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学记


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学记
姚秦三藏昙摩崛多共昙摩耶舍译
比丘能海学记

归敬颂
释迦如来舍利弗 阿毗昙论传演师
我今归命学禅智 愿赐证解十一支
非问分禅定品
因缘具足,则能得定;因缘不具,不能得定。
此四句者,总显得定必具种种须要之因缘,不能无因缺缘,或非因非缘,坐待其成,或以单独一法,
欲其具足成就,自然圆满,得定得果。
今此因缘分二:一助行因缘,二正行因缘。助行有十三种。
正行分二:去盖断欲及正修四禅。
  修定有如此因缘:谓比丘,爱护解脱戒,成就威仪行,己行处,爱护微戒惧如金刚,受持于戒,断邪命行正命,善知识,善亲厚,善众,摄诸根门,饮食知足,勤行精进初不睡眠,离障碍法。
  此十三法,总观都摄于别解脱戒。分看,则前九属戒,第十至十二则归定门,后一智慧。如是十三名为助行,或云前行,或云资粮行,是在正行中必不可离之法,离之则因缘不具,不能得定。

  如此比丘,知断五盖心垢,损智慧法。
  此显正行中之断行因缘也,亦是助行。亦是正修。今之行者,知修不知断,知求不知舍,知成不知坏,在半边用力,又不具足必要之因缘,是故虽修少成。
  复次,论云如此比丘者,指能行上列之十三法人,更须断除五盖心垢,及诸不顺学处、损害智慧之法,乃至一切恶不善法,修则有成。
  此下明正行之应修者,即是四根本禅法也。

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乃至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成就第四禅行。
以上总明助行因缘十三,及正行应修之因缘。根本四禅是此品之总纲目,应先善忆持之,则以后入文有序。
  今者分别助行之一十三门,论云:
  云何爱护解脱戒?若随顺戒,不行放逸,以戒为门、为足、为因,能生善法,具足成就。以此戒故,名为持戒。以此顺、不放逸,名为持戒,护持威仪行,是谓爱护解脱戒。
  云何爱护别解脱戒?爱护者,于出离、清净涅槃之道,心常欢喜,发意趣求,视戒行律法,犹如至宝奇珍,守护存念,时刻不忘,名为爱护。
  别解脱戒者,梵云波罗提木叉戒,亦云保解脱,决定解脱之意。余则七众别别解脱,惑业苦别别解脱,亦称最初解脱,亦称方便解脱,总以波罗提木叉,及律四阿含为正解。此中修学之重要分三,论云:
若随顺戒,行不放逸,以戒为门、为足、为因,则于世出世间一切善法能生,乃至涅槃功德具足成就。今更分释者,
  云何随顺戒?信戒,欢喜戒,尊重戒,奉持戒,于戒善知,善见,善学,善方便对治,赞称戒功德,及持戒人;于犯戒人,愍念求加,不作痛恨;自身严戒而行,勿作宽恕,随顺戒法,不反,不背,不谤,不嫌,不厌,不轻视,精进具力而行,名随顺戒。
  云何行不放逸?心常忆持条相,临事能辨识境界,能作方便,处决如法,心不随境沾附,不失正念,不忘,不怠,善能止持开遮,是名不放逸。
  云何以戒为门、为足、为因?依辩识根本法则,一切随顺,行不放逸之门。门者通出入开关,即是善能止持开遮,成就之方便门也;亦以此为足,能行至涅槃城故;以此为初入方便之因,俾能断改习气,渐顺解脱之方便道故。
  云何能生善法,具足成就?以此顺戒,不放逸,及方便善巧之门,于诸世间出世,有为无为,无漏之善法,未生者令生,生已增长不息,乃至一切清净正道,禅修种种三昧之行,必能具足成就故。如是种种功德,依因是何?论云:以此戒故,以此顺、不放逸,名为持戒,谓由此波罗提木叉戒,乃至爱护,顺从,精进,方便善巧,名为持戒。
  复次,云何为爱护戒?论云:护持威仪行,是谓爱护解脱戒。如是波罗提木叉,佛说有四义,所谓摄持住处、威仪、行根、面首。用以集众善法,三昧成就(四分律文)。而威仪门。贯通包括上下三义,威仪行持即是波罗提木叉之总相也,故言善摄威仪行,即是爱护别解脱戒。
  复次,威者,不怒之威,严正护根之相;仪者,事事如法具仪,依律不苟。以身口意行表显戒体、戒行、
  戒相,一切功德,威仪确正,则不能成就非法犯戒之行为也,又是四摄利他不言之教。是故威仪,即持戒之全相总持门。爱护自身威仪行相,即是爱护戒法,故非但是口赞等。

  云何成就威仪行?
  此科分三:一者非威仪行,二者成就威仪行,三者恭敬与谦谨。
  一切身不善行,一切口不善行,一切意不善行,是名非威仪行。
  一切身不善行者,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或非梵行。复次,诸所有不善身业,诸所有非理所引身业,诸所有身业能障碍定,总名身不善行。
  一切口不善行者,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复次,诸所有不善语业,诸所有非理所引语业,诸所有语业能障碍定,总名口不善行。
  一切意不善行者,贪欲,嗔恚,邪见。复次,诸所有不善意业,诸所有非理所引意业,诸所有意业能障碍定,总名意不善行。如是等皆名非威仪行。
  身一切善行, 口一切善行, 意一切善行,是名成就威仪行。
  身一切善行者,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或非梵行。复此,诸学身业,诸无学身业,诸善、非学非无学身业,是名身威仪行。
  口一切善行者,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复次,诸学语业,诸无学语业,诸善、非学非无学语业,是名口威仪行。
  意一切善行者,无贪,无嗔,正见。复次,诸学意业,诸无学意业,诸善、非学非无学意业,是名意一切威仪行。总身口意妙行,是名成就威仪行。

  复次恭敬和尚及和尚同学,恭敬阿阇黎及阿阇梨同学,恭敬上下座,是名威仪行。
  此第三科恭敬与谦谨。恭者,警肃慎畏;敬者,内信廉直,事之成也,德之聚也;和尚者,亲教师,法之生源也;阿阇黎者,轨范师(引导人并摄),行事成就之依止也;同学即同等。上座分三:谓生年上座,世俗上座,法性上座。云何生年上座?诸有生年尊长耆旧,先受具戒者;云何世俗上座?诸有知法、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大徒众、胜我等者,皆共立制推为上座,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令其显现种种方便伎能;云何法性上座?亦依生年,而重修持德行,如佛颂云:
  心掉多绮语 染意乱思维 虽久隐园林 而非真上座
  具戒智正念 寂静心解脱 彼于法能观 是名真上座
  如是三种上座,皆应和合恭敬,是名威仪。又初受具足者,名为下座;五夏得满,名为中座;十夏以后,名为上座。又依僧中序列,有座次之分,是为分物派遣等也。
  复次,对下谦谨,不骄,不满,好事、好物、好食、好住处、一切让人,自受下劣,不与人较,应事勇敢,常在人前,而且敬慎自身行动,态度和敏,如是恭敬谦谨,总为摄僧和众之要道。亦以此修持,令其成就增上威仪之行也。

  云何己行处?有六非己行处:若淫女处、寡妇处、大童女处、不能男处、比丘尼处、沽酒处,是名六非已行处。
  己者,比丘身也,此六非己行处,比丘不应轻往亲近,应当远离。细则在辨识阿含中,应善学。
  又如佛说:比丘,莫至他国非己行处,若至他国非己行处,魔得其便。比丘,何谓他国非己行处?
谓五欲也,是名至五欲非己行处。
  此六非己行处,应作远离。若亲近之,纵不堕落,亦招世间讥嫌,魔得其便。又他国者,五欲也。
三界五欲,色声香味触;欲界五欲,财色名食睡,应当远离,对境辨识。

  云何己行处?若彼非威仪行,此非己行处,舍离,正舍离,缘舍离,不亲近,正不亲近,缘不亲近,是名己行处。
  正舍离者,以理以法,应即舍离;缘舍离者,藉方便而舍离也;不亲近等亦尔。舍离行,即己行处,最上最妙无过之总持法门也。

  又如佛说:行于自国己行处。若比丘自国己行处,魔不得便。比丘,何谓自国己行处?谓四念处也,是自国己行处。若以此威仪行,起、正起,受、正受,是谓威仪己行处成就。
  若比丘不往六非处,或舍离者,是行己行处,所以魔不得便。又四念处者,是自国己所行处,于身、受、心、法,四处存念,令心行于四正念处,不入非己行处,为最上妙。
复次,经云:不能去盖离欲,不得四念处;不得四念处者,因缘资粮不具,不得入初禅,乃至第四禅。
又佛说:身念处七年成,或六、五、四、三、二、一年、一月、一日成,或早修晚成,即修即成。所谓成者,成就无学,或无学资粮也,后当广显。

  云何爱护微戒,惧如金刚?
  微戒者,除根本残罪,余皆微戒,亦云枝分戒。又除辨识阿含以外,余根本阿含诸犍度等种种微戒,如法犍度中客旧比丘法,乃至大小便浣染法等七法,及杂事中掘井淘泉、栽树造林、运石平地、建修房寺、净厨浴池等等之事,皆有定则,应当善学,所以断除微细我执习气之难觉、难知、难改、难断之非威仪行,亦复增长成就佛行之行,入佛后得智之门也。
  复次,云何惧如金刚?金刚者,坚重不可破坏之意,谓此微戒,碍修障行,犹如金刚虽小,坚重不坏,集多不治,必得沈堕,堪畏惧也。而诸行人,多以事属微小,便忽略之,论主警之。
  复次,不知成就威仪微行,即是现身成就佛之外行根本。掘井运石等事,是佛内智方便般若表显之形影。
  若能藉此微行小事,如法如教作事,则于甚深般若难言之理,可因事以比知,是成佛入道之妙门也。
以下文分三科:一者,

  若微细戒,若今作,起意作,欲和合作。
  此是指示入修之门也,必当先时善学,善知,善辩识事相,解方便,此今应作不应作?思维作意,应如何作?自作或共众和作?应以何方便作?事有定法,事定则心亦定,无疑虑故。

  若于彼,多起恐畏相,令我莫犯。
  此显敬惧求宥之相,若是微戒,有未知未学、莫得善巧者,必当求尊加被,恐畏有犯,顺戒顺法,和众敬慎而行。

  是谓惧微戒,如金刚。
  如是敬慎微戒,如伏龙尊者、薄拘罗尊者、功德光论师等。又金刚者,智之名也,谓无上般若也。此微戒心,即般若心,即能出生金刚智慧之行门,不可以微细论,应生大惭愧学习之。伏龙尊者,轻重等持故。
  薄拘罗尊者,出家八十年中持粪衣,八十年行乞食等,乃至八十年无病,八十年未服药,八十年结跏趺坐,未曾依壁,别余未曾有功德,此未全录。在中阿含经卷第八中应看。
  功德光论师,行必携羯磨文小册,及量度线绳等,等者比丘六物等。

  何谓受持于戒?
  此正显受持戒法之行相,最要之点也。
  若比丘不离一切戒,
  若受五戒,尽形不舍;若受八戒,未竟日夜不舍,余时随学,心念不舍;若沙弥正学等受沙弥正学戒已,
  于前五戒等,应续忆持不舍,皆有功德作用,如日月星光,时有隐显,非无有体,受比丘戒,沙弥等戒体仍有,仍应当学。一受之后,终身不离,不舍所受,亦以教人,余三聚戒、总持戒等,亦复如是。

  常持一切戒,
  若七众戒,今依何等身,依此自行何等戒,教他随境必须方便施教,求广求深,不以少学为满,一切根本枝分,悉并学持,不轻开放。

  常住一切戒,
  从受具足以来,即学习戒,依次随学勿缓,随行日久,成为自然,洗净世习,安住调伏,不以为苦,定自然生。

  亲近于戒,
  为摄僧正法久住故,常亲戒法,及奉戒人,行事羯磨,不嫌,不厌,如法和合,相亲共事。

  持戒不瑕,不秽不垢,不懈不缺,受持一切戒,是谓受持于戒。
  不瑕,石之似玉名曰瑕石,或称锻石,此喻持戒作伪,非真玉石,以相似法,而乱正法,乖理背道,法杂俗染,形迹粗弊,由此等事,渐令正法隐没。
  秽者.自臭恶污,而不急除,有盛德而牵于俗秽,重俗背道,有爱、恚、怖、痴、我见、私心杂念,存在道中故。
  垢者,有病有染,不加洗涤,露罪改过,忏悔除治,或以非法为法,法为非法,谓言传习如此,知错不改,器盛秽毒,明人不取。
  懈者,疏略遗忘,不恭敬事,或始勤终怠,或见罪不改,推延他日,畏罪无勇,不惭不愧。
  缺者,事法羯磨,应作不作,或有留限,以留限故,自作改制,非法成法,增减偏重,正法隐没。
  如是等,作伪杂俗,顺世自污,戴过不改,懈怠无勤,缺德留限改法等,此等是持戒之大障碍也,
首当除去,持戒乃成,是谓受持于戒。

  云何舍邪命,行正命?
  非法存身自活,名曰邪命。邪命有五,由此更生六种过失。正命反此。
  云何邪命?若沙门婆罗门,邪命自活,谓谀谄诈称,占相吉凶,为他使命,现相激动,以利求利。
  勤奋去恶,猛勇善法,名曰沙门,依佛教出家之人也,五众并摄之,外道异学之出家者,世间亦并称之。
佛言外道非真沙门,随称沙门。此婆罗门者,于佛法受归戒之异学者,佛并教诫之。邪命自活,即下列之五类:谀者,面誉,称赞不实,谄者,佞也,卑屈媚人之言,以取悦于人也,乃至诈称不实之功德地位,以求利养,一也;
阴阳占卜,观气看相,说人吉凶,地处祸福等,二也;
听人使命往反,非三宝事,三也;
高声现威,赞嫌劝励,激动求利,四也;
少与而求多报,五也。由此五法,变生六过,不能入道。
  以此非法,得衣钵医药卧具所需受用食啖,以此系染贪着,凌蔑他人,堪忍非法,不见过患,不知出世。
一者正能成就五种邪法养命生活。
二者以此身系心染,贪着后来欲味。
三者由此邪利憍人,忍为功德,唯我独能。
四者虽知非法,初忍为之,后成自然,无惭无愧。
五者不顾世俗讥嫌,接近恶友,远诸贤善,忘却后来恶道诸苦,死时空手无善可依。六者佛法难遭,出家本求道法,而邪命行为,与道背驰,不俗不僧,究属何等?

  若比丘,离如是等邪命,如法得衣钵医药卧具所需受用食啖,不以此系染贪着,不凌蔑他人;不堪忍非法,深见过患,知出世,是谓断邪命,行正命。
  论意反上邪命,即名正命。

  云何善知识?谓沙门婆罗门,持戒,贤善。
  持戒者,爱护别解脱,成就威仪行,行己行处,爱护微戒,惧若金刚,受持戒,舍邪命行正命,如是等是名持戒。贤善者,论云:
  断贡高放逸,忍辱,成就自调。
  显示有功胜人,名曰贡高,亦属憍慢之类,应断;纵心不治名放,随身安适,不顾威仪名逸,应断;且能学忍,先求自调,自调成就,亦名贤善。此善知识之根本性能也。

  自灭,自入涅槃。
  灭者,灭谛之道,断离背舍一切烦恼使结,先自趣入;解脱一切惑缚,次第究竟,名曰涅槃。自能灭,自入解脱之道,乃有解脱知见。趣入之次第者,论云:

  欲离欲,欲尽,乃至欲离痴,痴尽。
欲离欲者,发心断离贪欲;欲尽者,对于贪欲能生尽智,乃至嗔恚愚痴亦尔。更增上者,乃至能于应染处不染,乃至应痴处不痴,应止处不止,应受处不受。应染处不染者,本我所有,而不染着;
应痴处不痴者,无学果道等,非我现能明证,而亦学习,令知得解,不安愚昧,但不可以为得证;
应止处不止者,如已得四念处,或一或多,而不以此为足,更能向上进修;应受处不受者,已得触受共味定等,不受,而能向上,更趣增上寂定。
复次,此之四种,总为显示增上持戒之相,凡可应开处,皆不自开,落盗戒人数中,必令三业纯洁无垢,正命清净,事定不苟,而心亦自定。故云:
身口意业清净,正命清净。三业清净,正命清净,是断德之大全也。
此下明学持功德者,

  信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
信,言信根,过现之信种子也,依此更信,乃至究竟信,故言信信。
惭愧者,见他有德,自秽不如,名惭;见不善,而觉自与同污,名愧;是生善灭恶之总持也。
多闻者,三学多闻,不厌不满,复具次第,是道行之明灯也。
精进者,专一精细,向上不息,是入道之无上方便,难处不难也。
念者,正念、定念、
慧念,总四念处,佛说:无四念处,不能成就七觉支、八正道故。
慧者,由上法所生之明照,亦余闻思
修所得之智明、正见、正方便也。
复次,从信至慧,如何能令坚固、增上、具足,一一必须加入八正道行等,是故论云。

  修行八道。
  八正道者,是诸法之导,法归、法次、法行等之究竟也。今依法蕴论等,略取名诠义相之要点,以供学修之用。
  正见者,亦是慧根、慧力、择法、正觉、不痴,以善、顺、不逆为体性,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所有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名正见。
  正思惟者(有译为正觉、正愿、志、意等),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所有思惟、寻求、推觅,令心
  于法粗动而转(非依止观、辩慧知见、解射方便、了法自共、如实简择、思持辩观、术炎光明照耀等等慧见故),名正思惟。
  正语者,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语四恶行,于余语恶行(由断修),所得无漏乃
  至渐渐远离(语众恶行)寂静律仪,于所制约,不作不造,弃舍防护,不逾越性,无表语业,是名正语。
  正业者(唯身),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除趣邪命身三恶行,于余身恶行(断修),所得
  无漏(而能渐渐)远离,乃至无作无造,律仪清净,于所制约,弃舍防护,不逾越性,无表身业,是名正业。
  正命者,依谛道思惟,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于趣邪命身语恶行(修断),所得无漏远离,乃至身语无表,是名正命。
  正勤者,依于谛道,无漏作意相应思择力故,所有勤行精进,勇健猛炽,势盛难制,励意不息,是名正勤(四正勤合看)。
  正念者,依于谛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是名正念。
  正定者,依于谛道,无漏作意相应,所有心住、等住、近住、安住、不散、不乱、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正定。
  论云:此名圣行,真实是圣行,此名为道,真实是道(如是应与十六行观联修)。总结云:如上种种具足
  ,
  及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衣食知足,是谓善知。
  云何善知?谓五法蕴,总摄一切佛法无余,故应善学、善知、善具足。
戒者,戒、见、威仪、正命,是坚稳自行之道,应善知、具足;
又波罗提木叉戒,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是二利正行之要,应善知、善具足;
又廿一种五法分全,是增上道之指要,应善知、善具足也。
定者,摄定助行因缘(亦曰定资粮),应善知、具足;
又根本四静虑,正行因缘,应善知、具足,又广大
  定道道支,如加行道支、念处、道品、四空定、四无量、三空门、八解脱、胜处、遍处等,乃至四修定、神足、八万四千三昧门等,应善知、善具足。
慧者,闻思修三慧,是一切智慧之根力。
如论之次第者,从学人离结使,圣心入圣道,乃至坚信、坚法、持修谛道等,及见学人,三果四向等,及修学人,乃至无学人,欲得无学果证,如是人等,若趣(能学之人)(明下趣入慧道之因相)若择法、重择、究竟择、思惟、觉、了达自相、他相、共相(闻次)、思、念、辩、观(思次)、生自在智慧、知见、解射方便、术焰光相、照耀(修次)、慧眼、慧
根、慧力(能)、择法、正觉、无痴、正见,是名慧根,亦名三慧,善知具足。

  复次云何解脱?身、心、慧三种解脱;复有三:心、慧、无为三种解脱。
  云何身解脱?学人欲离结使,圣心入圣道,依波罗提木叉戒,解脱世俗粗重惑缚,现身自在故。
  云何心解脱?从须陀洹至阿那含,断五顺下分结尽,等持定心自在故。五顺下分结者:欲贪、嗔恚、身见、戒禁取、疑。
  云何慧解脱?断五顺上分结,并一切结使,成无学果,漏尽自在故。五顺上分结者:色贪、无色贪、掉举、慢、无明。
  如是一一解脱中,初中后时,各各兼摄余二应知。
  复次,解脱知见者,亲自学问修持之经历,果证获得之得是也。若依戒言,非威仪法,非住处法,是威仪住处之方便善巧,及行根面首之成就也;若依定言,所谓随法非禅,是禅随法,若心住正住,是名禅;若依慧说,从决择乃至审察聪睿非慧,觉明-慧行乃是慧。此解脱知见,亦称方便善巧,或称后得智。但此方便善巧,最忌自作方便善巧,要依闻思修法,次第修得,实事历练中所得之究竟可靠之方便
善巧。如是最初历练之方,佛说有五,名曰五成熟解脱想:
一无常想,二无常苦想, 三苦无我想,四厌逆食想,五死想。
问何缘此五名成熟解脱耶?答解脱有三种:
一心解脱,二慧解脱,三无为解脱,由此五想有为解脱,
未生令生,生已增长,坚固广大,由斯速证无为解脱,由此因缘名成熟解脱想。
复次,此等以何法次随
行而入?佛说有五解脱处:一听闻法要,二大声读诵,三为他宣说,四静地思维,五随一定相。广在集异门论及中杂阿含经详明,学者应当善学善知善见(以上五法蕴竟)。
  论云:衣食知足者,饮食衣具,调身养道之必须,但必依中道,勿堕二边,少欲知足,是故受戒之后,先说四依,一数法中,先说一切有情皆依四食住,修行解脱依厌食想,乃至圣种杜多,食事专详,
本论文中广宣食事,作善知识,不可忽略。又瞿尼师经(在中阿含第六卷)中所说,无事比丘(阿罗汉人也),有十一事应当学,论中但说食衣,代表余十并摄,应善了知经义,文录于后,以供爱智多闻者之参考,有补于三学,亦善知应事之要也。
摘录瞿尼师经云:无事比五,行于无事,
一当学不调笑,令不操扰;
二、不畜生论,不骄傲,及少言说;
三、当学护诸根;
四、当学食知止足;
五、精进不懈怠;
六、当学正念正知;
七、当学知时及善时;
八、当学知坐及善坐;
九、当学共论律阿毗昙,善能问答;
十、当学共论息、解脱、色无色定,善能问答;
十一、当学漏尽智通。无事比丘尚学如是法,况后人间比丘而不学耶?
  论云:是谓善知者,总上所说善知识相,持戒贤善,断德修德,摄归八正道、五法蕴、衣食知足等,悉能具足,学修实践,复能教人,是谓善知。

  何谓识?若识、善识、知共行慈、重行慈、究竟行慈、常敬不离,是名善知识。
  何谓识?若识善识者,若自识,善能了知前说具足功德众相,复能功德与慈偕行,益人利他无倦故,又识者,现行习修成为种子故,所谓行缘识。知共行慈者,行,身心思动也,凡身心思动,共慈心俱起,不离慈心故,如事事处处时时,令众欢喜安乐等。
  重行慈者,再再久久不厌不倦不退故。
  究竟行慈者,广大慈愍,在事修难行之际,慈行究竟能胜,此言广胜利他之慈行种子成熟故。
常敬不离者,此中注意二事:
一者,恭敬从事,始终如一,不憍不慢,不恃己德,是谓常敬;
二者,不厌不息,不怠不忘,常能识知善行,善行与慈行,成为种子习性,自行施教,知与慈不二不离故。
  是名善知识者,如是前说善知中之持戒贤善,乃至五法蕴等,本身具足成就已,复能发起广大慈行利他,
  恭敬恒久,不离贤善慈行,二利双运,成就行识种子之人,名为善知识也。

  云何善亲厚?
  亲者,时常触接,三业近行,熏陶益善;厚者,尊重难得不轻之意,每事薄己厚他,以表敬重亲友之道。
  经中更有广文,应善学之。此中所说,重在养成闻思修德,专进之事。是故应作分别亲厚,谓若行同、信同、
  果道证得等法同,而作近习,相应观摩熏陶,有益自学自修、专精增长之利。

  凡夫持戒人,是凡夫持戒人善亲厚。
  凡夫持戒人者,从初发心,归投三宝,受行五戒八戒,乃至出家五众,比丘五夏十年,以类相亲。

  坚信人,是坚信人善亲厚。
  坚信人者,随信行人(取大毗婆娑意),谓依有漏信,随无漏信行;依有缚信,随解脱信行;依有系信,
  随离系信行;由信为先,得入圣道。如是种类补特伽罗,性多信故,若闻他劝,为商为农、为出家等,乃至劝学经论禅教诵习等,闻便行之,无别思考,乃至渐次修道加行,展转引起世第一法,无间引生苦法智忍,从此见道十五刹那,名随顺行,此称坚信人,谓由修证信坚稳故。

  坚法人,是坚法人善亲厚。
  坚法人者,随法行人,由被依法,随法行故,谓依有漏法,随无漏法行;依有缚法,随解脱法行;依有系法,随离系法行,由慧为先,得入圣道。如是种类补特伽罗,从本以来,性多慧故,若闻他劝,为商为农、为出家等,乃至学经学禅,修定修慧,彼便思察,应作不应,能作不能,有无宜便,审思察已,然后作之,彼由渐次修圣道加行,展转引起世第一法,无间引生苦法智忍,从此见道十五刹那,名随法行,此称坚法人,谓由修证,得法坚定故。
  如是乃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乃至阿罗汉,是阿罗汉善亲厚。
  若初心凡夫,与罗汉为友而作亲厚,得益不多,或生疑虑、怖法、贡高,以此之故,自类相同而作亲厚。如是等自共亲厚,是名善亲厚。
  自共亲厚者,自与亲厚,自常亲厚,自向亲厚,自求亲厚,不待他来亲厚,自作亲厚。如何亲厚者,
  若善知识,若善亲厚,随顺、不离、相亲近,是谓善知识,善亲厚。
  随顺者,顺佛教言及一切善说亲近方便之法,及随时随处随顺知识善友之意志行相而行。
  不离者,不作井蛙,蝶性,顺自偏小之见,及暂依便去,不得精蕴法益,应学如鹏如蜂,所见广远,能取精华成蜜。
  相亲近者,晨夕聚首,三业相亲,观摩得益,以此所缘增上缘故,难变不难,易更容易,快能成办一切事,入一切道。但必长久相依,无间增上,乃能成熟最初因心,善能致果,是名善知识善亲厚之道。

  云何善众?
此明依止僧团广众同学之道也。前依学修次第程位立说,此依所学五法蕴分类立说。故云:
若依持戒人,学持戒,心向彼、尊上彼、倾向彼、解彼。
  依持戒人学持戒者,戒同、见同、学同、意志不乖、容易进道。
  心向彼者,专意向彼宗义,法向、法类、法次、法行,如如不背。
  尊上彼者,如是宗义法行等,见为最胜,无上无过,勤敏行之。
  倾向彼者,若事若人,若法若行,悉皆俱喜随行,倾意佐助,顺彼不逆,令其事成。
解彼者,若见彼所作非随法行,不即生疑,应求彼之密意,若能了知彼密意者,可获甚深之慧见,妙行善巧;
若再再审知,非如法,不随顺法,应当委曲方便,令知令改。
  若依定人,学定,乃至彼解脱知见人,学解脱知见,心向彼、尊上彼、倾向彼、解彼,是谓善众。
  如是等义,悉同上解。

  云何摄诸根门?
  诸根者,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门通出入,内受外触,万马奔腾,由此发生一切善不善法,令心随境不定,依情造作种种颠倒错失之主见,若求定心,必先护根门,不入颠倒。如何护摄耶?

  若比丘,眼见色,不取色相,能起眼根者,摄令不放逸。
  由六入引触生受,受复缘爱,由爱无明,引发取持,能令眼根再再沾附不息,不觉不知,流入识行,乃至造作生死苦业。若能先明此理,觉知收管,令不放逸,使心不流,流则返回,是为胜上。若还不能,必当

  断恶不善法,及希望世忧。
  不令由此沾附放逸,展转多生恶不善法,及财色希望,世间忧虑。治之立法者,顺持戒,守护眼根,得眼根戒。
  此必善修辨识阿含,初修入道,别无善法,依此渐得养成根力,出生方便善巧,乃能守护眼根,恒久再再习练,得眼根律仪,便能内治其心在定。耳鼻舌身,亦复如是。

  乃至意识法,不取法相,能起意根者,摄令不放逸,断恶不善法,及希望世忧,顺持戒,守护意根。
  此意识种子,能生过去现在未来,追忆、虚拟、推度,种种境界,现前如真,由此影相,能令意根放逸不定,造行成识,后患滋多。依法依戒,觉知取舍,摄心归本。若是恶不善法,及希望世忧等,正知兴衰,顺持戒法,根力作用,守护意根,复归本处。此下总修,复有五法;

  如此六触入,护微念,解射,念善成就行,见欲过患,常自护意。
如此六触入,务当觉知触境,沾附收取;息止归本,注念不流。别又五法如下:
一者护微念,此有二,第一细杂遍行上摄心,第二前所养成之定念,正知微行,应令生用。
二者解射,论云:若定圣,有报,能断烦恼,是名射分定。射者,喻也,在定道上用力得力处,治心入定之方便善巧也。
三者念善成就行,慧行刻意成就之正念定念决定,及解脱法次之愿望,已成未成者,善思念之。
四者见欲过患,欲者虚幻无常,变坏是苦,更缚更深,乃至堕落不起。
五者常自护意,护微念,解射,念善成就行,见欲过患,此等诸法,在平时等观理决择,临境摄修护意,乃能有用。

  是谓摄诸根门。
  此者依律戒之事,转为收摄诸根之法,事定根定,乃堪入定。但是初修不易,而是初修必学。如是因缘不具,不能得定,得亦如虫食木,偶尔成文。智者善聚资粮,恒久不厌修学,以养成诸根如律,最为重要。

  云何饮食知足?知量而食。
如世尊说,比丘当知,食有四种,能令部多(已生)有情安住,及能资益诸求生者。何为四食?
一者段食,若粗若细;
二者触食;
三者意思食;
四者识食。由此四食,说诸有情,皆依食住。云何知足?
于诸段食,得少为足,不生希望,求多求美,积集藏护。云何知量?于诸食饮,不多不少,非时非食,不求不用,依量而食。

  不掉,不生贡高,不为养身,不为严饰身,唯欲安身,不起嗔恚,欲修梵行,断故受,不生新受,为活命故,舍憎爱金刚,常处中行,不求利,勤力,乐行。
  如是等有十三种,以下论文分别解说,云何须食,为勤力乐行故。

  如人患疮,以药涂之,为欲令愈,比丘亦尔,知量而食,不起掉,不生贡高,乃至不求利,勤力,乐行。
  以上列名表义,以下依名解释。

  云何掉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作身口意掉,是名掉食。
  身口意掉动作务,不守诸根,不正念食法。又身掉者,食处不定,时行变更为乐;口掉者,嗜味求新,变动不一;意掉者,食此思彼,贪多务美,广求积聚,护藏自享,身心不定。

  云何贡高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增长放逸,是名贡高食。
  饮食丰美,饶享满足,放心逸乐,跳步游观,谈笑戏舞,不思患害,不念无常,忘失定念。
  云何养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益于身,是名养身食。
依食强身,广求补品良药,不念无常,身强好事,更增恶欲,淫念不治。

  云何严饰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当端正姝好,妙相成就,是名严饰身食。
  身相庄严,对镜自爱,便思游履,令他喜看、赞善,由此兴起邪欲、放逸掉乱、非法众行,坏失正戒律仪,难得趣定。

  若比丘,不作是念,我食此食,当作身口意掉,当作贡高,当养身,当严饰身,是谓不掉食,不贡高、不养身、不严身食。
  如是四种练习,初修最当着意,改转身心习气,众戒易持,邪命恶法不生。

  云何但欲令身住?应作是念,我食此食,但欲令身住,不终不没,是名但欲令身住。
  只为存身养命,受食,如食子肉想。

  云何不起嗔恚,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若比丘知足而食,善思量食,则嗔恚灭,不生不起,是名不起嗔恚。
  缘饥渴故,身心受苦,见他丰余逸乐,引发嗔恚不平等想,出生种种嫉妒毒害恶行,转生苦受,知已平伏其心,更修慈行喜心。

  云何欲修梵行?梵行调八圣道也。应作是念,我食此食已,能修梵行,令梵行久住,为尽苦际,是名欲修梵行。
  依八正道,四圣种行,是名尽苦法,以此为药,调治食行。

  云何断故受,不生新受?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何谓新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新受。若比丘,知足而食,善思量食,是名断故受,不生新受。
  饥渴是苦,过量非法饱食等,更增新苦。世间诸病众罪发生,多由美食过量,多求而不厌足。

  云何为活命故食?应作是念,我食此食,为住命根,护持戒行故,是名为活命故食。
  为修行持戒故,正命养身,不为贪食,修行持戒。

  云何舍憎爱金刚?若饥,缘饥故,生爱烦恼金刚我,(乃至)忆念憎如是饮食;
若食过量,缘过量故,生憎烦恼金刚我,不忆念如是过度饮食.若比丘知足,善思量食,舍离憎爱烦恼金刚,是名舍离憎爱金刚。
  金刚者,最极难知难断之坚固我执也,行者求之不可得,其体相在处,当于饮食憎爱上见之治之。
若能于食上照见无我,平息现境爱憎之情,是入道之要门也。

  云何不求利?若不以粗食为足,多食嗜味,贪味勤求,希望饮食,是名求利。若比丘以粗食为足,量食,不嗜味,不贪味,不勤求,不希望饮食,是名不求利。
  若于食厌粗少,求多美,则必求名驰利,以此之故,身不入道,心不得定,如在家人。

  云何勤力?若作是念,我食此食,欲身勤进自勉,是谓勤力。
  舍名利,甘粗食,如四圣种说,则能勉力于定慧之行。

  云何乐行?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是名不乐行。
若比丘知足,善思量食,无有不乐,是名乐行。(食事分别十三种竟)
  放不下饥渴与美食过量,则乐行于食为务,退道远法。若能知足,善量,少营,事定心定,成就圣种,乐速通行。
  复次如上所说食事一十三种入定因缘之要,皆为行人,于此所依之食事上,照见金刚我性之形像,而善对治之。

  云何勤精进,不睡眠?
若比丘于昼,或结跏跌坐,思惟或经行,心离障碍法。
初夜,若经行,若思惟,心离障碍法;
中夜,右胁着床,垒脚而眠,思惟起觉想;
后夜,若思惟,经行,心离障碍法,是名勤精进,不睡眠。
  此示日夜三时进道之相,依少睡眠,精勤进道,道在何处?即心离障碍。
初修勿计功德成就,注重消灭过失。此定道中之善法障盖等,不知不离,终竟多修无成,反成退道,是故必当先知此理,精进有方向。

  云何离障碍法?障碍法,调五盖也。
  障碍修定,名障碍法。五盖者,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大小持戒犍度经中,如来广说法喻,此中略说。

  如佛说:五盖是心烦恼,损智慧法;又如佛次说:若在家出家人,有五盖覆心,若自知义,若他知义,若知自他义,若过人法,若离欲知见增进,若知若见,无有是处。
  佛说五盖覆心,烦恼众行,是损智慧法,无论道俗,欲求经论,读诵知义,或听他说,或自教人,乃至二利之行,及入禅得证离欲知见、慧行增、进等,决不能得。

  五盖遮碍善法,缠缚污染,生起结使,故名障碍。
  由此五盖缠缚污染,身心不宁,堕污秽中,便生九结十使。九结者,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悭,缠缚不脱。十使者,五钝五利,使彼入罪。

  若修行清净,去障碍法,清白明了,是名离障碍法。
  若修行者,事前了知清净应修,及障道法应断,是为最要。(助行因缘前加行之十三法竟)
  大科第二,正行因缘分二:一断,二修。
  断中分二:一断五盖心垢,二离欲恶不善法。今初:

  云何断五盖?离、灭、没、除,是谓断五盖。
  离者,于五盖情境,觉知是盖,知盖过失,遮护先防,不亲不近,藉缘离弃,善习方便。
  灭者,久离不亲,忘情远过。设境现前,慧觉先知,方便善能离过灭恶,障阻不生,心得入定。
  没者,现行种子,并皆不生,生起即灭,消沉不扰,净明智生。
  除者,更复深淘,拔除根子,永断无明。
  如是四种,必须依次断除,参灭谛理,而修行之。

  何谓心垢?五盖是心烦恼,垢腻不明,是名心垢。
  此言心垢不除,净体杂合染污,如秽浊之水,洗染衣物,终竟不还净白,心不入定。去垢则明生。

  云何损智慧法?五盖覆心,慧力赢劣,是名损智慧法。
  慧水滋润五盖恶法,正慧微弱,如少油灯,照不明现,乃至失明无照,或成错乱。
  断法第二科,离欲恶不善法。

  云何离欲恶不善法?欲谓五欲。
  五欲者,色声香味触,五根所对之尘境也,彼能生贪,故名之为欲。

  复次,尘非欲,圣法中谓是求那。
外境之尘,非是欲心,佛教中谓是微尘,音云求那,四大之功能作用也。所以变生五尘,色法之属,细极而肉眼不可见。尘者,刹那生灭、动摇不住、无常变坏之义。外道胜论师,立为二十四德之德句,谓此有实在德用故;
数论师立为喜忧舍三德求那。今人称为原子、原子能、电子等,皆属尘类,名为求
那,圣言此非欲也。

  若忆想染着,此是欲,如是佛说:种种色非欲 众生想欲染 世间色常住 健者离欲染
  依佛偈言,尘非是欲,若于尘境,忆想染着,乃是欲性。勇健之人,离内染性,外境无能作用。

  若此五欲中,贪、重贪、堪忍、系着,是名欲。
  此言示明五欲上之贪性,是欲体,离自内贪,外境消灭,行者应知内外。

  云何恶不善法?身口意恶行,是名恶不善法。
  身口意三恶行,总括一切恶行。

  复次,十不善业道,是名恶不善法。
  总为三恶行,分为十不善:身三,口四,意三。俱舍颂云:世别由业生,思及思所作,思即是意业,所作谓身语。身口所作,名之为业,意业所作,亦业亦道,故曰业道,道者思也。别解脱戒,重在对治身口之恶行;定道禅修,重在对治意业之不善;戒定双行,则三业入正,出生智慧光明之门,先断十恶。

  复次,不善根相应法,不善根所起,无缘非受法,是名恶不善法。
  不善根相应心心数法,是三不善根种子所起,虽未得外境现行缘引,无苦乐受报,然此内识无表种子存在,相续引发,逢缘现行,即此能生种种恶不善法,必待止观深定,相应能知,知已择灭,是为重要之禅行也。

  复次,贪欲、嗔恚、愚痴(三不善根),忿怒、怨嫌、妄嗔(嗔所起),嫉妒、悭惜(贪生),谀谄、欺伪、匿恶(妄生),无惭、无愧、贡高、诤讼,及我慢等(痴生),是名恶不善法。
  此显现行恶不善法,对境情生,必当事前见境觉知,慧行慧力,方便防治为上。临事才知之对治方法者,
  唯依律仪修行之力为主,自作方便,有正不正,必善了明;事后方知有过,应严作惭愧忏除,逾快逾好,不可覆藏护过怠慢,以为微细不治,便能转起大恶,是定道不能增长或更退失之因,行者必须若定若事,前后觉察,洗除心垢。心垢离,智明生,是极重点。

  复次,邪见、邪觉、邪语、邪业、邪命、邪进、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及余随邪法,是名恶不善法。
  此是十邪应知,十邪不知不解,正能障碍无学十智,是智慧垢腻,以慧杂邪,慧反成愚,乖违正道,损害定力,愚智相杂,不见正宗涅槃解脱大路之方便善巧,俗情求道,道不可得,应当依止正道,正受慧行,刻念专修,明镜当前,时时反照,加以圣教指告重要之点,改邪反正,智慧无垢,亦复增长,定灯添油,稳正向上,集中有力。

  如是欲恶不善法,若远离、不近,不杂、纯净别处,是名离欲恶不善法。
此总结正修中断行之境,或曰离,善巧离法故,亦曰断遍知方便。若三不善根,十恶业道,心心数法之遍计种子,种子出生之现行恶法,能损智慧之十种邪法随邪法,如是等境上,必先有觉有观,善觉善观,于此等恶不善法,对治择灭。
初则远离,离不再近,近而无杂,自得纯净安稳之正住。别有定道、定境、定力、定智,可作依止,乃至不随俗情之境动摇扰恼,是名离欲恶不善法,略言离法。由此离法,出生定智解脱,非偶然也。以上断法之因缘竟。以下正修之因缘者,即是正修四根本定。今初,
  明初禅之总相分三:一有觉有观,二离生喜乐,三初禅五支相释。
  云何有觉有观?若行觉观,是谓有觉有观。
  觉者,(瑜珈义云):如从梦觉;又悟入如所有事,谓能简择之俱生慧;又觉言,说为先之慧,是名觉。
  观者,《显扬云》:谓于如所闻思法中,正修行时,由缘三摩地影像境作意故,得安三摩地故,简择诸法,是
  名观。(本论有解在后)

  云何离生喜乐?若离欲恶不善法,生喜乐,是名离生喜乐。
  离者,总言离欲恶不善法,分谓离盖,离欲,如前十三助行断法因缘,及正行断法等,乃至别解脱戒之行持,四谛加行十六行观等,法忍诸智现行,若行若智,皆曰离法。离不善故,喜乐便生。非不去欲恶,专务喜乐,能生喜乐。此圣教正道之门也,行者善知。

  云何成就初禅行?初禅有五支:觉、观、喜、乐、一心。
  四禅共有十一支,此初禅五支相,禅之体相也,要当次第因缘,悟入一心,勿得忙乱,一人竞跑。

  云何觉?重觉、究竟觉,诸所记念,法明来至思惟心,是名觉。(参观前文)
  重觉者,于法再再简择;究竟觉者,于法了解,凡诸闻思诸法,正修行时,忆念此法;尔时明-慧来至思维心,得解了于法,名曰觉悟。

  云何观?心行、顺行、微行、津液、微观、心微转,是名观。
  心行者,心随前境造行;顺行者,相应无别掉动;微行者,多亲近,净细深入,乐行不断;津液者,离生增长,喜乐初生、正生乃至于身触证初起;微观者,如上心行乃至津液,深细前后现修得失之相,乃至义相触证之境,相续细转,犹如伏流,正知正念不失;心微转者,由此慧证细入渐深,转变恶识种子,而生正智;又微者,相续之潜伏力也,或云根力,是名观。
  云何喜?欢喜踊跃,是名喜。
  由修觉观,明理照惑,离世忧苦,或身诸根,一处多处起触,适情悦愉,踊跃生喜,是名喜。
  云何乐?心忍受乐,意触乐受,是名乐。
  内心达理,安忍之乐受,及意处思维,意触可意之乐受,故名乐。

  云何一心?心住、正住,是名一心。 工
  正念正知,不沉不掉,等引等持,心一境性,是名曰定。

  此五支,是名初禅。何谓初?若此四禅,以次顺不逆,以次入定行,此是始,此是初,此是一 ,是名初。
  五支者,觉、观、喜、乐、一心,是初禅行相之五大枝,枝上复有枝,说不能尽,总以五枝而摄其余。初修必依次第,总修别修,前后勿乱,此显行触之相。

  何谓禅?
  定道定相之枝林功德也,此有无量百千三昧之相,今初禅中,功德义相,摄之有七,是为百千三昧之根本,故称为根本四定,是禅行先知之门路。

  谓舍心垢,正舍、缘舍,是谓名禅。
此七义中之第一,舍心垢。垢者,盖、欲、恶不善等;
正舍者,依正法律,以不杀等五编七聚等,舍贪嗔痴等;
缘舍者,以慈舍贪,以悲舍嗔,以喜舍等舍痴,是称方便对治;
又正舍者,依定道止观能舍;
缘舍者,依外缘事境方便舍,谓由舍此事,而彼事亦随之而舍,依此境而舍彼境,一法之上有多种同法故,是称善巧,但无论如何善巧,必以舍离心垢,为先入之门,亦是正得禅利。
  复次,烦恼未断能断,是名禅。
由舍而除,能断无明种子,现行烦恼,除根远恶,是名禅。从不希奇平常事上,而观禅行之功德。于断行上,了知智慧有无深浅大小。此上第一二义,皆属去垢离障之断德,依此觉观,善修离法,是初禅入定之大方便门也。
又此必先觉知所断,我有此盖欲,然后审察令其能断。能断者,定力及对治力也。

  复次,烦恼断已,得现世乐行,是名禅。
  所谓离生喜乐也,现世无恶,行住安静,身心乐住,安定趣行,或得津液微行,乃至遍满,亦曰现法乐住。
  复次,如是善法成就,入禅明了,炽盛清净,是名禅。
  初二舍断,第三现世乐行,名为善法成就,成已入禅,心境清白明了(如大云新雨之后),摄止等持,发
  生离障远恶之威力,炽然强盛,或无觉有、观,或觉观渐息,住定清净。
  复次,如是定住,甚深妙义,专著智慧,是名禅。
  前言止,此言观,若得前说明了炽盛之止,自能决择解了甚深妙义,乃至觉明-慧行.专著通达;毗钵舍那。

  复次,行人行觉观,意善心定,如(法)行人,若受、想、思惟、觉、观、见慧、解脱、无痴、顺、信、悦、喜、心进、心除、信欲、不放逸(等之)念、心舍、意界、意识界,及余随色,是名禅。
  此明法随法行人,在此初禅中之心心数法也,从受想等念,乃至心舍,总意界,及意识界所属诸心,并余心心所,所起之随色无表等法,皆属禅定之体,故名为禅。
  复次,随法非禅,是随禅法。若心住、正住,此名禅。
  若依法随法行,非是禅,是随修禅之法行故。要依法而得心住、正住,是此中之谓禅。心住者,无沉不掉,远离盖障,对境专精不逸也;正住者,有觉有观、离生喜乐、一心,五支中安住。得定以后,如何护持之法者,

  得是定已,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成就初禅行。
  得定以后,慎勿舍离法行,放逸自便,必当严护戒行,威仪无失,诸根如律而住,身定心定,远离动摇;
  行微行者,多亲近,净细深入,精液微行不绝。
  如是五支、七义,是名成就初禅之行法也。(以下显示法喻行相)

  若比丘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
  此先明身义。身者,我执之实现,五蕴惑业缘生无体,实无我及我所有身。但初修行人,无此身相,法无所依,以幻离幻故。又此身者,非受行五欲之身,是圣心入圣道,离欲恶不善法,无垢之比丘身(或同此性者),律仪中住之比丘人,由断离欲恶法出生之喜乐受受者,假名比丘身。离生喜乐,即是津液遍满。

  此身尽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此身尽者,谓此离生喜乐之行相,遍满眼等诸根,身支骨节肉体,脉系精血,风息等道,莫不充洽和润,
  诸身处处调适悦愉,无余剩处,故名尽。
  即此离生喜乐之津液偏满之相,在走出定,存想微行,动止在念,无有减少。
  此下以喻显法,务必生思,法喻和合。

  如善洗浴师、善洗浴师弟子,
  善洗浴师者,佛也,除众生垢,令得解脱清凉故;善洗浴师弟子者,诸大声闻上座,及后来传演之师也,
  师师皆同一法一戒一性一解脱故。又此善洗浴师及众弟子,皆以觉观,断洗身心垢染,令此行人,身心离生清净喜乐自在之人也。

  以细澡豆,盛着器中,以水洒已,调适作抟。
  细澡豆者,喻此断离觉观之法也。无澡豆法,虽洗难净;有澡豆法,不洗亦不净。又此断离觉观之澡豆,
  必细治之,再再冲磨,乃堪洗用,善受存在身心器中,勿令散失,加以定水洒和,杂糅捶练,教观与禅定调和,辅之规范,调和溶适,坚紧作抟,合而为一。

  此抟津液遍满,不干不湿,内外和润。
  此抟,务同津液遍满之定身和擦。干者,定少法义多;湿者,定多法义少;务必止观均等调善,定中出定,内外和润,水不见水,物不见物,但一抟相,糅练功成,出生五支七义之功德,名曰初禅。

  如是比丘,此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此下得定已,保持之法也。任何境界现前,身心依定依法不动,不落喜爱忧苦之情怀,了知一切境界,皆属缘生无性,刹那生灭无常,内体无我我所,时时依止正法为我,善作主宰。
  以下分别津液遍满之四相也。

  云何津?云何液?云何遍?云何满?
  此初标名,以下依名释相。

  如比丘住禅时,离生喜乐,初生、正生,起、正起,触证,身离生喜乐,尔时名津。
  即住定时,离生喜乐,初生名津。生者,从无而有名生,是依俗说有,真谛无生,和合因缘以出生故,无常不住故,此生相隐微,难知难解,以实无生故,缘起共相,合集安立,有此假名,实无自性;
初生者,最初自相、他相、共相,合集缘起,最初刹那之动机也;正生者,此生刹那即灭,相续复生,刹那刹那,不断不常,无间相续之时中,名曰正生;
起者,表显出生体相,初起名起;
正起者,因缘相续,所起发展,无间相续,不常不断之相,名曰正起;触者,五识相应名身触,意识相应名心触,与圣智相应名明触;
此云触者,即此离生喜乐与身相应故,故名触也;
证者,如实知见,谓于所证能证,如实知见故;
身者,此之触证所依之身,与此离生喜乐能依之触法和合相应之身也;
即此之时,名曰尔时;尔时身法触证相应,名津;
总此等离生喜乐,从身生起触证之时,名津。

  住禅时,离生喜乐,渐开微行,未能增广,身离生喜乐,尔时名液。
渐者,非顿然而起;开者,湿性浸润,向彼余万发展微行;
微行者,隐细之动机也,以前触证之性相,识心种子与种子引起转变相续之等无间缘,起增上作用故,又意识中诸心心数之潜行念力也;
但此离生喜乐,未得增广,周遍全身,其时名液。此之喜乐法性,一处多处,一支多支,发起触证,润育增长,未能全遍故。

  住禅时,离生喜乐,能增广,未至彼岸,身离生喜乐,尔时名遍。
  微行正修,离生喜乐,行中能得增广,未至诸根处处,其身所起喜乐,名曰遍,渐成周遍故。

  住禅时,离生喜乐,能到彼岸,齐是谓身离生喜乐,尔时名满。
  离生喜乐,能到诸根处处、全皆触证之时,名满。
  如是离生喜乐,生起、微行、增广、究竟、津液遍满之行相,是圣教禅行中根本总相,通二三四、及一切禅法之总持门也。密教次第中,称为显现、增起、近得、得,亦同此意。如是义相无边,此为根本,广在经论,恐繁且止。喻云:

  如农夫,初以水溉田,地始津润,名津。
  农夫者,喻行人,以圣教闻思修而生觉观定力定智明触之水,触灌身心之田,身心俱得法津润泽、调适和悦之相应,是名津。

  润已,水渐开,微行,未能增广,名液。
  法力定力之津,润身心田已,其力发展升起,浸润微行,未增广大,名液。

  液已,水渐增广,未到彼岸,名遍。
  法定之水,渐渐处处,诸身增长,未到周全究竟,名遍。又遍者,增长近得之意也。
  遍已,水到彼岸一切高下尽满,满时,水还瀼水口,名满。
水到彼岸究竟,一切诸身上下,从顶至足,处处充治离生喜乐之法定之水,尽体悉满;满时之水者,谓自修得之境;
还瀼者,尔时回观;水口者,本所闻思经论法相义理之源流,谓以自己修得之境,回观
圣教义理,是否合和,一相不异?
若有异处不合,必须寻求异点之所以然,是一段修得后之要务也,勿忽。
  下文重表,法与喻合,复再观察,决定熟亿,以皮住血。是故论文云:

比丘亦如是,住禅的,离生喜乐,初生、正生,起、正起,触证,身离生喜乐,尔时名津;离生喜乐,渐开微行,未能增广,身离生喜乐,尔时名液;离生喜乐,能增广,未到彼岸,身离生喜乐,尔的名遍;
离生喜乐,能至彼岸,齐是谓离生喜乐,尔时名身满。
此下是遮异之文,制止味定者,斋依色修定,或依受想行识修定,必然出生诸病苦恼,乃至老死忧悲等苦。
如本论身念处有文,如世尊说;
三苦:行苦,苦苦,变苦。
是故当知,此法无常、有为、缘生、尽法、变法、离法、灭法,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无有我,是谓正慧观。如是不放逸,勤念,正智,寂静行,依贪妄想断,断已,正住,正止,独处定,如实人念,忆念,是名身念处念,亲近多修学,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是名身念处。

  复次,津液遍满,如是诸句,义一名异。
  此遮味定者,以此身津液遍满之句,于身分别,执为主修,忘舍正慧觉观,当知如是四相诸句,其义是一,皆为得正慧一心故,中间行相别,名句有异。

  如佛说:何谓觉?若觉、重觉、究竟觉,诸所忆念,法明来至,思惟心语,是名觉。诸比丘,此义不应如是说:觉异、重觉异、究竟觉异、诸所忆念异、法明来至异、思维心语异,如觉诸句,义一名异,津液遍满,亦如是,义一名异。
  文显易知,以下总指,不以身为境界,应以无常等法为境界。论云:

  如比丘修慈心,遍解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慈心普广,无异,无量,无怨,无恚,遍解一切世间行,尔时以众生为境界,如是比丘,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时,以身为境界,不应如是说。
  不应如是说者,有身有我,违佛意故(应看前文)。然究竟以何为境?论云:
  如比丘,应思惟无常行,离欲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便离生喜乐遍满身。
  此时学人感叹信仰如来,及尊者之教法,心情欢喜,不可言喻,头面顶礼,愿依教学行。以下显示禅报。

  得离生喜乐已,除身炙、心炙、身暖、心暖、身热、心热、身燃、心燃、身燋、心燋、身恶、心恶、身不乐、心不乐、身不调、心不调、身不轻、心不轻、身不暖、心不暖、身不除、心不除。
  于前助行因缘十三法中,善知识、善友、善亲厚,摄而为一。
  余有十一法,前五法不修,或缺失故,出生炙、暖、热、燃、燋等五法,身心痛苦之相;于后之六法,不修或缺失故,出生厌恶乃至不除等身心障碍之六法。复分别明言:
  一、不爱护别解脱戒者,身心炙然,如针如炙之痛,故说为炙。
  二、缺失威仪者,面红耳热,内心跃动,故说为暖。
  三、不行已行处者,魔得其使,违缘偏多,身心热恼,故说为热。
  四、不护微细戒者,如持炬逆风而行,烧面着衣,故说为燃。
五、不受持于戒者,如柴薪由火,燋燃变炭,堕黑法中,故说为燋。

  此前五法,应善观之,后六法者:
  一、不断邪命行正命者,自他不爱,人皆厌恶,识者远离,故说为厌。
  二、不依善知识等三者,不得修善妙种种法乐,故说不乐。
  三、不摄诸根者,现在身心不安,后生忧恼,故说不调。
  四、饮食不知足者,沉重无能,行住烦闷,故说不轻。
  五、不勤精进者,如木润湿不燃,无热情故,故说不暖。
  六、多睡眠者,沉闭诸根,不堪修定,不除应除,故说不除。

  如比丘,除身炙心炙,乃至身不除心不除已,得身不炙、不暖、不热、不燃、不燋,得乐,则无烦恼金刚。
如是应当觉观此等苦相因缘,寻出苦因,依法对治,择而灭之,则无烦恼金刚。此时显发之功德云何?
论曰:
  不求利、勤力、乐行,齐是谓离生喜乐遍满身。
得离生喜乐已,不求世利,发大精进,身心得乐,乐速通行。(初禅竟。)

  今释第二禅。初总明三相:灭觉观、内净信,一心。
  云何灭觉观?若觉观寂静、正寂静、灭、没、除,是名灭觉观。
灭觉观者,言觉观寂静也。思维等心灭,能止能寂,是名曰正寂静;
灭、渐渐不起也;没者,消尽;
除者,拔去无明根本也。此是断止。修法云何?内净信也。

  云何内净信?内有信,正、胜、信生,具足成就,是名内净信。
  内净信者,先由自心五善根之信根种子,及具有闻思修之信,名为内有信;次由此中八法次,转成之信心,依定修得清净实践之证,名为正信;胜信,前后内证,净洁之信心;所生之信,具足成就,名曰内净信。又内者,非从觉观生故。

  云何一心?心独住,正住,正独处入定,是名一心。
  独住者,若身独住,若心独住,若身心独住;独者,无依,专而有力,不随境缘,颠覆动摇故;正住者,不沉、不掉、安住、近住、等引、等持、心境合一、清白、清净、明了、寂然胜妙;正独处入定者,指示入定之总窍道,必先专精具力,明住而入,入已,心境摄合等引,心境明了寂照等持,则得胜妙一心,是名一心。
  以上总义三种竟。此下解释此第二禅名义,及四支禅相。初名义者,

  云何无觉无观?若除觉观已,定心喜乐,具是成就,是名无觉无观。
不用觉观,或舍觉观,依内净信,一心入修,定心生起喜乐,一心故。
复次,云何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
  依信定力,生起喜乐一心入行,乃至成就行,是第二禅行之名义。分别支相者。

  云何二禅?二禅有四支:内净信、喜、乐、一心。
  此先标二禅四支之名相,以次分别释相,初释内净信相,此中又八:第一者,
  云何内净信(思惟粗细)?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
  此显不修初禅,二禅不能入行,无法次因,无所依因,而得生起故。极尊大师说,修前必了后,修后必照前。是禅行最要之准则也。

  如比丘,思惟觉观粗,我觉观粗,内净信寂静胜。
觉观粗者,行境上盖欲烦恼恶不善法,及对治方便之苦等境法,所缘皆是重扰,障轻妙故,不寂静故;
我觉观粗者,我味共定觉观之喜乐相,亦属扰动粗重之相,而求内正信之寂静胜妙。

  比丘思惟觉观粗已,觉观寂静、正寂静、舍、灭、没、除、尽。
  此由思惟入,了知粗细,静不静相,欲离觉观,则觉观寂止,正寂静也;若背舍,或渐灭,或沉下伏没,乃至终竟除去,凡障定扰动,令尽无余。

  觉观寂静、正寂静、舍、灭、没、除、尽已,内净信具定成就,是名内净信。
  此以粗细等对观,成就内净信之第一法也。第二者,

  如比丘(欲得实相),若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专心,若思惟,若触,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
此显初禅行法之入路也,前文未说,今略分别补绪之。若以行者,谓由闻思所起法随法行也;
若受教者,依师友之教授教诫也;若法相者,依法问辩决择诸法之自相他相共相也;若方便者,依事缘上,作起种种究竟之善巧对治、及方便增益之行规也;若专心者,心专一境,由精进独修之有力得入也;
若思惟者,由自意寻思,无常苦等,决择审观,得智忍也;若触者,在定中生起喜触乐受之禅味等。依如是等方便,或一非一,去盖治欲,离诸不善,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之行人。
此显法行,当有来路,若无闻思、法行乃至触等,初禅不成;
初禅不成,二禅难生,生亦速灭,不可再起。若有初禅来路,遇内外缘,便生倾向。

  如比丘行,若受教,乃至亲近多修学已,心向寂静,尊上寂静,倾向寂静。
  若依广教,亲近多修学已,心生反应,如冷极思暖,烦热思凉,动极思静,应顺心向趋势,则二禅易入;
  但必要有广学之热势等,而后有反趣之力。最当注意,无热不思凉也。
  心向寂静、尊上寂静、倾向寂静已,觉观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
  此显觉观寂静、一道顺行、流势容易之行相也。
  觉观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已,内净信生,具足成就,是名内净信。
此显内净信之得相也,
第一以粗细对观发信,
第二以顺势法行趋向得信。
以下第三心得清净。(心得清净)
复次比丘,思惟觉观是粗法,灭粗法,心清净,清净心,是名内净信。
  粗法者,能觉观之对治方便,及所觉观之盖欲等境,二者并息,病愈不药,身心无苦,无扰寂然,心得清净,依此清净之境缘,得内净信,是名第三。
  复次比丘,思惟觉观是粗法,离粗法,心清白,清白心,是名内净信。
此第四,离粗法故,定境寂然清白,如秋云新雨方息,远近山林,禾稼花草,园观如洗,虚空静明,无尘无风,人鸟绝迹,所观形色显色、清白了了之相,由此观境,名内净信。
第五者,(心得明了)复次比丘,思惟觉观是粗法,除粗法,心明了,明了心,是名内净信。此显亲近多修学久,如灯法油充足,灯炷并正,密室无风,灯焰无动,能照力强,显明生智。
第六者,(寂静胜妙)
复次比丘,思惟觉观是粗法,无觉无观地,寂静胜妙,是名内净信。
此显觉观寂静之入住得相也。以净信思惟之胜解入,以久修无觉无观住,以寂静胜妙为得。思惟入者,先解思惟内外能力,如思欲开眼合眼,眼便开合,思手动,手便动,欲行则行,欲止则止,望梅止渴,观冰除热,乐情生爱,苦情生悲;
若观清静,虽闹市亦自清静,若观烦扰,虽独居清闲亦心不安宁;
久修寂静住者,此意识寻思集中之力,不可限量,然必久习,渐令坚稳,引发增长作用,变不寂为寂,理事通达,熟练堪能,应须再再深行,定中亦得缘息意止,而得寂静;
寂静胜妙之得者,随境如如、明行现前、神足随应之妙三摩地也。远离挂碍恐怖,适然解脱,名内净信。

  复次比丘,思惟有觉现,其心不软、不调、不清净、不清白、不明了。
不软者,理事不融,粗硬勉强;不调者,心境不一,对治取舍,难得调顺一致;不清净者,接触对治之境,皆属盖欲,染污不净;不清白者,心境情怀,混杂扰扰,动相不息,形显难分;
不明了者,定力不得专精充满,如灯缺油,光明发照不显,疑误居多。
  无觉观,其心软、调、清净、清白、明了,其心软,乃至明了,是名内净信。
  心软者,内心纯静,调柔和润;心调者,离诸对治取舍不净之相,专心实相,心境一如,合顺适然;
心清净者,盖欲先除,有漏之境,沉寂不现,心得清净无为;

心清白者,照境明了,界限清楚,为无为、漏无漏、是处非处等,明现解证,决定无失;
明了者,内证寂静,解射深入,少有偏差,集中力大,引转不息,作用自然,光明显了。
  此有觉观,无觉观,胜不如相,比对决择,难易不同,其心印定,入定晓了是名内净明了之信。

  (心喜入信)复次比丘,思惟无觉无观,心喜,心定,如行人,若信、入信、究竟入信、胜信、淳信、心信,是名内净信。
如是思惟,于无觉无观,心得欲乐,倾向随喜,如如心定,决定如是故。如是行者之信心名信;
从此软调,乃至明了,是为入信;发生喜乐,名究竟入信;不可以他缘引转,名为胜信;淳洁调柔,心境一如,名为淳信;
如是等信心之相,是名内净信。
  此上八次,显示内净信入道之门,至极方便善巧,余处希有,是论主之悲怀,指示吾人实践始终之法次也。依之必得成就,慎勿看轻。

  何谓喜?如行人,欢喜踊跃,是名喜。
  未知得知,未证得证,深信前说法次法行,理观境事,定向得益,身心欢腾踊跃,得未曾有,远离沉掉,奋勇具力,炽然乐行。

  何谓乐?如行人,心忍乐受、信触乐受,是名乐。
心忍乐受者,内心触境(境者内净信),忍可调适,不厌不怖,欢心安然,乐受自在;信触乐受者,于所信境,信、行、触、证,实践亲知,发起乐受;
乐受者,非苦非舍,其心倾向、尊上殷重之慧见乐行所得之受也。
  何谓一心?如行人,心信、正信,是名一心。
  依此法次修行,内心证净,所信能信,理定事如,事如理定,合和相应,心境不二,故名一心也。
  如是四支,名二禅。
  此内净信、喜、乐、一心之四支相,即名第二禅。别录本论十一卷十五页文,以供学行参考。
  一切世常无我,行心不高不下,亦无住处。若有我想、众生想、命想、人想,无有是处。常应第一空行,
若得此后心,不作无益,不受不着,色声香昧触,于三世无碍,于欲界解脱,色界无色界解脱,灭不复生,此是苦际,如春末月,极盛热时,无有云雾,少水在瓦器,便速煎灭。如是比丘,若得后心,不作无益,不受不着,色声香味触,乃至灭不复生,此是苦际。次复偈云:如风吹猛焰,灭时不移处,以觉扇名色,尽亦无所至。
如巧锻热铁,流星灭无像,陶冶渐归无,求相信难得。如雨投海中,本滴岂复存?解脱亦何有?空故湛然乐。舍身离于想,诸受无所觉,所行尽寂静,识亦自然灭。
  何谓二?如四禅次,顺不逆,以次入定行,二与初,无有中间,是谓二。
  此显数次也,易解不赘。
  何谓禅?禅谓舍心垢,正舍、缘舍,是名禅。乃至复次,无觉观行,意喜心定,如行人,若受、想、思、触、思惟,乃至及余所随色,是名禅复次,随法非禅,是随禅法,若心住、正住,是名禅。
禅者,七义如初禅数,从舍心垢,断烦恼,现世乐行,明了清净,定住甚深,智慧专注,皆同,唯第六义,此是无觉观行,有异于初,第七心住正住亦同。
得定已,护持之法者,得是定已,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成就二禅行。

  以下法喻合明,
  若比丘,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此显得法后无退,义悉如前,喻云:
  如大陂湖,以山围绕,水从底涌出,不从东方,南西北方来,自从底涌出,此陂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喻显定相(本论卷十三中说)。无虚空,风不住;无风,水不住;无水,地不住;无地,诸作业及种子畴类、众生聚落、药草丛林,不住。此内净心,本来无身无境,何须山湖水涌等境,断身执也。若无此境,则心无所依,无所依,亦无寄心点,定无依缘住心,便不成定;若作空空无缘,多致散漫入沉,若以身为境者,更坚我执;故取地水风等、山湖水涌为境,定法须要故。是无身而代之以法,此假观法,与修行津液遍满配合,则成就二禅之行,与无身无我,相应道显,乃至无有退减。

  如是比丘,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若依此山湖水涌,观修入定,则定生喜乐之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云何津?云何液?云何遍?云何满?如比丘住禅时,身定生喜乐,生、正生,起、正起,触证,身定生喜乐,尔时名津。住禅时,定生喜乐,渐开微行,未能增广,身定生喜乐,尔时名液。住禅时,身定生喜乐,能增广,未到彼岸,定生喜乐,尔时名遍。住禅时,定生喜乐,能至彼岸,齐是谓定生喜乐,尔对名身满。
  此如前解,应熟忆持之。

  如农夫,初以水溉田,始津润,尔时名津。津润已,水渐开,微行,未能增广,尔时名液。液已,水遂增广,未到彼岸,尔时名遍。遍已,水到彼岸,地一切高下尽满,满时水还瀼水口,尔时名满。
  此以喻显法,如上文解,应对观之。

  比丘亦如是,住禅时,身定生喜乐,生、正生,起、正起,触证,身定生喜乐,尔时名津。乃至住禅时,定生喜乐,能至彼岸,齐是谓定生喜乐,尔时名身满。
  此以法合喻,如上文解。

  复次,津液遍满,如是诸句,义一名异,如佛说:云何触?缘眼,缘色,生眼识,三法和合触。
  此显缘起自他共相,触为自相;眼、色、识为他相;三和合为共相;即此共相,假立自相,无实触体,诸法有为,莫不如是,应善观寻。

  眼非触,色非触,若此法共和合聚集,是谓触。
  眼非触,离眼亦无触,色非触,离色亦无触,此三和合集聚,便生触识,实无有触,共法和合,假名为触故。

  诸比丘,此义不应如是说,共异,和合异,集异,聚异,如此诸句,义一名异;津液遍满,亦复如是,义一名异。
  此显有为缘生、无我、无身、无自性,皆是共法,和合而有,别有异说。

  如比丘修悲,遍解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悲心普广,无异,无量,无怨无恚,遍解一切世间行,尔时以众生为境界。比丘住禅时,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以身为境界,不应如是说。
  佛说: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无有我。
  和合缘生,故有假我假身,是故不应说有实我,我身津液遍满等。
  显示本修者,

  如比丘,应思惟苦行,灭觉观,内净信心,独无觉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便定生喜乐,身遍满。
  觉观亦行苦,故须灭,专心无觉观,而生内净信(前明之八法)。信生则定便生,成就喜乐,是二禅之正
  行也。此下禅报之相,

  得定生喜乐已,除身炙、心炙、乃至身不除、中不除,得身不炙、不暖、不热、不燃、不燋、得乐,则无烦恼金刚。不求利、勤力、乐行,齐是谓定生喜乐遍满身。
  如前初禅中解不赘。
  今第三禅。初略显五相: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

  云何离?喜灭、没、除、尽,是谓离。
  初离盖欲,次离觉观,此则离喜。喜者,与定共生欢喜之触受,亦云共味定,即是味着津液寻身等相,若不除之,障定增长,坚固身执,不能发慧,如翅着胶,不能腾飞远见。

  云何舍行?谓共舍定,得、正得,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舍行。
  共舍定者,缘心垢之行,缘觉观之行,此缘喜味之行,此之诸行,应舍尽舍,名共舍定。于前法止息不进,故云舍,放下放下;得等乃至微行者,初中后时之得相也。
  云何念正智?念正智成就,是名念正智。
  此中正智及十正法,亦曰无学十智,八正加解脱智及正智也,及余随正法,未生令生,生已和合我身令住,不失不忘,令我究竟成就。

  云何身受乐?乐谓忍乐,意触乐受,是名乐。此乐身受、正受、微受、缘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名身受乐。
乐者,触境忍可爱乐和合之受相;
身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对境并生,此言身者,乃意触法之境,非前五受;正受者,对境现缘生受,微者,微行之种子生受;
缘者,外缘色等所生之受。

  云何如诸圣人解?圣人谓佛及声闻,知自地善法,现世乐行,入定出定已,显示、教化、流布、开解、演说、分别、显现,是名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
  圣人者,得无漏之人,佛及有学无学须陀洹等;
自他善法者,何果何向于自地位自修自得之法,及现世乐行,现法乐住,入定出定,中间修为,悉了知已,即以自修自得,教化利他;
显示者,开示悟入,舍念乐行之道,神通与记心说法三示导并用;
教化者,利根信具,为作说法,教授教诫,根钝下愚,晓以因缘之事,神变示导,摄化凡愚;流布者,教流阻断,令其相续恒转,未广遍者,传布光扬令周;开解者,三支立量,因缘喻显,不知令知,倒者令正;
演说者,广大甚深之义,以四无碍辩,具义具味,分析入微,初中后善;
分别者,于诸法自共,无自性,无我,甚深缘起,决择料简,开解胜分别慧;
显现者,隐微秘密之事义,难说难知,方便显明殊胜智见。
以此七法,次第随应开示,此中,舍、念、乐、
行,别则随应,故称圣人解。

  云何成就三禅行?三禅有五支:共味舍、念、正智、无喜乐、一心。
  标名也。
  云何共味舍?如比丘,灭觉观,内净信,心触,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
   此显欲得三禅,必须二禅成就之导引力,及所依境行之经历。以下分三次说。
  如比丘,观喜粗,我喜粗,心踊跃,共味舍,胜寂静。
如比丘观喜粗,喜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喜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已,共味舍生、正生,起、正起,具足成就,是名共味舍。
  此第一,以粗劣胜静对观,舍共味定法.共味定者,与定共生之憎爱金刚也。喜触乐受,踊跃欢心,即是我执之粗动相,舍之为胜,舍此则深细之寂静智受生。若如是知行久之,则喜共味寂静,寂静已,舍心生起,乃至具足成就,是名喜共味舍。
  如比丘,若行乃至触,灭觉观,内净信,心触,无觉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如比丘,行乃至触,亲近正亲近,多修学。
如比丘,行乃至触,亲近正亲近,多修学已,心向寂静,心向寂静已,尊上寂静,尊上寂静已,倾向寂静,倾向寂静已,喜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喜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已,共味舍生、正生,起、正起,具足成就,是名共味舍。
  此第二,依修前行,心向寂静之自然趋势,次第转舍此共味法,如热思凉,动久思静,欲得已得,故心易向,顺此易向,成就舍行,名共味舍。
  复次比丘,离喜乐,修无喜共味定,如行人,舍、胜舍,心调正观,调心无作,非受,是名共味舍。
  此第三,依调心得舍也。由粗劣、静细比观,动静转向,乃至修行,心得调寂,无作非受,此共味舍。
  云何念?行人念、忆念,是名念。
  此第二支,念者,正念当前;忆念者,思往昔过去,皆名念也。
  云何正智?如行人智见,解射方便,是名正智。
  此第三支,智见者,如本论云:应思惟无我法,离喜舍行,念正智生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
  成就第三禅行。解射方便者,如八解脱等,定力集中之方便等( 入、住、出、住方便更要) ,是名此中之正智也。

  云何无喜乐?如行人,心不忍受苦乐意触,不苦不乐受,是名无喜乐。
  正示此中入定之道,喜共味如前已舍,唯有意触乐受,此时意触苦乐并舍,不受,不苦不乐中庸受,放下苦乐,止心正受,或专念此中正智善观。
瑜珈卷廿云:
依于正方便,根本定摄,内心奢摩他,证得远离爱乐,又证得法毗钵舍那,如是观察,炽然明净。
  云何一心?如行人,心住、正住,是名一心。
  如教修行者,依五支教住心,名为心住;正住者,不退不减,平等而住,炽然明净。
  如是五支,是名三禅。何谓三?如四禅次,顺不逆,以次入定行,三与二,无有中间,是名三。
  此标名识数,易解。
  云何禅?谓舍心垢,正舍、缘舍,是名禅。乃至复次,离喜乐,修无喜共味定,如行人,受、想、思、触、思惟,乃至及余随色,是名禅。
  此明七义名禅。初舍心垢,二断烦恼,三现世乐行,四明了炽盛清净,五定住甚深,智慧专注,六离喜乐,修无喜共味定,如行人受、想、思、触、思惟,乃至及余随色,诸心心数法与随色法等,是名禅。乃至第七义云。
  复次,随法非禅,是随禅法,若心住、正住,是名禅。

  如是随法学问修行者,无得无证,是随禅法之知行者,未得心故,不得名禅,要得心住、正住,是称为禅。以下得禅后,护持之方便者,得是定,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成就三禅行。同前说。
  如比丘,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云何乃能摄修,初入得便,久后不退无减?此以观境喻相摄持,
  如优钵罗池、波头摩池、拘勿头池、分陀利池,华从泥涌出,未能出水,此华若根若头,水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水定也,华定心也,华不出水,心不离定,若根若头,全部在水,别无缘扰,寂然妙止,相应轻安之相。
  如是比丘,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此喻与法合,应细观。此下分别津液遍满四相,皆以无喜乐为主点。
  云何津?云何液?云何遍?云何满?
如比丘住禅时,无喜乐,初生、正生,起、正起,触证,如比
丘住禅时,身无喜乐,尔时名津。乃至住禅时,无喜乐,能到彼岸,齐是名无喜乐,尔时名身满。
  此四相摄之二,初津与后满,中略,义如前相,喻者,
  如农夫,初以水溉田,地始津润,尔时名津。津已,水渐开微行,未能增广,尔时名液。液已,水遂增广,未到彼岸,尔时名遍。遍已,水广到彼岸,地一切高下尽满,满时,水还瀼水,如农夫放水处,齐是名满。
  此四相全显如前,以下喻法合。
  比丘亦如是,住禅的,身无喜乐,生、正生,起、正起,触证,身无喜乐,尔时名津。乃至住禅时,无喜乐,能到彼岸,齐是名无喜乐,尔时名身满。
  法与喻合易知,以下释义一名异。

  复次津液遍满,如是诸句,义一名异。如佛说:此苦圣谛法,未曾闻,自思惟,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解。诸比丘,此不应如是说,谓智异、眼异、觉异、明导、通异、慧异、解异。如此诸句,义一名异。津液遍满,亦复如是,义一名异。

  智者,八忍八智,乃至十智;眼者,正见正观;
觉者,正知正了无疑;明者,三世智明;
通者,神通智通无碍;慧者,觉明-慧行,毗钵舍那;
解者,如诸圣人解。此举佛赞苦圣谛法门,虽未得正闻听受,但能于苦圣谛理,自意思惟其义,亦能生智乃至生解。借此文相,以显义一名异,观解勿得强分,亦复密意说明此中相应之教,以无喜乐发生智解为上,不依身修。

此下重破以身为境界者云:
  如比丘,修喜心,遍解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喜心普广,无异、无量、无怨、无恚,遍解一切世间行,尔时以众生为境界。
比丘住禅时,身无喜乐,津液遍满,以身为境界,不应如是说。
  问云:当如何正修耶?答云:
  如比丘,应思惟无我法,离喜舍行。
  念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无有我
  和合因缘,故有假我,假我身上,所起行思喜乐,自是虚幻不实,自作扰动,故应离去,离则寂止。问此时有念无念、有受无受?答云有。
  念正智,身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便无喜乐满身。
  念正智者,无我智,了缘起义,及解射方便;身乐者,住中受,舍喜乐行,不苦不乐受;如诸圣人解者,
  知自地善法,现世乐行,入定出定已,显示、教化、流布、开解、演说、分别、显现,是名如诸圣人解,自他二利之大行。如是舍喜乐行,念在正智,中庸乐受,行圣人解,是名成就三禅行。此下禅报云何?

  得无喜乐已,除身炙、心炙,乃至身不除、心不除。如比丘,除身炙、心炙,乃至身不除、心不除已,得身不炙,乃至不燋,得心不炙,乃至不燋,得乐,则无烦恼金刚,不求利、勤力、乐行,齐是名无喜乐遍满身。
  此如上释。

  今第四禅,先明总相,次解四支,引经明总。一断苦乐,二先灭忧喜,三不苦不乐舍。
  云何断苦乐?如比丘断苦乐,是名断。
  身不悦名苦,即此悦名乐。苦者,损恼义;乐者,摄益义;今修第四禅比丘,初支应修不苦不乐舍,此苦乐者,是应断故。断次云何?论云:
  云何先灭忧喜?如比丘忧喜已灭,寂静、正寂静,是名先灭忧喜。
  心不悦名忧,意识损恼受,心悦名为喜,下三粗动故。
  先灭忧喜者,此忧喜在前三禅地中已灭,寂静、正寂静故。

  次当云何修?论云:
  云何不苦不乐舍?
  俱舍颂云:中舍二无别。中谓中受,亦名舍根;
二者,通身心二受,此受在身心同,无分别故,然在心,
  苦乐多生分别,在身不然,随境力故,此略释也。广明如下:
  如佛告舍利弗,如圣人离欲恶不善法,成就喜行,尔时无有五法:
谓共欲染相续喜乐,共欲染相续忧苦,共不善喜乐,共不善忧苦,共善忧苦,
舍利弗,如圣人离欲恶不善法,成就喜行,如是五法尽无。
  一者,共欲染相续喜乐无,谓世间五欲爱染,已得、今得、当得,过去变灭,忆念生喜,相续喜乐之心不有。
  二者,共欲染相续忧苦无,谓世间五欲爱染,已未得,当未得,已得变灭,忆念生忧苦之心不有。
  三者,共不善喜乐无,谓处不善众中,作不善业,得意踊跃相续喜乐之心不有。
  四者,共不善忧苦无,谓处不善众中,作不善业,不得意,失意,丧失忧苦相续之心不有。
  五者,共善忧苦无,谓共善人众中,共善共业,欢喜问道,以善行为忧苦心不有。
  如圣人者,从初禅人,乃至得第二三禅人,成就喜行已,如是五法尽无。何以故?

  如圣人离欲恶不善法,得成就喜行,共欲染相续喜乐,乃至共善忧苦,尔时已灭。
  若得禅行喜乐已,世永不能匹夺,故说尔时己死,如四天段食与三十三天段食比,如猴与人比,人与天人比,如是喻应知。非但如是,及余共善忧乐亦灭,是谓入第四禅。

  于寂灭解脱胜法希求,何时当入,如诸圣人所成就行?缘此生忧,是名共善忧。色无我知,无常变异,离欲灭,如实观过去,如此色无常,苦变,如实生喜亦灭。本论入品云:云何法入?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若法入无为,智缘尽,是名法入。智缘尽者,则共善忧乐亦灭,是谓入第四禅也。以上总明第四禅,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竟。此下解四支.

  云何第四禅?
第四禅有四支:不苦不乐舍,念,净,一心。
   此标四支名,以下如次解释。初不苦不乐舍者,
  云何不苦不乐舍?如比丘,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
  此显依上起下,次第源流,无依因,法力不生故,故须成就三禅行。
  如比丘,观无喜乐粗,心犹有作,若不苦不乐舍,胜寂静。观无喜乐粗,无喜乐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已,不苦不乐舍,生、正生,起、正起,具足成就,是名不苦不乐舍。
  此依决择生心,如前文解。
  如比丘,若行乃至触,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如比丘,行乃至触,亲近多修学已,向寂静,向寂静已,尊上寂静,尊上寂静已,倾向寂静,倾向寂静已,无喜乐寂静,无喜乐寂静、灭、没、除、尽已,不苦不乐舍,生、正生,起、正起,具足成就,是名不苦不乐舍。
  此依反映之理,如前文解。
  复次比丘,离无喜乐,修不苦不乐舍定,如行人身心不忍受苦乐眼触不苦不乐受,乃至意触不苦不乐受,是名不苦不乐舍。
  此依修后证得之理,如前文解。此上不苦不乐竟。此下第二支:

  云何念?如行人念、忆念,是名念,如此第四禅修行者,念此前前后后应念,忆念清净之道,不忘不失。
  云何净?如行人,念离欲染清净,离恶不善法清净,离觉清净,离观清净,离喜清净,离乐清净,离苦清净,离忧清净,及离余烦恼法清净,是名净。

  如是四禅八离及九,回反向内,审观忆识,是净非净,依次说明。
初、二,如比丘,离欲恶不善法,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此中应观,初二所作离染去恶,是否内外真净?离法是否方便无过?若有瑕疵,终不可掩,应断未净,断不遍知,是故应观离道,及净未净。
三、四,灭觉观,内净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觉观者,行阴所摄,粗法易知,微微者,难知难断,谁之觉观耶?我实主宰,此之不明,内净不净,不得遍知,是故应灭,
五、六,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此中喜障止,乐障观;喜乐不明,我执潜藏,止观不寂,有风动摇,智不明净,不善解射,不得如圣人解,利他无智方便,是故应去障止观者。
七、八,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成就四禅行。苦者微微恐怖,乐者小小希望,难得平静自然,此因何故我味伏藏故,无明习气故,应在此怖苦与爱乐上着眼,则不动,应在无我无自性上用功夫,则不动,应在大动常动境上磨练经过,则不动。

 复次,离者分二,能离所离。能离者法,是否方便善巧?有上无上?有过无过?此言法上,细审细观,因果、境事、道理对不对?所离者,不净也,真离未离?有患无患?真净未净?是动不动?委细再再,内反回观,禅道乐迅进行,究竟不动。  复次,第九离者,除此四禅八离所应离外,其他所余烦恼法,一切应离,及其离法是净非净?亦如上观,如是等九,是名净。

  云何一心?如行人,若心住、正住,是名一心。
  如是行人,不苦不乐舍心,正住离法、净法,专心静虑,是名一心。

  此四支,是名第四禅。
  即此不苦不乐舍、念、净、一心四支,是第四禅也。以下释名义,
  何谓四禅?次顺不逆,以次入定行,四与三,无有中间,是名四。
  如前解。

  何谓禅?舍心垢,正舍、缘舍,是名禅。乃至复次,离无喜乐,修不苦不乐舍走,如行人受、想、思、触、思惟,乃至及余随色,是名禅。复次,随法非禅,是随禅法。若心住、正住,是名禅。
  此显七种通义,如前释。

  得如是定,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成就四禅行。
  得此定已,护持之法,亦如上释。此下设喻。
  如比丘,修清净深心,身遍解行,无不遍处,如男子女人,着白净衣,上下具足,从头至足,从足至头,无不遍处。比丘亦尔,修清净心,身遍解行无不遍处。
  此中分二:一身喻相,二心喻相。
身喻者,显身触及光明相也;
心喻者,表定心不动也;
今先明身相,如有比丘清净修行中,由止观力发触,出生似染乐相,能令身心遍解触行,无不遍处;白净衣者,显净极光明显现;从头至足者,光明遍满之相。
二心喻相者,比丘入第四禅,心不高不下,不憎不爱,定住不动。
  此总明第四禅心相,正平不动。喻云:
犹如静室,泥治内外,户牖具闭,无有风尘。
  根律仪成就,离生成就,自处整洁,防护严密有方,故无风尘之扰。风者内心自动,尘者外境变现,内外缘息,心境不扰。于其室内,然以油灯。于此密室之中,燃内净信灯,照见无我。
  若人非人,若风若鸟,无有触者。
  离喜舍行,成四无量,怨亲平等,人不为障,魔不能扰。风者,心风八法;鸟者,突然而来,不测事变;
  如是障等,以治室严密具智之故,悉不为碍。室中信灯炽然,光照遍满,念智俱生,发生圣人解行,能成二利,亦无障阻。然焰不高不下,不倾不曲,定住不动。
  此第四禅离净之相。
燃焰者,表定力及光照也,定力刹那前后等引等持,不常不断,喻如灯焰,由焰发光,照破暗冥,事物明现,正等智生,止观相应;
不高不下者,正住,应住,解射方便;不倾不曲者,身柱端正,心亦质直,不倾二边,不随邪曲;
定住不动者,如燃焰不动也。
  比丘入第四禅,亦复如是,心不高不下,乃至定住不动。
  此法与喻合。

  云何高心?共掉相应心,是名高心;
云何下心?共懈怠相应心,是名下心;
复次,共七慢相应心,是名高心;
共我相应心,是名下心;
云何爱心?共染相应心,是名爱心,
云何憎心?共嗔恚相应心,是
名憎心。此四禅中,心不共掉、不掉相应,乃至不共嗔恚相应,是名不高不下,不憎不爱。
云何住?若心住、正住、独处定,是名住。云何不动处?不动谓第四禅。
  论自分别高、下、憎、爱、定、住、不动等义,如文易知。复次,举圣言以明动不动相:
  如佛语优陀夷: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我说是动,此有何动?
谓觉观不灭。若比丘,灭觉观,内净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我说是动,此有何动?
谓喜未灭。若比丘,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我说是动,此有何动?谓舍乐未灭。若比丘,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心净,成就四禅行,我说是不动。
  此明四禅,前三有动,第四不动。初禅觉观不灭动,二禅喜未灭有动,三禅舍乐未灭动,第四禅苦、乐、
  忧、喜、舍五受俱无,心念离、净,故不动。此之义理,如前广说。

  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入初禅,从初禅起,入二禅,从二禅起,入三禅,从三禅起,入四禅,是谓到不动处。
  此显禅法,必以次第完全,乃得生起。缺钉脱齿,安布不周,法-轮不转,亦无引带互起之力,不是一套活法。前已广说,今复重示,智者善知。

  此下显四禅果报,四种自在。今此第一,随行自在:
  比丘如是修学四禅,欲证通法,随心所欲,即能得证,自在无碍。
  若谁比丘,依此四禅根本方法学修,欲得六通万法,随欲自在通行无滞。
  复举喻显法云:
  如四衢平处,有善调驾四,有善御者,随意自在。
  四衢者,喻四念处、正勤、如意足、四无量、圣种、通行、四修定等定道必游之路。平处者,如无觉无观、三空观门等,空行航线,此在初禅入先,及初禅行中,应善修者,前未具说,今略显意。
有善调驾四者,无我四句,我所非我有,我非我所有,我我所皆无有我,具此四无我力,则能任重致远,无劳无息,难行能行;
有善调御者,显善识无我,解了缘生,有智慧行人。
如经言:
比丘如是思惟,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假名为人,眼耳鼻舌身意非人,离眼耳鼻舌身意亦非人,如舍有梁椽墙壁,假名为舍,梁橡墙壁非舍,离梁椽墙壁亦非舍(文略)。如是法正生,正成就,正出,假名为舍,假名为人。以如是方便,知此法(我法)无常、有为、缘生、尽法、变法、离法、灭法,若能善知善用此法,称善调御者。

一切四禅,及余善地,游行自在,此初自在。第二自在着,定静自在,亦云内净信自在,论云:
  如是比丘,亲近四禅多修学已,欲证通法,随心即得,自在无碍。

  此劝修之词如上解,此下以喻显法云:
  如盛水瓶,坚牢不漏,盛以净水,平满为饮,随人取用,如意自在。
  盛水瓶者,谓具德行人;坚牢者,有觉有观,法相法义,决择无过,闻思皆备;
不漏者,去心垢法,离欲恶不善法;盛以净水者,得初禅已,随修内净信,离觉观,得空智深定,无我无离纯一之定水平满;平满者,不欠不缺,如量成就,堪自慧心使用,乃至神通如意。
第三自在者:如是比丘,亲近四禅多修学已,欲证通法,随心所欲,自在无碍。
  此亦劝勉如上,喻显者,论云:
  如陂泉遮水,平满为饮,随人决用,如意自在。
  陂泉者,山顶高泉,有眼通海,水自涌出,平满如量,有增不减;
喻者具念智,解射方便,如圣人解,非如瓶水;但供自用,此则自利益他,随人饮用决放,无不如意,慧用自在。
  如是比丘,亲近四禅多修学已,欲证通法,随心所欲,即能得证,自在无碍。

  劝修之言也。
  若比丘,欲以神足动地,能以一为多,以多为一,乃至梵天,身得自在,随所欲入。若欲受天耳清净过人,能闻二声,人非人声,随所能入。欲知他众生,能知有欲心,如实知有欲心,无欲心,如实知无欲心,随所能入。若欲忆念无量宿命,能忆一生,乃至成就此行,随所能入。若欲受天眼清净过人,能见众生生死,乃至如所造业,随所能入。若欲尽有漏,成无漏,得心解脱,慧解脱,现世自知证成就行,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随所能入。
  此显四禅完全成就,通明自在,作业自在。

  复次,大毗婆裟卷八十云:若能断结,五蕴俱生,能为所依,起多功德,能具摄受,四支五支,能发六通,具四通行,三种变现,三明,三根,三道,三地,四沙门果,九遍知道,见修二道,法类二智,及忍智者,名为静虑。

  如是四禅,亲近多修学,得知是果报。
  此中详示四禅修相次第,是总摄禅定一切根本之因缘也。必须如次精修实践,一切定道禅法能入。若不亲近修学,则定道难入,不具因缘故。智者善知之。

  释迦如来教下弟子比丘能海学记(在五台山吉祥律院1960年己亥腊月21日)
  跋地罗帝偈
  慎莫念过去 亦勿愿未来 过去事已灭 未来复未至
  现在所有法 彼亦当为思 念无有坚强 慧者觉如是
  若学圣人行 孰知愁于死 我要不会彼 大苦灾患终
  如是行精勤 昼夜无懈怠 是故常当说 跋地罗帝偈

  附讲:恃相卅八法(舍利弗论,烦恼品)
  恃我慢憍胜 无明颠倒始 烦恼诸行生 内慧行自照
  初叚有十法 恃生恃种性 恃色恃财富 恃贵恃尊胜
  恃豪族无病 恃年壮命壮 皆属生身执 不可依作依
  次叚十二法 恃工巧多闻 辩才得利养 得恭敬尊重
  恃备足师范 恃徒众党侣 恃长宿恃力 皆从我所生
  后叚十六法 恃神足禅定 恃无求知足 独处阿练若
  恃乞食粪扫 离荒食一受 恃冢间露处 树下常端坐

  随坐但三衣(增)
  如是十六法 皆三学杜多 佛赞胜功德 不恃则为妙
  内慧行之基
护持正法,直至成佛!!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十四
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
非问分禅品第九

因缘具足。则能得定。因缘不具。不能得定修定有如此因缘。谓比丘爱护解脱戒。
成就威仪行。已行处。爱护微戒惧如金刚。受持于戒。断邪命。行正命。善知识。善亲厚。善众。摄诸根门。饮食知足。勤行精进。初不睡眠。离障碍法。如此比丘。知断五盖心垢损智慧法。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乃至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净。成就第四禅行。云何爱护解脱戒。若随顺戒。不行放逸。以戒为门为足为因。能生善法。具足成就。以此戒故。名为持戒。以此顺不放逸名持戒。护持威仪行。是谓爱护解脱戒。
云何成就威仪行。
一切身不善行。一切口不善行。
一切意不善行。是名非威仪行。
身一切善行。口一切善行。意一切善行。是名成就威仪行。

复次恭敬和尚及和尚同学。恭敬阿阇梨及阿阇梨同学。恭敬上下坐。是名威仪行。云何已行处。有六非已行处。若淫女处。寡妇处。大童女处。不能男处。比丘尼处。沽酒处。是名六非已行处。
又如佛说比丘莫至他国非已行处。若至他国非已行处。魔得其便。比丘何谓他国非已行处。谓五欲也。是名至五欲非已行处。云何已行处。若彼非威仪行。此非已行处。舍离正舍离缘舍离。不亲近。正不亲近。缘不亲近。是名已行处。

又如佛说。行于自国已行处。若比丘自国已行处。魔不得便。比丘何谓自国已行处。谓四念处也。是自国已行处。若以此威仪行。起正起受正受。是谓威仪已行成就。
云何爱护微戒惧如金刚。若微细戒。若念作起意作欲和合作。若于彼多起恐畏相令我莫犯。是谓惧微戒如金刚。
何谓受持于戒。若比丘不离一切戒。常持一切戒。常住一切戒。亲近于戒。持戒不瑕。不秽不垢。不懈不缺。受持一切戒。是谓受持于戒。
云何舍邪命行正命。云何邪命。若沙门婆罗门。邪命自活。谓谀谄诈称。占相吉凶。为他使命现相激动以利求利。以此非法。得衣钵医药卧具所须受用食啖。以此系染贪著陵篾他人。堪忍非法。不见过患。不知出世。若比丘离如是等邪命。如法得衣钵医药卧具所须受用食啖。不以此系染贪著不陵篾他人。不堪忍非法深见过患。知出世。是谓断邪命行正命。
云何善知识。谓沙门婆罗门。持戒贤善。断贡高放逸。忍辱成就。自调自灭。自入涅槃。欲离欲欲尽。乃至欲离痴痴尽。应染处不染。乃至应痴处不痴。应止处不止。应受处不受。身口意业清净。正命清净。行信惭愧。多闻精进。念慧修行。八道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衣食知足。是谓善知。何谓识。若识善识知共行慈重行慈究竟行慈常敬不离。是名善知识。云何善亲厚。凡夫持戒人。是凡夫持戒人善亲厚。
坚信人。是坚信人善亲厚。坚法人是坚法人善亲厚。乃至阿罗汉。是阿罗汉善亲厚。如是等自共亲厚。是名亲厚。若善知识若善亲厚随顺不离相亲近。是谓善知识善亲厚。
云何善众。若依持戒人学持戒。心向彼。尊上彼。倾向彼。解彼。若依定人学定。乃至彼解脱知见人。学解脱知见。心向彼。尊上彼。倾向彼。解彼。是谓善众。
云何摄诸根门。
若比丘。眼见色不取色相。能起眼根者。摄令不放逸。断恶不善法及悕望世。爱顺持戒。守护眼根得眼根戒。乃至意识法不取法相。能起意根者。摄令不放逸。断恶不善法及悕望世。爱顺持戒守护意根。如此六触入。护微念解射念善成就行。见欲过患常自护意。是谓摄诸根门。
云何饮食知足。知量而食。不掉。不生贡高。不为养身。不为严饰身。唯欲安身。不起嗔恚。欲修梵行。断故受。不生新受。为活命故。舍憎爱金刚。常处中行。不求利。勤力乐行。如人患疮以药涂之为欲令愈。比丘亦尔。知量而食。不起掉。不生贡高。乃至不求利勤力乐行。
云何掉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作身口意掉。是名掉食。
云何贡高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增长放逸。是名贡高食。
云何养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已。当益于身。是名养身食。
云何严饰身食。若作是念。我食此食。当端正姝好妙相成就。是名严饰身食。若比丘不作是念。我食此食。当作身口意掉。当作贡高。当养身。当严饰身。是谓不掉食不贡高不养身不严身食。

云何但欲令身住。应作是念。我食此食。但欲令身住。不终不没。是名但欲令身住。
云何不起嗔恚。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若比丘。知足而食。善思量食。则嗔恚灭。不生不起。是名不起嗔恚。
云何欲修梵行。梵行谓八圣道也。应作是念。我食此食已。能修梵行。令梵行久住。为尽苦际。是名欲修梵行。
云何断故受不生新受。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故受。何谓新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是名新受。若比丘。知足而食。善思量食。是名断故受不生新受。
云何为活命故食。应作是念。我食此食。为住命根护持戒行故。是名为活命故食。
云何舍憎爱金刚。若饥缘饥故。生爱烦恼金刚。忆念我憎如是饮食。若食过量缘过量故。生憎烦恼金刚。我不忆念如是过度饮食。若比丘。知足善思量食。舍离憎爱烦恼金刚。是名舍离憎爱金刚。

云何不求利。若不以粗食为足。多食嗜味贪味勤求悕望饮食。是名求利。若比丘。以粗食为足。量食嗜味不贪味不勤求不悕望饮食。是名不求利。
云何勤力。若作是念。我食此食。欲身勤进自勉。是谓勤力。
云何乐行。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是名不乐。若比丘知足。善思量食。无有不乐。是名乐行。
云何勤精进不睡眠。若比丘。于昼或结加趺坐思惟。或经行心离障碍法。初夜若经行。若思惟心离障碍法。中夜右胁著床累脚而眠。思惟起觉想。后夜若思惟经行心离障碍法。是名勤精进不睡眠。
云何离障碍法。障碍法谓五盖也。如佛说五盖。是心烦恼损智慧法。又如佛次说。若在家出家人。有五盖覆心。若自知义。若知他义。若知自他义。若过人法。若离欲知见增进。若知若见。无有是处。五盖遮碍善法。缠缚污染。生起结使。故名障碍。若修行清净去障碍法清白明了。是名离障碍法。
云何断五盖。离灭没除。是谓断五盖。何谓心垢。五盖是心烦恼垢腻不明。是名心垢。
云何损智慧法。五盖覆心。慧力羸劣。是名损智慧法。
云何离欲恶不善法。欲谓五欲。复次尘非欲圣法中谓是求那。若忆想染著此是欲。如佛说。
种种色非欲  众生想欲染
世间色常住  健者离欲染

若此五欲中。贪重贪堪忍系著。是名欲。云何恶不善法。身口意恶行。是名恶不善法。复次十不善业道。是名恶不善法。
复次不善根相应法。不善根所起无缘非受法。是名恶不善法。
复次贪欲嗔恚愚痴忿怒怨嫌妄语嫉妒悭惜谀谄欺伪匿恶无惭无愧贡高诤讼及我慢等。是名恶不善法。
复次邪见邪觉邪语邪业邪命邪进邪念邪定邪解脱邪智及余随邪法。是名恶不善法。如是欲恶不善法。若远离不近不杂纯净别处。是名离欲恶不善法。
云何有觉有观。若行觉观。是谓有觉有观。
云何离生喜乐。若离欲恶不善法生喜乐。是名离生喜乐。
云何成就初禅行。初禅有五支。觉观喜乐一心。云何觉。重觉究竟觉诸所忆念法明来至思惟心。是名觉。
云何观。心行顺行微行津液微观心微转。是名观。
云何喜。欢喜踊跃。是名喜。云何乐。心忍受乐意触乐受。是名乐。

云何一心。心住正住是名一心。此五支。是名初禅。何谓初。
若此四禅。以次顺不逆。以次入定门。此是始。此是初。此是一。是名初。
何谓禅。谓舍心垢正舍缘舍。是谓名禅。
复次烦恼未断能断。是名禅。复次烦恼断已得现世乐行。是名禅。

复次如是善法成就。入禅明了。炽盛清净。是名禅。
复次如是定住甚深妙义专著智慧。是名禅。
复次行人。行觉观意喜心定如行人若受想思惟觉观见慧解脱无痴顺信悦喜心进心除信欲不放逸念心舍意界意识界。及余随色。是名禅。

复次随法非禅是随禅法。若心住正住。此名禅。得是定已。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成就初禅行。
若比丘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
如善洗浴师善洗浴师弟子。以细澡豆。盛著器中。以水洒已。调适作揣。此揣津液遍满。不干不湿。内外和润。如是比丘。此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云何津。
云何液。云何遍。云何满。如比丘住禅时。离生喜乐。初生正生起正起触证。身离生喜乐尔时名津住禅时。离生喜乐。渐开微行。未能增广。身离生喜乐。
尔时名液住禅时。离生喜乐。能增广未至彼岸。身离生喜乐。
尔时名遍住禅时。离生喜乐。能到彼岸。齐是谓身离生喜乐。
尔时名满。如农夫初以水溉田地。
始津润名津。润已水渐开微行未能增广名液。液已水渐增广未到彼岸名遍。遍已水到彼岸。一切高下尽满。满时水还攘水口名满。
比丘亦如是。住禅时离生喜乐。
初生正生起正起触证。身离生喜乐。
尔时名津。离生喜乐。渐开微行未能增广身离生喜乐。
尔时名液。离生喜乐。能增广未到彼岸。身离生喜乐。尔时名遍。
离生喜乐。能至彼岸。齐是谓离生喜乐。尔时名身满。
复次津液遍满。如是诸句。义一名异。如佛说。何谓觉。若觉重觉。究竟觉。诸所忆念法明来至思惟心语。是名觉诸比丘。此义不应如是说。
觉异重觉异。究竟觉异。诸所忆念异法明来至异思惟心语异。如觉诸句义一名异。津液遍满亦如是。义一名异。如比丘修慈心。遍解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慈心普广。无异无量。无怨无恚。遍解一切世间行。
尔时以众生为境界。如是比丘身离生喜乐。津液遍满。时以身为境界。不应如是说。如比丘应思惟无常行。离欲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便离生喜乐。遍满身得离生喜乐已。除身炙心炙。身暖心暖。身热心热。身然心然。身燋心燋。身恶心恶。身不乐心不乐。身不调心不调。身不轻心不轻。身不暖心不暖。身不除心不除。如比丘除身炙心炙。乃至身不除心不除已。得身不炙不暖不热不然不燋。得乐则无烦恼金刚。不求利勤力乐行。齐是谓离生喜乐遍满身。
云何灭觉观。若觉观寂静正寂静灭没除。是名灭觉观。云何内净信。内有信正胜信生。具足成就。是名内净信。云何一心。心独住正住正独处入定。是名一心。云何无觉无观。若除觉观已。定心喜乐。具足成就。是名无觉无观。云何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云何二禅。二禅有四支。内信喜乐一心。云何内净信。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如比丘思惟觉观粗我觉观粗内净信寂静胜。比丘思惟觉观粗已觉观寂静正寂静舍灭没除尽觉观寂静正寂静舍灭没除尽已内净信具足成就。是名内净信。如比丘若以行若受教若法相若方便若专心若思惟若触。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如比丘行若受教。乃至亲近多修学已。心向寂静尊上寂静。倾向寂静心向寂静。尊上寂静倾向寂静已。觉观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觉观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已。内净信生。具足成就。是名内净信。复次比丘思惟觉观是粗法灭粗法心清净清净人心。是名内净行。复次比丘思惟觉观是粗法离粗法心清白清白心。是名内净信。复次比丘思惟觉观是粗法除粗法心明了明了。是名内净信。复次比丘思惟觉观是粗法无觉无观地寂静胜妙。是名内净信。复次比丘。思惟有觉观其心不软不调不清净不清白不明了。无觉观其心软调清净清白明了。其心软乃至明了。是名内净信。复次比丘。思惟无觉无观心喜心定如行人若信入信究竟入信胜信淳信心信。是名内净信。何谓喜。如行人欢喜踊跃。是名喜。何谓乐。如行人心忍受乐乐意触乐受。是名乐。何谓一心。如行人心信正信。是名一心。如是四支名二禅。何谓二。如四禅次顺不逆以次入定行二与初无有中间。是谓二。何谓禅。禅谓舍心垢正舍缘舍。是名禅。乃至复次无觉观行意喜心定如行人若受想思触思惟乃至及余所随色。是名禅。复次随法非禅是随禅法。若心住正住。是名禅。得是定已。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成就二禅行。若比丘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此身尽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大陂湖。以山围绕。水从底涌出。不从东方南西北方来。自从底涌出。此陂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是比丘。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云何津。云何液。云何遍。云何满。如比丘住禅时身定生喜乐生正生起正起重证身定生喜乐。尔时名津住禅时。定生喜乐。渐开微行。未能增广。身定生喜乐。尔时名液住禅时。身定生喜乐。能增广未到彼岸。定生喜乐。尔时名遍住禅时。定生喜乐。能至彼岸。齐是谓定生喜乐。尔时名身满。如农夫初以水溉田。始津润尔时名津。津润已水渐开微行。未能增广尔时名液。液已水遂增广。未到彼岸。尔时名遍。遍已水到彼岸。地一切高下尽满。满时水还攘水口。尔时名满。比丘亦如是。住禅时身定生喜乐生正生起正起触禅定生喜乐。尔时名津。乃至住禅时。定生喜乐能至彼岸。齐是谓定生喜乐。尔时名身满。复次津液遍满。如是诸句义一名异。如佛说。云何触。缘眼缘色生眼识。三法和合触。眼非触色非触。若此法共和合聚集。是谓触。诸比丘。此义不应如是说。共异和合异集异聚异。如此诸句。义一名异。津液遍满。亦复如是。义一名异。如比丘。修悲遍解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悲心普广。无异无量。无怨无恚。遍解一切世间行。尔时以众生为境界。比丘住禅时。身定生喜乐。津液遍满。以身为境界。不应如是说。如比丘应思惟苦行灭觉观内净信心。独无觉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便定生喜乐。身遍满得定生喜乐已。除身炙心炙。乃至身不除心不除。得身不炙不暖不热不然不燋得乐则无烦恼金刚。不求利勤力乐行。齐是谓定生喜乐遍满身。
云何离。喜灭没除尽。是谓离。云何舍行。谓共舍定得正得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舍行。云何念正智。念正智成就。是名念正智。云何身受乐。乐谓忍乐意触乐受。是名乐。此乐身受正受微受缘受以何身受意身受。是名身受乐。云何如诸圣人解。圣人谓佛及声闻。知自地善法现世乐行。入定出定已。显示教化流布开解演说分别显现。是名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云何成就三禅行。三禅有五支。共味舍念正智无喜乐一心。云何共味舍。如比丘。灭觉观内净信心触。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如比丘。观喜粗我喜粗心踊跃共味舍胜寂静。如比丘观喜粗喜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喜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已。共味舍生正生起正起。具足成就。是名共味舍。如比丘。若行乃至触灭觉观内净信心触无觉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如比丘。行乃至触亲近正亲近多修学。如比丘行乃至触亲近正亲近多修学已。心向寂静心向寂静已。尊上寂静尊上寂静已。倾向寂静。倾向寂静已。喜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喜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已。共味舍生正生起正起具足成就。是名共味舍。复次比丘离喜乐修无喜共味定。如行人舍胜舍心调正亲调心无作非受。是名共味舍。云何念。行人念忆念。是名念。云何正智。如行人智见解射方便。是名正智。云何无喜乐。如行人心不忍受苦乐意触不苦不乐受。是名无喜乐。云何一心。如行人心住正住。是名一心。如是五支。是名三禅。何谓三。如四禅次顺不逆。以次入定行三与二无有中间。是名三。云何禅。谓舍心垢正舍缘舍。是名禅。乃至复次离喜乐修无喜共味定。如行人受想思触思惟。乃至及余随色。是名禅。复次随法。非禅是随禅法。若心住正住。是名禅。得是定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成就三禅行。如比丘。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优钵罗池波头摩池拘勿头池分陀利池花从泥涌出。未能出水。此花若根若头。水津液遍满。无有减少。如是比丘。身无喜乐。津液遍满。无有减少。云何津。云何液。云何遍。云何满。如比丘。住禅时无喜乐。初生正生起正起触证。如比丘住禅时。身无喜乐。尔时名津。乃至住禅时无喜乐。能到彼岸。齐是名无喜乐。尔时名身满。如农夫初以水溉田地。始津润尔时名津。津润已水渐开微行。未能增广。尔时名液。液已水遂增广。未到彼岸。尔时名遍。遍已水广。到彼岸。地一切高下。尽满满时。水还攘水口。如农夫放水处。齐是名满比丘亦如是。住禅时身无喜乐。生正生起正起触证。身无喜乐。尔时名津。乃至住禅时无喜乐。能到彼岸。齐是名无喜乐。尔时名身满。复次津液遍满。如是诸句。义一名异。如佛说此苦圣谛法未曾闻自思惟。生智生眼生觉生明生通生慧生解。诸比丘此不应如是说。谓智异眼异觉异明异通异慧异解异。如此诸句。义一名异。津液遍满。亦复如是。义一名异。如比丘。修喜心遍解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喜心普广。无异无量无怨无恚。遍解一切世间行。尔时以众生为境界。比丘住禅时。身无喜乐。津液遍满。以身为境界。不应如是说。如比丘应思惟无我法离喜舍行念正智身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便无喜乐满身。得无喜乐已。除身炙心炙。乃至身不除心不除。如比丘。除身炙心炙乃至身不除心不除已。得身不炙乃至不燋得心不炙乃至不燋得乐则无烦恼金刚。不求利勤力乐行。齐是名无喜乐遍满身。云何断苦乐。如比丘断苦乐。是名断。云何先灭忧喜。如比丘忧喜已灭。寂静正寂静是名先灭忧喜。云何不苦不乐舍。如佛告舍利弗。如圣人离欲恶不善法成就喜行。尔时无有五法。谓共欲染相续喜乐。共欲染相续忧苦。共不善喜乐。共不善忧苦。共善忧苦。舍利弗如圣人离欲恶不善法。成就喜行。如是五法尽。无如圣人离欲恶不善法。得成就喜行共欲染相续喜乐乃至共善忧苦。尔时已灭。及余共善忧乐亦灭。是谓入第四禅。云何第四禅。第四禅有四支。不苦不乐舍念净一心。云何不苦不乐舍。如比丘。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如比丘。观无喜乐粗心。犹有作若不苦不乐舍。胜寂静观无喜乐粗无喜乐寂静正寂静灭没除尽已。不苦不乐舍生正生起正起具足成就。是名不苦不乐舍。如比丘若行乃至触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如比丘行乃至触亲近多修学已。向寂静已向寂静。尊上寂静尊上寂静。倾向寂静倾向寂静已。无喜乐寂静。无喜乐寂静灭没除没除尽已。不苦不乐舍。生正生起正起具足成就。是名不苦不乐舍。复次比丘。虽无喜乐。修不苦不乐舍定。如行人身心不忍受苦乐眼触不苦不乐受乃至意触不苦不乐受。是名不苦不乐舍。云何念。如行人念忆念。是名念。云何净。如行人念离欲染清净。离恶不善法清净。离觉清净。离观清净。离喜清净。离乐清净。离苦清净。离忧清净。及离余烦恼法清净。是名净。云何一心。如行人若心住正住。是名一心。此四支。是名第四禅。何谓四禅。次顺不逆。以次入定行四与三无有中间。是名四。何谓禅。舍心垢正舍缘舍。是名禅。乃至复次离无喜乐修不苦不乐舍定。如行人受想思触思惟。乃至及余随色。是名禅。复次随法非禅是修禅法心住正住。是名禅。得如是定。护持威仪住行微行。是名成就四禅行。如比丘。修清净深心。身遍解行。无不遍处。如男子女人。著白净衣。上下具足。从头至足。从足至头。无不遍处。比丘亦尔。修清净心。身遍解行。无不遍处。
比丘入第四禅。心不高不下不憎不爱定住不动。犹如静室泥治内外户牖俱闭无有风尘。于其室内。然以油灯。若人非人。若风若鸟。无有触者。然焰不高不下不倾不曲定住不动。比丘入第四禅。亦复如是。心不高不下。乃至定住不动。云何高心。共掉相应心。是名高心。云何下心。共懈怠相应心。是名下心。复次共七慢相应心。是名高心。共我相应心。是名下心。云何爱心。共染相应心。是名爱心。云何憎心。共嗔恚相应心。是名憎心。此四禅中。心不共掉不掉相应。乃至不共嗔恚相应。是名不高不下不憎不爱。云何住。若心住正住独处定。是名住。云何不动处。不动谓第四禅。如佛语优陀夷。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行。我说是动。此有何动。谓觉观不灭。若比丘。灭觉观内净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成就二禅行。我说是动。此有何动。谓喜未灭。若比丘离喜舍行念正智身受乐。如诸圣人解舍念乐行。成就三禅行。我说是动此有何动。谓舍乐未灭。若比丘断苦乐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心净。成就四禅行。我说是不动。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入初禅。从初禅起入二禅。从二禅起入三禅。从三禅起入四禅。是谓到不动处。
比丘如是修学四禅。欲证通法。随心所欲。即能得证。自在无碍。如四衢平处有善调驾驷有善御者随意自在。如是比丘亲近四禅多修学已。欲证通法。随心即得。自在无碍。如盛水瓶。坚牢不漏。盛以净水。平满为饮。随人取用。如意自在。如是比丘亲近四禅多修学已。欲证通法。随心所欲。自在无碍。如陂泉遮水。平满为饮。随人决用。如意自在。如是比丘亲近四禅。多修学已。欲证通法。随心所欲。即能得证。自在无碍。若比丘欲以神足动地。能以一为多。以多为一。乃至梵天身。得自在随所欲入。若欲受天耳清净过人。能闻二声。人非人声。随所能入。若欲知他众生。能知有欲心。如实知有欲心无欲心。如实知无欲心。随所能入。若欲忆念无量宿命能忆一生。乃至成就此行。随所能入。若欲受天眼清净过人。能见众生生死。乃至如所造业。随所能入。若欲尽有漏成无漏。得心解脱慧解脱。现世自知证成就行。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随所能入。如是四禅亲近多修学。得如是果报。
成就悉源释尊金刚持
无缘大悲宝藏观世音
无垢胜慧智王妙吉祥
魔军无余摧行秘密主
雪岭智尊顶严宗喀巴
三宝总体上师尊佛前
身语意三恭敬虔祈祷
自他成熟解脱祈加持
胜及共同成就祈垂赐
我能深入于未来  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  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  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  如幻解脱及威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