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有两种:一种是小乘声闻缘觉的发心;另一种是大乘菩萨的发心,大乘菩萨的发心又分唯识派(Mind-Only school / Cittamatrin)的发心和中观派(MiddleWayschool / Madhyamika)的发心。
唯识派始创于弥勒怙主,至无着菩萨,然后传至月官(Candragomi)及其它大师,最后此派传到西藏,为早期的噶当派所修习,后又为格鲁派所修习。中观派始创于文殊菩萨,至龙树菩萨及其它大学者如寂天菩萨等,此派传入西藏后,为其它藏传佛教派别所修习。因此,传入西藏的大乘佛学有这二派学说。别解脱戒(Pratimokshavows)、菩萨戒(Bodhisattva vows)和密乘戒(Mantrayanavows),都可依仪轨而获得。
禅定戒(Dhyani vows)、无漏戒(uncontaminated vows)和胜义菩提心(absoluteenlightenment mind)则非依仪轨而获得,它们是藉由禅定修持、证量现起而获得。
根据弥勒菩萨的说法,生起世俗菩提心的因有五个: 一、经善知识讲解什么是菩提心和它的利益;二、由于自己的种性自然苏醒,成为趣入菩提心的原因;三、行者已于往昔积聚无量功德;四、由听闻佛法而感受大乘教法之殊胜、菩提心和成佛的种种功德;五、行者持续修习信心,行持种种善业。经这五个原因,行者具备生起菩提心的顺缘。菩提心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是依仪轨而生起的。行者透过善知识,经仪轨来受持,伴随自心种性的自然苏醒、功德的积聚、不断闻法与行持善业而获得世俗菩提心,这是透过仪轨来授持。「胜义菩提心」并非透过仪轨来授持,它只能通过禅定来获得。因此,行者首先必须积聚功德,这好比要攀登东面的山岭必先登上西面的山岭一样,行者必须先积聚福德资粮,才可进而积聚智慧资粮。智慧资粮指能了知并通达智慧。
福德资粮可通过供养佛、修慈悲心等来积聚。通过这些,行者积聚广大功德,然后再经禅定修习,把方便和智慧两者结合,这样行者将能见到诸法实相,这称为「见道」(path of seeing)。当到达「见道」的境界,即已通达胜义菩提心。在此之前,我们只是运用凡夫的观念来理解胜义菩提心,某程度上,仍是以相对的认知去尝试理解究竟实相是什么模样。简单来说,世俗菩提心可依他人如上师处获得,胜义菩提心则要经过禅修亲自证悟才可生起。愿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愿菩提心」(wishingenlightenment mind)和「行菩提心」(entering enlightenment mind)。
「愿菩提心」,指行者了解到一切有情其实跟自己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全都渴望脱离痛苦并且获得快乐,虽然每个人都渴望快乐,由于无明愚痴,却造作更多的痛苦的因,摧毁一切快乐的根源;因此,实际上他们的希求和行为完全对立,正因如此,他们都处于痛苦中。
若要救度众生,使他们完全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并引导他们获得快乐,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必须证得圆满正觉之佛果位。由于对一切有情生起真实无谬的慈心和悲心,为了救度他们,行者从内心发愿成佛,这就是「愿菩提心」,单单生起此愿心已具有很大功德。
只是发愿并不能达成圆满正觉之佛果位。成佛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大目标,必须非常精进,并且尽最大努力才行,除了发愿,还须实际行动。譬如你想去一个国家或某些新的地方,首先你会生起想去那地方的念头,有了去的念头之后,你开始准备行装并且踏上旅途,直至你达到这个目的地前,这是「行菩提心」。
当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成佛后,你所付出一点一滴的努力,如闻思修以达到成佛的目标,这些都可称为「行菩提心」。
有些人虽然从未接受过善知识的教导或闻法,但只要存有这个愿心,就可以在佛陀、菩萨或上师前发誓,这样就变成「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就是这样来受持菩萨戒。若你持守戒律,那么它就变成正确的誓言。
佛陀具有大慈悲和大善巧,因此造了不同的长短律仪供不同根基的有情受持。愿菩提心的简略律仪简略菩萨律仪只有一条戒律,这就是:行者必须拥有强烈的愿心,为一切有情而成佛。这是为十分繁忙的人如国王或统治者等而设,他们世务繁忙,不能持守繁杂的戒律,因此,佛陀对他们说:你只需持守为众生而欲成佛的强烈心愿即可。
愿菩提心的中等律仪中等的菩萨律仪,行者需要知道种种能导致退失菩提心的原因,并须依止方法加以对治。
退失菩提心的第一个原因是,由于成佛须经历很多不同阶段,还要照顾无量有情,这实在是非常困难,行者因感畏怯而产生放弃成佛的念头。对治之法是获得殊胜的力量,应这样思维:其实每一位有情都具佛性,包括小小的昆虫在内。跟它们不同的,我既已获得人身,更拥有能辨别是非的智慧,我已幸运地具足一切成佛所需的条件,因此,放弃菩提心是多么错误的想法。
古时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七条虫同在一片树叶子上生存,这片树叶被风刮落到大海中飘浮,风又把这片树叶吹到一座佛像前,并且绕了佛像三圈。当然这些虫并不知道它们在哪里,亦对佛像一无所知,但是由于风吹动的缘故,使它们顺时钟绕了佛像三圈,因此这七条虫在来世转生为七个低下阶级之女,由于她们出身于低贱,所有人都藐视并欺负她们,她们靠采集草木,将赚到的钱,都拿来供佛,因而增长功德。由于所积聚之功德,她们在来世转生为国王的七个公主,于其国内遇到迦叶佛(Kashyapa)并虔诚供养,佛预言她们都将证得佛果。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一只狗追赶一头猪而绕塔三圈。那只猪因绕佛塔种下善因,来世受生为人,并出家为僧,最后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还有许多这类故事,即使小虫也可以迈出正确的一步。若朝着正确的方向,即使低级的动物也有证得圆满菩提的一天。通过这些思维,行者应屏弃畏惧怯弱之心。
退失菩提心的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见不到修持的效果而感到气馁,生起放弃菩提心的念头。有些人行种种善,却换来更多痛苦。他们因修持布施,而变得更加贫穷;因谨守戒律,而得更多病患;他们谨慎地修持,但在身心上却生起更多的痛苦烦恼。这些人感到心灰意冷,因而想要放弃菩提心。
这时,行者不应放弃,因为当你骑着菩提心之马,你将会从一个地方走向另一个更美好的地方,故不应感到气馁。
当我们面临死亡的时候,通常都有三个主因:一、寿命的耗尽;二、 善业的耗尽;三、福德的耗尽。以上其中一个耗尽或两个耗尽或三个同时耗尽都可导致一个人死亡,故当中可以有七种不同的组合。
若只是其中一个耗尽,譬如只是寿命耗尽,可以修持长寿仪轨、放生、或救护将被屠宰的动物、或救护其它即将要死的生命来延寿。若是福德耗尽,可多作供养三宝、或布施给有需要的人士和病患等等。若是善业耗尽,可作更多强而有力的善业来转移死亡的厄运。若是两个原因同时耗尽,这比较困难,但仍然有改变的可能。若是三个原因都耗尽,则无法挽救。如同燃料耗尽之时,火势将自然熄灭,并不是由于修行无效果而导致死亡,这是由于法尔如是,缘尽则灭。
另外,业报有三种:一、在今生受报的非常强烈之业力;二、来世才受报之业力;三、多生后才受报之业力。
这一切都取决于业力的大小,不论是善恶业,若对象、动机和事物非常强烈特殊,它的果报必会在今生成熟。若你并没有承诺或作意要做什么,只是在他人影响或强迫下去做,这只是非常薄弱的业力,需要很长的时间甚至多世后业果才会成熟。因此,那些修持非常精进,但在敬信方面却充满很多疑惑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业力还未成熟。当我们遇到困难,应思维因果业报,因果业报非常微妙,只有获得遍智才能对每个细节作出解释,否则,一般人是无法理解当中奥妙。因此,通过思维这些,并做正当的事情,不该因见不到修持的效果而感到气馁。
退失菩提心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见到世间充满着痛苦而感到无能为力。一般来说,人都离不开生、老、病、死四种苦。无论做了多少善事,别人总是趁机利用,甚至损恼对待,不但没有为你对他们所做的表示感恩,还要抱怨并加以伤害。要面对这些情况并继续帮助有情,实在相当困难。
这里提及的有情指无边有情,要帮助无边有情实在是非常困难。为了克服这些,我们应清楚知道,任何事情其实都如幻象或魔术戏法一般。无论经历多长的时间,了知时间只是凡人的心理概念,非真实之智慧。一剎那的时间可能对另一个人来说是非常漫长的;
同样,一劫(aeon)的时间对另一人来说也许不算怎么长。因此,无论面对任何痛苦和困难,行者都不应感到气馁,应继续修持下去。
古时有位非常伟大的因明逻辑学家陈那(Dignaga),他着写了逻辑学的重要著作。
当时,他居于深山洞穴,并着手写作。每当他开始写论首的皈敬文,总被人破坏。
于是有一天,陈那写道:「此论有着重大意义和目的,如果你这样做是为了好玩,请不要破坏它。如果你这样做是为了挑战我,想和我辩论,你一定要亲自来跟我挑战。」那个外教徒来了,他们辩论了好几天,外教徒结果输了,即使如此,他并没有归顺佛道。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陈那感到非常沮丧,他心想,无论付出多少的慈心和悲心,䁻无法利益他人,他又觉得:「连一个有情,我都没有能力引领他循入佛道,何况要令无边有情获得解脱?」他非常沮丧,在一块木头上写了放弃菩提心的念头,然后把木头扔向天空,并对自己说,当木头掉落到地上的时候,他将放弃菩提心的修持。
扔到天空的木头并没有掉下来,当陈那抬起头,便看见文殊菩萨手持那块木头,对他说:「我的儿子,你不应这样做,放弃菩提心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你不应放弃,你应继续帮助众生。」如同这样,行者应努力克服气馁和沮丧,并继续增长菩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