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藏传佛教象征符号与器物图解(兵器)

弓(梵文:dhanus,chapa;藏文:gZu)和箭(梵文:sara,bana;藏文:mDav)

木制或竹制的弓很自然地握在“智慧”左手中,通常与握在“方法”右手的箭相配。作为智慧和方法的象征物,它们搭配在一起既表示弓的智慧特质可以像箭一样“投射在”方法或方便上,有表示圆满的智慧可以“促使”“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 的完善。当神灵的左手握着尚未拉开的弓-箭时,它们象征着智慧和方法的一致或智慧与止观的结合。当搭箭于弦拉弓待发时,弓通常象征着神灵殊胜“三界”,而箭则象征着刺穿冥想和迷信等谬见。当箭瞄准怨敌之心脏时,它代表智慧和旨在实现法身之慈悲的强烈和自主的行动。此时,怨敌代表痴愚,怨敌的心脏代表“意”。在对某些神灵进行描述时,弓-箭也可以表现出完全相反的象征意义。弓代表“方便”,可以投射在智慧单头箭上或刺穿“觉识”。
金刚乘中弓的形状一般与丘比特惯用的希腊弓形状相仿,是源自古印度战争中使用的“皇室兵器”。在印度史诗般的战争中使用两种形状各异的弓:“自用弓”(长弓)及较短的“复合弓”(混合弓)。长弓用整根木头制成,用的箭长五拃,是步兵弓-箭手的主要兵器。长弓的标准长度也是印度的一个测量单位,一“弓” 等于四轸 。一轸指的是从肘部到伸直的中指间的距离。一轸可再分为二十四指宽。四轸相当于人的身高。复合弓是用木料和角料黏合制成,用的箭长四拃,是战车驭手和步兵弓-箭手的主要兵器。
蒙古骑手在拔都 和速不台 的率领下有效地运用了复合弓的独特特性(用力向后拉弓以克服其自然弯度)。蒙古弓的张力非常大,因此,其射程是中世纪十字弓射程的两倍,而且射发更迅速、更远,它也能轻而易举地穿透迷惑不解的东欧条顿骑士的铠甲。在成吉思汗抵达之前,藏人就已掌握了同样的骑术和箭术。成吉思汗征服了中亚和中国内地大部分区域后,他们被平和而至的佛法所征服。但竞技马术和射箭依然存留下来,成了西藏和不丹的一种体育运动。
在藏族艺术中,弓可以被画成多种样式,从简单的木制猎用弓到众神使用的装饰珠宝的奢华弓不等。弓的两端通常装饰着卷叶饰,中央把手一般裹有兽皮、毛毡或皮革。复合弓可以画成两个连接在一起的部分,即:下侧或“腹部”的竹制部分及外部或“背部”上的牦牛角。复合弓的弓身也可以缠上丝线,中央把手的两端挂有叶状纹饰。怒相大黑魔护法 身背一把黑铁弓,而罗睺神则身背一把双头蛇制成的弓,双头蛇的两个蛇头嘴咬弓弦,把弓弦撑开。
古印度战争中使用的箭有许多不同的梵文名称。“sara”,“ishu”,“bana”和“bhalla”这些词通常指的是藤制或竹制的“芦苇箭”。这些古代箭带有铁头或骨制头及用苍鹰、鹅或孔雀毛制成的舵尾羽翼。“naracha”和“nalika”这两个词指的是用铁制成的箭,因为这种箭比较重,因此只有短箭杆,射程也短。可能会在这种铁箭上涂上油以便近距离地捕杀大象。显然在印度战争中,普遍使用涂过油的箭,涂油既可传导毒粉,又可当成一种润滑剂,使箭能更深地插进肉里。毒头箭叫做“alakta”,“digdha”和“lipta”。火箭 要在沥青中浸泡,在吠陀时期,它们被画成一种“火器” 。“vipattha”是五拃长的一种木制箭,而“vaitastika”是一种非常短小的木制镖箭或弩-箭,长度只达一拃,是用十字弓射发出。
藏式箭也有多个名称和式样,例如:竹箭 、铁箭 、毒头箭 、长箭 、真言箭 、火箭 、花蔓箭 和强力箭 。
在传统上,藏式箭舵尾羽翼是从胡子鹫或称髯鹫 的羽翼上剪下来的,将三个或四个半扇面型的羽翼粘在一起,然后用丝线把它们捆在箭杆较低处的凹槽里。箭杆本身是用一根笔直的细竹子制成,上面有三个被磨光的节。箭头可以制成如下形状:带尖的管状套箍;三角形铁刀身;弯曲的矛状头或一个倒钩。箭杆飞行的一端刻有深槽,弓弦可以放在其中。吉祥的五色丝绸常粘绑在箭的末端。
大成就者娑罗哈 及其伴偶空行母的传说或许能最充分地展示箭的象征意义。娑拉哈是一位制箭大师,常被画成正在观看箭杆以确实其是否光滑和笔直的样子。此时,箭杆代表中脉,而三个光滑的竹节代表收缩中脉的三大脉结的开关。三个舵尾羽翼代表“三身”的结合、身、语、意的净化、殊胜“三界”、“三时”和“三毒”。箭杆顶端插箭头的四个断口表示佛教中的各种四组佛像、“四禅”、“四念”、“四无量”、“四行”、“四喜”和不同层次的密宗经文。箭头象征着单一的、具有渗透力的“觉识”,五色丝线代表“五佛智”,低槽的两侧表示绝对和相对真理的结合。
彩箭(藏文:mDav-dar)

除了作为武器,在众多佛教仪式中,箭的使用也具有象征意义。彩箭由一根笔直的箭和箭杆上部所系丝带组成。彩箭也用于箭卜 和多种多样的金刚乘仪式中。这根具有象征意义的箭一般都箭头朝下地直插在一个“粮仓” 里,粮仓是盛放谷物和其他吉祥物的一种容器。作为手持器物,彩箭通常直握在神灵的右手中,箭头朝下。箭的舵尾羽翼可能是用一些特定的鸟翼制成,箭杆可能由特定的木料制成,颜色也是特定的,箭镞是用特定的金属制成。一至五根丝带垂系在镖箭下面的箭杆上。如果只有一根彩色丝带,那么,它的颜色通常为白色、黄色或红色。无色彩带为白、黄、红、绿和蓝色,这与五佛的颜色顺序相同。彩带一起被捆在弓或结上,结上经常挂着一面占卜用的银制小圆镜 。占卜圆盘或海螺壳也挂在镜子上。箭杆、海螺壳和镜子分别代表神的身、语、意。
“长寿彩箭” 用于阿弥陀佛、吉祥长寿母和莲花生这样的长寿神灵的仪式中。彩箭上有一个铁箭镞及一根红色箭杆,箭杆末端有一个五股镖箭。每股上都装饰着三根苍鹰翅膀羽毛制成的舵尾羽翼,每股的末端都绘有或饰有一根丝带,其色彩与五佛的颜色相符。在五个一组的镖箭下面的箭杆上系有一面银制小占卜镜,箭垂直插在一个木制“粮仓”上。
“吉祥彩箭” 由一个铁箭镞、一面小镜子和一个海螺及三色或五色丝带组成,用于各式各样的吉祥仪式中。由于是“幸运箭” ,在藏式婚姻仪式上,其使用具有象征意义,用它来钩住新娘的衣领,把她从其女伴中拉走。此时,作为男性象征的箭表示新郎得到了新娘。在婚礼仪式中,人们也用裹在白色丝制哈达中的箭碰触新娘的前额。在礼仪上使用时,吉祥彩箭的箭杆所涂颜色要符合被召请之神的颜色,还要用彩色颜料将神的种子符号画在镜面上。
“招财彩箭” 由一个铜箭镞、一根红箭杆、三根舵尾羽翼和五色丝带组成,该箭用在祈求增长和繁荣的仪式中。
“火神彩箭”由一个铁箭镞、一根红色箭杆、三根舵尾羽翼、一根红色丝带及一面红色小方旗幡组成,旗幡上带有火神阿耆尼的种子字符“Ram”。这种箭直插在东南方向的地上,在该地要举行一个仪式或火供仪式以抚慰居于东南方的火神阿耆尼。
“风神彩箭” 与上述火神彩箭的制作方式相同,但箭杆是绿色的,绿色的小旗幡上带有风神的种子字符“Yam”,该箭要插在西北方向的地上以抚慰风神 。
彩箭的特殊形式也与八大部众相符,都有特定颜色的箭杆和丝带。其舵尾羽翼的羽毛取自与八大部众有关的乌鸦、苍鹰、鹅、山鸡、孔雀、鹰隼和猫头鹰等。这些“神灵箭”常常垂直插在为降伏精灵所举行的仪式的灵器 上。
火箭(梵文:agnibana,藏文:Mevi-mda)

火箭最初是古印度战争中使用的一种带有燃烧装置的箭,但后来,这个词也用来指发射器或火药推动的标枪。早期的印度史诗中曾提到过“火器”,在中亚已发现了其年代可追溯到公元二世纪的中国火器。用油或沥青来做火器的助燃剂,箭杆上部的一块圆毡蘸满沥青。
时轮金刚的众多右手中有一只手拿着一个器物,或是“火箭”或是“三箭”。这个器物被画成一根带有喷焰箭镞的箭或是三支一组的箭。一些藏族学者说,这个武器就是火药推动的火器,有的人说它是用火制成的箭,还有人认为,它是三个一组的箭 ,时轮金刚用它来刺穿“三界”的“三毒”。但当1024年时轮金刚密乘传入西藏之时,中国人使用火药的历史已达一百多年了,因此,时轮金刚的火箭可能最初只是一种被火药推进的发射器。
尽管火药的发明常归功于十三世纪的英国僧人和科学家罗吉尔•培根 ,但中国人在十世纪中叶已经使用火药制造烟花和燃烧装置。到了十一世纪中期,他们制造出第一门大炮。蒙古人从汉人那里获得了制造火药的秘密,在十三世纪入侵俄国和东欧时用火药进行了毁灭性的军事打击。当时,他们射出竹制火箭,把装有火药的泥制手榴弹投向密集的敌军队伍中。这些鲜为人知的武器对其对手的实际伤害微乎其微,但依然使人畜受到极大的惊吓,使蒙古人因其能与恶魔为伍并使用巫术和妖术而声名大振。
虎皮弓套(藏文:sTag-shubs)和豹皮箭囊(藏文:gZig-ral)

金刚乘中的弓常常插在豹皮或虎皮弓套中,弓套斜挂在勇士神 的肩上或腰间,常常与虎皮或豹皮箭囊搭配在一起。子宫状或阴道状的豹子斑点象征着阴性的智慧,而生殖器形状的老虎条纹则象征着阳性的方法或方便。作为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豹皮和虎皮围腰分别围在怒相空行母女神和饮血金刚男神的腰间。怒相大黑魔护法的身体右侧挂有一个虎皮箭囊 ,左侧挂有一个豹皮弓套 。在大部分勇士神的肖像画法中,虎皮豹皮经常颠倒使用,即:弓套用虎皮制作,箭囊用豹皮制作。
花蔓弓(梵文:pushpadhanus;藏文:Me-tog-gi-gzu)和花蔓箭(梵文:pushpasara;藏文:Me-to-gi-mdav)

用花制成的弓-箭最初是吠陀时期欲神的手持器物。根据印度教《往世书》中的一个传说,欲神曾朝着正在苦修的湿婆射去五支箭,以引诱他对雪山神女萌生爱意。欲神两支箭中的第一支未能射中目标,第三和第四支箭刺中湿婆的意念,使其对禅定修行产生了动摇,而第五支箭刺进湿婆的心脏,使他失去了密修之主全部的慈悲之力。湿婆对这种干扰勃然大怒,从其慧眼中射出一股火将欲神烧成灰烬,罚他永生无身躯,成为不显现的“爱力”。
欲神的弓用花或甘蔗制成,沾满蜂蜜的弓弦上布满蜜蜂。他的五支爱箭是用白色莲花、红色阿育伽树[1]、芒果树、白芝麻和蓝色夜莲花制成。欲神有众多的梵文称号,如:“无身躯者”[2]、“和平破坏者”[3]、“蛊惑者”[4]、“惑魔”[5]和“诱魔”[6]。在早期佛教中,最后一个称号“诱魔”也是诱惑和引诱之魔。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前,它们对其进行袭击。在藏文中,欲神被称作“垛拉”[7]
欲神的花蔓弓-箭被吸纳进入了金刚乘佛教,成为作明佛母[8]和红色度母的主要武器。四臂大红作明佛母的两只主手拿着开弓的花蔓弓和箭,另两只手拿着钩索,钩索是用盈满甘露的红色夜莲花制成的。这些器物显示出她用自己的诱惑力进行蛊惑和迷惑的活动特征,宛如蜜蜂受到花蜜的吸引而陶醉其中。欲神满身画有花蔓器物,如:花蔓弓、花蔓钩、花蔓索、和五支箭,它们被踩在佛教神灵作明佛母和时轮金刚的脚下。
在早期金刚乘佛教中,“五欲”是“五续”[9]的性隐喻。从隐喻上来看,它们相当于示爱的渐进过程:向所爱之人微笑、握之双手、相互对视、拥抱、接吻和性交。“五情”[10]也与“五毒”(痴愚、欲取、贪婪、我慢和嫉妒)、“五官”及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对象及色、受、想、行、识“五蕴”相符。
五支箭也与文殊菩萨及其头顶上的五个肉髻有关,它们代表“五佛智”。文殊菩萨的五智智慧箭射中了五佛精神中心的“五情”。痴愚在头部;欲取在喉部;嗔恚在心部;我慢在脐部;嫉妒在“私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