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藏传佛教与南传佛教、汉传佛教三足鼎立,成立佛教的三支主要传承。同时,藏密作为密宗两大系统(东密、藏密)中最重要的一支,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藏传佛教完整地继承了2500年前释迦牟尼的佛教思想,融合了小乘、大乘和密乘三乘教义的精华,圆满解决了“解脱”和“成佛”这两大佛教终极难题,堪称佛教发展的时代巅峰。相较其他佛教支系,藏传佛教密乘最大的特点在于,特别强调传承的纯正、修行的次第。藏传佛教拥有佛陀智慧的两大精华。俗称“天上有日月,地上有两宝”,这“地上两宝”就是指佛教智慧的精髓——大乘中观正见和金刚密乘修行法。藏传佛教全面接受了佛陀的三乘教义,坚持显密并重,外持声闻戒,内修菩萨行,重视修行次第,即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觉囊派与藏传佛教其它各派一样,亦主张从教证二门通达佛教真谛,注重密乘修炼,也很看重显宗经典的学习。在我国藏区,普遍流行大手印、大圆满和大乘中观学三大修法传承,其中大乘中观学又分自空和它空二见,觉囊派在显宗方面所持的它空见,与自空见对立又统一,是大乘中观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释迦牟尼生前的第三次讲经传法。藏传佛教密乘以大威德、密集、胜乐、时轮、欢喜五大金刚密乘修习闻名于世,其中时轮金刚密乘修习为觉囊派的最主要修行法脉。觉囊派的形成与时轮密乘的传播密切相关。觉囊派与藏传佛教其它各派相比,在重视彩沙坛城和唐卡彩绘坛城的坚持上,还特别注重设计和建造立体大坛城和万佛塔(吉祥多门大佛塔),就是西藏布达拉宫“时轮坛城”殿内供置的众多立体坛城以及西藏白居寺和理县宝殿寺的万佛塔都是觉囊派的高僧大德设计建造的。而藏传佛教其它各派注重彩沙坛城和唐卡彩绘坛城。《时轮经》是佛教的重要经典,11世纪从印度传人西藏后,成为藏传佛教发展的重要思想依据。《时轮经》的思想所阐释的是藏传佛教思想脉络发展的轨迹之一,其核心意思通过采用实物立体造型、全方位展示构成一种对思想的经典解释,以及对解释的形象表达;这种立体造型的“时轮坛城”迄今为止在是整个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觉囊派认为建造时轮坛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禅修的过程,也是一种传达佛陀讯息的方式,对信徒而言这还具有利乐众生和圆满内心的一种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