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戒律辑要]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纯智法师  著

作者简介:养觉法师,字纯智,笔名漂泊。69年生,俗姓程,祖籍安徽桐城。92年完成学业后,礼上一下诚大和尚出家于江西永修云居山真如寺;95年受具足戒于山西五台山碧山寺;97年在宝山闭关学律,2000年出关。出关后,先后受聘为河北省佛学院等国内多所佛学院的教授、律学讲师。
                                
自序
首先非常感谢学人的依止师,河北省佛学院院长上净下慧大和尚,在老人家大力推行的生活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理念的感招下,应邀从南方到北方来弘扬戒律(到省佛学院来授课),才有这个机缘。另外更加感谢学人的剃度师上一下诚大和尚,能够成就学人四处参学。而后由于弘法的需要,在基层与居士们的接触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居士们,根本不明了佛教戒律。有两个极端:一是不愿守戒律,自由散漫,我行我素,这个样子跟没有学佛又有什么两样,甚至连最简单的“人”都没有做好,怎么能得到学佛的好处呢?二是左得出奇,大有唯我戒律“最”清净,自我感觉“高”人一等,故作神秘,疯疯癫癫,走火入魔,其实这是以身谤法,给人的印象是,没有学佛还可以,学佛后反而变坏变神经了。须知佛教戒律是最圆融、最中道、最民主、最自由自在的,如果学佛比做牢还辛苦,设想还有谁敢来信仰佛教呢?学人曾经在张家口,有一次乘车,驾驶员就问学人,“你们是佛教吗?”学人说“是的。”“你们佛教真好,可是我不敢信。”学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听你们教徒讲,你们佛教不准吃荤,又不准吃晚饭,那我可受不了。”你看,不懂戒律,不圆融明了戒律,就会造成这样,使许多世俗人不敢信仰佛教的严重后果。本书是学人在基层弘法时,由众居士的提问汇集而成,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向居士们回答复杂的戒律明相,由于学人的律学和文学知识有限,肯定有不如法的地方,请大德和读者们谅解。本书主要参考《南山四大部》、《优婆塞戒经》、《菩萨戒相》;弘一律师的《在家律学》、《在家备览》;圣严法师的《戒律学纲要》等。在整理本书时,得到了柏林寺首座明海法师及《禅》刊编辑黄明尧居士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向帮助和支持本书出版的各位大德菩萨们,顶礼致谢。如果本书能有一点功德的话,就请回向给他们。

佛历二五四五年春公历二零零一年二月学人纯智整理于赵州祖庭柏林寺
第一章  归依三宝

为什么要有戒律?
答: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守法与犯法的善恶界限,也仅仅是一念之差别。为了警策公民,不要犯错误,所以要制定法律。主要是保护合法的公民,不受伤害。佛教之有戒律也是如此。因为我们毕竟是凡夫,有这样那样的习气毛病,而修行的道路是漫长的,稍微不留意就会犯错误,那么就永远不能了生死,所以就一定需要有戒律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少犯错误直至不犯错误。特别是在现世,修行人的根基差,若没有戒律来约束,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戒律至于修行人——是生命,是必不可少的。

佛陀为何制定戒律?
答:佛陀弘法的最初数年,根本就没有戒律,因为初期的佛弟子们,他们的根器特别深厚,在听了佛陀的开示后,马上就开悟证果了,所以初期的佛教,用不着制定戒律来约束佛弟子,因为大家本来就是清净的。直到佛陀成道的第五年,由于一个弟子(出家人)受俗家母亲的逼迫,为了给家里传宗接代,与原来的妻子又睡在了一起,犯了淫戒。于是,佛陀就开始一点一点地讲授戒律,佛教的戒律,就渐渐地制定起来了。这是为了维护僧团的清净庄严,是为了保护佛弟子们戒体不失,也是成道的助缘。

戒的功能是什么?
答:戒的功能是在断绝我们生死道中的业缘业因。如《三世因果经》中说:“欲知过去事,今世受者是;欲知未来事,今世作的是。”如果我们不造生死之因,那么生死又奈我何!戒的主要作用是,正确的指导我们应该怎么做,不有关怎么做,或者有关做的要做等等。
                              
我认为戒律是修行的束缚,法师认为对吗?
答:是错误,也是谬论。戒律的制定不是佛陀对佛教弟子的一种束缚,实际是佛弟子解脱道的助缘,是僧团的防腐剂。佛教如果没有戒律作为教化的依据,那么佛教将会是自私自利,乌烟瘴气;佛弟子如果没有戒律作为日常行止规范的依据,了生脱死是很不容易实现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戒律也不适宜了,会消除吗?
答:不会的。前面已经讲过戒律对于佛教的重要性了,再简单地讲一下。佛在灭度时,告诉训诫后世的弟子,应当以戒为师。因为佛已经灭度两千五百多年,也只有以戒为师了。佛教只要有戒律存在,佛教的本质就不会变,佛教就会永远存在。反之,没有戒律,佛教也就不存在了。末法时期,特别要提倡持戒的风气,这样才能让正法久住。修行人如果没有戒律来约束,那么了生脱死是很难实现的。
                              
为什么要以戒为师?
答:因为佛在灭度的时候,告诉后世的弟子,要以戒为师。戒为佛制,尊重与遵守戒律,就是尊重佛陀。唯有以戒为师,才能有警策,约束自己守戒,也能协助和保护他人持戒,这样学佛才能有收益。如果人人持戒,佛教必然兴盛。
                              
刚刚步入佛门有哪些步骤?
答:入佛门有三个步骤:第一必须受戒;第二必须学戒;第三必须持戒。
                              
为什么要受戒?
答:佛教的根本精神,在于戒律的神圣与尊严,在于佛教弟子们对戒律的尊重与遵守。所以,刚步入佛门的第一件大事情,就必须要受戒——归依三宝。不然,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不被我们佛教所承认。是个门外汉,当然也得不到多少学佛的好处,也就是种一点善根而已。
                              
在家人的戒有哪些?
答:1、归依三宝;2、五戒;3、八关斋戒;4、菩萨戒。
                              
归依三宝是戒吗?
答:有些人认为“三归”不是戒,五戒以上才是戒。其实“三归”也是戒,因为戒是禁止的意思,而归依三宝后也有三种禁止:一是归依佛,尽形寿不归依邪魔外道;二是归依法,尽形寿不归依外道邪说;三是归依僧,尽形寿不归依外道徒众。所以,归依三宝的本身,就含有戒的特征了。
                              
佛法讲平等那么戒也是平等的吗?
答:佛法讲平等,是讲性体上的平等,也就是立足点上的平等,而不是讲事相上的平等——没有老少、尊卑、前后的平等。佛说众生皆可以成佛,是讲皆有佛性,但是由于无明,佛性未显现,要有漫长的净化过程。所以在佛教的戒律上,也有等级和层次的,从归依三宝至五戒至八戒至菩萨戒(以在家戒为例),层层增加,层层提升,以归依三宝为基础,菩萨戒为具足。比喻为例;归依三宝——小学生;五戒——是中学生;八戒——大学生;菩萨戒——博士生。博士生当然能做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题目,小学生怎么能做中学生、大学生、博士生的题目呢?学佛也是如此,必须要循序渐进,不要好高骛远一步登天。这不是佛教执着,而是必要的修行层次。
                              
居士是不是归依三宝后戒就具足了呢?
答:归依三宝仅仅是引导学佛入门,菩萨才是进入佛门的最后具足身份。因此,归依三宝后,应当继续发心,求受五戒;受五戒后,继续发心,求受八关斋戒;受了八关斋戒后,应该再进一步求受菩萨戒;受了在家菩萨戒后,如果发心出家,自是功德无量;如果不能摆脱世缘,做一个合格正信的在家菩萨戒弟子,定会有了生脱死机会的。
                              
什么品位的师父能做我们合格的归依师?
答:戒律上是这样规定的:首选的归依师是清净比丘;如果千里之内没有清净比丘,当归依清净比丘尼;如果千里之内没有清净比丘尼,当归依清净沙弥;如果千里之内没有清净沙弥,当归依清净沙弥尼。戒律上还特别规定出家人:戒腊十年以上才有资格收(度)出家弟子;戒腊五年以上才有资格收(度)在家弟子。另外还规定出家人必须生活在僧团中,而不是“江湖游僧”。由于前几年佛教没有太重视戒律,造成了僧人好坏混杂,而我们是凡夫又不能分辨,唯有归依大和尚,才比较有把握。中佛协前几年就行文提倡,每省只能归依一个大和尚,就是每个省的省佛协会会长,因为这个大和尚,一定是饱参饱学,戒律清净耆老高僧,也只有他能代表每个省的十方僧宝。但是在实际运作中有困难,因为在家弟子,有信仰这个那个师父的自由,这就弟子们自己去甄别。
                              
什么是戒腊?
答:佛制出家人,冬参夏学,夏天必须要“结夏安居”。所以每结一次夏,才算一年戒腊。比如有些出家人,出家二三十年,而一次夏没有结,那么他(她)就一年戒腊都没有,只有二三十年的僧腊而已。
                              
什么是僧腊?
答:出家人受具足戒后,才是合格僧人。也就是沙弥(沙弥尼)登了三坛大戒,成比丘(比丘尼)后,只要没有犯根本戒或者没有还俗,每出家一年就算一年僧腊。
                              
什么是冬参夏学?
答:每年的雨季(阴历四月十五——七月十五),也就是各种动植物活动最频繁的时候,佛陀慈悲,怕弟子们外出误伤它们,造成不必要的杀生因果,故制定这个时期,结夏安居,僧众集中起来学习,学习戒律和各种经论。而冬天气候恶劣,最是用功办道的好时候,出家人集中在禅房内,既能抵御寒冷,又能安心参禅,安心悟道。                              
                              
为什么要学戒?
答:受戒只是一个佛弟子的身份阶段层次的开始,绝对不是其身份阶段的完成,所以在受戒之后,必须学习戒律。佛教的戒律,便是教人学佛所学,行佛所行,而后证佛所证。因此,我们只要时时刻刻把戒律放在心中,时时刻刻约束自己散漫的凡心,就一定能到达生死的彼岸。学习戒律后,对戒律的开、遮、持、犯有认识了解了,行者就会注意,不至于轻易犯错误了。
                              
佛教的“戒”是什么意思?
答:戒是禁止,禁止佛教弟子不得作恶。其实佛教的戒律不但禁止作恶,也禁止不作善,有作持与止持。一般人只知道佛教的戒律,是消极的防非止恶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也有积极的众善奉行的一面。层次不高的人,只知道死守戒律,保证不犯戒律,须知在守好戒的同时,还要积极行善积德。
                              
什么是作持?什么是止持?
答:应当要做的事情,就必须一定要做,叫做作持。如果应当一定要做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么就犯戒。不应当做的事情,就不要去做,叫做止持。如果不应当去做的事情,而去做了,那么就是犯戒。
                              
为什么说归依三宝是根本呢?
答:因为没有归依三宝的信士,还没有步入佛教的门坎,不能算是个居士,仅仅算是个善男信女而也。只有归依三宝的居士,才是信佛学佛,算是个佛教徒。因为归依后,就就了三宝的戒体,所以归依三宝,是学佛信佛的开始,是步入佛门的第一步,也是根本。
                              
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吗?
答:佛教的戒律很多,但是都离不开五戒的根本原则,一切戒都由五戒分支开出,一切戒的目的,都是为了保护五戒的清净。无论是八关斋戒、菩萨戒,甚至出家人的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没有哪一种戒不是根据五戒引生的,也没有不将五戒列为根本戒。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也是伦理的基本道德,五戒的究竟处,却又是了生脱死的正因。所以,一切戒中,五戒最重要,五戒学习不好,一切介将无从着手,五戒持的清净,其它的戒,就容易持了。因此,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五戒虽然只有仅仅的五条,但是要想持得绝对清净,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出家人那么清净,持好五戒都很难。)
                              
为什么要持戒?
答:受戒和学戒的目的,是为了更很的持戒,所有的佛教弟子都能守戒,犯戒的人一定就少了。如果我们受了戒,而不去守戒,那就是犯戒,后果是很严重的。既然学佛了,就必须要持戒,因为戒是教我们做守法的好人(最底的讲),如果不守戒,干吗要信佛学佛呢?我们学佛的宗旨,是为了了生脱死,戒能守得绝对清净,离佛国净土的时间,也就不会太远了。
                              
看到别人犯戒能讲吗?
答:看到别人犯戒,不但不能讲,更不能妄加批评,乱施攻击胡言乱语。因为一个真正持戒的人,不希望自己犯戒,如果见到他人犯戒,只有向那个犯戒的人当面劝告,劝告三次,经过三次劝告,他若听了劝告当然更好,如果不听,只好内心为他悲痛,为他忏悔,或者在例行会议中,为之举罪,由大众秉公处理。在家居士也可以定期举行竭磨会议,选一个戒律清净,正信的菩萨戒居士为主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某个居士经常说这个那个犯戒这样做对吗?
答:听到这些,学人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受,内心只有为这个居士忏悔了。这肯定是不对的,绝对不可以随见随说,见人便说,不分场合,不拘时间,也不管对方听的人的身份。不然,说他人犯戒,如果说的是真的,自己便犯了“说四众过戒”;如果说的不真实,更加犯了“妄语戒”;如果说的是出家人,则犯了“毁谤三宝戒”。这三条都是(波罗夷罪)重戒,堕地狱的罪。所以一个持戒严谨的人,绝对不会轻易说他人犯戒。如果常常说别人犯戒的人,他自己首先就是一个常常犯戒的人。
                              
怎样举罪?
答:举罪有严格的品位等级,它们的区别次序是: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菩萨戒居士——八关斋戒居士——五戒居士——归依三宝的信士。如上,比丘可以举以下七品的罪,比丘尼可以举以下六品的罪,却不能举比丘的罪,以此向下类推。而归依三宝的信士,却不能举以上七品的罪。如上,只能以大举小,万万不能以小举大,否则就犯重罪。
                              
在家居士能讲出家人犯戒吗?
答:在家居士不许听诵大戒,不许看出家人的戒,怎么会知道明白大律的内容,而来指责出家人犯了什么戒?这就是今日佛门,最痛心的事情,佛门丑事,大多数是由佛教弟子传播出去的,今天说这个和尚犯戒,明天说那个尼姑不规矩,而且添油加醋,越说越离谱,惟恐说得不狠,惟恐揭露得不深,到后来佛门变成乌烟瘴气,也没有一个清净的佛教弟子了。这不但毁坏了佛教弟子自身的名誉,也让许多善信退失了信心,更加糟糕的是损坏了三宝的尊严。再说出家人有出家人的僧团规章制度,出家人犯戒,自会有僧团来制裁,不需要在家居士来操心,在家居士怎么能越级犯上,亵渎举罪?同时,一个不明了大律,不能对大律的开、遮、持、犯,有圆融认识的在家居士,即使举了出家人的罪,也是举不中的。所以,出家人如果犯戒,在家居士不但不能举罪,就是连劝的资格也是成问题的。
                              
什么是波罗夷罪?
答:按照俗世法律讲,就是触犯了极重的刑法,也就是死罪,要枪毙的。在佛教而言,波罗夷是现在失去戒体,死后当堕地狱的大罪,若犯了一条,堕地狱的时间是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相当于人间的九十二万一千六百万年。
                              
什么是竭磨?
答:是僧团会议制度,也就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会议。按照竭磨法中的规定,佛教弟子犯了戒,如果不自行发露,见他犯戒的弟子,应该劝告他发露忏悔,要是劝告他三次,他都不听,便在大众竭磨的时候,为之举罪,使得大家以会议的方式来处罚他。如果在会议制度无法遵行的情况下,可以在布萨诵戒的时候,为之举罪,(要知道品位等级,不能以小举大。),由大众秉公处理决断。凡是依照佛教戒律,竭磨作法之后,即可得到十方大众僧的印可。但是竭磨时,必须全体通过,只要有一人持反对态度,竭磨则不成功。
                              
什么是发露?
答:就是自己把自己所犯的戒或者过错,向别的清净比丘面前讲出来,求他们忏悔,叫做发露。另外,以其犯戒类别的轻重,或者在一位,或者在二位,或者在三位清净比丘面前发露忏悔,也或者在大众僧面前发露忏悔。
                              
律藏是如何编辑的?
答:当佛灭度后,佛弟子中,就有一个愚蠢的比丘跋难陀,感到非常高兴。他说:“那个老头子死得更好,其在世时,规定我们这样必须作,那样不准做。现在其死了,我们就自由了。”(《长阿含游行经》)这句话传到迦叶尊者的耳中,感到非常的悲痛。尊者想:佛教的精神和救世的工作就会随着佛陀的入灭而随着结束吗?同时,佛陀在入灭的时候,最后说法,一后头就说:“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本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遗教经》)于是,决心召集当时的大弟子们,编辑了律藏。
                              
有人说他是学禅宗的不需要持戒对吗?
答:持这种想法的人,其本身就对佛法不了解,也就不是个正信的佛教弟子。因为佛陀的教法,是平均发展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就是在一平均发展的基础,如鼎的三足,缺一不可。戒律是三学的基础,不持戒要想解脱,便是痴心妄想。所以,戒是任何一个佛教弟子,都要持的,不管你是学禅、学净土、学唯识还是什么别的法门。学禅的更加要守戒,如果没有戒律的约束,就会想入非非,难以入定。
                              
佛教的根本精神是什么?
答:根本精神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也就是依法不依人,只要依照戒律制度而行,佛法自然会历久常新。
                              
为什么弘扬戒律困难?
答:这个问题很难一时讲清楚,只好引用圣严法师的观点来说明,有五点困难:
(一)律本太多,纵合不易:传来中国的戒律,共有四律五论之多,其中各部广律的制戒因缘以及戒相条文,相差不了多少,但是其中律论对于条文的解释,各彰本部的宗义,互异的就多了。有的要求很严格,有的要求很轻,如果逐部看了之后,即使自以为是,也无法肯定已经是到什么程度。因此,南山道宣律师,没有见过新译有部的律文,他的好多观点是相左于新译有部律的。有部律虽然后出,但是,以义净三藏留学印度二十多年,考证了当时所有的印度律制,并且作《寄归传》以用说明,他的观点可能要比南山较为正确,如果今天用有部诋毁南山,恐怕又觉得不可,不圆融。今人如果要治律弘律,思想必须要冲破这个难关。
(二)戒相复杂,不易明记:大家知道,佛法之中,以唯识宗的名相最多,最难一一明记,殊不知律宗也有如此的困难存在。大家只知道戒律最少的是五条——五戒,最多的话是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但是,这个仅仅是条文而已,就象一个仅仅熟背宪法条文的人,并不能成为宪法专家。因为差不多在每一条的戒相中,都有开、遮、持、犯的分别,同时开、遮、持、犯,各个都有轻重等级的区别,同样犯一条戒,由于动机、方法、结果的不同,犯罪的轻重,及忏罪的方式,也随着不同。戒律的条文,固然是戒,凡是不在条文中而仍然违反了佛法原则的,也都算是犯戒。犯的是什么戒?应当怎么办?这些都应该了如指掌,了解大小乘的一切戒律,才能称为通晓戒律。所以研究戒律,首先必须付出耐心和苦心,从枯燥的戒相名目之中,培养出持戒的精神与弘法的悲愿来。
(三)学戒弘戒,必须持戒:一个学戒弘戒的人,虽然不必事事如律而行,最少是个戒律的忠实信徒,他虽然未必持戒到位,未必如律规定的修行到位,未必持戒严谨,最少是个向往着如律而行的人。否则他的弘法事业,也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四)中国的环境,不崇律制:因为中国的佛教,尤其是南宋以来,根本丧失了崇尚律制的习惯,事业我们要在不崇尚律制的环境下去弘扬戒律,将会有很大的阻力,因为多数人不崇尚戒律,也就讨厌崇尚戒律的人,唯恐会以律制去约束或者抨击他们,使得他们无法安心。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因为弘一律师弘律,他老人家戒律清净,处处以身作则。事业很多地方都不欢迎他,甚至有人把他当成怪物。其实,大家都是怪物而不自知,反而把非怪物当成了怪物。是故,弘一大师弘律,起初数度不如愿,数讲数停,最多的听众,也不过数十人。后来以“不立名目,不收经费,不集多众,不定地址”为其弘律的方案。
(五)律文刻板,时代变更:戒律的条文是死的,社会的演变是活的。要以死板板的条文,硬生生地加在新时代的每一个佛教弟子头上,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也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这个就是弘扬戒律,最大的阻力,也是很难克服的。
                              
为什么讲戒的法师很少?
答:学禅的可以不拘小节,学律的事事都得谨慎,学教讲经的法师,可以大座说法,可以广收徒弟,可以名利双收。持戒弘戒的律师,没有大规模的僧团,讲戒不必登高座,或者有些大道场,却又未必欢迎你去讲戒。学戒持戒的律师,绝对不敢滥收徒弟,否则就是犯戒。因此,若要立志弘戒,必须先要准备甘于寂寞。身为一个弘戒的人,他的生活必定要比一般出家人更加刻苦,他的资身用物,不敢过好,又不敢过多,否则便是犯戒。所以,如果发心弘戒,思想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设想,现在能有几个出家人愿意这样。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故意拉拢信徒来学律,希望你们能尊重这个难得的听戒机会。
                              
佛教的戒律能修改吗?
答:佛陀灭度后,迦叶尊者曾经提出这样的原则:“佛所已制,不许废弃;佛所未制,不许再制。”因此,历代的许多大德,都不敢赋予灵活适应的生命。而以印度人的观念来规范中国人,以古代的观念来规范现代人,宁可让戒律废弃一边,也不愿意让它于时代潮流适宜。《五分律》卷二十二中有如此说明:“佛言:虽是我所制,余方不以为清净者,皆不应用;虽非我所制,余方必应行者,皆不得不行。”可知佛教戒律,并不刻板,只要不违背佛制的原则,就可以随方应用,自然也可以随着时代的潮流而应用,但是怎么随方应用,就必须熟悉戒律之后,才可以灵活圆融,才不会违背佛制的原则。时代虽然有新旧,但是律制的精神则是历久常新的,不能泥古不化,更不能因为有些不适应,而废弃不用。要发扬佛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悲精神,要圆融地理解戒律,使之更好地于新时代相适宜。
                              
信佛只要心诚,为什么一定要归依呢?
答:这种观念,简单地听起来觉得有道理,实际上是错误的,也不如法的。比喻学生上学,首先必须办理注册手续,不然,学校中自然不会有其学籍,也不会得到毕业学历文凭。一个正常情况下的学生,一定是按照学年学程,而逐级升学的,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最初进小学要注册,进了中学与大学,除了注册,还得进行考试,对其进行全面测试,看其是否有求学的能力。但是,不进小学,便想取得大学文凭,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要信佛,应该从归依三宝开始,归依三宝,虽然是进入佛门的第一步,但是如果不走第一步,怎么能走第二步第三步来?要走第二步第三步,必须首先走第一步开始。
                              
佛教弟子的等级是如何定的呢?
答:佛教弟子的等级,是以所受戒别的层次而定。出家弟子的品位从大到小依次是:菩萨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在家佛教弟子的层次:菩萨戒——八关斋戒——五戒——归依三宝戒。按照这样的修行层次,定的品位等级。
                              
归依三宝有限制吗?
答:归依三宝是信佛学佛的第一步,佛教不舍一切众生,所以,对请求归依者的尺度,放得很宽大很轻松,六道众生(除了地狱内的众生,由于罪逆深重,不能听闻佛法外。其余的不论天、人、神、鬼、畜生。),只要发心归依,佛教无不接受。就好象也到了入学年龄的儿童,不管他贫富贵贱,漂亮还是丑陋,不用挑剔,全部都可以进入国家开办的学校去读书一样。
                              
归依三宝是那三宝?
答:三宝是:
(一)是佛宝——本来是创立佛教的佛陀,而现在不管是木刻、石雕、泥塑、彩绘等等,只要是佛、菩萨像都是佛宝;
(二)是法宝——佛陀所讲的一切佛经,和有诸大菩萨、祖师的言谈,都是法宝:
(三)是僧宝——是指所有清净的出家人,而不仅仅是自己的归依师父。(现在有很多居士眼里只有自己的归依师,而对别的出家人根本不尊敬,这是要不得的。)
                              
我能看懂佛经不归依行吗?
答:能看懂佛经,而不归依三宝,肯定是不行的。自己以为自己有看经的能力,可以直接从佛经之中,探求成佛之道的真理,不必要归依三宝,同样可以得到学佛的受用。这在理上说,似乎可以通融,但是从事相的规制上说,那么就错误了。佛经是由佛陀(佛宝)所说的法(法宝),再由佛的出家弟子们(僧宝)结集成编,传之后世。如果只知道佛经(法宝),而忽略了说法的佛陀(佛宝),以及流传佛经的出家人(僧宝)。最多是归依了法宝,这是无知的忘恩行为。佛、法、僧三宝不能分开信仰,如鼎的三只脚,缺一不可。如若不然,怎么能有资格称为三宝弟子呢?
                              
归依三宝有什么好处?
答:不但能得到学佛的种种好处,而且还种了成佛的因。所以,佛经上说:世俗人虽然行善,终不能破坏先世的恶业,如果能受了归依三宝的戒,就能破坏先世的恶业。
                              
怎么归依呢?
答:受归依时,不但是形式上的问题,更是心性上的问题。受归依时,不仅仅口中念着,心里还得想着。最主要还是在于心的领受——纳受三归的戒体,戒体必须是早已先受了三归戒的人,师师相传,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在凡夫而来讲,不能无师自证,所以三归依,不得在佛菩萨形像前,自誓自受。由此可知,求受三归依的庄严性、严肃性、重要性了。
                              
三宝能分开信仰吗?
答:不归依三宝,便想成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年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只信佛、而不信佛法、不信僧宝;或者,只信佛法,而不信佛、不信僧宝;再或者,只信僧宝,而不信佛、不信佛法。根本先就违背了佛法,佛法之中,三宝不能分开分家,如果一定强迫要把三宝分家,他便破坏了佛法,一个违背佛法而又破坏佛法的人,那是永远不会得到学佛的善果。既然,相信了三宝其中的一宝,为何不归依三宝呢?
                              
我害怕归依后受约束,所以一直不敢归依?
答:这件事很普遍,俗世有很多人对佛教有好感,但是他们(她们)却不愿意马上归依三宝,唯恐归依之后,会受到约束,或者害怕归依后无法摆脱,他们就存着观望的态度,他们把归依的意义,看成合同,一旦不信佛了,不容易摆脱等等。其实这些观点,是错误的。佛教固然希望人人归依三宝,并且从归依开始,一直走向成佛之境。但是由于众生根基的差别,不能接受佛法的胜义,不能如法遵行的,只要向一个懂事的人说,我舍弃归依,马上就舍弃了,可以去信别的宗教,或者什么宗教都不信。(如归依三宝之后,除非有魔障遮心,否则是不会舍弃归依。)但是,佛教的慈悲之门,仍然永远开着,随时欢迎浪子的回头。你看,信佛都自由。
                              
什么是归依?
答:归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或者是归投;依是依靠、或者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者归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归依。小孩子归投向他母亲的怀抱,依靠母亲、信赖母亲,所以能有安全感,这一安全感的产生,便是出于归依的力量。因此,凡是由于归投信赖而产生安全感的行为,都可称之为归依。但是,凡是不究竟、不真实、不可靠的信赖信仰的人,都不能称为真正的归依。凡是能认清世事无常的,能明了一切世相都由对待相因而成,走向回家的道路的人,才是真正意义的归依。
                              
我在书上看到我们本来就于三宝同在对吗?
答:对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归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在于寻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道回家的道路,所以我们叫做众生。如果我们从今天开始,归依三宝的怀抱,信仰三宝,仰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解脱的道路,实际上就是浪子回头,回到原来的老家而已。
                              
为什么称三宝?
答:三宝就是佛、法、僧,因为在佛法僧中,能够产生无量的功德,发挥无尽的妙用,并且取之不尽,无极无限,无边无际。世间以金银财宝的价值高,所以称为宝。佛、法、僧的功德妙用,就是通于世间、出世间的,所以更加可以称为宝了。由于三宝的教化,可以使人平安地在人间生活,更可以使人在人间离苦得乐。所以三宝是宝,并且是超出于众宝之上的众宝之宝。
                              
三宝有什么含义?
答:这问题很重要,只有知道了含义,才能发起信仰。佛宝——佛是觉者,自觉、觉他、觉满;法宝——法是法则,有规范,使人理解与保持自性不失的功能;僧宝——僧是和合众,于事于理和合相处。
                              
三宝有哪些种类?
答:从大体上说,主要由于事相和理体的不同,大约分为两大类:
(一)从事相上说,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二)从理体上说,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
                              
什么是住持三宝?
答:(一)凡是用玉琢、木雕、石刻、泥塑、绘画等等的佛像,便是佛宝;
(二)凡是三藏经典,或者古今大德的佛教著作,便是法宝;
(三)凡是剃头的出家人,便是僧宝。
因佛陀灭度后的佛教,就靠这一类的三宝,为之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什么是化相三宝?
答:(一)释迦佛成道而之入灭的阶段中,释迦佛便是佛宝;
(二)佛陀当时向弟子们所说的种种教示,如四圣谛、八正道,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宝;
(三)当时随佛出家的凡圣弟子,便是僧宝。
这唯有佛陀住世应化,才有的情况,称为化相三宝。
                             
什么是一体三宝?
答:就是佛法僧三宝之中,各个都有三宝的功德:
(一)a,佛有觉照之能,所以是佛宝;b,佛能说法于法自在,有轨持之能,所以是法宝;c,佛无争之过,所以是僧宝。
(二)a,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所以是佛宝;b,法的本身,就有轨持的功能,所以是法宝;c,法法平等,互不干扰,所以是僧宝。
(三)a,僧有观照之智的,为佛宝;b,僧有轨持之用的,是法宝;c,僧为和合之体的,是僧宝。
                              
什么是理体三宝?
答:理体三宝是说一切众生,各个本具之三宝(这个必须修行到一定的品位,才会显现。),分为两类:
(一)从修证上说,凡夫都是以“惑、业、苦”而流转生死,如果能翻迷成悟,a,惑即成为般若;b,业即成为解脱;c,苦即成为法身。般若为佛宝,解脱为法宝,法身为僧宝。
(二)从真如(理体)上说,a,能观之理为佛宝;b,所观之事为法宝;c,事理一如为僧宝。这个三宝贝,不是所有的众生都有的,必须经过踏实的修行,才能表现出来。
                              
三宝分这么多到底有几种性质呢?
答:三宝虽然分为四类,只有两种性质——不出事、理的两面。事相的三宝,是现实的,所以也就比较容易懂得。理体的三宝,是抽象的,所以不太容易懂得,除非已经开悟,已经证得了自性真如,否则总是感到陌生的,但是,这个却是我人的究竟归依处。
                              
这么多三宝到底信仰哪个三宝呢?
答:因为我们是凡夫,只相信事相的三宝,但是只要信,信到某一个阶段之后,理体三宝也就自然显现了。我们应该明白,没有住持三宝,就不能显现理体三宝,没有理体三宝,住持三宝也无以安立。住持三宝是理体三宝的用,理体三宝是住持的体。信仰佛教,应该从信仰住持三宝开始,信仰住持三宝的目的,就是在追求理体三宝的显现。现今有在家的佛教弟子,自己没有证理体三宝,却以只信理体三宝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宝,那是本末颠倒,求升反堕的行为。
                              
为什么讲僧宝最重要?
答:三宝之中,虽然以佛为最珍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要。佛陀灭度之后,佛教的道场,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有僧宝来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宝来传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宝来接引。因此,佛陀在世时,佛教以佛为中心,佛陀灭度后,佛教则以僧宝为重心,所以现世信仰佛教,应该以僧宝为归依。恭敬三宝,也应该以僧宝为着眼。僧人之中,虽然龙蛇混杂,我人归依,不妨择善而从,但是恭敬供养的心,则应该一律平等。佛经中说:“虽然是破戒比丘,仍然可以为人天之师。”(因为他最少当过一天的清净沙弥,或者当过一天的清净比丘。)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加不得妄加批评。三宝是一体,归依佛、归依法而不归依僧,便不成为归依。真正的归依,必须是虔诚的相信三宝,而不是一二宝。
                              
归依三宝有哪些种类?
答:归依三宝的种类,共有五个等级:
(一)、翻邪三归——最初进入佛门;
(二)、五戒三归——信佛之后加受五戒;
(三)、八戒三归——六斋日受持八关斋戒;
(四)、十戒三归——沙弥(尼)受十戒;
(五)、具足戒三归——比丘(尼)禀告受大戒(具足)戒。
                              
为什么说归依三宝最重要?
答:归依三宝,是否得戒,非常重要,因为最初学佛,必须要受三归,加受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都以三归为得戒而纳受戒体。没有那种戒受戒时,不行三归依的。因此,三归依戒,是一切戒的根本;也是佛教徒日常修持中的根本,寺院中的早晚课诵,都有三归,一切一切佛事的终结,也都是以三归为宗本。
                              
如何归依三宝?
答:归依三宝的词句,其实是很简单的,但是最好在归依之前,先能念熟悉。一般的是在归依时,由归依师念一句跟着念一句,有的人由于归依师口齿不清,或者由于自己心情紧张,归依之后,竟然还不知道归依词的内容是什么,按道理讲,这样的归依是不能成为归依的。归依词共分为三归三结,现在抄写如下:我某甲(法名或者本来的名字均可),尽形寿,归依佛;尽形寿,归依法;尽形寿,归依僧。说三遍之后,再说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前面的三归说三遍,便是三归依戒的正授,后面的则是三归的三结。归依的紧要关头,便是在三说三归的正授之时,纳受三归依的无作戒体,也就是在此正授之际,请各位千万要注意。
                              
归依要作什么观想?
答:在正授三归之时,作一种观想:说第一遍三归依文的时候,由于自己的发心功德,感得十方大地震动,并且有功德之云,从十方大地冉冉上升;说第二遍三归依文的时候,十方涌起的功德之云,徐徐汇集于自己的头顶上空,结成华盖之状;说第三遍归依文的时候,此一云集的华盖,即成漏斗之状,缓缓下注于自己的顶门之内,遍满于全身,并且由身内扩展出去,使自己的身心,随着功德云的扩展弥盖,而充塞于十方世界——到此为止,自己纳受了三归的戒体,自己的身心,也跟戒体的功德一样,与宇宙同等体量了。设想,这样的归依,应该是何等的神圣和庄严啊!
                              
归依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归依时,一定要将归依词听得明明白白,说得清清楚楚,这是绝对不能马虎。受归依时,最重要的有二点:第一,要注意归依三宝是何意义;第二,当受三归时,师父所说应当十分明白,如果师父所讲的话,全是文言文不能了解,这样是绝对不会得三归的;再或者隔离的太远,听不明白,亦是不得三归;或者虽然能听到大致了解,其中还有一二句怀疑处,亦是不得三归。又正授之时,就是在“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说,这很重要,应当十分注意。以后的“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是名三结,无关紧要。所以,诸位发心求戒,应当先了解三归的意义。又当正授之时,要在“归依佛”等三语注意,就可得三归依。——摘录自弘一律师的《律学要略》。
                              
归依三宝有哪些仪式?
答:从宗教感情上说,受戒的仪式越隆重,越能激发虔诚的心;受戒的要求越严格,越能使人生起神圣庄严的感觉。本来求受三归时,只要请求一位归依师,在佛像前三说三结就可以。但是,为了郑重其事,共分八个项目:一,敷座请师——由求受归依的人为师父敷设法座,列供香花,灯烛整齐,再去礼请归依师升座;二,开导——开示三归依的意义;三,请圣——迎请十方三宝,证明受归,以及护法龙天,监坛护戒;四,忏悔——忏悔往昔业障,以求身、口、意的三业清净之后,纳受无杂无染的三归戒体;五,受归——三归三结,并且发三誓;六,发愿——发无上菩提之心,愿度一切众生;七,显益劝嘱——说明三归的功德殊胜,并且叮嘱依教奉行;八,回向——将此受戒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沉溺的众生,速脱生死,早生佛土。菩萨是以利生为目的,学佛的终结目标是成菩萨、佛,因此,将功德回向给众生,就会滋养自己的菩萨道。
                              
仪式这么多是否可以减少一些呢?
答:在实用方面而言,这八个项目,简直可以说缺一不可。
一,比丘不能站着为白衣(居士)说法,所以要敷座;
二,示知三不宝的意义,所以要开导;
三,归依师是代表三宝为人授归依,所以要请圣;
四,为求重新做人,就要忏除前罪,所以要忏悔;
五,三归三结与三誓,是受归依的重心,所以在所必行;
六,三归共分上、中、下三品,所以劝导发心求上品,也是必要;
七,为增精进的心与坚固的志,显益劝嘱,也是应该的;
八,为了养成不自私的慈悲精神,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也是对的,菩萨行者必须要这样做——利益众生。因为修行人,成佛、菩萨是我们的终结目标。
                              
归依分哪三品?
答:归依分上、中、下三品:发心自度度人的为上品;只顾自脱生死的为中品;只求不堕三途而仍生在人天的为下品。
                              
归依三宝后还能信仰别的神吗?
答:受了三归依后,如果为了维护家宅、财物、国土、人民及其生命的安全,而去祀神祭鬼与礼天拜神,只要不存归依的心,就不会失去归依。如果有归依的心,便失去归依。
                              
归依后有哪些禁戒?
答:归依后只能食五净肉,并且不得作屠业、酒业、淫业、赌业等的作恶行业。每年的阴历正月、五月、九月为长斋月;其余每月的六斋日,要持戒斋。佛陀慈悲,怕初发心的居士,受不了很多的禁戒,故也就规定了这些。
                              
什么是五净肉?
答:我们以前只讲三净肉,现在讲五净肉:一,不是为我杀;二,没有看见杀;三,没有听到杀;四,自然死亡;五,鸟兽食残。
                              
六斋日是那几天?
答:每月的阴历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八、二十九(月大就是二十九、三十)。
                              
归依后是不是只尊敬自己的归依师?
答:我们归依三宝之后,就是归依了十方三世的一切三宝。所以应该恭敬供养一切佛菩萨的圣像;一切佛教的典籍;一切佛教的出家人。不过我们的本师佛是释迦佛,我们的本师僧是归依师,为了报恩,偏重于本师佛与本师僧,也是人之常情。如果只认为本师佛为佛,其它诸佛就不是佛,那是违背佛教的;同样的,如果只尊敬归依师,而不恭敬其它的一切僧,也是不对的。就好象农民只种一处田,而荒芜了千万处田地,这不是愚蠢吗?但是就有些在家居士是这样,开口我师父,闭口我师父,这是要不得的。
                              
归依三宝有哪些好处?
答:归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现世乐;可以求得后世乐;更可以由此得到涅槃寂静的究竟乐。归纳起来大约有八种:
(一),成为佛的弟子;
(二),是受戒的基础;
(三),业障减轻;
(四),能积广大的福德;
(五),不堕恶趣;
(六),人与非人均不能扰乱;
(七),一切好事都会成功;
(八),能成佛道。
                              
有哪些佛经讲了归依三宝的种种好处?
答:佛经中讲归依三宝的好处实在太多了,由于时间的关系,就选择四部经,来说明:
(一),《优婆塞戒经》——人若归依三宝的话,将来所得的福报之大,大得不可穷尽。比喻有一个宝藏,全国人民搬运七年,搬运不尽,三归功德,比这还要大到千千万倍。
(二),《折伏罗汉经》——过去有一位忉利天的天子,在天福享受尽后,身体也变得衰败不堪,同时寿命也将在七天之后死亡。他自己知道,命终之后,将在猪中投胎,所以非常恐慌,于是请教天主,但是天主也没有办法,天主要他去向佛陀求救,佛陀教他归依三宝,死后就没有堕投猪胎,得生人间,并且逢舍利弗,请佛说法,因此而证得圣果。
(三),《校量功德经》——如果东西南北的四大部州之中,全部都是二乘果位的圣人,有人尽形寿供养,乃至为其一一造塔,那个人的功德之大,是不可计量的,但是远不如归依三宝的功德。
(四),《木槵子经》——过去有位莎斗比丘,专诵三宝之名,经过十年的岁月,便证得了初果斯陀含,如今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
                              
听别人说归依三宝后有善神保护,请问法师有哪些善神?
答:佛陀说过:只要归依三宝,便有四天王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随身护持,并且希望受了三归的弟子,将此三十六位善神的名字,写下来,随身携带,便可辟除邪恶,出入无畏。现在是比较方便了,大多数佛教流通处,通常都有这些物品请购的,希望你们多去请购,带在身边,保佑事事如意,出入平安。
                              
具体有哪三十六位善神呢?
答:一,弥栗头不罗婆(善光)——主疾病;
二,弥栗头婆呵娑(善明)——主头疼;
三,弥栗头婆逻波(善力)——主寒热;
四,弥栗头旃陀罗(善月)——主腹满;
五,弥栗头陀利奢(善见)——主疮肿;
六,弥栗头阿屡呵(善供)——主癫狂;
七,弥栗头伽婆帝(善舍)——主愚痴;
八,弥栗头悉诋哆(善寂)——主嗔恚;
九,弥栗头菩提萨(善觉)——主淫欲;
十,弥栗头提波罗(善天)——主邪鬼;
十一,弥栗头呵婆帝(善住)——主伤亡;
十二,弥栗头不若罗(善福)——主坟墓;
十三,弥栗头必师伽(善术)——主四方;
十四,弥栗头伽隶婆(善帝)——主冤家;
十五,弥栗头罗师遮(善主)——偷盗;
十六,弥栗头修干陀(善香)——主债主;
十七,弥栗头檀那波(善施)——主劫贼;
十八,弥栗头支多那(善意)——主疫毒;
十九,弥栗头罗婆那(善吉)——主五瘟;
二十,弥栗头钵婆驮(善山)——主蜚尸;
二十一,弥栗头三摩驮(善调)——主注连;
二十二,弥栗头戾谛驮(善备)——主注复;
二十三,弥栗头波利陀(善敬)——主相引;
二十四,弥栗头波利那(善净)——主恶党;
二十五,弥栗头虔伽地(善品)——主蛊毒;
二十六,弥栗头比藜驼(善结)——主恐怖;
二十七,弥栗头支陀那(善寿)——主厄难;
二十八,弥栗头伽林摩(善逝)——主产乳;
二十九,弥栗头阿留伽(善愿)——主县官;
三十,弥栗头师利陀(善固)——主口舌;
三十一,弥栗头阿伽驮(善照)——主忧恼;
三十二,弥栗头阿可婆(善生)——主不安;
三十三,弥栗头娑和逻(善至)——主百怪;
三十四,弥栗头波利那(善藏)——主嫉妒;
三十五,弥栗头固陀那(善音)——主咒骂;
三十六,弥栗头韦驮罗(善妙)——主厌祷。
以上摘录于《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神咒》。
第二章  五戒十善

什么是戒、什么是律?
答:戒字的含义,说文解字说是“警也”,是警觉的意思。不能做的做不得的事,就不要去做,结晶水戒,实际也就是一种道德标准的限制。比喻通常说的戒烟、戒赌、戒酒等等,便是一种约束的行为。戒律两字的意义,也是各有所指:戒是有所不为,律是有所当为;戒是不能如此,律应当如此;戒是各人的持守,律是团体的活动。所以在梵文中,戒叫做Sila(尸罗),律叫做Vinay(比奈)。其实,有时也将戒律两字通用。我们应该明白,凡是有利于人类的任何高级宗教,它就不能违反人类的道德标准。我们佛教的戒律,由于层层的发挥,而超出一切宗教之上。有人曾经作了这样的比喻:儒家偏重于形而下,也就是注重现实人间的;道教偏重于形而上,也就是注重于死后升天而不注重现实人间;而佛教却出世而不离世,是极其中道的。

五戒有哪些内容?
答: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

佛教五戒与儒家五常是如何匹配的?
答:佛教的五戒与儒家的五常,有很多匹配的,但是通常是这样匹配的:不杀生配——仁;不偷盗配——义;不邪淫配——礼;不妄语配——信;不饮酒配——智。以上这些,走能说明人间的道德标准,有一相近相接的趋势,却不能说是绝对的贴切。别的暂且不说,光是不饮酒戒而言,虽然含有礼与智的精神,但是儒家的礼与智,绝不等于佛教的不饮酒戒,况且,儒家并不戒酒。

佛教的戒律与世俗的戒律有什么不同?
答:以佛法看,戒有世戒与佛戒——第一义戒的不同。除了佛制的戒,一切都是世戒。佛教的戒律与世俗戒有四点不同:
一,佛教的戒律之所以不同于世俗戒,就是出发点与目的不一样。其它各宗教,守戒是为了遵循神的意志,如不遵守,便是违背了神的意志。佛教则不然,佛戒虽有佛制,但是遵守在与各人,佛陀制戒也是根据众生的意志而来,佛陀绝对不会勉强任何人,守戒不是为佛而守,而是为了各人的自由意志而守。就好象吃饭是各人自己的事情,吃了自己饱,不吃自己饿,与他人无关系。不过佛陀以其大智大悲的胸襟,他虽然不能代表众生吃饭,他却会劝导愚蠢挨饿的众生去吃饭——守戒。这是佛教戒律与世俗戒的,第一点不同。
二,一般的世俗戒,多半是片面的。比喻别的宗教,是为了求得神的欢喜,他们守戒的目的,不为造成人间的幸福和快乐,而是为了达到生天的意欲,所以是偏重于形而上的,往往为了升天的理由而否定人间的快乐。再比喻儒教,对于伦理纲常的遵守是为了造成人间的幸福和快乐,所以是偏重于形而下的。唯有佛教弟子的遵守佛教戒律,既为造福人间,也是为了追求出世的境界。这是佛教戒律与世俗戒律的第二点不同。
三,一般的世俗戒律,只有形式的遵守,并没有戒体的纳受,所以也就没有戒罪与性罪的区别。别的宗教的戒律,并不是单纯为其教徒所有,那是神给予人类的制约,不管你信与不信,都在其制约的范围之内,信了的人固然要守,不信的人,也不能不守,要是不守,其罪过是同等的。佛教戒律则不然,佛戒是由佛制,佛弟子的受戒,必须是师师相授,讲求戒体的传承与纳受,惟有受了戒的人,才能将戒传给他人,此一戒体,是直接传自佛陀,受戒而纳受戒体,便是纳受佛的法身与自己的心性之中,以佛的法身接通人人本具的法身,以期引导各人自性是佛的发明或者证悟。受了佛戒而再破戒,等于破了佛的法身,所以罪过很大。没有受戒,虽然作恶,不为破戒。作恶的本身,虽然即是罪过,其罪过的程度,却没有受戒破戒的大和重。这就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作恶的性罪,加上破戒的戒罪。在佛法而言,破是破了佛的法身,所以戒罪的程度,远比性罪为大。这是佛教戒律与世俗戒律的第三点不同。
四,一般的世俗戒律,只是教人戒除应该戒的行为,并不能形成一套理论的体系,佛教戒律被列为佛教的三藏之一,并以专门的律藏为佛法住世的枢纽,所以有其整套的体系。比喻我们佛教将戒的构成,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大科目,如果缺少一科,便不能称为持戒。如果不具备这四个条件,虽然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只算是守了世俗戒律而并非佛教戒律,守持世俗的戒律功德是有限的,也是不究竟的,这是佛教戒律与世俗戒律的第四个不同。

什么是戒法?
答:戒法就是佛陀,为佛教弟子的日常行止,所制定的规范。

什么是戒体?
答:戒体是一脉相承(直接传自佛陀的法身),师师相授的无表色法,所成的功德。

什么是戒行?
答:戒行是由于佛教弟子们持戒,所表现的行为。

什么是戒相?
答:戒相就是佛教弟子持戒后,现出了人天师表的庄严相,使人一看,就油然而生恭敬心,行为差别现象。

什么是性罪?
答:性罪是因为其本性就是罪恶。比喻五戒中的杀、盗、淫、妄四条戒,在没有信仰佛教,没有受戒前,如果违犯了,只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及社会公德,而不违犯佛教戒律。如果受戒后,违犯了,不但要受佛教戒律的制裁,而且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这就是性罪。

什么是戒罪?
答:受了佛教戒律,而破戒,在就是戒罪。而破戒就是等于破了佛的法身,所以戒罪很大。

五戒是消极的不作恶吗?
答: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教弟子们如法持戒,如法持戒的作用是增长功德,但是此功德,都是由悲心的扩大而起。看五戒的表面,是消极的不作恶,而没有积极为善的作用。事实不然,守持五戒,实际上含有无限悲心。这里所谓的悲心,可以理解为无限的同情心。一,因为不忍自己被别人杀害,所以,知道他人及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被杀被害的心,于是就有了不杀生戒。二,因为不忍自己的资生财物被别人偷盗而去,所以,知道他人及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被偷被盗的心,于是就有了不偷盗戒。三,因为不忍自己亲朋好友被别人奸淫,所以,知道他人及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被奸被淫的心,于是就有了不邪淫戒。四,因为不忍自己被别人欺骗,所以,知道他人及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被欺被骗的心,于是就有了不妄语戒。五,因为不忍自己被酒鬼骚扰伤害,所以,知道他人及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被骚扰被伤害的心,于是就有了不饮酒戒。

为什么称五戒为五大施呢?
答:在佛教典籍中,往往称五戒为五大施。持五戒能持得彻底,绝对不仅仅是止恶,当能做到行善。不杀生而要护生救生;不偷盗而行布施,其余三戒亦是如此。不过五大施的本义,是在施于一切众生的无畏怕心:由于我持杀戒,不必害怕我伤害;由于我持盗戒,不必害怕我偷盗;由于我持邪淫戒,不必害怕我淫污其亲属;由于我持妄语戒,不必害怕我欺骗;由于我持饮酒戒,不必害怕我以饮酒而疯狂。所以称五戒为五大施。

为什么要提倡人人受持五戒?
答:在目前的人类世界中,可以说人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我们每天在电视和报纸上,几乎天天看到人间悲剧的报道,那无非是为了金钱美女与酒的作崇,因而演出了层出不穷的罪恶。哪些罪恶的范围,总是不出杀、盗、淫、妄的范围。人类的安全,虽然有法律的保障,但是法律只能制裁与事后,却不能防患于未然。要杀人的、要偷盗的、要奸淫的、要欺骗的,仍然我行我素。生活在现今的人,谁也没有把握绝对不受杀、盗、淫、妄等灾难的威胁。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提倡五戒的受持了。如果多一个人受持五戒,便为人类社会减少了一个制造灾难的威胁,人人受持五戒,那么我们的世界,便是人间净土了。

别的宗教“不杀”于佛教的“不杀”是一样吗?
答:不一样。别的宗教讲的不杀,是讲不杀人,而不戒杀人类之外的动物。(或者有些宗教只崇拜某一动物,而对别的动物就可以杀。)然而我们佛教不杀,是不得杀一切动物和植物。(因为按照大乘精神,植物也有生命,不得故意伤害。)

五戒中哪些是性戒(罪)?哪些是遮戒(罪)?
答:五戒中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四条戒是性戒——因为其本性就是罪恶,不管是不是信仰佛教,违犯了都犯罪或违反社会公德;不饮酒是遮戒——没有信仰佛教,喝酒不犯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而只犯了佛教戒律。

什么是遮戒?
答:在没有信仰佛教,没有归依佛门受戒前,犯了不犯戒,而归依佛门受戒后,犯了才犯戒,这就是遮戒。比喻不饮酒戒,在没有受戒前,喝酒不违反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只是犯了佛教戒律。饮酒戒是五戒中,唯一的遮戒。因为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而是喝酒后容易犯罪。

受了五戒后破戒能忏悔得掉吗?
答:五戒的毁犯,有轻重的区别,重罪不通忏悔,所以称为不可悔。轻罪可通忏悔,又分为两类:中可悔与下可悔。根据大乘菩萨戒,虽然犯重罪,如果能作取相忏,在佛前礼忏,得见好相,见光见华,见佛菩萨前来摩顶,罪即忏除。但是,忏悔除罪,只是除的犯戒罪,而不是性罪。比喻犯戒杀人,戒罪应该堕落三途,如能取相灭罪,即可不堕落三途,然而欠人一命仍然需要偿还(国家的法律也要制裁的),因缘成熟时,必定还报,如果不入无余涅槃,即使证得阿罗汉果,仍然得还他一命,以至与杀一虫蚁,性罪永远不灭。盗戒也是一样,不过盗戒的戒罪虽然与杀戒一样,但是盗戒的性罪,只要偿还所盗的东西,或者赔偿相等的价值,便可了结。

受戒后破戒罪过大,还不如不受戒罪过反而小?
答:其实,受戒是为了戒除恶业,难道说受戒之后,还准备造恶吗?即使真要造恶,也可随时舍戒,万一没有来得及舍戒,便造了恶业,虽然将下堕三途,但是毕竟有机会成佛(因为种了成佛的因,因缘成熟,必定会结成佛的果。)。如果永不受戒,也将永远没有成佛的可能,因为,没有种成佛的因,就象农民种田一样,没有种子,怎么能收获果实呢?

杀生具备几个条件成不可悔罪?
答:杀戒以杀人为重,杀异类旁生为轻。杀人具备五个条件成不可悔:
一,是人——所杀的是人,而非其它异类旁生;
二,人想——蓄意杀人,而非其它异类旁生;
三,杀心——有心杀人,而非无意误杀或者过失杀人;
四,兴方便——运用各种杀人的方法;
五,前人断命——被杀的人,断定已经死亡,或者以后因此而死。

杀生的方法有几种?
答:杀生的方法,可以层出不穷,但是不外以下几种方法:亲自杀生、劝人自杀、教人杀生、派人杀生等等。所谓杀生,不限用刀用枪,凡是能够致生与死地的种种手段,都称为杀生,都得负担起杀生的犯罪责任。总之,我们不是暴徒、变态狂,所以也不会轻易杀生的。

受戒后杀生的后果有几种?
答:后果有三种:
一,当时杀死——犯不可悔罪;
二,当时不死,以后因此而死——犯不可悔罪;
三,当时不死,以后亦没有因此而死亡——犯中可悔罪。
以上种种后果,不仅仅限于人类,杀异类旁生,如果是故意杀,其后果如上。

杀生的动机不同,犯罪有什么差别?
答:一,为杀人而作方便(如放火、设陷阱等等),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死(变化人),犯中可悔罪;畜生死,犯中可悔罪。
二,为杀非人而作方便的,非人死,犯中可悔罪;人与畜生死,都犯下可悔罪。
三,为杀畜生而作方便的,人死、非人死、畜生死,都犯下可悔罪。
四,作不定方便的(准备遇到什么就杀什么),人死,犯不可悔罪;非人死,犯中可悔罪;畜生死,犯下可悔罪。
以上所举的四种杀生动机,都是以动机的对象边得罪,不以被杀的对象边得罪。比喻杀人,而误杀非人是中可悔罪;误杀畜生,也是中可悔罪。是从杀人的方便而得。无心杀非人和畜生,虽然误杀,亦不得罪。如果作杀人方便,未达到杀人的目的,也没有误杀非人和畜生,亦得中可悔罪。以此类推,作杀非人方便、作杀畜生方便,均犯下可悔罪。

堕胎犯杀戒吗?
答:佛教戒律禁止杀生,所以禁止堕胎。如果为杀胎儿堕胎,胎死犯不可悔罪;胎不死母死,犯中可悔罪(也是从胎儿边作杀方便而得罪);胎死母死,犯不可悔罪;胎不死母不死,犯中可悔罪。但是,为了“计划生育”,而堕胎,不犯杀戒。律藏中说:“如果戒律与国法相违背,以国法为准。”因为“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所以为了符合国家政策,响应国家政策,而堕胎,不犯杀戒。

杀戒在什么情况下犯逆罪?
答:杀人而杀父母、杀阿罗汉,便犯逆罪,就会堕无间地狱,这是杀戒中极重的罪。但是也有分别:杀父母而作父母想,犯逆罪;杀父母而作父母疑,犯逆罪;杀父母而作非父母想(如从小离开亲生父母,而不知道亲身是谁。),不犯逆罪,但是犯不可悔罪。杀阿罗汉,虽然不作阿罗汉想,亦犯逆罪。

如果杀生者比被杀者先死犯什么罪?
答:如果杀生者于杀生之后,自己先死,被杀者后死,犯可悔罪,就不是不可悔罪。因为人死戒体亦舍(五戒是尽形寿受持),即已舍戒,也就没有戒罪了,被杀者虽然因为伤重而死,既然死在凶手之后,凶手便无杀生的戒罪。然而,杀生的性罪,永远跟着,一定要还他一命,除非你了生脱死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其家属为其超度,如果确实如法地为其超度了,那么性罪也就没有了。

什么情况下杀生无罪?
答:杀生以“心”为主,无意杀生,不犯重罪。意外的误杀,无犯;如果有误杀的可能,而不注意谨慎,误杀他(它)人致死,犯中可悔罪;如果疯了失心,不由自主地杀生,无犯。

如果房间内有虫蚁怎么办?
答: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为了维护人类的资生财物,不得不驱除侵蚀,但是为了维护戒体的清净,又不能故意杀伤虫蚁。不过,有损于人的虫蚁,是必须驱除的,要提前三天在佛菩萨形像前,向佛菩萨忏悔,求得大悲水,在家里洒净,(一般情况下,跟你没有因果关系的,都走了。)三天后驱除的时候,不得存有杀伤的心,应该小心,如果尽到最大的可能,仍然有误伤的,应该自责于心,生悔意,发悲愿,愿它们投生善类,愿它们终将成佛,这样就可免除杀生的罪。

戒的持犯全在于心,那么杀虫的罪责有哪些?
答:杀虫的罪责,分别有这些:
一,有虫有虫想——犯根本小可悔罪;
二,有虫有虫疑——犯根本小可悔罪;
三,无虫有虫想——犯方便小可悔罪;
四,无虫有虫疑——犯方便小可悔罪;
五,有虫无虫想——无犯;
六,无虫无虫想——无犯。
另外不得打人、打畜生、打虫蚁,恨心打者都得罪。

受了五戒是否必须素食?
答:依照五戒,根本没有素食的要求,素食是大乘菩萨戒的规定。持五戒的不杀生,是讲不得亲自杀生;不得劝他或者教他杀生。如果买食也屠好的肉类,不在五戒的禁止之内。当然如果能发心素食,年是最好。素食是大乘佛教的美德,是汉传佛教的根本精神,素食是杀戒精神的进一步的具体表现。所以希望受了五戒的居士,最好能够素食,否则也没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偷盗?
答:偷盗戒,是五戒中最复杂的一戒。盗是偷盗,不与而取的行为,便称为偷盗。不论是自身不与而取、教人不与而取、或者派遣他人为自己不与而取他人财物,都是偷盗。偷盗在世戒与出世戒中,都看得同样严重。

盗戒在哪些条件下成不可悔罪?
答:盗戒具备六个条件,便成不可悔罪:
一,他物——他人的财物;
二,他物想——明明知道是他人的财物而非自己的财物;
三,盗心——起偷盗的念头,也就是存有偷盗的预谋在先的;
四,兴方便取——假借种种方法,达成偷盗的目的;
五,值五钱——所盗的财物,价值有五钱。现在估计,大约人民币八十元钱;
六,离本处——将所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

什么是离本处?
答:就是把被盗的财物,带离原来的位置、或者移动位置、改变形状、改变颜色等等。凡是以盗心使物主生起损失财物之想的,都称为离本处。

什么样的物品取之无罪?
答:如果物主不同意,不论用什么手段——骗取、窃取、强夺、霸占、吞没,凡是具备上面六个条件,都是重罪不可悔。除了合理的利润,不得谋取他人财物。无论是地面上、地面下、水面、水中、高处、低处、树上、空中、动物、植物、矿物、运动中的、静止中的一切财物,不论是国家的、私人的、佛教的等等,只要有其所属的主权的,都不能随便拿用,否则都是偷盗。除非是垃圾类的抛弃物品,取之无罪。

受了五戒能做生意吗?
答:五戒居士除了不得渔猎、酤酒、屠宰、贩毒、走私、卖淫、赌博等不好的职业外,当然可以做合法的生意,(也可以耕作),但是,不得偷税漏税,或者国家法定的税收不缴,就犯盗戒。另外,不得以伪充好,欺骗顾客。

损坏他人财物犯盗戒吗?
答:盗戒的范围,也包括损坏他人的财物在内。如果存有使他人蒙受财物损失,不论采用何种手段,只要造成损坏的事实,所损坏的财物达到八十元,即成重罪不可悔。

盗戒的轻重分别是怎样?
答:所盗的财物,价值八十元或者超过八十元,重罪不可悔;所盗的财物,不足八十元,中罪可悔;作偷盗方便,而没有达到偷盗的目的,下罪可悔。

什么情况下不犯盗戒?
答:依照佛法,不得以任何理由犯盗戒,如饥饿、疾病、天灾人祸、孝养父母、供给妻儿等,而行偷盗,如果偷盗,一律成罪。如实际有困难,可以行乞,受人布施无罪。(借而不还的,也犯盗戒。)实际上,盗戒只“遮”不“开”的,除了“行乞”,无犯。

盗戒有哪些开缘?
答:一,如作自己的所有物想而取;
二,得到对方同意,或者以为感情深厚,知道对方必将同意而取;
三,暂时借用而取;
四,以为他人之所抛弃而取;
五,因为疯了失心而取。

什么是邪淫?
答:除了夫妻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者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都称为邪淫。

凡夫能断淫欲吗?
答:众生的存在,都是由淫欲而来,如果要凡夫众生,都断淫欲,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众生修证到三果阿那含位,始得永断淫欲;修禅定到初禅以上,始得伏住淫欲。欲界众生,虽然升到第六天,仍然在淫欲中。所以淫欲的烦恼,在人类世界是很难戒的。佛陀设教,固然盼望一切众生都能离欲,但是这终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巧设方便,在家弟子,允许有其正常的夫妻生活。当然,除了不正常的男女关系。

佛陀为何制定邪淫戒?
答:人间的安立,主要在男女关系的和合,正常的夫妻关系,不会给社会带来悲剧。男女问题之所以给社会带来悲剧,都是由于不正常的男女关系所造成,如果人人安于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就不会发生奸杀、强奸、情杀、诱奸、和奸以及破坏家庭等等的事情了。为了造成人间的和乐,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了邪淫戒。

邪淫在什么情况下成重罪?
答:邪淫戒具备四个条件,成重罪不可悔:
一,非夫妇——不是自己已经结婚的妻子或者丈夫;
二,有淫心——喜欢行淫,如饥得食、如渴得饮。否则便如热铁入体、或者腐尸系颈;
三,是道——须于口道、小便道(阴道)、大便道行淫;
四,事遂——造成行淫的事实,男女二根相接相入如胡麻许,即成重罪不可悔。

邪淫的罪是如何定的?
答:五戒居士,除了自己妻子或者丈夫以外,于人女、非人女、畜生女的三处(口、阴道、大便道)行淫,或者于人男、非人男、畜生男的二处(口、大便道)行淫,就犯重罪不可悔;两身和合而未行淫,马上就终止了,犯中罪可悔;发起淫心,而没有和合的,犯下可悔罪。除了女性的三处男性的二处,其余部分行淫,罪都可悔。与熟睡中,女性的三处男性的二处行淫,犯重罪不可悔。

我在书上看到,与妓女行淫给了钱,不犯邪淫戒对吗?
答:在《优婆塞五戒相经》中说:“若优婆塞,共淫女行淫,不与值者,犯邪淫不可悔,与值无犯。”此乃由于印度是热带民族,对男女关系非常随便。男人嫖妓,是很普遍寻常的事情,所以不禁止。但是在大乘菩萨戒中,若非地上的菩萨,为了度化因缘者,不得有此行为。然而在我们中国人的习俗观念中,嫖妓不是正人君子的行为。我们既然信佛学佛,并且受了五戒的居士,自然视为邪淫了。

被人强奸犯戒吗?
答:万一受到强力的逼迫,而被奸污,如果在被强奸的时候,根本没有快乐的感觉,虽然被奸污,不为破戒。

手淫犯戒吗?
答:犯戒均在于心,如果没有淫欲的心,就不会手淫,正是由于淫欲心太重了,通过手淫来满足欲望,因为有这个淫心,所以就犯了邪淫戒。

我跟以前的女朋友有关系,现分手了犯了邪淫戒吗?
答:我已经讲过多次,犯戒均在于心,只要你在当时确实想要和她结婚,没有存在玩弄的心,就没有犯邪淫戒。

合法的夫妻,在一起生活时要注意什么吗?
答:有五条要注意:
一,佛菩萨的纪念日、每月的六斋日,不得行淫;
二,父母、兄弟姐妹的生日或者死亡之日,不得行淫;
三,月经期中、妊娠期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
四,除了阴道,不得行淫;
五,除了夜晚卧室中,不得行淫。最好还能做到,子女成年的时候,应该开始节欲;子女婚嫁之后,应该停止淫欲。退一万步讲,年龄渐渐大了,还是要保护色身要紧啊!

什么是破净戒人?
答:净戒人:是指受了比丘戒、比丘尼戒、沙弥戒、沙弥尼戒,乃至于八关斋戒于其斋日的佛教弟子。破净戒也就是污梵行,但是必须是第一次破,如果虽然曾经受过戒,已经被他(她)人破毁了,再次与其行淫,也就不成破净戒罪,而是邪淫罪。如果没有受五戒而破他(她)人净戒,虽然没有犯破净戒罪,但其永远不得受一切佛戒,永远被弃于佛法大海之外,所以又称为破净戒叫边罪。

什么是妄语?
答:妄语就是虚妄不实的言语。妄语在佛教中说,分为三大类:
一,大妄语;
二,小妄语;
三,方便妄语。

为什么要提倡受妄想语戒?
答:在今天来说,我们的世界和社会,的确是充满了妄语的气氛,小到从个人,大到国际之间,大家都在互相说谎,彼此欺骗,以求达到自私自利的目的。古代的妄语,仅仅限于语言,如今除了直接的语言,还有电视、电话,更有印刷的文字,语言说过即忘,文字不但欺骗一时一地的人,更会影响后世的人。所以今天提倡戒除妄语,是绝对必要的。

妄语具备几个条件成重罪?
答:大妄语具备五个条件,就成重罪不可悔:
一,所向是人——对人说大妄语;
二,是人想——认定对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者畜生;
三,欺诳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四,说大妄语——自己没有证圣果圣法,却说已经证圣果圣法,或者实际没有得四禅定,却说已经证得四禅定,再或者实际没有见天来、龙来、神来、鬼来,却说见到天、龙、神、鬼来;
五,前人领解——对方能理解所说的内容,如果对方是聋人、痴人、不解语人、非人、畜生,说大妄语,不犯重罪。

妄语是如何定义的?
答:妄语的定义是:
一,不知道说知道;
二,知道却说不知道;
三,没有看见说看见;
四,看见却说没有看见;
五,没有觉悟说觉悟;
六,觉悟却说没有觉悟;
七,没有听到说听到了;
八,听到了却说没有听到。

妄语有哪些方法?
答:妄语的方法大约有五种:
一,自己说妄语;
二,教人说妄语;
三,遣使说妄语;
四,书面妄语;
五,理相妄语等等。

什么是理相妄语?
答:就是现异惑众,表示自己也不是凡夫的身行威仪,如默认、暗示、点头、手势等。

怎么样就犯妄语戒?
答:凡是存心骗人,不论利用何种方法,使得被欺骗的人领解的时候,不管能否达到目的(如求名闻利养),就成了妄语戒。

什么是小妄语?
答:不是以大妄语欺骗人,其余的一切欺诳,都属于小妄语。还包括两舌、恶口、绮语等。实际上我等众生,最难戒的是绮语,绮语的范围包括不得唱流行歌曲、流氓话等。

什么是方便妄语?
答:为了救护众生,菩萨可作方便妄语,比喻醉汉要杀某人,自己实见某人,而骗醉汉没有看见某人,没有过错。

什么是两舌、恶口、绮语?
答:两舌——挑拨离间,东家说西家,西家说东家;
恶口——诽谤、咒骂、讽刺、刻薄语等;
绮语——花言巧语、情歌艳词、说笑聊天、南天北地、言不及义等言语。

妄语戒好守吗?
答:平常人最容易犯的是小妄语,最难戒的是绮语。如朋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兴高采烈,保证他们犯了绮语戒,所以修行人,应守口如瓶。不过要断绝妄语,必须要证初果以上,博地凡夫,很难做到妄语戒的绝对清净,但是能知所检点,犯了小小口过,立即悔改,仍然可不失为学戒的佛子。

为什么要戒酒?
答: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所以饮酒是五戒中唯一的遮戒。因为饮酒之后,可能造成罪恶,为了遮止因饮酒而造成犯戒的罪恶,所以不许饮酒。饮酒虽然不即是犯罪,酒却最能使人犯罪,喝酒由于酒精的刺激,使得神经系统兴奋、胆大、冲动、盲目、失去理智的控制,就会打人、骂人、杀人、强奸、放火------。酒戒有时也可以开的,生病了必须用酒治疗的,由医生的处方,就可以饮用,但是,一定要生惭愧心饮用,病好后应该立即停止。

能否讲一个由于饮酒犯戒的故事呢?
答:在迦叶佛的时代,有一个五戒居士,一向持戒清净,有一天从外面回家,口非常地干,看见桌上有一碗水(其实是水色的酒,他不知道。),一口气喝了(犯了酒戒),谁知酒性发作,他便连续地犯戒了——见到邻居家的鸡,来到他的家里,他便杀了鸡吃了(犯了杀戒、盗戒);邻居的太太不见了鸡,便来他家来问,他见邻居的太太长得漂亮,就把邻居的太太强奸了(犯了邪淫戒);事后邻居把他拉上公堂,他又推托不肯承认(犯了妄语戒)。你看喝了一碗酒,连续犯了五条戒,酒的罪恶,真大呀!

酒戒具备什么条件始犯戒?
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酒——能醉人的饮料;
二,酒想——明知是能醉人的饮料;
三,入口——不得一滴沾唇,入口则一咽,犯一可悔罪。

女人本身就不喝酒那么就不需要酒戒了?
答:戒戒的引生,就包括一切的麻醉品。比喻抽烟、吸毒等一切麻醉人的物品。只要是能给人以刺激,使人失去理智的一切物品,都在酒戒之内。

什么是十善?
答: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行;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离贪欲;九,离嗔恚;十,离邪见。

五戒是如何配十善?
答:一,不杀生配离杀生至救生。
二,不偷盗配离偷盗至布施。
三,不邪淫配离邪行至梵行。
四,不妄语配a离妄语至诚实语;b离两舌至和诤语;c离恶口至爱软语;d离绮语至质直语。
五,不饮酒配a离贪欲至不净观;b离嗔恚至慈悲观;c离邪见至因缘观。
其中一、二、三是“身三业”;四是“口四业”;五是“意三业”。

杀生有哪三种?
答:一,贪欲而杀:为贪肉食的美味;为贪因为杀生贩卖而得的利益;为贪因为杀生而得的代价或者报酬。
二,嗔恚而杀:为报仇泄愤;为恼羞成怒;为除去障碍。
三,邪见而杀:为求福报;为求功德;为祈平安;为祷丰收。

偷盗有哪三种?
答:一,贪欲偷盗:见利忘义,为求发财;为求享乐;为求生活得好些;为贪心的满足。
二,嗔恚偷盗:嫉妒他人的财富;不满他人发财;或者为报复他人,而使他人遭受财产的损失;或者为受了刺激,因而迁怒他人,致使偷盗以及损毁他人的财物。
三,邪见偷盗:为求平安;为求愿望的达成。

邪淫有哪三种?
答:一,贪欲邪淫:为贪淫欲的享受,不论通奸、诱奸、强奸,甚至淫业的买卖;为贪图淫乐而与非夫妇之外的男女发生超友谊的关系。
二,嗔恚邪淫:为了怨仇,实施报复,而奸淫他人及其家属。
三,邪见邪淫:为求功德;为求福报;为求子息;为求长生,乃之为求解脱。如封建社会所流行的采阴补阳、或者采阳补阴等,这都属于邪见邪淫。

妄语有哪三种?
答:一,贪欲妄语:为贪名闻利养;为贪酒色势力等。
二,嗔恚妄语:为使怨家受骗;完使一切恼乱于己,障碍于己的人或者非人乃至于畜生,受到损害。
三,邪见妄语:以为说谎可以避难,骂人可以消灾。

饮酒有哪三种?

答:一,贪欲饮酒:为满足口腹之欲;为贪图酒精的刺激;为求引导色欲的兴奋。
二,嗔恚饮酒:所谓“借酒消愁”,人在失意或者愤怒的时候,往往愿意用酒来麻醉自己,其实借酒消愁愁更愁。
三,邪见饮酒:为求长生;为求羽化;为求升天。如有些人认为适当饮酒,对身体有利等,都是邪见。

为什么要求受五戒?
答:受了三归依的信士,如果想更进一步求得信佛学佛的好处,就必须要求受五戒,才算是学佛所学,行佛所行的开始,归依三宝仅仅是入门而已。受了五戒后,成为标准的在家佛教弟子——优婆塞、优婆夷。受持五戒,可以证道,最高可证三果阿那含,进入不还位,死生净居天,修成罗汉果。

归依后要多长时间才可受五戒?
答:根据《优婆塞戒经》的规定:受了三归依六个月以上,经过考察合格,才容许求受五戒。也有人主张三归依后,必须要三年或者一年,最少四个月,方许求受五戒。实际一般的情况,并不讲究这个问题。有人归依三宝一辈子,也不求受五戒,有人刚进入佛门,恰巧碰上传戒的法会,就三归五戒一起受了。

五戒是怎样传授?
答:五戒的传授,有许多不同的说法:
一,有的说可以自说受;
二,有的说可以向非佛弟子受;
三,有的说可以向四众出家人前受;
四,有的说没有出家人的时候,可以向在家人前受;
五,有的说必须有仪规,在上座比丘前受。按照现在这个情况,最好在清净比丘前受。方法可出照,归依三宝的对象层次而行。

受了五戒后自己交得不能守能舍吗?
答:可以舍,因为我们佛教是最圆融、最自由自在的宗教。当然受戒之后,必须持戒,如果舍戒,虽然作恶业,亦没有犯戒的罪,以前持戒的功德,依然存在。万一不能持,随时可以舍戒,可以一条一条的舍,也可以全部舍。要想舍戒,随时跟一位理解言语的人,说我舍某戒,即舍某戒。舍戒后,再想受戒,也很容易,再受戒就是。

五戒可以一条一条到受吗?
答:这就是南山律所提倡的,一条一条地受。因为我们的根基不牢,想要把五条戒都守得绝对清净,相当地困难,不说你们在家人,就是出家人,想要把五戒持得绝对清净,都是很困难的,也是很少的。所以希望你们,要脚踏实地,先受一条二条或者三四条。因为受持一条戒,把它持好,就是一分优婆塞(优婆夷);受持二条戒,把它持好,就是二分优婆塞(优婆夷);受持三条、四条,把它持好,就是三分、多分优婆塞(优婆夷);五戒全受持,当然最好,持好了,就是满分优婆塞(优婆夷)。如果五戒全受持了,只要犯了一条戒,那么五戒全犯,也就是零分优婆塞(优婆夷),甚至连一分优婆塞(优婆夷)都不是。所以希望各位居士慎重,不要好高骛远,要量力而行。

受五戒有哪些仪式?
答:一,敷座请师——由熟悉仪规的出家人为礼;
二,戒师开导——由戒师演说五戒的意义,说明受五戒对于信佛学佛的重要性;
三,请圣——奉请佛法圣贤僧宝,证明受戒,奉请梵释诸天,护法神鬼,监坛护戒;
四,忏悔——忏除无始以来的一切罪业,以求身心清净,纳受戒体,重新做人;
五,问遮难——询问受戒者,今生以来,曾经作过佛法之所不容的大罪过否?如曾经作过,即成遮难,难以受戒,所以称为遮难;
六,受三归——五戒以宣读三归文时,即是纳受戒体,三归三结与三归文相同;
七,宣戒相——先问受戒者,能受持几分戒,然后宣读五戒戒相,尽形寿不杀生,一直到尽形寿不饮酒,各各答以能持或者不能持;
八,发愿——开示受戒者,发大菩提心;
九,劝嘱——劝告受戒者,既然已经发心受戒,即应该以教奉行;
十,回向——以此功德,回向法界众生。

遮难有哪些?
答:一,盗僧物;
二,于六亲男女中行淫;
三,污破僧尼梵行;
四,父有病时舍去不顾;
五,母有病时舍去不顾;
六,师长有病时舍去不顾;
七,杀害发菩提心的众生。

受持五戒有善神保护吗?
答:每持一戒,就有五位善神,随身保护,若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善神,随身保护,能使人出入起居,都能逢凶化吉。

五戒有什么功德?
答:受了五戒,只要如法奉行,绝对可保不堕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五戒的功德,可以保住人身,甚至可以上生天道,为天人。
第三章 八关斋戒

什么是渐次戒?
答:是指在家的三归五戒;出家的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不受三归——不能受五戒;不受三归五戒——不能受沙弥、沙弥尼戒;不受沙弥、沙弥尼戒——不能受比丘、比丘尼戒。因为这需要逐次上升,级级增加,所以叫渐次戒。

什么是顿立戒?
答:是指八关斋戒和菩萨戒。这两种戒,又称别解脱戒。此两戒就是,可以先不用受三归五戒,直接就可受八关斋戒和菩萨戒,所以,叫顿立戒。

八关斋戒的内容是什么?
答: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着香华幔、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
七,不坐卧高广大床;
八,不非时食。
此八戒中,前面五戒基本一样,只有五戒中的不邪淫,此戒改成了不淫了,还有后面三条戒五戒没有。

为什么要不非时食?
答:因为早前诸天上,上午三世诸佛食,日西畜生食,晚上鬼神食。所以修行人,应当学佛,日中一食,不过午食,以断三恶道之因。

八关斋戒与沙弥戒有哪些区别?
答:八戒与沙弥戒最大的区别,八戒是在六斋日一日一夜受持,不象沙弥戒是终身受持的。正因为沙弥戒是终身受持,所以最高可证阿罗汉果。八关斋戒是在六斋日一日一夜受持,虽然种了出世的因,也不能马上就证阿罗汉果。佛陀慈悲,开出一个方便法门,使那些向往出世生活而又无法达到目的的人,也有机会过过出世的生活,种种出世的善根。八关斋戒,就是这一广大的方便法门。

受持八关斋戒有时间限制吗?
答:八戒是一日一夜受持,多受一次就多一次的收益,通常是以阴历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底最后两天,通常称为六斋日,在此六天中,如果天天持,固然好,如果由于环境、时间的限制,仅受五天甚至一天,也是好的。

什么是斋不清净?
答:受持八关斋戒,虽然是一日一夜受持,也得希望象出家人那样梵行清净,身体不犯淫行、口不说淫语、心不念淫意,在此一日一夜中,完全要以出世离欲的身心来自处,凡是一念淫意现前,或者回忆过去的淫境,或者想象未来的淫乐,或者过午食,便是斋不清净。

为什么要选这六天为斋日?
答:因为《四天王经》说:“诸天斋日,------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观察帝王官民、龙、鬼------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又下;二十九太子又下;三十日四王又下。”所以,选择这六天为斋日,此功德最大。

怎样才算是戒斋清净?
答:八戒要想受持清净,实在不容易。身不作恶——不杀、不偷盗、不淫、不着香华幔、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不坐高卧广大床;口不作恶——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以上这些,只要决心来做,是可能做到的。至于要使意不念恶,那就很难了。最难控制的是妄念的纷纷,并且不绝,心志稍微不集中,妄念便会乘虚而入,妄念之中,有善有恶有无记,善的无记的都无关,可是恶念一来,念杀生、念偷盗、念淫欲、念饮酒、念非时食,只要一念生起,不论念过去、念未来,都是斋不清净,如果身、口二业没有犯,仍然不算破戒。

如何才能做到戒斋清净?
答:凡戒斋日,不得打骂众生;不得身口作不威仪事;不得起贪欲、嗔恚、烦恼等邪见,更须修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

什么是念佛?
答:佛为慈悲导师,念佛的法门,能除愚痴;念佛的实相,能除恶意;念佛的好象,能除怒习。

什么是念法?
答:法为诸佛之母,佛所说法无量无边,但以三十七道品,能够逐层而上,完成修证之功,所以应念三十七道品,内容是:
一,四念处——a观身不净;b观受是苦;c观心无常;d观法无我。
二,四正劝——a未生恶不生;b已生恶灭除;c未生善令生;d已生善增长。
三,四如意足——a欲(摩乐修持之法);b念(一心正住其境);c精进(修习不怠);d慧(思维心不散)。
四,五根——a信(信于正道);b精进(勤求不息);c念(一心观想);d定(一心寂定);e慧(内性自照)。
五,五力——由五根而发生五种力量,破除五障:a信力遮烦恼;b进力除懈怠;c念力破邪想;d定力破妄想;e慧力破一切邪外。
六,七觉支——a(思念修诸道法,而使定慧均等。);b择法(以智简择法的真伪);c精进(以勇猛心,离邪行,行正法。);d喜(心得善法,即生欢喜。);e轻安(断除身心尘重,身心轻利安适。);f定(心住一境);g行舍(舍诸妄谬,舍一切法。)。
七,八正道——a正见;b正思维;c正语;d正业;e正精进;f正定;g正念;h正命。

什么是念僧?
答:僧为人天福田,当念其功德,平日依止学习。僧是代佛宣化,念僧就是念佛。

什么是念天?
答:天上长寿安乐,因为受持八关斋戒一天一夜,其功德就可感生欲界六天的果报,所以一心念天,生天的果报,长寿安乐。

什么是念戒?
答:持戒三业清净,八关斋戒,虽然只有八条,然而其戒力的范围,亦可大至无穷无极,持一杀戒,马上就可以在一切众生分上不杀的功德,其余的七戒也是如此。

什么是念施?
答:普济一切贫穷,令所有的众生都生活在,快乐安详中。贫穷有三种:财产贫穷;修福修道的方法贫穷;做人处世的胆识贫穷。所以布施也有三种:
一,财物布施——能使众生的物质生活改善;
二,佛法布施——能使众生的精神生活充足;
三,无畏布施——能使众生铁肩担道义,择善而从,勇猛直前。

六道众生都可以受八关斋戒吗?
答:六道众生,除了人道可以受五戒和八关斋戒以外,异类众生,上至天人也不得戒。

如何求受八关斋戒?
答:八关斋戒只能一人一人地单独向八戒师求受,因为人多混杂,心不专一。独受则心不他缘,法无通滥。八戒师必须是过午不食,出家十年以上的出家人,否则就不能为八戒师。(亦有开缘,如果是农禅结合丛林的僧众,为了劳作,必须要过午食,这些僧众,虽然过午食了,但是他们是为了服务长住,所以他们完全有资格任八戒师。)

受戒后不想守如何舍?
答:本来八戒是一日一夜受,其实也无所谓舍戒,如果因为逆缘,或者因为烦恼,或者由于饥饿难忍时,只要向一个懂事懂话的人一说,我舍某戒,便算舍戒。不能受持,千万不要勉强,应该舍戒,以后要受,忏悔之后,仍然可以再受。
第四章 威仪

什么是居士?
答:是指虔诚信仰佛教,并且受了三归五戒的,优婆塞(男)优婆夷(女)的统称。在习惯上(不管你有没有受过五戒),对所有男女在家信众,都称为居士或者护法。而实际上,只受了归依,没有受五戒的男女在家信众,只能称为信士。

什么是威仪?
答:戒律守得清净后,所有的德行自然就显现,所以令人可畏佩服,并不是势力的“威”。摄受别人,主要是由于心具备戒德,容止和雅,所以令人可敬,不是诈现的“仪”。所谓“诈”现威仪,就是为了得到信众的信仰,从而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名和利。实际上,佛门的威仪,就是佛教徒日常生活言行的规范。

居士如何称呼出家人?
答:对寺院的方丈或者住持,应该叫大和尚;对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应该叫长老、老法师、法师、师父,还有按照寺院执事叫,比喻:当家师、知客师、僧值师等等,或者统一叫法师也可以;对沙弥(沙弥尼),也应该叫师父。各位千万要注意,不要叫出家人什么师兄师弟,否则罪过很大。背后或者书信,应该称上某下某大和尚、上某下某法师、上某下某师父等。

看到出家人应该怎样?
答:应该见须起立,坐须让位,如果在路上碰到了出家人,应该在下道合掌侧立,等待出家人走过去了,自己才走。

什么时候看到出家人不用招呼?
答:有五种时候,暂时不用招呼出家人:a正在读经的时候;b生病的时候;c理发的时候;d吃饭的时候;e工作的时候。

在寺院中如何拜见师父?
答:想进房间拜见师父,必须约两个居士以上(如果是女居士),首先应该先在门外三弹指,为何先要三弹指呢?主要是怕惊扰师父参禅打坐,先要让师父知道。如果房间内师父答话可以进,就进去,如果师父没有答话,就在门外安静等候。进去后,先向佛菩像问讯顶礼;次向师父顶礼,师说“一拜”答“依教奉行”就拜一拜,千万不要自认为虔诚,尊重师父,师说“一拜”,还要拜三拜,这样不但不是尊重师父,而且还是藐视——不听师父的话,也就是不依教奉行了;然后才向师父请益。实际上,在寺院中,是不准出家人随便在房间内,接待信众,而客堂才是会客的地方,否则,就违反了“长住规约”,会被“迁单”的。应该先通过客堂,只要客堂知客师同意,就可以。一般情况下,居士应该先到客堂,拜见知狂师,说我求见上某下某法师,知客师会吩咐招客师去叫某某法师到客堂来,接见信众。

信众到寺院中如何“挂单”?
答:首先到客堂,从右边进入,右脚先入,把包裹放在门边,顶礼佛菩萨像三拜,然后说顶礼知客师,再然后到登记的地方,拿出归依证(五戒证、菩萨戒证)和身份证登记,如实回答知客师的问话,并且仔细听知客师讲寺院里的规矩和吃饭休息的时间,再然后招客师就会送信众到某某房间住下。

在哪些时候不能向师父顶礼?
答:一,师父参禅打坐时;
二,师父行走时;
三,师父吃饭时;
四,师父讲经说法时;
五,师父洗脸刷牙时;
六,师父洗澡时;
七,师父休息或者睡觉时。
另外,师父关着门,不能在门外礼拜,到房间去礼拜,首先弹指三遍,师父没有应声,应该离去,应声则进礼拜。

为什么方丈大和尚很难见,是不是我没有缘分?
答:不是的,大和尚都是很慈悲的。主要是由于日常事务太多,应接不暇,不能一一接待信众是可以理解的,见到了自然好,没有见着也不要生烦恼,不可勉强。拜见方丈时,应该事先拜见衣钵师(负责方丈日常起的师父),衣钵师会与你预定好某某时间来拜见大和尚,到时候,应提前十至五分钟,到方丈室去等待接见,这是比较如法的。

持戒有哪两种清净?
答:一,受戒之后,严守戒律,宁愿死也不违犯,这个就是上品清净;
二,遇不得已,犯中下品可悔罪,应该赶快到师父或者在佛菩萨形像前,哀求忏悔,尽情发露,精诚悔改,还得清净。

什么是覆藏和发露?
答:犯了戒,想办法不让人知道,叫覆藏;和盘向别人说出,这个就叫发露。

于师父说话要注意什么?
答:凡是向师父问经问话,应该仔细听师父讲话,如果有听不明白的地方,应当等师父讲完了话,然后再问。不能待师父还没有讲完话,就急忙发问,扰乱了师父的思路,很不礼貌。如果师父训诫,自己确实有过错,应该改正,没有过错,也不要讲话,不能与师父争辩,我们修行人,应该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然而,现在的居士,都是很了不得的,很难有这样虔诚的了。

贪睡有哪些过错?
答:佛说多睡有五过:
一,多恶梦;
二,诸天不喜;
三,心不入法;
四,不思维名相;
五,喜出不净。

什么是地狱五条根?
答:财、色、名、利、睡,就是地狱五条根。

亲近师父有哪些好处?
答:a,信心坚固;b,其心觅进;c,身无诸病;d,精进;e,具念心;f,心不骄慢;g,能成定慧;h,具足闻智。

在寺院中听到钟声应该怎么办?
答:凡是听到钟声,应该合掌默念:闻钟声,烦恼轻,智能长,菩提生,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俺,伽罗帝,娑可(偈一遍咒三遍)。能除五百亿劫生死大罪(《阿含经》)。于闻钟声,返闻闻自性,空却能闻所闻,所以烦恼顿轻;继续静听下去,觉所觉空,寂灭境界现前,所以智能长菩提生,而且能超越世间,所以说离地狱出火坑,证得十方圆明,所以说成佛,获二殊胜,所以能度生。另外,寺院击钟,早晨击破长夜的昏沉,晚上击拔幽冥的苦暗。如果在卧时听到钟时,应该立即坐起默念。《比喻经》说:闻钟声不起,护法善神嗔恨,现世损福慧,后世堕蛇身。

我听别的居士讲不能多使用水对吗?
答:是的。洗脸洗脚用水,以水覆盖毛巾少许为宜。多使用水,浪费成常住物(在家则浪费财物),最损福报。另外水中还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生命,多使用水,就会伤害更多的生命,会给自己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杀生因果。

在寺院中能随地吐痰吗?
答:不能,应该要注意卫生,在僻静的地方,用卫生纸包好弃到垃圾箱中。古代有一个僧人晚上坐在佛塔,偶尔吐痰,月光下见护法神伸手来接,这个僧人很害怕,终身注意。

我很好奇喜欢笑,是不懂规矩吗?
答:多笑失正念,大笑失威仪,哈欠是疲倦懈怠的样子,都是应该戒的。气有两种:a上气、b下气(放屁)。上气如果要出时,不要当人张口令出,要回避无人处。如果下气要出时,不能在大众中出,应该作方便外出,到无人处放出,然后才入群,不要扰乱众念。另外还要注意几点:a入塔殿时,不能出口气;b和尚大德上座前,不能放屁出声;c如果下气来时,应当忍,万一不能忍时,应该在下道在下风放之。居士听到这里可能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佛教会这么严格,俗话说“拉尿放屁,皇帝老子都管不着。”须知殿堂等都是神圣的地方,稍微有修养的人,都会有所克制的。

供佛用的香、花、灯、烛的遗留物如何处理?
答:这些遗留物,先用塑料袋装好,放在干净的地方,因这些都是供佛用过的物品,等积聚多了,到野外用土掩埋起来。

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答:师父的呼唤,应该立即答应。但是不能答“哦”或者“呵”,应该答“阿弥陀佛”。为什么要这样呢?这个表示不忘本。父母生我色身,如来长我慧命,永出苦海,所以我们应当常念佛恩。

到寺院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不要随便与出家人拉关系;
二,不要穿得妖艳要干净庄重;
三,不要不洗手就穿海青等衣服;
四,凡是上殿要衣裳整洁;
五,不要随便乱走,也不要多言;
六,不要坐看大众劳动而偷懒;
七,不要私自拿常住的东西;
八,不要谈论政治及居士家的长短好恶;
九,不要因为小事情而争执,如果大事情难以忍受,也应该心平气和,以理论辩,不可不辞而别,或者打架闹事。
总之,一切听客堂招呼。

供养师父应该怎样?
答:首先应该跪在地上,把红包用双手举过眉头,说供养师父就行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师父并不一定要你的钱财,而是你非要供养师父,师父拿了你的钱财,就要给你消灾植福,这是“亏本”的买卖。所以一定要恭敬,希望师父年给我们消灾植福。供养并不一定是钱财,只要是出家人办道所需要的资身用物,都是可以供养的。

随众食有哪些好处?
答:1,听到板声立即就去——不懈怠;
2,供养现成——省力;
3,作平等观——无人我;
4,息诸戏论——存正念;
5,如法观想——深入理;
6,不偏众食——绝疑谤;
7,甘苦同受——无选择;
8,起止威仪——不放逸。
故居士入寺,应该随众食,感受出家人的生活,与大众师父结同斋供的缘分。

居士在家如何出生(出食)?
答:出食须以饭、面、馒头等为主,蔬菜瓜果等,鬼神不得食,所以不出。出食,饭不过七粒、面不过一寸、馒头不过指甲许,多了则贪,少了则小气。出食的东西,放在门外干净的地方,但是不能放在桃树或者石榴树下。念偈:“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如果加念“施无遮”及“普供养”真言各七遍,就更好。但是我们不提倡居士在家里出食,为什么呢?主要有两点:
一是大部分居士家里都不是绝对清净,另外也不一定能做的到位,鬼神不能得食,就会嗔恨报复;
二是想到左右不信仰佛教的邻居,会对我们佛教产生误会和反感。

为什么有些寺院的斋堂不叫斋堂而叫五观堂呢?
答:因为出家人吃饭的时候,要作五种观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思量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如果不好好修行,粒米难消;
2,秤己德行,全缺应供——思量自己的德行,如果不持戒、坐禅、诵经、营三宝事,便不能受此食;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修行人须防三过;上味食起贪心、下味食起嗔心、中味食起痴心,如此的思量预防,受食才没有过错;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思量如果不吃饭,就不能生存,也就不能办道,所以饮食不求美好,只要能养活色身就行了,不必好恶;
5,为成道故,方受此食——饮食可以营养身体,资益道业,身体每天消耗热量,新陈代谢,行住坐卧都需要热量,如果没有饮食供给营养,就会饥渴病生,怎么能办道,现在为了成就道业,所以饮食,应该作此观想,生惭愧心。

吃饭时应该怎样?
答:吃饭时应该口口作念,
第一口默念“愿断一切恶”;
第二口默念“愿修一切善”;
第三口默念“愿所修善根,回向众生,共成佛道。”;
若能长期坚持这样做,其功德是很大的。

在斋堂吃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不能呵斥食物的好坏;
2,不能私自拿常住食物过乞丐或者喂养其它动物;
3,加菜加饭要用手势,不能讲话(斋堂有很多规矩,以后再讲。);
4,不能用手抓头,怕赃物落入别人碗中;
5,不能含食语,不能笑谈杂话;
6,不能吃饭有声音,如果挑牙,以衣袖掩口;
7,如果食物中有虫蚁,应该默默掩藏起来,不要让邻坐看到生疑心;
8,吃完了饭就默默坐在座位上,不能随便走动;
9,不能用手指或者舌头添碗;
10,吃饭年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大众基本保持一致;
11,行堂迟迟未到,不要生烦恼;
12,如果需要什么,默默地用手势,不能高声喊叫;
13,不能敲碗作声;
14,不能吃完饭就走;
15,如果违犯了斋堂规矩,处罚时,不能抗拒不服;
16,如果饭中有稻谷,去皮食之;
17,不能看到自己喜欢吃的,就起贪心大吃;
18,不能私自带食物到斋堂,自己单独吃;
19,出家人还没有吃,不要先吃等等。
这些对于到寺院里来求福报的信众,一定要注意。

礼拜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1,礼拜时不能站在大殿的中央,因为这是方丈或住持的位置;
2,有人礼佛菩萨,不能从其头前经过;
3,凡是合掌,不能十指参差、不能中虚、不能将手指插鼻中,但是也不能太底,应该平胸,离嘴唇大约四、五寸远即可;
4,不能非时礼,比喻在上殿中、佛事中、讲经说法中等等;
5,师父礼佛,不能与师父并排礼拜,应该随着师父的后面远拜;
6,师父拜长辈,不能与师父一起拜,应该等师父拜过之后,再向彼礼拜;
7,师父在跟前,不能与同类互相作礼;
8,师父在跟前,不能受别人礼;
9,如果手持佛像,不能给长辈作礼,应该手持佛像齐眉一举,就足够了。

什么是住持?
答:就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也叫方丈。事繁莫惧、无事莫寻、是非莫辩,能做好这三点,才是合格的住持。另外说明一点,住持经过升座的仪式后,才能称为方丈。

为什么不能从礼佛者头前经过?
答:从礼佛人的头前直过,一是自失尊敬;二是乱他观法,罪过很大。应该远绕而过,这样彼此都不会干扰。

礼佛有哪些种类?
答:一,我慢骄心礼——自认为自己了不起,身虽然礼拜,心里没有恭敬,表面看来很恭敬,实际内怀我慢;
二,唱和求名礼——但求名利,诈现威仪,口里唱着佛号,心不知想到那里去了,不是真供养;
三,身心恭敬礼——口里唱佛号,心内念佛身,相好光明,好象就在眼前,身心恭敬,没有散心杂念,供养礼拜,情无厌足;
四,发智清净礼——所谓慧心明了,达到佛的境界,内外清净,虚通无碍,礼一佛,就是礼一切佛,礼一切诸佛,就是礼一佛,因为诸佛法身,体本都是融通的,礼法礼僧,亦都是这样的;
五,遍入法界礼——所谓自观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诸佛不离我心,我心不离诸佛,性相平等,本无增减,今礼一佛,就是礼遍法界一切诸佛,就好象一室千灯,灯灯相照,如果这样观想,那么功归法界,德用无边;
六,正观修诚礼——所谓摄心正念,恭对佛身,礼自佛不缘他佛,为什么呢?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平等正觉,一念无明,迷于本性,造成许多罪恶,如果能返照本觉,那么解脱的时间就不远了;
七,实相平等礼——有礼有观,自他两异,用此一礼,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不二,能礼所礼,其性空寂。
上面的礼佛,有是非深浅的不同。一至三是事礼,后四个是理礼。事礼中,前两个是错误的,第三个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礼佛,应该要学习后五种,千万不要学前面两种。

什么情况下不能礼佛?
答:律制有染不能礼佛,染有两种:
一,是不净染,就是上厕所后未洗净;
二,是饮食染,就是吃饭后没有漱口。
(有些人乱说女人来了月经,污秽不能礼佛,那是错误的。)

听法要注意什么?
答:一,要提前进入讲堂,方可免得临时仓促,身心烦躁,不入法理;
二,整衣平视直进,目不邪视,这个就是意业肃敬;
三,坐必端正,这是身业肃敬;
四,不乱语,是口业肃敬;
五,凡是听法,必须闻而思,思而修,不能专计名言,也资谈柄;
六,不能没有懂说懂;
七,不能自己还没有领会,就在别处乱讲佛法。

什么是三慧?
答:闻、思、修称为三慧。闻须谛闻、思须审思、修须如实修持。闻、思、修三慧缺一不可,为什么呢?学道不闻法,就好象去宝山,而不问在那里怎么去;闻而不思,就好象知道宝山在那里怎么去,燃而却不计划怎样去;思而不修,就好象准备好了计划,却不行动不实行。只有三慧具足,才可得到三乘圣果。

我刚刚入佛门,不知道先学什么经?
答:应该先学习戒律和规矩,等自己稍微懂一些戒律和规矩后,再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志向,喜欢禅宗,就看一些禅宗的经典;喜欢净土宗,就看一些净土宗的经典;喜欢其它各宗,也是如此。如果有不懂的地方,暂时纪录在本子上,到有时间的时候,去寺院去请教师父。如果不先把戒律的开、遮、持、犯搞清楚,就先学习其它经典,是没有什么利益的,因为戒律,是一切佛学的根本和基础。

看经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凡是想要看某某经,必须事先告诉师父,能看不能看,应该看什么经;
二,不能用口吹经书上的灰尘;
三,不能在经桌上放置杂物;
四,不能把非佛教的书放在佛教的书上,也不能把帽子以及衣服放在经典上;
五,别人正在看经,不能在案前走来走去,扰乱病人心念;
六,如果经书年久损坏,应该马上修补;
七,如果居士三归五戒及菩萨戒还没有领会,不能学习别的经典;
八,不能看伪造的经典,比喻寿生经、北斗经、血盆经、血湖忏等等;
九,不能学习看相算命的书、医书、兵书、天文地理书、神鬼符水等书;
十,不能不洗手就执经书,对经如对佛,不能戏笑;
十一,不能把经书放得乱七八糟,也不能高声诵读,扰乱他人;
十二,不能借别人的经书不还,或者不爱惜,导致破损。
经是佛语,是佛开示修行法门的慈航,所以对经如对佛。受持佛经一句一偈,智的当下悟道,愚的亦可永为菩提种子。

进寺院要注意什么?
答:凡是进入寺门,不年从中央进,必须从左右两边进,如果从左边进左脚先入,从右边进右脚先入。不能无故登大殿游行;不能无故登塔;不能殿塔中涕唾。入殿塔应当右绕,不能左转,按照顺时针方向绕,绕三匝或者七匝,甚至十百匝,必须是单数,应该知道遍数。不能把雨具或者拐杖带进大殿,应该放在门外,或者放在寺里统一规定放东西的地方,那里有信众为你看守,不要带着包袱进大殿礼佛(一切东西都应该放在门外)。

为什么不能无故进殿、塔?
答:大殿是供奉佛菩萨像,宝塔是奉安舍利,都是神圣的地方。凡是进圣地,都应该恭敬礼拜,或者诵经持咒唱梵呗赞佛,这样一瞻一礼,一偈一句,功德无量。如果就好象观光游客,无事进殿塔中闲走,轻慢三宝,罪过很大。古人说的好:“无事不登三宝殿,等闲莫向塔中行,不因扫地添香水,纵有河沙福亦消。”

发心帮寺院做事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要爱惜常住的东西;
二,要服从客堂的吩咐,不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三,如果洗菜、米,应当三易水;
四,如果烧灶,不能燃腐烂的木材;
五,如果倒赃水,不能倒在路中,不能高手扬泼,应当离地四五寸,慢慢到倒掉;
六,如果扫地,不能逆风扫地,不能把垃圾放在门后;
七,洗衣被,须男女的衣被分开洗;
八,不能把热水直接倒在地上,须冷却了才倒;
九,一切米面等,不能随便浪费,须爱惜;
十,要有平等心,执事、清众一视同仁地看待,不分贵贱。

洗澡有哪些好处?
答:律制修行人,半月半月洗澡一次,除了生病或没有时间。洗澡有五种好处:
1,除尘垢;
2,治皮肤令一色;
3,破寒热;
4,下风气调;
5,少病痛。

在寺院上厕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想要大小便,有关就去,不要等到内逼来不及,才匆忙失措,有失威仪;
二,应该换鞋去厕所,不能穿上殿用的鞋;
三,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就不会触怒它们,彼此都不骚扰,并且心里默念:“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烛去罪法。”;
四,不能低头看阴部、不能持草划不能努气作声、不能隔壁与别人说话、不能吐痰到墙壁上;
五,碰到师父不能作礼,应该侧身避开;
六,不能边走边系裤带,应当在厕所内整理好;
七,大小便后要洗手,没有洗手不能拿东西,洗手应该默念:“以水洗掌,当愿众生,得清净手,受持佛法。俺,主迦罗耶娑可。”(偈一遍,咒三遍。)

什么是吉祥卧?
答:睡觉之前,应该先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天、念无常六念。修行人应该这种睡法——右肋而卧,两腿自然屈起、合口、舌抵上颚,右手枕在头底下,左手自然放在身体上,这个就叫吉祥卧。因为这种睡法,能令身得安稳,心无动乱,睡不昏沉,夜无恶梦。须知,仰卧是阿修罗;覆卧是饿鬼;左卧是贪欲人。

什么是非时说法?
答:如果在家人不信三宝,不尊敬僧伽,不喜欢听闻佛法,在这样的在家人前,不能对他们说法。如果不注意随便随地就向他们说法,不但不能弘法,反灭佛法。因为这种人不领会,就会诽法谤僧。有些出家人,为了能得到别人的供养,不管别人信不信,就随便说法,这是很不应该的。

请问有几种人问法不用回答?
答:律制有五种人问法不用回答:
一,试问;
二,无疑问;
三,不为悔所犯故问;
四,不受语故问;
五,故意刁难而问。
学人曾经碰到这些问题,说了不如法,不说又怕违道,后来学人查了许多佛经,才知道是不能回答的。

出家人到居士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本来这个问题学人不回答,这不是居士要关心的问题。但是又想到现在是末法时期,居士难以识别真伪,所以就简单地讲讲。出家人到居士家要注意:
一,有上座才能做,不能胡乱坐;
二,不能多笑,不要夜晚到居士家;
三,主人设食供养,虽然不是法会,亦不要失仪规,主人设食供养,不论大小都是福田,出家人到了,就是法会,主人信心,就是道场,所以吃饭前,要合十念供养偈咒,出食,作五观想,吃后要结斋;
四,男女之间要保持距离,不能单独在一起;
五,如果由于天气或者身体方面原因住在居士家,应该独自睡一室,多坐少卧,一心念佛;
六,不能左右邪视,不能杂语;
七,不能诈现威仪,假装老修行或者老禅师的样子,求得居士的恭敬;
八,不能妄说佛法,乱答他问,显得自己见识渊博,求得恭敬;
九,不能象俗人一样,互相送礼;
十,不能管在家人的家务事情,不能杂坐酒席;
十一,不能结拜在家人为干父、母、兄、弟、姊、妹;
十二,不能讲说出家人内部事情。

为什么必须尊重僧人?
答:僧人以释迦为姓氏,以如来为归宿,以如来的教法为资养色身,以佛慧为生命,以修禅定所得到的快乐为精神食粮。所以不仰仗世俗之人,不经营世俗家庭,不追求肉体长生,不贪恋生命,不畏惧死亡,不贪求美味。他有戒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有禅定来收摄身心,有佛慧来分辨事物。所谓戒律,指清除贪嗔痴三种迷惑,终身不受其污染;所谓禅定,指恬静思考,整肃精神,终日不昏乱;所谓佛慧,指崇尚德行,辨明迷惑,使自己合于道理。以此修行叫做因,以此成就叫做果。他不说假话,所以最受人相信;他提倡无我,所以真诚谦让。他有威严可以警戒,有规矩可以遵守。他给世人带来福址,能化导世人。僧人,他是人中最高贵的;他心胸广阔,他德行周备,他所行的道是伟大的。他是贤人,但是他不是世俗的贤人;他是圣人,但是他不是世俗的圣人。他是出世的最高的圣贤,僧人这样能不尊敬他吗?

什么是痴和尚、哑羊和尚、鸟鼠和尚、秃居士?
答:不明白因果报应,不知道自己的本性,不知道种庄稼的艰难,不知道施主所施的东西难以消受,只知违反戒律,奉养个人,身材高大漂亮而没有智能,佛称他为“痴和尚”;有舌头而不能说法,佛称他为“哑羊和尚”;似僧人非僧人,似在家人非在家人,佛称为“鸟鼠和尚”或“秃居士”。

什么是修行人八件大事?
答:一,拜佛——敬佛的德行;
二,念佛——感佛的恩情;
三,持戒——履行佛的行为;
四,看经——明白佛所说的道理;
五,坐禅——达到佛的境界;
六,参禅——与佛的心地符合;
七,得悟——证成佛说的道理;
八,说法——具足佛的愿力。

在家人如何修行?
答:修行人应该把生死二字贴在额头上,每天十二时辰,讨求生死大事才好。如果只是随群逐队,哄哄闹闹过日子,一日忽然死了,阎王老子找你时,看你怎么办。要是做功夫,必须时时检点自己,刻刻提醒自己,那里对修行有帮助,那里对修行无益,那里对,那里错。有一种学佛法的人,经又不看,佛又不拜,才坐到蒲团上就打瞌睡,等到醒来,胡思乱想。才下蒲团,又和人说闲话,这样学佛,何时能了生死。希望大家除去我慢,开智能,忠于自己的信仰,回心向善。应该来世转生,胜过今生,不要今世胜过来生。

为什么说做人难?
答:难在天资、学问、见识、气度涵养。有天资然后有学问,有学问然后有见识,有了见识然后才有气度涵养。天资不高,学问不广博,见识不高明,气度涵养不雅致,也是不行的。天资不高那么就平庸,学问不广博那么就窒碍,见识不高明那么就暗昧,气度涵养不雅致那么就粗野。天资高才有智能,学问广博才明达,见识高明才正确,气度涵养雅致才有文才。这说个都具备了,才是做一个合格的人。另外不知道修行多少次,才能投个人胎,所以做个合格的人真难。

为什么佛教弟子要注意形象意识?
答:因为每一个佛教徒,不管是出家或者在家,他们(她们)的所作所为都代表着佛教,佛教在世人心目中地位的高底,将取决于佛教徒形象的好坏。因此我们必须树立起形象意识,出家人要有出家人的品格和威仪,做出家人的本分事;在家信众要按在家的戒律来要求自己,持五戒、行十善。好的形象,实际上就是对世人行不言之教,这就叫“以身表法、以身弘法、以身护法。”

为什么佛教弟子要有本分意识?
答:出家人和在家人都要尽自己的本分。出家人的本分就是修行和弘法;在家人的本分首先是尽好自己作为普通人应尽的世间义务,其次是搞好个人的修行并且扮演好护法的角色,如果尽了自己的本分,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工作干得出色,心态安详,自然就能吸引那些不信佛的人来亲近佛法。在家信众失去本分的现象很普遍,很多人常常借修行为名,终日谈玄说妙,自绝于社会人群,人际关系搞得很僵,不安于自己的工作,逃避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给别人的印象是,不学佛时还可以,学佛后变得古怪起来,这叫“以身谤法,以身毁法。”

杀戒的犯罪要件有哪些?
答:有五个:
一,有生命的众生;
二,知道是有生命的众生;
三,故意起杀心;
四,运用各种杀生的方法;
五,被杀害的众生死亡。

杀戒的犯罪品类有哪些?
答:上品——杀诸佛、圣人、师、僧、父母犯逆罪,杀人犯重罪;
中品——杀天、龙、神、鬼犯中罪;
下品——杀畜生及异类旁生犯轻罪。

杀戒的开缘有哪些?
答:有三个开缘:
一,无意杀生不犯;
二,疯了失去理智不犯;
三,救众生而杀生不犯,比喻为了救大多数众生,而自己甘愿堕地狱的杀生,虽然犯了杀戒,但是由于其发心是救众生的菩萨精神,所以虽犯无过。

杀生的果报怎样?
答:一,犯逆罪的,堕阿鼻地狱;
二,犯重罪的,失去戒体(破戒)不通忏悔;
三,犯中罪以及轻罪的,通忏悔,应该马上到师长前,发露忏悔,忏悔之后,仍然恢复清净,但是杀生一命,还是要偿还的。

我的淫心很重,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降伏?
答:由于时间关系就简单地讲四种降伏淫心的方法:
一,《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如果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二,观念法门——如果有男人女人,多贪色欲的,立即想如来马阴藏相,欲心就会停止;
三,九观想——于人的身体起九种观想,淫心就会消除:1死想,2胀想,3去瘀想,4坏想,5血涂想,6浓烂想,7虫啖想,8散想,9白骨想;
四,不净观——种子不净、住处不净、自相不净、自体不净、毕竟不净,这样观想,便知道自己全身不干净,所以淫心立即消失。

众生轮回六道的生死根本是什么?
答:一切众生,所以轮回六道,都是由于淫欲未除,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生死根本,欲为第一,不动淫欲,就没有投胎的事情,所以淫欲是轮回六道的生死根本。

农作物生了害虫应该如何处理?
答:农作物生虫,洒大悲水驱逐之,令它得善处,我除灾害,皆大欢喜。但是洒大悲水,一定要有信心、有耐心,才有感应。必须在佛前至诚祈祷菩萨显灵,并且念大悲咒加持,必定会有成效。如果由于因果或者福报的原因,还是不能清除害虫,那么只有用农药处理了。(一般情况下,跟你没有因果关系的害虫,都已经离开了。)

听别人说日本的僧人可以娶媳妇,那么中国的僧人也可以这样吗?
答:不可以,因为你们误会日本僧人,可以娶媳妇,实际上只有净土真宗的传教师,可以娶妻生子,须知日本净土真宗的传教师,是居士身份,并不是“结婚比丘”。另外,日本其它各宗派的僧人,都是严守戒律的。为什么日本净土真宗的传教师可以娶媳妇呢?是起源于摄政关白时代,亲鸾上人年轻漂亮,善于说法,很得朝野钦敬。当时摄政王关白的女儿,喜欢爱上了亲鸾,很想逼亲鸾还俗结婚,刚好亲鸾的师父法然上人,弘扬净土“依靠他力了生”的法门,于是关白询问法然上人道:“我今在家,上人出家,我们同是念佛,是否功德同等——同生西方,同了生死?”法然上人回答说:“是一样的”(按净土法门,出家众可得上品往生,在家众最高仅能中品往生。)。关白抓住这句话就说:“既然出家在家念佛功德同等,那么就请上人命令高足与小女结婚。”亲鸾惧于关白的淫威,如果不答应他,他就会毁佛,会给佛教造成严重后果,于是就舍戒还俗结婚。后来由于亲鸾善于说法,信众很多,于是独成一派,就是现在的日本净土真宗。他们并不“自称僧人”,是以“居士身份”传教的“佛教讲师”。但是目前我国,有些不讲修行的出家人,东施效颦,根本不了解日本传教师,娶妻生子的根源,也学这样做,岂不贻笑大方。

僧人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答:主要特色是:僧装、素食、独身。只要能坚持这三点,才是合格的僧人,另外还要融入僧团,这点也很重要,因为现代人的根器差,只有融入僧团,才能有警策有约束,才会知道应该怎样正确修行。

大小乘的修证果位有哪些?
答:小乘有七贤四圣,大乘为三贤十圣。
小乘的七贤是:1,五停心观、2,总相念住、3,别相念住、4,暖法、5,顶法、6,忍法、7,世第一法;
四圣果是:1,须陀恒果、2,斯陀含果、3,阿那含果、4,阿罗汉果。
大乘三贤:1,十住、2,十行、3,十回向;
十圣就是十地。

有些僧人经常讲这个寺院那个师父不行对吗?
答:当然不对,而且还有很大的罪过。有些不讲修行的出家人,为了拉信众,不惜用妄语、恶口、诽谤别的寺院以及别的师父,妄想以为这样可使信徒到自己的寺院,或者拜自己为师。他那里知道,信众听到你们出家人互相攻击,为了避免是否,以后干脆什么寺院都不去,也不会再去亲近出家人了。这样愚蠢的僧人,既损人又损自己。向在家人说出家人的过恶,会永远不得成佛的,因为他的法身已经坏了。象这样堕落的出家人,你们干什么和要理会他呢?正信的居士,应该疏远他,使他没有市场。但是目前这类“出家人”的市场却很大,其原因是他们大多会故作玄妙,既会看相,又会算命,又会看风水,甚至预测未来,迎合了一些不是正信的信徒,久而久之,正法却没有市场,真是可悲。

饮酒有哪些过失?
答:有三十六种过失:
1,资财散失;
2,现多疾病;
3,因与斗诤;
4,增长杀害;
5,增长嗔恚;
6,多不遂意;
7,智能渐寡;
8,福德不增;
9,福德转减;
10,显露秘密;
11,事业不成;
12,多增忧苦;
13,诸根暗昧;
14,毁辱父母;
15,不敬沙门;
16,不信婆罗门;
17,不敬佛;
18,不敬法僧;
19,亲恶友;
20,离善友;
21,弃饮食;
22,形不隐密;
23,淫欲旺盛;
24,众人不悦;
25,多增语笑;
26,父母不喜;
27,家属嫌弃;
28,受持非法;
29,远离正法;
30,不敬贤善;
31,违犯过失;
32,远离涅槃;
33,癫狂转增;
34,身心散乱;
35,作恶放逸;
36,身坏命终,堕大地狱。

什么是不着着香华幔?
答:华幔是妆饰品的代表,不着着香华幔,包括不能戴耳环、项链、手饰等妆饰品。

什么是不香涂身?
答:就是不能用香水、雪花膏、胭脂、花粉等一切有香味的化妆品,涂抹身体。

什么是不歌舞倡伎?
答:歌就是唱歌是口过;舞就是跳舞是身过;倡伎就是吹箫弹琴,操奏乐器,是身口都犯过。歌舞倡伎如果是由意业发号施令,便是意过。现在的电影、电视,还包括打麻将,下棋等等,都是属于这条戒的。如果自作歌舞倡伎,那么身、口、意三业都不清净。有些人讲,看电视只看新闻不犯戒,这个都是错误的。

什么是不往观听?
答:也就是上面所讲的种种,不要故意去看去听去玩,如果无意碰到不犯。

什么是不坐高广大床?
答:佛制修行人睡的床规格是:高一尺六寸,宽四尺,长八尺。超过这个尺寸的,就叫高广大床,如果坐在上面或者睡在上面,都是犯戒。

什么是过午不食?
答:就是过了中午就不能吃饭,按照中国的计算,就是过了中午十二点,就不能吃饭。(前面也讲过原因了)

我守戒律但不懂威仪(规矩)行吗?
答:戒律是“体”,就是止持;威仪(规矩)是“用”,就是作持。如果有戒律没有威仪,那么戒律就是虚设,亦没有得到戒律的体;如果有威仪不守戒律,那么持犯无从依据,亦没有达成威仪的用。有戒律有威仪,内外一如,才是修行人。这才是佛的真正弟子,也就是有资格当众生依止的规范,就能得到众生的恭敬。

什么是三学?
答:一,持戒——欲脱离三途(地狱、饿鬼、畜生)必须持戒;
二,听教——因解起行必须听教;
三,参禅——悟明心地务必参禅。

什么是三无漏学?
答:一,摄心为戒:初学持戒摄诸妄想——戒是定之本;
二,因戒生定:戒行清净便容易得定——定是慧之体;
三,由定发慧:定性现前发无漏慧——慧是定之用。

在家烧香拜佛,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首先要做到三个不妨碍:
一是不妨碍社会秩序;
二是不妨碍生产秩序;
三是不妨碍生活秩序。
前面两条比较容易做到,最难的就是不妨碍生活秩序,生活秩序包括个人的生活、家庭的生活、邻里的生活、社区的生活,还有精神、物质、饮食、起居等都是生活。不要只想到自己烧香念佛的重要性,而对家里其它成员和隔壁邻居想得太少,不管是早上四点,晚上十二点钟,把木鱼敲得响响的,把念佛声音念得大大的,把香烧得旺旺的,想我在念佛,你们还在睡觉,你们这些地狱种子,我念得大大的,敲得响响的,让你们种种善根。却不去想想他们是不是难受,心里是不是骂你,你这样做是违反宗教政策的。宗教政策里规定,公民有信仰的自由,也有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希望在家信众,一定要注意不妨碍生活秩序,应该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勉强。

全家人都反对我信佛,我应该怎么办?
答:最好你暂时放弃信佛,千万不要勉强,不要认为自己已经学佛多年了,要放得下。你要靠自己好的心态、好的言语、好的行为来感化他们,要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家务活自己多干点,对家人多体贴些。年老的人多关心年轻的人,要把菩萨的精神在具体的家庭生活中体现出来。菩萨的精神就是慈悲的精神,你要把你的慈悲心在家庭生活中体现出来,你就可以慢慢地感化你的家人,让他们也和你一起来信佛,这样,他们不但不会反对而且还会支持和帮助你的。

什么是正信?
答:归纳起来只有四句话(净慧大和尚经常讲的):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二,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
三,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
四,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什么是正行?
答:一,以三学为修行的总纲;
二,以四摄为利他的方便;
三,以六度为修行的正行;
四,以老实做人为修学的起点;
五,以轻安明净为修学的验证。

怎样才能让信众的信仰变得更加坚固呢?
答:不是说让信众拿了归依证,他的信仰就坚固了,这需要有长时间的净化过程。出家人不要只想到信众布施,还要想到怎样向信众布施,布施给他法、布施给他欢喜、布施给他希望、布施给他温暖和关怀。出家人要平等地看待信众,对他们要一视同仁的欢喜。你能够做到平等,你就能够摄受众生;你自己有良好的佛法修养,你就能够教化众生;你能够时时刻刻给人以欢喜、亲切、关怀,你就能够令众生生信。只要能做到上面那些,信众的信仰就会变得更加坚固。反之,你用分别心来对待信众,信众就会感到失望,那么如何能让众生生信。

师父每次走我都哭,很想师父对吗?
答:是不对的,应该用聚散随缘的心情来看待。我们修行人,一定要破掉这个情执,才能了生死。但是反过来讲,在一起相处久了,彼此想念,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毕竟是有情众生,有情就是有感情,有感情就会想念。所以要多想想无常,就会克服这个毛病。

我是共产党员能信仰佛教吗?
答:不能,因为你已经信仰了共产党,就不能违背自己的誓言,而去信仰别的宗教,这样做不但违反了贵党的党章,这是很不道德的,而且我们佛教也不会接纳的。除非你向贵党组织要求辞去党员资格,经过你组织的批准后,才可以。

我的家人认为我身体差,不要我信佛对吗?
答:信佛跟身体的好差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这是你的家人误解了。实际上越是苦恼人,越容易受益,因为他的心是真挚的,一心求佛菩萨保佑的缘故。大约估计四种可能使你的家人产生误解:
一是你执着于修行,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使你的家人担忧,所以你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因为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二是吃长素,你的家人误认为素食没有营养,使你的家人担忧,所以你不要执着,因为在家居士,是可以吃五净肉(六斋日除外)的;
三是你接触的都是一些不讲修行没有威仪的师父或者是一些故作神秘的居士,使你的家人担忧,怕你跟他们学坏了,所以你一定要注意,都接触一些良师益友,改变家人的态度;
四是整天在外面乱跑,回来身体不舒服,使你的家人担心,所以要注意,因为修行就是修心,不是从外面能跑回来的。

为什么法师经常讲“先把人做好再来学佛”呢?
答:因为只有把作为一个普通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做好了,才能得到社会和家人的认可(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安于本职工作、孝顺公婆或者岳父岳母、团结邻里、体贴丈夫或者妻子、关心子女。),才是一个合格的人。只有是个合格的人,我们佛教才接受你,学佛才有收益,才有好处。反之,如果工作不做、家务活不干、不关心团结人,象这些人社会上都不要,佛教要你们干什么?要了只能败坏佛法,根本得不到学佛的好处。曾经一个居士的家属跟学人讲,他的媳妇整天在外面帮助别人修庙,早出晚归,家里乱了,家务活不干,孩子不管,孩子们都说他妈妈疯了,没有信佛是个贤妻良母,信佛后怎么变得这样。你看没有把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做好,就会造成这样的后果,然而我们佛教却要给他背黑锅,所以学人常讲,“先把普通人做好再来学佛”这句话的。
                              
是不是真和尚头是有戒疤而假的没有?
答:不一定,戒律上并没有严格规定,受戒一定要燃戒疤,那是个人的发愿,这与《梵网经菩萨戒本》燃身供佛之说有关。所以识别真假出家人,并不一定看他头上有没有戒疤,而是看他守不守戒律有没有威仪。反过来说,假和尚绝对不会在头上燃戒疤,因为这:一不利与还俗;二他也发不了那个愿,吃不了那个苦。所以,这也是个识别真假和尚的简单方法。
                              
什么是菩萨?
答:菩萨,原是印度梵文的Bodhisattva的音译,全译是“菩提萨踱”,意译“觉有情”。觉是觉悟、觉了、觉知、觉见的意思;有情是众生,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也是众多生命的意思。但是众缘和合的众多生命之中,有的是有情爱以及情性的动物,有的是没有情爱以及情性的植物和矿物等等。这里所说的众生,是指有情爱以及情性的生命,所以称为有情。组合起来有两重意思:一重是发心上求无上觉(佛)道的有情众生,并且也发心启化一切有情众生都得无上觉(佛)道;二重是自己已经悟见了觉(佛)的本性,同时也要使得一切有情众生都能悟见各自本具的觉(佛)性。概括起来说,便是上求佛道以自觉,下化众生以觉他,这就是“菩萨”。
                              
“菩萨”之名如何得的?
答:菩萨,是由于实践了成佛之道而得名;成佛,是由于实践了菩萨之行而得果。菩萨道是成佛的正因,成佛是菩萨道的结果;要成佛,必须行菩萨道,行了菩萨道,必定成佛。
                              
信佛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答:我们信佛学佛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自己也成为佛。但是佛的境界,是至高无上,至妙、好、大、刚、圆、明、实、真的,成佛的道路,也是非常艰巨而且漫长。一个人才最初信佛学佛,要经过漫长的时间过程,才能达到成佛的目的。佛虽然是难成的,终究是能成的,不过要付出努力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的菩萨行或者菩萨道。不断地洗刷自己从无始以来就玷污了自性觉(佛)体的烦恼无明。自己的烦恼无明,也不断地帮助他人(众生)洗刷从无始以来就玷污了自性觉(佛)体的烦恼无明。自己洗刷烦恼无明,可以增长智能,用以自照,也用以照人,协助他人洗刷烦恼无明,可以增长自己的福德,用以自利,也用以利人。这就是智能与福德双修变成的菩萨之道,也就是逐段前进逐层向上的成佛之道。
                              
菩萨的品位有哪些?
答:因为成佛之因的菩萨道,是漫长而遥远,所以佛经中将之分为许多的阶段与层次。菩萨品位,按照天台宗的判别,分为藏、通、别、圆四种菩萨的分类。实际上,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五十二位的菩萨。
                              
什么是通教的菩萨?
答:通教的菩萨,是通于三乘根器的一类,是以十地的阶段,概括三乘的层次。初地是初信的凡夫、二地是贤者、三(四)地与小乘的初果圣人相同、五地同小乘二果、六地同小乘三果、七地同小乘四果阿罗汉、八地同小乘辟支迦佛、九地从空出假,获得法眼而习气将尽,称为菩萨地、十地便是佛地。
                              
什么是别教的菩萨?
答:是专摄界外根器的一类,根器不一,所以称为别教。分五十二个品位,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称的分别法。
                              
什么是圆教的菩萨?
答:圆教的菩萨,与别教不同的是,别教是次第渐修的,圆教则是一心圆具的。所谓,以圆闻圆修而修于圆行。别教的位次是各别的,是要逐级修证的,圆教虽然也是有凡夫贤圣的差别等次,但是那是能够位位相融,阶阶相摄的。圆教的凡夫(外凡五品)位,便可称为佛,那叫做观行即佛;贤者(内凡五品)位,称为相似即佛;圣者(十住)位,称为名字即佛;经过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位时,才是究竟即佛。圆教的初信,便可称为成佛,但是那仅仅是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佛,而不是究竟圆满的佛。
                              
什么是十信?
答:所谓十信,又叫十信心:1,信心;2,念心;3,精进心;4,慧心;5,定心;6,不退心;7,回向心;8,护法心;9,戒心;10,愿心。
                              
什么是十住?
答:1,发心住;2,治地心住;3,修行心住;4,生贵心住;5,方便具足心住;6,正心住;7,不退心住;8,童真心住;9,法王子心住;10,灌顶心住。
                              
什么是十行?
答:1,欢喜心行;2,饶益心行;3,无嗔恨心行;4,无尽心行;5,离痴乱心行;6,善现心行;7,无着心行;8,尊重心行;9,善法心行;10,真实心行。
                              
什么是十回向?
答: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心;2,不坏回向心;3,等一切佛回向心;4,至一切处回向心;5,无尽功德藏回向心;6,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8,如相回向心;9,无缚解脱回向心;10,法界无量回向心。
                              
什么是十地?
答: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
                              
在家里敬佛时,要烧几根香为适宜?
答:一般情况下,在家里供佛,最好是烧三根香,因为这样就是供的是三宝(佛、法、僧)香,是最如法的。如果摆放佛龛的房间很小,烧一枝香也可以,只要用虔诚的心去供养,一枝就可以代替三枝,甚至千万枝香。
                              
在家供佛是不是早晚都得上香?
答:这个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如果条件许可有时间的话,早晚应该上香,这样做的就会比较圆满,有始有终。如果条件或者时间不许可的话,只要早上起来,首先自己洗刷干净,然后给佛菩萨换一杯净水,烧一枝或者三枝香,拜三拜也就行了。如果能长期这样坚持,也就很难得了。
                              
是不是亲近大寺院的师父不要亲近小庙的师父呢?
答:处于末法时代的众生,又不明了师父的好坏,最好是亲近大寺院的师父比较好,因为他既然能在大寺院里生活,肯定是守规矩的,也就是说戒律是清净的。况且大寺院有众多的师父们在一起共修,所有的一切都会如法,共同照顾、共同监督、共同修行。然而小庙的师父,由于二三个人住在那里,没有长住的规约,就会变得散漫(末法时代的众生,根基都比较差,很难凭意志约束自己的行为。),很难有什么修行和作为,也就是说不是我们亲近和依止的对象,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小庙的师父们由于因缘或者因为根基好想独立修行,这些也是可以了解的。
                              
经常看见出家人化缘,他们是真的出家人吗?
答:可以肯定地讲,在外面化缘的所谓“出家人”,肯定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因为普通出家人根本不用到外面去化缘,长住会承担其的一切。这些所谓的“出家人”,都是骗子伪装的,他们穿著出家人的衣服化缘,说这里修庙,哪里塑菩萨等等,欺骗信佛的人和善良的群众。派出所曾经抓了几个这样的骗子,从他们身上搜出的戒牒以及某某化缘本等,全部都是违造的。因此希望大家警惕和提防这些假出家人,免得上当受骗。
                              
为了常常向出家人亲近,因此长期把出家人供养在家里,这样做对吗?
答:当然不能把出家人长期供养在家里,出家人应该生活在寺院里。这要看什么情况,有些情况下是可以开的,戒律上是这样规定的:
一是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其中戒腊最少十年以上),年老体弱,不能适应长住的生活,有发心的居士,可以接回家去长期供养;
二是有传染病或者严重难治的病,在寺院里不能好好疗养,短时间内又不能痊愈的年轻(六十岁以下)出家人,有发心的居士,也可以接回家去供养(但是身体痊愈后应速回寺院)。
这样做,功德很大。然而现在有许多在家人,喜欢把年轻的师父供养在家里,这样做不但没有功德,而且有很大的罪过,因为这样就会促使年轻的出家人不好好修行,甚至还俗。出家人只要有三次,没有参加布萨诵戒(有特殊情况或者请假的除外),僧团也就不承认其是出家人了。因此希望居士不要轻易把师父供养在家里(上面所说的两种除外),如果不相信因果,那么后果自负。
                              
居士能在家里搞佛教流通处吗?
答:不能,必须是佛教组织(政府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才可以办佛教流通处,比喻居士林、寺院、佛教协会。有些居士在家里办了佛教流通处,其向工商部门申请批的却是经营工艺品,先不论有什么功德,首先他(她)便违犯了戒律——妄语戒,根本就没有功德可言。而且更加严重的是违反了宗教政策,不是在宗教活动场所搞宗教活动,破坏了佛教的良好形象。另外还有些社会上的人,也经营佛教物品(他们向工商部门申批的也是经营工艺品),牟取暴利,这严重干扰了佛教的整体形象。我们有机会会向政府反映这个情况,杜绝类似的情况出现,已保证佛教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相信政府会支持我们的。
                              
我请的佛像没有开光是不是就不灵呢?
答:只要心中有佛,佛像开不开光都是一样灵验的。但是我等众生,由于宿世业障深重,越是不神秘容易得到的东西,就越不知道珍惜。所以通过开光的神秘和隆重仪式后,就会注意,不至于懈怠。开光后不注意或者懈怠了,心里就会想到活的佛、菩萨在那儿,自己就不敢胡作非为,那么学佛一定会有成就。另外还需要向你们说明一点,并不是所有的出家人都可以给佛菩萨像开光的。给佛菩萨像开光的出家人,必须是接过法的戒律清净的师父,是某一个宗派的法子,也就是说是某大丛林的方丈,或者是候补方丈,只有这些师父才有本领给佛菩萨像开光。一般的师父自己还是凡夫,那里有资格给佛菩萨像开光。因此,信众想在家里供佛菩萨像,最好到大的寺院流通处去请,因为这些佛菩萨像,都经大和尚或者接过法的师父们开光过了。
                              
什么是接法?
答:佛教最重要的宗教仪式之一,是指为了延续某一宗派法脉,上辈祖师将某一宗派的法传给得意弟子的仪式。比喻临济宗第几代、云门宗第几代、法眼宗第几代等等。
                              
出家人能给别人算命、看风水、看手相吗?
答:原则上是不能的,因为出家人的正业是修行,是弘法利生,是为了了生脱死。正统的出家人是不会给别人算命、看风水、看手相的,因为哪些都是迷信和不究竟的。如果为了因缘,必须要这样做,偶尔做一做也无妨。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免得让世人诽谤佛教。
                              
什么是六和敬?
答:六和敬就是:
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为什么需要忏悔?
答:小乘戒不到阿罗汉果,不能保证绝对不犯、绝对清净;大乘戒不到佛果,也不能保证绝对不犯、绝对清净。所以凡是佛教戒律,除了重罪,都有忏罪的方法。这是佛的慈悲方便,如果一切戒律,只有犯法而没有忏悔法,那么任何一个众生也没有学佛成佛的可能了。
                              
有哪几种忏悔法?
答:有三种:
一是作法忏;
二是取相忏;
三是无生忏。
三种忏悔法实际共分为两大类。
其中作法忏、取相忏是属于事忏;
无生忏属于理忏。
忏悔法,是佛教不同于别的宗教,最根本的区别。
                              
什么是作法忏?
答;所谓作法忏,就是戒律上所规定修行人的悔罪法,是依照规定的作法而说罪悔罪。作法忏能灭戒罪,但是却不能灭烦恼性罪。
                              
什么是取相忏?
答:所谓取相忏,就是在佛菩萨形像前,虔诚忏悔,得见好相。什么是好相呢?好相就是佛来摩顶,见光见华,等种种异相。取相忏能灭烦恼性罪,但是却不能灭障碍中道观的无明。
                              
什么是无生忏?
答:所谓无生忏,就是正心端坐,默观万法空如,然而又即真即俗,中观现前,开佛眼而破无明。无生忏能灭无始的无明。这个忏法,如果能修成,最少已经到初地以上境界了。
                              
什么是事忏?
答:就是用事相来达成悔罪的目的,所以称为事忏。比喻作法忏、取相忏。
                              
作法、取相、无生三种忏法能一起用吗?
答:如果能将作法、取相、无生三种忏法,相互并用那是最好的。取相忏与无生忏是化教的通忏法,是通用于大小乘的,也通用于在家人和出家人的;作法忏是制教的忏法,是限于小乘的,是主要适应于出家人而副及在家人的。如果仅仅依照化教的忏法忏罪,虽然灭性罪,但是戒罪仍然还在;如果仅仅依照制教的忏法忏罪,虽然灭了现前的戒罪,但是无始以来的业障性罪仍然还在。
                              
佛教为什么要有羯磨法?
答:成就善举,要靠羯磨法;去除恶业,也要靠羯磨法。成善去恶的主宰,虽然是僧团大众,僧团大众之所以能成善去恶,仍然是依赖于羯磨法的促成。所以,一个没有会议的团体,绝对不是民主的团体,一个不行羯磨法的僧团,也就不可能是六和敬的僧团。
                              
羯磨法有几种?
答:羯磨法的种类,共分为三大类,一百零一种。
一,单白羯磨,或者称白一羯磨,意思是“唱言”,这是对于不必征求同意的事,向大众宣告常行惯行而应行的事情,唱说一遍就成,共有二十四种;
二,白二羯磨,这是宣告一遍,再说一遍,征求大众同意,共有四十七种;
三,白四羯磨,这是先作一遍宣告,再作三番宣读,每读一遍,即作一次征求同意,如果一白三羯磨了,众中默然的,便表示没有异议,于是就宣布羯磨如法,议案成立,一致通过,共有三十种。
                              
佛教的羯磨法有什么精神特色?
答:羯磨法的精神,与现代的议会程序比较,那就显得更为庄严和神圣了。现代的议会提案,通常是三分之二投赞成票的,就算通过,有的则以超过半数为准,有的则以超过四分之三为准,但是却很少要求一致通过,才算合法的。然而,佛教的羯磨法,通常是要求一致通过的,只要有一人有异议,便是不和合,便是羯磨不成。{仅有“灭诤羯磨”是行黑白筹(投票)而取多数表决的。}但是在羯磨法中,也有规定:凡是如法、如律的羯磨法,便不许无理取闹而故意破坏。如果有一人无理取闹而破坏如法如律的羯磨法的,僧团便可对其一人而作羯磨;如果有四人以上的小集团无理取闹而别作羯磨的,便是破羯磨罪。所以,佛教的羯磨法,是一种极其神圣,而又极其周详的议事法。
                              
羯磨具备几个条件,才可以成立?
答:按照羯磨法的规定,具备四个条件,羯磨才可以成立:
一,法——即是羯磨法的本身,必是出于羯磨法的种类中的,法有心念法、对首法、众法的三类;
二,事——或犯罪之事,或忏悔之事,或授戒之事,即是羯磨所行的事实,事有有情事、非情事、情非情合事的三类;
三,人——举行某种羯磨时所规定应该参与的人数,便是人,人有一人、二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的六大类;
四,处——举行羯磨,必须有其处所,此一处所称之为界,所谓界,分为作法界与自然界的两大类,作法界又分有大界、戒场、小界的三类,自然界则分有聚落、蓝若、道行、水界的四种,作某一种类的羯磨,也各有其规定所用的界别。
                              
请简单讲一下菩萨的阶位?
答:从初住到十回向,一共三十个阶位,就是菩萨的贤者位,通常简称为三贤位。十回向的最后一念,首先破一分无明,便入初地。十回向位修习中道观,以中道观破一分无明,便显一分三德,而证第三不退,称为念不退,开佛眼,成一切种智。初地以上,便是圣位菩萨了。但是,也有的经上说,须八地以上,才是圣位菩萨。
                              
什么是开佛眼?
答:圣位与贤位的分别,就是在中道观的修证与否。只要中道观修成一分,便破一分无明,便显一分三德,破除无明及显现三德的智能,便称为佛眼。所谓佛眼,实际就是指的体证不真不俗与即假即真的智能而已。能够体证了真俗圆融的道理,便是开了佛眼,但是此绝非止于口头说说,一定要彻心彻性地亲证之后,才能算数。如果没有彻悟,单靠一两次的显现,那都是虚假的,不能算数的。
                              
什么是一切种智?
答:能够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空如寂灭,又能知道一切法一切相的种种分类差别,能够如此地空有双照,真俗圆融的智能,便称为一切种智。
                              
什么是三德?
答:一,体证了佛性本体,称为法身德;
二,如实明了觉知一切的法相,称为般若德;
三,远离一切系缚而得大自在,称为解脱德。
                              
什么是念不退?
答:是指了知生死本际、涅槃本际、烦恼本际、菩萨本际;生死涅槃,烦恼菩提,不一而异,念念能与佛智相应的意思。
                              
菩萨的生死能有自己决定吗?
答:初地以前的菩萨生死,是由业力决定的,不得自主的;初地以上圣位菩萨的生死,是由自己的愿力决定的,能够自由作主的。所以菩萨到了初地以上,便能自由化现,虽是菩萨,而能分身百界,以佛的姿态出现,教化有缘的众生。
                              
初地以上的菩萨怎样才能成佛?
答:初地以上的菩萨,要究竟成佛,尚须地地破除无明,地地分证中道,地地增显三德,地地开一分佛眼。到了第十法云地,再破一分无明,便进入一生补处的等觉阶位。到了等觉位的菩萨,除了佛陀,无人能够测知等觉于佛的不同之处。
                              
什么是等觉?
答:就是相等于佛而又略微不同于佛的意思。
                              
什么是一生补处?
答:所谓一生补处的生字,是指尚有一分变易生死未了的意思。凡夫与贤位的菩萨,有出胎入腹而又老病死亡的生死,称为分段生死;已了分段生死的圣位菩萨,自初地以上脱离三界的分段生死,他们每破一分无明,每更向上一层,也是称为生死,那是叫做变易生死。仅余一分无明,仅须更上一阶的等觉菩萨,便称为一生补处。另外还有《八相成道》中说,由兜率天下来人间,投胎、住胎、出世、出家、说法、Lipan之后,不再受生的意思。
                              
什么是劫?
答:劫是梵语Kalpa劫婆的简称,印度通常是用作计算时间单位,所以对于劫的应用,非常广泛。劫的含义也有长有短,不过一般的解释是这样: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年减一岁,渐渐减到人寿十岁,再由十岁,百年增一岁,渐渐又增到人寿八万四千岁,如此的一减一增的时间过程,称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通常经中所称若干劫的,就是指的大劫。劫是个很大的数,但在佛、菩萨眼中,却是个很小的数。
                              
什么是阿僧祗?
答:所谓阿僧祗,就是梵语Asamkhya无央数的意思,这是印度大数字名称的一种,如果要问一阿僧祗究竟有多少?勉强可以说,以万万为一亿,以万亿为一兆,一阿僧祗的时间,大约为一千万万万万万万万万兆劫。
                              
菩萨的阶位很多,世间果报是否也不同?
答:菩萨,本来是出世而不离世的,为断烦恼,所以要出世;为度众生,所以要住世。菩萨既然在世间,自然会因为自己的福德而感得世间的果报。不过,这仅仅是菩萨感得的世间果报,而不等于非要得世间果报不可,因为菩萨的阶位越高,所能化现的范围与品类就可越多越广,越是高广,也越能底下。如等觉菩萨,可感三界之王,也可化三途之王。到地狱饿鬼中则为鬼王,到畜生中则为兽王,人中则为人王,乃至化为三界之王。所以不能肯定地说那一阶位的菩萨,一定要感得那一等级的世间果报。唯有其果报的等级,每一阶位,都有一个最高的限度而已。
                              
所悔罪名的方法与所对人数怎样?
答:如下图:
罪名  能忏罪名  代号数  所对人数
波罗夷A与学波罗夷ABC二十人
僧残B忏僧残C四人
偷阑遮C忏偷阑遮C三人
波夷提D忏波夷提悔过法E忏悔过法CBEF一人
突吉罗F忏突吉罗CF自责心
注:忏悔,不是一种罪名就对一种悔罪的方式,有的一种罪名,用一种方式忏悔;有的一种罪名,要用二种,甚至四、五种方式忏悔。
                              
菩萨层次及其修行时间怎样?
答:如下图:
阶位  时间  品位  含义
凡夫位经一二三劫十信修十信、行十善、五戒、八戒、六度
三贤位第一阿僧祗劫十住常行八万四千波罗蜜,入空界住空性空位
十行常行八万四千波罗蜜,进入五法性空位
十回向习百万亿波罗蜜,入众生空无我空平等无别位

十圣位第二阿僧祗劫
初地舍凡夫行,生在佛家习中道,破无明通向佛地
二地以证无相,入众生空,现万佛世界,六通变化
三地修习古佛道,所谓十二部经,并以此法度众生
四地上观诸佛功德下观六道众生,慈悲喜舍度众生
五地三界无明疑见皆空,因果内道外道,无不通达
六地上顺诸法,观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法一合相
七地无生忍诸法,观烦恼非有非无,三界最后一身,一入一出第三阿僧祗劫
八地舍三界报用八中忍无相慧,出有入无化现无常
九地复入上观,光光佛化,无生忍道,现一切佛身
十地入中道第一义谛行佛行处,受佛记位学佛化功
等觉百千阿僧祗劫修相好之因行过十地,解与佛同,入百千三味,集佛仪式用,似佛非佛,一切佛等
妙觉因圆果满,成等正觉,常寂常照,是佛果位

注:凡夫位——万劫奠信三贤位与十圣位——三祗苦行等觉——百劫修福
妙觉——佛的境界

菩萨断惑及世间果报怎样?
五十二位分位断惑分感世间果报
十信位伏三界见、思、惑上品铁轮王,化一天下;中品栗散王;下品人中王
十住位断三界见思惑开佛眼铜轮王,化二天下
十行位渐断三界尘沙开法眼银轮王,化三天下
十回向位伏无明,习中观金轮王,化四天下
初地以中道观,渐破无明,渐开佛眼七宝相轮,四天王
二地如上八宝相轮,忉利天王
三地如上九宝相轮,夜摩天王
四地如上十宝相轮,兜率天王
五地如上十一宝相轮,化乐天王
六地如上十二宝相轮,他化自在天王
七地如上十三宝相轮,梵天王
八地如上大应宝相轮,光音天王
九地如上白云光宝相轮,净天王
十地如上无畏珠宝相轮,净居天王
等觉如上觉德光宝相轮,三界王
妙觉法界一切无明,顿断千福相轮,法界王
注:我们应该从分位断惑的程度上,自己衡量一下,自己修持工夫,究竟已到了什么阶位。调伏见、思二惑,不受偏见、我见所迷惑,亦不受贪、嗔、痴等所动,尚不过在十信位中的凡夫而已。有些人自认为开悟,相信都受不起考验。
                              
菩萨应当怎样?
答:被人称为菩萨,很容易;自己要被称为菩萨也很容易。但是要真正的做到菩萨的行为,那就难了。菩萨虽然分为凡夫与圣贤,不必要求初发心的菩萨做到跟圣位的菩萨一样。然而,菩萨行的目标是统一的,菩萨道的希望是相同的。我们虽然没有抵达目标,却不能没有希望。菩萨道是很难的,佛以许多身体的许多生命来为救济众生而牺牲,没有一点爱惜的心理。作为一个菩萨,既然不能作恶造罪,但是为救度众生,也绝不怕为救众生而自己作恶造罪。宿世的业报临头了,或者冤家债主光临了,菩萨只有欢迎欢喜而不恐惧害怕的,因为那可以将罪业的账目早日清理。作为一个菩萨,受持佛法,就要完全如法;受了佛戒,就要如律清净。菩萨要以坚决的信心,才能毕竟成佛;要能博学内外各种知识,才能顺化广大的众生;要以慈悯的心怀,柔软的言语,去接近众生,不可反而中伤他人。菩萨虽然不妨与妻子(丈夫)共同生活——在家菩萨,但是要如同防止冤家一样地谨防她(他)来破坏自己的道念;虽然谨防妻子(丈夫)如养冤家,但是终不得以冤家的态度对待妻子(丈夫),仍然需要经常爱护体惜她(他)的情意。菩萨应视女人(男人)如虎狼,但是也并不畏惧爱欲的破坏与动摇,因为菩萨的清净心地,如同莲华,虽然生于污泥而不沾污泥;菩萨是离欲舍欲的,虽然为度众生而入爱欲阵中,却不会因此而被爱欲之所玷污。菩萨独身居住深山中,不会感到恐惧;虽然共妻子(丈夫)生活在家庭之间,也好象是独处于深山之中,经常是在怡然安定的心境之下,没有痛苦与欢乐的思想分别。作为一个真正的菩萨,应该能够入水不沉、入火不烧,有人要脑袋,就给他脑袋,有人要什么,就给他什么;即使投身喂虎,也不怜惜身命,唯有如此,才是大士菩萨的功德。实际上十信位的凡夫是“名字菩萨”,或者叫“假名菩萨”,到了初地以上,才是“绍菩萨位”,而成为真正的菩萨。

菩萨戒是养育三世诸佛的摇篮吗?
答:是的,菩萨之所以称为菩萨,并不是凭空得来的,绝不可自己以为是菩萨,其就是菩萨了。菩萨之名,是由佛法而来,如果要成为菩萨,自然要求之于佛法。简单地说,菩萨是由于受了菩萨戒而来。又因为诸佛均由于受持菩萨戒而成佛,所以菩萨戒是养育三世诸佛的摇篮。

什么叫做菩萨戒呢?
答:菩萨所受的戒,称为菩萨戒,要做菩萨,必须受菩萨戒。菩萨戒是“诸佛的本原,菩萨的根本,是大众诸佛子的根本。”——《梵网经》。不行菩萨道,虽然信佛,然而永远不能成佛。要行菩萨道,必须受菩萨戒,菩萨戒是一切诸佛之所以成佛的根本原因,也是菩萨之所以称为菩萨的根本所在。总之,一切众生、一切菩萨、一切诸佛,无一不是由于受持菩萨戒而得成佛。

什么是佛子?
答:《梵网经》中说:凡是发菩提心受菩萨戒的,都可以称为佛子。《四分律》中说:凡是进入佛法大海,纵然是小乘,甚至仅仅受了三归五戒,便是佛子。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大乘是以成佛的种子为佛子,小乘是以佛的弟子为佛子。

什么是佛子的根本?
答:大乘菩萨戒中所讲的“佛子之根本”,当然是指成佛种子的根本了。

菩萨戒有限制吗?
答:没有限制。《梵网经》说:“但解法师语,尽得受戒。”畜生甚至(神鬼)变化人,都有资格受菩萨戒,而称为菩萨。

什么是三聚净戒?
答:三聚净戒就是:
一,持一切净戒无一净戒不持;
二,修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修;
三,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菩萨戒的内容,就是三聚净戒。虽然只有三句,但是却包括了自度度人以及上求下化的所有法门。

为什么说菩萨戒是最殊胜的?
答:菩萨戒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的三大门类的一切佛法,作为禁戒来持守。在小乘戒中,作恶是有罪的,不去积极的行善却不会有罪;杀生是有罪的,不去积极的救生却不会有罪。所以小乘戒只能做到积极的去恶消极地行善,积极的戒杀消极的救生。菩萨戒不但要积极地去恶修善,而且要积极地戒杀救生,把不修善与不救生,同样列为禁戒的范围。因此,菩萨戒是最殊胜的。受了菩萨戒,就要如法如律地去做,这样才不愧为“菩萨”一场。

在经中怎样称三聚净戒的?
答:在经中称三聚净戒为:
第一摄律仪戒;
第二摄善法戒;
第三饶益有情戒。

三聚净戒的内容全面吗?
答:三聚净戒的内容,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
摄律仪戒——涵容了大小乘的一切戒律、威仪;
摄善法戒——包罗八万四千出离法门;
饶益有情戒——概括了慈、悲、喜、舍,广度一切众生的宏愿与精神。

三聚净戒的精神是什么?
答:三聚净戒的精神,就是无善不举、无德不备、无法不包、无大不及、无微不至、无远不届、无功不成的学佛法门。

四宏誓愿与三聚净戒如何匹配的?
答:众生无边誓愿度——摄众生戒;
烦恼无尽誓愿断——摄律仪戒;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学——摄善法戒。

是不是《菩萨优婆塞戒经》是最难受得的?
答:《菩萨优婆塞戒经》的菩萨戒,根本就是在家的大乘戒而非即是菩萨戒,这也是所有大乘戒中最难受得的一种渐次戒。受戒以前,先要次第供养父母、师长、妻子(丈夫)、善知识、奴婢、出家道人。并且问九种遮难:
1,家属不听、
2,欠他人钱、
3,身心有病、
4,污净梵行、
5,作五逆罪、
6,盗法贼住、
7,性别难辨、
8,杀道人心、
9,众前妄语等。
如果犯了其中一个,便不能受戒。在受其六重二十八轻的菩萨戒之先,必须先受三归五戒,虽然受了五戒,还需要经过六个月的观察,再于二十比丘僧中以羯磨法秉受。可见这不是不分品类,便可受得的菩萨戒。

为什么受《菩萨优婆塞戒经》要如此严格呢?
答:《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受戒品中说:“是戒能为沙弥十戒、大比丘戒、菩萨戒,乃之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作根本。至心受持优婆塞戒,则能获得如是等戒无量利益。”这是说,优婆塞戒的本身,是沙弥(尼)、比丘(尼)、菩萨戒的根本,受了优婆塞戒,才能获得沙弥(尼)、比丘(尼)、菩萨戒的无上利益。也就是说,究竟可以成佛。

出家菩萨戒与在家菩萨戒有什么区别?
答:说到出家菩萨戒与在家菩萨戒的问题,我们也必须加以说明。根据菩萨戒的精神来说,凡是菩萨,都应该断除淫欲,虽或方便度众的,可以有其淫欲的行为,但是却不得存有淫念。小乘重在戒行,菩萨重在戒心。圣位的在家菩萨是为悲心度生而不妨行淫,绝对不同于凡夫是以贪念淫乐而行淫。所以菩萨戒的根本精神是断淫的,既然断淫,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的分别,也仅仅是化现的不同而已。出家菩萨戒与在家菩萨戒的分别,是以淫戒为准。在家菩萨戒的淫戒,规定是不邪淫;出家菩萨戒的淫戒,规定是断淫。

《菩萨优婆塞戒经》怎么由来的?
答:这是由于善生长者的求佛问法,而由佛陀亲口说出的,共有七卷二十八品,是为投合在家人甚至当时外道的根器而说的。这是一部很好的经典,从一个初信的俗人,直至成佛的历程,都有详细的指引,但是从受戒得戒的因缘上说,这是最难受难得的一种大乘戒。

何谓重戒轻戒?
答:所谓重戒与轻戒的分别,是在“根本”及“种类”的不同,或者是“性罪”与“遮罪”的不同。一切戒的根本,称为根本戒,比喻杀、盗、淫、妄语,便是一切戒的根本。从每一种根本中所产生的同类小戒,称为种类戒,比喻打伤众生,是杀戒的种类;损他财物,是盗戒的种类;摩触异性,是淫戒的种类;讽刺的话,是妄语戒的种类。至于性罪、遮罪也在前面讲过,在此忽略。(参考鄙作《简明在家居士律学答问之一》,第二章的五戒十善,书上也仔细地讲过。)

什么是种类戒?
答:虽然犯类似杀、盗、淫、妄语,然而没有达到杀、盗、淫、妄语已遂罪的程度,或者刚想行动就停止了,便称为种类戒。

《菩萨优婆塞戒经》对重戒轻戒如何称为?
答:《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有六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经中称六条重戒为“六重法”;二十八条轻戒为“失意罪”。

《菩萨优婆塞戒经》重戒有哪些?
答:有六条重戒:一,杀戒;二,盗戒;三,大妄语戒;四,邪淫戒;五,酤酒戒;六,说四众过戒。(《梵网经》是十条重戒)。

受了菩萨优婆塞戒,意业违犯了,是犯戒吗?
答:菩萨优婆塞戒的重戒,包括了身、口、意的三业。(在小乘戒中,身、口犯戒有罪,心意犯戒无罪,心意犯戒实际也不是犯戒,所以小乘戒,既不以意业为轻戒,更不以意业为重戒。)在大乘戒中,不但心意违犯了有罪,而且列为重罪。所以受了菩萨优婆塞戒,意业违犯了都是犯戒。

为什么守好意业不起恶念很重要?
答:事实上,身、口二业的成为罪行,主要是由于意业的策划、预谋和操纵,由意业的发动而成为身、口二业的,有善念、恶念、不善不恶、甚至无记。现在菩萨戒中所戒的,都是属于恶的意业,那就是贪、嗔、痴三毒。菩萨优婆塞戒中的六条重戒,可概括为身、口、意三业,三业可归纳为一个意业所统治的三毒。我们众生之所以沉沦于六道轮回的生死大海,迷梦于漫漫的长夜之境,也不过是由于意业不善而致三毒为患。所以,守好意业不起恶念很重要。

《菩萨优婆塞戒经》轻戒有哪些?

答:1,不供养父母师长戒;2,沉乐饮酒戒;3,不瞻病苦戒;4,见乞不与戒;5,不承迎礼拜尊长戒;6,见他毁戒心生骄慢戒;7,不持六斋戒;8,不往听法戒;9,受僧用物戒;10,饮有虫水戒;11,险难独行戒;12,独宿尼(大僧)寺戒;13,为财打人戒;14,以残食施四众戒;15,蓄猫狸戒;16,蓄兽不净施戒;17,不蓄三衣钵仗戒;18,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19,贩卖斗秤不平戒;20,非处非时行欲戒;21,商卖不缴官税戒;22,犯国制戒;23,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24,僧不听Zhi自说法戒;25,在五众前行戒;26,僧食不公分戒;27,养蚕戒;28,行路见病舍去戒。

求受菩萨戒有什么条件?
答:求受菩萨戒虽然很宽松,但是必须具备有两个主要条件:
第一就是要有感戒之善;
第二就是要无障戒之恶。

什么是感戒之善?
答:感戒之善,分为两种:
一是菩萨种姓;
二是发菩提愿。

什么是菩萨种姓?
答:是指没有大乘根性的众生,虽然能够发心求受菩萨戒,但是不能如实实践菩萨之道。舍己为人,忘我而为人,便是菩萨根性(种姓)的菩萨精神,如果没有这个精神,终究无法达到成佛的目的。

什么是发菩提愿?
答:发菩提愿,就是发菩提心或者叫发菩萨心。如今佛门中无论使人做什么,都要说“请你发发心”,这虽然没有讲错,但是却把“发心”二字滥用了。“发心”二字是不分善恶的,愿作善,固然是发心;想作恶,也算是发心。其实,发菩提愿的本意,是指努力精进为善去恶的意思。但是有了大乘的根性,如果没有坚强的志愿,另促成这一大乘根性的圆满究竟,就算有大乘根性,也是没有用处。就好象一块好的木材,可以做成上等的家具,如不去加工制作,再好的木材,终究还是木材而已。

菩萨有哪三持?
答:菩萨三持:
一,堪任持——胜种姓——菩萨种姓;
二,加行持——胜期愿——发菩提愿;
三,大菩提持——胜行心——十种要求。
其结果也就是感戒之善。

胜行心有哪十种要求?
答:1,于无上菩提能生深心;
2,能尽寿离知识近善知识;
3,能尽寿悔过、随喜、劝请(佛法)、回向(众生)、增长佛道;
4,能尽寿尽其能力,供养三宝;
5,能尽寿读诵书写方等正典,为人解说;
6,能于孤独贫苦,若犯王罪,随力救护,乃至一念生悲心;
7,能尽寿舍于懈怠,发起精进,勤求佛道;
8,与五欲尘中,生烦恼时,能寻制伏;
9,若于无上菩提生厌退心,于小法中生贪着时,寻制伏;
10,能舍于一切所有,不惜身命。

我已受了菩萨戒,但是没有听师父讲菩萨戒,我得戒了吗?
答:在受菩萨戒前,必须好好听师父讲菩萨戒,这样就会心开意解,生乐着心,这就叫感戒之善。如果感戒之善不明了不具备,怎么能够得戒。(未曾学佛的众生,并不知道什么叫做感戒之善。)

什么叫做障戒之恶?
答:所谓障,便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是障碍众生了生脱死行菩萨道的三大障碍。三障之中,障障都可能成为菩萨的戒障。

烦恼障有几种?
答:烦恼障有四种:
一,放逸——放逸成性,暂时难改,所以不能受戒;
二,愚痴——自不善巧,并且依附恶友的,根本不想受戒;
三,受他束缚——为尊长、丈夫(妻子)、主人、王、贼、冤家等所拘束的,身心不能自由,所以不能受戒;
四,生活贫困——时时为了生活担忧,所以无暇想到受戒。

业障有哪几种?
答:业障有两种:
一,七逆——1,出佛身血、2,杀父、3,杀母、4,杀和尚、5,杀阿师黎、6,破羯磨僧及转法-轮僧、7,杀圣人(小乘阿罗汉,大乘地上的菩萨);
二,六重——就是《优婆塞戒经》所列的六条重戒。

报障有哪几种?
答:有四种:
一,地狱;
二,饿鬼;
三,畜生中不解法师语的;
四,北俱卢州及秉性顽劣、不信因果、意志薄弱的人。

求受在家菩萨戒主要条件有哪些?
答:如下图:
条件             名称            得  戒  与  否
要有感戒之善    菩萨种姓           若无不得戒
发菩提心                           若无不得戒
要无障戒之恶    烦恼障             不定不得戒
业障            七逆               决定不得戒
六重                               悔或可得戒
报障                               不定不得戒

授在家菩萨戒的师父需要什么资格?
答:授在家菩萨戒的师父,必须是出家菩萨,戒德严明,善解三藏,能够使他人发起敬信,要具备五德:
一,坚持净戒;
二,戒腊满十年;
三,善解律藏;
四,妙通禅思;
五,慧藏穷玄。
另外还要具备四德:
a、同法菩萨——表示不是学小乘的;
b、已发大愿——表示不是未发菩提心的;
c、有智有力——表示对于经律的文义,能解能持的;
d、于语表义,能授能开——表示能以言语明辩,说法授人,使人心开而会解的。

有哪些出家人没有资格为在家人授菩萨戒?
答:《善戒经》中说:“若不信者,不应从受;坚者、贪者、不知足者、破戒、污戒、不敬重戒、喜贪嗔者、无忍辱者、不能为他遮罪咎者、懈怠、懒惰、贪受世乐、乐说世事、不能一念之顷念于三宝、疑网、痴暗、不能读诵菩萨法藏、菩萨摩夷及生诽谤,如是之人,不应从受。”也就是说,上面所说的那些人,都没有资格为在家人授菩萨戒。由此可见,要做一个如法的菩萨戒师,实在是很不容易。

秉受菩萨戒的种类有哪些?
答:如下图:
品类     种类        相          经典        受法
上品 诸佛菩萨现前受                       佛世芳范
中品 菩萨法师教诫受                       佛后通轨
下品 千里无师自誓受  A  取相受   梵网经   障缘方便
                     B  不取相受 璎珞经   障缘方便
                                 地持经   障缘方便


菩萨悔过如何忏呢?
答:如下图:
忏法    戒    相    品类                    如何忏
忏重   根本   A    上品缠犯六重 1  梵网  取相忏,罪灭重受戒
                                2  璎珞  不取相忏,悔更受戒
              B  中品下品缠犯六重        未失戒,应对四菩萨忏
       方便   A  犯六重下重        方便  对首忏
              B  犯六重下轻        方便  责心忏
忏轻   根本                              对首忏
       方便                              责心忏
注:主要参考了《菩萨优婆塞戒经》,但是也适当地参考了《梵网经》、《璎珞经》忏悔的方法。

受了在家菩萨戒也要定期诵戒吗?
答:是的。新学菩萨,需要半月布萨(诵戒),以便忏罪而得清净,以便诵戒而长养功德。对诵戒一事,不限制于半月一次,而是可以日日诵,甚至时时诵。但是,最少不得少过半月一次。如果不诵,那就“非菩萨,非佛子”了。另外,《义寂戒疏》中说:“在家菩萨,如果家内有净室,半月应自诵;如果家内没有干净的房间,由附近(大约二十至三十里)寺舍作菩萨布萨,则应该往听,如果都不诵听,犯轻垢罪。如果自己家里喧闹不干净,然而附近又没有菩萨布萨会集诵戒,不诵听不犯戒。”
第五章 菩萨戒

为什么戒具有这样的重要性?
答:《大涅槃经》中说:“戒是一切善法的阶梯,亦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地总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戒是诸善根之最导者,如彼商主导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胜幢,如天帝释所立胜幢;戒是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能疗恶病犹如药树;戒是生死险道资粮;戒是催结恶贼铠仗;戒是灭结毒蛇良咒;戒是度恶业行桥梁。”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不论断惑证真,戒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戒,这一切都谈不上。因此,戒是最重要的,也是不能忽视的。如人之双眼,失去就会眼前一片黑暗一样。

学佛要想解脱是否一定要持戒?
答:要想解脱必须要持戒。如果不持戒,戒学有所亏损,想了生脱死是不可能的,就是人天功德,亦是与你无份,所以三世诸佛出现世间,无不慎重的推尊戒法。《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这是向上、向善、向光明、向解脱的起点,所以要想解脱,必须持戒。

我每天都读诵大乘经典,但不持戒有功德吗?
答:对大乘经典的受持读诵,是有大功德的,而且所得的功德,胜过七宝财施,是诸大乘经典所一致强调的,所以一般的佛教弟子,大多受持读诵经典。但是,《大涅槃经》上说:“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翻译就是:受持经典固然是好的,但是要以清净身心来受持,亦就是要以修持净戒来读诵,如果只是受持经典而不重视净戒,甚至毁犯净戒,佛陀认为这个受持经典的人,不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是属于魔王的眷属,不但不因为他受持是经而欢喜,且根本的不让他受持是经。想想持戒是多么地重要呀!

为什么说戒行对“做人”很重要?
答:一个人在世间,其地位的高下,不在他的种族尊贵、不在他的色相端严、不在他的博学多闻,而全在他有无德行,一般所说的德行,就是佛法所说的净戒。做人,不论是做个普通的人,还是做个学佛的人,戒行的确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没有戒行以及智慧,纵然有着高贵的种族、端严的色相、广博的学问,在佛看来,犹如禽兽。反之,能够修持净戒,做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尽管他的地位卑下、见闻极为孤寡缺少,但是可尊为人间的胜士,值得每个人的恭敬尊重,所以戒行为做人之本。

怎样才能让正法久住?
答:正法久住世间,关键不在别的,而在于佛教弟子能否持净戒,如果每个佛教弟子,持戒清净,行六和敬,就可使三宝不断,正法久住。《法华经》说:“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众,心无忧悔,顺佛正法,不违其教,是故能令三宝不断,法得永住。”是故,佛法要想能长住世间,每一个佛教弟子,都必须要严守戒律,只有如法如律地持戒了,佛法才能长住世间。

经中经常讲“大人相报”,是什么?
答:大乘行者以求佛果为最高的目的,而成佛就一定会得大人相报。所谓大人相报,就是佛所具足的三十二相。然而至所以获得三十二相,不是由于其它什么差别因缘,乃是由于修持净戒所得。如果不能如法修持净戒,不但不能得三十二相,就是下贱人身亦不可得。

为什么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呢?
答: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根本,也是完成涅槃菩提的根本,因此,不走上佛法的道路便罢,如走上佛法的道路,就得如法的、严格的守持净戒,所以说:“进入佛家,以戒为本。”不容任何佛教弟子有所违犯。《戒学述要》说:“从浅处说,佛教的戒学,是人生伦理道德的规律,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准则。往深处讲,戒是塑造人格甚至于圆满究竟——成佛。修学佛法的人,从进入佛门信仰三宝起,一直到完成无上佛果都是有其戒相可说的。”所以具足净戒,实际是佛教诸乘学人必须具有的行道项目,否则就不能达到诸乘所预期的目的。戒学虽然有种种差别,而实彻上彻下的。

大乘菩萨戒是以什么为根本?
答:大乘菩萨戒,实际是以发菩提心为本,也就是以菩提心为其戒体。如果不能发菩提心,纵然能严持净戒,亦不过是俗戒。弘一律师说:“五戒、八戒,分属于小乘,然欲秉受戒品,应发大菩提心,未可独善其身,偏趣寂灭,虽开遮持犯,不异声闻,而发心起行,宜同大士,清信之辈,幸其自勉!”大乘志在利他,如果不发菩提心,怎么能利众生?因此,只要是大乘菩萨,都必须要发菩提心。

什么是声闻戒、菩萨戒?
答:修学佛法,经中分为两类,就是发厌离心的声闻和发菩提心的菩萨。虽然不论他们的发心有着什么不同,但是他们都有各自所修的戒行。(一般以为七众别解脱戒为声闻所修的戒行,三聚净戒为菩萨所修的戒行。)

什么是七众弟子?
答:1,比丘、2,比丘尼、3,沙弥、4,沙弥尼、5,式叉摩那、6,优婆塞、7,优婆夷。(中国由于南宋以来,根本就不太重视戒律,僧团内根本也就没有式叉摩那这一众弟子了,但是我们仍然习惯还称七众弟子。)

声闻戒与菩萨戒有什么不同?
答:一,通戒与别戒:声闻戒是别戒,就是七众弟子各别而受的,如在家人受五戒,出家人的沙弥、沙弥尼受十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佛弟子之所以分为七众,是由于所受的戒法不同而来。按照这各别所受的戒法看来,不但有它们的深浅层次,而且是男女别别而受的。可是菩萨戒是通戒,任何一个信佛的弟子都可以受,不过其中有个条件,就是发菩提心,不论在家出家,不论男女老少,只要是发了菩提心的,就可受菩萨戒。如先受了五戒的,发了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就是菩萨优婆塞(夷);先受了十戒,发了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就是菩萨沙弥(尼);先受具足戒的,发了菩提心后,再受菩萨戒,就是菩萨比丘(尼)。
二,摄律仪戒与三聚净戒:优婆塞等七众弟子各别所受的声闻戒,就是一般所说的摄律仪戒,它的唯一功用,在于防非止恶,所以总是告诉我们这样不能做,那样不能犯,如果能如法的遵守,那就可得别别解脱,所以又称为别解脱戒。可是大乘菩萨戒,除了摄律仪戒外,还有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摄善法戒,显示菩萨行者,不但消极的不作恶,还要积极的修一切善。饶益有情戒,显示菩萨行者,以度众生为主,因为菩萨发心,就是为度众生,如果不度众生,怎么能称菩萨?一般人认为声闻戒法严谨,动不动就违犯,不大容易受持,而菩萨戒宽容,且大士不拘小节,于是大家都愿意修学大乘,都以菩萨行者自居,或有指为律仪不整,则以我是菩萨答之,殊不知这是绝对错误的。真正说来,菩萨为了要做人天师表,首先受持的就是摄律仪戒,因为这不但是摄善法戒的根本,也是饶益有情戒的基石。菩萨如果不善护摄律仪戒,不但摄善法戒不可能生起,饶益有情戒也不可能做到,所以,三聚净戒要平等重视。
三,从师受戒与不从师受戒:受戒而得戒,是有一定法式的,但是声闻戒与菩萨戒,同样有着不同。声闻七众受戒,大体说来,是要从师受的。如在家众受五戒、八戒,必须从出家大德而受;出家的沙弥(尼)戒,要从二师受,受具足戒,要有三师七证,也就是从十师受具足戒。总之,声闻戒法,决定要从师受,而且有一定的仪式。可是菩萨戒法,对于仪式,不怎么重视。上品从佛受、中品从佛弟子受、下品千里无师(佛菩萨像)自誓受。
四,声闻戒是新得与菩萨戒是熏发:声闻的七众戒,不论在家出家,一定要经过受戒仪式,然后始能得其戒体,所以这是原来没有现在新得的。正因为是新得的,在两种情况下还可再失去:1,犯了根本重戒的,不论外表怎样象个佛弟子,但是因为戒体的失去,已经失去为佛子的特色;2,生命结束,戒也就没有了,因为声闻戒是尽形寿受持的。可是大乘菩萨戒,是自心本具的,不是受戒后始得,还要受戒,不过是本具戒德,予以熏发加以长养。菩萨戒,以心为戒体,发心受戒以后,不但在现世中,不会再失去,就是生命结束了,戒体依然还在,因为菩萨戒是尽未来际受持的。(至于在现世中,犯了重戒,虽然也可以说失戒,但是能如法忏悔,还可以重受。不论是怎样形态的众生,只要能了解法师所说的话,都可受戒。)
五,声闻戒不可闻读与菩萨戒可以闻读:声闻戒中的出家人的戒法,依佛制,在家人是绝对不许阅读和闻听,律中有偷听而为护法神教诫。可是大乘菩萨戒,未受菩萨戒前,虽然不能参加布萨诵戒,但是听闻讲戒,阅读戒本,研究戒的意义,是许可而不加以禁止的。不管法师讲那种菩萨戒,在家人都可以听(或者没有受菩萨戒),不但不会违犯戒律,而且可以从戒法的听闻中,激发自己的菩提心,熏发本具的佛性戒。
六,声闻的戒条与菩萨的戒条:声闻七众各别有其不同的戒条,如在家人的五戒、八戒,出家沙弥(尼)十戒,而戒条最为严谨周密的,当属比丘、比丘尼戒。至于菩萨戒,各种菩萨戒本,基本差不多,就是根本的延伸不同而已。
七,声闻戒待缘制与菩萨戒不待缘制:教化众生的言教,不唯佛一人说,可以通五人说;制成轻重的制教,唯佛一人可制。所以无论声闻戒,还是菩萨戒,都是佛所亲制。虽然都是佛所亲制,而制法有所不同。声闻戒是待缘而制,也就是有了犯戒的事实,佛才开始制戒,如果犯了过失,必须给予严格的制裁。可是菩萨戒不然,根本不需要待犯戒的事实,然后才制定戒律,而是佛一时顿制的。菩萨是大根器的人,不需要一步一步那样,所以顿制。声闻是小根器的人,如不个别的待缘而制,他们是难以接受,所以别制。总之,菩萨戒法,是就理善而制,名佛性常住戒;声闻戒法,则就事而制,名护世讥诮戒。菩萨是以复其本性为主,声闻是以避世讥诮为主,是为大小乘的制意不同。
八,声闻与菩萨受戒的资质:受声闻律仪戒,不但有严格的规定,而且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受的,特别是出家人受戒,其资质更加受严格的限制(在前面已经仔细地讲过)。菩萨戒的求受,可就没有这样的严格,六道中的任何一类众生,不管他是怎样的资质,能理解法师所说的话,都有资格受菩萨戒。

如何自誓受戒?
答:在佛菩萨像前,胡跪合掌,自誓受戒,应该这样说:我某甲,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萨等,我学一切菩萨戒者,是下品戒。印顺导师说:“如果没有佛像,依普贤观经说,可观想释迦佛为和尚,文殊为阿阇黎,弥勒为教授,即可受戒。”另外《梵网经》上还说:“欲以好心受菩萨戒时,于佛菩萨像前自誓受戒,当以七日佛前忏悔,得见好相,使得戒。若不得好相,应二七、三七乃至一年,要得好相,得好相已,便得佛菩萨像前受戒。若不得好相,虽佛菩萨像前受戒,不名得戒。”另外,戒律中还这样特别规定:千里内无师,才可自誓受。

欲界有那六天?
答:佛法常说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有二十八天,其中欲界有:1,四天王天、2,忉利天、3,夜摩天、4,兜率天、5,化乐天、6,他化自在天。

为什么最后身的补处菩萨都住在兜率天?
答:经中是这样说的: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的诸天,终日沉醉于五欲之乐的享受中,根本不知道亦不曾想到如何出离;至于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的诸天,则尽量放纵于五欲境界上,同样不知道亦不曾想到如何出离。因为如此,所以最后身菩萨不住这些天。兜率天,翻译为知足天,对于五欲的享受,很有节制,既不沉醉于五欲,亦不放逸于五欲。所以最后身的菩萨,都住在兜率天宫。还有一说,欲界的下三天,是极其放逸的,至于上二天,则根机又是极差的,兜率天刚好离此两大过失。

“魔”有哪些?
答:魔是各式各样的,凡是有恼于己和别人的都是魔。不但外在的是魔,另外,所有的利养、恭敬、称誉、放逸、愤怒、烦恼、欺诈、骄傲等等都是魔。

用什么方法可使众生悟佛性戒?
答:没有什么其它特别方法,唯有宣说种种的戒法,使之得以一一摄持,才能令诸众生,转迷成悟,超凡入圣,以至完成无上佛果。

什么是无尽藏戒?
答:心地妙戒,实际上就是一戒,但是因为众生心念无尽,所以此戒法也无尽。菩萨戒法,虽然有无穷无尽怎么多,但是总不离心的本体,因而不妨说为一戒。无尽戒体,不是外来的,亦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而且此佛性戒的本源自性清净。此戒法,众生与佛同源,其性本来清净。所不同的是,诸佛已经还其本源,恢复它的清净,但是我等众生,因为未还其本源,所以要秉受法戒,方得复其清净。

菩萨戒的纲领是什么?
答:菩萨戒的纲领,就是孝顺,亦即将孝和戒打成一片,以明戒法就是孝道的真谛,唯有行孝才是真实的守持戒法,也只有如法持戒,才是切实地尽到孝道。所以学戒没有什么难题,只是学习“孝顺父母师僧三宝”而已。对于父母师僧三宝,果然能做到真正的孝顺,也就是严持戒律。这样说来,菩萨戒行,实为万行中最殊胜的。

修行人为什么要报父母恩?
答:父母,是生育我们色身的,如果没有父母,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我们的色身出现,没有色身怎么能修道?所以父母对于我们的恩德是很大的。设想,父母赐给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长,在这过程当中,不知道要吃多少苦,我们做子女的对父母,怎能不发孝心而顺事之,以期酬谢报深恩重德于万一?对于父母如果不孝,不论在世法、出世法上说,都是禽兽不如的!孝顺父母,不但要供养孝顺现世的父母,还要孝顺生生世世的父母。以佛法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而且从人类扩大到众生方面去,一切众生无不是我们的父母。(从无始以来,我们在生死中沉浮,那个众生不曾做过我们的父母?不过在每一次的改头换面后,彼此不认识对方而已。)

修行人为什么要报师长恩?
答:师即比师和尚,或者是给我们授戒的师父(归依师),不但有教诲我们的恩德,而且还有成就戒身的恩德。如果没有戒身为本修因,诸善功德皆不得生;如果没有师长教诲,根本不知道怎样的去修行,成佛当然更不可能。现在我们之所以本着戒身,遵照师长的教诲去行,有将来成佛的希望,这完全是师长所给予我们的深恩重德,所以我们对于师长,应该善事奉养,孝顺不逆,以报恩德于万一。还需要生命一点,所有的出家人都是你们的师父,以及社会中对我们有帮助的众生。儒家圣人孔子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矣”。

修行人为什么要报三宝恩?
答:三宝就是佛、法、僧。佛是三界的导师,法是出世的宏规,僧是如来的弟子。佛法僧三宝,是众生的福田,为四生的慈父,能成就我们的慧命,我们的慧命是有赖三宝的熏修之力而得的。如果没有三宝熏修,我们从何而得慧命,甚至证得无上菩提?三宝于我们的深恩重德,真是大得没有办法形容,因此做个三宝弟子,对于三宝,应该善事恭敬奉养,尊重孝顺不逆,方能报三宝的深恩。不然,怎么能有资格称为三宝弟子。

孝顺父母要做到几点?
答:归纳起来只有三点:一,不辱其亲;二,显扬分明;三,锡类不匮。

三聚净戒于孝顺父母的三点能配合起来讲吗?
答:菩萨戒虽然说穷深极广,但是以我国所说的孝顺父母的三点配合来将,确实恰到好处。
一,不辱其亲于摄律仪戒:是说一个做人子女的人,在这世间的所作所为,不要令父母感到耻辱,如果我们常常存着不使父母蒙受耻辱的心,那么你就自然不会去做一切违反国家法律和人生道德的事。乐正子春说:“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身,不辱其身,不辱其亲,可谓孝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唯有遵守菩萨的摄律仪戒。摄律仪戒的最大功用,就是令众生不作一切恶。生存在这世间的我人,果然能不作一切罪恶,一切都光明磊落,谁敢小视自己,又有那个敢去侮辱自己的父母。能够奉行摄律仪戒,就不会使父母受辱,也就是真正的孝顺双亲。
二,显扬父母于摄善法戒:是说一个做人子女的人,在这世间的所作所为,能显扬自己的父母,使父母感到光彩。孔子说:“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矣。”如果我们养成高尚的品德、得到广博的学问、获得丰富的知识,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就会有好的名声,父母当然也会感到光彩。那么怎样才能显扬父母呢?唯有遵守菩萨的摄善法戒。摄善法戒的最大功用,就是令众生作一切善事。所以要做到中国人说的“光宗耀祖”,唯有依摄善法戒去行,可见持戒即是孝顺。
三,锡类不匮于摄众生戒:是说一个做人子女的人,不但自己要孝顺父母,还要一切人皆孝顺父母,使人人于孝道中行。也就是以身作则,自己孝顺父母,还要劝人孝顺父母。怎样才能做到自他皆行孝顺?唯有遵守菩萨戒的摄众生戒。摄众生戒的最大功用,就是化度众生,令诸众生皆能走上佛道。能够走上佛道的人,没有不孝顺父母的。不但孝顺现世的父母,还要孝顺累生累劫父母,使多生父母皆得度脱。所以能严格的实践摄众生戒,也就是孝顺无始来的父母,可见孝顺即名为戒。

什么是色界十八天?
答:色界十八天,就是十八梵天。
初禅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
二禅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
三禅三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
四禅九天——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无想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
四禅九天,其中前三天是凡夫天,第四天是外道天,后五天就是圣者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不还天。

什么是六欲天?
答:是指欲界的六天:1,四天王天、2,忉利天、3,夜摩天、4,兜率天、5,化乐天、6,他化自在天。

什么是十发趣?
答:1,舍心、2,戒心、3,忍心、4,进心、5定心、6,慧心、7,愿心、8,护心、9,喜心、10,顶心。这是以前十信为本,由这十心从假入空,心心开发趣向佛果,所以名为发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住”。

什么是十长养?
答:1,慈心、2,悲心、3,喜心、4,舍心、5,施心、6,好语心、7,益心、8,同心、9,定心、10,慧心。菩萨行者,以此十心从空入假,精进勇猛自利利他,增长自己的佛果,养育众生的圣胎,所以名为十长养。也就是“十行”。

什么是十金刚?
答:1,信心、2,念心、3,回向心、4,达心、5,直心、6,不退心、7,大乘心、8,无相心、9,慧心、10,不坏心。菩萨行者,以此十心,修习中观,降伏无明,性如金刚,不为任何之所毁坏,所以名为金刚。也就是通常说的“十回向”。

为什么学戒要从闻、持、读、学这个顺序呢?
答:学戒,领纳在心叫做受;坚持不忘叫做持;对着戒经念叫做读;背着戒经叫做诵;力行其事叫做善学。其间有着相互关系的,就是听了一定要受持,如果不受持,就不能成为佛因;受持一定要读诵,如果不读诵,就不能为增长因;读诵一定要善学,如果不善学,不但空言没有什么补益,而且根本不能证得佛果。如上,闻、持、读、学四者,必须按照顺序的如法做到,才能得到戒法的功用。学人必须要脚踏实地,万不可好高骛远。

为什么受戒后一定要诵戒吗?
答:佛说:“如果受了菩萨戒,而不诵菩萨戒,那就不是菩萨、不是佛种子。”受戒后一定要诵戒,诵戒才能知道,什么是持、什么是犯、什么是重、什么是轻,知道了持犯重轻,就可善为护持。如果不诵戒,时间久了,就会渐渐遗忘,戒相不识,不知道轻重戒相,怎能明白开遮?开遮分不清楚,有时犯戒还不知道,岂不就要造成很大的过失?不但如此,而且现前失去大乘的名位,菩萨的资格也就不保。我们应该知道,重戒是菩萨应行的本业,现在既不如法诵戒,当然就失去本业,本业尚且不能保存,试问如何利益众生?不去利益众生,又有什么资格称为菩萨?诵戒实际就是时刻以法水滋养成佛的真种,佛种自然也就欣欣向荣不会干枯!好象农民种田一样,到了秋天果实自然成熟一样。

杀生戒是不是包含三聚净戒?
答:是的。
不得故杀一切有生命的众生,是菩萨的摄律仪戒;
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是菩萨的摄善法戒;
方便救护一切众生,是菩萨的摄众生戒。

杀戒难道真能开吗?
答:那要看在什么情况下了,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中说:“从大智的契合真理,大悲的随顺世间来说,戒律绝非消极的‘不’,‘不’可以了事;必须慈悲方便的能杀、能盗、能妄,才能完满的实现。如有人残害人类——有情,有情会因此遭受难堪的苦迫。如不杀这恶人,有情会遭受更大的苦难;恶人将成更大的罪恶,未来会受更大的痛苦。那么,宁可杀这恶人,宁可自堕地狱,不能让他作恶而自害害他。这样,应用慈悲心杀这恶人,这不是杀一——少数——救多,是普救一切,特别是对于作恶者的怜悯。因为怜悯他,所以要杀他。但愿他不作恶业,不堕地狱,即使自己因此堕落地狱,也毫不犹豫。对于杀害这个人,是道德的,是更高的德行,是自愿牺牲的无限慈悲。”

什么是内命、外命?
答:佛法将命分为两种:
一是内命,指这现实的生命体;
二是外命,指所有的衣食财物。众生的生命体,得以生存在这世间,完全是依靠衣食财物的维持。

佛法与世法为什么都把偷盗一事看得这样严重?
答:生活在世间的人,不论属于那一种人,对于金银财宝,都是极为爱好,宝贵的,不愿意任何人将这取去,如果有人以不正当的手段,将其爱好的财物偷去,特别是最心爱的东西偷去,给这个人的打击,是很深很重的,也给社会造成许多不安定因素。所以,世法出世法都把偷盗看成重罪。

盗戒是不是也包含三聚净戒?
答:是的。不是自己的财物而去盗取,这是犯了摄律仪戒;如应该惠施众生而不惠施,这是犯了摄善法戒;如应当摄化众生而不摄化,这是犯了摄众生戒。菩萨应当帮助一切人生福生乐,如果不去帮助一切人,反而去盗一切财物而生罪生苦,这是违反菩萨应有的德行。

淫欲的过患一哪些?
答:淫欲的过患很多,简单说三点:
一,似乐实苦——世间男女所以染着于欲,即错误的认为这是人生的大乐,殊不知从佛法的立场看,这根本是似乐实苦,也就是说完全是苦非乐。欲乐实在不是乐,其性全是虚伪的,可是它有股力量,能蒙骗迷惑的众生,使众生自动的趋向这方面,如飞蛾投火一样的,为欲火之所烧害。色欲,看来是很好看,碰是碰不得的,因为其中有毒,如果你碰了它,就要为毒所害;
二,似味实灾——淫欲一事,一般世人,对之似多感到无限兴味,好象其中味道很浓一样,殊不知从佛法的立场看,这是多灾多难,甚至根本无味的。众生在生死长夜中,常常感到离合的悲痛,还不都是由于淫欲而来;
三,似净实秽——有情的生命肉体,不论从那方面观察,都是种种不净的,即或洗尽大海中水,亦发现不到它的丝毫清净之处,因为这生命体,是由累骨所成,外面虽然包着一层薄皮,肉里实是污秽不堪的血肉便秽。但是人都是善于伪装的,特别是女人,为了迷惑男人,打扮得妖艳,还要洒上香水,使你不知不觉,陷入进去,不可自拔。等等......

淫戒是不是也包含三聚净戒?
答:不得故淫是摄律仪戒,如果与男女淫,即是犯摄律仪戒;净法与人的是摄善法戒,如果不如此反而与一切人淫,即是犯摄善法戒;救度一切众生是摄众生戒,如果没有慈悲心而以爱系缚众生,即是犯摄众生戒。淫是生死的根本,众生之所以轮回六道,都是由于淫所造成。

睡梦中遗精是不是犯戒?
答:这在大小乘有不同的说法。小乘说——梦中遗精是生理的自然现象,最多自责自心的妄想众多,不能说是有所犯戒。而大乘说——如于梦中梦行淫事,有精遗流于外,到了醒时,应该生猛烈的悔改,严厉的呵责烦恼,为什么自己会这样的错乱颠倒?在这方面,菩萨比声闻看得更为严重。因为声闻只重身体不犯,菩萨却严谨到深入内心,所以梦中遗精,就不免有过失。《优婆塞戒经》说:“菩萨想女人身上饰物等,皆波罗夷。”《涅槃经》说:“虽不交女,壁外遥闻女饰物声,心生爱着成欲破戒。”你看,菩萨戒的重视内心,到了什么程度。

为什么说“诚”是最可贵的?
答:因为“诚”是道德的唯一源泉,个人的正心修身,固然有赖于“诚”,自他的相互关系,亦有赖于“诚”的维持。所以要做到“诚”,才是做人之道。而且唯有天下最诚心的人,才能尽量发挥他自己的本性。发挥了自己的本性,而以真诚去待人,别人自然受你感化,并且很乐意与你同化,可见“诚”所发生的伟大力量,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的。所以有人说:“诚意为正心之前提,为修身之基础,为任何宗教所共同要求之条件,亦为修道者所必备之先决条件。”佛教把妄语看成是根本重戒,自然是更重视以真诚为做人之道的,做人如果不真诚,就不足为人。

这个年头说老实话吃亏,是不是就不要说老实话?
答:说老实话,有的时候,是会吃亏的,会得罪人的,甚至对自己有很大牺牲的。虽然如此,以佛法讲,仍然是要说老实话,不能对自己不利,就不说老实话。《菩萨资粮》说:“虽有实语死,退失转轮王,及以诸天王,唯应作实语。”

妄语是不是也包含三聚净戒?
答:身心不妄语,是摄律仪戒;常生正语、正见,是摄善法戒;令众生起正语、正见,是摄众生戒。

说真实语有哪些利益?
答:《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之净戒品说:“离妄语,有四种报。”
一,一个说真实话的人,由于你的为人诚实,诸天都会怜念你,常常守护着你,使你不至于受到无谓的损害。当知在这世间,到处都有陷阱,稍微不小心,就会陷入进去。现在能得到诸天守护,自然不怕陷入圈套,而诸天之所以保护你,则是你常说诚实的话,可见做人说诚实话,具有多么的重要性。
二,一个说真实话的人,既然不以虚言妄语去欺骗别人,那你不论说什么话,都会得到别人信受。说话能得到别人信受,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是要经过长期考验的,也就是在彼此长期的接触中,对方觉得你说的话,都是有事实根据的,不是随便乱说的,久而久之,对你说话,自然信任不疑。如果你是个利生的菩萨,为人宣说佛法,因为你是个离妄语的人,众生听了立即就会深信,以外你所说的佛法,的确是很有道理的,而且立即照着去做,于是你不费什么力气,就达到了度生的目的。这唯有离妄语的人,方得这样的效果。
三,一个说真实话的人,由于远离虚假的语言,所以不论生到什么地方,口中总是常出青华香。当我人面对面谈话时,如果对方口中放出异常味道,我们是很不乐意与他交谈,如果对方口中放出青华香,纵然他的高论,不是我们所要喜欢听的,但是仍然愿意与他交谈,而且亦为一切人们之所爱敬!同时,由于自己的诚实无欺,认为我对他说的话都是真实的,相信他也不会对我说假话。我既对他采取这样的信任态度,他人看我这样的诚诚恳恳,自然也会相信我所说的话是真实的。这么一来,在彼此间建立高度信用,就不会你猜我忌,疑网重重了,当知这是离妄语所得的最好结果。人类最难的是信用的建立,一个人有了很好的信誉,那就无往而不自得,所以应说真实话离妄语。
四,一个说真实话的人,由于你的为人诚实,不论你说什么话,固然得到别人相信,就是你说什么法,也会令众生听了,感到无限喜欢!如将你说的真实语的功德,回向无上菩提,不但当得无上菩提,而且在你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所以离妄语是能得到殊胜的果报。

佛言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么就不需要持戒对吗?
答:《涅槃经》说:“一切众生时有佛性,但是必须要持戒,然后才能见到佛性,因为见到佛性,得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我们知道,佛性虽是人人本具的,但是由于无始来为烦恼之所包裹,我们从来没有见到佛性,是则在理体上说虽可说是佛,而在实际上还是个苦恼凡夫,要想体见佛性,完成最高的佛果,还得修种种的善行,以去对治种种的烦恼,到了烦恼净尽,佛性全体显现,那你才能成就无上菩提。现在有些人,自认为自己本身具有佛性,因为具有佛性,所以得成菩提,就不需要持戒,说这话的人,是犯了大妄语的波罗夷罪。

菩萨戒中为什么要设酤酒戒?
答:酤是买卖的意思,买酒叫做酤酒,卖酒亦叫酤酒。酒是所饮的饮料,含有麻醉性,喝多了会令人昏醉。因此,大小乘戒对这无不严制。出家的五众,固然不能做酤酒的买卖,就是在家二众,亦不能干这行当。佛法把酤酒及设酒家等,称为不律仪,如果以此为谋求经济生活的来源,是佛法所不认可的,也即是有违佛法的。特别是大乘菩萨戒,菩萨是以利生为主,绝对不可做酤酒的买卖,如果做的话,就犯了根本重罪,一点不容宽恕。为什么这样严格呢?因为酒是无明之药,是失性之丹,饮了之后,一定会昏-迷的,这与菩萨的精神不合,菩萨化导众生,要能给予人的智慧,要能增长人的信心,要能激发人的向上,现在不这样去做,反而以无明之药饮人,令他昏-迷失性,那里是菩萨的行为,所以大乘菩萨戒中,要严禁酤酒。酤酒当然包括造酒在内,众生由于你造了好酒都喜欢喝,一传十,十传百,这样就害了很多众生。

为什么菩萨戒将酤酒列为重戒,饮酒列为轻戒?
答:饮酒的过患的确很严重,可是饮酒的过患,只是及于本身,并不损及多人,在大乘菩萨看来,不是很重的过患,所以列为轻戒。至于酤酒,使广大的人群受到酒毒伤害,甚至败国亡家,丧身失命,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所以把酤酒列为重戒。

什么是自酤酒、教人酤酒?
答:自己亲自动手做卖酒的生意,以从中获取高度的利益,叫做自酤酒;自己开酒家,教人代其去卖酒,卖酒所得的利益,如果属于自己,当然同自己卖酒一样的犯根本重罪,如果卖酒的利益,属于卖酒的人所有,同样犯重罪,为什么呢?你叫他卖酒,令诸买酒的人,伤害自己的身体,丧失自己的慧命,是没有什么两样的,所以只要使众生昏沉颠倒,不管是你或者教别人酤酒,其罪是一样的。

酤酒重罪的构成,是不是也具有因、缘、法、业?
答:具有因、缘、法、业。初起一念酤酒求取高度利益的心——酤酒因;使这念心不断的相续,以助成酤酒的事——酤酒缘;于酤酒的过程中,论斤论两,出纳取与,资具方则——酤酒法;运手卖酒授与前人而完成卖酒的事——酤酒业。所以所有都具有因缘法则。

不得酤酒是不是也包含三聚净戒?
答:不得酤酒,是明断一切罪恶,属于摄律仪戒;应生明达之慧,是明修一切善,属于摄善法戒;令众生心不颠倒,是明广度众生,属于摄众生戒。酤酒的罪过大,饮酒的罪小。是说明个人和集体的分别。

什么是四众?
答:就是出家的男女二众(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在家男女二众,合起来统称四众。实际上就是所有的佛教弟子,合起来,统称为四众。但是也有人说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

修行人为什么讲话要注意?
答:一个人生存在这世界上,除非他(她)是哑巴,没有不与人说话的。因为说话是表达思想及情感的工具,如果没有这一工具,我们的思想及情感就无法表达出来。但是同样是说话,有的说来使人具有高度的亲切之感,有的使人感到无限的难堪和恶心,因此我们修行人于人说话,就不得不加以注意和审慎。中国有句俗语:“刀子割伤容易愈,言语伤心恨难消。”

为什么不能说四众过?
答:什么是说四众过,就是妄议出家二众与在家二众的过失。在这世间做人,不论是个怎样有涵养的人,总是不免是有过失的,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暂时不说他们是否有过,不可随便的妄说,就是明知他们是有过失,亦应该本着佛法的悲心,运用极为善巧的方便,好好地从旁劝说他们,使他们知道有过改过,或以忏悔的方法忏悔,重新做个佛化新人,怎么可以向外人宣说他的过失?说四众过失,不但使四众中有过者难堪,而且有辱法门的声誉,使如来的圣道不行,这过失是多么地大呀!另外说明一点,在家二众,任何时候都不能说出家二众的过,要知道品位等级。

佛教弟子为什么要互相团结互相尊重?
答:佛教的四众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都是三宝门中的人,也就是说大家都是善友法侣,在三宝的威德加被及戒法的防护身心之下,不断的熏修,以增进自己的功德,以趣求出世的胜果,以完成学佛的目的。因此我们在三宝门中,理应尽自己的力量,护持三宝以住持如来的正法,使佛法永远的住在人间,利益广大的众生。但是要做到这点,三宝弟子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赞叹、彼此策励、自他增上,以生众生信心。反之,如果你说我的过失,我说你的罪恶,彼此互说其短,各自揭其伤疤,不但有违自己学佛的初心,而且有背三宝慈悲的恩德,罪恶是很大的。特别严重的事,初次发心的善信听到这些,会退失道心,认为佛教都是不干净的,学佛是为了投个清净,希望得到一点佛法来滋润自己心田的,那知进入佛门,还有这么多是非,那我们干什么还要学佛信佛呢?

为什么经中说:“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呢?
答:一个普通人能知道修行,其本身就是很难得的,因为一个平常人,在修行的漫长的道路中,如果没有证果,肯定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和毛病,其实是消自己无始来的业障,这是因缘法则,在忏悔当中,逐渐忏完罪业,等罪业忏完了,也就证果了。如果还没有证果,就不会犯错误那就很不正常了,也根本是不可能的,除非是菩萨再世。

佛子有过失不能讲,难道佛教隐饰佛子的过失?
答:不!绝对不!佛弟子的毁法犯戒,于半月半月的布萨诵戒中,经常为之检举以及令其悔罪的,如果不承认自己的过错,不接受僧团的制裁,僧团会把他逐出僧团而不与之共住的,所以佛教僧团,始终保持和合、安乐、清净,绝对不容许有犯罪者的存在。但是这与不畏罪福因果,而以私自的忿恨心,宣说他人过失,“肆毒之言,唯恐不深,说过之声,欲遍大地。”有着极大不同,不可混为一谈。

菩萨看到众生有过失和功德应该怎样?
答:菩萨以利生为己认,见到众生有过失,只可为他隐藏,不可为他揭露,从而再慢慢去劝说感化,使他改过自新,做个佛化新人。见到众生有什么功德,理应竭力的为之宣扬,从而鼓励他更积极的去行善,使他的善行一天天地增长。所以,无论如何不能说四众弟子的过失。若菩萨说四众过,不论是实有其事,不论是虚构,说重过就成重罪,说轻过就成轻罪。即使所说的是真实的,则犯上品及两舌罪,假设所说的过是虚假的,就更加上一个妄语罪。如果是快意的去说四众过,是对是错,姑且不论,自己首先便造了极重的口业。所以一个佛子,一定要做到“沈默是金”。

说菩萨及僧尼的罪过,会得到怎样的果报?
答:经中说其人将来必堕拔舌地狱,或者是耕舌地狱。有的拔其的舌头,用耕犁来犁其;有的牵住罪人的舌头,将罪人当作一头耕牛,去犁别的罪人。所受的种种苦痛,真的说之不尽。若以两舌论罪,将来就要受无舌百舌的报应。若以恶口论罪,你今世说人家的坏话,使人家彼此不和,将来你就要受自己眷属斗-争,搞得你的家庭天翻地覆不得安宁。中国有句话说“祸从口出”,口是毁身的利斧,所以在世为人,说话最要检点,切勿只图现前快意伤人,忽视身后遭受苦报。

构成“说四众过”,要具备那六缘?
答:1,是众生、2,众生想、3,说罪心、4,所说过、5,所向人、6,前人领解。

那么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是众生”?
答:这同样有上中下三品的差别。于上、中二品的众生,如你去说具有菩萨戒及比丘、比丘尼戒者的过失,是即犯重罪;如你去说不具菩萨戒及比丘、比丘尼戒者的过失,是即只犯轻垢。于下品众生,有说不论他们有戒无戒,你去说了他们的过失,只犯轻罪;有的说如果具菩萨戒者,你去说了他们的过失,则犯重罪,不过不一定失戒,但是若不具菩萨戒者,你去说了他的过失,唯犯轻垢。无罪而说人过,当然是有罪的,如果前人确实是犯了重罪的,我们去说他的过失又将怎样?假如犯重罪的,已经失去他的戒体,你说他的过失,是就唯犯轻罪;假如犯重罪,但是如法忏悔了,没有失去戒体,或者失去戒体,但是又重新如法受戒,你说他的过失,是就构成重罪。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众生想”?
答:这同样有六句:
1,众生作众生有戒想、
2,众生作众生有戒疑、
3,众生作非众生无戒想、
4,非众生作众生有戒想、
5,非众生作众生有戒疑、
6,非众生作非众生无戒想。
其中,1,2两类众生说其过失,是犯重罪;3,4,5,6四类众生说其过失去,则犯轻垢。事实上,是菩萨,就不能说任何众生的过,只有慈悲为其忏悔而已。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说众生”?
答:这有两种:
一是陷没心,目的是为欲令前人失去种种的名闻利养,而不能立足与社会,因而对人说他的种种过失;二是治罚心,目的是为欲令前人受到种种的鞭哒系缚,而感受诸般痛苦,因而对人说他种种的过失。你说的过失,不论是真实还是虚构的,同样都是犯重罪,且这正是业主。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所说过”?
答:就是所说的罪事和所说的罪名。所说的罪事,是指杀、盗、淫、妄、酤酒、食肉等事。所说的罪名,大则七逆、六重、轻垢;小则五篇、七聚等名。重名重事,如果你作重想、重疑而说其过,是就犯重罪;如果你作轻想而说其过,是就犯轻罪。轻名轻事,如果你作轻想而说其过,是就犯轻;如果你作重想而说其过,是就犯重。同样是所说过,究竟犯轻犯重,看你当时作怎样的想法来决定,不可一概而论。如果是在家菩萨,妄议出家菩萨的过恶,其罪过极重。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所向是人”?
答:这是看你向什么人说四众罪过,以定你的说罪轻重。对于上中二品的众生,如向没有菩萨戒的人,说菩萨七众的过犯;或者向没有比丘、比丘尼戒的人,说比丘、比丘尼众的罪过,是都犯重罪。对于下品的众生,不论是有戒无戒,如你向他们说佛教四众的罪过,是就唯犯轻罪,因为这对佛教四众的毁损不深,换句话说,就是影响不大,就是没有给佛教造成严重的后果。

什么是菩萨戒中的“前人领解”?
答:这是显示你说佛教四众的过失,前人听了完全领解,知道你是说什么人的罪过,完成你的说罪口业,就在这时为你结罪。并且“随语语结,随人人结”。如果你说了四众中的那个人的过失,可是听的人并不了解你说的意趣,是就唯为你结方便罪。

菩萨能讲外道的过失吗?
答:菩萨如说外道的过失,不让他去诳惑众生,以免众生受他的愚弄,这种说过,不但不犯重罪,而且正是大士催邪显正的大权方便。为什么?菩萨为了救度众生,绝不能让走上邪路去,外道正是引导众生走上这样的道路,菩萨如不把外道的错误指出来,众生怎么知道回头踏上佛法正路。

菩萨能讲出家人的过失吗?
答:如果有恶出家人做出种种不如法的事,而出家人为人天师表,一举一动都可作为人的模范,众生不知道他做的是非法,以为他是很对的,而效法他的所为。菩萨(出家)见了,知道这不是味儿,为了不令众生效法他的所为,以致将来受种种苦果,于是就将恶出家人的种种罪过,说给效法他的众生听,这种说过,不但不犯重罪,而且正是大士劝善惩恶的大机活用,不是为了私忿去说他的罪过的。不过,在此需要说明一点,只有出家菩萨才可以说恶出家人的过失,在家菩萨,不论出家人是怎样的不如法,还是不能说其过的。

什么是“善学诸仁”?
答:要能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违本源心地,顺理而修,这样才算是善学,除此不能称为善学。诸仁,就是戒中所称的大德,修学菩萨行者,必须是具有慈悲利济之心,也就是具有仁爱孝顺之心,所以称为仁者。这是佛赞誉学戒者的美称,不是一般人所得而称的。

出家人的身份很尊贵,是由什么而得的呢?
答:倾向出世的出家人,为人天师表,地位自然是很尊贵的,而之所以称为出家人,还是由于净戒所得。如果违犯了心地净戒,出家人的资格,自然就失去。所以出家人,只有严守戒律,丝毫不能违犯,否则就不能称为出家人,也就不能为人天师表了。

违犯了六重戒会有什么果报?
答:要堕三恶道中,受极大的苦处,而且受苦的时间很长,有经过二、三劫这么长的时间,并且于此长时间中,由于过着痛苦的生活,不但不闻父母名字,而且不闻三宝名字{所以一切菩萨——今学菩萨行也好,当学菩萨行也好,已学菩萨行也好。对于六重戒,应当善为修学,应当敬心奉持,不得一一犯如微尘许。因为一切菩萨,都由此六重(严格受持六戒),而得贤圣果的。}

菩萨戒的重戒制的理所当然,轻戒无关紧要为什么还要制这么多呢?
答:这个问题很复杂,现在就简单地讲一下。轻戒,看来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为护世间可能起的讥嫌,不得不制定。有许多事,在世人做来,没有说或者指责什么,但是菩萨做了,人们就要讥嫌的说,亏你还是个菩萨,还要做出这样的事情,岂不有违菩萨精神。为了防止这样的讥嫌,所以要制定这么多轻戒。同时要知道,有些事情看起来很轻微,但是如你常常的做的多了,就会由小而大,由轻而重的做出更为重大的不正当的事情,为了方便远护应该严格守持的重戒,不得不防微杜渐的制这些轻戒。还有我人的烦恼,特别是三不善根的贪等烦恼,是很重的,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触动这些烦恼的生起,指挥我们的三业,造下很多的大罪,为了调伏三业的不胡作非为,为了抑制三毒的不妄为活动,对于微细的动作,就不能不予注意,因此这些轻戒,有制定的必要。中国古语说的好:“小洞不补,大洞一尺五。”

佛陀为什么制定轻垢罪?
答:有人认为菩萨是不拘小节,或者误认为什么都可以开许去做,殊不知这是极大的错误。严格的说来,菩萨入世度生,身心行为活动,更加要中规中矩,以做人的榜样,绝对不可稍有随便,哪怕极细微的情尘,都要排除得干干净净,所以佛特为制轻垢戒。菩萨行者,果能将极细微的轻垢戒,守持得清净无染,不但可以光显菩萨的出世道,亦可增长菩萨的三聚净戒。

轻戒在经中有几种称名?
答:在《善戒经》与《地持经》中,总是把轻戒叫做突吉罗,这个译作恶作,意思就是所作所为不合于理。但是在《四分律》中,将这从身口二业方面来说,就是身业所作的不合理,叫做恶作;口业所作的不合理,叫做恶说。《善生经》中,又把这个叫做失意罪,妄念所作而乖于本志所构成的罪恶。也就是说不受本身意志控制的妄念。

轻垢分为几类?
答:轻垢可略分为三类:
一类叫做从生轻垢——就是依前六重戒,去作而未作成,所起作前的方便罪,都叫从生轻垢,因为是从重戒而生的;
二类叫做独头轻垢——就是不从其它重戒而生,只是由于单独生起的,所以叫做独头;
三类叫做根本轻垢——就如《优婆塞戒经》所说的二十八轻戒,不过这又可以分为从生、故犯、误犯的三类差别。

什么是上座?
答:以戒律说,出家受戒二十年以上,方有资格称为上座;二十年以下称为中座;十年以下称为下座。而且下座要礼中、上座,中座要礼上座。

上座分为几种?
答:一,生年上座——如二十岁受戒,在僧团中生活数十年,现在已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虽然没有什么特出之处,但是因为年纪已高,就可被称为上座;
二,福德上座——这不问年纪老少,如于二十岁受戒后,由于法缘隆盛,福报很大,到处得到信众的拥戴,随处均可建大道场,以供信众礼拜,因此被称为上座;
三,智慧上座——这同样不分年纪老少,当其在二十岁受戒后,由于智慧的高超,很快就精通三藏十二部,到处弘扬佛化,接引人们信奉佛法,所以被称为智慧上座;
四,法性上座——这是指证悟法性而得罗汉果的圣者,是诸上座中最殊胜的上座。

具有哪些缘才能构成“不供养父母师长戒”?
答:构成此戒的轻垢罪,要具有四缘:
一,父母师长;
二,父母师长想;
三,不敬心;
四,不如法礼敬供养。
这一条戒,只要是佛弟子,不论在家出家,都同样的要严格遵守,不得有所违犯。如师父身体差,需要补品营养,弟子这时供养师父,功德最大。因为师父身体病了,就会中断弘法的事业,由于你的及时供养,师父的弘法事业才没有停止。这样的功德,你看看有多大。

不供养父母师长戒能开吗?
答:原则上本戒是只遮不开的,因为孝顺供养父母师长,固然是佛教所重视,然而就是儒家亦极重视孝顺父母师长的,但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纵然没有好好的供养孝顺父母师长,也不得有所违犯。为什么把这问题看得这么严重?要知道父母师长或者善知识,是我们得道的最殊胜的因缘,也是圆满成就清净梵行的因缘,怎么能不供养恭敬尊重呢?古德说:“不敬则永失法利,魔所摄持;敬则常遇善缘,成就佛法。”尊敬供养父母师长的重要,于此可见明见。

受了菩萨戒还能饮酒吗?
答:绝对不能。受了五戒的居士,况且都不能饮酒,何况大乘菩萨戒。酒的害处,学人也在前面仔细地讲过了,在此略过。但是身体有病,必须要用药酒治疗的,在佛菩萨像前忏悔,是可以开的。

有那八种福田?
答:关于八福田大概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1造旷路义井、2水路桥梁、3平治险路、4孝事父母、5供养沙门、6供养病人、7救济危厄、8设无遮大会;
二种是——1供养佛、2供养法、3供养僧、4供养父母、5供养师僧、6供养贫穷、7供养病人、8惠施畜生;
三种是——1诸佛、2圣人、3父、4母、5和尚、6阿师黎、7众僧、8病人。
一般所说的八福田就是第三种,其中诸佛、圣人、众僧三个是“敬田”,行者应该对他们生起最极恭敬的心来;和尚、阿师黎、父、母四个是“恩田”,行者应该对他们生起高度的孝顺心来;病人是“悲田”,行者应该对患者生起广大的慈悲心来。三心之中,慈心为最;八福田中,悲田最胜。谓能救苦患之因,自受安乐之果,所以看病者,为第一福田。

菩萨以何为体?
答:菩萨以大悲为体。大悲为菩萨的自体,拔苦自为菩萨的妙用。如此,菩萨见到有疾病的人,理当予以瞻视救济,如果见到有疾病的人不这样,那还成为什么菩萨?而且病者的疾病,由你的瞻视救济,得以健康的恢复,无异是你救了他的一命,这是多么大的功德恩惠?所以瞻视病苦,实为菩萨的重要课题,绝对不可稍为忽略的。

对于病人的瞻视调治,为什么要做到如佛无异?
答:佛说:受了菩萨戒的佛子,如果见到一切疾病之人,理当常应供养,供养到如佛无异。一切病人,上至父母师长,下至子女徒众,中至兄弟六亲,外至冤家对头,亦即不管是有关系的,或者是没有关系的,只要知道他是在病患中,做菩萨的就当本于的慈悲心,善为调护医治他们的病恼,减轻他们在病中的痛苦,使他们的病痛早得离身。当知“佛以众生身为身,以众生病为病。”所以见诸病人,对之一切供给,就当如供养佛的一样,不得稍有怠慢或者无礼。律中说:若有欲供养我者,当供养病人。病人在病痛的折磨中,正是最愁苦的时候,如能有人无所乏少的供给一切,使他不至于感到无有医药的困苦,其功德当然会如供养佛一样的殊胜,所以说供养病人与供养佛无异。

具有哪些缘才能构成“不瞻病苦戒”?
答:具有四缘:
一,有病——就是父母师僧以及一切众生,的确患有相当的重病;
二,有病想——就是在你的心中,的确认为对方是有病的;
三,不看心——就是明知对方有病,而存有不去看其的心理,这或者由于心生厌嫌,起嗔恨心,故意不去看,或者是由于懒惰懈怠,而不去看,前者不去看的原因,是由于内心烦恼的作怪,所以是染污犯,后者不去看的原因,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懈怠,所以是非染污犯;
四,应看不看——就是一切病患,本来至亲父母师僧,或者是不认识的,都当前去看护其的病,然而反不去看,随时都可为你结轻垢罪。

看到乞丐为什么一定要施舍呢?
答:因为菩萨是最慈悲的,看到众生受苦,就好象自己受苦一样,况且又有哪个人自己不愿意做人上人,如果不是遇到灾难或者其它什么原因,使愿意做人下人而当乞丐,所以只要是菩萨甚至佛教弟子,看到乞丐,本着同情心,不管多少,一定要施舍。须知这些乞丐,按《是三世因果经》上说,前世就是太小气,不知道施舍,今世才受报沦为乞丐。虽然有些乞丐是伪装的,目的是为了骗钱,但是菩萨不管这些,只管施舍,不管其它。

具有哪些缘才能构成“见乞不与戒”?
答:具有四缘:
一,是乞丐——确实是不能维持生活的乞丐,
二,乞丐想——就是在你的心中,认定对方有困难,自己有能力帮助,而没有帮助;
三,见乞丐——明明见到乞丐,却假装没有看见,不愿意施舍;
四,应施不施——就是一切有困难的人,不管是认识或者不认识,自己有能力帮助,却不想帮助,比喻,希望工程、自然灾难、扶贫救助等迫切需要大家帮助的事。

为什么说初学菩萨应尊重法,诸如来亦同样的尊重法呢?
答:要知道一个人的身上有了法在,这个人就相当的尊贵,也就是说值得人的敬重,为了敬人重法,菩萨理当承迎礼拜尊长,就是诸如来也是如此。

为什么要承迎礼拜尊长?
答:有利于我们的尊长,不论从远处近处,他们的到来,不是无因而来,是行无缘慈而来,也就是为弘宣大法,不远千里而来传授。是以为主的当地菩萨,理当如法的起来致敬,不得有一点怠慢。来时礼拜迎接,去时欢送。不能说你来即来,你去即去,自己不动,一点礼貌都没有。普通人的来往,尚须礼貌,何况菩提道中的尊长。迎送之余,还要对于尊长加以“礼拜”,以示你的求法心切,为了尊重法,不得不恭敬其人,礼拜之余,尊长在此安顿下来弘法,为主的菩萨,应当对之如法“供养”,以示你对尊长的竭诚礼遇,不是敷衍了事。千万不要尊长刚来时恭敬,时间长了就随便。

看到他人破戒菩萨应当怎样?
答:菩萨看到别人犯戒,心里都是十分的悲痛,好象父母去世一样。怎么能看到他人破戒,而心生骄慢,这根本不是菩萨的作为,如果是这样,就根本没有资格称为菩萨。不许菩萨说四众过,固然不错,但是准许菩萨为学佛者举罪,如果不为学佛者举罪,让他如法的忏悔,反而成为菩萨的轻罪。因为学佛者自己有罪,自己不一定知道,菩萨从旁看得清楚,理当为他举罪,令其忏悔如法清净。如果不举不令忏悔等,无异是使众生常住于罪恶深渊中而不能自拔。菩萨为众生举罪,不但不是一种过失,而且能使正法久住。总之,应该在例行会议中,为之举罪,或者应该当面劝告,经过三次劝告,他如若听了最好,如果不听,只有内心为这个人忏悔了,但是不管是举罪,还是劝告,要知道品位等级。(参考鄙作《简明在家居士律学问答之一》)

看到他人破戒就不理会这个人吗?
答:菩萨不能这么做,人非圣贤,怎么会不犯错误,应该还要尽力地帮助这个人,使他能改过自新,重新做个佛化新人。菩萨是以利生为目的,如不理会这个犯戒的人,他就会觉得没有希望,就会越来越堕落,那样就离菩提道越来越远,如这样就失去一个度化的众生,菩萨看了能不心疼吗?

具有哪些缘才构成菩萨戒中的“见他毁戒心生骄慢戒”?
答:同样的要具有四缘:
一,有罪——就是被举的某个众生,的的确确是有罪的;
二,有罪想——就是自己认为他是有罪的,如果确实没有罪的,无犯;
三,不教心——这有两种:1是由于嗔心而不举他的罪,以为有罪就让他去有罪,不需要他忏悔清净,这是于烦恼相应的染污犯;2是由于懒惰懈怠懒得去举他的罪,这是无烦恼相应的不染污犯;
四,默然同住——就是不教悔是一罪,同食味复一罪,同法味又一罪,此乃随事各结其罪。我们应该知道,教悔是菩萨应有的责任,至于被教悔的接不接受你的教悔而改悔,这是他的事情,只要做菩萨的尽到自己的责任而已。

不举什么样的众生过,不犯轻垢罪?
答:一,如果知道他有恶势力,根本是不可疗治的,或者知道他的性格乖戾,根本不可与他谈话,或者知道其性虽有少许惭愧,但是经常的口出粗言,或者知道他的性情多嗔,如果对他加以呵责,不但不接受你,反而对你生起嫌恨;
二,如果知道当时不是呵责的时候,要等待适当的时机,再行呵责等;
三,举罪本希望他好的,大众和乐清净,如果知道举罪等缘,不但不能得到这个效果,反而引起激烈的辩论;
四,如果发现因此举罪等缘,将会使大众争论不休,终日扰攘不能相安;
五,如果知道那个犯戒有情,秉性原是质直的,一时错误犯了戒律,到他自己发现错误时,自己会深生羞耻,并且立即忏悔,愿从今以后不再犯这错误,因而还得本来清净。以上种种,不举罪,不犯轻垢罪。

什么是“八难”?
答:八难是指:1地狱、2饿鬼、3畜生、4佛前佛后、5诸根不具、6世智辩聪、7堕蔑戾车、8生长寿天。其中,佛前佛后——是指这个现实世间,没有人间觉者的出现,要想学佛无从学起;诸根不具——是指生理上的种种缺陷,不是眼目的不灵,就是耳朵的失灵,或者是个性的愚蠢,或者是支节的残缺,不能如法的修学佛法;世智聪辩——是指人类一些知见不正,思想错乱的否定因果、不信三宝者;蔑戾车——是指文化落后的边地,也就是没有人迹的地方,如北俱卢州就是;长寿天——指色界的无想天及无色界的诸天。

造怎样的罪业而感八难的苦报?
答:如作杀、盗、淫、妄等的罪业,就会招感三恶道的苦报;修外道所修的无想定,就会招感五百劫的无想天报,修一般所修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就会招感八万大劫的非想非非想处天报;不识佛、法、僧三宝,一味地修世间的福业,就会招感北俱卢州的果报;心生邪见,闻法不喜,就会招感盲聋的果报;不信三宝、毁谤众僧,就会招感暗哑的果报;不信有出世的解脱法,专门迷于世教,就会招感世智聪辩的果报;业重缘轻,就会招感生于佛前佛后的果报。


听经学律为什么是新学菩萨最重要的一课?
答:当知佛法大海,转入转深,现你安坐不动,怎么能深入经藏?要知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真能恭敬听闻大法,现前就能得到利益安乐,如舍离恶趣,得在善趣,为涅槃因,如是三事,都由恭敬听闻大法而来。多闻能知法,多闻能远恶,多闻舍无义,多闻得涅槃,——《瑜伽》。总之,佛法的一切功德,无不是由听闻而得,是故,佛法行者对于闻法,怎么能忽视。如果一切不听不闻,不说什么甚深缘起法,就是归依三宝等的一切也不了知。菩萨行者,唯以无上菩提是求,而无上菩提以慧为体,有了最高的甚深智慧,就可以引发其余的一切波罗蜜多,是以如何得到正确无谬的智慧,应该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以不正的智慧领导,起诸不正的错误行为,那就一切的一切,都会一错到底,这又是多么的危险?小乘重视正见,大乘重视般若,原因就在于此。经中有这样的比喻:若在百由旬内,其中充满熊熊大火,在大火的那边,如果有人说法,亦当从大火中通过,去到那边去听法。闻法的重要性,于此可以明见。另外由于初发心的菩萨,对于佛法的事理,对于戒行的持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听到什么地方有法师讲经,应该要去听。

有讲经处应去听经,但途程的远近有没有个限定?
答:《优婆塞戒经》——说在一由旬(大约1000里)内应该去听,超过一由旬不听不犯。因为在家学佛者,有很多俗务缠在身上,不能离开家庭太远去听,这不是慢法慢僧,而是由于时间的不敷,事务的拘身。一般的青年佛子,不知法的重要,由于他的无知,是情有可原,为佛教领导者,也忽视法的弘传,其罪过是很大的。

“不往听法戒”有开吗?
答:有开的。如你年老体弱多病,或是两足不良于行,或者是常所闻,或者是自己具大智慧辩才,或者是自己正修深禅大定,或者知彼说是外道法,如是不去听受恣问,对菩萨戒没有违犯。特别是说法者说些外道的道理,不说不听没有关系,就是去听,如果听到有关外道的话,不是为了破斥它(外道的道理),而是以它来解释佛法,应该离座而去,不可续听下去。佛经中说:“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佛子勤求道者,应从座去。若不去者非善佛子,亦复不名随佛教者。”

具有哪些缘才能构成菩萨的“不往听法戒”?
答:同样的要具有四缘:
一,讲法律——就是的确有经师在那里讲法、律师在那里讲律;
二,讲法律想——就是自己认为那儿有人讲法讲律,并且不是乱猜的(如果该处实有人讲法讲律,但是自己从不知道,也没有听到别人说过,没有去听,不犯。);
三,不往心——这当然是构成不往听法的主要因素,但是还要看你由于什么原因而不去的,如果由于嗔恚骄慢而不去听,是染污犯,如果是由于懒惰懈怠而不去听,是就非染污犯;
四,不往听——由于有了如上的不往心,接着就是决定不去听,一天不去听,就结一天的罪,天天不去听,自然是日日结罪,一天不许有所宽容的,因为这关系你的学佛前途太大。

什么是僧用物?
答:就是出家人用的一切东西,当然包括常住的一切物品。这些都是出家人用的,是十方信众施舍的用于三宝事的。如果没有经过僧众羯磨会议通过,在家人万万不可享受僧用物。比喻接受寺院的馈赠,甚至僧众的俗家父母等。

为何菩萨要积极地修学大乘而不能修学小乘?
答:菩萨志求无上菩提,应该以积极的精神实践大乘,从事自利利他的悲智双运,如果不是这样,反而习小乘,其所构成的罪过,超过七逆的大罪。是以真正的菩萨,时刻注意自己不走上二乘的途径。因为稍微大意,弃大向小,是就逆菩萨道,很可能失去做菩萨的资格,而永无成佛的希望。小乘是佛的方便说,大乘才是佛的真实究竟说的。佛陀在这现实人间的种种表现,无一不是而为救济这个现实人间的,既然如此,为佛子的,应该学习佛陀,看看佛是怎样成佛的,我们要想达到象佛那样崇高的目标,就得象佛那样的上求下化,于是菩萨行者跃然而出,成为大乘佛教的一大特色。佛法能与现今社会相适应的,唯有大乘佛教。

什么是律师?
答:《宝云经》说:“具足十法名律师:
1,善解戒律所起;
2,善解戒律甚深处;
3,善解戒律细微事;
4,善解戒律此事得彼事不得;
5,善解戒律性重戒;
6,善解戒律制重戒;
7,善解戒律制起因缘;
8,善解声闻戒律;
9,善解辟支佛戒律;
10,善解菩萨戒律。”

为什么说一定要对说法的法师恭敬,还要注意哪些?
答:说法的法师是代佛宣说佛法,除了如法供养,礼请说法开示,还得不生嗔心、不起患恼之心。法师说法,有时说得多,有时说得少,是没有一定的,是看当时听众的情绪,或多或少说的。我们听法的人,只好随法师的意,绝对不可因为多说少说而生嗔心。或者有些法师说法,规矩是很认真的,训诫是很严格的,稍微有点不如法,就不客气的指责,我们听法的人,不可因此而生嗔心,以为法师故意刁难。还有应当知道,就是说法的法师,也还是个故夫菩萨,身心行业的活动,自然不免少有过失,我们听法的人,不可因此而生嗔心。法师说法,完全是依佛的教法而说,而佛所说的教法,是针对众生的心病而发的,如果说到我们心病上去,虽不顺于自己的情意,也当认为这说得很对,绝对不可因此而生患恼之心,甚至对于法师表示高度的不满,以为法师在揭我的伤疤。法师在此说法,时间虽然很久,但你可不能因为供养的负担重,厌患自己的费财太多而生恼心,以为法师在此贪图供养,为什么不到别处去弘法?如果这样想,过失是很大的。要知道供养说法的法师,是不应该一一丝毫的小气的。但是,现在这样的居士已经很少了。

为什么要常请礼拜法师?
答:常请说法,是口业的虔诚,以示你的乐法情殷;三时礼拜,是身业的虔诚,以示你的为法不懈;不生嗔恚,是意业的虔诚,以示你的敬法不慢。如是三业虔诚而求佛法,真可说是尽善尽美的为法。当知做个佛子的人,有法则身心就得到滋润,无法则身心就自然干枯,得法是就成为佛法的大富长者,失法是就成为佛法中贫贱之人。是以菩萨行者,不得不尊重法。且如能够知觉法性,刹那就可成为圣者。所以为法精勤供养,功德最大。

具有哪些缘才能构成菩萨戒的“不请法戒”?
答:同样要具有四缘:
一,是法师——就是实有大乘解行的法师;
二,法师想——就是确实把他当作是位法师来看,如果不知道他是一位法师,那是不犯的;
三,不请心——就是没有请法师说法的心,或者对法师怀有嗔恼的心理不请,或者由于忘误而不请说,前面因为有烦恼的存在,是染污犯,后面没有烦恼的夹杂,是非染污犯;
四,漠然空过——就是法师明明在你的面前,你本可从法师那里得到法益,但是你漠然的空过这个大好的因缘,所以,随事结成你的轻罪。

什么情况下不请法不犯戒?
答:1,自己正在病中,根本不能起身;
2,自己本身力量不够,无法请法师说法;
3,知道某个说法的“法师”,不是说的如来正法,只是不三不四的作颠倒说,无益于闻法者的身心;
4,自己本身多闻有力,对于佛法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自可不必请法师说法;
5,自己刚受了如来大法,现在不请没有关系;
6,自己正大入定,不请说法自然亦是可以。

杀具不可蓄藏,德山棒、石巩弓是不是有违戒律?
答:不,这是护生善棒、救死神弓,那里是真正的杀具。所谓德山棒——是指德山宣鉴禅师,经常示众说:“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山十棒。”所谓石巩弓——是指石巩慧藏禅师的事说的,师在俗世以打猎为生,一次为追一只鹿,从马祖所住庵前经过,听到马祖的开示,觉悟自己的非是,立即放下弓,从马祖出家,后来常常以弓接机,所以称石巩弓。这是祖师示现的大权,不可当作真正的杀具来看。要知道菩萨兴慈利物,理当不恼众生,所以不得蓄杀生具,如果故意蓄杀具的,就是行杀方便,所以犯轻垢罪。

《优婆塞戒经》中关于在家人做生意如何说的?
答:在家人除了不正当不如法的生意外,其它合法的生意都可以做(前面已经仔细到讲过了)。在家学佛的行人,如从贸易中得到利润,可作四份的分配:
一份孝顺父母以及养活家庭成员的老少;
一份供养三宝及做社会慈善事业;
一份作为如法贩卖的资本;
一份作为储蓄以备必需。
另外还说,正当的合法的买卖,对于在俗的学佛者,虽然不加以禁止,但是也要特别注意商业道德,不得希望谋取不合理的利润;不得有迫切消费者的行为;不得出售以伪乱真的货物,公公道道的做生意;不得国家法定的税收不缴,或者隐瞒少缴。总之,做生意一定要做到诚实无欺。我国商人说的:“老少无欺”,时期不是说完全没有,但是绝对是少数。

声闻与菩萨关于说过失的判罪轻重有什么不同?
答:声闻法中,无根谤的过失较重,说实过恶的过失较轻。菩萨法中刚刚相反,就是说实过恶的过失重,无根谤的过失轻。须知声闻戒法,旨在制护自过,所以无根谤他有情,其过是很重的,设若有根而说他有情的过失,其过容或较轻,因为事实俱在,不是随便乱说的。可是菩萨戒法,旨在护他损己,如果将他所犯的过失张扬出去,使别人知道他有这样的过失,可能会永远的会损害他,令他再也没有办法在日的面前站起来,设若对他作无事实的毁谤,由于没有事实的根据,一旦到了水落石出时,还可洗刷他的不白之冤,不至于永远的受到损害,所以制有轻重不同。人的眼睛是最明亮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不是一个人所能遮尽天下人的耳目的。

什么是无根的根?
答:无根的根,是指见、闻、疑的三根。见根——就是实在见到行非梵行、见到偷五钱以上等;闻根——就是实在听到行发梵行、听到偷五钱以上、听到断他人性命、听到自叹誉得上人法等;疑根——又分为两种:1是从见生疑、2是从闻生疑。除了见、闻、疑的三根,更以余法谤学佛行人的,也就是没有这三种事实根据的,是为无根的谤法。

菩萨为什么不能对法师蔑视?
答:要知道做菩萨的如对说法的法师生起诽谤的话,这不但是对法师个人的诽谤,也是显示他的远离诸佛,毁谤如来的正法,毁谤清净比丘僧,是即无异于毁谤三宝,试想一想看,毁谤三宝的过失多大。又如果有人对说法的法师,生起轻贱而不加尊重,是已即对诸佛如来的不尊重。一个佛弟子不尊重佛,还是什么佛弟子。因此,为了要尊重佛,就得尊重法师,尊重法师就是等于尊重佛。《发觉净心经》中,佛特别为此而说偈言:“莫于他边见过失,勿说他人是与非,不着他家净活命,诸所恶言当弃舍。”

什么是邪见经典、邪见律典?
答:外道学中,有杀牛羊祀天愿得生天的理论,如果去学习它,那就是学的邪见经典;外道学中,有持鸡鸭狗等戒的戒行,如果去守它,那就是持的邪见律典。所谓鸡狗等戒,由于外道不知道三世因果的道理,见到鸡狗生天,不知道它们过去种下了生天的因,现在不过是去享受所应有的福乐之果,由于狗是吃屎的,以为这就是生天的因,于是就效法狗吃屎,殊不知这不是生天之因,你效法它吃屎有什么用,等等这些都是邪见。

不看别人病戒有哪些开缘?
答:一,自己有病;
二,自无气力;
三,为精勤修习广大无上殊胜善品;
四,已先许余人为作供事,不能往看照应。

为什么说菩萨要特别注意不犯谤毁戒?
答:因为这条戒就是为了防止,“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谤三宝戒”这三种戒而制定的。同时要知道,就是一个善良的好人,我们应要好好的爱护他,让他不断的向善向上的路上走去,怎么可以用不实的罪名去恼乱他,使他不能安心为善。为了远离恼乱好人的过失,所以不得任意的毁谤他人。佛法流行在世间,就是希望世人来信受佛法,如果专门互相说坏话,使得世人觉得佛教中没有一个好人,试问怎么能让他信仰佛教。为了护持佛法的尊严,为了不使社会人士对佛子有不良印象,如何避免毁谤这事,应该是每个佛子所应当特别注意的。而且我们不要以为随便的乱说,没有什么关系,要知道你现在毁谤了别人,不论别人是否受到损害,可是由于你毁谤了别人的罪过,将来所获得的不善果报,真的是要够你受的。不说为了别人的声誉,我们不应该进行毁谤,就是为免自招重业,亦当应该不要毁谤,毁谤对于自他都是无益的,所以一个自律的佛子,应严格的守这条戒,不得轻启毁谤。毁谤二字,古德的解释是:“无根说——谤;坏人名德——毁。”做菩萨的,慈悲为怀,应该互相赞美,使法门一天天的兴盛,才是正理。通常所说的:“要想佛法兴,除非僧赞僧。”就是这个道理。

什么是僻教戒?
答:僻教戒是保护内在佛法教益,以免学佛者的内心,受到其它思想的毒害,引致行为的乖张,这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菩萨不用说,是学大乘行者,理当以大乘法授给众生,使众生延着大乘法修学,而得到究竟的利益,才合菩萨之所以称为菩萨的旨趣。菩萨要么不说法,说法就得赞叹大乘的殊胜,使听法者来信仰大乘,终于达到最后的成佛。

为说小乘以及外道论,所得的轻重过失怎样?
答:这要看你的动机如何来决定:
1.如你出于语解为说,其过失自然很轻,因为你不是有意要对他们说这理论,而误以为说了,对众生没有什么损害;
2.如你出于恶心为说,其过失就重大;
3.如你明明知道小乘法是不究竟的,外道论是会断送众生慧命的,可是由于你的嫉妒心作崇,嫉妒他来修学大乘佛法,可能会超过我的,是以就对他说小乘法,让他永远不能学到大乘佛法,永远落在我的后头;
4.如你由于嗔恚心所使,认为某人有很多地方对不起我,但是又不能不为他说法,为他说大乘究竟法门,心里总是觉得有点不甘愿,只好为其说小乘法或者外道论,让他无法走上成佛之路。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过失当然是很大的。

为何先要了解大乘义理然后才能发菩提心呢?
答:是不是成为一个大乘行者,关键全在你是否已发了大菩提心。如你没有发菩提心,不论你怎样的受持大乘戒律,不论你对大乘义理有着怎样的了解,都是不能称为大乘行人,可见发菩提心的重要,但是菩提心的触发,要先从义理的了解,才算是真正发菩提心,如对大乘义理,没有真正的了解,不说不可能发心,就是发心亦是不算正,所以,解后发心,尤其重要。古德还有这样的解说:“只是了解大乘义理,而不发起大菩提心,慧虽有慧,不过是狂慧;如果只知道发菩提心,而不了解大乘义理,发心虽发,唯增长无明。”无明固然不可能走上菩提大道,狂慧更会可能堕落三恶道中去。所以解义与发心,必须相辅相成,不可有所偏费。

为什么说法师讲经要注意次第,就是大乘行人也要经常要去听法师讲经,这样修行才不会走偏?
答:法师讲经要特别地注意,发了菩提心的众生,发了菩提心后,就要修菩提行,初则使其趣于“十发趣心”,继则令其步入“十长养心”,终则令其踏上“十金刚心”。对于这三十心的修学,要一一的解释其次第法用。也就是明白的告诉行人,在“十发趣心”的下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长养心”的中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在“十金刚心”的上贤位,应当怎样的观行。象这样的清清楚楚的教诫,才可说是利己利人的菩萨(合格的法师)。要知道这三十心是入圣位的开始,有着非常的重要性,如在这阶段的修行,稍微走偏差一点,不但圆满菩提不能证得,就是想要登“十地”亦不可能。但是行人修得如法不如法,就看大心菩萨(法师)对初发心者,能不能一一次第的解说清楚,使他没有错误的前进。如果不替他一一解释清楚,那是很危险的。另外行人,一定要多向法师请益,多听法师说法,这样,才知道修行的次第,从而不杂乱。也就是说,要多请大乘法师讲法。

为什么法师总是讲菩萨戒的苦行呢?
答:戒经中说:“见到新学菩萨,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了解大乘经律的法师,应当观机逗教的,以自己所了知的,为新学菩萨开解指导,让他们了解大乘经律的内容,奉行大乘经律的威仪,做个名副其实的菩萨行者。

有些出家人自己还不了解,就这那里收徒弟对吗?
答:佛法的理论,是要弘扬的,佛法的戒行,是要传授的。但是作为弘扬与传授的出家人,要真实具有高度智慧,正确了解佛法的大小权实,彻底明白戒律的开遮持犯,方够资格做人的师范。如果本身还糊里胡涂,对戒律还一知半解,怎么能够做别人的师父。好象一般的庸医,不知病的根源,不会处方把脉,妄为人们医治,怎能使人痊愈;又好象瞎子,领着其它瞎子走路,多危险。所以做个化他的菩萨,理当自己先要通达经律的内容,然后以之示导众生,使众生如法如律的去行,才能对众生有真实的利益。如果自己没有慧解,不通达诸法的性相,不熟经律的文义,诈为众生的师范,强授他人的戒法,令他于这一生中,戒品不能够沾身,如是,既无心地的正因,当然就要永失成佛的极果,罪过极大——误人子弟。

出家菩萨做大乘师范,要具有什么资格?
答:要具有五德:
一,自己对于戒行,要守持很清净,没有什么违犯;
二,自己的戒腊,最底限度要有十年,没有十年的戒腊,是不够资格为人师的;
三,戒腊够了还不算,还必须对于律藏有相当的了解,方不至于错误的指导学人;
四,戒法的了解固然是很好,但是还要深刻的通达禅思,如果禅定的工夫一点没有,仍然不足为人师的;
五,要有相当的智能,究竟佛法的玄奥,对于诸法的法性,能够善巧的分别。
另外依《四分律》说,要具备五法:
一,戒、
二,定、
三,慧、
四,解脱、
五,解脱知见。
还另外依《僧祗腊》中说,要为人师,须具十法:
一,持戒、
二,多闻阿比昙、
三,多闻比尼、
四,学戒、
五,学定、
六,学慧、
七,能出罪,能使人出罪、
八,能看病,能使人看病;
九,弟子有难能送脱难,能使人送、
十,满十岁。
总之,为人师范,不是容易做的。以“弟子有难”说,做师父的,如果不能让他脱离困难,怎么安心;至于“弟子有何罪恶”说,你得按照戒律的出罪方便,如法如律的使之忏悔清净,当知这都是不容易的。

什么是斗遘两头?
答:斗是交相兴恶;遘是引生是非;两头就是说两边的话。其实菩萨行者,本没有什么不睦,因为你想他们发生斗-争,或者嫉妒贤善,于是从中播弄是非,使得彼此不和。这对佛法的损失有多大呀!

什么是谤欺贤人?
答:诸持戒菩萨,本都是圣贤,由于你的嫉妒等恶心作崇,以欺妄言而作无根之谤,就是这些贤人,本没有什么过失,而你却造虚言是非,说他怎样怎样的不是,以打击他的良好声誉。所以这个就叫做谤欺贤人。

什么是无恶不作?
答:这有两种解释:
一,欺谤如法持戒的菩萨,是斗遘两头者所造的种种因恶,因你能够欺谤贤人,自然什么罪恶都会造成,所以说无恶不作;
二,如法持戒的菩萨,本身没有什么错处,但你斗遘两头者,要为他作无根之谤,说他不是真正的持戒菩萨,而是什么罪恶都造的菩萨,所以说无恶不作。

菩萨为什么要救度众生?
答:菩萨的本愿,就是救度苦难的众生,如果不为救度众生,试问你做菩萨干什么?经中说:“见众生苦,发菩提心。”无非是这一精神的表露。所以真正发心做菩萨的,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都当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度众生。现在见到众生在受种种痛苦的袭击,你竟然坐视不救,试问你的慈悲心何在?菩萨行是以慈悲为本的,怎么能容许你见苦不救?见到众生的苦难而不方便救济,是就违菩萨的慈悲之道,睹亲族的死亡而不阐扬大法,是就有违菩萨的孝顺之心。

什么是度生?
答:佛法的度生,不但是度现在的众生,还要度死后的亡灵。度现在的众生,是慈悲的实行,度死后的亡灵,是报恩的善举。佛教所以超过别的宗教,也可说在于此。死后亡灵的超度,实在有他的深意,因为这个生命结束了(除了无神论,不承认还有新的生命延续外。),其它各宗教,大都承认还有新的生命继续存在,而这继续存在的新生命,究竟是在那个环境中生存,完全看他的业力如何来定。为了不使亡者堕落受更大的痛苦,为其念经或者讲经,仗籍法力量的资助,佛法认为是可减轻他的痛苦,甚至令他得到超度的。所以佛法所说的度亡,绝对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是迷信。

佛陀规定佛门的主事有哪些?
答:一,说法主——是指传扬圣教、弘宣正法的人(释迦在世所说的一切教法,要想使其流通,久住世间,不至于人去法灭,全赖佛弟子流通。当知做个弘法的法师,既很重要,也非简单,必要于三藏精通,无碍自在的善知识,始能活泼生动的为大众开示。《华严经》说:“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这是语言的教化;
二,行法主——是指善知戒律,如实奉行的人,也就是律师,这是身行的教化;
三,僧坊主——是指一寺的负责人,也就是一般所说的住持,(做一寺的住持,最重要的是得众,而得众的要件为见情。);
四,教化主——是指教化道俗之主,令其修福业的,(如建寺需要经济,但信施不一定知道寺里需要,这就需要教化主的劝化);
五,坐禅主——是指教习禅定之主,也就是善授如何修习止观众的行者,相当于禅堂的堂主;
六,行来主——是指照应四方往来僧众的负责人,也就是等于寺内的知客或者客主(做个行来主,最重要的是慈悲接众,绝对不可作威作福,专找行脚僧的麻烦,或者对他们呵斥,这是为行来主所特别注意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