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甘露滴奥义书》

《甘露滴奥义书》

引言
   《甘露滴奥义书》一卷,原名有二:
    1、Amrta  bindu  Up。
    2、Amrte  nada  Up。
    Amrta一字,原义有二十五,佛典中恒译“甘露”,超上义为永生。
    Bindu义为“点”,“滴”。
    Nada义为“声”,“音”。
  “唵”,在韦檀多学视之为一宇宙全能音,合口收声,读之m,其实无声,则谓之“声”;书之为一圆点,则谓之点。“唵”表永生的“大梵”。声即永生,是依干稀;曰“甘露滴”,取相凡近,即遵古译,亦存雅致。滴则属见,声是所闻,天竺任耳,吾华信目。原题并存,拣其通俗者便。
  书属《黑夜珠韦陀》,在瑜伽《奥义书》之列,两种“五十二集”中皆收,并居第十九。波斯文“五十集”中居第二十六,“百零八集”中居第二十,在此译所据“百二十集”居第二十二,诸本文字间有出入,此所据本亦非最佳者。诸书迄无定本,端在读者善拣择之也。
  全书凡三十九颂,如实止三十八颂半,中间有半颂为妄加或残阙。抑是否其间更有阙佚,难以臆定。内容全论瑜伽,落笔境界已高,点睛在第四颂,主旨在于末颂。中间说瑜伽六支,自较《瑜伽经》(二,二十九)说八支者为古。于第十一颂别出“导引”一义,则资取于《泰迪黎耶林间书》者(Tajtt.Ar.10.27),而又与《维师鲁圣典》(vi}qusmiti,55,9)同文坝q或系转资取此书。此等处所,正足以见韦檀多学本色,其间进说修为之方法,困难,以及结果,末乃专说“般纳”即生命气息。以教人脱出轮回,不复流转生死终焉。
    大体论之,此书不失为一简明精要之瑜伽古典,韦檀多盛期之作也。观其所说克期取办,意在勉人努力修为而已,成就需时之久暂,因人而异,初无一定之规律,亦尽人皆知者。至若“五气”等之颜色云云,正可供修持者之参考。

唵!《甘露滴奥义书》

智者诵经论       反复自研习,
超上梵已明       如火弃斯急①。(一)
                                
载乘“唵”声车   维师鲁为御,
敬拜楼达罗,     寻求梵界处。  (二)
              
乘车尽驰驱,     其时在长路,
驻车路终处,     舍车乃徒步。  (三)

文字相已捐,     声音相空扫,
无声“门”字母 ,用之臻妙道②。(四)

声等为境五,     与意动摇极
              
①此言通大梵明者,不复从事经论,则所谓离文字障也。
②唵,音翻Om,一m为合口收声,故谓之“无声‘门’字母asvara
 makara),说者谓此即本书所以称为《大梵点》之由。此m声在唵字上原以一
圆点表之。anusvara。

“自我之光明,   念此名敛识①。(五)
           
敛识与静虑、     导引兼守意、
推理三摩地、     瑜伽六支是②。(六)
            
如熔山矿石,     杂质尽焚烧,
诸根过恶业,     制气炼皆销。(七)

导引除身恶,     守意息罪忒·
敛识祛外感,     静虑销败德,
            
①声等五境,即色、声、香、味、触五境。加以一极动摇之意识’为六。此在韦檀多学,皆谓为“自我”之光明。
“念”即思念。
“敛识”即pratyahara,瑜伽术语,即收摄诸根也
②“敛识”Pratyaharn),见注释③
“静虑”(Dhyanam)uj章译“禅定”。
“导引”(Pranayama,即吐,纳,制气之术,即“制气”。
“守意”(Dharana),另译“禁持”、“凝神”,
“推理”(Tarka),如知心逐物迁,知“成就”有碍见道等。另译“观照”。
“三摩地”(samadhi),存音翻,诸书中多说及之。义译“入定”。
“六支’’在《弥勒书》(六,十八)已说,次第稍不同而已。彼处以“制气”居首。

罪恶皆竭尽,     唯念光明集①。(八,九)

唯在光明中,     呼气又吸入,
导引说三种,     吐、纳、与停息②。(十)

三神秘声,唵,   三八音诗,顶.
一气诵三过,     是为一导引③。(十一)

嘘气出虚空④.    为空无自相,
存持此空境,     是为吐气相。(十二)

口如青莲茎,     引气自舒畅,


①第三,四句在“百二十集”中加以括弧,是诸本多阙者。然第九颂又只存其半。
“外感”原意是与外物不善之联系。
“败德”原文谓“不自在功德”,“自在”谓“神”.即不神圣之德行也。
②此谓呼吸时,唯以光明为念。
“吐”recaka,“纳”puraka,“停息”kumbhaka。
③“三神秘声”(vyah~ti).即bhur.bhuvab,Ⅲr。
“三八音诗”·即Ggyatrt,其“顶”.即诵于诗后之一句。Om apojyoti rn30’mrtam brahma.
此谓先诵唵! 次诵三神秘声.次诵三八音诗,次诵此顶句,是为一过。
④“虚空”,有释为“心空”者。据文似不尔,姑存一说。

如此吸入气,    是为纳息相①。(十三)

不呼亦不吸,    肢体无动摇,
如此摄持之,    仃息使气调②。(十四)

视色目如瞽,    聆音耳如聋,
观身如槁木,    在道安冲融③。(十五)

智者观妄想,    安之“自我”中,
  
  
①“引气”句,原文作vayu krtva nisrasrayam.
另本作toyam akarsyen narah,义为“人乃吸水上”。
二本本无轩轾。
“气”,“息”在原文是vayu一字,译时互用,义无分别。
②以上二颂,诸家原本多颠倒。从来吐,纳,停息三者不紊,如第十颂,”
而诸本谓“不呼亦不吸”为纳息,为第十三颂,“口如青莲茎”一颂为“停息”,为
第十四颂。于是有注家谓此为特殊一种“停息”之法云云,盖古钞书者之误也”,今纠正。
“不呼亦不吸”句,句,原本颇有异同。此本作nocchasennanucchvasen na ucchvasen na anucchvascn
另本(Teleu本).
na  ucchvased,na ca nisvasair(svaset).
另本(商羯罗难陀本与孟买本)
na ucchvasen ,na ca nisvaset,。义皆不异。
③“在道”句本义为“是已得平安静定者之相。    …
  
  
称名为守意,    倘尔持其躬①。(十六)

经教不相违,    沈思谓推理,
得之更漠如,    称曰三摩地②。(十七)

平整可悦地,    绝无诸敞陋,
以意护持身,    默念圆轮咒③。(十八)

坐或莲花式,    卐字,吉祥式,
善作瑜伽式,    正坐向北面④。(十九)

①“尔”谓“如是”。另译又可作:倘如是存持“自我”,则意与第二句重复,此即“集中”,亦译摄念。
②此颂下半',原文作yam labdhviapl avamanyeta参《薄伽梵歌》六,二十二
“漠如”谓观一切为平等。
③第四句本文是japtva ca-vatha mandaIe。
“圆轮”音译“曼荼罗”,如太阳轮咒,即yad etan mandalam tapati。……
atha另本作ratha,,则可谓为“车轮咒”。于是诸家谓“车”为“唵”,如第二,三颂所云。“轮”即“湿婆”神之圆轮云云。   
④此颂言体式,莲花式padmakam),盘坐,足双交,手大指与食指作圆圈,置膝上或脐下。下颔必按胸前,眼视鼻端或两眉中央。
卐字式,盘坐,足底按腿际腹外,余同上。
吉祥式(bhadra),屈两膝平排,足底双合,坐足踵上,手反剪握足趾,余同上。


指擀一鼻孔,      一鼻孔吸气,
持之抑神火,     “唵”声念存意①。(二十)

“唵”一声是梵,  唯以“唵”吐气,
常作此圣音,      涤除自心累。 (二十一)

然后为静虑,      依次诵所云。
密念又密念,      不碍超精勤②。(二十二)

斜睨上、下、视,  大智敛不移③,
安坐无震动,      修习瑜伽时。(二十三)

按节修瑜伽,      守意求合契,
瑜伽十二节,      如时记安制④。(二十四)


①“抑神火”参《弥勒书》六,三十七。
②此颂第三,四句,另本于na atimurdhvam,或作nabhinurdhvam,则意义全变,必曰“由粗至微妙,观脐以至顶”。义亦未安,似此译较胜。
③“大智”谓修习静坐之人。其眼光凝定,无上下左右视。
④此颂原本颇有异文。
“合契”一说谓上、下气之合,一说谓个人心灵与宇宙心灵之合。“十二节”谓“唵”一声分十二音节。   


无声,无子、母,   喉、颚、唇、鼻音,
无擦,双唇合,    “唵”声无灭沈①。(二十五)

以此人见路②,     般纳斯路行,
故应常修持,       乃得正路程。(二十六)

心门与气门,       向上经高门,
解脱门一窍,       知是通空轮③。(二十七)


畏、怒,与怠惰,   多睡,或恒醒,
饱食,或长饥,     修士所常屏④。(二十八)

由是如法修,       正常依次序,


①末句谓“彼不灭者,——aksara,字义为“不灭”,又为“字母”,——“无时而灭”。——是即“唵”声。
子、母,谓子音母音。
②“以此”谓以“唵”声。
③旧说人身四窍,生气,低等心体,高等心体,各经一窍而出,第四乃属
“第四者”。——姑存一说。
bila即“穴”,姑谓之“通”,Su.sira,亦是“通空”。
man~lala即“圆轮”(见注(14))。此三者皆解脱门之称。
④此言修瑜伽者所常应屏除者,不言辟谷也。

明智自生起,    无疑三月许。(二十九)

四月见诸天,    五月等神力,
所愿成解脱,    六月定然得。(三十)

五节有如地,    四节则如水
三节乃如火,    二节遂如风
一节是如空,    更当思半节;
以念得成就,   “自我”思“我”内①。(三十一、二)

三十手指宽,    其间气充塞,
此称曰般纳,    外气此其域②。(三十三)
十一万三千,    一百有八十,

①节”谓音节,如前二十四颂注。持Partbiva-Pranava,则当以五音节出之。以下类推。
又另说五者为色、声、香、味、触,在地则皆具,在水则四,在火则三,在风为二,在空为一。——但重在凡此皆超,以“自我”安立于“自我”内,乃得静考虑之圆成云。
②此颂原本破漏,据德译较改本,为trinsad-varddhangulih prano yatra
pranaih pratisthitah;esa prana iti khyato,bahyapranasya gocarah.
“手指”谓中指,身体皮肤外三十指处,为一生命气息之封套,与外间生命气息接触于此。


昼夜之数量,    “般纳”通呼吸①。(三十四)
上气初在心,     下气次在胦,
平气在脐处,     元气喉处沏,(三十五)

周气遍肢体,     常自为转折。
乃亦有五色,     五气依次别,(三十六)

红似末尼珠,     称为上气色。
下气居其中,     光如甲虫赤②,(三十七)

平气在其内,     乳白辉晶莹,
元气淡黄白,     周气似火明,(三十八)

①“十一万三千一百八十”为五般纳皆通之呼吸数。除之以五,则得二万二千六百三十六,昼夜二十四小时,则每分钟为十五点七,在成年人平均亦为此数。
亦有说昼夜呼吸为二万一千六百者,或二万一千,或二万一千六百零六。
另说“般纳”五之外,尚有“小般纳”五,每般纳通呼吸之数为二万一千六百,故乘五则为一十万八千,余小五乘一千零三十六,则得五千一百八十。合之为十一万三千一百八十。
②甲虫indragopa,其色或白或红。末尼珠(mani),红似珊瑚。

人能破此轮,    生气顶门逝,
寿终任何所,    必不再生世,
必不再生世。(三十九)
   
此《奥义书》也。

(胦:脖胦,任脉穴位名称,位于腹正中线脐下一寸半,即气海穴,又名下气海、下肓、肓之原等名称。
“脖胦”一词,见于中医经典《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

《甘露滴奥义书》
徐梵澄 译

唵!《甘露滴奥义书》

智者诵经论,     反复自研习,
超上梵已明,     如火弃斯急。    (一)
                                
载乘“唵”声车,   维师鲁为御,
敬拜楼达罗,     寻求梵界处。    (二)
              
乘车尽驰驱,     其时在长路,
驻车路终处,     舍车乃徒步。    (三)

文字相已捐,     声音相空扫,
无声“门”字母 ,  用之臻妙道。    (四)

声等为境五,     与意动摇极
“自我之光明,    念此名敛识。    (五)
           
敛识与静虑、     导引兼守意,
推理三摩地、     瑜伽六支是。    (六)
            
如熔山矿石,     杂质尽焚烧,
诸根过恶业,     制气炼皆销。    (七)

导引除身恶,     守意息罪忒·
敛识祛外感,     静虑销败德,

罪恶皆竭尽,     唯念光明集。    (八,九)

唯在光明中,     呼气又吸入,
导引说三种,     吐、纳、与停息。(十)

三神秘声,唵,   三八音诗,顶.
一气诵三过,     是为一导引。    (十一)

嘘气出虚空.     为空无自相,
存持此空境,     是为吐气相。    (十二)

口如青莲茎,     引气自舒畅,
如此吸入气,     是为纳息相。    (十三)

不呼亦不吸,     肢体无动摇,
如此摄持之,     仃息使气调。    (十四)

视色目如瞽,     聆音耳如聋,
观身如槁木,     在道安冲融。    (十五)

智者观妄想,     安之“自我”中,
称名为守意,     倘尔持其躬。    (十六)

经教不相违,     沈思谓推理,
得之更漠如,     称曰三摩地。    (十七)

平整可悦地,     绝无诸敞陋,
以意护持身,      默念圆轮咒。   (十八)

坐或莲花式,      卐字,吉祥式,
善作瑜伽式,      正坐向北面。   (十九)

指擀一鼻孔,      一鼻孔吸气,
持之抑神火,     “唵”声念存意。  (二十)

“唵”一声是梵,  唯以“唵”吐气,
常作此圣音,      涤除自心累。   (二十一)

然后为静虑,      依次诵所云。
密念又密念,      不碍超精勤。   (二十二)

斜睨上、下、视,  大智敛不移,
安坐无震动,      修习瑜伽时。   (二十三)

按节修瑜伽,      守意求合契,
瑜伽十二节,      如时记安制。  (二十四)

无声,无子、母,  喉、颚、唇、鼻音,
无擦,双唇合,   “唵”声无灭沈。  (二十五)

以此人见路,      般纳斯路行,
故应常修持,      乃得正路程。   (二十六)

心门与气门,      向上经高门,
解脱门一窍,      知是通空轮。   (二十七)

畏、怒,与怠惰,  多睡,或恒醒,
饱食,或长饥,    修士所常屏。   (二十八)

由是如法修,     正常依次序,
明智自生起,     无疑三月许。    (二十九)

四月见诸天,     五月等神力,
所愿成解脱,     六月定然得。    (三十)

五节有如地,     四节则如水
三节乃如火,     二节遂如风
一节是如空,     更当思半节;
以念得成就,    “自我”思“我”内。 (三十一、二)

三十手指宽,     其间气充塞,
此称曰般纳,    外气此其域。     (三十三)

十一万三千,    一百有八十,
昼夜之数量,   “般纳”通呼吸。   (三十四)

上气初在心,    下气次在胦,
平气在脐处,    元气喉处沏,    (三十五)

周气遍肢体,    常自为转折。
乃亦有五色,    五气依次别,    (三十六)

红似末尼珠,    称为上气色。
下气居其中,    光如甲虫赤,    (三十七)

平气在其内,    乳白辉晶莹,
元气淡黄白,    周气似火明,    (三十八)

人能破此轮,    生气顶门逝,
寿终任何所,    必不再生世,
必不再生世。                    (三十九)

此《奥义书》也。

最上三宝我皈依,一切罪业皆忏悔,
众生善根尽随喜,正觉菩提意中持。

正觉妙法及僧伽,直至菩提我皈依,
所为利益自他故,我今即发菩提心。

既发最上菩提心,饶益一切诸有情,
菩提妙行皆修作,为利众生愿成佛。
返回列表