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无死之路
(正念:涅槃之路)
著者:阿姜苏美多
正念是无死之路
没有正念是死亡之路。
正念不会消亡;
但是没有正念就好像已经死去一样。
法句经21
(敬法比丘译本——不放逸是不死道,放逸是死路;
不放逸者不死,放逸者有如早已死去。)
阿姜苏美多尊者的禅修指导
佛陀教育基金会重印
台湾台北
(非卖品)
1994年9月
初版于1985年
英国
简介
本书内容为阿姜苏美多所讲述的佛教禅修的清晰指导,阿姜苏美多是一位上座部僧侣。本书中的章节来自于阿姜苏美多对追求佛教智慧之禅修者的讲话。此佛教智慧也称作正法,或者“如其本然”。
欢迎你将本书视作一个步骤手册。第一章试图弄清楚一般来说什么是禅修以及接下来的次第。第三章讲禅修的发展。本书最后讲到将禅修实践这一更广大的心性培育,来代替在佛教中寻求庇护与箴言。出家僧人或者其他人都需要这样的心性培育。
本书第一版2000本出版于1985年——这本书免费提供给涅槃佛学中心——这一版很快就用完了。人们喜欢这本书,有些人想要帮助再版;于是我们将原稿做了全部校对,加上一些设计以更有书的“感觉”——书的内容是一样的。这本书的诞生全部来自于正法的志愿者,读者们要尊重这些奉献,且使此书公益流通。
祈愿众生觉悟。
Sucitto尊者
涅槃佛学中心
1986年5月
阅读本书之前的注解
本书大多数教导在你坐着、站着、走路的时候都可以用上。但是,前面几章中所提到的呼吸的正念技巧普遍运用于坐姿,这种坐姿是一种平稳安定的身体状态。在坐着时强调脊柱挺直、但是并不紧绷,和颈部成直线,头部保持平衡,这样就不会往前垂。许多人发现莲花座是一个努力平衡后的理想姿势——经过数月练习,每次慢慢进步可以完成这个姿势。如果这个姿势太困难,可以使用一个直靠背椅子。
实现一些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要放松手臂和脸部,双手交叠。眼皮可垂下,放松心灵……置于冥思对象上。
“经行”(泰语Jongrom)指在一条直路上来回走。这条路最好有20-30步的长度——在两个清晰可辨的物体间,这样经行者就不必去数自己的步子。双手轻握置于身前或身后,双臂放松。目光直视而不聚焦于面前10步远的地方——不要观察任何其他事物,但要保持颈部舒适的角度。以镇静的态度开始经行,当抵达小路尽头时,立定呼吸一两次,在正念中转身,在正念中再往回走。
探究
什么是禅修?
现在在实践中有许多地方都用到禅修这个词。在佛教中有两种禅修——一个是止,一个是观:止的禅修是心灵专注于一个对象上,不让心到处跑。可以选择的对象比如念呼吸,全神贯注于出入息的感觉上。最后通过这个练习你开始体会到心灵的平静——平静是因为斩断了所有来自于感官的刺激。
选择用来平静的对象不用说是平静的。如果你想要兴奋,那就到其他兴奋的地方去,不要来佛寺,去迪斯高……人很容易注意兴奋的东西,不是吗?拖你进去的是一种多么强烈的震动。如果去看一部令人兴奋的影片,你就会看得入神。不需任何努力就会去看那些非常兴奋、浪漫或者冒险的事情。不过你不习惯的话,盯着一个平静的对象就是一件非常厌烦的事。如果你习惯兴奋的事情,还有比入出息念更乏味的事吗?所以得用心努力,因为这呼吸不有趣,不浪漫,不冒险,不炫——它只是呼吸。你不得不努力以免受到外界影响。
在此禅修中,不要尝试创建任何景像,只要专注于你身体当下的感觉:保持注意力于呼吸上。这样做时,呼吸会变得越来越精微,你会平静下来……我知道有人规定高血压病人做止的禅修,因为这样会让心脏平静。
这是平静的练习。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专注对象,训练自己保持注意力直到与对象合一。如果集中注意力的话,确实可以感受到与对象的合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专注。
另一个禅修“观”,或者“内观”。在内观中,将心向一切敞开。不选择任何特定对象来集中注意力,只是观照以理解事物之本来面目。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全都是感官经验,这是无常的。所有所见、闻、嗅、尝、触;所有心理现象——感觉、记忆和思维——变换着心灵环境,它们生起灭去。在观修中,我们将这个无常的特性作为观照所有感官体验的一种方式,这样我们可以坐着观照之。
这不仅是一种哲学态度或者特别的佛教理念:通过敞开心灵来观照,可以内证无常,觉知到事物之本来面目。这不是一种通过一定方式来确证的分析事物的方法,当不能得到确证时,便试图指出为什么事情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通过内观实践,我们不会去试图分析自己或者甚至试图改变事情以满足欲望。在这个禅修中,只是耐心地观照所有生灭,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的。
所以这包括感官本身、感觉对象、以及它们相触时所产生的意识。对我们所见、闻、嗅、尝、触有心理上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反应;我们为之命名;我们创造围绕着感官体验的念头、词语和概念。我们的大部分生活建基于没有理解和探究事物真相而产生的错误假设。所以一位没有觉悟的人倾向变得抑郁、迷惑,尤其当不满或悲剧发生时。因为没有观照事物真相,一个人会变得沉沦。
在佛教中我们用到正法这个词,意味着“如其本然”、“自然法则”。当我们观照和实践正法时,我们向事物的真相敞开心灵。在这一方法中我们不再盲目对感官经验起反应,而是理解它,通过这一理解放下它。我们将自己从对事物表相的沉沦、盲目与迷惑中解脱出来。觉悟不是变成那,而是就是那。我们现在观照事物如其本然,而不是现在做什么以在未来觉悟。我们观照身体如其本然是,坐在这儿。所有都属于自然,不是吗?人的身体属于土,需要来自于地上的东西生存下去。你不能只活在空气中,或者尝试从火星和金星进口食物。你得吃地球上生长的东西。当身体死去,它回到土里,腐坏后又重归于泥土。这遵循的是创造和破坏、生而后死的自然法则。任何诞生的事物都不会永恒保存于同一种状态,它们会生长、成熟然后死去。所有自然中的事物,甚至宇宙本身,在其生存的范围内,生和死,开始和结束。所有我们能知觉和构想的都是变化的;它们是无常的。它们永远不能永恒存在来满足你。
在实践正法中,我们也观照这个令人不满意的感官经验。只是注意一下自己的生活,当你指望从感官对象或者经验中获得满足时,只能得到短暂的满意、可能的满足、暂时的快乐——然后就变了。这是因为在感官意识中没有一个永恒良质或者实质的点。感官经验永远是变化的,出于无明和不理解,我们倾向于从中指望良多。我们倾向于需求、希望和创造所有,却仅仅感到非常不满、失望、痛苦和害怕。这些期望和希望让我们失落、生气、痛苦和悲伤、悲叹、老、病和死。
现在这是一个检验感官意识的方法。心灵能在抽象中思考,能创造各种意念和图像,能创造非常精细或者非常粗糙的东西。从非常精微的喜乐和狂喜状态到非常粗拙的悲伤痛苦的所有:用更形象化的术语来说,从天堂到地狱。但是没有永恒的天堂也没有永恒的地狱,事实上没有可以知觉和构想的永恒状态。在禅修中,一当我们开始领悟到局限、不满、所有感官经验的无常特性,也就开始领悟到这不是我或者我的,这就是“anatta”,无我。
领悟到这一点,我们就开始将自己从感官状态的认同中解脱出来。这不是通过厌恶它们来做到的,而是通过理解它们如其所是而做到的。这是领悟到的一个真理,而非一个信仰。无我不是一种佛教信念而是一个确定的事实。如果不花上生命中的任何时间来探究和理解这一点,可能你一生都设想你就是身体。尽管你可能在阅读一些激发人的诗歌或者一些新的哲学视角时想,“哦,我不是这身体”。你可能会想人不是这身体是个好主意,但是没有真的觉悟到这一点。即使一些人,智者等等会说“我们不是这身体,身体不是自己”,这样说很容易,但是真的明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通过实修,通过探究和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开始将自己从执着中解脱出来。当不再期望或者欲求,那么当然当我们得不到所欲时就不会感到失落、痛苦和悲伤了。所以这就是目标——涅槃,或者不执着于任何有始有终的现象的觉悟。如果我们放下对生灭的隐伏和习惯性的执着,就开始领悟到无死。
一些人只是活在对生活起反应的模式中,因为他们一直这样受着制约,好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如果没有意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那么你真的只是比受制约的无智慧的狗好一点的受制约的有智慧的人而已。你可以看到巴甫洛夫的狗听到铃声后会流口水,但是注意我们也在做着多么相似的事情。这是因为感官经验全是受制约的,这不是一个人,不是“灵魂”或者“个人本质”的问题。这些身体、感觉、记忆和想法通过痛苦,通过已经作为一个人出生,降生于我们所在的家庭,阶级、种族、民族,制约性地知觉进心灵中;依赖于我们是有一个男性还是女性的身体,吸引人或者不吸引人等等。所有这些只是制约,不是我们的,不是我,不是我的。这些制约,它们遵循自然法则,自然的法则。我们不能说:“我不想要身体变老。”——嗯,我们可以这样说,但是不管如何坚持,身体仍会变老。不能指望身体永不感到痛苦或不生病或总是神采奕奕。我们是这样希望的,不是吗?“我希望我永远健康,永远都不会生病,永远漂亮,永远耳聪目明,这样我永远不会成为那些得要向他大声讲话的老年人;永远都不会衰老,永远控制着自己的官能,‘直到我95岁时去世,依然机敏、亮丽、快乐,且在床上睡着时没有痛苦地去世。’”我们都多么喜欢所有这些。一些人可能会活很久且平和欢畅地死去,明天我们所有人的双眼都会闭上。这不讨人喜欢,但注定发生!然而当我们考虑生命的有限时,生命的重担就会减少许多。然后我们知道什么是可以达成的,什么是可以从生活中学习的。许多人类痛苦来自于期望良多,但是永远不能得到一个人所希望的一切。
所以在禅修和对事物本来面目的内观理解中,我们视美丽、精致、快乐为不长久的制约——如同痛苦、悲伤和丑陋。如果你真的理解了,那么就能享受和容忍所发生的一切。确实,生命中发生的许多课程是要学习容忍存在于我们当中以及周遭世界为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能够耐心和善意,不在感官经验中制造不完美的景象。通过放下和不再执着,我们能够适应、容忍和接受感官生灭轮回的变化特性。当我们将自己从认同中解脱出来,我们体会到我们真正的特性,那是明亮、干净和无所不知的;但是这不再是个人的事情,没有“我”或者“我的”。我们只能依附于那没有我们自己的!
佛陀的教导只是帮助的手段,观照感官经验的方法帮助我们觉悟。它们不是戒律,不是我们得接受和信仰的宗教教义。这些教导只是指出事物本来面目的向导。所以我们不要死抓住佛陀的教导将其当作终结,而仅是提示我们要清醒、警觉和意识到所有生起的流逝。
这是一个对感官世界连续、长期的观察和反应,因为感官世界有着强大的影响力。拥有一个像这样的身体加上我们所在的社会,所有人的压力都是非常大的。一切快速移动——电视和电子时代,汽车——一切倾向于极速运动。所有这些非常吸引人、令人兴奋和有趣,它们都拖动着感官向外攀缘。只要注意一下去伦敦时,所有的广告是如何拖动你的注意力到威士忌酒和香烟上面的。注意力被拉到能买的东西上,总是朝向再生感官体验。物质社会试图升起贪婪,这样你会花钱,永远不会满足于所拥有的。总有什么更好,更新,比昨天最美味的还要更美味……不断持续,拉着你进入这样的感官对象中。
但是当进入禅修的房间中,我们不在这里观察彼此,被其他人所吸引,或者注意房间里的物体,而是用这些来提醒自己。我们要么将注意力放在一个平静的对象上,要么打开心灵,探究和思考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每个人都得为自己实修。没有一个人的觉悟将令剩下的人觉悟。所以这是一个向内的活动:不要向外看那些觉悟的人让你觉悟。我们给予这个鼓励和指导的机会,这样你们对此感兴趣便可照做。在这儿的大部分时间里,你要相信不会有人抢你的钱包!这些天你不能考虑任何事,但是这比你坐在皮卡迪利广场(译注:伦敦市著名的交通枢纽)的风险要小得多;佛教寺庙追求这种心灵敞开的庇护。这是我们作为人的机会。
作为一个人,我们有一颗心可以反应和观照。无论是痛苦还是快乐,你都可以观照。你可以观照心中的愤怒、嫉妒或者困惑。当你坐着真的感到混乱和不安时,你的内在会知道这一点。你会憎厌以及只是盲目地起反应,但是如果更耐心,你能观照到这是混乱、生气和贪婪的短暂无常的状况。但是动物不能如此做;当它生气时它便完全生气,迷失在当中。告诉一只生气的猫去观照它的生气!我从不能带着我的猫去任何地方,她不会对任何贪婪起反应。但是我会,我相信你们也会。我看见美味当前,心里的活动和我的猫多丽丝是一样的。但是我们能观照对好闻、好看的东西的动物的吸引力。
通过观照那个冲动,即用上智慧和理解它。观照贪婪不是贪婪:贪婪不能观照它自己,而那不是贪婪的能观照它。这个观照就是我们所说的“佛”或者”“佛智”——意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介绍
入出息念
入出息念是心专注于呼吸上的一种方法,不管你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或者已经因为失败而放弃,总有一个时间来入出息念。这是一个通过集中你所有注意力到呼吸感之上产生三摩地的机会。这一次你要全情放在吸入、呼出长度的那一点上。不要尝试为此而做,比方说,吸入或者呼出15分钟,因为你永远都不能做到,除非那是你一念的指定时间范围。运用呼气一次和吸气一次的这段时间。
入出息念的成功与其说依赖于愿力,不如说依赖于耐心,因为心到处乱转,我们总是得耐心地回到呼吸上。当意识到心跑开时,要注意是什么让心跑开:可能是因为一开始我们放入太多的能量,然后没有持续,制造太多没有持续力的努力。我们用一次吸入和一次呼出的时间的长度是为了限制努力在正好这个时间段内来持续注意力。在呼气的开始全力以持续到其结束,然后同样如此吸气。最后当其变得平稳,似乎不用努力时,可以说进入了“三摩地”。
刚开始似乎要很努力,或者做不到,因为我们不习惯这样做。大多数心灵已经训练用来与思维相联。心灵已经通过阅读书籍等这样的事情来训练,从一个词到下一个,拥有建立于逻辑与理性之上的思维和概念。然而入出息念是一种不同的训练方法,我们所专注的对象如此简单,以至于从理智水平上说毫不有趣。这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而是付出努力和用这自然的身体功能作为专注的一点。不管人是否意识到,身体总是在呼吸。这不像控制呼吸,在控制呼吸时我们通过呼吸来产生能量,这是产生三摩地——专心——以及通过入出息念、正如现在这样的普通呼吸而产生的正念。无论如何,这是我们得实践来可以做到的;没有人有任何理解理念的问题,理解在人们感到沮丧而不断练习的过程当中产生。
要注意来自于得不到所欲产生的沮丧,这是修行的障碍。留心那一感受,认出它,然后放下。再回到呼吸上。意识到令你厌烦、嫌厌或者不耐心的那一点,认出它,然后放下,再回到呼吸上。
真言“Buddho”
如果你已经拥有一颗真正活跃、有思想的心灵,会发现真言“Buddho”是有用的。吸气时“Bud”,吐气时“dho”,这样你每次吸气时都会想到这个真言。这是持续注意力的一个方法:在接下来的15分钟,做出入息念,全神贯注,用真言“Buddho”的声音镇定心神。学会训练心放在清晰、明亮的那一点上,而不只是沉沦于消极情绪中。这需要持续的努力:“Bud”吸一次气——心中完全的明亮和清晰,这个念头自动产生,吸气从头到尾都是明亮的,“dho”呼气。这时放下所有其他事情。此时只做这件事情——可在以后解决你的问题和世界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要做的只有这件事情。把真言带到意识里面去。让真言完全有意识,而非只是让心灵迟钝的草率、被动的事情;让心充满能量,“Bud”吸气是一种明亮的吸气,而非从未由心灵变得明亮或者振作而声音越来越小的只是敷衍的一个“Bud”字。你可以让这个音的拼写形象化,吸一次气时可以充满这个字,从头到尾。用同样的方式“dho”呼气,这样就有一个连续的努力,而非敷衍的一蹴而就以及失败。
如果你有任何困扰的念头出现,只是注意它——一些糊涂的短语会略过你的心。如果你沉浸于一种消极的状态中,那么困扰的念头就会占上风。学习理解心灵的运作和有技巧地运用它,将这个特殊的念头,“Buddho”的概念,持续于心中。不只是当它作一个困扰的、习惯性的念头,而要对念头的有技巧地运用,用其持续一次吸气、呼气长度的专注,持续15分钟的专注。
此修行是这样的,不管失败以及心跑到其他地方去多少次,只要注意到你是心烦意乱的,或者注意到正念及于此,或者注意到对“Buddho”厌烦了——“我不想这样做了。我宁可不做任何努力、放松地坐在这儿。不要感觉像在做着什么。”或者这个时候你的心想着其他事,游移在意识的边缘——那么注意这一点。注意此刻心中的情绪是什么——不要批评或气馁,只是平静地、冷静地注意是平静了下来,还是感到迟钝或者想睡;这次你是全想着这些困扰的念头还是全神贯注的。只是去明了。
专注练习的障碍是厌恶失败和对成功有难以置信的渴求。修行并非愿力之事,而是智慧之事、留意智慧之事。通过这一修行,你能学到弱点在哪里,哪里是会迷失的地方。你见证着在生活中发展了这么长时间的个性轨迹的种类,不要批评它们,而只是知道如何与它们相处,不为它们所奴役。这意味着一种对事物本来面目小心的、智慧的反应。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地避免它们,即使最丑陋肮脏的也要辨认之、观照之。这是一种容忍的品质。经常描述“涅槃”为“镇定的”。这听起来难道不装腔作势吗?但是这个形容有一定的意义。对什么镇定?涅槃是清爽的,不感情冲动而是抽离、警醒和平衡的。
你可以在生活中将 “Buddho” 发展为充满脑海的一个词,而不是充满担心和所有无技巧的习惯。理解这个词,看着它,聆听它:“Buddho!”它意味着那知者,佛陀,觉醒者,那醒着的人。可以在心中想象它。听你的心在说什么——各种废话。它们就像这样进行着,压抑的恐惧和厌恶的一种无止尽的排泄物。现在认出它。不将“Buddho”用来歼灭或者抵制什么,而是作为一个有技巧的手段。我们难道能用最好的工具去杀死或者伤害其他人吗?如果你想,你可以拿着最漂亮的佛像猛击某人的头!这不是我们所说的“佛随念”,对佛陀的反映,不是吗?我们可能会将“Buddho”这个词当作抵制那些想法或感受的一种方式而去这样做。这是一种没有技巧的运用。记住我们在这儿不是为了歼灭而是让事物渐隐。这是耐心将“Buddho”强加于思维的一种温和的实践,不是在出离愤怒的状态下,而是用一种平稳和审慎的方式。
世界难道不需要学习这样去做吗?——美国和苏联——不是用枪支、核武器歼灭挡道者;或相互说着污言秽语。甚至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是在这样做,不是吗?你们有多少人最近曾经对其他人恶言,说令他人伤心的话,恶意批评,仅仅因为他们惹恼了你,挡了你的道,或者惊吓了你。所以我们只是实践一下在脑海中没有一点下流恼人愚蠢无聊的事情。我们不是将“Buddho”当作一根棍棒,而是一个放下的工具。现在接下来的15分钟,带着真言“Buddho”把注意力放回你的鼻尖上。看看如何运用以及与之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