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沈世宁老居士往生记:

沈世宁老居士往生记:

    摘自《弘化》杂志1999年创刊号

一九九三年农历六月十一日下午六时,沈老居士在普陀山杨枝庵安详坐化。
   沈世宁老居士,浙江舟山人,生于一九一四年。祖母和母亲都信佛,从小就深受佛法熏陶,年二十七,患肺病,至第三期,大量吐血,已成不治之症。于是专念《白衣大士神咒》并观世音菩萨圣号,病遂霍然。由此笃信佛法。他每日早晨四点钟,即起身做早课,从不间断,解放前,即参加上海佛教青年会。“文革”后,任上海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当时,各佛教名山修复塔庙,塑造佛像,他总是尽心尽力集资支持;并印行大量经书,普遍赠送;倡导放生;凡弘法利生之事,不论大小,都尽心赞助;乐意为人排难解纷。因次,深受广大佛教徒的敬爱。

  沈老居士晚年,体弱多病。今年春,自知住世不久。因上海尘弅喧杂,多诸愦闹,遂决定选择普陀山为舍报之所。一九九三年农历五月初八日,他在获得普陀山妙公和尚的慈许之后,与老夫人乘船至普陀,被安排在杨枝庵。杨枝庵是供养唐阎立本画石刻观音圣像之所。

  在往生前两个星期左右,他就对老夫人说:“我于观世音菩萨圣诞,即农历六月十九日前要走了”。当时就将一切事情交代清楚,又语重心长地嘱咐:“我去后,你要多念佛。”他向普陀山杨枝庵中的师父说:“我往生时,请来助念”。到了六月十一日上午,他自己拟稿打电报给女儿沈明-慧说:“病危,速来普陀,一切东西均勿带,寿衣带来”。这天,吃了中饭,在房门外坐了一会,又吃了庵中师父送的几粒葡萄,即去午睡。到了下午二点起身,示意老夫人,扶上沙发,安祥而坐,双手抱拳作揖,点头三下,然后放下两手,结弥陀印,默默念佛。老夫人见状,即去告庵中师父,庵中即请二位德高年长的僧人前来助念,一进房门,沈老居士见后亦抱拳作揖,并点点头,仍默默念佛。庵僧开录音机,用他喜欢听的音调助念,并在他耳边开示:“沈老,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他争开两眼,点点头,仍默默念佛。不久,又来了四位法师助念。念了一段时间,庵僧用一张薄纸放在他鼻孔前,其纸毫无振动,经试探,确定断了气。此时为下午六点钟,房内念佛声嘹亮一片。过了一段时间,换班念佛,二十四小时佛声不断。此时此地的沈世宁老居士,面色清脱,神态安祥,就象睡着一样,坐在沙发上。其后,替他沐浴更衣,十三日入龛,结跏趺坐,俨然如生。及其子女抵达普陀时,已经封龛,未能得见遗容。龛子由普陀山佛教协会保存,待冬至,方举行火化。

  沈世宁老居士安祥西归,证明了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即此法门,是当今最契机、最方便、最直捷、最稳妥的了生脱死第一法门。
 
          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念阿弥陀佛,同生极乐国。
 
     沈老令嗣口述 薛仁兴笔记 王永元按语

   王永元谨按:沈老居士年轻时,因专念《白衣大士神咒》而愈痼疾,此是观世音菩萨慈悲救护所致。《白衣大士神咒》,因大藏密部未列此咒,遂有人疑为伪造,其实非也。今查《法苑珠林》第六十卷,咒术篇第六十八,杂咒部第七,有《观世音菩萨说随愿陀罗尼咒》,即此咒也。咒曰:

      南无观世音菩萨。

   坦提(口+他),(口+去)罗婆多,(口+去)罗婆多,伽呵婆多,伽婆多,伽筏多,莎呵。

  此咒与今流通之咒,虽音韵略有轻重,分明同是一咒。《法苑珠林》一书,成于唐初,可知唐以前,此咒已获流通。故当一心持诵,勿致疑也。


白岩松:慈善让我离幸福很近

作者:happyeveryone   
   
  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担任中华慈善总会青艾工程形象大使。经常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在“中华慈善奖”评选活动中担任评委。
----------------------------------------------------------
作为评委,对“中华慈善奖”评选标准的理解。
  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对公信力格外看重,如今慈善似乎成为一种时尚,任何事情一旦成为时尚就有令人担心的地方了。虽然这种时尚比其它的时尚好得多,但是有一份警惕才能把好事做得更好。对于影响力,我更看重的是心灵的影响力,而不是数额的震撼力,我挺厌倦用数额来排名的慈善评奖,因为在我看来那没有意义。
  曾经天津有个老人骑三轮车那么多年,最后他积攒下来的钱可能只有十几万,比起有些企业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慈善捐款,好像微不足道,但这个老人给我的震撼要远远大于某些企业做的数额巨大的慈善,我想这就是一种心灵的影响力。
做慈善的过程中触动最大的事情。
  我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不足挂齿,不应该去说。反而是我的孩子,在他还小的时候,我带他去石景山游乐园玩,他看到路边有人拿着个盒子在乞讨,他把兜里的五块钱一下子就放到里面去了,当时这一幕给我的感触非常大,他那么小,刚知道知道钱是好东西,却能够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好东西给别人,尽管不知道这个钱数算大还是算小,不知道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但他自己却很开心。
做慈善过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张笑脸。
  说实话,我挺不愿意看到帮助别人的时候,你特别渴望当别人接受这个帮助的时候展现笑脸,这里还是有一种某种居高临下的东西。我特别愿意看到当帮助完了别人之后自己笑了。在台湾采访的时候,慈济的证严法师跟我说过这么一句话,他曾经对所有的义工都说过,当你帮助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要等到别人说谢谢你,你应该首先对他们说谢谢,是他们在帮助你感觉自己是有用的。
  我特别愿意看到我们做任何善事之后自己的会心一笑,我觉得这个笑脸的才是最灿烂的。
如何理解慈善,做慈善给你带了些什么。
  慈善就是在空无一人只面对自己的时候,由于做了很多很多帮助别人的事情,你能够拥有平静的会心一笑,而不是笑给别人看。有很多人觉得做慈善的人就是大公无私,一心想着别人,我觉得不对,我觉得做好事帮助别人,自己也会有收获,或许有的人希望能得到些什么。我觉得是内心的平静。尤其是对一个人到中年的人来说,内心的平静太奢侈了。所以我觉得做任何的事情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让自己感觉心灵的平静,让自己离幸福近了。
  如果你真的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做些能帮助到别人的事情,你会得到平静。在这个时代,内心的平静是奢侈品,它应该比黄金还贵很多。
护持正法,直至成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