高贵殊胜之躯体,也难免一死。
    又如《致友人书》中说:
    大地须弥海洋出七日,
    烧为友烬如此坚固物,
    灭后徽尘尚且难留存,
    何况极其徽弱之人类.
    其意是说,那些庞大坚固的山河大地也会化为灰烬,脆弱如水泡的生命有何战胜死亡的能耐?因此,决不能执著于永恒常驻。
    (4)没有不死的任何办法.
    如《抱置岩石山经》中说:诸佛的无比智慧神通的力量也比不上无常的力量强大,对规律性无常死亡,一切佛菩萨的力量合在一起也无能为力。
    因此,就医吃药和念经念咒怎救得命尽之人,改变死亡的规律呢?
    2.寿命时刻在减少,没有丝毫增加的道理.
    如在《人菩萨行论》中说的:
  昼夜流失从不停,
  寿命不断在减少,
  绝无增添之可能,
  我等怎能不死亡。
浊世的寿命极短暂,一部分己经失去,所剩也已不多,何况分分秒秒在减,一分一厘不会增加,时时刻刻在走近死亡,怎么会不死呢?
    3有生之年也没有修法宽余时间的道理
    人们的平均寿命按80岁计算,青少年时代认识不到修学佛法的重要性,到了年老又受到精神体力衰弱的限制,只剩下中间的一段时间、但除掉吃饭睡觉等生活的消耗.真正专心学修的时间也就寥寥无几了。
    从以上的认识引起修法的决心,按所下决心,采取措施,付诸实践,要做到死而无畏,死而无憾。
    正如佛经中说:
残酷无情死亡神,
在它尚未来临前,
备好一切善资粮,
莫要事后自后悔。
  (二)第二条本质规律是死无定数
    分事理和比喻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又分理由和结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死无定期的理由有三条。
    1死无定期的三个理由
    (1)总的来说南瞻部洲(地球)的生命的寿命长短无定数,尤其是浊世的生命的寿命长短不定,死无定期
    《俱舍论》中说:
此土无定末代时,
十岁原初寿无量
    意思是说瞻部洲的寿命不同于别的世界,原初寿命无量,末代短至十岁,尤其是浊世寿命更无定数,损伤寿命的逆缘磨难逐日在增多,驱病延寿的术咒药物的作用也在逐步减低消失,
(2)死因多生因少而死无定数.
    经中说损害生命的内因疾病种类有404种,外因有魔障8000种.延年益寿的条件只有药物等少量东西,而且药物等延年益寿的东西也往往会变成致死的原因,归根结底没有一样不是致死的因缘。
    (3)假若人的生命本身坚固有力,即使是损寿的因缘再多也没有关系。但实际情况恰巧相反。经中说“生命如水泡’,就像水上吹起的气泡,十分脆弱。
  上述理由说明死无定数,就连活到明天的把握都没有
    因此,第二条本质规律要得出时不我待,从现在起就要学修清净佛法的结论。
    2.死无定数以风中的油灯为例,有三种比喻
    (1)油灯的灯油消耗迅速,不知灯中油剩多少,故不知灯能亮多久.
    同样,寿数不定,不知能活多久。因此经中说:
明天与后世,
不知谁先到?
放弃明天事,
应为后世谋。
    (2)虽知灯中有油,但不知何时起风,扑灭灯火。
    同样,即使是知晓寿命长短,也难以预料诸内外死因的狂风何时骤起。
    因此《宝箧论》中说:
  死因有多种,
  生因却极少,
  一切都致死,
  故须常修法
    (3)灯火燎烧能力极微弱,经不起风吹,一吹即灭.故难以确定油灯的寿命。
  同样.人的寿命十分脆弱,无法确定能活多久。正如龙树大师说的:
    生命害多无常还不如,
    水上吹起水泡易破灭,
    出入呼吸之间含生死,
    睡后能再醒来是奇迹。
    因此,我们能不能活过今天也没有丝毫的把握,但有人肯定今天不会死。这种理由若能成立的话,今天一定会死的理由为什么不能成立呢?
    因此我们每天都有遇到死神的可能性
  (三)第三条本质规律是到死时除了佛法,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帮得了忙
    这个问题又分三条理由和一个结论。
    1.到死时,唯有佛法能帮忙
    由三条理由证明,分述如下:
    (1)死亡来临时钱财帮不了忙,如三世贡唐大师说的那样:
          虽有金银堆满山沟,
          临死时带不走分文。
虽然富有金山银山,死亡时赎不了生命,带不走分文,起不到任何作用.
    (2)死亡时亲人朋友也帮不了任何忙。再心爱的人也都无法带走,亲朋好友都会抛弃,以肠断心碎的痛苦,要自己单独撤手离去。如《人菩萨行论》中说的:
生时一人单独来,
死时一人单独去,
痛苦无人来分担,
碍事亲朋有何用?
    亲朋好友,活着时除了一块儿吃喝玩乐而外,紧要关头,死亡来临时起不到任何作用,都是一场空。
    (3)自己的身体也帮不了任何忙。肉体犹如旅馆,客走时就扔下房子,人死时就要留下肉休,意识单独离去,和自己同生的肉体也帮不了任何忙,临死时还要扔掉,那么还能带走什么呢?
    2.一个结论
    死亡降临时,钱财、亲朋好友、娇艳丽色等今世的一切权势财富都对死者帮不了任何忙,同时,与自己与生俱来的躯体也起不了任何作用,唯一能起到帮助作用的只有佛法。因此,必须要一心一意地学佛修行,没有别的出路。如米拉日巴大师所说:
终究一切要抛弃,
现在抛弃更明智。
    既然现世的一切幸福生活、名利地位、财富事业都在不久的某一时刻将通通扔掉,只身离去,还不如从现在起就放下这些终究要抛弃的虚幻之物,学修有益的佛法。无论从哪方面想,归根结底对自己有益之事,除了修法没有别的,因此要一心寄托在学修正法上面。
    如果认为纯粹修法生活问题无法解决的话,那就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讨饭上去;如果认为讨饭也解决不了生活问题的话,就下定虽死无悔的决心,这就是教诫传承中修法十宝心的部分内容。如果下这样的决心修心,不但饿不死,反而会像鹤立鸡群似的获得与众不同的突出成就。
    总的说来,要明确这样的认识:不久就要离开今世,要做到有备无患必须修法;死亡不知何时来临,修法必须从现在开始,死的时候能帮助自己的只有佛法,因此,要下定一心一意修佛法的决心。
    至尊大宝法王宗喀巴大师说:
    智者你若想做利己事,
    今生要事可得过且过,
    死后必定要入下一世,
    因此要为后世做准备。
    意思是说,真正要为自己着想的人,就不能贪恋短暂如梦的今世,要为长远的未来身世着想
    佛祖也说:“不要虚度年华,别做临死时后悔的事,这是我向你们再三教导的要事。”这是佛陀对我们这些想不到死亡、若无其事、贪图安乐的人们,出于慈悲的忠心耿耿的教导,我们要对以上这些重要教导再三深思.
第二节观想死亡过程法
    观想死亡过程法,分为本法和对治措施两种
    第一,生者必有死,这一点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死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各有不同,故对死亡过程的观想也有相应的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
    这里我们权且以正常得病死亡的过程为例。当生病后通过药物治疗和法事活动等救治无效,精神体力日见衰弱时,就会感觉到死亡将要来临,到临死时已想不起修法,只对自己一生的恶业感到后悔,已意识到自己心爱的亲人眷属、亲朋好友以及自己的财产都要统统失去,不知自己死后流转漂泊何乡。
    面对着守候在自己身边的亲属子女哭泣流泪的面孔,那种难舍难离,悲痛欲绝的情景不堪忍受,不想离别,但却没有任何能力延缓寿命,死神的锁链已套
在了自己的颈上。这时只有躺在临终的床上,留下临终遗言,地水火风四大要素逐步消失,呼吸停止,意识的房客出走,只留卜肉体的空房。
    这时肉体已经变成了使人恐惧和恶心的尸体,要把它抬走送到墓地,若按天葬的习惯,会把尸体剁成碎块,喂给饥饿的鹰犬,最后变得连任何痕迹都没有,甚至有一天变得连姓名都无人所知——这样的结局无可避免地一定会出现。
    对这种死亡的过程结局要细细反复观想,以激起思想感情的深刻变化,观想帕邦卡(6)大师传的“无常情景观法”会有很大的受益。这样可怕的无常死亡,明知就在我们眼前时,尚几若无其事地沉溺在安逸的虚妄生活之中、正如帕丹巴大师说的那样;


林中猴子认为自安乐,
不知森林起火当日巴。
宗喀巴大师也说;
  大地广阔天空难相胜,
  雄猛烈火围困之林中,
  蛰居野生动物怎么能,
  悠然自在安居在其中?
    我们面临的处境也如上面所说一样。
    第二。如果想上面的这些死亡道理,仍在思想上产生不了深刻的感受性的变化的话.就去死人的现场、墓地、天葬场等亲眼看看,体验体验无常环境的感受、思考思考本人和那些死人的结局有什么区别,便会产生死将临头的恐俱和紧迫感.
    这就是《入菩萨行论》中“去到墓地看别人骷髅体而比自己,思考同属无常物,何时变为同类物?”的观无常诀窍。
    又如如果有自己还年轻、不会死的念头的话,就回忆回忆自己的同龄人或比自己更年轻的人死于各种原因的先例;如果自以为现在身体健康、无疾病为理由产生暂时还不至于死的念头的话,就多想想逢到各种不测的死因致使突然丧生的例子,以打消侥幸的心理。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有许多生动的例子,不妨略举几则:
    1如已判死刑的囚犯,在赴刑场的途中每走一步都在接近死亡。同样我们从出生之时起就走向死亡,生活的分分秒秒都是向死亡的逼近。
    2一般认为大力射手射出的箭速度是很快的,称疾如飞矢,但我们的生命流失的速度比飞矢快过百倍。
    3.比如手工织布,一条微细如丝的纬线从经线丛中来回穿行,看来速度很慢,似乎没有完成布匹的时候,但即使是一根线一根线地相加,过不了多久就会织一匹布来。同样,人们即使有百年之寿,一天一天都在减少,很快就会走到尽头。
    4.例如走路,虽腿短步子小,只要不断地走去,很快就会走完距离十分遥远的道路。同样,我们虽然有很长的寿命,但生命在时间中分秒不停地流失着,过不了多久就会消失得干干净净。
    5.如油灯在燃烧中一刻不停地消耗着灯油,油的消耗就意味着灯的接近熄灭。同样,我们生活就意味着生命的消耗,生命消耗得越多就接近死亡越快,因此,没有一点点不死的可能性。正如夏热哇大师所说的那样:“活得越久,就距离死亡越近。”
  6.如主人带着仆人乘船过江一样,好像船在江心一动不动,但实际上不停地前进。同样,我们虽然自己意识不到生命的流失,但实际上处于不停的流失之中。
  7如进入屠宰场中的牛羊,一个个被屠宰,最后连一只都留不下来,同样,现在所有活着的人们,一个个都会死去,怎会留下自己单独不死呢?.
  8水上的气泡,非常脆弱,虽然暂时显出五光十色,十分好看,但一刹那就会灭,没有保持长久的可能性。比水泡更脆弱变易无常的生命,自出生保持到现在已经是够荣幸的了,今后不可能保持多久了,也许今天就会死去。
  9犹如从万丈悬崖掉下来的人,正处在下落的途中,明知无救而恐俱地失声嚎叫着一样,我们处在从生的悬崖滑落的途中,不久就会掉在死亡的峡谷中感受绝命的痛苦,若仔细想就无法不放悲声。
  10例如有一块与大地大小相等的巨石从天空中掉下来的话,就没有免于其灾难的可能性一样,死亡对于生命甚于从高空殒落的巨石,没有丝毫可逃避的可能性,实在可怕极了。
第三节思考死后堕恶道的痛苦
    一、想死后自己必堕恶道的理由
    想一想自己现在虽然略懂得佛法善恶因果,但思想上仍然充满贪嗔等烦恼,所作所为不离恶业,从这里可以想象到过去无数世来,未得具善缘人身,未逢佛法时造作恶业,必然无疑。按“刹那间作恶,也要受亿万年恶道报应”的因果规律考虑,无数世来自造恶业无数,除了堕入恶道,哪有转生善道的可能呢?如《入菩萨行论》中说:
刹那之间所作恶
要在地狱过劫年。
无始以来造恶业,
岂能转世入善道。
    其次,堕恶道的主因是恶的念头。我们自我反省,大部分时间是恶念,很少有善念,怎么会不堕恶道呢?尤其是无论何种恶业都滋生能力极强而且有很大的稳定性,容易形成恶之因,转生人天善道的善业产生的机会少如晨星,即使是做善事,其动机行为等各方面圆满真善纯善的条件往往都是似善非善的东西。从以上诸多方面考虑,完全可以断定除了下堕恶道,没有其他的可能性——应如此反复思考。
    二、要对遭受恶道之苦产生惧怕心理,了解恶道之苦
    (一)地狱之苦
    又分:火地狱之苦,边缘地狱之苦,寒地狱之苦,零散地狱之苦。
    1。火地狱之苦
    分总述和分述两部分。
    总述:
    (1)火地狱为温度极高的灼热之苦。经中说:荆棘之火比普通的柴火温度高七倍,漆树之火比荆棘之火的温度高七倍,劫火比漆树之火温度高七倍,地狱之火 比劫火温度高七倍。
火地狱相互之间,按上下层次,下层比上层温度要高。
    因此,寂天说:
    若与它接触,
    须弥化灰烬
    意思是说若与无间炼狱的火接触,就连坚如金刚的须弥山也会在刹那化为灰烬。既然地狱之火那样灼热,地狱的众生为什么不被立刻烧死呢?这是因为有不可思议的业力的缘故。
    所以《致友人书》中说:
何时恶业消不尽,
何时生命就不绝
    (2)受灼热之躯体承受能力极小之苦。火地狱众生的躯体如浇上油的干柴,一近火就燃烧,无法扑灭;又如已受重伤的躯体,极脆弱敏感,其苦难忍。
    (3)狱吏狱卒粗暴残忍之苦。如牛头阿瓦、猪头牙夏之类的狱卒面貌狰狞凶恶,手段粗暴残忍,打打杀杀的吆喝之声不断,狱中众生生活在极端恐惧之中,受刑毒打难忍,犹如弱小生命落人残暴的野兽口中,任其残暴地蹂躏。
    (4)所处环境恶劣难忍之苦。善业形成的人天环境,福报越大,其生存环境越优越;同样,恶业形成的恶道环境,其罪业越重,环境越恶劣,就拿火地狱而言,到处如烧红的烙铁,火焰飞腾、见之使人心碎胆裂。
    (5)寿命长,长期受刑之苦。如火地狱中,寿命最短的是复活狱中的众生,按人的年岁计算等于16200亿年,总之如色界无上天的快乐不可思议一样,地狱的苦难也同样不可思议,这是佛在《念住经》中说的。
    分别思考每个地狱中的苦:
    火地狱共有如下八类,即:复活狱,黑线狱,撞击狱,嚎叫狱,大嚎叫狱,火热狱,大火热狱,无间狱——即不可思议苦热狱。其酷刑分述如下。
    (1)复活狱,狱中众生相见生嗔恨心,各个手持利刃相互仇杀,互相被砍断四肢,身体被砍得血肉模糊躺在血泊中昏死时,空中发出“复活”之声,使苏醒复活,肉体复原,然后又重新相互厮杀,如此反复厮杀,永无宁日。
    (2)黑线狱,被狱卒捆绑按压在燃烧的铁地上,像木匠锯木似的在肉体上画上无数纵横黑线,用刀锯切割承受碎尸之苦,反反复复,长期受刑。
    (3)撞击狱,有的被驱赶到形似山羊头和牛头的相互撞击的铁石山谷间,身体被挤压得筋断骨碎,七窍流血,痛不堪忍,有的被放在石臼中,像春米式的用石杵捣碎肉体;有的被放在石磨眼中,推成肉酱,但由于业力的维系,不会死去,要反复受刑,直至业尽。
   (4)嚎叫狱,四处烈火燃烧,生在此处的众生,为了逃避火烧,进入一个个铁屋,屋门自动关闭后,铁屋被烧得火红,众生无处逃避,烧得痛苦嚎叫。   
   (5) 大嚎叫狱,其情景与嚎叫狱相似,不同之处是被关双重燃烧的铁屋中,灼热之苦加倍,不断的大声嚎叫。
   (6)火热狱,有的用烧红的铁叉,从下身穿透头顶,烧得七窍冒火;有的被丢在巨大的铁锅中,如煮豌豆一样,受烧煮之刑;有的被放在烧红的铁板上用铁锤捶打,其状痛苦无比。        I
   (7)大火热狱,有的用烧红的三股铁叉,从肛门穿透全身到头顶,如烧烤焦肉,七窍冒出火焰;有的被裹在烧红的铁皮中,用铁锤敲打;有的在铁锅中煮得骨肉分离,其所受火刑的痛苦,更胜于一般火热狱。
   (8)无间狱,处在一片火海之中,烈火烧身.身体燃烧.无法扑灭.无法逃脱,狱卒强行让吞烧红的铁球,口中灌熔化的铁水等,苦极深重而又绵绵无尽期,其痛苦无片刻间断之时,故称无间狱。
    八类火狱,受苦状况在这里只是简略地介绍而己,详情见《念住经》和《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2边缘地狱之苦
    边缘地狱地处火地狱的周围边缘,东南西北四周,各有四个边缘狱,外边有铁围山,从性质上分共有四类:
    (1)火塘堑:即深度淹没膝盖的一段火灰壕沟,从火地狱业尽出逃时,就要走过漫长的火塘堑,烫得腿足皮开肉绽,苦不堪忍.
    (2)臭尸泥:即尸体腐烂成泥的臭泥塘,经过淹过腰部的臭尸泥塘时,既脏又臭,尸泥中还有无数的利嘴虫,钻进体内吸血食肉,痛苦不堪言状。
    (3)刀刃道共有三种
    刀刃道:是布满锋利刀剑的漫长的道路。从臭尸泥出去,貌似一处公园的去处,进去时全是布满刀剑的道路。没有退路,必须走过去.经过时刀剑割破皮肉,鲜血淋漓。
    剑叶林:树上长满刀剑似的锋利的树叶,狱中众生经过此林时,从树上纷纷掉下利刃,刺破肌体,伤筋断骨.
    铁刺树:狱中众生经过此林时,看到树尖上有自己情侣爱友在招唤自己,便不顾生命地向上爬,爬到树尖时又见在树底下召唤,又向下爬.由于业力的原因,向上爬树时,铁蒺藜向下,向下爬时铁蒺藜向上,穿透了五脏六腑,痛苦难忍,上上下下,永无休止。在爬铁刺树的过程中还自无数的铁嘴鹰飞来挖眼食脑,树底下有成群的猎狗和凶残的野兽.扑咬争吃,十分恐怖。
  (4)无边河:是一条一望无边的滚烫的盐水河,本来就受伤的肌体落入无比滚烫的盐水河,更是疼痛难忍。以上是简略的介绍。
    3寒地狱总的情况和八类介绍
    (1)总的情况:寒地狱,周围是冰山,中间一片漆黑,其中生活的众生裸露无衣,寒风凌厉,冰雪交加,受着无限寒冷的苦楚。
    (2)寒狱分类介绍:寒狱共有八种,即疮疹身、疮裂身、阿曲声、疾呼声、嗑齿声、青莲瓣、红莲瓣、千层红莲瓣等。
    疮疹身狱:冻得全身起鸡皮疮疹。
    疮裂身狱:寒冷比前一种加倍,冻得全身疮疹破裂,流出脓血。
    阿曲声狱:冻得哆嗦,口中发出“阿曲”、“阿曲”叫唤的声音.
    疾呼声狱:冻得浑身发抖,口中疾呼不止。
    磕齿声狱:冻得发不出叫唤,只有牙齿嗑打的声音。
    青莲瓣狱:冻得肤色变成青黑色,肌体冻裂为青莲瓣状。
    红莲瓣狱:冻得肤色变为紫红色,肌体冻裂为红莲瓣状。
    千层红莲瓣狱:冻得全身发紫,全身冻裂如千瓣红莲状。
    4零散地狱
    无固定的地点,散见于陆地和海洋、与人畜同在。
    (二)饿鬼道之苦
    总说和分别介绍:
    1.总说:饿鬼类众生身体消瘦,肌肉干枯,四肢如柴,头大腹大.舌干口焦,披头散发,深受饥饿之苦,上百年不得一滴水和一口饭,夏季月光也如烈日,冬季日光也如寒冰,其苦种种。
    2.不同种类的饿鬼之苦。饿鬼有饮食外障类、饮食内障类、饮食内外二障类三类。
    (1)饮食外障类:如寻找饮水时,远处虽见河流,到近处时不见滴水,有时看到泉水,去泉边饮用时水变成恶臭的脓血而不能用;有时看到清净的水池,却见有持刀枪的卫士,不得靠近等。虽有饮食,因有业力之障而不得享用。
    (2)饮食内障类:此类饿鬼,腹大如山丘,口小如针眼,咽喉细如毛发,虽能寻找到水食,无法吞咽,有时虽能咽点滴水之食,肠胃极大而无法满足饮食的需求,常处于饥饿中。
    (3)饮食内外二障类:饮食入腹便变成火而燃烧起来,七窍冒烟,灼热之苦难忍。
    (三)畜生道的苦
    共有愚昧无知、缺乏食物、被人役使食肉、处于恐怖之中、弱肉强食、无依无靠等苦,分述如下:
    1.畜生动物类:愚昧无知,不但无智思考长远的利益,就连眼前的祸福也不能应付,如飞蛾扑灯、蝇子死于水食之中都是愚昧的例子。
    2.缺乏食物之苦:如常见野狗等数日寻找不到食物,便吃马粪和树叶充饥便是例子。
    3.役使与食肉之苦:如牛马等受身负重驮而鞭打棍敲之苦和被宰杀剥皮食肉之苦等。
    4弱肉强食相互伤害之苦:强大的吞食弱小的,小的咬伤大的,吸其血浆等,人们的身边常见不鲜。
5.恐怖之苦:如山林中动物鹿獐等经常被猛兽吞食、猎人捕杀的恐惧所笼罩,无片刻轻松愉快之时。
6.无依无靠之苦:如小鹿被猎犬迫赶时情景,十分恐惧地拼命逃跑时,无人帮助,无人保护,终究落人猎犬的口中。有病疼无人医治,饥饿口渴时无人供给水食等都属无依怙之苦,十分可怜.
    上述恶道之苦详见《念住经》等。

第四节 后世获得幸福的方法l
    既然死后肯定会堕生恶道,怎能忍受那种苦难呢?要知道的确是忍受不了的,因为我们连人世的这种轻微的苦都觉得受不了,怎能受得了前面所说的那种寒热地狱的重苦呢?同样,我们连数日饥饿之苦都承受不了,怎能忍受饿鬼的那种饥渴之苦呢?背驮沉重之物行走几里路都觉得承受不了,割去自己身体上指甲皮大小的一块肉都疼痛难忍,如何忍受畜生道的那种被役使和任人宰割之苦呢?
    要想避免下世受此重苦,就要设法避免下堕恶道.能避免下堕恶道之法只有两条,一是皈依三宝,一是学修业果之法。因此必须做到:修习佛教入门之法皈依法;对获得安乐的根源业报法生起信念。
第五节 修习佛教入门之法——皈依法
    皈依法,分认识皈依法的重要性和对重要的皈依法如何进行修持两条。
  一、认识修皈依法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产生正确的皈依心,没有任何一种可进人佛门之法,也无法获得三戒的正量。因此,皈依法被视为进入佛教的关门和产生戒行的基础。除此而外,一个人能不能产生符合佛法的任何功德都要看有无三宝加持的效应,这加持效应的产生源于正确的皈依心,因此没有比修皈依心更重要和更殊胜的法门。
    在《经庄严论》中说:
进入皈依之途极重要,
它能成就无量大功德.
    《说花经》中说:“对诸佛陀产生正信具有重大的意义,一次正信,能使诸事如意以成。”“以正信合十,口诵向佛敬礼,一心坚持慈爱之心,将获得无上菩提圆满的不退转境界。”
《宝云经》中说:“众弟子,在充满烦恼的世界上能产生一丝善念的众生也是极难能可贵的,在清净世界上有清净众生并非奇迹.在充满烦恼的世界上能够产生一弹指间的信念和一弹指的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念头是很大的奇迹。   
这里所说的充满烦恼的世界就指这个能忍世界,意思是说在这个浊世中能产生弹指间的皈依心,比净土充满佛菩萨更难能可贵。又说:皈依佛的善根坚如金刚,无法被任何逆缘所摧毁,甚至在开玩笑时漫不经心地说一句“皈依佛”的话,其所种善缘直至成佛不会消失。
    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讲,修皈依法比修无上密生圆二次第更重要,格西坚俄巴曾说:“我在诸贤师的加持下,在定中一次能守住多日,也能生出生圆次第类的深定,但我觉得放弃其他法,专修皈依法.这对诚信的弟子来说,是心传密教.”
    格西乃苏日哇也曾说:“修出点生圆次第的证悟境界并不太难,但我还是坚持修皈依法。”
    阿底峡尊者教言传承系统的弟子从来不崇尚高深神奇的密法而一心修持三宝皈依法,因而来自人类和非人类的魔障遭遇甚少,获得诸事如意,并得到各教派的尊重等与众不同的成就。
    格西仲敦巴大师曾说:“我宁肯选择一个已生皈依心而坚定不渝的愚笨凡夫,决不选择一个无皈依信念的精通三藏的善知识。”
    在噶当派的《教诫荟萃》中说:“格西康隆哇是已证不退转菩萨道的大菩萨,他长期修皈依法,他说:‘能生正皈依心就可以了,由此可以产生诸法功德。’康隆哇自己也称赞皈依心的功德,常说:‘修点皈依法便是进入大修行境界’”
    坚俄巴说:“临死时需要的法门中,最殊胜的法门是皈依法,如果能够做到在坚定不移地皈依三宝的信念中死去,虽有千百人前拉后推也绝不会堕生恶道。”
    格西多隆哇说:“在皈依过程中加强思想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三世一切佛都是靠皈依法证成佛果的。”
    从以上诸大师的开示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没有比皈依法更重要的法门了。
    二、修习皈依法要了解以下六个方面
    (一)能产生皈依心的起因;(二)皈依的对象;(三)皈依的方法;(四)皈依的性质;(五)皈依的戒行;(六)皈依的功德。
  (一)皈依的起因,虽然会有多种,但在下士道的修法中主要有两条
    1 是对堕生恶道的恐惧心理;2.是坚信三宝的拯救能力.
   在这两条中,若缺其中任何一条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皈依心,因此为了消除魔障等暂时的利益皈依三宝,并非正确的皈依,但由于福田的不可思议功德而产生相应的效应,也是不可否认的,如前所述,后面还将进一步阐明。从下士道皈依心的特殊原因也可以知道中士道、上士道各有各自不同的皈依心生起之因。
    (二)明确皈依对象
    1.在下士道学修中主要皈依对象:“佛宝“是能从恶道中拯救的佛;”法宝“是从恶道中拯救之法;“僧宝”是能从恶道中拯救的道友。从不同的目标确立皈依对象之法,也适应于中、上士道的不同皈依对象。
    2“佛”的作用是指明解脱三恶道之方法;“法”的作用是直接拯救解脱;“僧’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解脱。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三宝才具备作为拯救恶道苦难的正皈依对象的条件,其他世间鬼神龙王之类,因其本身也未得到恶道中的解脱,故不能作为皈依对象.由此可以推知中、上士道各自不同的皈依对象条件。
(三)皈依的方法,分总原则和应变方法
总的皈依原则有四条:
1。知其功德进行皈依,
2。知其不同作用而进行皈依,
3.依其不同作用而守誓皈依,
4.不皈依除三宝以外的任何对象。
1.知其功德皈依法
如佛有身功德相好庄严身,声言功德具六十四相.意功德其悲智能量.皈依者首先要了知其殊胜功德,激发敬仰之心而进行皈依。对法宝和僧宝也同样要在了知其功德的基础上进行皈依,如虽说十方虚空中包括一切虚空,但即使是局部性虚空也是无量无边。
    同样,佛的身言意功德包括佛的一切功德,就其中每一种功德而言也是深广不可思议的,甚至连佛身上的一个毛细孔的功德也无法尽知,这从成就资粮因中可想象而得知。
    世间天龙神鬼虽有很大的神通和能量,但和超世间功德相比,就连超世果位最低层的预流果位功德的十六分之一都达不到,更何况更高位的功德。在三宝功德中尤其佛的不可思议功德是非思知对象,对佛的祟敬之心应建立在对其不可思议功德的认识基础上,要经常思念其功德,并要从多方面进行思念。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从多方面进行思念,就能从多方面产生敬仰,反复思念,就能够产生深刻而坚定的信念.”
    总之,对一个求解脱、求成佛的人来说,必须扎下道根皈依法的赤诚信念,这样的信念来自对三宝功德的深刻了解,要想了解三宝的功德就要从学习经典理论入手,别无捷径。
    2.知其不同作用而进行皈依之法
    要从了解三宝各自的性能和作用入手。与三宝的性能作用相应的皈依之法,按《摄论》中分以下六种:
    (1)三宝的性相特点:“佛”是获得无上觉悟者,“法”是觉悟者的经验和说教,“僧”是依法修行者。
    (2)事业作用特点:“佛”的作用是说法开导,“法”的作用是破除诸惑烦恼,“僧”的作用是使之积极持法。
    (3)信奉特点:“佛,作侍奉对象,“法”作实践目标,“僧”作修法的良友。
    (4)修持特点:对“佛”进行供养,对“法”要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修炼,对“僧”要从法事和生活上友好相处。
    (5)功德之法:要按《三宝功德纪念经》中所说那样,常思三宝功德。
    (6)增长福德的途径:对“佛”进行布施供养,对“法”坚持实行法义,对“僧”和顺相处以积德修福。
    以上是与对象相应的皈依法。
    3.依其不同的守誓皈依法
    是要把“佛”当作救护解脱的导师,把“法”当作拯救解脱的方法,把“僧”当作拯救解脱的帮手而进行皈依。举例来说,“佛”如医生,“法”如药物,“僧”如医护人员。
    4.不皈依除三宝以外的任何对象的一心皈依法
    就是除了佛教不皈依任何一种世间宗教和神灵。这必须要懂得宗教各自的特点,绝不能盲目信从。要从教主和教义两个方面相互进行比较区别。
    (1)从教主而言,佛是破除诸不善缺陷而获得圆满功德者,其他外道宗教正好与此相反,正如《殊胜赞》(7)中所说:
我弃一切外道门,
诚心皈依佛陀您,
若问原因佛陀您,
功德圆满无缺陷.
    (2)从佛而言,如《佛理精华缘起理赞》(8)中所说:
  如实所见解说合理,
  以您为师从事学修,
  可以远离一切过患,
  因为能断诸恶根源,
  背离您的教义之人,
  虽然长期修炼苦行,
  无损我执更使坚固,
  犹如招唤祸患为伴。
    归信佛教可以破除自身的一切缺陷,能使善功德圆满,而信仰其他外道正好与此相反,其因在于对于我执的态度。佛教要破除我执,其他外道则坚持我执,佛教以无我见消除我执的错见,别的外道承认我自性实有而坚持我见。
    就如《殊胜赞》等所阐述的那样,佛教和外道之间虽然有很多不同特点,但最根本的分界线是有无“无我见”,所说“能断诸恶根源”和“无损我执更使坚固”的根本区别就在这里。我们要在认识内外道的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取舍,绝不能以偏见对待.
    如《圣者赞》说的:
  我不偏爱佛陀,
  也不憎恨外道,
  谁的说教合理,
  我就归信于谁。
在《百五十颂》中说:
它的缺陷,
彻底消除,
它的美德,
己臻圆满。
有心之人,
应皈依它,
敬仰称颂,
奉行其教。
    皈依方法:在下士道中皈依的方法是以畏惧下堕三恶道而向三宝求救的心理,诚心皈依三宝,依此,可以得知中士道和上士道的不同的皈依方法.
  (四)皈依的性质
    分因三宝皈依法和果三宝皈依法两种.
    1.因三宝皈依法
    以自己怕堕恶道的恐惧心理和对三宝具有拯救能力的信任感为基础的寄托皈依心是下士道阶段的皈依特点,以此类推,可以得知中士道和上士道阶段的皈依特点。
    2.果三宝皈依法
    如《大乘经庄严论》中所说:“立志欲成其事,并从慈悲心做起”。就是说:从利乐众生的慈悲心出发,自己立志现证无上菩提,是大乘道的果三宝皈依法,以此类推,可以得知中士道和下士道的果皈依法,即皈依的最终目标。这里所说“因三宝”和“果三宝”是指此前已成的异体三宝和自身果位成就。
(五)皈依者应守持的戒行
分分类戒行和修持总则两种
1分类戒又分禁戒和守戒两种
    (1)禁戒:皈依佛的禁戒是信奉世间神鬼,皈依法的禁戒是危害众生,皈依僧的禁戒是与异教徒交往并受其影响。
    (2)守戒:皈依佛,要尊敬一切佛的身像,甚至连佛的画像塑像也要像尊敬真佛一样尊敬恭奉,不能产生任何对佛不尊敬的言行;
    皈依法要尊敬佛法、经典,不能践踏乱扔,或出卖经典牟利,对其他教派要尊敬也属皈依法戒律范围;
    皈依僧的守戒是对穿僧衣的僧人,也要像对待僧宝圣僧一样恭敬,对佛衣,即使是一块佛衣布条也要尊敬,不能践踏乱扔。
    毕恭毕敬,谦虚待人,是人的美德,会得到相应的福报,会得到别人的尊敬;自高自大,骄傲自满,瞧不起别人,不尊敬别人,是极大的罪过,作为佛门皈依弟子,更不能犯骄慢的罪过。这方面的道理详见《地藏王十轮经》,定要拜读。
  2.皈依法修特总则有六条
    (1)思念功德的皈依法是:常常思念,反复思念三宝的殊胜功德,应像噶当派老前辈一生坚持修习三宝皈依那样持之以恒。
    (2)常思恩典之皈依法是:把自己的一切快乐安宁都视为三宝的恩赐,每逢用茶用饭,首先供养三宝,每日用餐,每日供养三宝,长此以往,养成经常供养三宝,常修福资的习惯,其意义十分重大.
    (3)教化他人进行皈依: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度化别人,使其放弃歪门邪道,皈依正道。
    (4)思念功德:昼夜各思念三次的皈依法是,将下边要讲说的十一种功德利益、分别进行深人思念。
    (5)将一切寄托于三宝的皈依法是:如俗语所说,“靠人不如靠上天”,无论做什么事情,将其成败得失完全寄托于三宝,若心诚,其事必成无疑。如《普增经》所说:“谁若了解用诚心以礼恭敬诸佛陀,如法之事无不成,无信仰者不在内.”
    (6)永不背叛的坚定皈依法:宁可舍生命也绝不背离三宝,犹如阿里王智光为求法而死于外道的牢狱中那样,舍命不舍信仰。对于三宝即使在开玩笑中也不能口吐不敬之语,无论任何情况下对信仰不能产生动摇、产生怀疑。
  (六)皈依的功德利益
    共有十一种:
    1.能进入佛门的功德利益
    分别佛道和外道的标志是是否皈依三宝。如未生起皈依心,虽有神通等奇异功德能量也非佛道中人;若生起皈依心,虽无其他神奇功德,也已进人佛门。因此,要想入佛门、就要促使生起皈依心,舍此别无通道。
    2.善戒所生根基之功德利益
    八类分别解脱戒(即僧戒和居士戒)中受任何一种戒都是以皈依为根本,受上部菩萨戒和密戒,也必须首先受皈依戒,无皈依心者诸戒无从生起.
    3.消业障的功德利益
    如经中说:“口诵释迎牟尼佛号一遍,能消除二万个劫年的恶业。”修皈依法能消除很多恶业,这为面的经典甚多,无法尽述。
    4.产生巨大福报的功德利益
    如在亲近上师部分所述,数劫供养声闻阿罗汉的功德福报不如见佛画像一次,或听到佛陀名号的功德福报大,更何况皈依的福报昵?故在《般若波罗蜜多摄要》中说:
皈依福报若有相,
三千大千世难容,
广阔无边大海水、
用双手舀岂能尽。
经部中说:
  虚空广裘可丈量,
  大海之水可取数,
  幕敬信仰诸佛陀,
  功德福报难计量。
    5.动机虽非纯洁高尚而福报殊胜的功德利益
    凡做事都以动机论优劣,但与佛相关的善业,虽不具备出离心等正确的动机,也可转化为成全知觉者之因缘,这在许多经典说过不止一次,宗喀巴大师也以“依靠福田之力除个别情况”之句对此事进行了强调。
    6.回向不正而果报优胜之功德利益
    如证无上佛果所行善业,虽回向于转世因缘,其结果仍然会变成解脱轮回之因缘,此说见《法华经》。就像开始的动机和最纯的回向俱不正确的我等世俗之辈,除了修皈依法没有合适法门.
    7.善业不会在中途消耗的功德利益
    如像吃金刚钻在肠胃中不能消化,最后排泄出的仍然是原来的金刚钻一样,虽在烦恼丛中,修积与佛有关的善根,自所修之日起到最终成佛之时,中途绝不会减损消耗,此说出于许多经典。依此推论,以往所积善业,也不会因生嗔恨和邪见而毁坏减损.
    8.可避免来自人类与非人类的各种伤害的功德利益
    如《胜幢经》中说:“产生恐惧和危险时,心中求佛佑护,其恐俱与危险之事必能消除.”这在理论上也是讲得通的,因为佛自身是脱离一切恐怖者,也善于度化众生摆脱恐怖等殊胜功德,所以对他进行皈依不会不佑护,也不能不佑护,因为在三界中无有胜能超越佛陀者.如向声闻阿罗汉求救,也有摆脱险恶困境的经典记载,更不必说向佛求救呢。
    人类与非人类各种伤害得逞者,均是对三宝的信心不坚定所造成的,如《应赞赞词》所说:
外部之力所具因,
您虽做得很完美,
由于内心力不足,
幼稚之辈常吃苦
    这意思是说在诸佛方面虽具拯救苦厄的一切殊胜威力,但被拯救者方面却因为内心信力不足而无法得到佛的拯救。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也说:按《摄经》所说,坚信不疑,一心一意归靠三宝,三宝不会不救,须坚定信心。
    我的恩师也曾说:“一心一意归信三宝的人不会受魔障之害。“这些都是实证经验,不可轻视。
    格西仲敦巴也说过:“受苦享乐,只有依靠三宝,无别的办法.”将自己的一切祸福托付给三宝,就会显出与众不同的效力。
    9.不堕恶道的功德利益
    经中说:“耳闻药师佛和宝顶如来的名号不会堕落三恶道.”闻佛名号既然能避堕恶道,更何况皈依佛呢?
    有些经中说;“对临终时的人,得贤师而能使其口诵三宝名号三遍,不但能免去恶堕之苦,还能转生自己向往的佛国,这是三宝不可思议的能力所致””对临死的人没有比皈依更优胜之法”的说法也来源于此说.
    10.所想如意的功德利益
    前面所引经中说:
谁若了解用诚心
以礼恭敬诸佛陀,
如法之事无不成,
无信仰者不在内。
    如以诚心礼敬三宝,皈依求助,欲成之事无不成就。因为根据归信程度,产生不同程度的福报,随着福报的增多,欲成就的事也将会如愿以成,如在《广大游戏经》中所说那样:“有福之人,无事不成.”
    比如:无灵性的如意宝和未离三毒的世间鬼神等受祭祀而尚能显灵救助世人,世间多有传闻;对超脱一切烦恼苦厄,获得一切殊胜功德的无上佛陀皈依求助,怎会没有结果呢?因此欲想成就何事,析求三宝定能如愿以成,不要放着如意宝,另求瓦砾。
    偷伽师恰赤却说:“若有个平常的皈依心,首先是今世得报,诸事无不成,然后在临终时会获得吉祥的征兆。’
    11.快速证成佛果的功德利益
    圆满完成福慧资粮,消除宿业的法门,没有比皈依法更殊胜者。
如前所述,完成资粮和消业的速度越快,接近佛地的距离就越近.因此,猛力修皈依心,并持之以恒,成佛就不会遥远,这也是合乎逻辑的.
    因此,与其修那高深难修的生圆次第,还不如修方便易行的皈依法合算-----这也是我的心得。
第六节   对获得安乐的根源—业报法生起信念
    分四个部分
   一、认识业报因缘。
      二、如何认识业报?
      三、根据认识如何做?
      四、破斥倒错见。
一、心想业报的因缘
    分心想白善业的因缘、心想黑恶业的因缘两个方面。
  (一)心想白善业的因缘
    善行有没有相应的结果,就要看有无决心做不做,这又要看有无行善的思想愿望,因为,一切善行的基础是愿心。如《宝积经》中说:
诸法依其缘,
愿心是根本.
那么什么是愿心呢?愿心就是知其善法功德而意欲得到的信心《中边论》(9)中说:
处与住其处,
因与果相连。
    此是说信心和愿心是因果关系。
    那么如何建立信心呢?
    要用敬心和恒心观想善行的利益善果报应,总之就要想善恶业报,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诸法之根源,
  佛说是意愿,
其所生起因, 是想业报应。
    想解脱就需要有追求解脱的出离心,要想成全知佛果,就需要有实现目标的菩提心,其根本原因就是要有欲实现目标的意愿。
如无实现目标的意愿,就不会修习其道,如不修道,不会自然获得结果。
从信心产生愿心,从愿心产生精进,这三者是因果相续关系;
    例如饮食,吃到饮食对身体有好处,就会喜欢饮食,然后就会努力寻找,找到后就会用,吃饱饮足后不思饮食,不思饮食,便不觅饮食,这整个过程是前后因果关系,但在这里所说信心是指对正确道路的信心,对邪道的信心是错误的信心.应加以区别。
    总之,一切幸福快乐是正确行善的结果,这种善行要靠愿心和坚定的信念来完成。
    知白业善因果,树立信念,非常重要。噶当派先贤们曾说:如对务农经商,虽没有获得预期结果把握而心存疑虑,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努力追求、辛勤劳作,修法必然获得预期的善果—今世和来世的幸福快乐。
    但是不愿意努力,这充分说明对佛法不但没有诚信、就连半信半疑的追求的心思都没有。
      一般人对一些今生今世的琐碎小事也不怕艰难,不遗余力地去做,修法可以获得永恒的幸福决乐,因此今世的那些修行方面的“小事”更应千百倍地努力去做,但我们连做那些小事的一半功夫都不愿花,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对白善业因果缺乏坚定的信心。
  (二)心想黑恶业的因缘
    例如:即使是多么好吃的食品,若知其中有毒,再饿也不会吃;若不知有毒,就会毫无顾忌地吞食。同样,如果晓得造恶业的害处、就会避免造恶业。这说明认清造恶业的危害性很重要。如食毒只能危及今生的生命,但恶业虽小也危害数世的生活,因此,造恶业,比食毒更可怕。我辈貌似修德行善之人,却连明显的恶行也防止不了 .更何况微小的恶行。
    防止作恶、不能有丝毫疏忽,不能明一套暗一套、恶没有两样,一般人只遵守国法,不遵守佛法,其根源是不相信因果报应,否则就不会这样.因为违犯国法,可以想方设法避免受罚,即使是免不了处罚,也只能伤及今世之利益和性命;违犯佛法,其后果无可避免,而且受罚程度的严重性远远超过前者。
    如《法句经》中说:
这里有人违犯国王令,
有时也可避免受处罚,
如果违犯佛陀之教诚,
转生畜牲如头生树龙。
    这里所说转世畜牲道只是比喻,罪业深重的还会堕入地狱,犹如提婆达多比丘生堕地狱。
    世上属于最愚蠢动物类的驴子,也不会有意识地跳入悬崖,因为驴子知道跳悬崖会丧命.那么比悬崖更可怕的罪业的深渊,人们更应远离,哪个有头脑的人会不避罪恶的深渊呢?
    如有些鬼迷心窍的人会把悬崖险境视为乐土而有跳崖自杀的举动,我等烦恼之魔迷惑心窍者,也会将作恶视为乐趣而有意作恶,毫无顾忌,这是莫大的耻辱.
  总之.犹如有人对你说:你若如此这般做,我将给你赏踢这个稀世珍宝,否则,我将会杀了你.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退路,不得不作,虽然也无人利诱和逼迫你,但如法行事就会永远获得安乐,否则,就会永远受苦。
    黑白善恶二业必须进行抉择,若不相信就不可能抉择。
因此,要想得到今世和后世的安乐,避免受苦,就必须从相信因果业报的根本上做起,并且不遗余力----这是我双手合十,对大家提出的一点希望。
    对此,噶当派先贤教导说:如果对业报树立不起坚定的信念,犹如伸舌触天,感觉不到佛法的殊胜。
    米拉日巴尊者也说:“对较粗分的因果关系表现出缺乏信心的人,对更细微的性空见,虽引经据典,推理解说,也不可能理解和相信.”
    在坚信性空道理的基础上认识到空性本身为因果的显现,进而重视业报因缘,把弃恶扬善变为自觉行为才是正法之道。
    因此上说:相信因果规律是诸法之根本。
    但是对因果关系产生彻底的信心,那是修证到较高层次的境界。
    如《现观庄严论》(10)中说的:
菩提分枝诸种业,
无差错与见真实.
    是指对业因果辨别无差错的境界,那是九地的境界。因此.有些以善知识和高成就士自居的人,把菩提道,特别把因果业报、生死无常等下士道诸法视为在家人和低层次人的修法不放在眼里,是对佛法真谛一窍不通的表现。
二、如何认识业报
分四个部分;
(一)业报的必然性;(二)业报的强增殖性;(三)不作无报性;(四)所作不坏性。
    (一)业报的必然性
    如种豆生豆而绝不生麦,种麦生麦而绝不生豆,种什么因,便会结什么果,不会有任何差错。
    业因果的总的规律是善恶二业感招乐苦二果,不会错乱。
    分类讲,如施舍的果报是财富,吝啬果报是贫穷等,同类因感招同类果,丝毫不差。
    所谓定业定报,就是经中说:造什么业,结什么果。佛经中多处指出,认识因果规律属世间正见,是一切善法的基础,绝不可轻视。
    (二)业报的强增殖性
    分总规律和特殊规律两种。
    1 总规律
    又分本质的强增殖性;思想意识的强增殖性;造业对象的强增殖性.造业者身份的强增殖性;时数的强增殖性:造业范围的强增殖性等六种。
    (1)本质的强增殖性是指行小善、小恶,感招大乐,大苦。
    这是因果的一般规律。如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粟.一粒树种生出参天大树,一个火种烧掉一片森林之类,佛经中故事如“食我乳轮王”和“牧人欢喜“的业报因缘。
    (2)思想意识的强增殖性是指造善恶时的心理动机和思想状态。
    如大慈悲心所造善业和大愤怒仇恨心理所造的恶业比一般心理状态下所造的善恶业增殖性强,福报和危害性也大,如佛经中“比丘尼白女”的因缘。
(3)造业对象的强增殖性是指造业的受益受害对象的特殊性质所产生的增殖性。如对恩师、父母亲和佛菩萨等为对象所造的善恶业增殖性强。
    如佛经中所说,将十方诸众生关在黑暗牢狱的罪业,不如以嗔恨心扭过头不愿看一眼菩萨的罪业大;反之以善眼看一眼菩萨的善行,大于善待一般众生的善行。
    (4)造业者身份的强增殖性,是指造业者的特殊身份对造业的影响。如持戒比丘等所造的善恶业比一般人所造的善恶业增殖性强。
    如经中说:在家弟子做灯油如海、灯芯如须弥山的一盏大灯供佛的功德,不如出家弟子做少许灯油,灯芯如针的一盏小灯供佛的功德;在家的人做千百年坏事的罪业,没有出家人做一次坏事的罪业大.
    (5)造业时数的强增殖性,是指造业的持久性所产生的强增殖性.
    如长期持续行善作恶比偶然的短暂的行善作恶增殖性强,此即滴水成海之意
    (6)造业范围的强增殖性,是指造业受益受害数量范围所产生的增殖性
    如众生群体受益受害的善恶造业,比众生个体受益受害的善恶造业增殖性强,福报恶报也大。
    2.善业的特珠规律
    (1)特殊时期的强增殖性,如在末法时代受持某一戒、持戒一日的功德远胜于盛法时代恒持全戒的功德之类。
    (2)特殊地域的强增殖性,如在浊土修刹那的不圆满善行的功德远胜于在净土佛国修持劫年善行的功德
    (3)特殊助缘的强增殖性,如在证悟无我正见的条件下所修善行的功德远胜于未悟前所修善行的功德.
(4)特殊度化对象的强增殖性,如菩萨行一次善,其功德的数量与其特殊度化对象的总数相等
    (5)特殊行善方法的强增殖性,如将所修善业回向利众事业以及采用密法中的许多方便法门之类。
    还有其他许多强增殖性,在这里只是举其要而言之。
    (三)不作无报性
    不作善恶业,就不会产生乐苦结果,如不施舍,不会有财富;不吝啬,就不会遭受到贫穷恶运。
    不作无报,反之,所作必报。如想享受安乐,就要行善;若想得到财富,就得施舍财富;若想转生人天善道,就要持戒等。
(四)所作不坏性
如在佛经中说的:
    众生所造业,
    百劫也不坏,
    诸缘若成熟,
    必然生后果
    这是说,不论造善业恶业如中途不遇阻碍和扼制因缘,虽经百劫,也不会毁坏,仍有果报。
    这种业力的报应,不会应在别人身上,是谁作谁受。
    如飞翔在天空的鸟的影子,虽然无法看清落在何处,鸟儿一旦降落到地上,就在它身体下面看到它自己的影子;
    人们行善作恶,没有达到一定的限度时,在一般的情况下.看不清前因后果的关系,往往以为善恶报应不可靠,若条件和时机成熟,其善恶相应果报的产生是改变不了的必然规律。
    如在佛经中说;昔日印度迎毗罗卫城遭到增长天军队的攻打时、有些居民安全地逃生,活了下来,有些居民未能逃脱,死于敌军的刀下。佛说那是各自的业力不同。这类因果故事在《贤愚经》等许多经典中有记载。
    人们不相信业报的原因比如杀生,持刀杀生的行为叫做“业”,行为动作结束后,认为业不复存在,怎么会有果报?认为就像种子被烧焦,再不会发芽一样。
    对业与业报的关系的解释,佛教内部有的学派认为,造业结束后,其种子藏在阿赖耶识中,长期保存不坏,有的认为业本来就有不坏性;
    大智中观家说:因业自性本不坏,不依藏识也可行,有些业灭过多世,仍会产生其后果—出自《人中论》.
    这是从业自性不坏的道理,说明了业因缘隔世不坏的道理,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道理。
    这里只是指出一个粗略的认识思路,欲知详情,须研读《中观论》。
    总之,对于业招果报的问题无法以现量和比量来证明,须依圣教量。
    在造业必报的大前提确定后,行善得乐,做恶受苦的因果丝豪不差的具体事项从万物的必然规律可以证明。
    但也不能瞎子摸象似的胡乱猜测,只有掌握经论的善知识才能决断。
三、根据对业报的认识决定自己如何做
分本意和引申意。
    (一)本意
    如前所说,业有定报和强增殖性的特点,因此,即使是细小轻微的善恶行为也要谨慎从事,不可忽略。
    凡善恶之行为出自身言意三门,将其善恶行为进行归纳共有十种:
    戒十恶善行是人天善果和解脱成佛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致友人书》中说:
戒如动静之大地,
是诸功德之基础
《人中论》中说:
世俗声闻子,
缘觉与菩萨,
善趣解脱因,
除善戒无余.
    等等。有些人随心所欲满不在乎地做十恶,还希望转生人天净土,解脱成佛,犹如想在天空中建造城楼一样幼稚可笑。
    十恶中,
    身恶有三:杀生、不予取、邪淫;
    言恶有四:谎言、离间语、恶语、是非语;
意恶有三:贪心、喷恨心、邪见。
    具体构成十恶罪的涉及对象、思想动机、行为结果等,此处从略。
    戒除十恶行为的戒行为十善。
    修十善时要有善念,如杀生时将心比自己,作如此想,如果逢到别人杀自己时,自己怎能忍受此恐俱痛苦?别的生命也像自己一样可怜,怎能杀害他(它)们呢?
    从今日起,无论如何也再不能杀生。这样认识,生起戒心,就会获得和众生等量的戒性,其功德无量,下世还会获得优越的富贵人身,今后世世得到健康长寿等许多受益。
    在《地藏王十轮经》等经典中有关于这方面的开示.在《贤愚经》中也有解说。
    其余不予取等戒行也有相应的福报。
    十善行应像病人吃药那样坚持不懈。
    如行杀生等十恶,佛经中说:第一堕恶道。意思是说犯十恶罪,首先要堕恶道,遭受无限痛苦,即使转生人道也有多病等灾害,其罪业十分深重,因此要竭尽全力像戒巨毒那样戒除。
    在认识十恶的性质后,要在思想上下决心,发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撒谎,不挑拨离间,不讲粗话恶话,不讲引起是是非非的闲言蜚语,对别人的财物不起贪心,不生气仇恨别人,不相信邪门外道。
    如此常在思想上树立戒性、念念不忘,是修习实践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此做可以消除很多罪业,此说见于《日心经》。
    持十善戒最好一生坚持不犯十恶,若不能全部守持,即使守持其中数种或一种,经常易犯的,每月守持一日也功德匪浅。
    受戒时可在佛像前磕头敬礼,诵如下哲词:‘从现在起,或在一年间,或在一月间,或在一日间,持戒不做某某恶事。”
    这样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会产生极大的功德利益。
经中言:
  谁在恒沙劫年中,
  虔诚之心以饮食,
  华盖宝幢与明灯,
  供养亿万诸佛陀;
  谁在善法遭毁灭,
  圣教趋于灭亡时,
  日夜守持一善戒,
  后者功德更珠胜。
    此说虽不流行,但亦非无根据。在《摄论》中讲到一百种近善之上有持一戒和数种戒的居士。
    这里只是说持一戒也有功德,并非说犯其余的戒律没有罪过.
    持戒之士,完整守持所受一切戒律为要,若做不到时,严格守持十善戒是一切善道的基础,欲知详情,可阅读其他经书。
    (二)引申意
    共分两部分:
    四力消业法和福德身修法.
    I.四力消业法
    对一切违法失戒行为,特别对戒十恶行,欲以严格守持。但由于诸惑干扰和注意力差,觉知力昏浊失察的情况下易犯过错。一但产生失误过错,绝不能搁置不管,要及时用四力进行忏悔。
    四力是:所依力、弃舍力、离恶力、对治力.
所依力是进行皈依和发菩提心;
舍弃力是对所犯罪过,进行悔过;
离恶力是发誓不再重犯,坚足戒心;
对治力是如放生等行善行为,也包括诵佛号咒语等。
四力是忏悔消业的最胜法门,依止其中一力也能消业,四力俱全更不用说了。
有人说四力不全,消不了业,那是不对的,特别是认识过错,进行悔改是非常重要的。
经中说,世上有两种人,稀有珍贵昙花。
一种是不做坏事,另一种是虽然做坏事而能悔改过错。
有偈云:
有人先前放荡作恶事,
后来若能悔改不再犯,
美如脱离乌云光明月,
喜悦指蔓能见自在子.
此说亦见《致友人书》.
2.福德身修法
    若不能生就具八福德人身,修行就会遇到许多障碍,因此,首先要修好福德人身。八福德中:
    第一是寿命福德,得寿命福德,就会有更长的年龄修行。修寿命的方法是放弃杀生并救命放生,施舍医药等。
第二是美貌福德,有此福德,就会讨人喜欢,人们愿意接近和帮助,有人听从使唤;修此福德的方法是佛前供灯献花,给穷人施舍新衣等。
第三是生于富贵家庭,具此福德,就会有安闲的学修机会,不会沦落为奴隶,失去修法自由,修此福德的方法是,克服骄傲自满,谦虚恭敬待人。
第四是财富人缘充足,得此福德,可以救济和摄持众生,利于度化。修此福德的方法是施财施食,供养具功德的善知识。
第五是具言德,具此福德,说话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此德的修法是:不说妄言、离间语、恶语粗言、是非语。
第六是具权威,具此福德,可以在利益众生,摄持众生方面发挥教大的作用,此德的修法是修积相应的福德和发愿。
第七是具男人身,得男人身具有修法的很多方便,可以自主自身,避免他人威胁干扰。此德的修法是热爱男身,厌恶女身,不爱色,持净戒等.
    第八是身体强壮,得此福德,可以精力充沛地修行利众,完成利己利他的事业。此福德的修法是勇于承担苦活重活,减轻他人的负担。
    如果不考虑后世的事便罢,若考虑,就得像宗喀巴大师所说的那样:
    学修菩提需要福德身,
    若无此身宏愿难实现,
    为此圆满修积此因缘.
    四、破斥倒错见
    有人认为,身体接触到火就被烧伤,若不接触火就不会烧伤,手会不会烧伤,就看手是否接触到火,这里并不存在业力的问题;同样,人的苦乐也是当时的条件造成的,并非宿业所致,苦乐的形成与善恶业有关系的说法难以成立云云。
我们的回答是:如庄稼的丰收,既要靠正因,良好的种子,又要靠施肥播种等助缘.同样,感受苦乐也有先前的正因和当时的触缘的两者结合绝非是单一的业力。
    《人菩萨行论》云:
单一因素成诸事,
这事绝对不可能。
    因此,在众生的身上存在许多宿业,身体触火受伤也不能排除有宿业的成份,再和现实的条件相结合才会身体灼伤。
    《正理论大疏》云:
因缘完全已具备,
无力排除其结果.
    假若不存在灼伤的宿业,虽然触火也未必能烧伤,因为某一单一因素很难形成事故.
    又有人认为,如果真会行善得乐,作恶受苦,行善者应一生平安,作恶者应受苦受难,但事实正好相反,行善者反而多灾多难,恶人反而平安无事,这又作如何解释呢?
    修行行善者,固然有受苦受挫折的情况、但那是前世的业果,绝非今世善恶的错报.
    今世苦乐是先世的业报,今世善恶行为的业果,在一般情况下显现于后世,所以说行善作恶死时见分晓
龙树大师说:
遭了罪恶业,   
报应非及时,
到了死亡时,
      业果见分晓.
但也有现验现报的悄况,如经中说:
   造福此世幸福来世乐,
   作恶今生后世遭惩罚。
世亲说:
    眼前感受果报者,
    对象心态特殊业.
    由造业对象和造业心态所构成的严重罪业,今现验现报,不待来世。由于这个原因,无论行善作恶,对象和自己心理心态非常重要,需认真抉择。
    现将所讲的与下士共行道内容归结如下:
如法亲近指引正道师,
常想人身难得易失去,
想到恶道寒热饥饿苦,
皈依三宝行善弃恶事.
以上是与下士共行道修行法.


          与中士共行道的思想修养
  如上一章所述,按下士道修行次第修持,可以获得人身,但人身福报耗尽时难免下堕恶道、难保水恒不变;转生在轮回世间,无论何处,其本质仍然是苦。因此,为了从苦难中求得永恒的解脱,就要学习中士道修行次第。
学习中士道次第,就要从了解四谛义入手。
四谛义依次是:
    苦难中轮流不息的苦谛之义;
    作为轮回因缘的集谛之义;
    从苦难中解脱的灭谛之义;
    获得解脱的方法道路道谛之义。
分别解说如下。
第一节苦谛:苦难中轮流不息
  一、为什么佛说要认识苦谛
    因为如果不认识流转世间是苦,就不会萌生解脱的意愿;如无解脱的意愿,就不会修解脱之道;若不修解脱之道,就不可能自然解脱。
由于这个原因,佛说认识苦谛,这句话的意义非常重大。佛陀说四谛时,先说苦谛、意也在此。
    二、所要认识的苦
    苦概括起来有感受苦、变迁苦、遍行苦三类,那么,佛说苦时,主要指的哪种苦呢?感受苦和变迁苦,动物和外道都能认识到,不需要佛陀强调指出,而佛说的苦主要是遍行苦.
    故在《正理论大疏》中说:
意在遍行苦,
佛说观照苦。
三、如何认识苦
分总述和分说。
(一)总述:我们如何认识苦呢?要从无常之理认识
《正理论大疏》云:
从无常性认识苦,
再从苦中悟无我。
    经中说:因是无常所以是苦,因是苦,所以是无我.
    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这本是四法印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时至今日,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已寥寥无几。我有专文解释此义,此处略解如下.
    (二)总体上认识苦和分别认识苦
    总体认识:认识五苦,认识八苦,认识三苦.
    I.五苦
    变易无常苦;
    持续遭受沉重之苦;
    业力无法改变之苦;
    烦恼枷锁难解之苦;
    紧要关头无依无靠之苦.
    (1)变易无常之苦,又分六种:
    ①亲仇变易无常:
    且不说隔世的亲仇变易无常就连今生今世亲仇关系也是瞬息万变,这是一般人的常识。
    三世贡唐大师教言云:虽平时是亲人朋友,因一句话的冲突,忽变脸成为仇敌,应放弃亲仇之执。故不应以亲友之爱、仇敌之恨而造恶业。
    ②身份贵贱变易无常:
      《致友人书》中说:
世上尊敬崇高帝释天,
难逃业力复堕于下世,
位居世界总主转轮王,
有时也会沦为奴中奴.
    在我们自己的经历中、权利地位上升下跌的事例数不胜数。
    ③贫富变易无常:
    经曰:财富拥有非永恒。人们不但死亡失去财富,就是活着也有前半生和后半生之间、前一年和后一年之间忽穷忽富,难有定数,在现实中有很多事例。
    因此,欲界财富没有任何宝贵的意义,应以无贪、知足处世为要。
    佛祖有言:我的门徒,要做法宝的富翁,不做财宝的富翁。
    龙树大师说:
财富之中最胜之财富,
乃是“知足”人天导师说,
一生坚持知足之美德,
虽无钱财却有真财富,
若不知足追求假财富,
欲壑无量永远难满足。
《广大游戏经》中说:
天上所有宝贵之财富,
人间所有宝贵之财富,
一切虽被一人所占有,
也不满足仍想觅财富。
因此,佛说:宁做无欲清贫高洁汉,绝不做贪婆不足的“食我乳转
轮王”。
    ④苦乐无定之苦:
    如经中说:天界获得享受大欲乐、梵天之界获得无欲乐,复又堕入无间火狱中,需要遭受无穷无尽苦。
    在世间的快乐中最高层次的快乐是无欲之乐,但其乐也非永恒,何况其他的享乐?
    同样,那些不利于解脱成道的虚幻功德之类也是靠不住的。
    正如米拉日巴大师说的那样:
空中游行俄鬼类,
也有灵感与神通,
精通显密诸经论,
语言逻辑无不通,
聪明玲俐也占先.
又说:
切记所传精华义,
别人识多不知此,
树木虽多无果实,
才能虽多无价位。
    噶当先贤也说:“与其精通五明,获得灵感神通,还不如学点菩提道次更实惠。为什么呢?我们前世不止一次地学过这类知识,但这类知识本领.对求得终极利益,毫无用处.懂得一点阿底峡尊者的道次第,就可以播下解脱的种子”等等。
    因此,对一个求解脱的人来讲,在人道初期除需要学习三藏经论而外.不应该迷恋那些世间学问.
    《三世贡唐教言》云:
受法灌顶名目数量多,
迷恋语法诗学天文等,
妨碍闻思正当诸学科,
不要放弃根本求枝叶
⑤青春年华无常之苦:
龙树《致友人书》中说:
获得日月之身自身光,
照亮宇宙山河与大地,
复又变得无光黑如漆,
伸手不见自己的手指.
    是说虽生在具有自身光的天界,也不常住,死后会转生饿鬼之类.同样,人在年轻时虽如花似玉,但经不起岁月的风霜,就会变得形似枯木,看不到青春的痕迹。如在《经验老人哲理》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⑥世间一切荣华富贵都不可信赖之苦:
    这有三则比喻可以说明。
    第一喻,《念住经》说的一则比喻:
说在一个人家的门口,有一天来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姑娘,此女所到之处,万事如意,事业兴盛,故称“吉祥女”。这家人听了她的自我介绍后,非常高兴就将她请到家里,留了下来。随后又来了一个很丑的女人,自我介绍说:我所到之处,人人倒霉,因此,人称我“倒霉婆”,我也是来投宿的。这家人得知其情,便闭门不让她进屋。
    倒霉婆说:“我和吉祥女是孪生姐妹,我俩从来形影不离,她到哪里,我也到哪里,哪有只留她而将我拒之门外的道理!
    和这个比喻一样,世间的福祸兴盛,乐和悲都是彼此相依不离的孪生姊妹。
    生到天堂享福的生命,紧跟在后面的就是下地狱受苦,因此喜欢要天上的快乐,不喜欢接受地狱之苦,就像那个留下吉样女,拒绝倒霉婆的人一样愚蠢。
    一切人世之福乐皆如此,兴旺和快乐之后伴随着衰败悲惨的命运,想到这一点,对世间福乐的拥有不但不感到可喜,而且会感到可悲。
    正如《念住经》中所说的那样:
  可怜为欲所迷者,
  将可悲者为可喜.
第二喻,《人菩萨行论》中说:
  烦恼渔夫捕捉物,
  入于业力鱼网中,
  变为死神口中食,
可怜尚且不自知。
    意思是进入网中的鱼,在渔夫收网之前,尚不知死之将至。人们像渔网中的鱼一样,活着的时候,沉醉于一时的欢乐之中,不思即将成为死神口中的猎物,细细想去真可怕呀!
    《智慧树论》中说:
如果活着的众生,
得知死神在头顶.
佳肴美食难下咽.
怎想再做其他事。
    这个道理人们不会不知道,但做起来不容易。诚如《智慧树论》中所说的那样:
活着终究要死亡,
说给人听谁不知,
联系自己行为时,
恐怕圣贤也无能。
    我们就像屠宰场中的羊一样,个个难逃一死,虽然有些暂时未杀,并不意味着被死神赦免,因此对暂时的幸存有什么可喜呢?
    世间的一切幸福和快乐中蕴含着更大的不幸和痛苦,没有一样可喜的东西。
第三喻,在《噶当宝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曾经有个地方有位国王,这个国王的王位非常尊贵,但每代国王都寿命不长,只有一日的寿命,国王白天登基,当天夜里就会被杀死,抛尸在街头,无一幸免。
因此,挨到当国王的人都吓得要命,谁也没有心思当国王,世间的一切荣华富贵,和这个短命的王权一样,无论有多么美好.也只能享受短暂的一瞬间,然后无一幸免地被无常罗刹吞没。
悟到此理就会对世间的福乐兴趣索然。
被罗刹一口咬着的轮回图案,也暗示了这个无常规律。
圣提婆(11)说:
天界快乐对智者,
与那地狱无两样。
宗喀巴大师说:“世间之福无一可信无欺编。”
以上说明了无常是苦的道理.
偈日:
四印之理按顺序,
论证无常即是苦,
此事先辈未细说,
有意留给我来解。
    “无常苦”这个词的概念在《人中论》疏中说:“每一刹那之间变易无常之苦落在自己身上.”故知此语并非我自造.
        持续遭受沉重之苦:
分生命无始之理和苦无穷尽之理两个部分。
        生命无始之理由是什么?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弄清楚,若不懂这个道理,慈悲心等一切善法都会失去合理的基础。
因为,假若有始,就必定有最初的意识存在;假若有最初的意识,这最初的意识或者是无因,或者是异因所生。
  如果最初意识是同类因所生,这意识就非最初意识。万物无因不生,生命也不可能是无因所生,异因生更是不可能的,因为异因生就违犯了同类相生的因果规律。
    因此开始的生命即初始的生命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
    ②由于转生无始,所以苦也无始;由于苦无始,所以就没有未生之地域,没有未生之众生类,也就没有未曾经受之苦。
    无数次生在地狱所饮的铁水,一生生离别亲人时的痛苦的泪水,一世世生为猪狗时所吃的脏东西,汇集在一起,其量定超过大海。
    别说总的情况,就从具体的众生而言,彼此相好和相害的次数也不可胜数。
    在无始以来的转生过程中,受过了无穷无尽的深重的苦难.其中每一种苦必定受了无数次,转生无穷无尽。
    认识这个道理是非常重要的。
    从转生无始的逻辑上推,曾无数次生在地狱所饮过的铁水,汇在一起,其量不但超过一个大海,而且应超过千万个大海。
  一世世转生中众生互为子母,所饮过的乳汁的总量,生在地狱中所饮过的铁水总量等同大海的说法,觉得与转生无始的规律不太吻合所以龙树大师说:所饮母乳,多于四海。
    玛廓说:“大海之水,难比其量”这是洞察事理的名言。
    偈日:
无比精深分析力,
透视大小乘义理,
可以获得确切见.
求知诸友莫放弃。
    总之,无数世来受苦受罪,今后仍然要受无穷尽的苦,想起来会使人身心憔悴。
    连眼前暂时的一些小小困苦都忍受不了,怎能忍受长期的可怕的苦难呢?根本忍受不了。
    但是好在今生具有无比优越的人身条件,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应十分珍视这次良机。
    (3)业力无法改变之苦:
    如佛陀释迎牟尼也改变不了业力而有“吃马料”之举,何况一般人呢!
    因此,当我们有机会时,就要抓住这个机会,用对治的方法尽量消除业障,否则,难免遭受业报。
    宗喀巴大师教导说:
如果趁机不尽快消业,
我等所造之业强有力,
虽知是乐无力求乐道,
虽知是苦无力摆脱苦.
    如说:众生生地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以及苦乐兴衰等都受业力的支配,众生自己是无能为力的。正如经中说的那样,能自主者皆是乐,不能自主皆是苦。
    (4)烦恼枷锁难解之苦:
    《法句经》中说:
钱财首饰与男女,
贪爱之心相比较,
铁木所制枷锁链,
易断易解不坚固。
    意思是说,对钱财物的贪心和男女之间爱恋的枷锁比木质铁质的枷锁更难断难解。
    (5)紧要关头无依无靠之苦:
    在《广大游戏经》中说:
一切众生生时单独来,
同样死亡之时单独去,
自己单独遭受其痛苦,
轮回世上从来无依靠。
    就是说生时单独生,死时单独死,有苦自己单独受,人生生老病死的紧要关头没有可以依靠的真正能帮助的任何力量。
    因此,寂天大师说“要那添乱亲友有何用?!”亲友除了添乱增加烦恼外,对于修道者起不了好的作用,因此应远离一切不同道的亲友。
    《念住经》中也说:“一切善法的要旨是离群索居。”
    2.八苦
    (1)生之苦
    《致友人书》云:
生非好事反倒是,
许多麻烦之本源。
    经中说:因生而产生老死及痛苦、嚎叫。
    转生轮回之意思是由有漏因缘生成的新的蕴身,蕴身是诸苦之源,所谓生也就是承受苦。
    (2)老之苦
    是体形面貌蜕变衰老,精神官能老化等引起的痛苦和被遗弃的苦恼。看看老人们的情况,便知其苦。
    那些正在青春年华,感到骄傲自满的人们还没有尝到年老之苦,青年人应从老人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未来而感到发愁,不应该骄傲。
    《广大游戏经》中说:
心智低下年幼众,
傲慢不知老来苦,
车夫速速载我回,
思老哪有心思游。
    这话是太子悉达多坐车郊游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可怜的老人时,对车夫所说的一段话.
    (3)病之苦
    人得病时犹如藉杀的鲜花,容颜失去光泽,变得衰老,休内阴阳失衡变得精神恍惚,身体疼痛不适,死亡恐惧的精神负担沉重等,不乏现实例证。
我们应从重病、危病的病人身上体验领悟病之苦.自己也难免生病,若得重病如何承受其苦?应以思病苦对治贪恋享乐之心。
广大游戏经中说:
无病之人也如梦中乐,
病魔缠身对人很可怕,
有志之士想到此情景,
哪有心思贪玩贪享乐。
    (4)死之苦
    前面有较详细解说,此处不再重复。
    生老病死,如四座大山,压顶而来,怎不可怕呢?细思时能使肝胆破裂,但和我一样的普通人对此事显得麻木不仁,若无其事、浑浑噩噩地生活着,这在智者看来是非常可悲之事。
    《佛本生记》中说:
众生处于如此境,
不知恐惧是怪事.
    (5)离所爱之苦
    就是离别妻子儿女等自己心中所爱之人而生起的痛苦。在轮回中,无始以来,每个众生都受到心爱者生离死别之苦,泪水汇集,足成大海.投生者将来也难免这种苦,这是轮回的规律所决定的。
    爱之越深,离苦越深,无常规律,无法改变,如父母和子女相依情深,但终究免不了离别。
    如寂天所说:
相亲相爱在一起,
死神促使相离去,
遭受痛不欲生苦,
这是世间之定数.
    (6)遇所憎恨之苦
    就是和冤家仇人以及自己所不愿相处的人,相逢相遇所引起的麻烦和痛苦。前面说离所爱之苦包括离开所爱之五欲,遇所僧恨之苦包括己所不欲的色香声味触五境。
    (7)欲求不得之苦
    如经商、务农等欲致富而不得,反而受损失等引起的痛苦之类,是各种欲望不能实现所引起的苦恼。
    (8)因缘所生五蕴之苦
    这属于行苦,行苦以下将介绍。
    有人认为“八苦”主要是针对人类说的,但在《菩提道次第广(略)二论》中作为六道总苦是符合经义的,如果说此六苦在六道中不普遍的话,同样对人类来说也不普遍,故此说不能成立.
    3三苦
    (1)感受苦
    如腰肾受伤、疼痛难受之类的明显痛苦,世人所说的苦大多是这类苦.
    (2)变易苦
    如吃饭,胃中需食得到满足的快乐,合适的食用会感到舒适的快乐,但食用过量又会感到不舒服,成为苦。吃饭感到的舒服快乐是消除饥饿感的一种乐的错觉,其实质还是苦.
    例如身体向火,时间越久,灼热感会越来越强.吃饭若是乐受,吃得越多,舒适乐感也应更加增强,为什么会变得不舒服呢?这说明其本质是苦。
    吃饭时逐渐消除饥饿苦感,另一方面又是逐渐产生食之苦,只是达不到一定的数量,自己感觉不到而已。坐和行等行为也如此,快乐会空成苦恼。
    总之,世人所谓的快乐都属于变易之苦,只是一种改变苦时的乐的假象,并非实乐.
    (3)遍行苦
    指万物变易无常之苦,例如污秽所作之物品,无论其形状色彩多么美观,其性质仍是秽物,因此不能以表面形状的美丑为理由而产生好恶之心。同样,凡是烦恼与造业为因缘所形成之物,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其本质都是无常之苦、因此,对这类事物应生厌恶之心。
    龙树大师说:
若是秽物好颜色,
即使鲜艳又美丽
也不应该生贪欲,
美丽女子也如此。
    这里所说的“女子”是个比喻,一切有漏之法,皆不过如此。
    总之,凡烦恼与业所形成之物,都属遍行之苦,苦的原因是流变无固定性。
    经中说:“因无常,故苦。”
遍行苦的原因是苦,要想解脱遍行之苦,除观无常别无他法。
    (三)六道各界不同的苦受
    六道分为六类苦。三恶道的苦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人道的苦在现实中例子很多,故不多说。
    阿修罗之苦主要是对天人的嫉妒心引起的心中苦和与天争夺领土财富的战争之苦。
  天分上界和下界。下界欲界天,福报大小有别.福报小的天人,受到福报大的天人的光和威仪的镇慑,心生恐惧和不平之苦,权重势大的大天逼迫和驱逐小天所造成的心烦苦以及死亡和下堕之苦等等。
    上界色界和无色界天的苦极细微而难以理解,其中世间顶天的苦更是微妙难懂。世间的任何道都不能对治超越它,要想了解它,就要了解细分的无常理。贾曹杰大师(11)曾说:“属于上界的有漏禅,在本境中若要悟其苦,必须依赖于先悟细分无常.”至于如何依赖、并未说明。
    世亲大师曾用三则比喻说明此事.如说:
色界与那无色界,
己经超脱苦中苦,
处于禅定快乐中,
可过劫年不动摇,
但这并非真解脱,
又会堕落生下界.
恶道之苦风浪中
追求超脱之境界,
只是暂时非永恒,
如像天上飞的鸟,
如像对天射羽箭,
最终都要向下落。
经久不灭之油灯,
分分秒秒消耗油,
谓之迁流变易行,
常受此苦之折磨.
    这段话所说的第一个比喻是天空的飞鸟:飞在天空的鸟,虽然暂时离开了地面,但终究要落在地上。
    生在上界的众生,虽然似乎超脱了恶道,终究难免下堕,因为没有断与业相联的关系。
    第二个比喻是对天射箭:箭射得再高,最后还是要掉在地上,这比喻所生界位再高也免不了下堕的结果。
    第三个比喻是油灯:经久不息的油灯,虽然燃烧的时间较长,但在分分秒秒地耗油,油尽就会灯灭。
    比喻上界生命,虽然寿命很长,可以超过数劫,但终究要死,这就是一切有为变易无常之苦。
    常想快乐变苦的必然规律,就会悟出刹那间的流变就是苦的道理,把将来的苦果和现在的刹那流变联系在一起考虑,非常重要。
第二节 集谛:轮回转世因缘
    前面所说的各种苦形成的因缘是业和烦恼。这两者中烦恼是主要的,若无烦恼,单一的业无力形成轮回转世;若有烦恼,虽无先前之业,也会造新业而被投轮回。因此要断除烦恼.断烦恼就要认识所断的烦恼。
    下面从七个方面说明烦恼。这七个方面是:
    一、性质。
    二、分类。
    三、作用。
    四、生成。
    五、生成因缘。
    六、顺序。
    七、罪过。
一、烦恼的性质
心中产生使心境变得不平静、不自在的一种情绪状态.
  二、烦恼的分类
    烦恼总分六种根本烦恼和二十种随生烦恼等。这里主要分十类加以说明:
    (一)贪心是贪恋所爱。
    (二)嗅恨心是恨其所不爱。
    (三)傲慢是高傲自满。
    (四)无明是不明因缘事理。
    (五)疑心是怀疑生命转世的真实性之类。
    (六)坏聚见是将自己的五蕴身视为我与我属。‘坏聚”的“坏”指易坏常性,“聚”指五蕴聚集身。将这五蕴聚集无常物视为常一自在的我,称坏聚见。
    (七)边执见,“边’指常断二边,见指执见。
    (八)见取见,是将坏聚见、边见、邪见视为正见,视其具此三见蕴身为高贵身之不正见。有些外道将自己的身体视为净化解脱的主体,故称“高贵身见”。
    (九)戒取见,是有些外道将其禁戒和苦行等视为解脱之道.将修其戒禁者视为高尚德行的不正见。
    (十)邪见,是不相信轮回转世,相信上帝、自在天等创世说的邪见。
  三、烦恼的作用
    贪心的作用是贪恋所爱之境,嗔恨心的作用是对己所不喜悦之对象产生憎恨情绪等.总之,任何一种烦恼产生时都会使人们的心思趋于邪恶歧途,而非令趋向正道正行。
    四、烦恼的生成
    起初无明遮盖蕴身的实际情况,由此产生蕴身为我的“我执”错见,由我执而产生爱恋我方的贪心和僧恨他方的嗔恨心等一切烦恼。
    故在《释量论》(12)中说:
由我才分我与他,
由我他而生爱憎,
由于与此相关联,
诸种罪过相续生。
  五、烦恼产生的因缘有六种
    1.根源是自身的烦恼种子;
    2.缘境是美丑与中性事物;
    3与坏人交往,受其形响;
    4.外来影响如听闻相关的歪理邪说;
    5.习惯是恶习成性;
    6.思念是经常思念可爱和僧恨之事相。
《俱舍论》中说:
未断除随眠,
又与境相近,
心中生邪念,
烦恼生因足。
这是把烦恼的生成因缘概括为三种,与此处的说法并不予盾。
六、烦恼产生的顺序
指十二入世因缘的顺序.
这顺序是:
由于无明而产生造业的行为;
由业行为熏染意识使其产生势能变成名色;
名色发育而形成六处;      
六处的形成使根境识相会产生爱、僧、中性三境的接触;
由于接触而产生爱僧及中性感受;
由感受而产生喜欢乐境,厌恶苦境的贪爱;
由贪爱而产生对五欲进行享受和取用;
由反复享用形成固定的转世业力“有”(“有’指轮回因缘的定型);
有此轮回因缘,就会投生,有生就会有老死等各种苦恼的经受.
这因缘十二支可概括为有漏业、烦恼、苦三类.即:
    “一八九烦恼,二和十是业,其余七是苦,(见《俱舍论》)。
    其意是:一(无明),八(爱),九(取)属于烦恼类,二(行),十(有)属业类;
    其余(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属于苦之类.
    三类的流转规律是:由二(业)生七(苦),又从七(苦)生三(烦恼)这一流转轮,反复流转永不停息。
    其详细情况,在《菩提道次第广(略)论》中有介绍。
七、烦恼的罪过
《经庄严论》中说:
烦恼毁灭自己毁灭众生及善德,
缺少财富所得难保易失遭佛谴,
多生争执恶名传扬转生无法地,
患得患失常使心中遍生大苦恼。
    贪嗔等烦恼无始以来使人受苦,今后仍然难免受其害,因此,烦恼是自己的最大敌人,要想方设法消灭之.
    世人把应当作亲人的众生视为仇敌,都把伤害自己的烦恼反而不当作仇敌,这在佛法上说是认识上的对错颠倒。
    佛法中把断除烦恼者称阿罗汉,意为“胜敌”,对战胜身外的“敌人”,并无此雅称。就从这“阿罗汉”的名称上也应悟出很多道理。
    总之,在生存的道路上对长远祸福的选择,就要看能不能消除烦恼人们理应针对烦恼开战。
    人们既然能不惜性命地和今生的仇敌进行战斗为什么和水世的烦恼大敌不进行斗-争呢?
    理应和这个仇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哲有言:“消灭心内烦恼敌”,的确没有比这更重要的教导
第三节灭谛:从苦难中解脱
    从其中解脱的灭谛:就如出狱被人们称作解脱一样,从烦恼的枷锁中解脱出来称为获得解脱。灭谛的“灭”就是烦恼及其种子得到彻底断除的清净境界。
    因此获得解脱后不会再受轮回中的苦,也不会失去完美永恒的福乐。在所追求的目标中最完美最高贵的目标就是解脱之乐。在四谛中,唯一争取获得者就是灭谛,学人不能不知。
第四节  道谛:获得解脱的方法道路
    能解脱者道谛的修法
  前面说过,在不要贪恋任何有漏的世间福乐的前提下,要追求无漏解脱的福乐。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具备现观无我智慧,没有别的武器。
    因此要想方设法获得现观无我智慧。要想获得无我智慧,作为先决条件必须修定;要获得较稳定的禅定,获得一心不乱的定止,要靠身心清净的戒律的保证。
    因此,一心求解脱者,就要完整无误地学修增上戒,定、慧三学。在与中士共行道中,灭道二谛并非学修重点,故不多讲。
现将所讲的与中士共行道内容总结如下:
认识总体分类世间过,
如法学修特珠三学处。










         上士道的思想修养
  修了中士道可以获得轮回中的解脱,但自利利他二事并未彻底完成,因此,要开始迈进大乘道.
    迈进大乘道要从基础开始,而迈进大乘道的唯一的关口是菩提宝心.要想进人大乘道,首先必须生发菩提心;要生发此心,首先要认识生发此心的妙功德和利益,树立起稳固不退转信念。
    因此,要从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和发菩提心的方法两个方面说起.
第一节发菩提心的功德利益
  世间和超间的一切幸福美满的生活均出于佛陀的大恩大德,而佛陀生成的因缘是宝心,因此,可以说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是独一无二的菩提宝心,所以,菩提宝心的功德利益的全面展示,恐怕连佛菩萨也难胜任。
    这里只是摘其精要略说几点.
一、可获得佛子(菩萨)美名
如转轮王虽有多子,不具备美德的一般子女,得不到太子的封号。
具美德者,虽然没有长处,但可以继承王位,获得皇太子称号,得到万民的尊敬。
    佛的闻法弟子中无菩提心者不能继承佛陀的伟业,故无资格获得佛子(菩萨)之称号;若有菩提心,虽不具备其他功德,也可以继承佛的事业,因此可以获得佛子之称号,得到人天之众的尊敬,诸佛也将其视为爱子而加以护持。
    二、获得超群脱俗的功德利益
    如珍宝金刚钻石虽破裂成为碎片,但其物性不变,仍不失宝石之名,其价值胜过金银等普通宝物装饰品,持有者用它可以消除贫穷之苦。
    具菩提心者,虽然修持欠缺,仍不失为菩萨,可以压倒声闻等其他佛弟子,可以消除世俗的弊病.
    又如平加鸟的小鸟,在蛋壳中能发出很美的声音,以此可以胜过众鸟;初学道的菩萨在烦恼和业力的束缚中以他高贵的菩萨种性胜过其他种性,犹若如意宝的价值远胜黄金等财宝的价值一样。
    拥有一颗菩提宝心的价值远胜其他诸法的价值,因此,把菩提宝心放在一边不修,却修其他法门,犹如不捡珠宝捡瓦砾一样愚蠢。
    三、获受众生尊敬的功德利益
    其一,经中说:比方世人崇敬上弦之月而不崇敬满月那样,更祟敬道中的菩萨而不崇敬佛陀,意思是说更应重视菩萨。
    其二,佛说,如果没有人给初入道的菩萨拉车,佛应将纤绳放在自己的肩上去拉,就像国王宠爱自己的小王子那样,诸佛宠爱菩萨。这里所指的菩萨,并非单指十地中的菩萨,也包括未断五欲的世间贤菩萨。
    四、获得行为虽放逸而其高洁品质不变的功德利益
    如食品等别的东西一旦掉人粪坑就不能用了,但是宝石虽然不慎掉粪坑捡起来刷洗后仍不失为宝石一样,一般人行为不检点,就会被别人瞧不起,但菩萨虽犯放逸之罪,并不会影响其思想品质.
    《经庄严论》中说:
变得放逸虽遭遇,
严重不幸性不变.
    这是说进人菩萨行列后,表面行为虽失检点,其菩提心不变。但并不是说犯戒无过错,仍要保持戒行。
    五、发相似性菩提心也能获得大利益
    如佛经中文殊菩萨降魔的故事:文殊施法力将天魔逮住用绳子捆作一团,但狡猾的天魔作了个并非出自真心的菩提发心,即刻摆脱了文殊的法力逃跑了,由此,天魔还得到了最终将会成佛的授记。
    由于这种原因,宗喀巴大师说:即使是相似性菩提心也应发。
    六、获得广大资粮迅速圆满的功德利益
    在《施勇所问经》中说:“菩提心福德,如果显形色,充满虚空天,其量还有余。”从逻辑上讲,由于被化度的众生无量无边,要证悟的佛的功德也无量,因此为完成上述目的的菩提发心功德必然是无边无量。
  《宝鬘经》说:这是佛之语,也合逻辑理;众生既无量,功利也无量。《抽鼓经》中说;归信不可思议事,所生功德非思议.
七、消除无数罪业的功德利益:
《入菩萨行论》中说:
哪种善行徽小而永存
恶行强大其害极可怕,
这个除了圆满菩提心,
哪种善行还能战胜它?
又说:
这像劫末之火可将那,
极大恶业刹那烧成灰。
    这种说法,不必一一例举。如上所述,在圆满广大资粮和消业方面,没有比修菩提心更殊胜的法门。
    由于这个原因,寂天大师才说:
    经过数劫深思而熟虑,
    诸佛共认此法最有利.
    意思是说诸佛经过很长时间的认真思考,认识到没有比菩提心功德利益更大的法门。
又说:
  此乃善法法乳中,
  所炼精华法乳酪.
    意思是说:菩提心法就像牛奶中提炼的乳精奶酪一样,是诸法的精华.虽是这样,但如果不具备大福德的助缘很难成功。如麻库大师说:
您的心是如意宝,
圆满菩提心种子,
大勇您知核心义.
其他心中难明了.
宗喀巴大师也曾说:唯有此法难得明了。
总之,菩提宝心:
是成佛的特殊因缘;
是大乘法的核心;
是有别于小乘法的大乘特别标志性大法;
是佛菩萨修道心要;
是清除世间与超世一切弊病的如意珍宝;
是消除众生心中烦躁的清凉月光;
是根治贪嗔心病的灵丹妙药;
是自己和他人迅速到达理想境地的坐骑千里马;
是背负利众重任而不疲劳、不泄气、勇往直前的象王;
是平等对待一切众生、赋予众生幸福快乐、不同于其他情义的大情大义。
  因此.应崇信学修菩提宝心.
故《贤劫经》中说:
为了护持诸众生,
获得稳定菩提心,
其乐胜于贫苦人,
得到宽阅宝藏地。
    这是说,要以比穷人获得大宝藏更喜悦的心情,未发菩提心者要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应竭尽全力使其发育增长。
    仲敦巴曾说:“即使是今生今世未能生起真菩提心者也应艰苦努力,修积其因缘,在下一世定会成为世界上合格的大菩萨。”
第二节如何发菩提心
分发菩提心法和发心后的修行法两个部分.
发菩提心方法共有三种,即:
七种因果发心法,自他交换发心法,用发心仪轨发心法.
    一、七种因果发心法
    没有成佛的愿望就不会有实现成佛愿望的执著追求,若无执著追求就不会凭空实现成佛的愿望,若要成佛首先就要发成佛的愿心即菩提心,发菩提心就要先培育生起增上心(责任心)等七种因果相续之心.
    七种因果心是:知母心、知恩心、报思心、仁慈心、悲悯心、责任心、菩提发心。
    为了慈悲心不偏不倚,一般情况下要先修平等心,但从知母等顺序修,不必要另修平等心.
    因为如生起众生是母的心,就不会不平等对待众生.因此要从知母心开始修起.
(一)知母心修法
    分经典根据、逻辑理由、具体修法三个部分。
    1.《地论. 本地分》(13)所引经文说:“亘古以来,众生或是你父,或是你母”等。
    2.恩师所作《菩提心颂词》中说:
不分亲仇诸众生,
未为母者未曾有.
要问此说有何理,
转世无始亦无终。
    从生命转世无开始的尽头,所以可推知曾为母者无穷尽,因为生生世世都有父母,由此可以断定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慈母,而每个众生都不只一次做过自己某几世的父母,并且在将来无穷的转世中还将做父母。
    3。从自己今世的母亲观想.想今世的母亲就在自己的眼前,想自己今世的慈母不但在今世养育自己,而且可能在前世也曾多次做过自己的母亲。
    如此反复观想,此一意念稳定后,将慈母的概念推广到每个众生的身上。
有此知母之心,知恩心等会随之而生起,如果先不生知母心,其余各心就不会依次生起。
《菩提心颂词》中说
三界众生是已母,
为了生起理性智,
通过经典与理论,
深刻把握极重要.
确认众生是慈母,
知恩报恩慈悲心、
责任心及菩提心,
依次生起并不难.
  (二)知恩心修法
    观想自己眼前的母亲,想生母对自己的大恩,想自己在母腹时,母亲为了保护腹中婴儿,处处注意身体的活动和饮食起居,不敢随心所欲地吃喝玩乐;
    生下以后用自己的肌肤体温爱护自己,用蜜乳养育自己,一心一行都充满深切的爱和关怀,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精心育养,爱子女之心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珠。
    开始站立,呀呀学语时起、母亲扶着走路,教说话,节衣缩食把最好吃的给孩子吃,把最好的衣服给孩子穿,孩子身体稍有不适.母亲就万分着急,母亲恨不得代替子女害病,恨不得用自己的生命换去子女的生命;
    母亲把子女看作自己的命根子,心中只有自己的子女,由于这种深情的养育之恩.自己才有了今天,才有了与佛法相遇的良机,真是恩大无比。
    过去无数次转世中,就这样用母爱养育过自己的母亲多得不可胜数,就以无数世所饮母乳而言,也足以汇成大海,慈母为儿所流的泪水,也如大海.
    过去这样养育过我,将来仍然会这样养育我,如何能回报这样深厚的恩情呢?
    观想使自己激起真情,达到热泪盈眶,肌肉痉挛的程度。
    观得这种心境稳定后,将这种知恩对象从自己的生母推广到每个众生身上观想。
    在众生中没有未作过自己母亲的众生,凡作过母亲的众生都和今生的母亲一样恩重,此恩如何能报?一直观到生起真情的程度.
  (三)报恩心修法
    众生既然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也应向众生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进行回报,有恩不报,不但有违于佛法,也违于世俗文明道德.
    那么如何报恩呢?《学集》中说:
烦恼成狂愚无眼,
奔走崎岖险恶道,
步履艰难常失足,
我他均在苦难中。
若令生今世的母亲,双目失明,看到她走在崎岖险恶的道路上,子女不应该视而不见.弃而不管.
曾经是自己母亲的一切众生,由于受到烦恼恶魔之害,使之精神失常,变得疯狂,由于无明的障盖看不见向上的善道和解脱永宁之乐道,缺乏良师益友的正确导引,时时刻刻都失足于罪恶的道路而不能自拔,轮回之地,特别是恶道深渊成为必去之处.无依无靠的这些母众,如果我不帮助,还有谁来帮助哪?
如此反复观想,达到生起真情。报恩心与增上责任心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产生应作心,后者是产生实作心,二者必须分清。
(四)仁慈心修法
    众生不仅享受不到无漏之乐,就连有漏的世俗快乐也很难享受到。
    因此,但愿众生获得安乐与其因缘,真心诚意观想众生得乐,激发仁慈心。
    总之,要从众生受苦的根源和如何受苦,希望如愿得乐观想,产生一丝希望众生幸福安乐的念头,也会产生极大的功德。
    《禅定王经》(14)中说:
亿万数之佛国刹土中,
用以无数珍贵供养品,
供养一切贤圣之功德,
无法与爱众生功德比.
《宝鬘论》中说:
每日三顿去施舍,
三百口锅所煮饭,
功德不如一刹那,
所生仁慈心功德。
获得人天之仁慈,
得到人天之佑护,
心得安宁安乐多,
避免毒害与兵刃,
诸事如意不需求,
后世转生梵天界,
获得仁慈八功德。
    《宝积经》中说:“在此秽土产生弹指间的仁慈的福报比在净土修千百年梵行的福报大。”
  (五)悲悯心的修法
    分修悲悯心的重要性和如何修法两部分。
    1.修悲悯心的重要性
    比如遇到唯一的爱子得重病时,其父母会产生强烈的悲悯心,在这种悲悯心的驱使下,就会产生强烈的救生欲望,在此等欲望的驱使下寻找救治之医药,千辛万苦找到医药后,让孩子服药,进行救治。
    如果无悲悯心,就不会产生救治的欲望,无救治欲望,就不会寻医求药,若不求医治疗,也就无法起到救生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对众生在苦境中所受的痛苦折磨,若无强烈的悲悯心,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欲拯救的高度责任感。谁具备拯救一切众生的这样的责任感昵?
   经过研究得知只有无上觉知者佛陀才有这种责任感,因此,要激起成佛的强烈欲望,努力进行佛道的修持,经过精进修持才能成就佛果,然后才能胜任拯救众生的大任.
    所以说:佛教的根本是大悲心.这一入道程序在《经庄严论》中也说:
若无悲悯之根本,
不能忍受修持苦;
倘若不能忍受苦,
不会生起利众事;
若无利众之念头.
不会发愿转人身;
若不转生具善身,
不能引度诸众生。
又说:
悲心之根是仁慈,
从感苦而欲得乐,
由此生起成佛心,
由干增生繁茂枝,
愿心之水常浇灌,
树叶去旧又换新,
二因具备展花蕾,
结成硕大之果实.
    《法集经》中说:“菩萨不需要学很多法,佛说,菩萨只要具备一法,其他一切法便在其手中.这一法是什么呢?是大悲心啊。”
    懂得大乘法道果成就始终由大悲心所左右的道理,就会知道大悲心自始至终居主要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在证明佛的真理性中大悲心占居首要地位等问题。
    2.大悲心修法
    在深刻体会众生之苦的基础上,希望众生脱离苦与受苦的因缘,观想对象从自己亲生父母想起,逐步扩大范围,想一切众生脱苦,激起强烈的悲悯心。
(六)责任心修法
    为了有苦无乐的一切众生得到离苦得乐的无上佛果,自己发誓肩负起度脱众生的责任。这种利众度众的贵任心,不但从内心生起.就连口中念此誓词,也会产生广大福报.
  (七)菩提发心法
    度众生成佛首先要度化者自己成佛,因此,为了母众的利益,自己必须修证无上觉者大宝之位,使观想生起坚定信念。
二、自他交换发心法
    分修法和解疑两个部分
    (一)修法
按照《入菩萨行论》及诸经论中所说的那样,从多方面想自私心的种种弊端和无私利他心的种种功德利益,将自私心和利他心进行交换,把自己的自爱、自尊、自利的自私心,改变成爱他、尊他、利他的利他心。
    (二)解疑
    上述两种修法的差别在于关爱众生的仁慈的不同修法上.前者主要从知母心等对众生的关爱心修起,后者是从自爱和爱他两种利弊的思考修起,这样修就可以生起关爱他人的爱他心,即仁慈心,由仁慈心生出悲悯心等。
    从根本上说,前一种修法也要修爱他心,后一种修法也要修知母心等,只是重点不同而已,内容基本上相互贯通,故有人将前后两种修法中的悲悯心分为不同的两种类型是错误的.
    自爱、自尊与自私是相同的。
    《释量论》中说:
由于存在爱已心,
别的众生难化度,
心想得乐而离苦,
堕落下界恶道中。
    《佛本生》中说:谁会壮大爱自己这一害己之仇敌呢?这类论说,在经典中很多。
    三、用发心仪轨发心法
    用仪轨发心法见于《普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略论》以及《菩提大道》等书。
第三节 发心后的修行法
分菩萨行总体修法和金刚乘特殊修法两个部分。
一、菩萨行总体修法
    又分使自己修养成熟的六度修法和使别人修养成熟的四摄修法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的六度是:施舍、戒律、忍耐、精进、禅定、智慧。
    (一)施舍
    I.施舍实质是施舍心,若无施舍心,虽进行施舍,也不能算舍度。因此修舍度的关键是培养施舍心,为此要常想施合的功德利益和贪婪不舍的危害性。
    2。施舍分法施、财施、无畏施三种。
    (1)法施:《俱舍论》中说:
  法施非烦恼,
正确说经论.
以无烦恼纯正动机向别人正确解说经论。先贤们说,若无直接说法的对象,作向众生说法的观想,念诵经典,也会产生法施的功德.
(2)财施是对饥饿者施予食,给口渴者施于饮水等,给众生施于所需的物品。
   对三宝的财物供养也属于财施类,如果有人说供养和施舍不同的话,请看《金刚能断般若》(15)中是如何说的,其中说:“用七宝装满恒河沙数诸世界供于诸佛如来。”
(3)无畏施是拯救众生脱离各种恐怖,如救命放生之类.自己不带兵器也属于无畏施类。无畏施并不需要直接救命。
   《入菩萨行论》中说:“生恐惧者愿离恐惧”。即使是发众生远离恐惧之愿,也属于无畏施修法。
  3.施舍的作用和如何施舍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施舍呢?因为,若今世不进行施舍,下世就缺财,若缺财,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就不可能有学修佛法的机会。因此要重视施舍的修持。
    施舍时要具备六正和六度.“六正”是:
    (I)所依正:即依菩提心从修菩提心出发进行施舍;
    (2)物正:无保留地进行施舍;
    (3)行为正:为利益一切众生而进行施舍;
    (4)主法正:无论施舍什么都要贯穿无我智慧,应无执著;
    (5)回向正:将施舍所积功德回向于众生解脱成佛;
    (6)净化正:为断除烦恼、所知二障而进行施舍.
    “六度”是施舍包含六度。如戒吝啬心是戒舍,忍痛割舍是忍舍等等     
属于常识,不必细说。
    总之在作舍度时,根据自己的条件,能做到的就尽力而做,做不到的发能施舍的愿心,使施舍变为习性,逐步就能完成施舍的心愿.
    进行施舍时既不能嫌麻烦,也不能轻慢施舍,即使是对三宝供一杯水,给饥饿的众生一口饭,这样的施舍也要尽力而为。
(二)戒律
I.戒律的性质
是断恶心,若无断恶的思想意识,虽不做恶事也不能算持戒等。
2.戒律的分类
(1)禁戒是身口意禁止犯过错,如受戒的四众弟子依律守持戒律等;
(2)利众戒,是做有利于众生的十一件事:
⑴对应帮助者予以帮助;
⑵对愚昧众生教以善巧方法;
⑶对有恩于己者要报恩;
⑷对遇到恐惧者帮助消除恐俱;
⑸对陷于忧愁者帮助消除忧愁;
⑹对贫困者施予财物;
⑺对无处安身者提供住宿条件;
⑻应顺从者予以顺从;
⑼应鼓励者予以鼓励;
⑽应惩罚者予以惩罚;
⑾需要用神通降服者使用神通.
(3)摄善戒,如先哲所说:“持戒以闻思,达到善修持。“就是说在保持戒行清净的基础上.如法进行闻思修活动摄取善法。
  3.持戒的必要性
如果不能坚守戒律,不但今生诸种功德受损,而且死后还会遭受恶道的惨痛业报,因此,应视戒行如生命守持不怠。万一由于烦恼及放逸所至违犯戒律,也不能迁就,就像毒药人胃那样立即忏悔,就像阿底峡尊者样使“过错不过夜”立即忏悔,防止重犯.
〔三)忍耐
!.忍耐的性质
是不为内外因素所动摇的稳定心态。
2.忍耐的分类
(I) 伤害忍,即忍受他人对自己的侮辱和伤害,不起嗔恨心;
(2)受苦忍,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忍受,不被困难压垮;
(3)修法忍、即忍耐在修法中遇到的各种艰辛。
3.忍耐的修法
    认识《菩提道次第》和《入菩萨行论》二论中所说的修忍度的功德和嗔恨心的罪业等.主要从产生伤害等是否故意和有心等方面进行思考。如二论中所说的那样对待。
    (四)精进
    1 精进的性质
    是对善事的向往争取心。《人菩萨行论》云:精进向善争取心。
    2.精进的分类
    (1)披甲精进,即为利众事业修成佛之道,不畏艰险,奋勇向前的坚强意志,比如为了度某一个人而永远受地狱之苦也绝不灰心的坚强意志,对众生的度化更不用说.这样的立志本身就可以获得极大的功德,消除极大的恶业,对佛心种的培育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须积极努力。
    (2)摄善精进,即勤奋修行,如坚持六度行之类。
    (3)利众精进,即努力完成利众十一事为内容的利众事业。
    乙认识修精进之必要性和具体修法
    现世的人们仅仅为了短暂如梦的小事也愿付出造恶业的可怕代价去努力奋斗,我们为长远的安乐学修善法为什么不能努力呢?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在修精进时应对精进的功德利益和懒惰的恶果进行思考,要消除消极懒惰思想.修精进的功德如马鸣大师说的:“若有不厌烦之精进心,没有做不成的任何事。”精进之力既然能证成难能成就之佛果,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呢?
    缺乏精进的罪过如《念住经》所说:“谁的身上有懒惰,其人一切事不成。”意谓,若有懒惰情绪,如法的善事一件也做不到,故应视懒惰为仇敌。恩师在教言中说:
无始以来到如今,
生功德之大障碍,
烦恼之源是情性,
现在应向它宣战。
在三中懒惰过患中,延误惰性是无紧迫感而延误做事,应想生命短暂,所余时日不多而防止延误;邪恶惰性是迷恋于无意义之事,应多考虑善恶因果,以防止邪恶惰性,消极惰性是对做事缺乏信心,应以提高勇气,对治消极。
(五)禅定
禅定和特殊性禅定两种
一般性禅定:
1性质是观注有益之境象,一心不乱。
2禅定分类虽多,但从其作用可分:
    (1)现在安住之禅是通过修禅定能使身心获得轻安之乐的禅定类。
    (2)修功德之禅是通过修禅定获得直觉神通和幻化功能的禅定类。
    (3)方便服务禅是通过修禅定如做利众十一事等为众生提供方便服务。
    3.修习禅定法:
    深思修禅定的功德利益和不修禅定的弊病等,使思想守住所选定的特定目标上宁静不动。
    特殊禅定奢摩他止息定即静止心,分修禅定先行资粮、正式修法、修定成就三个方面。
    (1)修禅定资粮:在恩师教言中说:
修资粮之法有多种,
根本是戒行要清净,
离杂事身心保安静,
生活上坚持四圣行。
    戒行清净是:紧闭眼耳等六根之门户,不受外境影响,不使罪业沾染的持戒行为.
    远离杂事是:身离杂务,心离杂念,保持身心宁静。
    四圣行是:食满足于粗食淡饭,衣满足于简朴,居住满足于陋室,身心喜欢宁静。
    修禅定具备这些非常重要,比如种庄稼必须具备种子水肥等,否则不会长出禾苗,若不具备上述修定资粮.不会得到禅定成就。如《教言》中说的那样:
抑制现行烦恼的苗头,
产生最佳功德之止心,
能否在自己心中生出,
佛说依赖于资粮程度.
(2)奢摩他修法在《教言》中说:
修习禅定之妙诀,
消除入定之五过,
坚持对治之八行,
诸修法尽含其中。
诚如其说,修禅定善巧方法中的关键是消除五过,坚持八行。
五过是:1无习学禅定心的懒惰.
2忘记观想事相的忘念。
        3干扰心住一境的沉昏掉举.
       4 出现沉掉时不采取对治,不用心的松弛。
5沉掉消失.观境处于正常时仍不放松,注意力过度。
八行是:1了解禅定的功德的信心
        2学修禅定的兴趣;
        3锲而不舍的精进心;
        4习禅成就身心轻安。
以上四行是懒惰的对治法.
        5不忘观想事相的念力;
        6即时觉察沉掉的警觉;
        7出现沉掉时的用心对治;
        8沉掉消失后心力放松。
    以上四行是妄念等四过的对治法,即用念力守住观境,用警觉监视沉掉散乱的出没,沉掉出现时用心集中注意力,用心对治,沉掉散乱消失后,静观放松。
(3)修息止心成就:如法修持经过九住心的九个阶段,出现身心轻安之乐的真实感受时,就算修止息心成功。在修止心过程中,用六力修成九住心的具体方法概括为四种心相等,可参考有关资料。
    最简单的修法是:在身外与自己的脐部相对的位置上,观想一个豌豆大的佛祖像,意守其像,不使出现沉昏掉举,使沉掉散乱心逐步减少,心守观境时间逐渐延长。
(六)智慧
分一般智慧和特殊智慧
1.一般智慧
性质:智慧的性质是对观察对象的鉴别能力。
分类:
(1)认识事物本质的真实性胜义谛智慧;
(2)精通五学等虚假性世俗谛智慧;
(3)掌握做事方法的为众服务性智慧。
其中
(1)是指觉悟二无我智慧;
(2)是指精通五明知识;
(3)是指掌握为众生的眼前和长远利益服务的各种知识。
    智慧学修法:认识思考智慧的功德利益和无智慧的害处,学习开发智慧.对于智傲的功德利益,《智慧百论》中说:
可见不可见功德,
产生根源是智慧,
为了修出二功德,
掌握智慧不可少.
无智慧的害处,如说:
盲人无牵引者千百万,
道路不清知何入都市。
   学到智慧的根本道路是求学广闻.经中说,只有求学问,才能产生智慧.
2.特殊智慧是胜观,胜观分先行法、本法、达到的标准三个部分:
(1)先行法.需要从上师本尊合一的祈求法和修福资粮、消宿业以及钻研经论三个方面齐头并进,才能见成效.前两条合修的方法是观修上师瑜伽.其法有繁简,可按条件选择进行观修。
(2)具体修法,初学之人适合于非一非异推理方法.这种推理分析首先要掌握四个要点:即认定被否定的对象,认定概念的涵盖面,认定“非一”之义,认定“非异”之义。
    ①认定被否定对象理由和如何认定之法
  认定被否定对象的理由:如进行射击之前,首先必须确定射击目标,否则就会变成无目标的乱射;同样,在进行否定之前,必须明确否定对象,否则就会犯该否定者不否定、不该否定者错否定的过错,因此,在进行否定之前明确否定对象,非常重要。
    认定否定对象之法:首先在自己思想意识中生起一个“我”的念头,然后自己从旁进行观察,“我,所指的具体对象是什么?从感觉上进行捕捉,认定的标准是当认识“我(自我)这个观念,实际上只是对五蕴身的一个假定的替代物,但在普通的意识中认为,“我”是独立于蕴身的真实存在。认识到“自我”的这种独立存在形式,就算认定了被否定对象。
    ②认定概念涵盖面
    凡是存在之物就有一体和异体(分为二)两种形式的存在。假若被认定的“自我”是个真实存在,那只能与蕴身是一体,或非一体(异体)的存在,不可能有第三种形式。必须确定这一点
③认定非一
    如果“我”和蕴身是一体的话,就会产生如下的矛盾:要么像蕴身有五个(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那样,“我”也变成五个;要么像“我”只有一个那样,五蕴也会变成“一蕴”。但这两种形式都是说不通的,故可以断定我和蕴身并非一体
    ④认定非异:
    如果我和蕴身是异体,那我就会成为蕴身以外的一种存在;如果有一个蕴身以外的“我”的存在,就应该有一个可以确定的具体对象。另外,如果蕴身和我是互不关联的异体,那么,对蕴身的利乐和损害也将对“我”不会产生利害。但这种情况也是说不通的,故可以断定,我和蕴身也并非异体.
    通过上述推理分析,就可以认定平常所坚执的“我”,并非真实存在。若是真实存在,就只有与蕴身一体和异体的两种可能性,但这两种可能性都不能成立,故完全可以断定真实的中“我”并不存在。
    如同把一盘花绳视为蛇一样,“我’是对蕴身的一个假名,实际上的“我”并不存在。明确认识到这一点就算初步获得正见。就像对人的自我用四法进行分析那样,对别的事物名实关系也这样进行分析观想。
    (3)观想事物本质实性为内容的止观双运,即胜观初生的标准是,在奢摩他稳定心境中进行思辨,重新获得身心轻安的程度,只达到心如静水,鱼自由漫游似的定中观照性空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第二、四摄:在化度成熟他人的四摄中,舍摄是以财物之施舍摄持众生入道,美言摄是向众弟子宜讲六度之法,利行摄是使众生实行佛法,同事摄是自己言行一致,与众同修。如《经庄严论》中说:
同施宣法促实行,
自己与众入道行,
美言语及利众行,
同事之义为所见.


  二、金刚乘学修法
    以共行道修习使之心性成熟,达到密乘法器标准时,在合格的金刚上师座前求得合乎续部法理的清净灌顶,在坚守灌顶时所受戒誓如眼珠、丝毫不染坏戒尘埃的前提下,学下部密就学习有相无相瑜伽,若学无上密就学习生起和圆满二次第,起码要做到意念性的观想.这样就会对整体教义得到一个学修圆满的熏习结果,这样也就获得了自己转生暇满人身的真正意义。
  知母思恩报恩慈悲观,
  立志发起行愿菩提心,
  共行六度不共求灌顶,
  修习有相无相二次第.
      上士道修行次第讲述到此已结束.

结语

第一节  偈颂
历来诸佛菩萨所行道,
阿底峡师发徽被宣明,
文殊宗师心传之精华,
此法世间稀有实难得.
经续密传大海之精华,
完整无误归总为一体,
这是诸法之中如意宝,
何不求做心中珍藏品?
现在人们放弃此圣道,
另外寻找什么神奇法,
就像舍弃蛇心檀香木,
寻找其他木料当珍材.
贤哲都说精通其他类,
学问以及神通等功能,

与那粗略懂得这一部
圆满大道无法相比拟。
因此就像盲人学走路,
鼓起勇气作此备忘录,
在诸大善知识之面前
写作传世自感甚羞愧。
精进宣说功德恒河水,
流入菩提行之大海中,
直到轮回世界无生命
化为饶益众生之财富。
在下发愿生生与世世,
永远学修不离此善道,
如法实行亲验臻圆满,
自利利人二事如意成。
    这是由于自己虚度暇满人生,无任何成就,眼看自己临近死亡,为了至少达到对此法在字面获得一些熏习的良愿,由阿旺彭措撰写。
    对于与我同等水平的初学者来说,下士道诸法甚对机而极其重要,其中亲近上师法尤为重要,故讲述比较详细,其他诸次第,只是作了概括性的简略的讲述。
    但愿此举对圣教大宝广弘常住起到一些助缘性作用。


第二节《菩提道修行次第》教义概括
    菩提道次第教义可概括为:八观、三行、三舍取.
    “八观”是:
    下士道:一、具缘人身难得现.
            二、人生无常观。
            三、恶道苦重观。
            四、善恶业报观。
中士道:五、世间过患观
            六、解脱利益观
上士道:七、行愿菩提心观.
            八、真理菩提心观。
   “三行”是:
    下士道:一、皈依三宝,重视业报行。
    中士道:二、一心求解脱,修习三学行。
    上士道:三、发利众菩提心,修六度四摄行。
  “三舍取”是:
下士道:一、舍去今世贪图享乐心,求取后世的利乐。
中士道:二、舍去对轮回身世的贪恋心,求取息灭涅槃之乐。
上士道:三、舍去对自身利益的贪心,求取一切众生的利乐。
     
以上根据公元1967年拉萨木刻本译.


代后记
一位伟大的修行者
        ——兰仁巴大师生平简介

    兰仁巴”是“菩提道修行者”之义。因这位尊者一生学修菩提道,人品行为符合菩提道教义,因此人们称他为“兰仁巴”。他的本名叫阿旺彭措,公元1922年生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现称“香格里拉”)县戎域纳当村一户贫苦藏族农民家,父名噶玛才仁,母名南卡卓玛.
    兰仁巴7岁开始学习藏文且常诵经文,10岁前能背诵《文殊名经》。格鲁派《颂赞集》、《密集仪轨》、《护法供仪》等经典。
    他9岁时在松赞林寺前世邦龙活佛座前受剃度为僧,从十一二岁起就产生了入山修行的强烈愿望。14岁时其父病故,为了偿还父亲借的债务,养活弟弟和妹妹,他不得不听从族人的劝告,离开寺院去打工,先在金矿做掏沙娃子,后来又跟随马帮经商,折腾了五六年以后,家庭经济有了好转。
    此后,兰仁巴觉得在无聊的谋生中虚度年华毫无意义,便离开家庭,去拜当地最有名的大善知识阿吾多吉祥为师,学习菩提道修行次第.他先后学了《菩提道次第捷径》、《菩提道次第广论》等。
  兰仁巴大师在《自传》中说,这一段学习对他的思想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认识到对自己有益的除了佛法没有别的东西,所以便毅然决然放弃了无意义的追求,上山按上师的教导走上了修行道路。
    22岁时兰仁巴认识到学习经论的重要性,便去拉萨求学,进人了被称作第二个“那兰陀”的西藏最大佛教学院哲蚌寺的洛赛林,在哲蚌寺共学习了18年,刻苦认真,废寝忘食地学完了因明、般若、中观,俱舍、律学等正论以及释论和印藏历代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因记忆力和辩才出众,通过严格答辩,获得拉然巴格西学位。
    佛教传统律学要见行动,兰仁巴在一生中对自己的戒行要求非常严格,即使在生活细节方面也从不作违律之事,故赢得了广大僧俗信众的敬重和爱戴。
    他具有超常的毅力,在哲蚌寺学习期间生活条件极差,常常断粮缺食,有时每日只靠三五粒水泡的蚕豆充饥,有时十天半月无一粒粮食,只靠喝水维持生命。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随便接受他人的施舍,因为他怕吃别人的供养会造业,为此,曾遭到他的上师赤江活佛的批评,说:“你不能太固执,必须吃饭,必须保住生命。”
    1959年在一个山洞闭关时,兰仁巴和他的七个弟子一起,被莫名其妙地逮捕并关进大牢
    在监狱做苦役时,别的僧人都脱去了僧服,兰仁巴坚持律仪,从未穿过俗人衣服。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劳改犯人每顿饭只发一小勺糌粑(约一两),虽然身体瘦弱如柴,但他还是坚持过午不食,把晚餐分发的一小勺糌粑节省下来,给同室的老弱病残者吃。
    1962年无罪释放后他回到哲蚌寺,闭门阅读《大藏经》和历代显密经论。在这期间写出了很多重要论著。
    在祸国殃民的“文革”期间,红卫兵入寺庙曾逼迫兰仁巴带头烧经毁佛,兰仁巴当众对着工作组说:“你们可以逮捕我、枪毙我,但作为一名僧人,让我烧经毁佛我做不到。”
    在那样恶劣的政治环境下,他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经典和佛像.当时公开念经要受批斗,信教群众手不敢拿念珠,口不敢诵六字真言,在那样黑暗的日子里,兰仁巴仍然在自己的僧舍里敲锣打鼓地诵经做佛事。
    别人劝他说,这样做很危险,兰仁巴说:“灯就是黑夜里做照明用的,白天何必点灯?在灭法的紧要关头,才需要尽力支撑,以后圣教重兴时就可以撒手不管了。”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末,兰仁巴授比丘、沙弥、居士戒万余人。每年春秋二季他都在哲蚌寺举行大讲经,开讲《入菩萨行论》《上师大供仪》、《七支修行法》以及《菩提道次第广论》等,参加听讲的国内外信徒有几十万人.兰仁巴因此被称作“雪域圣教的明灯”。
    兰仁巴有很多传世之作,如《释量论解说》、《中观正见解说》、《大藏经阅读笔记》、《菩提道灯论疏解》、《格鲁大手印释难》以及《菩提道次第心传录》等.兰仁巴的著作,解经说理简明扼要,一针见血,对般若、中观、因明方面历代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他有很多新颖独到的见解,断疑解惑,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内行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超群的智慧和学术功力。
    兰仁巴大师正如广大信众奉送给他的“兰仁巴”这个称号一样,他的一生实践了佛陀的教义,他对佛教的贡献、在国内外的影响不比哪个世界级大师差,但他的戒行、人格魅力,却比那些过着豪华生活、大腹便便,争当百万富翁的“大师’们胜过千百倍.
    他的社会影响之大,弟子之多,信众足以将他供养成百万富翁,穿珠宝衣、坐豪华车、住豪华洋房、吃佳肴美味.但这位大师把世间荣华富贵视如粪土,他追逐佛陀的足迹,喜欢米拉日巴式的生话,满足于住简陋的小土屋、穿粗布袈裟、吃粗茶淡饭。
    兰仁巴一生坚持手不接触金银的戒律,为人非常谦虚慈悲.他有一句名言:“做人应该像大地那样,要让别人踩在自己的身上”。他的脸上 看不到一丝愁云,经常都是乐呵呵的,初次见面的人,从他的外表上一点也看不出他就是鼎鼎有名的兰仁巴大师,以为只是哲蚌寺的一个普通贫苦僧人。
    他从来不宣扬自己,不承认他是什么佛菩萨的化身,不承认是某大成就师某大活佛的转世,不承认自己开悟和有超人神通,但他在信众心中树立的形象,却像金佛一样光芒万丈。
    在当今社会里,像兰仁巴大师这样用自己纯真高尚的人格品德和思想行为实践佛陀教义、感化普度众生的佛门大德,恐怕是屈指可数了。这也是我将他的形象留在书里的原因。

    多识•洛桑图丹琼排
    2003年I月26日于兰州
     
不动金刚广大智,金刚界中大善巧,金刚身语意坛城,于尔密界恭敬礼!
大日如来至清净,寂静金刚大欢喜,自性光明胜中胜,毘卢导师我敬礼!
宝生法王极甚深,如天中天无垢染,最胜金刚无自性,胜金刚身我敬礼!
弥陀无量寿金刚,胜中胜天无分别,离欲获证到彼岸,胜金刚语我敬礼!
不空金刚圆满佛,一切行思皆成就,清净自性胜中生,金刚勇士我敬礼!
总之,大至成就佛果,小至炼狱中的一丝丝凉风的福份乐趣,都是归信上师的功德收益,小至十地菩萨的临成佛前的细微所知障,大至无间地狱的深重苦难,都是违背师道的恶业报应。因此,要像重视生命那样重视师道,亲近上师。祈求上师与诸佛加持,使我亲近上师的心愿得以顺利实现。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