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西藏密教的形成与发展

西藏密教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索南才让(许得存)

    九世纪中叶,朗达玛篡位后,在一批苯教贵族大臣们的唆使下开展了继赤松德赞执政前第一次禁佛运动以后的第二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寺庙殿堂被毁,佛教经典被焚,僧侣有的被害,有的逃离,有的被迫上山狩猎,佛法濒临灭亡。一些密法修行者针对旧密和苯教的某些相似点,将密咒改变融合到苯教之中,采取了父子相传等形式在民间保存下来,粗行邪法随之出现。布顿总结说,这一时期经典学习中断,僧伽组织解体,密宗几乎完全绝迹,一些修法者再不懂得密教经典和仪式的深刻意义,而变成了性的放纵。

    《青史》记载:

    “虽然卫藏和阿里地区获得一些密咒的教授,然而行为错乱,远离空性三摩地。因此,发生所谓交合解脱和淫行等许多粗暴恶法”。

    这些现象是朗达玛灭佛以后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究竟那时佛教毁灭到什么程度,密法逸荡到何种地步,我们很难知道。史籍描写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偏见,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

    朗达玛灭佛时,藏•饶赛、尤•格窘•玛•释迦牟尼三人正在拉萨西面的曲沃日山上静修,他们从被迫上山打猎的僧人那里知道禁佛事件的原委后,立即收拾行李和经典驮在牲口上,昼伏夜行,向西部阿里方向逃去,由于当时西部也在禁佛,因之无法立足,便折转北上新疆,因语言不通,最后东走来到青海东部的玛陇从事传教活动。从他们三人受戒习法的喇钦贡巴饶赛在恢复卫藏佛教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把法传给从卫藏地区来的鲁梅等十人,他们返回西藏后积极倡建修缮寺院,摄授弟子,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学弟子上千人,寺院增多,成为恢复和发展西藏佛教的功臣,史书把他们所传的律法称为“下路弘传”。

    在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郎达玛之子欧松的孙子尼玛贡(日怙主)建立了封建地方政权,他死后三个儿子分裂,分别以拉达克、普兰、象雄(札达)为中心建立王朝,象雄王德祖贡之长子柯热即位后统并普兰和象雄两个地方政权,建立了统一的古格王朝,柯热是一位热诚的佛教信徒,他效仿先祖,提倡佛教,以出家僧人自命取法号“益希沃”(智光),把行政事务交给弟弟松艾外理。他的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乎脱离政治,其实是要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在当时的形势下,益希沃亲眼看到失去本来面目的密法是一种粗暴恶法,修行者似乎多为错乱者,所以认为大乘显教才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真传,怀疑密法的真实性。益希沃的怀疑并非无道理,前面已经提到,朗达玛灭佛后,原先修炼密法的一部分人被迫将密法变成了性的放纵,在修炼过程中掺杂进了许多色情的行径,采取了许多残暴手段;也有一部人以淫乱放纵为乐,肆意践踏佛教,使密法不密不正。五世DL喇嘛说:

    “在那段时间,正是那些显示跨鼓飞空的神变者,如十八‘阿惹谟本德’等邪宗教派的许多人肆无忌惮地持械杀人,饮酒食肉,恣意淫乐的时候,那毗奈那教法,虽是有大喇嘛思明等次第传来,极盛一时,但到了那时,前宏佛教中所有原来班抵达的作风戒规,大都废失”。⑴

    为了求取正法,还密教以本来面目,益希沃采取了和吐蕃赞普一样的做法,从阿里三围的属民中选出二十一名聪慧好学者派往迦湿弥罗学习,并委以迎请班智达的重任,希望他们学成返回解决密法是否佛说这一问题,恢复和发展佛教。据载,益希沃派出的二十一人因不适应那里炎热气候,加上感染瘟疫等疾病,十九人死于中道,只剩下仁青桑波和勒贝喜饶二人活着回来,译传显密经典。阿底峡也应绛曲沃(菩提光)的邀请来到古格传播显密教法。《知识总汇》总结,事、行二续部法由田生菩提和佛密传出,曼殊室利有所发展;瑜伽续密法初由仁青桑波及其四大弟子译传,阿底峡有所发展,中兴多传,最后由布顿大师阐释。


一、新密的译传



    关于新密翻译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上,各史书记载互有不同,概括起来有两种说法,一种以弥底班智达为新密经典翻译之始。十世纪中期,尼泊尔僧人迈茹孜迎请班智达查拉让瓦和弥底进藏,弥底先在后藏,后移居康区译出《文殊真实名称经》、《吉祥四座》和喜金刚、集密两类法的部分经典。《青史》记载:

    “虽然以弥底尊者以后为新密乘翻译之始,然而那时卫藏方面未作翻译,后来是在康区翻译出《文殊真实名称经》、《欢喜金刚》法类、《吉祥四座》、《集密》法类等许多经典。以此看来显见比大译师仁青桑波所译密典还要早些”。

    《隆庆教史》说:弥底“来到康区后在丹隆塘开讲《对法藏》。以后学通藏语,独自翻译《吉祥四座续》、《文殊真实名称经释》、游戏金刚的《文殊真实名称经释疏》,以及秘密修行法类、真言义类法“经典”。⑵《弟吴宗教源流》记载:弥底尊者始译新乘密典,“以后学会藏语,由措德阿格旺秋(语自在)等人担任翻译,译出《妙吉祥名称经》和仪轨、《集密》类法典等,为新密翻译之始,仁青桑波时新密密典翻译达到高朝。”⑶弥底所译密典主要是无上瑜伽部父续母续类经典,收入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的有《四天女所问续》四品,《吉祥佛尊等引再后续》(全名《吉祥四天女广释续王一切瑜伽母秘密续》)一百余品。《丹珠尔》中有:圣天著《佛智自在母修法并供朵玛等法》;庆喜藏著《佛陀等住合修释智慧光明论》、《集密不动金刚修法》;智藏的《四天女所问续释》;无二金刚的《文殊真实名称释要现观论》、《智慧萨埵现观论》、《智慧萨埵无垢仪轨》、《空性十种密行》、《观察梦相》、《消除禅定毒害明灯》、《人文殊智慧萨埵心中法》、《禅定轮修法》、《明点成就法》、《明点一尊修法》、《妙吉祥智慧萨埵心要修法》;菩提胜的《曼荼罗仪轨功德生源》、《文殊真实名称念诵修要》、《具足秘密修法》;游戏金刚著的《文殊真实名称经释咒义现观显论》等。除此而外,他自己的著述有《金刚摧坏释》、《陀罗尼教授秘诀》、《大曼荼罗修法》、《具密修法释》、《集密金刚续释》、《四天女所问续释》、《佛智传派加行六支释》等。布顿在《佛教史大宝藏论》中记载说:“尊者复到康区,在丹隆塘建立了《俱舍论》的讲座。后来,尊者精通了藏语,亲自翻译了《四座》、《文殊明智法门》,及密乘教义《毗婆尸佛》等多部教典”。

    仁青桑波(958——1005)是一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阿里古格娘旺热纳特地方人。十三岁,从益希桑波受戒出家;十七岁,首次赴印度留学深造,在十年时间里,依止觉沃那饶达巴、班智达天性铠、无垢寂、胜友等七十五位班智达学习显密教法。1006年,从班智达月光贤、底那赛、无垢护受近圆戒,作为柯热之子拉德王的上师,并于协尔建寺,专心翻译佛典。据载,他前后三次赴印度、迦湿弥罗等地,第二次访问了摩揭陀,第三次重访迦湿弥罗,一生翻译经十七种,论三十三种,密典一百零八种,数量之多在历代都是少有的,后人评价“后弘期密法之盛,多半由于宝贤译师的力量”。《西藏王臣记》记载:

    “统计起来,他先后依止班智达上师七十五人。因此可以说他是一位已到达经教大海的彼岸,而在后宏教时期中,无与比伦的大译师。善巧之王那桑哲哇也说:‘在后宏期中,密教比前宏更为兴盛的原因,应该说是这位译师的恩德。’”

    仁青桑波虽然三赴印度,遍修经、律、论三藏和密法,根据藏文资料记载,他所译密典的一部分是对旧译的修订和改补译。从他和阿底峡的对话可以窥知,他对密法的了解也是有限的。《布顿目录》中收录他翻译的密典有《调伏三世间续》、《吉祥根本续及后续》九卷、《吉样尊胜最初密续和四节补空》、《集密根本续》十七品、《集密后续》十八品、《集密密意悬记》、《一切秘密续》、《毗卢遮那幻网续》、《胜乐金刚根本续》、《胜乐金刚注释续阿毗达那》、《吉样月秘明点续》、《妙吉祥名称正说功德经》等。释论方面:事、行二续释论七部;瑜伽续释论十八部;无上瑜伽续释论三十八部;修法类二部;道次第类五部等。他的弟子诺穷•扎觉喜饶翻译了胜乐、金刚亥母等类法典。

    卓弥译师是应吉祥积之子的请求,由罗敦•金刚自在派两名弟子释迦童和智精进从拉堆二百多名僧众中选派去印度留学的。根据史书记载,他在印、尼等地留学十三年,师事毗讫罗摩尸罗寺的六贤门等几十位班智达,请来班智达犍耶陀罗译出《喜金刚本续第二品》、《空行母不共金刚歌注释续》、《吉祥桑布扎后续》以及《吉祥秘密金刚续》等几十部,着重弘传无上瑜伽部母续类法中呼金刚法和胜乐金刚惹里法,建立了讲授父续、母续等许多经教之规。尤其宏扬《真实相应大本续》及其仪轨等,对密法做出了极大贡献。“以密宗诸续部的各方面来说,卓弥大师是极善巧”。从这方面看,卓弥译师的贡献大于仁青桑波,他开创的道果教授成为以后萨迦派的特有法门。

    嘉•尊追僧格(精进狮子,?——1040)是后弘期初期留学印度的西藏学者之一,曾在阿底峡座前习法,1040年迎请阿底峡至尼泊尔途中遇难。一生翻译了大量的密典,其中经续方面有《金刚手青衣陀罗尼仪轨》,释论近二十几部。

    纳措•次程嘉哇系后藏贡塘地方人,早年随嘉•尊追僧格前往印度求学,从阿底峡等著名学者听受过许多教法,回藏后被菩提光(byangchubvod)派往印度迎请阿底峡,为恢复西藏佛教做出了贡献。纳措译师是阿底峡的弟子,他把翻译工作的重点放在中观方面,所译密典有《救度母拘鲁拘勒仪轨》、《一切如来身语意黑间摩德迦续》十八品、《三誓庄严王密续》,阿底峡的几部密教论著也是由他翻译成藏文的。

    随后,帕当巴桑结和夏玛僧格王进藏传授息结法和阿鬘迦鬘法。山南洛札的玛尔巴先后七次留学印度、尼泊尔,从那饶巴、胜友、寂贤、智藏和帕当巴桑结学习显密教法,回藏主传《集密》、《胜乐》、《呼金刚》、《摩诃摩衍》、《四座》等释论,开创了噶举派的大手印法门,对西藏密教讲修做出了重大贡献。穷波南觉从印度学成返回后,传播由妮格空行母(negumkhavvgroma )所传的妮格六法和教诀,建立了香巴噶举派。其后,传讲集密和胜乐类密法者还有桂译师库巴拉孜、桑噶尔•帕巴喜饶、哇日•仁青扎等著名佛经翻译家。桂•库巴拉孜三赴印度,在七十二位班智达座前习法,依止班智达寂贤和罗睺罗贤,翻译了龙树一系的集密论著和金刚空行和瑜伽母现行两种教法,以及《金刚四座根本续》、《金刚四座注释续》、《扪遮旺萨续》、《四座业和合品》、《摩诃摩衍续》等大手印明点类经续。桑噶尔译师依止班智达迦湿弥罗贡巴瓦(Dgon paba阿练若者——住山修行者)、慧天(Thishadeva)、慧寂(Bharoshintakandra)等译传胜乐方面的释著和事续、瑜伽续密法。哇日译师请来班智达不空金刚,翻译不空罥索、五护法、尊胜摧魔、胜乐等法类经论多部。

    结觉•达哇欧色是第一个译传时轮教法的人,翻译的经典收录《大藏经》的有《时轮续心要》、《一切空行母之不可思议无二意智亥母现生本续》、《大威德嘿噜迦所说续》十品及其《后续》二品,《金刚甘露略续》十一品,《佛颅密续》以及这方面的印度释著等,开译传时轮教法之先河。

    卓•喜饶扎是一位很著名的学者,尤其在翻译方面成绩突出。他早年留学迦湿弥罗,请来班智达月估主,翻译《时轮根本续略示灌顶品》、《时轮根本略续》和《时轮支分广论》、《金刚心要释》、《金刚手上部释》等。坝热•托巴噶、玛本•却坝、楚译师等去到印度依止金刚手上师,译出大手印修法、密要法类、垛哈三法、垛哈法库及阿阇黎麦哲巴传派的胜乐法门等教典。⑷恰•贡噶多杰依靠尼泊尔的哈俄噶波(Hangudkarpo )大师习法,请来班智达顿涅•定艾增(空性定)求得金刚亥母六种密典,翻译方面,他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

    热•多杰扎是位译传阎摩德迦法的著名学者,他从小随从父亲学习旧派密法和语言文字,受得金刚橛灌顶,不到二十岁就去尼泊尔留学,从般若上师受吉祥金刚亥母灌顶,学习羯摩法,邀请尼泊尔译师一起进藏在后藏地区传讲大威德灌顶、教诫,建立大威德讲授之规。不久,赴印度的毗舍离师事班智达曼殊岭巴(Mandzaglingpa),在那烂陀寺受沙弥、比丘二戒,取名“金刚称”。他先后四次留学印度、尼泊尔,足迹遍及卫藏和阿里地区,弟子众多。翻译的经典有《克制死敌黑色大威德续》、《吉样能怖金刚》七品、《吉祥金刚大威德续》四品,这方面的释论多部。

    继卓•喜饶扎译师之后,在译传时轮法方面成绩比较突出的要算热•曲饶,他是热•多杰扎的侄子,曾从印度延请班智达遍吉祥(Samantashriv)入藏,合作译出《时轮根本略续》、《怙主现生密续》,以及《时轮》方面的释著《时轮根本略续无垢光疏》、《时轮金刚广修法》、《时轮俱生修法》、《六支瑜伽行口诀》,时轮足论师的《吉祥时轮开光仪轨》、《吉祥时轮会供轮仪轨》和《吉祥时轮护摩仪轨》等,形成了时轮热派。

    以后,虽然也出现了一批译传密法的学者,但成绩并不突出,他们以翻译释论为主。如:玛本•却坝前后从尼泊尔和迦湿弥罗贡巴瓦与无畏作等名师学习,回藏后翻译喜金刚修法、吉祥嘿噜迦修法、吉祥金刚瑜伽母修法等胜乐类法。香•喜饶喇嘛请来班智达不空金刚合作译传大威德黑敌法。恰•曲杰桑布留学印度十三年,从金刚座上师妮迦楞伽(Negalangka)学习胜乐和红阎摩德迦类法,翻译了《金刚手威德三尊调伏根本续》和《后续》等。超浦译师在弥陀罗佐格(量友一Mitradzoki)的指导下,译传《金刚鬘》和独髻胜乐法。雅隆强巴•扎巴坚参译出《红色大威德续》和《不动金刚大瑜伽续》等。

    总结这一时期所译的密典,从内容上看,主要属于无上瑜伽部的集密,大威德、胜乐、时轮法典及其释论,和前弘期译经比较,翻译质量提高了,翻译内容广泛,基本上把印度佛教后期所传的密典全部译介进来,确立了西藏佛教,尤其是密教的中心地位。翻译队伍扩大了,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译经和传法的外来学者有尼泊尔的迈茹孜、班智达查拉让瓦,班智达弥底、班智达天性铠、觉天、觉护、法护、智护、无垢寂、阿底峡、莲花作铠、班智达嘉言、班智达犍耶陀罗、迦湿弥罗慧祥、班智达不空金刚、月怙主、班智达空性定、班智达遍吉祥、班智达阿摩欧窘、室利阇迦达弥陀罗阿难达、弥陀罗佐格、迦湿弥罗班智达菩提样慧、迦湿弥罗释迦妙吉祥、班智达德罗科班穷、毗波底旃陀罗、施戒、尼泊尔狮子祥、佛祥等六、七十人。藏族译师有恰.索南坚参、仁青桑波、颇章•寂光、菩提光、嘉•尊追僧格、纳措.次程嘉哇、卓弥•释迦益希、当巴桑结、夏玛•僧格杰波、洛扎玛尔巴•曲结洛追、吉岗波瓦、穷波•南觉、穷波•曲尊、欧•洛丹喜饶、桂•库巴拉孜、桑噶尔•帕巴喜饶、哇日•仁青扎、卓•喜饶扎、坝热•托巴噶、玛本•却坝、粗朴译师、恰•贡噶多杰、热•多杰扎、热•曲饶、香•喜饶喇嘛、恰•曲杰桑波、超浦•绛巴贝、绛曲贝、多杰贝、恰译师、雄译师、娘译师、雅隆•扎巴坚参等,他们当中去印度、尼泊尔、迦湿弥罗留学的人就有二十几位,甚至有的人先后留学几次,在外居住长达十几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边译边传边释,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促进了教派的形成和发展。霍夫曼总结说:“在那些时候还没有严格的教派加之于某些特殊寺院,它和印度佛教的关系太密切了使它不能如此。十一、二世纪中的西藏宗教人物都和佛教发源地印度保持着密切的接触,他们仅仅是把印度祖师们的传授移植到西藏来,和佛思想主流的密切接触不允许西藏寺院的任何自我隔离或发展任何特殊的派别。”⑸和前弘期译经比较,这时的译经者带有一定的选择性,他们在移植过程中进行消化,消化中解释发挥并进行传授。


二、藏密的形成及其宗派特点



    西藏佛教从某种意义说,被看成是印度佛教的延续,尤其是晚期的金刚乘密法被西藏完全接受,但它与西藏固有的传统思想和方式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密教,简称“藏密”。

    藏密的形成具有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思想条件。佛教是在公元八、九世纪间,随着吐蕃奴隶制鼎盛而大量传入西藏的,并初具规模。朗达玛灭佛以后,那些在灭佛运动中幸存下来的吐蕃僧人强烈希望并积极寻找一切机会恢复佛教。他们在争取地方权贵的支持,从民间入手,获得群众基础。经过奴隶起义的磨难后,藏族群众也在寻找新的希望,于是佛教便在他们中间扎根,分别从下部多康和上部阿里两大地区逐渐向西藏中部地区发展。如洛敦、鲁梅等人以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废旧寺庙为据点,并另建新寺,摄收徒子,传戒授法。在西部阿里,古格王把各地区的学者团结在自己的周围,赐封学者以土地,修建寺庙,设置庄园,尽量给佛教僧侣以实惠,抬高他们的地位。经过不断发展,寺院有了一定的经济势力,修法已初具规模,形成不同的体系,为藏密的形成莫定了基础。

    在思想意识方面,印度密教和苯教有许多相似或相近的东西。八世纪,密法传入西藏的过程,就开始了与苯教融合的过程。但是,这种融合是在相互斗争中进行的。后弘期开始,标志着佛苯斗争已基本结束,“以本教文化心理和文化主体精神为背景,在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的意义上实现了密本文化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完整化和体统化的藏密”。⑹因此,藏密并非是对印度密教的简单移植和接受,而是印度佛教,包括密教和西藏传统思想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果。它具有系统的理论,规范的修持方法和严密的组织。

    藏密的形成,以宗派的形成为标志。十五世纪初格鲁派兴起之前,已经有以大圆满法为核心的宁玛派,以道果教授为重的萨迦派,以大手印教授为主的噶举派,以六支瑜伽教授为主修法的觉囊派,以及其他教派、学派,密法昌盛,学术自由,被称为西藏佛教的绍隆期。学术界根据各派的教法渊源,所奉本尊、密法教旨、验证方法及所着僧衣的颜色而分为红衣派和黄衣派,认为红衣派的教法由金刚萨埵莲花手菩萨亲受于毗卢遮那佛,依秘密宗莲花部心义建立,以部主阿弥陀佛所得妙观察智为本智,这种智出自毗卢遮那佛法界体性智。宁玛派僧人时常表演一切吞刀吐火,术杀妖魔等邪逐。学术界认为,坚持这种教授的教派包括宁玛派、萨迦派和噶举派等。噶当派和格鲁派僧人因着黄色袈裟被划在黄衣派。从宗派形成的时间看,噶当派是藏传佛教史上的第一个宗派,其实际创始人是仲敦巴•嘉哇窘乃(1005——1064),从教法传承关系说是阿底峡(982——1054)。

    阿底峡,本名月藏,古印度潘伽罗国萨霍尔所辖毗陀罗摩罗毗罗(Bitramalabira)城人,今孟加拉国达卡附近,父亲善吉样是位国王,母亲名叫吉祥光明,兄弟三人中他排行第二。他自幼聪慧,十岁之前,已经掌握了语言文字、工艺、医学和佛学基本知识。十一岁时,厌离宫中的豪华享用,逃到山林拜见婆罗门胜敌论师,受其指导来到那烂陀寺求见菩提贤论师,菩提贤建议他去参见那烂陀寺北面的明杜鹃,最后被明杜鹃指示往见阿跋都帝巴(Abathutivpa中脉师),经过阿跋都帝巴(Abathutivpa中脉师)的开导,回宫证得父母同意暂时出家。首先从婆罗门胜者(dzetavra)、菩提贤、明杜鹃、阿跋都帝巴(Abathutivpa中脉师)、瑜伽师罗睺罗菩提、秘密罗睺罗等名师学习音韵学、因明学、戏剧学、词藻学、天文历算和大乘教法,掌握了六十四种技艺;在瑜伽师罗睺罗菩提座前受学喜金刚法,取名“智慧秘密金刚”。之后六年潜心修炼,成绩显著。当时,东印度潘伽罗基本由外道僧人把持,阿底峡装扮成一位乞讨者,巡回与外道僧辩论,以宏扬佛法。二十九岁时,毅然从金刚座摩底寺的大众部的长老戒护受戒出家并得比丘戒,取名“底毗迦罗室利杂纳”(divpamkarashrivdzanyavna) ,藏文意为“燃灯佛智”。学习了两年的论藏后,阿底峡到欧丹富多梨寺,在法护座前听受律学和密教实践法,另从宝生寂、金洲、觉慧祥三位论师学习龙树和无著之学。

    《青史》记载说:“直到三十一岁之间,关于四部之三藏教义大都听受,并精进实践作法,而成为一切部之教义问难处。特别是在阿敦达布山寺上师法护座前,听受《大毗婆沙论》十二年之久,由于是声闻乘人每七日迁住室一次。”⑺在密法方面,阿底峡前后从学于宝生寂、鸠奢梨(kusali安好)、胜敌论师、黑行者和婆罗门戒贤等论师,掌握了集密、大威德、胜乐等密法,名声享誉印度各地,摩揭陀、欧丹富多梨寺、那烂陀、毗讫罗摩尸罗等寺的成就者和班智达都尊他为师,因此被波罗王从金刚座请到毗讫罗摩尸罗寺担任寺院住持。这时,波罗王朝由荼那迦王执政,超岩寺讲学处于最胜,尤其无上瑜伽法非常发达,六门上师护持寺院,佛教出现了显密瑜伽融合的趋势。阿底峡的名字是他到超岩寺以后才得的,意为“殊胜者”。据载,他先后担任过十八个寺院的住持。

    当时,西藏地区佛教内部异说竞起,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阿里的古格王益希沃(智光)纯正佛法,选派二十一名青年赴迦湿弥罗深造,并应回藏的仁青桑波的推荐,第一次派嘉•尊追僧格去迎请阿底峡,却遭到了拒绝。不久,嘉•尊追僧格再次被派往印度迎请学者。益希沃为了迎请阿底峡而筹募资金时,不幸被异教国王俘获,老死狱中,绛曲沃(菩提光)遵循其遗愿又派纳措•次程嘉哇往迎阿底峡。1040年,阿底峡借口离开印度,次年抵达尼泊尔,战胜了裸体派僧人的阻拦,1042年到达古格受到绛曲沃等人的盛情接待。据《噶当派教史》记载,阿底峡在印度提出进藏之事时,遭到一些王臣和学者们的强烈反对,但他冲破了一切阻力,最终实现了进藏传法的宏愿。阿底峡之所以有如此强烈的进藏愿望,其中有许多原因。伊斯兰军自波罗王朝初期开始入侵印度,先后入侵十七次,每次入侵都大肆毁坏佛教寺庙,到了十一世纪阿底峡生活的时代,伊期兰军侵入东印度,大师星散,有不少人进人尼泊尔、迦湿弥罗等地,到西藏寻找出路。阿底峡贯通五明,胸怀大志,不仅精通佛教三藏教法,密教知识,而且掌握了古印度其他哲学派别的理论,他预感到印度佛教将要面临的灾害,提前离开印度进藏传法,以完成他的宏愿。在阿里的三年当中,他向菩提光等人“秘密地传授了许多灌顶,及许多教授秘诀”,并著《菩提道炬论》,开示三士道的次第。《青史》记载:

    “拉准巴(菩提光王)启白尊者说:‘我对于《密集续》有信解;对于观世音菩萨亦有信解。’以此尊者著出了以智足传规的密集曼荼罗主的尊观自在所作的修持法,结合三学密咒的嘛呢白麦引导,及曼荼罗赞。显见与依彼曼荼而作的密集灌顶四百五十颂是相顺的。这一传规遂成为一切智者所传称。就这样尊者将阿里的善知识和一切人士都引入于善道中,在那里驻锡三年,依尊者传规而修行者极为兴盛。”⑻

    阿底峡在藏十二年,对恢复和发展西藏佛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使藏传佛教的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他认为,一切教法摄于三藏,证教亦摄于三学,戒学是一切定学知识的基础,定学和慧学是证得菩提道的手段。实践密法,首先受取灌顶,守护三昧耶律仪,然后进修生圆二次第法,比较好地处理了戒、定、慧三学之间的关系。阿底峡所传密法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密法,而融合进了许多思想理论,如中观思想,无著所传瑜伽唯识思想,密法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为藏传佛教发展指出了一条方向。

    阿底峡的主要著述有:《菩提道炬论》、《菩提道炬论难义释》、《菩萨行摄义灯论》、《中观教授录》、《成大乘道修行方便略录》、《自行次第等义摄要录》、《一念指示录》、《观自在菩萨修法》、《四臂马头金刚修法》、《不动金刚忿怒王赞》、《救度母修法》、《鲁俄巴所传胜乐修法释》、《大威德十三尊修法》、《至尊庄严母修法》、《金刚歌根本释》、《不动金刚曼荼罗仪轨》、《不动金刚护摩修法》等。他把掌握的一切密法秘传给仲敦巴。《宗教派流镜史》,说:“然实际阿底峡已以四本续之一切口诀传仲敦巴大师,尤以父续集密,母续胜乐,无上部总教授最究竟成就心要类诸口诀,秘密传于彼,仲敦巴大师成为显密全部之教主”。其中的七义修菩提心教授,来自金洲大师,阿底峡秘传给仲敦巴,由仲敦巴发展成为“修心八坐法”,传授给博朵哇、京俄哇和普穷哇,尤其京俄瓦从仲敦巴学到了全部密法,重视念咒、供佛、静修、注重实践,形成了教授学派,教门昌盛。

    修心八坐法,亦称“康巴垅巴修心八坐法”。八坐为:(1)依于食品修心;(2)依气息修心;(3)身变化如恒河沙数修心;(4)依血肉修心;(5)依朵玛修心;(6)依四大修心;(7)身变化为如意宝修行;(8)死后教授。这种教授实际上由两种教授法门融合而成,一种由阿若传巴贡,形成心部教授;二是从瑜伽师和贡巴哇大师所听受的阿底峡教授,简称“觉阿教授”。

    噶当派的另一支学派是普穷哇创立的口诀派,此法由阿底峡传阿里巴•喜饶坚参;阿里巴传普穷哇,仲•鸠摩罗摩底(慧童)之前属于单传,从鸠摩罗玛底开始公开传授,最后传到第一世DL喇嘛。口决派的实修为:念师为皈依,念身为本尊,念语为持诵,念众生为父母,念心性本空等五随念,其中的精华部分是“十六明点。”最后由钦.南喀扎汇编成书,由于内收百种修法口诀,故名《那塘百本》(snar thangbrgyartsa) 。从表面上看,噶当派似乎不重视密法,其实他们所传的密法涉及面非常广,尤其注重无上瑜伽部密法,只不过他们采取极为隐密和严格的传授方,不广宣说。其中含有多种原因,密法不外传是原因之一,关键考虑到西藏当时的情况。《宗教流派镜史》记载:

    “阿底峡未来藏前,密乘粗暴行者极有势力。为抑制彼等故,觉阿曾许讲演笃哈(垛哈),但为种敦大师所阻,云此法与藏不相宜,故迦当诸先德总于一切密法,尤于无上部,极为珍慎,不肯轻易流布。”⑼

    十五世纪,噶当派寺院改宗格鲁派后,所传的一切密法继续流传,并且受到重视。

    严格地说,阿底峡的工作莫定了西藏佛教更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噶当派之后相继形成了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觉囊派和息结与觉域等学派,他们分别以大圆满、道果、大手印、六支瑜伽等密法为核心教法,通过实践验证性空。并且和地方势力联合办教,教徒众多,教域辽阔。宁玛派特有教法大圆满法自从八世纪传入西藏,中间经过朗达玛的禁佛,在民间由父子或师徒相传而沿袭下来。宁玛派作为一个教派正式形成于十一世纪,由于三素尔的大力传授获得了一定发展。从绒•曲结桑波开始充实了不少新密法,分成心部、自在部和教授部三个系统。宁玛派把佛法判为三根九乘,声闻乘、独觉乘和菩萨乘是化身佛释迦牟尼对根器较低的徒众所讲,属于低根乘,亦称共三乘;事部、行部、瑜伽部是报身佛金刚萨埵所说,属于低级密法,叫“中根乘”或“外三乘”。摩诃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是由法身佛普贤所说,属于密教内三乘,叫“锐根乘”。宁玛派的根本密典有十八部,由无垢友和遍照护等人译传,它们是《大圆满菩提心遍作王》、《金刚自在庄严续教密意集》、《一切如来大密藏猛电轮续》、《一切如来遍集明经瑜伽成就续》、《胜密藏决定》、《释续幻网密镜》、《决定秘密真实性》、《圣方便罥索莲花鬘》、《幻网天女续》、《秘密藏续》、《文殊轮秘密续》、《后续》、《日生马头金刚游戏续》、《大悲游戏续》、《甘露》、《空行母焰燃续》、《猛咒集金刚根本续》、《世间供赞修行根本续》,这十八部被阿阇黎鸠鸠罗阇(kukuradza)概括为身、语、意、功德、事业五大类。

    萨迦派的正式创始人是昆•贡却杰布(1034——1102),其道果教授来自卓弥译师,贡却杰布建立萨迦寺以后,采取了父子或叔侄相传的寺院管理形式。十三世纪随着萨迦派得势,道果教授立即传播开来。八思巴自幼聪颖,早年从叔萨迦班智达去凉州会见窝阔端,元世祖即位后,被封为帝师,在元朝宫廷,他设坛传法,传授灌顶,使西藏密法遍行于蒙汉地区。根据《知识总汇》的划分,萨迦派的道果教授总分为近传、远传;中分男传女传;细分十八派。

    噶举派有两个系统,一是穷波南觉传来的香巴噶举派,二是玛尔巴传来的达波噶举派。穷波南觉(990——1140),西藏尼木穷波家族人,父亲名叫穷波达结。十三岁时,从雍仲嘉瓦学习苯教法,因感不满足改从佐钦窘乃僧格受学大圆满教授。他生平三次赴印度、尼泊尔深造,前后五十年,从须摩底(Sumati善慧称)学习翻译技巧;从金刚座师、麦哲巴、隐密瑜伽师、罗睺罗等一百五十人受学显密经教。回藏后从朗日塘巴受近圆戒,在澎域觉波山修建恰嘎尔寺弘法。1122年,来到后藏今南木林县创建了雄雄等一百零八座寺院,摄徒数百人,开创了香巴噶举派。主要弟子有梅顿巴、尤波嘉姆切、都顿•仁青旺、拉堆贡却喀尔、穆觉巴•仁青尊哲、香贡•曲桑等。其中的穆觉巴是穷波南觉的法位继承人,他十七岁进入雄雄寺学法,从香喇嘛受得欢喜金刚灌顶。二十一岁外出传法,学到了《现观庄严论》等。后来碰到岗波巴,从学大手印法,在穆觉专修十二年,生活极为艰苦,由于当时慕名前来求学者很多,而住处难以容纳,于是创建了姑隆寺。穆觉巴传法给吉岗巴•曲杰僧格,吉岗巴传桑结年顿曲杰喜饶;曲杰喜饶传桑结顿巴•尊追僧格,他们之前都是单传,被称为“七宝传”。从克珠香顿和克增循努珠开始分裂成嘉派和桑派,克增•循努珠建桑顶寺。香巴噶举派在十四世纪以后逐渐走下坡路,他们的教法主要来自《胜乐根本续》、《喜金刚根本续》、《摩诃摩衍续》、《集密根本续》和《大威德根本续》等。据载,穷波南觉回藏介绍进来了六臂怙主的十三种教授,被称为“香巴噶举派十三金法”。它们是:遍除怙主障碍法;遍除朵玛灌顶障碍法;四灌顶加持法;消除怙主污垢法;上师怙主无别法;空行收服与降伏一体法,秘密修赤黑色怙主母法;内修庄严法;怙主自在王法;生命怙主法;萨乐和所传饮血怙主法;四尊怙主铃修法;白怙主如意宝法。其中的部分教授法门被宗喀巴、克珠杰等人接受,加以弘扬。

    达波噶举派的实际创始人是达波拉杰•索南仁青(1079——1153),从教法传承关系方面追认为玛尔巴•曲结洛追(1012——1097),他是西藏山南人,天资聪颖,察性刚强好胜。十五岁时被送到卓弥•释迦益希处学习声明学。为了求得密法真传,他曾三次赴印度,四次去尼泊尔留学,从师那饶巴、麦哲巴、智藏、静贤等一百多位班智达,听讲无上瑜加部密法,并进行研究。返藏后翻译了多部密典,传讲《集密》、《胜乐》、《呼金刚》、《四座》、《幻变》等灌顶教授。四大弟子中,南柱俄•曲格多结是欧•班钦喀巴与沃丹玛之子,1036年生。早年从格西结穷巴学习旧派密法,受其建议以一匹良马作供礼谒见玛尔巴,玛尔巴因歉供礼太小,只传授了一些灌顶和教授。后来,他以七十三头母耗牛以及羊等家产作供物,才学得《喜金刚》、《四座》、《摩诃摩衍》等经典教授,曲格多结颇感不满足,另从南•切玛隆巴和康巴•喜饶多杰学习《妙吉样正说名称经》、喜金刚九尊法,无我母尸五尊法、四座多尊法、智慧自在母法、五尊摩诃摩衍法、帐面怙主等玛尔巴所传六种法和弥底尊者所传妙吉祥具秘法,被称为“俄结七法”,(俄氏所传曼荼罗七法),创建了日沃穷顶寺,从此传出的叫做“俄氏传系”。

    楚顿•旺格多杰出生于一个密咒氏之家,年轻时由于家境贫困,母亲多次劝他等有财物时再去求学,可他对母亲说:“一切智士都是从苦行和生起精进而来的,请不必作我学法的障碍!我成佛时不会忘记你的慈恩!”经过刻苦学习,他掌握了《般若经》的全部思想。后来,他来到玛尔巴跟前求授集密教授,玛尔巴将五次第教授以及其他教授全部传授给他。楚顿所传的集密灌顶和本续讲解一直传承不断,布顿和宗喀巴等人曾绍其传承。

    西柱梅顿村波•索南坚参,后藏人,曾三次厚礼供养玛尔巴,求得摩诃摩衍法和其它教授。

    俄、楚、梅三人获得玛尔巴讲解经典传授,主持讲说教法,而弥拉日巴(1041——1123)则得到修持教授,主持修行教法,他在玛尔巴的四大弟子中被称为北柱弟子,后藏贡塘人(今吉隆县境内),本名“闻喜”。由于幼年丧父,家产被伯父伯母抢占,生活极为艰难。二十岁时,受母亲的指示,从梁•雍顿措嘉学习诛法,杀死了伯父母亲友三十五人。三十八岁时,追悔自己的罪恶,来到山南师事玛尔巴,受得灌顶和修持教授。四十五岁以后隐居山林静修,修得拙火定成就,随从弟子很多。其中上首弟子有热琼巴和达波拉杰,前者曾留学印度、尼泊尔,从那饶巴的弟子底补波(tiphupa)学得九种无身空行母法,回藏后以传讲耳传教授著称。达波拉杰(1079——1153)早年行医,二十六岁受比丘戒,从师噶当派僧人。三十二岁时,慕名拜谒弥拉日巴,得到真传,建立岗波寺,说法摄众,以噶当派的道次第教授和弥拉日巴的大手印方便道相融合的“大手印俱生和合”教授教导徒众,创立了达波噶举派。他之后,噶举派分成四大八小,支系繁多,势力播及全藏区,远传到内地和尼泊尔等地,涌现出了许多成就师,对大手印法作了进一步发挥。

    藏巴嘉热•益希多杰十三岁从达塘巴始学瑜伽法。三年后从喀隆巴学习因明和大圆满教授。二十二岁,正式拜朗热•班玛多杰为师,系统学习大圆满法。二十九岁,在喀曲静修期间发掘了热琼巴埋藏的“等至定味类法”经典。朗热去世后,他又从直贡(又译止贡)、蔡巴噶举派僧人学习。三十三岁出家,创建了热隆寺和主寺,以此为中心形成了主巴噶举派。藏巴嘉热提出了上师三身教导、慈悲教导、因果缘起教导、五支甘露教导、俱生和合教导、那饶六法教导、八法一味教导和密法逆修教导等修行八要诀,对大手印法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上首弟子洛热巴•旺秋尊追(1187——1250)从藏巴嘉热学得“拙火定”法后,在雅隆河谷和不丹创建了噶尔波曲隆寺和塔尔巴林寺,聚集数万人传法,是一位“没有贪恋,一心勤修;善巧通达和以悲心作利他事业而使一切大众都成为静修之友的师表”。他立六誓句、六附誓句和一胜誓句等十三种誓愿,弘传五能法。

    郭仓巴•贡波多杰(1189——1258)一生勤修显密经典,广泛接触其他各派教法,将岗波哇传出的专一、离戏论、一味、无修等大手印四瑜伽发展成为初修胜解行地,二修见道,三修二至七地,四修三净地,并立身语意三誓,现前七誓和五殊胜誓等十五种誓愿,以助修持。

    央贡巴•坚参贝(1213——1258),天资聪明,五岁时已经学会了藏文。当时,桑结弥觉多杰来到拉顿寺,其他人都不认识,唯独央贡巴认识他,从学娘提法和息结派教法。六岁时,从普玛巴受幻变灌顶和大圆满续部教授,以及噶当派、息结派、觉域派教授和道果法类。九岁时,担任拉顿寺堪布,先后从廓扎巴、郭仓巴、萨迦班智达、京俄巴、桑结热钦等上师求得一切教法。二十二岁受比丘戒,不久创建了室利日南当寺,在寺中静修一年,成绩显著,从此名声远扬,慕名前来求法者络绎不绝。著述有《住山法三种》和《本母六种法》等,详细阐释大手印教授的同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修持方法。他死后,弟子京俄•仁青敦把他的教授总结成六法,称“京俄六法”。

    总之,大手印法发展到十三世纪,已经不在局限于母续法,而且引进了时轮教法和其他教授,日轃完善和系统。

    觉囊派也是一个重要教派,其实际创始人是贡邦•托结尊追(1243——1313),他在拉孜东北方建觉囊寺,教派因此得名。但是,他们的教法渊源在西藏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初期的域摩•弥觉多杰,他根据《时轮根本略续》等,创立了密教“他空见”,以“六支瑜伽”为特有法门。十四世纪,由于笃补巴•喜饶坚参(1290——1361)创立显教“他空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完善,教理系统化,从西藏传播到康区,达到了创派以来的第一次兴盛,他之后的一段时间,觉囊派逐渐衰弱。

    息结和觉域两大学派是由来自南印度的密教大师帕当巴桑结所创,虽然势力不及其他宗派,却有自己的修行特点。他们注重隔离静修而不作形式上的组织工作,是一个典型的瑜伽派,倡导通过静坐修炼切断一切烦恼,摧毁一切引导人走向罪恶的妖邪,最后获得圆满禅定。息结派教法初传喇穷沃欧;中传玛•曲杰喜饶等人;后传绛赛贡噶。到了十四世纪末,三种传承基本中断。

    觉域派有男传女传之分,男传由帕当巴桑结的弟子雅隆•玛惹色波传出,主传口诀;女传由觉•释迦益布传觉•索南喇嘛,他传玛久拉仲。玛久拉仲有十六位弟子,分裂成女子远传和嘉塘近传,这一系主传般若教授。

    十四世纪以前,上述各法门随着各教派的兴盛得到了极大发展,学术气氛异常活跃,但也出现了教派混乱,产生了一些弊端,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修法者抱着各自的追求目的,不能正确对待修行,“或有为增长势力而习密法者,或有为求名利恭敬而修秘法者,或有习秘法未精自谓通达而传法行化者,或有习秘法自谓既得菩提心戒而不顾其余事戒者,或有习秘法不成别习邪法,妄谓已得密法者,其因既别,其果即殊,其师愈谬,其传而后。”⑽违背教理,演为戏乐,甚至有些教法面临断传,不承认《时轮根本略续》是佛教经书,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各种各样,其中关键一点是过分追求名利。

    总结这一时期的西藏密教,其理论体系完善,修法组织严密,验证方法独特,可以说是印度金刚乘密法和西藏本土文化结合的进一步深化。从文化方面讲,处于后弘期佛教的繁荣期,学术气氛异常活跃,学者辈出,各派独立发展,形成了各自的特色,而且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开来。另一方面,开创这些法门创立教派学派的人物处在宗教自由发展的潮流中,“不断从印度吸取滋养”,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创适宜的教法作为本派的特有法门。但是相对而言,过于追求修持,忽略了理论探索。


三、西藏密教的后期发展



    十四世纪以后,随着格鲁派势力的扩张,密教发展相对受到限制。宗喀巴进行宗教整动之前,虽然密法修炼在当时的西藏宗教界占据着压倒优势的地位,真正精通密法教理,熟谙修行规则仪式者不多,甚至有些密法一度被废弃,或者被改变得失去原貌。学法者把注意力集中在修持方面,停留在表面,懒于深究,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布顿大师兼收并蓄,深究密法,做了大量工作,为纯正密法献出了辛勤的劳动,从他开始西藏密教进入了一个著述的新时期,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知识总汇》记载:“胜菩提、佛密初传事、行法,后来曼殊室利发展讲说;瑜伽续有三智者传规,初由仁青桑波及其四弟子、阿底峡传播,中间有咱、努、孜等四人弘扬。最后布顿大师游于智者海。”⑾在许多史书中,布顿被看成是中兴西藏密教的关键人物。

    布顿(1290——1364)本名仁青珠,元代西藏著名的佛学家,思想家。他的父亲扎顿•坚参贝桑是宁玛派的一位上师,母亲叫索南奔。五岁时,母亲教他学习语言文字,读诵《临终智慧经》和《地藏十轮经》等,并从温•嘉木僧学习历算,有过目成诵的才能。七岁时,来到超浦•索南僧格座前求授大乘发菩提心教授,翌年从宁玛派上师次程贝桑学习旧密法,以及胜乐灌顶教诀、医术、工艺、咒术等,对于宁玛派的大圆满母子十八部经续深有研究。1307年,在超浦寺从住持僧格贝受沙弥戒;从轨范师索南贡学习《八千般若颂》、《二万般若颂注释》、《入行论》、《律经》和《本生鬘论》等经律论,以及《集量论》、《量决定论》等因明论著,两年苦读,废寝忘食,衣服破了顾不上补。二十一岁开始巡回卫藏各大寺院辩经,舌战释迦循努、喀热绛循、贝丹僧格等著名学者,获得了“布顿”称呼,声名遐迩。1312年,从噶宇巴•扎巴循努和轨范师索南扎巴受近圆戒,居住超浦寺专心学习《般若》、《律经》和《对法》等经论,然后,前往塔尔巴林寺师事塔尔巴译师尼玛坚参,专攻语言学和词藻、戏剧等,掌握了东西印度语、迦湿弥罗语、僧伽罗语和信度多种语言,触类旁通,成为当时颇负盛名的大译师,将几部从未译过的梵文经典译成藏文。后来,他又从胜德狮子贤学习时轮灌顶教授以及其它多种密法,通过静心修炼,验证空乐无别。为了全面了解时轮教法,从温波•多杰坚参继续学习,成绩显著。

    1320年,布顿应邀来到夏鲁寺担任住持,开设了显宗和密宗两大学院。1344年,元顺帝派使臣来请,他谢绝未去,专心著述译经。1351年,在夏鲁日浦修建大菩提窣堵波(stupa塔)和德庆颇章佛殿,搜集各种文物和当地流行的译经,在校对那塘版《丹珠尔》的基础上,编篡《丹珠尔目录一如意宝灌顶王髻》,成为以后编修大藏经目录的蓝本。1353年,应蒙古般若景色与景王百余人之请,传授时轮等无上密法,作《吉样胜乐根本续大疏》等。次年,在夏鲁寺修定,兴建大曼荼罗仪轨七十余种。1357年,从来藏的伽湿弥罗班智达须摩那室利(Sumanashri)受观世音无上莲花网灌顶,翻译修法、曼荼萝仪轨、灌顶仪轨、开光仪轨和护摩仪轨方面的经论,调解了雅桑和帕竹两派之间的纠纷,为萨迦大殿设计修建了十一尺高的金刚界坛城。1364年,在夏鲁日浦去世,终年七十五岁。弟子中有来自内地、蒙古、于阇、印度、尼泊尔者。

    布顿不仅是一位佛学思想理论家,而且也是一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的佛典收录《大藏经•甘珠尔》的有:《吉祥无二尊胜自性金刚大教王经》、《吉祥红阎摩德迦续二十二品》、《观音不空罥索详细仪轨》等。《丹珠尔》中有:常金刚著的《灌顶总示释难三百六十颂》、《吉祥律仪释空性智者》;无垢贤著的《吉祥金刚甘露释难》;吉祥智的《惹格阿罗罗修法》、《莲花网源修法》、《莲花观音自在之莲花网次第》;大悲吉祥足的《度母明炬释难》;如来吉祥贤的《五次第义总释》;游戏金刚的《金刚菩萨修法释》;毗波罗旃陀罗的《修行法释难》;极寂友的《吉祥金刚藏庄严广续释难〉;狮子难胜的《记论迦罗波经释》;吉祥军的《八十四位成就者传》等。

    十四世纪,西藏佛教在探索理论,实践密法的基础上,各派都有总结教义,整理教典的要点。布顿一生博览群书,不拘于某一宗派和学派,而是系统地钻研佛典,掌握义理,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著述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根据拉萨版新编的《布顿个集》约有二百三十种,二十六帙。其中主要的密教论著有:

第一帙:
《初佛续所示佛说瑜伽大教王时轮摄续略注》(150叶);《时轮宇宙庄严品释无垢光注》(152叶)
第二帙:
《时轮第二品内定品释无垢光注》115叶)《灌顶品释无垢光注》(122叶);《修行品释无垢光注》(75叶)
第三帙:
《时轮智慧品释无垢光注》(147叶);《六支瑜伽续附注》(10叶)《传承启白:六支瑜伽传承启白空性怜愍经、卓派传承启白有寂平等经、卓派传承启白吉祥米积经、热派传承启白吉祥米积经、阿努巴热西达六支瑜伽本释传承启白有德四身经、热派传承启白三时平等经、六支瑜伽近传色究竟天法界经》(5叶);《时轮灌顶大王仪轨本义极明经》(11叶);《六支瑜伽先行次第》(7叶);《六支瑜伽秘诀金刚修行明经所示收摄与禅定指导》(23叶);《六支瑜伽秘诀金刚修行明经所示行风与持风指导》(17叶);《六支瑜伽秘诀金刚修行明经所示随念与三摩地指导》(20叶);《三续定义裸观》(144叶)〈灌顶义概论摄精华》(70叶);《灌顶概论章节》(6叶);
第四帙:
《时轮教法源流续部奥义揭门珍爱宝钥》(46叶);《时轮摄义无垢光饰》(69叶);《时轮广释无垢光略论精华光》(54叶);《时轮讲解定义法穗》(94叶);《时轮弃罪》;《三十七种瑜伽母祭仪》(4叶);《时轮八仪之八及六十四利害十瑜伽仪轨等》(9叶);《三十四种欲钥匙实践等》(4叶);《时轮讲解法声明贤者庄严论〉(8叶);《历算论典贤者喜悦》(122叶);《五要五曜》(5叶);《五曜行算》(2叶);
第五帙:
《诵时轮颂一切如意愿》(14叶);《时轮现观成就满愿》(41叶);《时轮修行法如意穗》(22叶);《时轮修行法珠宝精要》(7叶);《时轮坛场仪轨功德集》(46叶);《时轮坛场仪轨功德集草稿》(32叶):《时轮四业护摩仪轨功德集》(35叶)等
第六帙:
《胜乐本续总论明义》(59叶);《胜乐根本续摄义密揭》(11叶);《胜乐根本续论密本性明义》(289叶);《现行续释胜乐极明经》(76叶)
第七帙:
《胜乐鲁俄巴传法四瑜伽》(24叶);《胜乐鲁俄巴坛场仪轨本性入明论》(35叶);《胜乐鲁俄巴传火祭功德成就论》(12叶);《胜乐黑行者修行法离谬垢论》(18叶);《胜乐黑行者修行法释舍谬论》(80叶);《胜乐黑行者传法》(7叶);《胜乐金刚铃尊者白曼荼罗现观明义》(16叶);《胜乐金刚铃尊者曼荼罗灌顶仪轨甚深义论》(20叶);《胜乐供大乐论》(15叶);《胜乐金刚歌及十六明妃祭祀大乐安福舞祭》(5叶);《胜乐获戒坛场仪轨无垢疏》(580叶);
第八帙:
《呼金刚续第二品释引显密教义说日光经》;《桑布扎摄义金刚钥》(21叶);《桑布扎广注精华明义》(366叶);《桑布扎金刚勇士现观如意树》(19叶):
  第九帙:
《集密续释讲解法分支密门揭》(53叶);《明灯广注六边明摄义》(17叶);《集密释明灯附注讲解法六边极明论》(271叶):《集密修行法略义广释生起次第明落》(98叶)。
以及《集密妙吉祥金刚修法妙音如意论》、《集密妙吉祥金刚曼荼罗仪轨妙音加持幻变论》、《金刚手大轮本尊颂》、红阎摩德迦五本尊现观阎摩德迦遍摧》《红阎摩德迦护摩仪抛》、《阎摩德迦六十四种朵玛仪轨》、《十三尊红阎摩德迦修行法》、《红阎摩德迦圆满次第四瑜伽明论》、《吉祥金刚大威德曼荼罗仪轨要论》等。

    布顿大师生性平和、谦恭、聪颖,精通闻、思、修和讲、辩、著,以及显密两宗,被西藏诸贤一致赞誉为“布顿•仁青珠”,他译校过的译文、经传被宗喀巴作为标准。他的贡献不仅编篡了《丹珠尔目录》,采用了统一的正字,而且全面系统地注解无上瑜伽部父续、母续和无二续类经典,挽救了密教和濒临失传的密典,从理论的高度给坚持《时轮根本路续》非佛经的人以有力回击,重新肯定了《时轮根本略续》的佛经地位。他的这种做法在追求修练密法,不重视佛教义理,不解经义的时代里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影响到后期西藏密教的发展。宗喀巴在藏学习期间从布顿的密教论著全面了解了密教,从布顿的弟子曲杰贝学习时轮及其修行事相、六支瑜伽等法,可以说布顿的著述影响和改变了他的学风。受其影响宗喀巴博涉群书,摄集众家之长,总结大小乘、显密一切教理,撰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论》等,发展了密教体系,自成一家之言。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以后一改以前不解经义,乱修密法,淫娱为乐的风气,在寺院中专门开设密宗学院,严格规定修行规则、修习课程、纯正密法,并且采取了戒、定、慧三学并修的学习方法,“和当时其他喇嘛教派特别是那些专以某种密法自炫的人,显然不同”。同时,他还规定修学密法时,严守戒律,一切修法唯以观想为重,严禁接触女人,堵绝了修法方面的恶劣行径。宗喀巴以后的格鲁派僧人一直遵循这种修持方法,始终在一种统一的模式中追求自我发展。

    十四世纪以后,其他教派的情况又如何呢?萨迦派在政治上失利后,家族分裂,密宗方面出现了俄尔、贡噶、擦尔三大学派,他们都是由八思巴的侄孙喇嘛丹巴索南坚参传下来的。俄尔支派的创始人是俄尔钦•贡噶桑波(1382——1456),他九岁出家,曾在萨迦东院学习,后来师事佛陀室利,专修道果教授。他曾作过萨迦寺堪布,1429年在俄尔地方创建了俄尔艾旺曲德寺,内设十八个扎仓,五个拉章,成为晚期萨迦派密法传播的重要道场。据载,他在寺中专讲道果教授,弟子遍及卫藏、阿里和尼泊尔。

    贡噶派的创始人是吞敦•贡噶南杰(1432——1469),他生于今拉萨市所辖的尼木县的吞弥氏家族,自幼习法,从宗巴•索南桑波获得萨迦派的嫡传教授。1464年,在山南的贡嘎创建了多杰丹寺,简称“贡嘎寺”,传授萨迦子孙院密法,成为萨迦派在山南传播密法的重要场所,并以此为中心形成了贡噶学派。与贡噶南杰同时的仲巴•贡噶坚参(1382——1436)也以传授萨迦派密法为主,克珠杰曾从他习法。

    萨迦派密法发展到十六世纪,出现了擦尔钦•洛萨嘉措(1494——1566)。他早年信奉格鲁派,在扎什伦布寺为僧,后改从多仁巴•贡桑曲杰尼玛学习俄尔和贡噶两大学派所传的萨迦耳传密法,又从达钦•洛追坚参学得萨迦嫡系所传道果教授,建立图旦格佩寺后,常驻这里传法,随从弟子众多,形成了擦尔钦学派。十六世纪以后,萨迦派虽然在藏区有许多寺院,但真正在道果教授方面取得成就的人不多。

    十四世纪,宁玛派历史上出现了两位比较著名的人物,一位是隆庆饶绛巴•智美欧色(1309-1364),另一位是雍敦巴(1284——1365)。隆庆饶绛巴精通显密教法,著作《七宝藏论》,在修订宁玛派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十五种娘提法,系统阐释了大圆满密法。他曾在不丹创建塔尔巴林寺,传授大圆满法。后来,宁玛派密法从塔尔巴林寺传到尼泊尔,在当地具有一定的势力。宁玛派认为,大圆满法发展到隆庆饶绛巴时代才得以圆满和完善。

    雍敦巴的事迹虽不见史书,根据零散资料记载,他曾到过北京,因施展密法求雨有功,受到元朝中央政府的优待。他之后,桑结扎也进京受到封赏。十五世纪,由于西藏地方形势比较复杂,受其影响宁玛派也没有大的起色,一直到十六、十七世纪,由于五世DL等格鲁派上层人物的支持才得以发展,先后创建了多杰扎、敏珠林、佐钦、白玉、西钦等大型寺院,修缮了一批旧寺,可以说格鲁派得势后宁玛派一直受其保护,大圆满得到了很大发展,在国内外影响极大。

    噶举派的情况和其他教派不一样,它在西藏历史上始终非常活跃,噶举派的许多高僧受到元、明、清几朝中央政府的封赐,十四世纪以后,噶举派的发展虽然受到格鲁派的抵制,但大手印法盛传不衰,直到现在在国外有一定的势力,修行者日趋增多。

    觉囊派在笃补巴之后出现了多罗那他,他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觉囊派在他时代由于受藏巴地方政权的支持得到了迅猛发展,六支瑜伽教授几乎受到每个教派的重视。五世DL以后觉囊派被迫从西藏转到四川的阿坝地区,形成了一股势力,直到现在非常盛行。

    总结这一时期的西藏密教,由于布顿大师的出色工作,关注和解释密典的人日益增多,而且从以前单一的注释逐渐全面化,系统化。宗喀巴的宗教整顿使密教重显原貌,他开设了专门的密法修行道场,统一了修习课程,建立了规模庞大的组织,密法修炼趋向正轨。从教派情况看,由于格鲁派的兴起,其他教派的势力相对减弱,但并未影响修炼密法,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阐释。

    佛教在西藏从八世纪开始,密教和中观思想并行发展,后弘期初期阿底峡将两种的关系进行平衡,提出了戒、定、慧三学并修的学习方法。十二、十三世纪,由于受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僧人的名利思想日趋严重,把修法当作巧取名利的手段,密法不纯,轻视理论。到了十四世纪,宗喀巴重新平衡了戒、定、慧三学的相互关系,理论和实践再一次结合,进一步深化,单从新密来说,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译传经典,加强教理依据;第二:建立教派,注重修持;第三:著述阐释,理论与实践并重。


第三节  旧密和新密



    西藏密教有旧密和新密的区别,这和前后弘期的概念不完全相同。关于新旧密的年代划分及其所包涵的内容史书记载各不相同,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大译师仁青桑波所译密典为界限,把他和他以后的其他译师所译的密籍称“新密”,把弥底论师及其以前,包括吐蕃时代所译的密籍称“旧密”。这种观点比较普遍,隆庆饶绛巴说:“把遍照护等前弘期译师到印度班智达弥底之间所译的密籍称为“旧密”;译师仁青桑波以后所译密典称为“新密”。以前的译师都是佛的化身,翻译自由,加持力大;后世译师多出自普通百姓,相对来说对词语的理解熟练程度较差,很难准确表达梵文经典的词义。”⑿布顿、土观等人都坚持这种说法。《达隆教史》也说:“在西藏,大乘密教至今盛传,班智达弥底之前所译密典称“旧密咒”。“新密咒”翻译以仁青桑波为始。”⒀

    第二,以弥底译经为界,把吐蕃时代所译的密典称“旧密”,把他和他以后译出的密典称“新密”。《青史》记载说:“虽是以弥底尊者以后为新密乘翻译之始,然而那时卫藏方面未作翻译,后来是在康区翻译出《文殊真实名称经》、欢喜金刚法类、《吉样四座》、密集法类等许多经典。以此看来显见比大译师仁青桑波所译密典还要早些。”《弟吴宗教源流》持同样的说法。

    第三,以经典形成的地方划分,认为从金刚座译出的密籍为“新密”,从邬仗那译出的称“旧密”。

    第四,以传承关系划分,认为从空行众传出的密法称“新密”,从持明传出的密法称“旧密”。

    第五,以密典内容划分。主张凡是讲四无量,从因金刚持转变成果金刚持的密籍是“新密”;凡是讲三摩地和果金刚持的密籍都是“旧密”。《弟吴宗教源流》记载说:“如何?经典记载非常明确,凡正确反映四无量及七无量,从因金刚持转变成果金刚持的经典,称“新密”;凡是安排三三昧耶,基本完成果金刚持的经典为旧密。实际上印度没有新旧之分,这是藏人的划分。”

    第六,以谁说划分。把金刚持佛所说密法,称“新密”;把普贤佛所说密法,称“旧密。”这种观点比较普遍,其实把宁玛派所传密法称为“旧密”,把其他教派所传密法称为“新密”。因为,宁玛派认为,他们所修密法是由本初佛普贤所说,其余如大威德、集密、胜乐、呼金刚等类法是金刚持所说。隆庆饶绛巴反对这种说法,指出:“所谓金刚持所说密法是新密,普贤佛所说密法是旧密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因为,普贤和金刚持实为一体,不应该一分为二,之所以造成如此误解,是因为没有了解其中的道理,一体多名,一法多相,按照其理命名,叫“自性身”;按照圆满清净行境,命名“吉祥普贤”;按照明命名;叫“金刚持”;按其智慧程度命名,叫“六佛之主”总而言之,宁玛娘提十八部经续和智慧秘密、明点、阎摩德迦等一切续中,包括金刚持所说密法,许多新密籍中,同样有普贤佛所说的密法。其实,印度没有新旧之别,在西藏根据前后弘期译经,划分成新旧密。”⒁

    新旧密名称的得来是后弘期出现的,确切地说出现于十一世纪,即后弘期初期。当时,只是从密法传承关系、内容和伏藏进行划分,到了十三世纪初期才从所译经典的时间划分,并且围绕班智达弥底和仁青桑波展开争论,因此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如果单独从时间方面划分,笔者认为新密翻译当以弥底为始,他和他以后译出的密籍应划入“新密”;吐蕃时期翻译的密典应划入“旧密”。从所译密典的内容划分新旧密咒则比较困难,一般认为新密以无上瑜伽部密法为主,但是宁玛派把他们所奉行的法也看作是无上瑜伽密法,而且修行的层次和所要达到的境界都比较高,况且集密、智慧明点、月秘明点、大威德、幻变等类法在吐蕃时期已经译传进来,虽然中间一段时间被禁止流传,但在吐蕃闲时期确是译传过,隆庆饶绛巴在其著作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当然,旧译密典中混杂了不少伪经,阿底峡大师在桑耶寺看到了以前他在印度从未听说过的一些经续,如十八种幻变类密典。据隆庆考证,这类法源自邬仗那,共有一万品,其中的大部分没有人见过,无藏译本。邬仗那是金刚乘密法的发源地,毫无疑问,在被宁玛派称为密教最高类法的幻变类法典中有许多是伪经,或非佛教经典,很可能是综合七、八世纪时流传于邬仗那或其它地区的各种宗教思想形成的一种经典,由来藏传法的印度学者传进来的。由于没有充足的资料作证明,所以不敢妄下定论。工珠•云丹嘉措在《知识总汇》上册中记载:阿底峡在翻阅桑耶寺所藏梵文书籍时发现有一部分以前没有听过的经续,称赞说:“在西藏所传的密法似乎在印度未曾出现过。”

    旧密中,最重要的是《幻网经》、《秘密藏》、《决定真实续王》等,被宁玛派看成是一切教法之根本。这些经续由游戏金刚、狮子贤、佛密等阿阇黎传出,无垢友、玛•仁青却和涅•智童译师等人译出,绒索、隆庆等人弘传。《决定真实续王》从瞿波罗主传出,鸠鸠罗阇比丘学得传给游戏金刚和佛密,他俩分别注释,传给无垢友,无垢友阐释,进藏后传给玛•仁青却和涅•智童,由玛•仁青却翻译成藏文。莲花生对这部经典作过注,传给涅译师;涅译师传索波贝吉益希,以后逐渐传播开来。遍照护在康区译出日光狮子的释论,由努钦译师弘扬,最后传到三素尔。
今此一切佛世尊,最上秘密未曾有;
若清净信能了知,诸难成者亦成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